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教师资格证物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案例分析

合集下载

2019年上2019年上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高级物理学科真题高级物理学科真题解析

2019年上2019年上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高级物理学科真题高级物理学科真题解析

A.始终为顺时针方向 B.始终为逆时针方向 C.先为逆时针方向后为顺时针方向 D.先为顺时针方向后为逆时针方向 3.【答案】C。解析:在 e 点进入无磁场区域至/经过一半无磁场区域的过程中,穿过金属线框 efgh 的向外的磁感线减少,根据楞次定律,感应电流产生的磁场应向外,根据右手定则可知,感应 电流的方向为逆时针。在 f 经过一半无磁场区域至 g 点穿过无磁场区域的过程中,穿过金属线框 efgh 的向外的磁感线增加,根据楞次定律,感应电流产生的磁场应向里,根据右手定则可知,感应电流 的方向为顺时针。故本题选 C。 4.图 3 甲为一列简谐横波在 f=1.25s 时的波形图,图 3 乙是该时刻某质点的振动图像。已知 c 位置的质点比 a 位置的质点晚 0.5s 起振。则该质点可能位于( )。
1.某高中物理教材介绍了一位科学家的设想:如图 1 所示,从高山上水平抛出物体,速度一次 比一次大,落地点也就一次比一次远。如果速度足够大,物体就不再落回地面,将绕地球运动。这 是最早的关于发射人造地球卫星的科学设想,提出该设想的科学家是( )。
A.牛顿 B.开普勒 C.伽利略 D.笛卡尔 1.【答案】A。解析:牛顿在思考万有引力定律时就曾想,把物体从高山上水平抛出,速度一 次比一次大,落地点也就一次比一次远。如果速度足够大,物体就不再落回地面,将绕地球运动。 这一想法也是最早的关于发射人造地球卫星的科学设想。故本题选 A。 2.某种双折射材料对 600nm 的寻常光的折射率是 1.71,对非常光的折射率为 1.74。用这种材 料制成四分之一波片,其厚度至少应为( )。 A.2.1×10-3mm B.3.0×10-3mm C.4.0×10-3mm
A.带负电,位置在 OA 之间且靠近 O 点 B.带正电,位置在 OA 之间且靠近 A 点 C.带负电,位置在 AB 之间且靠近 A 点 D.带正电,位置在 AB 之间且靠近 B 点 6.【答案】C。解析:由图线可知,+qa 和-qb 所受电场力方向相同,所以点电荷一定放于两个 点电荷之间。电场力均向右,说明点电荷带负电。甲图线的斜率大于乙图线的斜率,所以 A 点的电 场强度大于 B 的电场强度,说明点电荷靠近 A 点。故本题选 C。 7.花样滑冰运动员在旋转的过程中,两臂伸开时,转动惯量为角速度为叫 J0,角速度为 w0,

2019下半年教师资格考试初中物理面试真题解析版

2019下半年教师资格考试初中物理面试真题解析版

2019下半年教师资格考试初中物理面试真题注:图片选自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初中物理八年级全一册48页二、考题解析【教学过程】环节一:新课导入【创设情境】教师展示海豚“唱歌”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海豚发出的声音大家能听见吗,这是一种什么样的声音。

从而引出新课。

环节二:新课讲授1.教师展示蝙蝠捕食的图片,提问学生蝙蝠是用什么来导航的?教师展示视频,在一个黑房子里横七竖八的挂一些细绳子,在绳子上挂一些铃铛,让蝙蝠在房子中捕食,发现蝙蝠绕障碍物成功捕食。

【生成概念】教师展示蝙蝠导航的原理图,总结蝙蝠是用一种看不见的声波——就是超声波来导航的。

教师展示声呐的原理图,B超的原理图,超声波碎石的原理图,学生小组讨论,根据图中的原理图,思考超声波有什么样的特点。

学生汇报讨论结果,并回答问题(1)声呐展示出超声波有方向性好的特点;(2)B超展示出超声波有穿透性好的特点;(3)超声波碎石展示出超声波有较集中的能量的特点。

教师总结,超声波有很多普通声波不具有的能力,而我们根据超声波所具有的特点将它利用到我们的日常生活中。

教师展示金属探伤的原理图,引导学生思考在生活中还有那些实例应用到了超声波的这些特点。

学回答:在生活中,还有超声测距,超声清洗等。

2.教师展示声波频率分布示意图,引导学生思考人耳能听到的声音频率范围是多少。

学生回答,人耳能听到的声音频率范围是的声波是超声波,次声波在生活中常用在预报自然灾害,次声武器等。

【深化理解】环节三:巩固提高说出以下对声波的应用实例中,是超声波还是次声波(1)将手聚在耳朵上听远处的声音(2)倒车雷达(超声波)(3)大气核爆炸监察(次声波)环节四:小结作业小结:师生共同总结超声波的特点,并举出超声波的应用实例;作业:回家之后搜集超声波的应用实例,下节上课之后进行分享。

