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编辑管理办法(2013修订)
中宣部、国家广电总局、新闻出版总署关于新闻采编人员从业管理的规定(试行)

中宣部、国家广电总局、新闻出版总署关于新闻采编人员从业管理的规定(试行)为加强新闻职业道德建设,规范新闻采编人员行为,维护新闻界良好形象,促进新闻事业健康发展,制定本规定。
本规定所称新闻采编人员,是指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经批准设立的报社、新闻性期刊社、通讯社、广播电台、电视台、新闻网站等新闻单位内的记者、编辑、制片人、主持人、播音员、评论员、翻译等从事新闻采访、编辑、制作、刊播等新闻报道业务的人员。
第一条新闻采编人员要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拥护社会主义制度,树立政治意识、大局意识和责任意识,贯彻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的方针,把握正确舆论导向,支持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为全党全国工作大局服务。
第二条新闻采编人员要遵守宪法和法律,奠定党的新闻宣传纪律,维护党和国家利益,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要严格保守党和国家秘密。
报道违纪违法案件,要自觉遵守案件报道的纪律,注意报道的政治效果、社会效果。
采编涉外新闻报道,要遵守我国涉外法律和我国已加入的国际条约,贯彻我国对外政策。
采编民族宗教报道,要遵守我国民族宗教政策和相关法规。
要依法维护公民个人隐私权,依法维护报道对象的合法权益。
采编涉及未成年人的负面报道,要遵守我国对未成年人保护的法律规定,维护未成年人的权益,未获得未成年人的临护人同意,一般不披露未成年人的姓名、住址、肖像等能够辩别和推断其真实身份的信息和音像资料。
第三条新闻采编人员要坚持真实、全面、客观、公正的原则,确保新闻事实准确。
要认真核实消息来源,杜绝虚假不实报道。
新闻报道在新闻媒体刊发时要实行实名制,即署作者的真名实姓。
不得干预民事纠纷和经济纠纷的调解,不得干预正常的司法审判活动。
报道涉及有争议的内容时,要充分听取相关各方的意见,认真核对事实,准确把握分寸。
第四条新闻采编人员要发扬实事求是、敬业奉献的精神,深入实际、深入生活、深入群众,调查研究,求真务实,努力改进工作作风和文风,不断创新报道内容、形式和手段,使新闻报道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增强新闻报道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
新闻报道管理条例

新闻报道管理条例随着媒体的快速发展和多样化,新闻报道已经成为了社会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为了促使新闻报道更加客观、准确、公正,不仅是实现宪法规定的新闻自由,也是保障公众的知情权的重要手段。
为此,制定一套严格的新闻报道管理条例是必不可少的。
第一节:新闻报道的基本原则1.客观性原则:新闻报道应该坚持客观、真实、公正、中立的原则,不隐瞒事实,不歪曲事实,不编造事实。
2.事实优先原则:新闻报道应该以事实为基础,客观地描述事件,避免过度夸大或模糊事实。
3.多方面报道原则:新闻报道应该全面收集信息,对不同观点进行公正、平衡的报道,避免一方面的片面报道。
4.责任原则:新闻媒体和记者应该对其报道的真实性和准确性负责,确保其报道不侵犯他人的合法权益。
小节一:新闻报道的信源管理1.信源保护:新闻媒体和记者应尊重信源的隐私权和匿名权,确保其提供的信息不受泄露和报复。
2.消息真实性核实:新闻媒体和记者在报道中对消息进行核实,尽量避免不实、传闻或未经证实的消息。
3.权威信源优先:新闻媒体和记者在报道事件时,应优先考虑权威、可靠的信源,确保报道的准确性和可信度。
小节二:新闻报道的道德规范1.隐私权保护:新闻报道应尊重个人的隐私权,不得搜集、使用、披露他人的个人隐私信息。
2.人身尊严保护:新闻报道应尊重被报道对象的人身尊严,不进行人身攻击、诽谤、造谣等行为。
3.尊重民族、宗教、地域差异:新闻报道应尊重各民族、宗教、地域的差异,避免歧视、偏见和挑衅行为。
小节三:新闻报道的版权保护1.版权意识培养:新闻媒体和记者应提高版权意识,尊重其他媒体的版权,不侵犯他人的著作权。
2.权益保护:新闻媒体和记者应保护自己的著作权和知识产权,防止他人未经授权使用其作品。
3.正当引用:新闻报道可以正当引用其他媒体的作品,但应注明出处,并尊重原作者的权益。
小节四:新闻报道的道德监督1.内部监督:新闻机构应建立健全的内部监督机制,对记者的报道进行审核和评估。
新闻采编人员的管理制度

一、总则为加强新闻采编人员队伍建设,规范新闻采编工作,提高新闻质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新闻出版法》、《新闻记者证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结合我单位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二、人员配置1. 新闻采编人员应具备以下条件:(1)热爱新闻事业,具有良好的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2)具备相应的学历和专业技能;(3)持有新闻记者证;(4)身体健康,能胜任新闻采编工作。
2. 新闻机构应根据工作需要,合理配置新闻采编人员,确保新闻采编工作的正常开展。
三、岗位职责1. 新闻采编人员应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新闻职业道德,履行以下职责:(1)根据新闻机构的工作安排,开展新闻采访、报道、编辑、校对等工作;(2)掌握新闻线索,挖掘新闻资源,提高新闻报道质量;(3)遵守新闻采访纪律,尊重采访对象,保护采访对象的合法权益;(4)维护新闻机构声誉,不得泄露工作秘密;(5)参加新闻机构组织的业务培训,提高自身业务水平。
2. 新闻采编人员应具备以下能力:(1)较强的新闻敏感性和判断力;(2)熟练掌握新闻采访、报道、编辑、校对等技能;(3)具备一定的新闻策划和创新能力;(4)熟练运用新媒体工具,提高新闻报道的时效性和传播力。
四、新闻采访管理1. 新闻采访人员必须持有新闻记者证,并在采访过程中主动出示。
2. 新闻采访活动应遵守以下规定:(1)尊重采访对象,不得侵犯其合法权益;(2)遵守新闻采访纪律,不得编造、歪曲事实;(3)采访对象有拒绝采访的权利,不得强迫采访;(4)不得泄露采访对象的隐私。
五、新闻稿件管理1. 新闻稿件应真实、全面、客观、公正,不得编发虚假报道。
2. 新闻稿件应经过以下程序:(1)记者采访、撰稿;(2)编辑审核、修改;(3)校对人员校对;(4)总编辑或其授权负责人审批。
3. 新闻稿件不得擅自修改、删减或增补,如有需要,应经原撰稿人或编辑同意。
六、奖惩措施1. 对表现突出的新闻采编人员,给予表彰和奖励。
2. 对违反本制度规定的行为,给予批评、通报批评、罚款、降职、辞退等处理。
媒体行业的新闻编辑部门的管理制度

