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持续发展的由来

合集下载

06可持续发展的基本理论

06可持续发展的基本理论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人与自然 环境的关系被称为“天人关系”, 中国古代的一些思想家提出了一系 列有关尊重生命和保护环境的思想 ,这些思想尽管带有某种朴素的直 观或顿悟的性质,其中道、儒、佛 三家是主要代表,它们的环境保护 思想可以说是可持续发展思想的启 蒙。
道家是中国古代哲学的主 要流派之一。以老庄为代表, 道家哲学比较系统地论述了 天人关系,提出“天”与 “人”合而为一,肯定人是 自然界的一部分,高扬了宇 宙生命统一论。
第二节 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内 涵与特征
一、定义
“我们共同的未来”中对可 持续发展定义为:既满足 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对后 代人满足其自身需求的能 力构成危害的发展。
包含2个含义:一是人类要发展,要满 足人类的发展需求;二是不能损害自 然界支持当代人和后代人的生存能力。 同时也包含不侵犯国家主权,可持续 发展涉及国际合作和国际间的公平, 创造一种支援性的国际经济环境,以 实现各国持续的经济增长和发展。还 意味着维护、合理使用并加强自然资 源基础,这种基础支持者生态环境良 性循环和经济增长。
• 环境破坏是受上述趋势多种因素作 用的结果,增长速度将超过人口和 工业的增长。由于地球的有限,这 五种趋势的增长是有限的,如超出 这个极限,后果很可能是人类社会 突然无可挽救的瓦解。 • 得出的结论是:人类社会经济无限 增长是不现实的,而等待自然极限 来迫使增长停滞又是难以接受的。 人类社会应该走最可取的道路—人 类自我限制增长。
• 3、取用有节,物尽其用 儒家注重经世 治国,他们所倡导的“礼义”政治是一 种有节制的政治,要求统治者要节制自 己的行为,克制自己贪得无厌的欲望, 把节约人、财、物上升到国策的高度。 儒家提出“政在节财”的主张,主要是 从政治和经济的角度来考虑问题的,但 它客观上具有自然保护的意义,因为, 节财就包括要节制利用自然资源,节制 利用自然资源就会避免对自然的掠夺和 浪费。

注册会计师CPA:可持续性信息披露知识点总结(会计)

注册会计师CPA:可持续性信息披露知识点总结(会计)

可持续性信息披露【知识点】可持续性信息披露★(一)概述1.可持续发展概念由来可持续发展概念的诞生最早可追溯到20 世纪80 年代,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在《我们共同的未来》这一报告中首次系统阐述了可持续发展的概念,明确可持续发展是指既能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以公平性、持续性、共同性为三大基本原则。

而后,联合国193 个成员国于2015 年在可持续发展峰会上正式通过17 个可持续发展目标,通过衡量社会、经济、环境三个维度,旨在从2015 年到2030 年间以综合方式彻底解决这三个维度的发展问题,转向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2.企业ESG 概念企业ESG是环境(environmental)、社会(social)和治理(governance)三个英文单词的缩写,其核心是关注企业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等非财务绩效的投资理念和评价标准,被视为“可持续发展”理念在企业界和投资界的具象投影,其内涵不仅包括企业追求可持续发展的核心理念,也包括企业践行可持续发展的行动指南与工具。

3.可持续性信息披露随着可持续发展成为全球共识,可持续性信息披露也在推动和追踪全球可持续发展进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自2020 年国家主席习近平在第75 届联合国大会正式承诺中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 年前达到峰值(碳达峰),努力争取2060 年前实现碳中和以来,以气候变化信息为代表的可持续性信息披露日渐成为国内外焦点。

除气候变化信息以外,一家企业从管理其业务对环境的影响(如企业的温室气体减排措施、资源回收利用等),到员工健康与安全和可持续供应链管理,再到企业文化和治理过程的完整性,都可纳入可持续发展问题的范畴。

