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三角大都市区发展都市农业的必要性分析

合集下载

珠江三角洲区域规划与城市发展

珠江三角洲区域规划与城市发展

珠江三角洲区域规划与城市发展珠江三角洲是中国最为发达的地区之一,也是一个充满活力的经济中心。

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珠江三角洲的城市发展也呈现出了蓬勃的态势。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探讨珠江三角洲的区域规划与城市发展,并讨论其对经济社会的影响。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珠江三角洲的地理位置和特点。

珠江三角洲位于中国南方,涵盖广东省的广州、深圳、东莞等城市,以及香港和澳门特别行政区。

这个区域地势平坦,水网密布,资源丰富,气候宜人。

这些特点为城市的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区域规划是城市发展的基础,它涉及空间布局、交通网络、产业布局等多个方面。

在珠江三角洲,区域规划的目标是实现城市的协调发展和资源优化配置。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和政策。

例如,建设高速铁路和高速公路网,加强城乡融合发展,推动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等。

城市发展是由区域规划所引导的,它涉及经济增长、人口流动、公共服务等方方面面。

珠江三角洲的城市发展以工业化为基础,并逐渐转向服务业和创新型产业。

这使得这个地区成为了中国的经济引擎之一。

例如,深圳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前沿城市,经济快速增长,成为了全球创新中心之一。

而广州则是中国南方地区的贸易中心,拥有丰富的商业资源。

城市发展对经济社会的影响是多方面的。

首先,它推动了就业机会的增加。

随着城市的发展,更多的企业和服务业涌入,为居民提供了更多的工作机会。

其次,城市发展也带动了人口的流动和社会发展。

许多人从农村移民到城市,寻找更好的生活和机会。

这也带动了城市社会的多元化和文化交流。

最后,城市发展也对环境产生了影响。

城市的快速扩张和工业化带来了环境污染和资源消耗的问题。

因此,城市发展应该注重环保和可持续发展。

尽管珠江三角洲在区域规划和城市发展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也面临一些挑战。

首先,人口过剩和城市扩张带来了基础设施压力。

例如,交通拥堵和住房短缺是当前城市发展中的热点问题。

其次,环境污染和资源匮乏也给城市发展带来了负面影响。

有关珠三角地区发展都市农业的若干问题分析

有关珠三角地区发展都市农业的若干问题分析

有关珠三角地区发展都市农业的若干问题分析作者:何格忠来源:《中国农资》2013年第06期摘要:本文以都市农业的相关理论为基础,探讨了都市农业的内涵及其构成,并就珠三角地区都市农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若干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一系列对策,以推动珠三角地区都市农业的进一步发展和完善。

关键词:珠三角地区;都市农业;发展随着珠三角地区的不断发展,该地区已经形成了一个大都市区域,因此,发展珠三角地区的都市农业具有其可行性与必要性。

从都市农业的功能方面来看,都市农业可为城市居民提供舒适环保的生活环境、优质的农副产品以及休闲的旅游空间。

由此可见,从市场需求方面而言,都市农业满足了城市居民对于上述三方面的需求,而如今的珠三角地区对于上述三方面的市场需求均呈现显著的上升趋势。

因此,很有必要在珠三角地区发展都市农业。

1 都市农业的内涵及其构成有关都市农业这个概念最早是在1935年由日本学者青鹿四郎所提出的。

所谓的都市农业,即在都市工商业及住宅等区域内或都市外围所分布的形态较为特殊的农业。

通常而言,这些区域内的农业组织常常需要依附于都市经济,会受到都市经济势力的直接影响。

都市农业的主要经营产业包括鸡、奶、鱼、新鲜蔬菜以及果树等等,因此,专业化与集约化生产程度均相当高,此外,都市农业还涉及到了麦、稻、水产及畜牧业等的复合式经营。

一般来说,都市农业区域的范围为整个都市面积的两到三倍。

也就是说,都市农业是一种专门负责失误及燃料生产、加工与销售的产业,其主要面向的是城镇以及城市的日常消费需求,通过城市内部及其周围分散的土地及水域,采用集约化生产方式来进行多样性谷物及动物的生产。

结合我国社会及经济的特点,现阶段我国都市农业既依托于都市,又服务于都市,并集生产、生活、生态、科、教、文于一体,是一种新型农业形态,也是我国现代化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更是都市经济、社会、文化及生态的主要组成部分,其不仅满足了都市人民对于农副产品方面的需求,更为都市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支撑与服务。

都市农业与城市农业发展

都市农业与城市农业发展

都市农业与城市农业发展随着人口的增长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都市农业与城市农业的发展成为了一个备受关注的问题。

都市农业指的是种植和养殖业在城市内进行的现代农业形式,而城市农业则是在城市周边进行的传统农业活动。

尽管两者都是在城市环境中开展农业活动,但由于发展方式和规模不同,都市农业和城市农业在发展过程中也存在一些差异。

首先,都市农业注重科技与创新。

由于城市农业空间有限,土地资源稀缺,都市农业需要通过科技手段提高生产效率。

种植业利用大棚、屋顶、墙壁等垂直种植模式进行规模化生产,养殖业采用智能化设备进行养殖管理。

同时,都市农业还借助先进的信息技术进行精细化管理,通过气候感知、精确喷灌等手段提高农业生产的精准度和智能化程度。

其次,都市农业注重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城市农业由于规模较小,往往以传统的耕作方式进行农业生产,使用化肥农药较多,容易对环境造成污染。

而都市农业则利用城市废弃资源进行有机肥料和能源的生产,实现农产品的无公害或有机生产。

同时,都市农业还更加注重农产品的品质和安全,通过空气净化、灯光调控等手段保障农产品的优质。

再次,都市农业与城市农业的市场定位不同。

由于城市人口的消费需求日益多样化,都市农业更加注重农产品的品牌营销和差异化发展。

都市农业通过打造农产品品牌,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和溢价能力;通过互联网销售和线下超市合作等方式,拓展销售渠道,提高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而城市农业则更多地面向城市周边的居民供应农产品,市场定位相对较为简单。

