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课一等奖高中语文选修《蜀相》
《蜀相》群文阅读一等奖说课稿
《蜀相》群文阅读一等奖说课稿《《蜀相》群文阅读一等奖说课稿》这是优秀的说课稿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1、《蜀相》群文阅读一等奖说课稿一、说教材《蜀相》选自人教版语文选修教材《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一单元,是一篇自主赏析篇目。
本单元为古代诗歌鉴赏的第一单元,单元教学目标为掌握诗歌鉴赏的重要方法“以意逆志,知人论世”。
以意逆志,即我们在解说诗歌的时候,要正确理解字义、词义,结合自己的切身体会去推测作者的本意;知人论世,即结合作家生平经历和时代背景理解作品。
《蜀相》是第一单元的重点篇目,也是杜甫的名篇,这首诗歌是进行“以意逆志,知人论世”鉴赏方法指导的很好素材。
二、说学情高二学生此前已学习过不少古代诗歌名篇,初步具有了阅读并鉴赏诗歌的知识和能力,对于诗歌可以自主完成一些简单的赏析,但学生对杜甫诗的认识支离破碎,甚至很少静下心来去思考和理解杜甫。
最主要的是学生的诗词鉴赏能力很薄弱,有待于提升。
三、说教学设计本次课题是“位卑未敢忘忧国---以《蜀相》为主的群文阅读”。
这是旧教材向新教材过渡,也是基于核心素养下新课程模式的一种探索。
群文阅读不仅能扩充学生的知识面,更能有效地让学生对某一主题的诗歌,或者对某一类型的诗歌有所了解和学习。
它能在对比中非常高效地提升学生的诗词鉴赏能力,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
这个主题很显然是让学生在提高诗词鉴赏能力的过程中体悟杜甫忧国忧民的高尚情怀,即语文四大核心素养里面的“审美的鉴赏与创造;文化的理解与传承”。
所以本节课我重点选取杜甫后期的几首诗歌,让学生感知杜甫颠沛飘零时还不忘国民的伟大人格。
基于此,我们教学目标是按照语文的四大核心素养设计的。
1、组诗阅读,整体感知杜甫后期诗歌的感情基调和主题思想。
2、通过以意逆志、知人论世,读懂诗歌内容,体味作者的思想感情和作品的深层意蕴。
3、品读重点词句,把握诗歌景和情,提高诗词鉴赏能力。
4、理解和传承杜甫位卑却不忘忧国的精神品质。
《蜀相》优质课获奖课件
步骤1
四、实战演练
08年全国卷
春日即事
李弥逊①
小雨丝丝欲网春, 落花狼藉近黄昏。 车尘不到张罗地②,宿鸟声中自掩门。 【注】 ①李弥逊(1085~1153),字似之,吴县(今属 “网”是网住、留住的意思。首句运用了比喻的 江苏省苏州市)人。历任中书舍人、户部侍郎等职。因竭力反 修辞手法,暮春时节的丝丝细雨,连续不断,相 对秦桧的投降政策而被免职。②张罗地:指门可罗雀、十分冷 互交织,像是张开了一张弥天大网,要把即将逝 落的地方。 去的春天网住却无法网住。一个“网”字寓情于 请对首句“网” 字进行赏析。 景,唤起诗人对春光即逝的伤感,表现了诗人政 治上失意后的寂寞惆怅之情。
壮志未酬含恨终身的英雄人物
公之为武侯恨,正所以自恨也。 《唐诗钞》
知人论世
此诗作于唐肃宗上元元年 (760 年 ) 。杜甫避 乱成都的次年春天,安史之乱仍未平息,唐王朝 仍处于风雨飘摇之中;唐肃宗信任宦官,猜忌如 杜甫这样真正忧国忧民的文人。 杜甫经历了一系列仕途打击,其“致君尧舜上, 再使风俗淳”的理想彻底落空 。 诗人流落蜀地, 寄人篱下,困厄穷途,家事、国事均忧心忡忡,
五、课后作业
市学案 P107 1——6
答题步骤: (1)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 (2)看这个字或者词有没有构成语法现象,有没有用 到什么修辞手法以及其他的表达技巧,展开联想把 该字放入原句中描摹景象。 (3) 表达了怎样的感情或点出该字烘托了怎样的意境。
“ 自”“空”两字最为生动 句中释义 传神。“自”的意思是独自, “空”的意思是白白的,徒然 描摹景象 的。碧草映照台阶,却无人欣 (手法) 赏,枉有一片春色;黄鹂隔叶 步骤2 鸣唱,却无人倾听,徒有婉转 妙音。以动衬静,用黄鹂鸟的 感情/意境 叫声反衬出祠堂周围的寂寥冷 落。诗人寓情于景,以乐景写 哀情,表现了心中的伤感,为 步骤3 下文感叹诸葛亮的壮志未酬作
《蜀相》校内优质课一等奖课件
诵读·觅诗心
知 其 人
请填空:
的杜甫
子美 巩县 少陵野老
杜工部 诗史 诗圣
现实主义 三吏
单击图标添加图 片
三别 沉郁顿挫
感动中国人物:杜甫
他,生于唐朝,亲眼目睹了安史之乱,用他如椽 的巨笔和现实的态度,留存下那一段腥风血雨的 记忆,他的诗被尊为“诗史”;
他,来自民间,亲身体验了流离之苦,以他沉郁 的诗风和忧民的情怀,确立了他在诗坛上的颠峰 地位,他的人被尊为“诗圣”。
诵读·觅诗心
碧草照映台 阶呈现自然 的春色,
树上的黄鹂 隔枝空对婉 啭鸣唱。
诵读·觅诗心
定夺天下先 主曾三顾茅 庐拜访,
辅佐两朝开 国与继业忠 诚满腔。
诵读·觅诗心
可惜出师伐 魏未捷而病 亡军中,
长使历代英 雄们对此涕 泪满裳!
