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产业投融资
文化事业单位的文化产业投融资机制研究
文化事业单位的文化产业投融资机制研究在文化产业迅速发展的今天,文化事业单位作为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传承和发展优秀文化资源的重要职责。
然而,由于文化产业的特殊性以及文化事业单位的非营利性质,其投融资机制存在一系列的问题和挑战。
本文将围绕文化事业单位的文化产业投融资机制展开深入研究,探讨现有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方案,以推动文化事业单位更好地发展。
一、当前文化事业单位的投融资机制存在的问题1. 资金来源单一目前,大多数文化事业单位主要依靠政府拨款作为经费的主要来源,导致其在资金方面的独立性较低,无法灵活运作。
当政府拨款不足或者无法及时拨付时,文化事业单位面临运营困难的风险。
2. 资金使用效率低下由于资金来源单一,一些文化事业单位在资金使用上缺乏有效管理和监督机制,导致一些项目的资金使用效率低下。
缺乏市场竞争机制的文化事业单位较难实现资源配置的最优化,从而影响了其整体发展效益。
3. 投融资渠道狭窄目前,文化事业单位的投融资渠道相对狭窄,主要依赖于政府拨款和部分社会资金的捐赠。
这使得文化事业单位在拓展资金来源、吸引社会资本方面面临较大的困难,缺乏多元化的投融资方式。
二、改进文化事业单位的投融资机制的建议1. 多元化资金来源文化事业单位应积极探索多元化的资金来源,例如开展自主创收项目、与企业合作开展文化旅游等。
同时,加强与金融机构的合作,寻求金融支持和创新性的投融资方式,以提高资金的可持续性和灵活性。
2. 建立科学的投融资管理机制文化事业单位应建立科学的投融资管理机制,加强对资金的有效监督和管理。
通过制定明确的预算计划和使用规定,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并对项目进行全过程的投资管理和评估,以确保资金使用的透明和效益。
3. 引入市场机制,推动文化产业的发展在投融资中引入市场机制是提高文化事业单位投融资效益的重要途径。
可以通过市场化运作,吸引社会资本参与文化产业投融资,并通过市场竞争来优化资源配置,提高文化事业单位的整体效益。
我国文化产业投融资的发展研究
我国文化产业投融资的发展研究摘要我国的经济发展阶段决定了文化产业将面临一个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文化产业的成长离不开金融支持,而目前我国文化产业投融资面临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主要有:财政投入缺口大、引导性弱,地方政府存在政绩性投资且投资手段单一;直接融资进入门槛高、融资规模小、融资成本高;间接融资规模小、成本高;各种金融服务中介机构缺失等问题。
解决文化产业投融资困境,除了依赖财政、金融领域的改革和创新外,还有赖于加强文化企业自身建设。
关键词文化产业文化企业投融资创新中图分类号:f832.48 文献标识码:a1 文化产业投融资的基本概念文化产业融资,是指经营文化产品或服务的企业、团体为了扩大经营,发展公司需要向银行证券等金融机构市场或者企业法人或个人筹集资本的经济活动。
其前提是经营文化产品,满足人们精神需求的非物质消费,这使文化产业融资与其他产业融资有很大的不同,经营的文化产品和服务必然要符合广大受众的喜好且合乎法律道德的准则,是健康的文化消费。
文化产业融资是文化企业为主体的主动进行融资的活动,需要文化企业有正确清晰地融资目标、融资计划、融资规模,以饱含内容的文化产业发展计划来吸引资本,从而进行有效成功的融资活动。
2 我国文化产业投融资发展的优化对策2.1 财税扶持,设立专项奖励基金政府出台措施,强化财政扶持,设立专项基金。
在影视业方面对获国际、国内大奖的影视作品的出品企业、个人进行奖励;对演出产品出口,每次给予10-100万元的支持;对年度行业先进企业、机构、个人进行奖励;对文化体育业按照最低税率标准3%征收营业税;高新技术文化企业,按15%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对个人著作权转让免征营业税;对新办文化企业,自投产年度起免征一到三年所得税。
加入投融资支持力度,每年拿出财政收入5%设立专利基金,对入区中小文化企业以贴息、补助等方式进行扶助。
进一步建立担保公司,拓宽文化企业融资渠道,安排政策性贷款用于发展新兴文化产业;积极拓展适合文化产业发展需要的贷款融资方式和相关保险业务。
我国文化产业投融资问题探讨
我国文化产业投融资问题探讨摘要:我国文化产业投融资体系初步建立,依旧面临许多问题,诸如投融资体系滞后于文化产业发展、信用体系尚未建立,金融支持乏力以及投融资法规体系不健全等问题,而破解难题需要完善投融资方式、依托社会组织建立信用体系、健全投融资法规体系,来推动文化产业投融资体系建设。
关键词:文化产业投融资体系一引言作为21世纪的朝阳产业,文化产业巨大的经济潜力已经为世界各国所认同,在各国经济增长中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大力发展文化产业,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已成为增强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手段。
现代产业经济学理论和国内外发展实践都表明,有效提升文化产业的竞争力,其关键环节是推动文化产业投融资体系建设。
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对投融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加大文化产业投融资力度成为文化产业实现大发展的重要前提。
二我国文化产业投融资体系建设概况据估计,到2020年,我国人均gdp达到3000美元时,恩格尔系数在30%左右,人均文化消费需求占个人消费的23%,实际需求量为42,400亿元。
文化产业大发展、支柱产业地位的实现仍需要大量资本进驻。
2010年中央财政设立的”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累计支持文化系统项目304个,资金累计达9.21亿元。
截至2011年年底,文化部以及各大银行累计向文化产业投放187亿元贷款,文化企业整体上市情况良好,7家文化企业在境内a股市场成功上市,4家文化企业借壳上市,5家文化企业成功登陆美国资本市场,沪、深两市上市文化企业达50家。
文化企业累计发行各类债券达379.94亿元,各类社会资本纷纷流入文化产业。