媒体行业的新闻编辑部门的管理制度随着媒体行业的快速发展,新闻编辑部门在整个新闻生产链条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为了保证新闻报道的准确性和及时性,媒体机构需要建立一套科学有效的管理制度来规范编辑部门的运作。
本文将从人员管理、编辑流程以及质量控制方面来阐述媒体行业新闻编辑部门的管理制度。
一、人员管理在新闻编辑部门的管理中,人员的合理配置和科学培养是至关重要的。
首先,媒体机构应该根据不同类型的新闻报道设定相应的专业职位,例如文字编辑、图片编辑、视频编辑等。
每个编辑都应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以确保他们能够胜任自己的工作。
同时,媒体机构还应根据编辑部门的工作强度和新闻报道的需求,合理控制编辑人数,避免过度招聘或人员不足的情况发生。
其次,媒体机构应该建立完善的人才培养机制,为新编辑提供专业培训和实践机会。
这些培训可以包括编辑工作的基本技能、新闻报道的原则和道德规范等。
此外,媒体机构还可以组织定期的技术交流和学术研讨,以提升编辑的专业水平和创作能力。
二、编辑流程新闻编辑部门需要明确的编辑流程来保证新闻报道的高效完成。
首先,媒体机构应该建立一个信息获取的渠道,确保编辑们能够及时了解到各类新闻资讯。
这个渠道可以是新闻线索的收集机制、新闻采购渠道以及与记者、通讯员的良好沟通等。
通过这些渠道,编辑可以获取到新闻报道的素材和信息。
其次,编辑部门应该制定详细的新闻编辑流程,包括信息筛选、内容编写、审核修改和最终发布等环节。
在信息筛选阶段,编辑需要对收集到的新闻资讯进行评估和筛选,确保报道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在内容编写阶段,编辑们应该准确把握新闻报道的要求和风格,以及媒体机构的定位和口碑。
在审核修改阶段,编辑部门需要设置专门的审核人员,对稿件进行审阅和修改,确保文稿的质量和严谨性。
最后,在发布阶段,编辑们应该根据媒体机构的刊发规则和时间节点,将稿件进行发布。
三、质量控制媒体行业的新闻编辑部门需要建立严格的质量控制机制,以确保报道的准确性和可信度。
新闻编辑管理制度

新闻编辑管理制度一、新闻编辑管理制度的升级和完善新闻编辑管理制度是新闻传媒机构的灵魂和核心,其建设和完善对于提高新闻报道的质量和水平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为了更好地履行新闻媒体的社会责任,新闻编辑管理制度需要不断进行调整和改进,以适应社会对新闻报道的需求和要求。
首先,新闻编辑管理制度需要强调新闻报道的真实性和客观性。
编辑部门需要建立起一套从新闻选题、采访报道到编辑加工的规范流程,确保新闻报道的真实性和客观性。
此外,编辑部门还需要加强对于重大事件的调查和报道,确保报道的准确性和客观性。
其次,新闻编辑管理制度需要加强对编辑人员的监督和考核。
编辑部门需要建立起一套科学的编辑人员考核制度,对编辑人员的专业素养、工作态度和责任心进行全面评估,以提高编辑人员的工作质量和效率。
再次,新闻编辑管理制度需要强调新闻报道的公正性和多元性。
编辑部门需要致力于打破旧观念和陈规陋习,开展一系列有利于提高新闻报道的多元性和公正性的改革,创新新闻报道的形式和手法,提高新闻报道的可读性和吸引力。
最后,新闻编辑管理制度需要倡导新闻职业的操守和道德。
编辑部门需要着重培养编辑人员的新闻职业操守和责任心,不断完善新闻职业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建立起一支新闻职业的精英团队。
二、编辑部门的组建和管理编辑部门是新闻传媒机构中的关键部门,其组建和管理直接关系到新闻编辑管理制度的质量和效益。
新闻编辑部门需要具备一定的规模和专业性,以适应新闻报道的需要和要求。
首先,编辑部门需要加强对编辑人员的管理和指导。
编辑部门需要分工负责,明确编辑人员的任务和责任,形成上下级之间的指导和监督机制,确保编辑人员的工作质量和效率。
其次,编辑部门需要合理调配编辑资源。
编辑部门需要根据新闻报道的需要和要求,合理调配编辑资源,保证新闻报道的准确性和客观性。
再次,编辑部门需要加强对编辑人员的培训和考核。
编辑部门需要建立起一套完善的编辑人员培训机制,不断提高编辑人员的专业素养和工作水平,同时充分发挥编辑人员的创意和创新能力。
编辑部管理办法

编辑部管理办法编辑部管理办法一、绪论编辑部是一个团队,是新闻传媒领域中非常重要的一环。
如何规范管理编辑部,不仅关系到编辑部本身的工作效率、质量,更关系到整个新闻传媒行业的形象和发展。
因此,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编辑部管理办法是非常必要的。
二、组建编辑部编辑部的组建涉及到人员、设备、环境等多个方面。
在组建编辑部时,应该考虑到以下因素:1.人员编辑部的人员应该按照新闻传媒行业的专业要求来组建。
通常情况下,编辑部的人员应该包括编辑、记者、策划师、美编、摄影师等。
同时,为了提高编辑部的工作效率,应该在编辑部中锻炼出一批具备多项技能的编辑人员,以应对不同的工作需要。
2.设备编辑部的设备应该满足编辑工作的全过程,从新闻信息的获取、到整理、编辑、校对、审核以及出版等环节,都需要有支持性的设备。
具体来说,应该包括办公设备、新闻采集设备、编辑软件、设计软件、出版软件等等。
这些设备要依据编辑工作的实际需求,采购最适合编辑工作的设备。
3.环境编辑部的工作环境是编辑人员工作的重要因素之一。
编辑部的工作环境应该安静、整洁、通风,并且配备必要的照明设备。
此外,应该为编辑部提供足够的储存空间和工作空间,让编辑人员能够更好地进行工作。
.三、制定编辑部工作流程编辑部的工作流程应该是一个完整的闭环。
它包括信息收集、信息筛选与编辑、信息发布三个环节。
通常情况下,编辑部的工作流程应该按照以下步骤进行:1.信息收集信息收集是编辑部工作流程的第一步。
编辑部需要通过多种信息来源,如新闻社、报纸、网络、微博、微信等渠道,收集最新的新闻、社会动态、行业动态等信息。
2.信息筛选与编辑信息筛选与编辑是编辑部工作流程的第二步。
编辑部需要对收集到的信息进行筛选与编辑,挑选符合自己所在媒体的特点和定位的新闻,进行文字撰写、图片采集、创意策划等工作。
3.信息发布信息发布是编辑部工作流程的结束阶段。
编辑部需要根据所在媒体的不同特点和定位,使用各种途径进行信息发布,如网站发布、微信公众号推送、报纸刊登等。
新闻编辑室规章制度内容

