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的平衡(物理课件)(3)
人教版(2019)高一物理必修一 第三章 专题三 共点力平衡的应用 课件(共41张PPT)
核心模型 考点对点练 核心能力提升练
核心模型 考点对点练
提升训练
对点训练
典型考点一 静态平衡问题 1.(多选)如图所示,质量为 m 的木块 A 放在质量为 M 的三角形斜面体 B 上,现用大小不相等、方向相反的水平力 F1、F2 分别推 A 和 B,它们均静 止不动,且 F1<F2,重力加速度为 g,则( )
解析
2. 如图所示,光滑斜面的倾角为 30°,轻绳通过两个滑轮与 A 相连,轻 绳的另一端固定于天花板上,不计轻绳与滑轮的摩擦。物块 A 的质量为 m, 不计滑轮的质量,挂上物块 B 后,当动滑轮两边轻绳的夹角为 90°时,A、 B 恰能保持静止,则物块 B 的质量为( )
2 A. 2 m
B. 2m
核心概念 规律再现
核心模型 考点对点练 核心能力提升练
解析
6.如图所示,硬杆 OA 可绕过 A 点且垂直于纸面的轴进行转动,不计钢 索 OB 和硬杆 OA 的重力,∠AOB 等于 30°,如果钢索 OB 的最大承受拉力 为 2.0×104 N,求:
(1)O 点悬挂物的最大重力; (2)杆 OA 对 O 点的最大支持力。 答案 (1)1.0×104 N (2)1.7×104 N
核心概念 规律再现
核心模型 考点对点练 核心能力提升练
A.A 受到四个力的作用 B.B 对 A 的摩擦力方向一定沿斜面向下 C.地面对 B 的摩擦力方向水平向右,大小为 F2-F1 D.地面对 B 的支持力大小一定等于(M+m)g
答案 CD
核心概念 规律再现
核心模型 考点对点练 核心能力提升练
答案
A.FOA 逐渐增大
C.FOB 逐渐增大 答案 B
B.FOA 逐渐减小 D.FOB 逐渐减小
【课件】共点力的平衡+课件+-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物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
可表示为:Fx合=0,Fy合=0
[典例2] “风力仪”可直接测量风力的大小, 其原理如图所示。仪器中一根轻质金属丝悬挂着一 个金属球。无风时,金属丝竖直下垂;当受到沿水 平方向吹来的风时,金属丝偏离竖直方向一个角度。风力越大, 偏角越大。通过传感器,就可以根据偏角的大小指示出风力大小。 那么风力大小 F 跟金属球的质量 m、偏角 θ 之间有什么样的关系 呢?(重力加速度为 g)
试结合上述情景讨论下列问题: (1)观察三幅图中的作用力,哪些是共点力? (2)哪些图中的力能求合力?哪些图中的力不能求合力?
提示:(1)甲图中三个力共同作用在 O 点上,乙图中三个力虽然 不作用在同一点上,但它们的延长线交于一点,甲、乙图中都是 共点力。丙图中的力不但没有作用在同一点上,它们的延长线也 不能交于一点,所以不是共点力。
3.力的分解——根据实际作用效果
三角函数
正交分解法
1.原理:把一个已知力沿着两个互相垂直的方向进行分解。 2.步骤:
(1)建立xoy直角坐标系 (2)将不在坐标轴上的力分解到坐标轴上 (3)分别求出 X 轴、y 轴上个分力矢量和,即
Fx = Fx1+Fx2+Fx3+…… Fy = Fy1+Fy2+Fy3+…… (4)求共点力的合力: 合力大小: 合力方向:与x轴的夹角为θ
力的分解实例
力的分解实例
力的分解应用
如图所示,质量为 m 的物体静止在水平地面上,它与地面间的
动摩擦因数为 μ。现将大小为 F、与水平方向夹角为 α 的恒力
教科版八年级物理课件82力的平衡
教科版八年级物理课件82 力的平衡一、教学内容本课件基于教科版八年级物理教材第82章“力的平衡”。
具体内容包括:理解力的平衡概念、掌握二力平衡条件、了解平衡力的识别和运用、探讨物体在力的作用下保持平衡的状态。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力的平衡的定义,认识到力的平衡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2. 让学生掌握二力平衡的条件,能判断二力是否平衡。
