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人眼中的鲁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别人眼中的鲁迅
1. 父亲的写作习惯(节选)
周海婴
在我的记忆中,父亲的写作习惯是晚睡迟起。以小孩的眼光判断,父亲这样的生活是正常的。早晨不常用早点,也没有在床上喝牛奶、饮茶的习惯,仅仅抽几支烟而已。
我早晨起床下楼,脚步轻轻地踏进父亲的门口,床前总是一张小几,上面有烟嘴、烟缸和香烟。我取出一支插入短烟嘴里,大功告成般地离开,似乎尽到了极大的孝心。许妈急忙地催促我离开,怕我吵醒“大先生”。偶尔,遇到父亲已经醒了,眯着眼睛看看我,也不表示什么。就这样,我怀着完成一件了不起的大事的满足心情上幼稚园去。
整个下午,父亲的时间往往被来访的客人所占据。一般都倾谈得很长久,我听到大人们的朗朗笑声,便钻进去凑热闹。母亲没有招待点心的习惯,糖食倒是经常有的,有时父亲从小铁筒里取出请客。因此我嘴里讲“陪客人”,实际上是为分得几粒糖。待我纠缠一阵后,母亲便来解困,抓几颗打发我走路。我在外边玩耍一会儿回来,另一场交涉便开始了。这就是我为了要“热闹”,以解除“独生子”的寂寞,要留客人吃饭。父亲实际上已经疲乏,这母亲是清楚的,可我哪里懂得?但母亲又不便于表态,虽也随口客气,却并不坚留。如果客
人理解而告辞,母亲送客后便松一口气。如果留下便饭,她就奔向四川北路上的广东腊味店买熟食,如叉烧肉、白鸡之类。顺便再买一条鱼回来,急忙烹调。至于晚上客人何时告辞,我就不得而知了,因为我早已入了梦乡。
如果哪天的下午没有客,父亲便翻阅报纸和书籍。有时眯起眼靠着藤椅打腹稿,这时大家走路说话都轻轻地,尽量不打扰他。母亲若有什么要吩咐佣工,也从来不大声呼唤,总是走近讲。所以此时屋里总是静悄悄的。
晚间规定我必须八点上楼睡觉,分秒必争也无效。因此夜里有什么活动,我均一概不知。偶然在睡意迷蒙之中,听到“当朗朗”跌落铁皮罐声,这时许妈正在楼下做个人卫生,不在床边,我就蹑足下楼,看到父亲站在窗口向外掷出一个物体,随即又是一阵“当朗朗……”还相伴着雄猫“哗喵”的怒吼声。待父亲手边的五十支装铁皮香烟罐发射尽了,我下到天井寻找,捡到两只凹凸不平的“炮弹”,送还给父亲备用。这是我很高兴做的一件事。原来大陆新村的房子每户人家二楼都有一个小平台,那是前门进口处的遮雨篷。而雄猫就公然在这平台上呼唤异性,且不断变换调门,长号不已,雌猫也大声应答,声音极其烦人。父亲想必文章写不下去了,文思屡被打断,忍无可忍,才予以打击的。
2. 兔和鸭,隐鼠和墨猴(有改动)
——鲁迅笔下的小动物
钱理群
鲁迅一旦写到小动物,笔下就流露出不尽的柔情和暖意。
在鲁迅著名的小说集《呐喊》里有一篇并不著名的小说《兔和猫》,但我却经常向年轻的朋友推荐这篇作品,甚至建议:要读鲁迅的作品,就从这一篇读起。因为鲁迅写了一对小白兔,向我们展示了他内心深处最柔和的方面,而这正是常常为人们所忽视的。
你看,这对“似乎离娘并不久”的小白兔已经向我们走来了。而且我们还听到了鲁迅的介绍:“虽然是异类,也可以看出他们的天真浪漫来”——这正是提醒我们注意:他们是和我们一样的可爱的生命啊!
