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诊断学 舌诊 含具体方法[专家指导]
中医看舌诊的方法
中医看舌诊的方法
中医舌诊超神奇!你知道吗?咱就先说说这看舌诊的步骤吧。
首先得找个光线好的地儿,让患者把舌头伸出来。
仔细观察舌头的颜色,是淡红、红还是紫暗呢?就像观察一幅色彩斑斓的画一样。
接着看舌苔,厚不厚呀?是白苔还是黄苔呢?这就好比在分辨不同的土壤质地。
然后再看看舌头的形状,是胖大还是瘦小呢?哎呀,这就跟看不同形状的水果似的。
注意事项也不少呢!患者刚吃完饭可不行,那会影响舌头的状态。
还有啊,不能喝有色的饮料,不然舌头颜色都被弄乱啦。
你想想,要是刚喝完一杯浓浓的咖啡就看舌诊,那能准吗?
舌诊安全得很呢!又不用打针吃药,就是看看舌头而已。
稳定性也不错,只要操作规范,不同的医生看也能有比较一致的结果。
那舌诊都啥应用场景呢?身体不舒服去看中医的时候,医生常常会看舌诊。
平时自己也可以观察观察舌头,要是发现不对劲,赶紧去问问医生。
这多方便呀!优势也很明显,简单直观,能快速了解身体的大致情况。
我给你讲个实际案例哈。
有个人总觉得没精神,去看中医。
医生一看他的舌头,舌苔厚腻,颜色偏暗。
结合其他症状,判断是体内有湿气,还有点血瘀。
经过一段时间的调理,再看舌头,明显有了变化,人也精神多
了。
你说神奇不神奇?
中医舌诊真的是个超棒的诊断方法呀!它能让我们更了解自己的身体,为健康保驾护航。
中医舌诊的辨证方法
中医舌诊的辨证方法
中医的辨证方法是中医诊断的核心方法之一,中医师根据患者的症状、脉搏、舌苔、
舌质等多方面信息来诊断患者的疾病。
其中中医舌诊是辨识疾病的一种有用手段,这一方
法通过观察舌头的颜色、形态、舌苔等来判断患者的体质和疾病的情况。
中医师对舌头的观察会综合以下几个方面的因素:
舌体色:舌头颜色的变化通常反映了身体内部的气血状况。
正常的舌头颜色应该是正
常的红色,偏白或偏红都是不正常的表现。
脱水状况通常会导致舌头干燥和淡白的情况,
而深红的舌头可能意味着气血不足。
舌苔:舌苔通常是指一层厚厚的白色或黄色的薄膜,有时候还伴随着异味。
通过观察
舌苔的颜色、质地和湿度,可以判断患者的身体健康状况和消化情况。
例如,舌苔厚重、
耐磨并且黄色可能意味着消化不良;舌苔薄、白色、湿润则可能是脾胃虚弱的表现。
舌形:在中医舌诊中,舌形的观察也是一个重点。
舌头的形态通常反映了身体的内部
结构和健康状况。
例如,舌头上有裂口、牙印,反映了脾胃功能失调。
瘀斑:瘀斑,也称舌下瘀斑,是舌头上颜色发黑、呈现出紫黑色斑点的表现。
这种情
况通常反映了身体内部的气血淤积和器官功能不良的情况。
总体来说,中医舌诊的辨证方法是采用多方位的观察来判断患者身体内部的健康状况
和疾病情况。
中医师通常会通过多角度的舌头观察来作出诊断,并制定针对性的治疗方案,以让患者尽快康复。
叙述舌诊的操作方法
叙述舌诊的操作方法
舌诊是中医传统诊断方法之一,通过观察舌头的形态、颜色、舌苔等来判断人体的健康状况。
舌诊操作方法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 光线选择:在舌诊前,选择合适的光线环境,以确保舌头的颜色和形态能够清晰可见。
2. 客观性检查:患者将舌头伸出,医师首先应对舌头进行客观性检查,检查舌头是否偏歪、震颤、运动无力等异常情况。
3. 色彩观察:医师观察舌头的颜色变化。
正常舌色多为淡红色,若出现红色过深或苍白等异常颜色,可能与疾病有关。
4. 形态观察:医师观察舌头的形态特征。
正常舌形应为舌头中部稍宽,两侧略尖。
若舌苔剥落、舌面开裂、有溃烂等异常形态,可能与疾病有关。
5. 舌苔判断:医师观察舌苔的颜色和厚度。
正常舌苔通常为薄白色或微黄色的细腻苔层,若出现厚重、黄色或黑色等异常舌苔,可能与疾病有关。
6. 湿度观察:医师可用眼睛或手触摸舌头,观察舌头的湿润程度。
正常舌头应有一定湿度,若舌头干燥或过于湿润,可能与病理变化有关。
在进行舌诊时,医师需要综合分析舌头的各种特征,并结合患者的症状和体征,进行综合判断和诊断。
值得注意的是,舌诊是一种辅助诊断方法,在中医诊断中并不是单一依据,需要综合其他诊断方法来进行全面的综合判断。
中医诊断学之舌诊
粗细、形状、颜色。
2.正常舌象
特征: “淡红舌,薄白苔” 原理: “舌为心苗”,心居肺内,“火
藏金内”—舌淡红。苔为胃气生发外现, 胃由心脾发生,如“地上之微草”—薄白 苔。肝充筋柔—舌运动灵活。肾元充足— 舌润。脾旺肌丰—舌体饱满。正常舌象为 五脏充足,气血安和之象。
【意义】多为病情危重的征象。 【机理】
舌短缩,色淡白或青紫而湿润者,多属寒凝 筋脉,舌脉挛缩;或气血俱虚,舌失充养,筋脉 瘦弱而显短缩。 舌短缩而胖,苔滑腻者,多属脾虚不运,痰 浊内蕴,经气阻滞所致。 舌短缩而红络干燥者,多属热盛伤津,筋脉 孪急所致。 此外,先天性舌系带过短,亦可显现出舌短 缩,但无辨证意义,应与短缩舌鉴别。
中医诊断学之舌诊
概述
概念:舌诊是观察病人舌质和舌苔的变化
以诊察疾病的方法,是望诊的重要内容,是中 医诊法的特色之一。
历史渊源:
最早记载见《黄帝内经》 元代舌诊专著《敖氏伤寒金镜录》 近代开展了舌诊现代化、客观化的研究,
