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城市主义和新都市主义的区别
新城市主义(新都市主义)介绍共26页文档
16、人民应该为法律而战斗,就像为 了城墙 而战斗 一样。 ——赫 拉克利 特 17、人类对于不公正的行为加以指责 ,并非 因为他 们愿意 做出这 种行为 ,而是 惟恐自 己会成 为这种 行为的 牺牲者 。—— 柏拉图 18、制定法律法令,就是为了不让强 者做什 么事都 横行霸 道。— —奥维 德 19、法律是社会的习惯和思想的结晶 。—— 托·伍·威尔逊 20、人们嘴上挂着的法律,其真实含 义是财 富。— —爱献 生
谢谢你的阅读
❖ 知识就是财富 ❖ 丰富你的人生
71、既然我已经踏上这条道路,那么,任何东西都不应妨碍我沿着这条路走下去。——康德 72、家庭成为快乐的种子在外也不致成为障碍物但在旅行之际却是夜间的伴侣。——西塞罗 73、坚持意志伟大的事业需要始终不。——屈原 75、内外相应,言行相称。——韩非
新城市主义(新都市主义)介绍
——Shelley R. Poticha
于《新都市主义宪章》前言
二、新城市主义的核心内容
三个层面——区域
对于新城市主义来说,考虑区域是所有规划的前提条件。也就是说,规划必须 跨越传统意义上的行政界线,只有这样才能塑造一个健康发展的大区域。而许多不
城市规划相关的问题只有上升到区域层面,制定出整体的策略才能有效解决。
二、新城市主义的核心内容
三个层面——区域
新都市主义认为,在一个区域内的城 镇需要有一个总体的发展战略,这样才能 促迚其发展。而每一个城镇内部是基本平
背景
美国郊区化还带来了城市中心衰退的问题。城市内的很多社区由于城市大规模 的郊区化、人口外迁而衰败下来。 甚至一些老的郊区都随着新郊区的丌断涌现而 衰退,城市丌断向外蔓延。
一、新城市主义的产生
背景
郊区生活模式本身存在很多问题,包括过于依赖汽车、缺少邻里观念、通勤 距离过长等。
一、新城市主义的产生
衡的,既为这里的居民提供住房等生活设
施,又要为人们提供就业机会,有产业支 撑。这样人们就丌会每天长途跋涉在工作 不生活乊间。
二、新城市主义的核心内容
三个层面——区域
新都市主义认为 ,区域内 的城市和镇都应该有明确的边界。 而城镇乊间的边界应该是农田、
生态区域等。在新城市主义看来,
这些边界和城市中心一样重要。
两种模式 Traditional Neighborhood Development(“传统邻里开发”模式,简称TND模式)
Transit-oriented development(“交通导向开发”模式,简称TOD模式)
二、新城市主义的核心内容
两种模式
TOD模式 1、丌同邻里间(区域内)利用公
城市建设之“新城市主义”
新城市主义在中国的提出据课题组专家介绍,20世纪90年代初,北美地区城市面对郊区无序蔓延带来日益严重的城市问题,提出了一种新的城市规划和设计思想,主张借鉴二战前美国小城镇和城镇规划优秀传统,塑造具有城镇生活氛围的、紧凑的社区,取代郊区蔓延的发展模式,称之为“新城市主义”(NewUrban ism)。
看起来这似乎是一个有关房地产的命题,但实际上我们更进一步理解人与社区———自然环境的关系是否平衡时,就会发展这一问题,联系着城市发展观是否科学的大问题。
中国的城市社会并没有走过完全类似西方的“郊迁”往返的过程,但是,同样涌动着追求新城市、追求新生活的思潮。
房地产、建筑本体特质是什么,我们在与环境争空间时,是否能平衡由此带来的一系列问题?在城市建设与发展过程中,如何重视人居文化、打造优美的社区环境、完善的社区配套,使人们能享受到良好的空气、便捷的交通、繁华的商业、高雅的文化、优美的环境。
这种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推动人们借鉴西方城市发展的理念,从而扯起这面“新城市主义”的大旗。
城市建设中存在突出问题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以市场为导向的经济发展思路的确立,我国城市建设和城市化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最好的发展时期。
经济发展、城市化进程加快、居民收入水平提高以及政府启动内需的政策,都加速了我国城市的建设发展。
但是这种快速发展必定会带来各种问题,如人口拥挤、交通堵塞、住房紧张、犯罪增加、水源短缺、污染严重等等,这些问题几乎在所有城市爆发出来。
(1)城市交通压力大城市社会经济的发展,需要安全、高效、清洁、经济的城市交通运输系统;城市居民生活质量的提高,需要安全、方便、舒适、快捷、低价的公共交通服务;城市环境的改善需要有利于环境改善的交通政策,城市的空前发展伴随着城市交通问题的加重。
目前,全国32个百万人口以上的大城市中,有27个城市的人均道路面积已经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上海等城市中心区50%的车道上高峰小时饱和度达到95%,全天饱和度超过70%,平均车速下降到10km/h。
新城市主义
城市触媒
城市触媒是“能够促使城市发生变化,并 能加快或改变城市发展建设速度的新元 素”,即通过某一特定触媒元素的介入, 引发某种“链式反应”,促成城市建设客观 条件的成熟,从而推动城市按照人们的 意志持续地、渐进地发展。
6.规划与管理模式的启示
