颐和园
北京颐和园的讲解

北京颐和园的讲解
北京颐和园是中国古代皇家园林之一。
它是中国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皇家园林,也是世界上最著名的古典园林之一。
颐和园主要包括昆明湖、万寿山和各种建筑构筑,是一处集山水园林、古建筑和皇家艺术为一体的景点。
颐和园最初名为清漪园,是清朝乾隆皇帝为了纪念母亲的60寿辰而修建的,后来由光绪皇帝扩建并更名为颐和园。
园内的主要建筑有佛香阁、宜芸馆、乐寿堂、颐和园大殿等。
其中最著名的是位于昆明湖中的大石桥、十七孔桥和佛香阁,它们都是颐和园的标志性建筑。
昆明湖是颐和园的主体,湖水清澈,四周山峦环抱,景色非常优美。
在昆明湖畔,有许多古建筑、亭台楼阁,营造出一种典型的中国园林景致。
万寿山是颐和园的制高点,登上山顶可以俯瞰整个颐和园的美景。
颐和园以其精致的园林景观和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而闻名于世,每年吸引数以百万计的游客前来观赏。
作为世界文化遗产,颐和园展示了中国古代皇家园林建筑的精髓,也是中国文化艺术的重要代表之一。
颐和园历史文化遗产介绍

颐和园历史文化遗产介绍
颐和园是中国历史文化遗产之一,位于北京市西北郊的海淀区,是中国古代皇家园林的代表之一。
颐和园起始于1750年,是清朝顺治帝的园林,原名“万寿山房”,后来由乾隆帝修建并更名为“颐和园”。
颐和园的整个建筑群以“南北三山五园”的布局为主,整个园区占地270公顷,集大量建筑、山水、园林、雕塑、绘画为一体,是中国传统园林艺术的珍品。
颐和园的主要建筑包括长廊、宝殿、福寿山水、十七孔桥等,其中最著名的建筑是长廊。
长廊全长728米,拥有超过14,000幅精美的彩绘,是世界上最长的彩
绘廊道之一。
除了建筑外,颐和园还保存了许多珍贵的文化和历史遗产,如“寿山福海”绘画、大观楼碑、《颐和园图集》等,这些文物都反映了中国古代皇家园林的历史和文化特色。
颐和园的历史和文化遗产不仅仅在于建筑和文物,还包括其背后的文化精神和价值观。
颐和园充分体现了中国古代皇家对山水之美和精神文化的追求,展示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审美观、伦理观和价值观。
因此,颐和园被认为是中国传统文化和历史的重要代表之一,也是世界人类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颐和园景点介绍

颐和园景点介绍颐和园位于北京市海淀区,是中国古典园林的代表之一,也是世界文化遗产。
颐和园原是清朝乾隆帝为其母亲所建的颐和园,后来经过多次修建和扩建,形成了如今的规模和景观。
颐和园占地约290公顷,其中湖泊面积约240公顷,是中国现存最大的皇家园林,也是中国古典园林艺术的巅峰之作。
颐和园的主要景点包括昆明湖、佛香阁、万寿山、乐寿堂、福海、石舫、长廊、十七孔桥等。
昆明湖是颐和园的主要景观之一,湖水清澈,湖面宽阔,四季景色各异,是游览颐和园时的必经之地。
佛香阁是颐和园的标志性建筑,建于乾隆时期,是一座仿制印度佛教寺庙风格的建筑,登上佛香阁可以俯瞰整个颐和园的美景。
万寿山是颐和园的中心地带,山上有乐寿堂、福海等景点,是乾隆帝举行寿宴的地方,也是颐和园的主要游览区域。
乐寿堂是颐和园内最具规模和气势的建筑,是乾隆帝为其母亲所建的寿宴宴会场所,建筑风格典雅华丽,内部装饰精美,是颐和园内最值得一游的景点之一。
福海是颐和园中的一片人工湖,湖水清澈,湖畔树木葱茏,是游客休憩的好去处。
石舫是颐和园内的一座仿制山水园林的石造船,建于乾隆时期,是颐和园内最具代表性的建筑之一。
长廊是颐和园内最具特色的景点之一,长廊全长728米,是世界上最长的彩绘长廊,长廊内的彩绘图案精美细致,是中国古代彩绘艺术的珍品。
十七孔桥是颐和园内的一座古代石桥,桥身雕刻精美,是颐和园内的代表性建筑之一。
除了以上主要景点外,颐和园内还有许多其他景点和建筑,如佛香阁、谐趣园、石韵村等,每个景点都有其独特的历史和文化价值,是中国古典园林艺术的珍贵遗产。
总的来说,颐和园是中国古代园林建筑的杰作,是中国古代皇家园林建筑的代表之一,也是中国古代园林艺术的珍贵遗产。
颐和园以其优美的自然景观和精美的建筑艺术吸引着无数游客前来观赏,也是中国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希望更多的人能够前来颐和园游览,领略中国古典园林的魅力。
颐和园故事

颐和园故事
颐和园,是中国清朝时期的皇家园林,也是北京的重要历史遗迹之一。
它的美丽和壮观,不仅仅在于园林的设计和建筑,更在于它背后所蕴含的历史和文化。
接下来,我将通过这篇文档,讲述颐和园的故事。
一、颐和园的起源
颐和园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清朝的乾隆时期。
乾隆皇帝为了孝敬自己的母亲,决定在昆明湖畔修建一座园林,作为皇家休憩之所。
他聘请了众多的园林设计师和工匠,耗费了大量的财力和物力,最终建成了颐和园。
二、颐和园的建筑风格
颐和园的建筑风格是中国传统园林建筑的代表之一。
整个园林布局开敞、自然,以山水景观为主线,融合了湖泊、山峦、建筑、桥梁等多种元素。
颐和园内的建筑风格充满了中国古代建筑的韵味,体现了中国传统的审美观念。
三、颐和园的历史变迁
然而,颐和园的历史并非一帆风顺。
在清朝末年,由于政治腐败和经济衰落,颐和园一度变得破败不堪。
直到新中国成立后,政府开始对颐和园进行大规模的修缮和维护,才使得这座历史遗迹得以重现昔日的光彩。
四、颐和园的文化价值
颐和园不仅是一座具有极高审美价值的园林,更是一座蕴含着丰富历史文化底蕴的历史遗迹。
它见证了中国封建社会的兴衰历程,也传承
了中国传统的园林艺术和文化。
如今,颐和园已成为中国的重要文化遗产之一,吸引着成千上万的游客前来观赏和品味。
五、结语
颐和园作为中国历史文化的瑰宝之一,其美丽和壮观是无法用言语来形容的。
只有身临其境,才能真正感受到它的魅力和价值。
希望我们每个人都能够珍惜这座历史遗迹,共同守护它,让它永远流传下去。
颐和园文化遗产介绍资料