在股权投资方面,一批文化产业投资基金相继成立。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国共有文化产业投资基金111只,资金总规模超过1330亿元。
其中2011年1月~11月间设立的基金数量达47只,占总数的42.34%,资金规模达554.2亿元,占资金总规模的40.9%。
中央财政注资的中国文化产业投资基金于2011年7月成立,资金规模已达60亿元。
《2024年文化产业投融资模式研究》范文
《文化产业投融资模式研究》篇一一、引言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入,文化产业作为21世纪的朝阳产业,已经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
文化产业投融资模式的优化与创新,对文化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深入研究文化产业的投融资模式,探讨其现状及发展趋势,旨在为文化产业的投融资活动提供理论支持和操作指导。
二、文化产业投融资模式的现状目前,文化产业的投融资模式主要分为政府主导型、市场主导型和混合型三种。
政府主导型投融资模式以政府为主体,通过政策扶持和资金投入推动文化产业的发展;市场主导型投融资模式则以市场为主体,通过资本运作和文化企业的经营行为推动文化产业的发展;混合型投融资模式则是政府与市场共同参与,通过政策与市场的有机结合,实现文化产业的发展。
三、各类投融资模式的特点及问题(一)政府主导型投融资模式政府主导型投融资模式的优点在于政策扶持力度大,资金投入稳定。
然而,这种模式也可能导致资源配置不均,过于依赖政府扶持的企业缺乏市场竞争力。
此外,政府的决策过程可能存在效率低下、决策失误等问题。
(二)市场主导型投融资模式市场主导型投融资模式的优点在于能够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激发文化企业的创新活力。
然而,这种模式也可能导致资本过度逐利,忽视文化产业的公益性和社会效益。
同时,市场的不确定性也可能导致投资风险加大。
(三)混合型投融资模式混合型投融资模式能够结合政府主导型和市场主导型的优点,通过政策与市场的有机结合,实现文化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然而,这种模式也需要解决政策与市场之间的协调问题,以及如何合理分配政府与市场的角色和责任。
四、文化产业投融资模式的创新与发展(一)创新投融资渠道为了促进文化产业的持续发展,需要创新投融资渠道,包括引导社会资本进入文化产业、发展文化产业投资基金、推进文化企业并购重组等。
同时,还应积极引进国外优秀的文化产品和资本,促进国内外文化产业的交流与合作。
(二)完善投融资政策体系政府应制定更加完善的投融资政策体系,包括税收优惠、财政补贴、贷款支持等措施,以鼓励和引导资本进入文化产业。
文化产业融资工具
收入资本化定价方法
➢作用
➢股票内在价值是由以后各期的预期现金流量的 贴现值之和。 即:
V
C1 (1 k )1
C2 (1 k )2
C3 (1 k )3
t1
Ct (1 k )t
第一节 文化产业投融资体系
一、国家控制已有文化产业资产价值总量,并将其转 化成为国家“借贷”资本。
我国文化产业主体资本是国有资本 只有当我国文化产业国有资产成为真正的“文化资
本”时,通过融资或筹资得到的资本金才能通原有 资本结合,正常循环周转,发挥资本增值的功能.
第一节 文化产业投融资体系
二、权责关系,界限明确 当前国有文化产业并没有真正转化为文化资本,
本市场改革开放和稳步发展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 “积极稳妥发展债券市场,在严格控制风险的基础 上,鼓励符合条件的市场,通过发行公司债券筹集 资金,改变债务融资发展相对滞后的状况……”
第一节 文化产业投融资体系
五、引进国际文化资本 ➢ 增加文化产业资本来源 ➢ 缩小我国文化产业的差距 ➢ 传播我国民族特色的文化产业 ➢ 带来更过发展的机会
股票一经发行,持有者即为发行股票公司的股 东,有权参与公司的决策,分享公司的利益,同时 也要分担公司的责任和经营风险。
股票一经认购,持有者不能以任何理由要求退 还股本,只能通过证券市场将股票转让和出售。
第二节 证券投资工具基础知识
股票的特征:
收益性 风险性 稳定性 流通性 股票的伸缩性 价格的波动性 经营决策的参与性
(15-5)
P
t 1
Ct (1 k* )t
浅析我国文化产业融资难题及对策
浅析我国文化产业融资难题及对策我国文化产业发展迅速,成为国民经济中重要的支柱产业之一。
与其它行业相比,文化产业融资难题较为突出。
文化产业具有非物质性、高风险、长周期、不易量化等特点,其融资难题主要表现在资金来源有限、融资难度大等方面。
本文拟对我国文化产业融资难题进行浅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一、我国文化产业融资难题的表现1. 资金来源有限。
相对于传统产业,文化产业在融资渠道上面临着更多的限制。
目前,我国文化产业融资主要依靠政府补贴、银行贷款、股权融资等方式,而这些融资渠道在文化产业中难以发挥应有的作用。
文化产业企业大多处于初创阶段,缺乏资产抵押,难以获取银行贷款,造成融资困难。
2. 融资难度大。
由于文化产业具有非物质性、高风险等特点,使得文化产业融资难度大。
目前市场上对于文化产业的投资认知度不高,投资者普遍缺乏文化产业的专业知识和投资经验,不太愿意进行相关投资,导致文化产业融资愈发艰难。
二、解决我国文化产业融资难题的对策1.建立多元化融资渠道。
应鼓励文化产业企业积极探索多元化的融资渠道,包括发行企业债券、引入风险投资、合作开发产融结合等方式,以解决文化产业企业融资渠道狭窄的难题。
加大对于各类融资平台的支持力度,提高融资效率。
2. 拓宽融资渠道。
应鼓励银行等传统金融机构创新金融产品,开发出面向文化产业的金融产品,减少对资产抵押的依赖,鼓励各类金融机构加大对文化产业的信贷支持。
3. 引导社会资本。
应积极引导社会资本投向文化产业,以吸引社会资本介入,增加对文化产业的投资和支持。
可以建立文化产业投融资平台,通过引入社会资本的方式,为文化产业提供更多融资支持。
4. 提高文化产业的透明度和风险可控能力。
应加强对文化产业项目的审计和评估,提高项目的透明度和风险可控能力,以吸引更多的投资者参与到文化产业融资中来。
5. 加强政府引导与支持。
政府应加大对文化产业融资的引导与支持力度,通过出台相关政策和法规,为文化产业提供更好的融资环境和政策支持,鼓励更多的投资者投向文化产业。
文化产业的投融资体制研究——兼论福建省文化产业投融资问题
文化产业的投融资体制研究——兼论福建省文化产业投融资问题杜广中(仰恩大学新闻传播系福建泉州362014)摘要:投融资体制的畅通是文化产业发展的强大推动力和坚强有力的保证。
