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三 世界多元文化中的美术作品3
活动一-世界多元文化中的美术作品
古代两河流域美术
古代两河流域的文明,是人类历史上最 古老的文明之一。古希腊人把两河流域叫做 “美索不达米亚”,意思是“两河之间的地 方”。就今天来说,两河流域相当于今天的 伊拉克一带。
两河文明时代最早的居民是苏美尔人, 他们在公元前4000年以前就来到了这里,两 河流域的最初文明就是他们建立的。后来的 阿卡德人、巴比伦人、亚述人以及迦勒底人, 继承和发展了苏美尔人的成就,使两河文明 成为人类文明史上重要的一页。其中巴比伦 人的成就最大,因此,两河文明又被称为巴 比伦文明。
奥地利维林多夫的 母神 (原始的维纳斯)
旧石器时代美术
在欧洲奥瑞纳文化期发现的人物 雕像很多,其中以法国鲁塞尔岩廊石 壁浮雕《手持角杯的裸女》为最杰出。 这位女子右手托着一只角状器,左手 搭在稍为隆起的腹上,披肩长发绕在 左肩,袋状的双乳悬挂在胸前,腹部 和臀部宽厚肥硕,面部简略未作刻画, 粗壮的大腿往下细小而至于虚无。从 形象动作的姿态特征中,人们猜想这 位女子正在主持一项巫术仪式,祈祷 猎物丰收和部族昌盛、安康。也有人 认为手中托举的角器是人类繁殖的吉 祥物,表明她那母性的潜力不再隐藏 在自己的身体内,而是寄托于神秘的 象征——兽角。
这处圣地被环状列石分割成内外两区,环状列石内范围较小,只能容纳较 少的人,所以应是祭司等宗教高级人士举行神圣宗教仪式的地方。而环状 列石外范围较大,是多数人都能去的地方。这与后来基督教教堂内功能区 的划分相似。
讨论
1.为什么原始美术中的绘画作品多表现狩 猎的情景?
2.英国的巨石建筑的实际用途及意义?
旧石器皆以动物为主,手法
生动写实。其中最突出的原始洞窟 壁画是西班牙北部阿尔塔米拉洞窟 壁画和法国西南部的拉斯科洞窟壁 画;迄今为止发现的原始雕塑大多 数为小型的动物雕塑,少数人像雕 刻中,裸体女性雕像占主要地位。 这些女性雕像强调夸张女性的生理 特点,突出表现女性的乳房、臀部、 腹部、大腿等,体现出原始时期人 们对于母性和生殖的崇拜。发现最 早的雕像是奥地利维林多夫的《母 神》(原始的维纳斯)和法国鲁塞 尔岩廊石壁浮雕《手持角杯的裸 女》。
《世界多元文化中的美术作品》教案范文
认知:
通过对外国现代主义绘画的介绍,使学生能正确认识外国现代主义绘画,初步学习用视觉艺术的语言去感受和欣赏外国现代绘画作品,了解外国现代主义绘画的艺术特征。操作:以教师讲解为主导,启发学生在读读、议议、看看、谈谈的过程中逐步提高欣赏外国现代摄绘画的能力,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情感:
培养学生欣赏外国现代主义绘画的正确的审美情趣,陶冶情操,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翻开课本P42)
二、外国现代主义绘画简介:
西方现代主义绘画,是指西方国家从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发展起来的现代绘画中的某些流派——野兽摄、立体派、未来派、达达派、表现派、超现实主义、抽象主义、波普艺术等的统称。
“现代主义”或“现代派”是和某种新的、非传统的、区别于过去的艺术思想联系在一起的。
(投影以上的文字,加深印象。)
(2)发展阶段
①结合欣赏,着重分析不同时代的社会环境和发展对艺术家的影响。
②分组或个人总结,请同学们根据自己对时代背景的认识和理解,探讨艺术家在所处时代的地位和影响。
(3)收拾与整理
寻找与自己观点相同的同学,巩固自己的观点。最后教师将不同的观点进行总结。
3、课后拓展
(1)可以让同学们根据自己的认识和理解对不同时期的艺术家的作品进行错位欣赏,感受时代给艺术家带来的烙印,如将达芬奇的作品放在19世纪的社会背景下欣赏等。
1、通过学习,对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艺术作品对社会进步和人的发展的作用和意义发表自己的看法。
2、在了解和感受的基础上,就对待世界各国的美术文化遗产的问题表达自己的态度。
教学活动:
1、课前准备
教具准备:从文艺复兴到后印象主义美术作品的欣赏挂图或其他影像资料。尽可能选择内容类似的作品(如神话题材、静物)对比欣赏。
《世界多元文化中的美术作品》教案范文
《世界多元文化中的美术作品》教案范文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世界多元文化中美术作品的特点和风格,提高审美能力。
2. 培养学生对不同文化背景下的美术作品的欣赏和理解能力。
