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糊圈、景深、焦深和超焦距

合集下载

景深表(也有叫景深尺)超焦距快门

景深表(也有叫景深尺)超焦距快门

景深表(也有叫景深尺)超焦距快门景深由三个因素决定:光圈(光圈大景深小,光圈小景深大)、焦距(焦距短景深大,焦距长景深小)和拍摄距离(拍摄距离远景深大,拍摄距离小景深小)。

今天我们再延伸下,讲景深表(也有叫景深尺)和超焦距。

1. 景深尺我们看看下图镜头,上边共有4行数,从上至下:第一行,光圈值,表示你目前拍摄所用的光圈数;第二行,拍摄距离(英尺);第三行,拍摄距离(米),我们一般是用这个,表示被摄体离你的距离(很多时候照相机可以做测距器用);第四行,还是光圈数,每个光圈值有两个表示,这个就叫景深尺。

景深尺有左右两个对称的光圈数,使用时需要结合拍摄时的光圈值(第一行)和拍摄距离(第三行)两组数字。

两个对称数字中间的米数,即表示在这个光圈下的景深宽度,就是拍摄出来能够保证清晰的纵深距离。

如这只镜头目前的位置(超焦距),则表示拍摄光圈为5.6,能够得到的清晰距离为由5米至无限远,5米前的距离会逐渐模糊。

我们现在的相机很多时候设置光圈是在机身上,就是有可能会没有最上边第一行的光圈刻度,这时我们看液晶屏上的光圈值就可以了,而景深尺则还是同样用法。

2. 超焦距(需要用到景深尺)(1)焦点(清晰拍摄距离)——“∞”:拍摄距离设定为无限远(“∞”)时,只要被摄体距离相机超过“∞”的左边值,在光圈值不太大(一般不超过8)的情况下,不用对焦,就能随时保证足够的景深,从而保证图片的清晰度。

就如上面的镜头图中,若直接把对焦点选在“∞”上(“∞”居中),则清晰距离(景深)大约10米到无限远。

(2)“∞”——“超焦距”:什么是“超焦距”?超焦距是在某个光圈值下相机所能达到的最大清晰范围!具体操作:在手动对焦或光圈优先模式下,“∞”并不对中,而是根据确定的光圈数,将“∞”对准景深尺右侧的同值光圈数。

仍是上面镜头图,恰在超焦距上,其清晰距离(景深)为5米到无限远。

同样不用对焦,可以发现运用超焦距比使用无限远更神奇,其最大区别在前景深,当然这和光圈数也有关。

(汇总)焦深与景深的含义与区别

(汇总)焦深与景深的含义与区别

焦深指物体的点在镜头后沿成像器轴线所测定能够获得较清晰成像的距离。

简单的说:镜头的像平面两边的清晰范围称为焦深。

一、焦深的含义焦深:指在保持影像较为清晰的前提下,焦点(焦平面)沿着镜头光轴所允许移动的距离。

二、影响焦深的因素和规律:1.光圈与焦深成正比。

光圈小,焦深大;光圈大,焦深小。

2.摄距与焦深成反比。

摄距近,焦深大;摄距远,焦深小。

原因:摄距(物距)减小,像距增大,远、近模糊圈之间的距离增大,所以焦深增大。

3.镜头焦距与焦深成正比。

镜头焦距长,焦深大,镜头焦距短,焦深小。

原因:摄距一定时,焦距增大,远、近模糊圈之间的距离增大,所以焦深增大。

4.焦深与模糊圈成正比。

允许的模糊圈大,焦深大;允许的模糊圈小,焦深小。

三、焦深与景深的异同1.含义不同:景深是景物中能产生较为清晰影像的纵长距离;焦深是影像的焦平面可允许移动的距离。

2.当摄距减小时,景深减小,焦深增大;当摄距增大时,景深增大,焦深减小。

3.当景物的成像比例增大时(如使用长焦镜头、缩短摄距等),景深减小,焦深增大;当景物的成像比例减小时(如使用短焦镜头、增大摄距等),景深增大,焦深减小。

4.减小光圈时,景深和焦深都增大;增大光圈时,景深和焦深都减小。

5.当降低对影像的清晰度要求时,景深和焦深都增大;当提高对影像的清晰度要求时,景深和焦深都减小。

6.焦深在很大程度上与相机的制造有关;景深在很大程度上与被摄体的再现有关。

四、焦深的实用价值拍摄前应先用最大光圈聚焦(这样既可增加影像亮度,又减小了焦深,有助于准确聚焦),聚焦准确之后,再将光圈调至拍摄所需要的档位上景深概念与计算Xitek编2001年6月5日先介绍几个概念:1、焦点(focus)与光轴平行的光线射入凸透镜时,理想的镜头应该是所有的光线聚集在一点后,再以锥状的扩散开来,这个聚集所有光线的一点,就叫做焦点。

