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和学案Word-文档

合集下载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1课古代埃和教学案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1课古代埃和教学案
学校2019-2020学年度第一学期九年级历史导学案
课题
1、古代埃及
主备人
备课
时间
备注栏
(教师填活动设计,学生标注学习重点、
改错)
课型
新授课
授课人
授课
时间
序号
1
学习目标
1.知道古代埃及的尼罗河流域是人类最早的文明发源地之一;学习早期文明——大河文明的产生与其地理环境的关系。
2、知道古代埃及文明发展的简要过程。
3、经历时代:经历了古王国时代、中王国时代、和时代三个时代。
4、强盛:
(1)在新王国时代法老______统治时期,埃及成为强大的军事帝国。
(2)表观:埃及成为强大的军事帝国,版图向北延伸至叙利亚和小亚细亚交界处,以及上游,向南扩展到尼罗河的“”。
5、灭亡:公元前525年,帝国吞并古埃及;后来,亚历山大帝国和罗马帝国先后占领古埃及。
(2)材料二反跌了古埃及人的哪项成就?这属于那一领域?
(3)两别材料说明了古埃及文明受哪一因素的影响较大?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课后记
【达标检测】_ . 7 1、古代埃及开始形成统一的国家的时间是()
A、约公元前3500年B、约公元前3100年
C、约公元前2070年D、约公元前2300年
2、小明喜欢周游世界,他在旅游日记中这样写道:“今天,我看到了金字塔和狮身人面像。”那么,他到达的国家是()
A、埃及B.法国C、意大利D.英国
3、阿拉伯人有一句谚语:“人间惧怕时间,而时间惧怕金字塔。’,历经数千年,风雨沧桑的金字塔,仍然屹立在茫茫沙漠的边缘,见证人间世态的变迀。金字塔是()
6、科学和文化成就:______是古埃及天文学的突出成就之一。古埃及的_________是世界上最早的文字之一。

《埃和的金字塔》公开课教案总结

《埃和的金字塔》公开课教案总结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让学生了解埃及金字塔的历史背景、建筑特点和象征意义;(2)培养学生对古代埃及文明的认知,提高历史学科素养;(3)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

2. 过程与方法:(1)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金字塔的奥秘;(2)运用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3)利用多媒体教学资源,提高学生的直观感受和兴趣。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古代埃及文明的尊重和敬意;(2)引导学生认识到人类文明的博大精深,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3)激发学生对历史学科的热爱,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

二、教学内容1. 埃及金字塔的历史背景;2. 埃及金字塔的建筑特点;3. 埃及金字塔的象征意义;4. 埃及金字塔的发现与考古;5. 埃及金字塔在世界历史中的地位。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埃及金字塔的历史背景、建筑特点、象征意义及在世界历史中的地位。

2. 教学难点:埃及金字塔的建筑原理和象征意义。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播放埃及金字塔的纪录片,引导学生直观感受金字塔的壮观;(2)提出问题:“你们对埃及金字塔有哪些了解?”激发学生思考。

2. 知识讲解:(1)介绍埃及金字塔的历史背景;(2)讲解埃及金字塔的建筑特点,如斜坡、石块搬运等;(3)阐述埃及金字塔的象征意义,如权力、永恒等;(4)介绍埃及金字塔的发现与考古过程。

3. 案例分析:(1)分析埃及金字塔在世界历史中的地位;(2)讨论埃及金字塔对后世的影响。

4. 小组合作:(1)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个金字塔进行研究;(2)小组成员分工合作,收集资料、整理信息、制作PPT;(3)各小组代表进行汇报,分享研究成果。

5. 课堂小结:(2)强调埃及金字塔的历史价值和文化意义。

五、课后作业2. 搜集其他文明古国的金字塔资料,进行比较分析;3. 思考埃及金字塔对现代建筑的影响,提出自己的见解。

六、教学评价1. 学生对本节课主要内容的掌握程度,包括埃及金字塔的历史背景、建筑特点、象征意义及在世界历史中的地位;2. 学生对小组合作学习的参与程度,包括资料收集、信息整理、PPT制作及汇报;七、教学反思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反馈情况进行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满意度。

最后一课学案Microsoft Word 文档

最后一课学案Microsoft Word 文档

7、《最后一课》学案教学目标1、积累字词2、分析小说的主要情节,把握小弗朗士的思想感情。

3、品味人物语言的深刻内涵。

第一课时一、导语设计二、基础常识积累1、字词(除课后和课下注释外)我还发现2、关于作者3、关于文体本课是一篇小说。

小说是以塑造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故事情节的叙述和环境的描写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文学体裁。

三要素_____,_____,_____环境分为_____,_____。

小说塑造人物的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也有正面和_____,概括介绍和_____。

故事情节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三、整体感知1、快速默读课文,思考:课文刻画可那些人物?文中的人物是通过什么方式来体现爱国情感的?2、默读课文,理清文章结构四、合作交流,解读探究1、从故事的开端看,小弗朗士是一个怎样的孩子?从哪里可以看出来?3、小弗朗士在最后一课中表现怎样?思想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原因是什么?五、布置作业:1、下列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