3. 通过学习,使学生认识到世界美术作品的多样性,增强文化自信。
二、教学内容1. 亚洲美术作品:以中国、日本、印度等国家的美术作品为例,介绍其艺术特色和表现形式。
2. 欧洲美术作品:以意大利文艺复兴、法国印象派等时期的美术作品为例,分析其历史背景和艺术风格。
3. 非洲和拉丁美洲美术作品:以马蒂斯、毕加索等艺术家的作品为例,探讨其对世界美术的贡献。
4. 北美洲美术作品:以美国抽象表现主义、波普艺术等为例,解读其现代艺术特点。
5. 大洋洲美术作品:以澳大利亚土著艺术、毛利艺术等为例,介绍其独特的文化内涵。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教师讲解世界美术作品的相关知识,引导学生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的美术作品。
2. 案例分析法:教师展示具体美术作品,引导学生分析其艺术特点和风格。
3. 讨论法: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不同美术作品的欣赏和理解。
4. 实践法:学生动手创作,尝试模仿世界美术作品中的某种风格。
四、教学步骤1. 导入:教师简要介绍世界美术作品的多样性,激发学生兴趣。
2. 讲授:教师讲解亚洲、欧洲、非洲和拉丁美洲、北美洲、大洋洲美术作品的相关知识。
3. 分析:教师展示具体美术作品,引导学生分析其艺术特点和风格。
4. 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不同美术作品的欣赏和理解。
5. 实践:学生动手创作,尝试模仿世界美术作品中的某种风格。
五、教学评价1. 学生对世界美术作品的基本知识掌握程度。
2. 学生对不同文化背景下的美术作品的欣赏和理解能力。
3. 学生动手实践能力,以及在世界美术作品风格模仿中的创新意识。
4. 学生分组讨论的活跃程度,以及在对美术作品评价中的批判性思维。
六、教学资源1. 网络资源:利用互联网查找相关的世界美术作品资料,包括图片、视频等。
多元文化背景下的美术教育评价模式
多元文化背景下的美术教育评价模式摘要:美术的多元化是长期形成的一种文化形态,它给美术教育的评价带来一定的困扰。
针对美术教育评价模式滞后的状况,考虑到其多元化的特性,结合学生的学习规律,摸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评价模式,使美术教学活动既有深度,更有温度。
关键词:多元文化;美术教育;评价模式作者简介:凌晓星,男,安徽歙县人,安庆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副教授,美术学硕士。
在美术教学活动中,对于美术作品的评价一直是富有争议的话题。
同样一件作品,由于欣赏者的角度不同,往往会得出大相径庭的结论。
其实这是美术欣赏与学习的常态。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美术形式与美术主题的多元化,必然会带来评价系统的多元化。
众所周知,美术作为一种精神性的文化活动有其自身的特点,这种特点的不确定性使之很难有等量化的标准。
但在现今的美术教学活动中,教师往往用一元化的评价标准来衡量作品的高低好坏。
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情况,一方面是美术教育的评价机制滞后,更重要的是美术多元化的知识结构对教师本身也是一种考验。
一、美术的多元化背景美术的多元化知识结构来自于以下几个方面:1. 中国传统文化:中国的审美经验建立在一种“味觉”文化之上,作品的好与坏,往往靠欣赏者自己“体味”,所谓“只可意会不可言传”。
这造成了中国古代文艺评论一直没有一个固定的标准,多凭个人感觉。
李泽厚认为:这正是中国美学“味觉文化”的体现。
这导致中国人欣赏文艺作品都以“品”为主——在细细品尝中,感受作品有“味”还是无“味”.。
直到今天,我们评价作品的好坏依然脱离不了它的藩篱。
2. 西方艺术:西方艺术在世界艺术史中一直处于中心地位,其规律也被视为世界艺术发展的根本规律。
事实证明,西方艺术与东方艺术一样,遵循着不同的发展规律,形成属于自己的美学特色。
任何一种文明都有独特的世界观和审美理想,拥有独特的民族文化传统和审美心理。
西方艺术建立在希腊美学和宗教(基督)美学之上,崇尚宇宙的秩序性与上帝“绝对的美”,追求“神性”之美。
最新九年级美术教学计划湘美(模板9篇)
