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2015爱情闺怨诗

合集下载

高考语文古诗词鉴赏《爱情闺怨诗》

高考语文古诗词鉴赏《爱情闺怨诗》

选项
突出特点
①比兴(托物起兴)。先从自然之物写起,然后用比喻、象征等手法
引出所要表达的情感,对物的描写起烘托感情、渲孤灯、冷衾泪枕、月落星稀、
凄风苦雨、漏声雁影等凄凉之景往往正面衬托主人公的孤寂与幽 技法
怨,青青杨柳、燕双飞、春风浩荡等充满活力生机之景更能反衬
高考语文古诗词鉴赏《爱情闺怨诗》
高考语文
爱情闺怨诗 爱情闺怨诗可分为爱情诗、宫怨诗和闺怨诗。其中宫怨诗主要描写帝王 皇宫中与世隔绝的大量女性的精神痛苦;闺怨诗多是抒写闺中女子对丈夫、 家乡亲人的思念或独居闺中对易逝青春的哀怨及对自由幸福生活的向往 等情感。
选项
突出特点
标题 往往有“怨”“怀”“思”“别”“忆”“望夫”“妇叹”“闺怨”“幽恨”等 字眼或直接用“无题”。
眉锁、翠楼、碧纱、白发、秋风、兰舟、夜雨、寒月、寒
意象 衣、残梦、泪如雨、春风杨柳、雁声月明、红妆对镜、喜
鹊报枝、燕双飞、临笺泪长等。
①表现夫妻之间相濡以沫的深厚感情。②孤苦幽寂的命运
情感 之悲,此类情感主要体现在宫怨诗中。③思妇空闺、思念亲 人、盼夫早归、渴望团聚的哀伤之情。④情梦难圆的遗憾
与怅惘之情。⑤阴阳两隔的悼亡之痛。
闺中思妇的悲伤与幽怨。
③先扬后抑。往往先表现乐景乐情,而后转入写悲思,抒哀情愁情。
④虚实结合。眼前之景事与想象之景事结合。
链接 《声声慢·寻寻觅觅》《一剪梅》(李清照)、《菩萨蛮·小山重叠
教材 金明灭》(温庭筠)、《闺怨》(王昌龄)

中国古代闺怨古诗

中国古代闺怨古诗

中国古代闺怨古诗中国古代闺怨古诗篇11南乡子·细雨湿流光冯延巳〔五代〕细雨湿流光,芳草年年与恨长。

烟锁凤楼无限事,茫茫。

鸾镜鸳衾两断肠。

魂梦任悠扬,睡起杨花满绣床。

薄悻不来门半掩,斜阳。

负你残春泪几行。

这是一首闺情词,上片咏草起兴,以芳草喻离恨,进而写出女子凤楼独居的苦楚,下片先写梦境,后写女子所居的环境,进一步表现抒情主人公念远的愁情。

全词语言明自雅丽,笔法离合自然。

这首词摆脱花间词人对妇女容貌与服饰的描绘,而转向人物内心感情的刻画,在词史上有一定影响。

2菩萨蛮·回文秋闺怨苏轼〔宋代〕井桐双照新妆冷,冷妆新照双桐井。

羞对井花愁,愁花井对羞。

影孤怜夜永,永夜怜孤影。

楼上不宜秋,秋宜不上楼。

全词运用象征、双关的手法,在苏轼笔下,爱情所具有的神秘而微妙的内蕴,少女羞涩而多愁的心态,被反复描绘。

从极为普通且能反映秋色衰临的景物“桐”、“井”、“花”、“楼”,寄寓了少妇“永夜”孤影的梦幻感、寂寞感和愁苦感。

3怨冯小青〔明代〕新妆竟与画图争,知是昭阳第几名?瘦影自临春水照,卿须怜我我怜卿。

画像上的小青光鲜依旧,可生活中的小青却日渐衰弱。

无缘再会心上的夫君,画像又怎能解她心上的忧愁。

此生万般无奈,她只好祈祷来世的幸福。

中国古代闺怨古诗篇21阮郎归·初夏苏轼〔宋代〕绿槐高柳咽新蝉。

薰风初入弦。

碧纱窗下水沉烟。

棋声惊昼眠。

(水沉一作水沈)微雨过,小荷翻。

榴花开欲然。

玉盆纤手弄清泉。

琼珠碎却圆。

这首词写的是初夏时节的闺阁生活,采用从反面落笔的手法,用一幅幅无声画来展示大自然的生机。

整首词淡雅清新而又富于生活情趣。

2伯兮佚名〔先秦〕伯兮朅兮,邦之桀兮。

伯也执殳,为王前驱。

自伯之东,首如飞蓬。

岂无膏沐,谁适为容!其雨其雨,杲杲出日。

愿言思伯,甘心首疾。

焉得谖草,言树之背。

愿言思伯,使我心痗。

战争会破坏很多东西,而它首先破坏的是军人自身的家庭生活。

军人尚未走到战场,他们的妻子已经被抛置在孤独与恐惧中了。

唐诗三百首爱情闺怨诗

唐诗三百首爱情闺怨诗

唐诗三百首爱情闺怨诗《长恨歌》——白居易
汉皇重色思倾国,御宇多年求不得。

杨家有女初长成,养在深闺人未识。

天生丽质难自弃,一朝选在君王侧。

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

春寒赐浴华清池,温泉水滑洗凝脂。

侍儿扶起娇无力,始是新承恩泽时。

《春宫怨》——杜荀鹤
早被婵娟误,欲妆临镜慵。

承恩不在貌,教妾若为容。

风暖鸟声碎,日高花影重。

年年越溪水,添进几行红。

《相思》——王维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闺怨》——徐再思
平生不会相思,才会相思,便害相思。

