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大学无机化学课件
《无机化学绪论》课件
04 无机化学实验基础
实验目的与要求
掌握无机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方 法和技能。
了解无机化学实验的基本原理和 实验方法。
培养实验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 的能力,培养实验素养和科学精
神。
实验安全与防护
遵守实验室安全规定,确保实验安全 。
注意个人防护,佩戴必要的防护用品 ,如实验服、护目镜、手套等。
熟悉常见危险品和危险源,掌握应急 处理方法。
实验器材与试剂
熟悉实验所需的仪器、设备和试剂,了解其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掌握实验器材的清洗、保养和维修方法,确保实验器材的完好和准确。
注意试剂的储存和使用,避免试剂的浪费和污染。
05 无机化学的学习方法与建 议
学习无机化学的方法
01
02
03
04
掌握基础知识
通过分析分子结构可以预测物 质的溶解度、熔点、沸点等性 质。
酸碱反应与氧化还原反应
酸碱反应是指酸和碱之间的中和反应,通过质子的转移实现。 氧化还原反应涉及电子的转移,是许多化学反应的重要类型,如燃烧和电池反应。
酸碱反应和氧化还原反应是理解无机化学中许多反应机制的基础。
03 无机化学的分类与应用
单质与化合物
详细描述
根据性质,无机化合物可分为酸、碱、盐、氧化物等;根据组成,无机化合物可分为单质、二元化合物、三元或 多元化合物等;根据结构,无机化合物可分为分子晶体、原子晶体、离子晶体等。这些分类有助于理解和研究无 机化合物的性质和反应。
无机化合物的应用
总结词
无机化合物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广泛。
详细描述
在生产中,无机化合物被广泛应用于农业、工业、医药、环保等领域。例如,化肥、农 药、建筑材料、冶金、电子工业、新能源等领域都离不开无机化合物的支持。在生活中 ,我们也经常接触到无机化合物,如水、食盐、氧气等。了解无机化合物的应用有助于
《大学无机化学》PPT课件
示例 (1)
NH3 • HNH=10728’ • 成键电子对数:3 • 孤对电子数目:1
H2O • HOH=10430’ • 成键电子对数:2 • 孤对电子数目:2
示例 (2)
总结
杂化轨道 类型
• 出发点是分子的整体性,重视分子中电子的运动 状况,以分子轨道的概念来克服价键理论中强调 电子配对所造成的分子电子波函数难于进行数学 运算的缺点。莫利肯把原子轨道线性组合成分子 轨道,可用数学计算并程序化。分子轨道法处理 分子结构的结果与分子光谱数据吻合,因此50年 代开始,价键理论逐渐被分子轨道理论所替代。
• 分子型共价单质
I2
P4
• 原子型共价化合物 SiC
共价键理论的建立与发展
•共价键理论(经典Lewis学说): 1916年,美国路易 斯(G.W. Lewis) 提出两原子各提供1个或2个电子作 为两原子共有,使每个原子都具有8电子的稳定结构 ,共有电子与两原子核相互吸引而使两原子相互结 合。这种原子间的结合称为共价键。1923年出版“ 价键和原子、分子的结构”,系统阐述了他的价键 理论,并提出了描述这种共价结合的图示法(路易 斯结构式)。被称为八隅说。 •1919年美国朗缪尔(I. Langmuir):一种原子间共用 电子对可以不是来自两原子,而是由一个原子单独 提供的(路易斯-朗缪尔理论)。 作为化学键的经典电子理论,电价理论和共价键理 论在化学键理论发展史上起到了继往开来的作用。
• 方向性:各原子轨道在空间分布方向是固定的,为了满足轨道的最大程度重叠,原子 间成的共价键,必须具有方向性。
共价键类型
• 键 原子轨道沿成键原子间联线的方向头对头
无机化学基础知识PPT课件
元素周期表是元素周期律用表 格表达的具体形式,它反映元 素原子的内部结构和它们之间 相互联系的规律。
元素性质递变规律
原子半径
同一周期(稀有气体除外),从 左到右,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 元素原子的半径递减;同一族中, 由上而下,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 元素原子半径递增。
主要化合价
同一周期中,从左到右,随着原 子序数的递增,元素的最高正化 合价递增(从+1价到+7价),第 一周期除外,第二周期的O、F 元素除外;最低负化合价递增 (从-4价到-1价)第一周期除外, 由于金属元素一般无负化合价, 故从ⅣA族开始。元素最高价的 绝对值与最低价的绝对值的和为8。