诵读·觅诗心
丞相祠堂何处寻 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 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 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 长使英雄泪满襟
他,心系苍生,慨叹“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 骨”;
他,胸怀天下,高唱“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 淳”。
他就是唐代最伟大的诗人——杜甫!
诵读·觅诗心
论 其 世
伤感
充满家国之忧
安史之乱未息 仕途
打击 理想彻底落空
国势艰危
生民涂炭
单击图标添加图 片
深沉 请缨无路 报国无门
诵读·觅诗心
叙事
丞相祠堂何处寻 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 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 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 长使英雄泪满襟
抒情
写景 议论
诵读·觅诗心
惋惜之情
诵读·觅诗心
怀人→伤己
《蜀相》教学设计一等奖3篇
4、《蜀相》教学设计一等奖教学目标知识目标◆学习《登高》了解咏怀诗情景交融的特点。
◆学习《蜀相》了解咏史诗借古伤今的特点。
能力目标◆通过参照对比,学会鉴赏作品,进而体会杜甫沉郁顿挫的诗歌风格◆把握重点词语,分析景物意象,体味作者的思想感情和作品的深层意蕴。
情意目标◆感受诗人忧国忧民的情操和对理想境界追求的精神。
教学设想1.通过比较、涵咏,赏读结合,揣摩诗歌的丰富意蕴,体会诗人的风格特征。
2.点拨、讨论、讲析相互结合,积极调动学生参与意识。
3.拟采用屏幕投影的方式,准备与诗歌内容相近的风景图片及相关的诗词、资料,达到形象、直观的效果,并扩大课堂的容量。
4.教学用时:一课时。
教学重点难点1.重点:引导学生学会涵咏鉴赏诗歌,提高审美能力和审美品位。
2.难点:理解杜甫,真正领会诗人博大的胸襟、体会出诗中郁勃的情势。
教学过程设计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诵读感知觅得诗趣【投影】课前投影杜甫肖像,配乐。
【提问】知道他是谁?熟悉他的诗吗?请几位同学读一句你最喜爱的杜甫写的诗。
【讲述】这是一位距今一千二百多年前的诗人,一位用他的诗歌感染了一代又一代心灵的诗中圣哲。
他是仁爱传统精神的集大成者,他是辉煌唐诗队伍的领军人物,他是目光敏锐烛照黑暗的孤独的歌手,他是上下求索壮志难酬的执著的斗士。
今天我们通过他的两首诗作《登高》和《蜀相》,一起走近杜甫,去领略一位伟大诗人的人格魅力,去体会一位天才诗人的艺术天赋。
【板书】蜀相登高【投影】简介杜甫杜甫(712—770),字子美,自称少陵野老,京兆杜陵人,唐代大诗人。
他创作的许多诗歌,显示了唐代由盛转衰的历史过程,因而称为“诗史”。
著有《杜工部集》。
尽得古今之体势,而兼人人之所独专矣——[唐]元稹穷高妙之格,极豪逸之气,包冲淡之趣,兼俊洁之姿,备藻丽之态,而诸家之所不及。
——[宋]秦观世上创痍,诗中圣哲;民间疾苦,笔底波澜。
——郭沫若下面请大家一起诵读两首诗,要求:先读《蜀相》,后读《登高》。
课文《蜀相》的教案一等奖3篇
1、课文《蜀相》的教案一等奖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掌握诗歌诵读的基本方法。
2、了解诗歌常见的表现手法。
能力目标:1、多诵读,多推敲,理解诗中的言外之意。
2、了解常见的艺术手法并运用其解读古代诗歌、体味意境。
3、把握重点词语,分析景物意象,体味作者的思想感情和作品的深层意蕴。
情感目标:感受诗人忧国忧民的、强烈的爱国主义感情。
教学重点:了解诗歌创作的时代背景,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掌握古诗的诵读。
教学难点:把握诗歌的景与情,感受品味诗歌的意境。
教学方法:1、反复吟诵,细细品味诗歌蕴含的思想感情,感知诗歌的声韵美。
2、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采用讲析和讨论相结合的方法。
3、点拨法。
对于诗歌,点拨最能体现意境的语句或诗歌的特点。
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语设计1、聊聊流行歌曲,带出唐朝乐队,说《梦回唐朝》,介绍大唐盛世和写作背景,明确教学任务。
同学们知道老师刚才给大家放歌曲的原因吗?(缓解紧张情绪)想让大家知道我也曾和你们一样的年轻,不过现在老了;我也很喜欢流行音乐不过老师比较喜欢那些有一定文化底蕴的。
所以老师很喜欢唐朝乐队的歌。
唐朝乐队是中国当代最著名的摇滚乐队。
老师最喜欢他们的成名曲《梦回唐朝》。
喜欢这首歌,不仅仅是因为它好听,更重要的是这首歌总能将我带回大唐盛世。
大唐盛世是中国历史上最繁荣的时期。
