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大象版四年级科学下册教
大象版四年级科学下册教案
1.植物的光合作用原理
2.实验操作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3.学生分组观察和讨论的引导
一、植物的光合作用原理
植物的光合作用是指植物叶绿体利用光能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有机物和氧气的过程。这一过程对于植物的生长发育至关重要。在教学中,应重点关注以下方面:
1.光合作用公式的讲解:6CO2 + 6H2O +光能→ C6H12O6 + 6O2
5.观察与讨论的结合:要求学生在观察的基础上,结合所学知识进行讨论,提高认识。
本节课程教学技巧和窍门
一、语言语调
1.讲解光合作用原理时,语速宜慢,语气坚定,以增强学生对知识点的记忆。
2.提问时,语调宜上扬,激发学生的思考兴趣。
二、时间分配
1.实践情景引入和例题讲解环节,各分配5-10分钟,确保学生对知识点有充分理解。
5.课后作业和拓展延伸部分,学生是否能够顺利完成,教师是否提供了有效的辅导和指导。
6.针对学生的反馈,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5.小组讨论(10分钟)
学生分组讨论实验现象,总结植物的光合作用原理。
6.归纳总结(10分钟)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植物生长过程和光合作用的重要性。
7.课堂小结(5分钟)
学生分享学习收获,教师进行点评。
六、板书设计
1.植物的生长过程
2.植物的主要组成部分
3.植物的光合作用原理
七、作业设计
1.实验装置的搭建:确保实验装置的密封性,避免气体泄漏影响实验结果。
2.植物的选择选择光合作用旺盛的植物,如绿萝、吊兰等。
3.光照条件:实验过程中,确保植物叶片充分接受光照,以提高光合作用的效率。
4.实验过程中的观察:指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如气泡的产生、氧气被吸入等。
大象版四年级(下)全册科学教案
大象版科学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一、教学内容:第一单元自然法庭的听证会《你曾经》、《假如我们是》、《听证会》二、教学要求1.了解自然界中各种小动物、动物生存的权利,它们存在的意义和生态平衡的要求。
2.学会换位思考,站在对方的立场看待问题,利益换位,辨证地、全面地看待科学问题。
3.简单理解法庭组成的要素。
4.法庭辩论必须以事实为依据,收集数据资料要准确。
三、教学重点难点1.害虫、益虫的分类,如何区分。
2.正确理解害虫生存的意义以及它们在自然界中对生态平衡的重要性。
3.学会法庭辩论。
四、课时安排3课时第一课时:你曾经……教学目的:1.认识部分害虫、益虫。
2.在生活中经常见到的害虫以及杀死它们的必要性。
3.正确统计。
重点:各种动物在自然界生存的权利以及意义难点:如何认识害虫在自然界中生存的贡献。
教学方法:教师启发学生讨论所用参考资料: 中国自然环境百科全书、教参。
课内作业:填写杀死动物调查表教学过程:一、公告导入同学们,在自然界有成千上万的各种动物,我们有认识的、有不认识的,大自然赋予它们生命并给予了它们生存的权利,在自然界中弱肉强食是自然法则,由于我们人类是有思想智慧的特殊高智能动物,所以很久以来,人类并不遵循自然法则,想当然认为人类有杀死其他动物的特殊权利,并认为把动物分为害虫和益虫。
今天我们作为人类已经意识到这将对大自然是一种严重破坏,并且在某些方面已经威胁到人类的生存,现在我们站在其他动物的立场换位思考一下,成立自然法庭,充分申诉动物的生存权利。
通过我们的学习、讨论、辩论,了解我们身边的小动物的整存状况和权利,达到我们同学们今后更加热爱自然和保护自然的目的。
二、引导同学们认知我们身边常见的小动物,以及我们定义过的所谓的害虫。
三、同学们讨论到底该不该杀死那些害虫。
四、填写杀死动物的调查表。
教学反思:第二课时课题:假如我们是……教学目的:1. 学会换位思考。
2.知道收集事实和证据的途径。
3.认知每一种动物都有益和害。
大象版四年级科学下册教案
大象版四年级科学下册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大象版四年级科学下册教材,主要围绕“植物的生长与变化”章节展开,详细内容包括植物的生长过程、所需养分、光合作用的基本原理以及植物对环境的影响。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植物的生长过程,掌握植物的基本结构及其功能。
2. 培养学生关注自然界中植物生长的兴趣,激发他们爱护植物、保护环境的意识。
3. 使学生理解光合作用的基本原理,提高他们的科学思维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光合作用的基本原理及其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重点:植物的生长过程、基本结构及其功能。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植物生长过程的图片、实物展示、PPT课件、光合作用实验器材等。
2. 学具:学生分组实验所需植物、土壤、肥料、透明塑料袋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展示植物生长过程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植物的生长变化。
讲述一个关于植物生长的故事,激发学生的兴趣。
2. 例题讲解(15分钟)结合教材内容,详细讲解植物的生长过程、基本结构及其功能。
通过实物展示,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植物的生长过程。
3. 随堂练习(10分钟)分组讨论: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讨论植物生长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
4. 实验探究(15分钟)分组进行光合作用实验,观察植物在不同光照条件下生长的变化。
学生记录实验数据,分析实验结果。
提问环节:学生提出疑问,教师解答。
六、板书设计1. 植物的生长过程发芽、生长、开花、结果2. 植物的基本结构及其功能根、茎、叶、花、果实、种子3. 光合作用原理、条件、产物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观察身边的植物,记录它们生长的过程,并分析可能影响植物生长的因素。
设计一个光合作用实验,验证光合作用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2. 答案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教学反思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提高教学效果。
2. 拓展延伸邀请家长参与,让学生在家中种植植物,观察植物生长过程,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动手能力。
2020春大象版四年级科学下册目录、教学计划及教案
水彩笔,卡纸,剪刀,用于制作小组名称的标牌。
教师可自制一张公告,活动时张贴在黑板或墙壁上。
每组发一张 2 开的大白纸以及彩笔,用于记录快速联想时想到的方法及途径 要点
科学研究需要搜集事实与证据,以及知道怎样获得事实与证据。
活动过程:
(1)让我们大胆地想象一下,假如我们是蚂蚁,或者是瓢虫、蝴蝶、小鸟, 甚至是蚊子、苍蝇、老鼠……我们又会怎么想,怎么做呢?