板书设计一、考题回顾二、考题解析【教学过程】环节一:新课导入复习比热容的概念,随后教师提出问题:如果知道一种物质的比热容,再知道这种物质的质量和温度升高的度数,如何计算它吸收的热量?引出课题。

2019下半年初中教师资格考试《物理》答案

2019下半年初中教师资格考试《物理》答案
生:当分母最小的时候,也就是R2 = R1的时候,消耗功率最大。
师:这位同学概括的非常正确, 当R2= R1, 分母前面的式子为0, 所以电功率最大,同学对于变电阻为题清楚了吗?
生:清楚了。
师:好的,那同学们做一下这道题
12.(1)光年是距离单位。
(2)时间单位:更、天、月。以歌曲的方式切入,能让学生在无拘无束的歌曲中,不知不觉地进入学习情境,既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起兴趣,又能陶冶学生的情操,还能在轻松愉快中学到本节课的相关知识,更能体现“物理来源于生活”这一新课标理念。
(2)光在这些物质中 是沿什么路线传播的?
(3)"光总是沿着这样的路线传播吗?有没有条件限制呢?
(学生利用己准备好的小激光器、水、牛奶等器材进行实验,教师指导、点拨)
师:光可以在哪些物质中传播?能否上来给大家通过实验来说明一下? (学生踊跃上前表演)
生1:光可以在空气中传播。(演示激光通过有 烟雾的空气)
生:可能是沿直线传播的。
师:他的猜想正确吗?生活中,你们见过光沿直线传播的实例吗?
生:见过,比如穿过树林的阳光就是直的,探照灯的光也是直的。
师:回答的很好,但要想确切了解光的直线传播的规律,同学们必须用实验自己去研究,实验中要注意思考以下几个问题: (多媒体)
(1)光可以在哪些物质中 传播?这些物质有什么共同特点?
师:是的,第二小题不对,那咱们以后遇到这类问题应该怎么办呢?
生: 如果向上面只有一个变量就好了。
师:对的,那我们怎么才能换成一一个变量呢? 大家想一下?
生:可以把电流用电阻和电压表示,电压不变,式子中就只有电阻是变量了。
师:这位同学说的非常好,那咱们一起来换一下,那么根据这个式子,可以看出什么时候电功率什么时候最大呀?

2019年上半年中学教师资格认定考试(初级物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

2019年上半年中学教师资格认定考试(初级物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

2019年上半年中学教师资格认定考试(初级物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真题试卷(题后含答案及解析)题型有:1. 单项选择题 2. 简答题 3. 案例分析题 4. 教学设计题单项选择题1.初中物理某教科书中描述的一个情境如图1所示,在教学中该情境最适宜帮助学生构建的物理概念是( )。

A.压强B.力C.压力D.重力正确答案:A解析:骆驼具有宽大的脚掌,可以通过增大受力面积来减小压强;蚊子具有尖尖的口器,可以通过减小受力面积来增大压强。

教学中该情境最适宜帮助学生构建的物理概念是压强。

故本题选A。

2.下列选项所描述的情境中,物体P所受摩擦力f的示意图正确的是( )。

A.静止在粗糙水平面上的物体B.停在斜坡上的汽车C.贴着竖直墙面自由下落的物体D.握在手中静止的瓶子正确答案:B解析:物体静止在粗糙水平面上,与地面间没有发生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故没有摩擦力,A项错误。

汽车停在斜坡上,由于受到重力的作用,汽车有向下滑的趋势,因而汽车受到沿斜坡向上的静摩擦力,B项正确。

物体贴着竖直墙面自由下落,其与竖直墙面之间没有压力,因而没有摩擦力,C项错误。

握在手中静止的瓶子,处于平衡状态,瓶子所受的静摩擦力和重力平衡,方向竖直向上,D项错误。

故本题选B。

3.我国发射的天舟一号货运飞船与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完成交会对接后,形成的组合体仍沿天宫二号原来的轨道(可视为圆轨道)运行。