(可查工具书)挟( )着踱( )来踱去诧( )异懊( )悔郝( )叟qí( )dǎo( )2、《最后一课》的作者是___国人___。

体裁是____,本文是以___为历史背景创作的3、课后“研讨与练习”第一题。

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领会韩麦尔的人物形象,领会小说的思想内涵。

2、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语言,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一、导入新课:上节课我们了解了小弗朗士的内心世界,这节课我们来继续往下学习来了解一下韩麦尔先生的内心世界以及他们炽热的爱国主义情感。

二、自主合作学习1、朗读课文,自主完成(1)请同学们找出韩麦尔先生最能打动我们的一些言行。

(2)最能打动你的是哪一句话?为什么?(3)找学生读课文24段——29段,画出动词并说明其作用。

(4)课文最后,韩麦尔先生只向我们做了一个手势,这个手势有什么含义?2、交流点拨,精读课文,深入思考:1、“亡了国当了奴隶的人民,只要牢牢记住他们的语言,就好像拿着一把打开监狱大门的钥匙。

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1课 古代埃和 导学案(无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1课 古代埃和 导学案(无答案)

第一单元古代亚非文明第1课古代埃及【学习目标】1.了解古埃及的地理位置、文明发源地、奴隶制小国兴起时间、统一的奴隶制国家建立时间及名称和文明遗存。

2.掌握大河文明的产生与其地理环境的关系,正确分析古埃及成为文明古国的原因。

【自学感悟】1.尼罗河与古埃及文明(1)古埃及的地理位置:___ _。

(2)河流:___ _是世界上最长的河流,贯穿埃及南北。

(3)出现国家时间:约从____开始;初步实现了统一的时间:__ 。

(4)成为军事帝国:在新王国时代法老___ _统治时期,埃及成为强大的军事帝国。

(5)灭亡:公元前525年,____吞并古埃及;后来,亚历山大帝国和罗马帝国先后占领古埃及。

(6)古埃及的科学和文化成就:___ _是古埃及天文学的突出成就之一。

古埃及的象形文字是世界上最早的文字之一。

2.金字塔金字塔是____为自己修建的呈角椎体状的___ 。

它是古埃及文明的象征,反映了古埃及社会经济发展的较高水平,是古埃及人智慧的结晶。

3.法老的统治金字塔的修建,反映了古埃及国王无限权力。

古埃及国王称____,是全国最高的统治者,集军、政、财、神等大权于一身,在宗教上被认为是“__ __”,具有无上的权威。

【合作探究】一、阅读教材,探究问题。

材料:古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说:埃及是“尼罗河的馈赠”。

Egypt is “the gift of the Nile.”(1)为什么说古埃及文明是“尼罗河的赠礼”?(2)列举古埃及的重大事件及文明成就。

二、根据下面的材料,探究问题。

材料一:如图是屹立在尼罗河下游的金字塔群。

从左到右依次为胡夫、哈佛拉(胡夫之子)、第四王朝门卡乌拉(胡夫之孙)三位法老的金字塔,小金字塔是孙子的几个妻子。

金字塔大小代表财富和实力。

材料二:(胡夫)强迫所有的埃及人为他做工……他们分为10万人的大群来工作,每一个大群要工作3个月……金字塔本身的建造用了20年……金字塔是用磨光的石块,极其精确地砌筑而成的。

1.1 单元综合 学案(商务星球版七年级上册)

1.1 单元综合 学案(商务星球版七年级上册)

课题:第一单元地球复习学案 第 课时课型:复习 授课时间:2010年 月 日 课时序号:1-复习-授课教师: 年级主任签字:教学目标: 1、掌握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2、会判断地球上某一点的经纬度,掌握半球的划分。

3、了解自转的特点和产生的地理现象。

4、了解公转的特点和产生的地理现象。

教学重难点: 自转和公转的特点和现象教学设计预习导学: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1.地球认识的过程:古代 ---近代___ _----现代___ 2.说明地球是个球体的例证:A__ ____B_____ __ 3.用一句话描述地球的形状:_________ ___ 4.填出图中ABCDEF 的名称。

5.填出赤道周长____ 极半径___ 赤道半径____ 平均半径_____的长度二、在地球仪上认识经纬网1.纬线:A.定义_____ __B.方向________C.形状______2.经线:A.定义___ ____B.方向________C.形状_______3.每一条经线的长度是否相等?4.每一条纬线是否相等?________5.从赤道到两级,纬线的长度变化规律:________________6.如果一架飞机从北京一直往北飞,能否回到北京?为什么?7.假如你站在南极点上,你的前、后、左、右分别是什么方向?8.最长的纬线是___经度和纬度1.纬度的起点度是__,最大为____ 2.经度的起点度是__,最大为____3.本初子午线定义:4.南北半球分界线__ _5.东西半球分界线_____为什么用这条经线圈作为东西半球的分界线?6.180° 经线有几条?东侧是_经,西侧是_经7.0 °经线有几条?东侧是 _经,西侧是_ _经8. 0° 纬线有几条?北侧是 _半球,南侧是 _半球9.度数往北增大的,一定是___,符号___;度数往南增大的,一定是___,符号___;度数往东增大的,一定是___,符号___;度数往西增大的,一定是___,符号___;10.经纬网的定义: 11.经纬网的作用三、地球的自转1.地球自转方向: ,从北极上空是 时针旋转,从南极上空看是 旋转。

