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下册《比大小》教学设计与反思
《比大小》教学反思
![《比大小》教学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ad922422b9f3f90f77c61b8c.png)
《比大小》教学反思《比大小》教学反思1《比大小》是北师大版三年级下册第六单元《认识分数》中的一部分。
分数大小比较的学习分为两个阶段,三年级要学习的《比大小》主要是同分母分数大小的比较和同分子分数(分子是1)大小之间的比较。
由于分数的大小比较这一知识是建立在分数的意义和分数单位的概念初步认识的基础上的。
通过比大小这一课,进一步认识分数。
所以本课时分数大小比较主要借助直观图形,让学生通过看图,直观地比较两个分数的大小,从而让他们感受比较简单分数大小的过程,积累一些初步的经验。
教材给出的教学情景的目的是将数与形结合起来,所以在教学时,通过用分数表示图中阴影部分——比较阴影部分的大小——比较分数大小这三个环节,学生联想图形的大小而进行比较。
在探究比较中,不是由老师教给学生,而是由教师引导、激励、启发学生自己去观察比大小的两个分数的特点,并进行分类:同分母分数和分子都是1的分数。
从而推理归纳出:同分母分数相比较,分子大的分数大,分子小的分数小;分子相同的分数相比较,分母大的分数反而小,分母小的分数反而大。
总之,新的课程改革要求我们老师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要给孩子提供自主探索的时间和空间。
要变听数学、看数学为做数学,关注孩子在数学活动中学习,关注孩子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相结合,关注孩子对学习过程的经历和体验。
教师不仅要关注孩子知识技能的学习,更要关注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要给孩子以富有个性的评价,激励孩子学习数学的信心,这样我们的数学才不枯燥。
《比大小》教学反思2比较两个数的大小,是在前面学过的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多少的基础上进行的。
新教材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根据儿童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设计了三只猴子分水果(4个梨,3个桃子,2只香蕉)的主题内容,在一个班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我发现效果并不是很好。
感觉这一内容离儿童的实际生活远了一点点,给学生的感觉不够鲜活。
新课程标准提倡教师创造性的使用教材,而不拘泥于教材进行教学。
2022年《比大小》教学反思
![2022年《比大小》教学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87e05816640e52ea551810a6f524ccbff121caf8.png)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要充分发掘利用教学资源,仔细锤炼自 己的课堂教学语言,关注每一个学生,使自己的课堂教学更精彩! 《比大小》教学反思 2
比较数的大小,学生是有阅历的。在日常的生活中,他们或 多或少接触过两个数量哪个多、哪个少的实际问题,甚至亲自解 决过类似的问题。但是,原委怎样比较两位数的大小,不少学生 还是似懂非懂的。依据这些状况,我首先结合现实素材,让学生 依据阅历来比较家人的年龄大小,从而引出比较两个数的大小, 紧接着利用教材所供应的详细状况,引导学生围绕“小松鼠和小 白兔比,谁拾得多?也就是多少和多少比?”引出 46 和 38 比。让 学生在比较 46 和 38(十位上不同的两个两位数)的大小时,自己 尝试比较,进行探讨,给学生思索、探究与表达留下了较大的空
第3页 共8页
间。在学生的小组合作沟通中把生活阅历上升为数学思索,学生 通过思索后得出四十几比三十几多,也可以比十位,十位上 4 比 3 大,从而得出比较两位数的大小,先比十位。
再通过比较十位上相同的两个两位数的大小和比较 100 与两 位数的大小。让学生用自己的方法思索,让他们经验比较的过程。 通过相互沟通将比较方法得以提升,让学生知道遇到十位相同, 再比个位。两个数位不同的数进行比较,则数位多的数大(即三位 数比两位数大,两位数比一位数大)。目的在于体现由易到难渐渐 完善比较方法的意图,最终采纳多种多样的练习,使学生能够娴 熟地运用课上学到的方法进行比较。 《比大小》教学反思 3
所以针对这节课,有比多少很快的引入重点内容符号的相识。 之后让学生视察记忆,找到符号之间的共同点以及不同点帮助学 生理解、区分、记忆运用。再就是书写也是本节课的重点。一年 级的学生书写的速度比较慢这里就要留出许多的时间让学生能规 范的在田字格中书写 3 个符号。最终再在练习中巩固对于符号的 应用。这样这节课的重难点就都突破了而且学生驾驭的也很好。
北师大版三年级下册比大小课程设计
![北师大版三年级下册比大小课程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e33642efcf2f0066f5335a8102d276a20029603a.png)
北师大版三年级下册比大小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学生能够理解比较大小的概念;2.学生能够掌握用不等于号表示大小关系;3.学生能够运用比较大小的知识,正确进行比较大小的运算。
2.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2.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归纳、总结的能力;3.培养学生自主发现问题,主动探究的能力。
3.情感目标:1.培养学生热爱数学、乐于发现问题、善于思考、具有探究和创新精神;2.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积极参加数学活动,掌握自主学习的方法。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比较大小的概念和方法,不等于号的意义和使用方法2.教学难点:大小关系的判断和逻辑思维。
三、课程设计1. 导入(5分钟)老师拿出一个苹果和一个橙子,让学生自由发言,比较两种水果的大小。
通过学生的发言,引出比较大小的概念。
2. 比大小(20分钟)1.导入阶段后,老师向学生提出一个比较问题,例如:1分钟和60秒哪个时间更短?2.让学生思考答案,并且解释自己的答案。
3.让学生用不等于号表达出两个数的大小关系。
3. 数字游戏(20分钟)1.老师出题:一年有多少天?2.学生答题,并用不等于号表示自己的答案。
3.学生互相检查对错。
4. 比较大小的方法(20分钟)1.老师向学生介绍比较大小的方法,例如:比较相同数位上的大小,比较整数和小数的大小等。