这时国家统一,经济繁荣,政治开明,文化发达,对外交流频繁,社会充满自信,民族的自信心、自豪感,以及气度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无不呈现出活跃的状态。
其国势之强盛,气象之恢宏,确是令人叹为观止,她不但在中国历史上是一个亮点,放到世界历史上也是值得我们骄傲的一片辉煌。
然而,遗憾的是,大唐盛世只维持了短短的五十年。
在安史之乱爆发后,大唐盛世便像纽约的世贸大楼一样轰然倒塌了,而且,从此就走上了日益衰落的不归路。
因此生活在那时的人们就仿佛一下子从天堂掉到了地狱一般,他们的感受是可想而知,尤其是那些忧国忧民,以天下为己任的人,他们的感受就更强烈了。
2 《蜀相》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2 《蜀相》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蜀相》教学设计【设计理念】本课选自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鉴赏》第一单元,这个单元主要学习如何理解中国古典诗歌的内容和主旨,深切感受其中所包孕的意蕴美和情感美。
新课标指出“鉴赏文学作品,感受和体验文学作品的语言、形象和情感之美,能欣赏、鉴别和评价不同时代、不同风格的作品,具有正确的价值观、高尚的审美情趣和审美品位"。
这首诗《蜀相》,诗人杜甫无论写景、叙事,还是议论,都交融着一种深沉笃至的追寻、凭吊的感情。
因此,本课应引导学生抓住关键字词句涵咏品味,理解全诗,体悟诗中表达的复杂深婉的情思。
从而帮助学生经过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培养审美的内在品质,经过梳理与探究总结出关于鉴赏诗歌的理性认识,充分利用语言将自己体验到的美感表达出来。
【学情分析】对于高二理科实验班的学生来说,学生对杜甫其人及其诗歌风格已经有所了解,因此学生对杜甫沉郁顿挫的诗散风格以及杜甫优国优民的情怀并不陌生。
高二的学生与高一学生相比,分析能力、理解能力和概括能力都有提高,且对知识的求知欲望也非常强,那么再次学习杜甫的经典诗歌就不能简单的停留在"诗歌表达了什么”这一层面上,而应积极探讨“诗歌通过什么方式表情达意",在课堂上要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课堂主体地位。
此外,高二13、14班部分学生学习能力相对较弱,所以不仅要注意学生成长的大方向,还要留意个别理解能力相对较弱的学生,尽量做到因材施教,以学定教,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体现老师的辅助作用。
【教学目标】1.涵咏字句,理解“自〞和“空"在诗中的情感,整体领悟诗人情感,把握诗歌主旨。
2.学习用“以意逆志,知人论世”的方法鉴赏诗歌,感受杜甫的人文情怀,培养当代学生的责任、担当意识。
【教学重点】涵咏字句,理解“自〞和“空"在诗中的情感,整体领悟诗人情感,把握诗歌主旨。
【教学难点】学习用“以意逆志,知人论世"的方法鉴赏诗歌,感受杜甫的人文情怀,培养当代学生的责任、担当意识。
国家一等奖选修《蜀相》课件
• “芳树无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鸟空鸣 ” ——唐代诗人李华
请同学们写下一两句你们想对杜甫说的 话。
虽然您________,但是在我心中,您________。
“一个博爱的杜甫”。“安得广厦千万间, 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感动了天下人。 “一个忧国忧民的杜甫”。“感时花溅泪, 恨别鸟惊心”道出了他目睹国家破败的悲伤。
杜甫(712—770)
字_子__美_,自称_少__陵_野__老__。 他创作的许多诗歌,显示了唐 代由盛转衰的历史 过程,被称为“_诗_史__”,是我 国古代诗歌的现实主义高峰。 杜甫也被誉为“_诗__圣_”。
在艺术上,他善于运用各 种诗歌形式,风格_沉__郁_顿__挫__; 语言精练,具有高度的表达能 力。著有《_杜__工_部__集__》。
公元760年,杜甫避乱成都的次年春天。 从杜甫个人的处境来看,政治上很不得志。生 活上艰难困苦。 从当时社会现实来看,安史之乱仍未平息,唐王 朝仍处于风雨飘摇之中;人民大量死亡,生产 遭到大破坏;唐肃宗的昏庸,信任宦官,猜忌 功臣。 所以当他来到诸葛祠时,缅怀诸葛亮的为人, 特别是他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 以及他和刘备君臣二人之间那种鱼水相得的关 系,不禁百感交集,写下了这首诗。
水中取 面军西 偏帐蜀 能里, 用,定 火变南 攻金蛮
木, 土东 爻和 神北 卦拒
,,
诸葛亮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一五 收 心丈 二 只原 川 为前 , 酬, 排 三点 八 顾四 阵
十, 九六 盏出 明七 灯擒
,,
如果让你用“一个
的杜甫”的格式
来介绍诗人,你会填什么词?