最新九年级美术教学计划湘美(模板9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合同协议、工作计划、活动方案、规章制度、心得体会、演讲致辞、观后感、读后感、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contract agreements, work plans, activity plans, rules and regulations, personal experiences, speeches, reflections, reading reviews, essay summarie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of sample essays, please stay tuned!最新九年级美术教学计划湘美(模板9篇)做任何工作都应改有个计划,以明确目的,避免盲目性,使工作循序渐进,有条不紊。
《世界多元文化中的美术作品》教案范文
《世界多元文化中的美术作品》教案范文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世界各地的美术作品,培养学生对多元文化的认识和尊重。
2. 通过对不同国家美术作品的学习,提高学生对美术技能的掌握和审美能力。
3.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团队协作的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教学内容1. 亚洲美术作品:中国、日本、印度等国家的传统美术作品及特点。
2. 欧洲美术作品:意大利、法国、西班牙等国家的文艺复兴时期美术作品及特点。
3. 非洲美术作品:埃及、尼日利亚、南非等国家的传统美术作品及特点。
4. 美洲美术作品:美国、墨西哥、巴西等国家的现代美术作品及特点。
5. 大洋洲美术作品: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国家的土著美术作品及特点。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世界各地美术作品的特点及背后的文化内涵。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理解并欣赏不同文化背景下的美术作品。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教师对世界各地美术作品进行讲解,引导学生了解作品的特点及文化内涵。
2. 展示法:教师展示美术作品图片,让学生直观地感受作品风格。
3. 讨论法:分组让学生探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美术作品,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4. 实践法:让学生动手创作,提高学生的美术技能和审美能力。
五、教学步骤1. 导入:教师通过图片或视频展示世界各地的美术作品,引发学生的兴趣。
2. 讲解:教师对所选定的美术作品进行详细讲解,包括作品特点、创作背景和文化内涵。
3. 欣赏:学生观看美术作品,教师引导学生从审美、技法等方面进行分析。
4. 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对作品的认识和感受。
5. 实践:教师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结合所学内容进行创作。
6. 总结: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知识。
六、教学评价1. 学生对世界各地美术作品的特点及文化内涵的掌握程度。
2. 学生对美术技能的掌握和审美能力的提高情况。
3. 学生团队协作、独立思考和动手实践能力的提升。
七、教学资源1. 美术作品图片及相关的视频资料。
中国美术的发展脉络以及重要的艺术家及其作品
一、我国美术的发展脉络我国美术源远流长,历史悠久,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
从古至今,我国美术经历了漫长的发展历程,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和特色。
我国美术的发展脉络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1.古代我国美术古代我国美术起源于新石器时代的彩陶和彩绘器皿,经过商、周、秦、汉等朝代的发展,逐渐形成了印章、书法、绘画等艺术形式。
