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普遍刑事犯罪中危险性最大的一类犯罪是
实用法律常识和公共基础知识
实用法律常识和公共根底知识一、单项选择题〔共50题,每题1分〕:1. 立法必须以〔〕为依据。
A. 党的政策B. 客观事实C. 宪法D. 既定事实1. C2. B3. B4. D5. D2. 在某一具体法律关系中,主体的多少各不一样,但至少要有〔〕主体。
A. 一个B. 两个C. 三个D. 四个3. 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依职权和法定程序,将法律标准用于具体事件或案件的活动,称为〔〕。
A. 法的遵守 B. 法的适用 C. 法的解释 D. 法的宣传4.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会议每年举行一次。
如果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认为有必要,或者有〔〕以上的全国人大代表提议,可以临时召集全国人大会议。
A. 一半B. 三分之一C. 三分之二D. 五分之一5. 权力机关对行政机关的监视不包括〔〕。
A. 政治监视B. 法律监视C. 对行政立法、执法、司法活动的监视D. 市场监视6. 根据行政诉讼法的规定,在诉讼过程中,被告行政机关〔〕向原告和证人收集证据。
A. 不能B. 可以C. 应当D. 不能自行6. D7. D8. D9. B 10.D7. 行政行为法具有的两种属性之一是〔〕。
A. 分散性B. 统一性C. 多样性D. 程序性8. 刑法学是研究〔〕的科学。
A. 刑事法律B. 刑法C. 犯罪D. 刑法及其所规定的犯罪和刑罚9. 个人或单位为谋取不正当利益,给予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以财物、或者在经济往来中,违反国家规定,给予各种名义的回扣、手续费的行为,应判为〔〕。
A. 行贿罪 B. 向单位行贿罪 C. 介绍贿赂罪 D. 以上答案都不对10. 我国普遍刑事犯罪中危险性最大的一类犯罪是〔〕。
A. 反革命罪B. 破坏社会主义经济秩序罪C. 成心杀人罪D. 危害公共平安罪11. 以下语句中,正确的选项是〔〕。
A. 从这份文件里,使全厂干部了解到开展政治思想工作的重要性B. 通过这份文件,使全厂干部了解到开展政治思想工作的重要性C. 这份文件,使全厂干部了解到开展政治思想工作的重要性D. 通过学习这份文件,使全厂干部了解到开展政治思想工作的重要性11.C 12.C 13.D 14.A 15.C12. 供受文者使用的具有法定效用的正式文本,格式标准并具备各种生效标志的稿本称作〔〕。
揭秘刑法中的十大犯罪行为
刑法是一门关于治安和公正的法律学科,旨在保护社会秩序和人民利益。
它为我们提供了一套规范行为的准则,并明确了特定犯罪行为的法律责任。
在刑法中,有着许多被视为严重犯罪的行为,本文将揭示十大犯罪行为,并对其进行简要解析。
第一,谋杀罪。
谋杀是指故意或过失地剥夺他人生命的行为。
不同国家对谋杀罪的定义和量刑标准略有不同,但通常将其视为最严重的罪行之一。
第二,强奸罪。
强奸是指以暴力、胁迫或欺骗等手段侵犯他人性自主权的行为。
这种犯罪行为严重侵害了个人的尊严和身体权益。
第三,抢劫罪。
抢劫是指使用暴力或威胁使用暴力来夺取他人财产的行为。
这种行为不仅造成了财产损失,还对被害人的人身安全构成了威胁。
第四,贩卖毒品罪。
贩卖毒品是指非法生产、运输、买卖或者其他方式故意传播毒品的行为。
这种犯罪行为给社会带来了极大的危害,摧毁了许多家庭和个人。
第五,盗窃罪。
盗窃是指不法地占有他人财产,未经所有者同意的撤走或转移他人财产的行为。
无论是小偷窃还是大规模盗窃,都对个人和社会造成了经济损失。
第六,故意伤害罪。
故意伤害是指有意对他人进行身体侵害的行为。
根据伤害的程度和后果,故意伤害罪可分为轻伤、重伤甚至致死。
第七,贪污罪。
贪污是指公职人员利用职务之便,非法占有或滥用公款、公物等财物的行为。
这种行为严重侵蚀了公共利益,损害了社会的公信力。
第八,诈骗罪。
诈骗是指通过欺骗手段骗取他人财产的行为。
诈骗犯罪常见于金融领域和网络空间,深陷其中的受害者往往无法追回损失。
第九,走私罪。
走私是指非法运输、贮存或交易禁止进出口的物品的行为。
走私犯罪不仅破坏了正常的国际贸易秩序,还导致了广泛的经济和社会问题。
第十,恐怖主义罪。
恐怖主义是指故意以暴力、恐怖和破坏为手段,威胁人身安全和社会稳定的行为。
恐怖主义罪是国家安全的头号威胁,需要全球联合打击。
刑法中的这十大犯罪行为展示了人类社会面临的犯罪问题的严重性和复杂性。
通过建立准确、公正的法律体系,并加强社会教育和预防机制,我们可以更好地挫败犯罪行为,维护社会的和谐与公正。
2013年国考常识判断助你轻松拿90
1. 我国政权组织形式是人民代表大会制。
2. 行政许可是行政机关的批准行为。
3. 行政行为以受法律规范拘束的程度为标准,可以分为两类羁束行政行为与自由裁量行政行为。
4. 在诉讼期间的最后六个月内,因不可抗力或者其他障碍不能行使请求权的,诉讼时效中止。
5. 书写公文中的成文日期应使用汉字。
6. 规定用于依照有关法律规定发布行政法规和规章。
7. 以上请示事项当否,请即批复。
8. 命令不属于规定性文件,属于规定性文件的有规定、条例、办法。