2、弥散圆(circle of confusion)在焦点前后,光线开始聚集和扩散,点的影象变成模糊的,形成一个扩大的圆,这个圆就叫做弥散圆。

焦深与景深的区别

焦深与景深的区别

焦深与景深的区别一景深是相机尽可能清晰地聚焦于景物的某一点时,景物延伸而其影像不至于有明显的不清晰的一段距离,超出此清晰聚焦范围,则清晰度逐渐降低。

和焦深不同,景深在最清晰聚焦平面前后的距离是不相等的,大多数清是清晰聚焦范围的后面大于前面。

较传统的相机镜头上有时会有景深联动指示器,与光圈相关联。

焦点主体到景深前界为前景深,焦点主体到景深后界为后景深。

前后景深是有不同递增空间的效果。

影响景深的因素:(1)使用焦距相同的镜头,拍摄距离不变,光圈越小,景深越大,光圈越大,景深越小。

(2)使用同样的光圈,拍摄距离不变,镜头的焦距越长,景深越小,焦距越短,景深越大。

(3)在同一个镜头光圈不变的情况下,物距越近,景深越小,物距越远,景深越大。

二焦深是在不致使平面物体的像产生明显不清晰的前提下胶片可能移动的距离。

焦深范围限定了胶片平面所必须的平面性和垂直度公差。

使用大孔径短焦距镜头的小画幅相机,其公差格外小。

影响焦深的因素和规律:1.光圈与焦深成正比。

光圈小,焦深大;光圈大,焦深小。

2.摄距与焦深成反比。

摄距近,焦深大;摄距远,焦深小。

原因:摄距(物距)减小,像距增大,远、近模糊圈之间的距离增大,所以焦深增大。

3.镜头焦距与焦深成正比。

镜头焦距长,焦深大,镜头焦距短,焦深小。

原因:摄距一定时,焦距增大,远、近模糊圈之间的距离增大,所以焦深增大。

4.焦深与模糊圈成正比。

允许的模糊圈大,焦深大;允许的模糊圈小,焦深小。

焦深与景深的异同1.含义不同:景深是景物中能产生较为清晰影像的纵长距离;焦深是影像的焦平面可允许移动的距离。

2.当摄距减小时,景深减小,焦深增大;当摄距增大时,景深增大,焦深减小。

3.当景物的成像比例增大时(如使用长焦镜头、缩短摄距等),景深减小,焦深增大;当景物的成像比例减小时(如使用短焦镜头、增大摄距等),景深增大,焦深减小。

4.减小光圈时,景深和焦深都增大;增大光圈时,景深和焦深都减小。

5.当降低对影像的清晰度要求时,景深和焦深都增大;当提高对影像的清晰度要求时,景深和焦深都减小。

景深与超焦距

景深与超焦距

1.获取最小景深
采用小景深拍摄的画面,往往只有被聚焦的拍摄主体是清 晰的,画面中的其它部分,如前景或背景都呈模糊状,而 这些虚幻、柔和的模糊部分却更加衬托了拍摄主体的清晰 和醒目。
小景深拍摄法是一种很有力的突出主体的拍摄方法,在人 像、静物、花卉及一些特写画面的拍摄中经常采用此法。
根据景深与光圈、摄距及镜头焦距的内在关系,获取最小 景深的方法为:
2.运用景深的三条要点
(2)光圈、摄距、镜头焦距以及可允许模糊圈大小对 景深影响的规律,均是相对而言的,即这四个因素在其中 三个因素相同时,另一因素对景深大小的影响规律成立。 否则,这些“规律”就不一定成立。
(3)如果摄距超出了超焦点距离,摄距与景深成正比 的规律不成立。在这种情况下,摄距越远,景深越小,与 原规律相反。(超焦距)。
最大光圈+尽可能小的摄距+长焦镜头
1.获取最小景深
在获取最小景深的三种方法中,采用最大光圈是既简便又 效果很好的方法,它不会引起被摄体变形和空间透视失真 的效应。
适当地缩小摄距,可以使景深变小,但过分地缩小摄距, 则会引起被摄主体形变失真。
而采用长焦镜头来获取小景深,同时会带来空间透视压缩 的效应,而且镜头的焦距越长,空间透视压缩的程度越大。
景深与超焦距
景深
从摄影光学的理论上来说,当摄影镜头对焦于被摄体 的某一点上,只有这一点的物体才能在感光胶片上结成清 晰的影像。
然而在实际生活中,我们会发现在对焦点的前后一定 范围内的被摄体,也能在照片上结成较为清晰的影像,这 种在对焦点前后景物较为清晰的范围,即为景深。
一、景深的含义
从对焦点至摄影镜头前的最近清晰点为前景深, 从对焦点至后面的最远清晰点为后景深,前后景 深之和为全景深。前景深的清晣范围小于后景深, 约为全景深的1/3。

景深、像深和焦深

景深、像深和焦深

景深、像深和焦深景深是经常遇到的一个概念,这里对其做一些讨论图一景深图二景深像深景深与像深当摄影镜头对准某一被摄体平面准确调焦之后(该物平面称为调焦物平面或被摄主体平面),在像平面(即胶片平面或光电成像器件靶面)上,只有该调焦物平面处的物体才能结成最清晰的影像。

而位于调焦物平面前、后的景物的影像都不是最清晰,其中离调焦物平面越近者,其清晰度相对就越高,而离调焦物平面越远者,其清晰度相对也就越差。

也即随着物体逐渐远离调焦物平面,其影像清晰度逐渐下降。

当物体远离至一定程度后,甚至会使人的视觉上产生逐渐模糊的影像。

显然,在景物空间中,位于调焦物平面前后一定距离内的景物,还能够结成人视觉上认为相对清晰(即尚未模糊)的影像。

上述位于调焦物平面前后的能结成相对清晰影像的景物间之纵深距离,也即能在实际像平面上获得相对清晰影像的景物空间深度范围,称为景深。

摄影中,纵深距离大的,称为景深大,纵深距离小的,称为景深小。

景物中能够结成相对清晰影像,又距镜头最近和最远的物平面,分别称为景深近界和景深远界。

调焦物平面至景深近界和景深远界的距离,分别称为前景深和后景深。

景深近界与景深远界之间的距离,称为全景深,简称景深。

与景深近界和景深远界分别共轭的两个成像平面之间的距离,称为像深。

景深和像深互为共轭。

摄影时由于前景深与后景深的大小不相等,故前像深与后像深的数值也不等。

像深所分析的是调焦准确时,被调焦物平面前后的景物在胶片(电子成像器件)平面上所成影像的模糊(弥散)程度。

该前、后景物之影像的模糊现象是必然的、不可避免的。

不过摄影者可通过对光圈、焦距、调焦距离诸参数的合理选择,对其模糊成度加以控制----使之增大或缩小,甚至使一定纵深范围内的前、后景物在胶片(电子成像器件)片面上获得相对清晰的影像(即令其模糊程度不大于可容许值)。

