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学》考核标准
微生物学试卷分析及评价
![微生物学试卷分析及评价](https://img.taocdn.com/s3/m/459d361c14791711cc79179c.png)
7 0
李 芹 李 青 昌萍 闰 蕾 阚 荣微 物 试 分 及价 彦 春 艳 蕾 振 : 生 学卷 析 评
j 臻教学园地
的结 果 ,学 生 成绩 在 7  ̄8 分 ,标 准偏 差 在 1 左 右 比较 0 0 O
理 想 。
表4 微生 物学试 题难 度 ( )和 区分度 ( )分析 P D
各 班 级 成 绩 分 布 统 计 、成 绩 分 数 段 分 布 见 表 2 、表
表 1 微生 物 学试卷题 型 分布
今 后教 学 内容 的调 整 和对 教学 方 法 的 改进 ,可 以进 一 步 提 高教 师 的课 堂 教 学水 平 和 教 学 质量 。河 北 大学 生 命 科 学学 院 微生 物 学 课 程为 省 级 精 品课 程 ,为进 一步 提 高 教
学质 量 ,对 0 、O 、0 级 生物 科 学专 业 微 生 物 学期 末 考 6 7 8 试成绩进 行综 合分 析和评 价 。
3 信度 分 析 。试 卷 信 度 是 检 验 考 试 结 果 稳 定 性 )
和 可靠 性 的 指标 。 目前试 卷 分 析 多为 计 算 内部一 致 性信 度 ,常采 用 内在 信度 C o b c r n a hⅡ系 数法 ,B ( 一 ∑s =n 1 i/ s) ( 一 1 , 其 中 ,s 为 试卷 的方 差 ,s 。 /n ) i为第 i 的方 题 差 ,n 试题 数 。一般 认 为0 <0 5 为 <B . 时试卷 的可 靠性 较 差 ,0 5 ≤0 8 ̄ 卷 的可 靠 性较 好 ,B . o 试 卷 的 . ≤B . u 试 >O 8 ̄
1 2 方法 .
考 试结 束 后 ,立 即密 封 试 卷 。试 卷 评 判 严格 按 照 评
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标准
![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16ef85b6f80f76c66137ee06eff9aef8941e482e.png)
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标准
以下是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标准的要点:
1. 采样方法:应根据不同食品的特点和检验目的,选择适当的采样方法,确保采集到有代表性的样本。
2. 检验项目:包括菌落总数、大肠菌群、致病菌等项目的检验,具体检验项目可根据食品种类和相关法规要求进行选择。
3. 检验方法:应选择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中规定的检验方法进行检验,确保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4. 结果判定:根据检验结果,按照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中的判定规则,对食品卫生状况进行判定。
5. 报告编制:检验完成后,应及时编制检验报告,报告内容应包括样品信息、检验项目、检验结果、结果判定等信息。
6. 质量控制:应建立完善的质量控制体系,确保检验过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包括对检验仪器设备的校准、维护和检定,以及对检验人员的培训和考核。
《微生物学》课程教学大纲
![《微生物学》课程教学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59cd39cc48d7c1c709a14556.png)
《微生物学》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名称:微生物学课程类型: 必修课总学时: 108 讲课学时: 54 实验学时:54学分:3适用对象: 生物工程专业先修课程:普通生物学,生物化学一、课程性质、目的和任务微生物学是生命科学的一个重要分支,是生物工程专业的一个重要的学科基础必修课。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微生物学在生命科学领域发展中的作用;微生物的主要类群;微生物的生长规律及控制;病毒的结构、复制、防治;了解微生物学的研究方法和手段;培养学生“综合”生物学的科学思想,从而使学生能够运用“综合”思想解决生物学中的问题,为学生学习有关后续课程提供必要的理论基础。