2) 在邻里尺度,DPZ通过其实践形成了一套较 为成熟的管理法规 从1981年,滨海城,逐步形成一套标准设 计规划模式 《城镇和城市设计规划规则》 如:滨海城的设计法则包括5种规划法规: 管理规划;城镇规划;建筑规划;街 道的种类,景观规划
借鉴与启发
1、尽管有人批评这种做法过于严格,限 制了建筑师的充分发挥,但从另 一方面来说,它是城镇形态得以实 现的基础 2、我国在控制性详规对各地块的规 定性指标远远没有做到这个深度
郊区蔓延带来的问题
建筑形式千篇一律、公共建筑散置各处、 大都市地区边缘的农业用地和自然开敞 空间被吞噬、拉大了通勤距离和时间、 加大对小汽车交通方式的依赖、加剧能 源消耗和空气污染,甚至导致城市与郊 区发展的失衡、城市税源减少和种族隔 离等。
核心
以区域性交通站点为中心,以适宜的步行距 离为半径,设计从城镇中心到城镇边缘仅四 分之一英里或步行五分钟的距离,取代汽车 在城市中的主导地位;在这个半径范围内建 设中高密度住宅,提高社区居住密度,使每 英亩1个居住单元增加到6个单元;混合住 宅及配套的公共用地、就业、商业和服务等 多种功能设施,以此有效地达成复合功能的 目的,从区域宏观的视角整合公共交通与土 地使用模式的关系。
6.规划与管理模式的启示
新 城 市 主 义
新城市主义与我们的规划思想深圳市高科技园区第五区占地56.6 公顷,规划人口约 3 万,其规模与位置足以形成一个相对独立的小城镇。
这使得我们在进行规化构思之初就自然地倾向于对我们几位设计人影响较深的“新城市主义”(NewUrbanism),以它做为我们规划设计的主要指导思想。
“新城市主义”是近年来较为引人注目的一个城市设计流派,其代表作品美国佛州的小镇Seaside 是一个成功的典范并引起世界范围的注意。
下面就简要介绍一下新城市主义的基本思想和我们在设计中的应用。
新城市主义也被称之为“新传统主义”(Neo-traditlonal)。
顾名思义,新城市主义做为对现代城市运动的非人性化问题的一种反省,企图从传统的欧美城镇的格局发掘出一些运用当今人们生活方式的形态。
它主张看重从生活的角度去设计城市,特别是那些温情、近人尺度的、给人以家和家乡概念的城市形象。
以下分几个层面分别予以简述:一、区域观念新城市主义兼顾整体和局部。
也就是说,城市主义以其多元化、步行街道的尺度、公共空间和围合的居民区的结构为出发点,力求在都会之中全面应用。
整个区域应当是在一个接近的城市设计原则指导下“设计”出来的。
城市就像一个邻里一样是由公共空间构架来,交通系统应支持人行系统,它应当是既多样化的又有等级上的差别。
城市主义(URBANlSM) 在城市之应用较为成熟,但在郊区的实践则少之又少,新城市主义就是将城市主义原则应用在城市的外围地区。
它应当适用于各种城市密度,包括体量和尺度。
空间的分级和联系也不应受土地使用的密度限制。
在郊外居住区运用城市主义的美学空间和城市文脉关系。
此外,新城市主义主张把城市、郊区和自然环境从社会的、经济的和生态的角度作为一个整体来考虑。
城市的设计应当象邻里一样去设计:它应有确切的边界;交通系统应当为步行者服务;公共空间应当是主要的而非次要的因素;公共和私人的领域应当有清晰的层次。
而人口构成和土地使用应当尽量多元化,比如低收入住宅与豪华型住宅的兼容,任何一个城市面对快速成长的要求的对策不外乎有以下几种:1) 试图限制总体的增长,如人口的增长。
城市详细规划测验
《城市详细规划》测验1.居住建筑群体平面组合的基本形式及特点?答:居住建筑群体平面组合的基本形式有三种:行列式、周边式、点群式,此外还有混合式。
行列式:条式单元住宅或联排式住宅按一定朝向和合理间距成排布置的方式。
这种布置方式可使每户都能获得良好的日照和通风条件,便于布置道路、管网、方便工业化施工。
但如果处理不好形成的空间往往会有单调、呆板的感觉,并且产生穿越交通的干扰。
如果能在住宅排列组合中,注意避免“兵营式”的布置,多考虑住宅群体空间的变化,如采用山墙错落、单元错落拼接以及用矮墙分隔等手法仍可达到良好的景观效果。
基本形式的变化形式有下列几种:(1)交错排列(2)变化间距(3)单元错接周边式:住宅建筑沿街坊或院落周边布置的形式,这种布置形式形成封闭或半封闭的内院空间,院内较安静、安全,利于布置室外活动场地、小块公共绿地和小型公建等居民交往场所。
这种形式组成的院落较完整,一般较适用于寒冷多风沙地区,可阻挡风沙及减少院内积雪。
周边布置的形式有利于节约用地,提高居住建筑面积密度。
但这种布置方式部分住宅朝向较差,对于炎热地区较难适应。
另外对地形起伏较大的地区会造成较大的土石方工程。
周边式基本形式的变化有3种,即单周边式、双周边式和自由周边式。
点群式:点群式住宅布局包括低层独院式住宅,多层点式及高层塔式住宅布局,点式住宅自成组团或围绕住宅组团中心建筑、公共绿地、水面有规律地或自由布置,运用得当可丰富建筑群体空间。
点式住宅布置灵活,便于利用地形,但在寒冷地区因外墙太多而对节能不利。
混合式:指三种基本形式的结合或变形的组合形式,常见的往往以行列式为主,结合周边式布置。
2.谈谈居住区人车分行的做法及优缺点?答:人车分行:为避免机动车干扰采取的人行交通与机动车交通相互分离、形成各自独立的交通流线和设施的做法。
对于一个面积有限的小区来说,人和车之间存在的矛盾一直是个很突出的问题,所以现在很多新开发的小区会采用人车分流设计。
新城市主义
新城市主义
20世纪70年代初到80年代末,私人轿车的普及和社区商业的郊区化等原因造成了美国城市蔓延的加倍。
为了解决由此带来的环境污染严重,交通拥堵、大城市边缘的农业用地减少,通勤时间和距离加大、能源消耗增多等诸多问题,“新城市主义”的规划思想应运而生。
