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渊明介绍
古代诗人陶渊明的简介资料
![古代诗人陶渊明的简介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75d7c72ff08583d049649b6648d7c1c709a10b4f.png)
古代诗人陶渊明的简介资料陶渊明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诗人、文学家和政治家,他的作品广泛流传于中国文化中千百年来。
陶渊明的诗歌以唐宋八大家之首,毛泽东在《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曾评价他为“诗神”。
今天,小编将为大家介绍一下古代诗人陶渊明的简介资料。
一、生平概述陶渊明出生于东汉建安元年(196年),原籍江苏泰州市靖江县,祖籍江西于都县,是中国南朝时期善文名士,他的家世显赫,曾祖父陶侃是东汉末年的军事将领,父亲陶青是东汉末年的大臣,对陶渊明十分疼爱。
陶渊明年少时聪明机智,学有余力,对经书、历史等方面都有深厚的研究。
他还曾经参加过举行诗经讲解的庆赞学派。
后来,陶渊明历任上虞县令、太原太守等职,他对贬官、流亡、官尽、入山等不同的官场人生态度和思想变化,都有深入的思考和记录,是中国文学中的经典之作。
二、主要作品陶渊明的作品主要包括散文、诗歌与书信。
在广泛的文艺作品中,以诗歌为最。
他的诗歌主题多样,不仅仅包括了官场人生、亲情友情,还涉及到爱情、自然、社会生活等多个方面。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诗歌有《桃花源记》和《归园田居》。
《桃花源记》是陶渊明于304年所写的一篇散文,它是中国文学中的经典作品之一,讲述的是一群人在一个美丽的桃花花园里建造了自己生活的乌托邦,他们在这里肆意畅游、和平安居,一直到死都不离开这个地方。
《归园田居》是陶渊明写给朋友的信中描述的一个田园生活场景,表达了他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对政治场上奸诈不堪的批评。
三、艺术特点陶渊明的艺术特点是“清新、自然、醇厚、幽远”,他的诗歌写作风格清新自然,语言醇厚朴实,笔调幽远深邃。
他的诗歌中有浓厚的田园风情,表达了他对生活的热爱,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对躲避官场和政治阴谋的厌倦,也热爱自然风光,写下了很多美景和文学启示。
他的作品倡导诗人要有理念,要对自己的心态、情感、行动有准确、形象、明晰的理解。
四、影响陶渊明的诗歌充满着乡土气息和深邃的情感,长期以来广受人们的喜爱,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诗歌方向,也成为历代文学家所学习的对象。
陶渊明的简介和名言警句有哪些
![陶渊明的简介和名言警句有哪些](https://img.taocdn.com/s3/m/e1de3e2a640e52ea551810a6f524ccbff121ca82.png)
陶渊明的简介和名言警句有哪些陶渊明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文学家,他以其高尚的品德和卓越的才华,成为了中国文学史上不朽的名人,深深影响着后人。
他的名言警句也被广泛传颂,成为人们引用的经典。
下面,本文将为大家介绍陶渊明的简介和他的代表性名言警句。
一、陶渊明的简介陶渊明是东晋南朝时期的著名文学家。
他的祖籍是湖南浏阳,生于清和年间(365年-372年),卒于咸康年间(427年-432年),享年60岁。
他精通文学、音乐、园林艺术等方面的知识,被誉为博学多才的文化人才。
陶渊明自幼酷爱诗词,曾受到当时著名文学家袁宏的指导。
他早年曾在官场任职,但因受到朝廷的诬陷而辞职回家,在家中致力于文学创作,成为一代文学巨匠,并被人称为“桃花源中人”。
陶渊明的文学成就卓著,著有《陶淵明集》、《陶渊明诗集》等多部作品,其中以《桃花源记》、《归去来兮辞》等作品最为著名。
他在文学创作中,主张自由自在、无拘无束,具有强烈的个性色彩,为后世文人所推崇。
二、陶渊明的名言警句陶渊明的文学成就很大程度上也受到其高尚的品德与思想精深的影响。
他的许多名言警句也成为后人引用的经典,以下为部分名言警句:1. 将欲取之,必先与之。
2.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3. 春水初生,春林初盛,春风十里,不如你。
4. 篇章万卷,有意读书。
5. 满目荒凉惨淡,红消香断,翠疏影浸,这树那楼,见了多少风雪寒霜,历经多少春华秋实。
6.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7. 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也;光阴者,百代之过客也。
8. 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风与月。
这些名言警句,从不同的角度描绘了生活中的点滴,反映了陶渊明对人生的思考与认识。
这些话语既有深邃的哲理,又有朴素的浪漫情怀,让人感受到了生活的情趣与哲理的深刻。
总之,陶渊明以其高尚的品德和卓越的才华,成为了中国文学史上不朽的名人,并留下了许多著名的名言警句。
他不仅为后人留下了珍贵的文学遗产,更为人类文化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受到人们的普遍尊敬和崇敬。
陶渊明的简介及生平介绍
![陶渊明的简介及生平介绍](https://img.taocdn.com/s3/m/2cdc94d518e8b8f67c1cfad6195f312b3169ebc9.png)
陶渊明的简介及生平介绍
陶渊明(365年-427年),字元亮,号五柳先生,生于东晋
末年,是中文学史上一位伟大的诗人、文学家、官员、思想家。
他的文学成就在唐代已经达到了巅峰,深受后人喜爱和推崇,被尊奉为文学至宝。
陶渊明曾任太子洗马、助理太尉、永嘉县令等职,清贫廉洁,他因救助灾民而被推举为州刺史,但因与当时的政治派别相左而被贬为平民,遂隐居五柳山,以养生和写作度过了他的余生。
陶渊明的诗歌情感深沉,充满思想性和人文主义特征,追求自然与人生的和谐,同时对政治和社会道德关注和思考,是中华民族文化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陶渊明的诗歌中最常见的主题是田园生活和传统价值观念。