第二单元 我们怎样呼吸 《我们怎样呼吸》是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是培养学生搜集事实与证据能力 的第一个综合活动单元,承担的二级目标是“能借助简单的工具对物体进行较细 致的观察并搜集相关事实与证据,能用语言或图画描述所观察到的事物。”本单 元将通过一系列的观察、实验、调查让学生在探索中学习人体呼吸、空气污染等 相关知识,为他们树立正确的科技观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奠定基础。本单元由《我 们在呼吸》、《有趣的呼吸器官》、《还我清新空气》三个主题探究活动组成。 第三单元 植物在成长 《植物在成长》是四年级下册的第 3 单元,属于“综合过程能力训练单元”。 二级目标是:能通过长期实验、观察、记录,认识事物,并能用图或文字表达事 物的发展变化过程。为了较好地达成二级目标,本单元用一个完整的长期种植活 动贯穿始终,由《种子发芽了》、《茁壮成长》和《硕果累累》三组主题探究活动 组成。 第四单元 太阳给我们带来了什么 《太阳给我们带来了什么》是四年级下册的第 4 单元,属于综合探究单元。 这个单元的“二级目标”是“能用测量工具进行定量观察,采集数据,并做简单 记录”。围绕培养目标,教材设计了“认识太阳”和“太阳,我们的朋友”两个 探究性活动。 第五单元 生活中的机械 《生活中的机械》是四年级下册第五单元,属于综合探究活动单元。本单元 承担的二级目标是:“用简单器材做简单的观察实验,并做实验记录”。由《机械
大象版科学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教案(最终版)
大象版科学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教案(最终版)第一篇:大象版科学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教案(最终版)大象版科学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教案第二单元我们怎样呼吸一.教学内容:《我们在呼吸》《有趣的呼吸器官》《还我清新空气》二、教学要求本单元主要了解人和动物要生存必须无时无刻地要呼吸,以及人和动物的呼吸系统的组成部分,清新空气对于人类的身体健康的重要性。
1.知道空气对生命的意义。
2.认识科学技术的发展给人类和社会自然环境带来的双重影响。
3.了解人体呼吸的过程,知道常见呼吸系统疾病的产生和预防。
4.了解植物及其他动物的呼吸方式。
5.能意识到植物与人类生活的密切关系。
三、教学重点、难点:1、意识到物质的利用对人具有有利和有害的方面以及正确使用物质的重要性。
2、如何理解社会发展与保护环境的和谐。
第一课时:我们在呼吸教学目的:1、清楚认识人需要时刻不停地呼吸,知道人呼吸进的氧气,呼出的是二氧化碳,认识到空气对生命的重要意义。
2、运动与呼吸变化的关系。
3、知道森林、植物是我们天然的氧气制造机。
重点:引导学生体验人的呼吸作用,认识空气(氧气)对生命的重要意义难点:认识人体和各种动物与植物之间呼吸循环的关系,意识到世界是一个密切相关的整体。
教学方法:讨论法实验教学过程:一、体验活动“我能坚持多久”同学们,呼吸是表明我们生命存在的重要标志,没有呼吸我们的生命就会终止,下面我们就亲身体验一下:如果我们屏住呼吸,看大约能坚持多久,但在体验前,同学们一定注意,就屏住呼吸时不要过分坚持长时间,以免对身体有害,发生意外情形,通过体验认识呼吸对我们生命的重要性。
二、活动“运动与呼吸”运动与呼吸有什么关系呢?我们大家知道,当我们静止时,呼吸是平稳的,当我们开始运动或是剧烈运动时,我们的呼吸会发生什么变化呢?1、运动前测量平静时的呼吸次数(次/分)。
2、运动后的呼吸次数测量(次/分)。
三、活动“呼入和呼出”体验运动后,人体额呼吸会加快,这是因为当我们运动时,人体需要吸入更多的氧气来用于体内循环排出废气二氧化碳,这是人们生命体征额需要,我们应该初步认识以下两点:1、我们吸入的是氧气。
大象版四年级下册科学教学计划 小学四年级下册科学教学计划大象版
大象版四年级下册科学教学计划一、教学目标通过本教学计划,学生将能够:1.认识大象的基本特征和习性;2.理解大象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3.探索大象对环境的影响;4.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和动手能力;5.提高学生的科学观察和实验设计能力。
二、教学内容和学时安排第一课:大象的外貌特征(1学时)1.大象的外貌特征介绍;2.学生观察图片、模型,感知大象的体型和颜色;3.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总结大象的外貌特征。
第二课:大象的生活习性(2学时)1.大象的饮食习性和行为习惯介绍;2.学生观察动画视频,了解大象的饮食来源和社会行为;3.学生模拟大象觅食行为,进行小组展示。
第三课:大象的生活环境(2学时)1.大象常生活的环境介绍;2.学生通过查阅资料了解大象的栖息地和分布情况;3.学生设计实验,探究大象对不同环境的适应能力。
第四课:大象的传播方式(1学时)1.大象的传播方式介绍;2.学生观察图表和图像,了解大象的传播方式;3.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总结大象的传播方式。
第五课:大象的生态作用(2学时)1.大象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介绍;2.学生观察动画视频,了解大象对森林生态的影响;3.学生进行实地考察,探索大象对当地生态系统的影响。
第六课:大象保护与人类(2学时)1.学生通过讨论了解大象受到威胁的原因;2.学生了解国家和国际法律对大象保护的规定;3.学生设计宣传海报,呼吁人们保护大象。
三、教学方法1.图片、模型展示法:通过展示大象的图片和模型,引导学生观察和感知大象的外貌特征。
2.视频观看法:让学生观看动画视频,了解大象的生活习性和生态作用。
3.小组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激发学生的思维和交流能力。
4.实验探究法:引导学生设计实验,探究大象对不同环境的适应能力。
5.实地考察法: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观察大象对当地生态系统的影响。