3. 培养学生运用平衡力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二力平衡的条件,平衡力的识别和应用。
难点:如何判断物体在力的作用下是否处于平衡状态,以及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弹簧测力计、小车、滑轮组、钩码等。
2. 学具:纸、笔、直尺、三角板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展示一个天平和一些钩码,让学生通过调整钩码的位置使天平保持平衡。
2. 例题讲解:(1)讲解力的平衡的定义。
(2)通过图示和实例,阐述二力平衡的条件。
(3)分析判断平衡力的方法。
3. 随堂练习:让学生分组讨论,分析实际生活中的力的平衡现象,如杠杆原理、滑轮组等。
六、板书设计1. 力的平衡定义2. 二力平衡条件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作用在同一物体上3. 判断平衡力的方法4. 力的平衡在生活中的应用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A. 一本书放在桌子上,桌子对书的支持力和书的重力。
B. 一个学生在滑梯上,滑梯对学生的摩擦力和学生的重力。
(2)一个物体受到两个力的作用,已知其中一个力为5N,方向向东,另一个力为8N,方向向北。
求物体的合力及方向。
2. 答案:(1)A为力的平衡,因为支持力等于书的重力;B不是力的平衡,因为摩擦力小于学生的重力。
(2)合力为8N,方向向北。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等多种方式,让学生掌握了力的平衡的知识。
但在教学中要注意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 拓展延伸:让学生课后观察生活中力的平衡现象,如自行车、杠杆等,并尝试用所学知识进行解释。
2022-2023年高考物理一轮复习 受力分析共点力的平衡课件 (3)(重点难点易错点核心热点经典)
力的三 角形法
对受三力作用而平衡的物体,将力的矢量图平移使三力组成一个首尾 依次相接的矢量三角形,根据正弦定理、余弦定理或相似三角形等数 学知识求解未知力
例4 (多选)如图所示,重物的质量为m,轻细绳AO和BO的A端、B端是固定 的.平衡时AO是水平的,BO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θ.AO的拉力F1和BO的拉 力F2的大小是(重力加速度为g) ( BD )
三、什么是整体—隔离法?
项目 整体法
隔离法
概念
将加速度相同的几个物体作为 将研究对象与周围物体分隔开
一个整体来分析的方法
的方法
选用 原则
研究系统外的物体对系统整体 研究系统内物体之间的相互作 的作用力或系统整体的加速度 用力
例2 (多选)如图所示,在恒力F作用下,a、b两物体一起沿粗糙竖直墙面匀速 向上运动,则关于它们受力情况的说法正确的是 ( AD )
例1 如图所示,一物体在粗糙水平地面上受斜向上的恒定拉力F作用下做匀 速直线运动,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D )
A.物体可能只受两个力作用 B.物体可能受三个力作用 C.物体可能不受摩擦力作用 D.物体一定受四个力作用
解析 本题考查根据物体的运动状态分析物体的受力,摩擦力产生的条件 等知识点.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受力平衡,将拉力F在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 上分解,则物体一定要受到滑动摩擦力的作用.再根据摩擦力产生的条件知, 一定有弹力.因此物体一定会受到四个力的作用.
一、求解平衡问题的基本思路是什么?
(1)明确平衡状态(加速度为零); (2)巧选研究对象(整体法和隔离法); (3)受力分析(规范画出受力示意图); (4)建立平衡方程(灵活运用力的合成法、矢量三角形法、正交分解法及数学 解析法); (5)求解或讨论(解的结果及物理意义).