与天宫二号单独运行时相比,组合体运行的( )。

A.周期变大B.速率变大C.动能变大D.向心加速度变大正确答案:C解析:天宫二号运行时,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有。

天宫二号运行时轨道是固定的,即半径不变,则其运行的速度是不变的。

形成组合体后,组合体仍沿天宫二号原来的轨道运行,则其速度不变,周期不变,加速度大小不变。

A、B、D三项错误。

与对接前相比,组合体质量变大,则其动能变大,C项正确。

故本题选C。

4.如图2所示,在圆柱形密闭绝缘气缸内,有Oa、Ob、Oc三个可分别绕中心固定轴O无摩擦自由转动的绝热隔板,隔板把容器中的理想气体分隔为密闭的三部分。

2019年3月全国教资统考初中物理学科知识与能力试题答案-(5558)

2019年3月全国教资统考初中物理学科知识与能力试题答案-(5558)

2019年3月全国教资统考初中物理学科知识与能力试题答案二、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9.答案: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指出:物理课程资源是指学习物理可以利用的所有资源,它包括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学生课外用书、科技书刊、音像资源、教学软件、互联网、图书馆、实验室等。

开发物理课程资源,是切实提高物理教学质量的有效手段。

物理课程是多方面的,为了更好地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物理学中的课程资源主要包括“文本课程资社会教育资源”四个方面。

多媒体教学资源”“源”“实验室课程资源”“在初中物理新课程标准中也指出,初中物理课堂要贴近学生生活,符合学生认知特点,激发并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通过学习和探索掌握物理学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并能将其运用于生活、生产实际,为以后的学习、生活和工作打下基础。

对于杠杆的这一节课来说,是学生生活中较为常见的一种简单机械,对于本节课来说舂和桔槔这两种都属于文本课程资源,这种文本课程资源在学习生活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学生也能通过这种与生活实际以及历史相联系的资源去更好的掌握杠杆原理的实际应用以及历史进程。

10.答案:对于本次实验来说,从教学手段和教学内容都会存在一定的教学注意事项。

对于本次演示实验来说,需要注意实验的过程中教师需要去注意:在实验之前教师需要向学生介绍实验的原理、注意事项和实验步骤;在实验的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观察实验中的实验现象,以免学生在实验的过程中不能很好的记录数据;在实验结束之后,教师要引导学生根据实验现象总结出实验结论,教师也需要根据学生回答总结出正确的实验结论。

对于家庭配电线路板这一个实验来说,教师需要向学生介绍家庭配电线路的合理安装顺序,各部分电器的功能和安装原则,在实验过程中也要注意接通电路时的安全保护。

本节课的重点应该是让学生在家庭电路的基础上能够很好的注意生活用电安全,所以教师在实验过程中也要注意对学生家庭安全用电的引导,让学生能够很好的在生活中了解用电知识。

2019年3月全国教资统考初中物理学科知识与能力试题答案

2019年3月全国教资统考初中物理学科知识与能力试题答案

2019年3月全国教资统考初中物理学科知识与能力试题答案二、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9.答案: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指出:物理课程资源是指学习物理可以利用的所有资源,它包括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学生课外用书、科技书刊、音像资源、教学软件、互联网、图书馆、实验室等。

开发物理课程资源,是切实提高物理教学质量的有效手段。

物理课程是多方面的,为了更好地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物理学中的课程资源主要包括“文本课程资源”“实验室课程资源”“多媒体教学资源”“社会教育资源”四个方面。

在初中物理新课程标准中也指出,初中物理课堂要贴近学生生活,符合学生认知特点,激发并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通过学习和探索掌握物理学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并能将其运用于生活、生产实际,为以后的学习、生活和工作打下基础。

对于杠杆的这一节课来说,是学生生活中较为常见的一种简单机械,对于本节课来说舂和桔槔这两种都属于文本课程资源,这种文本课程资源在学习生活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学生也能通过这种与生活实际以及历史相联系的资源去更好的掌握杠杆原理的实际应用以及历史进程。