前、后景物之影像的相对清晰对摄影有时有利应加以利用,有时又不利而需适当避免。

什么时候利用、什么时候避免,则应视摄影者的创作意图而定。

(汇总)焦深与景深的含义与区别

(汇总)焦深与景深的含义与区别

焦深指物体的点在镜头后沿成像器轴线所测定能够获得较清晰成像的距离。

简单的说:镜头的像平面两边的清晰范围称为焦深。

一、焦深的含义焦深:指在保持影像较为清晰的前提下,焦点(焦平面)沿着镜头光轴所允许移动的距离。

二、影响焦深的因素和规律:1.光圈与焦深成正比。

光圈小,焦深大;光圈大,焦深小。

2.摄距与焦深成反比。

摄距近,焦深大;摄距远,焦深小。

原因:摄距(物距)减小,像距增大,远、近模糊圈之间的距离增大,所以焦深增大。

3.镜头焦距与焦深成正比。

镜头焦距长,焦深大,镜头焦距短,焦深小。

原因:摄距一定时,焦距增大,远、近模糊圈之间的距离增大,所以焦深增大。

4.焦深与模糊圈成正比。

允许的模糊圈大,焦深大;允许的模糊圈小,焦深小。

三、焦深与景深的异同1.含义不同:景深是景物中能产生较为清晰影像的纵长距离;焦深是影像的焦平面可允许移动的距离。

2.当摄距减小时,景深减小,焦深增大;当摄距增大时,景深增大,焦深减小。

3.当景物的成像比例增大时(如使用长焦镜头、缩短摄距等),景深减小,焦深增大;当景物的成像比例减小时(如使用短焦镜头、增大摄距等),景深增大,焦深减小。

4.减小光圈时,景深和焦深都增大;增大光圈时,景深和焦深都减小。

5.当降低对影像的清晰度要求时,景深和焦深都增大;当提高对影像的清晰度要求时,景深和焦深都减小。

6.焦深在很大程度上与相机的制造有关;景深在很大程度上与被摄体的再现有关。

四、焦深的实用价值拍摄前应先用最大光圈聚焦(这样既可增加影像亮度,又减小了焦深,有助于准确聚焦),聚焦准确之后,再将光圈调至拍摄所需要的档位上景深概念与计算Xitek编2001年6月5日先介绍几个概念:1、焦点(focus)与光轴平行的光线射入凸透镜时,理想的镜头应该是所有的光线聚集在一点后,再以锥状的扩散开来,这个聚集所有光线的一点,就叫做焦点。

2、弥散圆(circle of confusion)在焦点前后,光线开始聚集和扩散,点的影象变成模糊的,形成一个扩大的圆,这个圆就叫做弥散圆。

景深表与景深计算公式

景深表与景深计算公式

景深表与景深计算公式在拍摄实践中,当需要了解具体的景深范围时,可以查看相机上或书本上的景深表,也可自行计算出你实际拍摄时的景深范围。

一、相机上的景深表大部分相机上都有简易的景深表可供查看景深范围.相机上景深表的位置有的在镜头筒上、位于镜头上光圈刻度与距离刻度之间,采用对称的光圈系数如“16、11…11、16"指出每一光圈在某种摄距时的景深。

如用f16拍摄,这种景深表上两个对称的f16标记所指向的距离刻度,一个指景深的远界限,另一个指景深的近界限。

相机上的景深表有的位于相机的聚焦钮上,通常采用一组“U”字型的线条,用“U”字的两端在距离刻度上指出景深范围.相机上的这种景深表只能作为了解景深范围的一种参考,这是因为除了在相机上无法作出精确标度的客观原因外;厂家制定这种景深表的清晰度标准也有一定的随意性;更重要的还在于厂家并不了解你对不同照片的清晰度要求,也不了解你准备放大为多大尺寸的照片。

因此,当你要求高清晰度影像时,或要高倍率放大时,就应该比实际使用的光圈大一、二档来掌握景深范围。

如拍摄时用用f11,就按f8或f5。

6的景深掌握,反过来,当你需要相机上f11所指示的景深范围时,就用f16或f22拍摄.这样才能在高倍率放大的照片上达到预期的景深效果,或者说能提高你的景深范围内的影像清晰度.二、表格式的景深表在摄影书籍上常常可以找到一种表格式的景深表,它们是列出一些镜头焦距与相应光圈、摄距的景深范围。

这种书本上的景深表所指示的景深范围比相机上景深表的准确性要高。

但是,不如相机上景深表使用方便。

而且,在镜头焦距多样化的现代摄影中,这种表格式景深表的局限性就显得更大了。

使用这种表格式景深表时,要注意它也是以某种模糊圈为标准的,当你需要更小的模糊圈时,也应按照比实际使用的光圈大一、二档来掌握景深范围。

三、景深计算公式景深计算公式可以帮助你了解各种镜头焦距、各种光圈、各种摄距的景深范围。

这种计算公式又是针对你所要求的模糊圈的,因而计算出的景深范围更准确、更可靠,当然它比相机上的景深表与书本上的景深表麻烦得多。

景深、焦深与超焦距

景深、焦深与超焦距

超焦距
景深
超焦距(图中影线表示景深)
要使用 “超焦距”, 只要将∞ 对 到景深尺标 上我们所使 用的光圈数 字上就行了。
计算某光圈超焦距的方法是:将照相机的物距
旋转到无限远∞位置时,该光圈对应的距离即
为该光圈的超焦距。如海鸥DF照相机,F22、 F16、F8光圈的超焦距分别为4、5、10米。
海鸥DF照相机景深表示意图
二、影响焦深的因素和规律
1、光圈与焦深成反比。光圈小,焦深大; 光圈大,焦深小。
2.摄距与焦深成反比。摄距近,焦深大;摄 距远,焦深小。 原因:摄距(物距)减小,像距增大,远、 近模糊圈之间的距离增大,所以焦深增大。 3.镜头焦距与焦深成正比。镜头焦距长,焦 深大,镜头焦距短,焦深小。 原因:摄距一定时,焦距增大,远、近模糊 圈之间的距离增大,所以焦深增大。 4.焦深与模糊圈成正比。允许的模糊圈大, 焦深大;允许的模糊圈小,焦深小。
当把相机调焦至无限远“∞”时,从超焦距到无限远 的范围只是前景深,而后景深也全部落在无限远区域, 未能实现使用价值。如果将调焦点从无限远处调整到 超焦距上,则景深就向镜头方向靠近,景深近界限正 好是超焦距的一半,从而使景深增加了1/2超焦距。 因此,超焦距的运用是一种扩大景深的聚焦技术,通 常用于获得最大景深的拍摄。
• 一、焦深的含义:是指在保持影象较为 清晰的前提下,焦点(焦平面)沿着镜 头光轴所 允许移动 的距离。
在焦点前后,光线从聚集到扩散,点的影象从 圆到点(焦点),继而有扩散到圆,这个焦点前 面和后面的圆就叫做弥散圆。
如果弥散圆的直径小于人眼的鉴别能力,人眼 将感觉是清晰的。这时的弥散圆的大小就称为容许 弥散圆。
• 对于有景深表的相机来说,调节超焦距只要 把距离刻度的“︱ ”对准实际所用光圈的景 深远界限即可。这时,相机上指示的聚焦距 离就是针对你的拍摄条件的超焦距。