2.教师简单地讲述各种方法,引导学生猜想并确认正确性。
3.让学生猜想其他的比较大小方法。
5. 练习(15分钟)1.老师出示几组数字,让学生比较大小并用不等于号表示大小关系。
2.学生上台解答,并且进行互相检查。
6. 总结(5分钟)1.统一答案,与学生一同讨论干扰猜想、误区等,总结出正确的比较大小方法;2.用自己的话总结刚才这节课的重点内容。
四、学生作业1.完成课堂上老师布置的练习;2.挑选若干题目进行比较大小的练习,并用不等于号表示大小关系;3.思考是否有其他的比较大小方法。
北师大版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比大小 (3)
![北师大版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比大小 (3)](https://img.taocdn.com/s3/m/a6210827571252d380eb6294dd88d0d232d43c44.png)
北师大版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比大小 (3)一、教学目标1.学生能理解“比大小”的概念,掌握比较大小的方法。
2.学生通过实例巩固学习内容,提高比较大小的技巧。
3.学生能够在日常生活中应用所学知识,准确的把握数量的大小。
二、教学重点1.掌握比较大小的方法。
2.学会应用知识,判断物品的大小。
三、教学难点1.判断物品的大小,并进行适当的比较。
2.学生能够在实际生活中应用知识,正确判断数量的大小。
四、课前准备1.教师备好教案、课件、教材等教学用具。
2.教师讲解本节课的学习目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五、教学过程1. 复习教师通过提示学生,提醒上一节课所学的内容,让学生在脑海中回顾。
2. 引入新知识引导学生观察教室中的物品,用自己的语言描述物品的大小,然后让学生在黑板上画出心目中的物品。
3. 比较大小教师出示两个物品,要求学生判断物品的大小,并进行比较。
通过多次练习,让学生掌握比较大小的方法,并进行熟练的应用。
4. 练习题1.填空:6 < ____ < 9,求这个空应该填入哪个数?2.比大小,用“<”或“>”填空:① 26 __ 20② 19 __ 18③ 4 __ 83.用数字表示下列问题:床比床垫长 9 厘米,床垫比枕头长 12 厘米,床长多少厘米?4.用“<” 或“>” 填空:13 __ 14, 35 __ 345. 总结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让学生掌握所学知识,交流学习心得,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六、课后作业1.完成《比大小》练习册上的相关练习。
2.搜集实际生活中出现的比较大小的例子,并写成短文。
七、教学反思本节课采用了比大小的练习和实例教学的方式,让学生获得了一定的成效。
但是,本节课内容较为简单,可能会让一些学生感觉无聊,稍微有些单调。
因此,下一节课需要更好地设计教学方法,充实课程,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案-《比大小》北师大版
![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案-《比大小》北师大版](https://img.taocdn.com/s3/m/e3e987f50129bd64783e0912a216147917117ec2.png)
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案《比大小》北师大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比较大小的概念,掌握比较大小的方法。
2. 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判断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积极参与的学习习惯,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二、教学内容1. 整数、小数的大小比较。
2. 比较大小的方法:直接比较法、数轴比较法、化同比较法。
3. 比较大小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掌握比较大小的方法,能够正确比较整数、小数的大小。
2. 教学难点:理解比较大小的方法,能够灵活运用比较大小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黑板、粉笔、教鞭等。
2. 学具:练习本、铅笔、橡皮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PPT展示一些实物,让学生比较它们的大小,引导学生理解比较大小的概念。
2. 新课:讲解比较大小的方法,让学生通过实例掌握比较大小的方法。
3. 练习:让学生进行比较大小的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4. 应用:讲解比较大小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让学生了解比较大小的实际意义。
六、板书设计1. 《比大小》2. 教学内容:整数、小数的大小比较;比较大小的方法;比较大小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3. 教学重点与难点:掌握比较大小的方法,能够正确比较整数、小数的大小;理解比较大小的方法,能够灵活运用比较大小解决实际问题。
七、作业设计1. 基础题:让学生比较整数、小数的大小,巩固比较大小的方法。
2. 提高题:让学生运用比较大小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3. 拓展题:让学生探索比较大小在其他领域的应用,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八、课后反思1. 教师要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及时发现学生的问题,给予指导和帮助。
2. 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教师要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本节课通过讲解比较大小的方法,让学生掌握比较大小的技能,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北师大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比大小》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比大小》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8fd0f5c09f3143323968011ca300a6c30c22f189.png)
