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性原理计算1

合集下载

第一性原理计算判断材料稳定性的几种方法

第一性原理计算判断材料稳定性的几种方法

第一性原理计算判断材料稳定性的几种方法当我们通过一些方法,如:人工设计、机器学习和结构搜索等,设计出一种新材料的时候,首先需要做的一件事情就是去判断这个材料是否稳定。

如果这个材料不稳定,那么后续的性能分析就犹如空中楼阁。

因此,判断材料是否稳定是材料设计领域中非常关键的一个环节。

接下来,我们介绍几种通过第一性原理计算判断材料是否稳定的方法。

1.结合能结合能是指原子由自由状态形成化合物所释放的能量,一般默认算出来能量越低越稳定。

对于简单的二元化合物A m B n(A,B为该化合物中包含的两种元素,m,n为相应原子在化学式中的数目),其结合能可表示为:其中E(A m B n)为化学式A m B n的能量,E(A)和E(B)分别为自由原子A和B的能量,E b越低,越稳定。

2.形成能形成能是指由相应单质合成化合物所释放的能量。

同样,对于二元化合物A m B n,其形成能可表示为:其中E(A)和E(B)分别为对应单质A和B归一化后的能量。

用能量判断某一材料稳定性的时候,选择形成能可能更符合实际。

因为实验合成某一材料的时候,我们一般使用其组成单质进行合成。

如果想进一步判断该材料是处于稳态还是亚稳态,那么需要用凸包图(convex hull)进行。

如图1所示,计算已知稳态A x B y的形成能,构成凸包图(红色虚线),其横轴为B在化学式中所占比例,纵轴为形成能。

通过比较考察化合物与红色虚线的相对位置,如果在红色虚线上方则其可能分解(如:图1 插图中的D,将分解为A和B)或处于亚稳态(D的声子谱没有虚频);如果在红色虚线下方(如:图1 插图中的C),则该化合物稳定。

图 1:凸包图用于判断亚稳态和稳态[[1]]3.声子谱声子谱是表示组成材料原子的集体振动模式。

如果材料的原胞包含n个原子,那么声子谱总共有3n支,其中有3条声学支,3n-3条光学支。

声学支表示原胞的整体振动,光学支表示原胞内原子间的相对振动。

计算出的声子谱有虚频,往往表示该材料不稳定。

DyCu电子结构的第一性原理计算

DyCu电子结构的第一性原理计算

2. 计算方法
本实验计算利用最新的 WIEN2k 程序包中的全势线形缀加平面波法(FP_LAPW)[3]。 DyCu 是简单立方格子(Pm-3m),具有 B2(CsCl 型)结构,属于空间群 221[4, 5]。晶格参 数由 X-ray 粉末衍射确定,其值为 a0 = b0 = c0 = 3.460 Å,α = β = γ = 90°。图 1 是 DyCu 晶体 结构的图例,从图中可以知道 Dy 原子占据着立方单胞八个顶角的位置(0, 0, 0),Cu 原子 占据着立方单胞的中心位置(0.5, 0.5, 0.5)。 在计算中, 首先对 DyCu 晶体进行了体积优化, 比较了广义梯度近似法 (GGA) 和 LDA+U 法,在确定了 LDA+U 法更适合本体系后,计算了 DyCu 的电子结构,交换关联势取 Perdew-Burke-Ernzerhof (PBE) 形式[6]。 Dy 和 Cu 原子的球半径分别选取为 2.7a.u.和 2.2a.u., 价态与束缚态的分界能量选取-6.0 Ryd(-81.6 eV),自洽循环计算中总能量的收敛标准 是 10 µRy/f.u.。在 LDA+U 的计算过程中,要考虑自旋极化(spin polarized)和 局域轨道势
-2-
表 1 DyCu 晶体的实验和计算结构参数 Table 1 The experimental and calculated structure parameters of DyCu Approach of calculation Experimental[4] GGA Present calculation LDA+U Experimental[4] Present calculation 3.473 3.460 3.459 41.889 41.422 41.403 a (Å) 3.460 b (Å) c (Å) Volume (Å3) 41.422

第一性原理计算

第一性原理计算

第一性原理计算引言第一性原理计算是一种基于量子力学原理的计算方法,用于研究材料的性质和行为。

它通过解析薛定谔方程,从头开始计算材料的性质,而不依赖于经验参数或已知的实验数据。

这使得第一性原理计算成为研究材料性质的重要工具,也为材料设计和开发提供了新的途径。

原理和方法第一性原理计算的核心是薛定谔方程的求解。

薛定谔方程描述了量子力学系统的行为,通过求解薛定谔方程可以得到体系的能量、电子结构、晶体结构、力学性能等信息。

然而,薛定谔方程的精确求解是不可行的,因此需要使用一些近似方法来简化计算过程。

其中最常用的方法是密度泛函理论(DFT)。

密度泛函理论的基本思想是将体系中的电子密度视为基本变量,通过最小化体系的总能量来确定电子密度。

这可以通过Kohn-Sham方程来实现,其中包括了交换-相关能的近似处理。

通过求解Kohn-Sham方程,可以得到体系的电子结构和能量。

此外,还有一些其他的方法被用于提高计算精度,如GW近似、自洽Poisson方程、多体微扰理论等。

这些方法的选择取决于研究问题的特点和需要。

应用领域第一性原理计算在材料科学、物理学和化学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1.材料设计:第一性原理计算可以用于预测新材料的性质,从而加速材料的设计和开发过程。

它可以通过计算和优化材料的能带结构、晶体结构等来寻找具有特定性能的材料。

2.反应动力学:第一性原理计算还可以用于研究化学反应的动力学过程。

通过计算反应的势能面和反应路径,可以预测反应速率和产物选择性。

3.催化剂设计:催化剂是许多化学反应中的关键组分。

第一性原理计算可以帮助设计和优化催化剂的表面结构和活性位点,从而提高催化剂的效率和选择性。

4.电子器件:第一性原理计算在电子器件领域的应用也日益重要。

它可以用于模拟和优化半导体器件的性能,如晶体管、太阳能电池等。

5.生物物理学:第一性原理计算在生物物理学研究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它可以用于预测蛋白质的结构和稳定性,研究生物分子的相互作用以及药物分子的设计等。

第一性原理计算

第一性原理计算

5.1 原子的H-F计算以及Slater规则
• 如果假设电子的分布实球形对称的 • 近似分析函数
Rn(lr)Ylm (,)
•氢原子得到的径向函数不能直接用于多电子原子。 •因为内壳层电子对原子核电荷具有屏蔽作用。 •如果考虑屏蔽效应把轨道指数作适当地修正,仍可以采用氢原子的波函 数形式。
• Slater
第一性原理计算
• Hiicore:电子在裸露原子核作用场中运动的能量。
• 对于在轨道 i运动的电子:如果一个轨道具有两个电子, 则对N/2个电子而言单个电子能量为2 Hiicore.

N /2
2
H
c ii
ore
i 1
• 电子与电子的作用项
• i和j中存在4个电子。
• 在一个轨道上的2个电子以库仑作用的方式与另一个轨道 上的两个电子发生作用。记为4Jij。
•需要猜想密度矩阵P。最简单的方法是采用空矩阵 •H-F计算的结果是一系列K原子轨道,K是计算的基函数的数量 •N个电子被填充到这些轨道上,从最低能量的轨道开始,一个轨道2个电子进行填充。
H-F方程给出了一系列的轨道轨道能量,i,
N/2
i Hiciore (2JijKij)
j1
整个基态的电子能量
N/2
d1(1)2 [Jj(1)Kj(1)]1)(v(1)
j1
库仑算符Jj(1)由自旋轨道j的交互作用引起
Jj(1) d2j(2)r112j(2)
利用轨道函数的基函数线性组合的方法
k
Jj(1)d2 cj
1
1k (2)r12 1cj
(2)
交换项可以写为
K j(1 )i(1 ) [d2 k 1 c j (2 )r 1 12j(2 )k ] 1 c j (2 )