2.舌的结构划分
2.舌诊的原理
1.舌的组织形态与舌象: 2.脏腑经络与舌象:手少阴心经之别系
【临床意义】主血行不畅。 【机理分析】紫舌多由淡白舌或红络舌发展而
成,故其主病即是在淡白舌或红绛舌的基础上 出现气血运行不畅的病理改变。 全舌青紫者,其病多是全身性血行瘀滞; 舌有紫色斑点者,可能是瘀血阻滞于某局部, 或是局部血络损伤所致。 舌色淡红中泛现青紫者 淡紫舌 紫红舌 绛紫舌
紫舌多见于:静脉郁血,血流缓慢,血粘度增高, 毛细血管扭曲畸形,脆性增高及缺氧、红细胞增 多,色素沉着,多见于肝胆、心肺病。
三、舌形:指舌质的形状,包括老嫩、 胖 瘦、点刺、裂纹等方面的特征。
珍贵中医舌诊图解大全图文并茂,再也不怕看不懂舌头了
珍贵中医舌诊图解大全!图文并茂,再也不怕看不懂舌头了望舌质舌质,即舌的本体,故又称舌体,是舌的肌肉和脉络组织。
望舌体主要观察舌神、舌色、舌形、舌态以及舌下络脉几个局部。
一 . 舌神( 一 ) 有神 ( 荣舌 )【舌象特征】舌色红活、润泽,运动灵敏自如。
【临床意义】荣舌是谓有神,虽病亦属善候。
【机理分析】荣舌主要反映津液充足,气血充盈,精神健旺。
"察舌指南·辨舌之神气"曰:"凡舌质有光有体,不管黄白灰黑,刮之而里面红润,神气荣华者,诸病皆吉。
〞( 二 ) 无神 ( 枯舌 )【舌象特征】舌色枯槁而晦暗无光、死板而毫无生气,运动失灵。
【临床意义】枯舌是谓无神,属凶险恶候。
【机理分析】枯舌主要反映津液匮乏,气血大亏,精神衰败。
"察舌指南·辨舌之神气"说:"假设舌质无光无体,不拘有苔无苔,视之里面枯晦,神气全无者,诸病皆凶。
二 . 舌色舌色,即舌体的颜色。
一般分为淡红、淡白、红、绛、青、紫六种。
〔一〕淡红舌【舌象特征】舌体颜色淡红润泽,白中透红。
【临床意义】淡红舌为气血调和的征象,常见于正常人。
疾病时见之多属病轻。
【机理分析】淡红舌主要反映心之气血充足,胃气旺盛的生理状态。
舌色与肤色的形成原理相似,红为血之色,明润光泽为胃气之华,正如"舌胎统志"说:"舌色淡红平人之候,……红者心之气,淡者胃之气。
〞外感病初起,病情轻浅,尚未伤及气血及内脏时,舌色仍可保持正常而呈淡红;内伤疾病时见之,提示阴阳平和,气血充盈,多属病轻,或为疾病转愈之象。
〔二〕淡白舌【舌象特征】舌色比正常浅淡,白色偏多红色偏少,称为淡白舌。
如舌体色白,全无血色,则称为枯白舌。
【临床意义】主气血两虚、阳虚。
枯白舌主伤精、脱血夺气。
【机理分析】气血亏虚,血不荣舌,或阳气虚衰,运血无力,无以推动血液上充于舌,致舌色浅淡。
阳虚则内寒,经脉收引,使舌的血行减少,也可见舌淡。
中医诊断学--舌诊
三 舌态
正常舌态伸缩自如,运动灵活,为脏腑 机能旺盛,气血充足,经脉调匀。
舌态变化常见的有: 痿软 强硬 歪斜 颤动 吐弄 短缩
(一)、痿软舌
特点:舌体软弱无力,不能随意伸缩回旋。 意义:伤阴或气血两虚。 机理:由于气血不足,阴液
亏损,舌体肌肉筋脉失养 而废弛,致舌体痿软。
若红绛而痿软,少苔 无苔,为热病后期伤阴, 或内伤阴虚火旺;若舌干 红而痿软,为肝肾阴虚; 若淡白无华而痿软,多为 久病气血虚衰。
3 气候环境因素:舌象可随气候寒热燥湿而有相 应变化。
注意:要把生理变异与疾病前期征象区别开耒, 属生理变异者,多长期不变而无任何不适。
第二节 望舌质
舌质即舌体,望舌质包括望舌 质的神、色、形、态及舌下络脉五 个方面。舌神指舌质的荣枯。
(一)察舌神
荣舌
枯舌
舌质红活,鲜明润泽 运动灵活 正气未伤
舌质暗滞,枯涩, 运动失灵 津液耗竭 气血大亏
(三)、点剌
特征:点、刺常常并见,合称点刺舌。
点:鼓起于舌面之红色或紫红色星点,大者曰星, 小者曰点。大者红星舌,小者称红点舌。
刺:乳头增大高突形成尖峰,状如芒刺,抚之棘 手,呈红色或黄黑色点刺,亦称芒刺舌。
点刺 舌舌
点刺舌
意义:脏腑阳热亢盛或血分热盛。 可根据点刺的部位了解热在何 脏何腑,亦可察点刺颜色以估 计气血运行情况及疾病深浅程 度。
(4)其他如外伤、酒毒以及先天性心 脏病等,亦可见青紫色。
(二) 舌形
舌形变化常见的有: 老嫩 胖瘦 点剌 裂纹 齿痕
(一)、老嫩
特点:舌体坚毅苍老,纹理粗糙或皱缩,色较暗 者为老舌;舌体浮胖娇嫩,纹理细腻,舌色浅 淡者为嫩舌。
老
嫩
中医诊断学舌诊图
※②黄苔
主里(是否伤津),热证(表里).薄黄指风 热表证,黄厚指里湿热证.
※③灰苔 病重
主里热炽盛(灰干)和寒湿内盛(灰润).
※④黑苔 病重
主里热炽盛(黑干)寒湿内盛或阳虚(黑润).
34
苔色:白黄灰黑
35
3.苔形: 全苔、偏全、剥苔、花剥苔、 地图舌(边界清楚)、镜面舌.主气血和 胃气的盈亏,邪的深浅.
11
瘦薄舌
肿胀舌
12
舌淡红胖嫩
舌淡红瘦薄苔白燥裂
13
③芒刺: 邪热亢盛.蕈状乳头肿胀或高突,抚之棘
手.脏腑热盛热入营血.舌尖属心火亢盛, 舌中属胃肠热毒炽盛,舌边肝胆火盛.
14
芒 刺
15
④裂纹:主虚或邪盛正虚.热盛伤阴(舌 色红绛),血虚不润(舌色淡白苔薄白), 脾虚湿侵(舌色淡白齿痕苔滑腻)
25
※三.望舌苔
※苔质:厚薄 润燥 腐腻 ※苔色:白苔 黄苔 灰苔 黑苔 ※苔形:全苔 偏反应病邪深浅和轻重.