THANKS
感谢观看
酸碱指示剂
用于指示酸碱反应终点的 试剂,如酚酞、甲基橙等。
沉淀溶解平衡原理及应用
沉淀溶解平衡
应用
在一定条件下,难溶电解质在溶液中 的溶解与沉淀达到动态平衡。
通过控制溶液中的离子浓度,可实现 难溶电解质的分离、提纯和制备。
溶度积常数(Ksp)
表示难溶电解质在溶液中达到沉淀溶 解平衡时,各离子浓度幂的乘积,是 衡量难溶电解质溶解度的重要参数。
元素的金属性和非金 属性
同一周期中,从左到右,随着原 子序数的递增,元素的金属性递 减,非金属性递增;同一族中, 由上而下,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 元素的金属性递增,非金属性递 减。
03
化学键与分子结构
离子键形成及特点
离子键的形成
通过原子间电子转移形成正、负离子,由静电作用相互吸引。
离子键的特点
较高的熔点和沸点,良好的导电性和导热性,在水溶液中易离 解。
03
波尔模型
电子只能在一些特定的轨道上运动,电子在这些轨道上运动时离核的远
无机化学 武大 第五版 第一章 绪论
第二十一章 铬副族元素和锰副族元素 (4学时)
第二十二章 铁系族元素和铂系族元素 (4学时)
第二十三章 镧系和锕系元素
(2学时)
如何学好无机化学
1)注重理解基本概念、基本理论。 2)学会自学—— 积极预习,及时复习。积极思考,带
着问题学习。 3)积极实践—— 查阅资料,按时完成作业,做好无机
化学实验。 4)处理好博与精的关系,处理好教材与参考书的关系。 5)分清主次、新旧联系、归纳对比、寻求相关问题间的
学
次极为重大的理论综合。
革
命
约翰·道尔顿, John Dalton
(1766-1844, 英国)
元素是由非常微小的、看不见的、不可再分割的原子组成;原子既不能 创造,不能毁灭,也不能转变,所以在一切化学反应中都保持自己原有的性 质;同一种元素的原子其形状、质量及各种性质都相同,不同元素的原子的 形状、质量及各种性质则不相同,原子的质量(而不是形状)是元素最基本的 特征;不同元素的原子以简单的数目比例相结合,形成化合物。化合物的原 子称为复杂原子,它的质量等于其组合原子质量的和。1807年道尔顿发表 “化学哲学新体系”,全面阐述了化学原子论的思想。
波义耳极为崇尚实验。“空谈毫无用途,一切来自实验”。 他把严密的实验方法引入化学研究,使化学成为一门实验科学。
第 二 次 化 学 革 命
安托万-劳伦·德·拉瓦锡 Antoine-Laurent de Lavoisier 1743-1794, 法国
拉瓦锡在做实验,夫人做记录
1777年发表《燃烧概论》,提出燃烧的氧化学说;揭开了 困惑人类几千年的燃烧之谜,以批判统治化学界近百年的“燃 素说”为标志,发动了第二次化学革命,被誉为“化学中的牛 顿”。 1789年出版《初等化学概论》,拉瓦锡列出了第一张元 素一览表 。
大学无机化学课件
分压的求解
等温等容下:
nBRT nRT pB = nB = x pB = p= B V V p n nB pB = p = xB p n
χ 音:chi 喜
化学与化工学院
例题
某容器中含有NH3、O2 、N2等气体的混合物。 取样分析后,其中 n(NH3)=0.320mol, n(O2)=0.180mol, n(N2)=0.700mol, 混合气体的总压 p=133.0kPa。 试计算各组分气体的分压。
严格遵守理想气体状态方程的气体称为理想 气体。
化学与化工学院
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式的应用
计算p,V,T,n四个物理量之一。 pV=nRT 用于温度不太低,压力不太高的真实气体。 气体摩尔质量的计算
m mRT pV = nRT ? pV = RT ? M = m M pV n=
本文由zyd6891贡献
ppt文档可能在WAP端浏览体验不佳。建议您优先选择TXT,或下载源文件到本机查看。
化学与化工学院
自我介绍
邢彦军 副教授,留德博士后 化学与化工学院无机化学教研室 Tel: 67792308 (松江校区) e-mail: xingyj@
化学与化工学院
1 物质的量
七个国际单位制中的一个基本物理量 描述物质性质 基本单位――摩尔(mol) 摩尔是一系统的物质的量,该系统中所含的微粒 (基本原体)的数目与12克碳( 12 C )的原子数目相 6 同,则这个系统物质的量为1摩尔。 使用摩尔时,应指明微粒类型,它可以是原子、 分子、离子、电子以及其它粒子,或这些粒子的 特定组合 阿佛加德罗常数(NA): 6.022×1023
化学与化工学院
无机化学实验 武汉大学化学与分子科学学院