单反镜头焦距光圈与景深的关系

单反镜头焦距光圈与景深的关系

单反镜头焦距光圈与景深的关系单反镜头焦距光圈与景深的关系单反镜头结构:单反镜头分类:1、变焦镜头 - 可以改变焦距的镜头2、定焦镜头 - 定焦距的镜头鱼眼镜头 - 焦距极短并且视角接近或等于180°的镜头。

16mm或焦距更短的镜头通常即可认为是鱼眼镜头。

超广角镜头 - 一般焦距为12mm-24mm广角镜头 - 焦距短于标准镜头(50mm),镜头成像比实际事物为小,透视感较夸张。

标准镜头 - 镜头焦距为 50mm,与人眼视觉接近。

远摄镜头 - 焦距200mm或以上,视角小于12度,压缩感强。

当中焦距达400mm或以上称为“超远摄镜头”。

反射镜头 - 反射镜头是指利用两次光线反射从而大幅缩减镜头长度的特殊镜头。

特点是色散控制非常好。

移轴镜头 (Tilt-shift photography) - 移轴镜头是一种能调整影像透视关系或全区域聚焦的镜头。

移轴镜头的作用主要是纠正被摄物的透视变形和实现被摄体的全区域聚焦,使画面中近处和远处的被摄体都能结成清晰的影像。

微距镜头 - 作微观拍摄之用, 因为放大比率及最近对焦比一般镜头为高,所以一般用来拍摄十分细微的物体, 如花卉及昆虫。

增距镜 - 作为增加原有镜头的焦距,但多数只用于远摄镜。

带防抖功能的镜头防抖功能镜头是指可根据手抖动产生的运动量通过移动部分补偿用光学透镜,从而消除由此引发的画面抖动的镜头。

该机构可以防止出现手抖动,以获得锐度高的画面,同时由于是光学系统的实时移动,因此还具有可提高取景器成像稳定性以及自动对焦性能的优点。

内置防抖机构的镜头标有Image Stabilizer(图像稳定器)的英文缩写IS。

将镜头的“STABILAIZER”开关置于“ON”即可启动防抖功能。

何谓EF-S镜头EF-S镜头是专门为采用APS-C尺寸图像感应器的数码相机设计的特殊镜头。

成像圈(镜头成像大小)比通常的镜头要小,具有能够减小镜头体积的优点。

EF-S中的“S”来源于英文“Small Image Circle”(小成像圈)的首字母。

模糊圈、景深、焦深和超焦距

模糊圈、景深、焦深和超焦距

清晰度的标准--模糊圈“模糊圈”又称“分散圈”、“弥散圆”等,弄懂和掌握模糊圈的概念,其价值并非仅仅在于从理论上认识影像为什么会清晰与虚糊,更重要的是对于十分重要的摄影技术之一--景深的运用有着重要的实用价值。

一、模糊圈的含义一幅画面上的影像看上去清晰或不清晰的直观原因,在于眼睛对画面上各部分细节的分辨能力,能分辨则清晰;不能完全分辨则不大清晰;完全不能分辨则虚糊。

影像是由无数明暗不同的光点组成的,构成影像的光点越小,影像清晰度也就越高。

镜头聚焦于被摄景物的某一点,该点在胶片上便产生焦点,焦点是构成影像的最小光点。

这种最小光点实际上是一种极小的圆圈,可测量其直径。

离开聚焦点前、后的其他景物在胶片上就不能产生焦点,它们的焦点或落在焦平面前面(比聚焦点远的景物)或落在焦平面后面(比聚焦点近的景物),而在胶片上成像的圆圈(光点)都比焦点上的圆圈(光点)增大了。

离开聚焦点距离越大的景物(包括离镜头比聚焦点更远或更近),在胶片上结像的圆圈(光点)也越大。

在一定范围内,聚焦点前后景物在胶片上结像的圆圈(光点)尽管在增大,但在视觉效果上仍能产生较为清晰的影像。

当这种构成影像的圆圈(光点)增大到一定程度,便开始构成不清晰的影像了,构成影像的这种圆圈越大,影像也就越虚糊。

在摄影上,把那种能在视觉效果上产生较为清晰影像的最大圆圈称为“模糊圈”。

构成影像的圆圈大于模糊圈时,就产生虚糊的影像;反之,构成影像的圆圈只要小于模糊圈,就能产生清晰或较为清晰的影像。

模糊圈的实用要点在一张照片上,要产生看上去清晰或较为清晰的影像,能允许的模糊圈的最大直径取决于观看者的视力和观看照片的距离。

一个明显的事实是:大多数照片是从较小的底片放大,因而,当制作同样大小的照片时,较小底片上的影像就比较大底片要有更小的模糊圈,或者说要有更高的清晰度。

实验证明,视力正常者在光线充足的条件下,距照片25厘米观看时(这是通常的观看照片距离),对于模糊圈直径为0.25mm的影像仍能有较为清晰的感觉;而对模糊圈直径大于0.25mm的影像,看上去就不清晰甚至虚糊了。

第五章 景深、焦深与超焦距 - 中国职业教育教师培训网

第五章 景深、焦深与超焦距 - 中国职业教育教师培训网

2. 模糊圈:在摄影上,把那种能在视觉效 果上产生较为清晰影象的最大圆圈称为“模 糊圈”。构成影象的圆圈大于模糊圈时,就 产生虚糊的影象;构成影象的圆圈只要小于 模糊圈,就能产生清晰或较为清晰的影象。
二、模糊圈的实用要点:同一底片高倍率放
大时,影象清晰度会下降的原理。
第二节 景深
一、景深的含义
景深是指被摄景物在胶片上所成较为清晰 影象的纵深距离(最近点至最远点的距离。) 二、影响景深的因素及其规律 1. 光圈、焦距与摄距对景深的影响 2. 最小景深与最大景深

影响景深的因素
– 光圈:与景深反比
– 摄距:与景深正比(摄距在超焦距以内)
– 焦距:与景深反比 – 景深与对清晰度(模糊圈大小)的要求有关
a. 获取最小景深(在不影响构图效果的前 提下,采用“最大光圈+尽可能缩短的摄距+ 长焦距镜头”能获取最小景深效果。) b. 获取最大景深(在不影响构图效果的