湘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导学案:第八章第二节--埃和

湘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导学案:第八章第二节--埃和

学科课题课型学习目标学习要点学习难点知识链接学具教具学教过程子长县齐家湾中学讲堂教课方案表地理主备人讲课班级讲课教师埃及新课课时一课时讲课时间1.认识埃及的地理地点、国土构成和国都开罗。

2.认识埃及的自然环境特点,说明尼罗河是埃及的“母亲河” 。

3.认识埃及的工农业。

4、说明文明古国的历史古迹和对世界文化作出的贡献。

埃及的地理地点、国土构成和国都开罗埃及的自然环境特点,说明尼罗河是埃及的“母亲和”学习活动学法指导备注【自主学习】1、地跨两洲(1)埃及位于非洲部,半岛属于洲,也是埃及国土。

埃及地跨两洲,埃及把守世界重要的石油运输线的喉咙战略地位十分重要。

(2)埃及的陆地上邻国有、、、和。

(3)埃及 90%以上是人,多信仰教。

国都位于尼罗河三角洲,是非洲最大的城市和世界历史文假名城。

2、荒漠广布(1)埃及境内 90%的土地为,是货真价实的荒漠之国。

(2)尼罗河下原和人海处形成的是埃及最富的地域,固然这里仅占全国总数面积的4%,却聚居着全国 90%以上的人口。

(3)埃及除北部下天气外,大多数是气候,终年。

3、发展中的工农业(1)公民经济的主要部门是。

主要矿产是。

主要散布在。

(2)农业集中在和地域。

4、富裕特点的旅行业(1)众多的历史古迹:、、。

绚烂的古代文化:、。

(2)旅行业发达:主要文物古迹大多沿散布,旅行主要景点应选择最适合的交通工具是。

【合作研究】长久以来,非洲很多国家过分依靠某一种或几种初及产品的出口,收益低,价钱颠簸大,在国际贸易中处于不利地位,你以为应当采纳哪些举措改变这类情况?1、埃及跨两大洲是()A、亚、欧两洲B、亚、非两洲C、欧、非两洲D、南、北美两洲2、埃及的主要民族、人种、崇奉的宗教挨次是()A、阿拉伯民族、白色人种、伊斯兰教B、阿拉伯民族、黄色人种、伊斯兰教C、大和民族、白色人种、佛教D、阿拉伯民族、白色人种、基督教3、以下不是埃及邻国的是 ()达标A、利比亚 B、苏丹C、以色列D、萨特阿拉伯检测4、对于埃及的表达,错误的选项是()A、阿拉伯语是官方语言B、天气终年酷热干燥C、绚烂的古文化有象形文字、天文历法等D、石油主要散布在尼罗河沿岸及三角洲地域5、对于埃及经济的表达正确的选项是()A、工业逐渐成为公民经济的主要部门B、石油缺少、需要入口C、荒漠广阔,旅行业不发达D、农业主要集中在地中海沿岸的低平川域讲堂小结课后达成地理填补图册的内容作业板书设计教后反省备课组长(署名)签审时间年月日。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学案:1古代埃和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学案:1古代埃和

第一单元古代亚非文明第1课古代埃及学习目标1.了解古埃及国家的建立及发展历程,知道古埃及科学文化的发展状况。

2.知道金字塔是古埃及文明的象征,了解金字塔与古埃及法老之间的关系。

3.明确古埃及法老的社会地位及权力。

学习过程一、自主学习、自我检测(一)尼罗河与古埃及文明1.文明起源:古埃及位于,贯穿埃及南北,适合农业生产。

古埃及文明被认为是“”。

2.国家建立(1)出现:约从公元前开始,在尼罗河下游陆续出现了若干个小国家。

(2)统一:公元前左右,古埃及初步实现了统一。

(3)发展:经历了古王国时代、中王国时代和新王国时代三个时代,在法老统治时期,古埃及成为强大的军事帝国。

3.文明断续:公元前525年,吞并古埃及;后来,和罗马帝国先后占领古埃及。

古埃及文明没有延续下去。

4.科学文化成就:天文学、数学和医学最为突出。

是古埃及天文学的突出成就之一。

古埃及的是世界上最早的文字之一。

(二)金字塔5.修建用途:金字塔是古埃及法老的,它每个侧面都形似汉字“金”,因此,中国人称为“金字塔”。

6.时代内涵:金字塔的修建,反映了古埃及的无限权力,随着王权的逐渐衰落,金字塔越修越小。

7.历史评价:金字塔是古埃及的象征,反映了古埃及社会经济发展的较高水平,是古埃及人智慧的结晶。

(三)法老的统治8.古埃及的国王称法老。

法老作为全国,集等大权于一身。

二、合作探究、交流展示(一)尼罗河与古埃及文明之间有何相关性?(二)古埃及文明没有延续下去的原因有哪些?(三)什么是“金字塔”?它有怎样的历史地位?(四)古埃及的法老有哪些权利?王权衰落的原因及表现是什么?三、课堂练习1.法老们不想让死亡成为权力的终结,所以在死后让人用香料等对尸体进行防腐处理,然后将其和食物及其他必需品一起放入巨大的陵墓中。