无机及分析化学实验无机化学实验参考讲义2011级 下学期目录第一部分 无机化学实验室基本知识、操作技能与常用仪器设备的使用.........1 第二部分 实验部分 (13)实验1 由粗实验制备试剂级氯化钠 (13)实验2 五水硫酸铜的制备及其医药学用途 (18)实验3 由废白铁制备硫酸亚铁和硫酸亚铁铵 (21)实验4 未知物鉴别实验I (24)实验4 未知物鉴别实验II (28)实验 6 茶叶中无机微量元素的分离及鉴别 (31)* 碳酸钠制备实验见《无机及分析化学实验》教材 P139* 如果你对实验讲义有任何意见和建议,欢迎提出来,我们会积极改进。
可与指导老师交流也可写邮件至kaihu@邮箱。
谢谢!第一部分 无机化学实验室基本知识、操作技能与常用仪器设备的使用一常用玻璃仪器的洗涤:1. 洗涤干净的标准除水分子以外无其它任何杂物,洁净透明;附在仪器壁的水不成股流,器壁不挂水珠,表面留有一层均匀而薄的水膜。
2. 洗涤方法(1)用水刷洗:用毛刷刷洗仪器,可以去掉附着的尘土、可溶性物质和易脱落的不溶性杂质。
根据仪器的大小和形状选择合适的毛刷,注意避免毛刷前端的铁丝撞破或损伤仪器。
(2)用去污粉或合成洗涤剂刷洗:去污粉是由碳酸钠、白土、细沙等混合而成的。
它是利用碳酸钠的碱性、细沙的磨擦作用和白土的吸附作用,实现对仪器的清洗。
使用时先将待洗容器用水湿润(必需用少量水),然后用打湿的毛刷沾取少量去污粉擦洗。
仪器内、外壁经擦洗后,先用自来水洗去粘附的去污粉颗粒,然后用蒸馏水洗三次,洗去自来水中带来的钙、镁、铁、氯等离子。
每次蒸馏水的用量要少些,注意节约(采取“少量多次”的原则)。
用合成洗涤剂刷洗玻璃仪器的方法类似。
(3)用洗液洗:在进行精密的定量实验时,对仪器洁净的程度要求很高,或所用仪器容积精确、形状特殊、不能用刷子刷洗时,可用洗液清洗。
通常用的洗液有铬酸洗液、碱性高锰酸钾洗液和以氢氧化钠或碳酸钠为主要成分的强碱洗液。
无机化学讲义课件
酸碱反应的平衡与移动
总结词
详细描述
总结词
详细描述
研究酸碱反应的平衡状 态和移动方向
酸碱反应是化学中常见 的一类反应,通过研究 酸碱反应的平衡状态和 移动方向,可以深入了 解酸碱的性质和作用机 制。同时,酸碱反应在 日常生活和工业生产中 也有广泛应用。
酸碱指示剂和滴定分析 法
酸碱指示剂用于指示溶 液的酸碱性,滴定分析 法则是一种测定物质浓 度的分析方法。通过这 些手段,可以精确测定 酸碱反应的程度和物质 含量。
05
无机化学实验技术
实验基本操作与安全
实验基本操作
掌握实验基本操作技能,如称量 、加热、溶解、过滤、蒸发等, 是进行无机化学实验的基础。
实验安全
了解实验室安全知识,掌握实验 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危险及应对措 施,确保实验过程的安全。
实验设计与数据处理
实验设计
根据实验目的和要求,合理设计实验 方案,包括实验材料的选择、实验步 骤的安排等。
THANKS
感谢观看
详细描述
无机化学在人类生产生活中具有重要意义,它为人类提 供了丰富的物质基础,推动了能源、环境、材料科学等 领域的进步。例如,在能源领域,通过研究太阳能、风 能等可再生能源的转化和利用,可以解决能源危机和环 境污染问题;在环境领域,无机化学可以帮助我们了解 和治理环境污染,保护生态环境;在材料科学领域,通 过研究新型无机材料的合成和性质,可以推动材料科学 的发展,为人类创造更多的物质财富。
详细描述
氧化数是描述元素在化合物中氧化态的数值,氧化剂和还原剂则是参与氧化还原反应的角色。通过这 些概念,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分类氧化还原反应。
04
无机化合物的分类与性质
单质与氧化物
《无机化学》课件
酸碱反应与沉淀反应
总结词
酸碱反应和沉淀反应是无机化学中常见的反应类型,需要掌握其 基本原理和规律。
酸碱反应
理解酸碱质子理论,掌握酸碱反应的规律和特点,如强酸制备弱酸 、水解反应等。
沉淀反应
研究沉淀的形成和溶解,了解沉淀的生成、转化和溶解等基本规律 。
氧化还原反应与配位反应
总结词
01
氧化还原反应和配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反应是无机化学中的重要反应类型,需要
酸碱反应与离子平衡
酸碱反应
酸和碱之间的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 。
酸碱指示剂
离子平衡
溶液中离子间的相互作用和平衡状态 ,如水的电离平衡、沉淀溶解平衡等 。
用于指示溶液酸碱度的指示剂,如酚 酞、甲基橙等。
氧化还原反应与电化学
氧化还原反应
电子转移的反应,包括氧化和还 原两个过程。
原电池