◆薄苔:见底(舌质),病轻邪浅,胃 气未伤. ◆厚苔:不见底,病邪在里,胃气 挟湿浊熏蒸于舌面.
27
舌苔薄厚
28
※②润燥:反映津液盈亏.
◆润苔表示津液未伤. 过润即滑苔 主虚和水湿不化. ◆燥苔津液已伤.主热盛津伤,阴虚 津亏,阳虚气不化津,燥气伤肺.过燥 为糙cao苔或燥裂苔,主津枯.
偏苔
花剥苔 地图舌
36
镜面舌
37
强硬舌 22
※③震颤:舌体不自主地颤动.主动 风.热极(色绛),肝阳化风,虚风内动 (阴和血虚)
※④歪斜:主痰瘀阻络或中风.伸舌 时舌体偏向一侧.
※⑤卷缩:舌体卷缩不能伸长或不抵 齿.主虚实.虚(气血虚和热盛阴亏).实 即寒凝筋脉(舌胖粘腻).危重.
舌诊的正确操作方法
舌诊的正确操作方法
舌诊是中医传统诊断方法之一,其操作方法如下:
1.向患者询问病史,了解病情发展过程。
2.让患者张嘴,伸出舌头,用手指或舌诊器轻轻压住舌根,让舌体自然展开。
3.观察舌面颜色、形态、舌苔和舌下脉络的变化。
4.舌面颜色分为淡红、绛红、暗红、紫色、青色等,需要观察其变化及所代表的病理意义。
5.舌头形态分为胖瘦、长短、伸缩、左右偏曲等,观察其变化并分析其病理意义。
6.舌苔分为白色、黄色、灰白色、黑色等,需要观察其厚薄和附着情况。
7.舌下脉络观察其纵横走向及分支情况。
8.根据舌面颜色、形态、舌苔和舌下脉络的变化,结合患者的症状和体征进行综合分析,确定疾病的病机和辨证论治。
需要注意的是,舌诊需要在明亮、光线充足的环境下进行,拍摄舌头照片,便于
病例记录。
同时,需要注意卫生,舌诊器等器械应当消毒。
中医舌诊图解:望舌的内容、方法及注意事项望
中医舌诊图解:望舌的内容、方法及注意事项望
望舌内容—中医望舌主要看什么?
中医望舌,主要是观察舌体、舌苔、舌下络脉三个方面。
望舌的顺序
观察舌象,一般先看舌质,再看舌苔,最后看舌下络脉。
若舌苔满布,舌质不显露时,可以先看舌苔,后看舌下。
观察舌面部位的顺序,大多从舌尖、舌边、舌中到舌根,顺序观察。
望舌下络脉方法
被观察者张口,将舌体向上腭方向翘起,舌尖轻抵上腭,使舌下充分暴露。
一般依次观察舌脉的颜色,长短、粗细形态。
刮舌验苔的方法
刮舌(也叫揩舌)验苔的方法,一般适用于较厚的舌苔,用于鉴别舌苔的有根无根以及是否染苔。
用压舌板边缘轻刮舌面,或用蘸生理盐水的纱布轻揩舌面,若舌上苔质刮之不脱,揩之不去,则为“有根苔”,多是里有实邪,正气未虚;刮之即去,根底舌质光剥,则为“无根苔”,多属正气已虚,或气阴两伤。
望舌的注意事项
(1)光线的影响
(2)饮食药物与染苔假苔的鉴别。
中医诊断学—舌诊
舌诊的临床意义
估计病情预后 舌色红活(有神),舌面薄苔(有胃、有根), 舌态正常——邪气未盛,正气未伤,预后良好 舌色晦暗(无神),舌苔剥落(无胃、无根), 舌态异常——正气亏损,胃气衰败,预后不良
意义:反映邪正盛衰及邪气深浅
薄苔——表证初起,病情轻浅,未伤胃气 厚苔——里证(内由宿食、痰浊),病情较重
转化意义:由薄转厚——邪气由浅入深,由轻到
重,病进
由厚转薄——正气邪,病退
2.润、燥苔
润苔:舌苔润泽。
津液未伤。
滑苔:舌面水分过多,伸
舌欲滴。 主寒证;主痰湿。
燥苔:干燥无津,甚则舌
苔干裂。 提示津液耗损;湿浊 内阻,津液不能上承。
湿停聚
5.瘦舌
红瘦舌 特征:舌瘦色红绛。 意义:阴虚火旺。 淡瘦舌 特征:舌瘦色淡白。 意义:气血两虚。
6.点刺舌
红点舌
芒刺舌 特征:舌的蕈状乳头增大、
高突,并形成尖锋,形如芒 刺。 意义:脏腑阳热亢盛,血分 热甚。
特征:舌的蕈状乳头增大,数
目增多,乳头内充血水肿。 意义:脏腑阳热内盛,血分有 热。
舌下络脉
正常舌脉
长度不超过舌下肉阜至 舌尖的五分之三,颜色 为淡紫色。
舌下络脉
舌脉短浅
气血不足
舌脉粗长
瘀血内阻
二、望舌苔
(一)苔质 1. 薄、厚苔
薄苔:透过舌苔能见到舌体。 见于正常人、表证。 厚苔:从舌苔见不到舌体。
见于里证。
薄厚苔
特征:薄苔—透过舌苔能隐隐见到舌体(见底苔)
厚苔—透过舌苔不能见到舌体(不见底苔)
(2)淡紫舌
特征:淡紫而
湿润
意义:阴盛阳
虚,血脉瘀滞
中医诊断学——舌诊
中医的诊断方法主要为"望、闻、问、切”四种诊查方法,统称为中医四诊。
《难经·六十一难》曰:望而知之谓之神,闻而知之谓之圣,问而知之谓之工,切而知之谓之巧。
在《伤寒论》中也曾说:"上工望而知之,中工问而知之,下工脉而知之”。
中医四诊以望诊为首,绝非偶然,而是别有深意的,正如上面所说。
今天我们学习望诊之中最重要的,也是我们最独特的知识,李氏奇效舌诊及望舌用药法。
、望舌诊病是中医四诊之中的望诊里面的最重要的一环,具有悠久的历史,可以追溯到距今三千年前的殷商时代。
最早记录舌诊者是扁鹊(公元前407年 - 公元前310年,**省任丘市人),扁鹊创立和发展了中医望闻问切四种诊查疾病的方法。
汉代*仲景的《伤寒杂病论》也将舌诊作为中医辨证论治法则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