2023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蜀相》公开课一等奖课件
“英雄”是指失败的 英雄,也包括着诗人自己。 这一句写出了历史上一切 事业未竟的英雄人物对诸 葛亮壮志未酬的深深遗憾 和共鸣。
思想感情:深沉、叹惋、感伤
思考:诗人为什么会与诸葛亮这样一个悲
剧英雄产生共鸣?他的情感为什么是深沉 和悲伤的?
挖掘二者连接点
人物 角度
时代
诸葛亮 战争频频 动荡不安
杜
甫
定夺天下先主曾三顾茅庐拜访, 辅佐两朝开国与继业忠诚满腔。
诗人所以景仰诸葛武侯的缘由:
诸葛亮的雄才大略
三顾频烦天下计,
两朝开济老臣心。 诸葛亮的忠心报国
诸葛亮的宏伟业绩
思想情感:称颂、崇敬、仰慕
三顾频烦说的是谁?
思考:题目是蜀相,可是颈联写刘备
是为了什么?
一、写刘备是为了从侧面烘托诸葛亮的 才智和抱负。
• 一个有才气的杜甫。因为他写了许多有名的诗作,被人们称 为诗圣
• 一个历经磨难的杜甫。因为杜甫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时期, 经历了安史之乱,亲历了战争,了解战争给人民带来的苦难, 自己也在战争中东奔西走。
• 一个忧国忧民的杜甫。有诗句为证:“安得广厦千万间,大 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写过《三吏》《三别》等反映残酷兵役 给人民带来痛苦的诗文。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思考:本诗的感情基调是怎样的?
感伤、叹惋
诗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杜甫游武侯祠的所见 所感。
丞相祠堂何处 寻 ?锦官城外柏森森。
体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对郁郁葱葱的翠柏 的描写有什么作用?
20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2《蜀相》 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下册
2《蜀相》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下册3.2《蜀相》教学目标1.把握重点词语,分析意象,体味作品的深层意蕴。
2.联系诗歌创作的时代背景及诗人的人生经历,体会诗人对诸葛亮“出师未捷身先死"的惋惜和对他才干、德行的称颂。
3.比较阅读李白的《蜀道难》和杜甫的《蜀相》重点难点重点1.把握诗歌的景与情,感受品味诗歌的意境。
2.比较鉴赏《蜀相》和《蜀道难》在写法上的不同。
难点1.体悟颔联中“自”“空"的含义。
2.理解杜甫对诸葛亮的仰慕和惋惜之情,把握杜甫忧国忧民的情怀。
教学过程一、对联导入多媒体出示对联:“一生惟谨慎,七擒南渡,六出北征,何期五丈崩摧,九伐志能遵教受;十倍荷褒荣,八阵名成,两川福被,所合四方精锐,三分功定属元勋。
”大家猜猜这副对联写的是谁对联说的是诸葛亮一生的事迹功勋,对于这位先贤,杜甫是如何看待的这节课我们一起走进《蜀相》去看。
二、诵读感知,体味诗意1.了解杜甫及诗歌写作背景,学生齐读全诗正音,读准节奏。
作家作品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唐代著名的现实主义诗人。
杜甫被后人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
主要作品:《望岳》《登高》《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三吏"(《新安吏》《石壕吏》《潼关吏》)、“三别”(《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等。
背景资料《蜀相》作于唐肃宗上元元年(760)春,当时杜甫初至成都曾游武侯祠。
从当时社会现实来看,安史之乱仍未平息,唐王朝仍处于风雨飘摇之中。
在这种情况下,杜甫的心情自然是很苦闷的。
他来到武侯祠缅怀诸葛亮,思及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以及他和刘备君臣之间鱼水相得的关系,不禁百感交集,因而写下了这首诗。
泪满襟(jīn) 祠(cí)堂衰鬓(bìn)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优质课一等奖高中语文选修《蜀相》公开课课件
炼字迁移:
1、芳树无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鸟空啼。
——唐.李华《春行即兴》
2、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
愁。
——宋.李清照《一剪梅》
历史上的失意英雄举例:
1、苏轼: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2、辛弃疾: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 名。可怜白发生。
3、陆游: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生谁 料,心在天山,身老沧州。
《蜀相》进行比较阅读,从写作手法和表 达情感方面赏析异同。
杜甫咏诸葛亮诗作:
1.《蜀相》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三顾频烦
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2.《咏怀古迹五首》之四
蜀主窥吴幸三峡,崩年亦在永安宫. 翠华想象空山里,玉殿虚无野寺中. 古庙松柏巢水鹤, 岁时伏蜡走村翁. 武侯祠屋长邻近,一体君臣祭祀同. 3.《咏怀古迹五首》之五
久游巴子国,屡入武侯祠.竹日斜虚寝,溪风满薄帷. 君臣当共济,贤圣亦同时. • 翊戴归先主,并吞更出师. 虫蛇穿画壁,巫觋醉蛛丝.欻忆吟梁父,躬耕也未迟
10.《上卿翁请修武侯庙遗像缺落时崔卿权夔州》 大贤为政即多闻,刺史真符不必分. 尚有西郊诸葛庙,卧龙无首对江濆.
