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无机化学课件03化学反应速率
化学反应速率 课件

学生分组探究一 正确理解化学反应速率 第 1 步探究——问题引入,自主探究 1.描述化学反应速率时为什么要指明具体物质?
【提示】 同一化学反应,用不同物质表示反应速率时数值 可能不同,其数值之比等于各物质的化学计量数之比。
2.用不同物质表示的化学反应速率间有何关系?存在此关系 的本质原因是什么?
B.5v(O2)=6v(H2O)
C.3v(NH3)=2v(H2O) D.5v(O2)=4v(NO)
【解析】 利用各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之比等于化学方程式
中各物质的化学计量数之比的关系,采用转化的方法将选项变形。
A 项,4v(NH3)=5v(O2)可转化为 v(NH3)∶v(O2)=5∶4,错误;同 理可得,B、D 项错误,C 项正确。
第 3 步例证——典例印证,思源自深化 将化合物 A 的蒸气 2 mol 充入 0.5 L 容器中加热,发
生分解反应 2A(g)===B(g)+nC(g),反应到 3 min 时,容器中 A 的 浓度为 1.6 mol/L,并测得这段时间内,用 C 的浓度变化表示的平 均反应速率 v(C)=1.2 mol/(L·min)。
②分别用 B、C、D 表示的反应速率其比值为 3∶2∶1 ③在 2 min 末的反应速率,用 B 表示是 0.3 mol·L-1·min-1
④在这 2 min 内用 B 表示的反应速率的值是逐渐减小的,用 C
表示的反应速率的值是逐渐增大的
A.①②
B.③
C.①
D.②④
【解析】 本题考查对反应速率定义的理解。 ①根据化学计量数知,A 的浓度减少 0.8 mol/L,故 v(A)=0.4 mol/(L·min)。 ②B、C、D 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 3∶2∶1,故其反应速率之 比为 3∶2∶1。 ③中是 2 min 内的平均反应速率,而不是瞬时速率。 ④用 B 表示的反应速率的值逐渐减小,用 C 表示的反应速率 的值也逐渐减小。 【答案】 A
无机化学第三章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ppt课件

ppt课件
5
反应进度 0=∑νBB B
对于化学计量方程式
dξ = dnB /νB
nB——B的物质的量 ξ的单位为mol νB——为B的化学计量数
改写为 dnB = νB dξ
开始时ξ0=0, 、 nB =0 反应进度为ξ时: nB =νBξ
ppt课件
6
反应进度
nB =νBξ
基元反应:反应物一步就直接转变为产物
如:
2NO2→ 2NO + O2
NO2 + CO →NO + CO2
非基元反应:反应物经过若干步(若干个
基元反应步骤)才转变为产物。
如 又如
2NO + 2H2 → N2 + 2H2O ① 2NO + H2→N2+ H2O2 ② H2O2 + H2 → 2H2O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0.3mol L1 s1
v NH3
cNH3
t
0.4 0.0mol L1 2 0s
0.2mol L1 s1
v N2 : v H2 : v NH3 1: 3 : 2
●瞬间速率:某瞬间(即t0)的反应速率
vNH3
dcB,则得:
v 1 dcB B dt
ppt课件
11
对于上述 N2 3H2 2NH3 化学计量方程式 :
v 1 d 1 dcB V dt B dt
1 dcN2 1 dcH2 1 dcNH3
1 dt
3 dt 2 dt
aA + bB
反应 2W+X Y+Z 哪种速率表达式是正确的?