计算材料学:第一性原理计算及其应用

计算材料学:第一性原理计算及其应用

波粒二象性
Louis de Broglie (1924) 2
波粒二象性
Louis de Broglie (1924)
M. Bron (1926) 2
薛定谔方程
Schrödinger(1926)
3
薛定谔方程
Schrödinger(1926) Heisenberg(1926)
3
薛定谔方程
Schrödinger(1926)
13
V. Zolyomi and J. Kurti, Physical Review B 70, 085403 (2004).
14
Never End ……
15
spin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Never End ……
External Field Temperature Time-dependent Excited States Transport
15
参考文献
[1] Kohanoff J 2006 Electronic Structure Calculations for Solids and Molecules (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 Martin R M 2004 Electronic Structure (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3] Ouyang M, Huang J L, Cheung C L and Lieber C M 2001 Science 292 702 [4] Zolyomi V and Kurti J 2004 Physical Review B 70 085403 [5] Rakitin A, Papadopoulos C and Xu J M 2003 Phys. Rev. B 67 03341

锂离子电池基础科学问题计算方法

锂离子电池基础科学问题计算方法

锂离子电池基础科学问题计算方法一、本文概述随着能源危机和环境污染问题的日益严重,锂离子电池作为一种高效、环保的能源存储和转换方式,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研究。

然而,锂离子电池的基础科学问题,如电池性能衰减、热失控、离子迁移机制等,仍是制约其进一步发展和应用的关键难题。

因此,采用计算方法研究锂离子电池的基础科学问题,对于推动锂离子电池技术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旨在介绍锂离子电池基础科学问题的计算方法,包括第一性原理计算、蒙特卡洛模拟、分子动力学模拟等,并探讨这些方法在锂离子电池研究中的应用和限制。

通过本文的阐述,读者可以了解计算方法在锂离子电池基础科学研究中的重要性和潜力,以及如何利用这些方法深入理解和解决锂离子电池的关键科学问题。

本文也旨在为从事锂离子电池研究的科研人员提供一种有效的计算工具和研究思路,推动锂离子电池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和应用。

二、锂离子电池的基本原理锂离子电池(LIBs)是一种基于锂离子在正负极之间嵌入和脱嵌过程的二次电池。

这种电池具有高能量密度、长循环寿命、无记忆效应等优点,因此在便携式电子设备、电动汽车、储能系统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锂离子电池的基本原理包括正极、负极、电解质和隔膜四个主要部分。

在充放电过程中,锂离子在正负极之间往返迁移,实现化学能和电能之间的相互转换。

具体来说,充电时,锂离子从正极材料中脱出,经过电解质和隔膜,嵌入到负极材料中;放电时,锂离子则从负极材料中脱出,再经过电解质和隔膜,返回到正极材料中。

这种锂离子的迁移过程,就是锂离子电池充放电的基本原理。

锂离子电池的正极材料通常为含锂的过渡金属氧化物,如LiCoOLiMn2OLiFePO4等,这些材料具有较高的电势和较好的结构稳定性,能够提供较高的能量密度。

负极材料则通常为碳材料,如石墨、硅基材料等,这些材料具有较低的电势和较高的比容量,能够提供较长的循环寿命。

电解质则负责在正负极之间传输锂离子,常见的电解质有有机电解液和固态电解质等。

第一性原理计算简述

第一性原理计算简述

第一性原理‎计算简述第一性原理‎,英文Fir‎s t Princ‎iple,是一个计算‎物理或计算‎化学专业名‎词,广义的第一‎性原理计算‎指的是一切‎基于量子力‎学原理的计‎算。

我们知道物‎质由分子组‎成,分子由原子‎组成,原子由原子‎核和电子组‎成。

量子力学计‎算就是根据‎原子核和电‎子的相互作‎用原理去计‎算分子结构‎和分子能量‎(或离子),然后就能计‎算物质的各‎种性质。

从头算(ab initi‎o)是狭义的第‎一性原理计‎算,它是指不使‎用经验参数‎,只用电子质‎量,光速,质子中子质‎量等少数实‎验数据去做‎量子计算。

但是这个计‎算很慢,所以就加入‎一些经验参‎数,可以大大加‎快计算速度‎,当然也会不‎可避免的牺‎牲计算结果‎精度。

那为什么使‎用“第一性原理‎”这个字眼呢‎?据说这是来‎源于“第一推动力‎”这个宗教词‎汇。

第一推动力‎是牛顿创立‎的,因为牛顿第‎一定律说明‎了物质在不‎受外力的作‎用下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

如果宇宙诞‎生之初万事‎万物应该是‎静止的,后来却都在‎运动,是怎么动起‎来的呢?牛顿相信这‎是由于上帝‎推了一把,并且牛顿晚‎年致力于神‎学研究。

现代科学认‎为宇宙起源‎于大爆炸,那么大爆炸‎也是有原因‎的吧。

所有这些说‎不清的东西‎,都归结为宇‎宙“第一推动力‎”问题。

科学不相信‎上帝,我们不清楚‎“第一推动力‎”问题只是因‎为我们科学‎知识不完善‎。

第一推动一‎定由某种原‎理决定。

这个可以成‎为“第一原理”。

爱因斯坦晚‎年致力与“大统一场理‎论”研究,也是希望找‎到统概一切‎物理定律的‎“第一原理”,可惜,这是当时科‎学水平所不‎能及的。

现在也远没‎有答案。

但是为什么‎称量子力学‎计算为第一‎性原理计算‎?大概是因为‎这种计算能‎够从根本上‎计算出来分‎子结构和物‎质的性质,这样的理论‎很接近于反‎映宇宙本质‎的原理,就称为第一‎原理了。

广义的第一‎原理包括两‎大类,以Hart‎r ee-Fork自‎洽场计算为‎基础的ab‎initi‎o从头算,和密度泛函‎理论(DFT)计算。

第一性原理计算的原理和应用

第一性原理计算的原理和应用

第一性原理计算的原理和应用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和物理化学科学的深入研究,人们发现可以使用计算机模拟复杂的现象和过程,这就是第一性原理计算。

本文将介绍第一性原理计算的原理和应用。

一、第一性原理计算的原理所谓第一性原理计算,是指基于量子力学的原理和公式推导出固体、液体和气体内部物理化学现象的计算方法。

其中最基本的公式是薛定谔方程式:HΨ = EΨ其中H是系统的哈密顿算符,Ψ是波函数,E是系统状态的能量。

这个方程可用来计算电子运动的态函数和能量。

但这个方程式无法直接解出来,因为它涉及到太多的变量。

因此,研究者们发明了一种数值算法,称为密度泛函理论(DFT)。

密度泛函理论中的密度泛函表述的是体系中全部粒子的费米分布函数,它是电子密度的函数。

通过求解密度泛函,就可以推算出化学反应、材料表面的反应、气态中的自由基反应等等。

二、第一性原理计算的应用第一性原理计算是基于量子力学的计算方法,也可以称为第一原理分析计算。

它可以帮助我们理解物理和化学的基本原理,对于材料和化学的设计也有很大帮助。

1、材料设计组成纳米和宏观物质的原子是复杂的物理系统,它们的内部结构和外部特性带有很多未知因素。

第一性原理计算可以让我们更好地理解原子和分子之间的物理作用原理,通过模拟构建物质结构,预测材料的性质,帮助科学家们设计新的材料。

2、化学反应在化学反应中,基本的机理是原子之间的结构、强度和电性互相作用并且相互作用引入新的物质。

为了利用化学反应进行新的合成,我们需要在原子和分子层面上理解化学反应机理。

第一性原理计算可以揭示反应的原则,为我们提供了在计算机上模拟和预测化学反应的能力。

3、超导研究超导指的是电流在特定材料中不受电阻的限制传导。

探索超导的机制和原理,以及发现可以用此技术制造的材料,可以为能源和电子技术领域带来重大发展机会。

第一性原理计算是超导研究中必不可少的工具,可以预测和评估新材料的超导行为。

三、结论第一性原理计算是一种计算复杂物理化学现象的方法。

第一性原理计算方法讲义

第一性原理计算方法讲义

第一性原理计算方法引言前面讲述的有限元和有限差分等数值计算方法中,求解的过程中需要知道一些物理参量,如温度场方程中的热传导系数和浓度场方程中的扩散系数等,这些参量随着材料的不同而改变,需要通过实验或经验来确定,所以这些方法也叫做经验或者半经验方法。

而第一性原理计算方法只需要知道几个基本的物理参量如电子质量、电子的电量、原子的质量、原子的核电荷数、布朗克常数、波尔半径等,而不需要知道那些经验或半经验的参数。

第一性原理计算方法的理论基础是量子力学,即对体系薛定额方程的求解。

量子力学是反映微观粒子运动规律的理论。

量子力学的出现,使得人们对于物质微观结构的认识日益深入。

原则上,量子力学完全可以解释原子之间是如何相互作用从而构成固体的。

量子力学在物理、化学、材料、生物以及许多现代技术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以量子力学为基础而发展起来的固体物理学,使人们搞清了“为什么物质有半导体、导体、绝缘体的区别”等一系列基本问题,引发了通讯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重大变革。

