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化机制
城市治理模式中的市场化与社会化
城市治理模式中的市场化与社会化近年来,城市化进程加速,城市人口和城市规模持续增长。
城市面临着许多新的问题和挑战,如环境污染、交通拥堵、资源短缺等。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城市治理采取了市场化和社会化两个不同的模式。
一、市场化市场化是市场机制在城市治理中的运用。
在市场化模式下,政府不再是资源配置的唯一决策者,而是制定政策、提供公共服务的监管者和促进市场发展。
市场化模式中,政府采取引导市场、扶持市场、监管市场的方式来实现社会目标和公共利益。
市场化的优点在于,市场分配资源相对高效,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城市的竞争力。
例如,市场化模式可以鼓励城市创新和发展新产业,促进城市经济增长和就业机会。
同时,市场化模式可以通过激励和惩罚来提高企业和个人的社会责任意识,规范市场行为。
然而,市场化模式也存在一些缺点。
例如,市场化模式下,政府的角色从决策者转变为监管者和引导者,政府的有效性和能力也是制约城市治理的重要问题。
另外,在市场化过程中,市场存在不公平和不透明的问题,某些企业和人群会受到不公正的待遇,而贫困和弱势群体的生活也会受到影响。
二、社会化社会化是社会机制在城市治理中的运用。
在社会化模式下,政府鼓励和支持社会组织和居民自治参与城市治理。
社会化模式中,政府重视市民的主体地位和自我组织能力,与社会组织和居民自治一起推进城市治理。
社会化模式强调城市治理是一个合作和共创的过程,市民应当成为城市治理的主体,参与到城市生活和城市治理中来。
社会化模式的优点在于,可以提高市民的参与和归属感,增加城市的文化凝聚力。
例如,社会化模式可以鼓励社区居民参与社区建设和管理,加强社区的凝聚力和自治能力。
同时,社会化模式可以通过公共参与和反馈机制,增强政府和市民之间的互动、信任和联系。
然而,社会化模式也存在一些缺点。
例如,社会化模式下,市民参与城市治理需要一定的知识和技能,对于某些群体和问题而言,很难形成有效的治理机制和共识。
另外,社会化模式下,政府和市民之间的权责问题也需要明确,政府如何平衡市民的自主和限制是一个重要问题。
社会化过程中的分化与整合
社会化过程中的分化与整合社会化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过程,它涉及到人们在社会中的个体行为和互动,以及个体与社会之间的相互影响和调整。
在社会化过程中,既存在着分化的力量,也包含着整合的机制。
本文将探讨社会化过程中的分化和整合,并分析它们对社会稳定和发展的影响。
社会化是通过教育、家庭、媒体、文化等多种途径和机制,将个体引入到社会中,使其逐渐接受社会的价值观、规范和行为模式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分化与整合是不可避免的现象。
首先,社会化产生了分化力量。
不同的家庭、地区、文化和价值观念等因素造就了人们的差异。
个体在成长过程中,逐步形成了不同的人格特点、兴趣、需求和价值观。
这些差异使得个体在社会中扮演不同的角色,形成了社会的分工和不同层次的社会阶层。
例如,社会中存在着农民、工人、商人、医生、教师等不同职业群体,他们在经济上、职业地位上和交往圈子中都存在差异。
然而,社会化也追求整合的目标。
整合是将分化的个体通过共享价值观、行为规范和互动机制,协同合作,形成一个相对统一的社会整体。
整合是社会稳定和发展的重要保障。
社会化过程中的整合机制包括教育制度、法律制度、道德约束等。
这些机制通过规范和约束个体的行为,促使他们以共同的价值观和准则来行动,在社会中保持稳定和秩序。
例如,教育制度培养了人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法律制度规范了人们的行为,道德约束约束了人们的社会活动。
然而,社会化过程中的分化与整合不总是平衡和完美的。
分化可能引发社会的不和谐和冲突。
例如,不同职业群体之间的利益冲突、阶级矛盾等都可能导致社会不稳定。
另一方面,整合机制也可能出现问题,导致个体的异化和压力。
例如,如果整合机制过于强调一致性和统一性,忽视了个体的价值差异和多样性,就容易导致个体认同的缺失和社会的僵化。
在当今社会,社会化过程中的分化与整合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社交网络和虚拟社群的兴起,个体间联系和互动的方式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
《社会学概论》第五章人的社会化
家庭在未成年个体社会化 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父 母 有意的 有 意 的 子 女 无 意 的 无意的
教
养
模
仿
感
化
熏
陶
• 2.学校
学龄期个体的社会化可 分三个阶段: 一是前期阶段 (6、7岁-11、12岁) 二是中期阶段 (11、12岁-14、15岁) 三是后期阶段 (14、15岁-20左右)
• 学校作为社会化的社会 环境条件之一,特点有: 首先,学校是专门为 社会化目的而设立的学 习机构。 其次,学校是一个组织 机构。
行为(技能、天赋和能力 水平)
情感(感觉与感情)
(一)人格发展理论
自我(self)
就是指个体对他们的个人特征 和社会认同的意识与感觉 。
1.库利的“镜中我”理论
“镜中我” (lookingglass self) 这一概念是 由美国著名社会学家、 社会心理学家查尔斯· 霍 顿· 库利(1864—1929)提 出的。
人
本我(id)
格
超我 自我(ego) (superego)
“本我”是人格结构中最原始的部分, 是与生俱来的,“自我”与“超我”都是 由它逐渐分化而来的。“本我”是同肉体 联系着的,它完全是无意识的,不问时机、 不看条件、不顾后果,只按“快乐原则” 行事,一味地追求自我满足。在正常人的 心理活动中,“本我”自然地要被压制, 任其泛滥就将不可收拾。
二、社会化的生命周期
生命周期:一个人从生到死的整 个过程。 儿童期 青年期 成年期 老年期
三、社会化过程中的问题
早期社会化的困境 儿童和青少年在生理和心理上都还不成 熟,缺乏独立思考能力,主要是以模仿形式 接受外界环境的影响,对新奇的东西感受强 烈,但个社会化主体之间往往由于矛盾和冲 突,难以为其提供统一的社会规范和价值标 准以及令人敬佩和信服的社会权威形象,从 而给儿童和青少年的社会化造成不良影响。
社会化运营管理机制
社会化运营管理机制1. 引言社会化运营是指运营者通过运用互联网技术和社交媒体等平台,将用户参与到企业运营中来,从而实现品牌传播、用户参与和营销目标的达成。
在社会化运营中,管理是至关重要的环节。
本文将对社会化运营管理机制进行探讨,主要包括社会化运营的定义、重要性以及管理机制的建立与实施。
2. 社会化运营的定义与重要性社会化运营是随着互联网的发展而兴起的一种新型运营模式。