新闻编辑室规章制度内容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新闻编辑室的管理秩序,提高工作效率,保障新闻报道的准确性和客观性,特制定本规章制度。
第二条新闻编辑室是新闻媒体的重要部门,是承担新闻采编、编辑发布任务的重要场所,所有工作人员必须遵守本规章制度。
第三条新闻编辑室主任是新闻编辑室的领导,负责新闻编辑室的日常管理和工作指导,下设新闻编辑、编辑、记者等职务,各职务人员负责共同协作,完成新闻报道任务。
第四条新闻编辑室工作人员应当自觉遵守新闻职业道德准则,坚持真实、客观、公正原则,不得捏造、歪曲、篡改新闻事实。
第五条新闻编辑室工作人员应当维护新闻媒体的声誉和形象,不得从事违法、违纪行为,不得参与不良竞争。
第六条新闻编辑室工作人员应当保守新闻源保密,不得擅自向外界透露新闻线索和未发布的报道内容。
第七条新闻编辑室工作人员应当严格按照职责分工和工作流程,互相配合,协同作战,提高工作效率。
第八条新闻编辑室工作人员应当热爱本职工作,勇于创新,不断提高专业素质和工作技能,做到业务精湛、道德廉洁。
第二章新闻编辑室管理第九条新闻编辑室的组织结构、人员数量、职责分工等由新闻编辑室主任负责制定和调整,必须报上级主管部门审批。
第十条新闻编辑室主任对新闻编辑室的工作负全面领导责任,必须做到明察秋毫,密切工作配合,确保新闻报道的及时准确。
第十一条新闻编辑室主任应当密切关注新闻形势和舆情发展,灵活掌握新闻热点,及时做出决策和安排。
第十二条新闻编辑室主任有权对新闻编辑室的工作计划、编辑稿件、发布内容进行审核和指导,做到不失职、不滥用职权。
第十三条新闻编辑室主任应当对新闻编辑室的工作人员进行考核评价,对表现突出的工作人员给予表扬奖励,对工作不力的工作人员进行教育批评。
第十四条新闻编辑室主任必须保护新闻编辑室工作人员的合法权益,不得违法违纪,不得欺压、打压下属。
第十五条新闻编辑室工作人员必须服从新闻编辑室主任的指挥,积极配合工作,不得擅自行动或出尔反尔。
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令第1号——新闻出版行业标准化管理办法(2013)

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令第1号——新闻出版行业标准化管理办法(2013)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家新闻出版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已撤销)•【公布日期】2013.12.27•【文号】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令第1号•【施行日期】2014.02.01•【效力等级】部门规章•【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新闻出版正文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令(第1号)《新闻出版行业标准化管理办法》已经2013年12月4日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局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14年2月1日起施行。
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局长蔡赴朝2013年12月27日新闻出版行业标准化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新闻出版行业标准化工作的管理,促进新闻出版业技术创新与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新闻出版行业的实际情况,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从事新闻出版行业标准化活动,适用本办法。
第三条新闻出版行业标准化工作全面落实国家标准化战略,以推动新闻出版技术进步,促进新闻出版业健康、有序发展为宗旨,贯彻协调统一、广泛参与、鼓励创新、国际接轨、支撑发展的标准化工作方针,坚持依法办事、科学公正、公开透明和协调推进的原则。
第四条新闻出版行业标准化工作的主要任务是在全行业开展标准的制定、修订、宣传、实施,运用标准化手段促进新闻出版行业的技术进步,提升新闻出版行业产品质量和服务质量。
第五条标准化是新闻出版行业科学发展的重要基础性工作,各级出版行政主管部门要加强对新闻出版行业标准化工作的领导和管理,并纳入新闻出版行业各级发展规划、计划和财政预算。
第六条新闻出版行业各单位不得无标准生产,应依法执行强制性标准,积极采用推荐性标准;鼓励研究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结合我国国情和产业发展的需要,积极采用,制定相关标准。
第二章组织机构与职责分工第七条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统一管理新闻出版行业标准化工作,履行下列职责:(一)贯彻执行国家标准化工作的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制定、颁布新闻出版行业标准化工作相关规定,负责新闻出版行业标准化工作的宏观管理;(二)审批发布新闻出版行业标准化工作规划和工作计划;(三)负责新闻出版领域国家标准的申报;(四)负责新闻出版领域行业标准的批准发布,并报国家标准化主管部门备案;(五)受国家标准化主管部门委托,管理新闻出版领域的全国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六)批准成立新闻出版领域的行业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七)批准成立新闻出版领域标准注册管理机构;(八)审议、决定新闻出版行业标准化工作的其他重大事项。
新闻编辑室规章制度

