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绘建筑表现图透视画法
建筑表现技法一点透视
建筑表现技法之一点透视班级:姓名:学号:指导老师:一点透视的画法手绘效果图技法在古老的建筑学发展史上,文艺复兴时期的建筑师是全才,他们把设计与表现溶为一体。
随着现代建筑业的发展,社会需要精致性设计,从某种意义上,它需要的是精细的分工、各自发挥所长的就业模式,西方工业化国家早已经这样做了。
作为一名从事绘制室内效果图的技术人员,首先,应具有一定的建筑学知识。
因为只有充分理解建筑设计的构思和意境方能着手进行室内设计效果图表现。
同时,室内设计效果图的表现应严格符合建筑结构的逻辑性、空间形体的严密性和尺度比例的准确性。
其次、必须具备一定的艺术修养和绘画基础。
一个从事室内设计效果图的设计和绘制人员,其素描和色彩的功底深浅将直接影响表现图的水准高低。
因其室内的尺度与人体更为接近,光照形式也较室外建筑复杂多变,所以对室内景物的表现就更为细致入微,光影的处理和质感的体现都达到了相当的难度。
因此,一定的绘画功底是必不可少的。
第三,具有娴熟的表现图技法。
因为具备了一定的室内装修知识和相当的绘画基础,不等于就能创作出优良的表现图。
其原因就是,建筑表现图的表现虽然同一般绘画有不少相通之处,但也有许多自身的特点。
相对于纯绘画而言室内设计效果图更注重程式化的表现技法、它有许多严格的制约和要求,更多的强调共性而非个性表现,作画步骤也十分理性化和公式化。
所以,若不熟练掌握室内设计效果图的一些基本原理和表现方法,即使具有相当的绘画能力,有时也不知如何着手,既快又好的画出具有征服力的室内设计效果图。
一张优秀的室内设计效果图,必须是设计与表现设计师与画师共同创造的结晶。
只有先诞生高品质的设计原型,再加上优秀建筑画师的表现,才能产生真正具有审美价值的建筑表现图。
反之,二者缺一,就很难出现高质量的画面效果。
素描时,大多是以对三个面所进行的观察方法来决定立方体的表现。
另外,利用面与面的分界线所造成的角度,也能暗示出物体的深度,这就涉及到透视规律。
建筑知识-建筑手绘图不好?透视教学策略在这里
建筑手绘图不好?透视教学策略在这里透视是建筑手绘的核心问题,给建筑手绘实践带来了很大的隐患。
许多建筑、景观和室内设计师线条优美,层次加深。
然而,由于建筑透视错误,他们永远无法进入手绘的正确轨迹,这.建筑手绘的核心问题是透视,这给建筑手绘的实践带来了很大的隐患。
许多建筑、景观和室内设计师线条优美,层次加深。
但是由于建筑透视错误,他们始终无法进入手绘的正确轨迹,这是一种严重的伤害。
我们必须下大力气去对待它,正确理解透视理论,逐步汲取经验,走出困境,才能做出积极的结果。
构图透视原理1.透视概念当人们通过画面观察一个物体时,观察者的视线与画面相交形成的图形就是透视图。
由于透视图符合人们对实际物体的视觉印象,因此它是建筑师表达他们对所设计的建筑和空间的感受的最有效的方式,并且很容易传达他们对空间和物体的理解。
2.透视的基本原理和术语(1)基面GP:建筑形态所在的地平面。
(2)图片PP:人与物之间的假想平面,透视图所在的平面。
(3)基线GL:图片与基面的交线。
(4)视点EP:投影中心,相当于人眼。
(5)站点SP:视点EP在基面上的正投影,相当于人类站的位置。
(6)视地平线HL:穿过视点的水平面与画面的交点。
3.透视和速写在建筑表达中,由于学生对几何作图的透视感觉过于复杂,放弃了方法,直接凭感觉画,但这种透视容易走样。
本文介绍了一种快速准确的绘图技术。
a、确定要绘制的透视图的大致范围。
b、在稍低的位置画一个视地平线。
c、确定消失点,对于两点透视,消失点位置在画面之外。