共点力的平衡课件高一上学期物理鲁科版(2019)必修第一册(28页)
θ
此题答案: 向上时:m (sin cos )M 向下时:m (sin cos )M
3.如图所示,光滑半球形容器固定在水平面上,O为球心。一质量 为m的小滑块,在水平力F的作用下静止于P点。设滑块所受支持力 为FN,OP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θ。下列关系式正确的是( )
mg
A.F= tan
练习:
1.质量为m的木块在与水平方向成θ角的推力F的作用下,
在水平地面上作匀速运动,已知木块与地面间的摩擦因数
为μ,那么木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为:
A. μmg
B. μ(mg+Fsinθ)
θ
C. μ(mg-Fsinθ)
D. Fcosθ
此题答案: B、D
2.如图所示,斜面倾角θ,木块M和斜面间滑动摩擦因 数为μ,问物体m质量多大时,才能使木块匀速运动?
∵F合=0 即 F1+F2+F3=0 ∴ F1+F2=-F3
F1+F3=-F2 F2+F3=-F1
即:当物体所受三
F1
F3
F12 F2
1、F12=F3(F12表示F1、F2的合力)
F13
F1
个共点力而处于平
F2
衡状态,那么其中
F3
任意两个力的合力 2、F13=F2(F13表示F1、F3的合力)
一定与第三个力大
猜想 假设
实验 设计
F合=0
方方案案312
F32 FF33
F3 F31
F1 F1 F1
F12 F2 FF22
1、三个共点力作用下物体的平衡条件 由实验收集的数据可知: F12与F3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在一条直线上 。 (F12表示F1、F2的合力) 因此由实验可得出结论:
大学理论力学物系平衡课件
目 录
• 绪论 • 物体的平衡 • 静力学的基本原理 • 力的矩和力矩的平衡 • 力的偶和力偶系的平衡 • 弹性体的平衡
01
绪论
理论力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
理论力学的研究对象
理论力学是研究物体运动规律的科学 ,主要研究物体在力的作用下的运动 和受力之间的关系。
理论力学的任务
平衡条件:对于一个物体系统,若在 平面内任意移动而不改变其平衡状态 ,则该物体系统受到的力矩之和为零 。
力偶对物体的转动效应与其绕哪个点 转动有关。
刚体的平动和转动综合问题
刚体的平动
刚体的转动
刚体上任意两点之间的距离保持不变的运 动。
刚体绕某固定点的旋转运动。
综合问题
解决思路
在分析刚体的平动和转动时,需要考虑力 的作用点、力的大小和方向以及力矩的作 用点、力矩的大小和方向等因素。
形心
物体的形心是物体各部分 所占面积的协力的作用点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重心和形心的性质
重心和形心均是物体的几 何中心,具有几何意义。
03
静力学的基本原理
力系的等效和简化
力的平移定理
一个力可以等效地移到任意点,而不 改变它对物体的作用效果。
力矩的概念
力的平行四边形法则
两个力合成时,以表示这两个力的线 段为邻边作平行四边形,这两个邻边 之间的对角线就表示协力的大小和方 向。
力矩的计算
力矩等于力与垂直于作用线到转动 轴的线段(即力臂)的乘积。
单位
力矩的单位是牛顿·米(N·m)或千 克·米(kg·m)。
力矩的平衡条件和平衡方程
1 2
力矩平衡条件
对于一个处于平衡状态的物体,其各力矩之和为 零。
教科版八年级物理课件:8.2 力的平衡(共22张PPT)
合力
力的平衡
A
·合力的概念 ·合力的计算方法
B
·平衡状态 ·平衡力
二力平衡 的条件
C ·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 ·二力平衡的条件 ·一对平衡力和一对相互作 用力的对比
合力
• 两个小孩可以一起抬起一只水桶
• 一个大人可以自己提起水桶
•
同一直线上的两个力的合成
平衡状态
不受外力,效果等同于合 外力为零,将牛顿第一定 律拓展为合外力为零时。
• 悬挂法
• 支撑法
总
结
合力
力的平衡
A
·合力的概念 ·合力的计算方法
B
·平衡状态 ·平衡力
二力平衡 的条件
C ·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 ·二力平衡的条件 ·一对平衡力和一对相互作 用力的对比
练习:
• 一个质量为50千克的人,站在水平地面上,人受哪些力的作用,这些 力的合力多大?