最后,都市农业与城市农业的政策支持程度也存在差异。

随着人们对绿色食品的需求增加,政府对都市农业的支持力度逐渐加大。

一些城市为了提高食品自给率和减少运输成本,纷纷出台相关政策,支持都市农业的发展。

而城市农业由于规模较小,政府对其支持力度相对较小。

综上所述,都市农业与城市农业发展虽然有一定的区别,但都面临着人口增长和资源有限的共同挑战。

随着科技和创新的不断进步,都市农业和城市农业的融合发展将成为未来农业发展的重要方式。

珠江三角洲新农村建设面临的问题与对策探讨

珠江三角洲新农村建设面临的问题与对策探讨

珠江三角洲新农村建设面临的问题与对策探讨摘要珠江三角洲地区农村城镇化已处于较高水平,但在推进城乡统筹发展、建设新农村过程中,也面临着几个亟待破解的难题,包括:资源匮乏、规划滞后、产业弱质、环境污染严重、产权不明晰、体制不完善、农村劳动者素质低、精神文明建设落后等,急需通过土地整理、统筹规划、农村产业转型升级、综合体制改革、加强环保工作、提高农村劳动者素质和就业创业能力、突出抓好生态文化和精神文明建设来加快推动其新农村建设的步伐。

关键词新农村;问题;对策;珠江三角洲珠三角,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毗邻港澳,具有良好的区位条件,是我国改革开放的前沿地区之一,经济发展日新月异。

它较早地突破了工农对立、城乡分割的二元化社会经济结构,走向工农业、城乡协调发展,加快了农村城镇化、现代化的进程。

珠三角的农业人口比例较低,根据全国第五次人口普查统计,珠三角地区城镇人口比例为67.71%,珠三角地区实际上已经实现了城市化(城市化的指标为城镇人口占总人口比重达到50%以上)(王冰,2004),2005年珠三角人均GDP为4.025 9万元,东莞、顺德等地人均GDP均则超过了8 000美元。

但是,近年来珠三角在推进城乡统筹发展、建设新农村过程中,也遇到了几个亟待破解的难题。

1当前存在和面临的问题1.1土地资源短缺以及土地流转引发的问题随着珠三角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深,土地资源的稀缺性日渐突出,后备土地资源日渐紧张,出现用地需求量和供给量严重失衡。

而近年来一次性补偿的土地征用造成了大批农民失去了生活保障,虽然政府在土地流转政策等方面给予了一些有别于其他地区的优惠政策,然而失地农民的生活问题和长远就业问题十分棘手和突出。

据不完全统计,广东省目前因农村耕地被征用而失地的农民已多达280余万人,其中大部分集中在珠三角地区(段羡菊等,2006)。

农村耕地被征用数量大量增加,大批农民“洗脚上田”,坐等“分红”。

在深圳、东莞等农村,许多农民仰仗“分红、食利、收房租”可以过上很舒服的日子,他们宁愿赋闲在家也不愿意出去工作。

都市农业的优势与劣势引用

都市农业的优势与劣势引用

都市农业是指在城市内部或附近开展的农业活动,它与传统农业相比具有一些独特的优势和劣势。

下面将详细介绍都市农业的优势和劣势。

一、优势1. 资源利用效率高:都市农业可以充分利用有限的土地和水资源。

通过垂直种植、屋顶种植等方式,可以实现土地的多层次利用,大幅提高土地的利用效率。

此外,都市农业还可以通过循环利用废弃物、利用雨水等手段,有效节约水资源。

2. 城市自给自足:都市农业可以在城市内部生产食品,满足部分城市居民的食品需求。

这有助于减少对食品的长途运输,降低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提高城市的食品安全性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3. 环境改善:都市农业可以改善城市环境质量。

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有助于净化空气。

同时,都市农业还可以减少城市热岛效应,降低城市气温,并吸收雨水,减少城市内涝的发生。

4. 教育意义:都市农业有助于提高居民对食品生产过程的了解和认识。

通过参与耕种、养殖等活动,人们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食品的生产过程,增强食品安全的意识,培养环保意识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二、劣势1. 土地限制:都市农业受到城市土地的限制,可供农业使用的土地面积有限。

在城市内部,土地价格高昂,很难获得足够的土地用于农业生产。

因此,都市农业的规模和产量相对有限。

2. 技术需求高:都市农业需要运用先进的技术手段,包括垂直种植技术、灌溉技术、光照控制技术等。

这些技术的应用和维护需要专业知识和高成本,对从业者的要求较高。

3. 经济效益不稳定:由于都市农业的产量相对较小,市场竞争激烈,经济效益不稳定。

同时,都市农业的产品价格相对较高,消费者的购买能力有限,也限制了都市农业的发展。

4. 病虫害防控困难:都市农业受到城市环境的影响,容易受到病虫害的侵袭。

由于城市中生态环境复杂多样,病虫害的预防和防控工作较为困难,需要投入更多的人力和物力。

综上所述,都市农业在资源利用效率、城市自给自足、环境改善和教育意义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

然而,土地限制、技术需求高、经济效益不稳定和病虫害防控困难等问题也是都市农业面临的挑战。

珠江三角洲农业地理教案:探讨这个现代化都市背后的农耕文化

珠江三角洲农业地理教案:探讨这个现代化都市背后的农耕文化

珠江三角洲位于我国南方,是中国最早进入近代工业化、现代化的地区之一,以东莞、深圳、广州、佛山、珠海、中山六市为核心的“珠江三角洲城市群”是中国现代化都市的典型代表,占有全国GDP的1/7。

但是,这个现代化都市背后的农耕文化也让人不得不关注。

一、珠江三角洲农业地理教案的编写背景农业地理是地理学的一个主要分支,它通过研究各种环境下不同农作物的种植、生长、分布等规律,探究人类与自然之间的关系。

而珠江三角洲地区作为我国重要的农业区域之一,其农业生产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气候、土地、水源、人类活动等。

农业地理教案的编写,一方面有助于教师更好地教授相关知识,另一方面也能让学生更全面地了解该地区的农业生产情况,以及农耕文化对于这个现代化都市的影响。

因此,编写珠江三角洲农业地理教案是有必要的。

二、珠江三角洲的自然环境和农业特点珠江三角洲的自然环境非常适宜农业生产。

由于地处南亚热带,气候温暖潮湿,年平均气温在20℃左右,灌溉条件良好,365天全年有150天以上的雨季,故而该地区具有良好的生产条件,被誉为“鱼米之乡”。

农业是珠江三角洲地区的传统产业之一,该地区的经济发展离不开农业,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仍然是珠江三角洲地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该地区,种植业是重要的农业领域。