目前,结合高速发展的计算机技术建立起来的计算材料科学已经在材料设计、物性研究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但是固体是具有~1023数量级粒子的多粒子系统,具体应用量子理论时会导致物理方程过于复杂以至于无法求解,所以将量子理论应用于固体系统必须采用一些近似和简化。

绝热近似(Born-Oppenheimei近似)将电子的运动和原子核的运动分开,从而将多粒子系统简化为多电子系统。

Hartree-Fock近似将多电子问题简化为仅与以单电子波函数(分子轨道)为基本变量的单粒子问题。

但是其中波函数的行列式表示使得求解需要非常大的计算量;对于研究分子体系,他可以作为一个很好的出发点,但是不适于研究固态体系。

1964年,Hohenberg和Kohn 提出了严格的密度泛函理论(Density Functional Theory, DFT)。

它建立在非均匀作为基本变量。

1965年,Kohn和Sham 电子气理论基础之上,以粒子数密度()r提出Kohn-Sham方程将复杂的多电子问题及其对应的薛定谔方程转化为相对简单的单电子问题及单电子Kohn-Sham方程。

第一性原理计算判断材料稳定性的几种方法

第一性原理计算判断材料稳定性的几种方法

第一性原理计算判断资料稳固性的几种方法当我们经过一些方法,如:人工设计、机器学习和构造搜寻等,设计出一种新资料的时候,第一需要做的一件事情就是去判断这个资料能否稳固。

假如这个资料不稳固,那么后续的性能剖析就如同海市蜃楼。

所以,判断资料能否稳固是资料设计领域中特别重点的一个环节。

接下来,我们介绍几种经过第一性原理计算判断资料能否稳固的方法。

1.联合能联合能是指原子由自由状态形成化合物所开释的能量,一般默认算出来能量越低越稳固。

关于简单的二元化合物 A m B n( A,B为该化合物中包括的两种元素,m,n 为相应原子在化学式中的数目),其联合能可表示为:此中 E(A m B n )为化学式 A m B n的能量, E(A)和 E(B)分别为自由原子 A和 B的能量, E b越低,越稳定。

2.形成能形成能是指由相应单质合成化合物所开释的能量。

相同,关于二元化合物A m B n,其形成能可表示为:此中 E(A)和E(B)分别为对应单质 A和 B归一化后的能量。

用能量判断某一资料稳固性的时候,选择形成能可能更切合实质。

由于实验合成某一资料的时候,我们一般使用其构成单质进行合成。

假如想进一步判断该资料是处于稳态仍是亚稳态,那么需要用凸包图( convex hull )进行。

如图 1 所示,计算已知稳态 A x B y的形成能,构成凸包图(红色虚线),其横轴为 B在化学式中所占比率,纵轴为形成能。

经过比较观察化合物与红色虚线的相对地点,假如在红色虚线上方则其可能分解(如:图 1 插图中的 D,将分解为 A和B)或处于亚稳态( D的声子谱没有虚频);假如在红色虚线下方(如:图 1 插图中的 C),则该化合物稳固。

图 1:凸包图用于判断亚稳态和稳态 [[1] ] 3.声子谱声子谱是表示构成资料原子的集体振动模式。

假如资料的原胞包括n 个原子,那么声子谱总合有3n 支,此中有 3条声学支, 3n-3 条光学支。

声学支表示原胞的整体振动,光学支表示原胞内原子间的相对振动。

第一性原理计算

第一性原理计算

第一性原理根据原子核和电子互相作用的原理及其基本运动规律,运用量子力学原理,从具体要求出发,经过一些近似处理后直接求解薛定谔方程的算法,习惯上称为第一原理第一性原理通常是跟计算联系在一起的,是指在进行计算的时候除了告诉程序你所使用的原子和他们的位置外,没有其他的实验的,经验的或者半经验的参量,且具有很好的移植性。

作为评价事物的依据,第一性原理和经验参数是两个极端。

第一性原理是某些硬性规定或推演得出的结论,而经验参数则是通过大量实例得出的规律性的数据,这些数据可以来自第一性原理(称为理论统计数据),也可以来自实验(称为实验统计数据)。

但是就某个特定的问题,第一性原理和经验参数没有明显的界限,必须特别界定。

如果某些原理或数据来源于第一性原理,但推演过程中加入了一些假设(这些假设当然是很有说服力的),那么这些原理或数据就称为“半经验的”。

第一性原理,英文First Principle,是一个计算物理或计算化学专业名词,广义的第一性原理计算指的是一切基于量子力学原理的计算。

我们知道物质由分子组成,分子由原子组成,原子由原子核和电子组成。

量子力学计算就是根据原子核和电子的相互作用原理去计算分子结构和分子能量(或离子),然后就能计算物质的各种性质。

从头算(ab initio)是狭义的第一性原理计算,它是指不使用经验参数,只用电子质量,光速,质子中子质量等少数实验数据去做量子计算。

但是这个计算很慢,所以就加入一些经验参数,可以大大加快计算速度,当然也会不可避免的牺牲计算结果精度。

那为什么使用“第一性原理”这个字眼呢?据说这是来源于“第一推动力”这个宗教词汇。

第一推动力是牛顿创立的,因为牛顿第一定律说明了物质在不受外力的作用下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

如果宇宙诞生之初万事万物应该是静止的,后来却都在运动,是怎么动起来的呢?牛顿相信这是由于上帝推了一把,并且牛顿晚年致力于神学研究。

现代科学认为宇宙起源于大爆炸,那么大爆炸也是有原因的吧。

材料科学中的第一性原理计算

材料科学中的第一性原理计算

材料科学中的第一性原理计算第一性原理计算是材料科学研究中一种重要的计算方法。

它是基于量子力学理论和电子结构理论的计算模型,通过求解薛定谔方程,从基本粒子(原子、离子、电子)的特性出发,利用数学方法预测和描述材料的结构、能量、性质等基本信息。

本文将对第一性原理计算的原理、方法和应用进行详细介绍。

第一性原理计算的核心是量子力学。

量子力学是描述微观粒子行为的理论,它认为微观粒子的运动和相互作用需要用波函数描述,而波函数可以通过薛定谔方程求解。

在材料科学中,我们关心的是材料中电子的结构和性质。

通过解薛定谔方程,可以得到材料中电子的轨道分布、能带结构和电子密度等信息,进而预测和研究材料的各种性质。

第一性原理计算分为两个主要步骤:构建模型和求解薛定谔方程。

首先,需要确定材料的晶胞结构,即原子的排列方式和间距。

其次,需要选择合适的计算方法,如密度泛函理论(DFT)等。

DFT是一种基于电子密度的近似方法,它将材料中的电子相互作用简化为一个电子密度函数。

然后,需要选取计算所需的参数,包括平面波基组、能量截断和k点网格等。

最后,通过求解薛定谔方程,可以得到材料中电子的波函数和能量等信息。

第一性原理计算在材料科学中有广泛的应用。

首先,它可以用于材料的结构预测和优化。

通过计算不同原子和离子的结合能、晶格参数和局域构型能等信息,可以预测新材料的结构和稳定性,为材料设计和合成提供指导。

其次,第一性原理计算可以用于研究材料的电子性质。

通过计算材料的能带结构、禁带宽度和电子态密度等信息,可以预测材料的导电性和光学性质。

此外,第一性原理计算还可以用于模拟材料的机械性质、热学性质和磁学性质等。

尽管第一性原理计算有广泛的应用,但其存在一些限制。

首先,求解薛定谔方程是一项复杂且计算量大的任务,需要高性能计算机和大量的计算时间。

其次,第一性原理计算通常采用一些近似方法,如DFT等,会带来一定的误差。

此外,由于计算的复杂性,第一性原理计算通常只能研究小尺寸的体系,难以模拟大尺寸和复杂的材料。

第一性原理计算

第一性原理计算

材料是由大量的原子组成的多体体系,而原子又是由中子和质子所组成的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所组成的。