投融资的游移不定,一方面由其本身的一般特征所决定,另一方面也在于投资模式的是否合理。
福建省的投融资现状存在一定的问题,应创新投融资体制以满足文化产业的发展需要。
关键词:文化产业投融资体制福建省文化产业起步较晚且规模小,对文化产品或服务的供给明显落后,这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投融资的不足,而资金链的丰裕则得力于投融资体制合理、有序的构建。
一、文化产业投融资的一般特征1、高风险首先是文化产业形成过程的不确定性。
在文化产业链条的两端维系着不同的群体,一端是具有独特创造力的个人,另一端是众口难调的消费大众。
文化产业的形成需将两者成功嫁接。
构筑成功的文化产业价值链,其间存在着诸多不确定因素。
一旦个人的创意孵化失败,不能成为市场认可的产品,投资风险就会显现。
因此,在文化产业的投资中,必须对产业链上的每个环节层层把关,除了对创意者的重视和投入,还需更多的投入以获得消费者对文化产品的认同。
其次是市场需求的不确定性。
文化产业生产的产品是精神性、文化性、娱乐性、心理性的产品,具有多方面的不确定性,对于每一个具体的产品,这种需求又有很大的不确定性。
每一创意产品对于消费者的需求来说,均存在时尚潮流、个体嗜好、时机选择、社会环境、文化差异、地域特色等多种不确定因素,因此也大大增加了文化产品市场化的风险。
第三是文化产品的复杂性所形成的不确定性。
文化产业具有精神性、流动性、易逝性,其组织结构与交易过程具有复杂性,这些复杂性构成了一系列的不确定性,容易给投资带来意想不到的风险。
2、高回报文化产业的高回报来自三个方面:一是创意的反复使用所带来的长期利润,即一次投资,多次收益。
文化产品的内容价值可供人们多次消费、反复享用,并不会因千千人观赏之后而磨损;二是文化产业链的群聚效应所带来的额外利润:三是文化产品迅速传播所带来的规模利润。
文化事业单位的文化产业投融资与风险管理
文化事业单位的文化产业投融资与风险管理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文化产业成为了一个国家文化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在国家发展战略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
然而,文化事业单位在发展文化产业时经常面临着资金短缺和风险管理方面的挑战。
本文将探讨文化事业单位的投融资问题以及如何有效管理风险。
一、文化事业单位的投融资问题文化事业单位面临的首要问题是资金短缺。
由于文化事业单位的性质,其运营成本通常高于收入。
而政府对于文化事业的投资有限,难以满足其发展需求。
因此,文化事业单位需要通过投融资来解决资金短缺的问题。
文化事业单位的投融资方式多样化。
首先是自有资金。
文化事业单位可以通过自身积累的资金进行投资和融资活动。
其次是政府拨款。
政府可以通过财政拨款的方式向文化事业单位提供资金支持。
此外,文化事业单位还可以通过发行股票、借款等方式融资。
这些投融资方式能够有效解决资金短缺的问题,推动文化产业的发展。
二、文化事业单位的风险管理文化事业单位在进行投融资时面临着一定的风险。
应对这些风险,需要科学、合理的风险管理措施。
首先是市场风险。
文化产业的发展受市场因素的影响较大,需求的不确定性和市场变化带来了投资风险。
因此,文化事业单位应该充分了解市场需求和变化,制定相应的投资策略和风险控制措施。
其次是技术风险。
文化产业领域常常伴随着技术创新和变革,这也带来了一定的技术风险。
文化事业单位需要时刻关注行业技术趋势,加强技术创新和研发能力,以适应市场变化,降低技术风险。
此外,政策风险也是文化产业投融资中需要关注的风险因素。
由于国家政策和法规的变化不确定性,文化事业单位需要密切关注政策变化,及时调整投资方向和策略,以降低政策风险对投资的影响。
最后是管理风险。
文化事业单位在进行投融资活动时需要建立健全的内部管理机制,包括资金管理、风险评估和控制、合规管理等,以规范运作,降低管理风险。
三、文化事业单位的文化产业投融资与风险管理的启示文化事业单位在进行文化产业投融资和风险管理时可以借鉴以下经验和教训:1. 多元化投融资渠道:文化事业单位应当根据自身情况,利用多种投融资方式,降低单一渠道的风险。
文化资源产业开发的投融资渠道与结构分析
文化资源产业开发的投融资渠道与结构分析【摘要】本文旨在探讨文化资源产业开发的投融资渠道与结构,从当前发展现状、必要性、传统分析、新兴探讨到结构优化策略等方面展开论述。
现今,文化资源产业面临着持续发展的挑战,因此投融资渠道的多样化显得尤为重要。
文章分析了传统投融资渠道的局限性,并提出了新兴投融资渠道的探讨,以及投融资结构优化的策略。
结论部分探讨了文化资源产业发展面临的挑战,展望了未来投融资趋势,并强调了重视文化资源产业投融资的重要性。
通过本文的研究,有望为文化资源产业的发展提供借鉴与指导,促进产业的健康发展与长期繁荣。
【关键词】文化资源产业、投融资渠道、结构分析、发展现状、多样化、传统、新兴、优化策略、挑战、未来趋势、重要性。
1. 引言1.1 文化资源产业开发的投融资渠道与结构分析文化资源产业是一个具有巨大发展潜力的产业领域,投融资渠道和结构对于文化资源产业的发展至关重要。
通过深入分析投融资渠道和结构,可以更好地推动文化资源产业的发展。
文化资源产业的发展现状十分丰富多样,包括传统文化产业、数字文化产业、文化旅游产业等。
这些产业的发展需要大量的投资支持,而多样化的投融资渠道可以为文化资源产业提供更多的发展机会。
传统投融资渠道主要包括银行贷款、股权融资、债券融资等,这些传统渠道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文化资源产业的资金需求,但也存在一些不足,比如融资难度大、成本高等问题。
新兴投融资渠道的探讨对于文化资源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包括基金投资、众筹、政府引导基金等新兴渠道,为文化资源产业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
在优化投融资结构方面,需要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鼓励多元化的投融资主体参与,促进投融资市场的健康发展。
政府也需要制定相应的政策支持措施,为文化资源产业的发展提供更多的支持。
通过深入分析投融资渠道和结构,可以更好地推动文化资源产业的发展,为文化产业的繁荣做出更大的贡献。
2. 正文2.1 当前文化资源产业的发展现状当前文化资源产业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巨大的潜力和市场空间。
文化产业融资支持政策
文化产业融资支持政策近年来,文化产业蓬勃发展,成为经济增长的新动力。