它通过社交媒体、用户生成内容和在线社区等工具,将用户参与到企业的运营中,实现品牌传播、用户参与和营销目标的达成。
社会化运营的核心理念是建立并维护与用户的良好关系,以提高用户忠诚度、品牌认知度和销售额。
社会化运营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2.1 建立良好的品牌形象通过社会化运营,企业能够与用户进行更加直接和实时的互动,有效传递品牌形象和价值观念。
良好的品牌形象可以增强用户对企业的认知和好感度,从而提高用户的忠诚度和购买意愿。
2.2 提高用户参与度和忠诚度社会化运营将用户参与到企业的决策和创意中,增加用户对企业的参与度和归属感。
通过用户生成内容、在线社区等方式,用户能够产生更多的积极反馈和意见,促进用户与企业之间的互动,提高用户的忠诚度。
2.3 提升营销效果和销售额社会化运营可以通过社交媒体等渠道进行精准的推广和宣传,将产品或服务展示给更多的潜在用户。
通过用户分享和口碑传播,有效提升营销效果和销售额。
3. 社会化运营管理机制的建立与实施要实现社会化运营的目标,企业需要建立一套科学的管理机制,以有效管理和运营社交媒体平台、用户生成内容和在线社区。
下面将简要介绍社会化运营管理机制的建立与实施。
3.1 确定社会化运营策略企业在进行社会化运营之前,需要明确自己的目标和定位,确定社会化运营的策略。
策略的制定应考虑到产品或服务的特点、目标用户的需求以及竞争对手的情况,从而制定出适合企业自身的社会化运营策略。
3.2 建立并管理社交媒体平台社交媒体平台是社会化运营的核心工具之一,企业需要选择适合自己的社交媒体平台,并建立合理的账号管理机制。
社会学概论第五章 社会化
第四章社会化第一节社会化概述一、社会化的含义社会化是指人学习社会生活的技能、规范,获得个性,从生物人成长为社会人的过程。
二、社会化的类型1、初始社会化——主要发生在生命早期。
这种社会化的任务主要是向儿童传授语言和其他认知本领。
2、预期社会化——任务是为将来所要扮演的角色做准备。
3、发展社会化——又称继续社会化,在基本社会化的成果基础上所进行的社会化,对象是进入社会生活的社会成员,即现实社会中的成年人。
4、逆向社会化——晚辈向长辈传授文化规范、知识等。
5、再社会化——指个人改变以前是价值标准和行为规范,重新确立新的、符合社会要求的价值标准和行为规范,确立新的人生目标的过程。
三、社会化的意义1、从个人角度分析:首先,社会化是个人得以适应社会参与社会生活,在社会环境中独立生存的必要前提。
其次,(继续)社会化是个人适应社会变迁所必经的途径。
2、从社会角度分析:首先,没有经过社会化的人也就没有社会;其次,如果没有社会化,社会及其文化就不能保持一致性,共同的目标就无法实现。
最后,没有社会化,社会文化就不能世代延续和发展下去。
第二节社会化的条件和主体一、个人生物基础▪人有语言的能力▪人有思维的能力▪人有学习的能力▪人有较长的依赖生活期二、外界社会环境1、家庭2、学校3、同龄群体4、工作单位5、大众传播媒介第三节社会化的过程和机制一、关于社会化的若干理论1、人格发展理论人格可分为几个主要部分:认知(思想、知识水平、知觉和记忆);行为(技能、天赋和能力水平)以及情感(感觉与感情)。
(1)库利的“镜中我”理论首先,我们察觉到在他人面前的行为方式;其次,我们领悟了别人对我们行为的判断;第三,基于对他人反应的理解,我们评价自己的行为。
(2)米德的角色扮演理论米德将自我分为主我和客我两个部分。
主我包括每个人自发的、独一无二的、“自然”特征。
客我是自我的社会部分——对社会要求的内化和对那些要求的个人意识。
从米德的观点看,客我在社会化过程中经历了三个极不相同的阶段,有三种形式:模仿、嬉戏(角色借用)与群体游戏。
如何建立社区管理社会化机制的方案
如何建立社区管理社会化机制的方案根据区委、区政府关于印发《杏花岭社会管理创新试点项目行动方案》的通知,全面推行社区居委会、业主委员会、物业管理中心“三位一体”的社区管理模式,实现社会管理社区化、社区管理社会化的指导思想,结合本部门具体职能现制定社区管理社会化机制的具体工作方案。
一、指导思想重点理顺社区居民委员会、业主委员会、物业管理中心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形成业主委员会的自治管理,居民委员会的社区管理,物业管理中心专业管理的行业管理相结合的局面。
具体说来,要加强房管行政部门的行业管理,发挥对物业管理的监督管理作用。
要提高物业管理中心的服务质量和水平。
要规范业主委员会的自治行为,对业主委员会的职责有明确的界定,需更好的发挥社区居委会监督和综合协调作用。
二、现存状况目前杏花岭区区域范围内现注册物业管理企业56家,物业管理项目134个。
共有20个业主委员会在区房管局备案。
三、目标原则加快业主委员会成立和备案的步伐,同时明确在业主委员会成立和备案中各部门的职责,具体说来是街办和社区居委会负责筹备工作并组织召开首次业主大会会议,选举产生业主委员会,在物业所在地区的房管部门备案。
四、实施方案(一)定期在市房管部门指导下对区属范围内的物业管理企业进行检查,监督物业管理中心的服务质量和水平具体分每一季度10家。
(二)定期在市房管部门的指导下对区属有物业管理的小区环境卫生清洁工作进行评分检查。
具体为每一季度10个社区。
(三)计划半年内对有条件的精品社区内挑选12个社区进行业主委员会成立和备案相关业务知识组织培训学习,争取每一个社区都有业主委员会成立。
一年内全区36个社区范围内物业小区成立业主委员会五年内全区108个社区要对业主委员会成立和备案相关知识全面了解,只要具备条件的社区管理范围内的物业小区都要成立业主委员会自治管理。
切实落实“属地管理”和“居民自治”原则,建立社区、业主、物业共同参与的和谐社区建设长效机制。
社会化的过程和机制
精心整理第三节社会化的过程和机制一、关于社会化的若干理论(一)自我意识和人格发展理论社会化的结果是形成每个人不同的个性。
个性的核心是自我,即个人对于自己有别于其它所有的人和物的独特的个人身份的自觉体验。
人和其它动物是不同的,人是充分自觉的。
在考虑自己的时候,既能把自己作为主体,也能把自己作为客体。
但我们在刚出生时并没有自我观念,也不知道自己有着一种独立的身份,婴儿在出生后的大约前6个月里并没表现出能认出别人,至早要到两岁才开始使用“我”、“我的”这样的词汇。
直到两岁以后,幼儿才逐渐意识到别人也有其各自的自我,也有着与自己不同的需要和见解。
那么,自我在童年期内是怎么样出现的?在整个生命周期中但最有美国社会学家乔治·—1931)是社会学中符号互动论的代表人物之一。
米德认为,要在主动和被动这种两重性中把握自我,并以“主我”与“宾我”之名进行对比。
“主我”(I)是自发的、能动的,为自我和人格的发展提供动力。
“宾我”是内化了的社会要求和期待,是在社会互动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主我”与“宾我”是相互建构的。
自我的发展过程就是“主我”和“宾我”之间一个连续不断的互动过程。
米德作为符号互动论的代表人物之一,他强调自我意识的观点。
自我意识的含义是,意识自己时,被意识是自己,意识的也是自己。
作为行动主体的人同时又把自身作为对象来意识。