著名的艺术作品有甘肃武周永年县出土的彩绘陶器、陕西秦始皇陵出土的兵马俑等。
2.唐宋时期的我国美术唐宋时期是我国美术发展的鼎盛时期,绘画艺术、书法艺术、雕塑艺术等均达到了较高的水平。
著名的艺术家如王羲之、顾恺之、李思恭等,他们的作品至今仍被后人传颂。
3.明清时期的我国美术明清时期是我国美术的又一重要时期,此时我国面临了政治稳定和经济繁荣的局面,文化艺术得到了充分的发展。
著名的画家有文征明、唐寅、仇英等,他们的作品为后人所推崇。
4.现代我国美术近现代以来,我国美术在不断吸收西方绘画艺术的也摒弃了传统的束缚,探索出一条符合我国国情的艺术发展之路。
著名的画家如齐白石、张大千、徐悲鸿等,他们的作品影响深远,为我国美术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二、重要的艺术家及其作品我国美术史上涌现出了众多杰出的艺术家,他们的作品不仅在当时有着重要的艺术地位,至今仍然被后人所推崇。
1.王羲之王羲之是我国古代著名的书法大家,其行草书法风格独特,被誉为“书圣”。
王羲之的书法作品《兰亭序》尤为著名,被誉为千古第一帖,至今仍然被后人视为书法艺术的典范。
2.文征明文征明是明代著名的画家,他的花鸟画作品在我国画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文征明的作品《鹊叫梅花》、《百花图》等都是我国绘画艺术的经典之作,展现了他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厚的艺术功底。
3.张大千张大千是20世纪我国著名的画家,他擅长山水、人物、花鸟等各种绘画题材。
其作品《千里江山图》、《六出奇兵图》等均为后人所传颂,张大千的作品风格独特,充满了艺术感染力。
齐白石是20世纪我国最具影响力的画家之一,他的“齐白石画家”风格深受人民裙众喜爱。
多元文化教案二:世界美术名作欣赏,打开学生视野
多元文化教案二:世界美术名作欣赏,打开学生视野随着全球化的加速,世界各国的文化交流和融合日益加深。
对于我们的孩子来说,开阔视野,学懂多元文化成为必要的生存技能。
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引导学生欣赏世界美术名作,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艺术价值,促进学生的多元文化认知,拓宽学生的心灵视野成为我们教育工作者的重要课题。
一、多元文化意识的重要性多元文化意识是指一种理解、接纳和尊重不同文化及其成员的关系和互动的能力。
这种意识不仅带来深刻的人类学和哲学层面的启发,也对人类社会的和谐、稳定和发展有着广泛的积极影响。
具有多元文化意识的人不仅能更好地理解不同文化所蕴含的价值和思想,而且能够在跨文化交流中表现出更好的沟通、适应和包容能力,从而在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获得更多的机会和发展空间。
二、世界美术名作的欣赏意义世界美术名作包括了人类文化历程中的众多代表性的艺术作品。
这些艺术作品不仅是美学和艺术领域的瑰宝,也是人类文化交流的宝贵遗产,传统和艺术价值的继承和传承的重要载体之一。
对于我们的孩子来说,欣赏世界美术名不仅带来文化层面,在审美、情感和认知等方面也有启发性的作用。
在审美方面,世界美术名作让我们的孩子体验到了多种文化背景下的艺术表达方式和审美经验。
不同民族、国家或时期的艺术家,用他们独特的视角和表现手法创造了各式各样的艺术作品。
熟知和欣赏这些作品,可以让我们的孩子更好地认识、理解不同的审美观念和范式,在视觉、情感和印象上获得更加丰富、立体和深入的审美体验。
在情感方面,世界美术名作让我们的孩子感受到了人性和智慧的共通性。
美术作品中的主题和意境,深刻表达了艺术家对人生、自然、宗教等问题的思考和感悟。
正是这些主题和意境,打破了地域、民族和时代的限制,展示出了普世的情感共鸣和人类的共同价值。
在认知方面,世界美术名作带给我们的孩子跨文化的认知体验。
在学习、欣赏和理解世界美术名作的过程中,可以让我们的孩子深入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和信仰体系,拓宽视野,加深对世界的了解和认识,提升跨文化交流能力。
《世界多元文化中的美术作品》说课稿