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比大小》教学设计北师大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比大小》教学设计(精选11篇)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编写教学设计是必不可少的,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更大幅度地提高学生各方面的能力,从而使学生获得良好的发展。
我们应该怎么写教学设计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北师大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比大小》教学设计,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比大小》教学设计 1一、教学目标1、通过比较分数的大小,加深对分数意义的理解。
2、能比较分母相同的或分子是1的两个分数的大小。
3、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观察比较和初步对比、总结的能力。
4、在引导学生探索知识的过程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难点掌握比较分数的大小的方法,能正确比较分母相同或分子是1的两个分数的大小。
二、教具准备1、投影仪及相应的投影片2、完全相同的正方形纸若干张,水彩笔三、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创设情境,复习旧知在前面我们已经认识了几分之几的分数,同学们能够通过折纸的方法表示出一些你喜欢的分数吗?(1)学生用纸折分数(2)小组交流自己是怎么做的,表示出了那些分数。
(3)全班交流汇报展示的过程,有针对性的张贴并板书四组分数:(3/4,1/4)、(1/4,1/2)、(3/8,1/8)、(1/8,1/6)。
2、观察分数,组织分类。
刚才老师把同学们展示的分数张贴了四组,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一下这四组分数,你能给它分一下类吗?(1)学生独立观察每组分数的特点(2)小组讨论交流如何分类(3)全班交流:小组选代表陈述分类的思维过程。
(4)教师小结:我们把分数分成了两类:一类是分母相同,分子不同,像3/4和1/4、3/8和1/8,一类是分子都是1,而分母不同,像1/4和1/2、1/8和1/63、引导质疑,引入课题对于刚才我们分出的这两类分数,大家想研究它们哪方面的问题?(1)生充分说出自己的想法:生1:我想知道两个分数哪一个大,哪一个小?生2:我想知道两个分数的和是多少生3:…(2)有选择的解决问题同学们提出的问题可真多,下面我们就来解决比较一下两个分数,哪个大哪个小这一问题,好吗?(板书课题:比大小)(二)探究新知:1、比较分母相同的分数的大小。
北师大版三年级下册比大小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三年级下册比大小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2a2ca9deb9f67c1cfad6195f312b3169a451eaaf.png)
北师大版三年级下册比大小教学设计北师大版三年级下册比大小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了解比大小的概念,掌握比较大小的方法以及运用比大小的方法进行数学计算,提高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二、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为比大小,包括以下方面:1. 比大小的概念:简单介绍比大小的概念及其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2. 比大小的方法:讲解比大小的方法,如大小比较法、倍数比较法等,并集中训练学生使用比大小方法进行数学计算。
3. 运用比大小方法进行数学计算:结合课堂练习,引导学生掌握运用比大小方法进行数学计算的技巧。
三、教学重点难点1. 教学重点:帮助学生掌握比大小的方法并能够灵活运用到数学计算中去。
2. 教学难点:教师需要巧妙地设计教学活动,引导学生理解比大小的概念及其运用方法,创设情境帮助学生掌握运用比大小方法进行数学计算的技巧。
四、教学方法1. 情景教学法:通过生动的教学展示和实践操作,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比大小的概念及其应用方法。
2. 合作学习法: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交流能力,增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3. 演示法:通过演示和示范,帮助学生掌握比大小的方法及其运用技巧。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教师通过讲述日常生活中的比大小情景,引导学生了解比大小的概念。
2. 比大小的方法教师通过讲解比大小的方法,如大小比较法、倍数比较法等,让学生掌握比大小方法,引导学生进行比大小的实践操作。
3. 运用比大小方法进行数学计算教师通过课堂练习,配合实物、图片等教具,帮助学生建立比较大小的意识,并掌握运用比大小方法进行数学计算的技巧。
4. 总结归纳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再次强调比大小的概念及其应用方法,并鼓励学生积极运用比大小方法进行数学计算。
六、教学评估1. 教师通过课堂点名、课堂练习等方式进行学生学情跟踪,评估学生对比大小的掌握程度。
2. 教师通过作业评估学生在课后是否能够独立应用比大小方法解决数学问题。
《比大小》教学反思范文(精选5篇)
![《比大小》教学反思范文(精选5篇)](https://img.taocdn.com/s3/m/535245e97d1cfad6195f312b3169a4517723e58b.png)
《比大小》教学反思范文(精选5篇)作为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教学是我们的任务之一,借助教学反思我们可以快速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那么你有了解过教学反思吗?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比大小》教学反思范文(精选5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比大小》教学反思1“比大小”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第三个教学内容,是在学完“分一分(一)”和“分一分(二)”,对分数的意义和读写方法有了初步认识之后,对于分数的进一步认识。
