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基础模拟试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小学教育基础模拟试题
一、选择题(10*1)判断题(10*1)
1、教育学的产生发展:1.教育学的萌芽,2.教育学的建立,3.20世纪以来教育学的发展。
2、《学记》是先秦时期教育思想的总结性著作,也是我国古代的乃至全世界最早的一部教育专著。
3、《学记》的教育原则:教学相长、启发诱导、豫时孙摩、长善救失、藏息相辅。
4、夸美纽斯《大教学论》,提出了“泛智”的思想,主张“一切知识教给一切人”。
5、“心灵白板说”和教育万能论是由洛克《教育漫话》提出。
6、“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教育思想的提出者是孔子。
7、《爱弥儿》的作者是卢梭,卢梭提出了“自然主义的教育思想”。
8、教育学的研究目的是揭示教育规律。
9、将教学过程分为“明了、联想、系统、方法”的是赫尔巴特。
10、实用主义教育学的代表人物是美国的杜威。
11、生物起源论的代表人物是利拓尔诺、沛西·能。
12、心理起源论代表人物是孟禄,其思想是:教育源于儿童对成人的无意识模仿。
13、保罗·朗格朗首次明确揭示终身教育的内涵,1965年出版《终身教育导论》。
14、世界上最早推行义务教育的国家是德国。
15、提出“把促进公平作为国家基本教育政策”文件是《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
16、教育是“人类社会的遗传基因”,对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17、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起着主导作用。
18、社会本位论的代表人物:凯兴斯泰纳、赫尔巴特以及法国的孔德、涂尔干。
19、个人本位论的代表人物:夸美纽斯、卢梭、洛克、佩斯泰洛奇、福禄贝尔、马斯洛、雅思贝尔斯。
20、依据学校办学主体和体制划分,学校教育的形式体制可以分为公办学校和民办学校。
21、把重点放在可观察的教学活动上,而不是学生实践的体验上是:课程即活动。
22、经验中心主义课程的代表人物是杜威。
23、国家对某一学科的教学内容及进度做出规定的指导性文件称为课程标准。
24、我国新一轮课程实施的微观背景是素质教育的实施。
25、“教师”作为一种职业最早出现于原始社会末期。
26、教育家夸美纽斯主张教学应建立在“感觉活动”的基础上,认为“一切知识都是从感官知觉开始”。
27、教育家瓦•根舍因是范例教学法的代表人物。
28、“大班上课,小班讨论,个人自学”相结合的教学组织形式是特普朗制。
29、在教学过程中,“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应有一桶水”是指教师应该具备广博的科学文化知识。
二、简答题(部分可能为选择)4*4
三、论述题(1*10)
四、材料分析(2*15)
一、教育的基本要素:1.教育者 2.受教育者 3.教育内容 4.教育手段
二、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三教怎么统合?)
