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论文终极版
论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论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国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实践证明,只有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不断解放和发展我国的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实现共同富裕;才能维护社会公平,激发全体人民的创造热情;才能凝聚党心民心,维护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在当代中国的继承和发展,但它与民主社会主义是两种截然不同的思想体系,它在本质上与民主社会主义有着根本性区别。
第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定不移地把马克思主义当作指导思想的理论基础,既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又在把马克思主义同时代特征、客观实际相结合的过程中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推进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反之,民主社会主义却由信奉马克思主义,逐步变为把世界观中立、指导思想多元化奉为自己的思想纲领。
它时而把马克思主义同宗教原则等并列为自己的信仰基础,时而强调马克思主义的伦理原则,时而强调马克思主义对资本主义社会的批评精神。
但无论怎样变来变去,其指导思想都不是马克思主义,有的甚至把马克思主义完全从自己的纲领中排除了出去。
民主社会主义是反对把马克思主义作为唯一的指导思想,主张世界观、指导思想对话,提倡指导思想的多样性,这是从理论层面的一种区别。
第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认为,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在基本经济制度上具有决定意义的差别就在于生产资料所有制结构,以质与量都占优势的生产资料公有制为主体、国有经济为主导,对于强国富民和建设社会主义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这是共产党执政的经济基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尽管由于目前中国生产力不发达,还不能实现完全的生产资料公有制,但在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的同时必须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
只有坚持市场经济条件下公有制的主体地位,才能真正完善以按劳分配为主体的财富和收入分配制度,实现共同富裕和公平正义,才能真正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地良性发展。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论文(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论文(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论文篇3浅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摘要: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是基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提出来的。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是我国最大的实际,也是我国走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础。
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的发展,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逐步从萌芽走向成熟,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中国特色”也越来越明显,社会主义国家中国的综合实力显著增强,社会主义道路在中国越来越宽广。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有利于体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有利于解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矛盾,有利于顺利实现“两个百年”的奋斗目标。
关键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概述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相对于改革开放前一切工作以“阶级斗争为纲”,搞“一大、二公、三纯”的计划经济提出来的。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提出是为了解决过去计划经济的问题,是为了解放人们的思想,实事求是一切按照客观规律办。
邓小平指出社会主义并不是普遍贫穷,贫穷就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也不是落后于资本主义的社会制度,社会主义是优于资本主义制度的,是更高一级的社会制度。
正是基于此,为了解决计划经济的问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设呼之欲出。
在当时提出运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来发展中国的社会主义事业,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早在改革开放初期,邓小平就在回答“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难题。
计划经济是不是就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不是就是资本主义?邓小平深入的分析了改革开放前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中国,并喊出了振聋发聩的声音“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要求全社会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要求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都要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有关的论文参考范文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有关的论文参考范文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创造性和基础性的实践活动,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则是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潜能并促其由弱而强、由低级到高级和不断完善的实践活动。
下文是店铺为大家搜集整理的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论文参考范文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参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论文参考范文篇1浅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鲜明特色摘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鲜明特色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实践特色;二是民族特色;三是时代特色。
这三个方面的特色,是科学社会主义在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过程中,吸收实践经验、融入民族传统、反映时代要求的必然表现。
正是因为有这样的特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表现出独特的魅力,体现出特有的生机。
