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积的变化规律

合集下载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积的变化规律教案范文(精选3篇)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积的变化规律教案范文(精选3篇)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积的变化规律教案范文(精选3篇)〖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积的变化规律教案范文第【1】篇〗《积的变化规律》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本课是在学生学习了三位数乘两位数的基础上,让学生根据给出的乘法算式来探究当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扩大(或缩小)到原来的多少倍(几分之一)时,积的变化规律。

通过两组算式引导学生从上往下及从下往上观察、猜想和验证,使学生专注于规律的发现过程,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

二、学情分析《积的变化规律》是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三位数乘两位数”中的内容,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三位数乘两位数的基础上教学的。

因此,在教学中我直接出示一组乘法算式,引导学生从上往下及从下往上观察,通过独立思考、小组合作交流,自主探索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发生变化时,积的变化规律,并通过验证和运用加深学生对规律的理解。

三、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引导学生通过自主探索,理解并掌握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乘(或除以)几(0除外)时,积也乘(或除以)几的变化规律。

2、能力目标:通过学生自主探究活动,使学生获得探究规律的一般方法;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合作学习能力及归纳能力。

3、情感目标:通过探究过程,使学生获得成功的乐趣,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信心。

四、教学重难点重点:经历探索过程,理解并掌握积随因数的变化规律。

难点:引导学生自己发现规律、验证规律、应用规律。

五、教学方法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猜想、合作交流、总结、验证,自主探索积随因数的变化规律。

六、教学过程1、游戏导入青蛙是我们的好朋友,它能帮助我们给庄家清除害虫,今天我们就来做一个有关青蛙的游戏:一只青蛙一张嘴,两只眼睛四条腿;两只青蛙两张嘴,四只眼睛八条腿;三只青蛙三张嘴,六只眼睛十二条腿......根据这一规律请继续回答并写出算式。

5只青蛙几只腿?10只青蛙几条腿?20只青蛙几条腿?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 5×4=2010×4=4020×4=80追问:观察以上算式,你能发现什么吗?其实这个问题的思考是有一定数学规律的,那么这其中的奥秘是什么呢?这就是这节我们要研究的——积的变化规律。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积的变化规律教案(精选3篇)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积的变化规律教案(精选3篇)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积的变化规律教案(精选3篇)〖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积的变化规律教案第【1】篇〗3 积的变化规律一课时教学内容积的变化规律。

(教材第51页)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讨论等数学活动,经历探索、归纳积变化规律的过程。

2.理解积变化的规律,会运用积的变化规律进行简便计算。

3.在探索、归纳和变化规律的过程中,感受数学思考过程的条理性。

重点难点重难点:掌握在乘法里,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乘(或除以)几,积也乘(或除以)几的变化规律。

教具学具课件。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师:前面我们认识了亿的上的数,下面老师写了两个十二位数,给大家几秒钟的时间,看你能很快地记住哪个数123412341234950382573014学生记数。

师:记住了哪个(第一个)为什么这么多学生记住了第一个数数学中有很多有规律的情况,今天我们研究积的变化规律。

看到题目想知道什么生1:有什么规律生2:学积的变化干什么生3:积的变化规律和什么有关系生4:怎么就知道这个规律了师:同学们想知道的真多!相信大家通过自己研究能解决所有的问题。

【设计意图:借助主题图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导学生仔细观察获取有价值的数学信息,为下面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做好准备】二探究体验,经历过程师:请同学们看下面的问题,你能解决吗课件出示:星期天,小明和妈妈一起去超市购物。

小明的妈妈来到副食柜前,她准备买一些大米回家。

妈妈提出问题想考考小明。

①大米每包 6 元,如果买 2 包,一共多少元②大米每包 6 元,如果买 20 包,一共多少元③大米每包 6 元,如果买 200 包,一共多少元学生口头列式并计算:6×2=126×20=1206×200=1200师:非常好!同学们,请仔细观察上面每组算式,你能根据这组算式的特点再往下写2个算式吗试一试。

学生独立写出。

师:现在就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互相交流自己写得算式,并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

