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步触诊法 ppt课件
合集下载
孕妇腹部四步触诊法
四步触诊
护理目标:
(1)通过触诊,查清胎头,胎臀、胎背及胎儿四肢的位置。
(2)孕妇无不适感,对检查结果的解释满意。
操作步骤:
(1)评估孕周
(2)取仰卧屈膝位,检查者站在孕妇右侧,面向孕妇,双手置于子宫底部,了解子宫外形,子宫底高度,估计胎儿大小与妊娠周数是否相符,然后以双手指
腹相对轻推,判断在宫底的胎儿部分。
(3)两手分别置于腹部左右两侧,一手固定,另一手轻轻深按检查,两手交替,分辨胎背及胎儿四肢的位置。
(4)右手置于耻骨联合上方,拇指与其余四指分开,握住胎先露部,查清是胎头或胎臀,并左右推动。
(5)检查者面向孕妇足端,两手分别置于胎先露部的两侧,向骨盆入口方向下压再次判断先露部的诊断是否正确,并确定先露部入盆程度。
(6)记录。
结果标准:
(1)触诊手法正确。
(2)能正确辨别胎头、胎臀、胎背及胎儿四肢。
(3)孕妇无不适主诉。
操作流程及说明要点
操作流程。
四步触诊护理课件
是否存在子宫肌瘤。
监测卵巢排卵
通过四步触诊法,医生可以感知卵 巢的大小、形状以及是否有排卵, 有助于不孕症的诊断和治疗。
鉴别盆腔炎症
医生通过四步触诊法可以感知盆腔 器官的质地、活动度和压痛感,有 助于鉴别盆腔炎症与其他妇科疾病 。
在产科中的应用
判断胎儿位置
评估产程进展
通过四步触诊法,医生可以确定胎儿 在子宫内的位置,有助于分娩方式的 决策。
案例一:妇科应用实例
案例概述
介绍一例妇科患者,通过四步 触诊法诊断出子宫肌瘤。
触诊步骤
详细描述触诊过程,如何通过 四步触诊法确定子宫肌瘤的位 置和大小。
诊断结果
根据触诊结果,确诊为子宫肌 瘤,并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案例总结
强调四步触诊法在妇科疾病诊 断中的重要性和应用价值。
案例二:产科应用实例
案例概述
准确性高
四步触诊法通过系统、规范的检查步骤,能够准确地判断胎儿的位置、 大小、以及是否存在异常情况,从而为后续的分娩计划提供可靠的依据 。
安全性好
四步触诊法是一种无创的检查方法,不会对孕妇和胎儿造成创伤或伤害 ,因此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03
操作简便
四步触诊法的操作步骤相对简单,容易掌握,医护人员在经过专业培训
在分娩过程中,医生通过四步触诊法 可以了解胎儿下降和宫颈扩张的情况 ,评估产程进展和分娩风险。
监测胎儿状况
通过四步触诊法,医生可以感知胎儿 的胎位、胎心以及是否有脐带绕颈等 异常情况,及时采取相应措施。
在其他科室中的应用
腹部外科手术
在腹部外科手术前,医生通过四 步触诊法可以初步了解病变部位 的大小、质地和活动度等情况,
四步触诊法主要用于产前 检查阶段,帮助医生了解 胎儿和孕妇的产前情况。
监测卵巢排卵
通过四步触诊法,医生可以感知卵 巢的大小、形状以及是否有排卵, 有助于不孕症的诊断和治疗。
鉴别盆腔炎症
医生通过四步触诊法可以感知盆腔 器官的质地、活动度和压痛感,有 助于鉴别盆腔炎症与其他妇科疾病 。
在产科中的应用
判断胎儿位置
评估产程进展
通过四步触诊法,医生可以确定胎儿 在子宫内的位置,有助于分娩方式的 决策。
案例一:妇科应用实例
案例概述
介绍一例妇科患者,通过四步 触诊法诊断出子宫肌瘤。
触诊步骤
详细描述触诊过程,如何通过 四步触诊法确定子宫肌瘤的位 置和大小。
诊断结果