相关可持续发展问题将通过直接方式(如原材料、劳工成本等)或间接方式(如员工、投资方、监管机构等利益相关方)影响企业的经营以及盈利状况。

因此,可持续发展问题不仅会在短期内对企业的整体价值产生影响,该影响还可能在中期甚至长期的尺度内持续。

21世纪中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21世纪中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把可持续发展战略列为全球发展战略,制定了 具有划时代意义的行动计划——《21世纪议 程》,使这一战略思想被世界各国所接受。
本次环境与发展大会成了人类改变传统发展模 式和开拓现代文明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二、可持续发展的概念与内涵
可持续发展的定义
布伦特兰的可持续发展定义(取自《我们 共同的未来》)“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 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自身需求的能力构成 危害的发展”。
在1996年3月八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审议通过的《关于 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 纲要的报告》中,明确提出了要实行经济体制和经济 增长方式这两个根本性转变,把科教兴国和可持续发 展作为两项基本战略。
提出了“实施这两大战略,对于今后十五年的发展乃 至整个现代化的实现,具有重要意义。要加快科技进 步,优先发展教育,控制人口增长,合理开发利用资 源,保护生态环境,实现经济社会相互协调和可持续 发展”。
二、可持续发展的概念与内涵
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基本内涵
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是发展,是鼓励 经济增长
可持续发展的标志是资源的永续利 用和良好的生态环境
可持续发展的目标是谋求社会的全 面进步
二、可持续发展的概念与内涵
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是发展,是鼓励经济增长
经济增长是必要的,必须通过经济的增长来提高 人类的生活水平,增强国家实力和社会财富。
停止发展是消极的,是没有出路的,它不能解决 人类面临的各种危机。
对发展中国家来说,生态环境恶化的一个重要根 源是贫困,只有发展,才能摆脱贫困,提高生活 水平,才能为解决生态危机提供必要的物质基础。
二、可持续发展的概念与内涵
可持续发展的标志是资源的永续利用和良好的生 态环境
经济和社会发展绝对不能超越资源和环境的承载能 力。

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理论与实施

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理论与实施

DUV:直接使用价值;
IUV:间接使用价值;
OV:选择价值;
第四节 自然资源—可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
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就是要合理开发合理 利用自然资源,使再生性资源能保持其在身产 能力,非再生性资源不至过度消耗并能得到替 代资源的补充,环境自净能力能得以维持。
一、自然资源的分类
自然资源是指自然界中能被人 类利用的物质和能量的总和。
响应指标
主要包括人口出生率、教育投资占GDP
的比率、再生能源的消费量与非再生能源消 费量的比率、环保投资占GDP的比率、污染 处理范围、垃圾处理的支出、科学研究费用 占GDP的比率等。
第二节 有关改进衡量发展指标的新思路
一、衡量国家(地区)财富的新标准
人造资本

家 财
自然资本

人力资本
人造资本
从注重眼前利益和局部利益的发展转向注重长
远利益和整体利益的发展; 从资源推动型的发展转向知识经济推动型的发
展。
一.对传统经济学的修正
(一)对传统国民生产总值(GNP)的修正
GNP(gross national production):指一个 国家在一定时期(一年)内,以货币表现的国内 和国外所生产的产品和劳务的价值总量。
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应该包括全球、国家、 地区以及社会四个层次,他们分别涵盖以下几个 方面: 社会系统,主要有科学、文化、人群福利水平 或生活质量等社会发展指标,包括食物、住房、 居住环境、基础设施、就业、卫生、教育、培训、 社会安全等; 经济系统,包括经济发展水平、经济结构、规 模、效益等;
人力资本不仅与人的先天素质有关系,而且与
人的教育水平、健康水平、营养水平有直接关
系。

第三章 可持续发展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第三章 可持续发展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第三章可持续发展Sustainable development一、可持续发展的由来1、古代朴素的可持续发展思想西方一些经济学家如马尔萨斯(1802年)、李嘉图(1817年)和穆勒(1900年)等,他们也较早地在著作中提出过人类消费的物质限制,即人类的经济活动范围存在着生态边界。

2、现代可持续发展思想的产生*早期的反思——《寂静的春天》*一服清醒剂——《增长的极限》*全球的觉醒——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可持续发展的提出——《我们共同的未来》*重要的里程碑——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二、可持续发展概念与内涵(一)对发展和可持续的理解1.发展的内涵•人类的发展观经历了数次跃迁①发展=经济增长•仅仅是指经济领域的活动•其目标是产值和利润的增长,物质财富的增加②发展=经济增长+经济结构优化•一定的社会经济改革③发展=经济增长+经济结构优化+环境保护④发展=可持续发展•发展并非是纯经济性的,是一个广泛的综合的概念;•发展是受限制的a.经济因素的制约b.社会因素的制约c.生态因素的制约(是最基本的)2.可持续性的内涵该过程在一个无限长的时期内,可以永远地保持下去,而系统的内外不仅没有数量和质量的衰减,甚至还有提高。