6.宣传设计法:鼓励学生设计宣传海报,呼吁人们保护大象。
四、教学评价1.学生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中的积极参与程度。
大象版四年级科学下册全册教案2
大象版四年级科学下册全册教案23硕果累累【目标】乐于参与中长期科学探究活动;了解更多的植物种类,感受植物世界的多姿多彩;了解植物适应环境的几个特性,如向光性、向水性、向地性等;描述植物的一生。
【怎样进行】(1)观察、记录果实的生长变化这是一个由表及里的探究过程。
学生通过对果实的详细观察和记录,知道了果实是怎样生长变化的,并记录了其由小到大的成长历程。
教师要指导学生从整理这些变化中,明确一种果实的生长周期。
解剖果实,重在了解果实的内部结构,使学生明确果实的组成,能够区分果实和种子。
(2)植物生长的主要过程这是通过一系列探究过程,最后要给予学生的“果实”。
学生可以总结实验记录进行概括归纳,可以对照一株完整的植物进行描述,也可以是两者的结合。
这是一个化零为整的内化过程,应包括种子发芽、叶的生长、花的开放、果实的发育等几个连续的环节。
描述植物的一生,实际上是让学生学会一种表达形式,即能用文字概括上述几个环节。
(3)植物的一生通过阅读,知道什么是一年生植物,什么是多年生植物,还要学会比较常见植物的六大组成部分的异同点。
(4)“种”萝卜。
这是一个趣味的制作活动,需要一定的技能,还需要耐心细致的观察。
从萝卜的变化中,感悟到、了解到植物的一些特性。
教学参考资料.根维管植物的地下部分,主要起固着和吸收作用,同时还有合成和贮藏有机物质以及进行营养繁殖的功能。
种子萌发后,由胚根发育的根,称为主根。
大多数裸子植物和双子叶植物的主根继续生长,明显而发达。
由主根及各级侧根组成的根系,称为直根系。
单子叶植物的主根在生长一个短时期后,即停止生长而枯萎,并在茎基部节上产生大量不定根,这些不定根也能继续发育,形成分枝,整个根系形如须状,故称须根系。
有些植物的根,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都出现了很大的变化,这种变化称为变态。
变态是长期适应环境的结果,这种特性形成后,相继遗传,成为稳定的遗传性状。
常见的变态根有:肉质根如萝卜、胡萝卜、甜菜的变态根。
大象版四年级下册科学教学工作计划篇
大象版四年级下册科学教学工作方案大象版四年级下册科学教学工作方案精选2篇〔一〕1. 教学目的:通过学习大象的知识,培养学生的科学兴趣、观察和探究才能,理解大象的生长发育、特征、习性及其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2. 教学内容和重点:1) 大象的外部特征和生长发育:解剖构造、体型大小、寿命等。
2) 大象的行为习性:觅食、喝水、交流与社会性等。
3) 大象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和保护意义。
3. 教学方法:1) 观察法:通过观察图片、视频等资料,引导学生观察大象的外部特征和行为习性。
2) 实验法:例如通过觅食实验、喝水实验等,让学生亲自参与,感受大象的智慧和适应才能。
3) 互动讨论法:组织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对大象的认识和观点,激发学生的考虑和表达才能。
4. 教学步骤:第一课时:大象的外部特征和生长发育a. 展示大象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大象的体型、长鼻、大耳朵等特征,并进展讨论。
b. 通过视频或图片展示大象的生长发育过程,让学生理解大象从幼象到成年大象的变化。
c. 进展实物展示,带来一些大象的牙齿、皮肤等,让学生亲自触摸和观察。
第二课时:大象的行为习性a. 展示大象觅食和喝水的视频,引导学生观察和讨论大象的行为方式和策略。
b. 设计觅食实验,让学生在教室内模拟大象觅食场景,通过观察、搜集数据等方法,理解大象的吃食量和爱好。
c. 引导学生观察大象的交流行为,解读大象之间的姿势、声音等,理解它们的社会性和沟通方式。
第三课时:大象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和保护意义a. 通过图片、视频等展示大象在自然界中的作用,例如传播种子、改变森林构造等。
b. 引导学生考虑大象面临的问题和威胁,例如栖息地破坏、猎杀等,并进展讨论。
c. 介绍大象保护的意义和相关组织的工作,鼓励学生参与到大象保护中。
5. 教学评价:通过观察学生的参与度和讨论的质量,以及完成的实验报告和小组讨论的记录,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和理解程度。
6. 教学资与辅助材料:a. 大象的图片、视频和实物样本。
大象版四年级科学下册教案
大象版四年级科学下册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大象版四年级科学下册教材,主要涉及第三章“植物的生长”中的第一、二节内容。
详细内容包括:植物的基本结构,植物生长的过程,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基本原理,以及植物生长所需的环境条件。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让学生掌握植物的基本结构,了解植物生长的过程,理解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原理。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分析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和实验探究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原理,植物生长所需的环境条件。
教学重点:植物的基本结构,植物生长的过程。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植物生长过程的幻灯片,植物模型,实验器材。
学具:学生分组准备剪刀、透明胶带、放大镜、培养皿、种子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展示一颗种子发芽、生长的过程,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种子是如何发芽的?植物是如何生长的?2. 教学内容讲解(1)植物的基本结构:通过观察植物模型,让学生认识植物的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六大器官。
