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设计中公差与配合经验
机械设计中的零件装配与公差分析
![机械设计中的零件装配与公差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dbcc4e201fd9ad51f01dc281e53a580217fc5011.png)
机械设计中的零件装配与公差分析在机械设计过程中,零件装配与公差分析是非常关键的一步。
它能够确保产品的功能和性能符合设计要求,同时也能够提高产品的质量和可靠性。
下面,我们将深入探讨机械设计中的零件装配与公差分析的重要性和方法。
1.零件装配的重要性零件装配是将设计好的零件组装在一起,形成一个完整的产品。
在机械设计中,零件装配的质量直接影响产品的功能和性能。
如果装配不良,可能会导致产品失效或者性能下降。
因此,在进行零件装配时,我们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1.1 尺寸配合尺寸配合主要涉及零件之间的配合间隙和公差。
合适的配合间隙和公差可以确保零件能够正确拼装在一起,并且在使用过程中不会产生过大的摩擦或者间隙。
因此,在进行零件装配时,我们需要根据设计要求和材料特性来确定合适的尺寸配合。
1.2 强度要求在机械设计中,零件通常需要承受一定的载荷和应力。
因此,在进行零件装配时,我们需要确保零件之间的连接紧固可靠,能够承受相应的载荷和应力。
如果连接不牢固,可能导致零件位移、松动或者断裂,从而影响产品的使用。
1.3 运动要求某些机械产品需要进行定向运动,例如,齿轮传动系统。
在进行零件装配时,我们需要确保零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和运动关系符合设计要求。
如果装配不当,可能会导致运动不畅或者运动阻力过大,从而影响产品的使用效果。
2.公差分析的重要性在机械设计中,公差分析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
公差是指零件或装配件的尺寸、形状和位置的偏差范围。
公差分析可以评估零件装配的可行性和可靠性,帮助设计师确定合适的公差要求。
具体来说,公差分析有以下几个作用:2.1 评估装配可行性在进行零件装配时,不同制造工艺和设备对公差的控制能力不同。
通过公差分析,可以评估零件之间的配合是否可行,是否能够在给定的公差范围内进行装配。
如果公差范围太小,可能会导致装配困难或者不可行;如果公差范围太大,可能会导致装配过松,影响产品的使用寿命。
因此,在进行装配设计时,我们需要合理确定公差范围。
机械设计中公差配合选择及尺寸标注
![机械设计中公差配合选择及尺寸标注](https://img.taocdn.com/s3/m/e0119e51a5e9856a561260a0.png)
公差等级的选择依据是不同用途对产品所提出的精度 要求和保证使用要求的配合特性。无论是过盈配合还 是间隙配合,配合公差等于根据配合要求所确定的过 盈量或间隙量的变动范围。
对于<500mm的基本尺寸,当公差等级在IT8以上 时,推荐轴比孔高一级,如H7/g6。对>500mm的基 本尺寸,一般采用同级孔、轴配合。下面是配合尺寸 公差等级一般的应用情况,可供选择时参考。
3)平行度公差值应小于其应的距离公差值(见上图)。 2.对于下列情况,考虑到加工的难易程度和主参数外其它参
数的影响,在满足零件功能的要求下,适当降低1-2级精 度使用: A)孔相对位于轴; B)细长较大的轴或孔; C)距离较大的轴或孔 D)宽度较大(一般>1/2长度)的零件表面;
如下图,轴长412,外径Φ10 0-0.015,h7
(1)公差等级IT5:使用得比较少,用于间隙或过盈 的一致性要求比较高的特别精密的配合,目前在 缝纫机上主要用于测量工具和刀具。
(2)公差等级IT6和IT7 :用于机构的重要配合。这是 缝纫机上最常用的公差等级。在这种联结中,为 了保证零件的机械强度、精确位移、平稳运行、 联结的密封和其他性能,以及保证零件装配的需 要,在间隙或过盈方面对配合提出了高要求.
5)被测要素为单一要素的轴线时,指示箭头不 允许直接指向轴线,应与尺寸线相连。
旧标准
新标准
6)任选基准应注出基准代号,并在框格中注出 基准代号。
旧标准
新标准
8.剖面线注意点: 1)一个零件同一个实体的剖面线方向和比例要一致。
2)特别是局部放大时,注意剖面线的方向一至且比例 不能放大。
9.基准的选择
c)采用按基轴制生产的标准零部件,如滚动轴承外圈与机 座孔的配合及结合轴或轴套的键和槽的结合等情况。
机械设计中如何确定尺寸公差与配合
![机械设计中如何确定尺寸公差与配合](https://img.taocdn.com/s3/m/167a8736c8d376eeafaa311f.png)
机械设计中如何确定尺寸公差与配合作者:朱冬伟来源:《西江月·上旬》2014年第02期【摘要】公差配合的确定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基准制选用;二是公差等级的选用;三是配合的选用。
下面将分析其选用原理。
【关键词】公差;配合;设计;等级尺寸公差与配合的标准是机械制造中重要的基础标准之一,几乎涉及到国民经济的所有部门,在机械制造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公差与配合的标准不仅适用于最广泛的圆柱表面,也适用于其他表面或结构的尺寸公差以及由它们组成的配合。
公差配合的确定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基准制选用;二是公差等级的选用;三是配合的选用。
一、基准制的确定基准制有基孔制和基轴制。
基准制的选用主要从结构、工艺以及经济几方面来考虑。
1、一般情况下应优先选用基孔制。
因为加工孔和检验孔通常使用定值刀具和定值量具,选用基孔制可以减少孔用定值刀、量具的规格和数量,显然是经济合理。
2、由于受结构和原材料等的限制,有时需要使用基轴制。
例如活塞销与连杆及活塞的配合。
根据使用要求,活塞销与活塞孔应为过渡配合,活塞销与连杆孔为间隙配合。
若三段都选用基孔制则应为Φ30H6/m5、Φ30H6/g5、Φ30H6/m5。