新闻编辑室规章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新闻编辑室工作秩序,提高新闻编辑室工作效率,树立和维护新闻编辑室良好形象,制定本规章制度。
第二条本规章制度适用于新闻编辑室所有工作人员,新任编辑人员必须严格遵守。
第三条新闻编辑室是报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新闻筛选、编辑和发布的重要环节。
新闻编辑室工作人员应具备高度责任心和职业道德,保持独立、客观、公正的工作态度,并严格遵守新闻职业道德准则。
第四条新闻编辑室应坚持正确的新闻导向,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新闻观念,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积极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第二章新闻编辑室工作管理第五条新闻编辑室应按照报社的任务指南和工作制度,及时准确地编辑整理各类新闻稿件,确保新闻稿件的原始性和权威性,不得捏造、篡改或删除任何新闻事实。
第六条新闻编辑室应根据报社的发布要求,制定新闻稿件处理流程和时间节点,保证新闻稿件及时发布。
第七条新闻编辑室应建立完善的新闻信息管理制度,确保新闻信息资源的安全和机密性。
未经报社批准,不得私自泄露、传播任何新闻信息。
第八条新闻编辑室应定期组织新闻人员参加新闻素质和专业技能培训,提高新闻编辑水平和职业素养。
第九条新闻编辑室应建立完善的新闻稿件质量检查机制,确保新闻稿件质量和准确性。
对于存在错误或争议的新闻稿件,应及时做出修正或澄清。
第十条新闻编辑室应加强与各类新闻来源和新闻媒体的联系,及时获取新闻信息资源,扩大新闻报道范围。
第十一条新闻编辑室应密切关注社会热点和重大事件,加强新闻监测和分析,提供及时、客观的报道。
第十二条新闻编辑室应建立健全的新闻稿件保留和归档制度,保证新闻稿件的存档安全、完整和可检索。
第三章新闻编辑室工作纪律第十三条新闻编辑室各级工作人员应严格遵守工作制度和纪律规定,服从上级领导的指挥和安排,保持良好的工作态度。
第十四条新闻编辑室各级工作人员不得在工作岗位上擅离职守、玩忽职守,不得迟到早退,不得无故请假。
第十五条新闻编辑室各级工作人员应遵守工作时间和工作要求,严禁在工作时间内偷懒打瞌睡、无所作为。
新闻编辑室规章制度范本

一、总则第一条为规范新闻编辑室工作秩序,提高新闻质量,确保新闻编辑工作高效、有序进行,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新闻编辑室全体工作人员。
第三条新闻编辑室工作人员应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舆论导向和价值取向,努力提高自身业务水平,为我国新闻事业贡献力量。
二、工作职责第四条新闻编辑室工作人员应认真履行以下职责:1. 负责新闻稿件、图片、视频等内容的编辑、校对、审核工作;2. 负责新闻选题的策划、组织和实施;3. 负责新闻采访、报道、评论、专题等工作的协调与沟通;4. 负责新闻宣传活动的组织与实施;5. 负责新闻编辑室内部管理,维护良好的工作秩序;6. 负责与其他部门、媒体、社会各界的联系与合作。
三、工作流程第五条新闻编辑室工作流程如下:1. 选题策划:编辑部根据国家政策和时事热点,策划新闻选题,报请领导审批;2. 采访报道:记者按照选题进行采访,撰写新闻稿件;3. 稿件编辑:编辑对稿件进行编辑、校对,确保稿件质量;4. 审核发布:审核部门对稿件进行审核,确保稿件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和新闻道德规范;5. 发布传播:将审核通过的稿件发布至媒体平台,进行传播。
四、纪律要求第六条新闻编辑室工作人员应遵守以下纪律要求:1. 严守国家法律法规,遵守新闻职业道德,维护新闻真实性、客观性、公正性;2. 保守国家秘密,保护采访对象隐私,不得泄露采访内容;3. 不得接受采访对象提供的礼品、礼金等,不得利用职务之便谋取私利;4. 不得参与有损新闻编辑室形象的活动;5. 不得在新闻编辑室工作期间,从事与新闻工作无关的活动。
五、考核与奖惩第七条新闻编辑室对工作人员实行考核制度,考核内容包括工作态度、工作质量、工作成果等。
第八条对表现优秀的员工给予表彰和奖励;对违反本制度的工作人员,视情节轻重给予批评教育、警告、记过、降职等处分。
六、附则第九条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施行,解释权归新闻编辑室所有。
第十条本制度如有未尽事宜,由新闻编辑室负责解释和修订。
网络新闻管理制度

网络新闻管理制度一、网络新闻管理制度的基本内容(一)网络新闻发布管理制度1.明确网络新闻发布主体和资格要求。
任何单位和个人在互联网上发布新闻信息,必须具备相关资格和权限,确保信息来源可靠、信息真实性以及言论合法性。
2.规范网络新闻发布行为。
网络新闻发布单位和个人应当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道德规范,不得编造虚假信息、传播不实信息以及侵犯他人合法权益。
3.加强网络新闻信息审核。
建立网络信息审核机制,对发布的网络新闻信息进行审查和监督,严禁传播违法有害信息。
(二)网络新闻编辑管理制度1.建立网络新闻编辑机构和职责。
网络新闻编辑机构应当具备相应资质和专业人才,负责编辑、审查和发布网络新闻信息,确保信息内容的准确性和真实性。
2.加强网络新闻编辑培训。
对从事网络新闻编辑工作的人员进行培训和考核,提高其编辑水平和专业素养,增强责任意识和法律意识。
3.建立网络新闻编辑流程和制度。
规范网络新闻编辑流程,严格审核编辑内容,提高新闻报道的质量和可信度,确保信息的准确性和客观性。
(三)网络新闻传播管理制度1.加强网络新闻传播监管。
对网络新闻传播平台进行监管和管理,防范虚假信息等不良信息传播,维护公共利益和社会秩序。
2.规范网络新闻传播行为。
网络新闻传播平台应当建立信息监管机制,对发布的新闻信息进行筛选和审核,履行信息真实性和合法性的审核责任。
3.维护网络新闻传播秩序。
加强网络新闻传播自律,遵守相关规章制度和职业道德规范,提高网络新闻传播的质量和声誉,促进网络新闻健康发展。
二、网络新闻管理制度的必要性和重要意义1.维护公共利益和社会秩序。
建立健全网络新闻管理制度可以防范和打击虚假信息、不良信息的传播,维护公众知情权和权益,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2.提高网络新闻传播质量和可信度。
实施网络新闻管理制度可以规范新闻传播行为,加强审核和监督,提高新闻报道的准确性和客观性,增强公众信任和参与度。
3.推动网络新闻健康发展。
建立健全网络新闻管理制度可以引导网络新闻传播平台依法经营,加强自律和规范,推动网络新闻健康发展,促进网络媒体整体进步。
学校新闻中心编辑室管理规定