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由 正负极和电解质溶液组成。
存储材料,为新能源技术的发展提供重要的支撑。
无机化学在环保领域的应用
总结词
无机化学在环保领域的应用主要涉及大气、水体和土壤的污染控制与治理,以及废物处理和资源化利用等方面。
详细描述
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无机化学在环保领域的应用主要涉及大气、水体和土 壤的污染控制与治理,以及废物处理和资源化利用等方面。通过研究无机物质的性质和反应机制,可以开发出高 效、低成本的污染物处理技术和资源化利用方案,为环境保护事业的发展做出重要贡献。
无机化学在生物医学领域的应用
总结词
无机化学在生物医学领域的应用主要涉及药物设计与 合成、生物成像技术和生物医用材料等方面。
详细描述
生物医学领域的发展对于人类的健康和生活质量的提高 具有重要意义。无机化学在生物医学领域的应用主要涉 及药物设计与合成、生物成像技术和生物医用材料等方 面。通过研究无机化合物的生物活性和反应机制,可以 开发出高效、低毒的药物和生物医用材料,为疾病诊断 和治疗提供新的手段和途径。同时,无机化学在生物成 像技术方面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如荧光探针、磁共 振成像等,为生物医学研究提供重要的技术支持。
大学无机化学课件完整版课件
教 程
p(H2) = 0.10×600kPa = 60 kPa
§1.2 稀溶液的依数性
无
机 化
1.2.1 溶液的浓度
学
基 础
1.2.2 稀溶液的依数性
教
程
1.2.1 溶液的浓度
1. 物质的量浓度
cB
nB V
,单位:mol L1
无 机 化
2.
质量摩尔浓度
bB
nB mA
,单位:mol kg 1
1.1.2 气体的分压定 律
组分气体:
理想气体混合物中每一种气体叫
无 做组分气体。
机
化 分压:
学
基
组分气体B在相同温度下占有与
础 教
混合气体相同体积时所产生的压力,叫做
程 组分气体B的分压。
pB
nBRT V
分压定律:
混合气体的总压等于混合气体中各
组分气体分压之和。
无
p = p1 + p2 +
化 5 0.8719 40 7.3754 80 47.3798 学 10 1.2279 50 12.3336 90 70.1365
基
础 20 2.3385 60 19.9183 100 101.3247
教
程 * 同一种液体,温度升高,蒸气压增大 。
* 相同温度下,不同液体蒸气压不同;
无
1. 乙
机
醚
pB p
xB
VB V
B
,
pB B p
例1-3:某一煤气罐在27℃时气体
的压力为600 kPa ,经实验测得其中CO和H2
的体积分数分别为0.60和0.10。计算CO和H2
《无机化学》课件第一章
第一节 原子的组成与核外电子排布
电子云的角度分布图是通过将|Ψ|2的角度分布部分,即|Y|2随 θ、Φ的变化作图而得到的(空间)图像,它形象地显示出在原子核 不同角度与电子出现的概率密度大小的关系。图1-1(b)是电子云的 角度分布剖面图。电子云的角度分布剖面图与相应的原子轨道角 度分布剖面图基本相似,但有以下不同之处:原子轨道角度分布 图带有正、负号,而电子云的角度分布图均为正值(习惯不标出正 号);电子云的角度分布图比相应的原子轨道角度分布要“瘦”些, 这是因为Y值一般是小于1的,所以|Y|2的值就更小些。
第一节 原子的组成与核外电子排布
五、 多电子原子结构
多电子原子指原子核外电子数大于1的原子(即除H以外 的其他元素的原子)。在多电子原子结构中,核外电子是如何 分布的呢?要了解多电子中电子分布的规律,首先要知道原 子能级的相对高低。原子轨道能级的相对高低是根据光谱实 验归纳得到的。H原子轨道的能量取决于主量子数n,在多电 子原子中,轨道的能量除取决于主量子数n外,还与角量子 数l有关,总规律如下:
无机化学
第一章 原子结构和元素周期律
原子的组成与核外电子排布 元素周期律与元素周期表 元素基本性质的周期性
第一节 原子的组成与核外电子排布
一、 原子的组成
在20世纪30年代,人们已经认识到原子是由处于原子中 心的带正电荷的原子核和核外带负电荷的电子构成的。由于原 子核跟核外电子的电量相同,电性相反,所以原子呈电中性。 原子很小,半径约为10-10m;原子核更小,它的体积约为原 子体积的1/1012。如果把原子比喻成一座庞大的体育场,则原 子核只相当于体育场中央的一只蚂蚁。因此原子内部有相当大 的空间,电子就在这个空间内绕着原子核作高速运动。
第一节 原子的组成与核外电子排布
无机化学课件 第一章
△T=350K-300K=50K
c、体系各状态函数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