9. 由机关领导对发文稿批注核准发出的意见并签署姓名及日期的活动,是发文处理中的签发。
10. 一切唯心主义哲学认为世界的本原是意识的。
11. “静者,动之静也”的观点是认为静止是运动的特殊状态12. 运动的主体是物质13. 质变是事物根本性质的变化14.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否定是辩证的否定。
15. “离开革命实践的理论是空洞的理论,而不以革命理论为指南的实践是盲目的实践。
”这段话强调的是要坚持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原则16. 历史唯物主义的任务在于揭示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17. 社会进步的内在根据是社会基本矛盾运动18. 在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中国共产党完成指导思想拨乱反正的标志是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19. 邓小平对党的思想路线的贡献在于强调解放思想20. 党的十四大把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作为社会主义发展阶段问题进行了新的论述,成为邓小平理论的重要基础。
21. 我国企业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22.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是要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生产力的配置起基础性作用23. 当社会总需求大于社会总供给时,一般不宜采取松的货币政策24. 劳动力市场是劳动力资源的交易和分配的场所25. 根据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特征,企业拥有包括国家在内的出资者投资形成资产的全部法人财产权26. 社会主义经济在资源的配置方面,最为有效的体制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27. 社会保障体系的核心内容是:社会保险。
刑法中的公共危险犯与个别危险犯危险程度与罪责界定
刑法中的公共危险犯与个别危险犯危险程度与罪责界定在刑法中,对于犯罪行为的危险程度与罪责的界定是非常重要的。
其中,公共危险犯与个别危险犯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它们在危险程度和罪责上存在一定的差异。
本文将从刑法角度探讨这两种犯罪情形的区别以及相应的法律规定。
一、公共危险犯的特点与罪责界定公共危险犯是指那些以一定的方式或手段危害公共安全、社会秩序等公众利益的犯罪行为。
这类犯罪行为通常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 社会危害性强:公共危险犯的行为对社会秩序和公共安全造成严重威胁,可能给公众带来重大损害。
2. 潜在影响广泛:公共危险犯的行为可能会对大量人员、财产或环境造成影响,具有广泛的危险性。
3. 故意为主:作为一种严重犯罪,公共危险犯通常是被故意实施的,即犯罪人有预谋或者明知故犯的意图。
在刑法中,对于公共危险犯的罪责界定一般较为严格。
根据不同国家或地区的法律规定,对于公共危险犯可以处以较高的刑罚,例如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死刑等。
二、个别危险犯的特点与罪责界定个别危险犯是指那些以一定的方式或手段危害个别人员或特定对象的犯罪行为。
这类犯罪行为通常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 相对局限性:个别危险犯的行为主要针对特定的个人或特定的对象,对社会的整体秩序和安全造成的危害相对较小。
2. 故意或过失可并存:个别危险犯的行为不一定是故意为主,有些犯罪行为可能由于过失引发,但在导致危害结果时犯罪人必须具备一定的主观过失。
3. 罪责较轻:相对于公共危险犯,个别危险犯的行为危害相对较小,因此在刑法中其罪责一般相对较轻。
在对于个别危险犯的罪责界定时,刑法一般会考虑行为的危害程度以及犯罪人的主观故意或过失程度。
根据刑法规定,对于个别危险犯通常可以处以拘役、有期徒刑等较轻的刑罚。
三、公共危险犯与个别危险犯的界限在一些具体案例中,公共危险犯与个别危险犯的界限并不一定清晰。
有些犯罪行为既可能对大众带来严重的社会危害,也可能对特定人员或对象造成直接的危害。
事业单位考试—公共基础知识点汇总
事业单位考试—公共基础知识点汇总1.我国政权组织形式是人民代表大会制。
2.行政许可是行政机关的批准行为。
3.行政行为以受法律规范拘束的程度为标准,可以分为两类羁束行政行为与自由裁量行政行为。
4.在诉讼期间的最后六个月内,因不可抗力或者其他障碍不能行使请求权的,诉讼时效中止。
5.书写公文中的成文日期应使用汉字。
6.规定用于依照有关法律规定发布行政法规和规章。
7.以上请示事项当否,请即批复。
8.命令不属于规定性文件,属于规定性文件的有规定、条例、办法。