最新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积的变化规律》教学课件

最新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积的变化规律》教学课件

48×5=240
8×50=400
120×3=360 48×50=2400 8×25=200
120×30=3600 48×500=24000 4×50=200
你能看出每组算式有什么规律吗?
2.扩大后的绿地面积是多少? 长不变,宽增加到24米。
24÷8=3 200×3=600(平方米) 答:扩大后的绿地面积是600平方米。
四、拓展训练
判断。
1.两个数相乘,一个因数乘5,另一个因数除以5,积不变。( √ )
2.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乘1扩大到原来的4倍。 ( × )
学习方法指导
同学们,天道酬勤,一个人学习成绩的优劣取决于他 的学习能力,学习能力包括三个要素:
规范的学习行为; 良好的学习习惯; 有效的学习方法。
只要做好以上三点,相信你一定会成为学习的强者。
加油!加油!加油!
课后研讨
感谢各位同仁的积极参 与,望批评指正,提出您 的宝贵意见!
四年级数学上册(RJ) 教学课件
第 4 单元 三位数乘两位数
第 3 课时 积 的 变 化 规 律
二、自主探究 3 观察下面两组题,说一说你发现了什么?
(1) 6×2=12 6×20=120
6×200=1200
(2)20×4=80 10×4=40 5×4=20
左边第一道算式与第二道算式比较,哪个因数没有变, 哪个因数变了?是怎样变的?积又有什么变化?
第一个因数不变,第二个因数不断变大,积也不断变大。
用以上的方法依次比较其他算式。
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不断变小,积也不断变小。
从上面的例子,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乘几或除以几(0除外), 积也乘几或除以几。

积的变化规律(教案)四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

积的变化规律(教案)四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

积的变化规律(教案)四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教学内容本节课主要学习积的变化规律,即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乘或除以几(0除外),积也乘或除以相同的数。

学生需要通过具体的例子,理解并掌握这一规律。

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积的变化规律,能够运用这一规律解决实际问题。

2. 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观察、实验、推理等方式,培养抽象思维和逻辑推理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学生能够感受到数学的趣味性,激发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教学难点1. 理解并掌握积的变化规律。

2. 能够运用积的变化规律解决实际问题。

教具学具准备1. 教具:PPT、教学视频等。

2. 学具:练习本、计算器等。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PPT展示一些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观察并发现积的变化规律。

2. 新课导入:讲解积的变化规律,通过具体的例子让学生理解并掌握。

3. 活动一:让学生分组讨论,观察并总结积的变化规律。

4. 活动二:让学生进行练习,巩固对积的变化规律的理解。

5. 小结:对积的变化规律进行总结,强调重点和难点。

6. 课堂练习:让学生进行课堂练习,检验学习效果。

7. 课后作业布置:布置相关的课后作业,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板书设计1. 积的变化规律2. 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乘或除以几(0除外),积也乘或除以相同的数。

3. 举例:2×3=6,2×6=12,2×12=24。

4. 练习:请同学们完成练习题。

作业设计1. 请同学们完成练习册上的相关题目。

2. 请同学们观察生活中的实例,运用积的变化规律解决问题。

课后反思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积的变化规律,能够运用这一规律解决实际问题。

在教学过程中,通过观察、实验、推理等方式,培养了学生的抽象思维和逻辑推理能力。

同时,通过展示生活中的实例,激发了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进一步加强对学生的引导,让学生更加主动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四年级上三位数乘两位数——积的变化规律

四年级上三位数乘两位数——积的变化规律
1.两数相乘,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乘几, 积也要乘几。 2.两数相乘,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除以几, 积也要除以几。
两数相乘,一个因数不变,另一 个因数乘(或除以)几,积也要乘 (或除以)几。
1. 判断: (1)两数相乘,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乘5, 积应该乘4。 ( ×) (2)两数相乘,一个因数除以10,另一个因数不变, 积也除以10。 (√ ) (3)两数相乘,一个因数扩大5倍,积也扩大5倍。 ( ×)
新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三位数乘两位数》
因数×因数=
想一想:积的变化规律可能跟什么有 关呢?
பைடு நூலகம்
非常爱跑步,他跑步的速度是6米/秒。
他 2 秒跑多少米? 20 秒呢? 200 秒呢?
观察:与第一个算式比较,第二个算式的因 数是怎样变化的?积是怎样变化的? 第三个算式呢? 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乘10(或扩 大10倍),积也乘10 (或扩大10倍)。
第三个算式呢?
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除以2,积也除以2。
根据8×50=400,直接写出积。
(400÷2)
8×25= 200
(50÷2) (400÷4) (8÷4)
2×50= 100
两数相乘,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除以几(或缩小 几倍),积也要除以几(或缩小几倍) 。
你能把下面两句话合并成一句话吗?
根据8×50=400,直接写出积。
(400×2) (8×2)
16×50=800
(400×4)
(8×4)
1600 32×50=
两数相乘,当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乘几 (或扩大几倍),积也要乘几(或扩大几倍)。
①上好佳大礼包每包 20 元, 4 包一共多少元? ②上好佳中礼包每包 10 元, 4 包一共多少元? ③上好佳小礼包每包 5 元, 4 包一共多少元? 观察:与第一个算式比较,第二个算式的因数 是怎样变化的?积是怎样变化的?