d、同一状态下状态函数的组合仍为体系的状态函 数,但不同状态下状态函数的组合不能成为状
状态函数有特征,状态一定值一定, 态函数。
如 :△T= T2-T1,△T就不是状态函数。 殊途同归变化等,周而复始变化零。
(2)分类:按其与体系中物质数量的关系分为两类。 与物质的量成正比,具有加合性。 容量(广度)性质: 如:V、m、n等
p CO2 n CO2 RT V 0.114 8.314 303.15 2.87 104 (Pa) 10.0 103
p N2 p pCO2 pO2 (9.33 2.67 2.87) 104 3.79 104 (Pa)
第二节 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
ni Vi 其中Vi为组分i的分体积,V是混合气体的总体积 n V Vi Vi Pi P总 其中 是体积分数 V V
理想混合气体中某组分气体的分压Pi等于总压乘 以该组分的体积分数
形式3
[例1]
某容器中含有NH3、O2 、N2等 气体的混合物。取样分析后, 其中: n(NH3) = 0.320mol, n(O2) = 0.180mol, n(N2) = 0.700mol。 混合气体的总压 p = 133.0kPa。 试计算各组分气体的分压。
在25℃、748 mmHg下,要产生75.0 L的 N2,计算 需要叠氮化钠的质量?
二、理想气体分压定律
混合气体中某组分单独占有与混合气 1、分压: 体相同的体积和温度时所具有的压力 称为该组分的分压力,“pB ‖示之。
nB RT pB V
总体积
2、道尔顿分压定律(1807、英国) (Dalton law of patial presser )
无机化学讲义课件
易溶于水,水溶液导电,熔融状态 下也导电。
共价键及其性质
共价键的形成
原子之间通过共用电子对形成共价键。
共价键的特点
有方向性、有饱和性,键能较大,但比离子键小。
共价化合物的性质
一般难溶于水,熔融状态下不导电,但有些共价 化合物在水溶液中能导电。
分子间作用力与氢键
分子间作用力
分子间存在的相互作用力,包括范德 华力和氢键等。
特点
无机化学研究的元素和化合物种类繁多,包括金属、非金属 、氧化物、酸、碱、盐等;无机化学反应多样,包括化合、 分解、置换、复分解等;无机化学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如 肥料、陶瓷、玻璃、冶金等。
无机化学的发展历史
早期发展
古代人们通过炼金术、医药学等 实践活动积累了无机化学的初步
知识。
近代发展
18世纪末至19世纪初,道尔顿提 出了原子论,奠定了近代无机化 学的基础;随后门捷列夫发现了 元素周期律,揭示了元素之间的
制作笔记
制作详细的笔记,记录重要知识点、公式和反应机理等, 方便复习和查阅。
多做练习,提高解题能力
多做习题
通过大量的习题练习,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和记忆, 提高解题速度和准确度。
分析解题思路
对解题过程进行分析和总结,掌握解题方法和技巧。
挑战难题
适当挑战一些难题和复杂问题,拓展自己的思维能力 和解题能力。
位置。
探讨金属氧化物的性质、 制备方法和应用。
阐述金属氢氧化物的性 质、稳定性及其与酸的
反应。
金属盐类
介绍金属盐类的性质、 溶解性及其在化学反应
中的作用。
非金属及其化合物
非金属元素与分类
介绍非金属元素的性质、分类及其在周期表 中的位置。
《无机化学》课件.ppt
10
Chemical Reaction
能否发生(反应方向)
能量转换(热效应)
化 学
反应限度(化学平衡)
反 应
反应速率
化 学
反应机理
动
力
学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化反
学 热
应 的 可
力能
学性
反 应 的 现 实 性
末页
11
研究内容包括两个方面
①热化学:化学和物理变化中的能量转换 问题。以热力学第一定律为基础。 (the first law of thermodynamics)
题,起化学与工程技术间的桥梁作用。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1
2.《无机化学》课程的任务
1)了解近代化学的基本理论,掌握必要的 化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2)了解化学在工程技术上的应用,能运用 化学的观点来理解相关学科中涉及化学的有 关问题。
3)学会正确的学习方法和研究问题的方法。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2