•对可持续性的理解与应用领域有关如:生态系统的可持续性,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可持续的环境等。

(二)可持续发展的概念1.布伦特兰夫人提出的概念定义: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自身需求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

1987年在《我们共同的未来》报告中提出1989年UNEP第15届理事会通过并得到接受和认同两个根本点a.人类要发展—满足当代人的基本需求b.不损害后代人的需求—体现了代际公平•该概念是目前最有权威和被引用最广泛的局限性a.仅强调了当代人与后代人之间的关系,未涉及人与自然的关系;b.在人与人的关系中,忽视了当代人之间的关系c.基本需求和满足需求的能力如何度量的问题2.几种具有代表性的定义(1)着重于自然属性的定义“保护和加强环境系统的生产更新能力”,即可持续发展是不超越环境再生能力的发展。

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由来

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由来

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由来
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由来可以追溯到20世纪70年代,当时全球出现了一系列严重的环境和社会问题。

这些问题主要包括全球能源危机、环境污染、资源短缺、生物多样性丧失、社会不公等。

人们逐渐认识到,过度开采和不可持续的发展模式是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

在《我们共同的未来》报告中,布兰特兰德委员会把可持续发展定义为“满足当前需求而不损害后代满足其需求的能力”。

这个定义强调了对当前和未来世代的责任,提出了关注经济、环境和社会三个方面的可持续发展目标。

随后,1987年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发布了《人类发展报告》,将可持续发展列为人类发展的核心目标之一。

1992年,联合国在里约举办了地球峰会,制定了《可持续发展议程》,将可持续发展纳入了国际政治和经济议程中。

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由来是对人类对环境和资源的过度利用以及未来世代的需求的关注。

它提倡在经济发展的同时保护环境和提高社会公正,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这个理念的提出和发展是人类社会在面临全球性挑战时对可持续发展的一种回应。

可持续发展理念概述

可持续发展理念概述

二、可持续发展的“发展”内涵
可持续发展的“发展”概念内涵十分 丰富,首先是对传统的发展概念的改 变,涵盖经济、社会、环境和资源等许 多方面。为什么中国要走可持续发展道 路?我国当前正处在经济快速增长的发 展过程中,面临着提高社会生产力、增 强综合国力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历史 任务,同时又面临着相当严峻的问题和 困难,如庞大的人口基数,资源相对短 缺,环境污染不断加剧,生态变化态势 令人担忧,经济发展水平低等,这对今 后的发展将带来巨大的压力。
3、从生态经济学的角度而言,可持续发 展就是追求建立在保护地球自然生态系 统基础之上的经济持续发展;
经济发展要与生态保护相统一;
经济效益、社会效益要与生态效益相 统一。
资源的永续利用和生态的良性循环, 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标志。
4、从社会伦理的角度而言,主张公平 分配地球资源的原则;
即满足当前发展的需要,又考虑未来 长远发展的需要;
4、中国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框架 是:
(1)人口战略: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 素质,开发人力资源; (2)资源战略:建立资源节约型的国民经 济体系; (3)环境战略:建立与发展阶段相适应的 环境保护体制; (4)稳定战略:坚持国民经济稳定、持 续、协调发展方针。
5、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总 体目标是:
我国当前正处在经济快速增长的发展过程中面临着提高社会生产力增强综合国力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历史任务同时又面临着相当严峻的问题和困难如庞大的人口基数资源相对短缺环境污染不断加剧生态变化态势令人担忧经济发展水平低等这对今后的发展将带来巨大的压力
第3章 可持续发展理念概述
第一节 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由来
1784年,以瓦特发明了蒸汽机为标志, 迎来了英国产业的革命,机器生产代替了传 统的手工劳动,创造了前所未有的生产力。 随之在全球形成了“高生产、高消耗、高污 染”的发展模式,出现了“人口暴涨、粮食短 缺、能源危机、环境污染”的资源环境问题, 在全球范围内相继发生了许多震惊世界的环 境污染事故,不但严重制约了经济的发展, 而且直接威胁到人类的生存安全。工业革命 以来出现的种种环境与资源问题,使传统的 发展模式受到严重挑战。