人教新课标四年级上册数学《积的变化规律》教案

人教新课标四年级上册数学《积的变化规律》教案

《积的变化规律》教学设计内容分析:《积的变化规律》是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教学内容,需对整数乘法的算理和算法进行回顾与整理,运用规律使一些计算简便,总结梳理乘法运算的数量关系,充分体验运用相应的数量关系解决一些实际问题的过程,本节课主要引导学生探索当一个因数不变时,另一个因数与积的变化情况,从中归纳出积的变化规律。

通过这个过程的探索,不但让学生理解两数相乘时积的变化随其中一个因数的变化而变化,同时体会事物间是密切联系的,培养学生迁移类推的能力。

学情分析1.学生已有知识基础:学生已经有了乘法为前提,并且能够准确而熟练地计算。

2.学生已有生活经验和学习该内容的经验:四年级学生对于面积计算并不陌生,从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方面来看,准备状况是良好的。

3.学生学习该内容可能出现的情况会很多,因此教师要给学生多一点时间思考。

4.在探索过程中利用小组合作学习方式,一定要建立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

我的思考: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

这堂课在设计时,至始至终体现了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基本理念。

课中让学生通过观察、比较推理得出结论。

以及如何将新知与旧知相互之间如何转化,更是把学生推到了前台,让他们自己来推导出结果并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思路《积的变化规律》这一课的教学重点是经历积的变化规律的发现过程,尝试用简洁的语言表达积的变化规律,培养初步的概括和表达能力。

并能利用规律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中,我设计了以下三个环节。

一、找:在教学中,我首先出示一组乘法算式,其中一个因数不变,而另一个因数发生了变化,那么积是怎么变化的,变化有没有规律呢?让学生经过独立思考、小组讨论、全班交流三个步骤,发现积的变化规律,并且同时探究出研究积的变化规律的方法。

二、验:在发现积的变化规律的基础上,让学生思考,是不是其他的乘法算式中也都有这样的规律呢?再在另外的题目中验证规律。

三、用:根据积的变化规律解决简单实际问题。

通过这样的步骤,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研究要讲究严密,培养学生严谨的数学学习态度。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积的变化规律》教学设计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积的变化规律》教学设计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积的变化规律》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积的变化规律》是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的教学内容,这部分内容主要让学生理解和掌握积的变化规律,并能灵活运用规律解决实际问题。

教材通过生动的例题和练习题,引导学生发现和总结积的变化规律,为后续学习更高级的数学知识打下基础。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基本的加、减、乘、除运算,对数学运算有一定的认识和理解。

但是,对于积的变化规律这样的抽象概念,可能还比较难以理解和掌握。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教师耐心引导,通过具体的例题和实践操作,让学生逐步理解和掌握积的变化规律。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和掌握积的变化规律。

2.培养学生观察、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积极参与的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理解和掌握积的变化规律。

2.难点:灵活运用积的变化规律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动的生活情境,引导学生发现和总结积的变化规律。

2.引导发现法: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发现积的变化规律。

3.实践操作法:让学生通过实际的运算操作,加深对积的变化规律的理解。

六. 教学准备1.教学PPT:包含例题、练习题和相关的生活情境。

2.练习题:用于巩固和拓展学生的知识。

3.教学道具:如计数器、卡片等,用于辅助教学。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一个生活情境,如购物场景,引导学生思考:如果买两个苹果,每个苹果3元,一共需要多少钱?引导学生用乘法运算解决问题。

2.呈现(10分钟)教师展示PPT,呈现两个例题,分别是:例题1:2 × 3 = 6例题2:4 × 5 = 20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积的变化规律是什么?3.操练(10分钟)教师给出一些类似的题目,让学生在课堂上完成。

如:5 × 4 = 206 ×7 = 423 × 8 = 244.巩固(10分钟)教师继续给出一些题目,让学生独立完成。

人教新课标四年级上册数学《3积的变化规律》教案

人教新课标四年级上册数学《3积的变化规律》教案

人教新课标四年级上册数学《3积的变化规律》教案一. 教材分析《3积的变化规律》是人教新课标四年级上册数学的一节内容。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发现和总结积的变化规律,进一步理解和掌握乘法的意义,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基本的乘法运算,能够进行简单的乘法计算。