材料的性能主要由核外电子之间的相互作用所决定。

原则上,如果可以写出构成材料的多体薛定愕方程,并求出该方程的解,就可得到材料的许多基本性质,如电导率、磁有序、振动谱、光学介电函数等。

但是,可以解析求解的系统仅限于氢原子,而由两个氢原子的氢分子和两个电子加两个质子组成的氦原子就己经无法求解了。

Hohenberg和Sham在1964年提出了一个重要的计算思想,证明了电子能量由电子密度决定。

所以就可以通过电子密度得到所有电子结构的信息而无需再处理复杂的多体电子波函数,只用三个空间变量就可描述电子结构,这种方法称为电子密度泛函理论。

按照该理论,粒子的哈密顿量由局域的电子密度决定,由此得到局域密度近似方法,基于该方法的自洽计算被称为第一性原理方法。

基于局域密度泛函的第一性原理方法对于电子基态的计算是非常准确的,与基态相关的电子能带结构、声子谱、结合能等都能用此种方法进行定量的计算。

第一性原理计算方法,例如密度泛函理论(DFT)计算,它将问题归结为对电子密度函数的描述,只需要将各类原子位置和个数作为参数输入计算即可。

它是一种预先定义的方法,它适用于周期表上的所有元素,而且大量的文献证明了它的准确可靠性。

和其他量子力学方法相同,第一性原理计算结果包含所有原子的位置,力场,电子结构(即“电子云”的描述),和体系的能量。

从第一性原理计算得到的基本结果,以及它们随时间演化的规律,我们能推出几乎材料所有的性质。

所以第一原理计算方法己经成为研究固体性质的一种重要的理论方法[20]。

费米能级是指费米子系统在趋于绝对零度时的化学位;但是在半导体物理和电子学领域中,费米能级则经常被当做电子或空穴化学势的代名词。

费米子可以是电子、质子、中子(自旋为半整数的粒子)。

晶体中电子所能具有的能量范围,在物理学中往往形象化地用一条条水平横线表示电子的各个能量值。

第三节第一性原理计算简介

第三节第一性原理计算简介

第一性原理计算简介在物理学中,第一性原理计算或称从头计算是指,基于构建物理学的基础定理,不作任何假设,例如:经验模型和拟合参数,所进行的计算研究。

特别地,在凝聚态物理中,指的是运用薛定愕方程在一定的近似情况下,但不包括拟合实验数据所得到的参数和模型,对物质的电子结构进行计算r 从而得到所研究物质的性质的一种研究方法。

近些年,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其运算能力越来越强大,使得人们可以处理更庞大更繁杂的物质结构体系,同时也使得计算物理成为了现代物理学,尤其是在凝聚态物理领域的一个重要分支。

众所周知,固体是由相对重且带正电的粒子——原子核,以及相对轻且带负电的粒子——电子聚集在一起构成的。

如果有个原子,需要处理的问题是包含有N+ZN(Z 为原子核所含的质子的个数)个粒子的电磁相互作用,是一个多体问题。

另一方面,由于处理的是微观粒子的运动,所以需要运用量子力学来描述其基本的运动规律和相互作用。

对于该系统,精确的多粒子哈密顿量可以写作:i 2i ii 1122R H M ∇=--∑∑Fuuuuuuuuj其中位于為处的原子核的质量为M,.,位于巧处的电子的质量为m 一第一项是原子核的动能算符,第二项是电子的动能算符。

后三项分别是描述电子与原子核,单个电子与其它电子以及单个原子核与其它原子核之间的库伦相互作用。

很显然,直接精确求解(1.64)式几乎是不可能的。

为了在合理的近似条件下得到体系的本征值,需要作不同层次的近似。

1.3.1波恩-奥本海默(Bom-Oppenheimer)近似由于原子核的质量远大于电子质量,所以,原子核的运动速度远小于电子。

因此,可以将原子“冻结”在固定的位置,并假设电子在瞬时与原子核是平衡的。

或者说,只有电子在这个多体问题中是考察对象,原子核仅仅被当作一个带正电的外源场,相对于电子云是外在独立的。

该近似被称为波恩-奥本海默(Bom-Oppenheimer)近似。

原来的多体问题被简化成在原子的静电势下,瓜个带负电的粒子的相互作用。

材料物理学中的多尺度模拟方法

材料物理学中的多尺度模拟方法

材料物理学中的多尺度模拟方法一、介绍材料物理学是研究物质各种性质和变化机制的科学。

多尺度模拟方法是材料物理学研究的基础工具之一,通过不同尺度模拟,可以更深入地理解材料本质和物理机理。

本文将介绍材料物理学中的多尺度模拟方法及其应用。

二、理论基础多尺度模拟方法基于材料的分子结构,将材料分为不同尺度的部分进行模拟。

通常使用的多尺度模拟方法有从第一性原理计算到材料微观结构分析的多层次模拟方法(MLM),分子动力学模拟(MD)、蒙特卡罗模拟(MC)等。

1.第一性原理计算第一性原理计算是通过量子力学基本原理对材料进行计算,不假设任何经验参数,因此对于复杂物质的计算具有很大的优势。

通过计算材料的电子结构、热力学性质、光电材料性质等参数,可以得到材料的理论性能。

同时,第一性原理计算也是多尺度模拟方法的基础,因为材料的宏观性质是由其分子结构和粗大中的作用相互影响的。

2.分子动力学模拟分子动力学模拟是一种基于牛顿运动定律进行的模拟方法,通过对材料组成部分的运动进行模拟来预测材料的行为和稳定性。

分子动力学模拟可以在原子或分子水平上解释材料性能,在材料制备、加工、使用等不同阶段的问题上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3.蒙特卡罗模拟蒙特卡罗模拟是基于随机采样的一种模拟方法,其核心思想是允许材料结构中的离子、分子在空间中运动,通过跳跃式的方法计算材料在温度、压力等条件下的性质变化。

三、应用多尺度模拟方法可以用于材料表面特性、力学性质、热力学性质、化学反应性质等多个领域的研究。

以下是几个应用案例。

1.材料表面特性表面结构影响了材料与其他材料的接触和与环境相互作用的方式。

通过对表面结构进行多尺度模拟,可以理解材料表面的原子结构、表面能、表面反应动力学等性质。

2.力学性质材料的力学性质在制备过程中和使用过程中都起着关键作用。

通过多尺度模拟,可以预测材料在应力场下的弹性和塑性变形、力学失稳的机制等,同时也可以对材料所受到的力进行详细分析,为设计材料提供数据支持。

第一性原理计算

第一性原理计算

第一性原理计算第一性原理计算是一种基于量子力学原理的计算方法,它可以用来模拟和预测原子和分子的性质,如能量、结构和反应动力学等。

这种计算方法不需要任何经验参数,只需输入原子核和电子的质量、电荷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就可以通过求解薛定谔方程来得到系统的基态能量和波函数。