比如,军训时大学生遵令而行的行为,便不是思考过程的反应,不含有自我意识。
在明显具有自我意识的情况下,人并不只是把他人的指示同行为直接联系起来,而是在接受其指示内容以后,自己对这些指示进行思考、判断,再根据自己的判断去行动,这时的行动主体是在自己有意识地控制着自己的,这种自我意识的控制,也就是自我形成。
米德认为,社会化的实质是“角色扮演”,即学会理解他人对于角色的期待,并按照这种期待从事角色行为的能力。
米德认为,社会化过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模仿阶段(imitationstage)、嬉戏阶段(playsstage)和博弈阶段(gamestage)。
当代大学生政治社会化机制研究
高等农业教 育 ,0 80 , 7 2 —8 2 0 7 0 :52
Hih rAg iu t r l u a i n, 0 8 0 0 2 — 8 g e rc lu a Ed c t o 2 0 — 7, 7: 5 2
当代 大 学 生政 治社 会 化 机 制研 究
意识 地组织 有 助 于大 学 生 内化 爱 国 家 爱 民族 情 感 的 的 心 理 特 征 系列活 动 。另外 , 校 有着 政 治 社 会 化 的具 体 目标 。 学 由于我 国正 处 于社会 转 型期 , 济发展 带来 物质 经 这一 目标具 有 两个 方 面 的内容 : 培养 学 生 自身 的公 民 的丰 富 , 年 ~代 容 易 获 得 父 母 更 多 的 物质 关 爱 , 青 这 品质 , 主要 以理 想 信 念 、 纪 守 法 、 遵 自尊 自爱 、 法 尽 便造 成 了青年 心 理 上 的 脆 弱 。西 方 文 化 的 影 响使 他 守
龚 小平
( 徽农 业大学 , 徽 合肥 203 ) 安 安 3 0 6
摘 要 : 究大 学生政 治社 会化 机 制 , 于更好 地认 识和 遵 循政 治社 会 化 规 律 , 学 地 实施 政 治 研 对 科 社 会化 方 法 , 实现政 治社会 化 目标 大有裨 益 。 对 大 学生政 治社 会 化 机 制 的 考察 实 际上是 一 个 综合 的过 程 , 对 大 学生政 治社 会化 的主客 体 、 是 内容 、 径 、 途 过程 等进 行 的整体 性研 究。 大学 生
中 图分 类 号 : 6 1 G 4 文 献 标 识 码 : B 文章 编 号 :0 21 8 (0 80 —0 50 10 —9 12 0 )70 2 —4
任 务 的完成 和 目标 的实 现 。 大 学生政 治社 会 化 的主 客体 第三 , 学校 是 大 学 生政 治 社 会 化 过程 的 主导 者 。 在 大 学生 政 治 社会 化 的过 程 中 , 校 是 主 体 , 学 起 方面, 学校把社会要求 的政治观点 、 政治价值 、 政治 着 主导作 用 ; 大学 生是 客 体 , 有 能动性 和 主动 性 。 具
2.2 社会化的心理机制
一、社会角色引导根据社会同一性理论和自我价值定向理论,社会认可是个体自我价值最重要的来源,只有得到社会的接纳和承认,个体才能形成稳定的自尊感和自我同一性,并由此获得自信和安全感。
人们对社会接纳、承认和重视是先定性的,个体会自觉不自觉地与社会现状或基本倾向保持一致,以获得稳定的安全感。
个体总体的社会化倾向,是由大社会基本倾向决定的。
对于处在特定社会位置、担负某种社会角色的个体,共同的社会要求和期待,使他们的社会生活具有了高度一致性。
这种一致性程度很高的社会化环境,使他们对事物的基本看法、对社会事件的观念与态度以及基本的价值倾向具有很高的一致性。
二、社会比较机制个人的行为定向,是建立在明确自我评价和闻我与周围世界关系的评价基础上的。
但在现实生活中。
许多时候并不存在个人可以信任的绝对评价标准,这时人们就需要将自己与他人进行对比,才能够形成明确的自我评价。
这种将自身状态与他人状态进行对比以获得明确自我评价的过程,就是社会比较。
人的自我评价多数是社会性的。
在许多情况下,人们获得社会性自我评价的唯一途径就是社会比较。
而其人们而临的情境越缺乏客观标准,要求社会比较的倾向就越强。
三、社会学习机制随着人的自我意识水平不断提高和自我评价标准的形成,自我强化就逐渐成为社会化经验中具有自我引导性质的重要机制。
也就是说,人们会使用自己设定的标准来评价、衡量自己,当行为符合自设标准时,他们会以自己能够支配的奖励给自己以正强化,而当行为没有达到自设标准时,他们会进行自我惩罚。
自我强化使人能够对自己的社会学习经验进行自主调节,从而一方面接受外在强化与替代性强化的影响而被社会化,另一方面又受自我强化的调节而使社会化过程带有主动性和个性化色彩。
四、亚社会认同亚社会是指相对于宏观大社会的直接社会环境,有时也指对应于较大社会背景的较小社会背景。
亚社会作为个体的首属群体和个体社会化的直接背景,个体首先会以亚社会为出发点,并在其被要求、期望和奖惩的环境中被引导。
社会化理论的原理
社会化理论的原理社会化理论是社会学中的一个重要理论框架,用来解释个体在社会化过程中是如何从无知到具备社会规范和价值观的。
社会化理论认为,个体在社会化过程中通过接触和参与社会的各种机构和群体,从中学习和吸收社会规范、文化价值观和行为模式。
社会化过程大致可以分为初级社会化和次级社会化两个阶段。
初级社会化是指个体在婴幼儿期和童年时期接触和体验基本的社会规范和价值观的过程。
这一阶段主要依赖于家庭和其他密切关系的人际交往,如父母、祖父母、兄弟姐妹等。
家庭是个体最早接触和体验社会化的主要场所,家庭的文化传承、教育方式和行为模式在初级社会化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此外,学校、宗教组织、邻居等社会机构和群体也对初级社会化有一定的影响。
个体通过与这些社会化机构和群体的交往,学习和吸收社会规范和价值观。
次级社会化是指个体在成长和成熟过程中通过更广泛的社会经历和社会关系,进一步学习和吸收社会规范和价值观。
在次级社会化中,个体接触和参与的社会机构和群体更加多样化和复杂化,如学校、职场、社交团体等。
个体通过与同伴、师长、同事等的交往,从中接触到不同的价值观、文化观念和行为规范,逐渐形成自己的社会身份和认同。
社会化理论的核心原理是社会交往、社会学习和社会身份认同。
社会交往是个体与社会化机构和群体之间的互动过程,是个体接触和参与社会的关键路径。
个体通过与不同社会化机构和群体的互动交往,积累和吸收社会化的经验和知识。
社会学习是社会化过程中的重要机制,个体通过观察、模仿、试错等方式,逐步学习和吸收社会规范和价值观。
社会身份认同是个体在社会化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对自我的认同和感知,个体通过与社会化机构和群体的互动和交往,逐渐建立和塑造自己的社会身份。
社会化理论对于分析和理解个体在社会化过程中是如何从无知到具备社会规范和价值观的非常重要。
通过研究社会化理论,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个体在不同的社会化环境中是如何被塑造和影响的。
在实践中,社会化理论也为教育、家庭和组织等领域提供了有益的参考和指导,帮助我们更好地促进个体的社会化和发展。