他在诗歌中提倡自然生活和艺术境界,表达了他对田园乡村生活和理想的向往。
他的诗歌除了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之外,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和政治风貌,表现了他对士人阶层的不满与谴责,代表了古代文学思潮的发展和变化。
陶渊明的诗歌语言清新自然,而且兼具音韵之美和意境之美。
他的诗歌常常让人感到亲切和简单自然,如他的《桃花源记》等作品,使人们感受到了旷野的自由和田园生活的安逸。
他的诗歌语言从不繁复,却能用简练的词句表达深刻的思想感情,充满了诗意和哲理。
陶渊明的才华在当时已经成为一些文人的学习榜样,他的作品传诵甚广,不仅影响了唐宋文化,还在明清时期也得到了很多文学家和诗人的崇拜和模仿。
陶渊明的生平经历和创作成就,不仅对中国文学史、文学思潮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也是中国文化成就的代表之一,他的诗词作品和思想精髓,为我们今天的文化理念和审美情趣提供着重要的思考和启迪。
陶渊明的简介和名言
![陶渊明的简介和名言](https://img.taocdn.com/s3/m/7434fe3a7dd184254b35eefdc8d376eeaeaa1706.png)
陶渊明的简介和名言陶渊明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文学家、诗人和政治家。
他在中国文学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在世界文学发展史上也有较大的影响力。
本文将主要介绍陶渊明的生平经历、文学作品、人物形象以及其著名的名言。
一、陶渊明的生平经历陶渊明,字元亮,号晋卿,生于今江苏淮安市涟水县,是东汉末年(公元3年)至西晋初期(公元4世纪)杰出的文学家和政治家。
陶渊明出生于一个富裕家庭,父亲陶潜是当地的小官,家境优越。
17岁时,他考取了进士,成为唐朝官员,曾在江南、淮南等地担任过多个县令和刺史职务,在政治上有一定的成就。
陶渊明的生平经历可以分为三个时期:前期为官德政、退隐思考的时期;中期返乡种田、诗歌创作的时期和后期以文论时事、与世无争的时期。
尤其是他在中期因为反对当时官僚集团的统治而选择回到故乡隐居,以田亩为生,净心修身,用诗歌记录和表达自己的感悟和情感,成为“田园诗派”的代表人物,对中国文化史和田园文化发展史有着重要的贡献。
二、陶渊明的文学作品陶渊明一生写作大量,估计达两千多篇,所创造的诗歌形式和艺术手法极为丰富多样,对中国古典诗歌创作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他的文学风格清新自然,富有人情味,他的诗歌在题材上通过对社会矛盾的描写和对人性本质的反思,表述出自己的真实感受和思想观点。
陶渊明的田园诗作品流传至今,其《桃花源记》更是中国文化经典之一。
此外,他还有一些哲学隐喻和杂谈的作品,例如《归去来兮辞》等,这些作品通过对人生哲理和宇宙观念的探讨,展示了作者深厚的思想情感。
三、陶渊明的人物形象陶渊明的人物形象在中国文化中有着深远的影响。
他的形象被描绘成一个清心寡欲、追求自由独立的田园墨客,他忠于自己的性格特点,宁肯选择隐居而舒适地生活,也不愿意掩盖自己的真正内心。
他的形象是中国文化中重要的代表之一,有着重要的文化意义。
四、陶渊明的名言陶渊明的名言是中国文化中的珍贵遗产,具有重要的文化价值和思想内涵。
他的名言主要集中在以下几方面:1. 关于田园生活的感受“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陶渊明的人物介绍
![陶渊明的人物介绍](https://img.taocdn.com/s3/m/9572c0fa48649b6648d7c1c708a1284ac9500570.png)
陶渊明的人物介绍陶渊明(约365年—427年),字元亮,(又一说名潜,字渊明)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
本文特意为大家收集整理了的陶渊明的人物介绍,希望大家喜欢!陶渊明,晚年更名潜,字元亮,号“五柳先生”,谥号“靖节先生”(死后由朋友刘宋著名诗人颜延之所谥),出身于没落仕宦家庭,我国第一位杰出的山水田园诗人。
晋世名渊明,入刘宋后改名潜。
唐人避唐高祖讳,称陶深明或陶泉明。
大约生于365年。
曾任江州祭酒,建威参军,镇军参军,彭泽县令等,自做彭泽县令八十多天便弃职而去,从此归隐田园。
他是中国第一位田园诗人。
有《陶渊明集》。
被称为“千古隐逸之宗”。
曾祖父陶侃,是东晋开国元勋,军功显著,官至大司马,都督八州军事,荆、江二州刺史、封长沙郡公。
祖父陶茂、父亲陶逸都做过太守。
(父名史不载,存疑。
)少年生活年幼时,家庭衰微,九岁丧父,与母妹三人度日。
孤儿寡母。
其母是孟嘉的女儿,孟嘉是陶侃的女婿。
孟嘉是当代名士,“行不苟合,年无夸矜,未尝有喜愠之容。
好酣酒,逾多不乱;至于忘怀得意,傍若无人。
”(《晋故征西大将军长史孟府君传》)渊明“存心处世,颇多追仿其外祖辈者.”(逯钦立语)日后,他的个性、修养,都很有外祖父的遗风。
外祖父家里藏书多,给他提供了阅读古籍和了解历史的条件,在学者以《庄》、《老》为宗而黜《六经》的两晋时代,他不仅像一般的士大夫那样学了《老子》、《庄子》,而且还学了儒家的《六经》和文、史以及神话之类的“异书”。
时代思潮和家庭环境的影响,使他接受了儒家和道家两种不同的思想,培养了“猛志远四海”和“性本爱丘山”的两种不同的志趣。
陶渊明少年时期有“猛志逸四海,骞翮思远翥”(《杂诗》)的大志,孝武帝太元十八年(393年),他怀着“大济苍生”的愿望,任江州刺史王凝之的祭酒。
当时门阀制度森严,他出身庶族,受人轻视,感到“不堪吏职,少日自解归”(《晋书·陶潜传》)。
陶渊明的简介及作品有哪些呢
![陶渊明的简介及作品有哪些呢](https://img.taocdn.com/s3/m/12e303197275a417866fb84ae45c3b3566ecdd5b.png)
陶渊明的简介及作品有哪些呢陶渊明是中国文学史上著名的诗人、文学家和政治家。
他出生于陶城(今安徽淮南)的一个贫苦农家,后来成为了一位学者和官员。
他在书写诗歌和文章时,常常表现出爱国情怀和热爱自然的态度。
他的作品深受中国文艺爱好者的热爱和敬重。
在此,我们将为大家简要介绍陶渊明的生平和他的代表作品。
陶渊明出生于352年,早年家境贫寒,他的父亲不得不将他送往当地的学校学习。
在学校里,他学习了古代文学和历史,这为他以后成为一名优秀的文学家奠定了基础。
陶渊明后来中进士,成为了一名高级官员,并曾担任过宰相。
然而,他在政治事业上的成就比他的文学成就要少得多。