3.《无机化学》课程的学习内容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16
状态函数的特点
➢与状态一一对应;
➢状态函数之间是相互关联的,如pV=nRT;
➢当体系的状态发生变化时,状态函数的变化量只与体系的 始、末态有关,而与变化的实际途径无关。
以下例子
说明:当
外压从3pº变为p°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15
3. 状态与状态函数state and state function
状态就是体系一切性质的总和。
如体系的宏观性质都处于定值,则体系为平衡态。 状态变化时,体系的宏观性质也必然发生部分或 全部变化。
2024版大学无机化学完整版ppt课件
离子键。
离子晶体的结构
02
离子晶体中正负离子交替排列,形成空间点阵结构,具有高的
熔点和沸点。
离子键的强度
03
离子键的强度与离子的电荷、半径及电子构型有关,电荷越高、
半径越小,离子键越强。
12
共价键与分子结构
2024/1/29
共价键的形成
原子间通过共用电子对形成共价键,共价键具有方向性和饱和性。
分子的极性与偶极矩
大学无机化学完整版ppt课件
2024/1/29
1
目录
2024/1/29
• 无机化学概述 • 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律 • 化学键与分子结构 • 化学反应基本原理 • 酸碱反应与沉淀溶解平衡 • 氧化还原反应与电化学基础 • 配位化合物与超分子化学简介
2
01
无机化学概述
Chapter
2024/1/29
反应机理
基元反应和复杂反应、反应机理的推导和表示 方法
反应速率理论
碰撞理论、过渡态理论和微观可逆性原理
2024/1/29
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
浓度、温度、催化剂和光照等外部条件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18
05
酸碱反应与沉淀溶解平衡
Chapter
2024/1/29
19
酸碱反应概述
酸碱定义及性质
介绍酸碱的基本概念、性质和分类,包括阿累尼乌斯 酸碱理论、布朗斯台德酸碱理论等。
配位化合物的组成 中心原子或离子、配体、配位数、配位键等。
配位化合物的分类
3
根据中心原子或离子的性质可分为金属配位化合 物和非金属配位化合物;根据配体的性质可分为 单齿配体和多齿配体等。
2024/1/29
28
无机化学ppt课件
配位化合物的命名遵循一定的规则,包括确定中 心原子和配体的名称、标明氧化态和配位数等。
金属有机化合物类型、合成方法和应用前景
01
类型
金属有机化合物包括金属烷基化合物、金属芳基化合物、金属羰基化合
物等,它们在结构和性质上具有多样性。
02
合成方法
金属有机化合物的合成方法包括金属与有机物的直接反应、金属卤化物
离子键和共价键的强度
决定物质的化学性质,如稳定性、反 应活性等。离子键较强,共价键有强 弱之分。
氢键
一种特殊的分子间作用力,存在于含 有氢原子的分子之间,对物质的熔沸 点、溶解度等性质有显著影响。
04
晶体结构与性质
晶体类型及结构特点
01
02
03
04
离子晶体
由正负离子通过离子键结合而 成,具有高熔点、高硬度等特
原子结构模型及发展历程
道尔顿实心球模型
认为原子是坚硬的、不可再分的 实心球体。
汤姆生枣糕模型
发现电子,提出原子像枣糕一样, 电子像枣子一样镶嵌在原子中。
卢瑟福核式结构模型
通过α粒子散射实验,提出原子 的中心有一个带正电的原子核, 电子绕核旋转。
波尔分层模型
引入量子化概念,解释氢原子光 谱,提出电子在特定轨道上运动。
沉淀溶解平衡原理及应用
沉淀溶解平衡定义
在一定条件下,难溶电解质在溶液中的离子浓度达到平衡状态。
沉淀溶解平衡应用
通过控制溶液中的离子浓度,可实现难溶电解质的分离、提纯和制 备。
溶度积常数(Ksp)
表达难溶电解质在溶液中离子浓度平衡关系的常数,可用于判断沉 淀的生成和溶解条件。
难溶电解质溶解度和溶度积常数计算
化学键类型及形成条件
无机化学 武汉大学 第三版
h E2 E1 E
E2 E1 E
h
h
E:轨道能量 h:Planck常数
可以定量解释氢原子光谱的不连续性
氢原子光谱的能量关系式
氢原子光谱的能量关系式
v
3.289
1015
(
1 n12
1 n22
)s-1
n2 6.626
10 34 J s 3.289
n1= 5,Pfund线系;
量子和量子化
式中 2,n,3.289×1015各代表什么意义?
为什么激发的原子会发光?如何解释氢原子光谱?