按此要求活塞销做成两头大,中间小的台阶形,不仅不利于加工,而且装配困难容易将连杆孔刮伤。
若选用基轴制,则三段的配合可改为Φ30M6/h5、Φ30G6/h5、Φ30M6/h5,这样活塞销就是一根光轴,便于加工和装配。
再如,采用冷拉钢材做轴时也选用基轴制。
因冷拉钢材本身的尺寸公差为IT8~IT12,用作某些农业机械和纺织机械中轴时,已能满足设计要求,而不必再加工外圆,故应采用基轴制。
3、当设计的零件与标准件相配合时,基准制的选用应依标准件而定。
例如滚动轴承内圈与轴颈的配合应采用基孔制;滚动轴承外圈与外壳孔的配合应选用基轴制。
4、为了满足配合的特殊要求,允许使用任一孔、轴公差带组成配合。
例如轴承盖与基座孔的配合。
滚动轴承外圈与基座孔的配合必须选用基轴制。
机械制图的公差与配合及其标注方法
![机械制图的公差与配合及其标注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c9a5c8ddb9f67c1cfad6195f312b3169a451ead5.png)
一、公差与配合的概念(一)零件的互换性在成批生产进行机器装配时,要求一批相配合的零件只要按零件图要求加 工出来,不经任何选择或修配,任取一对装配起来,就能达到设计的工作性能要 求,零件间的这种性质称为互换性。
零件具有互换性,可给机器装配、修理带来 方便,也为机器的现代化大生产提供了可性。
(二)公差的有关术语零件在加工过程中,足球机床精度、刀具磨损、测量误差等的影响,不可 能把零件的尺寸加工得绝对准确。
为了保证互换性,必须将零件尺寸的加工误差 限制在一定范围内,为例,说明公差的有关术语(轴,类同)。
⑶尺寸咎基名削解祥蟹般带图FFI1 尺寸公龙名词解耳龙金差带图 1、基本尺寸根据零件的强度和结构要求,设计时确定的尺寸。
其数值应优先用标准直 径或标准长度。
2、实际尺寸通过测量所得到的尺寸。
3、极限尺寸 允许尺寸变动的两个界限值。
它是以基本尺寸为基数来确定的。
两个界限值中较 大的一个称为最大极限尺寸;较小的一个称为最小极限尺寸。
4、尺寸偏差(简称偏差)某一尺寸减去其基本尺寸所得的代数差。
尺寸偏差有:上偏差二最大极限尺寸一基本尺寸l.ry.黑心-孙县1-0占拗切下偏差二最小极限尺寸一基本尺寸上、下偏差统称为极限偏差,上、下偏差可以是正值、负值或零。
国家标准规定:孔的上偏差代号为ES,孔的下偏差代号为EI;轴的上偏差代号为es,轴的下偏差代号为ei.5、尺寸公差(简称公差)允许尺寸的变动量。
尺寸公差二最大极限尺寸一最小极限尺寸二上偏差一下偏差因为最大极限尺寸总是大于最小极限尺寸,亦即上偏差总是大于下偏差,所以尺寸公差一定为正值。
如图la所示的孔径:基本尺寸= 030最大极限尺寸=030.010最小极限尺寸二029.990上偏差ES二最大极限尺寸一基本尺寸=30.010-30=+0。
010下偏差EI二最小极限尺寸一基本尺寸=29.990-30=-0.010公差二最大极限尺寸一最小极限尺寸欢迎下载%夕献 P 1 . 一——--蔡麴尹虹。
机械产品设计中公差与配合的选择
![机械产品设计中公差与配合的选择](https://img.taocdn.com/s3/m/a5b0313f31126edb6f1a10c0.png)
公 差与配合选 择的第 二步是确定公差等级 。 合理的选择标 准 公差等级 ,就是要 正确的处理零件 的使用 要求与制造工 艺、 加 工成本之 间的关系,一般按 以下原则确定标准公差等级 ;
( 1 )在 满 足 零 件 使 用 要 求 的 前 提 下 ,尽 量 选 用 级 别 较 低 的 公 差 等 级 。 以保 证 技 术 经 济 效 益 的最 大 化 。( 2 )联 系加 工 工 艺
内圈与轴颈 的配合采 用基 孔制、外圈与轴承座孔的配合则采用 基轴制 。
二 、标 准 公 差 等 级 的 选择 ・
量或过盈量 。( 2 )确定配合类 别及 基本偏 差。配合类别包括间
隙配 合 、过 渡 配 合 和 过 盈 配 合 三 种 情 况 。第 一 ,间 隙 配 合 的 选 择 工 作 时孔 和轴 之 间 有 相 对 运 动 、或 虽 无 相 对 运 动 但 要 求 装 拆
来 考虑 。设计 中一般先根据使用要求确定配合 公差 T f ,因为配
合 公差等于孔的公差加上轴的公差 , 所 以我 们 在 分 配 配 合 公 差
过渡配 合 ( 如轴 与较高精度齿轮的配合等) 。为保证 定心精度 , 过 渡 配 合 的 最 大 间 隙 要 小 ;为 装 拆 方 便 ,过 渡 配 合 的 最 大 过 盈
三 、配合种 类的选择 公差与配合选择 的第 三步是选择配合种类。 进 行配合 的选
择 时 ,要 尽 量 选 用 国 家标 准推 荐 的 优 先 或 常 用配 合 。配 合 的 选
择方法包括类 比法 、计算法和实验法三种。 1 . 类 比 法 。使 用 类 比法 时 要 做 好 以下 两 方 面 的 工 作 : ( 1 ) 认真分析工作条件和使用要求分析时要充分考虑孔和轴工作时 的相对状态 :如运动方 向、速度、精度 和连续工作时 间,承受 载荷情 况,工作 温度 和润滑条件,装拆情况和材料 的机 械性能
机械设计中的尺寸和公差分析
![机械设计中的尺寸和公差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2842b294b8f3f90f76c66137ee06eff9aef849d2.png)
机械设计中的尺寸和公差分析机械设计是一个综合性的工程学科,涉及到许多方面的知识和技能。
其中,尺寸和公差分析是机械设计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本文将对机械设计中的尺寸和公差分析进行探讨,介绍其基本概念、应用原则以及分析方法。
一、尺寸和公差的基本概念在机械设计中,尺寸是指物体的各个特征的数值表示,比如长度、宽度、直径等。
公差则是指设计师对于尺寸的容许范围,即允许的误差范围。
尺寸和公差的确定是机械设计中的一项重要任务,它关系到产品的质量、可制造性和可用性。
二、尺寸和公差的应用原则在机械设计中,尺寸和公差的确定应遵循以下原则:1. 功能要求:尺寸和公差的确定应符合产品的功能要求,确保产品能够正常运作。
2. 制造工艺:尺寸和公差的确定应考虑到制造工艺的限制,确保产品能够被有效地制造出来。
3. 成本控制:尺寸和公差的确定应综合考虑成本因素,尽可能减少制造成本。