陶渊明的文学成就主要体现在他的诗歌和散文方面。
他的最著名的作品包括《归去来兮辞》、《桃花源记》、《饮酒狂歌》和《陶渊明集》等。
其中,《归去来兮辞》是陶渊明的代表作之一,这首诗反映了他对人民的忠诚和政治追求。
《桃花源记》是一篇散文,讲述了一个仙境般纯净的地方,是陶渊明对自然和人性的理解和描绘。
《饮酒狂歌》则是一首宣扬自由、平等和快乐的诗歌,广泛流传并被翻译成多种语言。
陶渊明的作品融合了古代文学的精华和他自己的思想和情感,其风格清新自然,情感真挚。
他的作品以手法巧妙的描绘、意境深远的隐喻和情感丰富的语言而著称。
这些作品深受后世文学家的推崇和借鉴,被誉为中国古代文学中的经典之作。
总结一下,陶渊明是中国文学史上著名的诗人、文学家和政治家。
他的作品以清新自然、情感真挚等特点著称,主要作品包括《归去来兮辞》、《桃花源记》、《饮酒狂歌》和《陶渊明集》等。
他的作品深受后世文学家的借鉴和褒扬,成为中国古代文学中的经典作品之一。
古代诗人名人陶渊明人物介绍PPT
![古代诗人名人陶渊明人物介绍PPT](https://img.taocdn.com/s3/m/5101e2838ad63186bceb19e8b8f67c1cfbd6ee5a.png)
陶渊明(约365—427年),名潜,字元亮,别号五柳先生, 私谥靖节,世称靖节先生,一说寻阳郡柴桑县(今江西九江) 人,另一说江西宜丰人,东晋末到刘宋初杰出的诗人、辞赋 家、散文家。被誉为“隐逸诗人之宗”“田园诗派之鼻祖”。
目 录
诗人生平 经典作品 诗人成就 人物评价
第一部分
人物生平
诗人生平
第四分
人物评价
人物评价
南北朝至唐代
沈约《宋书·隐逸传》:潜弱年薄官,不洁去就之迹。自以曾 祖晋世宰辅,耻复屈身后代,自高祖王业渐隆,不复肯仕。所 著文章,皆题其年月,义熙以前,则书晋氏年号;自永初以来, 唯云甲子而已。 王维《偶然作》:陶潜任天真,其性颇耽酒。自从弃官来,家 贫不能有。九月九日时,菊花空满手。中心窃自思,傥有人送 否。白衣携壶觞,果来遗老叟。且喜得斟酌,安问升与斗。奋 衣野田中,今日嗟无负。兀傲迷东西,蓑笠不能守。倾倒强行 行,酣歌归五柳。生事不曾问,肯愧家中妇。
第二部分
经典作品
经典作品
饮酒·其五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经典作品
五柳先生传
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 号焉。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 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 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 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常著
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经典作品
归园田居·其三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陶渊明的简介资料名言有哪些呢
![陶渊明的简介资料名言有哪些呢](https://img.taocdn.com/s3/m/73ff5631cd1755270722192e453610661ed95a65.png)
陶渊明的简介资料名言有哪些呢陶渊明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一个不朽的传奇人物,他的诗文不仅被称为“田园诗派”的代表作品,更被誉为中国古代文学的瑰宝。
他虽然出身于社会上层,但他对于民间生活的深入了解,让他的作品充满了感人至深的情怀,从而使得他的文学风格得到了广泛的赞誉。
在他的一生中,他不仅做了一位高官,还著有大量的诗文,其中不乏经典之笔。
下面我将就陶渊明的简介资料、代表作品和名言进行详细的介绍。
一、简介资料陶渊明,字元亮,东晋时期江西泾阳(今峡江县)人,生于公元365年,死于427年,享年62岁。
他是东晋时期的文学家、诗人、思想家和政治家,曾担任过豫章太守、临川太守、太常等官职。
在他的一生中,他曾多次因为王莽干政等原因而离开官场,隐居在各地田园之中,同时也参与和平、善政、救亡的行动。
在他的田园生活中,他坚守了“去俗从真”的信条,追求了人间真情和道德美德,创作了大量的经典之作,给后人留下了极为珍贵的文学遗产。
二、代表作品1、《桃花源记》《桃花源记》是陶渊明的代表作之一,最早见于《太平广记》,是一篇文言小说。
它描绘了一个与世隔绝的乌托邦式幸福社会,人们在那里过着自给自足的田园生活,阳光温馨,水波澜澜,民风纯朴,乌龟鹤鸣,鸟语花香。
这篇作品表达了陶渊明对理想社会的向往,是中国古代田园诗的代表作之一。
2、《归去来兮辞》《归去来兮辞》是陶渊明的一首诗,与《桃花源记》相对应。
他在绝望中回头看自己曾经曾经生活过的地方,然后希望回到自己的故乡,回到自然,回到真实的生活。
这首诗反映了陶渊明的思想倾向,重视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表达了他追求真实自我的渴望。
3、《饮酒》《饮酒》是陶渊明的一首诗歌,写饮酒忘忧的情景。
他感叹人生的短暂,抛开了外界的纷扰和烦恼,畅饮美酒,宛如置身于聚会的欢乐中。
这首诗歌表达了陶渊明乐观的人生态度,倡导人们在生活中要追求自我幸福和快乐。
三、名言1、“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
”这是陶渊明的一句名言,揭示了事业成功后的困难和成就感之间的矛盾,同时也反映了他对人生苦乐的理解。
陶渊明简介(365~427)晋宋时期诗人、辞赋家、散文家
![陶渊明简介(365~427)晋宋时期诗人、辞赋家、散文家](https://img.taocdn.com/s3/m/f5db0a6e8f9951e79b89680203d8ce2f00666591.png)
陶渊明简介(365~427)晋宋时期诗人、辞赋家、散文家。
一名潜,字元亮,私谥靖节。
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西南)人。
陶渊明出生于一个没落的仕宦家庭。
曾祖陶侃是东晋开国元勋,官至大司马,都督八州军事、荆江二州刺史,封长沙郡公。
陶渊明的祖父作过太守,父亲早死,母亲是东晋名士孟嘉的女儿。
生平陶渊明一生大略可分为三个时期。
第一时期,晋孝武帝太元十七年(392)陶渊明28岁以前。
由于父亲早死,他从少年时代就处于生活贫困之中。
颜延之说他“少而贫病,居无仆妾,井臼弗任,藜菽不给”。