化学反应速率课件

=0.15mol/(L.s)
②
v
(B)=
0.2
0.6mol/(L.s)
③
v(C)
=
0.2
0.4mol/(L.s)
④
v
(D)=
0.225
0.45mol/(L.s)
该反应进行的快慢顺序为__④__>_②__=__③__>_①___
比较一个反应的反应速率的大小,必须
找同一参照物,不能单纯地看数值大小。
3、根据反应速率之比写出化学方程式
度变化来c表示4m反ol应/ L速率 v(NH3) t 5min 0.8mol /(L min)
①同一化学反应中,用不同物质的浓度变化所表 示的化学反应速率的数值可能不同,所以应注明 是由哪种物质表示的。
②任何化学反应中,反应速率之比等于方程式中 化学式前的系数比(计量数之比)。
如在N2 + 3H2 = 2NH3 中, v(N2):v(H2):v(NH3)=1:3:2
加入试剂 1mol/LH2SO4 4mol/LH2SO4
反应时间(min)
长 短
反应速率(mL/min)
小 大
实验步骤: 1、连接实验装置 2、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3、先向锥形瓶中加入锌粒,然后再向 分液漏斗中加入稀硫酸 4、使稀硫酸滴入锥形瓶与锌粒反应 5、观察收集10mL H2所用的时间
本实验还可以如何测定锌和稀硫酸反应的速率 1、测量溶液中的H+的浓度的变化 2、测量溶液中的Zn2+的浓度变化 3、测量氢气的体积或氢气的质量的变化 4、测量体系的压强的变化 5、测量锌粒的质量的变化 6、测量溶液的导电能力的变化 7、测量反应体系的热量变化
⑤分液漏斗不能加热。用后要洗涤干净。
第三节 化学反应速率PPT教学课件

2020/12/12
1
2020/12/12
爆
这 些
炸化
学
变
很快 化
有
何
差
异
?
很慢
溶洞形成
牛奶腐坏 较快 较慢
铁棒生锈2
教学目标
1、理解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
2、学会定量描述化学反应速率的表示方法、 表达式、单位
3、学会用化学反应速率进行简单的计算。
2020/12/12
同一化学反应,不同物质表示的反应速率 之比等于方程式的计量系数之比。
2020/12/12
7
问题反馈
3、如何比较不同条件下同一化学反应速率 的快慢?
可逆反应 2A(g)+3B(g)=2C(g)+D(g)在四种不同条件下 反应速率分别为:
(1)v(A)=0.5mol/(L·min)
(2)v(B)=0.6mol/(L·min)
一、化学反应速率
1、含义:用来描述一个化学反应进行的快慢 程度的物理量。
2、表示方法:用单位时间内反应物浓度的减 少量或生成物浓度的增加量来表示。
3、表达式:V = △C/ △t 4、单位:mol/(L·s)或 mol/(L·min)
2020/12/12
10
5、使用注意事项:
(1)反应速率是平均速率,不是瞬时速率
3
一、化学反应速率
1、含义:用来描述一个化学反应进行的快慢程度的 物理量。
2、表示方法:用单位时间内反应物浓度的减少量或 生成物浓度的增加量来表示。
3、表达式:V = △C/ △t
4、单位:mol/(L·s)或 mol/(L·min)
2020/12/12
4
化学反应速率(共24张PPT)

——三段式法
解:
N2 + 3H2
(始)起始物质的量/mol: 0.4 0.8
(变)变化的物质的量/mol:
(末)2min后物质的量/mol:
2NH3
0
V (H2) = 0.045 mol/(L·min)
V (N2) = 0.015mol /(L·min) V (NH3) = 0.03mol /(L·min)
例2:在2 L容积不变容器中发生 N2+3H2 有的催化剂能加快化学反应的速率,叫正催化剂; 有的催化剂能减慢化学反应速率,叫负催化剂。
增大固体反应物的表面积, 化学反应速率加快;反之 减慢
45mol/(L·s)
光波,电磁波,超声波,溶
其它
剂等
限时训练
P41随堂检测
作业
抄写图文助学全部内容P42
率为
()
C
C. 2mol/ (L·min)
D. 3mol/ (L·min)
练习2 注意:单位统一,转化为用同一种物质表示
反应 A + 3B = 2C + 2D 在四种不同条件下的
反应速率为:
(1)ν(A)=0.3mol/(L·s )
(2) ν(B)=0.6mol/(L·s) (3) ν(C)=0.4mol/(L·min) (4) ν(D)=0.45mol/(L·s)
二、有哪些条件能够影响化学反应的速率呢?