身似浮云,心如飞絮,气若游丝。

空一缕余香在此,盼千金游子何之。

证候来时,正是何时?灯半昏时,月半明时。

《寄人》——张泌
别梦依依到谢家,小廊回合日西斜。

多情只有春庭月,犹为离人照落花。

初中语文 爱情闺怨诗

初中语文 爱情闺怨诗
(2)刻画了一位孤独寂寞又自哀自怜的主人公形象。 (2分)主人公满腹哀怨,对月怀远,月却不解;临水看 花,花自飘零,无人怜惜,以物之“无情”写人之“有 情”,突出主人公内心的孤寂和哀伤。(2分)
即事抒怀诗
一枝一叶一世界,亦喜亦悲亦啸吟
题材特征
即事(景)抒
怀,指的是诗
人因一事或因
内 涵
眼中所见引起 了心中的某种 感触,于是描
血水,可悲的是我现在再也么有什么可以应付官家 的征敛了。
伤春悲秋诗
题材特征
内容情感
常用技法
伤春代表一种寂寞与孤独,其
中生出种种人生的感喟。
内 涵
悲秋代表着古代文人骚客的际 遇之感,常有郁郁之情于其 中。这两者都会在岁月的流转
中,有着深刻的生命体验,有
内 容
主要是通过对春、秋 的咏叹,表达作者深 沉的生命意识,怀才 不遇的感慨等等。
思远人1.
这首词表达了对远方行人的深切思念。首句起兴, 以红叶黄花染绘出深秋的特殊色调,因悲秋而怀 远,渲染离别的悲凉气氛,增添对远
方行人绵绵不尽的思念情怀。
2.关系是:“就砚旋研墨”暗指以临窗滴下的泪 水研墨,和泪作书。 原因是:红笺被泪水浸湿。由于情到深处,词 中主人公在作书时不停流泪,泪水落到纸上,红 笺因而褪去了颜色。(意对即可)
4、建筑意象:翠楼、危楼、宫殿、玉阶、窗等。
意象助记
商妇征妇守空房; 凭栏远望盼夫归; 宫女失宠思帝王; 以女喻己不得志
三、常用的技巧手法
比兴
表 (托物起兴) 触景生情 现 乐景衬哀情 手 直抒胸臆 法
借景抒情
烘托、渲染、衬托、 对比 、用典等
抑扬
反衬
思远人 晏几道
红叶黄花秋意晚,千里念行客。飞云过尽, 归鸿无信,何处寄书得。

爱情闺怨诗代表作

爱情闺怨诗代表作

爱情闺怨诗代表作1、《闺怨》——王昌龄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装上翠楼。

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

说起闺怨诗,不得不提王昌龄的这首《闺怨》,古诗中历来有“伤春悲秋”一说,无论是春天还是秋天,都要伤感几回,排解一下内心的复杂情感。

诗中的少妇本来心情挺好,可是在春天的时候看到屋子外面的春色,一不小心就想起远方的丈夫了,后悔当初让他去建功立业。

2、《节妇吟》——张籍君知妾有夫,赠妾双明珠。

感君缠绵意,系在红罗襦。

妾家高楼连苑起,良人执戟明光里。

知君用心如日月,事夫誓拟同生死。

还君明珠双泪垂,恨不相逢未嫁时。

《节妇吟》也是闺怨诗中的一大经典。

其中“还君明珠双泪垂,恨不相逢未嫁时”两句也成了千古名句。

读这首诗时,小编不禁想起陈奕迅唱的那首《无人之境》里的一句歌词:如若早三五年相见,何来内心交战。

黄伟文的写的这歌词和张籍的那句诗倒是有异曲同工之妙。

3、《声声慢》——李清照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

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著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如果前面两首有人忘了,那么李清照的这首《声声慢》怕是没几个会忘掉的吧。

那一句“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就算铁石心肠之人读起来也得为之动容吧。

独守空房之时,最是容易想起故人,尤其是在古代,不像现在很多人一部手机就能在家没心没肺的宅好几天。

各位可以在周末试试,不动手机,一个人躺在沙发上,保准你会胡思乱想起来,如果外面在下点小雨的话,就更妙了。

再附上一首李的词:4、《一剪梅》——李清照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

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

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此情无计可消除。

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5、《秋夕》——杜牧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

爱情闺怨诗

爱情闺怨诗
抑扬
反衬
意象 诗情 手法
阅读下面一首诗歌,完成后面的问题。 怨歌行 明•谢榛
长夜生寒翠幕低,琵琶别调为谁凄? 君心无定如明月,才照楼东复转西。 (1)诗歌的第一句营造了一种什么样的氛围?试结合 “长”和“寒”加以分析。
为全诗营造了一种寂寞、冷清的氛围。“长夜 生寒”点明时间是夜晚,天气极冷。“长”字既表 明夜还很长,又表明主人公由于苦闷而在主观上感 觉长夜难捱的情绪状态;“寒”字既是对天气寒冷 的描述,又是主人公由于寂寞、孤独而产生的内心 的寒意。
室内用具:灯、烛、帘、被、团扇、床枕、帷幕、 帏、镜、绮席、碧纱、鸳被、相思枕、等。
建筑意象:翠楼、高楼、宫殿、玉阶、窗等。
1、宦妇(官太太) 2、商妇 3、征人妇 4、宫妇 5、游子妇
一、相濡以沫的浓厚感情 1、或表现夫妻之间相濡以沫的生活。
2、或表现夫妻离别之后的真挚思念。
3、或表现对戍边丈夫的怀念与忧虑。
3、或触景伤情,情染于物,表达孤独寂寞的 情感,与物是人非的凄楚。
五、借思妇闺情寄寓作者自己的人生感慨的。
1、以相思寓渴望报效国家朝廷。 2、以美人迟暮寓斗志未酬功业未就的。 3、以空闺寂寞寓怀才不遇。
比兴
表 (托物起兴) 触景生情 现 乐景衬哀情 手 直抒胸臆 法
借景抒情
烘托、渲染、衬托、 对比 、用典等
阅读下面一首诗,回答问题。
西宫春怨(王昌龄) 西宫夜静百花香,欲卷珠帘春恨长。 斜抱云和初见月,朦胧树色隐昭阳。
注:云和——云和是出产琴瑟的地方,这里指瑟。 昭阳——汉宫名,汉成帝宠妃赵飞燕、赵合德姐妹
居处。
问题:1、请结合全诗,评析诗中的人物形象。
1、诗中写的是一个因被幽闭深宫而孤 独寂寞的宫女妃子。

闺怨的诗句

闺怨的诗句

闺怨的诗句闺怨诗是一种女性诗歌,由宋代婉约派女词人所创。

主题多为女性内心的情感体验,包括爱情、婚姻、家庭、日常生活等,表现出女性柔软的情感和独特的视角。

以下是几首经典的闺怨诗句:1. 《浣溪沙·燕子来时新社》李清照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清明。

池上碧苔三四点,叶底黄鹂一两声。

这首词写的是离别时的心情,比喻自己如同荒凉的新社般落寞,纤细的转折也非常优美。

2. 《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李清照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

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

这首词描述的是失恋后的悲伤,而海棠的鲜花却依旧在绽放,象征着时间不停的流逝,人可望而不可及。

3. 《声声慢·寻寻觅觅》李清照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

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这首词写的是想要寻找心灵寄托的心情,深刻地表现了女性的内心纠结和无助感。