农业生态学 第八章 可持续发展与生态农业

农业生态学 第八章 可持续发展与生态农业
Choctaw 生态工业园区 • 中国:贵港国家生态工业(制糖)
示范园区
丹麦:Kalunborg 生态工业园区
• 该园区以发电厂、炼油厂、制药厂和石膏制 板厂4个厂为核心企业,把一家企业的废弃物 或副产品作为另一家企业的投入或原料,通 过企业间的工业共生和代谢生态群落关系, 建立“纸浆—造纸”、“肥料—水泥”和 “炼钢—肥料—水泥”等工业联合体。
• 主张:低投入、不施化肥、农药、小型 农业。
3、现代农业发展过程中的几种思潮
• 农业现代化思潮 • 绿色革命思潮 • 自然农业思潮 • 可持续农业思潮
三、农业可持续发展与可持续农业
1、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1)增加粮食生产,妥善解决粮食问题 (2)促进农村综合发展,消除农村贫困
状况 (3)合理利用,保护和改善自然资源,
沼气
加工厂
沼制泥污
制取
液沼
经 济 产 品
水废
乡镇 工业
灌污 水废 预处理
水产养殖 氧化塘 水生生物
沼 气 沼液 气
产 出
渣 畜禽饲养
用生 能活
用回水污
农田

林地 草地

菜地
太阳能
(5)多功能农工联合生产系统
植被恢复及 水土保持生
态工程
生态工业与生态工业园区
• 生态工业:指仿照自然界生态过程物质循环的 方式来规划工业生产系统的一种工业模式。
• 产量:减产 5-10% ,干旱年代则相等或高于, 投入工业辅助能大大降低,收入下降。
(3)生态农业
• 1971年 Acres 杂志提出生态农业思想
• 1981年英国科学家定义为“生态上能自 我维持,低输入的,经济上有生命力的, 目标在于不产生大的和长远的环境方面 和审美方面不可接受的小型农业。这与 中国的生态农业是有明显区别的。

《农业生态学》第八章 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解析

《农业生态学》第八章 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解析
1.中国古代的环保思想,我国
2200 多年前,“永续利用”的思想和定期 封山育林的法令。 2.西方: 19世纪对林业和20世纪对 渔业的研究,提出了可再生资源“可 持续产量”问题。
3.近代和现在:
(1)1962年,美国生物学家R.卡逊的科 普《寂静的春天》,针对有机农药的无节 制使用会威胁人类生存。 (2)1972年,《增长的极限》:人口- 灾难性的崩溃--“零增长”。 (3)80年代,《建设一个可持续发展的 社会》和《我们共同的未来》--理论研 究的不断深入。 (4)1992年,《21世纪议程》--认 识深化的结晶。
四、中国的可持续行动



1 .李鹏总理参加 1992 年环发大会 2 .1992 年国务院颁布《中国环境与发 展十大对策》 3 .1994 年制定《中国 21 世纪议程》: 是全球第一部国家级的“ 21 世纪议 程”。 4 .1998年,中国21世纪议程农业行动 计划
第二节 农业的历史发展阶段与现代农业 发展思潮
二、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
定义:可持续发展是在满足当代
人需要的同时,不损害后代人满 足其自身需要的发展。
2.可概括为以下几方面:

(1)自然属性: 即可持续发展是不超越环境
系统再生能力的发展。
(2)社会属性: 在生存于不超出维持生态系
统承载能力的情况下,改善人类的生活品质。
(3)经济属性: 当发展能够保证当代人的福
本章结束!
源利用率、 养分、水分平衡、水土流失率、 资源更新率、能量产投比