科学探究:实验2-5
科学探究:实验2-5
FeCl3
化学反应方程式为:2H2O2==== 2H2O + O2↑
热水中
现象
溶液中产生气泡的速率 很快
结论
温度越高,化学反应速 率越快
无机化学化学反应速率PPT课件

快 慢
k[I2 ] k[I]2
k1[H2 ][I]2
[I]2
k k
[I2 ]
k1k k
[H2 ][I2 ]
k[H2 ][I2 ]
对于非基元反应,它的反应级数(jíshù)必须由实验确定。
第第1十7七页页,/共共444页4。页
小结
★ 对于(duìyú)基元反应,根据质量作用定律可直接写出其速率方程式,确定其反应级数,反应级数和 反应分子数相等
为何(wèihé)反应 速率千差万别,例爆 炸、胶片的感光、地 层深处煤和石油的形 成等?反应物如何转
变成产物?
第2第二0十页页,/共共444页4。页
第四节 反应速率理论简介
一、 碰撞(pènɡ zhuànɡ)理论
反应物分子间的相互(xiānghù)碰撞是发生化学反应的先决条件。
HI气体 T= 556K C=1.0 mol/L
例:2N2O(g) = 2N2 (g) + O2 (g) CO (g) +H2O (g) = H2 (g) +CO2 (g)
(2) 非基元反应(fǎnyìng):需两步或两步以上完成的反应(fǎnyìng)。
例:反应H2+I2=2HI是由两步组成的
① I2
2I
② H2+2I→2HI
快反应 慢反应
第1第十4四页页,/共共444页4。页
反应速率
加快(或减慢) 加快(或减慢) 加快
反应速率常数 不变
变大(或变小) 变大
第第3三3十页三页/,共共444页4。页
本章小结
1、了解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 2、掌握质量作用定律和化学反应速率方程式。 3、理解和区分基元反应、非基元反应、反应级数、
化学反应速率ppt

催化剂具有选择性
不同的催化剂对同一反应可能有不同的效果,选择合 适的催化剂可以提高目标产物的收率和选择性。
03
化学反应速率理论
碰撞理论
01
02
03
有效碰撞
发生化学反应的分子间碰 撞,必须满足能量和取向 的要求。
活化能
分子从常态转变为容易发 生化学反应的活跃状态所 需要的能量。
碰撞频率
单位时间内发生碰撞的分 子对数,与分子浓度、温 度、压力等因素有关。
02
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
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温度升高,反应速率加快
一般来说,温度越高,分子的平均动能越大,碰撞频率和有效碰撞几率增加,从而加快反应速率。
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程度因反应而异
不同的化学反应对温度的敏感性不同,有些反应在低温下就能进行,而有些则需要高温条件。
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浓度增加,反应速率加快
化学反应速率方程
描述了反应速率与反应物浓度的关系, 其中速率常数k与温度有关。
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
包括反应物浓度、温度、催化剂、压 力(对气体反应)等。
阿累尼乌斯方程
揭示了反应速率常数k与温度T的关系, 为预测不同温度下的反应速率提供了 依据。
学生自我评价报告
知识掌握程度
通过本次课程学习,我对化学反 应速率的概念、影响因素及相关 方程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对于有气体或溶液参加的反应,增加反应物的浓度可以提高单位体积内活化分子的数目, 从而增加有效碰撞几率,使反应速率加快。
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受其他因素制约
例如,在固体或纯液体参加的反应中,由于它们的浓度是常数,因此改变它们的用量不 会改变反应速率。
催化剂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化学基本原理—化学反应速率(基础化学课件)

一般要由作图法求得。以后提到反应速率v,都指瞬时 速率。