二、教学基本要求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系统掌握微生物学在生命科学领域发展中的作用;微生物的主要类群;微生物的生长规律及控制;了解微生物学的研究方法和手段。
三、教学内容及要求(一)绪论1.教学基本内容:(1)微生物与人类;(2)微生物的发现和微生物学的建立与发展;(3)微生物的类群及特点;(4)微生物学研究对象与任务;(5)本课程的目的、要求及范围。
2.要求:通过教学,引导学生走进微生物世界,了解微生物的概念和作用以及它们与人类的特殊关系;明确微生物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在生命科学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和地位;展望未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明确肩负的重任。
(二)微生物细胞的结构和功能——原核微生物1.教学基本内容:(1)细菌的形态、结构和繁殖,细菌的群体形态;(2)放线菌的形态、结构和繁殖,放线菌的群体形态;(3)蓝细菌的形态、结构和繁殖;(3~5部分用图表形式概要描述)(4)支原体、立克次氏体和衣原体的形态、结构、功能和繁殖;(5)古生菌的概念、细胞形态和细胞结构。
2.要求:掌握细菌、放线菌的个体形态、细胞结构、化学组成、群体形态特征、繁殖方式。
了解蓝细菌、支原体、立克次氏体、衣原体及古生菌的基本结构特点和生活特性。
(三)微生物细胞的结构和功能——真核微生物1.教学基本内容:(1)真核微生物的概述;(2)酵母菌的形态、结构和繁殖,酵母菌的群体形态;(3)霉菌的形态、结构和繁殖方式,重点以青霉和曲霉为主,霉菌的群体形态;2.要求:掌握酵母菌、霉菌的个体形态、结构、群体形态特征、繁殖方式。
临床微生物学基本技术标准化实验考核方法及应用
![临床微生物学基本技术标准化实验考核方法及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09f41bda33d4b14e85246880.png)
广度 。
掌 握 情 况 , 色 结 果 判 断 和报 告 准 确性 . 染 以及 显 微 镜 使 用 和 维 护 ; 区划 线 除 了考 核 学 生对 分 区 划线 技 术 的 掌 握 情 况 外 。 分 还 包 括 无 菌 操 作 、 种 环 使 用 、 拿 平 皿 及 划 线 的 手 法 、 验 材 接 开/ 实 料 标 记 、 理 台面 等 实 验 习 惯 的考 核 。 清 二、 临床 微 生物 学 基 本 技 术 标 准 化 实 验 考 核 方 法 目前 临 床 微 生 物 学 实 验 课 都 是 小 班 教 学 .我 院 基 本 上 是 个 教 师 负 责2 — 3 名 学 生 , 个 年 级 由3 位教 师带 教 。 8 2 每 —4 为 避 免 教 师 个人 习 惯 和 师 承 的 差 异 。在 临床 微 生 物 学 实验 教 学 中实 行 规 范 化 带 教 。 教 学 内容 、 学 方 法 . 对 教 以及 实 验 操 作 基 本 技 术 等 方 面 均 进 行 统 一 。 样 , 以有 效 避 免 因 教 师 因 素 引 这 可 起的差异 , 标准化实验考核能顺利进行。 使 临 床 微 生 物 学 基 本 技 能 标 准 化 实 验 考 核 .包 括 实 验 考 核 组织 、 准化操作方法 、 准化监考和记录 、 准化评分标准 、 标 标 标 修 正 和 预 防措 施 。具 体 方 法 和操 作 过 程 如 下 。 1实验 考核 组 织 . 在 实 验课 的第 一 堂 课 , 即告 知 学 生 要 进 行基 本 技 术 考 核 。 在 考 核 前 1 , 研 室 统 一 对 学 生 讲 解 考 核 要 求 和 纪 律 . 核 周 教 考 内容 及 评 分 标 准 等 文件 。 前2 , 考 天 实验 室准 备 好 考 核 用 玻 片 、 试 管 架 、 种 环 、 号 笔 、 养 基 、 种 试 剂 、 微 镜 等 材 料 和 接 记 培 各 显 仪 器 。 