主要种植水稻、小麦、蔬菜、水果等农作物,种植规模较大,年产量较高。

与此同时,珠江三角洲的渔业也相当发达,渔业资源种类繁多,从内陆淡水鱼类到海岸带海产品都有部分产出。

因为天然渔场资源的优越,农村经济渐入优于城市。

珠江三角洲地区设有多个水产科学研究机构,积极开展水产科研和育苗等方面的研究。

三、农耕文化的影响作为中国南方农业文化的代表,珠江三角洲地区有着丰富的农耕文化积淀。

在农业生产的方面,珠江三角洲地区的人们继承和发扬了许多传统的农耕文化,如草编、纺织、植树造林、畜牧等。

这些农耕文化不仅有助于传承和保护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农业文化,还有利于提高农民的生产技术和劳动技能。

珠三角区域经济发展现状与趋势分析

珠三角区域经济发展现状与趋势分析

珠三角区域经济发展现状与趋势分析
珠三角是指中国广东省东部的珠江三角洲地区。

该地区拥有发达的经济、交通和制造业等优势,是中国最具活力的地区之一。

这是珠三角区域经济发展现状与趋势分析:
1.现状
珠三角地区的制造业是全国最为发达的制造业集群之一,主要集中在珠海、深圳、广州、东莞等城市。

另外,珠三角还具有出色的交通和物流优势,其中的珠江水道更是成为南中国海沿岸较为便捷的交通走廊。

除此之外,珠三角的商贸业也发展迅速,北京路步行街等商圈在全国享有很高的知名度。

2.趋势
珠三角区域正逐步朝着产业升级转型的方向发展,转向智能制造、绿色制造等环保技术及高附加值产品。

同时,政府也加大了对产业升级的支持力度,推动企业创新转型,提高科技含量。

此外,珠三角地区未来还将增强自主创新、文化产业的发展,以及更加深入一带一路倡议中的机遇。

珠三角地区拥有得天独厚的地理、经济和文化资源,未来的发展前景广阔。

可以预见,今后该地区将继续在全国乃至全球范围内保持重要地位,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之一。

都市农业的优势与劣势引用

都市农业的优势与劣势引用

都市农业的优势与劣势引用都市农业是一种在城市内部进行农业生产的模式,它通过利用城市空地、立体农业、生态农业等方法,在城市中实现粮食、蔬菜、水果等农产品的生产。

都市农业具有以下优势和劣势。

都市农业的优势:1. 资源利用效益高:都市农业利用城市空地和废弃土地进行农业生产,充分利用城市资源,提高土地资源利用效率。

例如,在屋顶、阳台、立体空间等利用垂直种植系统,可以大幅度增加土地利用效益,提高农产品产量。

2. 增加食品供应:都市农业能够在城市内实现农产品的生产,使城市居民能够获得更加新鲜、优质的农产品,缩短供应链,减少农产品的运输距离和时间,提高产品的新鲜度和品质。

3. 有利于环境保护:都市农业能够有效减少农业生产对环境的污染。

它采用生态农业和有机农业的方式进行生产,避免了化学农药和化肥的使用,减少了土壤和水源的污染。

同时,都市农业还能够通过植物的光合作用,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减少城市空气污染。

4. 刺激经济发展:都市农业能够促进城市经济的发展。

它可以为城市创造就业机会,提升居民的收入水平。

同时,都市农业还可以吸引游客观光,推动城市旅游业的发展。

此外,都市农业还能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如农业科技、农业装备等,形成产业链。

5. 提高食品安全:都市农业在生产过程中严格控制化学农药和化肥的使用,采用有机种植方式,减少农产品中农残的含量,保障食品安全。

此外,都市农业距离市民较近,消费者能够更加直接地了解农产品的生产过程,增加了对农产品的信任度和安全感。

都市农业的劣势:1. 土地成本高:由于城市土地资源有限且价格较高,都市农业在地理位置选择上受到限制,土地成本较高,不利于农业的发展。

2. 水资源供应紧张:城市的用水需求较大,都市农业需要大量的水资源进行植物生长和灌溉,而城市的水资源供应通常较为紧张,这对都市农业的发展构成了挑战。

3. 人力成本高:都市农业需要大量的劳动力进行农作物的种植和管理,但城市劳动力成本通常较高,这增加了都市农业的生产成本,也对其发展产生了限制。

珠三角都市农业发展现状与对策——以台湾都市农业为借鉴

珠三角都市农业发展现状与对策——以台湾都市农业为借鉴
中 图 分 类 号 :F0 : o 2 7 S— 3 文 献 标 识 码 :A
Cu r n i a i n a d Co n e m e s r s o h a lRi e l r e t S t t n u t r a u e ft e Pe r v r Det u o a’ S Ur a rc lu e b n Ag iu t r
s n r m T i a S u b g iu t r d p t o w r h e eo me tsr tg ft e P a v r Det ’ o s f aw n’ r a a r l e a us f r ad te d v lp n t e y o e d R e l S o n c u n a h i a
学术 论文
珠三角都市农业发 展现状 与对策
以 台湾都 市 农 业 为借 鉴
周灿芳 ,廖森泰。 ,万 忠
( .广 东省农科 院科技情报研 究所 ,广东广 州 5 04 1 160;
2 广 东省农业科 学院 ,广 东广 州 5 04 ) . 16 0
摘要 :珠三 角都 市农业与 台湾都 市农业 的发展 背景有相似之 处,同时深 受其影响 。在分析珠 三角都市 农业发展现状的基础上 ,通过借鉴 台湾都 市农业 的发展经验 ,提 出珠三 角都市农业 的发展 对策 ,以促 进珠三 角都 市农 业的 可持续发展 。 关键词 :珠三 角; 市农 业;台湾 都
资金 ,促进 了经济社会 的快速发展 ,G P以年均 2 % D 2
的速度递增 ;与此 同时 ,城 镇群 也得 到迅速 发现代 都 市建设 的一 项重
要内容。
《 中国城市化率 现状 调查 报 告》 显 示 ,2 0 06年 广州 城 市化率达到 了 8 .7 ,在 中 国 3 95% 1个省 会城市 城市 化 率排名第 2位 ;全国地级 以上城 市 ( 含直辖 市 )城 市 化率达到 9 %以上 的有 8个城市 ,其 中深 圳市 、珠 海 0 市 、佛山市 3个城 市 的 城市 化 率 已达 10 0 %… ;20 08