例题
[例1] 写出下列反应的反应速率表达式:
(1) H2(g)+1/2O2(g)=H2O(g) (2)2H2(g)+ O2(g) = 2H2O(g) (3)CH3COOH( l )+2O2=2CO2(g)+2H2O(l)
解:(1)v dcH2 2 dcO2 dcH2O ;
vA
cA2 t2
cA1 t1
dcA dt
vB
cB2 t2
cB1 t1
dcB dt
(1)平均速率 对于任意的反应:
aA bB cC dD
vA
dcA dt
vB
dcB dt
vC
dcC dt
vD
dcD dt
定义:平均速率 (2)瞬
vB
1 c
vC
1 d
vD
当平均速率,t→0,即为瞬时速率。
t1/ 2
ln 2 k
0.693 0.0048
137天
t 1 ln 100 454 天 0.00507 10
2.温度的影响 (1)碰撞理论
能发生反应的碰撞称为有效碰撞。 ①反应物分子必须具有足够的能量; ②分子间相互碰撞时,必须具有合适的方向性。 (2)阿仑尼乌斯方程
速率常数 k AeEa RT
实验确定:v =
dcN2O5 dt
=
k[N2O5 ],
为一级反应
② 2NO2 = 2NO + O2
实验确定:
v = dcNO2 dt
= k[NO2 ]2
为二级反应
(2)具有简单级数的化学反应 (拓展)
对于一级反应:
设反应: A C 由实验测知为一级反应
无机化学:第三章 化学反应速率

第三章 化学反应的速率一、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化学反应速率是通过单位时间间隔内某反应物或某生成物浓度的变化来表示。
物质浓度的变化可以采用化学分析和仪器分析的方法测定。
单位为31mol dm s --⋅⋅,31mol dm min --⋅⋅等。
常用平均速率和瞬时速率来表示。
化学反应的瞬时速率等于时间间隔内0t ∆→时的平均速率的极限值。
表达式为0=lim t υυ∆→。
通常通过作图法来求瞬时速率,在c t -图像中,曲线上某一点切线的斜率的绝对值就是对应于该点横坐标t 的瞬时速率υ。
最有实际意义和理论意义的瞬时速率是初始速率0υ。
用反应进度定义的反应速率——对于任意一个化学反应0=B Bv B ∑,其反应速率可定义为单位体积内反应进度随时间的变化率。
表达式为1d d V tξυ=⋅ 用反应进度定义的反应速率值与物质的选择无关,也就是一个反应只有一个化学速率值,但与计量数有关。
二、化学反应速率理论——碰撞理论和过渡状态理论1、碰撞理论化学反应的发生,总要以反应物之间的接触为前提,即反应物分子之间的碰撞是有先决条件。
有效碰撞——能够发生反应的碰撞(1)能量要足够大(2)反应物分子要定向碰撞活化能和活化分子组——将具备足够能量(碰撞后足以反应)的反应物分子组,称为活化分子组。
分子组的能量要求越高,活化分子组的数量越少,这种能量要求称之为活化能,用a E 表示。
a E 在碰撞理论中,认为和温度无关。
a E →∞,活化分子组数则越少,有效碰撞分子数越小,故反应速率越慢。
分子不断碰撞,能量不断转移,因此分子的能量不断变化,故活化分子组也不是固定不变的。
但只要温度一定,活化分子组的百分数是固定的。
2、过渡状态理论(又称活化配合物理论)过度状态理论认为:反应的首要条件仍是反应物分子必须互相碰撞,但两个具有足够能量的反应物分子相互碰撞时,原来的化学键要断裂,新的化学键要形成,原子将要重新排列,经过一个过度状态,形成一种活化配合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反应速率越大。
26
反应进程势能图
1.ΔH = E正 – E逆
2. 微观可逆性原理
27
实验活化能
❖ 反应物分子须经过一个活化中间状态才能 转化为产物,该中间状态即活化分子。
❖ 由普通反应物分子转变为活化分子需吸收 的能量即活化能Ea。
❖ 根据活化能的大小,和反应能量变化曲线, 可以知道反应是吸热的还是放热的,以及 反应速率的相对快慢。
30
3.3 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一、基元反应、简单反应与复合反应
➢ 基元反应(elementary reaction) :反应物分子一步 作用直接转化成产物的反应。由一个基元反应构 成的化学反应称为简单反应。 例:N2O4 = 2NO2 是基元反应,也是简单反应。