说课稿各位老师,上午好,我是鲁东大学艺术学院美术系杨培蕾我今天的课题是欣赏课《世界多元文化中的美术作品》下面我着重从教材分析、教法和学法、教学程序和板书以及教学体会五个方面来谈谈我对本堂课的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首先是教材地位和作用《世界多元文化中的美术作品》是八年级上册美术教材第一课的教学内容,是美术教学中重要的基础课程之一,学习好本课内容能够促进学生了解不同地域文化的美术作品的特色,并能够对自己喜欢的美术作品的审美特征和文化价值进行认识和评述。
其次是教学目标本着使学生提高审美能力和手绘鉴赏能力我确定本堂课的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掌握丰富的线条表达方式,理解物象的基本特征和基本关系,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形象思维能力,掌握观察方法。
2、情感目标:使学生对艺术作品的理解和鉴赏能力得到提升3、德育目标: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的科学态度通过教学目标结合学生实际情况,结合教学大纲要求我认为本课的教学重点:使学生有能力对美术作品的审美特征和文化价值进行认识和评述。
根据学生的认识水平,我确定本堂课的教学难点是:对美术作品的审美特征和文化价值进行认识和评述二教法和学法,在教学过程中应该落实教为主导学为主题的教学思想1、教法(1)、启发—引导法:以历史的发展为线索,充分图像资料,不断采用启发、归纳、欣赏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在实例的引导下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自觉性,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使每个学生都积极参加到动脑的思维中,真正做到面向全体教学。
运用投影,挂图,优化课堂教学,激发学生兴趣,提高课堂效率。
(2)、通过评价激励,引导学生积极互动,体会鉴赏作品的趣味性。
2、学法(1)、观察法:学会全面的观察,欣赏和分析相关的美术作品,培养观察能力。
(2)、归纳法:学会根据各种艺术品的特征,通过比较、分析、归纳,将书本知识转化为自己的知识范畴。
(3)、阅读法:在教师的指导下阅读教材,自语自悟,培养自学能力。
三教学程序为了将教学目标,教学评价和教学过程有机的组合在一起,以促进教学目标的实现,以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为指导思想,重在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自主发展的综合素质,体验审美快乐,我这样设计了教学程序1 创设情境课堂导入:在本节课中我利用同一时期不同地域的美术作品和不同时期同一地域的美术作品的表现方式来引导学生发现世界美术作品的多元化,这样引入会使学生感到美术作品的多元化并不陌生,而且与自我的知识体系有所联系,引起学习兴趣,引发学习动机,为接下来的—学习打下伏笔。
《世界多元文化中的美术作品》教案范文
《世界多元文化中的美术作品》教案范文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让学生了解世界多元文化背景下不同国家的美术作品特点;(2)培养学生欣赏和评价美术作品的能力;(3)提高学生对美术史论的认识和了解。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对比分析,让学生掌握不同国家美术作品的表现形式和风格;(2)运用讨论、小组合作等方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3)借助网络、图书等资源,拓宽学生视野,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3.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培养学生尊重文化差异,包容多元文化的态度;(2)激发学生对美术的热爱,提高审美素养;(3)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现象,培养批判性思维。
二、教学内容1. 第四章:欧洲美术作品(1)文艺复兴时期:达·芬奇、米开朗基罗、拉斐尔等;(2)巴洛克时期:卡拉瓦乔、伦勃朗、维米尔等;(3)浪漫主义时期:德拉克罗瓦、特纳等;(4)现代艺术时期:毕加索、莫奈、梵高等。