元代《敖氏伤寒金镜录》是现存最早的第一部舌诊专著。
随着明清时期温病学派的兴起,在研究温热病的过程中,总结出一套"温病察舌”的方法,对温病的分型、分期、辨证用药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
明·王景韩《神验医宗舌镜》中说:"内有是症,外有是舌”。
为什么通过舌相就能诊查获知全身各处的疾病症状呢?中医学认为舌通过经络的循行,直接或间接的与五脏六腑相通,又与人体的四肢百骸相连。
脏腑的精气上荣于舌,脏腑的病变也必然影响精气的变化而反应在舌象上,所谓"有诸内者,必形于诸外”(出自《丹溪心法》)。
《黄帝内经》中也说"视其外应,以知其内者,当以观外乎诊于外者,斯以知其内,盖有诸内者,必形诸外”。
清·杨云峰《临证验舌法》论:"即凡内外杂证,也无一不呈其形著其色于舌。
据舌以分虚实,而虚实不爽焉;据舌以分阴阳,而阴阳不谬焉;据舌以分脏腑,配主方,而脏腑不差,主方不谬焉。
危急疑难之顷,往往证无可参,脉无可按,而惟以舌为凭。
妇女幼稚之病,往往闻之无息,问之无声,而惟有舌可验。
”又说:"舌者,心之苗也。
舌诊看病的技巧和方法
《舌诊看病的技巧和方法》
舌诊是中医诊断疾病的一种重要方法。
观察舌头的颜色是舌诊的重要内容之一。
正常的舌头颜色应该是淡红色,如果舌头颜色偏红,可能是体内有热;如果舌头颜色偏白,可能是气血不足或者体内有寒。
例如,一个人感冒后,舌头颜色可能会偏红,这表明体内有热邪。
而一个长期贫血的人,舌头颜色可能会偏白,这是气血不足的表现。
观察舌头的形态也很重要。
如果舌头胖大,边缘有齿痕,可能是体内湿气较重;如果舌头瘦小,可能是阴虚火旺。
比如,一个经常感到身体沉重、困倦的人,舌头可能会胖大,边缘有齿痕,这是体内湿气重的表现。
而一个经常口干、失眠的人,舌头可能会瘦小,这是阴虚火旺的表现。
此外,观察舌苔的情况也能提供很多疾病信息。
正常的舌苔应该是薄白而均匀的。
如果舌苔厚腻,可能是消化不良或者体内有湿邪;如果舌苔黄腻,可能是体内有湿热。
例如,一个消化不良的人,舌苔可能会厚腻;而一个患有黄疸的人,舌苔可能会黄腻。
在进行舌诊时,还需要结合患者的症状、脉象等其他诊断方法,综合判断疾病的性质和类型。
同时,舌诊也需要医生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和专业知识,才能准确地判断疾病。
中医望舌的操作方法
中医望舌的操作方法中医望舌,是中医诊断中的一种方法,又称为舌诊。
舌象可以反映人体的健康状况,因此舌象对于诊断疾病具有重要的意义。
中医望舌的操作方法,主要包括观察舌体色泽、形态、纹理和舌苔等方面。
一、观察舌体色泽观察舌体色泽是中医望舌的第一步,舌质告诉我们人体的阳气血气及其水分代谢的情况,舌质颜色往往能反映人体的健康状况,如若舌质颜色偏白,则说明人体阳气不足;若舌质颜色偏红,则说明人体阳气偏旺;若舌质颜色偏黄,则说明人体气血不畅;若舌质颜色发黑,则说明人体阴虚。
二、观察舌体形态观察舌体形态是中医望舌的第二步,舌形告诉我们人体阳气、阴气、气血状况和排泄功能等情况。
舌型各有不同,如果舌头偏大,则说明人体阳气过盛,如果舌头偏小,则说明人体阳气不足。
如果整个舌面比较宽大,则说明人体阳气旺盛,如果整个舌面比较狭长,则说明人体阳气不足。
三、观察舌体纹理观察舌体纹理是中医望舌的第三步,舌质纹理是中医辨证的重要依据之一。
舌苔的润滑情况,舌苔的厚薄,以及舌苔中的裂纹,这些都能够反映人体的健康状况。
例如,如果舌苔过厚,则说明人体热毒盛,如果舌苔比较薄,则说明人体气血不足。
四、观察舌苔观察舌苔是中医望舌的第四步,舌苔具有锐性,舌苔的颜色、厚薄、润滑度、苔色、苔纹等都会影响预后。
舌苔的厚度与脾胃运化有关,如果舌苔过厚,则说明人体脾胃不好,运化功能不良;如果舌苔比较薄,则说明人体脾胃功能较好,运化功能正常。
总之,中医望舌是一种科学有效的中医辨病方法。
中医望舌的操作方法,主要包括观察舌体色泽、形态、纹理和舌苔等多个方面。
观察舌质、舌苔、舌形和舌纹来推断人体脏腑的功能和病变情况,对于中医医术的实践具有很重要的作用。
因此,我们医护人员要认真学习中医望舌的操作方法,提高自己的诊断水平,为人民健康服务做出更大的贡献。
中医诊断丨舌诊之法
中医诊断丨舌诊之法舌诊,中医最常见的诊断手段之一。
舌为心之苗,脾之外候,苔由胃气所生。
手少阴之别系舌本,足少阴之脉挟舌本,足厥阴之脉络舌本,足太阴之脉连舌本,散舌下,故脏腑病变,可在舌质和舌苔上反映出来,舌诊主要诊察舌质和舌苔的形态、色泽、润燥等,以此判断疾病的性质、病势的浅深、气血的盛衰、津液的盈亏及脏腑的虚实等。
舌与脏腑的关系亦十分密切,其中尤与心脾为甚。
以心而言,舌为心窍,刘完素承《内经》之后,提出舌有窍论,所谓窍,并非肉眼所见才为窍,不仅指舌端味蕾上的孔窍,亦指内藏与外象之间的一种通道,即一种内在联系。
舌为心窍主要体现在心司舌体的运动,心神有病则舌运不灵,如《素问·脉要精微论》说:“心脉搏坚而长,当病舌卷不能言。