4. 《蝶恋花·庭院深深深几许》宋祁庭院深深深几许?深山夕照深秋雨。

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

烟波江上使人愁,愁思飞天独自愁。

更那堪、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

这首词写的是明月心情,形象生动地描写了自己寻找柔情却无处寄托的心情。

5. 《钗头凤·世情薄,人情恶》杜秋娘世情薄,人情恶,雨送黄昏花易落。

晓风干,泪痕残。

欲笺心事,独语斜阴杏花寒。

这首词写的是无助的歎息,明白的表述出了现实世界的残酷和人际关系的脆弱,令人动容。

6. 《点绛唇·世味年来薄似纱》李清照世味年来薄似纱,谁令骑马客京华。

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这首词写的是对于岁月的感慨和想象,用流水比喻光阴一去不复返,唤起人们对青春和时光的思考。

从这些经典的闺怨诗句中我们可以看出,闺怨诗重视情感表达,特别是女性的情感。

而女性文学的出现正是对男性文学的一种补充和对抗,通过女性独特的语言,探索女性内心世界的具体内容。

爱情闺怨诗

爱情闺怨诗

爱情闺怨诗
1. 《闺怨》作者:王昌龄(唐代)
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

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

2. 《春怨》作者:金昌绪(唐代)
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

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

3. 《玉阶怨》作者:李白(唐代)
玉阶生白露,夜久侵罗袜。

却下水晶帘,玲珑望秋月。

4. 《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作者:李清照(宋代)
红藕香残玉簟秋。

轻解罗裳,独上兰舟。

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

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5. 《瑶瑟怨》作者:温庭筠(唐代)
冰簟银床梦不成,碧天如水夜云轻。

雁声远过潇湘去,十二楼中月自明。

6. 《长信怨》作者:王昌龄(唐代)
奉帚平明金殿开,暂将团扇共徘徊。

玉颜不及寒鸦色,犹带昭阳日影来。

7. 《空闺怨》作者:白居易(唐代)
寒月沉沉洞房静,真珠帘外梧桐影。

秋霜欲下手先知,灯底裁缝剪刀冷。

8. 《阮郎归·初夏》作者:晏几道(宋代)
绿槐高柳咽新蝉。

薰风初入弦。

碧纱窗下水沈烟。

棋声惊昼眠。

微雨过,小荷翻。

榴花开欲然。

玉盆纤手弄清泉。

琼珠碎却圆。

《闺怨》诗词

《闺怨》诗词

《闺怨》诗词《闺怨》诗词《闺怨》诗词1闺怨唐代:王昌龄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

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

译文一闺中贵妇未曾有过相思离别之愁,在明媚的春日,她精心妆饰,登上高楼。

忽然看到路边的杨柳春色,惆怅之情涌上心头。

她后悔当初不该让丈夫从军边塞,建功封侯。

译文二闺阁中的少妇,从来不知忧愁;春来细心打扮,独自登上翠楼。

忽见陌头杨柳新绿,心里难受;呵,悔不该叫夫君去觅取封侯。

注释闺怨:贵妇的幽怨。

闺,女子卧室,借指女子。

一般指少女或少妇。

古人”闺怨”之作,一般是写少女的青春寂寞,或贵妇的离别相思之情。

以此题材写的诗称“闺怨诗”。

“不知愁”一作”不曾愁”,则诗意大减。

凝妆:盛妆。

陌头:路边。

觅封侯:为求得封侯而从军。

觅,寻求。

简析王昌龄的一系列宫闺怨诗中《闺怨》尤为突出。

诗题为《闺怨》,起笔却写道:“闺中少妇不知愁”,紧接着第二句又写出这位不知愁的贵妇,如何在春光明媚的日子里“凝妆”登楼远眺的情景。

于是,一个有些天真和娇憨之气的贵妇形象跃然纸上。

闺中贵妇果真不知愁吗?当然不是。

读过全诗之后我们知道,这是一位丈夫远征他乡,自己独守空房的贵妇,即使在唐朝封建礼教尚不严格束缚妇女的时代,她平日里也是不能随便出门的。

第三句是全诗的关键,称为“诗眼”。

这位贵妇所见,不过寻常之杨柳,作者何以称之为“忽见”?其实,诗句的关键是见到杨柳后忽然触发的联想和心理变化。

杨柳在古代人的心目中,不仅仅是“春色”的代替物,同时,它又是友人别离时相赠的礼物,古人很早便有折柳相赠的习俗。

因为那迷茫和朦胧的杨花柳絮和人的离愁别绪有着某种内在的相似。

故贵妇见到春风拂动下的杨柳,一定会联想很多。

她会想到平日里的夫妻恩爱,想到与丈夫惜别时的深情,想到自己的美好年华在孤寂中一年年消逝,而眼前这大好春光却无人与她共赏……或许她还会联想到,丈夫戍守的边关,不知是黄沙漫漫,还是和家乡一样杨柳青青呢?在这一瞬间的联想之后,贵妇心中那沉积已久的幽怨、离愁和遗憾便一下子强烈起来,变得一发而不可收。

爱情闺怨诗

爱情闺怨诗

常用技法
• 1、比兴(托物起兴);先从自然之物写起,然后用比喻、 象征等手法引出所要表达的事情或情感,物的描写起烘托感 情、渲染气氛的作用。
唐·刘禹锡 • 山桃红花满上头,蜀江春水拍山流。 • 花红易衰似郎意,水流无限似浓愁。
• 例: • 诗中刻画了一个热恋中的少女形象。恋爱给她带来了幸福, 也带来了忧愁。作者先描绘出一幅山峦水依的图画:山头是 山桃遍布,山下是春水拍山而流,隐喻少女与郎的恋情。第 三四句以花与流水为喻表达少女的心绪:小伙子那热烈的爱 情是否也像这红花一样易谢呢?既相恋,又怕他变心,这一 缕淡淡的清愁,就像这江水一样,无尽无休。
思想情感
• 1、相濡以沫的深厚感情。或表现夫妻相濡以 沫的生活,或表现夫妻别离后的真挚思念, 或表现对戍边丈夫的怀念与忧虑,或表现夫 妻间生死不渝的爱情。