这些巨大的陵墓位于()A.尼罗河流域B.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流域C.印度河和恒河流域D.长江和黄河流域2.著名学者余秋雨在《千年一叹》中说道:古埃及的文明是被“封存”的。

第二节埃及预习案导学案巩固练习案法国预习案导学案和巩固练习案 (1)

第二节埃及预习案导学案巩固练习案法国预习案导学案和巩固练习案 (1)

第二节埃及预习案【预习新知】―――我自信,我能行任务一:阅读课本第76、77页及图8-13,思考:完成1~3题。

在图上找出苏伊士运河、地中海、红海、尼罗河、西奈半岛、开罗、利比亚、苏丹。

埃及北临______海,东临______海是一个地跨______两洲的国家,领土包括亚洲的______半岛。

埃及大部分是______人,______人种,使用______语,信奉______教。

首都______,是非洲最大的城市。

任务二:阅读课本78页及图8-13,完成1~2题。

1.埃及沙漠面积占___,主要是_______气候,人口主要分布在________________。

2.埃及的“生命之河”是_____,发源地______,自__向___注入_______.任务三:阅读课本79页及图8-18,完成1~2题。

1.找出埃及主要的矿产、物产及分布地区。

2.埃及农业分布在_________________,以盛产_______著称。

任务四:阅读课本79、80页回答:埃及有哪些丰富的旅游资源?主要分布在哪里?七年级上册地理导学案第八章第二节埃及编写:王丽丽审核:冯兆成编号:718 年级班姓名【学习目标】1.了解埃及的地理位置、领土组成(非洲东北部主体和亚洲的西奈半岛)和首都开罗说明埃及在种族、民族、宗教、语言等方面的基本情况。

2.运用地图和资料,说明埃及是如何发展农业和旅游业的。

3.根据资料和地图,说明尼罗河、苏伊士运河对埃及的重要性。

【重点难点】重点:埃及的地理位置、领土组成;尼罗河、苏伊士运河对埃及的重要性。

难点:运用地图和资料,说明说明埃及是如何发展农业和旅游业的。

【导学达标】―――我参与,我快乐活动一:埃及地理位置、范围和首都。

1.小组内交流“预习新知”中的“任务一”。

2.合作探究:说一说,埃及地理位置的重要战略意义。

【教师精讲点拨】:【探究结论】:埃及地处欧、亚、非三洲的海上交通要冲,扼守世界上最重要的石油运输线的咽喉,战略地位十分重要。

学案 Microsoft Word 文档 (3)

学案 Microsoft Word 文档 (3)

鸡西四中2011--2012年度上学期初三物理第一章第一、二节检测导学案制作人:高春影审核人:咸福佳校对:咸福佳编号:03 使用日期:2011-09学习目标:1.会运用声音产生和传播的条件.2.熟练掌握人类听到声音的过程.重点:1.声音是物体的振动产生.2.人感知声音的物理过程.难点:1.声现象的分析、解释.2.双耳效应及其应用.学习方法:自主学习合作交流展示提升1、人发声靠的是________的振动;笛子发声靠的是________的振动。

2、春节前后燃放烟花爆竹时,附近房子的玻璃窗会发出声音,这是由于_________振动从而引起_________振动而产生的。

3、如课本图1.1-4,当不断地将罩内的空气向外抽时,闹钟的声音将逐渐变________,瓶内的空气越来越稀薄直至变为真空时,此人将________(能或不能)听到闹钟的响声。

说明声音传播需要________。

4、在月球上宇航员面对面交谈要借助无线电通讯设备,这是因为月球上没有________,声音在________中不能传播。

5、北宋的沈括,在他的著作《梦溪笔谈》中记载着:行军宿营,士兵枕着牛皮制的箭筒睡在地上,能及早地听到夜袭的敌人的马蹄声,这主要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6、在一根较长的钢管一端敲击一下,在另一端,耳朵紧贴钢管的同学可以听到______次声音,第一次声音是通过_________传播的,第二次声音是通过_________传播的。

若某同学在一根较长的注满水的水管的一端用石头敲击,另一同学在水管的另一端用耳朵贴着水管听声,则他可以听到声音的次数是________。

7、在声音传递给大脑的过程中,如果只是传导障碍,人_______ (填“能够”或“不能够”)感知声音。

8、声音引起_______ 振动,振动经过_______传给听觉神经,听觉神经把信号传给大脑,这样人就听到了声音。

《埃和的金字塔》公开课教案总结

《埃和的金字塔》公开课教案总结

《埃和的金字塔》公开课教案总结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让学生了解埃及金字塔的历史背景、建筑特点和象征意义;(2)培养学生运用多渠道搜集资料、整理资料的能力;(3)提高学生口头表达能力及合作学习能力。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分析埃及金字塔的建筑特点及象征意义;(2)运用多媒体展示、小组讨论等方法,引导学生深入了解埃及金字塔的历史背景;(3)结合课外阅读,培养学生对埃及文化的兴趣和热爱。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世界文化遗产的尊重和保护意识;(2)激发学生对埃及文明的热爱,培养跨文化交际的能力;(3)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历史,培养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内容1. 埃及金字塔的历史背景;2. 埃及金字塔的建筑特点;3. 埃及金字塔的象征意义;4. 埃及金字塔与古埃及文明的关系;5. 保护世界文化遗产的意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埃及金字塔的历史背景、建筑特点和象征意义;(2)培养学生运用多渠道搜集资料、整理资料的能力;(3)提高学生口头表达能力及合作学习能力。