经典电磁理论遇到的难题:
按经典电磁学理论,电子绕核作 圆周运动,原子不断发射连续的电磁 波,原子光谱应是连续的;而且由此 电子的能量逐渐降低,最后坠入原子 核,使原子不复存在。实际上原子既 没有湮灭,其谱线也不是连续的而是 线状的。
1.氢原子光谱
Hδ Hγ 410.2 434.0 7.31 6.91
Hβ 486.1 6.07
Hα 656.3 4.57
c 光速 c 2.998108 m s1
/nm ( 1014 ) /s1
(a) The visible spectrum. (b) The complete spectrum of atomic hy drogen. 特征与规律
量子和量子化
◆1900年,M.Plank[德国]提出量子论 普朗克认为能量是不连续的,具有微小的分立 的能量单位——量子;
玻尔理论
物质吸收或放出能量是不连续的,是量子能量 的整数倍——量子化;
能量以光的形式传播时,其最小单位又称光量子 或光子;
光子能量 E h h 6.6261034 J s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No1.4 如何学好化学基础(How To
Study The Base Of Chemistry)
我国著名科学家戴安邦教授指出:化学教育既 要传授化学知识与技能,更要训练科学方法和 思维,还要培养科学精神和品德。总的要做到 从以下几点: (一) 要学好基本功,基本概念和基本知识。 (二) 要重视能力的训练培养;
6、放射化学是研究物质和原子核转变规律的 科学,放射化学使用化学或化学与物理相结合 的方法,研究放射性物质的制备、分离纯化和 鉴定,研究核素和原子核转变产物的行为和化 学性质;研究放射性示踪原子在化学中的应用; 研究将化学技术用于核科学的径途;研究放射 性物质在科学技术和社会生产各个领域中的应 用等。 放射化学的分支学科有:放射性元素化 学(Radioelement Chemistry)、核化学 (Nuclear Chemistry)、放射性同位素化学 (Radioisotope Chemistry)、反应堆化学 (Reactorchemistry)、核燃料化学(Nuclear Fuel Chemistry)、聚变化(Fusion Chemistry)、 裂变化学(Fission Chemistry)、环境发射化学 (Environmental Radiochemistry)等。
No1.3 化学的功能(Function Of Chemistry)
1、化学在现代科学技术发展中的地位 化学在世界科学发展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我国中科院 士,有机化学家戴立信教授曾指出:“化学是一门中心科学, 化学是一门有用的科学,化学是一门创造性的科学。”80年 代初,著名化学家,美国总统科学顾问皮井廉一(kenichi fujui)曾说:“在古老的物理学-化学-生物学的排序中, 化学是注定是中心位置的占有者。美国T.ATEX大学化学系 教授福克斯( M.A.Fox)在1994年第13届国际化学教育会 议指出:”化学是中心科学,化学在发展过程中使相关学 科有了新的发现。” 在长期的发展中,化学学科与其他自 然科学之间互相影响。互相渗透,互相综合,不但推动了 化学研究和化学理论的发展,也促进和推动了其他自然科 学的学科如数学,物理学、生物学、天文学、地质学、材 料科学等的发展。
2、化学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化学对人类社会发展作出的贡献是多方面的和 全方位的,从人类的衣食住行到高科技发展的 各个领域,到处留下了化学研究的足迹,享受 着化学发展的成果, 特别是即将进入21世纪,人类社会面临着资源、 能源、材料、环境等众多问题的挑战,给化学 的进步提供了广阔的天地,即在发展新材料学, 性能源与可在生能源科学技术,生命科学技术, 信息科学技术及有益于环境的高新技术中,化 学工作者都将能发挥十分重要的工作 。
3、有机化学是碳化合物的化学或碳氢化合物 及其衍生物的化学,是有机物的结构性质、合成 及其有关理论的科学。有机化学的重要分支有 元素有机化学(Element Organic Chemistry)、 天然有机化学(Oranic Chemistry Of Natural Products)、有机固体化学(Organic Solid Chemistry)、有机合成化学(Organic Synthesis Chemistry)、有机光化学(Organic Photochemistry)、物理有机化学(Physical Organic Chemistry)、生物有机化学 (Biorganic Chemstry)、立体化学 (Stereochemistry)、理论有机化学 (Theoretical Organic Chemistry)和有机分析 化学(Ornagic Analytical Chemistry)。
4、物理化学由化学热力学、化学动力学和结构 化学(物质结构)三部分组成。化学热力学研究 化学反应中能量的转化以及化学反应的方向和限 度。化学动力学研究化学反应进行的速度以及化 学反应中的机理。而结构化学则是一量子力学为 基础研究原子、分子、晶体内部的结构以及物质 性质的关系。物理化学的重要分支学科有:化学热力
(三) 要加强全面的科学素养。 (四) 提高课堂效率:
1、 课前预习,浏览一遍今天老师要讲 什么,在心理上有个准备; 2、 课堂上,准备一笔记本,注意听记, 这是提高听课效率确保不走神,能跟上 讲课思路的最佳方法;其二,笔记内容 为课后复习以及期末的复习重要依据; 3、 下课时,请静坐1分钟时间,回顾一 下本节课讲了什么; 4、 课后复习总结,包括做习题、看参 考书等,希望对每一单元以自己的方法、 思路能总结一页,期末时只要看自己的 总结就能复习全书。
普通化学(general chemistry)
是一门现代化学概论课程。通过化学反应基本规律 和物质结构理论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当代化学学科 的概貌,能运用化学的理论、方法、观点审视人们 关注的环境、能源、材料、生命和健康等社会热点 问题,了解化学对人类社会的作用和贡献。对工科 专业,着重把化学理论、方法与工程技术的观点结 合起来,用化学的观点分析工程技术中的化学问题。 本课程的内容可分为三部分:1、理论化学,包括 化学热力学、化学动力学和物质结构基础;2、基 本知识和应用化学,包括单质和化合物的知识,化 学与环境、能源、材料、生命和健康等;3、实验 化学,主要是理论和性质的验证,重要数据的测定, 应用化学实验的设计等,并训练实验基本操作和现 代仪器的使用等。
No1.2 化学的分支学科[The Offset Science Of Chemistry]
化学科学的迅速发展,表现为化学研究的 深度和广度不断扩大,化学知识的大量积 累,信息传播和处理技术的高度发展,物 资结构新的层次,新的研究领域不断被开 拓出来.在化学向纵深发展的同时 ,又向 横的方向扩展,在与其他自然科学学科相 互联系,相互渗透的基础上,形成了众多 的化学分支科学.