9.由机关领导对发文稿批注核准发出的意见并签署姓名及日期的活动,是发文处理中的签发。
10.一切唯心主义哲学认为世界的本原是意识的。
11.“静者,动之静也”的观点是认为静止是运动的特殊状态12.运动的主体是物质13.质变是事物根本性质的变化14.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否定是辩证的否定。
15.“离开革命实践的理论是空洞的理论,而不以革命理论为指南的实践是盲目的实践。
”这段话强调的是要坚持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原则16.历史唯物主义的任务在于揭示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17.社会进步的内在根据是社会基本矛盾运动18.在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中国共产党完成指导思想拨乱反正的标志是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19.邓小平对党的思想路线的贡献在于强调解放思想20.党的十四大把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作为社会主义发展阶段问题进行了新的论述,成为邓小平理论的重要基础。
21.我国企业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22.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是要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生产力的配置起基础性作用23.当社会总需求大于社会总供给时,一般不宜采取松的货币政策24.劳动力市场是劳动力资源的交易和分配的场所25.根据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特征,企业拥有包括国家在内的出资者投资形成资产的全部法人财产权26.社会主义经济在资源的配置方面,最为有效的体制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27.社会保障体系的核心内容是:社会保险。
法律培训试题(参考答案)
企业刑事法律风险防范培训试题姓名工号部门一、判定题(共10题,每题4分)一、重大责任事故罪是单位犯法,只需要相关领导人负责。
(×)二、强令违章冒险作业罪侵犯的是公共平安。
(√)3、组成重大责任事故罪需要违背生产规章制度。
(√)4、强令违章冒险作业罪是过失犯法。
(√)五、重大劳动平安事故罪的刑罚由直接责任人员承担。
(×)六、单位只能成为故意犯法的主体,不能成为过失犯法的主体。
(×)7、违背消防治理规定即组成了消防责任事故罪。
(×)八、任何人都可能会组成不报、谎报平安事故罪。
(×)九、职务侵占罪和盗窃罪的犯法主体相同。
(√)10、二年内盗窃三次以上的,会认定为“多次盗窃”。
(√)1一、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法,不负刑事责任。
(×)12、违法确实是犯法。
(×)13、犯法就必然要受到刑罚。
(√)14、有期徒刑一样不超过15年。
(×)15、犯重大责任事故罪的,必然造成了重大伤亡事故或其他严峻后果。
(√)16、某“三无”物流公司,在运输危险物品的进程中,违背危险物品治理规定,发生重大事故,造成严峻后果可能组成危险物品肇事罪。
(×)17、单位会计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公司资金10万元进行为其四个月的个人投资理财,可能组成职务侵占罪。
(×)18、一样单位的法定代表人并非直接主管劳动平安爱惜工作或直接保护劳动平安设施,因此一旦发生重大劳动平安事故也无需承担刑事责任。
(×)19、法院不能够裁决没收犯法人员的合法财产。
(×)20、酒后犯法的,因意识不清醒,因此只负民事补偿责任不负刑事责任。
(×)2一、交通肇事罪场所限于“公共交通治理范围”。
(×)2二、强令违章冒险作业罪的主体一样是是作业的领导者、指挥者、调度者。
(√)23、以单位的名义实施犯法,违法所得由实施犯法的个人私分的,依照刑法有关自然人犯法的规定定罪惩罚。
公务员考试公共基础知识点大复习总结
公务员考试公共基础知识点大总结“两手抓,两手都要硬”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战略方针社会主义要消灭贫穷,这是由社会主义的本质决定的。
我国政府职能的实施主体是各级人民政府。
国家公务员享有的权利提出申诉和控告公务员若对降职处理不服,申请复议或申诉必须在接到降职决定之日起30日之内对公务员的物质奖励不包括奖章,包括奖金、奖品、工资晋级按国家公务员领导职务序列,行政领导者可分为10个职务等次名称和相对应的13个级别。
?现代行政领导个体素质要求全面具备德、才、学、识、体。
一般监督和专门监督构成行政系统的内部监督?集体决策已成为科学决策理论中的一项基本原则。
日常工作中经常需要解决的一般性问题的决策是程序性决策立法监督的最基本形式是听取和审议政府工作报告情报信息系统是行政决策组织中的“神经系统”。