(2)植物生长的过程:播放植物生长过程的幻灯片,讲解种子发芽、植物生长的过程。
(3)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通过实验,让学生理解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原理。
3. 例题讲解讲解一道关于植物生长过程的例题,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4. 随堂练习布置一些关于植物生长过程的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5. 实验探究分组进行实验,观察种子发芽过程,探讨植物生长所需的环境条件。
六、板书设计1. 植物的基本结构2. 植物生长的过程3. 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4. 植物生长所需的环境条件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植物的生长过程及其环境条件。
答案:植物的生长过程包括种子发芽、植株生长、开花结果等阶段。
植物生长所需的环境条件包括适宜的温度、湿度、光照等。
2. 作业题目:简述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原理。
大象版四年级科学下册教案
大象版四年级科学下册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大象版四年级科学下册教材,具体章节为《多样的生物世界》。
详细内容主要包括生物的分类、生物的特征、生物与环境的适应性以及生态系统的基础知识。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学生能够了解和掌握生物的基本特征,理解生物分类的方法和原则,认识到生物与环境的密切关系。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分析生物现象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合作学习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生物多样性的兴趣和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生物的分类方法、生物与环境的适应性。
2. 教学重点:生物的基本特征、生物分类的原则。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实物模型、挂图、生物卡片等。
2. 学具:观察记录表、彩色笔、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播放生物多样性视频,引导学生关注生物的多样性,激发学生兴趣。
2. 知识讲解:(2)生物分类:介绍生物分类的方法和原则,让学生学会对生物进行分类。
(3)生物与环境的适应性:分析生物适应环境的事例,让学生理解生物与环境的密切关系。
3. 例题讲解:讲解与生物分类、生物特征、生物与环境适应性相关的例题,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4. 随堂练习:设计生物分类、生物特征等方面的练习题,让学生当堂巩固所学知识。
5.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生物与环境的适应性,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
六、板书设计1. 生物的基本特征2. 生物分类方法与原则3. 生物与环境的适应性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列举生物的五大基本特征。
(2)简述生物分类的原则。
(3)分析一个生物适应环境的实例。
2. 答案:(1)生物的五大基本特征:生长、繁殖、应激性、新陈代谢、遗传与变异。
(2)生物分类的原则:形态、生理、生态、遗传等。
(3)示例:骆驼的耐旱性、企鹅的保温能力等。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学生对生物的基本特征、分类方法及生物与环境的适应性有了较深入的了解,但在实际操作中,部分学生对生物分类原则的掌握仍不够熟练。
大象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全册教案
大象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全册教案目录第一单元第1课《“你曾经......”》 (3)第一单元第2课《假如我们是》 (6)第一单元第3课《听证会》 (10)第二单元第1课《我们在呼吸》 (12)第二单元第2课《有趣的呼吸器官》 (15)第二单元第3课《还我清新空气》 (19)第三单元第1课《种子发芽了》 (27)第三单元第2课《茁壮成长》 (31)第三单元第3课《硕果累累》 (34)第四单元第1课《认识太阳》 (37)第四单元第2课《太阳,我们的朋友》 (40)第五单元第1课《机械是什么》 (46)第五单元第2课《制造平衡》 (49)第五单元第3课《我能撬起地球》 (53)第五单元第4课《我的滑轮》 (58)第六单元第1课《火与生活》 (61)第六单元第2课《蜡烛会熄灭吗》 (67)第六单元第3课《探究燃烧之谜》 (73)第七单元第3课《飞行的秘密》 (78)第八单元第1课《一千个小侦探找青蛙》 (82)第一单元第1课《“你曾经……”》1教学目标1、通过师生交流、老师总结,了解本学期科学学习的内容、目标和主要的学习方式;2、在已有的评价方法的基础上,师生共同商讨出更加完善有效的学习方法和评价方法;3、通过分享《课程纲要》认识到科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体会到学习科学的价值,体会到科学探究需要事实与证据。
2学情分析整体学习状况:四年级学生整体学习比较认真,但缺乏灵活性、学习习惯较差。
不善于设法自主去获取知识并在生活中灵活运用知识。
