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产业结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产业结构现状、成因和对策的思考
2010-3-29 8:30:53汪海波中国经济时报
两市齐创新低“国家队”再次精准抄底揭秘重仓股
叶荣添:迎超级反击!基金经理5次加仓1股(速查)
[字体:大中小] 收藏订阅RSS 分享打印[网友评论0条] [ 手机也能看]
改革前传统经济发展战略的主要特点,是盲目追求经济的高速增长,由此必然导致产业结构严重失衡。但是改革后,以地方政府为主的投资膨胀机制并没有发生根本转变。地方政府盲目追求第二产业增速,使一系列战略在实践上偏离正确的轨道,从而阻碍第二产业与第一、三产业协调发展,甚至加剧其失衡。作者认为,在市场化取向改革没有整体基本到位的情况下,就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各次产业的协调发展,这同宏观经济调控力度不够是有联系的,而根本原因还在于经济改革没有到位。
从“六五”时期直到“十一五”时期,我国把结构调整问题放在愈来愈重要的位置,但迄今成效并不明显,问题没有根本解决。形成这个“矛盾”现象的原因是什么?据此要做出什么结论?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但结构调整涉及众多方面,本文只拟涉及其中的一个基本方面,即第一、二、三产业在经济总量中的比重问题。
一、产业结构的现状
与改革前的1953年—1978年相比较,改革后的1979年—2009年产业结构已经发生了重大变化。在前一个时期,第一、二、三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分别依次由1952年的51.0%下降到1978年的28.2%,由20.9%上升到47.9%(其中工业由17.6%上升到44.1%,建筑业由3.2%上升到3.8%),由28.2%下降到23.9%。这些数据表明:这期间,产业结构处于全面极端的失衡状态。说全面,不仅第一、二产业严重滞后于工业的发展,建筑业虽略有上升,但也大大滞后于工业发展;说极端,不仅农业滞后于工业已经达到顶峰,而且第三产业比重也发生了极不正常的下降。在后一个时期,第一、二、三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分别依次由1978年的28.2%下
降到2009年的10.6%,第二产业由47.9%下降到46.8%(其中工业由44.1%下降到40.1%,建筑业由3.8%上升到6.7%),第三产业由23.9%上升到42.6%。需要说明:这个时期,农业年均增速由前一个时期的2.1%上升到4.6%,其比重下降是由于其增速仍然低于第二、三产业。但其下降速度趋缓了。在前一个时期,农业比重年均下降0.88个百分点,后一个时期为0.57个百分点。至于这个时期工业比重下降以及建筑业和第三产业比重上升虽然都没有到位,但符合经济发展的要求。可见,改革以来,原来产业结构严重失衡状况已有很大改善。
但当前我国产业结构失衡问题并没根本解决。其主要根据有二:第一,就农业来说,新世纪提出并推行科学发展观以来,政府在解决“三农”问题方面采取空前未有的一系列重要举措,并取得了巨大成就!比如,作为农业主要产品的粮食产量,2007年—2009年连续三年超过50000万吨,2009年达到53080万吨,改变了1999年—2007年连续九年产量低于1998年产量(这年粮食产量为51229.5万吨)的局面。但当前粮食供需仍是一种紧张的平衡。作为粮食稳产基础的体制、机制和技术、物质等方面的问题都没有根本解决。因而,作为最重要战略物资的粮食产量不稳的问题也就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当前农民居民收入远远低于城镇居民收入,也突出反映农业发展的滞后。其主要的直接原因,除了城市化滞后以外,就是农业发展滞后,农业劳动生产率很低。第二,就第三产业来说,在许多工业的产能和产品过剩问题突出存在的同时,经济社会亟须的第三产业(包括为生活服务和为生产服务的第三产业,特别是就业容量大和为高技术产业服务的第三产业)又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为了说明这里的问题,做点国际比较是必要的。按照毛泽东说法,作为矛盾的普遍性的“这种共性,即包含于一切个性之中,无个性即无共性。”所以,尽管国外经验有其特殊性,但也包含共性。就其共性来说,就有借鉴意义。根据世界银行的资料,2003年低收入国家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49%,下中等收入国家为52%,上中等国家为59%,高收入国家为71%。我国已经步入下中等收入国家的行列。但我国2009年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不仅远远低于高收入国家和上中等收入国家,而且大大低于下中等收入和低收入国家。这就突出反映了我国第三产业发展的滞后。
所以,总起来似乎可以说,改革以来,改革前存在的那种产业结构全面极端的严重失衡状态已有很大改变,但就现状来说,产业结构失衡问题并没有真正解决。
二、产业结构现状的形成原因
第一,1978年—2000年,我国已初步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21世纪以来,这种体制正在趋于进一步完善。从总体上说,这种体制以其特有的优化社会生产资源的巨大作用,已经和正在成为推动包括第一、二、三产业在内的整个经济迅速而又趋向协调的发展,成为这方面的根本动力。但这只是问题的一方面。
另一方面,这种经济改革以其固有的不平衡性对各次产业发展的推动作用是不等的。这样,经济改革就在推动整个产业持续快速发展的同时,给各次产业增速带来了差异。纵观我国经济改革史,我们可以发现两种规律性现象:
一是就三次产业来说,哪个产业改革快,其增速也快;反之亦然。1979年—2009年,第二产业(特别是工业)改革进展比第一、三产业都大。需要着重指出:在这方面,城乡二元经济体制改革从开始一直到现在,都是滞后的。作为第三产业的最重要组成部分的垄断行业(如交通、通讯和金融等)和社会事业(包括科教文卫等)的改革,在很长时间内也是滞后的,只是在新世纪以来才加快了改革步伐。与这种改革进展不平衡相联系,尽管第二产业的基数比第一、三产业大得多,但其增速却比第一、三产业快得多。这期间,第二产业年均增速为11.3%,而第一、三产业分别只有4.6%和10.7%。二是就各个产业本身来看,也是哪个阶段改革进展快,其增速也快;反之也如此。这一点尤为明显地表现在第一产业方面。1979年—1984年,农村普通实行了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的,并与集体化经营相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改革进展快,增速也快。这期间农业年均增速高达7.3%。但在此后的一段时间内,农村改革相对滞后,增速下降。1985年—2000年,农业年均增速下降到3.8%。但新世纪以来,深化农村经济改革的步伐大大加快。其主要表现是:在完善农业经营体制的同时,实现了农村税费改革;深化了农产品流通体制改革。主要是在作为最主要农产品的粮食方面实现了市场主体自主流通、市场定价的流通体制;实现了农村金融的改革和创新。主要是初步形成了国有(或国家控股的)金融为主导的,多种所有制金融并存以及政策性、金融商业性金融和合作性金融并存以及大中小金融组织并存的框架。于是2001年—2009年农业年均增速又上升到4.2%。
这两种规律性现象表明:在市场化取向改革(包括第一、二、三产业)没有整体基本到位的情况下,就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各次产业的协调发展。
对外开放是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目标的经济改革在对外经济领域的延伸。从总体上说,对外开放是推动包括第一、二、三产业在内的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但直到目前,对外开放对第一、二、三产业发展的推动作用也有差异。对外开放主要包括两个领域:一是对外贸易。在这方面,出口的主要是工业品;二是引进外资,而外商的投资领域大部分也是在第二产业。新世纪以来,服务业的出口和第一、三产业的外商投资都在强劲增长,但没有也不可能很快改变以第二产业为主的情况。这样,前者就从需求方面拉动第二产业的较快发展,而后者又从供给方面推动第二产业的较快发展。
以上是对改革开放在形成产业结构现状方面所起作用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