珠三角农村经济发展状况、问题与对策

珠三角农村经济发展状况、问题与对策
区 域社会提 供新 【 摘要 】随着珠三角农村社会 、 经济的迅速发展 , 农村 激活 了珠三 角农村地方经济 , 经济发展方向 、 农村生态 问题 日益突 出, 已经成 为制约珠 鲜 、 安全的绿色农产 品, 提高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 提高农
三角地 区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 因素 。目前珠三角的
场竞争力 ; 以工业导入农村 , 带动农村二 、 三产业起 飞, 从 劳动 力投放比重与二 、 三产业产值的比重不相匹配影响到
而实现了农村城 乡经济一体化的发展。 根据珠三角经济 区 农村 目前 的经济状况和存在的问题 , 将来的经济发展对策
主要如下。

农村城镇化的发展的提高 , 农村工农业生产经营 者和劳动
区域城 乡一体化 。 在经营管理上予以指导 ,推动农村经济的健康成长 ,
7 2D 《 当代经济) } 2 0 1 5 年第 1 7期
气, 使酒厂利用森林 自然资源 , 成为环境美丽而舒适的标
准工厂公园。 第二 , 第三产业导入农村 。 交通网络及通讯网
络的建成 , 机械化水平的提高, 使人们劳动时间减少 , 农业
要从过去单纯追求经济增长速度 。 转 变 到 以 提 高 人 的 村经济发展方 向 、 农村生态 问题 , 特 别是农业环境 的污染 构 :
近年来 , 珠三角农村 已实现工业化 , 工业经济发展了 , 但是还存在着一部分污染企业 , 农业 、 农村建设 、 精神文明
建设相对滞后 , 制约了当地整个国民经济和农村城镇化的 发展 。例如, 2 0 0 6 年的珠三角某镇 , 面积 5 5 平方公里 , 户籍
作, 增强农村经济发展的竞争力。
二、 从 发展 战略 上 , 进 一步 优 化农 村 的 第 二 、 三产 业 结

都市农业的优势与劣势引用 -回复

都市农业的优势与劣势引用 -回复

都市农业的优势与劣势引用-回复都市农业的优势与劣势引用[中括号内的内容为主题],是一个具有重要意义的话题。

在当代城市化进程加快的背景下,都市农业作为城市发展模式的一种新兴形式,受到了广泛关注。

本文将逐步回答都市农业的优势与劣势,以及对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一、都市农业的优势都市农业的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解决食品安全问题:都市农业将农业生产带入城市,使城市居民能够直接获取新鲜、安全的农产品。

通过大规模垂直种植、有机农业等技术手段,都市农业能够提供高品质的农产品,并减少农产品的运输距离,降低了食品污染和质量安全风险。

2. 节约土地资源:城市规模日益扩大,土地资源日益紧缺,而都市农业能够最大限度地利用城市建筑、屋顶、立体交通、城市废弃土地等空间,进行农产品种植和养殖,有效节约了土地资源。

3. 培养环保意识:都市农业的开展可以促使城市居民重新认识和关注农业环境,增强环保意识。

种植者和居民的合作,使得食品的生产过程更加透明,进而提高了环保和可持续发展意识。

二、都市农业的劣势不可否认,都市农业也面临着一些劣势:1. 土地利用效率低:尽管都市农业能够利用城市空间进行农产品种植,但与传统农业相比,其种植面积较小,单产相对较低,土地利用效率有限,并且在交通便利的城市中心往往更倾向于开发房地产、商业用地等经济更高效的产业。

2. 水、能耗较大:都市农业在进行水肥灌溉、室内光照和气温控制等方面消耗大量的水、能源资源。

在城市用水紧张和能源短缺的情况下,都市农业可能会面临困境。

3. 替代性受限:由于都市农业种植面积较小,产量有限,无法完全替代传统农业。

而且,不同于传统农业,都市农业的种植环境、操作方式等都有一定的限制,不适用于所有作物和养殖业。

三、都市农业对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影响虽然都市农业面临劣势,但它对城市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影响:1. 促进城乡统筹:都市农业的发展可以促进城乡统筹发展,缩小城乡差距,改善农民就业与收入状况。

都市农业的基本特征、产生背景与功能

都市农业的基本特征、产生背景与功能
3.2 社会功能
所谓社会功能,主要是为都市居民提供接触自然、体验农业以及观光、休闲的场所与机会,并有利于增强现代农业的文化内涵与教育功能及示范辐射作用。社会功能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稳定社会。都市农业对社会稳定发展,对城乡居民就业和全面发展有着重要作用。
(2)旅游休闲。农业观光、旅游休闲是都市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都市农业可为市民提供休闲场所,从事观光、休闲、娱乐活动。同时为人们提供休闲活动空间,以减轻工作及生活上的压力,达到身心舒畅、强健体魄的目的。
2.3 大城市优势是都市农业发展的重要条件
一方面,都市农业可以充分利用城市现代工业技术物质装备以及与城市几乎相同的基础设施、社会化服务条件,从而加速农业转向资本、科技密集和土地节约型发展;另一方面,由于毗邻城市或者缩短了与中心城区间的距离,城市强大的工业技术物质装备和科学技术也十分容易向农业渗透。因此都市农业拥有比其他地区无法相比的优越条件,更早实现集约化、设施化、工厂化和规模化。
(2)出口创汇。都市农业依托大城市对外开放和良好的口岸等优越条件,冲破地域界限,实行与国际大市场相接轨的大流通、大贸易经济格局,加快农副产品国内、国际间的流转创汇增值,提高农业附加值。
通过提供新鲜、卫生、安全的蔬菜、花卉、果品,实现农副产品出口创汇,提高农产品的经济效益,实现农业增产增值,优化产业结构,增加就业机会,提高农民收入,使都市农业通过适应现代消费来创造大城市经济的新的增长点。
2.2 都市农业的兴起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
从发达国家和地区来看,工业的发展和城市的扩张,曾经使大量农田变为非农用地,城市污水污染农田,加之农民也期望耕地转为非农用地以迅速致富,因此在相当长一段时期内,农业在大城市中被吞没。其结果,带来建筑过密,交通运输集中,城市空地和绿地减少,环境质量趋于恶化,影响了居民的生活质量。同时城市大量使用钢筋水泥,使城市中的树木植被大量减少,造成了城市生态系统严重失调;净化环境功能日益降低。于是人们又想到了农村和农业,对现代都市环境文明的向往,促使人们把目光转向城市郊区,这便形成了对农业观光旅游的需求。同时要改善城市环境,还必须扩大绿地,而绿地又不单单是增加市内的公园绿地,还包括大城市区域范围内的农田以及城市周边的绿化。因此不少学者就提出了城市必须要有相应的农业,无农的城市是不完整的城市。