1.所谓家庭教育,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的统合,就是实现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三位一体,通过不同的侧面,不同的渠道和方法,对学生进行教育,突出各自的教育特点,增强三者各自的教育力度,融合三者之间的关系,形成一个既有分工又能协调一致的教育网络;
2、在整个培养社会人的过程中,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相互配合;
3.它们之间不存在任何隶属关系,各有相对独立的地位和各自独特的功能,但从总体上看,三者都是为了教育人,培养人,有着共同的教育目标。
三、教育功能的异化的表现:
1、我国学前教育功能的异化主要表现为本体功能的异化和间接衍生出的经济功能的异化。
2、我国中小学教育功能的异化表现在为筛选考试功能的异化,致使学校教育陷入应试教育的泥潭。
3、我国高等教育功能的异化主要表现在“人的工具化”,通识教育的缺失致使大学生成为“失去灵魂的现代人”。
四、如何走出异化,回归本体功能:
1、加速年轻一代身心发展与社会化的进程——“具体个人”的培养
2、实现人类精神文明的承传与创造——“社会遗传”
3、协调人类知识经验的选择与人才的选拔的关系——科学性的筛选
五、教育的政治功能
1、教育通过培养人才为社会政治服务。
2、教育通过传播思想、形成舆论,作用于一定的政治。
3、学校本身肩负着对公民进行政治教育、推进社会民主化进程法人责任。
六、教育的文化功能:
1、教育具有文化传递、保存功能
2、教育具有文化选择、批判功能
3、教育具有文化交流、融合功能
4、教育具有文化更新、创造功能
七、教育的社会功能:政治、经济、文化、科技、人口功能
八、人身心发展的规律:1.顺序性 2.阶段性 3.不均衡性 4.个体差异性 5.互补性
九、学校教育在人的发展中起主导作用的原因:
(学校教育具有)1.明确的目的性和方向性2.高度的计划性3.严密的组织性
十、教育在人的发展中发挥主导作用的条件:
1、受教育者的主观能动性;
2、教育的自身状况;
3、家庭环境的效应;
4、社会发展状况。
十一、全面发展的组成部分:1.德育 2.智育 3.体育 4.美育 5.劳动技术教育(一)“五育”的关系:
1.全面发展教育的各个组成部分之间既相互独立,又相互促进;
2.各育不能偏废,都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共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3.“五育”是紧密联系的辩证统一体,共同服务于塑造全面发展的人才这一目标。(二)重视智育,忽视其他四育:
1.给少数学生吃“偏饭”,忽视大多数学生。
2.片面追求高分,客观忽视能力和素质的全面培养。
3.以考试为目的,忽视日常生活的鲜活性。
十二、我国现行的教育制度体系
1、实行学前教育、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的学校教育制度
十三、我国现行学校教育的类别体系:
1、基础教育体系;
2、职业技术教育体系;
3、高等教育体系;
4、成人继续教育体系;
5、特殊学校教育系统
十四、课程的主要类型:
1、根据学习方式的同,可分为学科课程和活动课程
2、根据知识性质不同,可分为分科课程和综合课程
3、根据呈现方式不同,可分为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
4、根据管理方式不同,可分为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
5、根据制定者不同,可分为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
十六、课程开发应遵循的原则:科学性、针对性、适度性、个性原则
十七、课程资源开发途径:1、充分利用校内资源;2、充分利用校外课程资源;
3、充分利用社区资源;
4、充分利用生活资源
十八、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应该处理的几个关系):1、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
2、掌握知识和培养思想品德;
3、掌握知识与提高能力;
4、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
5、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
十九、我国常用的教学原则:1、科学性与思想性相结合原则;2、理论联系实际原则;3、启发性原则;4、循序渐进原则;5、直观性原则;6、巩固性原则;7、因材施教原则
二十、我国中小学常用教学环节(5个):备课、上课、作业、辅导、考核
二十一、教学组织形式的历史发展(7个):个别教学制、班级授课制、贝尔-兰卡斯特制、道尔顿制、文纳特卡制、分组教学制、特普朗制
二十二、德育过程的规律:
1、德育过程是培养学生知、情、意、行统一发展的过程;
2、德育过程是教育者指导受教育者在活动和交往中接受各方面教育影响的过程;
3、德育过程是促进学生思想斗争的过程,是受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的过程;
4、德育过程是一个长期的,反复的、逐步提高的过程。
二十三、德育原则:1.集体教育个别教育相结合;2.知行合一;3.正面教育与纪律约束相结合;4.发扬积极因素与克服消极因素相结合;5.严格要求与尊重信任相结合;6.照顾年龄特点与照顾个别特点相结合;7.教育影响的一致性和连续性二十四、德育方法:1.说服教育法 2.榜样示范法 3.情感陶冶法 4.自我修养法5.品德评价法
二十五、班主任的工作内容:
1、班级岗位建设与学生干部培养
2、班级文化建设
3、主题活动及主题班会开展
4、班级建设与学科教学融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