新城市主义的创始人之一,彼得·卡尔索普指出“新城市主义”的价值在于为阻止城市蔓延提供了切实可行的解决办法。
1993年第一届城市规划大会,标志着新城市主义运动的正式确立。
1996年在第四届新城市规划大会上形成了《新城市主义宪章》,此宪章完整的介绍了新城市主义的规划理念。
新城市主义的基本思想是,注重城市的生态系统平衡,城市的发展以不破坏自然资源位基本原则,提倡构建街道网络系统,以步行的距离为出发点,规划各种活动空间,使自然环境和社区有效的结合,强调以人的尺度建设宜居的城市街区。
杜安尼和普雷特兹夫妇提出的“传统邻里开发模式(tnd)“和卡尔索普提出的”交通引导开发模式“(tod)是新城市主义思想的典型代表。
这两种模式在美国有很多设计实践,并且都获得了很大的成功。
两者虽有不同,但是在实践当中的目的相同,都是通过紧凑的布局、多样化的空间、有效的资源利用,来共同建造一个充满活力与创造力的城市街区。
新城市主义
新城市主义城市郊区的无序蔓延应对的是原有城市空心化和城市中心区衰落的问题,“新城市主义”某种意义上是对传统的怀旧。
被普遍提倡的紧凑城市政策,它的基本假定是更高密度和混合用途,使城市基础设施得到最佳利用,降低非再生资源的消耗。
城市郊区的无序蔓延应对的是原有城市空心化和城市中心区衰落的问题,“新城市主义”某种意义上是对传统的怀旧。
被普遍提倡的紧凑城市政策,它的基本假定是更高密度和混合用途,使城市基础设施得到最佳利用,降低非再生资源的消耗。
树是城市里的原住民,在城市里,树木从来不仅仅是树木。
龙应台说过,城市的树木维系着土地与人的牵挂与互动,是城市的整体记忆。
西方的“都市森林”(Urban Forestry)理论从生物进化的观点来解释城市人对树木无以复加的喜爱,除了亲近自然的天性,因为现代人依然遗传了祖先对于环境的判断,有植物的地方代表安全与资源的丰富,这是自然生存的法则。
“都市森林”的价值从来就在于它的规模大小,这是一个从木到林再到森林的过程。
到今天,建造在糟糕湿地上的纽约中央公园是世界上最昂贵的一块公园地产,如果卖给地产商,价格大概是5290亿美元。
已经有许多学者专家关于“都市森林”对人居环境的生态调节作用和经济价值作过研究,除了住宅用地内的植物能够促进房产增值之外,住宅附近有植物、绿地或公园也能使房地产在售价上增加及稳定,或者在出租时获得较高的租金。
以华侨城集团(OCT)为例,从1985年11月成立时总资产不到1亿元增长到如今的400多亿元,它的成功基础之一很可能就是从当初没有砍掉开发区域内那些郁郁葱葱的古榕树和荔枝林开始的。
在把一个大概6平方公里的深圳城乡接合部从荒滩变成旅游和高档居住的混合区域之前,原有的自然环境被刻意保留下来。
那里有几座山,虽然不是很高,但基本上是原来的自然地貌,还有几个几万平方米的湖泊,树木也大都是本来的样子。
自然生态系统的保持有利于水资源的保护,可以使地区气温下降1~2摄氏度。
美国新都市主义述评
●美国的城市居民从城市中心蔓延至郊区,但以汽车为主的郊区已不再是中产阶级的乐园。
●绿地减少,汽车增多,美国人抱怨在这样的地方社会四分五裂,缺乏有意义的邻里关系,缺少开阔的空间,限制了儿童和没有汽车居民的交往机会,造成了郊区居民的分离和异化。
美国“新城市主义”是美国建筑家、规划师、地产开发商、新闻界、城市研究学者和其他关心城市发展者推行的一种新改革思潮,主张改变二战以来城市郊区盲目扩展的局面,建设布局更为紧凑的、村居式的社区,形成以步行和公共交通为主的邻里或城市体系。
新都市主义的“新”有两重含义:一是对19世纪末20世纪初传统城市规划、设计予以继承和弘扬;二是对二战以来“旧式”郊区模式的否定与改革。
不同于城市社会经济或政治领域的各项改革,新都市主义主要通过邻里与社区的规划设计,改革居民行为方式,优化城市结构,达到提高整个城市生活质量的目的。
由于在过去的几十年里,北美国家没有出现过较大规模的城市改革运动,新都市主义思潮及其改革实践便引起了美国和加拿大各界人士的广泛关注和积极的评价。
历史背景与形成过程早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就出现了有轨电车郊区。
从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到90年代中期,美国城市地区建筑增加80%,3/4以上的美国人居住在大都市区,其中2/3的人居住在郊区。
郊区住宅大量增长造成城市蔓延,使美国成为一个“郊区国家”。
这种以私人汽车定位,低密度、耗费土地型的郊区模式已成为今天美国城市地景的重要特征。
也被人称为“边缘城市”,美国学者已经认识到,目前美国城市郊区的现状,意味着传统意义的城市“郊区化”已经结束,战后郊区是在老中心城市四周构成一种“分散型城市”———即成为城市本身的一部分,北美城市郊区蔓延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北美国家地理环境优越、土地资源丰富,在经济富裕、技术发展和市场发达的条件下,个人对生活居住模式的选择更加多样化自由化,尤其在大多数中产阶级人士脑子里,郊区生活代表着一种“理想”,形成强烈的吸引力,同时,政府的各种公共政策、福利补贴和区划规定,也进一步助长了郊区蔓延模式。
新城市主义
新城市主义陈渝摘要:新城市主义是美国90年代在规划与建筑界掀起的创造和复兴城镇社区,力图改变当时快速、低密度、蔓延式的郊区发展方式的运动。
本文主要介绍新城市主义产生背景,和来源,分析该思潮的核心、理念及其局限性。