因而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往往只停留在了解上,理解不甚深刻,运用能力差。
学生由于各种条件的限制,科学常识极为缺乏,科学探究能力和意识不强。
不能很好地在观察、实验、调查等实践活动中获取知识、发展能力、培养思想情感。
在小学阶段,儿童对周围世界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他们乐于动手操作具体形象的物体,而我们的科学课程内容贴近小学生的的生活,强调用符合小学生年龄特点的方式学习科学,学生必将对科学学科表现出浓厚的兴趣。
大象版四年级下册科学教学工作计划
大象版四年级下册科学教学工作计划教学目标:1. 掌握大象的基本形态特征、生活习性和食性。
2. 了解大象在生态系统中的角色和重要性。
3. 培养学生的科学观察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
教学内容:1. 大象的形态特征:体形巨大、长有长鼻子和大耳朵、四肢粗壮、灰色皮肤等。
2. 大象的生活习性:群居性、智力高、具有良好的社会组织、有着丰富的表达行为等。
3. 大象的食性:食草性,以草、树叶、树皮和水果为食。
4. 大象在生态系统中的角色和重要性:大象是草原和森林生态系统的关键物种,维持着生态平衡和植物多样性。
教学活动:1. 观察大象图片和实物,让学生根据观察记录大象的形态特征,比较和归纳。
2. 分小组讨论大象的生活习性,每个小组根据所给的资料编写一则关于大象生活习性的小故事,并进行朗读和分享。
3. 进行大象食性实验,准备不同种类的植物和水果,让学生观察大象选择并喜欢吃什么食物。
4. 观察大象在动物园或野外自然保护区的行为,学生观察并记录大象在不同时间段的行为活动,并与其他动物进行比较。
5. 组织大象图画比赛,要求学生根据所学知识绘制大象的形态特征和生活场景,展示并评选最佳作品。
6. 进行生态系统游戏,将学生分成不同的角色,模拟生态系统中的关系,其中一个学生扮演大象的角色,其他学生扮演其他动植物的角色,通过活动让学生体会大象对生态系统的影响和作用。
教学方法:1. 看、听、说结合的教学方法:观察图片和实物,听取相关信息,进行讨论和表达。
2. 实践探究的教学方法:进行观察实验、行为观察和绘画比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手能力。
3. 合作学习的教学方法:通过小组合作讨论、分享和分工合作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交流能力。
4. 游戏化教学的教学方法:通过游戏的形式激发学生的参与和学习兴趣。
教学评价:1. 观察记录:学生根据观察记录大象的形态特征和生活习性。
2. 小组讨论和分享:对学生编写的小故事进行评价和分享。
3. 实验报告:根据实验结果,学生撰写实验报告,分析大象的食性特点。
大象版四年级下册科学教学工作计划2篇
大象版四年级下册科学教学工作计划大象版四年级下册科学教学工作计划精选2篇(一)教学工作计划:大象版四年级下册科学教学1. 教学目标- 了解大象的基本特征和生活习性。
- 掌握大象在生态系统中的地位和作用。
- 知道大象保护的重要性,并了解大象保护的方法与意义。
2. 教学内容- 大象的特征:体型、颜色、耳朵和鼻子的形状。
- 大象的生活习性:食性、习性、住所等。
- 大象在生态系统中的地位:食草动物、重要的环境工程师等。
- 大象保护的重要性:保护生物多样性、维持生态平衡等。
3. 教学方法- 讲授:介绍大象的特征、习性和地位,让学生了解大象的基本知识。
- 观察实验:观察大象的模型、图片和视频资料,让学生感受大象的形象和生活习性。
- 讨论互动:通过小组讨论和班级讨论,让学生分享大象保护的方法和意义。
- 实地考察:组织学生到动物园、自然保护区等地进行实地观察,亲身感受大象的生活环境。
4. 教学活动安排- 第一课:介绍大象的特征和习性。
通过图片和视频资料,让学生初步了解大象的外貌和生活习性。
- 第二课:探究大象在生态系统中的地位和作用。
利用小组讨论和班级讨论的方式,让学生思考和分享他们的观点。
- 第三课:了解大象保护的重要性。
通过故事和实际案例,让学生意识到大象保护对生态系统的意义。
- 第四课:实地考察大象的生活环境。
组织学生到动物园、自然保护区等地进行观察和考察,让学生亲身体验大象的美好。
5. 教学评估与总结- 通过课堂讨论、作业和实地考察等方式,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估。
- 总结学生的学习成果,提供个别辅导和反馈。
- 分享学生的思考和成果,鼓励学生在更广阔的领域进行探索。
以上是大象版四年级下册科学教学工作计划的大致内容,具体的教学安排和教学材料还需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准备。
大象版四年级下册科学教学工作计划精选2篇(二)第一课:大象的特点和习性目标:学习大象的外貌特征和行为习性,了解大象的生活习性。
教学内容:1. 大象的外貌特征:体型庞大、长鼻子、大耳朵等。
大象版四年级下册科学的教学计划(通用10篇)
大象版四年级下册科学的教学计划(通用10篇)大象版四年级下册科学的教学计划(通用10篇)时间流逝得如此之快,我们又将在努力中收获成长,现在就让我们好好地规划一下吧。
是不是无从下笔、没有头绪?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大象版四年级下册科学的教学计划,欢迎阅读与收藏。
大象版四年级下册科学的教学计划篇1一、教材分析《科学》四年级上册由“天气”、“溶解”、“声音”和“我们的身体”四个单元组成。
本册教材是在三年级上、下册的基础上,引领学生经历一系列有意义、有价值的科学探究活动,使他们获得更多的学习体验,加深对科学的理解,增进科学探究的能力。
本册教科书中的每个教学单元都有七个课题,这七个课题即学习的内容,也反映了科学概念和过程与方法双向发展、螺旋上升的过程。
二、教学目标本学期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至关重要的时期。
教学中要因势利导,积极引导学生在学习汇总尊重客观事实、注重证据、大胆质疑,逐渐养成良好的科学品质和思维方式,真正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和学习质量。
1、要求学生能够自己想出办法来增进对研究对象的了解。
2、要求学生提高观察的准确性和精确性。
3、要求学生不仅关注收集和了解事实,而且要学会对事实进行简单的加工、整理、抽象和概括。
