概念整合理论的认知力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家所证明了的 ( ∰ ‟∰ ∳ ∑1 9 8 3; ∰ ∭ ∰1 9 9 5; ˙ ∑ ˇ ɶ 。在概念结构理论中, 人的心理模仿能力会帮助人们阐释复 ∯ ∬1 9 9 6) 合空间, 而且可以运作于未必具有真实世界指称( ∑ ∯˙ ∑ ∯ ∑ ∑∰ ) 的心理空间。 那么, 什么是概念整合理论呢?简单地说, 概念整合就是将两个输入 ( ) 心理空间 ∳ 将两个 ∰ ˋ ˇ∭ ∰ ˇ∯‟ ’ ’ 通过跨空间的部分映现匹配起来, 输入空间有选择地投射到第三个空间, 即一个可以得到动态解释的复合 。跨空间映现利用输入空间里共有的图式 空间(∯∰ ∭ ∰ ˇ∯‟ ’ ) 或者发展其他的共有图式结构。这一共有结构包含在第四个空间 结构, 即所谓共有空间( ∰∑ 里。这四个心理空间通过投射链彼此连 ∳‟ ’ ) 接起来, 就构成了一个概念整合网络 ( ∰ ’ ˇ ˋ∯∳ ∰ ˇ ∑ˇ ∳∰∰ˇ ˙∑ ∬, 。 简称 )
wenku.baidu.com
二、概念整合理论的例释
自然语言中一些很简单的结构都要依赖概念整合。比如说, 传统语 , , 言学认为 形容词是修饰名词的 形容词的作用只是指定名词的属性 ( , 因此在“ ˙∳ 一句中, 形容词 ∑ ˙∰的作用就 ∑’∑ ˇ ‟ ∑ ˙∰” ’ æ) 在于它指定了母牛的颜色。 但是让我们来看下面这个例子: 比如, 一个小孩在沙滩上用铁锹玩, 这时我们可以说: 1) ∳ ∯∳ ‟‟ . ∳ ‟‟ . 2) 3) ‟ ˊ∯∳ ‟‟ . 这三句话的意思都是孩子不会受伤。因此, 我们可以说, 形容词的作 用并不是给名词指定属性, 而只是在我们头脑里唤起一个适合该名词和 ( ) , 。在我们这 该语境的场景 ‟ ∰∑ ∳ 或者说是一个抽象的框架(∑ ∭ ) 个例子里, ‟ 唤起了一个 “危险 ”框架。 在这个框架中,有受害者 ( 、 、 地点( 工具( 等。 ˊ ∳ˇ ∳ ∭) ∯ˇ ∳∰) ∳ ∰ ‟ ˇ ∑ ˋ∭ ∰ ˇ) 所以, 一方面我们有“ 危险” 这一抽象框架, 另一方面是小孩在沙滩上 小孩受伤”这一虚拟事件。 玩这一具体情景。两者整合就产生了一个 “ ·2 7 2·
“ 并不是给名词一个简单的属性, 而是促使我们进行概念整合。这 ‟ ” 时有两个输入空间, 一个是“ 危险” 这一抽象框架, 另一个是小孩在沙滩上 玩。两个输入空间的整合产生了新的复合空间。在这个新的复合空间里 。“ 一词表示在 是小孩受伤这一虚拟场景( ˋ ∰ ˇ∑ ˇ ˋ∯‟ ∰∑ ∳) ‟ ” 虚拟的复合空间和具体的输入空间之间没有类比性。如果我们说 “ , 那是因为在虚拟空间里铁锹很锋利而在具体情景里铁锹 ‟ ˊ∯∳ ‟‟ ” 的锋利程度不足以伤人。 具体场景中的成分 (∯∭ ∰ ˇ ‟)可以分配不同的框架角色 (∑ ∭ 。如在“ ‟ ˊ∯∳ 一句中, 如果指铁锹伤害孩子, 那么孩 ∑∯‟) ‟‟ ” 子就是受害者; 如果指孩子弄坏铁锹, 铁锹就是受害者。 在“ 危险 ”这一框架里也有许多框架角色。 如在 “ ∲˙∯ ‟∑ 一句中, 珠宝既不是受害者, 也不是工具。这时的框架角色就是拥 ‟ ” , 有( 珠宝的主人是受害者。