§ 超焦距

超焦距的含义
– 镜头聚焦到无穷远时,镜头到景深近界的
距离 – 当聚焦在超焦距上,景深便扩大为1/2超焦 距至无穷远。 – 超焦距随光圈、焦距、对模糊圈的要求而 改变

超焦距的实用价值
– 超焦距的运用是一种扩大景深的聚焦技术 – 当需要的景深范围包括无穷远,又需要包含
近景时,应用超焦距可扩大景深范围便于 – 抢镜头Fra bibliotek本章习题:
1. 影响景深的因素及其规律有哪些? 2. 焦深的含义
前提下,采用“最小光圈+短焦距镜头+超焦
距聚焦”能获取最大景深效果。)
§ 焦深

焦深的含义
在保持影像较为清晰的前提下,焦点(镜头离 胶卷平面)沿镜头光轴允许移动的距离。

焦深与超焦距

焦深与超焦距

第五章景深、焦深与超焦距第一节清晰度的标准——模糊圈(分散圈)设A物经镜头后恰好聚焦在胶片平面上A/点,其影像清晰度最高。

B 物离镜头较远,像点B/离镜头较近,B点的光线会聚于B/点以后,沿交叉直线向外扩展,在胶片平面上留下的是一个扩散圆锥的圆圈。

同理,物C 也在胶片平面上留下的是一个扩散圆锥的圆圈。

如图所示。

1.模糊圈:在摄影上,把能在视觉效果上产生较为清晰影像的最大圆圈称为模糊圈。

构成影像的圆圈大于模糊圈时,影像就虚糊;构成影像的圆圈小于模糊圈时,就能产生清晰或较为清晰的影像。

若B、C处的物体在胶片上留下的圆圈恰好等于模糊圈,则B、C之内的景物在胶片上构成的影像的圆圈都小于模糊圈,其影像为清晰或较清晰。

而B、C之外的物体,在胶片上留下的圆圈大于模糊圈,其影像就不清晰。

2.模糊圈的实用要点一张照片能允许的模糊圈的最大直径与观看者的视力和观看照片的距离有关。

实验表明,视力正常者在光线充足的条件下,距照片25厘米观看(明视距离)时,最大模糊圈直径为0.25mm。

因此,底片上影像所能允许的模糊圈的最大直径,可以用公式“底片上影像的最大模糊圈直径=0.25mm ÷照片上影像的放大倍率”。

(1)用24×36mm的135底片①放大为8吋×10吋=203.4×254mm照片时,放大倍数约为8倍。

因此,=0.25÷8=0.031mm要求底片影像的最大模糊圈直径d1②放大为3.5吋×5吋=88.9×127mm照片时,放大倍数约为4倍。

因此,=0.25÷4=0.062mm要求底片影像的最大模糊圈直径d2③放大为5吋×7吋=127×178mm照片时,放大倍数约为5倍。

因此,要=0.25÷5=0.05mm求底片影像的最大模糊圈直径d3(2)用大型4吋×5吋底片,放大为8吋×10吋照片,放大率为2倍,=0.25÷2=0.125mm这时,要求底片影像的最大模糊圈直径d4底片尺寸一定时,照片的放大率越高,要求底片影像的最大模糊圈直径越小;照片的放大率相同时,尺寸大的底片要求影像的最大模糊圈直径越大。

工业镜头之景深与焦深

工业镜头之景深与焦深

⼯业镜头之景深与焦深我们知道⼯业镜头在实际拍摄调焦过程中,当我们⽤⼿动聚焦对准被摄景物平⾯聚焦完毕后,在轻轻地左右转动聚焦圈,有时会发现在⼀定的范围内影像还是清晰的,当超过了⼀定的范围后,影像的清晰度就下降了。