但家庭教育很好,读了《老子》、《庄子》和“六经”。
不少文、史、神话、小说等“异书”,可能也是在这个时候读的。
少年时代志趣未定。
或性爱丘山、委怀琴书,或志在四海,向往着胡马铁蹄下的张掖与幽州。
他的《五柳先生传》可能写于青年时期,其中简洁地描述了他“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的个性风貌。
第二时期,学仕时期,从太元十八年他29岁到晋安帝义熙元年(405)41岁。
他因“亲老家贫”,离家为江州祭酒。
但“不堪吏职,少日自解归”。
在家闲居了五、六年。
晋安帝隆安四年(400)他到荆州,任刺史桓玄属吏,职务不明。
曾奉命使都。
此时桓玄正控制着长江中上游,窥测篡夺的时机。
隆安五年(401)他就因母丧辞职归家。
晋安帝元兴二年(403),桓玄率军东下,攻下建康,杀司马元显,自称太尉,总揽朝政,陶渊明在家乡浔阳开始躬耕。
同年冬天,桓玄篡晋,改国号为楚,迁晋安帝于浔阳之时,他仍在家闭户高吟。
元兴三年(404) 建武将军、下邳太守刘裕联合刘毅、何无忌等文武官吏,自京口(今江苏镇江)起兵讨伐桓玄,桓玄兵败西走,又把囚禁在浔阳的晋安帝带到江陵。
刘裕入建康后被推为镇军将军、都督八州军事、徐州刺史。
陶渊明离家东下,入刘裕幕下,任镇军参军。
是年,桓玄伏诛。
义熙元年,他转任建威将军江州刺史刘敬宣的参军,是年3月曾奉刘敬宣使命赴都。
陶渊明的简介资料作品有哪些呢
![陶渊明的简介资料作品有哪些呢](https://img.taocdn.com/s3/m/141f1a5ca88271fe910ef12d2af90242a895ab1b.png)
陶渊明的简介资料作品有哪些呢陶渊明是中国古代文学界的一位重要人物,他是东晋时期的文学家、政治家、书法家、画家等多重身份的兼备者,被后人誉为“文学圣人”和“陶城先生”。
他的诗文作品在历史长河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成为后人学习、研究和传承的对象。
本文将对陶渊明的生平、文学作品、艺术成就等方面进行简要介绍,以期更好地了解陶渊明及其文化遗产。
一、陶渊明的生平陶渊明,字元亮,号五柳先生,南阳新野人。
据史书上的记载,他生于东晋永初元年(公元317年),卒于永和元年(公元427年),享年110岁。
陶渊明的家庭背景比较优越,祖父是当时的一位州刺史,父亲则是一位高级官员,他本人也进士出身,曾任过官职。
然而,陶渊明对政治生涯并不感兴趣,他一直致力于文学艺术的创作和研究,因此在文学和艺术方面才是他真正的田园天才。
陶渊明自幼喜欢读书,精于诗文、书法、绘画等多种艺术形式,他的作品充满了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和崇拜。
在南京当官时,他因为不喜欢官场政治的勾心斗角而辞官回家,隐居在当地的五柳山下,过着田园诗人的生活。
他没有埋头苦干,而是呼朋唤友,谈天说地,把自己的生活娱乐化,使之融入日常生活之中,逐渐形成了“五柳”风范,人们常常用“五柳先生”来形容他。
二、陶渊明的文学作品陶渊明的文学作品以诗歌为主,他的诗歌充满了感性的东方风情,自然、生命、梦境、孤独等主题贯穿始终,挖掘人类内在情感,向人们传达生命的真谛。
陶渊明的诗歌充满了田园生活的情趣,以追梦的精神、达观的态度、乐观的目光,倡导自由、平等、和谐、民主、幸福的田园精神,对后世产生了巨大影响。
陶渊明的代表作之一是《桃花源记》,这篇诗歌以一种独特的方式表达了诗人对理想社会的向往,是中国古代人民的民主思想的重要载体。
诗歌描绘了一个乌托邦式的理想世界,让人们感到无尽的遐想和憧憬。
陶渊明的《归园田居》也是他的代表作之一,描绘了田园生活的美好与幸福,对后世产生了广泛的影响,深受读者喜爱。
三、陶渊明的艺术成就陶渊明的文学成就之外,他还是一位杰出的艺术家。
(完整版)古代诗人的生平介绍
![(完整版)古代诗人的生平介绍](https://img.taocdn.com/s3/m/231c608fde80d4d8d15a4fdf.png)
古代著名诗人的生平资料陶渊明(365~427)晋宋时期诗人、辞赋家、散文家。
一名潜,字元亮,私谥靖节。
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西南)人。
陶诗沿袭魏晋诗歌的古朴作风而进入更纯熟的境地,像一座里程碑标志着古朴的歌诗所能达到的高度。
陶渊明又是一位创新的先锋。
他成功地将“自然”提升为一种美的至境;将玄言诗注疏老庄所表达的玄理,改为日常生活中的哲理;使诗歌与日常生活相结合,并开创了田园诗这种新的题材。
后期(41岁以后)陶渊明因时局动荡,仕途险恶,以及官场政治腐败,门阀制度森严而对现实极端不满,毅然辞官归隐,与官场彻底决裂。
义熙四年,即归隐后第二年,他家乡遭焚,生活陷入极端贫困,但他安贫乐道。
义熙末年,朝廷征他为官,元嘉三年,江州刺史檀道济劝他出山,他守节不仕。
这个时期起主导作用的显然是道家思想。
陶渊明的创作包括诗歌和文章两大部分,而以后期的诗歌成就最高。
陶渊明是汉魏南北朝800年间最杰出的诗人。
陶诗今存125首,多为五言诗,从内容上可分为饮酒诗、咏怀诗和田园诗三大类。
陶渊明的田园诗数量最多,成就最高。
这类诗充分表现了诗人鄙夷功名利禄的高远志趣和守志不阿的高尚节操;充分表现了诗人对黑暗官场的极端憎恶和彻底决裂;充分表现了诗人对淳朴的田园生活的热爱,对劳动的认识和对劳动人民的友好感情;充分表现了诗人对理想世界的追求和向往。
陶渊明是田园诗的开创者。
它以纯朴自然的语言、高远拔俗的意境,为中国诗坛开辟了新天地,并直接影响到唐代田园诗派。
王维(701?-761)字摩诘(jié),盛唐时期的著名诗人,官至尚书右丞,世称“王右丞”。
原籍祁(今山西祁县),迁至蒲州(今山西省永济),晚年居于蓝田辋川别墅。
其诗、画成就都很高,苏轼赞他“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尤以山水诗成就为最,与孟浩然合称“王孟”,晚年无心仕途,专诚奉佛,故后世人称其为“诗佛”。
他著有《王右丞集》,存诗400首。
他是唐代山水田园派的代表。
陶渊明生平成就介绍文学常识PPT
![陶渊明生平成就介绍文学常识PPT](https://img.taocdn.com/s3/m/3ee17a62492fb4daa58da0116c175f0e7cd119ac.png)
《始作镇军参军经曲阿作》是晋宋之际文学家陶渊明创作的一首五言诗。此诗作于赴任途中,而反复抒发对田园自由生活的深深怀念之情,反映了诗人出仕与复归的矛盾心理。
始作镇军参军经曲阿作弱龄寄事外,委怀在琴书。被褐欣自得,屡空常晏如。时来苟冥会,宛辔憩通衢。投策命晨装,暂与园田疏。眇眇孤舟逝,绵绵归思纡。我行岂不遥,登降千里余。目倦川途异,心念山泽居。望云惭高鸟,临水愧游鱼。真想初在襟,谁谓形迹拘。聊且凭化迁,终返班生庐。