但是对于积的变化规律的理解可能还不够深入,需要通过实际的操作和观察来进一步理解。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发现和总结积的变化规律。

2.进一步理解和掌握乘法的意义,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操作能力和交流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发现和总结积的变化规律。

2.难点:对于积的变化规律的理解和应用。

五. 教学方法1.采用观察法,让学生通过观察实际的例子,发现积的变化规律。

2.采用操作法,让学生通过实际的操作,进一步理解和掌握积的变化规律。

3.采用交流法,让学生通过与同伴的交流,共同探讨和总结积的变化规律。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教学材料,如PPT、实物等。

2.准备相关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

七.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一个实际的例子,如“小明的妈妈买了3个苹果,每个苹果的重量是200克,请问小明的妈妈一共买了多少克的苹果?”引导学生思考,引出本节课的主题——积的变化规律。

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PPT展示相关的例子,如“1×2=2,2×3=6,3×4=12”,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让学生发现积的变化规律。

教师可以提问学生:“你们发现了吗?积的变化规律是什么?”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回答。

操练(10分钟)教师给出一些实际的题目,如“1×2=2,2×3=6,请问3×4=?”,让学生进行实际的操作,进一步理解和掌握积的变化规律。

教师可以提问学生:“你们是怎么算出来的?积的变化规律在哪里?”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回答。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积的变化规律》教案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积的变化规律》教案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积的变化规律》教案一. 教材分析《积的变化规律》是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的一章内容,主要让学生掌握两个数相乘积的变化规律,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归纳的能力。

本节课内容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为后续学习分数、小数、负数乘法打下基础。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整数的乘法,对乘法有一定的认识。

但学生在面对一些实际问题时,可能还不能灵活运用积的变化规律。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引导学生观察、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两个数相乘积的变化规律。

2.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归纳的能力。

3.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两个数相乘积的变化规律。

2.教学难点: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发现积的变化规律。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观察归纳法、实践操作法等,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归纳,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课件、教学素材。

2.准备计时器,用于记录教学环节时间。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生活中的实例,如购物时计算总价,引发学生对乘法的思考。

提问:你们发现乘法中有哪些规律?2.呈现(10分钟)展示一系列的乘法算式,如2×3、3×4、4×5等,引导学生观察这些算式,发现其中的规律。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分组进行讨论,每组尝试找出更多的乘法算式,观察并总结积的变化规律。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4.巩固(5分钟)出示一些练习题,让学生运用积的变化规律进行计算。

教师及时给予反馈,巩固学生对规律的理解。

5.拓展(5分钟)引导学生思考:积的变化规律在实际生活中有哪些应用?让学生举例说明,拓宽学生的视野。

6.小结(3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让学生明确积的变化规律。

7.家庭作业(2分钟)布置一些有关积的变化规律的练习题,让学生课后巩固所学知识。

四年级数学上册《积的变化规律》教案

四年级数学上册《积的变化规律》教案

四年级数学上册《积的变化规律》教案•相关推荐四年级数学上册《积的变化规律》教案(通用11篇)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案,借助教案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

那么什么样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四年级数学上册《积的变化规律》教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四年级数学上册《积的变化规律》教案篇1教学目标:使学生经历积的变化规律的发现过程,感受发现数学中的规律是一件十分有趣的事情。

尝试用简洁的语言表达积的变化规律,培养初步的概括和表达能力。

初步获得探索规律的一般方法和经验,发展学生的推理能力。

教学用具:投影仪、计算器、写有试题的作业纸教学过程:一、研究两数相乘,其中一个因数变化,它们的积如何变化的规律1、两数相乘,其中一个因数扩大若干倍时,积怎么变化。

完成下列两组计算,想一想发现了什么?62=() 8125=()620=() 24125=()6200=() 72125=()(1)组织小组交流,让每一个学生先把在上面算式中独立发现的规律说给同伴听。

学生也许是就题说题,如,左边一组算式,发现的规律是:20是2的10倍,120也是12的10倍;右边一组算式,发现的规律是:24是8的3倍,3000也是1000的3倍。