建立职业技能培训市场化社会化发展机制的目标和路径
建立职业技能培训市场化社会化发展机制的目标和路径目标和路径:建立职业技能培训市场化社会化发展机制概述在当前快速变化和竞争激烈的社会背景下,人们对职业技能的需求越来越高。
然而,传统的教育体系和培训机构无法满足人们迅速提升职业技能的需求。
建立职业技能培训市场化社会化发展机制成为一个势在必行的任务。
本文旨在探讨建立这一机制的目标和路径,并分享个人观点和理解。
目标1.提高职业技能培训的社会认可度:通过市场化和社会化发展机制,提高职业技能培训的社会认可度,使其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可和尊重。
2.满足多样化的职业技能需求:建立具有市场导向的机制,能够针对市场需求灵活调整培训内容,满足不同行业、不同岗位的多样化职业技能需求。
3.提高职业技能培训的效果和质量:市场化社会化发展机制能够促使职业技能培训机构竞争,激发其提高培训效果和质量的动力,为学员提供更加优质的培训服务。
4.推动职业技能培训与就业紧密衔接:建立市场化机制,与企业需求对接,为学员提供就业指导和职业规划,使职业技能培训与就业紧密衔接,提高就业率和职业发展空间。
路径1.建立完善的市场化市场导向机制:促进培训机构有序竞争,建立行业标准和评价体系,从供需关系出发提供多样化的培训选择。
2.加强政府引导和政策支持:政府应制定相关政策和法规,推动职业技能培训市场的发展,提供政策支持和资金保障。
3.加强职业技能培训机构的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和教学能力,确保培训的质量和效果。
4.建立培训机构与企业合作的机制:与企业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根据企业需求调整培训内容,提升就业和职业发展的机会。
个人观点和理解建立职业技能培训市场化社会化发展机制在现代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这一机制将培训机构推向市场,增强其竞争力和服务质量。
另外,通过与企业合作,培训机构能够更好地了解市场需求,适应行业发展趋势,提供更加切实可行的职业技能培训方案。
政府的政策支持和引导也至关重要,它为职业技能培训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和推动力。
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及运行机制
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及运行机制《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提出,“建设覆盖全程、综合配套、便捷高效的社会化服务体系,是发展现代农业的必然要求。
加快构建以公共服务机构为依托、合作经济组织为基础、龙头企业为骨干、其他社会力量为补充,公益性服务和经营性服务相结合、专项服务和综合服务相协调的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 。
新形势下,建立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成为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紧迫任务。
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组织结构与框架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组织结构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是由农业部门和各涉农部门,企业事业单位、各类经济组织、社会团体等各种社会力量参与组成。
农业部门:包括农业、林业、水利、气象等农业行政部门。
涉及农业的部门:包括科技、教育、发改、财政、金融、商务、工商、税务、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卫生、民政、工业与信息化、广电、交通、电力、环境保护、动植物检疫、食品与药品监督等相关部门。
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框架农业社会化服务涉及农业产前、产中、产后等多个领域。
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主要由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农业生产服务体系、农业基础设施服务体系、农村经营管理服务体系、农村商品流通服务体系、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农村信息服务体系、农产品质量安全服务体系等八个方面构成。
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运行机制由于组成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各个子系统的组织结构、职能和服务内容不同,其运行机制也有所区别公益性为主导的多元化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在党中央把农业摆在党和国家各项工作重中之重的背景下,农业科技服务的公益性特征,使之成为各部门服务农业的重点领域。
农业科技服务体系既有相对独立的农业科研体系、农业教育体系、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同时又融于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各个领域。
由于农业科技服务体系的业务分别属于不同的行政部门主管,各部门关心支持农业,对于农业发展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但也出现了各部门自成体系、重复建设、资源利用不合理的问题,需要加强农科教结合、产学研结合,充分发挥党和政府有关部门在农业科技服务中的组织领导作用,科技教育单位的科技支撑作用。
社会学概论社会化与社会控制的机制
社会学概论社会化与社会控制的机制社会化与社会控制是社会学中重要的概念和研究领域,它们是解释和理解人类在社会中行为、态度和价值观形成以及受制约的过程的关键。
本文将深入探讨社会化与社会控制的机制,以及它们在个体和社会层面的重要性。
一、社会化的机制社会化是指个体通过社会交往、社会经验和社会环境的作用,逐渐形成和接受社会规范、价值观和文化内容的过程。
社会化是人类成为社会人的途径,它不仅影响个体的行为和思维,也塑造和维持社会的稳定。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社会化机制:1. 内化:内化是指个体根据外界给予的信息和经验,逐渐接受并认同社会规范和价值观。