10.答案:对于本次实验来说,从教学手段和教学内容都会存在一定的教学注意事项。

对于本次演示实验来说,需要注意实验的过程中教师需要去注意:在实验之前教师需要向学生介绍实验的原理、注意事项和实验步骤;在实验的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观察实验中的实验现象,以免学生在实验的过程中不能很好的记录数据;在实验结束之后,教师要引导学生根据实验现象总结出实验结论,教师也需要根据学生回答总结出正确的实验结论。

对于家庭配电线路板这一个实验来说,教师需要向学生介绍家庭配电线路的合理安装顺序,各部分电器的功能和安装原则,在实验过程中也要注意接通电路时的安全保护。

本节课的重点应该是让学生在家庭电路的基础上能够很好的注意生活用电安全,所以教师在实验过程中也要注意对学生家庭安全用电的引导,让学生能够很好的在生活中了解用电知识。

2019年上半年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真题试卷(初级中学)物理

2019年上半年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真题试卷(初级中学)物理

2019年上半年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真题试卷《物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初级中学)(考试时间120分钟满分为15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5分,共40分)1.初中物理某教科书中描述的一个情境如图所示,在教学中该情境最适宜帮助学生构建的物理概念是()(八下P29)A.压强B.力C.压力D.重力2.下列选项所描述的情境中,物体P所受摩擦力f的示意图正确的是()A.静止在粗糙水平面上的物体B.停在斜坡上的汽车C.贴着竖直墙面自由下落的物体D.握在手中静止的瓶子3.我国发射的天舟一号货运飞船与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完成交会对接后,形成的组合体仍沿天宫二号原来的轨道(可视为圆轨道)运行。

与天宫二号单独运行时相比,组合体运行的()A.周期变大B.速率变大C.动能变大D.向心加速度变大4.如图所示,在圆柱形密闭绝缘气缸内,有Oa、Ob、Oc三个可分别绕中心固定轴O无摩擦自由转动的绝热隔板,隔板把容器中的理想气体分隔为密闭的三部分。

在温度为T0时,平衡后它们的体积之比V1:V2:V3=1:2:3。

改变温度使三部分气体的体积相等,则它们的温度之比为()A.1:2:3B.6:3:2C.2:3:6D.3:2:15.如图所示,在宽度为d的无磁场区域的左右两侧,存在磁感应强度大小相同,方向垂直纸面向外的磁场,边长l为2d的正方形金属线框efgh置于左侧区域,线框平面法线方向与磁场方向平行,对角线fh与磁场边界平行,现使线框以速度v垂直于磁场边界从图示位置向右匀速运动,在整个线框穿越无磁场区域的全过程中,线框中感应电流的方向()A.始终为顺时针方向B.始终为逆时针方向C.先为逆时针方向后为顺时针方向D.先为顺时针方向后为逆时针方向6.在如图a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动势为3.0 V,内阻不计,定值电阻R的阻值为7.5 Ω,L1、L2为相同规格的小灯泡,其伏安特性曲线图b所示。

当开关S闭合一段时间后,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L1的阻值为112ΩB.L1的实际电功率为7.5 WC.L2的阻值为12 ΩD.L2的实际电功率为0.3 W7.不同色光的光子能如下表所示,氢原子部分能级的示意图如图所示。

2019教师资格证考试物理真题

2019教师资格证考试物理真题

2019教师资格证考试物理真题WORD格式可编辑教师资格证考试试题——物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初级中学)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

每小题5分。

共40分)1.下面是XXX同学列举的物态变化的实例,其中错误的说法是()。

A.冬天.窗户玻璃上的“冰花”是室内空气中的水蒸气XXX形成的B.我们看到冰糕冒“白气”是一种汽化现象C.利用干冰来获得低温是通过干冰升华来实现的D.从冰箱中取出的汽水瓶表面有水.是冰箱外的水蒸气液化而成的2.小球m用长为L的悬线固定在O点,在O点正下方处有一个光滑钉子C,如图所示,今把小球拉到悬线成水平后无初速度地释放.当悬线成竖直状态且与钉子相碰时()。

专业技术知识共享WORD格式可编辑A.开关S断开时.a,b两点电势相等B.开关S闭合后.a,b两点间的电流是3AC.开关S断开时,C1带的电荷量比开关S闭合后C1带的电荷量大D.不论开关S断开还是闭合,C1带的电荷量总比C2带的电荷量大专业技术知识共享WORD格式可编辑5.如图所示,均匀带正电的绝缘圆环a与金属圆环b同心共面放置,当a绕O点在其所在平面内旋转时,b中产生顺时针方向的感应电流,且具有收缩趋势,由此可知,圆环a()。