2. 经济发展指标 :土地生产率、劳动
生产率、资金利润率、产值、收入等

3.社会发展指标 :人均食品占有量、劳
动就业 率、失业率、福利水平、寿命等

第十章 可持续发展的基本理论

第十章  可持续发展的基本理论

二、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思想
1、可持续发展鼓励经济增长
不否定经济增长,尤其是穷国的经济增长,但需要重新审视如何 推动和实现经济增长。
2、可持续发展标志是资源的永续利用和良好的生态环境
要求以自然资源为基础,同环境承载力相协调。
3、可持续发展的目标是谋求社会的全面进步
以提高生活质量为目标,同社会进步相适应。 承认并要求在产品和服务的价格中体现出自然资源的价值。 以适宜的政策和法律体系为条件,强调“综合决策”和“公
委员会于1987年向联合国大会提交了经过充分论证 的研究报告——《我们共同的未来》。
三个共同:共同的问题、共同的挑战、共同的努力。
5、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环境与发展的里程碑
1992年6月,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UNECD)在巴西 里约热内卢召开,共有183个国家的代表团和70个国际 组织的代表出席了会议,102位国家元首或政府首脑到 会讲话。
1990年 1991年 1992年 1993年 1994年 1995年
UNCED第一次实质性筹备会议在内罗毕召开
世界银行、UNEP、联合国开发署(UNDP)设立“全球环境基金” (GEF) 《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生物多样性公约》开始第一次谈判
在北京召开的发展中国家环境与发展部长级会议通过《北京宣言》
1972年,来自世界113个国家和地区的代表汇聚一堂, 在斯德哥尔摩召开了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共同讨论 环境对人类的影响问题。
大会通过的《人类环境宣言》宣布了37个共同观点和 26项共同原则。
4 、《我们共同的未来》—环境与发展思想的重要 飞跃
20世纪80年代伊始,联合国成立了以挪威首相布伦特兰 夫人(G·H·Brundland)为主席的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 (WECD),以制订长期的环境对策,帮助国际社会确立 更加有效地解决环境问题的途径和方法。

可持续发展

可持续发展

(三)国际化于世界环发大会
1987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在题为《我们共同 的未来》的报告中,第一次阐述了“可持续发展”的概念。 在可持续发展思想形成的历程中,最具国际化意义是1992 年6月在巴西里约热内卢举行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 在这次大会上,来自世界178个国家和地区的领导人通过 了《21世纪议程》、《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等一系列文件, 明确把发展与环境密切联系在一起,使可持续发展走出了 仅仅在理论上探索的阶段,响亮地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战 略,并将之付诸为全球的行动。
(一)缘于一个海洋生物学家对鸟类的关怀
在所有可持续发展大事记中,有一个美国女海洋生物 学家的名字总会被提起,她就是莱切尔•卡逊(Rachel Carson)。这是因为在上个世纪中叶她推出了一本论述杀 虫剂,特别是滴滴涕对鸟类和生态环境毁灭性危害的著作 ——《寂静的春天》。尽管这本书的问世使卡逊一度备受 攻击、诋毁,但书中提出的有关生态的观点最终还是被人 们所接受。环境问题从此由一个边缘问题逐渐走向全球经 济议程的中心。在这之后,随着公害问题的加剧和能源危 机的出现,人们逐渐认识到把经济、社会和环境割裂开来 谋求发展,只能给地球和人类社会带来毁灭性的灾难。
(三)公平发展
可持续发展思想的公平发展包含两个纬度: 一是时间纬度上的公平,当代人的发 展不能以损害后代人的发展能力为代价; 二是空间纬度上的公平,一个国家或 地区的发展不能以损害其他国家或地区的 发展能力为代价。
(四)高效发展
公平和效率是可持续发展的 两个轮子。可持续发展思想的高 效发展是指经济、社会、资源、 环境、人口等协调下的高效率发 展。
可持续发展理论
小组成员: 鲁昱晨 郭娟娟 高建利 王 玲
一、可持续发展理论的由来
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形成经历了相当长的历史过程:

第3章 可持续发展理论

第3章 可持续发展理论

人口 生产
环境 生产
指在自然力和人力共同作用下环境对其自然结构、功 能和状态的维持与改善,包括消纳污染(加工废弃物、 消费废弃物)和产生资源(生活资源、生产资源)。
人口 生产 环境 生产
♪ 三种生产的关系呈环状结构。
物质 生产
♪ 任何一种“生产”不畅都会危害世界系统的持续运行;
反过来可以说,人和环境这个大系统中物质流动的畅
自然力