三、教学重点重视对学生典型科学探究活动的设计,以探究为核心,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四、教学难点通过动手动脑、亲自实践,在感知、体验的基础上,使学生形成较强的科学探究能力。
五、学生情况分析学生已掌握许多的科学知识和科学的方法,对科学探究活动非常喜欢,并能以自己的方式观察到许多细节的地方,兴趣浓厚,已经具备初步的探究能力,动手能力。
另外,在进行着观察、提问、假说、预言、调查、解释及交流等一系列活动时,强调小组合作必要性,所以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得到大大的增强。
但由于学生年龄的局限,观察的深度、准确度还不够,观察或描述的方法还不会实践运用。
大部分学生知识面不广,勤于动脑的同学占的比例不是很大。
还有的学生在活动的时候常常耗时低效,不能很好地利用宝贵的课堂时间,这现象尤为突出。
大象版科学四年级下册教案
大象版科学四年级下册教案教案标题:大象版科学四年级下册教案教案目标:1. 通过学习大象的特点和生活习性,培养学生对动物的兴趣和保护意识。
2. 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实验能力,提高他们的科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帮助学生学会运用科学知识解释和理解自然现象,并将其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教学重点:1. 了解大象的特点和生活习性。
2. 掌握大象的分类和解释大象的生理结构。
3. 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实验能力。
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或投影仪。
2. 大象的图片和视频资料。
3. 大象模型或图示。
4. 实验用具和材料。
教学过程:Step 1: 导入(5分钟)1. 利用图片或视频资料引入大象的话题,激发学生的兴趣。
2. 提问学生对大象的了解程度,了解学生的背景知识。
Step 2: 探究大象的特点和生活习性(15分钟)1. 展示大象的图片或模型,引导学生观察大象的外貌特征。
2. 引导学生思考大象的体型、鼻子、耳朵等特点对其生活的影响。
3. 分组讨论大象的生活习性,如食物来源、行动方式等。
Step 3: 大象的分类和生理结构(20分钟)1. 引导学生了解大象的分类,包括亚洲象和非洲象的区别。
2. 展示大象的骨骼模型或图示,解释大象的生理结构,如骨骼、肌肉和皮肤等。
3. 引导学生思考大象的生理结构与其生活习性之间的关系。
Step 4: 实验探究大象的听力(20分钟)1. 分发实验用具和材料,包括一些小球和不同大小的容器。
2. 引导学生进行实验,将小球从不同高度落入容器中,观察大象模型的反应。
3. 引导学生总结实验结果,解释大象的听力特点。
Step 5: 总结和拓展(10分钟)1. 总结学习的内容,强调大象的特点和生活习性。
2.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保护大象及其栖息地,培养保护动物的意识。
3. 提供相关阅读材料或视频,让学生进一步了解大象的知识。
Step 6: 作业布置(5分钟)1. 布置相关作业,如写一篇关于大象的短文或设计一张海报宣传大象的保护等。
大象版四年级科学下册教案
大象版四年级科学下册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大象版四年级科学下册教材,主要围绕“物体的浮沉”章节展开。
详细内容包括:浮力的概念、影响物体浮沉的因素、阿基米德原理以及日常生活中的浮沉现象。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理解浮力的概念,掌握影响物体浮沉的因素,了解阿基米德原理。
2.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通过观察、实验、分析等方法,探究物体浮沉现象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科学现象的好奇心,培养他们勇于探索、善于合作的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阿基米德原理的理解和应用。
教学重点:浮力的概念、影响物体浮沉的因素。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浮沉实验器材(如石头、木块、橡皮泥、气球等)、电子秤、容器、水、盐、色素。
2. 学具:每组一套浮沉实验器材、记录表格、画图工具。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展示生活中常见的浮沉现象,如船只、游泳圈等,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这些物体能浮在水面上?2. 新课导入:讲解浮力的概念,引导学生通过实验探究影响物体浮沉的因素。
3. 例题讲解:以木块和石头的浮沉为例,讲解阿基米德原理,引导学生理解浮力与物体浮沉的关系。
4. 随堂练习:分组进行实验,观察不同物体的浮沉情况,并记录数据。
6. 知识拓展:介绍阿基米德原理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如轮船、热气球等。
六、板书设计1. 大物体的浮沉2. 副浮力与阿基米德原理3. 板书内容:(1)浮力的概念(2)影响物体浮沉的因素(3)阿基米德原理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结合生活实际,设计一个利用浮力原理的物品,并说明其原理。
2. 答案示例:设计一个简易的浮力秤,利用物体浮沉的原理来测量重量。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对浮沉现象的探究积极性较高,但部分学生对阿基米德原理的理解仍有困难,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引导和讲解。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课后观察生活中的浮沉现象,并尝试用所学知识解释。