• 11.《武侯庙》 遗庙丹青落,空山草木长.犹闻辞后主,不复卧南阳.
杜甫咏诸葛亮诗作:
• 6.《登楼》 花近高楼伤客心,万方多难此登临. 锦江春色来天地,玉垒浮云变古今. 北极朝廷终不改,
西山盗寇莫相侵. 可怜后主还祠庙,日暮聊为梁父吟. • 7.《夔州歌十绝句》之十
武侯祠堂不可望,中有松柏参天长. 干戈满地客愁破,云日如火炎天凉. • 8.《阁夜》
岁暮阴阳催短景, 天涯霜雪霁寒宵. 五更鼓角声悲壮, 三峡星河影动摇. 野哭千家闻战 伐,夷歌数处起渔樵. 卧龙跃马终黄土, 人事音书漫寂寥. • 9.《诸葛庙》
优质课一等奖高中语文选修《蜀相》
陆游的《书愤》:“塞上长城空自许, 镜中衰鬓已先斑。
敦品励学 健行致远
收二川,排八阵, 六出七擒,五丈原前, 点四十九盏明灯,一 心只为酬三顾;
取西蜀,定南蛮, 东和北拒,中军帐里, 变金木土爻神卦,水 面偏能用火攻。
敦品励学 健行致远
四、摘抄品评,滋养诗情
1)乐景衬哀,倍增其哀——谈 “空” “自”的表达 效果; 2)寻找“对接点”——借古抒怀探微;( 3)因“寻”生悲,悲由“寻”来——“寻”之妙用 管窥。 4)还可以对你欣赏的诗句做点评。如“映阶碧草自 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可以这样点评:老杜作诗, 喜用一个“自”字,“自”字的妙处,正在沟通情与 景的关系,诗人笔下之景,用“自”字联系,烘托出 诗人心境。 5)还可以通过散文、诗歌等形式与诗人对话,进行 跨时空的沟通与交流。
敦品励学 健行致远
倾听杜甫 杜甫,你是寻找宝藏的孩子 携着诗歌的巨臂在唐朝的风烟里寻找、迷失 记下了每一个黄昏、雨夜和徘徊的足音 当我找不到哪间茅屋可以盛放你高洁的灵魂时 我渴望,渴望能倾听你的心声 我想听 你这位读书破万卷的名门之后 何时走出书斋,裘马轻狂 何时登临绝顶,睥睨众山 又是在何处与李白同醉,与高适和唱 我想听 一个高洁的灵魂怎堪朝扣富门、暮随马尘 老妇的告白,征人的陈述 路边的饿殍,朱门的歌舞 又是如何搅乱你伤痕累累的心湖 我想听 你如何宽慰新安吏抓来的壮丁 如何慰藉新婚别夫的妇人
蜀相
敦品励学 健行致远
王国维:“由其世 以知其人,由其人以 逆其志,则古人之诗, 虽有不能解者,寡 矣。”
敦品励学 健行致远
鉴赏五步: 1、参读资料,了解诗人。 2、初读感知,觅得诗心。 3、涵咏字句,品出诗味。 4、摘抄品评,滋养诗情。 5、参照比较,探求诗风。
1.4.蜀相[苗小利]【市一等奖】优质课教案
1.4.蜀相[苗小利]【市一等奖】优质课教案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①理解诗歌意象,梳理作品脉络,把握作品的内容和主旨②学会联系诗歌创作的时代背景及诗人的人生经历欣赏不同朝代不同流派诗人的代表作品。
二、过程与方法①结合优美的诗歌作品进行赏析指导②培养学生自主赏析和合作探究能力,使其能对诗歌进行多元化的富有创意的解读。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①通过阅读中国古代优秀诗歌,感受其思想和艺术魅力,获得丰富的审美感受②体味大自然和人生的多姿多彩,领悟中华古代文化的博大精深。
2学情分析高中学生杜甫的诗歌接触了很多,采用以意逆志、知人论世的方法进行赏析,层层深入地把握诵读;读中有品,以品带读,品读结合。
感受诗歌意境,把握主旨。
3重点难点重点了解诗歌创作的时代背景,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掌握古诗的诵读。
把握重点词语,理解诗歌的景与情,感受品味诗歌的意境。
难点运用知人论世的方法来领会杜甫忧国忧民的情怀。
4教学过程4.1 第一学时4.1.1教学活动活动1【导入】导课[导入新课]一、看对联,猜名人收二川,排八阵,六出七擒,五丈原前,点四十九盏明灯,一心只为酬三顾;取西蜀,定南蛮,东和北拒,中军帐里,变金木土爻神卦,水面偏能用火攻。
这个人就是诸葛亮,我们今天来学习杜甫怀念诸葛亮的著名诗篇《蜀相》活动2【活动】走近作者读诗文,了解诗人读懂一首诗,应该了解诗人,了解诗歌的写作背景问题:如果让你用“一个的杜甫”介绍作者,你会填什么词?为什么填这个词?参考:一个可怜的杜甫。
因为他才华横溢,却没有得到重用,英雄无用武之地。
一个有才气的杜甫。
因为他写了许多有名的诗作,被人们称为诗圣一个历经磨难的杜甫。
因为杜甫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时期,经历了安史之乱,亲历了战争,了解战争给人民带来的苦难,自己也在战争中东奔西走。