他们“竖直了小小的通红的长耳朵。动着鼻子,眼睛里颇现些惊疑的神色,大约究竟觉得人地生疏,没有在老家时候的安心了。”——这神态,你也很熟悉,是不是?当你来到一个陌生的地方,不也有过这短暂的“惊疑”?鲁迅笔下的小动物与你竟是这样相近!
于是,“孩子们时时捉他们来玩耍;他们很和气,竖起耳朵,动着鼻子,驯良的站在小手的圈子里,但一有空,却也就溜开去了”。
想想看,小兔子驯良地站在小手的圈子里,多么和谐,
多么可爱!
你再想象一下:还有一个人,就站在孩子的身后,用欣赏的眼光,默默地观察着小兔子,以及这些孩子——这就是鲁迅呀!你能感觉到此刻鲁迅内心的温暖和柔和吗?
这时候,你又听到了“鸭鸭”的叫声——这是同时收入《呐喊》的鲁迅另一篇作品《鸭的喜剧》。鲁迅这样写道:“小鸭也诚然是可爱,遍身松花黄,放在地上,便蹒跚的走,互相招呼,总是在一处。”——请体味“蹒跚”两个字:“遍身松花黄”的小鸭子,摇摇摆摆地走着,多么可爱!
“待到四处蛙鸣的时候,小鸭也已经长成,两个白的,两个花的,而且不复咻咻的叫,都是‘鸭鸭’的叫了”,“荷花池也早已容不下他们盘桓了”,“夏雨一降,院子里满积了水,他们便欣欣然,游水,钻水,拍翅子,‘鸭鸭’的叫”。——请想象这情景:蛙鸣—游水—钻水—拍翅—“鸭鸭”的叫——这“欣欣然”的岂只是小鸭子?
鲁迅笔下的小动物,还有《朝花夕拾》里的《狗·猫·鼠》写到的“小隐鼠”和“小墨猴”。这是鲁迅美好的童年记忆:它“时时跑到人面前来,而且缘腿而上,一直爬到膝髁。给放在饭桌上,便捡吃些菜渣,舔舔碗沿;放在我的书桌上,则从容地游行,看见砚台便舔吃了研着的墨汁。这使我非常惊喜了。我听父亲说过的,中国有一种墨猴,只有拇指一般大,全身的毛是漆黑而且发亮的。它睡在笔筒里,一听到磨墨,便跳
出来,等着,等到人写完字,套上笔,就舔尽了砚台上的余墨,仍旧跳进笔筒里去了。我就极愿意有这样的一个墨猴,可是得不到;问哪里有,哪里买的呢?谁也不知道。”——这里,无论对隐鼠“从容的游行”的神态的描写,还是对墨猴的神往,都非常的动人。
于是,就产生了这样的追问:鲁迅为什么一写到这样的小动物,就特别的动情?
我们还是继续读鲁迅的《兔和猫》。鲁迅在充分地展现了小兔子的种种可爱之后,笔锋一转,就写道:小兔子竟然被猫活活地吃了!这突然而至的“无辜的生命被吞噬”的悲剧,是惊心动魄的。
而且还有鲁迅式的反省——
“夜半在灯下坐着想,那两条小性命,竟是人不知不觉的早在不知什么时候丧失了,生物史上不着一些痕迹……我于是记起旧事来,先前我住在会馆里,清早起身,只见大槐树下一片散乱的鸽子毛,这明明是膏于鹰吻的了,上午长班来一打扫,便什么都不见,谁知道曾有一个生命断送在这里呢?我又曾路过西四牌楼,看见一匹小狗被马车轧得快死,待回来时,什么也不见了,搬掉了罢,过往行人憧憧的走着,谁知道曾有一个生命断送在这里呢?夏夜,窗外面,常听到苍蝇的悠长的吱吱的叫声,这一定是给蝇虎咬住了,然而我向来无所容心于其间,而别人并且不听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