2. 教学难点:(1)埃及金字塔的建筑技术及象征意义;(2)如何引导学生深入了解埃及金字塔的历史背景;(3)培养学生对埃及文化的兴趣和热爱。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展示埃及金字塔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2)简要介绍埃及金字塔的历史背景,激发学生兴趣。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阅读教材,了解埃及金字塔的建筑特点;(2)学生分享学习心得,教师点评、指导。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埃及金字塔的象征意义;(2)各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总结。

4. 课堂拓展:(1)展示其他国家的金字塔,引导学生了解世界文化遗产;(2)引导学生关注埃及金字塔的保护现状,提高保护意识。

5.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埃及金字塔的历史背景、建筑特点和象征意义。

五、课后作业1. 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2. 结合课外阅读,深入了解埃及文明,下节课分享学习成果;六、教学评价1. 学生对本节课所学内容的掌握程度,包括埃及金字塔的历史背景、建筑特点和象征意义;2. 学生运用多渠道搜集资料、整理资料的能力;3. 学生口头表达能力及合作学习能力;4. 学生对埃及文化的兴趣和热爱;5. 学生对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意识。

《埃和的金字塔》公开课教案总结

《埃和的金字塔》公开课教案总结

《埃和的金字塔》公开课教案总结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古埃及时期的历史背景、文化特点以及金字塔的建筑背景和意义。

2. 通过分析金字塔的结构、建筑技术和象征意义,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历史思维能力。

3. 引导学生认识人类文明的发展与进步,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和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内容1. 古埃及的历史背景和文化特点2. 金字塔的建筑背景和意义3. 金字塔的结构和建筑技术4. 金字塔的象征意义5. 人类文明的发展与进步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金字塔的建筑背景、结构、象征意义以及古埃及文化特点。

2. 教学难点:金字塔的建筑技术和象征意义的深入理解。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金字塔的奥秘。

2. 运用案例分析法,以具体的金字塔为例,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其结构和建筑技术。

3. 采用小组讨论法,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4. 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丰富教学手段,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1. 导入新课:简要介绍古埃及的历史背景,引发学生对金字塔的好奇心。

2. 讲授新课:详细讲解金字塔的建筑背景、结构、技术和象征意义,引导学生深入了解古埃及文化。

3. 案例分析:选取具体的金字塔案例,让学生分析其结构和建筑技术,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历史思维能力。

4.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金字塔的象征意义,分享自己的观点,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创新思维。

5. 总结提升: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人类文明的发展与进步,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和民族自豪感。

6.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作业,巩固学生对金字塔的认识,拓展学生的历史知识。

六、教学评估1. 课堂问答:通过提问的方式,了解学生对古埃及历史背景、金字塔建筑背景、结构和象征意义的掌握情况。

2. 小组讨论:观察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参与程度、合作能力和创新思维。

3. 课后作业:评估学生对课堂所学内容的巩固情况,以及他们的历史知识拓展能力。

七年级地理埃和教案

七年级地理埃和教案

七年级地理埃及教课方案 【篇一:七年级世界地理全册教课方案埃及】第五节埃及一、素质教育目标(一)知识教课点1、认识尼罗河对埃及的作用以及阿斯旺水坝有益和不利的影响。

2、认识苏伊士运河对埃及经济的意义。

3、掌握埃及长绒棉生长的条件及埃及的主要经济支柱、主要城市。

(二)能力训练点学会运用地图说明埃及所处的地理地点,而且要初步学会运用地图剖析尼罗河与苏士运河对埃及经济发展的意义。

(三)德育浸透点启示学生认识发展中国家要求得兴盛,一定从本国国情出发,充足合理地利用各样源,推行改革开放政策。

埃及在改造尼罗河方面的经验教训很值得我们借鉴。

埃及开凿伊士运河的历史及其回收主权所做斗争的案例,也是极好的素材。

(四)美育浸透点勤奋智慧的埃及人民创建出绚丽的古埃及文明,名胜遗迹金字塔被称为世界七大奇之一。

二、学法指导读图剖析埃及的自然特色,自学议论,总结规律。

三、要点、难点及解决方法(一)要点1、尼罗河对埃及的作用2、埃及长绒棉的生长条件及埃及的主要经济支柱。

(二)难点1、尼罗河对埃及的作用及阿斯旺水坝的有益和不利的影响。

2、苏伊士运河对埃及经济的意义。

【篇二:七年级地理下册埃及教课方案(新版)湘教版】埃及教课程序及假想:在这节课的教课过程中,我着重突出要点,条理清楚、紧凑、合理,各项活动的安排也着重互动、沟通,最大限度的调换学生参加讲堂的踊跃性、主动性。