现行行政决策体制通常由行政决策中枢系统、行政决策咨询系统、行政决策审批控制系统和行政决策领导系统四部分构成。
在特殊情况下,国家可以成为法律关系的主体。
“公民”这一概念是法律概念人民检察院对行政案件的审理的主要监督方式是抗诉行政诉讼的原告和被告是恒定的行政监督的对象是行政相对方刑法学是研究刑法及其所规定的犯罪和刑罚的科学。
经营权是经营者对其经营的财产的一种占有、利用和收益的权利下列人员中不属于第一顺序继承人的兄弟姐妹,属于第一顺序继承人的有配偶、父母、子女行为人没有约定或法定的义务,为避免他人利益受损失而进行管理或服务所实施的行为是无因管理公文中的词语应含义确切公文要选择适宜的行文方式,一般不得越级行文若需向外国有关部门和人士对我国领导人任职、重大政治活动的祝贺表示答谢亦须选用公告。
规定性文件是兼有行政公文和法律的性质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自然科学基础是细胞学说、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生物进化论物质从一般反映特性到人类意识产生所经历的三个决定性环节是低等生物的刺激感应性、动物的感觉和心理、人类的意识“客观实在性”是物质的根本特性物质运动最高级的形式是社会运动物质无非是各种物的总和,是从这一总和中抽象出来的,这种观点属于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观十一届三中全会把全党工作重心转移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哲学依据是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辩证关系原理。
刑法中的重罪与轻罪分类解析
刑法中的重罪与轻罪分类解析刑法作为一门法律学科,对于罪行的分类是非常重要的。
其中,根据罪行的危害程度,可将罪行分为重罪与轻罪两大类别。
本文将对刑法中的重罪与轻罪进行详细解析。
一、重罪的特征与分类重罪是指犯罪危害程度较大,对社会秩序和公共利益造成较大损害的犯罪行为。
根据我国刑法规定,重罪主要包括以下几类:1. 严重威胁人身安全与生命的罪行:如故意杀人、故意伤害、绑架勒索等。
2. 严重破坏社会秩序与稳定的罪行:如恐怖活动、暴乱、破坏公共设施等。
3. 严重侵犯国家利益与公共财产的罪行:如贪污受贿、贩卖毒品、贩卖人口等。
4. 严重侵犯人民权利与自由的罪行:如强奸、抢劫、诈骗等。
在刑法中,重罪往往需要依法给予较为严厉的刑罚,以维护社会秩序和公正。
二、轻罪的特征与分类轻罪是指犯罪危害程度较低,对社会秩序和公共利益造成相对较小损害的犯罪行为。
根据我国刑法规定,轻罪主要包括以下几类:1. 违反行政管理秩序的罪行:如违反交通法规、违章建筑等。
2. 经济犯罪中的一般犯罪行为:如偷税漏税、非法集资等。
3. 普通刑事犯罪中的一般犯罪行为:如盗窃、寻衅滋事等。
与重罪相比,轻罪往往对社会造成的危害较小,刑法对其的刑罚也相对较轻。
三、重罪与轻罪分类的意义和局限性重罪与轻罪的分类在刑法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首先,通过对罪行的分类,能够更准确地划分刑事责任和刑罚,并对不同类别的罪行制定相应的法律规定。
其次,对于法律实施者和司法机关而言,对重罪和轻罪的分类有利于更好地进行罪行认定和量刑决策。
然而,重罪与轻罪分类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由于犯罪行为的复杂性和多样性,某些罪行并不完全符合重罪或轻罪的划分标准,可能会导致在实践中对罪行分类的争议和困惑。
因此,在具体应用的过程中,应该根据具体情况进行综合考虑和判断,确保司法判决的公正性和规范性。
结论刑法中的重罪与轻罪是根据罪行对社会秩序与公共利益造成的危害程度进行分类的。
重罪主要包括严重威胁人身安全与生命、破坏社会秩序与稳定、侵犯国家利益与公共财产、侵犯人民权利与自由等罪行。
八类主要刑事案件
八类主要刑事案件
重特大刑事案件知识
一、八类主要刑事案件:
放火、爆炸、劫持、杀人、伤害、强奸、绑架、抢劫
二、六类严重危害人身安全的暴力案件:
杀人、抢劫、爆炸、绑架、劫持、伤害
三、社会危害性较大的案件(刑法第十七条刑事责任年龄)
已满十六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因不满十六周岁不予刑事处罚的,责令他的家长或者监护人加以管教;在必要的时候,也可以由政府收容教养。
四、正当防卫关于严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
第二十条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为,对不法侵害人造成损害的,属于正当防卫,不负刑事责任。
正当防卫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对正在进行行凶、杀人、抢劫、强奸、绑架以及其他严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采取防卫行为,造成不法侵害人伤亡的,不属于防卫过当,不负刑事责任。
刑法试题
刑法试题一、单项选择题1.属于刑法的基本原则的是( B ):A.从旧兼从轻原则B.罪刑法定原则C.罪责自负原则D.以犯罪事实为依据,以刑事法律为准绳原则2.我国刑法第5条规定:“刑罚的轻重,应当与犯罪分子所犯罪行和承担的刑事责任相适应”。