他也受到了道家思想的熏陶,很早就喜欢自然:“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又爱琴书:“少学琴书,偶爱闲静,开卷有得,便欣然忘食。见树木交荫,时鸟变声,亦复欢然有喜。常言五六月中,北窗下卧,遇凉风暂至,自谓是羲皇上人。意浅识罕,谓斯言可保”。
二十岁时,渊明开始了他的游宦生涯,以谋生路。《饮酒》其十:“在昔曾远游,直至东海隅。道路迥且长,风波阻中途。此行谁使然?似为饥所驱。倾身营一饱,少许便有馀。恐此非名计,息驾归闲居”即是回忆他的游宦生涯。
陶渊明长于诗文辞赋,诗多描绘自然景色及其在农村生活的情景,而这田园生活也是陶渊明诗的主要题材,其中的优秀作品寄寓着对官场与世俗社会的厌倦,表露出其洁身自好,不愿屈身逢迎的志趣,但也有宣扬“人生无常”,“乐安天命”等消极思想。其艺术特色,兼有平淡于爽朗之胜,语言质朴自然,而又极为精炼,具有独特风格。
朝廷诏征他为著作佐郎,渊明称病没有应征。
义熙十四年(公元418年)
王弘为江州刺史,约于此年或稍后一二年结交渊明,二人之间有轶事量革履、白衣送酒。
元嘉元年(公元424年)
元嘉四年(公元427年)
颜延之为始安太守,与渊明结交,有轶事颜公付酒钱。
檀道济听闻渊明之名去看望他,赠以粱肉,并劝他出仕渊明却拒绝了他,所赠粱肉也没有收下。
陶渊明的简介和古诗有关的诗句
![陶渊明的简介和古诗有关的诗句](https://img.taocdn.com/s3/m/77545dbcd1d233d4b14e852458fb770bf78a3ba5.png)
陶渊明的简介和古诗有关的诗句陶渊明是中国南北朝时期的文学家、政治家和隐士,他是少数民族裔汉族的律诗大师和田园诗人,对中国文学和诗歌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
他的诗歌充满了浓郁的田园情调,语言简练、形象鲜明,为后世所赞颂。
下面将介绍陶渊明的简介和一些著名的古诗。
一、简介陶渊明(365-427),字元亮,后改字伯驹,号陶潜,又号五柳先生,是中国南北朝时期的大文豪和隐逸者,出生在今天的江西乐安。
他早年聪颖过人,被誉为“奇才”。
陶渊明担任过多个官职,但是对于那些官场的虚伪和腐败感到失望和无奈,咨询名师左思后决定甘心隐居山林中,独享自由自在的人生。
他回到故乡后开始耕田插秧,种田度日过着田园生活,感受自然的美和自由的空气,深刻的体悟出这片土地的气息和万物的生灭。
他的田园生活激发了他的诗歌才华,用他独特的笔触和思想,诗意深邃,情感真挚,为许多文人所推崇。
陶渊明去世后,由于他的诗歌的影响,后世对于他的评价很高,被称为田园诗人的领袖。
二、古诗有关的诗句1、“登高”-“登高壮观天地间,大江茫茫去不还。
”这首诗是陶渊明的名篇之一,写到了登高所见风景的辽阔和壮观,同时描述了人生的短暂和生命的不可逆转,道出了人生的无常。
2、“桃花源记”-“群鸟自来飞,独树尽空枝。
”这首诗取自陶渊明的《桃花源记》,描写了一个人生困顿不如意时,寻找独立和安宁的强烈愿望。
树影斑斑,独树孤秀,落寞凄凉的景象映射着作者的内心世界。
3、“归园田居”-“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这首诗是陶渊明的代表之作,描绘了田园生活的清新和恬静。
作者选用采菊为题,深刻的表达了人生的淡然和无欲,寓意“知足常乐”。
4、“拟行剑南”-“红树枝头春意新,恶却轻人相去远。
”这首诗写到了作者对于隐居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寄托了他对于人性美好的渴望和寄托。
红树枝头春意新,预示着新春的喜悦和生机。
5、“临江仙”-“欲把西湖比西子,深知西子比不得。
”这首诗是陶渊明的爱情诗,在陶渊明的作品中较为著名,描述了作者对于爱情和美好女性的感悟。
陶渊明的简介和诗
![陶渊明的简介和诗](https://img.taocdn.com/s3/m/b09d2c9fb1717fd5360cba1aa8114431b90d8ef3.png)
陶渊明的简介和诗陶渊明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文学家、诗人和政治家,被誉为“文学大师”、“清高祖”。
他的诗文代表了自然、人文和爱国主义的价值观,并影响了数百年的中国文化。
在本文中,将对陶渊明的简介和他的诗歌进行介绍。
1. 简介陶渊明,字元亮,号饮阳,生于公元365年,卒于427年,祖籍是今天的浙江鄞县。
陶渊明年少时曾在朝廷任职,但因政治斗争失败,开始回家乡隐居,并倡导田园生活和人文主义思想。
陶渊明的代表作品包括《桃花源记》、《归去来兮辞》、《饮酒》、《四时田园杂兴》等。
其中,《饮酒》和《四时田园杂兴》是他最为著名的田园诗,反映了他对自然的畅想和浓厚兴趣。
2. 诗歌陶渊明的诗歌充满独特的自然美和自由情感。
他的诗歌从田园与自然入手,通过对于鸟鸣、昆虫、树木等自然景观和田园生活的描写,展现了他对自然的赞美与感悟。
在陶渊明的诗歌中,最为著名的是他的田园诗。
这些诗歌通过对于自然的浪漫描绘,体现了作者对于大自然的喜爱和敬畏,同时也表达了他的理想和信仰。
其中,《归去来兮辞》即是陶渊明的代表之一: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
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
舟遥遥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
问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
茕茕白兔,东走西顾,衣见者足以识之,时见者足以佩之。
不识蔡琰,吾道不行矣。
这首诗以独特的结构展现了作者对于田园生活的向往和美好愿望,同时也揭示了他对于现实生活的不安和焦虑。
陶渊明的诗歌不仅描绘自然之美,还充满了对于人文主义的思考。
在他的诗歌中,人类与自然和谐共生,彼此依存,这种思想极具现实意义和价值。
3. 影响陶渊明的诗歌在唐朝时期便广为流传和传颂,被誉为“田园诗之祖”和“后世诗歌之宗”。
他的诗歌有着极高的艺术价值和文化影响,现在都可以在学校的教材中找到它们的踪迹。
陶渊明的诗歌风格表现了人们对于自然生态的感知,引导了后人喜爱和保护自然,促使人们的思想得到升华和提高。
陶渊明的简介资料及诗词作品
![陶渊明的简介资料及诗词作品](https://img.taocdn.com/s3/m/c66a6429c381e53a580216fc700abb68a982ad21.png)