一个忧国忧民的杜甫。
有诗句为证:“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写过《三吏》《三别》等反映残酷兵役给人民带来痛苦的诗文。
蜀相教案一等奖
蜀相教案一等奖教案标题:蜀相教案一等奖教案概述:本教案旨在通过对蜀相故事的学习,帮助学生了解中国古代历史和文化,并培养他们的阅读理解、写作和团队合作能力。
通过多种教学方法和活动,学生将能够深入了解蜀相的故事背景、主要人物和事件,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创造性思考和表达。
教学目标:1. 了解蜀相故事的背景、主要人物和事件。
2. 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分析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使他们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创造性思考和表达。
4. 发展学生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教学重点:1. 学生对蜀相故事的理解和分析。
2. 学生的写作能力和创造性思考。
教学准备:1. 蜀相故事的相关资料和阅读材料。
2. 阅读理解和写作练习题。
3. 小组合作活动的准备材料。
教学过程:引入:1. 向学生介绍蜀相故事的背景和意义,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2. 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你们对蜀相故事有什么了解?你们认为蜀相是怎样的人物?主体:1. 阅读理解活动:a. 分发蜀相故事的阅读材料给学生,让他们阅读并回答相关问题。
b. 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分享他们的理解和观点。
c. 教师给予学生反馈和指导,帮助他们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2. 分组讨论与合作:a.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个蜀相故事中的人物进行深入研究。
b. 学生在小组内讨论并收集关于所选人物的信息,包括性格特点、行为举止等。
c. 每个小组向全班呈现他们的研究成果,分享所选人物的特点和对故事的理解。
3. 创作写作:a. 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和对蜀相故事的理解,撰写一篇关于蜀相的短文。
b. 学生可以选择从不同角度出发,如蜀相的领导才能、人格魅力等进行写作。
c. 学生互相交换作文,进行互评和修改。
总结:1. 学生分享他们的写作成果,并互相评价。
2. 教师总结教学内容,强调蜀相故事对中国历史和文化的重要性。
3. 鼓励学生继续探索和学习中国古代历史和文化的相关知识。
教学扩展:1. 邀请专家或学者进行讲座,深入介绍蜀相故事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
全国优质课一等奖语文部编版高中选择性必修下册《蜀相》微型课比赛课件
整初 体读 贰 感诗 知歌
初读诗歌
蜀相 杜甫 丞相/祠堂/何处/寻? 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 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 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 长使/英雄/泪/满襟。
译文: 去哪里寻找武侯诸葛亮的祠堂? 在成都城外那柏树茂密的地方。 台阶旁的绿草独自呈现出青翠的颜色, 躲在叶下的黄鹂白白地鸣叫,没有人欣赏。 刘备为统天下三顾茅庐多次商论天下大计, 诸葛辅佐两代君主的老臣忠心耿耿。 可惜出师伐魏未捷而病亡军中, 常常使历代英雄感慨泪湿衣襟!
明确: • “英雄”:指失败的英雄,写出了历史上一切事业未竟的英雄人物,
也包括着诗人自己。 • 运用出师未捷的典故,借歌颂诸葛亮的过人才智和丰功伟绩,表达
了对其事业未竟的痛惜,抒发了自身壮志难酬的悲愤苦痛之情。
拓展思维:诗人为什么会与诸葛亮这样一个悲剧英雄产生共鸣?