教材呈现比较分数大小的过程,是通过图形表示分数,让学生通过具体、直观的思维操作去理解和掌握。
这样,可以进一步加强分数意义的理解和巩固,使学生充分感受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突出现阶段必须掌握的基本方法。
三年级学生的思维水平总体上还处在具体运算操作的发展阶段,形象思维是他们的优势。
直观不仅是他们理解数学知识的手段,也是他们探索数学、发展抽象思维能力的工具。
所以,比较分数大小,我主要以掌握图示等直观方法为主,在此基础上借助具体背景发展学生的分析推理能力。
本节课我用学生比较感兴趣的“中秋节”淘气和笑笑吃月饼这一情境导入,小小吃了一个月饼的四分之一,而淘气也有一个同样大小的月饼,淘气要想吃的比笑笑多一些,那么淘气要吃这个月饼的几分之几呢?这样,很自然的引出了比较分数的大小。
在自学探究这一环节中,我让学生自己动手通过分一分、涂一涂,先表示出1/4和3/4,并通过比较涂色部分比较它们的大小,我让两位学生展示、并说一说比较大小的方法,学生在说时,容易忽略分数的意义,所以,我加以引导,接着,为了让学生更加体会同分母比较大小的方法,我又设计了一道“用分数表示出途中的阴影部分,并比较大小,让学生说一说比较大小的方法,同学们通过两组分数,进而观察出同分母分数比大小的方法,由此,让学生由感性的思维上升到理性思维。
我感觉学生学得还不错。
在比较1/4和1/2时,仍然开始让学生通过分一分、涂一涂,表示出1/4和1/2,并通过比较涂色部分比较它们的大小,我让两位学生展示、并说一说比较大小的方法,学生在说时花的时间有点长,为了让学生更加理解“分子相同,为什么分母大的分数反而小、分母小的分数反而大”我结合学生的两张同样大小的正方形纸表示的1/4和1/2,说明:同样大小的两张正方形纸平均分的份数越多,其中的1份就越大,平均分的份数越少,其中的1份就越多。
比大小教学反思
![比大小教学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865a48b3e43a580216fc700abb68a98271feac2b.png)
比大小教学反思比大小教学反思1对于一年级的学生来讲,比多少并不难,在入学前对它们都有初步的认识,但大局部的学生都是凭直觉或数一数的方法来比拟。
不一定会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来比拟两组物体的多少。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应使学生学会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来比拟物体的多少。
为了使学生有兴趣,首先,课的一开始,我充分利用教材提供的资源,采用学生喜欢的故事形式,创设生动的故事情境,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活泼了学生的思维。
老师直接提问:你是怎样看出来的?让学生通过观察感悟“多〞“少〞“同样多〞,。
在学生学会“一一对应〞方法的根底上,再组织学生有目的的操作,尝试各种比拟的方法,在学生原有“比多少〞方法的根底,通过图片的帮助和教师的引导,学会了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来比拟多少。
同时注意培养学生表达的能力以及倾听的能力。
在教完知识点后,让学生自己找图中还有哪些是同样多的,谁多谁少,并让学生操作,加深理解一一对应的比拟方法。
本节课中根据以往经验,学生在看头和尾对齐的图形时,容易错判断为“同样多〞因此在教学时我就把这类题目出在了黑板上,让学生观察、比拟,突出了“一一对应〞的方法,突破了教学难点。
整个教学过程环节设计还不错,但学生在倾听方面做的不是很好,还有在操作的过程中有学生玩学具,争取下次在常规方面多下工夫。
比大小教学反思2《比大小》是北师大版三年级下册第五单元《认识分数》中的一局部。
分数大小比拟的学习分为两个阶段,三年级要学习的《比大小》主要是同分母分数大小的比拟和同分子分数〔分子是1〕大小之间的比拟。
分子分母都不相同的分数比拟大小,要到五年级才能系统学习。
本节课教材要求分三步进行教学:用分数表示图中阴影局部——比拟阴影局部大小——比拟分数大小。
这样安排的目的是将数与形结合起来,学生在比拟分数大小时,可以联想到图形的大小,这对学生理解分数大小的关系将会有较大的帮助。
由于是初次学习分数大小的比拟,所以本课要求学生借助直观的图形,动手操作,通过“折一折〞“摆一摆〞“涂一涂〞等活动,使学生直观地理解分数大小的关系,让学生感受到比拟简单分数大小的过程,积累一些初步的经验。
比大小(教案)三年级下册数学北师大版
![比大小(教案)三年级下册数学北师大版](https://img.taocdn.com/s3/m/04bb1460ef06eff9aef8941ea76e58fafab04585.png)
教案:比大小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比较整数大小的方法,能够正确比较任意两个整数的大小。
2.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 培养学生积极参与数学活动,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
教学内容:1. 整数大小的比较方法:比较两个整数的大小,要看它们的位数,位数多的数大于位数少的数;如果位数相同,则比较最高位,最高位上的数大的那个数就大;如果最高位上的数相同,则比较下一位,以此类推。
2. 整数大小的应用:比较生活中的事物大小,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掌握整数大小的比较方法,能够正确比较任意两个整数的大小。
2. 教学难点:理解整数大小比较的原理,能够灵活运用比较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课件、黑板、粉笔、卡片等。
2. 学具:练习本、铅笔、橡皮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1. 利用PPT展示一些大小不同的事物,如大象和小老鼠、大树和小草等,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哪个大哪个小。
2. 提问:你们是怎么比较这些事物的大小的呢?二、新课1. 利用PPT展示两个整数,如345和456,引导学生观察并比较它们的大小。
2. 讲解整数大小的比较方法,边讲解边板书。
3. 利用PPT展示一些整数大小比较的例子,引导学生独立完成并汇报结果。
三、巩固练习1. 利用PPT展示一些整数大小比较的题目,让学生独立完成并汇报结果。