为了促进文化产业的健康发展,政府相继出台了许多支持文化产业融资的政策。
本文将重点介绍文化产业融资支持政策的内容和相关申请要求,以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并利用这些政策。
下文将分为三个部分,分别为融资政策概述、融资形式和申请条件。
融资政策概述文化产业融资支持政策是指政府为了推动文化产业发展而制定的一系列支持融资的政策。
这些政策旨在提供资金支持,优化融资环境,降低融资成本,减轻企业财务负担,促进文化产业的高质量发展。
具体的政策内容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1. 融资基金设立。
政府设立文化产业专项融资基金,为文化产业企业提供优惠的贷款利率和贷款期限,并负责对企业进行资金监管和风险评估。
2. 完善金融服务。
政府鼓励金融机构设立专门的文化产业融资部门,提供差异化的金融产品和服务,满足文化企业的融资需求。
同时,推动金融机构与文化企业建立合作关系,加强信贷支持和风险管理。
3. 提供融资担保。
政府设立担保机构,为文化企业提供融资担保服务,增加企业融资的成功率,降低风险。
担保机构还可以通过与金融机构合作,为企业提供更优惠的贷款条件。
4. 引导社会资本。
政府鼓励社会资本投资文化产业,提供各类优惠政策和税收减免等激励措施,吸引更多社会资本进入文化产业领域,促进文化产业的发展。
5. 提供专业咨询服务。
政府设立文化产业融资咨询机构,为文化企业提供专业的财务咨询和融资指导,帮助企业解决融资难题,提高融资能力。
融资形式文化产业融资可以采用多种形式,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和融资需求选择合适的方式进行融资。
常见的文化产业融资形式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种:1. 贷款融资。
企业可以向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申请贷款,用于项目开发、产品研发、市场推广等方面。
根据企业的信用状况和还款能力,贷款金额和利率会有所不同。
2. 股权融资。
企业可以通过发行股份吸引资本,扩大企业规模,提高市场竞争力。
了解文化产业中的融资与投资渠道
了解文化产业中的融资与投资渠道在当今经济发展的背景下,文化产业正逐渐成为一个备受关注的领域。
然而,要想在这个行业中获得成功,融资和投资是至关重要的环节。
本文将探讨文化产业中的融资与投资渠道,帮助读者了解如何在这个领域中寻找资金支持。
一、银行贷款银行贷款是最常见的融资方式之一。
对于有一定规模和潜力的文化企业来说,向银行申请贷款是一个可行的选择。
在申请贷款时,企业需要提供详细的商业计划书、财务报表以及相关的担保措施。
此外,银行还会对企业的信用状况和市场前景进行评估,以确定是否愿意提供贷款。
二、风险投资风险投资是一种通过向有潜力的企业提供资金来获取高回报的投资方式。
在文化产业中,许多初创企业或项目都需要大量的资金来支持其发展。
风险投资机构可以为这些企业提供资金,并在未来获得相应的股权份额。
对于投资者来说,选择合适的项目和团队是至关重要的,因为文化产业的成功与否往往依赖于创意、人才和市场前景。
三、文化基金文化基金是一种由政府或私人机构设立的专门用于支持文化产业发展的基金。
这些基金通常会通过招标、评审等方式来选择合适的项目,并提供资金支持。
文化基金的申请条件和程序各有不同,但通常需要企业提供详细的商业计划书、财务报表以及项目的创新性和社会效益等方面的说明。
四、众筹众筹是一种通过向大众募集资金来支持项目的方式。
在文化产业中,许多创意项目都非常适合通过众筹来融资。
通过在线平台,创作者可以向广大的支持者展示他们的项目,并提供一系列回报作为回报。
众筹的成功与否往往依赖于项目的吸引力、创作者的品牌影响力以及市场营销的能力。
五、合作与合资合作与合资是一种通过与其他企业或投资者合作来获得资金支持的方式。
在文化产业中,许多项目需要多方合作才能实现。
通过与其他企业或投资者合作,可以共同分担风险和资源,并获得更多的资金支持。
在选择合作伙伴时,需要考虑对方的专业能力、经验以及目标是否与自己的项目相符。
总结了解文化产业中的融资与投资渠道对于职场规划师来说至关重要。
《2024年文化产业投融资模式研究》范文
《文化产业投融资模式研究》篇一一、引言随着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科技的持续进步,文化产业逐渐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
文化产业以其独特的创意性、文化内涵和广泛的市场需求,吸引了大量的投资和融资活动。
因此,对文化产业投融资模式的研究,对于促进文化产业的健康发展,提高文化产品的质量和水平,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文化产业投融资模式概述文化产业的投融资模式主要包括政府扶持、企业自筹、社会投资、资本市场融资等多种方式。
这些模式各有特点,相互补充,共同构成了文化产业的投融资体系。
三、主要投融资模式分析1. 政府扶持模式政府通过政策扶持、资金补贴、税收优惠等方式,鼓励和支持文化企业的发展。
例如,设立文化产业发展基金,对优秀文化项目进行资金扶持;通过降低税收,减轻文化企业的经济负担等。
政府扶持模式有利于优化文化产业发展环境,提高文化企业的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力。
2. 企业自筹模式企业通过自身积累、内部调拨、股东出资等方式筹集资金,用于文化项目的开发和运营。
企业自筹模式具有灵活性高、速度快等优点,但资金规模相对较小,可能无法满足大型文化项目的需求。
3. 社会投资模式社会资本通过投资文化项目,分享文化产业的成长红利。
社会投资模式可以吸引更多的社会资源进入文化产业,扩大文化产业的资金来源。
同时,社会投资者的参与也可以提高文化项目的市场化和专业化水平。
4. 资本市场融资模式文化企业通过在资本市场上市、发行债券、股权融资等方式筹集资金。
资本市场融资模式可以快速、大量地筹集资金,支持文化企业的快速发展。
同时,资本市场对企业的规范管理要求,也可以提高文化企业的管理水平和市场竞争力。
四、投融资模式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建议虽然文化产业的投融资模式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如政府扶持政策不够完善、社会投资渠道不畅、资本市场对文化企业的认可度不高等。
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以下建议:1. 完善政府扶持政策,加大资金投入,优化政策环境,提高政府扶持的效率和效果。