A.顺时针加快扭转B.顺时针减速扭转C.逆时针加快扭转D.逆时针减速扭转6.如图所示,A、B两物块的质量分别为2m和m,静止叠放在水平地面上。

A、B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B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2。

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重力加速度为g0现对A施加一水平拉力F,则①当F<2μmg时,A、B都相对地面静止。

②当F=5A.①②③B.①②C.②③④D.①④7.在图中所示的电路中,当滑动变阻器的滑动触片由下至上移动时()。

专业技术知识共享WORD格式可编辑A.伏特表V和安培表A的读数都减小B.伏特表V和安培表A的读数都增大C.伏特表V的读数增大.安培表A的读数减小D.伏特表V的读数减小.安培表A的读数增大8.已知厚度为d的无限大带电导体平板,两表面上电荷均匀分布,电荷面密度均为σ,如图所示,则板外两侧的电场强度的大小为()。

2019年上半年全国教师资格考试《物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初中)》试题答案完整版

2019年上半年全国教师资格考试《物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初中)》试题答案完整版

2019年上半年全国教师资格考试《物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初中)》试题答案完整版注意事项:1、考试时间为120 分钟,满分为150 分2、请按规定在答题卡上填涂,作答,在试卷上作答无效,不与评分。

第二部分二、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9.答案: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指出:物理课程资源是指学习物理可以利用的所有资源,它包括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学生课外用书、科技书刊、音像资源、教学软件、互联网、图书馆、实验室等。

开发物理课程资源,是切实提高物理教学质量的有效手段。

物理课程是多方面的,为了更好地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物理学中的课程资源主要包括“文本课程资源”“实验室课程资源”“多媒体教学资源”“社会教育资源”四个方面。

在初中物理新课程标准中也指出,初中物理课堂要贴近学生生活,符合学生认知特点,激发并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通过学习和探索掌握物理学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并能将其运用于生活、生产实际,为以后的学习、生活和工作打下基础。

对于杠杆的这一节课来说,是学生生活中较为常见的一种简单机械,对于本节课来说舂和桔槔这两种都属于文本课程资源,这种文本课程资源在学习生活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学生也能通过这种与生活实际以及历史相联系的资源去更好的掌握杠杆原理的实际应用以及历史进程。

10.答案:对于本次实验来说,从教学手段和教学内容都会存在一定的教学注意事项。

对于本次演示实验来说,需要注意实验的过程中教师需要去注意:在实验之前教师需要向学生介绍实验的原理、注意事项和实验步骤;在实验的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观察实验中的实验现象,以免学生在实验的过程中不能很好的记录数据;在实验结束之后,教师要引导学生根据实验现象总结出实验结论,教师也需要根据学生回答总结出正确的实验结论。

对于家庭配电线路板这一个实验来说,教师需要向学生介绍家庭配电线路的合理安装顺序,各部分电器的功能和安装原则,在实验过程中也要注意接通电路时的安全保护。

2019年上半年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真题试卷(高级中学)物理

2019年上半年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真题试卷(高级中学)物理

2019年上半年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真题试卷《物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高级中学)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5分,共40分)1.某高中物理教材介绍了一位科学家的设想:如图所示,从高山上水平抛出物体,速度一次比一次大,落地点也就一次比一次远。

如果速度足够大,物体就不再落回地面,它将绕地球运动。

这是最早的关于发射人造地球卫星的科学设想,提出该设想的科学家是()A.牛顿B.开普勒C.伽利略D.笛卡尔【答案】A【解析】在1687年出版的《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中,牛顿设想,抛出速度很大时,物体就不会落回地面。

他曾想过,从高山上水平抛出物体,速度一次比一次大,落地点也就一次比一次远。

如果速度足够大,物体就不再落回地面,它将绕地球运动,成为人造地球卫星。

这一想法也是最早的关于发射人造地球卫星的科学设想。

故本题选A。

2.某种双折射材料对600nm的寻常光的折射率是1.71,对非常光的折射率为1.74。

用这种材料制成四分之一波片,其厚度至少应为()A.2.1×10−3mm B.3.0×10−3mm C.4.0×10−3mm D.5.0×10−3mm【答案】D【解析】当光法向入射透过用某材料制成的单晶薄片时,寻常光与非常光的光程差为14+n个波长,这样的晶片称为四分之一波片。