前 l 转移 考 核 用 菌 种 , 证 细 菌处 于对 数 生 长 期 。 考 天 保 教 研 室 对参 加考 核 的 所 有 学 生 随 机 安 排 考 试 地 点 和 时 间 , 考核 名单 及具 体 安 排 于 考前 1 张 贴 在 实 验 室 门 口 , 天 由非 带 教 老师 担任 监 考 老师 。 2标 准化 实验 考 核 内容 . 选 择 金 黄 色 葡 萄 球 菌 A C 2 9 3和 大 肠 埃 希 菌 T C 52 A C 2 9 2 为 考 试用 菌种 。每个 学生 一 个 菌 种 , 写 不 同号 T C5 2作 编 码 。 求 在 2 分 钟 内 完 成 革 兰染 色 和分 区划 线 两 个 项 目操 作 . 要 0 并 作 出染 色结 果 报 告 。 3标 准化 操 作 方 法 . 严 格 无 菌 操 作 。革 兰染 色包 括 做 好 标 记 , 确 制 片 : 正 自然 干燥 ; 焰 固定 ; 晶 紫 初 染 , 戈 碘 液 媒 染 ,5 火 结 卢 9 %酒 精 脱 色 , 稀 释石 碳酸复 红复染 ; 水纸 吸干 ; 镜 观察 ; 果报 告 ; 吸 油 结 油 镜和玻片清洗 ; 台面 整 理 。 分 区划 线 包 括 标 记 ,4 的姿 势 ; 戈线 平 皿 打 开 的 手 法 , 皿 放 置 ; 皿 开 1朝 向 ; 线 分 布 ; 培 平 平 2 1 划 放
兽医微生物学试题标准答案
![兽医微生物学试题标准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2090292de2bd960590c67779.png)
兽医微生物学试题标准答案一、填空(24分)1、测量细菌的大小以为um单位,测量病毒的大小以nm 为单位。
2、球菌的排列方式有:链球菌、葡萄球菌双球菌、四联球菌、八叠球菌。
3、微生物除细菌、病毒和真菌之外,还包括霉形体、衣原体、放线菌、螺旋体、立克次氏体。
(5个中填其中任何两个即可)4、真菌菌落有三种类型,分别是酵母型、酵母样型、丝状菌落。
5、满足细菌生长繁殖的的主要条件是适宜温度、酸碱度、合适的营养、一定的气体环境。
6、细菌生长曲线可分为四个时期,分别是迟缓期、对数期生长期、稳定期和衰亡期。
在对数期生长期,细菌的生理特性最典型;在稳定期,总菌数最多。
7、葡萄球菌接触酶试验为+ 性反应;链球菌呈—性反应。
8、细菌的特殊构造有芽胞、鞭毛、荚膜、菌毛。
9、吲哚试验又叫靛基质试验,该试验是检查细菌能不能利用色氨酸;过氧化氢酶试验又叫接触酶试验。
10、细菌的肽聚糖是由多糖支架、四肽侧链、五肽桥组成,多糖支架是由N-乙酰葡萄糖胺和N-乙酰胞壁酸组成。
11、普通固体培养基的基本组成是琼脂、蛋白胨、肉水、NaCl 。
以上各空,每错一空扣0.5分二、单项选择题(24分)1.细菌变异最易出现在A.迟缓期B.对数期D.衰亡期E.以上均可2.细菌缺乏下列哪一种结构仍可存活B.细胞膜 C.细胞质 D.核质 E.以上均可3.H—O变异属于A.毒力变异 B.菌落变异D.形态变异 E.耐药性变异4.哪种实验不属于细菌的生化反应A.糖发酵试验 C.VP试验 D. 靛基质生化试验 E. 甲基红试验5.用普通显微镜的油镜头观察细菌的总放大倍数为:A.100900-1000倍C.400倍D.10000倍E.40000倍6.下列哪种方法可用于总菌数计数B.计数器测定法C.光电比色计测定法D.平板计数法7.下列哪些物质不是细菌的合成产物A热原质C.热D.光8.在正常机体中下列哪些部位不含任何细菌A咽喉部B气管C9..下列各种孢子除哪个孢子外,其余均属真菌的无性孢子A分生孢子B.孢子节C孢子囊孢子10A蛋白胨B.NaCl D.琼脂E肉水11.下列哪些试验是测定细菌蛋白质代谢的A.V.P试验B.M.R硫化氢产生试验D.柠檬酸盐利用试验12.下列哪项的功能类似于真核细胞线粒体的功能A.细胞壁B.菌毛C.鞭毛D.核质13.非细胞型微生物是A衣原体B支原体C立克次氏体D放线菌14.细菌属于原核细胞型微生物的理由是A以简单的二分裂放式繁殖也无核仁C较其他生物小得多D 是单细胞生物E以上都不是15.质粒是细菌的A核质DNA B胞浆颗粒C胞浆中的DNA16.在人工营培养基上繁殖速度最慢的细菌是A大肠杆菌B链球菌C脑膜炎双球菌E变形杆菌17.吲哚试验阳性的细菌是因为它能分解A葡萄糖C靛基质D胱氨酸E枸橼酸盐18.在细菌之间直接传递DNA是通过以下哪一种结构A鞭毛B普通菌毛C中介体E细胞壁19. 培养巴氏杆菌的适宜培养基是A普通培养基B C马铃薯培养基20. .噶该菌用抗酸性染色时,菌体呈(兰色,绿色黄色),排列常为(单在,21下列细菌引起的疾病可用变态反应性诊断A.氏杆菌B.丹毒杆菌C.李氏杆菌D.沙门氏菌E.嗜血杆菌结核杆菌G.链球菌H.炭疽杆菌I.布氏杆菌K.魏氏梭菌。