大学化学
第一章 绪论
No1.1 化学研究的对象 [What Is Chemistry]
化学研究的对象自然界的一切物质,大 至天体,星球,小至生物、原子,无论有 生命还是无生命的,都是由各种化学元 素组成的,不同的物质具有不同的组成 和结构,因而又不同的性质。化学是一 门在原子分子上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 性能,应用以及物质相互之间转化规律 的科学。
1、 无机化学(Inorganic Chemistry) 2、 分析化学(Analytical Chemistry) 3、有机化学(Organic Chemistry) 4、物理化学(Physical Chemistry) 5、高分子化学(Polymers Chemistry) 6、放射化学(Radiochemistry)
1,无机化学是一门研究无机物质[一般指除了炭以 外的化学元素及化合物的组成、结构、性质变化、 制备及相关理论和应用的科学。 现代无机化学的 主要分支学科有元素化学(Elemental Chemistry)、配位化学(Coordination Chemistry)、同位素化学(Isotope Chemistry)、 无机固体化学(Inorganic Solid Chemistry)、无 机分离化学(Inorganic Separate Chemistry)、无 机合成化学Inorganic Synthesis Chemistry]、物理 分离化学(Physical Inorganic Chemistry)、生物 无机化学(Biorganic Chemistry)、金属有机 (OrganoMet. Chemistry)等。
5、高分子化学是以高分子化合物为研究对象 的科学,包括高分子化合物的合成方法,反应 机理,反应热力学,反应动力学,高分子化合 物改行,高分子化合物材料的加工成型以及高 分子化合物的应用。 高分子化学的重要分支学 科有:无机高分子化学(Inorganic Polymers Chemistry),天然高分子化学(Natural Polymers Chemistry),功能高分子(Functional Polymers),高分子合成化学(Polymers Synthesis Chemistry),高分子物理化学(Physical Chemistry Of Polymers),高分子光化学 (Polymer Photochemistry)等。
2. 分析化学是研究物质化学组分和化学结构的方 法及其有关理论的一门学科,分析化学按其分析方 法分为化学分析和仪器分析;按其分析要求分为成 分分析,定量分析和结构分析;按其分析对象分为无 机分析和有机分析;按分析试样量多少,可分为常量 分析,半微量分析,微量分析和衡量分析。
分析化学的重要分支学科有:定性分析[Qualitative Analysis], 重 量 分 析 ( Gravimetry)、 电 化 学 分 析 ( Electrochenical Analysis)光谱分析(Spectroscopu Analusis)、波谱分析 ( Wave Spectrum Analysis)、 质 谱 分 析 ( Mass Spectroscopy Analusis)、 热 谱 分 析 ( Heat Spectrum Analysis)、 色 谱 分 析 ( Chromatography) 光 度 分 析 ( Absorption Spectroscopu-Analusos)、 放 射 分 析 (Radiometry)、状态分析和物相分析 ( State Analysis And Phase Analysis)、化学计量学(Chemonetrics)等。
学(Chemical Thermodynamics)、化学动力学 (Chemistry Dynamics)、结构化学(Structural Chemistry)、量子化学(Quantum Chemistry)、胶体与界面化学(Colloidal and Surface Chemistry)、催化学(Catalyzing Chemistry)、热化学 (Thermochemistry)、光化学(Photochemistry)电化学 [Photochemistry] ,磁化学(Magneto Chenistry),高能化 学(High Energy Chemistry),计算化学(Calculational Chemistry),晶体化学(Crystal Chemistry)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