2. 针对学生的错误进行讲解和指导。
四、应用拓展1. 利用PPT展示一些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如比较两个书包的容量、比较两个房间的面积等,引导学生运用整数大小的比较方法解决。
2. 学生独立完成并汇报结果。
1. 提问: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你们都掌握了吗?2. 让学生谈谈自己对整数大小比较的理解和体会。
板书设计:1. 整数大小的比较方法2. 整数大小的应用作业设计:1. 完成练习册上的整数大小比较题目。
2. 观察生活中的事物,运用整数大小的比较方法进行比较,并记录下来。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6.3 比大小 北师大版()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6.3 比大小 北师大版()](https://img.taocdn.com/s3/m/77c0ad56b6360b4c2e3f5727a5e9856a5612262f.png)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6.3 比大小北师大版一、教学目标1.理解比大小的概念;2.掌握比大小的方法;3.能够运用比大小的方法,正确比较两个数的大小。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比大小的概念,掌握比大小的方法;2.教学难点:能够运用比大小的方法,正确比较两个数的大小。
三、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比大小的示例,磁性图或书本图片;2.学生准备:数学课本。
四、教学内容和步骤4.1. 比大小的思路开场问题:•现在有两个数,5 和 3,请问哪个数大?让学生思考一下,引导学生发现,5 比 3 大,因为 5 > 3。
教师进行学生讨论并分享,让一部分学生解释答案。
教师可以应用一下小磁性图或书本的图片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
4.2. 使用大于和小于号比较大小•请看两个数:5, 3。
请问哪个数大?引导学生应用大于和小于号进行比较,确定 5 > 3。
•再看这两个数:8, 10。
请问哪个数大?引导学生使用大于和小于号进行比较,确定 8 < 10。
练习:请使用大于和小于号比较以下数字大小:1.3, 72.9, 23.6, 64.5, 44.3. 使用等于号比较大小介绍等于号的使用方法,并应用等于号比较以下数字大小:1.3 和 3 是否相等?2.3 和 8 是否相等?4.4. 可爱活动教师出示卡片上的数字,学生按升序和降序排列。
接下来需要学生组成两支团队,每组挑选两个人,进行两人比较大小。
4.5. 达标检测请使用大于号、小于号和等于号比较以下数字大小:1.4, 62.7, 83.5, 5五、课后作业•完成课堂上的练习;•阅读课本并认真完成课后作业;•思考并分享其他比大小的方法。
六、板书设计大于、小于、等于号5 > 3,8 < 10,3 = 3,3 ≠ 8。
七、教学反思本节课采用让学生参与的方式,引导学生归纳总结比大小方法、进行实战操作、进行游戏活动等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比大小的理论知识并不难,对于学生而言,这个知识点是易学、易懂,易掌握的。
北师大版数学三年级下册3 比大小教案与反思
![北师大版数学三年级下册3 比大小教案与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349d80325ef7ba0d4a733bee.png)
3 比大小原创不容易,为有更多动力,请【关注、关注、关注】,谢谢!令公桃李满天下,何用堂前更种花。
出自白居易的《奉和令公绿野堂种花》课时目标导航教学内容比较简单分数的大小。
(教材第73页)教学目标1.借助直观图形,经历比较简单分数大小的过程,使学生会比较简单分数的大小。
2.通过课堂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抽象概括能力以及语言表述能力。
重点难点重点:使学生经历比较简单分数大小的过程。
难点:学会比较简单分数的大小。
教学过程一、情景引入有红、黄两张同样大小的彩色纸,玲玲把红纸平均分成了2份,用其中的一份折了一只纸船;芳芳把黄纸平均分成了3份,用其中的一份折了一只花篮。
她们各用去原来纸的几分之几?谁用去的纸多一些?为什么?二、学习新课1.分母相同的分数比大小。
问题1:34和14谁大谁小?涂一涂,比一比。
(课件出示教材第73页问题1)(1)让学生在书上涂一涂,比一比,然后师生交流。
(2)观察涂色的图形,解决问题。
两个正方形大小相同,被平均分成4份后,每份的大小也相同,那么3份的面积大于1份的面积,所以34>14;两个圆形大小相同,被平均分成4份后,每份的大小也相同,那么3份的面积大于1份的面积,所以34>14。
问题2:借助下图,找一组分数相同的分数,涂一涂,比一比。
(课件出示教材第73页问题2)(1)让学生在书上涂一涂,比一比,然后师生交流。
(2)观察涂色的图形,解决问题。
通过观察图形我们发现,这4个长方形的大小相同,都是被平均分成了6份,每份的大小也相同,因此涂的越多,这个分数就越大。
例如,4份>3份>2份>1份,所以46>36>26>16问题3:比较58和88的大小。
(课件出示教材第73页问题3) (1)学生读懂题目的要求后,和同伴交流合作,老师巡视辅导并了解情况。
(2)要比较58和88的大小,可以用画图的方法比一比。
把圆形看作整体“1”,把整体“1”平均分成8份,涂其中的5份,涂色部分就占整个图形的58,涂其中的8份,涂色部分就占整个图形的88。
三年级下册数学比大小教学设计及反思
![三年级下册数学比大小教学设计及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d60a8219daef5ef7bb0d3c86.png)
(3)全班交流,归纳总结:分母相同看分子,分子大的分数大,分子小的分数小;分子是1的分数比大小,分母越大分数反而越小。
生独立思考,并交流讨论。
动手操作、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数学学习的重要方式。
教学过程中我为学生提供了动手操作、自主学习的空间,让学生“分一分”、“涂一涂”、“比一比”、“说一说”,这不仅是为了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而是在做数学。
(3)全班交流汇报展示的过程,有针对性的张贴四组分数:(3/4,1/4)
(1/4,1/2)、(3/8,1/8)、(1/8,1/6)。
通过学生自
己动手折出分数,引出本节课要学习的几入
新课
1、观察分数,组织分类。
师:刚才老师把同学们展示的分数板书了四组,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一下这四组分数,你能给它分一下类吗?