当光程差为14λ时,波片最薄,即|n0−n e|d min=14λ,代入数据得|1.74-1.71|d min=14x600nm,可得d min=5000nm,即为5.0×10−3mm。

故本题选D。

3.如图所示,在宽度为d的无磁场区域的左右两侧,存在磁感应强度大小相同,方向垂直纸面向外的磁场,边长l为2d的正方形金属线框efgh置于左侧区域,线框平面法线方向与磁场方向平行,对角线fh 与磁场边界平行,现使线框以速度v垂直于磁场边界从图示位置向右匀速运动,在整个线框穿越无磁场区域的全过程中,线框中感应电流的方向()A.始终为顺时针方向B.始终为逆时针方向C.先为逆时针方向后为顺时针方向D.先为顺时针方向后为逆时针方向【答案】C【解析】用取特殊点法进行判断。

2019年3月全国教资统考初中物理学科知识与能力试题答案

2019年3月全国教资统考初中物理学科知识与能力试题答案

2019 年 3 月全国教资统考初中物理学科知识与能力试题答案二、简答题 (本大题共 2 小题,每小题10 分,共 20 分 )9.答案: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指出:物理课程资源是指学习物理可以利用的所有资源,它包括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学生课外用书、科技书刊、音像资源、教学软件、互联网、图书馆、实验室等。

开发物理课程资源,是切实提高物理教学质量的有效手段。

物理课程是多方面的,为了更好地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物理学中的课程资源主要包括“文本课程资源”“实验室课程资源”“多媒体教学资源”“社会教育资源”四个方面。

并在初中物理新课程标准中也指出,初中物理课堂要贴近学生生活,符合学生认知特点,激发并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通过学习和探索掌握物理学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能将其运用于生活、生产实际,为以后的学习、生活和工作打下基础。

对于杠杆的这一节课来说,是学生生活中较为常见的一种简单机械,对于本节课来说舂和桔槔这两种都属于文本课程资源,这种文本课程资源在学习生活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学生也能通过这种与生活实际以及历史相联系的资源去更好的掌握杠杆原理的实际应用以及历史进程。

10.答案:对于本次实验来说,从教学手段和教学内容都会存在一定的教学注意事项。

对于本次演示实验来说,需要注意实验的过程中教师需要去注意:在实验之前教师需要向学生介绍实验的原理、注意事项和实验步骤;在实验的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观察实验中的实验现象,以免学生在实验的过程中不能很好的记录数据;在实验结束之后,教师要引导学生根据实验现象总结出实验结论,教师也需要根据学生回答总结出正确的实验结论。

对于家庭配电线路板这一个实验来说,教师需要向学生介绍家庭配电线路的合理安装顺序,各部分电器的功能和安装原则,在实验过程中也要注意接通电路时的安全保护。

本节课的重点应该是让学生在家庭电路的基础上能够很好的注意生活用电安全,所以教师在实验过程中也要注意对学生家庭安全用电的引导,让学生能够很好的在生活中了解用电知识。

2019年3月全国教资统考初中物理学科知识与能力试卷答案

2019年3月全国教资统考初中物理学科知识与能力试卷答案

2019 年 3 月全国教资统考初中物理学科知识与能力试题答案二、简答题 (本大题共 2 小题,每小题10 分,共 20 分 )9.答案: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指出:物理课程资源是指学习物理可以利用的所有资源,它包括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学生课外用书、科技书刊、音像资源、教学软件、互联网、图书馆、实验室等。

开发物理课程资源,是切实提高物理教学质量的有效手段。

物理课程是多方面的,为了更好地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物理学中的课程资源主要包括“文本课程资源”“实验室课程资源”“多媒体教学资源”“社会教育资源”四个方面。

并在初中物理新课程标准中也指出,初中物理课堂要贴近学生生活,符合学生认知特点,激发并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通过学习和探索掌握物理学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能将其运用于生活、生产实际,为以后的学习、生活和工作打下基础。