”此外,心为火脏,又主血脉,故《灵枢·经脉》曰:“脉不荣则肌肉软,肌肉软则舌萎。
”《灵枢·脉度》篇也说:“心气通于舌,心和则舌能知五味矣。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心主舌”,“在窍为舌”《千金方》:“舌主心脏,热即应舌生疮裂破,引唇揭赤。
”(卷六上·舌病第四)皆可说明舌与心的相关性。
舌为脉络汇聚之处,故舌质的变化与心的病理息息相关,因此心脉有病,首先披露于舌络。
以脾胃而言,脾足太阴之脉“连舌本,散舌下”脾主肌肉,舌为肌体,故舌与脾密切相关,如《灵枢·经脉》说:“脾足太阴之脉……是动则病舌本强,”因此有“舌为脾之外候”之说。
舌又为胃之外候,苔源于胃,由胃气薰蒸而成,然五脏皆禀气于胃,故借助舌苔可诊五脏的虚实寒热,故《灵枢·邪气脏腑病形》曰:“其浊气出于胃,走唇舌而为味。
”因此,舌的改变不仅是某一脏腑的改变,而是脏腑系列病变的显露。
此外,舌还与脾,肾等经脉有直接联系,如足少阴肾经“挟舌本”,足太阴脾经“连舌本,散舌下。
”经别和经筋方面,手少阴之别“系舌本”,足太阳之筋“结于舌本”,手少阳经筋“入系舌本”。
通过口唇和舌间接联系的有足厥阴肝经“环唇内”,《灵枢·经脉》:“肝者,筋之合也,筋者,聚于阴器而脉络于舌本也。
《中医诊断学》舌诊的内容
脾虚湿困阻滞气机食积舌苔薄腻或腻而不板滞痰热湿热暑温湿温食滞苔黄厚腻脾胃湿热气聚上泛苔白厚腻口中发甜痰浊寒湿内阻气机苔白滑腻舌苔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部或部分脱落脱落处光滑无苔可见舌质
内容
神
分类
有神 无神 淡白舌
定义及辨别
荣润红活,有生气,有光泽。 枯晦死板,无生气,失光泽。 舌色浅淡,白色偏多,红色偏少,甚至全无血色。 善候 恶候 虚证
主证
望 舌 质
舌 诊 的 内 容
望 舌 苔
气血两虚 (淡白光莹,舌体瘦薄) 阳虚寒湿 (淡白湿润,舌体胖嫩) 淡红舌 舌色淡红,白里透红,明润光泽。 正常舌象,气血调和 实热 (鲜红起芒刺,兼有黄厚苔) 红舌 舌色鲜红,较常色红。 热证 虚热 (鲜红少苔或无苔,或有裂纹) 外感热病:热入营血 (舌绛有苔或有红点、芒刺) 色 热证 绛舌 舌色深红,较红舌红。 内伤杂病:阴虚火旺 (舌绛少苔或无苔,或有裂纹) 血瘀 内伤杂病:血瘀 (舌绛少苔而津润) 舌色浅红而带蓝,或淡红而带青;紫舌分淡紫、绛紫和青紫 寒证 寒凝血瘀 (淡紫或青紫湿润) 紫舌 。(紫为红、蓝合成的颜色) 热证 热盛伤津 (绛紫而干枯少津) 舌色如皮肤上暴露之“青筋”,缺少红色,如水牛之舌。 阴寒证 寒凝阳郁 (全舌发青) 青舌 (青为淡蓝之色) 瘀血证 瘀血内阻 (舌边发青) 实证 老舌 舌质纹理粗糙,形色坚敛苍老。 老嫩 虚证 嫩舌 舌质纹理细腻,形色浮胖娇嫩。 脾肾阳虚,水湿内停 (淡白胖嫩苔水滑) 胖大舌 舌体大于正常,伸舌满口,多伴齿痕。 水湿痰阻 脾胃湿热,痰热内蕴 (舌红胖大苔黄腻) 胖瘦 气血两虚 (瘦薄而色淡) 瘦薄舌 舌体瘦小而薄。 气阴不足 阴虚火旺 (瘦薄而色红绛且干燥) (红点)温毒入血,热毒乘心,湿热蕴血分 点是突起于舌面的红色、白色或黑色星点。 红点/星舌 脏腑热极 (白点)脾胃气虚,热毒攻冲,糜烂之兆 点刺 大为星,红星舌;小为点,红点舌 形 血分热盛 (黑点)血中热盛,气血壅滞 芒刺舌 刺是突起于舌面的软刺及颗粒,高起如刺,摸之棘手。 (舌尖)心火亢盛;(舌边)肝胆火旺;(舌中)胃肠热盛 血虚:血虚不润 (淡白舌有裂纹) 舌面上出现各种形状的裂纹、裂沟。 裂纹 裂纹舌 阴血亏损 阴虚:热盛伤阴 (红绛舌有裂纹) (裂沟中有舌苔覆盖者为先天性裂纹舌) 脾虚:脾虚湿侵 (淡白胖嫩齿痕舌有裂纹) 脾虚或气虚 (淡红+齿痕) 齿痕 齿痕舌 舌体边缘有牙齿的痕迹,常与胖大舌同见。 脾虚湿盛 寒湿壅盛,阳虚水停 (淡白胖大而润+齿痕) 脾胃损伤,气血亏极 (淡白而光莹) 光莹 光莹舌 舌面光洁如镜,光滑无苔,又称“光滑舌”、“镜面舌”。 胃阴枯竭 水涸火炎,胃肾阴枯 (红绛而光莹) 气血俱虚 (久病舌淡而痿) 久病:虚损 软 痿软舌 舌体软弱无力,而不能随意伸缩回旋。 阴亏已极 (久病舌绛而痿) 暴病:热灼 热灼津伤 (新病舌干红而痿) 热入心包,舌无主宰;高热伤津,筋脉失养(舌红绛少津) 外感:热邪 硬 强硬舌 舌体板硬强直,失其柔和而运动不灵。 风痰阻络,舌脉失养。 (舌胖苔厚腻) 内伤:风痰 中风或中风先兆。 (舌淡红或青紫,舌强语言謇涩) 肝风夹痰 肝风发痉 (舌紫红势急者) 歪 歪斜舌 伸舌时舌体偏向一侧,或左或右。 痰瘀阻络 中风偏枯 (舌淡红势缓者) 血虚生风 (舌质淡白而颤) 虚损 态 颤 颤动舌 舌体震颤抖动,不能自主。 阴虚动风 (舌红少苔而颤) 动风 热极生风 (舌质红绛而颤) 寒凝筋脉,舌脉挛缩 (舌淡白或青紫而湿润) 热盛伤津,舌脉挛急 (舌红绛干燥而短缩) 缩 短缩舌 舌体紧缩不能伸长。 危重征候 痰浊内阻,经气阻滞 (舌胖苔滑腻而短缩) 气血亏极,舌失充养 (舌淡白胖嫩而短缩) 吐舌:舌伸出口外,不立即回缩。 