(二)物资生产、人口生产、环境生产的 内涵及其联系
物质 生产
指人类从环境中索取生产资源并接受人口生产环节产 生的消费再生物,并将它们转化为生活资料的总过程。 该过程生产出生活资料去满足人类的物质需求,同时 产生加工废弃物返回环境。 指人类生存和繁衍的总过程。该过程消费物资生产提 供的生活资料和环境生产提供的生活资源,产生人力 资源以支持物资生产和环境生产,同时产生消费废弃 物返回环境,产生消费再生物返回物资生产环节。
《美国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 可持续的美国和新的共识 》
国 家 层 次 上
第五个环境行动计划 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优先领域、实施 可持续发展的具体措施等 1994年编制《中国21世纪议程》 及其“优先行动”,并将可持续发展作为国家 发展的基本战略。
二、可持续发展的主要理论
(一)可持续发展理论研究的四个主要方向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因为自己的发展和需求而损害后代人发展所必需的资源和
环境条件。
共同性原则
可持续发展是全人类的发展,必须全球共同 联合行动,这是由于地球的整体性和人类 社会的相互依存性所决定的。
实现可持续发展需要地球上全人类的共同努
力,追求人与人之间、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
是人类共同的道义和责任。

可持续发展的由来

可持续发展的由来

1987年2月该委员会在日本东京召开的第八次委员会上通过 了一份报告《我们共同的未来》,即布伦特兰报告。该报告首 次给出了可持续发展的定义:“是能够满足当前的需要又不危 及下一代满足其需要的能力的发展。” 1991年,国际自然联合会等3家机构又联合推出了一份题为 《关心地球:一项持续生存的战略》的报告。该报告从保护环 境和环境与发展之间关系角度,对建立可持续发展的社会的主 要原则和行动做了详细的分析与论述。 1992年巴西里约地球问题首脑会议上.国际社会通过了《21 世纪议程》,这是第一份可持续发展全球行动计划。 2000年联合国千年首脑会议上,大约 150名世界领导人签署 协议,确定了一系列有时隈的指标,包括把全世界收入少于一 天一美元的人数减半,以及把无法取得安全饮水的人数比率减 半。 2001年世界每个区域都举行了政府问分区域和区域筹备委员 会会议。2002年的南非约翰内斯堡可持续发展会议是里约会议 以来最重要的一次会议,它要求各国采取具体步骤,并更好地 执行《21世纪议程》的量化指标。
1、增长的极限来自 于地球的有限性 2、反馈环路使全球 性环发问题成为一个 复杂的整体 3、全球均衡状态是 解决全球性环发问题 的最终出路

三、《我们共同的未来》——可持续发展的
国际性宣言
联合国于1983年12月成立了由挪威首相布伦特兰夫人为主 席的“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对世界面临的问题及应采取 的战略进行研究。1987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发表了 影响全球的题为《我们共同的未来》的报告,它分为“共同的 问题”、“共同的挑战”和“共同的努力”三大部分。这份报 告鲜明地提出了三个观点: 1.环境危机、能源危机和发展危机不能分割; 2.地球的资源和能源远不能满足人类发展的需要; 3.必须为当代人和下代人的利益改变发展模式。 在此基础上报告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即:能够 满足当前的需要又不危及下一代满足其需要的能力的发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决定可持续发展水平的因素是什么?试举 例说明。
? 中国可持续发展的现状。
——1987 年环境和发展委员会 (WCED )《我们共同的未来》
核心:“公平”与“和谐”
二、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概念
经济发展是根本


资源永续利用,生态环境持续 良好是基础

续发展的基本原则
公平性原则 持续性原则 共同性原则
四、可持续发展的理论探讨与实践
可持续发展
一、可持续发展的由来
现代可持续发展思想的产生 早期的反思 ——《寂静的春天》 一服清醒剂 ——《增长的极限》 可持续发展的提出 ——《我们共同的未来》 重要的里程碑 ——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
二、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概念
“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对后代人 满足其自身需求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 ”。
1 、可持续发展的支撑结构
以人为本 六个空间



资源 环 境 态 济空 空

生经
间间

基 础 设 施
间 空 络 网
四、可持续发展的理论探讨与实践
2 、可持续发展与五律协同
自然规律 技术规律 社会规律 经济规律 环境规律
五律 五律协同
五力 五力协同
自然力 技术力 社会力 经济力 环境力
可持续发展
五、可持续发展的案例分析
江苏水系的污染控制构想
控制战略 —— 清污两制、控源导流
总体方案 —— 三线工程
大家学习辛苦了,还是要坚持
继续保持安静
四、可持续发展的案例分析
“源地控源”与“控源导流”两种思路比较
源地控源 控源导流
自然规律 社会规律 经济规律 技术规律 环境规律
思考题
? 《中国21 世纪议程》的主要内容包含哪 几个方面?《中国21 世纪议程》的特点 是什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