例:
• 夜雨寄北
唐·李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期, 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竹, 却话巴山夜雨时。 诗人滞留在崇山峻岭的巴蜀 地区,在秋雨淅沥的夜里,作客 异乡的诗人读着妻子询问归期的 书信,陷入了沉思,他憧憬着夫 妻秉烛对坐,互诉别后相思、巴 山夜雨的温馨时刻,表现出夫妻 间的伉俪情深。
壮志未酬功业未就 2、以美人迟暮寓______________ 怀才不遇 3、以空闺寂寞寓_______
遭排挤打击 4、以冷落薄情寓_________
• 4.情梦难圆的遗憾之怅。美好的爱情总是无法得到圆 满,诗中表达的常常是一种不可企及而又刻骨铭心的 爱恋,一种不能圆满而又至死不渝的情感,一种无法 言传而又心心相印的思念,萦绕着一种怅然失落的哀 愁。如李商隐的爱情诗。 • 例:
代赠
唐·李商隐
• 楼上黄昏欲望休,玉梯横绝月如钩。 • 芭蕉不展丁香结,同向春风各自愁。 • 日暮黄昏,初月如钩,诗人渴望着与意中人偶有一见, 互通情愫,然而两人却是“玉梯横绝”往来被阴。这 种爱而不能的惆怅,如伸不展的芭蕉与绽不开的丁香, 郁结在诗人心头,无法开释。

闺怨诗【十八首】

闺怨诗【十八首】

闺怨诗【十八首】【一】莺啼翠柳燕归时,玉手托腮情更痴。

俗世红尘多少爱,让人回忆让人思。

【二】昔日花开共此时,与君吟曲两相知。

今朝孤寂琴音乱,只把相思幻梦痴。

【三】一抹灯辉落案头,轻书小字诉离愁。

常将托鸿雁,关外郎君是否收?【四】淡淡金笼淡淡光,三更寂夜照红妆。

起身伏案挥毫墨,寄予情思千百行。

【五】丛生碧草鸟啼枝,昔日逢君正此时。

玉笛声声花影乱,相思幽梦幻情痴。

【六】轩庭独倚叹红尘,斜抱琵琶曲未吟。

阵阵秋风花影乱,更添思念断肠人。

【七】翠柳红花唤玉娘,罗裙绮袂为谁妆。

琴音慢抚幽幽梦,曲曲情歌落水塘。

【八】又是香风夏日天,思君花下共缠绵。

春楼长忆当初事,写向天空夜月前。

【九】春辉沐浴翠生枝,几缕阳光落满池。

重奏新音寻旧梦,思君长忆去年时。

【十】三月风吹花又香,青苔石阶几彷徨。

无端思绪心头起,缕缕情怀念爱郎。

【十一】细雨绵绵意未停,佳人伞下倚栏凭。

凝眸远望千山外,寄予相思一片情。

【十二】寂寞佳人裹素纱,清风不忍扰宵华。

闺房长忆江南事,半盏相思半盏茶。

【十三】三月河边翠柳柔,淅淅细雨惹思愁。

佳人伞下频频顾,只见亭湖不见舟。

【十四】无心施粉扮浓妆,夜夜思君愁断肠。

月下花前孤独影,横琴一曲凤求凰。

【十五】思君千里隔天涯,已过三秋共品茶。

一曲琴音肠欲断,满身香雪落。

【十六】情途路远两难留,苇岸依然碧水悠。

湖映瑶台连桂影,风中长忆旧时愁。

【十七】霜落荷池枝上残,寒风瑟瑟影孤单。

不知多少相思夜,唯见郎君梦里还。

【十八】艳艳花姿春满园,佳人月下立琼轩。

含情欲唱相思曲,又怕人听不敢言。

闺怨诗84首

闺怨诗84首

闺怨诗84首闺怨诗11、《闺怨》唐·王昌龄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

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

2、《春怨》唐·金昌绪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

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

3、《十五参军征》汉乐府十五参军征,八十始得归。

道逢乡里人:“家中有阿谁?”“眺望是君家,松柏冢累累。

”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

舂谷持作饭,采葵持作羹。

羹饭一时熟,不知贻阿谁。

出门东向望,泪落沾我衣。

4、《玉阶怨》唐·李白玉阶生白露,夜久侵罗袜。

却下水晶帘,玲珑望秋月。

5、《声声慢·寻寻找觅》宋·李清照寻寻找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

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难过,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积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单独,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6、《长门怨》唐·刘长卿何事长门闭,珠帘只自垂。

月移深殿早,春向后宫迟。

蕙草生闲地,梨花发旧枝。

芳菲自恩幸,看着被风吹。

7、《蝶恋花·庭院深深深几许》宋·欧阳修庭院深深深几许?杨柳堆烟,帘幕无重数。

玉勒雕鞍游冶处,楼高不见章台路。

雨横风狂三月暮,门掩黄昏,无计留春住。

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

8、《菩萨蛮·小山重叠金明灭》唐·温庭筠小山重叠金明灭,鬓云欲度香腮雪。

懒起画蛾眉,弄妆梳洗迟。

照花前后镜,花面交相映。

新贴绣罗襦,双双金鹧鸪。

9、《春思·莺啼燕语报新年》唐·皇甫冉莺啼燕语报新年,马邑龙堆路几千。

家住层城临汉苑,心随明月到胡天。

机中锦字论长恨,楼上花枝笑独眠。

为问元戎窦车骑,何时返旆勒燕然。

10、《半夜吴歌·秋歌》唐·李白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

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

11、《嫦娥》唐·李商隐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

10首最经典的闺怨诗

10首最经典的闺怨诗

10首最经典的闺怨诗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闺怨诗是一种独特而又令人感动的文学形式,它将深深的思念,抽象的悲伤以诗歌最美妙的文字形式浓缩在一起,发出令人为之惊叹的音符。

下面我就介绍10首最经典的闺怨诗,希望能给读者带来一场美妙的文字之旅,让悲伤的情感得到最大的释放。

首先推荐的是张若虚的《断桥残雪》,它描述的是一场悲伤的分别,一桥断桥,桥下仍留下残雪,两颗心依然空荡荡,情感洋溢,沧桑变幻,令人动容。

其次,推荐的是白居易的《忆江南三月三日晴》,它的抒情而又婉约,把一种思念和失意的滋味,熔铸在一起,令人动容。

读起来,不禁让人想起婉约的秋风,梦中的江南水乡。

第三首推荐的是李煜的《乌夜啼乌夜啼》,诗中李煜怀念妻子,痛失亲人,对昔日的情感和记忆,在诗歌中浓然而出。

此情此景,令人动容,把一份思念细腻地渲染出来。

接着我们再来介绍苏轼的《念奴娇燕归巢》,这首诗把思念一个爱人的温柔和情感,塑造得淋漓尽致,浓烈而又极具感染力。

读到这里,大家都可以感受到苏轼心灵深处的思念和情感。

再接下来介绍李清照的《声声慢寻寻觅觅》,这一首诗饱含着思念与梦想,想必大家都知道这首诗,它表达的是一种思念之情,把思念和绝望汇集于一身。

接下来,推荐的是陆游的《书江西送别》,这首诗记录了陆游送别朋友时的凄美,酝酿着他对友情的思念。

读者可以感受到他的深情,于朋友的悲伤中痛苦的分别。

另外一首推荐的是辛弃疾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它唱出了一段伤感的爱情,思念和忧伤,让人深深的感染。