根据触诊结果,确诊为子宫肌 瘤,并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案例总结
强调四步触诊法在妇科疾病诊 断中的重要性和应用价值。
案例二:产科应用实例
案例概述
准确性高
四步触诊法通过系统、规范的检查步骤,能够准确地判断胎儿的位置、 大小、以及是否存在异常情况,从而为后续的分娩计划提供可靠的依据 。
安全性好
四步触诊法是一种无创的检查方法,不会对孕妇和胎儿造成创伤或伤害 ,因此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03
操作简便
四步触诊法的操作步骤相对简单,容易掌握,医护人员在经过专业培训
在分娩过程中,医生通过四步触诊法 可以了解胎儿下降和宫颈扩张的情况 ,评估产程进展和分娩风险。
监测胎儿状况
通过四步触诊法,医生可以感知胎儿 的胎位、胎心以及是否有脐带绕颈等 异常情况,及时采取相应措施。
在其他科室中的应用
腹部外科手术
在腹部外科手术前,医生通过四 步触诊法可以初步了解病变部位 的大小、质地和活动度等情况,
四步触诊法主要用于产前 检查阶段,帮助医生了解 胎儿和孕妇的产前情况。
四步触诊法PPT医学课件
孕妇的足端。 用软尺测量耻骨联合上子宫长 度及腹围值。
5
检查方法及步骤 第一步: 检查者两手置于
子宫底部, 了解子宫外形并测 得宫底高度, 估计胎儿大小与 妊娠周数是否相符。 然后两手 相对轻推, 判断宫底部的胎儿 部分, 若为胎头则硬而圆且有 浮球感, 若为胎臀则软而宽且
形状略不规则。
6
检查方法及步骤 第二步: 检查者两手
23~ 26cm。
11
(2) 髂嵴间径: 孕妇伸腿仰卧位, 测量两侧髂嵴外 缘间最宽的距离,
正常值 25~ 28cm。
12
(3) 骶耻外径: 孕妇左侧卧位右腿伸直 左腿屈曲, 测量耻骨联合上缘中点至第 5 腰椎棘突下(米氏菱形窝的上角) 的距离,
正常值 18~20cm。
13
(4) 坐骨结节间径 (也称出口横径): 孕妇仰卧位, 两腿 弯曲, 双手紧抱双 膝, 测量两坐骨结 节前端内侧缘间的距 离, 正常值8. 5~9.
测量。
18
【实操分析】: 孕37周,测量宫高、腹围、骨
盆外测量:24-26-19-9 37周B超:BPD90 HC331
AC327 FL72。
19
Thank you~
20
分别置于腹部两侧, 一手 固定, 另一手轻轻深按, 两手交替, 仔细分辨以明 确胎背及胎儿肢体的位置。 平坦饱满者为胎背, 高低 不平部分是胎儿肢体, 有
时感到胎儿肢体活动。
7
检查方法及步骤
第三步: 检查者右
手拇指与其余四指分开, 在耻骨联合上方握住胎 先露部, 进一步查清是 胎头或胎臀 ,并左右推 动以确定胎先露是否入 盆 。若胎先露部仍浮动, 表示尚未入盆。若已入 盆, 则胎先露部不能被
5 cm。
5
检查方法及步骤 第一步: 检查者两手置于
子宫底部, 了解子宫外形并测 得宫底高度, 估计胎儿大小与 妊娠周数是否相符。 然后两手 相对轻推, 判断宫底部的胎儿 部分, 若为胎头则硬而圆且有 浮球感, 若为胎臀则软而宽且
形状略不规则。
6
检查方法及步骤 第二步: 检查者两手
23~ 26cm。
11
(2) 髂嵴间径: 孕妇伸腿仰卧位, 测量两侧髂嵴外 缘间最宽的距离,
正常值 25~ 28cm。
12
(3) 骶耻外径: 孕妇左侧卧位右腿伸直 左腿屈曲, 测量耻骨联合上缘中点至第 5 腰椎棘突下(米氏菱形窝的上角) 的距离,
正常值 18~20cm。
13
(4) 坐骨结节间径 (也称出口横径): 孕妇仰卧位, 两腿 弯曲, 双手紧抱双 膝, 测量两坐骨结 节前端内侧缘间的距 离, 正常值8. 5~9.