这就涉及到了两个名词,景深和焦深,现在维视图像主要给⼤家分享下景深和焦深的区别。

在说景深之前,我们和⼤家⼀起重温下焦点和弥散圆。

焦点即与光轴平⾏的光线射⼊凸透镜时,理想的镜头应该是所有的光线聚集在⼀点后,再以锥状的扩散开来,这个聚集所有光线的⼀点,就叫做焦点。

弥散圆即在焦点前后,光线开始聚集和扩散,点的影象变成模糊的,形成⼀个扩⼤的圆,这个圆就叫做弥散圆。

那么什么是景深呢?景深就是在焦点前后各有⼀个容许弥散圆,这两个弥散圆之间的距离就叫景深,即:在被摄主体(对焦点)前后,其影像仍然有⼀段清晰范围的,就是景深。

焦深是指在保持影像较为清晰的前提下,焦点(焦平⾯)沿着镜头光轴所允许移动的距离。

焦深与景深的区别1.含义不同:景深是景物中能产⽣较为清晰影像的纵长距离;焦深是影像的焦平⾯可允许移动的距离。

2.当摄距减⼩时,景深减⼩,焦深增⼤;当摄距增⼤时,景深增⼤,焦深减⼩。

3.当景物的成像⽐例增⼤时(如使⽤长焦镜头、缩短摄距等),景深减⼩,焦深增⼤;当景物的成像⽐例减⼩时(如使⽤短焦镜头、增⼤摄距等),景深增⼤,焦深减⼩。

4.减⼩光圈时,景深和焦深都增⼤;增⼤光圈时,景深和焦深都减⼩。

5.当降低对影像的清晰度要求时,景深和焦深都增⼤;当提⾼对影像的清晰度要求时,景深和焦深都减⼩。

6.焦深在很⼤程度上与相机的制造有关;景深在很⼤程度上与被摄体的再现有关。

焦深的实⽤价值拍摄前应先⽤最⼤光圈聚焦(维视图像⼯程师介绍这样既可增加影像亮度,⼜减⼩了焦深,有助于准确聚焦),聚焦准确之后,再将光圈调⾄拍摄所需要的档位上。

来源:⽹络。

教程详细为你讲解焦点与景深

教程详细为你讲解焦点与景深

教程详细为你讲解焦点与景深在某些情况下,控制景深⽐其他⼯作更加重要。

如果你离拍摄对象很远,景深(画⾯的清晰部分中最远的点和最近的点之间的距离)将⽐你离得近的时候⼤。

如果你使⽤短焦距镜头,你将得到⽐使⽤长焦距镜头更⼤的景深。

只要画⾯中的重要部分或多或少在同⼀平⾯前后,那么只要你将其中⼀部分定焦,它们就会同时定焦清晰。

但是当使⽤长焦镜头近距离拍摄或前后两部分同样重要时,你可能会想要通过增⼤景深来使图像中对焦点前后的部分同样清晰。

相反地,有时你也可以通过减⼩景深对背景的⼲扰进⾏模糊处理,来达到突出被摄主体的⽬的。

你可以通过光圈来控制景深。

要想增加景深使你画⾯中更多部分变得清晰,减⼩光圈是⾸选⽅案。

例如,⽤f/16 和f/22 光圈代替f/2.8 或f/4 光圈。

相应地,你也需要通过减慢快门速度来维持相同的曝光。

当然,如果你是在较暗的地⽅拍摄或拍摄动态物体,减慢快门速度可能会有困难。

要想减⼩景深,使你画⾯中除主体外更少的部分清晰,那么就选⽤较⼤的光圈,例如f/2.8或f/4。

你也可以通过其他⽅式来控制景深。

你可以通过更换⼀个焦距更短的镜头或是通过与拍摄对象离得更远来增⼤景深。

但这两种⽅式都会或多或少地改变你的画⾯。

同样,你可以通过更换⼀个焦距更长的镜头或是通过与拍摄对象离得更近来减⼩景深。

但这两种⽅式同样也会或多或少地改变你的画⾯。

⼤多数数码单镜头反光相机和所有便携式数字相机的传感器会⽐35mm 胶⽚⼩⼀些。

和35mm 相机的50mm 镜头相⽐,视⾓相同的镜头(如正常焦距镜头),它们镜头的焦距更短,相同光圈条件下,它们的景深也更⼤。

如果你想让你画⾯中的景物都清晰,这些特点是优势,但是如果你想将主体与背景区别开,这些将是限制。

为什么光圈相同时,长焦距镜头要⽐短焦距镜头的景深⼩?答案和光圈打开时的直径⼤⼩相关。

相对孔径(不同镜头上相同⼤⼩的光圈)在长焦距镜头上打开得会⽐短焦距镜头上打开得更⼤⼀些。

(见下图)不同镜头的失焦不同。

06讲

06讲

超焦距
超焦距又称超焦点距离,是指镜头聚焦到无穷远时,从镜
头到景深近界限之间的距离 当聚焦到超焦距上,景深为1/2超焦距至无穷远 超焦距不是某一种固定的距离 光圈越小,超焦距越近 镜头焦距越长,超焦距越远 模糊圈越小,超焦距越远 超焦距越近,景深越大 超焦距是一种扩大景深的聚焦技术,只在既需要包容无穷 远的景物,又需要包含较近景物时才有运用价值
第六讲 景深、焦深与超焦距
模糊圈
模糊圈 构成影像的光点越小,影像越清晰 摄影上将那种能够在视觉上产生较为清晰影像 的最大圆圈(圆点)称为“模糊圈”
模糊圈的使用要点 能够允许的模糊圈最大直径取决于观看者的视 力和观看距离 视力正常者在光线充足条件下,距离照片25cm 时,模糊圈的直径为0.25mm 最大模糊圈直径=0.25/放大倍率

景深表
焦深
焦深是指在保持影像较为清晰的前提
下,焦点沿着镜头光轴所允许移动的 距离
光圈大小与焦深成反比
拍摄距离与焦深成反比
放大倍率与焦深成反比 镜头焦距与焦深成正比
焦深与景深
焦深是针对影像焦平面允许移动的距离而言
的;景深是针对被摄体能被清晰记录的范围 而言的 缩短摄距时,景深减小,焦深增加 景物成像比例增大时,景深减小,焦深增加 缩小光圈时,景深、焦深都增大 放大倍率减小时,景深、焦深都增大 焦深在很大程度上与相机的制造相关;景深 则是与被摄体再现相关
景深
景深是指在镜头或其他成像器前沿着能够取得清
晰图像的成像器轴线所测定的物体距离范围
光圈大小与景深成反比 镜头焦距与景深成反比 放大倍率与景深成反比 拍摄距离与景深成正比——摄距在超焦距内 后景深 > 前景深 获取最小景深:最大光圈+最短摄距+长焦镜头 获取最大景深:最小光圈+短焦镜头+超焦距聚焦

(汇总)焦深与景深的含义与区别

(汇总)焦深与景深的含义与区别

焦深指物体的点在镜头后沿成像器轴线所测定能够获得较清晰成像的距离。

简单的说:镜头的像平面两边的清晰范围称为焦深。

一、焦深的含义焦深:指在保持影像较为清晰的前提下,焦点(焦平面)沿着镜头光轴所允许移动的距离。

二、影响焦深的因素和规律:1.光圈与焦深成正比。

光圈小,焦深大;光圈大,焦深小。

2.摄距与焦深成反比。

摄距近,焦深大;摄距远,焦深小。

原因:摄距(物距)减小,像距增大,远、近模糊圈之间的距离增大,所以焦深增大。

3.镜头焦距与焦深成正比。

镜头焦距长,焦深大,镜头焦距短,焦深小。

原因:摄距一定时,焦距增大,远、近模糊圈之间的距离增大,所以焦深增大。

4.焦深与模糊圈成正比。

允许的模糊圈大,焦深大;允许的模糊圈小,焦深小。

三、焦深与景深的异同1.含义不同:景深是景物中能产生较为清晰影像的纵长距离;焦深是影像的焦平面可允许移动的距离。

2.当摄距减小时,景深减小,焦深增大;当摄距增大时,景深增大,焦深减小。

3.当景物的成像比例增大时(如使用长焦镜头、缩短摄距等),景深减小,焦深增大;当景物的成像比例减小时(如使用短焦镜头、增大摄距等),景深增大,焦深减小。

4.减小光圈时,景深和焦深都增大;增大光圈时,景深和焦深都减小。

5.当降低对影像的清晰度要求时,景深和焦深都增大;当提高对影像的清晰度要求时,景深和焦深都减小。

6.焦深在很大程度上与相机的制造有关;景深在很大程度上与被摄体的再现有关。

四、焦深的实用价值拍摄前应先用最大光圈聚焦(这样既可增加影像亮度,又减小了焦深,有助于准确聚焦),聚焦准确之后,再将光圈调至拍摄所需要的档位上景深概念与计算Xitek编2001年6月5日先介绍几个概念:1、焦点(focus)与光轴平行的光线射入凸透镜时,理想的镜头应该是所有的光线聚集在一点后,再以锥状的扩散开来,这个聚集所有光线的一点,就叫做焦点。