4. 检测要求:尺寸和公差的确定应考虑到产品的检测要求,确保产品能够被有效地检测。
三、尺寸和公差分析的方法在机械设计中,常用的尺寸和公差分析方法包括以下几种:1. 静态公差分析:通过对零件的尺寸和公差进行计算和分析,确定装配件之间的配合关系。
其中,常用的方法有最大材料条件法、最小材料条件法和无条件配合法。
2. 动态公差分析:通过对工作机构的尺寸和公差进行计算和分析,确定机构在工作过程中的运动性能。
其中,常用的方法有离散分析法、统计分析法和蒙特卡洛法。
3. 公差链分析:通过对整个装配体系的尺寸和公差进行计算和分析,确定装配体系的总体精度。
其中,常用的方法有标定法和模态曲线法。
总结:在机械设计中,尺寸和公差分析是确保产品质量和性能的重要手段。
准确合理地确定尺寸和公差,能够有效地提高产品的可制造性和可用性。
因此,在机械设计的过程中,设计师应该充分理解和掌握尺寸和公差分析的基本概念、应用原则和分析方法,以确保设计出高质量的产品。
通过合理的尺寸和公差分析,不仅可以提高产品的竞争力,还能够减少制造成本,提高市场占有率。
机械制图的公差与配合及其标注方法
![机械制图的公差与配合及其标注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4c029f236edb6f1aff001f64.png)
精心整理一、公差与配合的概念(一)零件的互换性在成批生产进行机器装配时,要求一批相配合的零件只要按零件图要求加工出来,不经任何选择或修配,任取一对装配起来,就能达到设计的工作性能要求,零件间的这种性质称为互换性。
零件具有互换性,可给机器装配、修理带来方便,也为机器的现代化大生产提供了可性。
(二)公差的有关术语1234下偏差=最小极限尺寸—基本尺寸上、下偏差统称为极限偏差,上、下偏差可以是正值、负值或零。
国家标准规定:孔的上偏差代号为ES,孔的下偏差代号为EI;轴的上偏差代号为es,轴的下偏差代号为ei.5、尺寸公差(简称公差)允许尺寸的变动量。
尺寸公差=最大极限尺寸—最小极限尺寸=上偏差—下偏差因为最大极限尺寸总是大于最小极限尺寸,亦即上偏差总是大于下偏差,所以尺寸公差一定为正值。
?如图1a所示的孔径:6如图1b所示,零线是在公差带图中用以确定偏差的一条基准线,即零偏差线。
通常零线表示基本尺寸。
在零线左端标上“0”“+”、“—”号,零线上方偏差为正;零线下方偏差为负。
公差带是由代表上、下偏差的两条直线所限定的一个区域,公差带的区域宽度和位置是构成公差带的两个要素。
为了简便地说明上述术语及其相互关系,在实用中一般以公差带图表示。
公差带图是以放大图形式画出方框的,注出零线,方框宽度表示公差公差值大小,方框的左右长度可根据需要任意确定。
为区别轴和孔的公差带,一般用斜线表示孔的公差带;用加点表示轴的公差。
7、标准公差与标准公差等级标准公差是国家标准所列的以确定公差带大小的任一公差。
标准公差等级是确定尺寸精确程度的等级。
标准公差分20个等级,即IT01、IT0、IT1、IT—18,表示标准公差,阿拉伯数字表示标准公差等级,其中IT01级最高,等级依次降低,IT18级最低。
对于一定的基本尺寸,标准公差等级愈高,标准公差值愈小,尺寸的精确程度愈高。
国家标准将500mm以内的基本尺寸范围分成13段,按不同的标准公差等级列出了各段基本尺寸的标准公差值,见表82孔、轴(1(2。
试论公差配合在机械设计与机械制造中的应用
![试论公差配合在机械设计与机械制造中的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5770f97966ec102de2bd960590c69ec3d5bbdb28.png)
试论公差配合在机械设计与机械制造中的应用【摘要】公差配合在机械设计与机械制造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首先介绍了公差配合的概念和重要性,然后详细阐述了公差配合在机械设计和机械制造中的实际应用及其影响。
公差配合不仅可以提高机械装配效率,降低生产成本,还能直接影响机械的性能。
通过合理的公差配合,可以确保机械零部件之间的配合精度,保证整个机械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结尾部分探讨了未来公差配合的发展趋势,并总结了公差配合在机械设计与机械制造中的重要性。
可以看出,公差配合对机械产业发展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其精确度和适配性将会在未来得到进一步完善和发展。
【关键词】公差配合、机械设计、机械制造、重要性、基本原则、实际应用、机械性能、装配效率、生产成本、发展趋势、结论总结1. 引言1.1 什么是公差配合公差配合是机械设计和机械制造中非常重要的概念。
它指的是在设计和制造过程中允许的尺寸变化范围,可以理解为零件之间相互配合的容差范围。
公差配合的目的是保证不同零件之间能够正确地装配在一起,并且确保其正常工作和运转。
在实际应用中,公差配合可以有效地控制零件之间的间隙和相互作用,从而提高机械装配的精度和效率。
公差配合的基本原理是根据零件的功能和使用要求确定合适的公差范围,以确保零件能够满足设计要求并具有稳定的性能。
在实际设计和制造中,工程师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考虑零件的功能、材料特性、工艺工程和经济因素等因素,合理确定公差范围和配合方式。
公差配合的选择不仅影响着机械零部件的精度和装配质量,还直接关系到整个装配件的性能和使用寿命。
对公差配合有清晰的认识和正确的应用至关重要,能够有效提高机械产品的质量和竞争力。
1.2 公差配合的重要性公差配合在机械设计与机械制造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其重要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确保机械零部件的可靠性和稳定性:公差配合可以保证机械零部件之间的形状、尺寸和位置关系符合设计要求,从而确保机械设备的运行稳定性和可靠性。
机械设计与制造中的公差配合及其应用效果