疫毒攻心或正气已绝 (吐舌) 吐 吐弄舌 心脾有热 弄舌:舌反复吐而即回,或舌舐口唇四周,掉动不宁。 中风先兆或小儿智力发育不全 (弄舌) 实热内踞,痰火扰心 (舌色深红,舌体肿满,坚敛干燥) 纵 弛纵舌 舌体伸长于口外,回缩困难,流涎不止。 实热、气虚 气虚之证 (舌体舒宽,麻木不仁) 薄苔 苔质的薄厚,以“见底”和“不见底”为标准。 病邪的盛衰 外感表证,内伤轻证;正常舌苔 薄厚 厚苔 透过舌苔能隐隐看到舌质者为薄苔;“不见底”者为厚苔。 病势的进退 痰湿食积,病邪入里 润苔 舌苔润泽有津,干湿适中,不滑不燥。 正常舌苔;津液未伤 津液的盈亏 阳虚而痰饮水湿内停 滑苔 舌面水分过多,伸舌欲滴,扪之湿滑。 润燥 邪气的进退 热盛伤津、燥气伤肺;阴液亏耗;阳虚气不化津 燥苔 舌苔水分特少,望之干枯,扪之无津,甚则舌苔干裂。 糙苔 舌苔干结粗糙,津液全无,扪之糙手,甚则颗粒粗糙如砂石。 热盛伤津之重证 脾虚湿困,阻滞气机,食积 (舌苔薄腻,或腻而不板滞) 湿浊内蕴 痰热湿热,暑温湿温,食滞 (苔黄厚腻) 腻苔 苔质致密,颗粒细腻,中厚边薄,如涂有油腻状粘液,揩之不去。 阳气被遏 脾胃湿热,气聚上泛 (苔白厚腻,口中发甜) 腻腐 痰浊寒湿,内阻气机 (苔白滑腻) 苔质疏松,颗粒粗大,边中皆厚,如豆腐渣堆积舌面,揩之易去。 阳热有余 食积胃肠,痰浊内蕴 (腐苔) 苔质 腐苔 (脓腐苔:舌上粘厚一层,有如疮脓) 蒸腾食浊 内痈(肺痈:白腐苔;胃痈:黄腐苔;肝痈:灰紫腐苔) 舌苔全部或部分脱落,脱落处光滑无苔,可见舌质。 胃气阴虚 阴虚 (舌红苔剥或地图舌) 剥落 剥苔 根据舌苔剥脱的部位分:前剥苔,中剥苔,后剥苔。 气血两虚 血虚或气血两虚 (舌淡苔剥或类剥苔) 根据舌苔剥脱的范围分:花剥苔,镜面舌,地图舌;类剥苔 判断预后 正气已伤,痰浊未化 (花剥而兼腻苔) 全苔 舌苔遍布舌面。 邪气散漫,痰湿中阻 邪入未深,胃气先伤 (舌苔偏于舌尖部) 偏全 舌所候脏腑 外邪虽退,胃滞依然 (舌苔偏于舌根部) 偏苔 舌苔仅布于舌面之某部位。 有邪气停聚 素有痰饮,胃肠积滞 (舌苔仅见于舌中) 肝胆湿热,半表半里 (舌苔偏左或偏右) 真苔 舌苔的真假,以有根无根为标准。 判断疾病的 新病真苔,为胃气壅实,病较深重;久病真苔,为胃气尚存 真假 假苔 苔紧贴舌面,刮之难去为真苔;苔不着实,刮之即去为假苔 轻重与预后 新病假苔,为邪浊渐聚,病情尚轻;久病假苔,为胃气匮乏 (薄白润苔)正常舌象;表证初起;里证病轻;阳虚内寒 薄白苔 苔白而薄,透过舌苔可以看到舌体。 (薄白滑苔)外感寒湿;脾肾阳虚,水湿内停 正常舌象 (薄白干苔)外感风热 白苔 表证寒证 (苔白厚腻)湿浊、痰饮、食积 湿证热证 厚白苔 苔白而厚,透过舌苔不能看到舌体。 (苔白厚干)热盛伤津 (苔白如积粉--积粉苔)瘟疫或内痈,为湿浊与热毒相结 苔色 按颜色分 淡/微黄苔、深/正黄苔、焦/老黄苔 淡黄热轻,深黄热重,焦黄热结 薄黄苔:苔黄而质薄。 热势轻浅,风热表证或风寒入里化热 黄苔 里证热证 按苔质分 黄滑苔:苔淡黄而润滑多津。 阳虚寒湿之体,痰饮聚久化热;气血亏虚,复感湿热 黄腻苔:苔黄而质腻。 湿热或痰热内蕴,或食积化腐 苔灰黑而燥裂。 里热炽盛 (里热证)热极津枯 灰黑苔 润燥辨寒热 苔灰黑而滑润。 阴寒内盛 (寒湿证)阳衰寒盛,痰饮内停
中医诊断学之望诊——舌诊
中医诊断学之望诊——舌诊中医诊断学之望诊——舌诊【【舌象与诊断】】观察舌头的色泽、形态的变化来辅助诊断及鉴别的一个简单有效的方法。
舌诊为望诊重点内容之一。
舌为心之苗,脾之外候,苔由胃气所生。
脏腑通过经脉与舌相联系,手少阴(心经)之别系舌本,足少阴(肾经)之脉挟舌本,足厥阴(肝经)之脉络舌本,足太阴(脾经)之脉连舌本,散舌下,故脏腑病变,可在舌质和舌苔上反映出来,舌诊主要诊察舌质和舌苔的形态、色泽、润燥等,以此判断疾病的性质、病势的浅深、气血的盛衰、津液的盈亏及脏腑的虚实等。
1、正常舌象:舌体柔软,活动自如,颜色淡红,舌面铺有薄薄的、颗粒均匀、干湿适中的白苔,常描写为“淡红舌、薄白苔”。
观舌,主要是观察舌质和舌苔两个方面的变化。
舌质,又称舌体,是舌的肌肉脉络组织。
舌苔,是舌体上附着的一层苔状物,有胃气所生。
所谓“胃中生气”是指脾健运化,胃主受纳(即认为是人体消化机能正常),脾胃生理功能正常则舌上可现一层薄润的舌苔。
机体在疾病病理变化过程中,阴阳的盛衰,气血的调和,津液的存亡,均可直接反映在舌苔变化中,察舌苔的变化,即可知脏腑盛衰(内脏器官病变)、病邪凶吉进退(疾病严重程度)。
2、裂纹舌:舌面见多少不等,深浅不一,形状各异的裂纹,称裂纹舌。
裂纹舌主病:裂纹舌多为阴虚热盛之证。
(1)热盛伤阴,多为红绛舌有裂纹;(2)血虚不润,多为淡白舌有裂纹,(3)脾虚湿浸,多舌质淡白胖嫩,边有齿痕,又有裂纹。
治宜滋补阴精,益气生津;补脾渗湿;补阴泻火;清热润燥。
另外,裂纹舌指舌质之裂纹,也指舌苔之裂纹;在辩证时,应从苔的干润来辨,若因干而裂,为外感疾病热灼津伤,燥热严重。