(2)组织全班交流。

在小组交流基础上,引导学生根据上面算式中积随因数变化的情况,将发现的上述规律用一句话概括出来:两数相乘,当其中一个因数扩大若干倍时,积也扩大相同的倍数。

2、两数相乘,其中一个因数缩小若干倍时,积又怎么变化。

(1)请学生完成下列两组计算,想一想发现了什么。

804=() 25160=()404=() 2540=()204=() 2510=()(2)引导学生讨论上面算式中积随因数变化的情况,与第(1)组算式的讨论过程相同,最后引导学生概括:两数相乘,当其中一个因数缩小若干倍时,积也缩小相同的倍数。

3、整体概括规律问:谁能用一句话将发现的两条规律概括为一条?引导学生将发现的两条规律概括为一条,并用简洁的话语表示出来:两数相乘,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扩大(或缩小)若干倍,积也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积的变化规律》 人教版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积的变化规律》  人教版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积的变化规律》人教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并掌握积的变化规律。

2. 培养学生运用积的变化规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学习精神。

二、教学内容1. 积的变化规律的概念。

2. 积的变化规律的运用。

3. 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积的变化规律的概念及其运用。

2. 教学难点:理解积的变化规律,并能将其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生活中的实例,引出积的变化规律,激发学生的兴趣。

2. 新课导入:讲解积的变化规律的概念,让学生理解并掌握。

3. 案例分析:通过具体的案例,让学生了解积的变化规律的运用。

4.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探究积的变化规律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5.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积的变化规律的重要性。

五、课后作业1. 请学生列举出生活中运用到积的变化规律的例子。

2. 请学生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反思1. 教师要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确保每个学生都能理解并掌握积的变化规律。

2.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运用积的变化规律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3. 课后作业的布置要适量,既能巩固所学知识,又不会增加学生的学习负担。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积的变化规律,将其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同时,通过小组讨论的形式,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的学习精神。

重点关注的细节是“教学过程”部分,尤其是“新课导入”和“案例分析”环节。

这两个环节是学生理解和掌握积的变化规律的关键步骤,也是教学难点所在。

以下是对这两个环节的详细补充和说明:一、新课导入在新课导入环节,教师需要通过生动的实例和有趣的活动,让学生对积的变化规律产生直观的认识。

例如,可以通过改变一个因数而保持另一个因数不变,让学生观察积的变化情况。

这样的活动可以帮助学生建立起积的变化规律的基本概念。

新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积的变化规律》课件

新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积的变化规律》课件
2022/5/52022/5/5 16、好奇是儿童的原始本性,感知会使儿童心灵升华,为其为了探究事物藏下本源。2022年5月2022/5/52022/5/52022/5/55/5/2022 17、一个人所受的教育超过了自己的智力,这样的人才有学问。
You made my day!
我们,还在路上……
6×20 = 120 ×10 ×10
6×200= 1200
二、探究新知
观察发现 6×2 = 12
6×20 = 120 ×100 ×100
6×200= 1200
二、探究新知
大胆猜想 6×2 = 12
6×20 = 120
这里有一条
重要的数学规律, 你们发现了吗?
6×200= 1200
二、探究新知
举例验证
第四单元:三位数乘两位数
积的变化规律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绿色圃中学资源网
一、复习旧知
口算
二、探究新知
观察发现 6×2 = 12
20×4= 80
6×20 = 120
10×4= 40
6×200= 1200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绿色圃中学资源网
5 ×4= 20
二、探究新知
观察发现
6×2 = 12 ×10 ×10
二、探究新知
得出结论
6×2 = 12 6×20 = 120 6×200= 1200
8×3=24 8×6=48 8×9=72
……
两数相乘,一 个因数不变, 另一个因数乘 几,积就乘几。
二、探究新知
回顾过程
二、探究新知
观察发现
20×4= 80
÷2
÷2
÷4 10×4= 40
÷4
÷2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3.2.3《积的变化规律》教案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3.2.3《积的变化规律》教案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3.2.3《积的变化规律》教案一. 教材分析《积的变化规律》是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3.2.3节的内容。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探索和发现积的变化规律,掌握积的变化规律并能灵活运用解决实际问题。

教材通过生动的例题和习题,引导学生发现和总结积的变化规律,培养学生的观察、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整数的乘法运算,对乘法有一定的理解。

但是,对于积的变化规律,他们可能还没有明确的意识。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通过具体的例题和实践活动,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帮助他们发现和总结积的变化规律。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探索和发现积的变化规律,并能灵活运用解决实际问题。

2.培养学生的观察、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交流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发现和掌握积的变化规律。