2、弥散圆(circle of confusion)在焦点前后,光线开始聚集和扩散,点的影象变成模糊的,形成一个扩大的圆,这个圆就叫做弥散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清晰度的标准--模糊圈“模糊圈”又称“分散圈”、“弥散圆”等,弄懂和掌握模糊圈的概念,其价值并非仅仅在于从理论上认识影像为什么会清晰与虚糊,更重要的是对于十分重要的摄影技术之一--景深的运用有着重要的实用价值。

一、模糊圈的含义一幅画面上的影像看上去清晰或不清晰的直观原因,在于眼睛对画面上各部分细节的分辨能力,能分辨则清晰;不能完全分辨则不大清晰;完全不能分辨则虚糊。

影像是由无数明暗不同的光点组成的,构成影像的光点越小,影像清晰度也就越高。

镜头聚焦于被摄景物的某一点,该点在胶片上便产生焦点,焦点是构成影像的最小光点。

这种最小光点实际上是一种极小的圆圈,可测量其直径。

离开聚焦点前、后的其他景物在胶片上就不能产生焦点,它们的焦点或落在焦平面前面(比聚焦点远的景物)或落在焦平面后面(比聚焦点近的景物),而在胶片上成像的圆圈(光点)都比焦点上的圆圈(光点)增大了。

离开聚焦点距离越大的景物(包括离镜头比聚焦点更远或更近),在胶片上结像的圆圈(光点)也越大。

在一定范围内,聚焦点前后景物在胶片上结像的圆圈(光点)尽管在增大,但在视觉效果上仍能产生较为清晰的影像。

当这种构成影像的圆圈(光点)增大到一定程度,便开始构成不清晰的影像了,构成影像的这种圆圈越大,影像也就越虚糊。

在摄影上,把那种能在视觉效果上产生较为清晰影像的最大圆圈称为“模糊圈”。

构成影像的圆圈大于模糊圈时,就产生虚糊的影像;反之,构成影像的圆圈只要小于模糊圈,就能产生清晰或较为清晰的影像。

模糊圈的实用要点在一张照片上,要产生看上去清晰或较为清晰的影像,能允许的模糊圈的最大直径取决于观看者的视力和观看照片的距离。

一个明显的事实是:大多数照片是从较小的底片放大,因而,当制作同样大小的照片时,较小底片上的影像就比较大底片要有更小的模糊圈,或者说要有更高的清晰度。

实验证明,视力正常者在光线充足的条件下,距照片25厘米观看时(这是通常的观看照片距离),对于模糊圈直径为0.25mm的影像仍能有较为清晰的感觉;而对模糊圈直径大于0.25mm的影像,看上去就不清晰甚至虚糊了。

因此,底片上影像所能允许模糊圈的最大直径,可以用公式“最大模糊圈直径=0.25mm/放大倍率”计算。

例如,用24x36mm的底片要放大8x10英寸照片,放大倍率约为8倍,那么根据上述公式:0.25/8=0.031mm,这0.03lmm就是135底片放大8倍,即放成8x10英寸照片时,底片上影像所能允许模糊圈的最大直径。

又如,用4x5英寸底片放大8X1O英寸照片,放大倍率是2,那么,0.25/2=0.125mm,这0.125mm就是4x5英寸底片放大8x10英寸照片时,所能允许的最大模糊圈直径。

根据模糊圈的含义和实用要点,我们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同一底片当高倍率放大时,影像清晰度会下降。

景深 -1-灵活运用景深是摄影常用的重要技术之一,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掌握景深的运用,对提高照片质量颇具实用价值。

景深的含义景深指被摄景物中能产生较为清晰影像的最近点至最远点的距离。

当镜头聚焦于被摄景物中的某一点,这一点在胶片上能清晰地结像。

模糊圈的含义告诉我们,在这一点前后一定范围内的景物也能被纪录得较为清晰。

景深就是指这种能被纪录得较为清晰的景物纵深距离,这种距离大,称为景深大;这种距离小,称为景深小。

请注意我们使用“较为清晰的”修饰词来形容由景深产生的清晰度。

这无论从理论上还是从实用上都是很有道理的。

上一节对于“清晰度的标准--模糊圈”的阐述,实际上已从理论上回答了为什么景深产生的清晰度是“较为清晰的”原理所在。

因为离开焦点的距离越大,构成影像的模糊圈也越大,影像清晰度也随之下降。

换句话说,在景深范围内的景物影像清晰度并不完全一致,其中以焦点上的影像清晰度最高,其余影物的清晰度按它离开焦点的距离而正比例下降。

让我们再从实用的角度来举个例子:如果用135相机拍摄一个人物的头部特写,稍有经验的摄影者在聚焦时会明智地把焦点对在眼睛上。

在印相的135照片上,你会发现人物从鼻尖到眼睛直至耳朵可能都是清晰的。

如果你用这张底片放一张6X8英寸照片,仔细观看时会发现人物的鼻尖和耳朵的清晰度有所下降。

当你再把这张底片放一张14x16英寸的照片时,又会发现影像中真正清晰的只是人物的眼睛部位;然而当你把照片挂在墙上,后退一些观看,这张14X16英寸大照片上的影像清晰度又会比近看时明显提高了。