关键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产物。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形成和发展过程中,不断总结实践经验,融入民族传统,反映时代要求,不仅解答了中国社会发展遇到的各种问题,促进了中国社会的发展和进步,而且还体现出了鲜明的实践特色、民族特色和时代特色。
这些鲜明的特色,饱含着和中国人民勇于探索、不断创新的精神,也展现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生机和活力。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特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是实践,它源于科学社会主义,但主要是从实践中产生,在实践中发展,由实践来检验,并在实践中获得理论上的突破,实现制度上的创新。
坚持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规定;立足于实践,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具体要求。
离开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会偏离人类社会发展的普遍规律和价值要求;离开了实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也失去了发展的基础和动力源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以科学社会主义为思想理论基础,但不是简单地依据科学社会主义经典作家关于未来社会改造的设想来进行实践的,而是根据中国的国情,从中国的实际出发,来改造社会、发展中国的。
关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论文
关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论文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伟大创举, 是中华民族发展进步的根本保证。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 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 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造, 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 建立了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 逐步实现了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
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 中国共产党又领导人民, 使我国经济发展取得巨大成就。
改革开放以来, 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 进行了四个全面建设并取得巨大成就。
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 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继往开来、与时俱进, 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全面从严治党持续推进, 中国风更加清新、正气更加昂扬、担当更加有为。
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中出现的风险挑战, 我们必须始终保持清醒头脑, 不断增强道路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对上对下负责的态度和决心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历史的选择, 也是人民的选择十九大报告指出: “经过长期努力,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 这是我们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重要时期。
”这是在新形势下开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征程再出发、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而努力奋斗的动员令。
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所以能够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就, 就在于我们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
新时代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 需要继续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下, 必须要进一步解放思想、与时俱进, 继续推动实践取得实实在在成果。
同时要不断深化改革开放,在总结和提炼我们党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形成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中国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之源——科学社会主义理论, 这为推动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提供了强大精神动力和根本遵循。
特色社会主义的研究论文范文
特色社会主义的研究论文范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有其时代条件、时代依据、时代需要和时代必然性。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特色社会主义的研究论文,供大家参考。
特色社会主义的研究论文篇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优势与特点研究特色社会主义的研究论文内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和发展社会主义”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面临的首要的基本问题。
胡锦涛同志在2012年“七一”讲话中提出,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经历了社会主义道路的艰辛探索与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取得了三大成就:“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的基本制度,是实现人民幸福和谐的坚定基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优势。
经历了90多年的奋斗、探索、创造和积累,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的认识越来越清楚和客观。
笔者就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特点和优点展开论述,来说明社会主义制度是中国历史的选择,是中国人民的选择。
一、社会主义是一个动态的发展体系从16世纪初期英国莫尔的《乌托邦》,到19世纪上半叶三大空想家各自的理论学说,空想社会主义学者对资本主义进行了无情的批判和揭露,并对未来社会提出了许多天才的设想,从主张改变生产资料私有制,到改变资本主义社会的分配制度,从主张消灭商品交换到消灭城乡差别、消灭体力和脑力劳动差别以及阶级差别,到提高国家的管理职能。
正像恩格斯说的:“虽然这三个人的学说含有十分虚幻和空想的性质,但他们终究是属于一切时代最伟大的智士之列的,他们天才地预示了我们现在已经科学地证明了其正确性的无数真理。
”马克思恩格斯的两大发现使社会主义从空想发展为科学。
唯物史观的提出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马克思恩格斯认为,整个人类社会发展是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中进行的,经济基础的变化决定上层建筑的变化。
另一个伟大发现是剩余价值学说的创立,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特殊运动规律,说明了资本主义生产过程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本质,揭示了资本家剥削工人的秘密。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论文80129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国共产党人从中国实际出发探索的社会主义建设模式。