测量。
18
【实操分析】: 孕37周,测量宫高、腹围、骨
盆外测量:24-26-19-9 37周B超:BPD90 HC331
AC327 FL72。
19
Thank you~
20
分别置于腹部两侧, 一手 固定, 另一手轻轻深按, 两手交替, 仔细分辨以明 确胎背及胎儿肢体的位置。 平坦饱满者为胎背, 高低 不平部分是胎儿肢体, 有
时感到胎儿肢体活动。
7
检查方法及步骤
第三步: 检查者右
手拇指与其余四指分开, 在耻骨联合上方握住胎 先露部, 进一步查清是 胎头或胎臀 ,并左右推 动以确定胎先露是否入 盆 。若胎先露部仍浮动, 表示尚未入盆。若已入 盆, 则胎先露部不能被
5 cm。
四步触诊法PPT ppt课件
四步触诊法PPT
腹部四步触诊法:孕妇同样是在排空膀胱,取仰卧
位,两腿稍屈曲时检查。前3步手法,检查者面向 孕妇,第4步手法时,检查者面向孕妇右侧。
第一步手法:检查者双手置于子宫底部, 确定子宫底高度,估计胎儿大小与妊娠 周数是否相符,再以双手指腹交替轻推, 分辨宫底处是胎体的哪一部分,圆而硬 有浮球感的为胎头,宽而软且形状不规 则的为胎臀。
四步触诊法PPT
第二步手法:检查者双手置于腹部左右侧,一手 固定,另一手轻轻深按检查,两手交替进行。分
辨胎背及胎儿四肢各在母体腹壁的哪一侧,平坦
饱满部分为胎背,并确定胎背向前、向侧方或向
后。触儿肢体在活动。
第三步手法:检查者右手拇指与其余四指分开, 置于耻骨联合上方,握住胎先露部,经一步查清
先露是头还是臀,再左右推动先露部,以确定是
否衔接。能被推动,表示尚未衔接入盆。若已衔 接,则胎先露部不能被推动。
腹部四步触诊法:孕妇同样是在排空膀胱,取仰卧
位,两腿稍屈曲时检查。前3步手法,检查者面向 孕妇,第4步手法时,检查者面向孕妇右侧。
第一步手法:检查者双手置于子宫底部, 确定子宫底高度,估计胎儿大小与妊娠 周数是否相符,再以双手指腹交替轻推, 分辨宫底处是胎体的哪一部分,圆而硬 有浮球感的为胎头,宽而软且形状不规 则的为胎臀。
四步触诊法PPT
第二步手法:检查者双手置于腹部左右侧,一手 固定,另一手轻轻深按检查,两手交替进行。分
辨胎背及胎儿四肢各在母体腹壁的哪一侧,平坦
饱满部分为胎背,并确定胎背向前、向侧方或向
后。触儿肢体在活动。
第三步手法:检查者右手拇指与其余四指分开, 置于耻骨联合上方,握住胎先露部,经一步查清
先露是头还是臀,再左右推动先露部,以确定是
否衔接。能被推动,表示尚未衔接入盆。若已衔 接,则胎先露部不能被推动。
四步触诊
操作步骤
第三步:确定胎先露、是否衔接 入盆
右手拇指与其他四指分开,置于 骨盆入口上方握住胎先露部,进一步 检查是胎头或是胎臀,左右推动以确 定是否衔接。
未衔接入盆——胎先露部仍可左 右移动
已衔接入盆——胎先露部不能被 推动
操作步骤
第四步:确定胎先露
面向孕妇足部
左右手分别置于胎先露部的两侧,沿骨 盆入口向下深按,进一步核实胎先露部的诊 断是否正确,并确定胎先露部入盆程度。
操作前准备
• 物品准备: 皮尺、洗手液
• 检查者准备: 清洁双手、暖手
• 患者准备: 核对患者信息(床号、姓名、性别、年龄) 请患者排空小便
操作步骤
体位: 仰卧在检查床上,头部稍垫高,暴露腹部,双腿略 屈曲稍分开,使腹部放松。 前三步检查者面向孕妇,第四步检查者面向孕妇足 端。
操作步骤
第一步:确定宫高、宫底胎儿部分
四步触诊
LEOPOLD MANEUVERS
主要内容
• 基础知识 • 目的 • 适应症 • 禁忌症 • 操作准备 • 操作步骤
基础知识
基础知识
基础知识
目的
四步触诊是孕中、晚期产科腹部检查方法,检查子宫大 小、胎产式、胎先露、胎方位及胎先露是否衔接。
适应症
孕中、晚期孕妇。
禁忌症
无绝对禁忌症,但对于子宫敏感或已有宫缩者,应避开 宫缩,且动作务必轻柔。
面向孕妇,视诊腹部外型。 左手置于宫底部,描述宫底距脐平面 或剑突的距离(指数),估计胎儿大小与 妊娠月份是否相符。尺测耻上子宫长度及 腹围值。
两手置于宫底部,感知宫底部的胎儿 部分。
胎头——圆硬而有浮球感 胎臀——宽软而不规则
操作步骤
第二步:确定胎背方位 两手掌分别置于腹部左右两侧, 轻轻深按进行检查。 胎背——平坦饱满 胎肢——可变形的高低不平部分, 有时可感知其活动
(6)四步触诊法、宫高腹围
• 目的:可初步判断孕周,估计胎儿体 重
• 方法:用软尺由耻骨联合上缘中点经 脐至子宫底测得的弧形长度计算公式:腹围X宫高+200g
结束语
谢谢大家聆听!!!