这是( B )。
A.罪刑法定原则B.罪责刑相适应原则C.公平原则D.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则3.对于未遂犯,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这体现了刑法的(C )原则。
A. 罪刑法定原则B. 适用刑法一律平等原则C. 罪责刑相适应原则D. 罪责自负原则4.甲的邻居家失火,甲能去救而故意不去,致使邻居家房屋被烧毁,甲的行为( D )。
A.是不作为犯罪B.是失火罪C.是紧急避险D.不是犯罪5.某仓库保管员被两名犯罪分子捆绑在门柱上不能动弹,只得任凭两名犯罪分子从仓库取走价值2万元的货物。
该仓库保管员的行为属于(D)A.不作为犯罪B.胁从犯C.过失犯罪D.不构成犯罪6:我国刑法规定的完全不负刑事责任的年龄为不满(A)。
A: 14周岁B: 16周岁C: 18周岁D: 20周岁7:挪用公款罪的主体是(C)A: 一般主体B: 国家工作人员C: 国家工作人员和其他依法从事公务的人员D: 国家机关8.从一般意义而言,犯罪客观方面的选择要件包括( D )A.危害行为、危害结果B.犯罪动机、犯罪目的C.犯罪故意、犯罪过失D.犯罪的时间、地点和方法9.下列行为中,属于刑法中的危害社会行为的是( A )A.利用动物伤害他人B.人在不可抗力情况下的行为C.犯意表示D.人在睡梦中的行为10.下列犯罪中,可以以不作为的方式实施的是( B)A.强奸罪B.故意杀人罪C.脱逃罪D.抢劫罪11.只能以不作为形式构成的犯罪有( B)A.贪污罪B.遗弃罪C.放火罪D.盗窃罪12.铁路搬岔工不按时搬岔,致使火车相撞,构成犯罪,其义务来源于(D )A.法律明文规定的义务B.法律行为引起的义务C.先行行为引起的义务D.职务上或业务上要求的义务13:我国刑法处罚的是(A)。
八大类刑事案件的口诀
八大类刑事案件的口诀一、故意杀人伤人故意伤害他人身体,或者故意造成他人死亡,都属于故意杀人伤人类刑事案件。
无论是因为仇恨、纠纷还是其他动机,一旦有人故意伤害或杀害他人,都将被追究刑事责任。
这类案件常常涉及到的是对他人生命和身体权益的侵犯,是最为严重和危害性最大的刑事案件之一。
二、抢劫盗窃抢劫和盗窃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使用暴力、威胁或者其他方法,从他人处非法夺取财物的行为。
抢劫通常是在被害人面临危险或者被威胁的情况下发生,而盗窃则是在不被察觉的情况下进行。
无论是抢劫还是盗窃,都是对他人财产权益的侵犯,都属于刑事犯罪行为。
三、强奸猥亵强奸和猥亵是对他人性权益的侵犯。
强奸是指以暴力、胁迫或其他手段迫使他人发生性行为的行为,而猥亵则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对他人进行非法性侵犯的行为。
这类案件往往涉及到对他人身心健康的严重伤害,被害人常常需要长期的心理和生理康复。
四、贩毒走私贩毒和走私是指非法持有、运输、贩卖毒品或违禁品的行为。
毒品和违禁品的存在对社会安全和稳定构成巨大威胁,贩毒走私行为的打击是各国政府的重中之重。
这类案件常常涉及到黑社会组织的犯罪活动,对社会治安产生极大的负面影响。
五、诈骗欺诈诈骗和欺诈是指以虚构事实、隐瞒真相或者其他手段,骗取他人财产的行为。
这类案件常常以迷惑、欺骗为手段,对他人的财产权益进行侵犯。
诈骗欺诈行为的手法多样,涉及面广泛,社会上屡见不鲜,给人们的生活和社会秩序造成了很大的困扰。
六、经济犯罪经济犯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通过虚构、隐瞒、伪造等手段,对经济活动进行欺诈、侵占、非法转移等行为。
这类案件常常涉及到金融、财务等领域,对国家和社会的经济秩序和稳定造成威胁。
经济犯罪行为层出不穷,需要加强监管和打击力度。
七、恐怖袭击恐怖袭击是指以暴力手段,对公共场所、重要目标和人群进行袭击的行为。
恐怖袭击的目的往往是为了达到政治、宗教或者其他目的,通过制造恐慌和混乱来实现其目标。
恐怖袭击行为的危害性极大,对社会秩序和公共安全产生严重冲击,是国际社会共同面临的威胁。
中国刑法中的罪行分类和刑罚
中国刑法中的罪行分类和刑罚罪行分类在中国刑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它不仅对违法行为进行了细致的划分,还规定了相应的刑罚。
本文将介绍中国刑法中的罪行分类和刑罚,并对其进行分析。
一、依照行为对象的不同罪行分类根据中国刑法的规定,罪行可分为两大类:危害公共安全罪和侵犯公民人身权利罪。
1. 危害公共安全罪危害公共安全罪是指以暴力、威胁手段对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造成严重危害的行为。
这类罪行包括恐怖活动罪、破坏军事设施罪、放火罪等。
根据具体情节的严重程度,相关法律对这些罪行作出了相应的刑罚规定。
2. 侵犯公民人身权利罪侵犯公民人身权利罪是指对人的生命、健康、财产和人格尊严等进行侵害的行为。
这类罪行包括故意杀人罪、故意伤害罪、盗窃罪、故意毁坏财物罪等。
根据犯罪行为的性质和构成要件的不同,这些罪行也有不同的刑罚规定。