学校新闻中心编辑室管理规定一、总则1. 为了加强学校新闻中心编辑室的管理,确保新闻宣传工作的顺利进行,制定本规定。
2. 本规定适用于学校新闻中心编辑室的管理工作。
3. 学校新闻中心编辑室的主要职责是负责学校新闻的采写、编辑、审核、发布等工作。
二、工作制度4. 学校新闻中心编辑室实行主任负责制,主任对编辑室的工作负总责。
5. 编辑室工作人员应当按时到岗,认真履行职责,不得擅离职守。
6. 编辑室工作人员应当遵守新闻宣传工作的相关规定,确保新闻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及时性。
7. 编辑室工作人员应当保守国家机密和学校机密,不得泄露相关信息。
8. 编辑室工作人员应当尊重新闻来源,不得侵犯他人的知识产权。
三、新闻采写与编辑9. 新闻采写应当遵循客观、公正、真实、准确的原则,不得歪曲事实、捏造虚假信息。
10. 新闻编辑应当遵循新闻价值原则,突出重点,简洁明了,不得含有违法、违规内容。
11. 新闻编辑应当尊重原文,不得随意删减、修改,如需修改应当征得原作者同意。
12. 新闻编辑应当及时更新新闻内容,确保新闻的时效性。
四、新闻审核与发布13. 新闻审核应当实行三级审核制度,包括编辑室主任、新闻中心负责人、校领导。
14. 新闻审核应当遵循客观、公正、真实、准确的原则,对新闻内容进行严格把关。
15. 新闻发布应当遵循新闻宣传工作的相关规定,确保新闻内容的合法性、合规性。
16. 新闻发布应当及时、准确,不得延误、误报。
五、其他规定17. 学校新闻中心编辑室应当建立健全档案管理制度,对新闻资料进行归档保存。
18. 学校新闻中心编辑室应当加强与其他部门的沟通与合作,共同做好新闻宣传工作。
19. 学校新闻中心编辑室应当加强自身建设,提高工作人员的业务水平和工作能力。
20. 本规定由学校新闻中心负责解释。
六、附则21. 本规定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原有相关规定与本规定不一致的,按照本规定执行。
出版管理条例(2013年修订)

出版管理条例(2013年修订)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务院•【公布日期】2013.07.18•【文号】国务院令第638号•【施行日期】2013.07.18•【效力等级】行政法规•【时效性】已被修改•【主题分类】新闻出版正文出版管理条例(2001年12月25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343号公布根据2011年3月19日《国务院关于修改〈出版管理条例〉的决定》第一次修订根据2013年7月18日《国务院关于废止和修改部分行政法规的决定》第二次修订)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对出版活动的管理,发展和繁荣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出版产业和出版事业,保障公民依法行使出版自由的权利,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建设,根据宪法,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从事出版活动,适用本条例。
本条例所称出版活动,包括出版物的出版、印刷或者复制、进口、发行。
本条例所称出版物,是指报纸、期刊、图书、音像制品、电子出版物等。
第三条出版活动必须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传播和积累有益于提高民族素质、有益于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科学技术和文化知识,弘扬民族优秀文化,促进国际文化交流,丰富和提高人民的精神生活。
第四条从事出版活动,应当将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结合。
第五条公民依法行使出版自由的权利,各级人民政府应当予以保障。
公民在行使出版自由的权利的时候,必须遵守宪法和法律,不得反对宪法确定的基本原则,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
第六条国务院出版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全国的出版活动的监督管理工作。
国务院其他有关部门按照国务院规定的职责分工,负责有关的出版活动的监督管理工作。
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负责出版管理的部门(以下简称出版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出版活动的监督管理工作。
新闻出版总署关于报刊编辑部体制改革的实施办法

新闻出版总署关于报刊编辑部体制改革的实施办法【法规类别】报纸【发布部门】新闻出版总署(原新闻出版署)(已撤销)【发布日期】2012.07.30【实施日期】2012.07.30【时效性】现行有效【效力级别】部门规范性文件新闻出版总署关于报刊编辑部体制改革的实施办法根据《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非时政类报刊出版单位体制改革的意见》(中办发〔2011〕19号)精神,依照《出版管理条例》有关规定,结合报刊编辑部的实际情况,制定本实施办法。
本实施办法适用于所有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从事报刊出版活动、获得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但不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报刊编辑部。
一、报刊编辑部体制改革的指导思想和原则要求报刊编辑部体制改革要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高举旗帜、围绕大局、服务人民、改革创新的总要求,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全面推进体制机制创新;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把握正确舆论导向,不断巩固和发展主流舆论阵地,始终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努力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有机统一;坚持行政推动与市场运作相结合,以资本为纽带,推进资源重组和结构调整,提高报刊业集中度;坚持以改革促发展,把深化改革与加快发展紧密结合起来,推动改革不断深入;坚持加强党的领导,把握正确改革方向,统筹规划、分类指导、突出重点、稳步推进,按照谁主管谁负责原则,落实改革任务,明确管理责任,确保改革顺利进行。
报刊编辑部体制改革必须按照中央有关报刊出版单位体制改革的总体部署和要求,与调整报刊业结构、转变报刊业发展方式相结合,与实现报刊业集约化经营、培育大型报刊传媒集团相结合,与推动传统报刊业向数字化、网络化现代传媒业转型相结合,与建立健全报刊准入和退出机制、科学配置报刊资源相结合。
通过改革,解放和发展报刊生产力,破解报刊业“小、散、滥”的结构性弊端,实现报刊业转型和升级,推动报刊业又好又快发展,增强报刊出版传播能力。
报纸编审管理制度

报纸编审管理制度一、总则为规范报纸编审工作,保证新闻报道的真实、客观、准确和合法性,提高新闻报道的质量和水平,保障新闻报道的正常进行,特制订本制度。
二、编审机构报纸编辑部负责报纸新闻报道的编审工作。
编辑部设有编审部门,专门从事新闻报道的编审工作,领导由编辑部领导班子成员负责。
三、编审职责1.编审部门负责对报纸各类新闻报道的真实性、客观性和准确性进行审核和把关。
2.负责对涉及国家、社会、企业、个人利益的新闻报道进行审核,确保报道合法合规。
3.负责对报道的版面布局进行策划和设计,保证版面内容的多样性和丰富性。
4.负责对稿件的主题和选题进行策划,并提出意见和建议。
5.负责与记者、摄影、美术部门协调工作,确保新闻报道的准确性和权威性。
四、编审流程1.新闻报道的编审流程:记者提交稿件→ 编审部门初审→编辑部门终审→印刷装订→发布。
2.对于一些重大的新闻报道,需要经过编审部门会议讨论,由会议决定是否发布。
五、编审标准1.真实性:新闻报道必须真实可靠,不得虚假报道。
2.客观性:新闻报道必须客观公正,不得带有个人或团体偏见。
3.准确性:新闻报道必须准确无误,不得含有主观臆断和不确定的信息。
4.权威性:新闻报道必须具有权威性,来源可信,不得引用不可靠的信息。
5.合法性:新闻报道必须合法合规,不得违反法律法规。
六、编审管理1.编审部门采取主动审核和 passiv审稿的管理方式,确保稿件审核的全面性和及时性。
2.建立完善的审稿制度,明确稿件审核的规定和程序,确保稿件审核的公正性和合理性。
3.建立信用档案,对于违反编审制度的人员进行警告或处罚。
4.对于审核结果不一致的稿件,由编审部门会议讨论决定是否发布。
七、监督检查1.编辑部门对编审工作进行日常和定期的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2.报纸领导班子对编辑部门的编审工作进行定期检查,提出改进建议。
3.设立新闻舆论监督小组,对新闻报道的真实性、客观性、准确性进行监督。
八、奖惩机制1.对于能发布具有新闻价值、权威性的报道的记者和编辑,进行表扬和奖励。
报社编辑管理制度