![机械设计与制造中的公差配合及其应用效果](https://img.taocdn.com/s3/m/32e32b92c67da26925c52cc58bd63186bceb9203.png)
HEBEINONGJI摘要:机械制造业的发展在工业领域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源于机械制造业水平的高低直接反映出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水平,因此在当前要加强对机械设计与制造的重视程度,强化机械制造业深入分析和研究。
但是目前机械制造业的发展现状,还存在部分的问题需要进一步的解决,在机械设计与制造的过程中公差配合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主要是针对机械设计与制造中的公差配合以及应用效果进行分析和研究,旨在充分利用公差配合这一要素有效解决机械设计与制造中存在的问题,以此促进机械制造业的发展,为我国科技水平的提升奠定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机械设计;机械制造;公差配合;应用效果机械设计与制造中的公差配合及其应用效果商洛职业技术学院机电工程系陈其我国经济市场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助推了工业制造产业的发展,而机械设计与制造是工业发展的核心动力。
在工业快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我国机械设计与制造技术也得到了有效的发展和创新,而公差配合在机械设计与制造中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无论是对零部件的质量提升还是对生产成本的管控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基于此本文主要是针对公差配合在机械设计与制造中的应用展开一系列的分析和探究,旨在有效加大公差配合在机械设计与制造中的应用效果,为我国工业机械制造业的发展提供有效的保障。
1公差配合概述公差公差是指所允许的零件几何参数变动量,在机械设计与制造中可以被称为几何参数的有设计制造产品的直径、长度以及宽度等。
在机械设计与制造的过程中,必须要确保设计生产的零件具有一定的可替代性,对于可以代替的零件要求具备基本的使用功能,并且生产规格在规定的标准范围内,而这个范围就是通过公差决定的。
公差可以分为尺寸公差、形状公差、位置公差。
尺寸公差是指在零件生产的过程中可接受的零件尺寸变动范围;形状公差是指零件几何要求的形状只能在被允许的范围内进行变动;位置公差是指几何要素的位置能够允许的范围。
在国际标准中,公差一共分为20个等级,数字越大代表公差的等级越高,而能够允许的范围就越大。
机械设计中选择公差与配合的参数选择方法及技巧
![机械设计中选择公差与配合的参数选择方法及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28edf3cc3968011ca20091de.png)
如何在机械设计中选择尺寸公差、形位公差和表面粗糙度等参数?一般来说,先确定尺寸公差,再确定形位公差。
公差配合的合理首先是功能需要,其次是加工的工艺性,最后是装配和维修的工艺性。
举个例子来说吧,配合来说,都是讲孔轴配合,这个不一定是圆的孔和轴,可以是方的,但是通常为什么是圆的呢,加工方便。
传统加工方式如车加工、铣加工、钻床、磨加工,多数是圆形的加工方式,现在随着激光切割和线切割的普及(成本低了),异形孔的应用也多了。
既然传统方式的加工都是圆形加工,孔轴配合的选择就会有基孔制或基轴制的选择了。
通常,我们孔的加工是钻孔、铰孔、铣刀直接成型。
这样,加工的时候为了方便,我们的尺寸选择方面,就应该选择有现成刀具(钻头、铰刀、铣刀)尺寸的,比如直径14的刀具比较少见,就选择12或15、16的有方便购买的规格,这样,加工成本就很低了,比如选直径30的不选27的,尽管你计算需要27就够了。
公差方面,这样加工孔(不管是平板上的孔还是圆管上的孔),公差带尽可能选加(正)公差,因为特殊公差的刀具很贵很难买,加工的时候刀具旋转时候的抖动(设备精度之一)就会导致加工出来的尺寸略大于刀具直径。
这时候轴的加工就通常是车加工出来的,不受刀具精度限制,所以,基孔制是成本低的选择(就是工艺性好)。
这时候,如果你设计的轴是电机输出轴,那就只能基轴制了,或者是与轴承外圈配合的,也只能选择基轴制的配合。
配合怎么选呢,就是说间隙配合、过渡配合、过盈配合这三个什么时候选用。
简单说来是这样,不重要、不影响装配后的精度(如会有螺丝连接紧固的)选择间隙配合就可以,转动方向是单向、且是连续的工作状态,就是间隙配合即可,至于间隙大小的选择,看装配的难度了,越松就越容易装配。
举个例子,如果是单向间歇运转且转动位移要求精度不高、转速不高的带平键的孔轴配合,也可以选择间隙配合,但是需要有两个90度的相间隔的紧定螺钉紧定定位。
如果是有键配合的,其中一个紧定螺钉要锁在平键的上面。
机械设计中的公差与配合
![机械设计中的公差与配合](https://img.taocdn.com/s3/m/a9006d50974bcf84b9d528ea81c758f5f61f29c7.png)
机械设计中的公差与配合在机械设计中,公差与配合是非常重要的概念。
公差是指零件尺寸与设计要求之间的允许偏差范围,而配合则是指不同零件之间相互间隙的大小。
准确的公差和合适的配合对于机械设备的性能和可靠性至关重要。
一、公差的定义与分类公差是对零件尺寸变化的容许范围的界定。
公差是设计和制造的妥协结果,它既要满足功能的需求,又要考虑到制造的可行性。
在机械设计中,公差通常分为以下几类:1. 基本公差:基本公差是指根据设计要求给定的一个标准公差,用于控制零件尺寸的变化范围。
根据国际标准ISO 286,基本公差分为四个等级,分别用字母T、S、H和N表示,其中T级为最严格,N级为最宽松。
2. 配合公差:配合公差是指由配合零件特性和使用要求来确定的公差。
根据配合要求的不同,配合公差可以分为间隙配合、过盈配合和干涉配合三种类型。
3. 标准公差:标准公差是指由标准规定的常用公差,用于机械设计和制造过程中的参考。