继续推荐的是范仲淹的《念奴娇落花时节又逢君》,诗中范仲淹表达出对心爱的人的牵挂,让人感受到他对梦想的依恋和思念。

还有一首推荐的是王实甫的《登高》,这首诗中“登高”,抒发出一份抽象的悲伤,它令人回味无穷,也让人抓不住,把一份惆怅发挥到极致。

最后,推荐的是冯梦龙的《瑞鹤仙归来池边见识》,它唱出了一段恋爱不能尽,一份思念万千,把一份牵挂浓缩成一首动人的诗歌。

以上就是10首最经典的闺怨诗,希望大家能够了解它们,并在阅读中满怀感恩,感受它们的动人之处。

爱情闺怨的古诗

爱情闺怨的古诗

爱情闺怨的古诗《闺怨》【唐】王昌龄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装上翠楼。

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

作品赏析:这是唐代诗人王昌龄描写上流贵妇赏春时心理变化的一首闺怨诗。

唐代前期,国力强盛。

从军远征,立功边塞,成为人们“觅封侯”的重要途径。

诗中的“闺中少妇”和她的丈夫对这一道路也同样充满了幻想。

诗的首句,与题意相反,写她“不知愁”:天真浪漫,富有幻想;二句写她登楼赏春:带有幼稚无知,成熟稍晚的憨态;三句急转,写忽见柳色而勾起情思:柳树又绿,夫君未归,时光流逝,春情易失;四句写她的省悟:悔恨当初怂恿“夫婿觅封侯”的过错。

诗无刻意写怨愁,但怨之深,愁之重,已裸露无余。

从诗作主旨看,此诗深刻地描画了少妇微妙的心理变化轨迹:有愁—知愁—掩愁—解愁—触愁—悔愁。

诗也抓住天真烂漫的少妇于登楼眺览春光时,顷刻间的感情波澜,表现了世俗荣华不如朝夕相爱的思想。

全诗先抑后扬,耐人寻味。

《春闺思》【唐】张仲素袅袅城边柳,青青陌上桑。

提笼忘采叶,昨夜梦渔阳。

作品赏析:此诗描写征人妻子在春天里思念丈夫的心态,开头紧紧扣住一个”春“字来写,展现了一派郊野的春光;后两句从写景转为写人,刻画女主人公的特写形象。

全诗虽篇幅短小,但构思新巧,剪裁精工,场景选择典型,人物刻画生动,语约意远,堪称佳作。

《近试上张籍水部》【唐】朱庆馀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

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作品赏析:这是一首在应进士科举前所作的呈现给张籍的行卷诗。

前两句渲染典型新婚洞房环境并写新娘一丝不苟地梳妆打扮。

后两句写新娘不知自己的打扮能否讨得公婆的欢心,担心地问丈夫她所画的眉毛是否合宜。

此诗以新妇自比,以新郎比张籍,以公婆比主考官,借以征求张籍的意见。

全诗选材新颖,视角独特,以“入时无”三字为灵魂,将自己能否踏上仕途与新妇紧张不安的心绪作比,寓意自明,令人惊叹。

《节妇吟寄东平李司空师道》【唐】张籍君知妾有夫,赠妾双明珠。

感君缠绵意,系在红罗襦。

有关闺怨的诗

有关闺怨的诗

有关闺怨的诗一、原文:《闺怨》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

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

二、衍生注释:1. “闺中少妇”:在深闺之中年轻的已婚女子。

“闺”指女子居住的内室。

2. “凝妆”:盛装,打扮得很精致艳丽的样子。

3. “翠楼”:华丽的楼阁。

4. “陌头”:路边。

5. “悔教”:后悔让。

“夫婿”就是丈夫,“觅封侯”意思是寻求建功立业获取封侯的机会,在古代男子常常通过出征打仗或者仕途晋升来取得功名利禄。

三、赏析:1. 主题与情感- 这首诗的主题是闺怨。

诗中的少妇原本不知道忧愁,在春日精心梳妆后登上翠楼游玩。

但是当她看到路边的杨柳变绿的时候,突然就后悔让丈夫去追求功名了。

情感从最初的无知愁状态转为满心的悔恨和思念。

2. 表现手法- 采用先扬后抑的手法。

先写少妇不知愁,然后写她因为看到杨柳景色而触发情思,情绪急转直下。

通过少妇前后情绪的强烈对比,生动地表现出她内心深处对丈夫的思念以及独守空闺的寂寞。

而且以景结情,“忽见陌头杨柳色”中的杨柳,是触发她情感变化的重要景物,杨柳代表着离别和思念,民间有折柳送别的习俗。

看到杨柳,少妇就想到了远方的丈夫,引起了她心中的哀怨。

四、作者介绍:王昌龄,唐代著名边塞诗人。

他的诗以七绝见长,多写边塞、送别和闺怨题材等。

其诗作意境开阔,语言精炼,情韵深长,被后人誉为“七绝圣手”。

有“诗家夫子王江宁”之誉,存诗一百七十余首。

五、运用片段:1. 小敏和丈夫结婚后,丈夫为了事业远行打拼。

小敏每天把家里打理得井井有条,起初还觉得挺充实。

有一天春天,她精心打扮后在自家阳台上看到小区里的柳树都郁郁葱葱的,她突然就像诗里写的“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一样,心里空落落的,想念起远方的丈夫,她觉得事业的成功固然重要,但是两个人的相伴相守才是最珍贵的。

2. 在古代宫廷剧的拍摄现场,女主扮演的妃子深居后宫。

尽管衣食无忧,开始她还活得自在洒脱。

然而春天到来的时候,她在御花园散步看到湖边依依的柳树枝条随风摆动,那一刻她的眼神里尽显幽怨,脑海里浮现出这句“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

中国古代闺怨古诗(通用5篇)

中国古代闺怨古诗(通用5篇)