报社编辑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报社编辑管理制度是为了规范报社编辑工作,营造良好的编辑工作氛围,提高编辑工作效率和质量,促进报社发展而制定的管理制度。
第二条报社编辑管理制度适用于报社编辑部门的各项工作,包括新闻采编、编辑发布、责任追究等方面。
第三条报社编辑管理制度的宗旨是以加强编辑管理为基础,提高编辑工作的规范化、专业化水平,保障新闻报道的准确性和客观性,提升报社的影响力和竞争力。
第四条所有报社编辑人员都要严格遵守报社编辑管理制度,任何违反制度的行为都将受到相应的处罚和处理。
第二章编辑部门组织结构及职责第五条报社编辑部门设置主编、副主编、编辑组长、编辑等职位,各级编辑员负责按照主编的指示进行新闻报道、编辑制作等工作。
第六条主编是编辑部门的领导者,负责领导和管理整个编辑部门的工作,制定和落实编辑工作计划,协调各个编辑组的工作,监督和检查新闻报道的准确性和客观性。
第七条副主编负责协助主编进行日常管理和领导工作,承担主编的部分职责,协调处理编辑部门出现的问题和突发事件。
第八条编辑组长负责对所负责编辑组的工作进行具体的管理和指导,督促编辑员按照规定的要求完成工作任务。
第九条编辑员是编辑部门的基层工作人员,负责从事新闻采编、编辑处理、稿件审核等工作,严格按照报社编辑规范和要求完成工作任务。
第三章编辑管理流程第十条新闻采编和报道的管理流程包括新闻选题、采编撰写、审核发布等环节。
第十一条在新闻选题方面,编辑部门要根据新闻事件的重要性和时效性,确定新闻采编的重点和方向,分配采编任务给各编辑组。
第十二条在采编撰写方面,编辑员要严格按照新闻报道的要求和规范,进行新闻采集、撰写稿件,确保报道的客观真实和准确性。
第十三条在审核发布方面,编辑员完成稿件后,要经过编辑组长的审核,再交由主编最终审定发布,确保新闻报道的质量和规范。
第四章编辑管理要求第十四条所有编辑员都要严格遵守新闻道德和职业操守,坚持客观公正、真实准确的原则进行新闻报道,严禁编造虚假和不实的新闻。
媒体机构编辑管理办法范本加强稿件审核确保新闻准确性

媒体机构编辑管理办法范本加强稿件审核确保新闻准确性媒体机构编辑管理办法范本:加强稿件审核,确保新闻准确性随着新闻媒体的不断发展壮大,媒体机构的编辑管理也成为了一项关键的工作。
在当今信息时代,新闻的准确性至关重要。
为了确保新闻报道的可信度和准确性,媒体机构需要建立一套科学严谨的稿件审核机制。
本文将探讨如何加强稿件审核工作,以保证新闻报道的准确性。
1. 重视编辑团队建设要加强稿件审核工作,首先要重视建设一个高素质的编辑团队。
编辑人员应具备扎实的新闻理论知识和良好的写作能力,能够独立思考和判断。
媒体机构应该加强对编辑人员的培训和教育,提高他们的新闻素质和专业能力,确保他们能够胜任稿件审核的工作。
2. 设立审核流程媒体机构应该建立一套完善的稿件审核流程。
该流程应明确规定每一篇稿件从采编到发表的各个环节,以及各个环节的审核责任。
例如,应设立一个专门的审稿部门或审核小组,负责对稿件的内容进行审核。
此外,应设立多重审核层次,确保一篇稿件在发表之前经过多人多次审核。
3. 制定审核标准为了确保稿件审核的准确性和一致性,媒体机构应制定一套明确的审核标准。
审核标准应包括对新闻事实的核实、对报道逻辑的审查、对新闻价值的评估等内容。
审核标准应具体、明确,并与媒体机构的新闻价值观相一致,以避免主观判断和个人偏好对报道结果产生影响。
4. 加强对外部来源的审核新闻报道往往依赖于外部消息来源,如新闻稿、采访对象等。
媒体机构在审核稿件时,应对这些外部来源进行严密的审核。
对于新闻稿来说,编辑应该核实其可靠性和真实性,而不是简单地将其作为消息的来源。
对于采访对象来说,应严格把关其身份、背景和观点,确保采访的客观性和平衡性。
5. 建立纠错机制尽管媒体机构在稿件审核过程中尽力做到准确无误,但偶尔还是会出现错误。
为了纠正错误并保护新闻报道的可信度,媒体机构应建立一个快速、高效的纠错机制。
该机制应明确标明读者可以通过哪种渠道向媒体机构反映错误,并确保及时回应和修正错误。
媒体行业中的新闻编辑管理制度