N=490N
G=mg=50kg×9.8N/kg=490N 人处于静止状态,即平衡状态,合力为零 因此,地面对人的支持力为
一对平衡力与相互作用力的对比
三要素 一对平衡力
大小 方向 作用点
大小相果可以相互抵消
图例
F1
A
B
F2
一对相互作用力
大小相等 方向相反,作用于同一直线
作用效果不能相互抵消
F1
A
B
F3
研究物体的平衡状态受力情况
N N
N
G
G G
匀速直线运动
N
f
F
G
N
f
F
G
确定形状不规则物体的重心
N=G=490N
G=490N
• 1.受4N重力的电灯悬挂在电线上静止不动,电线对灯的拉力是多大?方 向如何?
3_5_2共点力的平衡——动态平衡、图解法、解析法 课件-高一上学期物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
老师接着把木板从b位置缓慢抬到c位置的过程中,诺诺沿木板开心地下滑
到底端。关于诺诺的受力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有(ABD )
A.从a位置到b位置,诺诺所受摩擦力逐渐变大
B.从a位置到b位置,诺诺所受支持力逐渐变小
C.从a位置到b位置,诺诺所受支持力逐渐变大
2.处理动态平衡问题常用的方法
一个力是恒力,大小、方向均不变;另两个是变力,
(1)图解法:
其中一个是方向不变的力,另一个是大小、方向均改变的力.
[针对训练3] (多选)如图所示,用一根细线系住重力为G、半径为R的
球,其与倾角为α的光滑斜劈接触,处于静止状态,球与斜面的接触面
非常小,细线悬点O固定不动,将斜劈从图示位置缓慢水平向左移动直
)
C
A.支持力不变
B.支持力变小
C.摩擦力变小
D.摩擦力变大
至细线与斜面平行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CD
A.细线对球的拉力
先减小后增大
B.细线对球的拉力
先增大后减小
C.细线对球的拉力
一直减小
D.细线对球的拉力的最小值等于Gsin α
例2.(多选)刘老师周末在家陪儿子诺诺玩耍,他找来一块长木板放在地面,
把诺诺放在木板左端,然后缓缓抬起左端,如图所示。刘老师把木板从 a
活杆:轻杆用光滑的转轴或铰链连接,弹力一定沿杆(否则转动)
死杆:轻杆插入墙中(固定),弹力就不一定沿杆
系统集成P99
2.如图所示的几种情况中,不计绳、弹簧测力计、各滑轮的质量,不
计一切摩擦,物体质量都为m,且均处于静止状态,有关角度如图所示
.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A、FB、FC、FD由大到小的排列顺序是(
高一物理优质课件【共点力的平衡】
/物理/ 必修 第一册
返回导航 上页 下页
解析:由A、B等高,轻绳AO、BO等长知,左右两个拉力大小相等,B 正确,C错误;绳子与竖直方向夹角不确定,所以拉力与重力的大小无 法确定,A错误;FA与FB矢量之和等于G,不是大小之和,D错误。
/物理/ 必修 第一册
返回导航 上页 下页
2.在如图所示的甲、乙、丙、丁四图中,滑轮光滑且所受的重力忽略 不计,滑轮的轴O安装在一根轻木杆P上,一根轻绳ab绕过滑轮,a端 固定在墙上,b端下面挂一个质量为m的重物,当滑轮和重物都静止不 动时,甲、丙、丁图中木杆P与竖直方向的夹角均为θ,乙图中木杆P 竖直。假设甲、乙、丙、丁四图中滑轮受到木杆P的弹力的大小依次为 FA、FB、FC、FD,则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
( C) A.12
1 C.2sin θ
B.co2s θ tan θ
D. 2
/物理/ 必修 第一册
返回导航 上页 下页
解析:钢丝可抽象成绳子,表演者和平衡杆受到两个相等的拉力及重力 的作用,钢丝与水平方向成 θ 角,由平衡条件可知 2F·sin θ=mg,所以 mFg=2si1n θ,C 正确。
/物理/ 必修 第一册
/物理/ 必修 第一册
返回导航 上页 下页
(2)“死结”两侧的绳因打结(或“系住”)而变成了两根独立的绳,因 此由“死结”分开的两段绳子上的弹力大小一般不相等,如图乙所 示。
/物理/ 必修 第一册
返回导航 上页 下页