2. 第六章:亚洲美术作品(1)中国美术作品:唐代壁画、宋代山水画、明清人物画等;(2)日本美术作品:浮世绘、禅宗画等;(3)印度美术作品:寺庙壁画、佛像雕塑等;(4)波斯美术作品:地毯、瓷器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让学生了解世界不同国家的美术作品特点;(2)培养学生欣赏和评价美术作品的能力;(3)提高学生对美术史论的认识和了解。
2. 教学难点:(1)如何让学生理解并把握不同美术时期的作品风格;(2)如何培养学生对美术作品的深入理解和评价。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世界著名美术作品,引导学生关注世界多元文化中的美术作品;2. 的新授课:讲解不同国家、不同美术时期的代表作品,分析其风格特点和历史文化背景;3. 实践环节:让学生分组讨论,选择一幅美术作品进行深入分析和评价;4. 总结与拓展: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布置课后作业,引导学生继续探索世界多元文化中的美术作品。
五、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讨论情况,评价学生的参与度;2. 美术作品分析:评估学生对美术作品的欣赏能力和评价水平;3. 课后作业:检查学生的课后作业,了解学生对课堂内容的掌握程度。
《宗教美术》教学设计
《宗教美术》教学设计八年级下册《世界多元文化中的美术名作》第二课时张琳威海市城里中学《宗教美术》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本课作为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世界多元文化中的美术作品》中的第二课时,本单元的活动一中出现的美术作品按照历史发展前后顺序和文化发源地的地域分为,原始艺术、两河流域、古希腊罗马艺术、佛教艺术、伊斯兰教艺术、中世纪艺术,我把活动一分为两课时,第一课时把古希腊罗马艺术之前的原始、古代美术,第二课时以宗教美术为主题,在初三学生掌握历史课本中关于三大宗教的知识基础上,分析宗教美术作品与宗教文化相互影响的关系。
教学目标:认识了解不同宗教文化背景下的美术作品在造型语言、表现手段方面的不同;发现并评述不同宗教文化背景下产生的美术作品的特点与各自宗教教义、文化之间从在的密切联系;了解宗教美术作品受到区域、民族、本土文化的影响表现出的形式差异,体会宗教并不只是本教信徒的精神信仰,也处处体现着民族文化的精髓,宗教美术是宗教与区域文化相互影响相互渗透的结晶。
教学重点:发现宗教美术作品的表现形式与宗教信仰、教义之间的联系。
教学难点:发现、分析并表述宗教美术作品如何通过不同表现形式来体现不同宗教的教义和宗教信仰。
了解分析本土文化对宗教美术作品表现形式的影响。
学情分析:初三下学期,学生已经完成了中国、世界历史知识的学习,在初三的历史课本当中有关于三大宗教的在创始时间、历史背景、创始人、经典著作、教派信仰、风俗等方面知识的学习。
本科在学生对宗教以上几个方面的了解基础上进一步探究美术作品的表现形式和文化的联系,通过对宗教文化于宗教美术的表现形式(建筑样式、建筑布局、装饰纹样、色彩应用)之间的联系,正确地看待宗教文化,不仅仅是教徒的精神信仰更是体现民族精神文化结晶,在拓展部分,在讲完佛教美术作品与佛教思想与各地民族文化相互渗透所表现出同一宗教不同表现形式的同时,指出汉地佛教受到中国本土宗教——道教文化影响的种种表现,再让学生从生活中在美术范畴意外,中华民族各种习俗、文化现象、生活习惯、思维模式能够体现道家思想的影响,把对宗教理解上升到文化思想上来。
世界多元文化中的美术作品2课时
拉奥孔 1506年1月4日,意大利人佛列底斯 在罗马提图斯皇宫遗址的废墟上种植葡 萄时,挖出一座群雕像,后为罗马教皇 尤利乌斯二世购藏于梵蒂冈伯尔维多宫。 教皇总建筑师桑加罗鉴定认为是提图斯 皇宫杰出的藏品《拉奥孔》。这一群雕 是由阿格山德罗、波利多罗斯和阿典诺 多斯三位雕刻家于公元前50年左右完成 的。群雕取材于希腊神话特洛伊战争的 故事。 拉奥孔是特洛伊城阿波罗神庙的祭 司。他在特洛伊战争中警告同胞千万不 要中希腊人设下的木马计谋,因此得罪 了希腊保护神雅典娜。雅典娜为了惩罚 拉奥孔,立即派两条巨蟒从田奈多斯岛 直奔特洛伊,首先咬死了拉奥孔的两个儿子,然后又缠绕着拉奥孔,用毒液 浸透他的肉体。群雕表现的就是这一悲剧情景。