媒体行业中的新闻编辑管理制度在媒体行业中,新闻编辑管理制度起着重要的作用。
合理的管理制度可以确保新闻编辑工作的高效和准确性,提高新闻报道的质量和水平。
本文将就媒体行业中的新闻编辑管理制度进行探讨。
一、编辑部组织架构在媒体行业中,新闻编辑部通常按照垂直或横向的方式组织架构。
垂直型编辑部通常根据新闻报道的内容领域进行划分,例如政治、经济、文化等。
而横向型编辑部则根据新闻报道的阶段进行划分,例如采编部、排版部、制作部等。
不同的组织架构形式适用于不同类型的媒体机构,但都应该注重协作和沟通,确保信息的流通畅通。
二、编辑工作流程编辑工作流程是新闻编辑管理制度中的核心内容。
一般而言,新闻编辑工作流程包括新闻选题、采访报道、编辑加工、审核校对、定稿发布等环节。
在每个环节中,都需要明确编辑的职责和任务,并且进行详细的操作规范。
例如,在新闻选题环节,编辑应该根据媒体机构的定位、受众需求等因素进行判断和选择,确保选题的准确性和时效性。
三、编辑管理制度编辑管理制度是保障新闻报道质量的重要保证。
首先,编辑应该熟悉媒体机构的编辑政策和编辑规范,确保按照标准进行工作。
其次,编辑应该具备良好的新闻判断能力和敏锐的新闻嗅觉,能够抓住重要新闻事件和热点话题,提供全面客观的报道。
另外,编辑应该注重个人素质和职业道德的培养,保持独立公正的立场,不受外界干扰。
四、科技支持与创新在现代媒体行业中,科技支持是编辑管理制度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新闻编辑在进行工作的同时,还需要熟练掌握新闻编辑软件和多媒体技术,提高工作效率和编辑质量。
同时,媒体机构应该不断进行技术创新和应用探索,将最新的科技成果用于新闻报道和编辑管理中,提升媒体的竞争力和影响力。
五、培训与评估机制在媒体行业中,新闻编辑应不断提升自身能力和素质,跟上时代的发展。
因此,媒体机构应建立健全的培训和评估机制,为编辑提供学习和成长的机会。
培训可以包括新闻素材收集技巧、采访技巧、编辑加工技巧等,评估可以通过考试、实践等方式进行。
新闻管理制度