同时,组织学生参加科学实验活动,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
大象版四年级下册科学教案
大象版四年级下册科学教案第一单元生命的秘密第三课生命的循环教学目标:1.了解生物的生命周期,认识生命的循环过程。
2.培养观察、思考、合作的能力,激发学生对生命奥秘的探究兴趣。
3.引导学生关爱生命,尊重生命,树立正确的生命观。
教学重点:1.生命的循环过程。
2.生物的生命周期。
教学难点:1.生命循环过程中各阶段的特征。
2.生物生命周期的多样性。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PPT、生命循环图、生物生命周期资料。
2.学生准备:观察日记、绘画工具。
教学过程:一、导入1.教师出示一张生命循环图,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你们知道这张图代表了什么吗?二、自主学习1.教师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发一份生物生命周期资料,要求学生阅读并找出各阶段的特征。
2.学生阅读资料,记录关键信息,讨论各阶段的特征。
三、课堂讨论1.教师邀请各小组代表分享他们的发现。
2.教师引导学生讨论:生命的循环过程中,哪些阶段是最重要的?为什么?四、案例分析1.教师出示一些生物的生命周期案例,如蝴蝶、青蛙等,要求学生观察并分析它们的生命循环过程。
2.学生观察案例,分析生命循环过程,讨论各阶段的特征。
五、实践活动1.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观察日记活动,要求学生记录身边生物的生命周期现象。
2.学生分组进行观察,记录观察结果,绘制生命循环图。
1.教师邀请学生分享他们的观察日记和生命循环图。
第二单元神奇的大自然第五课风的力量教学目标:1.了解风的形成原因和作用。
2.培养观察、思考、合作的能力,激发学生对自然现象的探究兴趣。
3.引导学生关注环境保护,树立绿色环保意识。
教学重点:1.风的形成原因。
2.风的作用。
教学难点:1.风的形成原理。
2.风对环境的影响。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PPT、风的形成示意图、风的作用案例。
2.学生准备:观察日记、绘画工具。
教学过程:一、导入1.教师出示一张风的形成示意图,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你们知道风是怎么形成的吗?二、自主学习1.教师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发一份风的作用案例,要求学生阅读并找出风的作用。
大象版四年级科学下册全册教案3
大象版四年级科学下册全册教案3我能撬起地球【要点】利用杠杆尺、钩码等简单器材进行杠杆使用原理的研究,体验机械给生活带来的方便。
【目标】利用杠杆尺、钩码等简单器材进行观察实验,研究使用杠杆的原理,做好实验记录。
利用杠杆尺的平衡,研究杠杆是否一定省力。
培养学生重证据,愿意尝试的精神;使学生关注社会生活。
【怎样进行】猜想与思考活动引入。
“假如给我一个支点,我就能撬起地球。
”是阿基米德关于杠杆原理研究后的“大话”,它能引起学生的多种猜想。
想办法搬运石头和一个人提起两头牛的问题设计,意在引导学生了解杠杆的作用在古代就已被人们所认识和利用。
在此基础上认识杠杆这个简单机械及三点的知识,从而使学生大胆猜想与思考:“用上杠杆会怎样呢?”教学时,教师可以结合“机械是什么”一课中“抱起老师”、“提起自己”、“撬开巧克力桶”等活动随机安排,也可以将本环节与第二部分的“能把书抬起来吗?”活动整合在一起,让学生大胆猜想,充分思考,想出更多的办法。
活动体验,感知杠杆的作用。
“能把书抬起来吗?”这个活动,使学生初步体验杠杆的作用。
它是对上一环节的延伸巩固,也是下一环节的铺垫。
自由移动支点后,则会出现杠杆的支点在重点与力点的正中间,此时不省力也不费力;如支点至重点的距离大于支点至力点的距离,此时会出现费力状况。
教学时,教师一定要让每个学生试一试,亲自体验。
至于实验的工具教师可以利用其他的替代。
但一定要注意,支点的移动随学生自行实验而进行,教师可以提示“移动支点”,却不可告诉将支点移到某个位置。
这个实验,还要求学生记住自己的各种感受,实验后谈出对杠杆是否省力的看法。
实验验证,用实验数据说明杠杆的作用。
“杠杆省力吗?”这一活动,引导学生验证自己的看法,在第二部分体验感知杠杆是否省力的基础上,利用杠杆、钩码这些实验仪器,准确记录杠杆省力与否的实验数据,分析找到杠杆省力、不省力也不费力、费力三种规律。
表中的记录再次为学生提供了例证。
教学这一内容时,因学生已有了杠杆平衡的知识作基础,因此文中用“给你提个醒”的方法提示学生:“杠杆平衡时,左边钩码的重量可看作是提起重物所用的力”这一点是学生不易理解的,教师可以点拨。
大象版科学四年级下册教案
第一单元自然法庭的听证会1 你曾经 (1)教学目标了解怎样运用表格统计数据,做数学运算;运用调查统计的方法得到数据,发现事实;使学生对生命有一个新的认识;认识到自己的行为会给科学中的其他生物造成一定的影响;培养他们尊重生命的情感和态度。
教学准备1、教师事先在黑板上,或二开大白纸上绘制好“杀死动物调查”表格,绘制形式可参考例表1;2、教师准备好小组调查表,复制数份每小组发一张。
3、每小组准备B5大的纸一张,水彩笔,铅笔,尺子,橡皮。
教学要点注意在进行此项活动时,一定注意正确引导,防止学生讨论时会以比赛谁杀死的生物多为荣,而使此项活动引起适得其反的效果。
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过程:(1)“你曾经杀死过表格中的这些动物吗?”教师出示大的“杀死动物调查表”;选几个同学在自己曾经杀死过的动物下面做上标记,再进行合计;(2)按照这样的方法,各小组为单位对组内所有成员进行调查,统计数据,记录在表格里。
(3)把每个小组的调查数据汇总到一起,大家一起来填写“杀死动物调查汇总表”(4)就获得的数据进行讨论和反思。
“到底应不应该杀死他们?为什么?”鼓励学生自己或与他人合作,用同样的问题询问亲友、邻居中的成年人,把结果记录在调查表中,而后可以把小组中每位同学的调查表汇总在一起。
注意强调采访时的安全。
活动延伸最好的继续活动是“假如我们是……”换位思考。
2 假如我们是……你有没有过站在他人的角度和立场上思考问题呢?这是一个角色换位的游戏,它会让你对所担任的角色有一个重新的认识!教学目标学会站在他人的立场思考利益关系,辨证地、全面地看待科学问题;知道要解决科学问题,必须像法庭办案一样,有充分的事实与证据;了解并选择运用查阅书籍、浏览网络、观察实验、调查采访等方法来搜集事实与证据。