颐和园文化遗产介绍资料1. 颐和园的历史背景颐和园位于中国北京市西郊,是中国古代皇家园林之一,也是世界文化遗产。
它建于清朝乾隆年间,起初被命名为“清漪园”,后来乾隆的子孙将其改为“颐和园”。
颐和园以其雄伟壮丽的建筑、精美独特的园林景观和丰富的文化内涵而闻名于世。
接下来,我们将带您逐一介绍颐和园的特点和魅力。
2. 颐和园的园林景观2.1 大型湖泊颐和园占地非常广阔,其中最引人注目的自然景观就是位于园中心的大型湖泊——昆明湖。
昆明湖面积广阔,水域碧波荡漾,湖岸上遍布各种奇花异草。
湖中心的玉堤是园内的主要景点之一,沿着玉堤漫步,可以欣赏到湖的美丽景色。
2.2 仿古建筑颐和园内还有许多仿古建筑,这些建筑以其华丽的外观和精细的工艺而闻名。
其中最著名的是位于湖畔的“万寿山”和“长廊”,它们被认为是颐和园的精华所在。
这些建筑依山傍水,巧妙地融入了自然景观中,给人一种宜人的感觉。
2.3 园中的小景点除了大型湖泊和仿古建筑,颐和园内还有许多小景点值得一提。
例如,有著名的西堤、东堤,这两条人工筑堤连接了湖的两岸,形成了一条环绕湖泊的走廊。
还有慈禧太后的寿康宫,这是一个精美的宫殿,曾是慈禧太后休息和享受娱乐的地方。
3. 颐和园的历史意义3.1 皇家园林的代表作颐和园作为中国古代皇家园林的代表作之一,具有非常重要的历史意义。
它展示了清朝皇室对园林艺术的高度追求和造诣,也反映了中国传统园林的设计理念和建筑工艺。
3.2 与乾隆帝的相关性颐和园是由乾隆帝亲自主持建造的,吸收了他的建筑理念和审美观点。
乾隆帝对颐和园的建设非常用心,他甚至为园内的一些景点亲自命名,并亲自参与了一些绘画和雕刻的设计。
3.3 世界文化遗产的重要地位1998年,颐和园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这一认可使颐和园的地位更加凸显,也为保护和传承颐和园的文化遗产价值提供了更多支持。
4. 颐和园的文化内涵4.1 人文景观颐和园不仅仅是一座美丽的园林,更是一个充满文化内涵的场所。
北京颐和园详细介绍

北京颐和园详细介绍
颐和园,位于北京西北郊海淀区,是我国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皇家园林,也是我国四大名园之一。
颐和园原名清漪园,始建于公元1860年(清乾隆十五年),至公元1904年(光绪二十六年)全部建成。
该园林以其规模宏大、建筑精美、保存完好而著称于世,是清代皇家园林中最宏伟壮丽的一座。
后又经几次扩建,形成现在规模。
颐和园主要由万寿山和昆明湖组成。
颐和园分为宫殿区、山区和湖区三大部分,以昆明湖为中心,占地313公顷。
其中水
面占889公顷,占总面积的84.1%。
山岭起伏,丘陵、湖荡、
平原星罗棋布,山水相依。
有万寿山、昆明湖等自然湖泊54个,其中湖面占85%以上。
颐和园的建筑分为宫殿区和湖区两大部分,宫殿区主要有佛香阁、德辉殿、排云殿等建筑;湖区主要有昆明湖、万寿山、十七孔桥等建筑。
此外还有东宫门、照壁、玉澜堂、知春亭等建筑及长廊等园林建筑。
从颐和园大门入园,经石舫、德辉殿到佛香阁。
—— 1 —1 —。
颐和园八大景点简介

颐和园八大景点简介一、万寿山万寿山是颐和园的中心景区,位于园林的中央,是颐和园的中心点。
万寿山是一座人工山,高约41米,山上有着众多的建筑和景观,如万寿寿山门、九龙壁、宝瓶亭、千步廊等。
万寿山是颐和园的标志性景点,也是游客必去的景点之一。
二、昆明湖昆明湖是颐和园的主要景观之一,是中国的人工湖泊之一,面积约为220公顷。
湖中分布着大小岛屿,湖畔建有众多的宫殿和亭台楼阁。
昆明湖的水清澈见底,湖中荷花香气扑鼻,是颐和园最美的景点之一。
长廊是颐和园的一条长廊,长约728米,是世界上最长的画廊之一。
长廊内有着数千幅精美的画作,其中最的是清代画家顾恺之的《游春图》。
长廊是颐和园有文化内涵的景点之一,也是游客必去的景点之一。
四、十七孔桥十七孔桥是颐和园中一座古老的石拱桥,桥长150米,共有17个拱洞。
桥上有着众多的石雕和浮雕,是中国古代桥梁建筑的杰出代表之一。
十七孔桥是颐和园有历史文化价值的景点之一。
五、琼花园琼花园是颐和园中一座以花卉为主题的园林,园内种植了大量的花卉,如牡丹、月季、蔷薇等。
园内有着众多的亭台楼阁和水景,是颐和园最美的花园之一。
石舫是颐和园中一座石制的仿木船,船长36米,宽约17米,是颐和园最的景点之一。
石舫建于乾隆年间,是颐和园中有艺术价值的景点之一。
七、万春园万春园是颐和园中一座以春季花卉为主题的园林,园内有着大量的花卉和树木,如樱花、李花、桃花等。
园内还有着众多的亭台楼阁和水景,是颐和园最美的春季景点之一。
八、颐和园剧场颐和园剧场是颐和园中一座仿古建筑,建于清代,是中国最古老的剧场之一。
剧场内设有舞台、包厢和观众席,曾经是清代皇帝和们观看戏剧和音乐会的场所。
今天,剧场已经成为了颐和园文化活动的重要场所。
颐和园景区介绍