2.“活杆”与“死杆”模型 (1)“活杆”:即轻杆用转轴或铰链连接,当杆处于平衡状态时,杆所 受到的弹力方向一定沿着杆,否则会引起杆的转动。如图甲所示,若C 为转轴,则轻杆在缓慢转动中,弹力方向始终沿杆的方向。
/物理/ 必修 第一册
教科版物理八年级下册力的平衡 课件
问题2:用手将小车扭转到图8-2-18所示的位置,放开手后,
小车不会静止,而是发生转动,这说明:
___相__互_平__衡__的_两__个_力__作__用_在__同_一__条__直_线__上____。
问题3:(1)此实验得出的二力平衡的条件是:
_大__小_相__等_,__方__向_相__反_,__作__用_在__同_一__直__线_上__,_并__且__作_用____ _在__同_一__物_体__上_____。
[解析] (1)两个钩码通过细线对小卡片施加了两个方向相反的拉力, 并通过调整钩码个数来改变拉力的大小。 (2)将小卡片转过一个角度,小卡片两端的拉力就不在一条直线上, 卡片就会转动,说明了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两个力不能平衡。要探究相互 平衡的两个力是否作用在同一物体上,只要将小卡片一分为二即可。 (3)小华实验用的小卡片重力很小,可以忽略,悬在空中不受摩擦力 的影响;小明实验用的木块放在水平桌面上,木块和桌面之间存在摩擦 力,实验会受到摩擦力的影响,所以还是小华的实验方案较好。 (4)如果将木块换为小车,将滑动摩擦变为滚动摩擦,可以大大减小 摩擦力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实验点拨]为了反证二力平衡的条件之一——大小相等,一般实验探究 时用在同一直线、方向相反的不相等的两个力作用在同一物体上,观察 物体是否平衡。为了使现象更明显,应该使两侧的拉力相差较大。在研 究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但不在同一直线上的 力能否使物体保持平衡时,应该将卡片“扭转”一定角度后释放,观察 卡片能否保持静止。
同一直线上二力的合成
问题1:如图8-2-3所示,同一直线上,方向相同的两个力的 合力,大小等于(表达式):__F=__F_1+__F_2 _,方向跟这两个力的方 向___相__同__。
全国优质课大赛一等奖高中物理新课标教材必修一《力的平衡》获奖课件
物体受三个力作用处于平衡,平移三个力构成闭合的三角形。
F1
F2
F3
三、物体平衡条件的应用
例题:用绳子将鸟笼静止地挂在一根栋梁上,OA与横梁的夹角600,OA与OB垂直,如图所示。若鸟笼重为19.6N。求⑴绳子OC对鸟笼的拉力;⑵绳子OA和OB对结点O的拉力。
解:
⑴由鸟笼静止受力分析如图
刹车时,
减速运动, a≠0,人往前冲,非平衡状态;
保持静止中哪些物体处于平衡状态?这些物体各受到几个力?
图1加速上升的火箭
图2静止的碗
图3两人匀速向上拉起的牌匾
图4沿水平地面匀速拉动的皮箱
二、共点力作用下物体的平衡条件
只有物体所受到的力平衡才能处于平衡状态
表依据
由三角函数关系得:
受力分析
例题:用绳子将鸟笼静止地挂在一根栋梁上,OA与横梁的夹角600,OA与OB垂直,如图所示。若鸟笼重为19.6N。求⑴绳子OC对鸟笼的拉力;⑵绳子OA和OB对结点O的拉力。
应用共点力平衡条件解题的基本步骤: 1.确定研究对象。研究对象可以是单个物体也可 以是多个物体组成的整体。 2.分析研究对象的状态。判断是否平衡,是静止 还是匀速。 3.对研究对象进行受力分析。要画出力的示意图。 4.依据平衡条件列式。运用平行四边形定则进行 合成或者分解,再列出力的平衡方程。 5.求解答案并对结果作必要讨论。
T
由二力平衡得: OC对鸟笼的拉力: T=G=19.6N
⑵对结点0分析
G
F12
T
F1
F2
600
由共点力的平衡得:
F12=T=G
F1=F12cos600=Gcos600 =19.6 cos600=9.8 N
物理:8.3力的平衡课件(教科版八年级下)
平衡力与相互作用力的异同: 平衡力 相互作用力
(1) (2) (3) (4) 作用在两物体上 大小相等 方向相反 在同一直线上 (1) (2) (3) (4) 作用在同一物体上 大小相等 方向相反 在同一直线
三、二力平衡的条件的应用
F=?