微生物的课程评价
![微生物的课程评价](https://img.taocdn.com/s3/m/a22b8851a88271fe910ef12d2af90242a895ab0a.png)
微生物的课程评价
微生物的课程评价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评价:
1. 教学内容:微生物的课程应该涵盖微生物的基本知识和理论,包括微生物的分类、结构与生理功能、生态学特征、遗传学、病原机制等。
同时,还应该涵盖一些前沿的研究领域,如微生物的应用、抗生素耐药性等。
课程内容应当科学严谨,能够提供学生系统全面的微生物知识。
2. 教学方法:微生物的课程应该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讲授、实验、案例分析、讨论等。
通过实验可以使学生亲自操作,加深对微生物的认识和理解;案例分析可以帮助学生将课堂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和研究中;讨论可以激发学生的思维,培养他们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实验教学:微生物的课程应该有充足的实验教学内容,使学生能够亲自进行微生物的培养、观察、鉴定等实验操作。
实验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和科学研究能力,提高他们对微生物实验技术和规范的理解和掌握。
4. 教学资源:微生物的课程需要有丰富的教学资源,包括教材、教具、图书馆资源、实验设备等。
教材应当全面准确地介绍微生物的各个方面,教具应当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学习微生物的知识,图书馆资源可以提供学生更广阔的学习空间和参考资料,实验设备要满足学生的实验需求,确保实验教学的质量。
5. 课程评估:微生物的课程评估应该全面客观,考核学生对知识掌握的程度、实验技能的掌握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评估方式可以有课堂测验、实验报告、小组讨论、学术论文等,总体评估应当体现综合素质的培养和学生学习的效果。
综上所述,一门好的微生物的课程应该有丰富的教学内容、多种教学方法、充足的实验教学、丰富的教学资源和科学合理的评估方式。
通过这些方面的评价,可以判断一门微生物课程的质量和效果。
医学微生物群落健康状态评估考核标准
![医学微生物群落健康状态评估考核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eaf5e302ce84b9d528ea81c758f5f61fb6362867.png)
医学微生物群落健康状态评估考核标准医学微生物群落健康状态评估是一种通过研究人体内各类微生物的组成和功能来判断个体健康状况的方法。
近年来,随着对微生物在人体中的重要性认识的不断深入,微生物群落健康状态评估成为了研究的热点之一。
本文将介绍医学微生物群落健康状态评估的考核标准。
一、微生物群落稳定性微生物群落稳定性是评估群落健康的重要指标。
稳定的微生物群落持续为人体提供有益的代谢产物和功能,维持机体的健康平衡。
而不稳定的微生物群落可能导致群落构成的改变、功能失调,进而影响人体健康。
例如,肠道微生物的稳定性评估可通过检测菌群多样性指数、群落结构组成、核酸序列的相似度等指标来进行。
增加了微生物的多样性和群落结构的稳定性通常被认为是健康的信号。
二、微生物群落拓扑性微生物群落拓扑性评估了微生物之间的相互作用网络,进而判断群落的健康状态。
微生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在维持微生物群落的稳定性和功能发挥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
而紊乱的相互作用网络可能导致微生物的不和谐和功能异常。