颐和园景区介绍颐和园是中国古代皇家园林之一,位于北京市海淀区西北部,占地面积约290公顷。
颐和园是清朝乾隆皇帝为孝敬母亲而修建的,是中国古代皇家园林的代表之一,也是世界文化遗产之一。
一、历史沿革颐和园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清朝乾隆年间,当时乾隆皇帝为了孝敬母亲,下令在西山脚下修建一座皇家园林,取名为“万寿山房”。
后来,乾隆皇帝又下令扩建园林,改名为“颐和园”,并将园林改为皇家行宫。
在清朝末年,颐和园曾多次遭到外国侵略者的破坏和掠夺,直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颐和园才得到了保护和修复。
二、景点介绍颐和园包括了山水园林和宫殿建筑两部分,其中山水园林占地面积较大,主要包括了长廊、十七孔桥、万寿山、苏州街、琉璃琴台、玉澜堂、九龙壁、昆明湖等景点。
宫殿建筑主要包括了颐和园大殿、乐寿堂、宜芸馆、御花园、佛香阁等建筑。
长廊是颐和园的标志性建筑之一,长廊全长728米,是世界上最长的画廊,内部绘有超过14000幅图画,是中国传统绘画艺术的珍贵遗产之一。
十七孔桥是颐和园的另一重要景点,桥长150米,拱洞多达17个,是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杰出代表之一。
万寿山是颐和园的中心景点,山上建有万寿寿康宫、长寿寿康殿、佛香阁等建筑,是皇帝举行寿宴和祭祀活动的地方。
苏州街是颐和园的商业街,建筑风格仿照了江南水乡的建筑风格,是一个集购物、娱乐、餐饮于一体的地方。
三、参观建议颐和园是一个非常大的景区,建议游客提前规划行程,合理安排时间。
建议游客选择早上或者晚上参观,避免人流高峰期。
同时,游客需要注意保护景区环境和文物,不要随意乱扔垃圾,不要在文物上涂鸦或者损坏文物。
总之,颐和园是一个充满历史和文化气息的景区,是了解中国古代皇家园林和建筑艺术的绝佳场所,也是一个可以体验中国传统文化和生活方式的地方。
颐和园的介绍

颐和园的介绍
颐和园,位于中国北京市西北郊,毗邻北京市海淀区和北京市顺义区,是中国古代皇家园林之一,也是世界上最大的皇家园林之一,被誉为"皇家园林博物馆"和"世界文化遗产"。
以下是对颐和园的介绍:建筑特色:颐和园占地约290公顷,主要景点有昆明湖、佛香阁、乐寿堂、石舫、大水法等。
颐和园建筑融合了中国古代园林建筑、山水画和诗词艺术,建筑结构优美,具有浓厚的中国传统文化气息。
历史文化:颐和园建于清朝乾隆年间(18世纪中叶),是中国古代皇家园林的代表之作,曾是清代皇帝的行宫和避暑胜地。
颐和园以其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和独特的建筑艺术而享有盛誉。
景点分布:颐和园分为前、后两部分,前半部分是以昆明湖为主体的水景区,后半部分是以乐寿堂为主体的山水景区。
昆明湖面积约为220公顷,湖水清澈,四周树木葱茏,是颐和园的核心景点之一。
文物收藏:颐和园内收藏了大量的文物和艺术品,包括古代石刻、绘画、书法、瓷器、玉器等,其中不乏中国古代艺术的珍品和国宝级文物。
旅游景点:颐和园是中国最受欢迎的旅游景点之一,每年吸引着大量的国内外游客前来参观游览。
游客可以在颐和园内观赏山水景观、游船湖上、游玩园林、参观古迹和文物展览等。
颐和园以其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精美的园林建筑和珍贵的文物收藏而享有盛誉,是中国文化的重要象征和世界历史遗产。
1。
颐和园的八大景点介绍

颐和园的八大景点介绍颐和园真的是个宝藏地方,简直让人流连忘返,心情瞬间就能up up!这里有八大景点,每一个都特别有特色,今天咱们就来聊聊这些美丽的风景。
得提提昆明湖。
这湖可大了,简直是个水上世界!湖面上波光粼粼,远远望去就像撒了一层碎金。
湖边的柳树轻轻摇曳,微风一吹,仿佛在对你说:“来,快来这儿放松一下!”夏天的时候,湖上还能看到很多划船的人,风筝飞得高高的,整个湖面就像一幅生动的画。
还有那座小岛,白居易曾说过的“桃花扇底江南水”,恰好在这里,你可以坐着小船,静静享受那种如诗如画的感觉,真是让人心醉。
再说说万寿山。
这座山可真不简单,爬上去可得费点力气,但当你站在山顶俯瞰,哇塞,简直值了!那种开阔的视野,俯瞰整个颐和园,心中满满的成就感!山上有个古老的佛香阁,特别高大雄伟。
听说这里是当年皇帝避暑的地方,想想都觉得爽!这儿的空气也是格外清新,爬上去一口气,感觉自己都能飞起来了。
然后咱们聊聊长廊,这可是一条文化长廊,长长的,走一圈真是享受。
长廊上有很多精美的画,每一幅都能讲一个故事,走在这儿,仿佛穿越回了古代,耳边似乎都能听到古人的吟唱。
阳光透过廊檐洒下来,整个长廊就像镶了金边,特别梦幻。
这里是散步的好地方,适合边走边聊,特别惬意。
接着得提到石舫,这是一艘“石头造”的船,听起来是不是挺奇特?石舫在湖边静静停着,宛如一位优雅的淑女,既古朴又浪漫。
站在上面,你可以感受到湖面轻轻波动的涟漪,偶尔有鱼儿跃出水面,简直像是在表演特技。
想象一下,在这样一个地方喝茶,真是别有一番滋味。
还有个地方就是排云殿,老实说,这里真是个拍照打卡的绝佳之地。
排云殿的屋檐高高翘起,气派得很,外加那抹鲜艳的红色,真是让人忍不住想要拍个不停。
站在殿前,你会觉得自己像个皇帝,心中满是自豪。
这里的风景四季各有千秋,春天有花开,夏天有绿荫,秋冬又是另一番美景,真是应了那句老话“美不胜收”。
然后是佛香阁,这可是颐和园的标志性建筑。
高高耸立,仿佛直通云霄,风一吹,阁楼上似乎都在轻轻摇摆。
北京颐和园的简介

北京颐和园的简介
颐和园是中国现存最大的皇家园林,位于北京西北郊,占地约290公顷(3000亩)。
其前身清漪园建于清乾隆十五年(1750年),嘉庆四年(1799年)与畅春园合并改建为清漪园,光绪十六年(1890年)又改建为颐和园。
颐和园是一座古老的皇家园林,前身清漪园。
它以昆明湖、万寿山为基址,以杭州西湖为蓝本,汲取江南园林的设计手法而建成一座大型天然山水园,也是保存最完整的一座皇家行宫御苑,被誉为“皇家园林博物馆”。
颐和园集中国古代建筑艺术之大成,整座园林体现了中国古典园林“景在园中、园在景中”的独特风格。
园中有许多景点都以其造型别致、巧夺天工而著称于世。
园内建筑宏伟壮丽、景色秀丽,有“皇家园林博物馆”之称。
颐和园主要由万寿山和昆明湖两部分组成。
全园分为宫门区、万寿山景区、昆明湖景区三部分。
宫殿区由万寿山和前山组成。
在万寿山的半山腰有一座宫门,门内是主景“仁寿殿”,殿前丹槛前是乾隆帝的御碑和御碑后的“石舫”。
—— 1 —1 —。
颐和园