9
• 第一步:检查者把双手置于子宫底部,并 用指腹轻轻按压,分辨子宫外形及宫底部 胎儿部分,若触及硬而圆有浮球感,则为 胎头,若触及软而宽,形状不规则的则为 胎臀。
• 第二步:检查者双手掌置于腹部左右两侧, 轻轻深按进行检查。触到平坦饱满部分为 胎背,并确定胎背向前、向侧方或向后。 触到可变形的高低不平部分为胎儿肢体, 有时可感到胎儿肢体在活动。
一、四步触诊法
• 目的:可以判定胎产式、胎先露、胎 方位、胎先露是否衔接
• 适应症:妊娠24周以后 • 操作前准备 :向病人解释操作目的,
遮挡屏风,手要温暖并且消毒;孕妇 排尿后,仰卧于检查床上,暴露腹部, 双腿略屈外展,腹肌放松。
方法
• 站在孕妇的右侧,在做前三步时检 查者面向孕妇,第四步是面向孕妇 足端。
• 第三步:检查者右手拇指与其他4指分 开,置于耻骨联合上方握住胎先露部, 进一步查清是胎头还是胎臀,左右推 动以确定是否衔接。若可推动则未衔 接。
• 第四步:检查者左右手分别置于胎先 露部的两侧,沿骨盆入口向下深按, 进一步核实胎先露部的诊断是否正确, 并确定胎先露部入盆程度。
二、宫高腹围的测量方法
• 方法:用软尺由耻骨联合上缘中点经 脐至子宫底测得的弧形长度计算公式:腹围X宫高+200g
结束语
谢谢大家聆听!!!
9
• 第一步:检查者把双手置于子宫底部,并 用指腹轻轻按压,分辨子宫外形及宫底部 胎儿部分,若触及硬而圆有浮球感,则为 胎头,若触及软而宽,形状不规则的则为 胎臀。
• 第二步:检查者双手掌置于腹部左右两侧, 轻轻深按进行检查。触到平坦饱满部分为 胎背,并确定胎背向前、向侧方或向后。 触到可变形的高低不平部分为胎儿肢体, 有时可感到胎儿肢体在活动。
一、四步触诊法
• 目的:可以判定胎产式、胎先露、胎 方位、胎先露是否衔接
• 适应症:妊娠24周以后 • 操作前准备 :向病人解释操作目的,
遮挡屏风,手要温暖并且消毒;孕妇 排尿后,仰卧于检查床上,暴露腹部, 双腿略屈外展,腹肌放松。
方法
• 站在孕妇的右侧,在做前三步时检 查者面向孕妇,第四步是面向孕妇 足端。
• 第三步:检查者右手拇指与其他4指分 开,置于耻骨联合上方握住胎先露部, 进一步查清是胎头还是胎臀,左右推 动以确定是否衔接。若可推动则未衔 接。
• 第四步:检查者左右手分别置于胎先 露部的两侧,沿骨盆入口向下深按, 进一步核实胎先露部的诊断是否正确, 并确定胎先露部入盆程度。
二、宫高腹围的测量方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测量。
四步触诊法
【实操分析】: 孕37周,测量宫高、腹围、骨
盆外测量:24-26-19-9 37周B超:BPD90 HC331
AC327 FL72。
四步触诊法
Thank you~
四步触诊法
两拇指间的角度, 正常为 90
四步触诊法
【小结】
1.说出四步触诊的注意事项 ; 2.四步触诊检查包括哪些检查?