陶渊明的简介资料及诗词作品陶渊明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文学家、诗人和政治家,他的诗歌作品以情感深沉、意境优美、语言准确、富有哲理等特点而著称于世,是中国文化宝库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本文将为您介绍陶渊明的简介资料及其代表作品。
1. 陶渊明生平简介陶渊明,字元亮,号五柳先生,江西临川人。
生于三国时期晋朝的西晋末年,逝世于南朝宋元嘉六年(约公元427年)。
其先祖是晋明帝司马绍的玄孙司马义方。
父亲陶濬曾经担任过太尉、中书监等要职,但在德政遭受黄巾起义的压力下,隐居田园。
陶渊明自幼聪颖,博学多才,喜爱游历名山大川,体验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同时也深受道家和儒家思想的熏陶。
他在政治上曾经历过隆盛和衰败两个阶段。
早年任丹阳尉、射声校尉等职,后来因心灵压抑、不满于朝廷的腐败和统治的黑暗而出官归隐。
这一时期,他放弃了世俗的政治权力,全身心地致力于文学创作和人生哲学的研究。
陶渊明的作品不仅在当时广为传播,而且悠久影响至今。
他的文学成就在唐宋时期达到了顶峰,被后人视为神仙雅士,儒采俱佳,诗词歌赋堪称圣品。
2. 陶渊明的代表作品陶渊明的作品以山水田园、闲适自在、人生哲理为主题,反映出他深沉的思想和高尚的情感。
(1)田园诗陶渊明的田园诗是他文学创作中最为优秀的部分。
他以饱含情感、细腻生动的笔触,描绘了广阔、清新、恬静的田园风光和质朴、快乐、自由的农民生产生活,表达了他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和向往。
例如:《桃花源记》:“及至极峰,云气濛濛,晦冥不见。
微风过,吹我衣衫,落叶舞,迎我人。
怪石嶙嶙,苍松挺拔。
有水临之,长柏千株,白沙为路,此路非拾人之足所至。
”《饮酒》:“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归园田居》:“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2)哲理诗陶渊明在其文学作品中寄寓了自己的人生哲学和思想,这体现在他的诗歌中。
看似以美景和人物为中心的诗句,实则是通过对客观现象的描写,来表现他对“人生为何而来?唯有自由自在地生活在自然之中才是真正幸福”的思考。
陶渊明的简介和古诗词有哪些
![陶渊明的简介和古诗词有哪些](https://img.taocdn.com/s3/m/b8bfa761814d2b160b4e767f5acfa1c7aa008287.png)
陶渊明的简介和古诗词有哪些陶渊明是中国唐代文学家、文化名人、政治家和散文家,代表作有《归去来兮辞》、《桃花源记》等。
陶渊明的生平、思想和作品深受后世文人学习和崇拜。
本文将对陶渊明的简介和他所创作的古诗词进行介绍。
一、陶渊明的简介陶渊明(365年-427年),字元亮,仙侣籍东海望族,乃「身世狂逸,品行高标,文思不群,被誉为中国文学史上的辉煌巨星」。
陶渊明自幼机智聪慧,善于诗词文赋,年少成名。
他少年时曾经隐居山林,写下了许多关于自然的诗词,因此被称为“山水田园诗人”。
在他的生活中,他历经了许多挫折和艰苦,但始终保持着他那优美的性格和奇特的性情。
他在政治事业上失败,却在文学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是中国历史上最杰出的文人之一。
二、陶渊明的古诗词1.《桃花源记》《桃花源记》是陶渊明的代表作之一,它是一篇以“隐者”为主题的散文,叙述了一个平淡、宁静、美好的乡村生活。
当时的政治和社会动荡,人们的生活充满了痛苦和磨难,这篇文章描绘了一种理想的人生境界,让人们感到一种祥和和内心的宁静。
它是中国的文学经典,不仅在中国,而且在全球范围内都有广泛的影响。
2.《归去来兮》《归去来兮》是陶渊明的一首诗,它反映了陶渊明内心的挣扎和人生的追求。
诗中描绘了他寻求心灵自由的过程,表达了他永不屈服于命运的精神。
它也是中国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一。
3.《饮酒》《饮酒》是陶渊明的一首诗,诗中描绘了他在借酒消愁中召唤友人一起畅饮的画面。
这首诗表达了他乐观豁达的心态,以及他对友情和生活的热爱。
4.《庐山谣》《庐山谣》是陶渊明的一首诗,诗中描绘了他在庐山脚下游历的情景,并表达了他对大自然的感悟和对人生的思考。
这首诗主题深切,文辞华丽,表现了陶渊明的儒雅风韵和高超诗艺。
5.《登高》《登高》是陶渊明的一首诗,这首诗以“登高望远”为主题,表现了作者面对山峰的雄浑、云卷云舒时的感慨。
它是一件极富象征意义的文学作品,洋溢着陶渊明那种豁达、深邃和丰富的人生感悟。
东晋诗人陶渊明资料介绍
![东晋诗人陶渊明资料介绍](https://img.taocdn.com/s3/m/4763d212bcd126fff6050b19.png)
东晋诗人陶渊明资料介绍陶渊明是我国著名的田园诗人,才华横溢,受后人敬仰。
下面是为你收集整理的东晋诗人陶渊明资料介绍,希望对你有帮助!陶渊明,字元量,别名陶潜。
陶渊明自小学习儒家思想,喜欢安静,以弹琴打发时间,有时看书看得入迷会忘记时间,在陶渊明身上有儒家和道家的修养。
陶渊明在东晋是一位隐世的诗人,被誉为伟大的辞赋家。
陶渊明早期的时候也曾初始为官,但是从他妹妹去世后,陶渊明就开始了田园生活。
陶渊明早期的时候家庭环境不错,但是在陶渊明八岁的时候父亲去世后,家境就开始贫困了。
陶渊明从20岁开始从仕,在他的《饮酒》里就曾写他因家境窘迫不得已出任低级官员。
先后出任任江州祭酒、建威参军、镇军参军、彭泽县令,但是他还是对田园生活怀有眷恋,因此每每都在仕与田园之间徘徊。
最后在公元405年,陶渊明正式开始他的田园生活,在田园期间开始创作许多田园诗文,不过在408年,因家中失火,陶渊明不得不迁居,期间有许多的人劝他出仕,但是陶渊明都拒绝了,最后在427年,在浔阳去世。
陶渊明怎么死的陶渊明是在饥饿病痛中去世的。
晚年生活贫困,夏季挨饿,冬季受冷,年迈的身体经受不住这等折磨,被疾病缠身。
病重之际还为自己写下《拟挽歌辞》,以示自己看淡了生死之命。
不久就病死了。
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毅然辞官回归田园生活。
回到了家乡,陶渊明与妻子翟氏一直过着自耕自给的安适生活。
刚回到家乡是,两人生活还算富余,悠然自在,还在屋子旁种了大片大片的菊花。
陶渊明每日坐在成片的菊花旁,欣赏着菊花的绽放,喝着小酒,再昏昏然沉睡去。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就是他的生活写照。