这个过程通常从儿童时期开始,通过学习和接触社会化的代理人,如家庭、学校、媒体等,个体逐渐将社会规范内化为自己的一部分。
2. 规范引导:规范引导是社会化过程中的重要一环,它通过明确和隐含的规范要求,引导个体的行为和决策。
社会化代理人、社会组织和社会制度通过正式和非正式的方式向个体传递社会规范,使之遵循和接受社会价值标准。
3. 观察学习:观察学习是指个体观察他人的行为和反馈,从中获取信息并学习如何适应社会环境。
通过观察模仿和反馈,个体能够了解正确的行为方式和社会互动方式,从而形成自己的行为准则。
4. 激励与惩罚:个体的社会化过程中,激励与惩罚起着重要的作用。
社会化代理人和社会组织通过奖励和惩罚机制,对个体的行为进行引导和调节。
奖励可以是物质上的激励,也可以是口头和心理层面的认可,而惩罚则是对不符合社会规范的行为进行惩罚,以达到纠正和约束的目的。
二、社会控制的机制社会控制是指社会对个体行为的约束和规范,以维持社会秩序和稳定。
社会控制机制的存在和发挥,使得个体在社会互动中遵循社会规范和行为准则。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社会控制机制:1. 外部控制:外部控制是指社会组织和社会机构对个体行为的规范和限制。
例如,法律和法规的制定和实施,通过对违法行为的惩罚和处罚来维护社会秩序;教育机构通过学校纪律和评价制度来引导学生的行为。
共青团社会化工作机制的实践与思考
共青团社会化工作机制的实践与思考导读:本文共青团社会化工作机制的实践与思考,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给我国经济社会带来了巨大变化,也使共青团的工作基础、工作环境和工作对象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新的形势迫切要求共青团组织跳出“就团论团”的模式,大胆解放思想,调整团的组织设置,构建新的运行机制,优化团的资源配置,走社会化之路推进团的各项事业。
在这一进程中,共青团机制建设面临许多崭新的课题。
积极探索团的工作在坚持政治功能和经济基础的前提下注重在社会化层面的推进,从而使团的工作进一步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结构和秩序衔接起来,形成良性工作运行机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本文着重探究了共青团社会化工作机制的动因,结合工作实践阐述了共青团社会化工作机制中应把握的几个重要环节。
一、探索共青团社会化工作机制的动因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在建立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进程中,我国经济社会生活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这些变化要求共青团积极探索社会化工作机制。
1、工作观念的转变要求共青团积极探索社会化的工作机制。
团的十五大提出:“要以党政所想、社会所急、青年所需,共青团所能的要求设计团的活动,建立完善团的动力机制和保障机制,以达到紧扣社会热点,引发党政关注,触发大众共鸣,满足青年需求,激发青年热情的目的”。
新的工作理念,要求各级团组织发挥党联系群众的桥梁纽带作用,以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团的工作的总要求,紧扣党政工作大局,带领青年服务社会。
2、工作的职能转变要求共青团积极探索社会化的工作机制。
团的十五大指出“协助政府做好青年事务是共青团组织的重要职能,是促进青年参与经济社会生活,实现全面发展的根本保证”。
现阶段,随着政府职能的转变,原来一部分由政府承担的社会管理职能将逐步转由社会团体来承担。
对共青团而言,“生命在于运动,组织在于活动”,共青团有自己的政治、组织、人力等方面的优势,在履行联系青年、教育青年、引导青年职责的同时,要根据新的形势逐步在青少年事务的管理、青少年权益的维护、青少年信息部的发布等方面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
社会学概论社会化与社会控制的作用与机制解析
社会学概论社会化与社会控制的作用与机制解析社会学概论:社会化与社会控制的作用与机制解析社会化与社会控制是社会学中的两个核心概念,它们在社会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并影响着个体在社会中的行为和发展。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分析社会化与社会控制的概念、作用及其机制。
一、社会化的概念及其作用社会化指的是个体在成长与发展过程中逐渐适应社会规范、价值观和角色要求的过程。
通过社会化,个体学会了如何与他人相处、如何遵守社会规则,并形成了自己的身份认同和价值观念。
社会化起到以下几方面的作用:1. 帮助个体适应社会社会化让个体从出生起就接触到社会的各种元素,从而快速适应社会环境。
通过接触和参与社会活动,个体学会了与他人相处的技巧,养成了适应社会的习惯和行为模式。
2. 塑造个体身份认同社会化过程中,个体从家庭、学校、工作等各个方面接受到不同的社会化影响,形成了自己的身份认同。
这种身份认同使个体能够在社会中找到自己的定位,并与其他成员建立起联系和互动。
3. 传承社会文化社会化不仅仅是个体适应社会环境的过程,也是社会文化的传承过程。
通过社会化,社会能够传递自己的价值观念、道德标准和行为规范给后代,并延续和发展社会文化的内涵。
二、社会化的机制社会化过程中的机制主要包括家庭社会化、学校社会化和同侪社会化。
这些机制通过不同的方式对个体进行社会化:1. 家庭社会化家庭是个体最早接触到的社会化机制,也是社会化的基础。
在家庭中,个体通过模仿父母和家庭成员的行为,学习语言和价值观念,并形成初步的社会角色认同。
家庭的社会化机制对个体在后续的社会化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2. 学校社会化学校是个体接受正规教育的重要场所,也是社会化的重要机制之一。
在学校中,个体不仅学习学科知识,还学习如何与他人合作、如何尊重他人、如何适应规则等等。
学校社会化培养了个体的学习能力和社交能力,为其在社会中的发展奠定基础。
3. 同侪社会化同侪关系在个体社会化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在同龄群体中,个体学会了如何与其他人建立良好的互动关系,培养了合作和分享的意识。
社会学第五章 个人社会化
第二节 个人社会化的必要条件
(四)工作单位 (1)通过工作,建立以职业为纽带的基本社会