时代
诸葛亮 汉末三国 动荡不安
杜甫 战争不断 安史之乱
解说题目
《蜀相》是诗人杜甫七律中的名篇,为杜甫游 成都诸葛武侯祠时所作。公元221年,刘备在成都 称帝,定国号为蜀,任命诸葛亮为丞相,蜀相的 意思是蜀国的丞相。诗题《蜀相》,写的就是诸 葛亮。诸葛亮是三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和军事家。 他曾经为刘备制定了一系列统一天下的方略,辅 佐刘备振兴汉室,建立了蜀汉政权,形成了与曹 魏、孙吴三足鼎立之局面。刘备去世后,诸葛亮 又辅佐他的儿子刘禅,多次出师北伐中原,因身 心交瘁,积劳成疾,最后死于军中,实现了他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铿锵誓言,赢得了后 世人们的景仰和推崇。本文意在凭吊古迹、颂扬 诸葛亮。
文体知识·咏史怀古诗
诗人以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陈迹为题材,借登高望远、咏叹史 实、怀念古迹来达到感慨兴衰、寄托哀思、托古讽今等目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优质课一等奖高中语文选修《蜀相》
学情分析:
高中学生赏析诗歌往往浮于表面,不习惯透过诗句深入研究,老
师复习或者指导也只是一套一套的方法,其实学生阅读诗歌最大的障碍是读不懂“这一首”。
我这节课就是在学生自主阅读赏析的基础上,让学生提出问题,教师对这些问题进行归类整理,并拿到课堂上来讨
论探究,使赏析更深入、更全面,让学生读懂“这一首”。
(这节课也是本人主持的一个市级课题的研讨课,课题为:基于学情问题的课堂
生成研究)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1、知人论世,理解作者在诗中抒发的情感。
2、体悟炼字,分析景物,体味作品的深层意蕴。
过程和方法:1、反复吟咏,感受诗歌音韵美。
2、自主阅读赏析,提出问题,合作探究。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诗人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怀,在赞颂诸葛亮的同时,表达自己壮志未酬的苦痛。
教学重点难点:
1、分析景物意象,感受品味诗境。
2、概括人物形象,理解诗人抒发的情感。
教学过程:
第一学时
课前预习:
课前学生自主阅读并赏析诗歌,提出自己赏析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导入新课
一、学生背杜甫诗作,学生背诵了《登高》、《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春望》等导入。
活动2【讲授】知人论世,走近诗人
1、知人:可以说杜甫的诗歌伴随着我们每一个人一路成长。
下面请同学们在句子横线上填补一个词或词组,以“在我心中,杜甫是一个——人”的句式说说心中的杜甫形象,并简述理由。
学生可能会说:杜甫是一个历经磨难、可怜、忧国忧民、终生不得志的人等。
2、论世:看来同学们对杜甫都很了解,各自从不同的角度介绍了杜甫,那么今天我们又将认识一个怎样的杜甫呢?首先让我们一起穿越时空隧道,随诗人回到公元760年去看看。
(投影):
此诗作于唐肃宗上元元年(公元760年),杜甫避乱于成都的次年春天,安史之乱仍未平息,唐王朝仍处于风雨飘摇之中;唐肃宗信任宦官,猜忌如杜甫这样真正忧国忧民的文人。
目睹国势艰危,生民涂炭,而自身又请缨无路,报国无门,因此诗
人对开创基业、挽救时局的诸葛亮,无限仰慕,备加敬重。
这段时间,他创作了一系列赞扬诸葛亮的诗篇,《蜀相》为其中最著名的一首。
活动3【活动】诵读感知,悟得诗心
1、按照课后诵读提示来读诗歌,注意把握节奏与作者情感。
学生自由读,个别抽读,点评,老师示范读,再抽学生读,点评,全
班齐读。
2、用自己的话说说每句诗的意思。
这个环节就是检查学生“读懂”的程度。
活动4【活动】问题探究,品出诗味
其实大家已经初步把握了这首诗的感情基调,也读通读懂了大意,下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大家在自主赏析过程中提出来的问题。
(一)问题呈现(投影):学生自主赏析提出的问题归类
1、题为“蜀相”,开头为何却称“丞相”?
2、首联的“寻”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对郁郁葱葱的翠柏的描写有什么作用?
3、杜甫为何要“寻”丞相祠堂?
4、有“春色”“好音”本已挺好,为何要“自”、“空”呢?
5、诗句中的“自”、“空”能否换成别的字,为什么?
6、颔联的景物描写有什么作用?
7、诗中哪些诗句写丞相祠堂,哪些是直接写丞相的?
8、题目为“蜀相”,为何还要写丞相祠堂?前四句能否删去?
9、“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两句能否准确概括诸葛亮一生的功业?
10、尾联中诗人将自己的情感浓缩在了哪个字上?
11、“长使英雄泪满襟”中的“英雄”指的是某个人还是概称?
12、诗中刻画了诸葛亮怎样的人物形象?
13、杜甫为何思念仰慕诸葛亮?
14、杜甫写作此诗只是为了表达对诸葛亮的崇敬之情吗?
(二)生成问题:在研讨以上这些问题的同时,课堂上师生还生成了一些新的问题,例如:
、诗句中的“英雄”是指成功的英雄还是失意的英雄?你还能想到哪些历史上的失意英雄,请同学们举例说说。
尾联一个“泪”字汇聚了作者哪些情感?