N=? G
G
阻力=? 牵引力
在平直公路上做匀 速直线运动的汽车
F=?
匀速直线 下降
G=100N
例、质量是50克 的灯泡悬挂在电线 上静止不动,电线 对灯的拉力是多大? 方向如何?
分析:以灯泡为研究对象,进行受力分析,灯泡 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和电线对它的竖直向上的 拉力,在这两个力的作用下处于静止,那么 这 两个力就是一对平衡力,由平衡力条件可知这两 个力大小相等,从而可以求出拉力。
两 力 平 衡 实 验 2
两块纸板分别向两边动 两个力需要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
二力平衡的条件
作用在一个物体上的两个力, 如果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并且在 同一直线上,这两个力就彼此平衡。
(平衡力的合力为零)
一个物体静止在地面上
F
F合=F G=0N
G
例题 静止在水平桌面上的一B、物体对桌面的压力和物体所受的支持力 C、物体所受的重力和支持力 D、物体所受重力和地面对桌子的支持力
牛顿第一定律即惯性定律告诉我 们,物体在不受外力的时候要保 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能不能说,凡是保持静止状态
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的物体,都没 有受到外力作用呢?
F
静 止 的 电 灯
G
N
G
静止放在桌面上的书
N
阻力
G
牵引力
做匀速运动的小汽车
•可见:物体在受到外 力作用时,也可能保 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 线运动状态。
[优选]人教版高物理PPT《共点力的平衡》PPT公开课课件
体处于平衡状态.
(名师整理课本专题)人教版高物理P PT《共 点力的 平衡》 PPT公 开课课 件ppt优 质说课 稿(精 选)
【 (名校 师课 整堂 理】课获本奖专P题PT)-人教版高物理pP pPtT《共 点力的 平衡》 PPT(公最开新课版课) 件(最 ppt新优版质本说)课推稿荐(精 选)
方法一:合成法
任意两个力的合力都与第三力等 大反向共线“二力平衡”
ξ 3.5共点力的平衡
受力的分类
平行没有交点
图甲乙丙丁分别画出了重 力 为 G 的 木 棒 在 力 F1 和 F2 的 共 同作用下处于平衡状态的情况, 这些力都位于同一平面内。根 据每幅图中各个力作用线的关 系,可以把上述四种情况的受 力分成两类,你认为哪些情况 属于同一类?你是根据什么来 划分的?
(名师整理课本专题)人教版高物理P PT《共 点力的 平衡》 PPT公 开课课 件ppt优 质说课 稿(精 选)
共点力的平衡条件
平衡状态:物体处于静止或者匀速直线运动的状态
叫做平衡状态。
注意:物理学中有时出现”缓慢移动”
也说明物体处于平衡状态.
“静止”要满足两个条件:v=0,a=0,缺一不可.
即速度为零不等同于静止.
练一练
例:生活中常用一根水平绳拉着悬吊重物的绳索来改变或固
定悬吊物的位置。如图3.5-2,悬吊重物的细绳,其O点被一 水平绳BO牵引,使悬绳AO段和竖直方向成θ角。若悬吊物所 受的重力为mg,则悬绳AO和水平绳BO所受的拉力各等于多少?
(1)确定研究对象,构建模型:结点
(2)对研究对象进行受力分析:
时,三个力的合力大小为F2 .