关键字:新城市主义邻里紧凑“新城市主义”是指形成于20世纪90年代西方国家(主要是美国)在建筑和规划上的一种新思潮,它的设计思想和作品对当今美国新型社区的建立和城市肌理的重构产生了一定程度上的影响。
[1]不仅美洲,大洋洲,欧洲,亚洲的许多国家的建筑师和规划设计师都在追随“新城市主义”的潮流。
[2]1.新城市主义的定义“New Urbanism”,国内已有的文献将其译为“新城市主义”,或“新都市主义”,又称“新传统主义”。
Urbanism,《美国传统词典》“双解”将其译为:城市居民文化或生活方式。
《现代英汉综合大辞典》将Urbanism译为城市规划、都市建筑规划、都市生活方式,《英汉简明词典》将Urbanism 译为:都市生活、都市社会物质需求的研究、都市化。
但就词义来看,New Urbanism所要传达和造就的,是一种“都市型”的物质和生活形态。
[3]新城市主义的主要奠基人物Andres Duany和Elzabeth Plater-Zyberk夫妇这样描述新城市主义:“新城市主义指的是对传统区域规划模式的复兴,以及将现有环境改造重修成完整城镇的一种城市规划方式。
即提倡创造和复兴多样化的、适宜步行的、混合使用的、紧凑型邻里、城镇和都市。
这样会创造一个精心设计的公共开放空间,恰好与郊区蔓延模式形成对比。
[4]2.新城市主义产生的的环境和背景2.1.郊区化的浪潮伴随着郊区化的白热化,美国渐渐的步入了“边缘城市”的概念。
二战后,美国就开始逐步进入了城市扩散的过程。
郊区化分为以下三个阶段。
2.1.1郊区化的阶段(1).居住郊区化在50-60年代形成了第一阶段的人口居住郊区化:由于工业的发展,城市的环境急剧下降,人口膨胀、地价飞涨、伴随着挥之不去的工业污染,白人和中产阶级开始成批的从城里的公寓和连排住宅搬出,并搬入带私家花园的郊区独立别墅,引发了一股“郊迁的热潮”。
新城市主义(新都市主义)介绍PPT文档26页
36、如果我们国家的法律中只有某种 神灵, 而不是 殚精竭 虑将神 灵揉进 宪法, 总体上 来说, 法律就 会更好 。—— 马克·吐 温 37、纲纪废弃之日,便是暴政兴起之 时。— —威·皮 物特
38、若是没有公众舆论的支持,法律 是丝毫 没有力 量的。 ——菲 力普斯 39、一个判例造出另一个判例,它们 迅速累 聚,进 而变成 法律。 ——朱 尼厄斯
▪
29、勇猛、大胆和坚定的决心能够抵得上武器的精良。——达·芬奇
▪
30、意志是一个强壮的盲人,倚靠在明眼的跛子肩上。——叔本华
谢谢!
26
40、人类法律,事物有规律,这是不 容忽视 的。— —爱献 生
▪
26、要使整个人生都过得舒适、愉快,这是不可能的,因为人类必须具备一种上进的力量,才是成功的保证。——罗曼·罗兰
▪
28、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
新城市主义
• 影响: • 当前,中国正进入快速城市化阶段, 新城建设、旧城更新等城市建设工程量巨 大。一方面,不仅要解决大规模的小城镇 的建设问题,也要面对大城市的无序蔓延 和郊区化的必然趋势;另一方面,由于我 国资源短缺、自然生态环境问题比较严重, 寻求一条可持续发展的城市化道路是当务 之急。
•
在这种前提下,虽然“新城市主义”是美国高 响。
• • 1.从自然生态系统容量的角度确定城市规模和等级体系
• 2 发展有机的公共快速交通系统,促进城市的紧凑发展
• 3 继承和发扬地方文化与历史传统,保持城市特色与发展活 • 4 在城市规划中坚持社会的公平与公正原则
新城市主义
•
新城市主义是20世纪90年代初提出的城市规划 一个新的城市设计运动。主张借鉴二战前美国小 城镇和城镇规划优秀传统塑造具有城镇生活氛围、 紧凑的社区,取代郊区蔓延的发展模式。 新城市 主义是城市规划一个新的城市设计运动。 • 这场运动始于1990年初。基于市郊不断蔓延、 社区日趋瓦解,新城市主义主张借鉴二战前美国 小城镇和城镇规划优秀传统,塑造具有城镇生活 氛围、紧凑的社区,取代郊区蔓延的发展模式。
设计思想
• 新城市主义从区域、城市和社区三个层面对未来城市展开了丰富的构 想,其中能够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生态主义思想深深地贯彻在其设计思 想中。 • 其设计思想内涵和原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
•
1.尊重自然——构建完整的城市生态系统
2.尊重社会与个人——建设充满人情味的生态社区
•
•
3 保持“多样性”——维持城市生态系统的稳定
新城市主义和新都市主义的区别
randolph曾经说,“新城市主义”与“新都市主义”是一码事,是翻译的关系,而我印象里在国内这两者是有区别的,今天把这篇文章找到了,请大家来评判一下。
原文如下:随着我国城市经济的快速增长,许多大城市不同程度地出现了部分城市功能由中心城区向城市外围扩散和转移的倾向;尽管其扩散方式具有与西方国家城市化晚期的郊区化(Suburbanization)并不完全相同的特点,但人们普遍的看法仍然是,在中国的这些城市,郊区化进程已经开始发生。
与向城市外围拓展的郊区化趋势相对应,近年来国内“新都市主义”(New Ur banism)作为都市住区发展的一种时尚潮流也在悄然兴起,并逐渐成为国内地产界一个颇为时髦的词汇。
由于“新都市主义”与20世纪80年代末期北美地区兴起的“新城市主义”在英文字面上完全一致,使得许多人将两者混为一谈,认为前者是后者在中国的传播和实践。
但事实上,时下国内地产界广为流行的“新都市主义”这个概念似乎更像是一种商业的炒作,与西方“新城市主义”真正的内涵并不相同。