公元前4世纪 这是希腊化时期留存下来的著名杰作的原 作,被奉为稀世珍宝。作者已无从考证。又名 为《萨莫色雷斯尼凯像》。 尼凯是希腊神话中的胜利女神,传说她曾 协助宙斯战胜提旦巨人,给人们带来了胜利。 在西方艺术中常以身生双翼,携带橄榄枝的形 象出现。 雕像原先是安放在萨莫色雷斯岛海边的石 崖上。传说是纪念公元前306年国王德米特里战 胜埃及托勒密舰队而建立的;也有考证是公元 前2世纪作品,是公元前190年罗得岛人民为战 胜叙利亚的舰队而立的纪念碑。 这座雕像整个动势结构十分完美生动,雕 刻技巧高超,雕像在形式上已转向世俗化、戏 剧化和形象的人格化,并以传达人类心理和激 情力量为特征。雕像屹立海边山崖之巅,迎着 海风,那前倾展翅欲飞之态,被海风吹拂的衣裙贴着身体,可隐见女性人 体的完美,衣裙褶纹构成疏密有致生动流畅的运动感,呈现出生命的飞跃。 希腊雕像充满着生命,即使残缺也有活力,人们在想像中弥补了残缺,获 得了完满的审美享受。
姿态自由舒展而优美,实在就是生活中
一位高贵少女的情态。它预示着古典盛 期雕刻艺术的到来。
小学美术《世界名画》教案
-跨文化素养的培育:对于世界名画背后的文化背景,学生可能缺乏足够的了解,教师需提供丰富的背景资料,帮助学生建立跨文化的认知。
举例说明:
-教学重点中的“识别世界名画及其作者”,可以通过展示名画图片,让学生辨认并说出画家名字和作品名称,强化记忆。
-教学难点中的“名画艺术风格的理解”,可以对比不同流派的名画作品,让学生观察并讨论它们之间的区别,通过比较分析来加深理解。
-在“绘画技巧的应用”方面,教师可以现场演示如何使用色彩、如何描绘细节,让学生跟随实践,逐步掌握技巧。
-对于“创作实践的个性化”,教师可以提出一些创意启发性问题,如“如果你是画家,你会在这幅画中加入什么元素?”来激发学生的想象力。
五、教学反思
今天在《世界名画》这节课上,我发现学生们对名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这让我感到很高兴。他们认真聆听,积极参与,尤其是在分组讨论和实践活动中,大家都能主动投入到对名画的分析和创作中。不过,我也注意到了一些需要改进的地方。
首先,理论讲授部分,我意识到在解释名画的艺术风格和表现手法时,可能讲得有些抽象,导致部分学生难以理解。在以后的课堂上,我需要更具体、更生动地讲解,可以结合更多实例进行分析,让学生能够更直观地感受不同流派的特点。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临摹作品。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世界名画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我会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来启发他们的思考。
第三课 世界多元文化中的 美术作品
世界多元文化中的美术作品第三课时(欣赏·评述)活动三评论与总结08美术学国画2班李艺0810141521.教学设计学科名称人教版课标初中美术九年级九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世界多元文化中的美术作品(欣赏•评述)2.所在班级情况,学生特点分析在本课中,学生借助多媒体课件、照片等教材内容进行欣赏,能够正确认识和理解多元文化,学会欣赏不同风格、流派的美术文化,帮助学生建构起多元的、大文化的美术观。
提高了审美情趣、审美能力和审美素养。
3.教学内容分析本单元属于“欣赏评述”活动内容,美术欣赏的对象是外国美术作品,本课欣赏外国美术作品,时间跨度比较大,外国在美术方面有突出贡献的国家和艺术家很多,显然不能一一介绍,为了让学生能比较系统的欣赏一些优秀外国作品,所以本节课从一些有代表性的作品中加以欣赏。
4.教学目标1.通过对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美术,十七、十八世纪的欧洲绘画美术,十九世纪欧洲美术三部分的欣赏,使学生初步了解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美术。
2.十七、十八世纪的欧洲绘画美术,十九世纪欧洲美术的概况及表现形式。
3.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情趣,提高对美术的欣赏能力,以及对世界艺术多元化的理解。
5.教学难点分析教学重点: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美术,十七、十八世纪的欧洲绘画美术,十九世纪欧洲美术时期的美术作品欣赏。
教学难点: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美术,十七、十八世纪的欧洲绘画美术,十九世纪欧洲美术的艺术特点和内涵。