中国古代闺怨古诗(通用5篇)诉衷情·东风杨柳欲青青篇一[宋] 晏殊东风杨柳欲青青。

烟淡雨初晴。

恼他香阁浓睡,撩乱有啼莺。

眉叶细,舞腰轻。

宿妆成。

一春芳意,三月如风,牵系人情。

鹤冲天·清明天气篇二[宋] 杜安世清明天气。

永日愁如醉。

台榭绿阴浓,薰风细。

燕子巢方就,盆池小,新荷蔽。

恰是逍遥际。

单夹衣裳,半栊软玉肌体。

石榴美艳,一撮红绡比。

窗外数修篁,寒相倚。

有个关心处,难相见、空凝睇。

行坐深闺里。

懒更妆梳,自知新来憔悴。

中国古代闺怨古诗篇三1有所思佚名〔两汉〕有所思,乃在大海南。

何用问遗君,双珠玳瑁簪。

用玉绍缭之。

闻君有他心,拉杂摧烧之。

摧烧之,当风扬其灰!从今以往,勿复相思,相思与君绝!鸡鸣狗吠,兄嫂当知之。

妃呼狶!秋风肃肃晨风飔,东方须臾高知之!这是汉代《铙歌十八曲》之一。

铙歌本为“建威扬德,劝士讽敌”的军乐,然今传十八曲中内容庞杂,叙战阵、记祥瑞、表武功、写爱情者皆有。

清人庄述祖云:“短箫铙歌之为军乐,特其声耳;其辞不必皆序战阵之事。

”(《汉铙歌句解》)本篇就是用第一人称,表现一位女子在遭到爱情波折前后的复杂情绪的。

2青青河畔草佚名〔两汉〕青青河畔草,郁郁园中柳。

盈盈楼上女,皎皎当窗牖。

娥娥红粉妆,纤纤出素手。

昔为倡家女,今为荡子妇。

荡子行不归,空床难独守。

此诗运用了第三人称的写法,写出了少妇渴望爱情,渴望夫妻相依相偎,甚至举案齐眉的平凡生活。

此诗结构直中有婉,虚实相映;描写细腻,突出细节;运用叠词,富有情韵。

3点绛唇·闺思李清照〔宋代〕寂寞深闺,柔肠一寸愁千缕。

惜春春去,几点催花雨。

倚遍阑干,只是无情绪。

人何处,连天衰草,望断归来路。

(衰一作:芳)这是一首借伤春写离恨的闺怨词。

全词情词并胜,神韵悠然,层层深入揭示了抒情女主人公心中无限愁情。

瑞鹤仙·脸霞红印枕篇四[宋] 陆淞脸霞红印枕。

睡觉来、冠儿还是不整。

屏间麝煤冷。

但眉峰压翠,泪珠弹粉。

堂深昼永。

燕交飞、风帘露井。

古代女子的闺怨诗句

古代女子的闺怨诗句

古代女子的闺怨诗句古代女子的闺怨诗句中国古诗词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以民族语言与文化为主要学习内容的语文教学不可或缺的内容。

店铺为大家整理了一些闺怨的诗句,希望大家喜欢。

闺怨的诗句精选10句:1) 香灭绣帷人寂寂,倚槛无言愁思远。

____顾敻《玉楼春·柳映玉楼春日晚》2) 君行逾十年,孤妾常独栖。

____曹植《明月上高楼》3) 绮席凝尘,香闺掩雾。

____晏殊《踏莎行·碧海无波》4) 好梦欲成还又觉,绿窗但觉莺啼晓。

____施耐庵《蝶恋花·一别家山音信杳》5) 离宫绝旷,身体摧藏,志念没沉,不得颉颃。

____王昭君《怨词》6) 蛾眉淡了教谁画?瘦岩岩羞戴石榴花。

____关汉卿《大德歌·夏》7) 冰簟银床梦不成,碧天如水夜云轻。

____温庭筠《瑶瑟怨》8) 回廊远砌生秋草,梦魂千里青门道。

____冯延巳《菩萨蛮·回廊远砌生秋草》9) 孤眠鸾帐里,枉劳魂梦,夜夜飞扬。

____佚名《凤归云·闺怨》10) 时节是重阳,菊花牵恨长。

____徐灿《菩萨蛮·秋闺》闺怨的诗句大全:1) 秋逼暗虫通夕响,征衣未寄莫飞霜。

____张仲素《秋夜曲》2) 暗灯凉簟怨分离,妖姬,不胜悲。

____阎选《河传·秋雨》3) 愿随孤月影,流照伏波营。

____沈如筠《闺怨二首·其一》4) 当君怀归日,是妾断肠时。

____李白《春思》5) 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

____王昌龄《闺怨》6) 红颜未老恩先断,斜倚薰笼坐到明。

____白居易《后宫词》7) 思君如满月,夜夜减清辉。

____张九龄《赋得自君之出矣》8) 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____李清照《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9) 晓看天色暮看云,行也思君,坐也思君。