我把本课确立为新讲课型,一个课时,采纳了以下教课过程:1、创建情形,导入新课。

导入第一用一段形象文字描绘埃及设置情形让学生猜想设置悬念,,激发兴趣而后化身导游率领学生畅游埃及。

而后播放金字塔的传奇故事约2 分钟,先让学生感觉神奇的埃及风情。

这类神奇感增添学生研究学习埃及的动力2 旅行第一阶段知识贮备,要去埃及先贮备知识,埃及初印象,自主学习,合作研究。

(一)出示幻灯片埃及的地理地点,民族,宗教,城市,河流,运河填空题对零落的知识进行了梳理,让学生当自己的小老师激发兴趣。

埃含教学设计

埃含教学设计

《埃及》教课方案知识与技术目标1、认识埃及的地理地点、国土构成等地理特色,说明埃及在交通方面的重要性。

2、运用地图和资料,联系埃及自然环境的特色,说明埃及是如何就地取材发展经济的。

3、运用课本文字和图片资料,说明埃及在种族、民族、宗教、语言等方面的基本状况。

4、认识尼罗河和苏伊士运河对埃及经济文化的影响。

过程与方法目标联系埃及的自然地理特色,简述尼罗河对古代埃及文明和现代经济的影响。

感情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认识埃及历史古迹和文化对世界文明作出的贡献2、培育学生就地取材、合理利用自然资源的意识。

教课要点1、埃及的地理地点的重要性2、尼罗河及苏伊士运河对埃及经济的意义教课难点1、尼罗河对埃及古代文明和现代经济(特别是农业)的影响2、埃及如何就地取材发展经济教课方法小组合作、研究学习教课过程一:导入语:经过埃及古老文明和现代文明的图片播放,让同学们感觉埃及,并用要点词谈谈对埃及的印象,以此导入新课。

二:探秘自然,走近埃及学习形式:小组合作读课本 76 页图 8-13 ,从图中你能获得哪些有关埃及自然地理特色信息?请小组长把你们组找到的有关信息用序号标出写在白板上,写对一点且内容不重复得一分。

4 分钟后,小组互换白板,看哪组得分最高,得分最高组的组员登台展现。

小组展现完成后,由老师进行归纳总结,并给每个小组加分。

三:探访人文,走进埃及学习形式:情形教课,角色饰演先出示阿拉伯语、阿拉伯人及开罗邻近建筑物等图片,让同学们谈谈埃及的基自己文状况。

接下来,为了突出本节课的要点,进行了以下的情形设置:假定同学们要前去埃及观光观察,为期四天,主要观察埃及的工农业发展状况及旅行埃及部分名胜古迹。

四天行程安排以下:第一天:坐船旅行亚历山大港―开罗―卢克索―阿斯旺水坝次日:旅行尼罗河流域,观察周边的农业发展。

第三天:观光国际航道―苏伊士运河第四天:观察埃及的矿产资源及工业、经济发展这四天的行程,让几位同学饰演的导游率领同学们观光观察埃及的工农业发展状况及旅行埃及的名胜古迹,以认识埃及的古老文明和现代文明,进一步走进埃及。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1-2课-古代埃和和古代两河流域(导学案)(无答案)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1-2课-古代埃和和古代两河流域(导学案)(无答案)

第1~2课古代埃及和古代两河流域(导学案)班级_________小组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学习目标】1.记住古代埃及国家名称和统一时间,金字塔是埃及国王的陵墓。

2.记住两河流域南部出现早期奴隶制国家时间;古巴比伦王国统一两河流域时间。

3.能说出《汉谟拉比法典》的价值。

学习重点:金字塔;《汉谟拉比法典》学习难点:对《汉谟拉比法典》的实质的分析。

【自主学习】●知识梳理(将学习内容在书中画线和标记)阅读“第1课古代埃及”完成下面问题一、尼罗河与古埃及文明1.非洲的东北部________ 河贯穿埃及南北,河流定期泛滥,非常有利于农业生产。