例如ISO 2768-1、ISO 2768-2和GB/T 1804等标准都规定了常用的公差等级和范围。
二、配合类型与选择原则在机械设计中,不同的配合类型适用于不同的应用场景。
正确选择合适的配合类型可以保证机械装配的精度和可靠性。
下面介绍一些常见的配合类型和选择原则:1. 间隙配合:间隙配合是指在配合零件之间留有一定的间隙,可以容许零件相对运动。
间隙配合适用于要求较高的转动性能和密封性能的场合,例如轴与轴承之间的配合。
2. 过盈配合:过盈配合是指配合零件之间存在压力或紧固力,以增加摩擦力或传递力。
过盈配合适用于要求较高的定位精度和传递力的场合,例如齿轮与轴的配合。
3. 干涉配合:干涉配合是指配合零件之间存在重叠或交叉,需通过压入或加热等方式进行装配。
干涉配合适用于要求较高的连接强度和刚性的场合,例如轴套与轴的配合。
在选择配合类型时,需要考虑到零件的功能要求、使用环境和装配工艺等因素,并根据经验和计算来确定合适的配合公差和间隙。
机械设计基础了解机械设计中的常见误差与公差
![机械设计基础了解机械设计中的常见误差与公差](https://img.taocdn.com/s3/m/624ae76c2bf90242a8956bec0975f46527d3a7d7.png)
机械设计基础了解机械设计中的常见误差与公差机械设计基础:了解机械设计中的常见误差与公差机械设计是一门重要的工程学科,涉及到各种类型的机械设备和零件的设计与制造。
在机械设计中,常常会遇到误差与公差的问题。
误差与公差是指在机械设计与制造的过程中,因为各种因素的影响而导致的设计与实际尺寸之间的差异。
本文将介绍机械设计中常见的误差与公差,并探讨其对设计与制造的影响。
一、误差的概念与分类误差是指设计尺寸与实际尺寸之间的差异。
根据误差的产生原因,可以将误差分为系统误差和偶然误差两种。
1. 系统误差:系统误差是由于机械设备的制造或运行过程中固有的不可避免的因素所引起的。
例如,机床的刚性、精度等。
系统误差通常是稳定的,难以消除。
2. 偶然误差:偶然误差是由于随机因素引起的,无法预测和控制。
例如,材料的不均匀性、加工中操作人员的技术水平等。
偶然误差通常符合统计规律,可以通过多次测量取平均值等方法进行补偿。
二、公差的概念与表示方法公差是指设计中允许的误差范围。
在机械设计中,为了保证机械设备的互换性和可靠性,通常会在设计中设定一定的公差。
公差可以通过尺寸上下限、偏差与等级三种方法来表示。
1. 尺寸上下限表示法:通过规定尺寸的最大值和最小值来表示公差范围。
例如,直径为50mm的轴的公差可以表示为φ50+0.02/-0.02mm。
2. 偏差表示法:通过规定尺寸与基准线之间的差值来表示公差范围。
例如,轴的直径为50mm,偏差为H7,意味着轴的尺寸在50mm上下浮动。
3. 等级表示法:通过制定一系列的公差等级来表示公差范围。
例如,按照国家标准GB/T1804-2000,机械零件的公差等级分为IT01、IT02等。
三、常见的误差与公差类型在机械设计中,常见的误差与公差类型有以下几种。
1. 线形误差与直线度公差:线形误差是指物体表面偏离理想直线的程度。
直线度公差则是用来限制线形误差的范围。
在机械设计中,直线度公差常用于轴、杆、导轨等零件的设计。
试论公差配合在机械设计与机械制造中的应用
![试论公差配合在机械设计与机械制造中的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4e66447782c4bb4cf7ec4afe04a1b0717ed5b35c.png)
试论公差配合在机械设计与机械制造中的应用引言在机械领域中,公差配合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它直接涉及到零部件的准确度、功能性和可靠性。
在机械设计与机械制造过程中,合理地使用公差配合可以提高零部件的装配精度,降低成本,增加机械系统的性能和可靠性。
本文将从公差配合的基本原理、在机械设计与制造中的应用以及未来发展趋势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公差配合的基本原理1.1 公差的定义公差是指允许的变动范围,是用来描述零件尺寸、形状和位置误差的一种指标。
通常用上限公差和下限公差表示,在设计图纸上表现为“最大值-Max”和“最小值-Min”。
公差可以分为尺寸公差、形位公差和周期公差等不同类型,每种类型的公差都有其具体的表述方式和计算方法。
1.2 配合的概念配合是指两个或多个零部件间的相对位置关系,在机械制造中,配合可分为间隙配合、过盈配合和干涉配合等不同类型。
合适的配合可以保证零部件在装配时满足设计要求,确保机械系统的正常运行。
1.3 公差配合的原则公差配合在机械设计与机械制造中需遵循以下原则:(1)充分考虑零件的功能和应力情况,在不影响使用性能的前提下,尽量缩小公差范围,以提高零件的精度和可靠性;(2)根据零部件在装配时的要求,选择合适的配合类型,确保零件能够准确地定位和连接;(3)根据不同的零件特性和制造工艺要求,合理分配公差,尽可能减少生产成本。
二、公差配合在机械设计中的应用2.1 公差配合与设计阶段在机械设计阶段,公差配合的设计是非常重要的。
设计人员需要充分考虑零部件的功能要求、装配精度和制造成本等方面,合理选择公差范围和配合方式,从而确保最终的产品能够满足设计要求。
以汽车发动机的曲轴与轴承为例,曲轴的公差设计应考虑到受力情况、转动精度和轴承的尺寸公差等因素,以确保曲轴能够在高速旋转时不产生过大的振动和噪音。
而轴承的公差设计需考虑到与曲轴的配合要求,确保在装配后能够达到合适的间隙配合。
2.2 公差配合对产品性能的影响合理的公差设计可以直接影响产品的性能。
机械零件的公差与配合
![机械零件的公差与配合](https://img.taocdn.com/s3/m/707157a35ff7ba0d4a7302768e9951e79a89697f.png)
机械零件的公差与配合1. 公差的概念1.1 什么是公差?在机械设计中,为了确保零件之间的配合和互换,不同零件之间必须有一定的间隙或间隔。
这种间隙或间隔就是公差。
公差是指零件实际尺寸与设计尺寸之间的差异。
1.2 公差的作用公差的存在可以解决机械零部件在制造和装配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尺寸误差。