a.腹围及宫高的测量 b.四步的手法及目的 3.骨盆外测量各径线的名称、 起止点及正常值 ? 髂棘间径 髂嵴间径 骶耻外径 坐骨结节间径 出口后矢状径
耻骨弓角度
四步触诊法
【案例实操】: 孕37周,请结合四步触诊法体 查及测量宫高、腹围、骨盆外
5 cm。
四步触诊法
(5) 出口后矢状径: 孕妇仰卧位, 两腿弯曲, 双手紧抱双膝, 肛查 找到骶尾关节,测量坐骨结节间径 的中点到骶尾关节的距离, 正常值
8~9cm。
四步触诊法
(6) 耻骨弓角度: 孕妇仰卧位, 两腿弯 曲, 两手拇指指尖斜着对拢置于耻骨联合 下缘, 两手拇指平放在耻骨降支上, 测量
检查方法及步骤 第二步: 检查者两手
分别置于腹部两侧, 一手 固定, 另一手轻轻深按, 两手交替, 仔细分辨以明 确胎背及胎儿肢体的位置 。 平坦饱满者为胎背, 高 低不平部分是胎儿肢体, 有时感到胎儿肢体活动。
四步触诊法
检查方法及步骤
第三步: 检查者右
手拇指与其余四指分开 , 在耻骨联合上方握住 胎先露部, 进一步查清 是胎头或胎臀 ,并左右 推动以确定胎先露是否 入盆 。若胎先露部仍浮 动, 表示尚未入盆。若 已入盆, 则胎先露部不
水量的多少。
四步触诊法
【适应症】
妊娠 24 周以后。
【操作前准备】
检查者关闭门窗,遮挡屏风,手要温暖;孕妇排 尿后,仰卧于检查床上,暴露腹部,双腿略屈外
展,腹肌放松。
四步触诊法
【注意事项】
向病人简单说明检查目的和方法, 以解除顾虑, 配合检查。 检查前嘱病人先排尿, 取仰卧位, 两腿屈曲分开, 检查者站于孕妇的右侧, 前三 步检查者面向孕妇的头端, 第四步检查者面向
能被推动。
四步触诊法
检查方法及步骤:
第四步: 检查者两
手分别置于胎先露部的两 侧, 向骨盆入口方向轻 轻深按检查, 再次核对 胎先露部的诊断是否正确 , 并确定胎先露部入盆 的程度。(先露部浮动;半 固定; 固定。若难以确定 时,可进行肛诊协助判断。
四步触诊法
骨盆外测量
四步触诊法
骨盆外测量
(1 ) 髂棘间径: 孕妇取伸腿仰卧 位, 测量两侧髂 前上棘外缘间的 距离, 正常值
孕妇的足端。 用软尺测量耻骨联合上子宫长 度及腹围值。
四步触诊法
检查方法及步骤 第一步: 检查者两手置于
子宫底部, 了解子宫外形并测 得宫底高度, 估计胎儿大小与 妊娠周数是否相符。 然后两手 相对轻推, 判断宫底部的胎儿 部分, 若为胎头则硬而圆且有 浮球感, 若为胎臀则软而宽且
形状略不规则。
四步触诊法
23~ 26cm。
四步触诊法
(2) 髂嵴间径: 孕妇伸腿仰卧位, 测量两侧髂嵴外 缘间最宽的距离,
正常值 25~ 28cm。
四步触诊法
(3) 骶耻外径: 孕妇左侧卧位右腿伸直 左腿屈曲, 测量耻骨联合上缘中点至第 5 腰椎棘突下(米氏菱形窝的上角) 的距离,
正常值 18~20cm。
四步触诊法
(4) 坐骨结节间径 (也称出口横径): 孕妇仰卧位, 两腿 弯曲, 双手紧抱双 膝, 测量两坐骨结 节前端内侧缘间的距 离, 正常值8. 5~9.
四步触诊法 &骨盆外测量
四步触诊法
【学习目标】
1.掌握四步触诊法的目的 2.掌握四步触诊法的检查方法 3.掌握骨盆外测量各径线的名称、
起止点及正常值
四步触பைடு நூலகம்法
精品资料
【目的】
四步触诊法是产前检查的常用方法,通 过四步触诊法可以判定胎产式、胎先露、 胎方位、胎先露是否衔接、子宫大小是 否与孕周相符,并估计胎儿的大小和羊
四步触诊法
【实操分析】: 孕37周,测量宫高、腹围、骨
盆外测量:24-26-19-9 37周B超:BPD90 HC331
AC327 FL72。
四步触诊法
Thank you~
四步触诊法
两拇指间的角度, 正常为 90
四步触诊法
【小结】
1.说出四步触诊的注意事项 ; 2.四步触诊检查包括哪些检查?