教学准备水彩笔,卡纸,剪刀,用于制作小组名称的标牌。
教师可自制一张公告,活动时张贴在黑板或墙壁上。
每组发一张2开的大白纸以及彩笔,用于记录快速联想时想到的方法及途径教学要点科学研究需要搜集事实与证据,以及知道怎样获得事实与证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 年最新大象版四年级科学下册教
学计划
(2015-2016学年度第二学期)
执教人:王茜
一、学生情况分析:
1、整体学习状况:四年级学生共有16 人。
整体学习比较认真,但缺乏灵活性、学习习惯较差。
不善于设法自主去获取知识并在生活中灵活运用知识。
因而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往往只停留在了解上,理解不甚深刻,运用能力差。
2、已有知识、经验:学生由于各种条件的限制,科学常识极为缺乏,科学探究能力和意识不强。
家长和学校偏重于语、数、英教学,使学生没有多少时间和机会接触大自然,更没有得到大人和老师及时、周到的指导,使学生没能很好地在观察、实验、调查等实践活动中获取知识、发展能力、培养思想情感。
二、教材分析:
第一单元自然法庭的听证会
本单元是《科学》教材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
本册训练重点为“观察提问——猜想假设——实事证据——模型解释——表达交流”科学探究过程中“实事与证据”这一重要环节。
本单元分为三个课时你曾经……:假如我们是……”听证会”以易于激发学生兴趣的活动为载体,强调了教学内容的可实践性和学生的参与,使学生在玩中学,做中学,初步了解和实践事实与证据的搜集过程。
第二单元我们怎样呼吸
《我们怎样呼吸》是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是培养学生搜集事实与证据能力的第一个综合活动单元,承担的二级目标是“能借助简单的工具对物体进行较细致的观察并搜集相关事实与证据,能用语言或图画描述所观察到的事物。
”本单元将通过一系列的观察、实验、调查让学生在探索中学习人体呼吸、空气污染等相关知识,为他们树立正确的科技观和强烈的
社会责任感奠定基础。
本单元由《我们在呼吸》、《有趣的呼吸器官》、《还我清新空气》三个主题探究活动组成。
第三单元植物在成长
《植物在成长》是四年级下册的第3单元,属于“综合过程能力训练单元”。
二级目标是:能通过长期实验、观察、记录,认识事物,并能用图或文字表达事物的发展变化过程。
为了较好地达成二级目标,本单元用一个完整的长期种植活动贯穿始终,由《种子发芽了》、1/3
《茁壮成长》和《硕果累累》三组主题探究活动组成。
第四单元太阳给我们带来了什么
《太阳给我们带来了什么》是四年级下册的第4 单元,属于综合探究单元。
这个单元的“二级目标”是“能用测量工具进行定量观察,采集数据,并做简单记录”。
围绕培养目标,教材设计了“认识太阳”和“太阳,我们的朋友”两个探究性活动。
第五单元生活中的机械
《生活中的机械》是四年级下册第五单元,属于综合探究活动单元。
本单元承担的二级目标是:“用简单器材做简单的观察实验,并做实验记录”。
由《机械是什么》、《制造平衡》、《我能撬起地球》、《我的滑轮》四组综合性探究活动组成。
第六单元揭开燃烧的秘密
《揭开燃烧的秘密》属于综合探究活动单元。
本单元承担的二级目标是“能做控制变量的简单探究性实验,并做实验记录”。
由《火与生活》、《蜡烛会熄灭吗?》和《探究燃烧之谜》三组综合性探究活动组成。
第七单元飞上蓝天
本单元属于综合探究单元,二级目标是“能够通过多种途径搜集事实与证据”。
本单元教学,要结合“飞上蓝天”这一主题,主要训练同学们综合运用以上途径来收集事实与证据的能力。
本单元由“谁在天上飞”、“它们怎样飞行”、“飞行的秘密”三组活动组成,它们构成了科学探究的完整过程。
第八单元一千个小侦探找青蛙
“青蛙的一千个朋友”单元安排了三项教学内容:“一千个小侦探找青蛙”、“科学小侦探通关记”、“做青蛙的朋友”。
本单元的教学内容,在本册中是一个综合能力训练,在今后的科学认知过程中,仅仅是一个开始。
教师在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时,要关注更多的生活实例,让学生将学习从课堂延伸到课外,从学校、家庭延伸到社会,这是本单元的更高要求。
三、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努力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得学生们在日常生活中亲近科学、运用科学,把科学转化为对自己日常生活的指导,逐渐养成科学的行为习惯和生活习惯;
2、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让学生亲身经历科学探究的全过程,从中获得科学知识,增长才干,体会科学探究的乐趣,理解科学的真谛,逐步学会科学地看问题、想问题;
2/3
3、继续指导、引导学生学习运用假设,分析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注重观察实验中的测量,特别是控制变量、采集数据,并对实验结果做出自己的解释,学习建立解释模型,以验证自己的假设。
4、保持和发展对周围世界的好奇心与取知欲,形成大胆细心、注重证据、敢于质疑的科学态度和爱科学、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
5、亲近自然、欣赏自然、珍爱生命,积极参与资源和环境的保护,关心现代科技发展。
四、基本措施:
1、把科学课程的总目标落实到每一节课;
2、把握小学生科学学习特点,因势利导;
3、用丰富多彩的亲历活动充实教学过程;
4、让探究成为科学学习的主要方式;
5、树立开放的教学观念;
6、悉心地引导学生的科学学习活动;
7、各班建立科学学习合作小组,让学生在相互交流、合作、帮助、研讨中学习;8、给学生提问和假设机会,并指导学生自己动手寻找证据进行验证,经过思维加工,自己
得出结论,并把自己的认识用于解决问题的实践;
9、充分运用各类课程资源和现代教育技术;
10、组织指导科技兴趣小组,引导学生参加各类有关竞赛以赛促学。
五、教学进度
2016年2月24日每二周学习一个单元知识,并完成相应的练习。
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