2.难点:让学生能够灵活运用积的变化规律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1.引导发现法:教师通过具体的例题和实践活动,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帮助他们发现和总结积的变化规律。

2.合作交流法:教师学生进行小组合作,让学生在交流中思考,共同探索和发现积的变化规律。

3.实践操作法: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实际的操作练习,让学生在实践中巩固和运用积的变化规律。

六. 教学准备1.教材和教学参考书。

2.课件和教学素材。

3.练习题和答案。

4.黑板和粉笔。

七.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一个简单的例子,如2乘以3等于6,让学生回顾整数的乘法运算。

然后提问:如果我们把2乘以3的结果6再乘以2,会发生什么变化?让学生思考并回答。

呈现(10分钟)教师呈现教材中的例题,如4乘以5等于20,然后提问:如果我们把4乘以5的结果20再乘以2,会发生什么变化?让学生思考并回答。

引导学生发现,无论怎么乘,只要乘以同一个数,积的结果都会扩大相应的倍数。

操练(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实际的操作练习,如让学生计算3乘以4等于12,然后把12再乘以2,再乘以3,让学生观察和思考,发现和总结积的变化规律。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第03课时_积的变化规律》(教案)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第03课时_积的变化规律》(教案)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第03课时_积的变化规律》(教案)一. 教材分析《积的变化规律》是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的一课时内容。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探索和发现两个数相乘,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扩大或缩小几倍(0除外),积也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

学生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掌握积的变化规律,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和数感。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整数乘法的基本运算,对乘法有一定的理解。

但在实际应用中,遇到一些积的变化规律的问题,可能会感到困惑。

因此,在教学本节课时,要注重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发现积的变化规律,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探索和发现两个数相乘,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扩大或缩小几倍(0除外),积也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

2.培养学生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途径发现数学规律的能力。

3.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探索和发现积的变化规律。

2.教学难点:理解并掌握积的变化规律,并能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小组合作学习法等,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发现积的变化规律。

六. 教学准备1.课件:积的变化规律的实例。

2.学具:小卡片、计数器等。

3.练习题:巩固积的变化规律的应用。

七.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创设一个有趣的情境,如购物场景,让学生观察价格的变化,引发学生对积的变化规律的兴趣。

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课件展示几个积的变化实例,如2×3=6,2×6=12,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为什么积会发生变化?学生通过观察、操作、交流,发现积的变化规律。

操练(10分钟)教师让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利用小卡片、计数器等学具,进行积的变化规律的操练。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巩固(10分钟)教师呈现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积的变化规律进行解答。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积的变化规律》人教版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积的变化规律》人教版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这些成果将被记录在黑板上或投影仪上,以便全班都能看到。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积的变化规律的基本概念、重要性和应用。同时,我们也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加深了对积的变化规律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日常生活中灵活运用。最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2.符号意识:使学生能够理解并运用符号表示数学关系,掌握因数与积之间的变化规律,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运算能力:培养学生熟练进行乘法运算,运用积的变化规律进行简便计算,提高计算速度和准确度。
4.模型思想:通过建立因数与积之间的数量关系模型,让学生运用模型解释现实问题,培养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通过实例计算,如32×3和320×3,让学生观察积的变化,理解规律。
2.教学难点
(1)理解因数与积之间的数量关系,尤其是因数扩大(或缩小)与积扩大(或缩小)的倍数关系。
(2)在具体问题中,应用积的变化规律进行简便计算。
(3)解决实际问题时,建立数学模型,运用积的变化规律求解。
举例:
-难点一:当因数从3变为6(扩大2倍),积并非扩大2倍,而是扩大3倍。需要解释清楚因数与积的倍数关系。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一个因数不变时,另一个因数与积的倍数关系这两个重点。对于难点部分,我会通过举例和比较来帮助大家理解。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积的变化规律相关的实际问题,如购物时价格和数量的变化。
2.实验操作: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将进行一个简单的实验操作。通过改变一个因数,观察积的变化,验证积的变化规律。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4单元《第3课时 积的变化规律》人教版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4单元《第3课时 积的变化规律》人教版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4单元《第3课时积的变化规律》人教版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第4单元《第3课时积的变化规律》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掌握积的变化规律,并能灵活运用规律解决实际问题。

教材通过生动的实例和丰富的练习,引导学生发现规律,总结规律,从而达到理解规律的目的。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掌握了加减乘除的基本运算,对数学有一定的认知基础。