( ×)
【 (名校 师课 整堂 理】课获本奖专P题PT)-人教版高物理pP pPtT《共 点力的 平衡》 PPT(公最开新课版课) 件(最 ppt新优版质本说)课推稿荐(精 选)
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八章第2节二力平衡课件新版新人教版
同体,再去分析是否等大、反向、共线。
参考答案:首先判定两个力是否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然后再判定两力 是否等大、反向、共线。
第十六页,编辑于星期六:八点 七分。
2.重为4 N的电灯悬挂着静止不动,吊线对电灯的拉力大小和方向如
共线”。
(2)平衡力和相互作用力的区别:
平衡力
相互作用力
图示
不同点 相同点
作用在一个物体上 作用在两个物体上 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在一条直线上
第二十六页,编辑于星期六:八点 七分。
(3)应用:求力的大小和方向。
第二十七页,编辑于星期六:八点 七分。
1.在下列事例中,受平衡力作用的物体是( )
A.正在圆形轨道上运动的过山车 B.减速进站的火车
会越来越快,此时运动员受到的阻力
重力;当降落伞打开后,运
动员匀速下落时,受到的阻力
重力。(均选填“大于”“小于
”或“等于”)
第三十四页,编辑于星期六:八点 七分。
【解析】本题考查二力平衡的条件及应用。降落伞没有打开前,所受重 力大于阻力,所以下落速度越来越快;匀速下落时,处于平衡状态,受到 的阻力和重力是一对平衡力,二力大小相等。 答案:小于 等于
考点 2 二力平衡条件及应用
【典例2】(2013·咸宁中考)如图所示,
放在桌面上的茶壶处于静止状态,对于
该静止的茶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茶壶受到重力和桌面对它的支持力,这是一对平衡力 B.茶壶受到重力和桌面对它的支持力,这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C.茶壶静止是因为桌面对它的支持力小于茶壶受到的重力
2022届高考物理一轮复习 第8讲 受力分析 共点力的平衡 课件
第八讲 受力分析 共点力的平衡考点一 物体的受力分析1.力学中的五种力2.受力分析(1)把指定物体(研究对象)在特定的物理环境中受到的所有外力都找出来,并画出受力示意图的过程。
(2)一般步骤3.整体法与隔离法整体法隔离法概念将加速度相同的几个物体作为一个整体来分析的方法将研究对象与周围物体分隔开来分析的方法选用原则研究系统外的物体对系统整体的作用力或系统整体的加速度研究系统内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力B【典例1】 (2021·1月湖南普高校招生适应性考试)如图,一根质量为m 的匀质绳子,两端分别固定在同一高度的两个钉子上,中点悬挂一质量为M 的物体。
系统平衡时,绳子中点两侧的切线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α,钉子处绳子的切线方向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β,则( )【变式1】 [2020·天津市东丽区等级考试模拟(三)]如图所示,水平面上的P、Q两物块的接触面水平,二者叠在一起在作用于Q上的水平恒定拉力F的作用下向右做匀速运动,某时刻撤去力F后,二者仍能不发生相对滑动。
关于撤去F前后Q的受力个数的说法正确的是( )A.撤去F前6个,撤去F后瞬间5个B.撤去F前5个,撤去F后瞬间5个C.撤去F前5个,撤去F后瞬间4个D.撤去F前4个,撤去F后瞬间4个解析 撤去F前,物体Q受到:重力、地面的支持力、P对Q的压力、地面对Q 的摩擦力和力F共5个力的作用;撤去F后的瞬间,两物体做减速运动,此时Q受力:重力、地面的支持力、P对Q的压力、地面对Q的摩擦力和P对Q的摩擦力,共5个力作用,选项B正确。
BC考点二 静态平衡问题1.共点力平衡(1)平衡状态:物体静止或做匀速直线运动。
(2)平衡条件:F合=0或F x=0,F y=0。
(3)常用推论①若物体受n个作用力而处于平衡状态,则其中任意一个力与其余(n-1)个力的合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②若三个不共线的共点力合力为零,则表示这三个力的有向线段首尾相接组成一个封闭三角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力