二、依照犯罪主体的不同罪行分类除了根据行为对象的不同进行分类外,中国刑法还根据犯罪主体的不同对罪行进行了分类。
1. 普通犯罪普通犯罪是指由普通公民实施的犯罪行为。
这类罪行普遍存在于社会中,对社会秩序和个人权益造成严重威胁。
普通犯罪包括盗窃、抢劫、故意杀人等。
对于普通犯罪,刑法对其刑罚进行了详细规定,以保护社会安宁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2. 职务犯罪职务犯罪是指执掌行政、司法、军事等职务的国家工作人员滥用职权、玩忽职守或者渎职而犯下的犯罪行为。
这类罪行对国家、社会和人民利益造成严重损害,破坏了社会公正与法治秩序。
职务犯罪包括受贿罪、滥用职权罪、玩忽职守罪等。
对于职务犯罪,刑法对其刑罚进行了严格规定,以维护国家法律权威和良好的社会秩序。
三、刑罚的种类和适用原则根据中国刑法的规定,刑罚主要分为主刑和附加刑两种。
1. 主刑主刑是指法院根据犯罪分子所犯罪行的性质和情节,依照法定的刑罚选择合适的判决。
主刑主要有有期徒刑、无期徒刑和死刑。
根据犯罪的严重程度和对社会的危害程度,法院会根据刑法的规定对犯罪分子进行不同的定罪和判决。
公共基础知识_法律常识题
公共基础知识复习资料:法律常识积累1.“一九九二年又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发表诗篇。
”歌曲《春天的故事》中所指的“诗篇”是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的哪一篇历史文献?( )A.《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B.《在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的谈话要点》C.《一个国家,两种制度》D.《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答案:B2.关于人大代表选举,党的十七大报告建议逐步实行( )。
A.阶层按相同人口比例选举人大代表B.行政区划按相同人口比例选举人大代表C.职业按相同人口比例选举人大代表D.城乡按相同人口比例选举人大代表答案:D3.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
A.克服了分配中的平均主义B.成为农业生产责任制的唯一形式C.实现了农村土地的私有化D.取代了人民公社的政权组织形式答案:A4.为遏制宏观经济过快的增长速度,2007年我国先后多次提高了存款准备金率,这种调控手段属于( )。
A.财政政策手段B.货币政策手段C.收入政策手段D.行政调节手段答案:B5.与《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不同,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
A.确立了政治协商制度B.标志着社会主义改造的胜利完成C.提出了民族区域自治D.为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了法律保证答案:D法律常识积累(2)1.非法组织他人卖血,对他人造成伤害的,构成( )。
A.非法组织卖血罪B.故意伤害罪C.非法组织卖血罪和故意伤害罪D.医疗事故罪答案:B2.甲想杀害身材高大的乙,打算先用安眠药使乙昏迷,然后勒乙的脖子,致其窒息死亡。
由于甲投放的安眠药较多,乙吞服安眠药后死亡。
对此,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A.甲的预备行为导致了乙死亡,仅成立故意杀人预备B.甲虽已着手实行杀人行为,但所预定的实行行为(勒乙的脖子)并未实施完毕,故只能认定为未实行终了的未遂C.甲已着手实行杀人行为,应认定为故意杀人既遂D.甲的行为是故意杀人预备与过失致人死亡罪的想象竞合犯,应从一重罪论处答案:C3.中国公民特别是指有一定社会地位和影响的中国公民与境外的机构、组织、个人相勾结,危害中华人民共和国主权、领土完整与安全的构成( )。
公务员考试易错题总结
1、哲学是( ) CA.关于自然界和社会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B.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C.系统化和理论化的世界观D.革命性和科学性相统一的世界观2、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来源是( )。
DA.古希腊朴素唯物主义哲学B.17世纪英国唯物主义哲学C.18世纪法国唯物主义哲学D.19世纪德国古典哲学3、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根本目的在于( )。
BA.提高知识理论水平B.培养和确立科学的世界观C.掌握正确的工作方法D.全面提高人的素质4、我党一贯倡导并长期保持的优良学风是() CA.艰苦奋斗B.实事求是C.理论联系实际D.勤俭节约5、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之前,不存在()。