2.约公元前_____________年开始,尼罗河下游陆续出现了若干个小国。

公元前__________年古埃及初步实现了统一。

新王国时代法老_____________统治时期,古埃及成为强大的军事帝国。

公元前525年,________帝国吞并古埃及。

3.古埃及科学文化成就:_______是古埃及天文学突出成就。

古埃及_________文字是世界上最早的文字之一。

二、金字塔1.法老为自己修建呈角锥体状的_________,中国人称为“金字塔”。

金字塔是古埃及_______象征。

三、法老的统治1.法老作为全国的最高统治者集__________大权于一身。

在宗教上,法老被认为是“神之子”具有无上的权威。

阅读“第2课古代两河流域”完成下面问题一、古代两河流域文明1.两河是指西亚的___________河_____________河。

2.约公元前_______年起,两河流域南部逐渐产生了一些以城市为中心的小国。

公元前________世纪,两河流域实现了初步统一。

二、古巴比伦王国1.公元前________世纪,第六代国王_____________在位时完成了两河流域中下游地区的统一事业,建立了统一、强大的奴隶制国家。

三、《汉谟拉比法典》1.《汉谟拉比法典》是迄今已知世界上___________________的成文法典。

非洲与埃和学案

非洲与埃和学案

非洲与埃及【学习目标】1.熟记非洲自然地理特征:位置、地形、气候、植被、自然带河流和2.掌握非洲人文地理特征:民族、农业(物产)、矿业、工业和交通。

【重难点解析】重点为分析非洲的地形、气候特点;难点是运用气候因素分析气候南北对称的原因【知识结构】第一课时1、 标出图中的经度和纬度,观察经过的地方。

并按下列非洲地图中的序号,填注地理名称。

1、河流: ① ;② ;③ ;④ 。

2、最高峰:⑤ ;3、湖泊:⑥ 。

45、海峡:⑧ 。

6、海湾:⑨ ;7、岛屿:⑩ 。

8、高原:A ; B ;C 。

一、位置与范围1、位置:(1)经纬度位置: 非洲全称为阿非利加州。

“阿非利加”是“阳光灼热”的意思。

非洲位于 (半球)的西部(介于 一 之间), 横穿中部,绝大部分在南、北回归线之间(介于 一 之间)。

(2)海陆位置:东濒 ,西临 ,北隔 及直布罗陀海峡同 相望。

东北与 之间隔着狭窄的 ,并以苏伊士运河为陆上分界。

二、自然区域特征1、地形: 大陆(四大特征)(1)整个非洲大陆地形 , 。

非洲平均海拔750米且起伏较小,被称为高原大陆。

大陆周围,有狭窄的沿海平原。

(2)地势由 向 倾斜。

(3)东非高原上有世界上最长的裂谷带—— 。

①范围:它南起 的河口,向北经 高原、 高原、 ,一直延伸到 和约旦河谷(图),裂谷长6000多公里,宽50—80公里。

②特点:两岸悬崖壁立, 、 频繁,谷地湖泊成串,形状狭长,有的深1400多米,附近有许多死火山和活火山。

③成因:东非大裂谷是个 带,它是在地壳运动过程中,由巨大的 作用形成的。

火山、⑥地震很多。

根据海底扩张一板块构造学说,东非大裂谷还将进一步向两侧扩张,位于东非大裂谷带的红海,几亿年后会变成浩瀚的海洋。

(4)非洲因高原逼近海岸,海岸线平直,海湾、半岛、岛屿少。

①主要海湾:湾是非洲最大的海湾,亚丁湾②主要半岛:半岛是非洲最大的半岛、西奈半岛③主要岛屿:是非洲最大的岛屿。

④主要尖角:好望角、厄加勒斯角2、气候-大陆(三大特征)非洲气候的特点是:气温,地区广,气候带作分布。

人教部编版 九年级历史上册 第1课古代埃和 导学案(无答案)

人教部编版 九年级历史上册 第1课古代埃和 导学案(无答案)

第1课古代埃及一.学习目标1.知道尼罗河流域出现的文明;理解尼罗河流域的自然环境对古代埃及文明的影响。

2.复述古埃及文明兴起、发展、强盛和灭亡的过程;了解古埃及的法老统治。

3.掌握古埃及科学文化成就,记忆古埃及的文明象征。

重点:古埃及文明;金字塔难点:法老的统治二.基础知识(一)尼罗河与古埃及文明1、地理位置:古埃及位于______东北角。

2、地理环境:世界上最长的河流——______贯穿埃及南北。

每年尼罗河定期泛滥,当洪水退去后,两岸留下肥沃的黑色淤泥,非常有利于农业生产。

因此,古埃及文明被认为是“___________”。

3、古埃及文明发展历程:兴起:约从________开始,在尼罗河下游陆续出现了若干个小国家。

发展:公元_________左右,古埃及初步实现了统一,之后经历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三个时代。

强盛:在新王国时代法老________统治时期,埃及成为强大的军事帝国,版图向北延伸至叙利亚和小亚细亚交界处和幼发拉底河上游,向南扩展到尼罗河“第四瀑布”。

灭亡:公元前525年,波斯帝国吞并古埃及;后来,亚历山大帝国和罗马帝国先后占领古埃及,古埃及近3000年的文明没有延续下去。

4、科学文化成就:古埃及的科学和文化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其中天文学、数学和医学最为突出。

________是古埃及天文学的突出成就之一。

古埃及的__________是世界上最早的文字之一。

(二)金字塔地位:__________是古埃及文明的象征,反映了古埃及社会经济发展的较高水平,是古埃及人智慧的结晶。

(三)法老的统治1.权力象征:金字塔的修建,反映了古埃及国王的__________。

2.政治统治:古埃及的国王称法老。

法老作为全国____________,集______________等大权于一身。

3.宗教统治:在宗教上,法老被认为是“神之子”,具有_________。

人教部编版历史 九年级上册 第1课 古代埃和导学案(无答案)

人教部编版历史 九年级上册 第1课 古代埃和导学案(无答案)

第1课古代埃及一.学习目标:1.了解尼罗河对古埃及文明形成的重要作用,知道古代埃及的科学文化。

2.了解金字塔的建造及特征,知道法老的权力等。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古埃及代表性的文明成就难点:自然环境对古埃及文明的影响,金字塔与埃及法老的关系。