d、确定建筑高度,画一条垂直线,连接各个消失点,基本就形成了大体的区块。
e、最后观察身体块在画面中的位置是否合适、平衡,否则调整视地平线、真高线、消失点的位置。
【秘诀】建议在徒手表现中,离视地平线的透视线越近,透视角度越小,画的稍微平一点,尤其是视地平线以下的透视线要“宁平不斜”,这样看起来透视会比较稳定准确。
一旦这些透视线的角度超过了正确的角度,透视就不准确了,建筑的正面就会有外翻的感觉。
建筑快题透视画法
如何把握好透视基础——汉恩动画提供1.1透视原理透视学是绘画透视技法理论的统称。
是卡通艺术的基础技法之一。
通过透明的平面观察研究所看到的物体的形态。
亦可将其设想成是通过透明的二维平面来表现、观察、研究三维空间物体的形态。
透视现象——由于距离和位置不同,物体的形态发生改变,产生近大远小,近宽远窄的现象将这种现象用几何作图方法准确的表现出来——透视图透视规律为我们提供了一种增加空间纵深感的方法,能更逼真地表现物体的空间体积。
a.透视的基本概念视点视平线距点地平线消失点视域b.镜头画面透视——在影视动画中,人眼的视点转变成为摄像机镜头,影视空间的透视关系也就转换成了镜头画面透视。
c.透视角度与镜头一点透视二点透视三点透视散点透视一点透视——平行透视水平位置的直角六面体有一个面与画面平行,其消失点只有一个(即主点)的画面特点:层次分明,场景深远、稳定、对称、整齐二点透视——成角透视当水平置放的直角六面体与画面成一定角度,两侧面的线条向左右两个消失点集中如果在绘画时,消失点离画面太远,画起来不太方便,可通过辅助线的方法解决。
特点:画面效果比较自由,具有活泼、生动的特点。
有助于表现复杂的场景及丰富多彩的人物活动。
三点透视——斜角透视物体的三组线均与画面成一定角度,三组线消失于三个消失点。
在动漫设计中,三点透视多用于表现高层建筑和空间场景的俯瞰图或仰视图,有时也用来表现夸的角色形体透视。
散点透视——动点透视or变点透视特点:不受视点及视域的限制,画面成平面空间,没有统一的视点,形象没有近大远小的变化,散点透视对表现滑稽,幽默的大场面具有特殊效果。
作画时容易忽视的透视问题:A.物体的平面未画平,后方或侧方高于另一边B.各种物体消失点不统一C.各种物体的消失点不在一条视平线上1.2透视与画面的关系a.平视——视平线在画面人物的头部或胸部位置的称为平视。
特点:身临其境的亲切感,画面形象前后容易重叠,近大远小对比强烈,因而纵深感强。
景观手绘表现技法-7.透视
一点透视
一点透视体块角度练习
一点透视
一点透视的快速作图法
(1)确定视平线和消失点的位置。消失点一般位于 画面1/2的位置或1/2偏下的位置。
(2)确定好基准面的位置,此时要注意意的是基准面 上的真宽线(代表物体的实际宽度)要与视平线呈平 行关系。
(3)以基准面为准,定好各个建筑体块的投影。 定投影的时候注意要相互比较,切不可一 个一个推着画。
视点:绘画者眼睛的位置。 视平线:是由视点左右延伸的水平线。视平线是虚拟的一条水平线,在画图时可以将视平线 作为参考来校对对透视关系。 视角:在绘画过程中使用的。上下左右范围的视觉角度。 视高:在平视时/视点到被画物体的高度。 视距:是在平视时视点至画面中心的垂直距离。 灭点:也称消失点,是空间相互平行的变线相交于视平线的一点。 基线:画面与地平面的交线,即取景框的底边。
• 与一点透视不同的是,两点透视具有两个消失点,所以更能体 现物体的转折关系。
• 在两点透视当中我们只能看见3个面。在两点透视中物体高低 不同的情况下,越靠近消失点的物体透视角度越小,反之远离 消失点的物体透视角度就大。
作 业
作 业
作 业
作 业
作 业
作 业
作 业
作 业
手绘表现技法