公差的正确设计和控制对于确保零件的互换性、装配性和性能的稳定性具有重要意义。
2. 公差的表示方法2.1 数字表示法公差可以通过数字来表示,常见的表示方法有两种:加减法表示法和上下限法表示法。
加减法表示法以设计尺寸为基准,使用加减符号和数字表示上下公差限。
例如,如果设计尺寸为50mm,公差为±0.05mm,则用50±0.05表示。
上下限法表示法用上限和下限来表示公差范围。
例如,如果设计尺寸为50mm,公差为±0.05mm,则用50H0.05表示上限为50.05mm,下限为49.95mm。
2.2 字母表示法字母表示法是一种常用的公差表示方法,由大写字母和数字组成。
大写字母表示公差区间的等级,数字表示零件的尺寸等级。
例如,IT6表示公差等级为6的零件。
字母表示法中的字母一般分为基本偏差字母(如A、B和C)和副偏差字母(如H、K和N)。
基本偏差字母表示基本尺寸与公差限的差,而副偏差字母表示零件的公差区间。
3. 配合的概念与分类3.1 什么是配合?配合是指两个相互配合的零件之间的间隙或间隔。
配合的选择和设计决定了零件之间的连接方式和运动方式。
3.2 配合的分类根据零件配合的性质和要求,配合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紧配合:零件之间没有间隙,在装配过程中需要施加力使其相互配合。
•松配合:零件之间有一定的间隙,可以直接装配在一起。
•运动配合:用于要求零件之间有一定相对运动的情况,如滑动副、转动副等。
•不运动配合:用于要求零件之间无相对运动的情况,如固定副、定位副等。
4. 公差与配合的关系4.1 公差对配合的影响公差的大小和公差的分配直接影响着零件配合的可靠性和精度。
机械设计基础掌握机械设计中的尺寸链中的误差与公差
![机械设计基础掌握机械设计中的尺寸链中的误差与公差](https://img.taocdn.com/s3/m/ffc2912eb94ae45c3b3567ec102de2bd9705de47.png)
机械设计基础掌握机械设计中的尺寸链中的误差与公差机械设计基础:掌握机械设计中的尺寸链中的误差与公差机械设计中,尺寸链是指设计中各个零件尺寸之间的关系链条。
在实际生产过程中,由于制造误差和装配误差的存在,不同零件之间的尺寸很难完全相同。
为了保证整个机械系统的性能和可靠性,尺寸链中的误差与公差的控制显得尤为重要。
一、尺寸链中的误差来源在机械设计中,尺寸链中的误差主要来自以下几个方面:1. 制造误差:制造误差是由生产过程中机器、设备、工艺、材料等的不完美导致的。
比如加工工具磨损、机床精度不高、材料强度不均匀等都会导致制造误差。
2. 装配误差:装配误差是指由于装配过程中操作人员的误差、装配工具的磨损或精度不高等因素导致的。
装配过程中,如果零件之间的配合间隙、相对位置等无法精确控制,就会产生装配误差。
3. 工作环境误差:工作环境误差是指由于外部环境的变化而引起的误差。
比如温度、湿度的变化会导致零件的尺寸发生变化,进而影响机械系统的性能。
二、尺寸链中的公差控制为了控制尺寸链中的误差,设计师需要合理确定公差。
公差是指在设计过程中为了保证装配的可实现性和产品的性能要求,允许零件尺寸与设计要求之间的最大偏离值。
公差的确定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1. 功能要求:根据机械系统的功能需求,确定关键零件的精度等级,进而确定公差的大小。
2. 加工工艺:根据加工工艺和设备的精度限制,确定公差的控制范围。
不同的加工工艺对公差的控制能力有所差异。
3. 装配要求:根据零件的装配特点和配合要求,确定相邻零件之间的公差配合关系。
4. 经济性:在保证功能要求的前提下,尽量减少成本。
公差的控制也要考虑到经济性的因素。
三、尺寸链中的误差分析和控制策略在实际机械设计中,掌握尺寸链中的误差分析和控制策略是至关重要的。
1. 误差分析:通过数值模拟、实验测试等方法,分析各个因素对尺寸链中误差的贡献程度,找出主要影响因素,为误差控制提供依据。
2. 误差传递与累积:了解不同零件尺寸之间的传递关系,确定误差的传递途径,分析误差如何累积,帮助调整公差配合关系,减少误差的传递和累积。
试论公差配合在机械设计与机械制造中的应用
![试论公差配合在机械设计与机械制造中的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773dbd7082c4bb4cf7ec4afe04a1b0717fd5b386.png)
试论公差配合在机械设计与机械制造中的应用公差配合是机械设计和机械制造中非常重要的概念,它直接影响着产品的质量和性能。
在机械制造中,公差配合的选择直接关系着产品的精度、可靠性和经济性。
本文试图从公差配合的定义、分类、应用以及对机械设计和机械制造的影响等方面进行论述,希望对读者有所启发。
一、公差配合的定义公差配合指的是零件之间的配合间隙或重合量,也可以理解为零件与零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
公差是指零件尺寸的允许偏差,配合是指两个零件的相对尺寸关系。
公差配合是通过对零件的尺寸和公差进行合理的设计,使得零件之间能够具有规定的配合间隙和重合量,以满足机械装配的要求。
根据国际标准ISO1101的规定,公差配合可以分为三类:基本尺寸制、基本偏差制和基本配合制。
1. 基本尺寸制:是指零件的尺寸基准,通常采用一组基本尺寸和与其对应的基本偏差来确定零件的尺寸范围。
基本尺寸制适用于对零件尺寸精度要求较高的场合,比如精密仪器、精密零件等。
3. 基本配合制:是指零件之间的配合要求,通过设置上偏差配合、下偏差配合和不偏差配合来确定零件之间的配合关系。
基本配合制适用于对零件之间的配合要求较高的场合,比如轴承、传动零件等。
三、公差配合在机械设计中的应用在机械设计中,公差配合是非常重要的,它直接决定了产品的质量、性能和可靠性。
合理的公差设计可以保证产品的装配精度,减少配合间隙,提高产品的寿命和性能。
也可以减少浪费,提高生产效率。
轴承是机械中常用的零部件,它直接影响着机械的转动精度和寿命。
在轴承设计中,公差配合的选择非常重要。
一般来说,对于精密轴承,需要采用较小的配合间隙,以保证轴承的装配精度和使用性能;对于一般轴承,则可以适当放大配合间隙,以降低成本和提高生产效率。
在零件装配设计中,合理的公差配合可以保证零件的装配精度和稳定性。