对于杠杆的这一节课来说,是学生生活中较为常见的一种简单机械,对于本节课来说舂和桔槔这两种都属于文本课程资源,这种文本课程资源在学习生活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学生也能通过这种与生活实际以及历史相联系的资源去更好的掌握杠杆原理的实际应用以及历史进程。

10.答案:对于本次实验来说,从教学手段和教学内容都会存在一定的教学注意事项。

对于本次演示实验来说,需要注意实验的过程中教师需要去注意:在实验之前教师需要向学生介绍实验的原理、注意事项和实验步骤;在实验的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观察实验中的实验现象,以免学生在实验的过程中不能很好的记录数据;在实验结束之后,教师要引导学生根据实验现象总结出实验结论,教师也需要根据学生回答总结出正确的实验结论。

对于家庭配电线路板这一个实验来说,教师需要向学生介绍家庭配电线路的合理安装顺序,各部分电器的功能和安装原则,在实验过程中也要注意接通电路时的安全保护。

本节课的重点应该是让学生在家庭电路的基础上能够很好的注意生活用电安全,所以教师在实验过程中也要注意对学生家庭安全用电的引导,让学生能够很好的在生活中了解用电知识。

2019下半年云南教师资格考试物理学科知识:“有模有样”的教学评价类题目

2019下半年云南教师资格考试物理学科知识:“有模有样”的教学评价类题目

2019下半年云南教师资格考试物理学科知识:“有模有样”的教学评价类题目现在距离2019下半年云南教师资格考试越来越近了,各位备考的小伙伴准备好了?在此,云南中公教育给大家分享一下如何把评价类问题回答的“有模有样”,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评价时才会有水准的回答。

在每年教资的《物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科目中,考试内容不仅有物理的专业知识,还有物理教学论的相关知识。

要想顺利通过这个科目的考试,把握教学论的题型是至关重要的。

教学论的考察主要是教学评价和教学设计两个大类的题目,那我们该如何才能答好教学评价类问题呢?对于教资中出现的教学评价题目中,一般会展示某教师的教学片段,而这一教学片段往往是有违当下的教学理念的。

该类题型的常见问题方式如下:①对上述课堂实录进行评述。

②指出上述教学中老师教学行为的不当之处。

对于这类题的答题思路,通常先阅读教学片段后,结合教学评价的七个维度进行评价,在评价时先说理论,再结合该教师的教学实例进行分析。

教学评价类的答题没有统一的标准答案,但要求在答题时要有一定的理论基础,这个理论基础可以来源于《物理课程标准》,也可以来源于上述分析的七个维度。

考生在答题时应该学会灵活应用。

这里给大家一个答题参考模板,大家在答题时可参考答题:1.对上述课堂实录进行评述。

【参考模板】根据物理新课标对于教学实施以及教学评价的要求,该教师的教学环节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①教师角色的把握方面:新课程改革,对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角色转换提出了非常明确的要求。

教师必须由传统的“传授者”“监督者”“指令者”转变为“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而该教师在教学中还未转化角色,例如____________,这样不利于改善师生关系,培养学生学习能力。

②教学内容处理方面:教师应该“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新课程下,课堂教学内容不仅仅是教材所呈现的内容,也包括教师把生活中与教学目标相关的事物纳入课堂教学中成为教学的资源,以及教师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把教材与相关内容还原为学生易于理解的教学内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年教师资格证考试物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案例分析
一、分析教师
1.教师行为角度:
(1)提问:有效性原则、启发性原则、科学性原则、层次性原则、整体性原则;
我们考察案例中教师提问是否体现提问技能,提问是否遵循以下几方面原则:有效性原则:课堂中有些教师比较热衷于热烈场面提问:“是不是”“对不对”,然而学生齐声回答并不一定能反映真实效果,这样的提问往往是无效的。

无效的提问表现为:提问目标不明确,问题零碎而不具体,教师提问用语不准、意思不明。

启发性原则:问题具有启发性是对提问的基本要求。

然而传统的教学中教师经常忽略启发的重要性,比如常见的“灌输式”教育。

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将知识直接讲授给学生,或者提问后学生不假思索的将答案脱口而出,又或者出现课堂冷场,问而不答,启而不发,都是所提问题缺乏启发性的表现。