建设区域中心城市应注重发展都市农业

建设区域中心城市应注重发展都市农业
到 , 改 善 城 市 环 境 就 要 必须扩大绿地 , 而绿 地
此 深 圳 市 就 都 市 农 业 发 展 战 略 进 行 了深 入研究 , 目前 其 观 光 农 业 、 科 技 农 业 建 高 没正 方 兴 未 艾 。} 南 省 都 市 农 业 近 年 来 - . f 也有 了 一 定 的 发 展 ,如 濮 阳 市 正 在 建设


义是 与 大城 市 密 切 相 关 的 、具 有 城 市 功 能 的农 业 ,是 城 市 建 设 的 一 个 重 要 组 成 部 分 。 市 农 业 的提 出 , 基 于 城 市 建 设 都 是
环 境 的需 要 、 持 续 发 展 的需 要 。 发 达 可 从

国 家 和地 区 来 看 ,在 工 业 化 和城 市 化 进
向 , 到 城 市 发 展 到 一 定 规模 的 时候 , 等 人




们 才认 识 到 城 市 如 果 没 有 农 业 的 存 在 是

调 和 融 合 所代 替 。 城 市 的 强 大 辐 射 作 用 和 现 代 农 业 物 质 条 件 的 改 善 使 得 城 郊 农
村 产 业 结 构 与 经 营 方 向 E益 优 化 ,从 而 l 城 郊 农 业 的 功 能 、形 态诸 方 面 发 生 了 显
( 市 农 庄 ) 农 业 高 新 科 技 园 ( 业 高 新 都 、 农 技 术 开 发 区 )等 都 市 农业 作 为 现 代 都 市 建 设 的 重 要 内容 。 上 海 市 是 我 国第 一 个 将都市农业列入 “ 九五 ” —— 2 l 国 民 0 0年 经 济 发 展 规 划 的 城 市 . 已在 设 施 农 业 、 并
弥 补 的 。现 在 我 们 看 到 许 多 大 城 市 建 筑

珠江三角洲地区经济发展现状及其对策

珠江三角洲地区经济发展现状及其对策

珠江三角洲地区经济发展现状及其对策珠江三角洲地区是中国经济最为发达的地区之一,也是全球制造业的中心地带之一。

然而,随着国内外经济形势变化,珠江三角洲地区的经济发展面临着一些挑战和机遇。

本文将从地区资源、制造业和服务业发展、城市化进程、科技创新和人才引进等方面入手,探讨珠江三角洲地区经济发展现状及其对策。

一、地区资源珠江三角洲地区毗邻南海、东海,独具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优势。

此外,该地区还拥有丰富的人力、资金和土地等资源,是中国经济最为发达的地区之一。

但由于地理位置优越,近年来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土地和水资源愈发紧张,加上区域内资源集中,导致了环境污染与其他不利因素的日益突出,特别是化工、纺织、造纸等行业的排放产生了很大的环境压力。

解决这些资源矛盾的问题是该地区经济发展的重中之重,而其对策则可从战略升级、环保投入、土地禁用、资源回收等角度加强。

二、制造业和服务业发展珠江三角洲地区是中国乃至世界制造业的重心之一,特别是电器、电子、纺织、服装等领域具有明显的产业优势。

但随着国内生产成本的上涨和国际市场竞争加剧,制造业的利润率愈加薄弱。

因此,该地区应该在智能制造、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型产业方面加大投入,强化技术研发和创新能力,推进产业升级。

同时,发展服务业已经成为区域经济稳步增长的重要支撑,其应是服务制造业和消费者的需要并促进城市体系的合理土地使用密集和配套政策制度,建设互联网+服务地区,布局中长期科技标准库等应是该地区发展的重点。

此外,拓展产业空间,完善产业链条,建立完善的制度和监管机制也是必备之路。

三、城市化进程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快速推进,珠江三角洲地区近年来城市发展进入快车道。

不过,城市化进程所带来的问题也逐渐显现,特别是城市空气质量、交通拥堵、生活水平低下等方面的问题已经成为制约该地区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

因此,应完善城市规划、健全城市生态系统、加快公共服务设施的建设、发展绿色交通、优化用地空间布局等方面下功夫,以确保城市化进程的可持续性。

珠江三角洲经济区的产业布局与发展研究

珠江三角洲经济区的产业布局与发展研究

珠江三角洲经济区的产业布局与发展研究珠江三角洲经济区是中国南方最具活力和发展潜力的地区之一。

它跨越广东、香港和澳门这三个地区,拥有富集的自然资源、优越的地理位置和巨大的市场潜力。

它成为全球产业链的重要节点和创新中心,是中国现代化发展的重要引擎。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讨珠江三角洲经济区的产业布局和发展研究,分析其成功的原因和未来的趋势,以期为中国经济发展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启示。

一、珠江三角洲经济区的产业布局珠江三角洲经济区的经济总量占中国的1/9,人口占全国的1/10,是中国南方地区最大的经济中心。

在产业结构方面,珠江三角洲以工业和服务业为主导产业,其中,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是其核心竞争力。

三角洲区域内有大量的中小型制造业,涵盖了纺织、服装、陶瓷、家电、电子、医药等多个行业。

同时,三角洲还积极发展高科技产业,包括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能源、新材料等领域,形成了以创新驱动为核心的产业格局。

此外,商贸和金融也是珠江三角洲的重要产业。

这个地区位于南海经济区和大湾区的交汇处,是中国面向东南亚和南亚的门户。

众多国际贸易企业在这里设置了分公司和办事处,珠江三角洲也成为了全球供应链的核心和重要的金融中心。

银行、保险和资本市场等金融机构发达,为企业提供了强有力的金融支持。

二、珠江三角洲经济区的发展研究珠江三角洲的开发和建设始于20世纪80年代初,大力引进台湾和香港的投资和技术,成为了中国改革开放的试验田。

如今,这个地区已经形成了以工业和服务业为双轮驱动的经济模式,成为经济发展和产业转型的先导。

在加强创新驱动方面,珠江三角洲经济区积极借鉴国际先进创新理念和经验,加大对创新人才、创业企业和研发机构的支持力度。

在科技创新和产业结构转型方面,广东省制定了“科技创新2025”战略规划,香港特别行政区也出台了“2020科技创新署计划”,澳门特别行政区也提出了“2030科技创新基础设施计划”,通过加强国际科技创新合作、提高企业的技术水平和降低研发成本,促进珠江三角洲地区创新能力的大幅提升。