好景不长,陶渊明居住的地方发生了失火事件,家里被烧得一塌糊涂。
陶渊明只好拖家带口迁移到栗里。
因原先的家产都被烧尽了,陶渊明在栗里生活得十分困难,只能靠种田勉强度日。
遇到丰收季节还好,一家人可以吃饱喝足;遇到水旱灾害,收入减半甚至颗粒无收,这一年就只能喝西北风了。
陶渊明沦落到如此境地,好友劝他重返仕途,陶渊明宁死不肯。
陶渊明简介20字
![陶渊明简介20字](https://img.taocdn.com/s3/m/8322a47bf6ec4afe04a1b0717fd5360cbb1a8d4c.png)
陶渊明简介20字
陶渊明:神仙一般的诗人。
陶渊明(365年-427年),字元亮,东晋末年至南朝刘宋时期的文学家、政治家。
他以其清新自然的诗风和崇尚田园生活的思想而闻名于世。
陶渊明生于一个文化世家,自小受到良好的教育。
然而,他在政治上并不成功。
由于朝廷的腐败和政治斗争,陶渊明多次辞官追求田园生活。
他选择隐居山林,与自然为伴,写下了许多令人陶醉的诗篇。
陶渊明的诗作主题广泛,既有描绘自然景色的田园诗,也有反映社会现实的政治诗。
他以清新淡雅的笔触描绘了田园的美景,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向往。
他的诗作语言简练,意境深远,给人以宁静和安慰。
陶渊明的一生充满了坎坷和辛酸,但他始终保持着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理想的追求。
他的作品不仅给人们带来了美的享受,也传达了对社会不公的不满和对人类理想社会的希望。
陶渊明被后人尊称为“神仙一般的诗人”,他的诗作影响了后世无数文人墨客。
他的田园诗开创了中国文学史上的一个重要流派,对后世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总之,陶渊明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一位伟大诗人,他的作品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刻的思想内涵为人们所喜爱和推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陶渊明的田园诗
1、作品的保存和流传:
陶渊明流传至今的作品有诗一百二十余首,另有文、 赋等十余篇。陶诗及其题材分类。田园诗、咏怀诗、 咏史诗行役诗、赠答诗。田园诗是其文学创作的主 要成就。 陶渊明的诗文集,历代刻印过多种,清陶澍注的 《靖节先生集》,今人逯钦立注的《陶渊明集》是 较好的注本。
《归园田居》、其二、其三 移居
P326
P329
和郭主薄
P330
田园诗的特点
首先,往往体现农村风光的恬淡、静谧,反映乡居生 活的闲适、自由; 其次,融情入景,借景物衬托诗人对故土的无比喜爱 之情; 其三,在写景中刻划心理,喜悦之情常溢于言表 (“平畴交远风,良苗亦怀新”) ; 其四,运用比兴手法,寄托人生志趣(“山气日夕佳, 飞鸟相与还”、“云无心而出岫,鸟倦飞而知 还”)。
四、陶渊明的咏怀诗
1、咏怀诗主要有《饮酒》、《杂诗》、 《咏贫士》、《读山海经》等,围绕出仕 与归隐矛盾,表现了壮志未遂的苦闷的不 与统治者同流合污的高尚品格,也曲折暴 露了黑暗。 在一些诗篇中,他还以松菊、孤云自比, 表现了孤芳自赏、守志不阿的耿介品格。 但有些诗篇,也流露出壮志未遂的苦闷无 奈和乐天安命的宿命论思想。
唐 白居易:‚予夙慕陶渊明为人,往岁 渭川闲居,尝有《效陶体诗》十六首,今 游庐山,经柴桑,过栗里,思其人,不能 默默,又题诗云:‘……我生君之后,相 去五百年;每读《五柳传》,目想心拳 拳。……每逢陶姓人,使我心依然。’‛ (《访陶公旧宅并序》)
北宋 苏轼:‚吾于诗人,无所甚好,独好 渊明之诗。渊明作诗不多,然其诗质而实绮, 癯而实腴,自曹、刘、鲍、谢、李、杜诸人, 皆莫及也。‛(《与苏辙书》) 金 元好问:‚一语天然万古新,豪华落尽 见真淳。南窗白日羲皇上,未害渊明是晋 人。‛(《论诗三十首》)
宋 刻 递 修 本 《 陶 渊 明 集 》
一、时代背景与作家生平
陶渊明: (365-427), 一名潜,字元亮, 世号靖节先生。浔 阳柴桑(今九江西 南)人。
陶 渊 明 逸 致 图
晋宋易代时期,民族矛盾、阶级矛盾斗争剧烈,门 阀制度森严。 陶渊明青年时期,曾有“大济于苍生”的雄心壮志。 29岁为江州祭酒,不久,因“不堪吏职”辞官而归 。 36岁时,为荆州刺史桓玄的僚佐,不久,又辞归。 40岁时,出任镇军将军刘裕的参军,后又任建威将 军、江州刺史刘敬宣的参军。41岁辞归。
陶诗的平淡自然有其显著的特色,即‚外枯 而中膏,似淡而实美。‛(苏轼《评韩柳 诗》)以朴素的衣着妆裹着丰美的姿容,貌 似枯槁而内在丰腴,这就使他的诗能寓丰采 情味于平淡之中。 苏轼说:‚渊明诗初看若散缓,熟看有奇 句。‛(惠洪《冷斋夜话》引苏轼语)这种 平淡自然是耐人咀嚼回味的。
其三,是诗歌语言本色与精工的统一。 陶诗“质而实绮,癯而实腴”(苏轼),于 自然中见精工,于平淡中见华彩,体现了诗 人艺术上追求返朴归真、崇尚自然的审美趣 味。《诗品》谓其“文体省净,迨无长语, 笃意真古,辞兴婉惬。”虽“世叹其质直”, 但亦“风华清靡”,不能轻而视之为“田家 语”。
其二,歌咏劳动生活。
《归园田居》其三、《庚戌岁九月中于西田获早稻》、 《杂诗》其八、《乞食》等 其三,归隐之趣,闲适情怀 《归园田居》其二、《移居》二首、《和郭主簿》、 《癸卯岁始春怀古田舍》、《饮酒》其五、其九 《读山海经》其一、《归去来兮辞》等。 其四,理想世界:《桃花源记并诗》
陶渊明作品讲读(一)
2、田园诗的思想内容 陶渊明的田园诗多方面地描绘了农村景色和归隐后的 生活,反映了诗人鄙弃官场、怡然自乐的思想感情。
归 庄 图 卷
其一,描绘田园景物的恬美与悠然自得的心境。 代表作《归园田居》、《和郭主簿》、《于西田获 早稻》、《怀古田舍》等。 由于他以全部身心热爱着大自然,把自己的真切感 受注入笔端,所以他笔下的农村田园风光和谐自然, 别开生面。
同年八月,在亲友的劝 说下,出任彭泽令。 四十岁时彻底归隐。之 后亲自参加农业劳动, 表现了厌恶写场,不与 统治者合作的高洁人格。 六十三岁病逝于家。
江西九江陶渊明墓
二、陶渊明的思想个性
陶渊明的思想较为复杂,但主要的是儒、道两家思 想的影响。 儒家思想:使他早年具有济世之志,几次出仕,正 是儒家积极用世、兼济天下的思想的体现。退隐后, 儒家的安贫乐道、君子固穷的思想又成为他的精神 支柱。 道家思想:使他继承了正始以后道家精神批判现实、 否定现实的一面,但其中老庄的消极避世、清静无 为、顺适自然的思想,又给予他以消极的影响。 任真:是其性格最突出的特点。为文为人,皆表现 出真率的态度。
五柳先生传