分子是1的分数表示都取其中的一份,分母小的表示把一个整体平均分得的份数少,其中的1份反而大;而分母大的表示平均分得的份数多,其中的一份反而小。
(1)四人一组合作学习,分一分,涂一涂 ,比一比,说一说。
(2)交流汇报。
(3)出示图(见课本61页右上图)。
(4)小组选代表说出比的思维过程
①出示图(见课本61页中间左边图)
(1)学生独立观察每组分数的特点
(2)小组讨论交流如何分类
(3)全班交流:小组选代表陈述分
类的思维过程。
(1)生充分说出自己的想法:
生1:我想知道两个分数哪一个大,
哪一个小?
生2:我想知道两个分数的和是多少
生3:…
(2)有选择的解决问题
通过“观察四组分数,你能给这四组分数的分类吗?”“你想研究哪方面的题?”
师小结:我们把分数分成了两类。
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案-《比大小》北师大版
![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案-《比大小》北师大版](https://img.taocdn.com/s3/m/88657eb180c758f5f61fb7360b4c2e3f5627255a.png)
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案《比大小》北师大版作为一名经验丰富的教师,我深知教学的重要性在于让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也能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下面是我根据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下册《比大小》的教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教学内容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第三单元《比大小》,主要内容有:1.理解比较大小的含义;2.学会用符号表示比较结果;3.能运用比较大小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比较大小的方法,能运用比较大小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教学难点:比较大小的方法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2.教学重点:让学生学会用符号表示比较结果。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2.学具:练习本、笔。
五、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一些生活中的图片,让学生观察并说出图片中物品的大小关系,引导学生理解比较大小的含义。
2.新课讲解:讲解比较大小的方法,并用符号表示比较结果。
如:比较大小的方法有观察、触摸、比较等,用符号表示为“>”、“<”、“=”。
3.例题讲解:出示例题,讲解比较大小的步骤和注意事项。
如:比较大小的步骤有先观察、后比较、得出结论;注意事项有比较时要公平、公正、公开。
4.随堂练习:出示一些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检验他们是否掌握了比较大小的方法。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比较大小的方法:1. 观察2. 触摸3. 比较符号表示:> < =七、作业设计1. 题目:比较下列物品的大小,用符号表示比较结果。
例:苹果和橙子比较,苹果比橙子大。
(答案:苹果 > 橙子)2. 答案:(1)大象和兔子比较,大象比兔子大。
(答案:大象 > 兔子)(2)书本和手机比较,书本比手机大。
(答案:书本 > 手机)(3)篮球和足球比较,篮球比足球小。
(答案:篮球 < 足球)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多媒体课件、例题讲解和随堂练习,让学生掌握了比较大小的方法,并能运用比较大小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北师大版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比大小 (5)
![北师大版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比大小 (5)](https://img.taocdn.com/s3/m/fc466be3dc3383c4bb4cf7ec4afe04a1b071b023.png)
北师大版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比大小(5)一、教学目标1.学生能够掌握数的比大小的概念和方法。
2.学生能够通过练习加深对比大小的理解。
3.学生能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比大小的方法和实际应用。
2.教学难点:比大小的实际应用问题。
三、教学准备1.教材:北师大版三年级下册数学。
2.教具:教学板书、计算器、方便面等。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出示一张有不同品牌方便面袋子的图片,然后问学生:“你们平时喜欢吃哪个牌子的方便面?”然后让学生说一说他们喜欢吃哪个牌子的方便面,为什么喜欢这个品牌,然后引入今天的教学内容。
2. 学习和拓展2.1 比大小的方法比大小的方法主要分为以下几种:1.直接比较法:通过观察数值大小来确定大小关系。
2.同分母比较法:将分子不变,分母变成相等的数,然后比较分子的大小。
3.同分子比较法:将分母不变,分子变成相等的数,然后比较分母的大小。
2.2 完成练习学生自己动手操作计算器,进行以下练习:1.计算39 ÷ 3 + 8 × 5 - 22.计算8² + 6²3.计算15 × 994.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将 2/3、1/3、1/2 排序。
2.3 两个数比较与实际问题让学生看一看下面的题目:小玲家的柠檬树今年结了 45 个柠檬,小杨家的柠檬树今年结了 78 个柠檬,哪个家庭的柠檬更多?通过直接比较法,学生很容易得出答案。
但是,我们还可以通过其他方法来进行比较,如同分母比较法和同分子比较法。
让学生尝试用这两种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
3. 归纳和总结总结了比大小的方法和练习的内容,并与学生一起讨论实际应用问题。
4. 作业1.完成教材上的相关习题。
2.观察家中物品,编写一些比大小问题,让家人练习。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入实际问题,增加了课程的趣味性,更容易让学生接受这个知识点。
同时,在实践练习中帮助学生更好的掌握比大小的方法和应用。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比大小》北师大版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比大小》北师大版](https://img.taocdn.com/s3/m/3fb710b083d049649b6658d9.png)
《比大小》教学设计【教材分析】分数大小的比较主要包括两部分内容:一是同分母分数大小的比较。
二是几分之一的两个分数大小的比较。
本课时分数大小的比较主要借助直观图形,让学生通过看图,直观比较两个分数的大小,从而让他们感受简单分数大小的比较过程,积累一些初步的经验。
【学情分析】新的课程改革要求我们老师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要给孩子提供自主探索的时间和空间。
要变听数学、看数学为做数学,关注孩子在数学活动中学习,关注孩子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相结合,关注孩子对学习过程的经历和体验。
教师要关注孩子知识技能的学习,更要关注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要给孩子以富有个性的评价,激励孩子学习数学的信心。
这样我们的数学将不再枯燥,让我们的数字会跳跃,图形会唱歌,我们的数学从此富有生机,充满乐趣【教学目标】1,借助直观图形,经历比较简单分数大小比较的过程,学会比较简单分数的大小。
2,会利用分数比大小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简单的实际问题。
3,在观察、猜测、实验、操作的过程中,激发学习兴趣,培养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的能力。