珠江三角洲地区城市土地利用与规划研究

珠江三角洲地区城市土地利用与规划研究

珠江三角洲地区城市土地利用与规划研究珠江三角洲地区是中国重要的经济发展区域之一,拥有广州、深圳、珠海等一系列大城市。

这些城市的快速发展,对土地利用和规划提出了巨大的挑战。

本文将就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城市土地利用和规划进行研究,分析其现状、问题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

一、土地利用现状与问题1.城市扩张对农田资源的压力随着人口不断增加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城市不断向外扩张,给周边的农田资源带来了压力。

大片的农田被开发成工业园区、居住区和商业中心,导致农田面积减少、农业产出下降,给粮食安全带来了潜在的风险。

2.土地利用不够高效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城市土地利用效率并不高。

有些地区存在空地、废弃厂房以及老旧住宅区,这些土地资源的利用率较低。

城市土地的空置和浪费不仅浪费资源,还对环境造成了不必要的压力。

3.城市规划与建设不够协调在城市发展过程中,规划与建设的协调性存在问题。

有些城市规划与具体建设并没能很好地结合起来,造成了城市布局不均衡、交通拥堵等问题。

二、土地利用与规划的对策1.推进土地资源的高效利用为了解决土地利用不够高效的问题,珠江三角洲地区需要加强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的措施。

可以通过挖掘土地的潜力,利用废弃土地建设绿地、农田复垦等手段来提高土地利用率。

同时,也需要加强土地利用政策的研究,制定更加合理的土地利用规划和政策,鼓励土地资源的集约利用。

2.推动城市规划与建设的协同发展为了提升城市规划与建设的协调性,需要改进规划流程,加强各部门之间的协调与合作。

同时,加强评估和监测机制,及时发现规划与建设过程中的问题,并及时加以调整。

此外,也要鼓励市民的参与,增加他们对城市规划的了解和意见投入,让城市规划更加符合市民的需求。

3.加强交通规划与建设交通是城市发展的重要支撑,关系到城市的整体布局和运行效率。

为了缓解城市交通拥堵问题,珠江三角洲地区需要加强交通规划和建设工作。

可以通过增加公共交通投入、改善道路网络,以及推广绿色出行等方式,提升交通系统的承载能力和运行效率,改善市民的出行体验。

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城市化进程及其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城市化进程及其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城市化进程及其对区域发展的影响一、引言珠江三角洲是中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之一,也是中国城镇化最为突出的地区之一。

城市化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发展的重要标志,城市化水平越高,国家或地区的发展水平也就越高。

本文将深入探讨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城市化进程及其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二、珠江三角洲地区城市化的概况1. 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城市化进程珠江三角洲包括广东省的珠海市、汕头市、深圳市、佛山市、江门市、湛江市、茂名市和惠州市,广西的北海市、钦州市和防城港市,福建省的福州市和厦门市,其中深圳市和广州市是这个地区最为重要的两个城市。

从1978年到2018年,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城市化水平从4.5%增长到了82.6%,是中国城镇化最为突出的地区之一。

2. 珠江三角洲地区城市化的特点(1)高速发展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城市化进程是前所未有的快速发展,城市面积扩张迅速,城市群不断壮大。

随着城市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人口规模不断扩大,城市化速度快速上升。

(2)产业结构的调整伴随着城市化的进程,珠江三角洲地区的产业结构也发生了不小的变化。

传统的制造业产业占据珠江三角洲经济主要地位,然而,随着服务业的快速发展,服务业经济在珠江三角洲的经济构成中占据了越来越大的比重。

(3)土地利用方式的改变随着城市化的进程,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土地利用方式也发生了明显的变化。

在城市化的进程中,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大量土地被用于城市建设,闲置的土地被开发利用,使得原本农业用地逐渐减少。

3. 珠江三角洲地区城市化的问题(1)城市交通拥堵在珠江三角洲地区,城市化进程带来了大量的人口流动。

因此,城市交通拥堵问题也逐渐加剧。

(2)住房问题在珠江三角洲地区,住房问题一直是困扰城市化发展的重要问题。

随着城市化的进程,房价呈上涨趋势,居民的住房问题也越来越突出。

(3)环境污染问题随着城市化的进程,珠江三角洲地区的环境问题日益突出。

空气污染、水污染、垃圾处理等问题也日益加剧。

珠三角农村经济发展状况、问题与对策

珠三角农村经济发展状况、问题与对策

珠三角农村经济发展状况、问题与对策【摘要】珠三角地区是中国经济最为活跃的区域之一,农村经济发展也备受关注。

本文从珠三角农村经济发展的现状入手,分析了存在的主要问题,如农村产业结构落后、农民收入水平低等,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对策建议,包括加强政策支持和推动产业升级。

结合展望未来发展,强调了政府和企业应当共同努力,促进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通过本文的分析与探讨,希望能为珠三角农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珠三角、农村经济、发展状况、问题、对策、政策支持、产业升级、未来发展、总结、展望1. 引言1.1 背景介绍珠三角地区是中国经济最为发达的地区之一,但其农村经济发展却面临诸多挑战和问题。

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珠三角农村经济也面临着转型升级的压力。

本文将围绕珠三角农村经济的现状、问题与对策展开论述,旨在探讨如何推动珠三角地区农村经济的健康发展,促进区域经济的均衡发展。

珠三角地区位于中国南部沿海地区,包括广东省的珠海、深圳、广州等城市,是中国改革开放的先行者之一,也是中国经济最为发达的地区之一。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珠三角地区的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城市与农村之间的差距也日益加大。

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的潮流不可阻挡,农村经济的发展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在城市化进程加快的背景下,珠三角农村经济面临着诸多问题,包括农民收入水平偏低、农业生产水平不高、农村基础设施滞后等。

如何解决这些问题,促进农村经济的转型升级,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对珠三角农村经济的现状、问题与对策进行分析,力求为推动珠三角农村经济的健康发展提供思路和建议。

1.2 研究意义农村经济发展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焦点之一。

珠三角地区作为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地区,其农村经济的发展状况备受关注。

本研究旨在深入分析珠三角农村经济的现状和问题,并提出有效的对策措施,以期为珠三角地区的农村经济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推动该地区农村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

发展都市农业的意义和作用以及都市农业的类型

发展都市农业的意义和作用以及都市农业的类型

城市化,意味着生产和消费的更集中、更大规模、更社会化和更高的生产效率,意味着现代化。

城市化程度越高,意味着现代化程度越高。

这是迄今为止对城市化意义的认识。

但近二三十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特别是电脑和网络技术的发展和日益普及,人们对城市化的标准的认识正在发生某些新的变化。