a.腹围及宫高的测量 b.四步的手法及目的 3.骨盆外测量各径线的名称、 起止点及正常值 ? 髂棘间径 髂嵴间径 骶耻外径 坐骨结节间径 出口后矢状径
耻骨弓角度
四步触诊法
【案例实操】: 孕37周,请结合四步触诊法体 查及测量宫高、腹围、骨盆外
5 cm。
四步触诊法
(5) 出口后矢状径: 孕妇仰卧位, 两腿弯曲, 双手紧抱双膝, 肛查 找到骶尾关节,测量坐骨结节间径 的中点到骶尾关节的距离, 正常值
8~9cm。
四步触诊法
(6) 耻骨弓角度: 孕妇仰卧位, 两腿弯 曲, 两手拇指指尖斜着对拢置于耻骨联合 下缘, 两手拇指平放在耻骨降支上, 测量
检查方法及步骤 第二步: 检查者两手
分别置于腹部两侧, 一手 固定, 另一手轻轻深按, 两手交替, 仔细分辨以明 确胎背及胎儿肢体的位置 。 平坦饱满者为胎背, 高 低不平部分是胎儿肢体, 有时感到胎儿肢体活动。
四步触诊法
检查方法及步骤
第三步: 检查者右
手拇指与其余四指分开 , 在耻骨联合上方握住 胎先露部, 进一步查清 是胎头或胎臀 ,并左右 推动以确定胎先露是否 入盆 。若胎先露部仍浮 动, 表示尚未入盆。若 已入盆, 则胎先露部不
水量的多少。
四步触诊法
【适应症】
妊娠 24 周以后。
【操作前准备】
检查者关闭门窗,遮挡屏风,手要温暖;孕妇排 尿后,仰卧于检查床上,暴露腹部,双腿略屈外
展,腹肌放松。
四步触诊法
【注意事项】
向病人简单说明检查目的和方法, 以解除顾虑, 配合检查。 检查前嘱病人先排尿, 取仰卧位, 两腿屈曲分开, 检查者站于孕妇的右侧, 前三 步检查者面向孕妇的头端, 第四步检查者面向
能被推动。
四步触诊法
检查方法及步骤:
第四步: 检查者两
手分别置于胎先露部的两 侧, 向骨盆入口方向轻 轻深按检查, 再次核对 胎先露部的诊断是否正确 , 并确定胎先露部入盆 的程度。(先露部浮动;半 固定; 固定。若难以确定 时,可进行肛诊协助判断。
四步触诊法
骨盆外测量
四步触诊法
骨盆外测量
(1 ) 髂棘间径: 孕妇取伸腿仰卧 位, 测量两侧髂 前上棘外缘间的 距离, 正常值
孕妇的足端。 用软尺测量耻骨联合上子宫长 度及腹围值。
四步触诊法
检查方法及步骤 第一步: 检查者两手置于
子宫底部, 了解子宫外形并测 得宫底高度, 估计胎儿大小与 妊娠周数是否相符。 然后两手 相对轻推, 判断宫底部的胎儿 部分, 若为胎头则硬而圆且有 浮球感, 若为胎臀则软而宽且
形状略不规则。
四步触诊法
23~ 26cm。
四步触诊法
(2) 髂嵴间径: 孕妇伸腿仰卧位, 测量两侧髂嵴外 缘间最宽的距离,
正常值 25~ 28cm。
四步触诊法
(3) 骶耻外径: 孕妇左侧卧位右腿伸直 左腿屈曲, 测量耻骨联合上缘中点至第 5 腰椎棘突下(米氏菱形窝的上角) 的距离,
正常值 18~20cm。
四步触诊法
(4) 坐骨结节间径 (也称出口横径): 孕妇仰卧位, 两腿 弯曲, 双手紧抱双 膝, 测量两坐骨结 节前端内侧缘间的距 离, 正常值8. 5~9.
四步触诊法 &骨盆外测量
四步触诊法
【学习目标】
1.掌握四步触诊法的目的 2.掌握四步触诊法的检查方法 3.掌握骨盆外测量各径线的名称、
起止点及正常值
四步触பைடு நூலகம்法
精品资料
【目的】
四步触诊法是产前检查的常用方法,通 过四步触诊法可以判定胎产式、胎先露、 胎方位、胎先露是否衔接、子宫大小是 否与孕周相符,并估计胎儿的大小和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