AA.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的斗争B.辩论法和形而上学的斗争C.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斗争D.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斗争6、列宁对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范畴的定义是通过()界定的。
AA.物质和意识的关系B.个别与一般的关系C.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D.认识与实践的关系7 、“让一部分人通过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先富起来,然后逐渐扩展,达到共同富裕的目标。
”这体现了()。
AA.总的量变过程中的部分质变原理B.质变形式非爆发式的原理C.质变过程中量的扩张的原理D.质、量、度三者关系的原理8、量变和质变的辩证转化揭示了事物的发展是()。
CA.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B.前进性和重复性的统一C.连续性和阶段性(飞跃性)的统一D.直线性和循环性的统一9、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是()。
AA.联系的观点和发展的观点B.运动和静止辩证统一的观点C.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的观点D.对立统一的观点10、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我们党从小到大、由弱到强,从挫折中奋起、在战胜困难中不断成熟的一大法宝就是() CA.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B.始终依靠人民、相信人民C.高度重视和不断加强自身建设D.高度重视理论建设和作风建设11、马克思主义区别于其他学说的根本标志是()AA.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B.以阶级斗争为主要内容的学说C.以推翻资本主义为目的的革命理论D.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普遍适用的真理6.“不入虎穴,焉得虎子”,“要想知道梨子的味道,就得亲口尝一尝”。
2021年法律职业资格考试二卷习题答案(8)
B.拘役
C.有期徒刑
D.劳动教养
答案:B
15:我国普遍刑事犯罪中危险性最大的一类犯罪是( )。
A.反革命罪
B.破坏社会主义经济秩序罪
C.故意杀人罪
D.危害公共安全罪
答案:D
司法考试题库
司法考试辅导
司考一卷资料
司考二卷资料
司考三卷资料
司考四卷资料16:强奸妇女罪侵害的对象是( )。
A.妇女性的不可侵犯的权利
C.紧急避险超过必要限度造成不应有的损害的,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D.紧急避险超过必要限度造成不应有的损害的,不应当负刑事责任
答案:D
02:犯罪的目的和动机是指行为人( )。
A.意图通过实施某种犯罪行为达到的某种危害结果
B.通过实施危害社会的行为所希望达到的结果
C.实现其内心愿望的起因
D.行为追求的最终结果
C.罪刑相适应原则要求刑罚与犯罪性质、犯罪情节和罪犯的人身危险性相适应
D.罪刑相适应原则要求在行刑中合理地运用减刑、假释等制度
答案:BCD
4.下列哪些犯罪行为应实行属地管辖原则?( )
A.外国人乘坐外国民航飞机进入中国领空后实施犯罪行为
B.中国人乘坐外国船舶,当船舶行驶于公海上时实施犯罪行为
C.外国人乘坐中国民航飞机进入法国领空后实施犯罪行为
答案:C
06:我国刑法对于空间效力的规定,采取的是( )。
A.属地原则
B.属人原则
C.保护原则
D.以属地原则为主,兼采属人原则、保护原则和普遍原则
答案:D
07:我国刑法的任务是用刑罚同( )行为作斗争。
A.反革命犯罪
B.流氓犯罪
C.其他刑事犯罪
D.一切危害国家安全的犯罪和其他刑事犯罪
“毒品犯罪”不应属于刑法中最严重的罪行
“毒品犯罪”不应属于刑法中最严重的罪行何荣功【摘要】毒品滥用的危害与毒品犯罪的危害应当严格区分.毒品最终危害结果发生需经过毒品制造、流通直至消费才得以实现.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罪属于行为犯,仅发生于毒品生产、流通环节;在因果关系方面,该行为与毒品最终危害结果之间属于间接因果关系.另外,毒品最终危害结果的发生须依赖毒品的吸食,吸食者作为意志自由的人,应当对其行为承担一定责任.这些特点决定了毒品犯罪不应再评价为刑法中最严重罪行.而且,将毒品犯罪理解为最严重罪行,也难以符合罪刑均衡和罪责刑相适应的刑法基本原则.明确上述观点,有助于从根本上进一步推动我国死刑制度改革.【期刊名称】《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年(卷),期】2014(042)001【总页数】5页(P107-111)【关键词】毒品犯罪;毒品滥用;最严重罪行;死刑【作者】何荣功【作者单位】武汉大学法学院,湖北武汉43007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D924一、问题的提出与必要的说明毒品问题是当今世界各国面临的共同难题,对毒品犯罪严厉惩处是不少国家或地区刑法的共同选择。