澹宁堂 (后湖)
始建于乾隆年间,是后湖重点的点景建筑,依山傍水,宁静清幽。
苏州街(后湖)
苏州街原称买卖街。是后湖两岸仿江南水镇而建的买卖街。是专 供清代帝后逛市游览的一条街
59米,海拔108.94米。前临昆明湖。 今之万寿山,元朝名瓮山,传说有一位老人在山上掘出一装满宝物的是瓮而得名。 乾隆为庆祝皇太后六十寿辰于园静寺旧址建大报恩延寿寺。次年将山改名为“万寿山”
四大部洲
乾隆年间兴建的藏式宗教建筑群,分别为“南瞻部洲”、 “北俱泸洲” 、“东胜神州”和西牛贺州”。1860年遭 英法联军焚毁,现在的格局是1980年按原样修建的。 前有须弥灵境,两侧有3米高的经幢 ,后有寺庙群主体建 筑香岩宗印之阁。南、西南、东北、西北还有代表佛经 “四智”的红、白、黑、绿四座喇嘛塔。塔上有十三层环 状“相轮”表示佛经“十三天”。 四大部洲和八小部洲中间有两个凹凸不平的台殿,一个代 表月台,一个代表日台,象征着日月环绕佛身谐趣园。
听鹂馆
听鹂馆:原是乾隆皇帝为其母看戏所建,内有两层的戏台, 因古人常借黄鹂鸟的叫声比喻音乐的优美动听,故名之为 “听鹂馆”。 咸丰十年(1860年)遭英法联军焚毁,光绪时改建。在 德和园大戏楼建成前,慈禧经常在这里看戏,宴饮。 现在听鹂馆已成为专营宫廷菜式的餐厅,先后接待服务过 上百位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听鹂馆饭庄是著名的宫廷菜 系饭庄。
清晏舫
清晏舫在长廊西端湖边,是一条大石船,寓“海 清河晏”之意。是颐和园唯一带有西洋风格的建 筑。 它的前身是明朝圆静寺的放生台。乾隆修清漪园 时,改台为船,更名为“石舫”。 石舫长36米,船用大理石雕刻堆砌而成。 船身上 建有两层船楼,船底花砖铺地,窗户为彩色玻璃, 顶部砖雕装饰。下雨时,落在船顶的雨水通过四 角的空心柱子,由船身的四个龙头口排入湖中, 设计十分巧妙。
《颐和园》课文

《颐和园》课文北京的颐和园是个美丽的大公园。
进了颐和园的大门,绕过大殿,就来到有名的长廊。
绿漆的柱子,红漆的栏杆,一眼望不到头。
这条长廊有七百多米长,分成273间。
每一间的横槛上都有五彩的画,画着人物、花草、风景,几千幅画没有哪两幅是相同的。
长廊两旁栽满了花木,这一种花还没谢,那一种花又开了。
微风从左边的昆明湖上吹来,使人神清气爽。
走完长廊,就来到了万寿山脚下。
抬头一看,一座八角宝塔形的三层建筑耸立在半山腰上,黄色的琉璃瓦闪闪发光。
那就是佛香阁。
下面的一排排金碧辉煌的宫殿,就是排云殿。
登上万寿山,站在佛香阁的前面向下望,颐和园的景点大半收在眼底。
葱郁的树丛,掩映着黄的绿的琉璃瓦屋顶和朱红的宫墙。
正前面,昆明湖静得像一面镜子,绿得像一块碧玉。
游船、画舫在湖面慢慢地滑过,几乎不留一点儿痕迹。
向东远眺,隐隐约约可以望见几座古老的城楼和城里的白塔。
从万寿山下来,就是昆明湖。
昆明湖围着长长的堤岸,堤上有好几座式样不同的石桥,两岸栽着数不清的垂柳。
湖中心有个小岛,远远望去,岛上一片葱绿,树丛中露出宫殿的一角。
游人走过长长的石桥,就可以去小岛上玩。
这座石桥有十七个桥洞,叫十七孔桥;桥栏杆上有上百根石柱,柱子上都雕刻着小狮子。
这么多的`狮子,姿态不一,没有哪两只是相同的。
课文解读:颐和园到处有美丽的景色,说也说不尽,希望你有机会去细细游赏。
这篇课文描绘了北京颐和的美丽景观,全文层次清楚,首尾呼应,语言生动优美、具体形象,处处洋溢着作者对颐和园的赞美之情。
课文移步换景,按照浏览的顺序记叙。
一写长廊的景色:先抓信“长”的特点从总体介绍,然后抓住每一间的横槛上五彩的画的特点从内部介绍,最后抓住长廊两旁风景宜人的特点介绍外部环境;二写万寿山的景色:先写从山脚下抬头看到的佛香阁和排云殿的壮观景色:分别介绍了长堤、湖心岛、十七孔桥。
课文开头总叙颐和园的美丽,结尾与开头呼应,表达了作者的赞美之情。
学习这篇课文,一是使我们了解颐和园的美丽景色,进一步激发探究中国的“世界遗产”的兴趣,感受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二是积累语言,学习按照浏览顺序抓住景物特点写的方法。
北京颐和园攻略

北京颐和园攻略北京颐和园是中国著名的皇家园林,也是世界文化遗产之一。
它座落于北京市西北郊,是清代皇家园林的代表之一,以其独特的美景和历史意义而吸引了众多游客。
下面是一份北京颐和园攻略,帮助您更好地参观这个美丽的园林。
一、颐和园的历史和背景颐和园修建于18世纪中叶,是乾隆皇帝为了纪念其母亲和满足自己享乐的欲望而兴建的。
园内的建筑和景观凝聚了中国传统文化和园林艺术的精髓。
它包含了大片的湖泊、山川和精心设计的园林,具有独特的美学价值和历史意义。
二、颐和园的主要景点1. 万寿山:颐和园最具代表性的景点之一,位于园区的北部。
登上万寿山,您可以俯瞰整个园区的美景,欣赏湖光山色,感受皇家园林的宏伟气势。
2. 玉峰山:位于园区的中部,山上有九重宝塔和一座仿佛悬浮在湖面上的石船。
登上玉峰山,可以欣赏到不同角度的美景,感受到中国古代皇家园林建筑的独特魅力。
3. 船院:位于园区的西部,是颐和园内最大的水面景点。
在这里,您可以乘坐划子游船,欣赏湖光山色,感受宁静的水上风景。
4. 九龙壁:它是中国现存最大的木质九龙壁,位于园区的南部。
九龙壁的雕刻精美细致,展示了古代艺术的高超技巧,是颐和园不可错过的文化瑰宝。
5. 御花园:作为皇家园林的一部分,御花园是皇帝用于避暑休闲的地方。
这里有精心设计的花坛、池塘和建筑物,是欣赏花卉、赏析园林艺术的理想之地。
三、颐和园的参观建议1. 出行:颐和园位于北京市西北郊,交通便利。
您可以选择乘坐公交车、地铁或出租车前往。
提前查询交通路线和班车时间,以避免不必要的等待。
2. 参观时间:颐和园较大,需要花费一定的时间游览。
建议您提前规划好行程,安排充足的时间来参观园区。
最好选择平日或淡季前往,避免人流拥堵。
3. 导游服务:颐和园提供导游服务,您可以选择聘请导游,以了解更多关于园区历史和文化的详细信息。
导游可以带您参观主要景点,讲解有关的故事和背景知识。
4. 注意事项:在参观颐和园时,请保持文明礼貌,不要触摸或损坏园内的建筑物和景观。
颐和园宫殿介绍