若苔上有津而裂,多为气虚所致。
舌上浅裂纹主要是由于舌粘膜萎缩,使舌的纵纹或横纹透出表面而形成,舌的深裂纹则为较严重的舌萎缩性病变,使舌上皮层失去正常结构,部分乳头变扁平而融合,部分则萎缩断裂形成裂纹,在其下可见到有增厚的疤痕收缩现象。
《辨舌指南·辨舌之质本》认为平人之舌无纹,有纹为血衰,裂纹多少深浅,反映血衰之甚微;舌生横裂纹为素体阴亏,如冰片纹,多为老年阴虚;舌绛无苔或有横直纹而短小者,为阴虚液涸;舌见裂、断纹如人字,川字,属胃燥液枯而实热内逼;舌红见人字纹,乃邪初入心。
中医诊断学-舌诊
舌尖-心肺 舌中-脾胃 舌边-肝胆 舌根-肾
望舌注意事项
1.光线充足,自然光线 2.自然伸舌,不可用力太过 用力或时间过长-充血 3.辨别染苔 ➢ 牛奶、乳汁-白 ➢ 花生、瓜子、杏仁、黄豆-腐腻苔 ➢ 咖啡、色酒果汁、杨梅-黑褐色 ➢ 蛋黄、V、柿子、桔子、有色糖果-黄色 ➢ 药物等
3)瘦薄:多见于气血两虚、阴虚火旺
4)裂纹:多见于热盛、气血不足(先天裂 纹舌除外)
5)齿痕:多见于脾虚 6)芒刺:多见于邪热内盛
(3)望舌态
1)强硬:多见于中风先兆
2)痿软:多见于气血虚极、阴亏至极、热灼 津液
3)颤动:多见于热极生风、肝风内动、酒 精中毒、心脾两虚
4)歪斜:多为中风或中风先兆
5)吐弄:多为小儿智力发育不良 6)短缩:多为热病(天生舌短者除外)
2.望舌苔
(1)望苔色 1)白苔:多主表证、寒证、湿证 • 表证-薄白苔 • 寒证-白厚苔 • 湿证-白腻苔
2)黄苔:多主热证、里证(从黄的程度辨别 热的的轻重)
薄黄
黄厚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焦黄
黄腻
3)灰苔:多主痰湿、里证 4)黑苔:主里热重证、寒盛证
(2)望苔质
1)厚薄: 薄苔为疾病初起,厚苔为病情较重。 由薄变厚-病情由轻转重 由厚变薄-病情由重转轻
2)润燥:表示体内津液的盈亏 由润转燥-热势加重,津液耗伤,病情发展 由燥转润-热邪渐退,津液恢复,病情好转
3)腐腻: 苔质颗粒粗大,疏松而厚,刮之易去-腐苔 颗粒细腻,粘滑不易刮去-腻苔
4)剥落:-胃气胃阴之存亡 苔全部退去,舌面光洁如镜-光剥苔(镜面舌) 舌苔部分剥落,界限清楚-花剥苔 大面积脱落,形似地图-地图舌
3.舌诊的临床意义
舌诊脉诊的正确操作方法
舌诊脉诊的正确操作方法
舌诊和脉诊是中医辨证的两种常用方法,具体的正确操作方法如下:
1.舌诊:
- 患者在舌诊前不要进食辛辣刺激性食物,以及不要刷牙或清洗舌面。
- 患者应当坐直,并伸出舌头,保持舌面正对着医生。
- 医生应当观察舌体的色泽、形状、舌苔和湿润程度等。
舌的色泽包括淡红、暗红、紫红、淡白、淡黄等。
舌的形状有正常、胖大、瘦长、弯曲等。
舌苔的颜色有白色、黄色、黑色等。
- 舌脉诊时,医生可以用察舌一查看舌苔,然后用经络学说解释它的疾病变化。
2.脉诊:
- 患者应当放松,坐或躺下,将手放在患者腕部的尺侧,医生应当使用中指进行触诊。
- 医生应当按照顺序对左右手的经络进行触诊,包括手少阴心经、手太阳小肠经、手厥阴心包经、手阳明大肠经、手少阳三焦经、手太阴肺经、手太阳胃经。
- 医生应当观察脉搏的强弱、紧缩程度、频率和规律性等,以及检查脉搏是否有其他异常,如浮脉、沉脉、滑脉、芤脉等。
- 完成脉诊后,医生应当将触诊到的信息与中医理论相结合,进行中医辨证分析。
需要注意的是,舌诊和脉诊都需要经过临床实践的积累和专业的培训才能准确判断。
在进行舌诊和脉诊时,医生应当全面观察患者的病情,并结合其他症状和体
征进行综合分析。
同时,患者在接受舌诊和脉诊时应当积极配合医生,以便获得准确的诊断结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临床意义:邪气有余,实证
专业资料
27
(一)胖、瘦舌
专业资料
特点:舌 体比正常 舌瘦小而 薄,称为瘦 薄舌。
临床意义: 气血两虚, 阴虚火旺
胃由心脾发生,如“地上之微草”—薄白
苔。肝充筋柔—舌运动灵活。肾元充足—
舌润。脾旺肌丰—舌体饱满。正常舌象为
五脏充足,气血安和之象。
➢生理变异:性别年龄、体制禀赋、气候环
境、生活习惯。
专业资料
13
第二节 望舌质
舌质:即舌的本体,故又称舌体,是 舌的肌肉和脉络组织。望舌质包括望 舌体的神色形态及舌下脉络。
舌质正常形态:淡红荣润,柔软 灵活,干湿适中,舌下脉络不粗胀, 分枝无瘀点。
专业资料
14
望舌质的主要内容
舌神 :荣、枯 舌色:淡红、淡白、红、绛、紫
舌形:老嫩、胖瘦、点刺 、 裂纹、齿痕
舌态 :萎软、强硬、歪斜、 颤动、吐弄 、短缩
专业资料
15
一、舌神
➢特征:红活明润,运动灵敏——荣;
枯槁晦暗,运动呆板——枯。
3.气血津液与舌象:舌为富含血脉的肌
性器官,赖气血及津液的盈亏和运行状态影响
舌形、舌色。
专业资料
7
脏腑经络与舌象
专业资料
8
3.舌诊的方法
1.方法:
➢ 舌诊体位:坐位或仰卧位 ➢ 伸舌姿势:自然平伸,舌尖略向下,
以充分暴露舌体。