我国自1982年对毒品犯罪引入死刑以来,毒品犯罪便被视为刑法中最严重的罪行之一。
至于其为何属于最严重罪行,长期以来,似乎被认为是个不言自明的问题,少有学者给予关注和论证,而缺乏理论上的充分论证无疑使该立论难具说服力。
近年,随着我国死刑制度改革的发展,毒品犯罪是否属于刑法中最严重罪行及其死刑存废问题逐步引起了学者们的热议。
据报道,《刑法修正案八》研拟过程中,中央政法领导机关和法律院校的一些专家学者提出,毒品犯罪属于非暴力型犯罪,不应属于刑法中最严重的犯罪类型,应当将毒品犯罪特别是运输毒品罪的死刑取消,但遗憾的是该建议最终未能被我国立法机关采纳〔1〕。
从此可以看出,直至今日,毒品犯罪属于最严重罪行的观念在我国仍然居于支配地位。
本文并不打算从刑法解释立场探讨毒品犯罪是否属于最严重罪行的问题,而欲从立法论(应然角度)研究我国刑法将毒品犯罪视为最严重罪行,对其规定死刑是否具有正当性。
2012年公务员招考最新公共基础知识
公共基础知识精髓要点总结来源:蓝天飞扬的日志1. 我国政权组织形式是人民代表大会制。
2. 行政许可是行政机关的批准行为。
3. 行政行为以受法律规范拘束的程度为标准,可以分为两类羁束行政行为与自由裁量行政行为。
4. 在诉讼期间的最后六个月内,因不可抗力或者其他障碍不能行使请求权的,诉讼时效中止。
5. 书写公文中的成文日期应使用汉字。
6. 规定用于依照有关法律规定发布行政法规和规章。
7. 以上请示事项当否,请即批复。
8. 命令不属于规定性文件,属于规定性文件的有规定、条例、办法。
9. 由机关领导对发文稿批注核准发出的意见并签署姓名及日期的活动,是发文处理中的签发。
10. 一切唯心主义哲学认为世界的本原是意识的。
11. “静者,动之静也”的观点是认为静止是运动的特殊状态12. 运动的主体是物质13. 质变是事物根本性质的变化14.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否定是辩证的否定。
15. “离开革命实践的理论是空洞的理论,而不以革命理论为指南的实践是盲目的实践。
”这段话强调的是要坚持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原则16. 历史唯物主义的任务在于揭示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17. 社会进步的内在根据是社会基本矛盾运动18. 在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中国共产党完成指导思想拨乱反正的标志是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19. 邓小平对党的思想路线的贡献在于强调解放思想20. 党的十四大把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作为社会主义发展阶段问题进行了新的论述,成为邓小平理论的重要基础。
21. 我国企业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22.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是要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生产力的配置起基础性作用23. 当社会总需求大于社会总供给时,一般不宜采取松的货币政策24. 劳动力市场是劳动力资源的交易和分配的场所25. 根据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特征,企业拥有包括国家在内的出资者投资形成资产的全部法人财产权26. 社会主义经济在资源的配置方面,最为有效的体制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27. 社会保障体系的核心内容是:社会保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国普遍刑事犯罪中危险性最大的一类犯罪是()
A.危害国家安全罪
B.破坏社会主义经济秩序罪
C.故意杀人罪
D.危害公共安全罪
【答案】D
【考点】危害公共安全罪
【解析】危害公共安全罪是一个概括性的罪名,这类犯罪侵犯的客体是公共安全,客观表现为实施了各种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它同侵犯人身权利的杀人罪、伤害罪以及侵犯财产的贪污罪、盗窃罪等有显著的不同,危害公共安全罪包含着造成不特定的多数人伤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危险,其伤亡、损失的范围和程度往往是难以预料的。
因此它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普通刑事犯罪中危害性最大的一类犯罪。
所以答案选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