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可以在远离中心城市的地方甚至家里办公,同样可以获得信息、同样可以开会,同样可以交易,同样可以完成许许多多事情,而且大大节省时间、减少大量物流方面的消耗。

大量人口迁入城市带来的城市问题分析1.交通拥堵2.环境污染3.社会资源分配紧张(如:大量耕地非正常减少、淡水和能源供应紧张)城市发展水平不同,其关注侧重点也不同1.城市环境问题(1)城市环境问题;A大家一般认为,环境主要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两个方面。

城市环境问题是由人类经济、社会发展与环境的协调关系被破坏,主要是资源的不合理利用和浪费所造成的。

城市环境问题的表现形式主要有大气污染、水污染、噪声污染、垃圾污染等。

E城市环境保护管理的措施;我国在总结环境保护的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提出了“三个为主”的环境保护管理措施:A组织上以地方为主;B手段上以立法和规划为主;C方法上以环境质量评价为主。

发展都市农业的意义和作用:都市农业的兴起是现代都市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都市农业的发展将推动人与自然和谐、都市与农村和谐的历史进程。

概括而言,“都市农业”具有三项基本功能,即经济功能、社会功能与生态功能。

1. 经济功能所谓经济功能,主要是指提供新! 经济功能所谓经济功能,主要是指提供新鲜、卫生、无污染的优质农产品以满足都市消费需求,具有较强的创汇增值能力,同时增加城市就业机会,优化城郊产业结构,实现农业增产以提高农民收入。

经济功能主要表现在:提供新鲜农产品—都市农业利用现代工业、科技武装,大幅度地提高农业生产力水平,为都市居民提供鲜嫩、鲜活的蔬菜、畜禽、果品及水产品,并要求达到名特优、无污染、无公害、营养价值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珠三角大都市区发展都市农业的必要性分析史金善罗志勇珠三角指以广州、深圳(香港)、珠海为中心城市,向周边辐射形成的大中小城镇密集区,目前境内城镇密度已高达115个/ 万平方公里,城镇间平均距离不到10公里。

珠三角的大都市地位已为国内外所共识。

在2001年广州召开的“中国产业化论坛”会议上,留日博士周牧之大胆推测,中国未来经济发展的重心应该放在两个地方,一个是以上海为中心的长江三角洲大城市群,一个是以香港—广州为中心的珠江三角洲大城市群。

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是中国未来经济增长最快的地区,在不久的将来,中国GDP增长的50%以上将出现在这两个地区。

从建设生态城市、满足市场需求、和城市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看,珠三角大都市区建设都市农业已成必然趋势。

一、都市农业的内涵都市农业的概念在学术上还在进一步探讨,不同国家、不同政府、不同学者由于研究的角度不同,对都市农业的定义和范围不同。

我们认为,都市农业是以适应城市市场需求为导向的,由政府规划与引导的城市区域内的一种高级形态的农业。

这个定义可以从都市农业的特征去理解。

1、都市农业的功能取决于城市居民的市场需求。

都市农业在功能上不同于一般农业,台湾学者提出都市农业的三生(生产、生活、生态)功能。

进一步分析就会发现,都市农业为市场提供了三种产品即实体产品-农产品、公共产品-生态环境、服务产品-休闲、观光等。

从市场需求角度看,都市农业产生于城市居民对上述三种产品的需求。

2、都市农业的政府干预(规划)性较强。

一方面,都市农业和城乡一体化密切相关,在区域上位于城市内或界于城乡之间,因此,它不能不受城市规划的影响,从某种意义上讲,它的产生与城市规划理念的转变不无关系,受政府干预较强;另一方面,都市农业为城市提供公共产品-生态环境,从世界各国看,公共产品供给一般属于政府部门。

3、都市农业是高度集约性农业。

都市农业位于城乡之间或城市内,由土地地理位置决定的土地价格和投资报酬率决定的土地利用特点,决定都市农业是高度集约性农业。

4、都市农业是生态农业。

都市农业一方面要注重农业生产经营与城市生态环境的协调、互补,并以农业生产过程中的天然色彩,如青山绿水、花果飘香等构造与城市“灰色森林”相互补的生态环境;另一方面,要注重为城市居民提供少有化学农药、化肥等污染,无公害的绿色农产品。

以此来满足都市居民提高生活质量的多种需求。

二、发展都市农业是建设生态城市的需要“生态城市”是前苏联城市生态学家O.Yanitsky(1981)提出来的一种理想城模式,旨在建设一种理想的人类栖息环境。

其中,技术和自然充分融合,人的创造力和生产力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而居民的身心健康和环境质量得到最大限度的保护。

换句话说,就是按生态学原理建立起来的一类社会、经济、自然协调发展,物质、能量、信息高效利用,生态良性循环的人类聚居地。

生态城的“生态”,包括人与自然环境的协调关系以及人与社会环境的协调关系两层含义;生态城的“城”指的是一个自组织、自调节的共生系统,是自然、城、人形成的共生共荣的有机整体。

“生态城”建设关键在于城市生态规划,即在进行城市规划时充分考虑自然生态的重要性,并运用到规划实践中去。

生态城市内容很多,包括生态建筑、生态景观、生态产业等三大部分。

生态建筑不同于一般建筑,它有三大特点:屋底建有沼气净化池,屋顶覆土种植或养殖,墙体垂直绿化;生态景观主要指园林景观、江河湖泊景观、山川景观和植物景观等;生态产业包括生态工业、环保产业、生态农业等。

可见生态城市的内容与都市农业大部分是吻合的,所以说发展都市农业是建设生态城市的需要。

对于珠三角城市而言,经济发展水平在国内已居于前列,地理位置上又处于亚热带,气候温暖,雨量充沛,具有众多的江南景观和亚热带景观。

但是随着近年经济的发展、城市的扩张、工业的增长、人口和垃圾的增加、生活和商业垃圾给当地生态系统带来许多压力。

建设生态城市已成为刻不容缓的任务,而都市农业是建设生态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发展都市农业是满足市场需求的需要从都市农业的功能看,都市农业为城市居民提供了优质农产品、优美的生活环境和休闲旅游空间。