➢ 察舌顺序:舌尖——中——侧——根,
舌质——舌苔
➢ 辅助手法:四诊合参,扪、擦、问、
望舌质:色、形、态、舌下络脉
苔质
望舌苔
苔色
舌象分析与舌诊意义
专业资料
3
第一节 舌诊概说
1.舌的组织结构——组织形态
舌肌
纵方横向垂肌直纤三维(柔软灵活)
舌
(肌性器)
肌富肉,间血血供管充丰足(淡红鲜明)
(组织结构)
丝状乳头:呈现乳白色 薄白
舌 乳头 覃状乳头:突出之圆点 而润
(黏膜褶皱) 轮廓乳头 叶状乳头
元苔,为虚热证。
专业资料
21
(四)绛舌
【舌象特征】较红舌颜色更深,或略带暗红色。
专业资料
22
➢【临床意义】主里热亢盛、阴虚火旺。 ➢【机理分析】绛舌多由红舌进一步发展
而成。其形成的原因是热入营血,气血 沸涌,耗伤营阴,血液浓缩而痕滞,虚 火上炎,舌体脉络充盈,故舌呈络色。
舌绛有苔,多属温热病热入营血,或脏 腑内热炽盛。
绛色愈深,热邪愈甚。
舌绛少苔或无苔,或有裂纹,多属久病 阴虚火旺,或热病后期阴液耗损。
红舌与绛舌多见于基础代谢增高之疾病,如 感染、甲亢、高血压、糖尿病。
专业资料
23
(五)紫舌
➢【舌象特征】全舌呈现紫色,或局部现青紫斑点。舌
淡而泛现青紫者,为淡紫舌;舌红而泛现紫色者,为 紫红舌;舌络而泛现紫色者,为络紫舌;舌体局部出 现青紫色斑点,大小不等,不高于舌面者,为斑点舌。
中医诊断学
第三章 舌诊
专业资料
1
概述
概念:舌诊是观察病人舌质和舌苔的变化
以诊察疾病的方法,是望诊的重要内容,是中 医诊法的特色之一。
历史渊源:
➢最早记载见《黄帝内经》 ➢元代舌诊专著《敖氏伤寒金镜录》 ➢近代开展了舌诊现代化、客观化的研究,
专业资料
2
舌诊目录
舌诊概说
舌的形态结构 舌诊原理 舌诊方法与主义事项 舌诊的内容和正常舌象
与味觉有关
专业资料
4
专业资料
5
2.舌的结构划分
专业资料
6
2.舌诊的原理
1.舌的别系
舌本,散舌下,舌为心之苗;足太阴脾经连舌
本,舌为脾之外候;足少阴肾经络舌本,肾藏
精,在液为唾;脾在液为涎,均为津液组成部
分,关系着舌体之润燥,反映脾肾的功能。
手太阴肺经上咽喉与舌本相连。
红舌可见于整个舌体,亦可只见于舌尖,舌两边。
专业资料
20
➢【临床意义】主实热、阴虚。 ➢【机理分析】由于血得热则循行加速,舌体
脉络充盈;或因阴液亏乏,虚火上炎,故舌 色鲜红。
舌色稍红,或仅舌边尖略红,多属外感风
热表证初起;
舌体不小,色鲜红,多属实热证。 舌尖红,多为心火上炎; 舌两边红,多为肝经有热。 舌体小,舌鲜红少苔,或有裂纹,或红光
闻。
专业资料
9
舌诊的方法
专业资料
10
4.舌诊注意事项
2.注意事项
➢光线:以白天充足、柔和的自
然光线为佳。
➢染苔:排除食物及药对舌象的
影响。
➢口腔:牙齿残缺、镶牙和张呼
吸等因素均可影响舌象。
➢季节与时间的影响
专业资料
11
5.舌诊的内容与正常舌象
1.舌诊的内容
➢舌体:舌的肌肉脉络组织—脏腑虚实,
气血盛衰—神、色、形、态。
紫舌多见于:静脉郁血,血流缓慢,血粘度增高, 毛细血管扭曲畸形,脆性增高及缺氧、红细胞增 多,色素沉着,多见于肝胆、心肺病。
专业资料
25
三、舌形:指舌质的形状,包括老嫩、 胖 瘦、点刺、裂纹等方面的特征。
(一)老、嫩舌 特征:纹理 细腻,浮胖 娇嫩。
临床意义: 正气不足, 虚证。
专业资料
26
苍老舌—纹理粗糙,坚敛苍老;
专业资料
18
意义:气血两虚,阳虚寒湿。 淡白瘦瘪——气血两虚; 淡白胖嫩——阳虚寒湿; 淡白干枯——阳不化津; 淡白光莹——脾胃之气衰败; 枯白舌——脱血夺气。 病理:贫血营养不良,内分泌失调,新 陈代谢偏低畏寒,末梢血管收缩,血液 充盈减少、变慢,如席汉氏,粘液水肿。
专业资料
19
(三)红舌
➢【舌象特征】较正常舌色红,甚至呈鲜红色。
专业资料
24
➢【临床意义】主血行不畅。 ➢【机理分析】紫舌多由淡白舌或红络舌发展而
成,故其主病即是在淡白舌或红绛舌的基础上 出现气血运行不畅的病理改变。 全舌青紫者,其病多是全身性血行瘀滞; 舌有紫色斑点者,可能是瘀血阻滞于某局部, 或是局部血络损伤所致。 舌色淡红中泛现青紫者 淡紫舌 紫红舌 绛紫舌
➢意义:荣——有神,正气盛,病轻,
预后良;枯——无神,正气衰,病重, 预后差。
专业资料
16
二、舌色(舌质色颜色:淡红、淡白、红绛、
青、紫)
淡红舌 1.特征:淡 红润泽,白里 透红。 2.意义:健 康人或病情轻 浅,气血未伤。
专业资料
17
(二)淡白舌
➢特征:舌色浅淡,白多红少——淡
舌;舌色枯白,全无血色——枯白舌
➢舌苔:舌面附着一层苔状物(舌粘膜上
皮角化和代谢产物)乃脾胃之气,蒸腾
胃中食浊,凝聚舌面而成—病邪的深浅,
邪正的消长—色、质、分布。
➢舌下络脉:特殊情况下诊察,了解长短、
粗细、形状、颜色。
专业资料
12
2.正常舌象
➢特征: “淡红舌,薄白苔”
➢原理: “舌为心苗”,心居肺内,“火
藏金内”—舌淡红。苔为胃气生发外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