三.自主学习:(一)尼罗河与古埃及文明1.古埃及的地理位置:________________。

2.河流:_______________是世界上最长的河流,贯穿埃及南北(古埃及文明被认为是“_______________ ”)。

3.出现国家时间:约从_______________开始;初步实现了统一的时间:_______________。

4.成为军事帝国:在新王国时代法老_______________统治时期,埃及成为强大的军事帝国。

5.灭亡:公元前525年,_______________吞并古埃及;后来,亚历山大帝国和罗马帝国先后占领古埃及。

6.古埃及的科学和文化成就:_______________是古埃及天文学的突出成就之一。

古埃及的象形文字是世界上最早的文字之一。

(二)金字塔7.金字塔是___________为自己修建的呈角椎体状的___________。

它是古埃及文明的象征,反映了古埃及社会经济发展的较高水平,是古埃及人智慧的结晶。

(三)法老的统治8.金字塔的修建,反映了古埃及国王的无限权力。

古埃及的国王称___________,是全国最高的统治者,集军、政、财、神等大权于一身,在宗教上,被认为是“___________”,具有无上的权威。

四.合作探究:1.为什么说古埃及文明是“尼罗河的赠礼”?2.列举古埃及的重大事件。

3.古埃及的国王被称为什么?他为什么会拥有无上的权威?表现在哪些方面?五.达标训练:1.它位于非洲东北部;在埃菲尔铁塔建起之前,它有一座世界上最高建筑物;它曾经国力强盛,成为地跨亚洲、非洲的军事帝国……“它”指的是( )A.古埃及B.古希腊C.罗马帝国D.阿拉伯帝国2.古代埃及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它形成统一的奴隶制国家是在( )A.约公元前4000年B.约公元前3100年C.公元前18世纪D.约公元前2500年3.古代埃及从开始统一到灭亡,先后经历了近3000年的历史。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半岛C
尼罗河对埃及社会经济产生了什么影响?
收获与体会
A、红海沿岸B、尼罗河沿岸及三角洲地区C、地中海沿岸D、沙漠中的绿洲
4、埃及主要的气候是()
A、热带沙漠气候B、热带草原气候C、高原气候D、地中海气候
5、埃及人主要是( )
A.白种人B.黄种人C.黑种人D.混血人
6、非洲最大的城市是:( )
A 开罗B.利雅得C.比勒陀利D.亚的 斯亚贝巴
7、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年级地理导学案
课题
埃及
课型
主备人
崔凤田
总课时
课时
授课时间
授课人
学习
目标
1、了解埃及的概况(重要地理位置、领土组成、首都、种族、民族、宗教、语言、地形、气候)
2、了解埃及旅游业和经济发展状况.
重点
埃及的自然地理和经济地理特征
难点








一复习检测
1、日本主要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大岛组成。2、日本以___________为主,占国土的3/4;平原狭窄最大的平原是_______。多火山地震,著名的火山是___________。
2、日本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和______________气候,具有明显的_________的特征,夏秋多____________(气象灾害)。
二情境导入
三自主学习
_自学任务一:阅读教材P72-73,并读图,了解埃及的地理位置特点
读图3-14找出“苏伊士运河、地中海、红 海、尼罗河、西奈半岛、开罗”
从图中我们不难看出,埃及是一个地跨两洲的国家,这两个大洲的分界线是。埃及领土绝大部分位于,属于亚洲。埃及主要是人,信奉教,语为官方语言。首都是,也是城市。
A.近年,埃及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的国家
B.埃及人多年精心培育出的长绒棉一直是埃及著名的出口商品
C.埃及人口众多,劳动力资源丰富D.埃及的旅游业
8、埃及著名的古迹是( )
A.泰姬陵B.吴哥窟C.金字塔D.凡尔赛 宫
9、读图“埃及国家示意图”,回答问题:
城市和洋。
自学任务三:文明古国
1.埃及是世界古代文明发祥地之一,古代人留下了巨大的,雄伟的
,神秘的,庄严的,还有、等。
2.看图3-18“埃及主要文物古迹分布图”,找出图中主要的文物古迹有哪些?
这些文物古迹的分布有什么特点?
自学任务四:了解埃及的工农业发展情况
1.工业已逐步成为埃及国民经济的部门。从图3-21中我们可以看出埃及主要的矿产品是,主要分布在地区。
2.农业主要集中在,这里是非洲农业现代化水平最高的地区,的产量和出口量居世界首位。
四合作探究尼罗河对于埃及的社会经济发展有什么重要作用。
五达标检测
1、世界第一长河是()
A、尼罗河B、亚马孙河C、长江D、密西西比河
2、长绒棉的重要生产国是()
A、中国B、日本C、埃及D、法国
3、埃及的耕地、人口、城市主要集中在()
1.说出埃及地理位置的重要性:
自学任务二:埃及的气候特点。:
1.埃及90%以上的土地为,是一个名副其实的。
2.埃及南部有(纬线)经过,大部分为气候,特 点是
。北部为气候,特点是
3.受地形和降水的影 响,埃及的农业生产主要依靠灌溉,主要农业区集中在,主要的农作物有
4.埃及人民盛赞是哺育他们的“母亲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