Landscape hand-painted
第七部分 透视
透视原理应用于手绘图的绘制中, 这是一个通过在二维平面纸上构建 三维立体空间透视关系的过程。在 设计构思后,我们通过假想构思出 物体形态与视点之间有一平面存在, 这个假想的平面就是我们眼前的画 面,再将物体形态通过一定的透视 法则投影到假象平面上,用线条来 显示物体的空间位置、轮廓和投影 从而完成三维空间的表现。
一点透视
第一章手绘建筑表现图概述1
线描类
明暗类 工具类 非工具类
铅笔线描图 钢笔线描图 炭笔线描图 水笔线描图 针管笔线描图
铅笔表现图 钢笔表现图 炭笔表现图 水笔表现图 喷绘表现图 透明水色表现图 水彩表现图 水粉表现图 彩色铅笔表现图 马克笔表现图
●第三阶段:2000年~现在。电脑表现图和手 绘表现图又各自找到了各自发展的空间。
第三节 学习手绘建筑表现图的知识准备 一、专业基础知识的积累
●素描能力 ●色彩能力 ●识图能力 二、学习方法的积累
●速写训练 ●临摹训练 ●工具训练
第四节 手绘建筑表现图的表现种类
单色表现类 手绘建筑表现图种类
色彩表现类
■透视图的出现与运用 ■细致的立面图
五、十九世纪 六、二十世纪
■成熟的手绘表现图 ■赖特的手绘表现图
国内建筑手绘表现图发展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1949~1990年,以建筑院校的表 现方法为主:如水彩渲染、水粉建筑画为主 等;
●第二阶段:1990年~1999年,主要手绘技法 有前期为水彩、水粉画加界尺为主;中期为以 马克笔画为主要表现形式;后期手绘表现图以 喷笔精细描绘画为主要表现形式;
第一章 手绘建筑表现图概述
第一节 手绘建筑表现图在建筑中的应用范围 与作用
一、表现图的草图阶段 二、表现图的成图阶段 三、表现图的应用阶段 四、表现图的广告作用
第二节 手绘建筑表现图的发展简史
一、公元前古埃及时代 二、古希腊、罗马
■古埃及宫殿的壁画
■石板刻画中的平面图
三、十二世纪 四、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
建筑手绘技法-构图透视方法
第 02 章 构图透视方法目录/Contents2.1 构图2.2 透视2.3 本章练习2.1 构图在建筑效果图中构图是非常重要的。
构图要坚持多样性与统一性的法则,也就是要掌握对比和均衡。
均衡与对称具有内在的同一性—稳定。
稳定是长期观察自然中的事物而形成的一种视觉习惯和审美观念。
4对称的稳定感特别强,能使画面有庄严肃穆、和谐的感觉。
相比均衡和对称而言,巧妙的对比,不仅能增强艺术感染力,更能鲜明地反映和升华主题。
在所有画中国画的构图是最精彩的。
在绘画中构图的方法与手段对表现主题起着重要的作用。
构图的任务要将画家所思所想的“语义”清晰地传达给观众,就得对符号进行组织。
01 由建筑的高度决定横竖构图。
02 构图需要留边框, 上下左右留2~3cm 的宽度。
03 建筑体不宜画得太大或者太小。
04 一般情况下构图要天大地小。
地面再小也必须保证能把环境与建筑的关系表达清楚。
鸟瞰图中,地面有侧重表现,如广场。
05 避免出现不同物体的线条重合,干扰形体的表达。
06 一般情况下,避免出现建筑轮廓线与纸边线平行。
07 配景不能与建筑同高。
08 避免较长的直线贯穿整张画面。
09 画面要表达重点—主要刻画想表达的部分,其余虚化。
重点描写区域应具有足够的细节、足够的对比度。
对比可以衬托物体,不一定非要黑才能凸显出来。
10 配景与建筑应产生对比,以突出建筑。
可采用建筑横向-配景竖向,且不能太整齐,也可采用建筑竖向-配景横向,建筑规整, 配景生动。