关系,补充学校教育的不足,实现理论与 实践的结合。 (2)职业影响人们的社会威望和价值观念,因 而影响人生目标和社会化目标。 (3)工作单位代表国家或社会对职工进行 价值教育,但职工对此教育有一定的选择 性。
第三节 社会化的过程和机制
二、社会化的生命周期 (一)儿童期 (二)青年期 (三)成年期 (四)老年期
三、个人社会化的结果 1、获得人格和自我 2、培养社会角色 3、实现文化转移 4、完成世代交中的问题 (一)早期社会化的困境 (二)社会化的偏差和失败 一是无效的文化传递; 二是使人处于不利地位的社会化。 (三)代差(双向教育问题) 所谓代差,是指社会的不同世代之间在价值观念和
成人世界做准备。 (3)培养组织纪律性,学习与人交往以及如何
克制自己,接受社会控制。 (4)学校在使学生社会化的过程中,不仅具有
培养教育作用,而且还起筛选作用。
第二节 个人社会化的必要条件
(三)同辈群体 (1)在宽松的条件下进行充分的社会化。 (2)在无意中社会化。 (3)多按自己的兴趣社会化。 (4)注意满足成员的心理需求。
3、埃里克森的“八阶段”理论 (1)信任与不信任(婴儿时期,0岁-1岁) (2)自主与羞怯、怀疑(幼儿时期,2岁-3岁) (3)主动与内疚(学前时期,4岁-5岁 ) (4)勤奋与自卑感(学龄时期,6岁-11岁) (5)认同与角色混淆(青少年期) (6)亲密与孤独感(青年期或成年早期) (7)关注后代与关注自我(中年期或成年期) (8)完善与绝望(成熟期或老年期)
生存能力要靠学习才能获得。与动物相比,人的生 存本能要差得多,而人的需要又复杂得多,因此, 人类要生存和发展, 就必须通过后天的学习,借助 语言的运用和较长的生活依赖期掌握必要的生活 知识和劳动技能, 学会与他人合作。
资源配置的社会化机制研究
资源配置的社会化机制研究资源是人类社会生产和生活必不可少的因素,资源的配置涉及到生产者、消费者和政府等各个方面,其良好的配置能够带动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然而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资源配置是由市场运作决定的,导致市场竞争激烈,在未经调控时可能会出现资源浪费和贫富差距扩大等问题。
因此,研究一套有效、合理、公平的资源配置机制是非常必要的。
一、资源配置的社会化机制由于市场机制的缺陷,出现了一种新的资源配置机制,即社会化资源配置机制。
社会化资源配置机制,简单来说,就是在市场供求关系的基础上,由社会力量不断的调节和重新分配资源。
其运行特点分别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多元化的资源配置方式社会化资源配置机制可以通过多元化的方式来达到资源的优化配置。
加强社会组织管理、促进市场竞争以及拓展社会资源配置等手段,可以形成多个资源配置渠道,从而满足不同群体的需求。
同时,由于不同的群体需求不同,因此需要不同的渠道来满足。
2. 优先考虑社会利益社会化的资源配置机制比传统的市场化机制更加注重公共利益和社会利益,逐步建立完善的公平协调机制,目的在于进一步调节资源配置的不平衡现象,同时维护公民的合法权利。
3. 提高配置效率社会化的资源配置机制可以在强调公正的基础上提高资源配置的效率,较好地解决了市场机制的缺陷和不足,从而更好地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
同时,也可以通过新的技术手段和管理方法,将配置成本压缩到最低限度。
4.加强监督管理社会化资源配置机制理论上可以实现监督管理的完善,确保各方面利益均等。
而且,社会化机制下的资源调控更能实现监管机构的目的,以及使社会各个方面的行为得到有效的规范。
二、社会化资源配置机制的优势将资源配置纳入到社会化的管理框架内,不仅有助于促进资源配置的优化化发展,还有下面几个优势:1. 突破市场化单一定价模式市场机制的确定性使得其容易陷入单一定价设定的缺陷,而社会化机制可以从许多方面进行调节和优化,使得社会各个方面的利益得到最大化的畅通。
建立社会化组织参与机制
建立社会化组织参与机制
为了更好地推动社会化组织的发展和参与,需要建立一套机制,以确保各种组织和个人能够有效地参与社会化活动。
以下是建立社会化组织参与机制的关键要点:
1. 建立公平公正的平台:社会化组织参与的平台应该是公平公正的,任何组织和个人都可以在平台上自由参与,没有任何门槛和限制。
2. 建立信息公开机制:社会化组织参与的信息应该是公开透明的,任何人都可以随时查看和了解社会化组织的活动进展和成果。
3. 建立互动交流机制:社会化组织参与的交流和互动应该是畅通无阻的,各方可以在平台上进行意见和建议交流,以促进社会化组织的发展和进步。
4. 建立激励机制:社会化组织参与应该有一定的激励机制,吸引更多的组织和个人积极参与。
例如,可以设立奖励机制,以表彰优秀的社会化组织和个人。
5. 建立监督机制:社会化组织参与需要建立一定的监督机制,以确保各方参与的活动合法合规。
监督机制可以由相关部门和社会组织共同监督。
通过以上机制的建立和完善,可以有效地促进社会化组织的发展和壮大,同时也可以吸引更多的组织和个人积极参与到社会化活动中来,共同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 1 -。
青年社会化动员机制
青年社会化动员机制
青年社会化动员机制是指通过一系列的组织、制度和文化手段,推动青年积极参与社会活动,实现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的有机结合。
这种机制的主要目的是培养青年的社会责任感、公民意识和创新能力,同时为社会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持和推动。
在构建青年社会化动员机制时,需要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1.组织建设:建立健全针对青年的社会组织和志愿者组织,提供丰富的社会参与机会和平台。
这些组织可以通过开展社区服务、环保活动、文化交流等形式,吸引青年积极参与。
2.制度建设:完善青年参与社会活动的制度保障,如志愿者服务制度、社会实践制度、创新创业制度等。
这些制度可以为青年提供更多的参与机会和资源,同时也为他们的成长和发展提供保障。
3.文化引领:通过文化引领,塑造青年的价值观和行为规范。
这可以通过开展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宣传和教育来实现,如青年文化节、主题演讲、展览等。
4.激励机制:建立激励机制,对积极参与社会活动、做出突出贡献的青年给予表彰和奖励。
这可以激发更多青年的参与热情,形成良性的社会氛围。
5.教育引导:通过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等多种渠道,引导青年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世界观,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创新精神。