颐和园宫殿介绍颐和园是中国清朝时期的皇家园林,位于北京西郊,占地约290公顷。
园区分为三个区域:政治活动区、帝后生活区和风景旅游区。
以下是颐和园内一些主要的宫殿建筑:1.仁寿殿:位于政治活动区,是皇帝处理政务和召见大臣的地方。
它是颐和园的中心建筑,寓意着皇权的威严和稳重。
2.玉澜堂:位于帝后生活区,是皇帝和皇后居住的地方。
建筑风格优雅,周围环境宁静,体现了皇家生活的奢华和舒适。
3.乐寿堂:也是帝后生活区的一部分,是皇帝和皇后休闲养生之地。
建筑古朴典雅,堂前有一座精美的玉雕九龙壁,寓意着皇家的尊贵和权威。
4.排云殿:位于万寿山山顶,是颐和园内最大的宫殿建筑。
原名“九曲排云”,是乾隆皇帝为其母祝寿而建。
建筑群气势磅礴,俯瞰整个颐和园美景。
5.佛香阁:位于万寿山,是颐和园的标志性建筑。
原名“香阁”,是乾隆皇帝为其母祝寿而建。
阁内供奉着佛教圣物,寓意着皇家的虔诚和信仰。
6.铜亭:位于万寿山,是中国古代最大的铜亭。
建筑精美绝伦,展现了古代铜建筑技艺的高超。
7.智慧海:位于万寿山,是乾隆皇帝为其母祝寿而建的一座佛教寺庙。
建筑风格独特,内部供奉着大量的佛教造像。
8.石舫:位于昆明湖,是颐和园内一座仿古船舶建筑。
寓意着皇家的权威和财富,也是昆明湖上的一道亮丽风景。
9.须弥灵境:位于万寿山,是一处融合了佛教、道教和儒家思想的宗教景区。
景观丰富多样,具有很高的文化价值。
这些宫殿建筑与颐和园内的山水景色相得益彰,共同构建了一幅壮美而富有内涵的皇家园林画卷。
颐和园被誉为“皇家园林博物馆”,是我国古代园林艺术的瑰宝,也是世界文化遗产之一。
颐和园的讲解

颐和园的讲解
颐和园是中国著名的皇家园林,位于北京市西郊,占地面积达728万平方米。
它是清朝时期为了满足皇帝在紫禁城休息娱乐的需求而建造起来的,被认为是中国园林艺术的巅峰之作。
颐和园由万寿山、长廊、九曲桥、昆明湖等组成。
万寿山是颐和园的核心建筑之一,也是园中最大的建筑。
它的形状是一个“山”字形,由多个山峰组成,山顶有皇帝常用的长生殿。
山上还有许多建筑和景点,如佛香阁、得月楼、玉澜堂等。
在颐和园中,长廊是另一座著名建筑。
长廊长277米,共有728个栏板,每个栏板都雕刻着精美的绘画和图案,内容有神话传说、历史故事、风景名胜等。
长廊的尽头是“清辉远照”景区,这里的景色非常美丽,可以欣赏到精美的雕刻和绘画作品。
昆明湖是颐和园的另一个重要景点。
昆明湖是一个大型的绿色湖泊,湖水清澈见底,周围有许多精美的建筑和雕塑。
湖中还有一些小岛和喷泉,如静心堂、乐寿堂、宜芸馆等。
除了园林本身的建筑和景点,颐和园还有许多文化和艺术展览,如万寿山附近的玉澜堂画廊、长廊上的绘画展览等,吸引了许多游客前来参观。
颐和园是中国著名的皇家园林,以其独特的建筑风格、美丽的自然景观和丰富的文化内涵而闻名于世界。
颐和园解析

颐和园解析
颐和园,原名清漪园,是清朝时期的皇家园林,位于北京西郊。
其始建于1750年,并于1764年建成,占地290公顷,其中水面约占四分之三。
作为清代北京西北郊"三山五园"庞大皇家园林群中最后一座完成的皇家园林,颐和园被誉为「中国历史上最后的辉煌」。
颐和园主要由万寿山和昆明湖组成,全园分三个区域:以仁寿殿为中心的政治活动区,以乐寿堂、玉澜堂和宜芸馆为中心的生活居住区,以及以长廊、佛香阁和苏州街为中心的游览区。
值得一提的是,颐和园几乎涵盖了中国古典园林的所有元素,其艺术实践和独有的造园理念丰富了人类文明,对于中国古典园林的传承和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然而,颐和园的历史并非一帆风顺。
1860年,清漪园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被英法联军焚毁。
后来在1888年,慈禧太后动用了大量资金对其进行了重建。
颐和园八大景点的介绍