因此,第一性原理计算被认为是最准确的理论计算方法之一。

第一性原理计算的核心是薛定谔方程,它描述了系统的波函数随时间的演化。

通过求解薛定谔方程,可以得到系统的能量本征态和能量本征值,从而得到系统的基态能量和波函数。

然而,由于薛定谔方程的复杂性,直接求解它并不现实。

因此,第一性原理计算通常采用一些近似方法,如密度泛函理论(DFT)和蒙特卡洛方法等。

这些方法可以显著减少计算的复杂度,同时保持较高的准确性。

在实际应用中,第一性原理计算被广泛用于材料科学、催化剂设计、纳米技术和生物物理等领域。

通过计算材料的电子结构和晶格动力学,可以预测材料的力学性质、热学性质和电学性质,从而指导材料的设计和合成。

在催化剂设计中,第一性原理计算可以帮助理解催化剂的活性位点和反应机理,从而设计出更高效的催化剂。

在纳米技术和生物物理领域,第一性原理计算可以用来研究纳米材料和生物分子的结构和性质,为纳米器件和药物设计提供理论指导。

总之,第一性原理计算是一种强大的理论工具,它可以帮助我们深入理解原子和分子的性质,从而指导材料设计、催化剂设计和生物技术的发展。

随着计算机硬件和软件的不断进步,第一性原理计算将在更多领域发挥重要作用,推动科学技术的进步。

第一性原理计算方法

第一性原理计算方法

4 分子轨道计算
4.1 氢原子:从波函数中计算能量 分子自旋轨道可以表达为原子轨道的线性组合。(LCAO)
i
c
1i i
k
为了解决分子轨道计算困难,把分子轨道按某个选定的安全基函数集 合(基组)展开。这样就可以把对分子轨道的变分转化为对展开系数 的变分。Hartree-Fock方程就从一组非线性的积分——微分方程转化为 一组数目有限的代数方程——Hartree-Fock-Roothaan 方程。这组方程 仍然是非线性方程,只能用迭代方法求解,但是比微分方程的求解简 单了。这是一种近似逼近方法。把在选定的有限基组下满足HartreeFock-Roothaan方程的解称为自洽场分子轨道。自洽场分子轨道的极限 精确值就是Hartree-Fock轨道。将分子轨道表达为原子轨道线性组合的 方法称为LCAO-MO方法。 H2低能状态简单的LCAO
1 [1s(1)2 s(2) 1s(2)2s(1)] (1) (2) 2
1 [1s(1)2 s( 2) 1s( 2)2 s(1)] (1) ( 2) 2
1 [1s(1)2s(2) 1s(2)2s(1)][ (1) (2) (2) (1)] 2
3.3 一般的多电子系统和Slater行列式
d d (r1) (r2)[ H1 H 2] (r1) (r2) E d d (r1) (r2) (r1) (r2)
1 2 1 2 1 2 1 2 1 2 1 2
d d (r1) (r 2) H1 (r1) (r 2) d d (r1) (r 2)H 2 (r1) (r 2) E d d (r1) (r 2) (r1) (r 2)
径向分布函数与主量子数的关系