通过计算微生物间共生关系的数学模型,可以揭示微生物群落的拓扑性结构。
在健康状态下,微生物之间的共生强度较高,有助于协同发挥各种功能。
而在患病状态下,微生物之间的共生强度可能下降,相互作用网络受到破坏。
三、基因功能潜力微生物群落的基因功能潜力评估了微生物群落中各类基因的丰度和多样性,从而评估微生物群落在代谢调节、免疫应答和毒性代谢等方面的功能健康。
通过测序技术和生物信息学分析,可以对微生物群落中各类基因进行定量和定性分析,进而预测群落的功能潜力。
健康微生物群落通常具有较高的基因功能潜力,能够更好地维持机体的稳定状态。
四、病原微生物的存在评估微生物群落健康状态的一个重要指标是病原微生物的存在情况。
病原微生物是指那些能够引起疾病的微生物,其存在会对人体健康造成潜在威胁。
通过基因测序和PCR技术,可以检测微生物群落中是否存在病原微生物,进而评估机体的感染风险。
正常情况下,健康微生物群落中病原微生物的含量应该很低或没有。
《微生物学》考核方式
![《微生物学》考核方式](https://img.taocdn.com/s3/m/862ce5e49b6648d7c0c74679.png)
微生物学理论课考核及评分办法1.考核方式:考核方式分两部份:(1)测验理论知识:平时学生在空余时间自己应用“微生物学导师系统”上机分章节复习测验,熟悉概念,理清关系,掌握规律;教师通过服务器了解学生的掌握情况。
期末应用“微生物学导师系统”的测试功能测验学生掌握基本理论知识的情况或从试题库中抽提出卷。
(2)测验综合能力:学期中旬给学生布置课题:让学生通过查阅资料,应用所学知识,积极发挥创新思维能力,设计一个对人类社会有用的微生物新产品,学期下旬以项目可行性报告形式写出研制该产品的社会意义、经济意义、国内外的研究开发情况、研究路线、生产工艺、产品形式、产品质量标准等,期末以答辩形式开展课堂讨论,进行项目的论证。
2.成绩评定:成绩分布分4部份:(1) 平时成绩(10%)包括:上课纪律、上课发言、平时上机复习等。
(2) 项目报告书(40-20%)包括:查阅资料的全面性,设计思路的条理性,项目内容的新颖性,实验方案的科学性。
(3) 答辩情况(10%)包括:介绍项目的条理性,回答问题的准确性,应用知识的灵活性以及PPT质量。
成绩由各班级学生推荐5位同学组成评分小组进行评分,评分标准:学生参加答辩的态度6-1分;PPT质量2-1分,介绍及回答问题2-1分。
(4) 期末闭卷考试成绩(40-60%):以学生掌握知识为原则,允许学生多次测验,以最高得分记入成绩。
微生物学实验考核及评分办法本课程为考查课,考核方法:平时实验考核和期末总考试相结合。
(一)平时考核(占总成绩60%)平时根据学生预习、操作、实验结果、实验态度和实验报告情况,以5分制给每位学生打一个成绩,待全部实验结束时,给出一个平时成绩,占总成绩60%。
其中实验报告占50%,其它考核内容占50%。
具体考核办法如下:(1)课堂提问:在讲解实验原理、操作重点和注意事项时,教师对学生进行适当的提问,以了解学生的预习情况和对已学知识技能的掌握情况,不能正确回答者记分降一级。
微生物学实验技能考核方法改革
![微生物学实验技能考核方法改革](https://img.taocdn.com/s3/m/47814df9f90f76c661371a5a.png)
微生 物学 实 验 考核 方 法 采 用 口试 和技 能考 试 。口试 一 般是
考核 基 本 理 论 、 验 原 理 、 器 的 使 用 。技 能考 试 是 对 整 个 实验 实 仪 全过 程 的操 作 考 核 , 要是 专业 技 能 的考 核 。 主
3 实验 考 核 改革 效 果
生 物 学 实 验技 能 考核 方 法 改 革 势 在必 行 。 2 实验 技 能 考 核 的 改革 — — 新 实验 技 能 考 核体 系的 建 立
容 包 括 微 生 物 学基 本 常 识 、基本 操 作 ( 括 各 种 仪 器 的使 用 ) 包 、 基 本 技 能 、 果 分析 , 结 主要 考核 学 生 的 口头 表达 能力 、 动手 能力
() I 通过 改革 实 验 考核 方 法 , 够 较全 面地 反 映 学生 的知 能 识应 用 、 术操 作 、 技 服务 意 识 和 工 作态 度 。此种 考 核 方 法 注 重现 场 观 察 评 价 ,通 过 学生 的具 体 操 作来 综 合 地 、合 理 地 评价 学生 的观 察 能力 、动 手 操作 能力 ,能 反 映 出 学生 的真 实 实 验技 能 水
维普资讯
Vo. 4 0 6 No 1 1 2 2 0 . 8