颐和园是中国古代皇家园林,位于北京市海淀区西北部。
其中,八大景点是指景区内最著名,也是游客最常前往的八个景点,介绍如下:
万春园:万春园位于颐和园的南部,是颐和园中规模最大的一个园林区域。
园内有着精美的建筑、奇特的山水、浩瀚的湖面和芬芳的花草,是游客常常在此欣赏美景、漫步散步的地方。
乐寿堂:乐寿堂是颐和园内的一座建筑群,位于园内的中心地带,以其寿命长乐观长寿为主题。
它是颐和园中最大的一座建筑,也是拜佛祈福的场所。
三槐堂:三槐堂是颐和园的一处古建筑,其中最重要的是三槐堂中供奉的颐和园主人慈禧太后、光绪皇帝的神像。
这里保存着他们的金身塑像,是游客了解颐和园历史的重要场所。
翠玲珑:翠玲珑是颐和园中的一座古建筑,位于苏州街旁边的假山中。
这座建筑以其小巧玲珑和精美的工艺而出名,是颐和园中最著名的景点之一。
德胜门:德胜门是颐和园的正门,也是游客进入颐和园的入口。
这座门建于18世纪,建筑风格典雅,体现了中国古代建筑的美和庄重。
过秋门:过秋门是颐和园的一座传统建筑,位于园内的东部。
它是颐和园的东门,形式优美,被认为是中国古代建筑的代表之一。
清漪堂:清漪堂是颐和园中的一座古建筑,位于园内的北部。
这是一座以水景为主题的建筑,园内有美丽的湖泊和精巧的亭台楼阁。
博物馆:颐和园博物馆位于园内的苏州街上,这是一个展示颐和园历史和文化的地方。
馆内展览各种历史文物,包括古代书画、器物和瓷器等,让游客更好地了解颐和园的文化遗产。
以上就是颐和园八大景点的介绍,这些景点代表了颐和园丰富的历史文化和园林艺术。
颐和园文化遗产介绍资料

颐和园文化遗产介绍资料颐和园是中国明清皇家园林的杰出代表,也是世界著名的旅游胜地。
下面我们来详细介绍一下颐和园的文化遗产及其历史背景。
1. 颐和园概述颐和园是位于中国北京市西郊的古代皇家园林,也是中国现存最大的皇家园林。
它占地290公顷,分为山区、水区和宫殿建筑区三个部分。
园内有山水秀丽的“万寿山水画廊”、清凉幽雅的“长廊”、维妙维肖的“西堤”、气势恢宏的“宝塔”等众多景点,是中国园林艺术建筑中的瑰宝。
2. 颐和园的历史背景颐和园最初建于清朝雍正年间,由于雍正皇帝喜欢这里的昆明湖和丽水渠,他决定在这里建造一个“避暑山庄”,并且从那时起颐和园开始逐渐成为清朝皇家的挚爱之地。
经过多次修缮和扩建,颐和园已经成为了以“山水为中心,殿堂为依托”的宏伟园林,也是中国园林艺术中的经典之作。
3. 颐和园的文化遗产价值颐和园的文化遗产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园林设计价值颐和园汇集了中国传统园林艺术的精髓,以独特的布局和精美的建筑体系,展现了中国古代园林的灵与韵。
(2) 建筑艺术价值颐和园中的宫殿建筑群体系十分雄伟壮观,许多建筑物融合了汉、藏、满等多种民族建筑风格,成为中国建筑艺术中的重要代表之一。
(3) 文物保护价值颐和园保护了许多具有历史价值的文物,包括画像、器物、各种文献等,这些珍贵的文物为研究中国历史、文化和园林艺术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4) 人文景观价值颐和园汇聚了中国古代优美的文学、绘画作品,许多景点背后还有浓厚的历史人文情感,这些历史故事和神话传说激起了人们浓厚的文化兴趣。
4. 颐和园的保护和传承作为中国文化遗产,颐和园需要得到良好的保护和传承。
目前,颐和园已纳入到世界文化遗产保护范围,并且通过采用多种保护措施,如封闭保护、修缮保护、仿照原物保护等,确保了它的完整性和真实性。
除了保护,颐和园还通过举办各种文化活动和展览,向世界展示这个千年古园的美丽和魅力,依靠人们的喜爱,让它延续下去,成为世界文化宝库中的璀璨明珠。
颐和园的景点介绍