第一性原理计算方法讲义

第一性原理计算方法讲义

第一性原理计算方法引言前面讲述的有限元和有限差分等数值计算方法中,求解的过程中需要知道一些物理参量,如温度场方程中的热传导系数和浓度场方程中的扩散系数等,这些参量随着材料的不同而改变,需要通过实验或经验来确定,所以这些方法也叫做经验或者半经验方法;而第一性原理计算方法只需要知道几个基本的物理参量如电子质量、电子的电量、原子的质量、原子的核电荷数、布朗克常数、波尔半径等,而不需要知道那些经验或半经验的参数;第一性原理计算方法的理论基础是量子力学,即对体系薛定额方程的求解;量子力学是反映微观粒子运动规律的理论;量子力学的出现,使得人们对于物质微观结构的认识日益深入;原则上,量子力学完全可以解释原子之间是如何相互作用从而构成固体的;量子力学在物理、化学、材料、生物以及许多现代技术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以量子力学为基础而发展起来的固体物理学,使人们搞清了“为什么物质有半导体、导体、绝缘体的区别”等一系列基本问题,引发了通讯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重大变革;目前,结合高速发展的计算机技术建立起来的计算材料科学已经在材料设计、物性研究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是固体是具有~1023数量级粒子的多粒子系统,具体应用量子理论时会导致物理方程过于复杂以至于无法求解,所以将量子理论应用于固体系统必须采用一些近似和简化;绝热近似Born-Oppenheimei近似将电子的运动和原子核的运动分开,从而将多粒子系统简化为多电子系统;Hartree-Fock近似将多电子问题简化为仅与以单电子波函数分子轨道为基本变量的单粒子问题;但是其中波函数的行列式表示使得求解需要非常大的计算量;对于研究分子体系,他可以作为一个很好的出发点,但是不适于研究固态体系;1964年,Hohenberg和Kohn提出了严格的密度泛函理论Density Functional Theory, DFT;它作为基本变量;1965年,Kohn和建立在非均匀电子气理论基础之上,以粒子数密度()rSham提出Kohn-Sham方程将复杂的多电子问题及其对应的薛定谔方程转化为相对简单的单电子问题及单电子Kohn-Sham方程;将精确的密度泛函理论应用到实际,需要对电子间的交换关联作用进行近似;局域密度近似LDA、广义梯度近似GGA等的提出,以及以密度泛函理论为基础的计算方法赝势方法、全电子线形缀加平面波方法FLAPW等的提出,使得密度泛函理论在化学和固体物理中的电子结构计算取得了广泛的应用,从而使得固体材料的研究取得长足的进步;第一性原理计算方法的应用1、体系的能量;进行第一性原理计算前,首先需要确定体系模型,即模型的晶胞和晶胞中原子的坐标;对于晶体具有周期对称性,具有三个基矢方向和基矢大小晶格常数;由于理论计算确定的平衡晶格常数和实验值有所差别,建立模型前需要确定平衡晶格常数;晶格常数的确定采用如下步骤:通过改变三个基矢的大小,改变单胞的体积81-119%;通过第一性原理计算可以得到具有不同体积的模型的能量;通过拟合Murnaghan 方程,得到晶体的晶格常数以及单胞的能量:其中,0V 为基态平衡体积,00()E V 为基态下体系的结合能相对于对应孤立原子能量;V 为原胞体积,0B 为体模量,'0B 为体模量对压强的导数;如课件中图形所示,可以确定在一定体积下体系的能量达到极小值,即体系的基态能量,所对应的体积为体系的平衡体积,进而可以得到模型三个基矢的大小确定晶体的平衡晶格常数;这里需要指出的是不同的第一性原理计算方法给出的能量,代表的物理意义不同,但是本质上都可以反应体系的稳定性;如总能指构成体系的原子孤立时的能量减去原子成键放出的能量;结合能是以孤立原子的能量为零点,体系具有的总能,即原子构成晶体时放出的能量;在上面求得的晶格常数的基础上,根据要研究的物理问题,确定体系中包含原子数目的多少,建立第一性原理计算模型;第一性原理计算的模型通常选取一个或几个单胞超单胞作为模型,选取的模型具有三个基矢方向,应保证沿着三个基矢方向平移可以构成无限大的晶体;第一性原理计算输入的原子坐标有两种坐标形式,一种是笛卡尔坐标Cartesian coordinates,一种是分数坐标fractional coordinates;如对于Ni3Al 高温合金,具有如图所示的晶体结构,铝原子位于立方体的顶点,镍原子位于立方体的面心位置;如果取一个单胞作为研究模型,则三个基矢1a ,2a ,3a 分别为a , 0 , 00, a , 00, 0, a ,其中a 为体系的晶格常数;单胞中包含四个不等价原子:三个Ni 和一个Al;采用笛卡尔坐标四个原子的坐标可表示为0,0,0,a /2, a /2, 0,a /2, 0 , a /2,0, a /2, a /2;如果采用分数坐标表示为0,0,0,1/2, 1/2, 0,1/2, 0 , 1/2,0, 1/2, 1/2;迪卡尔坐标x,y,z 和分数坐标a,b,c 之间关系为1a ·a+1a ·b+1a ·c=x, y, z,其中a,b,c 为一个原子的三个分数坐标,x,y,z 为该原子的笛卡尔坐标;图中所示各点表示将晶格常数的大小a 取不同值时得到的单胞体积作为横轴,而纵轴表示对应体积下将原子坐标输入进行第一性原理计算求得的体系能量;拟合后得到Ni3Al 的平衡基矢大小以及体系能量;对于研究合金中的掺杂问题,由于掺杂元素的量很少,所以建立的模型需要取多个单胞超晶胞;随着模型中原子数目的增加,第一性原理计算方法的计算量指数增加,对于掺杂量很低的情况,如%,需要模型中至少取1000个原子来和实际相符合,这超出了第一性原理计算在目前的计算机上的计算能力100原子左右,所以建立模型时需要考虑能够反映要研究的实际问题就可以;假设一个超单胞中只存在一个掺杂原子,这样相邻两个超晶胞中掺杂原子的间距为超晶胞的基矢大小;一般两个原子之间相隔三到四个原子层,原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就可以认为非常小了;所以选取八个单胞构成的超单胞就可以基本反应掺杂量很低的掺杂问题了;将建立好的模型,进行第一性原理计算可以得到体系的总量,对总能进行变换可以定义体系的内聚能、形成能以及择优占位能,进而可以对掺杂是否有利于形成,形成掺杂后对体系稳定的影响而进行分析,如课件中所列;内聚能:体系的总能减去所有原子孤立时的能量,即由于原子之间的相互作用而放出能量,从而内聚能为负值,越小表示形成的体系越稳定;通过和没有掺杂体系的内聚能相比较可以看出掺杂元素对体系稳定性的影响;形成能:体系的总能减去体系中各自元素对应的晶体中原子的能量;形成能可表示各种金属组成合金的能力;另外通过比较掺杂原子替代合金中不同元素原子时体系的形成能可以得到掺杂原子倾向位于合金的什么位置,这个差值就可以定义为择优占据能;这里需要强调,各种能量是根据要研究的具体问题来定义的,比如我们要就掺杂原子倾向于位于合金的什么位置,使用总能是不能得到,因为超单胞模型中各种原子的数目不相同,而每种原子的能量是不一样的,没有可比性,所以定义了择优占位能;2、电荷密度电荷密度就是晶体中电子密度的分布;通过电荷密度可以知道晶体中原子间的成键状态,如金属键、共价键、离子健、van der Waals 键和氢键;为了更好的表示原子形成晶体后原子间的电荷转移和成键情况,引入差分电荷密度,即两个体系中电荷密度的差值;这两个体系应该具有相同的超单胞,超单胞中原子类型可以不一样,而原子位置要基本一致,如课件中所示,用Ni3Al 中一个Ni 被掺杂元素替代时体系的电荷密度减去没有掺杂的Ni3Al 的电荷密度,而得到差分电荷密度,通过图形可以清楚地看出由于掺杂元素的存在导致的电子分布状态的改变;再如,我们可以将Ni3Al 晶体的电荷密度减去Ni 和Al 原子放在超单胞相同位置时孤立Ni 和Al 原子的电荷密度,可以得到Ni3Al 中Ni 和Al 原子成键过程中电子密度分布的变化,从而更好的观察原子之间的成键情况;所以差分电荷密度相当于一个体系的电荷密度相对于另一个体系的电荷密度改变,目的是为了更好的研究体系中的成键状态;3、能带能带理论是目前研究固体中电子运动的一个主要理论基础;是在用量子力学研究金属电导理论的过程中开始发展起来的;最初的成就在于定性地阐明了晶体中电子运动的普遍性的特点,例如固体为什么会有导体、非导体的区别,晶体中电子的平均自由程为什么会远大于原子的间距等;在半导体技术上,能带论提供了分析半导体理论问题的基础,有利的推动了半导体技术的发展;能带理论是一个近似的理论;在固体中存在大量的电子,他们的运动是相互关联的,每个电子的运动都要受其他电子运动的牵连;价电子是人们最关心的;在原子结合成固体的过程中价电子的运动状态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而内层电子的变化比较小,可以把原子核和内层电子近似看成是一个离子实,价电子可以看成在一个等效势场中运动;能带理论的出发点是固体中的电子不再束缚于个别原子,而是在整个固体内运动,称为共有化电子;电子的能量状态从处于一个电子能级变到在一个能量范围内都会存在;我们下面从对自由电子的能量讨论,得出能带的表示方法;自由电子的能量动能2/2k E E p m ,根据德布罗依波长与动量关系:/p h k ,其中h 为普朗克常量,为/2h ,2/k成为波数或波矢;所以电子能量可表示为22/2E k m ,即电子能量为波矢k 的函数,如课件中图形所示;我们讨论固体中电子的能量通常是在k 空间倒空间内进行的;对于晶体具有周期对称性,其对应的倒空间也具有周期对称性,对于一维的情况,实空间的周期为a,则倒空间的周期为2/a ,定义第一个周期/a ,/a 为第一布里渊区;则电子能量在实空间分布的随晶体的周期对称性变化;转化到k 空间,电子能量随倒空间的周期对称性发生变化,即电子能量在第一布里渊区随k 的变化在整个k 空间中周期性重复;因此可以得到课件中能量随k 变化的图形,相当于自由电子的能带经过周期性势场调制后的结果;所以我们讨论能带只需要考虑电子能量在第一布里渊区随k 