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 柳树,因以为号焉。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 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贫, 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 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环堵萧 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簟瓢屡空,晏如也!常 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读书愉情,嗜酒成性,处贫而乐,著文示志
《咏荆轲》简析
在陶渊明的诗中,大多数是描述田园的美景以及隐 逸之趣的作品,这首咏荆轲独树一帜,豪气干云, 历来为后世的名家所看重。荆轲刺秦王历来被作为 反抗暴政的经典历史事件,荆轲也以英雄人物的气 概而被千古传颂。作品以史实为根基,着重于渲染 当时的气氛:“萧萧哀风逝,淡淡寒波生”这一联 尤其突出,催人奋进,在萧杀的秋风中、滔滔的易 水上,回荡着激越悲壮的乐声,“悲筑”、“高 声”、“哀风”、“寒波”相互激发,极其强烈地 表达出“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的英雄主题。结句 “其人虽已没,千载有余情”,看似平淡,但表达 出诗人对这一事件以及荆轲的惋惜和慨叹。
《咏荆轲》一首借对古代人物的热烈歌颂 或 深挚同情,抒发自己的满腔悲愤,寄托自己 坚强不屈的意志,被鲁迅先生称为‚金刚怒 目‛式的诗篇。 朱熹《朱子语类》 :对陶诗也有不少中肯的 评价:“陶渊明诗,人皆说是平淡。据某看, 他自豪放,但豪放得来不觉耳。其露本相者, 是《咏荆轲》一篇,平淡底人,如何说得这 样言语来。” 鲁迅:除论客所佩服的“悠然见南山”之外, 也还有“精卫衔微 木,将以填沧海,形天舞 干戚,猛志固常在”之类的“金刚怒目”
五、陶渊明作品的艺术成就
其一,创立田园诗,开拓了诗歌新题材,拓宽了诗 歌发展的道路。 其田园诗远承《诗经》农事诗传统,而有了许多 独创和发展,内容不局限对劳动过程、劳动场面 的描写,而以抒怀为中心,着意写眼中景、心中 情,发抒感慨,阐释人生哲理。其田园诗还体现 了异常广泛的内容,描写农村风光,叙述劳动感 受,畅谈村居生活,展示归隐情怀,表现社会理 想等等,使田园诗一经产生,就获得了充实的艺 术生命力。
陶渊明的田园诗则迥异于此。他写的田园风
物,稼穑生活,都是他生活于其中的不可或 缺的需要,他已与他们完全融合为一。他不 是田园生活的旁观者和欣赏者,而是其中的 一员。所以,他不是泛咏山林,而是亲切自 然地描绘出田园风光,写出它的恬美意境和 朴茂生气。
2.陶渊明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另一贡献,就是
田园诗的创立的另一贡献是,在文学史上第一 次实行了雅的文学样式与俗的生活内容的完美结合, 雅俗共赏诗歌样式的新尝试,以文人诗写田家生活, 使诗歌从狭窄的贵族生活圈子中解脱出来,寻得了 一片异常清新的新领域。在陶之前及同时,田园生 活通常为贵族文人不曾涉足或不屑涉足;在陶之后, 农村素材一经文人提炼则往往成为富有诗情画意的 绝好诗材。以此而论,陶渊明的艺术实践实际上具 有诗歌革新的重大意义。陶诗在当时尽管被斥之为 “田家语”,但正是这叫人耳目一新的“田家语” 让人千载而下,玩味不已。
江西九江陶渊明纪念馆
六、陶渊明的文、赋
陶渊明的文、赋作品虽数量不多,但几乎都是 历代传诵的名篇佳制。 《归去来辞》、《桃花源记》、《五柳先生 传》、《感士不遇赋》等都一扫晋宋文坛雕章 琢句的华靡之风,感情真挚而强烈,风格质朴 而自然,使人可以洞悉诗人坦露的胸襟,听见 他那诚挚而又激愤的心声。
桃花源记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 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渔人甚异之。 复前行,欲穷其林。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 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 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 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 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 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 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 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 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既出, 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 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 遂迷不复得路。南阳刘子骥, 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创造了情味极浓的冲淡之美。建安诗歌为中 国文学带来一种慷慨悲凉的美,西晋诗人为 中国文学带来绮丽之美,而陶渊明则开拓了 一个以冲淡为美的天地。他诗作的境界韵味, 是一种平和淡泊,于世事无所争,无所求, 心与自然泯一的人生境界的自然流露,表现 为宁静平淡的境界,是一种新的意境美的类 型。
钟嵘《诗品》称誉他为‚古今隐逸诗人之 宗‛。后世的‚拟陶‛、‚和陶‛诗不下上 千首。李白、杜甫、白居易、苏轼、陆游等 都表示过对陶渊明其人其诗的赞美与仰慕。 沈德潜《说诗啐语》云:‚唐人祖述者,王 右丞(王维)有其清腴,孟山人(孟浩然) 有其闲远,储太祝(储光羲)有其朴实,韦 左司(韦应物)有其冲和,柳仪曹(柳宗元) 有其峻洁。‛ 。
2、他还有一些借咏史而咏怀的作品。咏 史也是咏怀,不过是借史实为媒介而已。 如《咏荆轲》、《拟古》等。
陶渊明作品讲读(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