文化和旅游部工作人员的文化产业投融资与项目评估
文化和旅游部工作人员的文化产业投融资与项目评估近年来,文化产业的发展成为了我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之一。
作为文化和旅游部的工作人员,我们的责任是推动文化产业的发展,为其提供必要的投融资支持,并进行项目评估。
本文将就文化产业投融资和项目评估的重要性、流程和要点进行探讨。
一、文化产业投融资的重要性文化产业的投融资是保障文化产业健康发展的重要手段,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重要性。
首先,文化产业投融资可以推动创意产业的发展。
创意产业作为文化产业的核心,需要人才、技术和资金的支持。
通过投融资,可以为创意产业提供必要的资金,推动其创新能力的提升,培养更多的创意人才。
其次,文化产业投融资可以促进文化产业与其他产业的融合。
文化产业与科技、制造业、旅游等产业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通过投融资的方式可以实现不同产业的融合和协同发展,为文化产业带来更多的商业机会。
最后,文化产业投融资可以推动文化产业的国际化发展。
文化产业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激烈,需要大量的投资支持。
通过投融资的方式,可以引进外资,加强与国际市场的联系,提升文化产业的国际竞争力。
二、文化产业投融资的流程文化产业投融资的流程可以分为三个主要环节:项目准备、投融资协商和项目实施。
在项目准备阶段,需要进行市场调研和项目策划,明确项目的可行性和投资回报预期。
同时,需要制定项目计划和预算,并进行风险评估和可持续性分析。
投融资协商阶段,主要涉及投资者的选择和投资协议的签订。
需要进行投资者的背景调查和尽职调查,确保合作方的资金实力和信誉。
同时,还需要商定投资方式和投资规模,并签署投资协议。
项目实施阶段,主要涉及资金拨付和项目监管。
需要按照协议约定进行资金拨付,并进行项目进度的监管和风险控制。
同时,还需要进行项目后评估,总结经验教训,为后续项目提供参考。
三、文化产业项目评估的要点文化产业项目评估是投融资决策的重要依据,评估结果直接影响项目的融资能力和发展潜力。
以下是文化产业项目评估的要点。
文化产业投融资模式研究
文化产业投融资模式研究文化产业投融资模式研究一、引言文化产业是指以创造、传播和交流文化产品为核心的产业。
在不断发展变化的经济环境下,文化产业投融资模式研究成为了一个重要课题。
本文将从文化产业投融资模式的定义和意义、当前面临的挑战以及新兴的创新模式等几个方面进行研究探讨,并提出一些建议以促进文化产业的发展。
二、文化产业投融资模式的定义和意义文化产业投融资模式是指在文化产业领域中,投资者和企业通过各种方式进行资金的筹集和使用,以推动文化产业的发展和增长。
这种模式的探索和研究对于促进文化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和繁荣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文化产业投融资模式的研究对于解决文化企业融资难问题至关重要。
由于文化产业具有创新性强、回报周期较长等特点,传统金融机构往往难以提供适合的融资产品。
因此,研究和创新投融资模式,为文化企业提供更加灵活和定制化的融资方案,将有助于解决其融资难题。
其次,文化产业投融资模式的研究对于推动文化产业结构优化和升级具有重要作用。
当前,文化产业正处于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需要更多的资金支持和创新活力。
通过研究投融资模式,可以探索新的融资渠道和方式,引导资金流入到文化产业的重点领域,推动其结构优化和升级。
三、文化产业投融资模式面临的挑战然而,当前文化产业投融资模式研究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首先,投融资主体的需求与供给之间存在不匹配问题。
文化产业投资者往往更关注文化产品的市场前景和商业价值,而文化创作者更注重文化传承与创新。
双方需求之间的不匹配导致了投融资活动的困难。
其次,文化产业具有创新性强、投资回报周期长等特点,增加了投资风险。
传统的投融资模式在面对文化产业的不确定性时,往往难以提供有效的风险管理措施。
此外,文化产业投融资模式的研究还受到法律法规、政策和监管等方面的限制。
文化市场的发展缺乏完备的法律保障,投融资活动的监管和规范也存在一定的不足。
四、新兴的文化产业投融资模式面对以上挑战,新兴的文化产业投融资模式也在不断涌现。
文化产业投融资体系建设存在的困难问题及建议
文化产业投融资体系建设存在的困难问题及建议近年来文化产业发展迅速,文化产业投融资体系建设也趋于规范。
但也面临几方面问题,亟待关注。
(一)文化产业投融资平台能力不足。
受当前经济形势等因素影响,地方政府可用于投资文化产业建设的财力明显不足,引导带动社会资本的能力较弱。
特别是当前文化产业融资平台融资成本和融资难度大幅度提高,投资能力显著削弱。
(二)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实质性进展较慢。
2017年7月,财政部印发《关于组织开展第四批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示范项目申报筛选工作的通知》(财金〔2017〕76号),推进公共服务领域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工作。
这是财政部第二次联合文化部正式面向文化领域征集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项目,对于引导和鼓励社会力量、社会资本投入文化领域,拓宽文化领域建设资金来源有着重要意义。
但文化产业赢利点少、短期盈利难、成本收回时间长的特点,加大了社会资本参与的难度,目前实际效果并不理想。
(三)文化企业无形资产评估难。
《文化企业无形资产评估指导意见》于2016年4月发布,2016年7月正式开始实施,明确指出“文化企业无形资产通常包括著作权、专利权、专有技术、商标专用权、销售网络、客户关系、特许经营权、合同权益、域名和商誉等”,把文化企业无形资产的评估纳入到推动经济文化发展的整体中考虑。
但目前文化产业类别多,存在标准难以统一、程序不够规范、价值难以量化等问题,文化无形资产转化为有形资产的过程中,资产评估是一项复杂艰巨的工作。
(四)文化产业基础设施保障不足。
当前,工商资本进入文化产业的很多项目多为文旅结合,但部分地方水、电、路等基础设施欠缺,制约了企业投资经营。