的变化关系就可以;由于计算所取晶体超单胞形状的不同会导致第一布里渊形状的变化,以及晶体中原子化合状态的不同导致电子所受到的周期性势场不同,所以电子能量随k的变化关系在不同的晶体中是不同的,即不同的晶体具有不同的能带结构,从而反映出不同的物理性质; 4、电子状态密度由前面的讨论可知晶体中电子能量状态可以取一定的能量范围,在此能量范围内在不同的能量区间电子能量状态的多少或填充这些能量状态的电子数目是不一样的;电子状态密度反映了这个不同,即在一能量区间内电子状态数目的多少,/d dE,d为在dE 能量区间内电子能量状态的数目;通过对体系电子状态密度的分析可以得到晶体中原子间的电子杂化情况;附:第一性原理计算方法的基本原理第一性原理计算方法的建立是基于对量子力学薛定鄂方程的求解,定态薛定鄂方程为:22[](,,)(,,)2V x y z E x y z m ,其中(,,)x y z 为粒子的波函数, 2(,,)x y z 为波的强度,反映了粒子出现在x,y,z 的概率,即概率密度;V 为晶体中粒子受到的势场,E 为体系的能量;22ˆH=2V m 为体系的哈密顿量,即能量算符; 例:氢原子的薛定鄂方程及其基态解; 考虑到氢原子核外电子受核吸引的势能为:204e V r 则氢原子体系的哈密顿算符是:222024e H m r氢原子的薛定鄂方程的直角坐标系的表达式为:将薛定鄂方程从直角坐标变换到球坐标,其结果为: 由于氢原子核电场是求对称的,故方程解是球对称的,即:0;0在这种条件下,氢原子的薛定鄂方程简化为: 这是一个系数含变量的二阶齐次微分方程,考虑到电子在无穷远处的几率2()r 为零,以及在整个空间的几率为1,可以确定方程的解12r r C e C e 中的C1和C2,得到3r e ;为了求解常数,代入简化的薛定鄂方程可得:2222022204mE me r r ,所以2220mE,2202204me 可以得到:220014me ,0为玻尔半径; 422013.632me E eV ;0/301r e ;通过上面对氢原子中电子的薛定鄂方程的求解,一方面我们了解了如何求解薛定鄂方程,加深对波函数、本征能量等概念的理解;一方面我们也可以理解解析求解薛定鄂方程困难;对于氢原子内部只有一个电子,并且上面的例子中我们只求解了基态能级;对于晶体由电子和原子核组成,电子和原子核都是运动的,因此体系的能量为电子能量、原子核能量和电子和原子核的相互作用能;所以哈密顿量可以表示成三部分,如课件中所列;这是每个粒子有三个坐标,即三个变量,这时对薛定鄂方程进行解析求解显然是不现实的;为了求解薛定鄂方程,人们提出了一系列的近似和方法,下面将简要论述;1、绝热近似在固体体系中,由于原子核的质量是电子质量的103 ~105倍,所以体系中电子的运动速度比原子核快得多;可以认为,当核发生一个微小扰动时,迅速运动的电子可瞬时调整,达到新的平衡;因而在求解电子问题时,可近似认为原子核固定在给定的位置,这就是所谓的绝热近似Born-Oppenheimer 近似;因此可以认为原子核是固定在给定位置,将原子核的坐标作为参数,而不是变量,这样可以将薛定鄂方程简化为课件中所列的形式;这样将方程中的变量数目大大减少,同时体系哈密顿量的形式也得到简化;2、单电子近似经过绝热近似得到的多电子体系的薛定谔方程中,由于哈密顿量中包含多体相互作用项第二项,该项不能分离变量,因而方程难以直接解析求解;为了求解多电子薛定谔方程,需要引入单电子近似:对于含有N 个电子的多体系统,假设每个电子都近似的看成是在原子核及其他N -1个电子所形成的平均势场中运动;这样就将多体问题简化成了多个单体问题;若第i 个电子的波函数为()i i r 已包含电子的自旋,则N 电子体系的波函数可由N 个电子所占据的轨道波函数的乘积来构成,即Hartree 波函数;化简后得到单电子满足的薛定鄂方程;方程中()i V r 为平均势场,即离子实的晶格周期势和体系中所有电子产生的平均库仑势;例:分子轨道法计算氢分子的结合能所谓分子轨道法就是多原子形成分子后,电子不再属于单个原子,也就是说电子不再在原来的原子轨道上运动,而是在新的分子轨道上运动;以氢分子为例,设想氢分子的氢原子a 和氢原子b,当它们是自由原子时,各自一个价电子,归一化的波函数分别用:a ψ,b ψ氢分子实际是个四体问题:当两个原子相互靠近,波函数交叠,形成氢分子,这时每个电子均为a 原子和b 原子共有,哈密顿量为:222212121212ˆH=22a a b b V V V V V m m ,其中下脚标1、2分别表示两个电子;这里考虑了绝热近似,即原子核认为是静止的;忽略电子与电子之间的相互左右12V ,上式可以分解为两部分:考虑Hatree 近似:111111ˆH (r )=E (r ),其中221111121ˆH =22a b V V V m ,这是单电子波动方程,他的解11(r )称为分子轨道;分子轨道的波函数可以选原子波函数的线性组合,分子轨道波函数应有如下形式:+(r)=C [(r)+(r)]a b ,(r)=C [(r)-(r)]a b ,+C 、C 为归一化系数;由*ˆ(r)H (r)E dr ,可以得到体系中电子能量,加上原子核间的相互作用能,即得到分子的总能;减去两个孤立氢原子的能量即得到氢分子的结合能;考虑到电子是Fermi 子,其波函数应满足反对称条件,即Pauli 不相容原理,这样就可以将体系的波函数写成Slater 行列式;化简后得到Hartree-Fock 方程;等式左边最后一项是交换作用势,需要通过自洽求解;Hartree-Fock 近似的重要意义是提出了平均场和单电子近似的概念,在求解过程中利用迭代自洽求解;这对于以后计算物理的发展起到了深远的影响;但是由于Hartree-Fock 近似本身仅仅考虑了多体系统中的交换能,而忽略了相关能修正,所以他不能作为具有相互作用的多电子体系采用单电子近似的严格理论依据;单电子近似的近代理论基础是在密度泛函理论基础上发展起来;自洽求解流程图如课件中所示;3、密度泛函理论1Hohenberg-Kohn 定理密度泛函理论的基本物理思想是体系的基态物理性质可以仅仅通过电子密度()r ρ来确定;由量子力学知道,由哈密顿ˆH描述的电子体系的基态能量和基态波函数都可由能量泛函ˆ[]E H ψ=ψψψψ取最小值来决定;而对于N 电子体系,外部势能()V r 完全确定了哈密顿ˆH,因此N 和()V r 决定了体系基态的所有性质; 所以,当总粒子数N 不变时,多电子体系的基态能量是基态密度的唯一泛函;接下来就是如何对能量泛函E[]ρ作变分处理,并将多体问题严格转化为单电子问题;2Kohn-Sham 方程电子的能量可以表示为:有相互作用粒子系统的动能泛函,外场对电子的作用,电子间库仑排斥作用即Hartree 项,电子间的交换关联作用,也是()r ρ的泛函;Kohn-Sham 单电子方程:这里,电荷密度用单电子波函数表示:单电子有效势为:Kohn-Sham 方程的基本思想就是用无相互作用粒子模型代替有相互作用粒子哈密顿量中的相应项,而将有相互作用粒子的全部复杂性归入交换关联相互作用泛函中去,从而导出了单电子Kohn-Sham 方程;Kohn-Sham 方程在密度泛函理论的框架内是严格的,但是交换关联能泛函[()]xc E r ρ的具体形式未知,实际中需要对其进行近似;3局域密度近似Local Density Approximation,LDA;它是处理交换关联泛函的一个简单可行的近似,由Kohn 和Sham 提出,目前得到了非常广泛的应用;其基本想法是:利用均匀电子气的密度()r ρ 来得到非均匀电子气的交换关联泛函;局域密度近似下,[()]xc E r ρ表示为:其中[()]xc r ερ是密度为()r ρ的均匀电子气的每个粒子的交换关联能;LDA 适用于()r ρ在局域Fermi 波长F λ和Thomas-Fermi 波长TF λ尺度上变化缓慢的体系80;在实际电子体系中,在局域Fermi 波长和屏蔽长度的尺度上,电子密度并不是缓慢变化的;但对于原子、分子和固体的许多基态性质,包括键长、键角,LDA 计算仍然给出了非常有用的结果;4、超晶胞技术固体物理中所研究的体系通常具有空间平移对称性,一般可以采用周期性边界条件的倒易空间能带方法进行处理;第一原理赝势平面波方法Pseudopotential Plane Wave 就是这类计算方法中的一种,它是非常高效的ab initio 量子力学计算方法,已经被广泛应用于研究各种材料的晶体结构和电子结构性质;第一原理赝势方法是以平面波作为基函数,通过构造超原胞,进行第一原理电子结构计算的方法;1Bloch 定理Bloch 定理指出:在具有空间平移对称性的固体体系中,体系的电子波函数可以写成:()()ik r i i r e f r φ⋅=这里()i f r 是与原胞周期性有关的部分,满足如下关系:其中R 是体系的晶格格矢;()i f r 可以用倒格矢作为波矢的平面波进行展开:这里倒格矢G 由晶体的格矢R 定义如下:2G R m π⋅=,m 为整数;因此,每一个电子波函数都可以用平面波展开:在倒格矢G 取到无穷大时,{}ik r e ⋅构成一组完备基,因此单电子波函数按照公式2-32可以精确展开;但是在实际工作中,显然不可能将G 取到无穷大,必须设定一个截断能量,使得2/2cut k G E +<,从而决定计算中所用的平面波基组的维数;在实际的计算中,需要对截断能量的选取进行测试; 2k 点采样在赝势平面波方法中,由于周期性体系边界条件的约束,每个k 点只能占据有限数目的电子态;所有这些k 点的占据态都对体系的总能有一定的贡献;所以体系总能的计算以及电子密度的构建需要在布里渊区内对波矢k 求积分;由于被积函数在倒空间内也是周期性的,所以可以只对不可约布里渊区中的k 点进行计算;在实际中,由于那些相距非常近的k 点的波函数几乎相同,因而有可能用单个k 点的波函数来代表k 空间一个区域的波函数;这样,只需要计算有限的k 点上的电子态就能计算体系的总能;3Kohn-Sham 方程的平面波表示将2-32代入2-17并对r 积分,可得到下面的久期方程:可见当采用平面波作为基组时,Kohn-Sham 方程具有一个相当简单的形式;在这种形式里,左边第一项为动能项是对角化的,第二项(')KS V G G -为实空间中相应势函数的Fourier 变换;通过对角化方程左边的哈密顿矩阵可以得到体系的本征能级和本征矢; 方程中哈密顿矩阵的维数依赖于截断能量21/2c +k G ;对于固体体系,芯电子通常不参与成键,有效质量大;在固体能带中,芯态能级构成非常狭窄的、几乎无色散的能带,可以与价态本征谱明显区分;当轨道同时包含价电子和芯电子时,为了使平面波法能够用于波函数的计算,它必须反映波函数的上述两种特征;但是在平面波法中要求的波函数在离子实区的振荡特征,必须在平面波展开中有较多的短波成分,这时矩阵维数将变得很大,求解变得十分困难;另外,计算位于深能级的被填满的芯态代价昂贵且在动量空间收敛很慢;根据芯电子几乎不参与成键这一特性,在计算中引入原子赝势,可以在不损失精度的前提下比较好的解决上述问题;5、赝势赝势Pseudopotential 方法是第一原理计算中非常重要的方法,它的核心思想是将芯电子效应用原子赝势代替,使得Kohn-Sham 方程仅需考虑求解价电子波函数;这样,赝波函数要比全电子波函数简单而平滑,节点数大为减少,计算量因而大大降低;。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Ea =