【教学重点】经历比较简单分数大小的过程,会根据表示分数的图例比较简单分数的大小。
【教学难点】理解分数大小的比较过程。
【教具准备】白板课件、ppt课件、涂色卡片、彩笔【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师: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已经和分数成为了好朋友,现在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分数的意义。
(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几份的数,叫做分数。
)师:这部分知识大家掌握的真不错。
师:同学们,大家都知道整数能够比大小,小数能够比大小,你们说,分数能够比大小吗?(能)师:今天我们就来研究分数大小的比较。
(板1:比大小)二、出示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投影2)三、探究新知(一)故事导入师:兵兵和皮皮在分月饼时遇到了问题,需要大家的帮助,你们愿意帮忙吗?(愿意)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吧!(二)新授1、师:请同学们看情景图(投影3)李叔叔把一块月饼平均分成4份,一份取这块月饼的2/4,另一份取这块月饼的1/4,兵兵要吃这块月饼的2/4,皮皮要吃这块月饼的1/4,他们不知道谁会吃的多一些?(设计意图:用故事引入,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师:你认为谁吃得多呢?(学生回答)师:皮皮和兵兵不知道为什么,聪明的你能告诉他们理由吗?(学生看图阐述自己的观点)师:好,请同学们拿出你手中的学具图形,涂一涂,比一比,再小组交流你的想法。
北师大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比大小》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
![北师大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比大小》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786a5edc7d1cfad6195f312b3169a4517723e5fc.png)
北师大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比大小》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比大小〖教学目标〗1.借助直观图形,经历比较简单分数大小的过程,学会比较简单分数的大小。
2.会利用分数比大小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简单的实际问题。
3.在观察、猜测、实验、操作的过程中,激发研究兴趣,培养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的能力。
〖教材分析〗“比大小”是在初步理解分数的意义,会认、读、写简单分数的基础上,让学生经历比较简单分数大小的过程。
基于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的理念及教材的编写意图,我们将课堂教学分为以下三个环节。
1.分类整理――意在从一组原始材料出发,让学生比较分数的大小。
学生通过分析、讨论、思考发现:要比较分数的大小必须先观察分数的特点。
这样设计,真实再现知识产生发展的过程,同时也使学生自然地运用到分类整理的方法。
2.探索规律――给学生提供自主研究的机会。
通过分、折、涂的活动,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能力,尝试概括比大小的规律。
3.运用规律解决问题――通过设计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练和游戏情境,使学生牢固掌握所学的知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思维;有意识地联系生活,使学生发现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并交流解决。
〖学校及学生状况分析〗1我校坐落在市政治、文化中心,周边情况相对比力好。
学生有良好的家庭情况,大局部家庭条件比力优越。
由于学生从小就受到良好的教育,所以知识面很广,求知欲望也很高。
因此,教师在本节课中及时勉励、合时引导,营造自主的数学活动情境,让学生自觉地挖掘本身的研究潜力。
〖教学设想〗(一)分类整理师:分数王国的小伙伴们来到了我们身边,我们一起来认识它们吧!(学生读一读。
)师:大家看,这么多的分数如果进行比力,你们有什么感觉?生:太麻烦了。
师:能不能把这些分数分类收拾整顿一下?碰运气。
(同桌试着分类收拾整顿。
)(二)探究规律1.分母相同的分数大小的比较师:任选一组分母相同的分数,用图形折一折、涂一涂、比一比。
(同桌交流、全班交流,实物投影展示。
三年级下册《比大小》北师大版数学教案设计
![三年级下册《比大小》北师大版数学教案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65f5e2b2760bf78a6529647d27284b73f342364a.png)
三年级下册《比大小》北师大版數學教案設計标题:《比大小》年级:三年级下册学科:数学教材版本:北师大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掌握比较整数、小数、分数大小的方法,并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思考、讨论等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和勇于探索的精神。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掌握比较整数、小数、分数大小的方法。
难点:理解和掌握比较分数大小的方法。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教师可以通过创设情境,例如让学生比较两堆苹果的数量,引导学生进入本节课的主题——“比大小”。
2. 新知探究:(1)比较整数大小教师出示一组整数,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如何比较它们的大小。
然后,教师解释并演示比较整数大小的方法。
(2)比较小数大小教师出示一组小数,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如何比较它们的大小。
然后,教师解释并演示比较小数大小的方法。
(3)比较分数大小教师出示一组分数,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如何比较它们的大小。
然后,教师解释并演示比较分数大小的方法。
3. 巩固练习:设计一些比较大小的题目,让学生独立完成,以巩固他们对比较大小方法的理解和掌握。
4. 小结:请学生总结本节课学到的知识点,教师进行补充和完善。
5. 布置作业:布置一些相关的练习题,让学生在家中进行复习和巩固。
四、教学反思:在课程结束后,教师应对自己的教学过程进行反思,包括教学效果、学生反馈等方面,以便于以后的教学改进。
以上只是一个大概的教学计划,您还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详细编写。
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比大小》教学设计与反思
【教材分析】分数大小的比较主要包括两部分内容:一是同分母分数大小的比较。
二是几分之一的两个分数大小的比较。
本科时分数大小的比较主要借助直观图形,让学生通过看图,直观比较两个分数的大小,从而让他们感受比较简单分数大小的过程,积累一些初步的经验。
【教学目标】
1,借助直观图形,经历比较简单分数大小的过程,学会比较简单分数的大小。
2,会利用分数比大小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简单的实际问题。
3,在观察、猜测、实验、操作的过程中,激发学习兴趣,培养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的能力。
【教学重点】经历比较简单分数大小的过程,会根据表示分数的图例比较简单分数的大小。
【教学难点】理解分数大小的比较过程。
【教学过程】
一、故事导入
2,皮皮吃了这一块月饼平均分成4份,兵兵吃了这块月饼的
4
1,他们谁吃的多?