____唐寅《一剪梅·雨打梨花深闭门》10) 柳庭风静人眠昼,昼眠人静风庭柳。

闺怨词十首

闺怨词十首

闺怨词十首天上月,遥似一团银。

夜久更阑风渐紧,为奴吹散月边云,照见负心人。

(望江南)月子弯弯照几州?几家欢乐几家愁?几家夫妇同罗帐?几家飘散在他州?(吴歌)约郎约到月上时,看看等到月蹉西。

不知奴处山低月早,还是郎处山高月出迟。

(吴歌)俏冤家,情性儿,好似三春柳絮。

轻狂性,随着风,往各处飞。

乱纷纷,飘荡荡,没有个主意。

风向东你便东风向西,你便西,只怕落花在泥涂地,那时风儿也不睬你。

(杨花)结识私情要放乖,弗要眉来眼去被人猜。

面前相见同还礼,狭路上的相逢两闪开。

(瞒人)露水荷叶珠儿现,是奴家痴心肠把线来穿。

谁知你水性儿多更变:这边分散了,又向那边圆。

没真性的冤家也,随着风而转。

(荷珠)一对灯笼街上行,一个昏来一个明。

情哥莫学灯笼千个眼,只学蜡烛一条心,两人相交要长情。

(灯笼)泥人儿,好似咱每两个。

捻一个你,塑一个我,看两个如何?将他来柔和了重新做,重捻一个你,重塑一个我;我身上有你也,你身上有了我。

(泥人)月儿高,望不见我的乖亲到。

猛望见窗儿外,花枝影乱摇,低声似指我名儿叫。

双手推窗看,原来是狂风摆花梢。

喜变做羞来也,羞又变做恼。

(错认)欲写情书,我可不识字。

烦个人儿,使不得!无奈何画几个圈儿为表记。

此封书唯有情人知此意:单圈是奴家,双圈是你。

诉不尽的苦,一溜圈儿圈下去。

(寄生草)熨斗儿熨不开的眉头儿皱,剪刀儿剪不断腹内的忧愁,对菱花照不出你我胖和瘦,周公的卦儿准,算不出你我佳期凑。

口儿说是舍了吧,我的心里又难丢。

快刀儿割不断的连心的肉。

(闺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闺怨诗的思想情感
1.表现闺中女子的后悔、怨恨
青年士子为了博取功名利禄、荣华富贵而远离妻室,使得 妻子在无尽的等待与无边的愁闷中生出怨恨之情。 闺怨 王昌龄 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 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 江南曲 李益 嫁得瞿塘贾,朝朝误妾期。 早知潮有信,嫁与弄潮儿。
《江南曲》诗以白描手法,曲折而传神地表达了一个商人之妇的怨情。丈夫经商 长年在外,自己独守空房。想到潮水涨落有规律,后悔当初没有嫁给随潮水出没的弄 潮儿。
• • • • • • • • • •
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宫 词 武衍 梨花风动玉阑香,春色沉沉锁建章。 唯有落红官不禁,尽教飞舞出宫墙。 [注]建章:宫殿名。 (1).你认为这首诗第二句中"诗眼"是哪个字?为什么?请 结合全诗简要赏析。 答: (2)这首诗主要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什么作用? 答案1(1) "锁"字是诗眼。"锁"字形象地表明了满庭春色闭 锁在高墙之内,无法泄露;而宫女的年华,也锁于重门之内, 白白消逝。 (2)运用了反衬手法(答对比、衬托也可给分)。落花能够 飞出宫墙,无人禁止,而宫女们却身锁重门,人不如花。这 里以落红飞舞出宫墙反衬宫女的身不由己。
5、抒发别离苦情
摊破浣溪沙 李璟 菡萏香消翠叶残,西风愁起绿波间。还与韵光共憔 悴,不堪看。 细雨梦回鸡塞远,小楼吹彻玉笙寒。多少泪珠无限 恨,倚栏干
过片两句,写得尤为哀切动人。“细雨梦回鸡塞远”指思妇在梦中梦见征人, 及至梦回之际,则落到长离久别的悲感之中,而征人则远在鸡塞之外。 “细雨”二字,雨声既足以惊梦,梦回独处时,雨声更足以增人之孤寒寂寞之情。 其 下句以“小楼”之高迥,“玉笙”之珍美,“吹彻”之深情,而同在一片孤寒寂 寞之中,所以必将上下两句合看,方能体会此“细雨梦回”、“玉笙吹彻”之苦想 与深情。这二句情意虽极悲苦,其渲染的意境、其文字与形象却极为优美。
4.表现闺中人的寂寞、冷清
蝶恋花 欧阳修 庭院深深深几许?杨柳堆烟,帘幕无重数。玉勒 雕鞍游冶处,楼高不见章台路。 雨横风狂三月暮,门掩黄昏,无计留春住。泪眼 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 玉阶怨 李 白 玉阶生白露,夜久侵罗袜。 却下水晶帘,玲珑望秋月。
菩萨蛮 温庭筠 小山重叠金明灭,鬓云欲度香腮雪。懒起画峨 眉,弄妆梳洗迟。 照花前后镜,花月交相映。新帖绣罗襦,双双 金鹧鸪。
“少女闺怨”封建时代婚姻大事全凭父母之命,媒妁之约,由 不得青年男女尤其是女性做主,她们的内心痛苦。为此, 不少诗人写了少女闺怨诗。
8、专写古代帝王宫中宫女以及失宠后起的怨情
(最为常见的写宫女“恩已断”或“未承恩”或“君 恩无常、见异思迁”之怨恨的诗作。 )
行宫 元稹 寥落古行宫,宫花寂寞红。 白头宫女在,闲坐说玄宗。 宫词 朱庆余 寂寂花时闭院门,美人相并立琼轩。 含情欲说宫中事,鹦鹉前头不敢言。 何满子 张祜 故国三千里,深宫二十年。 一声《何满子》,双泪落君前。
2.表现对丈夫的思念
春怨 金昌绪 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 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 杂诗 沈佺期 闻道黄龙戍,频年不解兵。 可怜闺里月,长在汉家营。 少妇今春意,良人昨夜情。 谁能将旗鼓,一为取龙城。
征妇可以说是边塞战争的附属产物,她们不仅要饱 尝一般思妇的相思之苦、离别之恨,而且还得时刻牵挂 边关丈夫的冷暖安危。一边是对久戍边疆的丈夫朝思 夜想,一边对边关的那些无能将领颇有怨恨之情。
基本内容
• 1、表现诗人对妻子的真挚感情的作品,主要 包括赠内诗和悼亡诗两类。如杜甫的《月夜》 (“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与元稹的《 离思五首》(“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 是云”)。 • 2、以妇女角度写的闺怨诗,它包括宫怨诗、 离妇诗、弃妇诗、别离相思诗。 • 3、未能终成眷属的男女恋情诗,如李商隐的 无题诗。
《菩萨蛮》词的上片写闺中女子春眠懒起,意绪慵迟的情 景。下片描写女主人公梳洗后照镜、着衣的情景。前两句写她 梳洗打扮后,再用前后镜仔细照容,人脸与插戴的鲜花交相辉 映,脸如花,花映脸,花容月貌,相互辉映。结拍两句,写女 子穿上成双成对的金鹧鸪的罗襦。闺中之人,见此图纹,不禁 有所感触。行文至此,温庭筠以自己高超的语言技巧揭开了女 主人公懒起、迟妆、意慵的原因,使人心领神会。
心有灵犀情无限,明月孤灯梦难圆 ——爱情闺怨诗鉴赏
• 爱情闺怨诗主要描写男女爱 慕之情和爱情生活,或抒发 离别相思之苦。从某种意义 上来说,具体可分为爱情诗 和闺怨诗(包括宫怨诗)。
• 宫怨诗专写古代帝王宫中宫女 以及失宠后起的怨情; • 闺怨诗则主要抒写古代民间弃 妇和思妇的忧伤,或者少女怀 春、思念情人的感情。
形式标志
一、标题中有“怨”“怀”“思”“别”“忆”“望夫”“X妇 叹”“闺怨”“幽恨”“寄良人”或直接用“无题”等字眼, 如王昌龄的《闺怨》。 闺怨 唐·王昌龄 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 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 二、诗中常有“眉锁”“翠楼”“绮席”“碧纱”“鸳被”“相 思枕”“白发”“秋风”“夜雨”“寒月”“寒衣”“残 梦”“泪如雨”“春风杨柳”“雁声月明”“红妆对 镜”“喜鹊报枝”“雨燕双飞”“临笺泪长”等带有闺房色 彩或带有思人韵味凄清的意象,如张籍的《忆远》。 忆远 唐·张籍 行人犹未有归期,万里初程日暮时。 唯爱门前双柳树,枝枝叶叶不相离。
• 阅读下面这首古诗,然后回答问题。 • 春闺思 张仲素 • 袅袅城边柳,青青陌上桑。提笼忘采叶,昨夜梦渔阳。 • (1)、诗中两组叠音词的运用有何妙处?分别从内容和形式 方面分析。 • (2)、这首诗中抓取了哪一细节?寄寓了怎样的情感内涵? • 【参考答案】 • (1)“袅袅”写柳枝在春风吹拂下的摇曳之态,“青青”绘 桑叶葱茏青翠之色,这两个叠词渲染出一种充满生机、令人沉 迷的无尽春意,同时又增添了诗歌的韵律感和音乐美。 • (2)抓取了“提笼忘采叶”这一细节:和众多的采桑女一样, 本来是到郊外采桑叶喂春蚕的女主人公,却倚树凝思,一动不 动,手里提着个空空的竹篮。这一特写镜头表明了她虽身在桑 下却心不在“桑”,而是心事重重、不断思念自己远在渔阳从 军的丈夫。Leabharlann 3.表现对丈夫的关切、牵挂
陇西行 陈陶 誓扫匈奴不顾身,五千貂锦丧胡尘。 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
寄征衣 (元)姚遂 欲寄君衣君不还,不寄君衣君又寒。 寄与不寄问,妾身千万难。
《陇西行》闺中妻子不知征人已战死,仍然在梦中想见已成白骨的丈夫,还在 梦境中盼他早日回来团聚。《寄征衣》诗用一个女子的口吻写出了一个闺中少妇为 丈夫寄寒衣时的矛盾心情。同时,那种对丈夫的关切、体贴之情也溢出纸外。
《行宫》这是一首抒发盛衰之感的诗。首句点明地点:古行 宫;二句暗示时间:红花盛开之季;三句介绍人物;白头宫女; 四句描绘动作:闲坐说玄宗。构筑了一幅完整动人的图画。当 年花容月貌,娇姿艳质,辗转落入宫中,寂寞幽怨;如今青春 消逝,红颜憔悴;闲坐无聊,只有谈论已往。此情此景,好不 凄绝!
《宫词》 诗从写景开篇,以景衬情,以热衬冷。百花盛开的 阳春,应是热闹非凡,然而宫门却寂寂锁闭。宫女赏春,本是 欢欣乐事,然而久已失宠,感怀无限,心中郁闷,极愿互吐, 却恐鹦鹉饶舌,竟不敢言。怨深怨重,裸露无遗。
•9、“托志帷房”
•以宫怨、闺怨寄托“士不遇”的情怀。因为“放臣弃妇,自古同情。守志 贞居,君子所托”(陈沆《诗比兴笺》卷三)。男性诗人“借女人说话”, 表现的却是非女人的主题,有人说:他们的目的是借思妇“托志帷房”。一 般说来,“男性作家笔下的闺怨题材与君臣遇合的主题常常是一一对应的: 以相思寓渴望抱效;以美人迟暮寓功业不就;以空闺寂寞寓怀才不遇;以 冷落薄情寓遭排挤打击等等。所以这种手法为“不遇”的士人在诗歌创作 中所乐于采用。而这些作品较一般宫怨诗和闺怨诗显然又多一层曲折。如 白居易元和初年在皇帝身边作了几年谏官,由于犯颜直谏,被皇帝逐渐疏 远,于是作《太行路)),诗中以“妾颜未改君心改”自比,痛陈“人生莫做 妇人身,百年苦乐由他人”。另有贺铸《横塘路》、辛弃疾《摸鱼儿》。