e2 4π 2ε 0 a 0
= 4.35981 × 10 −18 J
1.3 薛定额方程的精确的解
只有一部分的薛定额方程可以精确求解, 箱体中粒子,简谐振子,环中粒子 共同特点是必须对可能的解加入限制条件(常称为边界条件). 在无限高势垒中的粒子波函数在边界处必须为0 环中的粒子必须具有2π的周期性 波函数的解的特点: 正交
针对实际材料体系和所研究的问题不依赖实验数据 及经验公式,完全由最基本的物理定律出发。 对材料科学研究而言,第一原理,是量子力学。用 完备的形式理论体系—统一理论—解释和预测不同科 学领域的实验结果。量子力学的“第一原理” (First Principle) 计算(从头算)只采用几个基本物理常数 而不依赖任何经验参数即可正确预测微观体系的状态 和性质。
1 2 1 2 1 2 1 2 1 2 1 2
∫∫ dτ dτ φ ( r1)φ ( r 2 ) H 1φ ( r1)φ ( r 2 ) + ∫∫ dτ dτ φ ( r1)φ ( r 2 ) H 2φ ( r1)φ ( r 2 ) = E ∫∫ d τ d τ φ ( r1)φ ( r 2 )φ ( r1)φ ( r 2 )
低能状态下可以接受的函数
1s (1)1s (2)[α (1) β (2) − α (2) β (1)]
1s(1)α (1) 1s(1) β (1) 1s( 2)α ( 2 ) 1s( 2 ) β ( 2)
两个自旋轨道
χ1 = 1s(1)α (1) χ 2 = 1s(1)β (1)
行列式是描述允许的多电子波函数符合反对称性条件的最方便的方法 n个电子具有自旋轨道χ1,…χn,每一轨道为一空间函数与自旋函数的乘积
线性组合
1 [1s(1)2s (2) + 1s(2)2s (1)] 2
1 [1s (1)2s (2) − 1s(2)2s (1)] 2
1s(1)1s(2)
对称
反对称
对称
电子的自旋
α(1)α(2) β(1)β(2)
对称 对称 对称 反对称
α(1),α(2),β(1),β(2)
1 [α (1) β ( 2) + α ( 2) β (1)] 2
1.1算符
量子值,如能量,位置,动量都可以用算符来得到。 能量算符-哈密顿算符
E=
ψ * Hψdτ ∫ ψ *ψdτ ∫
•哈密顿算符由势能和动能两部分组成 h2 2 − ∇ 动能算符 2m 势能算符
Ze 2 V =− 4πε 0 r
沿x轴的动量算符
h ∂ i ∂x
h ∂ ψ dτ i ∂x ψ *ψdτ ∫
第一性原理计算
基本概念
利用自洽场法求解薛定额方程,得到系统的各种性质 根据量子力学基本原理最大限度对问题进行非经验处理 输入普朗克常数,电子电量,电子质量,光速等基本物理常数 分子团簇、晶体表面、体材料,各种原子、分子体 计算与电子结构有关的物理、化学以及力学性能
发展简况
量子化学从头计算方法仅仅利用 Planck 常量、电子质 量、电量三个基本物理常数以及元素的原子序数,不再借助 于任何经验参数,计算体系全部电子的分子积分,求解 Schrodinger 方程。一般所说的量子化学从头计算是建立在 三个基本近似基础上的计算方法,对于三个基本近似进行各 种校正的计算方法是高级从头计算。从头计算法中的三个基 本近似为:
3.3 一般的多电子系统和Slater行列式
• 系统具有N个电子,并且具有反对称性
ψ (1,2,3,L N ) = χ1 (1) χ1 (2)L χ1 ( N )
这种形式的波函数称为Hartree方程 • 系统的能量等于单个电子自旋轨道能量的和 • 在空间某一特殊点找到一个电子的几率并不依赖于在空间中一点 找到其他电子的几率 • 不符合反对称性原则 • 电子的运动时关联的
径向函数部分
1/ 2
2 Z 3 ( n − l − 1)! Rnl ( r ) = − ( ) na 0 2n[( n + l )! ]3
exp( − ) ρ l L2 l++11 ( ρ ) n 2
ρ
ρ = 2 Zr / na0
L2 l++11 ( ρ ) n
•a0为波尔半径 •方括号内为标准化因子 Laguerre多项式 轨道系数,ξ=z/n
这个量的期望值
px =
ψ* ∫
1.2 原子单位
1单位电荷=电子的绝对电量,e的绝对值=1.60219×10-19C
1质量单位=电子的绝对质量,910593×10-31kg
e2 a0 = = 5.29177 × 10 −11 m 4π 2 me e 2
1单位长度=波尔半径, 1单位能量=1Hartree
h2 2 Ze 2 h2 2 Ze 2 ∇1 − −− ∇2 − − ψ ( r1, r 2) = Eψ ( r1, r 2) 4πε 0 r1 2m 4πε 0 r2 2m
{H 1 + H 2}ψ ( r1, r 2 ) = Eψ ( r1, r 2 )
波函数可以写为两个单电子波函数乘积的形式,
1 [α (1)β ( 2) − α (2)β (1)] 2
电子交换的时候必须是反对称 联合一个对称空间函数和反对称的自旋函数 反对称的空间函数以及对称的自旋函数 氦原子基态第一激发态的可取函数形式
1 1s(1)1s (2)[α (1) β (2) − α (2) β (1)] 2
1 [1s(1)2 s( 2) + 1s( 2)2 s(1)][α (1) β ( 2) − α ( 2) β (1)] 2
n 1 2 2 3 3 3
l 0 0 1 0
1
Rnl(r) 2ξ3/2exp(-ξr) 2ξ3/2(1-ξr)exp(-ξr) (4/3)1/2ξ5/2rexp(-ξr)
(2/3)1/2ξ3/2(36ξr+2ξ2r2)exp(-ξr) (8/9)1/2ξ5/2(2-ξr)rexp(-ξr)
2
(8/45)1/2ξ7/2r2exp(-ξr)
电子是不可区分的 交换一对电子,电子密度的分布保持不变 反对称性 电子互换的时候,波函数改变符号
3.1 Born-Oppenheime近似
原子核的质量远远大于电子的质量 根据原子核的运动,电子可以瞬时进行调整 电子从核子的运动中分离开来
ψtot=ψ(电子) ψ(核子)
3.2 氦原子
假设:赝原子,两个电子与核相互作用,电子之间不存在相互作用
氦原子的第一激发态1s22s2
1s(1)α (1) 2 s(1)α (1) = 1s(1)α (1)2 s( 2 )α ( 2) − 1s( 2)α ( 2 )2 s(1)α (1) 1s( 2 )α ( 2) 2 s( 2)α ( 2 )
c)轨道近似(又叫单电子近似,由 Hartree 提出)轨道一词
是从经典力学中借用来的概念,在量子化学中指单电子波函 数,原子的单电子波函数称为原子轨道,分子的单电子波函 数称为分子轨道。轨道近似是把 N个电子体系的总波函数写 成 N 个单电子函数的乘积:
ψ(χ1, χ2 ,..., χN ) =ψ1(χ1) ψ2 (χ2 )... ψN (χN )
a)非相对论近似 认为电子质量等于其静止质量,即 me (电子质量)=me,0(静止质),并认为光速接近无穷大。
b)Born-Oppenheimer 近似(也叫绝热近似)即将核运动和电 子运动分离开来处理。由于原子核质量一般比电子的质量约 大 103~105 倍,分子中核的运动比电子的运动要慢近千倍。 因此在电子运动时,可以把核近似看作不动。
1量子力学基础
单个粒子时间有关的薛定额方程
∂2 ∂2 ∂ψ ( r , t ) h2 ∂ 2 {− ( 2 + 2 + 2 ) + V }ψ ( r, t ) = ih 2 m ∂x ∂y ∂z ∂t
外加势场不依赖于时间t
ψ ( r, t ) = ϕ ( r )T (t )
h2 2 ∇ + V ψ ( r ) = Eψ ( r ) − 2m
m
连带Legendre多项式
轨道的普通图形表示
3 多电子原子和分子
多电子原子和分子的薛定额方程求解复杂化 薛定额方程不能精确求解 电子自旋 和-h/2π 量子数s 波函数可以取多种形式
1/2和-1/2 自旋角动量z轴的投影+h/2π
电子波函数为依靠于空间坐标的空间函数和依赖于自旋的自旋函 数乘积 空间函数描述了电子密度在空间的分布; 自旋部分定义了电子的自旋部分,分别为αβ α(1/2)=1, α(-1/2)=0,β(1/2)=0, β(-1/2)=1
ψ ( r1, r 2 ) = φ1( r1)φ 2( r 2 ) = Eψ ( r1, r 2 )
{H 1 + H 2}φ1( r1)φ 2( r2) = Eφ1( r1)φ 2( r2)
两边乘以φ1φ2,对整个空间积分有
∫∫dτ dτ φ (r1)φ (r2)[H1+ H2]φ (r1)φ (r2) = E∫∫dτ dτ φ (r1)φ (r2)φ (r1)φ (r2)
χ1 (1)
1 ψ= N!
χ 2 (1)
χ N (1)
χ1 ( N )
χN (N )
为Slater行列式 交换行列式的任意两行,相当于交换两个电子。改变了行列式的 符号,即相当于满足了反对称性的要求 如果行列式的两行是相同的,或者说同一轨道上具有两个电子, 行列式变为0。这符合了Pauli原则 电子交换奇数次,波函数改变符号;电子交换偶数次,最后仍得 到原来的波函数。 任意一列加到另一列上,而不改变行列式的值。这意味着自旋轨 道并不是唯一的。其他的线性组合也具有相同的能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