颐和园的景点介绍颐和园位于北京市海淀区,是中国历史上最宏伟的皇家园林之一,也是世界文化遗产。
作为清朝时期的皇家园林,颐和园拥有许多著名的景点,每年吸引着无数国内外游客前来观赏。
下面我们将为您介绍颐和园的一些主要景点。
1. 昆明湖昆明湖是颐和园的主要景点之一,它是中国最大的皇家园林湖泊之一。
昆明湖占地面积达到了2.2平方公里,湖水清澈碧蓝,四周山峦环抱,景色宜人。
在昆明湖上游船,可以欣赏到颐和园全景,感受皇家园林的壮丽气势。
2. 颐和园大门颐和园的大门是园内的重要景点之一,它位于颐和园的南端,是进入颐和园的主要通道。
大门的建筑风格典雅,气势恢宏,是中国古代建筑的杰作之一。
大门两侧还有石狮子和石马,增添了古色古香的氛围。
3. 佛香阁佛香阁是颐和园内最著名的建筑之一,它是一座仿制佛教寺庙的建筑,建于乾隆年间。
佛香阁内供奉着释迦牟尼佛的金身,是中国现存最大的佛像之一。
佛香阁的建筑风格典雅,内部装饰精美,是颐和园内的必游之地。
4. 乐寿堂乐寿堂是颐和园内的一座古典建筑,它建于乾隆年间,是皇帝乾隆为了庆祝母亲的寿辰而建造的。
乐寿堂的建筑风格典雅,内部装饰华丽,是中国古代宫殿建筑的典范之一。
乐寿堂是颐和园内的重要景点之一,吸引了许多游客前来观赏。
5. 佛香阁佛香阁是颐和园内最著名的建筑之一,它是一座仿制佛教寺庙的建筑,建于乾隆年间。
佛香阁内供奉着释迦牟尼佛的金身,是中国现存最大的佛像之一。
佛香阁的建筑风格典雅,内部装饰精美,是颐和园内的必游之地。
6. 艺文亭艺文亭是颐和园内的一座古典建筑,它建于乾隆年间,是为了纪念乾隆的母亲而建造的。
艺文亭的建筑风格古朴典雅,内部装饰精美,是中国古代宫殿建筑的典范之一。
艺文亭是颐和园内的重要景点之一,吸引了许多游客前来观赏。
7. 颐和园长廊颐和园的长廊是世界上最长的长廊,全长728米,是颐和园内的重要景点之一。
长廊两侧的画栋雕梁,绘有中国古代名画,是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杰作之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排云门外广场云辉玉宇牌楼位于广场景区的最南端,坐北朝南,四柱三间七楼,黄琉璃瓦面,庑殿式与悬山式顶,单翘三昂花头斗拱绘金龙和玺彩画,广场两面对称排列着12块象征生肖的太湖石。
2. 第一进院落排云门面阔5间,前后廊,单檐歇山顶,黄琉璃瓦面,檐下施五踩单昂单翘斗拱,檐内井字团龙天花,梁枋绘金龙和玺彩画,实踏门装修,建筑面积252.56平方米。
排云门前廊东,西接长廊,后廊接抄手廊东西各13间,与云锦殿和玉华殿相连接,廊子为两面坡过垄脊黄琉璃瓦面,绘金线苏式包袱彩画,建筑面积东西段各71.76平方米。
一进院东西配殿云锦,玉华各面阔五间,周围廊,单檐歇山顶,黄琉璃瓦面,一斗二升交麻叶斗拱廊步井字团龙天花,室内海墁天花,梁枋绘金龙和玺彩画,建筑面积各194.4平方米。
云锦殿,玉华殿北侧连接二宫门的围廊各有5间为爬山廊,两面坡过垄脊黄琉璃瓦面,绘金线苏式包袱彩画,建筑面积各13.75平方米。
院落的中心有一个清漪园时期遗存的长方形水池,水池长29.65米,宽8.9米,水池上横跨单孔石拱桥,桥长12.48米,宽3.85米,占地面积共263.89平方米。
3.第二进院落二进院内建筑坐落在距离一进院落高差约2米的砖砌台基上,台基南侧有汉白玉栏板望柱。
二宫门面阔5间,前檐出廊,汉白玉台基,勾栏式连三踏跺,单檐歇山顶,黄琉璃瓦面,一斗二升交麻叶斗拱井字团龙天花,梁枋绘金龙和玺彩画,建筑面积65.45平方米。
二宫门东西两侧各有14间围廊与紫宵,芳辉两配殿相连接,叠落式两面坡黄琉璃过垄脊瓦面,梁枋绘制苏式包袱彩画,建筑面积各为69.38平方米。
东西配殿芳辉,紫宵各面阔7间,周围廊,单檐歇山建筑,黄琉璃瓦面,一斗二升交麻叶斗拱廊步井字团龙天花,室内海墁天花,梁枋绘金龙和玺彩画,建筑面积各198.59平方米。
正殿排云殿建在汉白玉栏杆围护着的二面有台阶的须弥座月台上,台上有铜龙,铜凤,铜香炉各一对,台下两侧对称排列四口铜缸。
排云殿坐北朝南,面阔五间,周围廊,重檐歇山顶,黄琉璃瓦面,一层五踩单翘单昂斗拱,二层七踩单翘重昂斗拱廊步井字团龙天花,室内海墁天花,梁枋绘金龙和玺彩画,建筑面积515平方米。
东西顺山殿各面阔三间,周围廊,七檩重檐歇山顶,黄琉璃瓦面,一层五踩单翘单昂斗拱,二层七踩单翘重昂斗拱廊步井字团龙天花,室内海墁天花,梁枋绘金龙和玺彩画,建筑面积各137.38平方米。
东西顺山殿各有一间连廊式建筑与排云殿正殿相连,前后出廊,两面坡过垄脊黄琉璃瓦面,五踩单翘单昂斗拱廊步井字团龙天花,室内海墁天花,梁枋绘金龙和玺彩画,建筑面积各15.5平方米。
排云殿后院有东西灯房两座,均面阔3间,前檐出廊,卷棚硬山顶(披水排山),黄琉璃瓦面,室内海墁天花,梁枋绘金线苏式包袱彩画,建筑面积各51.83平方米。
排云殿东西顺山殿两侧各有南北走向围廊14间,其中南接紫宵,芳辉殿各6间,北接德辉殿,东西灯房各7间,转角廊各1间,两面坡过垄脊屋面,黄琉璃瓦面,梁枋绘金线苏式包袱彩画,建筑面积各为56.84平方米。
德辉殿坐落在高约20米的花岗岩台座上,南侧设八字蹬道,左右各90阶青石踏步,宇墙黄绿琉璃砖心,绿琉璃砖硬墙帽,青砖海墁式平台。
德辉殿坐北朝南,面阔5间,前后廊,单檐歇山建筑,黄琉璃瓦面,五踩单翘单昂斗拱廊步井字团龙天花,室内海墁天花,梁枋绘金龙和玺彩画,建筑面积200.07平方米。
德辉殿东西顺山殿,坐北朝南,各面阔3间,前后廊,歇山式,黄琉璃瓦面,廊步井字团龙天花,廊步井字团龙天花,室内海墁天花,梁枋绘金龙和玺彩画,建筑面积各为86.55平方米。
排云殿与德辉殿东西两侧各有建造在花岗岩基座上的爬山廊28间,其中排云殿东西配殿两侧(南北走向)的廊子各18间,德辉殿两侧(东西走向)的廊子各18间,转角廊各1间,建筑形式均为两面坡黄琉璃瓦面,梁枋绘金线苏式包袱彩画,建筑面积各为151.57平方米。
(二)佛香阁建筑群佛香阁建在距地面约40米高的花岗岩高台上,两侧设八字蹬道,左右各100级青石踏步,宇墙黄绿琉璃砖心,绿琉璃砖硬墙帽,青砖海墁式平台。
南北山门各一座,均面阔3间,歇山顶,黄琉璃瓦绿剪边瓦面,一斗二升交麻叶斗拱,梁枋绘制金线大点金龙锦枋心旋子彩画,建筑面积各为53.96平方米。