➢ 非基元反应:由两个或两个以上基元反应组成的 化学反应,又称复合反应(complex reaction) 、 总反应(overall reaction)。
2. 当具有足够能量的分子以适当的空间取向靠近 时,要进行化学键重排,能量重新分配,形成 一个过渡状态的活化配合物。
3. 过渡状态的活化配合物是一种不稳定状态。 可形成生成物,也可回到反应物。
23
3.2 反应速率理论简介
二、过渡态理论
如: A+ B-C [A…B…C] = A-B +C 反应物 活化配合物 产物
化学反应涉及两个基本问题: ①反应的方向和限度: 反应热力学
反应是否自发,自发的方向和程度 ②反应的速率和具体步骤: 反应动力学
研究途径和速率问题
3
研究反应速率的意义
反应速率
快 ,如爆炸反应,中和反应。 慢,金属的锈蚀,食品的腐烂,
塑料的老化等。
研究的目的:控制反应速率,使其按我们希 望的速率进行。
40
3.3 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四、简单反应的级数
❖ 对于基元反应,可根据质量作用定律按化 学反应方程式直接写出速率方程式。
aA+bB+…=gG+hH+…
γ = k ∙ cAa ∙ cB b … 反应级数为a+b+ …
✓ 速率常数的单位是mol·L-1·s-1
✓ 反应速率为常数,与反应物浓度无关
41
8
3.1 化学反应速率的定义及其表示方法
二、平均速率和瞬时速率
在恒容条件下,通常是以单位时间内反 应物浓度减少的量或生成物浓度增加的量来 表示。
γ反应速率 的量纲为浓度•时间-1,如 mol·L-1·s-1。 ➢平均速率 ➢瞬时速率
9
平均速率
反应物A
A/ B
c2 t2
c1 t1
c t
产物B c
时间:秒(s)、分(min)、 时(h)。
浓度:mol / L
产物
反应物
t
10
整个反应的平均速率
对一般的化学反应: a A + bB = cC + dD
整个反应的平均速率:
1 cA 1 cB 1 cC 1 cD
a t b t c t d t
11
【例】
初始 t1 2秒后 t 2
N2 + 3H2 = 2NH3
5
3.1 化学反应速率的定义及其表示方法
一、化学反应速率
1
0.8
c/mol·L-1
0.6
0.4
0.2
0
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t/min
6
3.1 化学反应速率的定义及其表示方法
一、化学反应速率
➢在一般的化学反应中,各物质的化学计量系数常 常不相同,反应物或生成物浓度的反应速率就会 不同。
3.3 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四、简单反应的级数 ❖ 非基元反应的反应级数必须由实验确定。
可以是正数、整数,也可以是分数、负数或 零。 例:零级反应(zero order reaction)
2Na + 2H2O = 2NaOH + H2 v=k
42
一级反应(first order reaction)
Chap 3. 化学反应速率
1
Chap 3 化学反应速率 Rate of Chemical Reaction
§1.化学反应速率的定义及其表示方法 §2.反应速率理论简介
碰撞理论、过渡态理论 §3.浓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反应级数 §4.温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5.催化剂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2
反应热力学和反应动力学
1 dcA 1 dcB 1 dcC 1 dcD
a dt b dt c dt d dt
15
3.2 反应速率理论简介
一、 有效碰撞理论
①反应是通过反应物分子彼此碰撞而发生的,其中 能发生反应的碰撞称为有效碰撞。
②发生有效碰撞的分子称为活化分子。活化分子的 百分数越大,有效碰撞数越多,反应速率也越大。
1.0 3.0
0.0 mol·L-1
0.8 2.4
0.4 mol·L-1
N2
0.8 1.0 2
0.1mol L-1 s1
H2
2.4 3.0 2
0.3mol L-1 s1
NH3
0.4 0 2
0.2mol L-1 s1
NH3
N2
1
H2
3