一、西方国家郊区化运动的兴起和发展早在20世纪初期,在霍华德的“田园城市”理论的影响下,西方国家的城市郊区化现象初见端倪。
人们迁往郊区的原因主要是为了逃避日趋严重的大城市问题,诸如:恶劣的居住与卫生条件、交通拥挤、环境恶化、种族冲突、犯罪率上升……人们渴望在郊区找到一块净地作为自身的庇护所,以躲避工业化所带来的危害的侵袭。
在美国,拥有位于环境优美的郊区的一座被宽敞的花园或庭院所环绕的独立式住宅,成为中产阶级追求的最强烈的梦想。
在二次世界大战后的美国,由于私人小汽车拥有量的剧增,高速公路网的大规模兴建,政府关于郊区低税率政策的吸引,郊区化的进程大大加快。
伴随着大量人口迁往郊区,许多制造业和零售业也从中心城向外迁移,郊区改变了起初仅作为“卧城,社区的角色,同样可以为人们提供就业、购物和娱乐的机会,使郊区居民对中心城市的依赖性大大减少。
特别是20世纪70年代之后,由于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空间因素对人类活动的限制大大弱化。
新城市主义
新城市主义一、新城市主义的定义新城市主义是指形成于20世纪90年代西方国家(主要是美国)在建筑和规划上的一种新思潮,它的设计思想和作品对当今美国新型社区的建立和城市肌理的重构产生了一定程度上的影响。
新城市主义指的是对传统区域规划模式的复兴,以及将现有环境改造重修成完整城镇的一种城市规划方式。
即提倡创造和复兴多样化的、适宜步行的、混合使用的、紧凑型邻里、城镇和都市。
这样会创造一个精心设计的公共开放空间,恰好与郊区蔓延模式形成对比。
二、新城市主义的主要主张1.限制城市边界,建设紧凑型城市新城市主义认为,限定城市规模的最重要的因素是自然生态环境,它主张城镇的发展要有一定的边界,这一边界是由自然环境容量所限定的,人们不能模糊和消除这一边界的存在。
从生态学角度看,实际上是承认城市发展以及城市人类赖以生存的生态系统所能承受的人类活动强度是有极限的,亦即城市的发展存在着生态极限。
新城市主义坚持城市要紧凑发展的原则。
它批判了美国“建立在汽车轮子上”的郊区化模式,主张应该有限制地使用小汽车。
新城市主义认为城市应该拥有多种交通运转系统:不仅要有大运量的、快速的、节约能源消耗的公共交通系统,而且更要有无须消耗能源的、宜人的步行系统、自行车系统等,以满足人和社会的多种需求。
并且各交通系统之间必须要有便捷的衔接和转换,共同构成有机的、便捷的交通网络,保持城市生态系统的持续运转。
2.以人为本,建设充满人情味的新社区新城市主义充分体现了人性化的设计手法,表示了对社会和个人的充分关心。
这一点在它所倡导的“社区”设计理念中体现的尤为明显。
邻里、分区和走廊是“新城市主义”社区的基本组织元素。
他们所构筑的未来社区的理想模式是:紧凑的、功能混合的、适宜步行的邻里;位置和特征适宜的分区;能将自然环境和人造社区结合成一个可持续的有机整体的、功能化和艺术化的走廊。
同时,新城市主义认为邻里、分区和走廊也是大都会地区的发展和再发展的基本元素,这三者的有机组合共同形成了市民认可的、具有归属感和安全感的充满人情味的生态社区,并且促使居民形成对保持社区活力、促进社区发展与进步所必需的责任感。
新城市主义名词解释
新城市主义名词解释新城市主义亦称新都市主义(New Urbanism)。
新城市主义是20世纪90年代初针对郊区无序蔓延带来的城市问题而形成的一个新的城市规划及设计理论。
主张借鉴二战前美国小城镇和城镇规划优秀传统,塑造具有城镇生活氛围、紧凑的社区,取代郊区蔓延的发展模式。
新城市主义思想起源于20世纪80年代,1993年在美国亚历山德里亚召开的第一届新城市主义大会标志着新城市主义运动的正式确立和理论体系的成熟。
其核心人物是彼得·卡尔索普。
新城市主义提倡创造和重建丰富多样的、适于步行的、紧凑的、混合使用的社区,对建筑环境进行重新整合,形成完善的都市、城镇、乡村和邻里单元。
其两大组成理论为:一、传统邻里社区发展理论(TND,Traditional Neighborhood Development);二、公共交通主导型开发理论(TOD,Transit Oriented Development)。
面对郊区蔓延所导致的一系列问题,新城市主义提出了“公共交通主导的发展单元”的发展模式。
其核心是以区域性交通站点为中心,以适宜的步行距离为半径,设计从城镇中心到城镇边缘仅四分之一英里或步行五分钟的距离,取代汽车在城市中的主导地位;在这个半径范围内建设中高密度住宅,提高社区居住密度,使每英亩1个居住单元增加到6个单元;混合住宅及配套的公共用地、就业、商业和服务等多种功能设施,以此有效地达成复合功能的目的,从区域宏观的视角整合公共交通与土地使用模式的关系。
新城市主义不仅只在外观上反射新传统主义城镇之光,在氛围上也极力给予体现。
设计上以人和环境为本,力求营造一个生活便捷、步行为主、俭朴、自律、居住环境与生态环境怡人的社区,重创二战前极受小城镇青睐的社区牢固的联结纽带。
通过巧妙布局各种社会、文化、宗教场所、商店、公交中心、学校和城镇行政机构,为居民提供聚居场所;四通八达的步行道,增加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减少了对小汽车的依赖程度和相关开支;高效率的土地使用模式有助于保护开敞空间、减少空气污染;别具匠心的邻里特征和个性,避免景观像复制品似的到处出现。
新城市主义和新都市主义的区别
Randolph曾经说,“新城市主义”与“新都市主义”是一码事,是翻译的关系,而我印象里在国内这两者是有区别的,今天把这篇文章找到了,请大家来评判一下。