总之,青年社会化动员机制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政府、社会组织、学校和家庭等多方面的共同参与和努力。
通过构建完善的机制,可以推动青年更好地融入社会,实现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的有机结合。
农业社会化服务工作相关机制
农业社会化服务工作相关机制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农业现代化的推进,农业社会化服务工作逐渐成为推动农业发展的重要力量。
为了更好地推进农业社会化服务工作,建立相关的机制是必不可少的。
本文将从机制的建立、运行和改进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机制的建立农业社会化服务工作涉及到多个方面,包括农产品生产、种植技术、农资供应、农业机械服务等。
为了建立一个良好的农业社会化服务机制,需要明确各方的责任和权利,并建立相应的组织和管理体系。
政府应当起到引导和推动的作用。
政府可以通过制定相关政策和法规,鼓励和支持农业社会化服务工作的发展。
同时,政府还可以设立专门的机构或部门来负责协调和管理农业社会化服务工作。
农民是农业社会化服务工作的主体。
农民可以通过加入农民合作社、农业专业合作社等组织形式,参与农业社会化服务工作。
这些组织可以起到组织和协调的作用,为农民提供技术指导、农资供应、市场信息等服务。
农业企业也是农业社会化服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农业企业可以通过投资农产品加工、农业机械服务等方式,为农民提供增值服务。
同时,农业企业还可以与农民合作,共同开展农业社会化服务工作,实现互利共赢。
二、机制的运行农业社会化服务机制的运行需要各方的密切配合和协同努力。
在机制运行过程中,需要明确各方的职责和义务,并建立有效的沟通和协调机制。
政府需要加强对农业社会化服务工作的监管和指导。
政府可以通过开展培训和指导,提高农民的技术水平和服务意识。
同时,政府还可以通过组织农业展览、农产品交流会等活动,促进农业社会化服务工作的交流与合作。
农民和农业企业需要加强合作。
农民可以通过与农业企业签订合作协议,共同开展农业社会化服务工作。
在合作过程中,双方可以通过共享资源、共同投资、共同营销等方式,实现互利共赢。
农民合作社和农业专业合作社等组织也需要发挥重要作用。
这些组织可以起到组织和协调的作用,为农民提供技术指导、农资供应、市场信息等服务。
同时,这些组织还可以通过组织培训、开展交流活动等方式,促进农业社会化服务工作的提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试论个体社会化心理机制对改进中学德育方法的启示摘要:德育的实效性问题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
提高德育的实效性,应从德育方法的各个方面进行改革,使之真正能够适应我国社会发展的要求和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及德育自身的规律。
分析个体社会化的心理机制对改进中学德育工作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通过阐述个体社会化的心理机制的相关理论知识:社会角色引导,社会比较,社会学习机制,亚社会认同机制。
来针对我国中学德育现阶段存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
从个体社会化心理机制的角度来探讨中学生的德育方法,这是较少思考的一个问题,但却是提高德育实效性的一个重要途径,对于社会多元化价值观引导的形式下,提高学生选择与鉴别的能力尤为重要,所以,对中学德育方法的研究有其现实意义。
关键词:个体社会化心理机制;中学德育方法;启示及对策正文:一、关于个体社会化个体社会化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讲,是指个体在特定的社会情境中,通过自身与社会的双向互动,逐步形成社会心理定向和社会心理模式,学会履行其社会角色,由自然人转变为社会性的人并不断完善的长期发展过程。
这个过程从每个人的角度来理解,是一个人从不知到知、从知之不多到知之甚多,从不成熟到成熟的社会生长过程。
对任何一个人来说,社会化都是毕生的课题;从社会的角度来理解,社会化又是传承社会规范、社会角色要求、社会发展目标以及与社会发展紧密相联的价值观、以至社会生活基本知识、劳动技能及全部文化的过程。
个人社会化的主要任务是掌握基本的生活技能,接受并认识各种社会生活、社会行为规范,树立明确的个人生活目标,承担不同的角色任务,为适应社会生活打下良好基础。
在一般人的社会化过程中,具有决定意义的途径主要是家庭文化熏陶、学校文化教育和社会文化影响。
二、德育方法的概念及我国中学阶段德育方法的现状德育方法是为达到德育目的,实现德育内容,在德育原则指导下,运用德育手段进行的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相互作用的活动方式的总和。
在以往的学校德育工作中,受传统教育观念和教学模式的影响,教师与学生在德育教学中的地位出现了一定程度的偏差,一些学校教师居于重心地位,学生处于从属地位。
正如一位教授所言:“当代中小学生是跨世纪的一代,他们面临着一个改革开放,价值取向多元化的复杂的社会环境。
而我们的德育方法往往重传递,轻思考,忽视了道德选择和澄清能力的培养;当代中学生自我意识、民主意识增强,而我们的德育方法往往重灌输,轻交流,习惯于‘我说你听……,缺乏平等对话和情感沟通;青少年道德观的建立,行为规范的养成,既需要静态的晓之以理,更需要动态的品德践行,而我们的德育方法往往重说教,轻交流,忽视了德育过程中由知到行的转化环节;青少年儿童良好人格和道德习惯的养成,既有赖于严格的要求和纪律约束,更有赖于学生自身对道德理想的追求和坚持不懈的自律慎独,而我们的德育方法往往重外律、轻内修。
忽视学生自我教育能力的培养,青少年儿童的道德成长与身体成长一样,需要从多渠道汲取营养,而我们的德育方法往往满足于开设了多少德育课程,开展了多少次主题活动,重显性、轻隐性,忽视了发挥教师示范、自然陶冶、校园文化、学科渗透等多渠道的德育功能。
”①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要求学校教育培养大批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敢想敢干,富于创造的新型人才。
传统的德育方法体系与这一要求很不相称。
要想顺应社会发展,真正实现德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的使命,必须对现有的德育模式进行改革和调整。
三、社会化的心理机制对德育方法的启示(一)社会角色机制社会对于一个人的要求、期望与对待,直接决定于他在社会结构中所处的位置和所担负的社会角色。