但是,对于积的变化规律,他们可能还没有直观的感受和深入的理解。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通过具体的实例和操作,让学生感受和理解积的变化规律。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思考、交流等活动,发现并总结积的变化规律。

2.培养学生运用规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积极思考的良好习惯。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发现并掌握积的变化规律。

2.教学难点:让学生理解并能够灵活运用积的变化规律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实例教学法、合作学习法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思考、交流等活动,发现并总结积的变化规律。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实例和练习题。

2.准备课件和教学道具。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简单的实例,让学生感受积的变化。

例如,老师出示一张图片,图片上有3个苹果,每个苹果的重量是200克,让学生计算这3个苹果的总重量。

然后,老师再出示一张图片,图片上有6个苹果,每个苹果的重量是100克,让学生计算这6个苹果的总重量。

引导学生发现,虽然苹果的数量和每个苹果的重量发生了变化,但是苹果的总重量却没有发生变化。

2.呈现(10分钟)老师通过课件或者板书,呈现积的变化规律。

例如,老师可以出示一组算式:3×4=12,6×2=12,9×3=27,12×4=48,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发现这组算式的规律。

学生通过观察和思考,可以发现,这组算式的规律是:当一个因数扩大或缩小几倍(0除外),另一个因数不变时,积也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积的变化规律及全解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积的变化规律及全解
2、一个因数乘20,另一个因数除以20,则积( )。
A、不变 B、缩小20倍 C、扩大20倍
3、两数相乘,一个因数扩大5倍,另一个因数扩大3倍,则积( )。
A、不变 B、缩小15倍 C、扩大15倍
4、两个因数的积是90,一个因数扩大6倍,另一个因数不变,则积是( )。
A、90 B、540 C、15
四、解答题。
4、在计算一个乘法算式时,其中的一个因数不变,把另一个因数除以8,此时的积正好是320,那么原来的积是多少?
320×8=2560
答:原来的积是2560
5、在计算一个乘法算式时,其中一个因数乘3,另一个因数乘2,此时积是360。那么原来的积是多少?
360÷2÷3=60
答:原来的积是60
10÷2=5 21÷3=7
5×7+18×7=161(元)
答:一共需要161元钱。
3、连山公园有一个边长是9米的正方形花坛,工作人员打算把这个花坛的边长增加到18米,这样花坛的面积比原来增加了多少平方米?
9×9=81(平方米)
18×18=324(平方米)
324-81=243(平方米)
答:花坛的面积比原来增加了243平方米。
A、不变 B、缩小15倍 C、扩大15倍
解析:积扩大的倍数是5×3=15倍
4、两个因数的积是90,一个因数扩大6倍,另一个因数不变,则积是(B)。
A、90 B、540 C、15
四、解答题。
1、5支钢笔25元,买10支钢笔需要多少元?
25÷5×10=50(元)
答:买10支钢笔需要50元。
2、文具店中2支自动铅笔卖7元,3支钢笔卖18元。张老师准备买10支自动铅笔和21支钢笔,一共需要多少钱?
解析:例如:一个因数是a,另一个因数是b,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4.3 积的变化规律-人教版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4.3 积的变化规律-人教版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4.3 积的变化规律-人教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发现积的变化规律。

2. 使学生能够运用积的变化规律进行简便计算。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概括能力。

二、教学内容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第4章第3节:积的变化规律。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发现积的变化规律,并能运用规律进行简便计算。

难点:理解并掌握积的变化规律。

四、教学过程1. 导入(1)出示几组乘法算式,请学生计算并观察:2 ×3 = 64 × 3 = 126 × 3 = 188 × 3 = 24(2)引导学生发现: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扩大或缩小几倍(0除外),积也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

2. 探究(1)出示例1:2 × 3 = 6,3 × 4 = 12,4 × 5 = 20,5 × 6 = 30。

请学生观察并找出规律。

(2)引导学生发现:两个因数相乘,一个因数扩大几倍,另一个因数缩小相同的倍数,积不变。

3. 巩固(1)出示练习题,请学生运用积的变化规律进行简便计算。

(2)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指导。

4. 小结引导学生总结积的变化规律,并强调:在乘法算式中,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扩大或缩小几倍(0除外),积也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两个因数相乘,一个因数扩大几倍,另一个因数缩小相同的倍数,积不变。

五、作业布置1. 请学生完成课后练习题。

2. 家长签字,检查作业完成情况。

六、板书设计略七、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观察、比较,引导学生发现积的变化规律,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概括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在探究中发现规律,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同时,教师要及时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对学生的错误进行纠正,确保学生掌握积的变化规律。