原文如下:随着我国城市经济的快速增长,许多大城市不同程度地出现了部分城市功能由中心城区向城市外围扩散和转移的倾向;尽管其扩散方式具有与西方国家城市化晚期的郊区化(Suburbanization)并不完全相同的特点,但人们普遍的看法仍然是,在中国的这些城市,郊区化进程已经开始发生。
与向城市外围拓展的郊区化趋势相对应,近年来国内“新都市主义”(New Urbanism)作为都市住区发展的一种时尚潮流也在悄然兴起,并逐渐成为国内地产界一个颇为时髦的词汇。
由于“新都市主义”与20世纪80年代末期北美地区兴起的“新城市主义”在英文字面上完全一致,使得许多人将两者混为一谈,认为前者是后者在中国的传播和实践。
但事实上,时下国内地产界广为流行的“新都市主义”这个概念似乎更像是一种商业的炒作,与西方“新城市主义”真正的内涵并不相同。
一、西方国家郊区化运动的兴起和发展早在20世纪初期,在霍华德的“田园城市”理论的影响下,西方国家的城市郊区化现象初见端倪。
人们迁往郊区的原因主要是为了逃避日趋严重的大城市问题,诸如:恶劣的居住与卫生条件、交通拥挤、环境恶化、种族冲突、犯罪率上升……人们渴望在郊区找到一块净地作为自身的庇护所,以躲避工业化所带来的危害的侵袭。
在美国,拥有位于环境优美的郊区的一座被宽敞的花园或庭院所环绕的独立式住宅,成为中产阶级追求的最强烈的梦想。
在二次世界大战后的美国,由于私人小汽车拥有量的剧增,高速公路网的大规模兴建,政府关于郊区低税率政策的吸引,郊区化的进程大大加快。
伴随着大量人口迁往郊区,许多制造业和零售业也从中心城向外迁移,郊区改变了起初仅作为“卧城,社区的角色,同样可以为人们提供就业、购物和娱乐的机会,使郊区居民对中心城市的依赖性大大减少。
特别是20世纪70年代之后,由于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空间因素对人类活动的限制大大弱化。
美国新城市主义
美国新城市主义美国新城市主义(New Urbansism)首先是由于城市中心区过于密集和环境恶化产生的。
美国城市不仅是工业化初期遗留的问题,更多的是两次世界大战期间急剧膨胀的现代主义城市。
美国没有中世纪老城的束缚,所有大城市便迅速建成一批“国际式”的高层建筑。
60年代以后,文丘里的《建筑的复杂性与矛盾性》和简·雅各布的《美国大城市的生与死》,掀起了对现代主义城市的批判,认为现代城市规划理论在推崇功能分区的同时,消灭了高密度、小尺度街坊和开放空间的混合使用,从而破坏了城市的多样性。
而功能纯化的地区如中心商业区、市郊住宅区和文化密集区,实际都是机能不良的地区。
挽救现代城市的首要措施是必须认识到城市的多样性与传统空间的混合利用之间的相互支持。
新城市主义的另一个对立面是美国在大都会衰落过程中产生的郊区化住宅,这些住宅都是一些低密度的独户住宅,他们沿着树枝状道路蔓延开去,极其浪费土地,并且没有公共交往空间,缺乏人情味。
新城市主义是人类对于城市的一种新梦想,其理论来源仍旧是霍华德的花园城市,新城市主义的奠基人是安德雷斯·杜安伊(Andres Duany)与伊莉莎白·普拉特(Elizabeth Plater-Zyberk)夫妇。
两人常一起发表作品简称DPZ.新城市主义最引人注目的理论就是传统邻里区开发(Traditional Neighborhood Development简称TND)和注重使用公交的邻里区开发(Transit-Oriented Develonment简称TOD)。
虽然设计中侧重有所不同,但出发点是一致的,即建立公共中心形成以步行距离为尺度的居住社区。
TND模式的重点在城市设计:社区规模是半径约400米(即5分钟的步行距离),街道间距是70-100米,邻里内有多类型的住宅和居民土地使用多样化;公建布置在人流集散地;住房的后巷作为邻里间社交活动的场所,是设计的重点之一。
西方新城市主义与我国新型城镇化的比较——从概念到行动
依据对相关文献的梳理,新型城 镇化强调民生、可持续发展和质量内 涵(图 5);新城市主义则强调以人 为本、可持续发展和多样性。本章节 将从经济、社会、城镇建设 3 个层面 解读其具体内容,分析这两者内涵差 异性产生的内在原因。 2.2.1 新城市主义:强调以人为本、 可持续发展和多样性内涵
(1)民生内涵:经济层面体现 在促进城乡收入差距缩小等方面;社 会层面体现在医疗、教育等的保障; 城市建设层面体现在促进安居工程等
的建设。 (2)可持续发展内涵:经济层
面体现在资源节约;社会层面体现在 推动社会公共文化水平的提升,鼓励 和引导公众参与;城镇建设层面体现 在强化生态环境的保护,推动历史文 化的保护,以及推进绿色建筑革命等 方面。
(1)以人为本内涵:社会层面
表 1 新城市主义与新型城镇化形成背景对比
形成背景
新城市主义
新型城镇化
城镇化率70%,小城镇独立 城镇化率50%,小城镇依托中心城市
城镇发展水平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发展
发展
异
郊区化,中心区衰落,人均用 新城粗放型增长,中心区无序更新,土
土地扩张模式
地面积大
地使用分布不均
开发建设主体
市场
政府、市场合作型
(2)土地扩张模式的差异。美 国的郊区发展繁盛,并逐渐替代中心 城区的职能;然而,我国是由于粗放 型增长、中心区的无序更新、土地使
图 1 雄安新区容城组团城市设计鸟瞰图