微生物学实验技能考核方法改革
肖 兴
( 远职业技术学院 , 东 清远 清 广 5 11) 155
摘
要: 根据高职教育人 才培养 目标 , 针对微 生物 学实验技能考核的现状 , 对实验考核 内容、 法进行改革 , 方 取得 了理想效
养 大批 国 内紧 缺 的 、面 向 实 际 、较 高层 次 的 应用 型 、技 术 型人
才, 大力 加 强 微 生 物 学 实 验技 能 考 核 方法 的改 革 具有 十分 重 要
环境(工程)微生物学实验操作考核及评分标准
![环境(工程)微生物学实验操作考核及评分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f98fca142cc58bd63086bdbd.png)
(1)头节(2)
(2)未成熟节片(2)
(3)成熟节片(4)
(4)孕卵节片(2)
40
四
1.绘制涡虫横切面图(10)
2.涡虫横切面图结构的标注(5)
15
五
1.绘制华枝睾吸虫放大图(10)
2.华枝睾吸虫放大图结构标注(5)
3.绘制猪带绦虫成熟节片图(10)
4.猪带绦虫成熟节片图结构标注(10)
(1)肩带、胸骨、前肢骨
肩带(1)
胸骨(1)
前肢骨(1)
(2)腰带和后肢骨
腰带(2)
后肢骨(1)
(四)肌肉系统
(1)下颌表层肌肉(1)
(2)腹壁表层主要肌肉
腹直肌(1)
腹斜肌(1)
胸肌(1)
(3)前肢肱部肌肉(1)
(4)后肢肌肉
缝匠肌(1)
股三头肌(1)
股二头肌(1)
腓肠肌(1)
腓骨肌(1)
(五)口咽腔
兔的皮肤、骨骼、消化、呼吸、泄殖、循环和神经系统
步骤
考核目标及评分细则
满分值
一
实验目的
3
二
实验材料和用品
2
三
(一)家兔的皮肤和骨骼系统
1.家兔的皮肤切片观察
(1)表皮(1)
(2)真皮(2)
(3)毛的结构(2)
2.家兔的骨骼观察
(1)兔的中轴骨骼
脊柱(1)
头骨(1)
(2)兔的带骨和四肢骨
肩带和前肢骨(1)
环境(工程)微生物学实验操作考核及评分标准
生物科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普通动物学实验操作考核及评分标准
实验一
显微镜的使用及动物的细胞和组织观察
820微生物学考试大纲
![820微生物学考试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5bb8d29777a20029bd64783e0912a21614797f2f.png)
820微生物学考试大纲
820微生物学考试大纲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
一、考试性质
微生物学是生物化工专业硕士生入学考试的业务课,考试对象为参加生物化工专业2022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的准考考生。
二、考试形式与考试时间
考试形式:闭卷,笔试。
考试时间:180分钟。
三、考查要点
绪论:掌握微生物的概念和特点;微生物的五大共性;了解微生物学的发展历史、微生物学发展对人类社会进步的贡献及微生物学的分支学科。
了解病毒的形态、构造和化学成分、病毒的分类。
四、考试内容和考试要求
1.掌握微生物所需的营养物质及其生理功能;掌握微生物对营养物质的吸收方式;掌握配制培养基的原则和培养基的类型。
理解微生物的营养类型;掌握微生物的主要产能方式及典型的发酵途径;理解微生物的次生代谢产物。
2.掌握病毒的形态、构造和化学成分;掌握病毒的繁殖方式和分类;了解病毒与实践的关系。
3.了解原核微生物、真核微生物和病毒的特点、形态和繁殖方式等基本知识,了解它们在自然界物质循环和人类生活中的作用。
4.掌握微生物学实验的基本技术和方法,包括显微观察、培养基制备、纯种分离、接种、发酵罐操作等方面的技能,并能根据实验目的选择适当的实验方法和技术。
5.掌握微生物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如微生物的分类、形态、生理生化、生态学等,并能运用这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6.了解微生物学的发展历程和未来发展趋势,关注国内外微生物学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和应用进展。
五、考试题型和分值分配
1.单项选择题(20分)