即实体产品-农产品、公共产品-生态环境、服务产品-休闲、观光等。

从市场需求角度看,都市农业产生于城市居民对上述三种产品的需求。

从珠三角的实际看,上述三种产品的市场需求呈上升态势。

1、发展都市农业是满足市场对安全、优质农产品需求的需要都市农业在农产品生产过程中大量使用生物技术,如在育种方面,应用杂交育种和基因育种技术选育的具有抗病虫害性能的新品种能在自然状态下健康生长,最大限度地降低对农药及化肥的需要,从而减少农药残留和对环境的污染;在农作物病虫害无公害防治方面,使用无公害植物杀虫剂,它具有高效、安全、环境相容性好等特点;在化肥技术方面,使用生物肥料技术,减少了无机化肥的使用量。

总之,都市农业为市场提供了安全、优质、高效的农产品。

目前,珠三角地区对安全、优质农产品的市场需求巨大且呈上升趋势。

①整体收入水平较高,基本需求已满足,人们对农产品需求的档次愈来愈高;②城市需求潜力大,珠三角城镇居民近1000万,加上外来工愈1500万,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市场;③存在对安全、优质农产品需求的庞大群体,包括城镇居民中的高收入阶层、高级宾馆和酒店、外资企业的外籍人士等;④出口需求,港澳及国际市场对安全、优质农产品需求旺盛,珠三角具有区位、体制等优势。

从近年的实际看,国内及珠三角地区农产品总量过剩,主要是普通农产品过剩,安全、优质农产品市场供应不足。

所以,发展都市农业,为市场提供安全、优质、高效农产品是满足市场需求的需要。

2、发展都市农业是满足城市居民对栖息环境质量愈来愈高的要求珠三角是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发展最快的地区之一,同样也是城市化发展最快的地区之一,当然,由于区域内城镇高度密集,生态环境问题也相对突出。

以中心城市广州为例,主要表现在:①城市规模无限扩张,“摊大饼”式发展,建成区面积从解放初期的36平方公里,扩展到1998年的274.6平方公里,增长6.6倍,交通拥挤现象一度十分严重。

②水环境污染严重,根据广东省水环境监测中心2001年第二季度公布的最新资料表明,广东省的水环境再度恶化,珠江三角洲河口水污染为全省之最,水污染超标的站点主要集中在广州的前航道、后航道、西航道、泥河;增江水质全部超标,流溪河下游水质超标,均为Ⅳ类。

佛山的汾江河、江门的西海水道水质也超标。

还有向广州、增城、江门供水的四个水源地水质超标,其中向广州供水的石门水源地水质超Ⅴ类。

曾有国际专家指出,“Ⅳ类水是不能饮用的,Ⅴ类水已失去水的功能”,污染严重的程度可想而知。

③人均绿地占用量少,按联合国要求,城市人均公共绿地应达到60平方米,1995年国际上部分城市人均绿地面积(平方米/人):华沙90,维也纳70,柏林50,莫斯科44,巴黎24.7,伦敦22.8,纽约19.2,广州10.36(2001年底),远远低于联合国标准,同时也低于其它国家城市的水平。

④农田污染严重,农产品的安全性受到威胁。

1994年初,广州市农业环境监测调查表明,全市22.5万多亩农田中已有15万多亩受严重污染,尤其市郊污灌区,土壤中残留的铅、锡、汞等重金属含量均超标,到目前更加严重,农产品的安全性难以保证。

⑤大气环境面临煤烟型污染和机动车尾气污染的双重压力。

⑥城市噪音污染严重。

总之,由于工化和城市化的迅速发展,改革开放以来城市居民的生活生存环境逐渐恶化这与人们收入提高、生活水平提高以后对生活环境质量提高相违背,人们在追求收入提高的同时,对天更蓝、地更绿、水更清、环境更美的追求愈来愈强烈。

发展都市农业是解决上述问题的有效途径之一,这是由都市农业的功能所决定的。

3、发展都市农业是满足城市居民休闲娱乐需求的需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消费观念的转变,人们回归自然的心情日益迫切,观光农业独具的“小桥流水人家”的自然景观和让旅游者亲自体验农业劳动的乐趣对都市人来说具有莫大的诱惑力,观光农业集经济功能、旅游功能、生态功能、科普功能于一体,已成为一项极具特色的新兴产业。

珠三角城镇居民占40%多,近1000万,其中年青一代和儿童约占1/4,他们长期与农业隔离,希望接触大自然、体验农作的兴趣极高,都市观光农业正好满足这一需求。

四、发展都市农业已为世界城市化实践所证明世界各国的城市化,既有成功的经验,也有失败的教训。

在南亚、东南亚、拉美等国,城市化主要体现为大城市“摊大饼”无限扩张,未能较好地解决城乡结合部问题,城市化问题非常严重;在美国,城市化在达到一定程度后,出现“逆城市化”,许多城市居民从城市中心迁往郊区,大城市周围出现了许多卫星城,但“搬迁”只是对环境问题的消极反应;而在另一些国家如日本、韩国、德国等欧洲国家,在城市化过程中注意发展都市农业,较好地解决了城市化问题。

事实上,世界城市化的大趋势是:城市的总体形态由圈层式的扩张变成“以中心城市为核心,分散式组团式”的发展格局。

这一发展趋势非常适宜“都市农业”的建构和发展,在组团中间发展都市农业,不仅可以大大提高城市的绿地率,而且可以提供农产品、增加就业。

同时也使传统的城市中有花园改变为城市建在花园中,使城市生态环境得到根本改善和提高,让城市人生活在青山绿水之中。

五、发展都市农业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需要1996年6月联合国人居环境大会专门制定了人居环境议程,提出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目标为:“将社会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相融合、在生态系统承载能力内去改变生产和消费方式、发展政策和生态格局。

减少环境压力,促进有效的和持续的自然资源利用(水、土、气、生、林、能)。

为所有居民,特别是贫困和弱小群体提供健康、安全、殷实的生活环境,减少人居环境的生态痕迹,使其与自然和文化遗产相和谐”。

都市农业将农业产业纳入城市产业的发展与规划之中,保持了资源的自然利用方式,改善了城市生态系统的循环,维护了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总之,都市农业在城市经济学中被称为“新城市主义”,是城市化发展到一定阶段,对城市化问题由“末端治理”转向“预防治理”的战略转变,并非是追求时髦的超前行为,珠三角大都市区建设都市农业,是其时也。

作者单位:史金善,广东省仲恺农业技术学院经管系罗志勇,广东省乡镇长科学决策促进协会联系地址:广州市纺织路东沙街24号经管系电话:8443503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