特别是2017年5月,财政部出台《关于坚决制止地方以政府购买服务名义违法违规融资的通知》(财预〔2017〕87号),明确指出“严禁将铁路、公路、机场、通讯、水电煤气,以及教育、科技、医疗卫生、文化、体育等领域的基础设施建设,储备土地前期开发,农田水利等建设工程作为政府购买服务项目”,政府以政府购买服务方式开展基础设施建设受限。
文化产业投融资:文化产业的融资渠道与投资风险控制
文化产业投融资:文化产业的融资渠道与投资风险控制文化产业投融资是指投资者通过资金投入,支持文化产业项目的发展与运营,并期待从中获得经济回报。
在这个过程中,融资渠道和投资风险控制是两个关键问题。
一、融资渠道:1. 传统融资渠道:这包括银行贷款、担保机构融资、发债等传统金融渠道。
这些渠道的优势在于资金可靠且成本较低,但对于文化产业项目来说,往往面临较高的风险,因为这些项目的收益周期往往较长,回报率不一定能够满足金融机构的要求。
2. 国家政策支持:政府在文化产业方面采取了一系列的激励政策,包括财政补贴、税收优惠、土地资源优先等,这些政策可以为文化产业项目提供一定的资金支持。
3. 创新金融模式: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出现了一些新的融资渠道,如众筹平台、天使投资、风险投资等。
这些模式能够更好地匹配文化产业项目的资金需求,但也存在一些风险,如投资者的专业素质、项目的可行性评估等。
二、投资风险控制:1. 项目评估与选择:在进行投资之前,投资者需要对文化产业项目进行全面的评估与选择。
这包括项目的市场前景、盈利模式、核心竞争力等方面的评估。
只有选对了项目,才能降低投资风险。
2. 资金管理与分散投资:投资者应该合理管理投资资金,避免将所有的投资都集中在一个项目上,以分散投资风险。
同时,要进行资金的动态管理,根据项目的实际情况及时调整投资策略。
3. 监督与管理:投资者在投资过程中需要对项目进行持续的监督与管理,包括定期了解项目的经营情况、风险情况等,及时采取措施进行风险控制。
4. 风险防范与应对:投资者还应做好风险防范工作,如签订合同、制定风险应对措施等,以降低投资风险。
总结起来,文化产业投融资涉及到融资渠道的选择和投资风险的控制。
在选择融资渠道时,传统渠道和创新金融模式都可以考虑,但都需要充分评估其风险和回报。
在投资风险控制方面,投资者需要进行项目评估与选择、合理管理资金、持续监督与管理,并做好风险防范与应对工作,以降低投资风险。
成都市文化产业投融资问题探析
成都市⽂化产业投融资问题探析⼀、成都市⽂化产业现状(⼀)成都市⽂化资源概况成都市是⼀个历史悠久、⽂化积淀深厚的城市,也是中国历史上未变遗址最长久的城市1,两千多年来城市遗址从未改变过。
1982年,国家⽂物局将成都市列⼊中国⾸批(24座)历史⽂化名城;2007年,成都市⼜被国家确定为中国最佳旅游城市;2009年,世界优秀旅游⽬的地城市中⼼(The World Centre of Excellence for Destinations)正式授予成都市“世界优秀旅游⽬的地城市”称号,成都市从此成为亚洲⾸个获此殊荣的城市;2010年,联合国教科⽂组织授予成都市“美⾷之都”称号,并正式批准成都市加⼊联合国教科⽂组织的创意城市⽹络,成都市成为亚洲第⼀个世界“美⾷之都”。
成都市拥有丰富的⽂化资源,承载着深厚的⽂化底蕴,是⼀个名副其实的⽂化资源⼤市。
有以青城⼭为代表的⾃然风光,有以都江堰为代表的⼈类奇迹,有以民间演艺、餐饮美⾷为中⼼的休闲氛围。
成都以世界独有的“⼤熊猫”⽣态⽂化,古⽼神秘的“古蜀”⽂化,脍炙⼈⼝的三国和诗歌⽂化,久远的宗教⽂化林⽴于世界城市之间,展现出独特的魅⼒。
这种资源上的绝对优势和不可替代性,使得成都市具有发展⽂化产业的巨⼤潜⼒。
(⼆)成都市⽂化产业发展现状《新周刊》给成都市戴上中国“第四城”的桂冠,可是成都市的经济发展⽔平,特别是⽂化产业的发展⽔平却⽐较落后,与成都市的⽂化资源优势,产业基础,甚⾄城市⽓质都极不相称。
成都和⽂化产业起步较早的城市相⽐,处于初创阶段,不论是在总体规模上,还是发展速度上,都存在着明显的差距。
如表1。
另⼀⽅⾯,成都⽂化产业呈现出⼀个快速发展的态势。
特别是随着近⼏年成都市政府相继出台政策、规划,⼤⼒推动成都⽂化产业发展,取得了⼀些令⼈欣喜的成绩。
2009年成都市⽂化产业实现业务收⼊529.13亿元,⽐上年增长21.2%;创造增加值136.30亿元,按可⽐价格计算,⽐上年增长17.8%,增速⽐上年提⾼了10.5个百分点,并且⾼于全市地区⽣产总值增速(14.7%)3.1个百分点,呈现快速增长的态势。
文化产业投融资现状及分析
文化产业投融资现状及分析随着文化产业的迅猛发展和国家文化政策的大力支持,文化产业成为了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投融资市场也逐步活跃起来。
本文将分析当前文化产业投融资的现状,并探讨其未来发展趋势。
一、文化产业投融资的现状1. 投资规模不断扩大据统计,2019年中国文化产业投资基金规模超过1.8万亿元,同比增长12.7%。
其中,文化创意产业的投资额达到1.2万亿元,较上年增长17.5%。
文化旅游、数字文化、影视等领域也得到了较大的投资。
2. 投资方式多样化文化产业投融资的方式越来越多样化,不仅有VC/PE股权投资,还有债券/ABS、并购重组、项目合作等多种方式。
目前,私募股权投资在文化产业投融资中占比最大,但债券/ABS、并购重组等方式也逐渐受到关注。
3. 投资方向更加细分化文化产业投资的方向在不断细分化,除了传统的文化创意、影视、动漫等领域外,还涉及文化旅游、数字出版、文化教育等新兴领域。
各个细分领域的投资机会也越来越多。
二、文化产业投融资的风险和挑战1. 市场竞争激烈文化产业的市场竞争激烈,行业内公司数量众多,同质化现象严重,导致投资项目的筛选和风险把控难度较大。
2. 融资难度较大文化产业大多为知识密集型和资本密集型产业,对融资的需求量较大。
但由于这些项目风险较高,以及知识产权和版权的风险,融资难度相对较大。
3. 监管政策风险文化产业涉及的监管政策比较多,例如版权管理、文化出口和进口等,这些政策的调整或变化有可能给投资带来政策风险。
三、文化产业投融资的发展趋势1. 多元化投资产品将增加未来文化产业投融资将会趋于多元化,各种类型的投资产品将会增加,包括股权投资、债权投资、可转换债、ABS等多种产品。
投资者也会更倾向于根据特定的风险偏好选择适合自己的投资产品。
2. 投资机构专业化程度加深文化产业投资领域的专业化程度将逐步加深,投资者会更关注厘清投资机会、降低投资风险和提高投资回报的专业投资机构。
3. 投资重点将逐步转移未来文化产业的投资重点将逐步从影视、游戏等传统领域向文学、艺术、音乐等艺术类领域转移,由此带来的投资机会将会越来越多。
文化创意产业投融资工作方案
文化创意产业投融资工作方案一、背景分析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文化创意产业逐渐成为经济增长的重要驱动力。