2.多项选择题(20分)
3.简答题(30分)
4.分析题(30分)
5.论述题(10分)。
微生物学系博士班资格考核及学位考试施行细则pdf
![微生物学系博士班资格考核及学位考试施行细则pdf](https://img.taocdn.com/s3/m/eca54968a45177232f60a295.png)
東吳大學微生物學系博士班研究生資格考核及學位考試施行細則97年05月08日系務會議通過一、依據「東吳大學博碩士班研究生學位考試規章」、「東吳大學微生物學系博士學位候選人資格考核實施辦法」暨本系實際需求,訂定「東吳大學微生物學系博士班研究生資格考核及學位考試施行細則」。
二、資格考核(一)第一階段(筆試)1.申請資格:依據「東吳大學微生物學系博士學位候選人資格考核實施辦法」第三條,博士生於三年級上學期至六年級上學期間得申請資格考核。
2.繳交資料:第一階段資格考核申請表及論文題目報告表各乙份。
3.繳交期限:第一學期為11月15日以前,第二學期為5月15日以前。
4.筆試時間:第一學期為12月15日以前完成,第二學期為6月15日以前完成。
5.筆試科目:依據「東吳大學微生物學系博士學位候選人資格考核實施辦法」第四條辦理。
(二)第二階段(論文研究計畫口試)1.申請資格:依據「東吳大學微生物學系博士學位候選人資格考核實施辦法」第四條及第五條,筆試通過之次學期起得申請第二階段之資格考核。
2.繳交資料:第二階段資格考核申請單、資格考核委員名單及論文研究計畫各乙份。
3.繳交期限:第一學期為10月15日以前,第二學期為4月15日以前。
4.口試時間:第一學期為11月15日以前完成,第二學期為5月15日以前完成。
5.口試方式:由資格考核委員會進行論文研究計畫口試。
三、學位考試(一)申請資格:依據「東吳大學微生物學系博士學位候選人資格考核實施辦法」第五條,通過資格考核之當學期起得申請學位考試。
(二)繳交資料及期限:1.11月30日以前(第一學期) 或5月31日以前(第二學期)繳交畢業論文口試申請表及畢業論文初稿各乙份。
2.口試日期三星期前繳交畢業論文口試委員名單乙份。
(三)畢業論文口試:1.1月15日以前(第一學期) 或7月15日以前(第二學期)完成畢業論文口試。
2.1月30日以前(第一學期) 或7月30日以前(第二學期)繳交畢業論文口試成績單,逾期則於次學期重新辦理畢業論文口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考评方式与标准
建立好合理的学习评价体系可以引导学生把握处理好每一个学习环节,培养学生自觉成为学习的主人。
我们改革传统的考试制度,建立以学生实践技能提高为核心的新型考试模式。
课程采用平时成绩(理论和实验)+实验操作考试+闭卷考试的综合评定方式进行。
平时成绩主要考核学生的出勤、实验态度、实验报告、操作训练熟练程度等内容,占总成绩的20%。
实验操作考试以现场技能操作进行成绩评定,占总成绩50%。
闭卷考试以笔试为主体,主要考核基本知识、基本理论的掌握情况和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占总成绩30%。
实验操作考试的考核内容包括器皿的包扎、显微镜技术、微生物培养和分离技术、培养基的配制及灭菌技术等,教师让学生进行单人考核。
考核形式以动手操作为主,口试为辅。
口试内容包括实验原理、试剂的用途、注意事项等,学生随机抽签回答。
实验技能的考核有规范标准、分值和规定时间。
这种考试方式的实行激发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增强了学生的实践能力,效果显著。
表1 实验平时考核评分标准
实验内容时间班级
微生物学实验技能综合测试题
技能考核1 细菌染色及显微镜的使用
一、测试目的:
1、通过革兰氏染色过程考查学生对显微镜的使用熟练程度
2、考查学生无菌操作的能力
二、考试内容:
在规定的30分钟内,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和枯草芽孢杆菌的混合菌液进行革兰氏染色,要求各步骤正确,正确使用油镜观察染色结果并能区别里面的两种菌。
三、实验材料:
1、革兰染色液一套。
2、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和枯草芽孢杆菌的混合菌液。
3、显微镜等。
四、微生物实验考试评分表
1、正确使用革兰染色步骤15分
2、无菌操作取菌涂片2分
3、干燥固定2分