40 住宅科技 /2022.4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Randolph曾经说,“新城市主义”与“新都市主义”是一码事,是翻译的关系,而我印象里在国内这两者是有区别的,今天把这篇文章找到了,请大家来评判一下。
原文如下:随着我国城市经济的快速增长,许多大城市不同程度地出现了部分城市功能由中心城区向城市外围扩散和转移的倾向;尽管其扩散方式具有与西方国家城市化晚期的郊区化(Suburbanization)并不完全相同的特点,但人们普遍的看法仍然是,在中国的这些城市,郊区化进程已经开始发生。
与向城市外围拓展的郊区化趋势相对应,近年来国内“新都市主义”(New Urbanism)作为都市住区发展的一种时尚潮流也在悄然兴起,并逐渐成为国内地产界一个颇为时髦的词汇。
由于“新都市主义”与20世纪80年代末期北美地区兴起的“新城市主义”在英文字面上完全一致,使得许多人将两者混为一谈,认为前者是后者在中国的传播和实践。
但事实上,时下国内地产界广为流行的“新都市主义”这个概念似乎更像是一种商业的炒作,与西方“新城市主义”真正的内涵并不相同。
一、西方国家郊区化运动的兴起和发展早在20世纪初期,在霍华德的“田园城市”理论的影响下,西方国家的城市郊区化现象初见端倪。
人们迁往郊区的原因主要是为了逃避日趋严重的大城市问题,诸如:恶劣的居住与卫生条件、交通拥挤、环境恶化、种族冲突、犯罪率上升……人们渴望在郊区找到一块净地作为自身的庇护所,以躲避工业化所带来的危害的侵袭。
在美国,拥有位于环境优美的郊区的一座被宽敞的花园或庭院所环绕的独立式住宅,成为中产阶级追求的最强烈的梦想。
在二次世界大战后的美国,由于私人小汽车拥有量的剧增,高速公路网的大规模兴建,政府关于郊区低税率政策的吸引,郊区化的进程大大加快。
伴随着大量人口迁往郊区,许多制造业和零售业也从中心城向外迁移,郊区改变了起初仅作为“卧城,社区的角色,同样可以为人们提供就业、购物和娱乐的机会,使郊区居民对中心城市的依赖性大大减少。
特别是20世纪70年代之后,由于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空间因素对人类活动的限制大大弱化。
通过远程通讯网络,人们可以获得各方面的大量信息,高效率地完成业务联系而不一定要像过去那样进行“面对面,(face to face)的交流,这为人们在远离城市中心的郊区居住与就业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
但是,美国近几十年来的郊区化蔓延也存在一系列致命的弊端:首先,过长的通勤距离耗费了人们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严重影响了人们预期要达到的生活质量;其次,对小汽车的严重依赖使许多不能开车的人(如老人和小孩)寸步难行,同时加重了家庭的经济负担;第三,郊区化的无序蔓延已造成郊区的空气污染、环境恶化和富有地方特色的乡村景观的消失。
而更为严重的是,这种郊区化模式是以严格功能分区的现代主义原则为基础的,破坏了传统社区内部的有机联系,进一步加剧了社会阶层的分化与隔离;对公共空间的忽视减少了人们相互交往的机会,加深了人们的孤独感,缺乏具有识别特征的空间的明确界定,使人们难以获得起初所向往的郊区生活的安定感和归属感,反而陷入一种无法认定自我存在的茫然之中;无所不达的电讯网络虽然为人们之间的联系提供了方便,却无法慰藉人们孤独的心灵,也无法满足人们希望把握清晰确定的物质居住环境的需要。
由此人们深深地感到,二战后主流地位的郊区化模式必须进行改革,要寻求新的社区模式,才能适应可持续的人居环境的要求。
在此背景下,“新城市主义”作为与郊区化相对应的居住社区理论应运而生。
二、“新城市主义”的主要理念“新城市主义”是作为一种以再造城市社区活力的设计理论和社会思潮,于20世纪80年代末期在美国兴起的。
它是对被忽视了近半个世纪的美国社区传统的复兴,又被称为“新传统主义”。
其基本理念是从传统的城市规划设计思想中发掘灵感,并与现代生活的各种要素相结合,重构一个被人们所钟爱的、具有地方特色和文化气息的紧凑性邻里社区来取代缺乏吸引力的郊区模式。
“新城市主义”倡导许多独特的设计理念,其中最突出的反映在对社区的组织和建构上。
邻里、分区和走廊成为“新城市主义”社区的基本组织元素。
他们所构筑的未来社区的理想模式是:紧凑的、功能混合的、适宜步行的邻里;位置和特征适宜的分区;能将自然环境与人造社区结合成一个可持续的整体的功能化和艺术化的走廊。
上世纪30年代由Clarence Perry提出的“邻里单位”(Neighbo rhood Unit)理论,被“新城市主义”予以发扬光大,并重新归纳了作为一个理想邻里的基本设计准则:(一)有一个邻里中心和一个明确的边界,每个邻里中心应该被公共空间所界定,并由地方性导向的市政和商业设施来带动;(二)最优规模是由中心到边界的距离为四分之一英里;(三)各种功能活动达到一个均衡的混合——居住、购物、工作、就学、礼拜和娱乐;(四)将建筑和交通建构在一个由相互联系的街道组成的精密网络之上;(五)公共空间应该是有形的而不是建筑留下的剩余场地,公共空间和公共建筑的安排应予以优先考虑。
相对于邻里,分区曾被视作是功能专门化的地区,建立在高度由专业化必将带来高效率的观念基础之上。
但随着信息革命和环境技术的发展,严格的功能分区思想已不再被尊为唯一经典,分区也允许多种功能活动来支持,分区的结构则是按照与邻里的结构相类似的方式组织;有清晰的边界和尺度,有具有明显特征的公共空间,有互相联系的环路服务行人,并通过公交系统与更大的区域发生联系。