要引导学生积极动脑思考。

(2)评价方面:反馈性原则、激励性原则、差异性原则、发展性原则;
教师对学生的评价是否违背教学评价原则,在这里主要常见的是激励性原则和反馈性原则。

激励性原则:要求教师给予学生的评价具有鼓励,激励的性质,引导学生更加自信的学习,而不是打击教育。

针对这一点常见的错误行为是教师在发现学生有错误的时候,严厉苛责,或者批评其不认真等。

对学生的回答要有多样性的评价,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促进学生在原有的水平上发展。

反馈性原则:在课程评价上强调更新观念,促进学生的发展。

要求对学生做出的评价具有适当的反馈信息,引导学生针对教师的反馈信息进行新一轮的思考,而不是只说“对”“错”这样的单一的评价。

忽略了使同学们通过反馈的方式取得进步的方法。

没有从根本上帮助学生解决实际问题,教师作为教学的引导者,要积极引导学生动脑思考。

2.教学内容的处理
教学中是否出现教学内容的错误,例如将所讲授的知识点讲错,这一点通常要求考试也具备较好的专业知识的能力。

教学策略上是否突出对学习方式的指导,学习水平的提高,学习效果的提升。

3.教师角色的把握
在教学片段中是否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作为教学引导者的地位。

教师是否关注主
体的需求,重视主体的参与。

在近几年的案例分析中对于这一点,教师已经逐渐有体现学生主体地位的意识了。

二、分析学生
1.学习方式:在教师的有效引导下是学生变机械学习为意义学习,接受学习和发现学习相结合,开展探究式学习,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

2.学习水平:从以下几个方面判断①是否积极参与;②是否独立思考;③能否主动探索;④能否自由表达;⑤是否善于合作;⑥是否富于想象;⑦是否敢于否定;⑧是否兴趣浓厚。

3.学习效果:①学会了什么?②会学了吗?③学得有乐趣吗?
三、分析课堂氛围
教师是否应做到以下几点:
1.为学生创造宽松、民主、平等、互动的、有利于他们在学习目标引导下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环境。

2.为学生达到目标而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为学生自主学习过程中碰到的各种困难提供必要的启发式帮助,为学生成功学习创造条件。

3.为学生营造一种可以充分发挥学习个性,各抒己见、相互争论的研究性学习的氛围。

注意:由于课堂气氛通常是由教师的行为和学生学习方式和水平决定的,因此,课堂氛围的分析是用来解释前面我们分析教师错误行为和学生不良学习方式造成的结果的。

案例:
在初中物理实验上,李老师用蓝色自来水笔和一杯清水做实验,讲授分子运动理论的初步知识。

李老师:同学们,这是一支蓝色自来水笔,这是一杯清水,老师将蓝墨水滴入清水中
李老师:同学们都观察到了什么现象,有谁说说?
甲同学:水的颜色变蓝了。

李老师:很好!水是怎么变蓝的呢?
(同学们你看看为,为看看你,过了一会)
乙同学小声说:蓝墨水和清水混合了。

李老师:不对,上课注意力要集中!水是逐步变蓝的,同学们要记住,这个实验说明分子在不停息的运动,记住了吗?
同学们:记住了!
李老师:很好,接下来我们讲分子之间存在力的作用。

......
问题1:指出上面教学片段中,教师教学行为存在的问题,并说明理由
【答案】教师的教学行为方面存在以下问题
1.提问方面:教师的提出的问题没有体现有效性原则和启发性原则,如“水是怎么变蓝的呢?”的答案有很多种,教师提问目标不明确;并且在问题结束之后课堂出现冷场现象,问而不答导致启而不发可见启发性原则没有体现。

没有起到激发学习兴趣和独立思考的作用,不利于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

2.评价方面:该教师在针对学生答案评价时,没有体现激励性原则,未抓住学生闪光点进行鼓励而是直接否定,导致学生的学习兴趣减弱,不能达到提升学习水平的目的。

3.教学内容的处理:该教师在总结结论时仍然使用“灌输式”教育,直接将结论输入给学生而没有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不利于培养学生归纳总结的能力,没有起到教师的主导地位。

对于上面这道题,问题中只要求针对教师行为进行评价,因此重点评价教师即可。

但是有些问题是“针对以上教学片断进行评价”这样的问题,比较建议考生分别从教师、学生、
课堂气氛的角度进行评价,以保证全面。

值得一提的是,近几年的案例片断中,教师行有不足但是也有优点,因此我们评价时也可以提出教师的优点,再指出缺点并提出改进建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