一般来说,对于需要高精度的装配,需要采用小间隙配合或过盈配合,以保证装配的精度和稳定性;对于一般装配,则可以适当放大配合间隙,以方便装配。
机械设计中极限与配合、形位公差及公差原则的确定
![机械设计中极限与配合、形位公差及公差原则的确定](https://img.taocdn.com/s3/m/92d94de081c758f5f61f6713.png)
设 计人 员 可 以通 过标 准规 定 的基 孔 制 或基 轴 制 来 实 现各 种配合 。这 两种 基 准制 在 工业 实 践 中都 得
到 了应 用 。但 应 用 程 度 却 不 相 同 。对 基 准 制 的 选 择 ,主要 是从 经济观 点 考虑 ,同 时兼 顾 到功 能 、结
c 采用 按 基 轴 制 生产 的标 准 零 部 件 ,如滚 动 ) 轴承外 圈 与机座 孔 的结 合 ,轴或 轴 套 的键 和槽 的结 合 等情 况 。 ( ) 配合 尺 寸公差 等级 的选择 2
因素 。因此 ,“ 极限与配合 ” 以及 “ 形位公 差” 决
定 了机器零 部 件相 互 配 合 的条 件 和状 况 。对 产 品 的
一
极 限与 配合 ,再根 据极 限与 配合 情 况 选择 形 位公 差 及公 差 原则 ;然后 ,再 反过来 验 证 极 限 与配 合 是 否
合理 ,并 以此为依据调整极限与配合 ,使设计的产
品能 完 全 满 足 使 用 装 配 要 求 ,并 具 有 良好 的 工 艺 性 ,以达 到最 佳 的综 合 经济效 果 。
维普资讯
4)公差 等 级 I 1 :用 于 与 I)情 况 相 同 的 间 T0 q x
( ) 配合 的选择 方 法 3
隙配合 ,若 为 了降低 零 件 加 工 成 本 就 须 扩 大 公 差 , 而 且装 配或使 用条件 又允 许 结 合 间隙 的波 动 范 围 略
精度性能和使用寿命有直接 的影响,也是评定产 品 质量和产品制造经济性 、 互换性的重要技术指标。 在机械设 计 过程 中 ,选 用 极 限 与配 合 、形 位公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答:是用来确定公差带相对于零线位置的上偏差或下偏差,一般指靠近零线的那个偏差。
当公差带位于零线上方时,其基本偏差为下偏差;位于零线下方时,其基本偏差为上偏差。
见图1图114.什么称为标准公差?答:国标规定的,用以确定公差带大小的任一公差。
15.什么称为配合?答:是指基本尺寸相同的、互相结合的孔和轴公差带之间的关系。
16.什么称为基孔制?答:是基本偏差为一定的孔的公差带,与不同基本偏差的轴的公差带形成种配合的一种制度。
17.什么称为基轴制?答:是基本偏差为一定的轴的公差带,与不同基本偏差的孔的公差带形成各种配合的一种制度。
18.什么称为配合公差?答:是允许间隙的变动量,它等于最大间隙与最小间隙之代数差的绝对值,也等于互相配合的孔公差带与轴公差带之和。
答:孔的公差带完全在轴的公差带之上,即具有间隙的配合(包括最小间隙等于零的配合)。
20.什么称为过盈配合?答:孔的公差带完全在轴的公差带之下,即具有过盈的配合(包括最小过盈等于零的配合)。
21.什么称为过渡配合?答:在孔与轴的配合中,孔与轴的公差带互相交迭,任取其中一对孔和轴相配,可能具有间隙,也可能具有过盈的配合。
22.基孔制配合为H11/c11或基轴制基孔制配合为C11/h11时,优先配合特性是什么?答:间隙很大,用于很松的、转动很慢的动配合;要求大公差与大间隙的外露组件;要求装配方便的很松的配合。
相当于旧国标的D6/dd6。
23.基孔制配合为H9/d9或基轴制基孔制配合为D9/h9时,优先配合特性是什么?答:间隙很大的自由转动配合,用于精度非主要要求时,或有大的温度变动、高转速或大的轴颈压力时。
相当于旧国标D4/de4。
24.基孔制配合为H8/f7或基轴制基孔制配合为F8/h7时,优先配合特性是什么?答:间隙不大的转动配合,用于中等转速与中等轴颈压力的精确转动;也用于装配较易的中等定位配合。
相当于旧国标D/dc。
25.基孔制配合为H7/g6或基轴制基孔制配合为G7/h6时,优先配合特性是答:间隙很小的滑动配合,用于不希望自由转动、但可自由移动和滑动并要求精密定位时,也可用于要求明确的定位配合。
相当于旧国标D/db。
26.基孔制配合为H7/h6; H8/h7; H9/h9; H11/h11或基轴制基孔制配合为H7/h6; H8/h7; H9/h9; H11/h11时,优先配合特性是什么?答:均为间隙定位配合,零件可自由装拆,而工作时一般相对静止不动。
在最大实体条件下的间隙为零,在最小实体条件下的间隙由公差等级决定。
H7/h6相当于旧国标D/d;H8/h7相当于旧国标D3/d3;H9/h9相当于旧国标D4/d4;H11/h11相当于旧国标D6/d6。
27.基孔制配合为H7/h6或基轴制基孔制配合为K7/h6时,优先配合特性是什么?答:过渡配合,用于精密定位。
相当于旧国标D/gc。
28.基孔制配合为H7/n6或基轴制基孔制配合为N7/h6时,优先配合特性是什么?答:过渡配合,允许有较大过盈的更精密定位。
相当于旧国标D/ga。
29.基孔制配合为H7/p6或基轴制基孔制配合为P7/h6时,优先配合特性是什么?答:过盈定位配合,即小过盈配合,用于定位精度特别重要时,能以最好的定位精度达到部件的刚性及对中性要求,而对内孔随压力无特殊要求,不依靠配合的紧固性传递摩擦负荷。
相当于旧国标D/ga~D/jf。
其中H7小于或等于3mm为过渡配合。
30.基孔制配合为H7/s6或基轴制基孔制配合为S7/h6时,优先配合特性是答:中等压入配合,适用于一般钢件;或用于薄壁件的冷缩配合,用于铸铁件可得到最紧的配合,相当于旧国标D/je。
31.基孔制配合为H7/u6或基轴制基孔制配合为U7/h6时,优先配合特性是什么?答:压入配合,适用于可以随大压入力的零件或不宜承受大压入力的冷缩配合。
32.轴的基本偏差为a;b时,配合特性是什么?答:属间隙配合,可得到特别大的间隙,很少应用。
33.轴的基本偏差为c时,配合特性是什么?答:属间隙配合,可得到很大的间隙,一般适用于缓慢、松弛的动配合。
用于工作条件较差(如农业机械),受力变形,或为了便于装配,面必须保证有较大的间隙时。
推荐配合为H11/c11,其较高级的配合,如H8/c7适用一轴在高温工作的紧密动配合,例如内燃机排气阀和导管。