在今后的教学中,教师要继续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学生为主体,创设有趣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最新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积的变化规律》精品教学课件

最新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积的变化规律》精品教学课件

两个因数扩大与 缩小的倍数相等, 积不变。
一个因数扩大4倍。 一个因数缩小2倍。 积扩大2倍。
3 根据每组题中第 1 题的积,写出下面两题的得数。
79× 2 = 158 79× 2 0 = 1580 79× 200 = 3= 72 240× 30 = 7200
积也乘 10 , 1 0 0 。
积也除 以 2。
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乘几或除 以几(0除外),积也乘(或除以)几。
说一说 举例说明你的发现。
20 × 4 = 80
× ÷ 10 不 变 ×÷ 10
200 × 4 = 800
课堂练习
1 先算出每组题中第1题的积,再写出下面两题的得数。
12 × 3 = 36 120 × 3 = 360 120 × 30 = 3600
× 200 = 1200
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分别乘 10 , 100,积也乘 10 , 1 0 0 。
20
÷2
10
÷2
5
× 4 = 80
不变
÷2
× 4 = 40
不变
÷2
× 4 = 20
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分别除 以 2, 积也除 以 2。
一个因数不变,另一 一个因数不变,另
个因数分别乘 10 ,100, 一个因数分别除 以 2,
探究新知
3 观察下面两组题,说一说你发现了什么?
(1) 6×2=12
(2) 20×4= 80
6×20= 120
10×4= 40
6×200= 1200
不变 变大 变大
5×4= 20
变小 不变 变小
积随着因数的变化而变化。
6
不变
6
不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积的变化规律
口算。
(1) 6×2=12 6×20=120 6×200=1200
(2)20×4= 80 10×4= 40 5×4= 20
认真观察刚才的算式,按下面方法思 考研究:
1、按照自上而下的顺序分别观察这几个算式, 其中一个 因数有何特点?另一个因数有何变化? 积有何变化?
第(2)组题中,第2、3题同第1题比,第一个因数 分别除以了2、( 4 ),积也分别除以了( 2 )、 ( 4 )。
从上面的例子,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两个因数相乘,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 因数除以几,积也要除以几。
根据8×50=400,直接写出写出下列各题的积。
8×25= 200
(50÷2)(400÷2)
从上面的例子,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两个因数相乘,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 因数乘几,积也要乘几。
根据8×50=400,直接写出写出下列各题的积。
16×50= 800
(8×2) (400×2)
32×50=1600
(8×4)
(400×4)
(2)20×4=80
÷2
÷2
÷4
1100×4=40 ÷4
÷2
÷2
5×4=20
,我会用积的变化规律来解决问题。
560平方米
8米
560平方米
8米 24米
560平方米
8米
一个长方形的果园,如果长不变,宽要增加到24米, 扩大后的果园面积是多少?
长不变,宽增加到24 米,也就是宽乘3,那 么它的面积也要乘3。
24÷8=3
560×3=1680(平方米) 答:扩大后的果园面积是 1680平方米。
3.算一算,想一想,你能发现什么规律? 18×24=432
(18×2)×(24÷2)= 432
(18÷2)×(24×2)= 432
两个数相乘,其中一个因数 乘几,另一个因数除以相同的数, 积不变。
课堂小结
积的变化规律 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乘(或除 以)几(0除外),积也乘(或除以)几。
结语
谢=240 8×50=400
120×3=360 48×50=2400 8×25=200
120×30=3600 48×500=24000 4×50=200
2.下面这块长方形绿地的宽要增加到24米,长 不变。扩大后的绿地面积是多少?
560平方米
8米
560÷8=70(米) 70×24=1680(平方米) 答:扩大后的绿地面积是1680平方米。
2、你能总结出其中的规律吗?
(1)6×22=111222 ×10 ×10
×100 6×2200=112200 ×100 ×10 ×10
6×220000=111222000000
第(1)组题中,第2、3题同第1题比,第二个因 数分别乘了10、( 100 ),积也分别乘了(10 )、 ( 100 )。
2×50= 100
(8÷4)
(400÷4)
谁能用一句话将发现的两条规律概括为一条?
两个因数相乘,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 因数乘几,积也要乘几。 两个因数相乘,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 因数除以几,积也要除以几。
两个因数相乘,一个因数不变, 另一个因数乘(或除以)几, 积也要乘(或除以)几。
1. 先算出每组题中第1题的积,再写出下面 两题的得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