但如果我们把珠宝包起来, 我们 ‟‟ ‟ ∳∰) ’‟ “ ’∬∳ 。这时珠宝就是受害者。 就可以说, ∰∳ ‟‟ ” 在理解下面这些句子时我们也同样必须进行概念的整合: 4) ∑ ∳ ˊ ˇ‟ ‟ ’ . ) 5 ˊ ‟ ˇ ∑ ∳ ’. ) 6 ∳ ‟∳ ‟ ‟ ˇ. 还有一些涉及多重角色的更为复杂的例子, 如: 7) ∳ ‟‟ ∑ ∬ ‟ . 8) ∳ ‟∳ ∯ ‟ . 如果去超市买鱼, 金枪鱼的旁边可能有一块牌子, 上面写着: 9) ˇ ˋ ∰∳ ‟∯ ∰ ‟ . ’∳ 这句话表示捕金枪鱼时所用的方法不会伤害海豚。这些复合空间的 , 整合原则和上述的‟ ‟ ˇ ∑ ∳ ’是一样的。 “ 是一个很普通的英语单词。由此可见, 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是 ‟ ” 。 需要大量使用整合原则的 即使是一些表示颜色的形容词, 初看起来好 像无疑是指定具体名词的属性, 而事实上也是非组合性的概念整合( ∰∰ ) 。 如红铅笔可以指外面的木头漆 ∭’‟ ∳ ˇ ∳∰∯ ∰ ’ ˇ ˋ∯∳ ∰ ˇ ∑ˇ ∳∰ 成红色的铅笔、 包了一层红色塑料纸的铅笔、 红铅铅笔、 铅不是红的但铅 用来记载红 里含有某种化学成分能与纸发生化学反应生成红色的铅笔、 ·2 7 3·
概念整合理论的认知力
苏晓军、 张爱玲
一、概念整合理论的提出
认知语言学家们一直关注的主要问题之一是, 语境意义和语用功能 我们很 是如何影响人们的语言分析活动的。在分析语言使用的实例时, 快就会发现, 任何一个话语的影响都会大大超出从语言中可以获得的全 部意义。话语意义是说话者从语言和非语言的暗示中积极构建出来的。 说话者的任务是结合各种不同信息以获得一个话语事件的总体意义。 那么, 人们在实际意义构建过程中又是如何使用语用信息和背景知 识的呢? 传统上认知科学家是用“ 框架” 解决这一问题的。不幸的是, 传统的 而人们的语言运用则是灵活多变的。概念整合理论 框架系统是静态的, ( 就提供了一种自然语言意义处理 ˇ ∰’ ˇ ˋ∯ ∰ ˇ ∑ˇ ∳∰ ∑ æ) 的极好方法。 概念整合就是将来自不同认知域的框架结合起来的一系列认知活 动。在认知科学里, 人们一直关注认知域之间的映现( 问题, 在 ∭’ ∳ ∰) ’ 这一领域已有大量文献。 近年来, 人们发现, 跨空间映现(∑‟ 仅仅是概念整 ‟ ‟ ∳ ∰) ’ ∭’ ’ 合的一个方面而已, 关于这一课题的现有研究成果都忽视了概念整合的 其他许多方面, 并进而提出了概念整合理论( ˋ ∰ ∰ ∳∑ ˋ ∑ ∰∑1 9 9 6 ; ) 。 : 1 9 9 8 ˋ ∯ ‟∰1 9 9 7 这一理论是建立在这样两个理论基础上的 ( ) ( 结 构 映 现 1 ‟ ˇ ∑ ˋˇ ˋ ∑ ∭’ ∳ ∰ )和 隐 喻 投 射 (∭ ˇ’ ∑ ∳∯ ’ ) , , 无处不在 在意义构建中起着关键作用 这是认知科学的一个 ∑∲ ˇ ∳∰ ’ 既定的基本观点; ( 能力, 这也是为许多认知科 2)人具有心理模仿( ∭∰ ˇ∯‟ ∳ ∭ˋ ∯ˇ ∳∰) ·2 7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