34.轴的基本偏差为d时,配合特性是什么?答:属间隙配合,配合一般用于IT7~IT11级,透用于松的转动配合,如密封盖、滑轮、空转带轮等与轴的配合。
民适用于大直径滑动轴承配合,如透平机、球磨机、轧滚成型和重型弯曲机及其他重型机械中的一些滑动支承。
35.轴的基本偏差为e时,配合特性是什么?答:属间隙配合,多用于IT7~IT9级,通常适用于要求有明显间隙,易于转动的支承配合,如大跨距、多支点支承等,高等级的e轴适用于大型、高速、重载支承配合,如蜗轮发电机、大型电动机、内燃机、凹轮轴及摇臂支承等。
36.轴的基本偏差为f时,配合特性是什么?答:属间隙配合,多用于IT6~IT8级的一般转动配合。
当温度影响不大时,被广泛用于普通润滑油(脂)润滑的支承,如齿轮箱、小电动机、泵等的转轴与滑动支承的配合。
37.轴的基本偏差为g时,配合特性是什么?答:属间隙配合,配合间隙很小,制造成本高,除很轻负荷的精密装置外,不推荐用于转动配合。
多用于IT5~IT7级,最适合不回转的精密滑动配合,也用于插销等定位配合,如精密连杆轴承、活塞、滑阀及连杆销等。
38.轴的基本偏差为h时,配合特性是什么?答:属间隙配合,多用于IT4~IT11级。
广泛用于无相对转动的零件,作为一般的定位配合,若没有温度变形影响,也用于精密滑动配合。
39.轴的基本偏差为js时,配合特性是什么?答:属过渡配合,为完全对称偏差(+IT/2)。
平均为稍有间隙的配合,多用于IT4-7级,要求间隙比h轴小,并允许略有过盈的定位配合(如联轴器),可用手或木锤装配。
40.轴的基本偏差为k时,配合特性是什么?答:属过渡配合,平均为没有间隙的配合,适用于IT4-IT7级。
,推荐用于稍有过盈的定位配合,倒台为了消除振动用的定位配合。
一般用木锤装配。
41.轴的基本偏差为m时,配合特性是什么?答:属过渡配合,平均为具有小过渡配合。
适用IT4I-T7级,用锤或压力机装配,通常推荐用于紧密的组件配合。
H6/n5配合时为过盈配合。
42.轴的基本偏差为n时,配合特性是什么?答:属过渡配合,平均过盈比m轴稍大,很少得到间隙,适用IT4-IT7级,用锤或压力机装配,通常推荐用于紧密的组件配合。
H6/n5配合时为过盈配合。
43.轴的基本偏差为p时,配合特性是什么?答:属过盈配合,与H6或H7配合时是过盈配合,与H8孔配合时则为过渡配合。
对非铁类零件,为较轻的压入配合,当需要时易于拆卸。
对钢、铸铁或铜、钢组件装配是标准压入配合。
44.轴的基本偏差为r时,配合特性是什么?答:属过盈配合,对铁类零件为中等的入配合,对非铁类零件,为轻打入的配合,当需要时可以拆卸。
与H8孔配合,直径在100mm以上时为过盈配合,直径小时为过渡配合。
45.轴的基本偏差为s时,配合特性是什么?答:属过盈配合,用于钢和铁制零件的永久性和半永久装配。
可产生相当大的结合力。
当用弹性材料,如轻合金时,配合性质与铁类零件的P轴相当。
例如套环压装在轴上、阀座等配合。
尺寸较大时,为了避免损伤配合表面,需有热胀或冷缩法装配。
46.轴的基本偏差为t;u;v;x;y;z时,配合特性是什么?答:属过盈配合,过盈量依次增大,一般不推荐。
47.什么情况下选用基轴制?答:直接使用按基准轴的公差带制造的有一定公差等级(—般为8至11级)而不再进行机械加工的冷拔钢材做轴。
这时,可以选择不同的孔公差带位置来形成各种不同的配合需求。
在农业机械和纺织机械中,这种情况比较多。
加工尺寸小于1mm的精密轴要比加工同级的孔困难得多,因此在仪器仪表制造、钟表生产、无线电和电子行业中,通常使用经过光轧成形的细钢丝直接做轴,这时选用基轴制配合要比基孔制经济效益好。
从结构上考虑,周一根轴在不同部位与几个孔相配合,并且各自有不同的配合要求,这时应考虑采用基轴制配合。
48.与标准件如何配合?答:若与标准件配合,应以标准件为基准件确定配合制。
例如,在滚动轴承支撑结构中,滚动轴承外圈与箱体孔的配合应采用基轴制,轴承内圈与轴颈的配合应该采用基孔制,箱体孔按J7制造,轴颈按k6制造。
49.研磨加工方法,应取公差等级什么范围?答:应取IT1~IT5。
50.衍磨加工方法,应取公差等级什么范围?答:应取IT4~IT7。
51.金刚石车加工方法,应取公差等级什么范围?答:应取IT5~IT7。
52.金刚石镗加工方法,应取公差等级什么范围?答:应取IT5~IT7。
53.圆磨加工方法,应取公差等级什么范围?54.平磨加工方法,应取公差等级什么范围?答:应取IT5~IT8。
55.拉削加工方法,应取公差等级什么范围?答:应取IT5~IT8。
56.精车精镗加工方法,应取公差等级什么范围?答:应取IT7~IT9。
57.铰孔加工方法,应取公差等级什么范围?答:应取IT6~IT10。
58.铣削加工方法,应取公差等级什么范围?答:应取IT8~IT11。
59.刨、插加工方法,应取公差等级什么范围?答:应取IT10~IT11。
60.滚压、挤压加工方法,应取公差等级什么范围?答:应取IT10~IT11。
61.粗车加工方法,应取公差等级什么范围?答:应取IT10~IT12。
62.粗镗加工方法,应取公差等级什么范围?答:应取IT10~IT12。
63.钻削加工方法,应取公差等级什么范围?答:应取IT10~IT13。
64.冲压加工方法,应取公差等级什么范围?65.砂型铸造加工方法,应取公差等级什么范围?答:应取IT14~IT15。
66.金属型铸造加工方法,应取公差等级什么范围?答:应取IT14~IT15。
67.锻造加工方法,应取公差等级什么范围?答:应取IT15~IT16。
68.气割加工方法,应取公差等级什么范围?答:应取IT15~IT18。
69.确定基本偏差有几种方法?答:确定基本偏差的方法有三种:试验法、计算法和类比法。
70.什么称为试验法?答:试验法就是应用试验的方法确定满足产品工作性能的配合种类,主要用于如航天、航空、国防、核工业以及铁路运输行业中一些关键性机构中,对产品性能影响大而又缺乏经验的重要、关键性的配合。
该方法比较可靠。
其缺点是需进行试验,成本高、周期长。
较少应用。
71.什么称为计算法?答:计算法是根据使用要求通过理论计算来确定配合种类。
其优点是理论依据充分,成本较试验法低,但由于理论计算不可能把机器设备工作环境的各种实际因素考虑得十分周全,因此设计方案不如通过试验法确定的准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