除上述所讲的构图方式以外,还有一种不规则构图,掌握不好的话,很容易弄乱画面。
不规则构图其本身存在着多样的属性,如杂乱的、抽象的、理性的和神秘的等。
单一不规则线段也存在着视觉指引性,如果运用得当会产生奇特的画面效果。
如果将杂乱的不规则的线充满整个画面,这时再把简洁的主体形态安排在画面适当的位置上,可出现强烈的对比效果,同时会呈现出抽象的、神秘的画面气氛。
2.2 透视透视是决定一幅效果图是否精彩的重要因素。
3.室内设计手绘-第三部分 基本透视
(3)在确定好大的透视关系基础上,定好每个建 筑投影的位置关系。
(4)根据投影画出建筑体块的高度,注意体块与体块 之间的透视关系,切不可出现透视错误。
(5)把植物配景添加到画面中,增强画面的层次关系。
(6)用墨线勾勒,并清理掉铅笔稿,完成绘制
(4)将矩形平面上的所有点连接到灭点。
(5)确定立方体的深度。一点透视的深度通过距点可求得。
(6)墨线勾勒,清理铅笔稿,完成立方体的绘制。
一点透视体块角度练习
一点透视
一点透视的快速作图法
(1)确定视平线和消失点的位置。消失点一般位于 画面1/2的位置或1/2偏下的位置。
(2)确定好基准面的位置,此时要注意意的是基准面 上的真宽线(代表物体的实际宽度)要与视平线呈平 行关系。
PHOTO FROM PIXABAY
透视的概念
透视,通俗来讲,当你站在一条街道的 中央,你会感觉街道两旁的建筑以及行道树, 随着距离的远近,会呈现出近大远小、近实远 虚、近高远低、近暖远冷等空间特征,这就是 透视在生活中普遍存在的体现形式。
透视图,就是将我们所看到的或想要去 表现的空间,按照透视规律,在某种媒介物 (绘图纸和手芋绘板等多种媒介)上体现出出 来所得到的图。
• 原来与画面平行的横线会根据透视的变化,与画面形成一定的 透视角度,并分别向消失点消失。
• 与一点透视不同的是,两点透视具有两个消失点,所以更能体 现物体的转折关系。
• 在两点透视当中我们只能看见3个面。在两点透视中物体高低 不同的情况下,越靠近消失点的物体透视角度越小,反之远离 消失点的物体透视角度就大。
两点透视
两点透视体块角度练习
两点透视
两点透视的快速作图法
(1)确定视平线和消失点的位置。在两点透视图中, 一般将两个消失点中的一个安排在纸内,另一个 安排在纸外,这样画出来的效果才更有美足感。
8.1建筑透视图画法1
6.画面平行线
直线的分类
B
P
透视与直线本身平行。 A
透视与基线的夹角,反映
直线对基面的倾角。
a
b A°
H a°
B°
H
b°g
S
基透视为一水平线,
平行基线和视平线。
s
g
G
画面平行线没迹点和灭点
第二十八页,编辑于星期三:二十点 三十四分。
画面平行线
正平线
一组平行的画面平行线, 透视仍互相平行
H
点分线段的长度比,
c0
cgdgeg d0
e0
c d cP e dP eP
DH点位于画面上: 透视与本身重合 基透视在基线上
g
图线杂乱,
作图繁杂,少 采用。
p
s
第十八页,编辑于星期三:二十点 三十四分。
§8.2点和直线的透视规律
一. 一点的透视仍是一个点; 二. 一般情况下,直线的透视仍是直线
P
D
Dº
S
B A
Bº Aº E
第三十三页,编辑于星期三:二十点 三十四分。
3.集中真高线tT的运用
已知a°、b ° 、c °及各铅垂线的高
度,求Aa、Bb、cC的透视。
T
A°
LA
C° B°
H
LB
F
LC
H
b°
g
a°
c°
g t
第三十四页,编辑于星期三:二十点 三十四分。
集中真高线tT的原理
已知a°,Aa高L,求Aa的透视。
T
A1
建筑形体的一个主立面平行画面 Y⊥P,灭点为心点s’
H
s‘ H
Z
P
Z