然而,由于投资和融资方面存在的一些问题和困难,制约了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
因此,本文旨在提出一种文化创意产业投融资的工作方案,以促进行业的良性发展。
二、目标和原则1.目标:促进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提升行业的投融资能力,推动文化创意企业的创新和成长。
2.原则:(1)风险可控原则:明确风险评估和管理机制,确保投融资过程中的风险可控。
(2)市场导向原则: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引导资金流向优质项目。
(3)政府引导原则:政府在发挥引导和保障作用的同时,充分尊重市场规律。
三、投资环境分析1.市场规模:国内文化创意产业市场规模庞大,潜力巨大。
2.产业发展状况:文化创意产业目前仍处于发展初期,尚存在发展不平衡、投资渠道有限等问题。
3.政策支持: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政策和措施。
四、投融资方式为了推动文化创意产业的投融资,可以采用以下方式:1.私募基金(1)设立专业私募基金,聚集社会资本,为文化创意企业提供直接融资支持。
(2)建立严格的项目审查机制,确保甄选出优质项目。
2.股权众筹(1)建立互联网平台,便于文化创意企业通过股权众筹进行融资。
(2)加强信息披露和风险提示,保护投资者的合法权益。
3.银行贷款(1)加大对文化创意企业的信贷支持力度,提供优惠的利率和还款期限。
(2)与银行合作,设立专门的文化创意产业基金,为银行提供风险保障。
五、风险评估和管理充分认识文化创意产业的投资风险,并建立完善的风险评估和管理机制:1.项目评估:在项目评估阶段,通过行业专家和评估机构的专业力量对项目进行全面评估和定级。
2.风险管理:建立风险管理体系,包括市场风险、技术风险、经营风险等方面的管理,确保投资风险可控。
六、政策支持1.优惠税收政策:对文化创意产业企业给予一定的税收减免和优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化产业投融资,我们走了多远?未来学家阿尔温·托夫勒20年前曾经预言:“一个高技术的社会必然也是一个高文化的社会,以此来保持整体的平衡。
”美国文化产业的产值占GDP的比重已由20世纪60年代的2%上升到12%;英国也由3%上升到10%;意大利则由当时的起步飞跃到25%。
中共中央在“十一五”规划中明确提出,积极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加大政府对文化事业的投入。
完善文化产业政策,形成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文化产业格局和民族文化为主体、吸收外来有益文化的文化市场格局。
全国有17个省市提出将文化产业作为经济支柱来培养,文化产业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日益成为城市综合竞争力的代表产业之一,云南等走在前例的一些省份,文化产业产值已经占到本省GDP的4%到6%,真正意义上成为了当地经济发展的新动力。
文化产业与其他产业相比,具有市场规模巨大、投资回报丰厚的特点,有学者将文化产业和高科技产业并称为世界上两大“最挣钱的产业部门”,视其为朝阳产业。
因此,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已经把大力发展文化产业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在一些国家,文化产业业已成为重要的支柱产业之一,成为国家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国与国之间竞争的利器。
在我国,从政府到民间都越来越意识到文化产业的重要性,发展文化产业逐渐成为一股潮流,“文化大省”、“文化强省”、“文化立市”、“文化兴市”已经被许多省市提到了战略的高度。
投融资为文化产业发展注入强心剂目前,我国已经初步形成了包括文化产品制作和销售活动、文化传播服务、文化休闲娱乐服务、文化用品生产和销售活动、文化设备生产和销售活动、相关文化产品制作和销售活动在内的综合文化产业体系。
随着国家和地方政府相关政策的进一步放开,文化产业在利用传统政府财政拨款之外,也吸引了各方资金,同时在融资渠道、融资方式上都有所创新,一时间亮点纷呈。
政企银联手打造“油画第一村”深圳市龙岗区大芬村占地仅4平方公里,改革开放以前,大芬村村民以种田为生,人均年收入不到200元。
1989年,香港画商黄江看中大芬村房租价格便宜,交通比较便利,便找了几名画工,租用一间民房,迈开了当时内地少有的油画加工、收购、出口的第一步。
一时间四面八方的绘画人员纷至沓来,大芬油画生产、采购和集中外销的“一条龙”体系雏形初现。
2000年开始,布吉镇政府邀请了东南大学规划研究所的专家,为大芬油画的发展制订了总体规划,画家、代理商和经纪人分工明确,逐步搭建起了产供销一体化的产业链条。
政府的引导和帮助为油画村的迅速发展提供了条件,可融资难依然是发展中的油画村面临的主要问题。
龙岗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不但区镇村三级共同出资1000多万元对油画村进行基础设施改造,也出台了相关政策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的积极参与,鼓励海内外有经验的商人加入进来,大力培育重点民营文化企业,共同做大做强油画产业。
政府主动联系银行和企业,三方共同协商,为其量身定做融资方案,解决资金障碍。
现在,大芬村已经占领了世界油画市场60%的份额。
2006年,大芬村油画销售额超过了5亿人民币,人均收入逾3.4万元,成为文化部指定的“文化产业示范基地”。
国外资金为“华谊兄弟”起飞助跑创办于1994年的华谊广告公司,能发展成今天的华谊兄弟传媒集团,得益于其庞大的资金规模,使其在影视产品的制作上走上了“大制作、大投入、大产出”的道路。
说到募集的大量资金,就不得不提华谊集团两次具有历史意义的私募。
第一次是在2000年,当时的华谊兄弟广告公司与太合控股有限公司一起融资5000万元,成立了华谊兄弟太合影视,双方各占50%股权,成为当时内地屈指可数的民营影视公司之一。
2001年,华谊和美国哥伦比亚公司合作拍摄了《大腕》,这是大陆公司和好莱坞公司的首次联姻。
双方对这部影片共投资400万美元,内地票房收入扣除发行成本和院线保留后,还有400万美元的利润双方分账,加上商业赞助和其他的版权收入,华谊太合赚了个盆满钵满,并从此进入了全球票房分账体系。
此后的4年,华谊太合与哥伦比亚还先后合作了另外5部影片,哥伦比亚为华谊太合提供了巨大的资金支持。