新闻管理制度一、引言为了保证企业新闻管理工作的有序进行,提高新闻质量和效率,规范新闻发布流程和内容管理,特订立本《新闻管理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内部新闻发布和管理的各个环节,包含新闻手记、编辑、审核、发布、推广等环节。
三、管理标准1.新闻手记–由新闻部门负责组织和协调新闻手记工作。
–手记的新闻应真实、准确及时,具有肯定的新闻价值和社会影响力。
–新闻来源需经过合法、规范的渠道获得,手记到的信息应兼顾客观性和客户需求。
–手记到的新闻应分类存储,确保信息的便捷检索和管理。
2.新闻编辑–新闻编辑应具备肯定的新闻素养和编辑本领。
–严格依照稿件要求进行编辑,确保字数、格式、语法、用词准确无误。
–编辑过程中应注意信息的真实性和准确性,对可能引起争议的内容进行核实和审慎处理。
–在编辑并发布公司内部新闻时,需保护公司的商业秘密和敏感信息。
3.新闻审核–由新闻审核部门负责对编辑完成的新闻稿件进行审核。
–审核应依据公司的新闻政策和传播策略,确保新闻的内容与公司整体形象和价值观相符合。
–对于紧要新闻,应加强审核,确保信息的准确性和权威性,避开虚假新闻的显现。
–审核部门应及时审核稿件,并向编辑提出必需的修改和看法反馈。
4.新闻发布–新闻发布应依照公司的新闻发布渠道和平台进行,确保信息的传播效果和掩盖面。
–在发布新闻前,需进行二次核实,确保信息的准确性和可信度。
–发布的新闻应符合公司的风格和要求,体现公司的核心价值和战略定位。
–注意新闻发布的布置和时机,避开与其他紧要事件冲突。
5.新闻推广–新闻推广由新闻部门负责组织和实施。
–依据新闻的特点和定位,选择合适的推广方式和渠道,提高新闻的传播效果和影响力。
–新闻推广的目标和效果应进行评估和反馈,为后续工作供应参考和改进措施。
四、考核标准1.手记效率考核–手记的新闻数量和质量作为考核指标,要求定时完成任务,而且手记到的新闻信息准确、真实、有价值。
–依据新闻的实际情况,订立手记指标和任务量,进行有效的绩效评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闻网站编辑管理办法
一、总则
为保证网站健康运行,保证百度收录效果,鼓励编辑高效工作,特制定此考核办法。
即日起施行。
二、考核制度
(1)编辑以分数考核工作量,当月分数构成为基本分+加分项-减分项。
当月基本分为225分,基本工资:1800元;每分以8元计算当月工资。
值班分为周末及法定节假日值班补分,每天补10分,未完成任务不补分。
(2)补助:
餐费:20元/天,按工作日天数计算
交通费:10元/天,按工作日天数计算
(3)主编与副主编分别考核30分、10分,视当月表现决定是否给予奖励或扣除。
三、工作时间
正常班8:30-17:30
早班7:00-16:00
午休11:30-12:30
四、要闻值班制度
编辑为当天网站头条、官方微博、青岛新闻、各栏目头条的第一责任人,应统筹当天青岛新闻、制作头题、维护官方微博。
下班后,值班编辑也需随时留意青岛及全国重大新闻,如有突发事件,应第一时间电话通知内容部主任,并上新闻、发布微博,如果记者部调配记者采访,应协助准备资料。
五、栏目更新时效要求
1.青岛新闻:13,焦点图:3,话题:5
2.企业:10,蓝色商讯:10,蓝色硅谷:5,青岛世园:3
3.综合:5,楼市:3,车市:3,美食:3,教育:3,
旅游:3,图片汇:1。
总计:
7:00-9:30,青岛13+话题5+焦点图3=21条
9:30-11:30,企业10+商讯10+硅谷5=25条
12:30-17:00,世园3+综合5+楼市等16=24条
4.首先录重点新闻,审核后立刻添加到“栏目碎片”及“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碎片;
首页头条碎片最多添加一条山东网青岛频道的曝光(挑重点),不可全为负面新闻,剩余两个碎片分别添加不同新闻源的时事新闻。
5.“青岛通讯社”每天更新10条微博
6.周末和节假日:青岛新闻:7,话题3,焦点图:1,企业:5,蓝色商讯:5,蓝色硅谷:5,26条
六、编辑规范
1.稿源规范
(1)除同城媒体外,新闻类稿件必须全部在三批规范稿源之内,不得擅自修改稿源(如需修改,需报副主编备案);重大事件只转载新华网、人民网等权威媒体稿件,不得修改标题。
(2)同城媒体稿件,必须标注稿件原发媒体;“半岛都市报”、“城市信报”、“半岛网”的稿件,稿源前加“大众网”,如,“大众网-半岛都市报”,而不得以“半岛网”统一替代;“青岛早报”“青岛晚报”的稿件,稿源前加“青岛日报”,如“青岛日报-青岛早报”。
电视台稿件要有视频截图,统一标注“青岛电视台”。
(3)以下稿源稿件不转:
译言网、21世纪经济报道、经济观察报、北国网、新快报、凤凰网、新京报、南方都市报、南方周末
2.内容规范
(1)青岛新闻:以青岛本地时事、政策、民生、社会新闻为主
(2)省内新闻:以山东时事、政策、经济、商业为主
(3)国内新闻:以商业、经济新闻为主
(4)涉及企业的负面新闻均可转发,涉及政府的负面新闻一律不得转发。
3.标题规范
(1)标题要准确客观,字数22个以内;要考虑吸引力;无错别字及语法错误;避免出现主观色彩浓厚的字眼,避免使用“一、某”等含混性表述;避免使用“惊现”等词语,避免出现“昨日”、“今日”“明日”等含混性时间词语,写具体日期;要尽量突出热门搜索关键字。
(2)转载青岛稿件要修改标题,标题尽量包含热门搜索关键字与“青岛”字样;重大时政等稿件与中国日报网时政、军事类稿件不得修改标题。
(3)特殊栏目标题要求:
话题、楼市:另添加11字短标题
蓝色硅谷、蓝色商讯、青岛世园:20字
(4)录入本站原创稿件(包括新闻通稿),不得抄袭同城新闻网站标题。
(5)稿件保存后,不得删除。
4.正文规范
(1)所有转载稿件,必须格式化后重新排版,小标题要加粗,去掉多余的空段、空字符,不得出现格式混乱、脱字、多字等情况。
(2)所有转载稿件保留记者署名,原稿未署名可忽略。
(3)青岛媒体稿件,转载时要去掉讯头。
(4)转载添加导语时,要总结全文进行提炼,文字要简练,不可添加直接引语,切忌啰嗦。
避免出现“昨日”、“今日”“明日”等含混性时间词语,写具体日期
(5)关键词要准确明了,表达全文,切忌一味从标题截取。
(6)电视节目类稿件,开头要添加过渡导语段,如:
央视《焦点访谈》栏目12月4日播出节目《燃情岁月生死抉择》,以下为节目实录:
(7)重大事件的后续报道,要人工添加链接,指向之前的报道。
(8)除标题外,不得擅自修改原稿件内容,如确需修改,需副主编以上负责人同意。
5.图片规范
(1)横图宽度不超过550,竖图宽度不超过400,超过要人工调整大小。
(2)首页所有栏目图片必须按照标准尺寸重新制作,重新上传,不得变形,裁掉Logo。
(3)各栏目图片标准尺寸:
焦点图:346*259
栏目导图:123*92
图片汇:122*164
6.审核规范
(1)稿件审核首先核定是否属于“内容规范”当中的内容;其次核定标题、导语、关键词、来源等是否规范;最后核定图片、格式、署名是否规范。
(2)违反上述任何规范之一,即退稿另作修改,并扣除相应考核分数。
(3)主编和副主编不在时,编辑经许可后可自行审核稿件,并将所审核稿件截图发给副主编,由副主编校对。
7.撤稿规范
(1)编辑不得以任何理由私自撤稿;
(2)如稿件录入错误或其他原因申请撤稿,必须填写撤稿申请单,部门主任签字后交由主编签字,送至副主编处由副主编进行删除操作,特殊情况紧急撤稿必须征得主编口头同意,并在1个工作日内补交撤稿单。
(3)未经同意,对本站原创及转载稿件进行影响原意的重大修改,视同私自撤稿。
七、微博管理规范
1.“青岛通讯社”官方微博由编辑负责,实时更新,每日最低维护要求:早4条,下午3条,晚上3条,节假日数量减半;两条微博发帖时间必须间隔至少30分钟(如果4小时内发布微博数量大于8条,发帖间隔可适当缩短,但不应短于15分钟;重大事件直播除外)。
2.官方微博应与网友互动,但不应发布私人内容,或借官方微博接洽私人事宜;
3.所发微博尽量配图,1条微博只说1件事、表达1个观点,如配链接,无特殊情况应链接到本网稿件。
4.微博必须从正式刊登的新闻、各单位官方网站中选取,无特殊情况不允许发布论坛帖文。
5.编发本站及同城媒体新闻可不必注明稿源,编发青岛以外媒体发布的新闻须以括号的方式注明稿源。
6.容易引起纠纷的微博,如使用与文章无关的网络配图,应注明;使
用非本网原发的图片,应裁掉外站Logo。
八、差错与奖励
1. 差错与奖励分级
(1)差错分为轻微差错、小差错、一般差错、较严重差错、严重差错、非常严重差错六等,分别扣1分、3分、5分、7分、10分、50分。
(2)奖励分为三等、二等、一等、特等,分别奖励3分、5分、8分、50分。
2.考勤规定
迟到10分钟-30分钟,扣1分;
迟到30分钟以上-1小时,扣3分;
迟到1小时以上-2小时,扣5分;
迟到2小时以上,记旷工半天;
旷工半天记两个严重差错,扣20分,
旷工1天记非常严重差错,扣50分;
事假1天扣10分;
病假1天扣2分。
3.内容差错
(1)违反栏目更新时效要求,视情况扣1-10分;
(2)违反稿源规范,视情况扣1-50分;
(3)违反标题规范、正文规范、图片规范,视情况扣1-10分;
(4)违反撤稿规范,视情况扣5-50分;
(5)违反微博管理规范,视情况扣1-10分。
4.奖励
(1)编辑半月内无差错,奖励3分;当月无差错,奖励8分;
(2)编发标题、稿件被主编认可,或因质量高获得较大点击,奖5分;
(3)遇到突发事件能正确处理,及时汇报、编发微博、录稿,奖3分;
(4)官方微博当日所有微博转发总数过300,或单条微博转发过200,奖励3分;当日所有微博转发总数过600,或单条微博转发过500,奖励5分。
九、见习与转正
新入职编辑为见习编辑,只发基本工资。
见习编辑如当月因差错所扣总分在20分(含)以内(不与奖励分冲抵),次月转为正式编辑,如当月因差错所扣总分在20分以上,不予转正;正式编辑连续两个月因差错所扣总分在20分以上,第三个月转为见习编辑。
十、本办法自公布之日起施行,考核从5月起执行。
2013.4.27
参考网站:中国日报网蓝色半岛
/blu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