位于建筑群中心的佛香阁是一座宗教建筑,是颐和园的标志。
佛香阁平面为八角形,外檐4层,内檐3层,以8根坚硬的大铁梨木为擎天柱,四层檐两平座,八脊攒尖顶,六样黄琉璃瓦绿剪边瓦面,鎏金宝顶,檐下一层,二层,三层五踩单翘单昂斗拱,四层七踩单翘重昂斗拱挂檐下一层,二层平座四踩品字斗拱,一层井字团龙天花,梁枋绘金龙和玺彩画,建筑面积一层546.62平方米,二层482,84平方米,三层348.85平方米,共1378.31平方米。
佛香阁沿石台建周围回廊,形成廊院形式,围廊共70间,两面坡黄琉璃瓦绿剪边过垄脊瓦面,梁枋内檐构件上绘制金线苏式枋心彩画,外檐绘金线苏式包袱彩画,建筑面积共400平方米。
高台东,西,北三面均应山势堆叠山石。
东侧山坡,西侧山坡分别建有敷华,撷秀二亭,四面各显三间,四脊攒尖重檐屋面,黄琉璃瓦绿剪边瓦面,黄琉璃宝顶,上下檐五踩单翘单昂斗拱,室内牡丹天花,梁枋绘制金线大点金旋子彩画,建筑面积各55.3平方米。
佛香阁后面一条盘旋于假山中的石路,直通万寿山顶部的众香界和智慧海,两座建筑均为砖石仿木结构的建筑。
众香界坐北朝南,面阔3间,有3个拱形门洞,为仿木结构的四柱七楼琉璃牌楼,歇山式顶,黄琉璃瓦面,其明楼,两次楼为五踩重昂斗拱,两夹楼,边楼为三踩单昂斗拱,建筑面积41.17平方米,琉璃牌楼两边连接围墙。
智慧海又称无梁殿,坐北朝南,面阔7间,2层,五色琉璃瓦面,歇山式屋顶,雕龙正脊上有3个脊刹,东西各一个护法天王,上下檐有五踩重昂琉璃斗拱六字真言天花,建筑面积401.8平方米。
外墙全部用黄绿两色琉璃砖装饰,墙面上嵌有一排排精致的琉璃小佛像。
(三)五方阁建筑群佛香阁西侧的五方阁是一组正方形的院落,五方意喻佛界东西南北中5各方位,阁内供奉五方佛,是一组宗教建筑。
建筑群最南侧的虎皮石台座上有一座嵌在围墙上的影壁,青白石须弥座,绿琉璃冰盘檐,歇山顶,绿琉璃瓦面,建筑面积为7.52平方米。
影壁北面为一座四柱三楼汉白玉牌楼,歇山式顶,明楼,两次楼为五踩重昂斗拱,两夹楼,边楼为三踩单昂斗拱,建筑面积为41.67平方米,石牌楼上镌刻的额,联均为乾隆皇帝御笔。
南山门坐北朝南,面阔3间,歇山式顶,绿琉璃瓦面,一斗二升交麻叶斗拱室内海墁天花,梁枋绘制金线大点金龙锦枋心旋子彩画,建筑面积51.75平方米。
台座南侧左右各13步青石台阶,兀脊墙帽,青砖海墁式平台。
院落中央坐落着著名的铜殿——宝云阁,俗称铜亭。
阁的平面呈四方形,重檐歇山顶,正脊中做佛塔形宝顶,五踩重昂斗拱藻井天花,建筑面积37.82平方米。
建筑的梁,枋,椽,斗拱,顶瓦,宝顶,门窗及匾额均为铜铸。
阁下汉白玉勾栏式须弥座,四面各有16阶勾栏式台阶。
东,西有山门12座,均面阔3间,歇山顶,绿琉璃瓦面,一斗二升交麻叶斗拱海墁天花,梁枋绘制金线大点金龙锦枋心旋子彩画,建筑面积各51.75平方米。
正殿五方阁坐落在11.27米高的花岗岩台座上。
五方阁坐北朝南,面阔3间,歇山顶,绿琉璃瓦面,一斗二升交麻叶斗拱室内海墁天花,梁枋绘制金线大点金龙锦枋心旋子彩画,建筑面积52.34平方米。
建筑群的东南,西南,东北,西北角各有一座重檐四方亭,四条琉璃垂脊攒尖,绿琉璃瓦面,黄琉璃宝顶,一层一斗二升交麻叶斗拱二层三踩单昂斗拱室内海墁天花,梁枋绘制金线大点金龙锦枋心旋子彩画,建筑面积各22.09平方米。
各建筑之间有24间围廊相连接,其中东,西围廊共6间,叠落廊共6间,南侧围廊共6间,北侧叠落廊共6间,建筑形式均为两面坡过垄脊绿琉璃瓦面,梁枋绘制金线苏式枋心彩画,建筑面积共78.77平方米。
(四)转轮藏建筑群佛香阁东侧的转轮藏是一座佛教建筑,建筑群南面修建一座牌楼作为出入口,北面有可穿行的假山洞通达佛香阁。
建筑群南侧入口处牌楼为二柱单楼形式,绿琉璃瓦面,七踩双翘单昂斗拱,梁枋绘制金龙和玺彩画,占地面积9.69平方米。
院落中央是一座巨大的青石须弥座,上面坐落着颐和园中最大的一块石碑——万寿山昆明湖碑,石碑通体用汉白玉雕制而成,高9.8米,碑座为6层束腰式,占地面积69.22平方米。
石碑中间腰身浮雕佛像,四周浮雕龙纹,碑帽浮雕卷草龙纹,正中有宝顶。
碑文四面印刻,皆为乾隆皇帝御笔。
正殿转轮藏在昆明湖碑的北面,面阔3间,周围廊,两层三重檐,长方形连三宝顶各四脊攒尖建筑(共12条脊),绿琉璃瓦面,宝顶上有彩色琉璃福禄寿三星,下层为平座斗拱,五踩双翘斗拱,上层下檐为平座五踩重昂斗拱,上檐为七踩单翘重昂斗拱,廊步级室内六字真言天花,梁枋绘制金龙和玺彩画,建筑面积143.22平方米。
正殿两翼各4间飞廊连接东西两座配亭。
飞廊为两面坡过垄脊绿琉璃瓦面,梁枋绘制金线大点金龙锦枋心旋子彩画,建筑面积共40.39平方米。
东西两座配亭建筑形式均为八角攒尖重檐建筑,绿琉璃瓦面,黄琉璃宝顶,一层平座六踩品字科斗拱,二层五踩重昂斗拱廊步六字真言天花,室内海墁天花,梁枋绘制金龙和玺彩画,建筑面积共为164.68平方米。
配亭内各有木制彩漆,四层木塔贯穿其中,木塔八面可以储藏经书和佛像,中间有轴,地下设机关可以转动木塔。
(五)长廊建筑群长廊北依万寿山,南临昆明湖,东起邀月门,西至石丈亭,全长728米,共273间,大部分为东西走向,自东向西有留佳,寄澜,秋水,清遥4座八角重檐的亭子,是中国古典园林中最长的游廊。
位于长廊的东端入口处,坐西朝东,歇山式屋顶,布瓦过垄脊屋面,一翘一斗三幅云交麻叶斗拱,牡丹天花,梁枋绘制金线苏式枋心彩画,建筑面积为30.58平方米。
留佳亭,寄澜亭,秋水亭和清遥亭均为八角重檐攒尖顶,圆柱,八角圆鼓镜柱础,步步锦坐凳楣子,倒挂楣子,梁枋绘制苏式枋心彩画,南北有垂带式青白石三步踏跺,建筑面积各为40.28平方米。
邀月门至留佳亭之间共有23间游廊,留佳亭至寄澜亭之间共有23间游廊,寄澜亭与秋水亭之间共有118间游廊,秋水亭至清遥亭之间共有47间游廊,清遥亭与石丈亭之间共计23间游廊。
其中寄澜亭与排云门之间自东向西第42间,第46间及排云门与秋水亭之间自东向西第15至17间有南北走向的游廊各3间。
秋水亭与清遥亭之间自东向西第24间有一南北走向的十字交接廊,南侧连接对鸥舫的游廊共3间,北侧连接山色湖光共一楼的游廊共9间,游廊均为布瓦过垄脊屋面,步步锦坐凳楣子,倒褂楣子,梁枋绘制金线苏式包袱彩画,建筑面积为2415.82平方米。
2013/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