手绘建筑透视画法:不会画透视怎么办?分步骤图解教你透视画法
手绘建筑透视画法:不会画透视怎么办?分步骤图解教你透视画法手绘建筑透视画法一点透视建筑物由于它与画面间相对位置的变化,它的长、宽、高三组主要方向的轮廓线与画面可能平行也可能不平行。
如果建筑物有两组主向轮廓线平行于画面,那么这两组轮廓线的透视就不会有灭点。
而第三组轮廓线就必然垂直于画面,其灭点就是心点S°。
这样画出的透视称为一点透视。
在此情况下建筑物就有一个方向的立面平行于画面,故又称为正面透视。
在建筑手绘实际运用当中,一点透视常常用在街景当中,中间是马路,两边是建筑,路的尽头有时是远山。
一点透视本身就存在着很强的空间感。
其视觉中心常常就在灭点S°的位置。
一点透视示意图一点透视在建筑草图中运用得其实并不多,因为其必须过多地交代一些与主体建筑造型无关的多余建筑和配景,从而使画面丢掉了设计重点。
建筑外观一点透视画面一点透视效果图(1)一点透视效果图(2)两点透视如果建筑物仅有铅垂轮廓线与画面平行,而另外两组水平的主向轮廓线均与画面斜交,那么画面上就形成了两个灭点,且这两个灭点都在视平线上,这样形成的透视图称为两点透视。
正因为在此情况下建筑物的两个立角均与画面成倾斜角度,故又称为成角透视。
两点透视示意图建筑外观两点透视画面两点透视在建筑手绘当中是运用得最多的,相对一点透视来说两点透视能给人更直观更真实的感受,它塑造出来的画面也更灵活。
更自由。
通常在处理两点透视的画面时,将正面处理成受光面,侧面处理成背光面。
两点透视角度的选取灭点过于靠近透视体积而导致侧面太少,体积感不强。
灭点适中,正面透视与侧面透视比例协调,这时建筑的体积感最强。
左右两侧灭点接近对称,正、侧面透视基本相同,建筑被二分之一等分,体量失真。
灭点太靠近正面,侧面面积很大,正面面积却很小,不利于整体表达。
两点透视效果图(1)两点透视效果图(2)三点透视在手绘的实际应用当中,三点透视一般用来画超高层建筑俯瞰图或者仰视图。
三点透视又称倾斜透视,出现三点透视一般有以下几种情况:(1)由于物体太过于高大,平视角度的话人没办法看到建筑的全貌而不得不用仰视或者俯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HL
第一步
A'
A
B
D'
D
第二步
A' A''
B' B''
C'' C'
D'' D'
VP1 第三步
A B
HL C D
第三步
A A''
B B''
VP1
HL
C'' C
D''
D
第四步
VP1 第五步
HL ■二点透视简易画法
三、透视中的技巧 ●分割与延续 ●圆形的透视
B
E A
S
D F
手绘建筑表现图透视画法
1
二、一点透视 立面图
平面图
PP
VP
EL
GL SP
■建筑物一点透视图
■室内一点透视图
三、二点透视
VP1 立面图
平面图
PP EL VP2
SP
■建筑二点透视图
■室内四个面透视图
四、三点透视 VP1
VP2
VP3
■鸟瞰图
■仰视图
五、轴侧图
第三节 手绘建筑表现图透视的简易画法 一、一点透视简易画法
C ■对角线分割透视面
B
A
VP D C
■垂直线方向分割透视面
■八点求圆
谢谢!
20
a
b
c
d
第一步
a
b
VP
HL
c
d
第二步
a
b
HL
mn
d d1 d2 d3 d4 d5 d6 d7 c s1 s2 s3 ds'4d1'2
d'3d'4 d'5 d'6 d'7
第三步
a
b
VP
HL
d
c
d'1d'2 d'3d'4d'5
d'6
d'7
a
b
c
d
HL ■一点透视简易画法
二、二点透视简易画法
VP2
VP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