更重要的是,与海外公司的合作为华谊太合带来了大量的海外发行收益和日趋完善的海外发行渠道,进而摸索出一条国产电影走向世界电影市场的成功模式。
2004年底,香港上市公司TOM集团以现金500万美元收购华谊兄弟27%的股权,并同时以现金认购500万美元可转换债券,待债券转换成股票后,TOM集团对华谊兄弟的持股比例将上升到35%。
现今,华谊兄弟传媒集团实现了从编剧、导演、制作到市场推广、院线发行等基本完整的生产体系。
“陕广电”借壳上市之路荆棘丛生陕广电——陕西省广播电视信息网络有限责任公司成立于2000年12月,隶属于陕西省广播电视局,是目前国内唯一实现了全省有线网资源整合的广电企业。
为进军数据网络系统,同时对有线电视网络进行双向改造,急需大量资金。
2001年初,陕广电瞄准了ST黄河科。
因该公司在之前几年的重组中已经剥离了4亿多的不良资产,且其原有的家电、电子电器设备制造主业与陕广电的业务有较强的相关性。
最重要的是,广电企业属于意识形态领域,要确保国家股的绝对控股地位,而ST黄河科的第一大股东黄河机器厂持股比例达53.2%,比较符合公司在这方面的要求。
2001年,ST黄河科与上海一家民营房地产公司就重组一事谈得非常投机,并即将签署合约。
陕广电得知后,积极与ST黄河科进行接触,双方很快就股权转让问题达成了共识,形成了一揽子协议,包括安置职工、兑付内部债券、剥离债务等一系列棘手的难题。
2001年12月17日,“黄河机电股份有限公司”正式更名为“陕西广电网络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陕广电连创佳绩:实现黄河科技的扭亏为盈,净资产猛增48%;完成债务剥离和资产重组;连续4年净资产收益率超过10%,并顺利实施了股权分置改革方案。
2006年12月,广电网络增发8000万股,成为全国范围内唯一整合了全身网络的运营商,同时开创了国内文化企业借壳上市后再融资成功的先河。
资本投入不足成文化产业发展瓶颈一个新兴产业的快速发展,离不开消费需求和投资拉动,文化产业同样如此。
2003年,我国人均GDP首次超过1000美元,恩格尔系数44%,城乡居民平均文化需求总量为10900亿元;2012年左右,我国人均GDP有望达到3000美元,恩格尔系数30%,城乡居民平均文化消费需求总量为42400亿元。
而从供给的角度来说,我国文化产业总量如果继续以目前的速度增长,到2012年仅能达到29460亿元,供需缺口将高达12940亿元。
文化产业是一个高风险的产业,同时由于其特殊的文化及意识形态属性,资本的准入问题使得文化资本市场较之一般的资本市场更为复杂。
由于投资匮乏,中国的文化产业在整体上缺乏规模效应,资本投入不足已经成为制约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瓶颈”。
一方面是有着高额收益和广阔前景的新兴产业亟待发展,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另一方面是我国目前资本市场上流动性过剩,大量资金投入股市、楼市,在一定程度上已经引起了泡沫,如果能够引导各方资金进入文化产业,显然是一件两全其美的事情,可在现实中文化产业吸引到的资金却寥寥可数,这样的尴尬究竟从何而来?中小文化企业贷款难中小企业贷款难是目前我国各个行业中都普遍存在的问题。
中小型企业往往资产规模小,运营不规范,容易受到市场波动的影响,投资风险较大。
而银行等金融部门,从自身运营的角度出发,必然要求将贷款风险控制在一定程度之下,这就需要贷款企业有稳定持续运营的能力,这样才有可能偿付贷款,而提供一定的资产作为抵押也是企业获取贷款的基本要求。
对于文化企业,该问题尤其突出。
文化企业发展的时期都不长,市场还处于培育期,尚未形成相对成熟的运营模式和持续盈利能力,其风险很难评估。
虽然普遍来看收益率很高,可是具体到某一特定企业或者项目,高投入并不一定意味着高产出,存在着相当程度的不确定性,市场风险相当大。
而且文化企业的主要资产形式是品牌和无形资产,这类资产的市场价值评估缺乏权威的标准和方法,难以得到银行认同,其他资产中可以拿出来作为贷款抵押的屈指可数。
上市道路困难重重相对于困难重重的贷款融资而言,在资本市场上进行直接融资,是文化企业低成本融资的捷径。
随着新华传媒、陕广电等传媒集团走向A股市场,一些大型国有文化企业在政策引导下纷纷改制重组,积极筹备上市。
可是现行政策对文化企业直接上市融资多有阻滞。
一方面,具有一定实力的文化企业多数是事业单位转制的,这些企业的经营思路存在一定的滞后性,企业运作也不甚规范,对于上市以后是否就意味着控制力的削弱,管理层也还存在不同认识,形成了观念上的障碍。
另一方面,文化产业是一个相对特殊的行业领域,相应的也有特殊的行业监管政策,通过资本市场进行融资受到比较严格的管制,贸然推进企业改制和上市,企业付出高昂代价的同时未必能得到满意的结果。
从实际操作的角度来说,目前在国内证券交易所发行股票,对拟上市公司的独立性、持续经营时间、公司股本总额、盈利情况、关联交易等方面均有一定要求。
在文化企业实际运营中,为了保证对关键环节的控制力,往往要实行采编分离、制播分离等措施,分离开很多环节是企业运营必不可少的,容易造成上市公司关联交易比例过高,又或者无法保持独立性等问题,不仅不符合证监会的相关规定,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负担也加重了,对实际工作造成多方面的影响。
风险投资积极性不高随着我国逐渐成为国外产业基金和风险投资基金的淘金圣地,文化产业也将期盼的目光投向了他们,可是回顾一下国内风险投资的案例我们就能看到,除了网络传媒之外,风险资本对其他领域的介入很少。
风险投资承担高风险的同时必然追求更高的收益。
而要实现高收益需要具备两个前提:第一是高增长率,如早期获得风险投资青睐的英特尔公司、苹果电脑公司都是以数十倍的速度爆发式增长;另一个前提则是规模效应,国内的分众传媒、国外的Google搜索引擎,都形成了具有行业主导者或垄断地位的经济规模,从而能有效放大风险资本的杠杆作用,为风险投资获得理想的回报。
由于广播、电视、平面媒体、有线网络和内容制作等领域政府的管制比较严格,政策面上存在诸多限制,风险投资的进入有一定的难度。
而产权结构不明晰也导致中国文化产业的价值链被人为分割,投资者利益的顺利实现难以保证,更加使得风险资本裹足不前。
政府投入缺口尚大文化产业在我国才刚刚起步,政府的引导和培育具有决定性作用。
可是与近几年政府引导和促进高科技产业蓬勃发展的措施和效果相比,在引导和促进文化产业发展方面的投入多少有些不足。
的确,近年来我国中央及各级政府已经加大了文化产业发展的投入力度,可是2006年我国人均文化事业经费仅为11.91元,全国文化事业费仅占财政支出的0.7%,即使某些地区在文化产业上的投入一再提高,分摊到文化产业的各个领域,也显得有些捉襟见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