块月饼的
4
那么我们今天就来学习分数的大小比较(板书课题:分数大小比较:比大小)(设计意图:用故事引入,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
二、探究新知
1、比较42和41谁大
一块月饼平均分成4份,兵兵吃了这块月饼的42,皮皮吃了这块月饼的41,他们谁吃的多?
(1)请同学们看情景图,进行比较,再小组交流你的想法。
42 > 41 (2)小组展示,小组评价,只要孩子们能说得有道理,都给予鼓励表扬。
2、比较 与 的大小
通过情境图让学生比较 与
的大小 找学生回答: >
教师指导学生总结同分母的分数大小比较的方法:
分母相同的分数,分子大的分数就大,分子小的分数就小, 让学生理解记忆,并能灵活运用。
3、比较21 与13 的大小
通过情境图让学生比较2
1 与13 大小 找学生回答:21 > 13
教师指导学生总结分子相同的分数大小比较的方法:
分子相同的分数,分母大的分数反而小,分母小的分数反而大。
4、练一练
(设计意图:先让学生通过涂色,比较涂色部分的大小。
然后鼓励学生发现这些数的共同点,说出分母相同的分数大小的比较方法。
只要学生说的出来都要给予鼓励。
)
(3)独立完成,并完成后面练习
(4)填分数并比较大小
(5)先涂色,再比较大小
(设计意图:有前面分母相同分数大小比较的经验,孩子们在比较分子相同并且都是1的分数就比较容易,所以在这个环节中,新知探究和利用都在一个环节进行。
)
小结:分数大小的比较方法;
分母相同的分数,分子大的分数就大,分子小的分数就小,
分子相同的分数,分母大的分数反而小,分母小的分数反而大
三、巩固练习
同学们都学累了,我们来玩下游戏怎么样?
“小小勇士闯三关”
第一关:
你过了吗?好吧进入下一关吧
第二关:
恭喜你,已经到最后一关了,请看题。
第三关:
同学们表现真棒,闯关成功,下课后都可以得到老师的奖励。
(设计意图:由于题目比较容易,孩子的兴趣不是很高,设计成勇士闯关有助于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更容易达到效果。
)
课本上的数学游戏(根据课堂的时间来决定是不是进行,如果有时间就进行,没时间就省了)
四、 全课总结
1、今天你们都学了什么,你有哪些收获?
2、布置作业
五、板书设计 比较42和41谁大 比较
与 的大小 比较21
与13 的大小
分母相同的分数,分子大的分数就大,分子小的分数就小。
分子相同的分数,分母大的分数反而小,分母小的分数反而大。
【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教学设计立足于学生在探索中学习,在学习中探究,教学中初步实现了:
1、教师给足了学生自主学习、探究的时间与空间,学生学习积极主动,不仅参与度高,而且思维灵活,富有创造性,获得了自主学习的成功体验。
2、教师大胆处理教材创造性地改变了教材的编排顺序,导学案的设计充分考虑了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水平,更便于学生探究、接受;创设了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情境,给了学生体验快乐、展示自我的平台;组织观察、体验、推理、交流等活动,发展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3、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进行小组合作交流,发表意见感受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与灵活性,使不同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
同时,在课堂中也暴露出一些问题:
1、对学生已有知识估计不足,原本设想孩子们对所学知识能完整、准确地表达出来。
可是一上来孩子们的回答,要么就是表达不够准确,不够完整,要么就是回答不到点子上,原因是孩子们在前面学习分数的意义的时候对分数意义理解不透彻,表达不够清楚。
正是由于学生对分数意义理解不够清楚,所以孩子们对分子相同的分数大小的比较时:不理解分的份数就是分母,在整体一定的前提下,分的份数越少,也就是分母越小,一份表示的数量就会越大,也就是这个分数会越大。
2、课堂引入的故事中涉及的分数超出了本节课的知识范围,需要进行调整。
3、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度不高,组长的作用没有发挥出来,后阶段要加强小组合作学习的培训。
4、教学时间的分配还不够合理,练习时间相对少了一些。
还有孩子们的表现与自己的预设不一样时,老师显得不够淡定,会由于孩子的表现影响自己的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