因此,一个人的社会环境与社会生活首先是与其社会角色相一致,并依据社会对于相应角色的要求和期待而被系统化的。
在中国,由于社会统一性程度很高,社会对于某种社会角色,特别是进入正式社会化机构──各种学校,以接受社会化为主要任务的中学生,其社会生活有着高度的一致性以中学生道德社会化为例,无论他们生活在哪一个具体的地区,也无论他们自身的特点如何、家庭背景如何,他们都必定接受同样的道德教育,接受同样的品德训练,并被同样或高度一致的评价系统评判。
也就是说,他们有着一致性程度很高的社会化环境,并由此建立起高度一致的社会化经验。
事实也证明,他们对于事物的基本看法、对于社会事件的观念与态度以及其基本的价值倾向,具有很高水平的一致性。
从倾向上说,个人越是缺乏独立的、稳定的自我价值体系,其社会判断与自我价值判断越依赖于以社会既存的状况和大多数人的选择作为参照。
具体到中学生,由于他们还没有发展起成熟的个人独立评价系统,他们对于社会、他人及其自身的正确和错误、成功和失败、应该和不应该以及有价值和没有价值进行判断、取舍时,更倾向于依赖社会所倡导的基本价值标准。
也正是由于这种参照作用,外部社会对于个人的影响作用直接同人们的年龄有关。
年龄越小越是依赖于外部社会的直接反馈与支持,受到社会影响的作用也越大。
该心理机制给我们当前的德育方法启示有:1、正确地使用奖励和惩罚(1)教师安排一系列的学习单元,每当学生完成一个单元就加以表扬或给与奖励。
(2)鼓励学生对比自己前后的成绩,而不是与同班同学横向比较,这可以帮助学生看到他们自己取得进步的过程。
2、要经常像学生提供好的榜样。
依据观察学习理论为学生树立典型的正面角色,如雷锋和徐本禹等。
3、进行经常性的训练。
如:角色扮演训练等可增强学生的各类角色意识,使学生加深对社会规范的认同。
4、培养中学生的移情能力。
关键是要让学生学会站在他人的立场上看问题。
(二)社会比较机制随着儿童进入青春期之后,他们自我意识的水平不断提高,自我意识的广度与深度都表现出明显的增加,进行自我选择的能力也相应提高。
任何一个具有自我意识的人,都需要在明确评价和确认了自己的确切状况之后,才能明确自己作为主体同别人及周围世界的关系,才能明确自己对所处环境中的他人及其他客体应当怎样行为,自己的行为才有明确的定向。
没有明确行为定向的人是不能摆脱不安定感和焦虑的。
由于青少年处于身体迅速成长、性发育趋于成熟及自我意识广度与深度飞速发展的特殊阶段,他们的自我评价需要更为强烈。
费斯廷格(1957)发现,无论从动机的出发点来说,还是从评价所涉及的内容说,人们的自我评价都倾向于是社会性的。
由于更多的时候现实生活中根本不存在进行社会性评价的绝对标准,人们必须通过将自己的状态与他人的状态进行对比,才能够对自己的状态形成明确的自我评价。
这种将自己的状态与他人的状态进行对比以获得明确自我评价的过程,就是所谓的社会比较。
由于社会比较对于人们的社会化过程有着如此重要的影响,充分利用这种社会比较机制,引导人们,特别是儿童与青少年扩展自己的社会比较范围和深化社会比较的性质,就成了促进他们社会化的一个重要途径。
该理论给我们的启示有:1、组织不同的水平的班级进行不同的教学会获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2、引导学生和自己比较相近的水平的人进行社会比较,既要注重树立他们的自信心,自尊心,也要促发他们努力向上的进取心。
3、不要交给学生绝对的评价标准,应该引导他们树立和自己所匹配的正确的而评价体系。
(三)社会学习机制传统的强化倾向的心理学理论,强调外部社会制约力量对于人们社会化过程的影响,认为个人行为规则与行为方式的获得依赖于个人接受社会外部强化的直接经验。
也就是说,如果外部社会对于人们的某种行为给予鼓励、褒奖和赞许,人们就倾向于保持这些行为,而当外部强化转变为批评、反对或惩罚时,人们就倾向于放弃这些行为。
在这里,外部社会强化力量的作用对象,是行为者本身。
但是,班杜拉等人(1963)研究发现,外部社会的强化力量不仅在直接作用于行为者本人的情况下对人们的社会化过程产生定向作用,而且这些强化力量不是作用于本人,而是作用于与人们有某些共同特征的其他人(如同辈),并且这种作用过程及其后果被人们所观察时,也会对人们产生同样或类似的定向作用。
这种强化方式即为替代强化作用。
实际上,人们大量社会化经验的获得,都是建立在由替代强化作为支持心理机制的观察学习经验基础上的。
该社会化的心理机制分析了个体社会化中的很多习惯行为习得的原理。
我们可以据此针对中学生在其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如:例如:为什么有些同学上课就喜欢出洋相或捣乱?原因可能有很多。
但有两个必要条件:1、很难成为好学生,从而得到老师的肯定或家长的肯定;或者说得不到想得到的认可。
2、而出洋相、捣乱反倒会让有一部分学生佩服,赢得自己的自尊,得到强化。
针对类似的中学生常见问题及对强化理论的认识就加强中学德育教育可采取的相关策略有:1、着力提高教师的个体素质,具体包括以下几点:(1)、每位教师要有“身教重于言教”的意识;(2)、以科学的教育方式教育中学生;(3)、经常对中学生实施德育教育,引导中学生养成勤劳、节俭、善良、尊老爱幼、乐观的生活态度;(4)、遵循中学生的成长规律,把教育渗透到生活学习的小事当中,做学生的良师益友。
1、营造良好的学校德育教育气氛(1)、营造良好的学校文化环境;(2)、营造良好的人际关系环境,尤其是和睦的师生关系(四)亚社会认同亚社会也称次级社会,通常指相对于宏观意义上的大社会而存在的直接社会环境,有时也指对应于较大社会背景存在的较小社会背景。
例如在中国,尽管从领土完整及政权统一的角度看,所有中国人生活在一个国家共同体中,但是,不同地域、不同地区、不同机构之间,人们的价值倾向、生活方式在许多方面仍具有很大差别,这些差别直接导致了人们的社会化环境有所不同。
许多调查研究都表明,生长在广州、上海、北京的中学生在许多问题上的价值倾向和态度都是有所区别的,他们在许多方面也倾向于选择不同的价值标准进行自我评价。
作为人们现实的社会环境,亚社会是人们社会化的直接背景,外部社会对于人们的要求与期望、奖励与惩罚,都是以亚社会为出发点的。
因此,人们在其社会化过程中需要认同的是作为自己直接生活世界的亚社会。
他们必须接受亚社会的引导,必须完成对亚社会的良好适应,否则就不能够顺利成长与发展。
这样,人们在其社会化的过程中,不仅获得了存在于亚社会之中的大社会所要求的行为、规范、价值观和技能,而且也同时获得了种种亚社会特别要求的行为、规范、价值观与技能。
正因为如此,当代人虽在同一个大社会背景中生活,但由于各种层次、各种形式的亚社会带给了人们各不相同的生活经验,因而生活于不同亚社会中的人们的社会化既有相同的一面,也有不同的一面。
不同的亚社会生活经验,是人们之所以能在获得社会化的同时实现个性化的重要原因之一。
亚社会与大社会的不相一致,常常是中学生社会化过程产生冲突的根源。
当亚社会对中学生有着与大社会相冲突的要求或期望时,如果这种冲突被中学生意识到,他们就会产生究竟是适应大社会还是认同亚社会的强大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