练习:静止在水平桌面上的课本、吊在 天花板上的电灯,指出哪两个力是一对 平衡力,哪两个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第三节 二力平衡
一、平衡状态和平衡力
平衡状态
静止状态 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受力为平衡力
二、二力平衡条件 同体、共线、反向、等大 彼此平衡的两个力的合力为零
4、 4、竖直上抛的物体受到的阻力与速度有关,速度
越大,阻力越大,试分析物体在上升及下降的整个 过程中,合力最大的位置。
5、匀速下落的气球下吊一重物,受到的阻力 为f,当把重物减少100N后,气球正好匀速上升, 上升时阻力仍然为f,求f的大小。
平
衡 相 大小相等 力 同 方向相反 与 点 同一直线
静止悬挂的电灯.(电灯受的拉力F与重力G二力平衡)
静止在桌面上的茶杯.(杯子受的支持力N与重力G二力平衡)
匀速运动的拖车.拖车受的支持力N与重力G二力平衡、 牵引力F与阻力f二力平衡
二、下列四图哪些反映了二力平衡? 乙、丙
请再举出更多 的二力平衡的 例子
支持力N
G=N
重力G
1.放在水平桌面上的书所受力中,属于平衡力的是 A.书对桌面的压力与书所受的重力; B.书对桌面的压力与桌面对书的支持力; C.书所受的重力与桌面对书的支持力;
第三节
力的平衡
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外 力作用的时候,总保持匀速 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
匀 速 下 降
静
止
悬
F
挂
的
电
灯
静
止
F
在 桌
面
上
的
茶
杯
G G
受力情况?
静止的物体处于平衡状态
匀
速
FN
运
动
f
F
的
拖
车
G
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 处于平衡状态
1、平衡状态
静止状态 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2、平衡力 使物体处于平衡状态的力 3、二力平衡
D.书对桌面的压力加上书的重力与桌面对书的支持力.
2.起重机的钢丝绳吊着重物,请比较:在重物静止时,重物匀速上升时, 重物匀速下降时钢丝绳对重物的拉力大小,则 A. 重物匀速上升时,拉力最大 B. 重物静止时,拉力最大 C. 重物匀速下降时,拉力最大 D. 上述三种情况,拉力一样大
3、测滑动摩擦力时物体为什么要做匀速直线 运动?
身体健康,学习进步!
物体在两个力作用下处于平衡状态
2、实验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
物体受到怎样的力, 才可以处于 平衡状态呢?
A、两个力的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B、两个力在同一直线上,合力为零。
C、两个力作用在同一物体上。
进行实验
怎么知道我们的猜想是否正确呢?
二力平衡的条件:当一个物体受到两个力的作用时,二 力平衡的条件是:二力大小相等、方 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
三、二力平衡条件的应用
勇于接受别人的批评,正好可以调整自己的缺点。 真正的坚韧,应该是哭的时候要彻底,笑的时候要开怀,说的时候要淋漓尽致,做的时候不要犹豫。 子谓——《韶》:“尽善矣,尽美矣。”——《论语·八佾》(尽善尽美) 世上的事,不如己意者,那是当然的。 不要刻意去曲解别人的善意,你应当往好的地方想。 生活总是让我们遍体鳞伤,但到后来,那些受伤的地方一定会变成我们最强壮的地方。 战士的意志要象礁石一样坚定,战士的性格要象和风一样温柔。 一个人的价值,不体现在与别人相同的东西上,而体现在与别人不同的东西上。 有时候,不是对方不在乎你,而是你把对方看得太重。 不论你在什么时候结束,重要的是结束之后就不要悔恨。
实验结论:二力平衡的条件:
1、二力大小相等
2、方向相反
3、作用在同一直线上
4、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
1、二力平衡条件 同一物体 同一直线 大小相等 方向相反
2、二力平衡的合力为零
3、物体运动状态不改变
不受力 受平衡力
1、请画出图9-3-2中物体受力的示意图, 并分析物体是否受到平衡力,哪一对力是二力平衡. 1)静止悬挂的电灯. 2)静止在桌面上的茶杯. 3)匀速运动的拖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