NH3
2
0.1mol L-1 s1
12
C12H22O11 (蔗糖) + H2O = C6H12O6+ C6H12O6
k cC12H22O12
38
3.3 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三、速率方程式
❖ 表示反应速率与反应物浓度之间定量关系的数 学式称为速率方程式(rate equation)。对于基 元反应,可根据质量作用定律按化学反应方程 式直接写出速率方程式;而对于复合反应,必 须通过实验来确定速率方程式。
31
反应机理的概念
❖ 化学方程式只表示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最终 化学计量关系,从中无法得知反应过程中 经历的具体途径。如: H2 + Cl2 = 2HCl
❖ 化学反应所经历的途径称为反应历程或反 应机理(reaction mechanism)。
32
关于基元反应
❖ 比较明确的基元反应是由分子内某一化学键断 裂而引起的分解反应。例如下面的分解反应都 是基元反应: 2NO2 → 2NO + O2 2NOCl → 2NO + Cl2
❖ 反应速率与反应物浓度的一次方成正比的 反应为一级反应。
dc kc
dt
ln c0 kt c
lg c0 kt c 2.303
c dc
t
kdt
c co
0
ln c ln c0 kt
k的量纲为 [时间]-1
43
一级反应(first order reaction)
❖ 通常将反应物消耗一半所需的时间称为反应的 半衰期(half life),用t1/2表示。
如: NO+O3= NO2+O2 NO和O3分子要发生定向碰撞,即O3中的O原子与 NO中的N原子相碰才能发生反应。
18
NO(g) + O3 = NO2(g) +O2(g)
与间的碰撞
19
有效碰撞理论总结
只有能量足够,方位合适的分子的碰撞才 是有效碰撞。
20
分子能量分布曲线
21
碰撞理论的优、缺点
ln c0 kt c
ln
c0 c0 / 2
k t1/2
t1/ 2
ln 2 k
0.693 k
44
一级反应的特点
❖ 速率常数的单位为s-1 ❖ 反应速率与反应物浓度成正比 ❖ 反应的半衰期为常数 ❖ 绝大多数药物在体内的代谢过程为一级反
28
过渡态理论的优、缺点
优点:吸收了碰撞理论中合理的部分,给活 化能一个明确的模型;将微观结构与反应速 率理论结合起来,这是比碰撞理论先进的一 面。 缺点:活化配合物的结构无法确定,方法 过于复杂,应用受到限制。
29
3.3 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基元反应、简单反应与复合反应 ➢质量作用定律 ➢速率方程式 ➢简单级数反应
简称速控步骤(rate controlling step)
34
反应分子数
❖ 参加基元反应的粒子数目称为反应分子数。 反应分子数为1、2、3的反应分别叫单分子、 双分子和三分子反应。
❖ 单分子反应:分解反应和异构化反应 C2H5Cl → C2H4 + HCl
35
3.3 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二、质量作用定律
在活化配合物中,原有化学键被削弱但未完 全断裂,新的化学键开始形成但尚未完全形成 (用虚线表示)。
24
Energy
Reactants
Products
Reaction coordinate
25
3.2 反应速率理论简介
二、过渡态理论
4.反应速率与下列三个因素有关: ①活化配合物的浓度:浓度越大,反应速率越大。 ②活化配合物分解成产物的几率:几率越大,反
4
3.1 化学反应速率的定义及其表示方法
一、化学反应速率
化学反应速率(rate of a chemical reaction)是 衡量化学反应过程进行的快慢,即反应系统中各 物质的数量随时间的变化率。
用浓度对时间作图,所得的曲线称作动力学曲 线。可形象显示反应的快慢及与浓度的关系。
如:H2O2(aq) → H2O(l)+ 1/2O2(g)
❖ 在恒温下,基元反应的速率正比于各反应物浓度 幂的乘积,这就是质量作用定律(law of mass action) 。各浓度幂中的指数等于基元反应方程式 中各相应反应物的化学计量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