摸鱼儿· 辛弃疾
长门事,准拟佳期又误。蛾眉曾有人妒。千金纵买 相如赋,脉脉此情谁诉? • 君莫舞,君不见、玉环飞燕皆尘土!闲愁最苦。休去 倚危栏,斜阳正在,烟柳断肠处。
• 【常见意象】 • 1、月、梦、泪、雁、寒蝉、更漏、笛 声等言愁意象; • 2、织布、捣衣、缝衣、登高、凭栏等 行为类意象; • 3、灯、烛、帘、被、团扇、床枕、帷 幕、帏、镜等室内用具类意象; • 4、高楼、宫殿、玉阶、窗等庭院建筑 类意象。
阮郎归 无名氏① 春风吹雨绕残枝,落花无可飞。小池寒渌欲生漪,雨晴还日西。 帘半卷,燕双归。讳愁无奈眉②。翻身整顿着残棋,沉吟应劫迟 ③。
(2014· 新课标卷1)
[注]①作者一作秦观。②讳愁:隐瞒内心的痛苦。③劫:围棋术语。
1.词上半阕的景物描写对全词的感情抒发起了什么作用?请结 合内容分析。(5分) 2.末尾两句表现了词中人物什么样的情绪?是如何表现的?请简 要阐述。(6分) 1.奠定了词的情感基调。春风吹雨,残红满地,词一开始就给人 以掩抑低回之感;接下来写风雨虽停,红日却已西沉,凄凉的 氛围非但没有解除,反而又被抹上了一层暗淡的暮色。 2.末尾两句表现了词中人物思绪纷乱、无法排遣的愁情。是通过 人物自身的动作来表现的。回身整理残棋并想续下,借以转移 愁情,可又因心事重重,以致犹豫不决,落子迟缓。
6、借思妇闺情寄寓作者自己的人生感慨 嫦娥 李商隐 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 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7、少女闺怨。 伤春词 白居易 深浅檐花千万枝,碧纱窗外啭黄鹂。 残妆含泪下帘坐,尽日伤春春不知。
《嫦娥》诗中所抒写的孤寂感以及由此引起的“偷悔灵药 式”的情绪,融入了诗人独特的现实人生感受,而含有更丰富 深刻的人生意蕴。在黑暗污浊的现实包围中,诗人精神上力图 摆脱世俗,追求高洁的世界,而追求的结果往往使自己陷于更 孤独的境地。清高与孤独的孪生,以及由此引起的既自赏又自 伤,既不甘变心从俗,又难以承受孤独寂寞的煎熬,这种微妙 复杂的心理,在这里被诗人用精微而富于含蓄的语言成功地表 现出来了,这是一种含有浓重伤感的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