由此可见景深范围内的景物清晰度效果与照片放大的尺寸(即放大倍率)以及观看照片的距离密切相关。

这也就是为什么要称景深效果的清晰度是“较为清晰的”原因所在。

影响景深的因素及其规律1.光圈、摄距与焦距对景深的影响光圈与景深成反比。

光圈大、景深小;光圈小,景深大。

例如f16的景深大于f2。

摄距与景深成正比。

摄距远,景深大;摄距近,景深小。

例如聚焦于10米的景深大于聚焦于1米的景深。

镜头焦距与景深成反比。

镜头焦距长,景深小,镜头焦距短,景深大。

例如焦距100mm的镜头其景深效果小于焦距28mm的镜头。

运用景深的三条要点(1)除了光圈、摄距、焦距影响景深大小外,对底片上模糊圈的要求,即制作所需放大的倍率,对景深大小也密切相关。

可允许的模糊圈较大时,如采用接触印相或小倍率放大制取照片,景深就大些;可允许的模糊圈较小时,如采用高倍率放大制取照片时,景深就小些。

(2)光圈、摄距、镜头焦距以及可允许模糊圈大小对景深影响的规律,均是相对而言的,即这四个因素在其中三个因素相同时,另一因素对景深大小的影响规律成立。

否则这些“规律”就不一定成立。

例如,镜头焦距75mm对焦在2米处,f16的景深是1.5- 3.l米,而对焦在5米处,f1l的景深为3-11米。

光圈小的(f16)景深是1.6米,而光圈大的(f11)的景深则是8米了,这是由于摄距不一所至。

(3)摄距与景深成正比的规律还有一个前提,这就是摄距在超焦点距离以内。

如果摄距超出了超焦点距离,那么,摄距越远,景深不是越大,而是越小,与原规律相反了。

最小景深与最大景深对景深的控制是摄影的主要技术之一,运用这种控制,我们可以缩小景深,仅仅清晰地表现重要的物体而使其突出,让不需要的物体虚糊而被隐去;我们也可以扩大景深,使所有的被摄体在画面上都清晰地展现,表现出它们的每一处细节。

尽可能采用最小景深或最大景深的调节,能增强上述效果。

这也是对景深的两种最主要的应用。

1.获取最小景深在一幅照片上,小景深效果能使环境虚糊、主体清楚,这是突出主体的有效方法之一。

景深越小,这种环境虚糊也就越强烈,主体也就更突出。

摄影上又称这种小景深技术为“选择性聚焦”。

景深越小,聚焦的选择性也就越强烈。

在拍摄中,欲取最小景深的最简单的方法是使用最大光圈。

如果由于光线太亮,使用最大光圈配合相机上的最快速度,曝光仍然过度的话,解决的方法之一是使用“灰色滤镜”;方法之二是换用片速低一些的胶卷。

除了使用最大光圈外,缩短摄距和换用焦距更长的镜头也能减小景深,但要注意摄距太近会使前后景物的透视过于强烈而导致失真感。

在不影响构图效果的前提下,采用“最大光圈+尽可能缩短的摄距+长焦距镜头”能获取最小景深的效果。

2.获取最大景深要想使所有的被摄景物在画面上都能较为清晰地再现,则需要尽可能大的景深,景深越大,被摄景物的清晰度也就越高。

欲取最大景深的最简易的方法就是缩小光圈,尽可能使用相机上的最小光圈。

如果光线太暗,当使用最小光圈时,相应的快门速度太慢,以至无法手持相机拍摄时,解决的方法之一是使用三脚架或类似的支撑物;方法之二是换用片速更高的胶卷;对于室内的拍摄,也可增强照明。

除了缩小光圈可增大景深外,增大摄距或换用焦距更短的镜头也能增大景深。

但是注意增大摄距时,成像也相应减小,换用短焦距镜头时,视角也相应扩大了。

在不影响构图效果的前提下,采用“最小光圈+短焦距镜头+超焦距聚焦”,能获取最大景深效果。

景深表在拍摄实践中,当需要了解具体的景深范围时,可以查看相机上或书本上的景深表,也可自行计算出你实际拍摄时的景深范围。

1.相机上的景深表大部分相机上都有简易的景深表可供查看景深范围。

相机上景深表的位置有的在镜头筒上、位于镜头上光圈刻度与距离刻度之间,采用对称的光圈系数如“16、11… 11、16”指出每一光圈在某种摄距时的景深,如用f16拍摄,这种景深表上两个对称的f16标记所指向的距离刻度,一个指景深的远界限,另一个指景深的近界限。

相机上的景深表有的位于相机的聚焦钮上,通常采用一组“U”字型的线条,用“U”字的两端在距离刻度上指出景深范围。

相机上的这种景深表只能作为了解景深范围的一种参考,这是因为除了在相机上无法作出精确标度的客观原因外;厂家制定这种景深表的清晰度标准也有一定的随意性;更重要的还在于厂家并不了解你对不同照片的清晰度要求,也不了解你准备放大为多大尺寸的照片。

因此,当你要求高清晰度影像时,或要高倍率放大时,就应该比实际使用的光圈大一、二档来掌握景深范围。

如拍摄时用f1l,就按f8或f5.6景深掌握,反过来,当你需要相机上f11所指示的景深范围时,就用f16或f22拍摄。

这样才能在高倍率放大的照片上达到预期的景深效果,或者说能提高你的景深范围内的影像清晰度。

2.表格式的景深表在摄影书籍上常常可以找到一种表格式的景深表,它们是列出一些镜头焦距与相应光圈、摄距的景深范围,这种书本上的景深表所指示的景深范围比相机上景深表的准确性要高。

但是,不如相机上景深表使用方便。

而且,在镜头焦距多样化的现代摄影中,这种表格式景深表的局限性就显得更大了。

因为每一景深表格所列出的景深范围的数据,都是针对某一焦距的镜头而言的。

而且,摄距更是变化多样。

使用这种表格式景深表时,要注意它也是以某种模糊圈为标准的,当你需要更小的模糊圈时,也应按照比实际使用的光圈大一、二档来掌握景深范围。

表格式的景深表在摄影书籍上常常可以找到一种表格式的景深表,它们是列出一些镜头焦距与相应光圈、摄距的景深范围,这种书本上的景深表所指示的景深范围比相机上景深表的准确性要高。

但是,不如相机上景深表使用方便。

而且,在镜头焦距多样化的现代摄影中,这种表格式景深表的局限性就显得更大了。

因为每一景深表格所列出的景深范围的数据,都是针对某一焦距的镜头而言的。

而且,摄距更是变化多样。

使用这种表格式景深表时,要注意它也是以某种模糊圈为标准的,当你需要更小的模糊圈时,也应按照比实际使用的光圈大一、二档来掌握景深范围。

3.景深计算公式景深计算公式可以帮助你了解各种镜头焦距、各种光圈、各种摄距的景深范围。

这种计算公式又是针对你所要求的模糊圈的,因而计算出的景深范围更准确、更可靠,当然,这种计算比使用相机上的景深表与书本上的景深表麻烦得多。

景深计算公式如下:景深的近界限=(H*D)/(H+D-F);景深的远界限=(H*D)/(H-D-F)。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