4、水洗不能对着涂片部位2分
5、脱色过程3分
6、得到漂亮的染色结果(考察一个染色结果)5分
7、菌体分布均匀3分
8、密度合适3分
9、染色正确5分
10、正确使用显微镜10分
11、视野均匀,明暗合适,对比度合适10分
12、10х物镜取放标本5分
13、10х物镜调光10分
14、10х物镜找视野5分
15、100х物镜调焦距10分
16、使用完毕,4х物镜头对着光路且关掉光源5分
17、用擦镜纸、擦镜油、擦镜液正确擦净物镜5分
总计100分
技能考核2 霉菌的制片及观察
一、测试目的:
通过霉菌的制片及观察考查学生水浸片的制片能力和显微镜的操作能力。
二、考试内容:
在规定的30分钟内,正确使用水浸片的制片方法对霉菌样品进行制片及观察,要求各步骤正确。
三、实验材料:
曲霉,乳酸石炭酸棉蓝染色液,载玻片,盖玻片,显微镜等。
四、微生物实验考试评分表
1、无菌操作10分
2、水浸片的制片30分
3、正确使用显微镜镜检40分
4、正确合适的视野20分
总计100分
技能考核3 放线菌的制片及观察
一、测试目的:
通过放线菌的制片及观察,考查学生印片法的制作和显微镜的操作能力。
二、考试内容:
在规定的30min内,正确使用印片法的制片方法对放线菌样品进行制片及观察,要求各步骤正确。
三、实验材料:
1.放线菌培养物
2.染色液:复红染色液(或结晶紫,美兰)
3.器材:载玻片,小刀,接种环,吸水纸,擦镜纸,酒精灯,香柏油,
乙醚-乙醇混合液,显微镜
四、微生物实验考试评分表
1.无菌操作10分
2.印片法的制片30分
3.正确使用显微镜镜检40分
4.正确合适的视野20分
总计100分
技能考核4 培养基的配制及高压灭菌
一、测试目的:
考察学生配制培养基的操作能力。
考查学生高压灭菌的操作能力。
二、考试内容:
在规定的120分钟内,配制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并进行高压灭菌,要求各步骤正确。
三、实验材料:
1.所需药品。
2.三角瓶,试管,天平,量筒。
3.高压锅。
四、微生物实验考试评分表
1、培养基的配制50分
(1)、准确称量10
(2)、加热熔化10
(3)、过滤 5
(4)、调PH值10
(5)、分装10
(6)、加棉塞,包扎 5
2、高压灭菌50分
(1)、检查水位10
(2)、排气10
(3)、关汽阀 2
(4)、调整压力10
(5)、计时10
(6)、降压 5
(7)、出锅降温 3
总计100分
技能考核5 微生物纯种分离及培养
一、测试目的:
考查学生无菌操作和单菌落法分离微生物的能力
二、考试内容:
对菌液进行单菌落画线分离实验和稀释平板分离实验,同时对提供的大
肠杆菌斜面培养或平板种子进行单菌落画线分离实验,各一个平板,30℃培养48h,要求无杂菌生长,无交叉污染,每个平板上得到10个以上单菌落才算合格。
对菌液进行10倍稀释,选一要求的浓度取0.1毫升涂1个平板。
三、实验材料:
1、大肠杆菌斜面培养物或平板培养物。
2、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
3、无菌水、灭菌平板、灭菌吸管
四、微生物实验考试评分表
1、单菌落画线分离实验和无菌操作结果30分
(1)、每个平板中至少10个单菌落(少1个菌落扣2分)
(2)、平板培养时正置培养扣2分
(3)、划破平板扣5分
(4)、污染1个杂菌扣2分
(5)、涂平板上单菌落有成片菌生长扣5分
2、稀释平板分离实验和无菌操作结果50分
(1)、菌液稀释错误扣10分
(2)、平板培养时正置培养扣2分
(3)、平板倒不平扣5分
(4)、污染1个杂菌扣2分
(5)、涂平板上单菌落有成片菌生长扣5分
(6)、结果不成10x梯度顺序排列扣20分
3、标准的无菌操作过程15分
4、良好的实验习惯。
过程整洁,收拾实验用品。
5分
总计100分
技能考核6 微生物显微计数
一、测试目的:
通过酵母菌细胞计数考查学生血球计数板的使用能力。
二、考试内容:
在规定的45分钟内,正确使用血球计数板对酵母菌样品进行观察并计数,要求各步骤正确。
三、实验材料:
酵母菌悬液,血球计数板,显微镜,盖玻片,无菌毛细管。
四、微生物实验考试评分表
1、正确稀释菌液10分
2、镜检计数室10分
3、正确加样品制标本10分
4、正确使用显微镜镜检40分
5、正确测定计算结果20分
6、清洗血球计数板10分总计10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