走廊既是邻里与分区的联接体又是隔离体。
在郊区模式中,走廊仅仅是保留在细分地块和商业中心之外无形的剩余空间;但“新城市主义”将其视作连续的具有视觉特征的城市元素,由与之相邻的分区和邻里所确定,并为他们提供进出路径。
“新城市主义”自20世纪80年代末期在美国兴起后,近十余年来进行了大量的实践,其中较有影响的作品包括:位于佛罗里达州Panhandel的倍受称赞的Seaside旅游小镇;洛杉矶内城的复兴规划;被誉为“进步的建筑”的亚利桑那州机动家庭村庄;德克萨斯州国家级的最大的城市更新住宅项目的重建;不列颠哥伦比亚为12000人所建的可持续性“社区”等等。
尽管“新城市主义”在新型社区的设计和开发中已经进行了较为成功的尝试,但目前在美国并没有被广泛视为适于主导未来社区发展的模式。
之所以如此,一个重要原因是“新城市主义”的实际设计标准和执行操作还不能完全与北美地区的法规框架相匹配,如目前美国许多消防部门所要求的街道宽度要超过“新城市主义”的建议宽度;另外,“新城市主义”未被很快普遍采纳的原因是因为房地产业高度分隔形成的土地使用分类(如单户住宅地、多户住宅地、零售、办公和仓库用地等),每一种类别都有其不同的运作方式、市场、行业组织和融资来源。
三、郊区化与“新城市主义”两种开发模式的比较;在城市化快速发展和大城市规模急剧扩张的形势下,郊区化成为城市发展不可阻挡的趋势。
而在全球化和信息化时代,无形的、虚拟的电子化空间(CyberSpace)的发展可以使人们的活动完全超越具体时空的限制,大大拓展了人们与外界联系的范围,也为郊区化进一步发展创造了条件。
但与此同时,也加剧了人们生活的流动和不稳定性,使人们寻求可认同的稳定场所、肯定自身存在价值的愿望也日趋强烈。
而“新城市主义”所构筑的以传统邻里为基础、具有多元文化与自然特征的乡村小城镇式的社区模式,正好满足了人们这种生理和心理的需要,对规划师、设计人员和开发商都应有积极的影响。
对于中国未来的居住社区发展而言,郊区化模式与“新城市主义”理论均会产生有益的影响。
郊区化最具吸引力的当属其对自然环境的推崇,用阳光、空气、草地等等,去引发人们心中对美好环境的热爱和向往。
而“新城市主义”则将传统的价值观念:多样性、社区、宜人尺度等,作为人类都市理想的基础;它强调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力图去创造一种现代、美好的居住社区,并由此唤起人类住区生活最基本的向往——生活是丰富多彩的,人是自由地选择生活的权利的,人与人相互依存和沟通,人与都市紧密相连。
但由于目前国内大城市的郊区的各项配套设施尚不完善,生活便利程度和社会安全性与都市相比还有很大差距,这可能导致郊区化模式难以达到预期的生活质量。
从中国的国情而言,地少人多的矛盾十分突出,郊区化难以避免地蚕食城郊绿化带与耕地,破坏人们赖以生存的自然生态环境;其次,城市郊区化必将带来大量交通工具的运用,不仅会加大本来已经很紧张的交通压力,而且还会产生环境污染、能源过度浪费等许多发达国家都深受其害的城市问题。
“新城市主义”实际上提供了一种创造场所的新语言,它创造的紧凑型社区取代了无序蔓延的郊区模式,减少了对土地的浪费和小汽车的使用,既减少了交通拥挤又节省了能源。
“新城市主义”吸纳了许多传统的城市设计理念,但并没有否定现代科技手段给生活带来的便利;相反,它所提倡的传统社区邻里,由于高科技的广泛应用而得以实现。
远程通讯节约出来的时间和金钱,可以使人们有更多的闲暇用于家庭和邻里之间的交流。
“新城市主义”似乎预示着一种城市未来的发展模式,即多中心的居住社区网络和各具特色的多元的人文和自然景观;人们的家园坐落在自然景区内,在享受着清新的自然景观的同时,也能在步行范围内享受到社区生活的温馨,而且还可以通过电子通讯网络保持与世界的联系。
这种居住社区形式不仅是“新城市主义”的理想,而且也是全人类共同的人居梦想。
四、“新都市主义”的提出及其特征随着国内许多大城市郊区化居住模式不断发展和深化的趋势,“新都市主义”近年作为都市地区居住开发理念应运而生并被广泛推崇。
由于语意的相同,人们往往将目前颇为流行“新都市主义”视作北美“新城市主义”的中国版。
但事实上,目前国内推出的“新都市主义”居住概念,既不同于追求自然、宁静、清新的生活风格的郊区化模式,也与国外“新城市主义”所倡导的小城镇式的社区模式有所不同,它具有自己的侧重点和独特的内涵。
国内目前推崇的“新都市主义”概念,更多地强调以都市中心为生活工作核心,重视在都市区域内进行有效的合理的填补性开发及利用,将现代生活诸多要素进行充分的融合整理,使居住、工作、购物、休闲等“链接”起来,构成一个十分完善、便利、现代的生活空间,确保日常的各类生活、公务、商务性活动可在此范围内迅速得以解决,使现代人生活、工作需求和心理感受得到最大的保证和满足。
“新都市主义”所倡导的社区特征是:居住与办公地点接近,可以大大节约时间成本;配套设施齐全,周边资源较为丰富。
这是由目前我国大城市中人们以工作为生活轴心的生存状态所决定的。
现代都市人面临激烈的竞争,必须追求最大的生活便利性,需要把握住都市的脉搏,占据繁华的心脏地带,才能保持生活和事业的节奏,才能有效协调工作与生活的各种矛盾,将居住、工作、商业活动、休闲愉乐紧密结合起来。
而“新都市主义”居住模式最根本的优越之处,就是在于外在城市资源交汇的中心地带,将现代人的时间、交通成本缩至最短,反之将机遇、情感等概率提高,形成最具个性、时代、广泛、效率的“新都市主义”居住主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