6.教学课时2-3课时7.课前准备搜相关资料,多媒体课件等8.教学过程一、导入通过提问,学生回忆上一节课的学习内容,并导入新课。
二、讲授新课1.结合教材中的介绍欣赏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印象主义和后印象主义的绘画。
2.重点介绍梵高的艺术成就,启发学生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有不断进取和探索的精神,发展自己勇于创新的精神。
三、小结1.学生谈谈学习本课的收获。
2.说说自己最喜欢谁?那件作品?为什么?3.对欧洲十九世纪欧洲美术部分的欣赏内容,作简要总结,以引导学生进行健康、丰富的审美实践活动。
小学美术《国际理解力》教案
-培养学生的文化理解能力,使其在欣赏和创作过程中能够尊重并理解不同文化的差异。
举例:
a.在分析非洲面具时,难点在于理解其象征意义和所代表的文化内涵。教师可通过故事、图片等多种方式,帮助学生深入理解。
b.在创作环节,学生可能难以将所学文化元素与个人创作相结合。教师可提供参考案例,引导学生进行模仿和实践,逐步培养其创意实践能力。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创作活动成果。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多元文化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一个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我会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来启发他们的思考。
c.针对文化理解能力的培养,教师可通过组织课堂讨论、分享等活动,让学生从多角度了解和尊重不同文化,克服文化偏见。
四、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国际理解力》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在日常生活中是否注意过不同国家的艺术作品?”比如,我们在博物馆或画册上看到的画作。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世界多元文化的奥秘。
4.培养学生尊重多元文化,提高国际理解力,激发创作灵感;
5.创作一幅以世界多元文化为主题的美术作品,形式不限,如绘画、剪纸、拼贴等。
本节课将结合课本内容,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感受世界多元文化的魅力,提高审美素养和创作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活动三世界多元文化中的美术作品3
教学设计(一)
设计思路
这是一节初中欣赏课,让学生在较短的时间了解18-20世纪的美术作品,欣赏不同民族风格,不同地域文化的美术作品,学会分析美术作品审美特征和文化价值。
本课设计了“爱心拍卖活动”,锻炼学生团队协作的精神。
通过拍卖的方式,促进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教学目标
1.了解18-20世纪各种绘画流派的特点。
2.欣赏不同民族风格,不同地域文化的美术作品。
3.学会分析美术作品审美特征和文化价值。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重难点
欣赏不同民族风格,不同地域文化的美术作品,学会分析美术作品审美特征和文化价值。
教学设计(二)
设计思路
这是一节初中欣赏课。
为了让学生在较短的时间了解18至20世纪的美术作品,欣赏到不同民族风格,不同地域文化的美术作品,学会分析美术作品审美特征和文化价值,本课设计运用了分组探究性学习的教学方法,锻炼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培养团队协作的精神。
教学目标
1.通过分组探究学习了解18世纪至20世纪各种绘画流派的特点。
2.欣赏不同民族风格,不同地域文化的美术作品。
3.学会分析美术作品审美特征和文化价值。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重难点
欣赏不同民族风格,不同地域文化的美术作品,学会分析美术作品审美特征和文化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