炼字迁移赏析:①、芳树无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鸟空啼。
——唐.李华《春行即兴》
②、花自飘零水自流。
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宋.李清照《一剪梅》对以上问题,采用小组合作,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形式解决,边读边想,边读边讨论,真正做到自主、合作、探究,环环相扣,步步为营,层层深入,使得诗歌解读有层次感,还有深度,学生在悟读的过程中,能深入浅出,效果明显。
这也践行了本课题研究的课堂生成问题。
(三)、问题研讨示例:
1、“蜀相”为题既交代了写作对象为诸葛亮,还明确了诗歌题材为咏史诗。
2、首联中的“寻”是寻找,表明是作者主动寻求,带着对诸葛亮的敬意。
3、开篇称“丞相”,是对诸葛亮的尊称,也表达了对他的钦敬。
4、郁郁葱葱的翠柏给人一种庄严的感觉,让读者感觉到杜甫是怀着非常敬佩、仰慕的心情来瞻仰武侯祠的。
5概括:首联两句采用自问自答的形式,表达了作者对诸葛亮的景仰之情。
6、颔联两句的画面本来是春意盎然的,为何给人一种凄凉之感呢?引导学生赏析关键字“自”、“空”的作用,试着在这边换用其他一些字词。
引导如下:“映阶碧草—春色,隔叶黄鹂—好音。
”看看横线处换其他的字对诗意有什么影响?在横线上分别换了有:显、露、是、尽;有、传、鸣、啼、皆等。
碧草春色,黄鹂好音,入一自字、空字,
便凄清之极。
(《杜诗解》)碧草映阶,黄鹂隔叶,本是种赏心悦目的景象,然以此二字修饰,则所含之情便大有转折:青草自绿,无人光顾;黄鹂好音,无人倾听,这是何等凄凉伤感。
7、颔联的写景使读者有点感伤之情,这是以乐景写哀,“自”与“空”两个字既沟通了情与景之间的联系,又烘托了人物的心情。
8、颈联用高度概括的语言概括了诸葛亮一生的功业,用议论的表达方式刻画了诸葛亮足智多谋、对国忠诚的形象,表达了诗人的赞美之情。
9、尾联在赞美诸葛亮的“出师未捷身先死”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精神,同时也表达了对诸葛亮功业未成的惋惜。
10、这里的“英雄”自然是包括杜甫在内的壮志未酬者,古往今来,历史上一切事业未竟的英雄人物对有志之士壮志未酬的遭遇都会产生深深的遗憾和共鸣,所以诗人在“英雄”前加上了“长使”,这就把范围扩大了,千百年来,依然感人至深。
11、拓展生成问题:你还会想到哪些像诸葛亮一样的功业未竟“英雄”人物?学生可能会回答:苏轼、辛弃疾、陆游、岳飞......这时再让学生谈谈自己的看法。
12、尾联一个“泪”字汇聚了作者的惋惜与感伤之情。
13、“乱世思贤才”,杜甫为何会去凭吊诸葛亮,为何对诸葛亮如此景仰,就是这个原因吧。
结合作者的经历和当时的社会现实,就是通过“知人论世”的方法,达到“以意逆志”的目的。
14、诗人为何对诸葛亮如此景仰?咏史怀古诗一定会紧密联系现实和自身,这就要求读者在阅读鉴赏时一定要关注写作背景,了解作者生平经历,特别是与怀念之人的相通点。
15、全诗前四句写丞相祠堂,后四句写丞相,写祠堂是为了引出对人的追思与怀念,诗人对诸葛亮的高度赞美和深深惋惜流露出来了。
活动5【讲授】方法小结,觅得诗根。
和学生一起小结我们解读赏析这首诗歌的过程和方法,总结如下:(板书)
咏史诗((紧密联系现实,紧密联系自身))
1、知人、论世。
2、读懂题目。
3、关注注释。
4、理解内容、注意写法,情感的抒发。
活动6【练习】比较阅读,探求诗风
课文《蜀相》和《咏怀古迹》(其五)同是杜甫写诸葛亮的咏怀诗,试从写作手法和思想情感两方面比较两首诗的异
同。
咏怀古迹(其五)
杜甫
诸葛大名垂宇宙,宗臣遗像肃清高。
三分割据纡筹策,万古云霄一羽毛。
伯仲之间见伊吕,指挥若定失萧曹。
运移汉祚终难复,志决身歼军务劳。
(1)这是作者于唐代宗大历元年(766年)在夔州(治今重庆奉节)写成的组诗最后一首。
⑵宗臣:为后世所敬仰的大臣。
肃清高:为诸葛亮的清风亮节而肃然起敬。
⑶纡:屈,指不得施展。
筹策:谋略。
⑷云霄一羽毛:凌霄的飞鸟,比喻诸葛亮绝世独立的智慧和品德。
活动7【作业】延伸拓展,把诗读广
1、课后继续阅读杜甫写诸葛亮的其他诗作。
2、课后找其他诗人写诸葛亮的古诗,和本文《蜀相》进行比较阅读,从写作手法和表达情感方面赏析异同。
活动8【活动】板书设计
蜀相
杜甫
首联叙事景仰之情
颔联写景感伤之情
颈联议论赞美之情
尾联抒情惋惜之情咏史诗(紧密联系现实,紧密联系自身)
1、知人、论世。
2、读懂题目。
3、关注注释。
4、读懂内容、注意写法,情感的抒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