在理论体系上,主要体现为继承与开放、创新相结合,民族性与时代性及实践性相统一;在制度安排上,主要体现在整体推进与重点突破相协调,正式制度安排与非正式制度安排有机统一;在实践上,主要体现在目标的坚定性与手段的灵活性、过程的渐进性相适应。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辩证统一,深入探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实践和理论上的中国特色,有助于人们更深刻地理解和把握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有助于人们在实践中自觉地坚持社会主义道路。
一、从理论体系上看,坚持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立足于中国实际,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党的十七大报告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作了科学概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
”这一理论体系既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又根据我国实际和时代特征赋予其鲜明的中国特色。
概括起来,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理论渊源的承续特色从理论渊源上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表现出承续性特征。
这首先表现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与马克思列宁主义一脉相承。
马克思列宁主义是科学的世界观、方法论和价值观,其基本立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成和发展的理论根基。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从根本上看,是坚持和运用上述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的必然结果。
第二,理论品格的创新特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在与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一脉相承的基础上,又充分体现出创新的特征。
邓小平以超人的胆识和巨大的理论勇气,针对“两个凡是”的束缚,在坚持毛泽东所倡导的“实事求是”的同时,特别强调“解放思想”的极端重要性,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问题,明确提出“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命题,并阐明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论、社会主义本质论等相关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形成比较完备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结课论文)
苏联模式的反思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班号:学号:姓名:【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逐渐摒弃了苏联模式对中国政治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摸着石头过河”探索出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
如今改革进入新的历史阶段,重新审视苏联社会主义模式,正确认识苏联模式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关系,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一个重要理论前提。
苏联模式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起点,正确看待和反思苏联模式是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方式,同时也是保证改革的社会主义方向的关键。
只有搞清社会主义的“苏联模式”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关系,才能更加清醒而有效地把社会主义事业推向前进。
【关键词】苏联模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改革前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同志在十八大报告中再次强调,“决不走封闭老路也决不走改旗易帜邪路”,而是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大多数学者认为,所谓封闭僵化的老路就是指改革开放前的传统社会主义路子,当然也包括苏联模式社会主义的路子。
“不走老路”是对探索社会主义道路过程中深刻教训的总结。
无论是“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道路,还是计划经济体制的道路,都是行不通的“老路”。
眼下中国社会经济发展正处于十字路口,经济增长遭遇阻碍,社会矛盾积弊丛生,面临陷入中等收入陷阱的危险,整个社会都开始思考中国发展的未来道路选择的问题。
温故而知新,对苏联模式的重新认识能让我们在此历史阶段更加清晰认识眼下改革和发展的道路和方向。
关于苏联模式的评价,长期以来一直在学术界争论不休,大体有两种意见:一是全盘否定苏联历史,如戈尔巴乔夫。
早在1984年戈尔巴乔夫在会见瑞士记者时就说,这个制度(指苏联模式)“一切都腐烂了,必须用民主化,公开性的手段促其变革”。
二是采取辩证分析的态度,既承认苏联模式曾经取得的辉煌成就,也指出其自身存在的严重弊端。
笔者以为,必须对苏联70年的社会主义建设历史和苏联模式持辩证分析的态度,不能搞历史虚无主义,只有这样才能正确吸取苏联解体的教训,使我们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蒸蒸日上。
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论文
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论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引领当代中国发展进步、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伟大旗帜。
下面是店铺带来的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论文的内容,欢迎阅读参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论文篇1:《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保障机制》建立并完善我国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加强相关的制度建设与执法监督,扩展与规范法律服务和援助,是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基本内容。
从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管理和法的关系理论来说,社会管理是法存在和发生的前提,法从属于社会管理,是进行社会管理的工具。
从社会的普遍管理秩序回归社会的本质和功能来讲,其目的就在于实现“人民当家作主”,构建公开、公平、公正的社会秩序,追求最大程度的社会公平与自由。
所以,社会秩序管理回归社会依赖于法律制度,作为进行社会管理的工具和途径,法律是现代社会实现规则整合最为有效的手段和方式。
一、实现社会管理法制化在我国当前的历史条件下,将法治纳入到社会管理体制之中,有助于进一步推进社会管理向社会的回归,也会增强广大人民群众参与社会管理的活力。
社会秩序的维持离不开法治的保障,是政府向公众提供公共服务的权力支撑,并使该服务本身处于受规范之具体处境之下,使规范效力保持外在的合理运行时,又保证了其内在的合法性。
在当前经济环境中,社会管理面临的是不同的社会利益群体,要建立不同社会群体之间民主、平等的社会合作关系,解决不同群体之间的利益冲突和矛盾,就应当有一个公平正义的解决机制,而法治无疑最有效的制度形式,这是由法治的优越性决定的。
同时法治具有强制性、规范性和正义性等特点,将法治纳入社会管理机制,能够使社会管理合法化、程序化和效率化,使社会管理的整个过程有法可依,不因个别行政意志而改变,保障了社会管理的有效性和公正性。
进而,社会管理法制化可以有效实现法律的社会治理效力,最大限度地确保社会管理的程序性与正义性,使广大人民群众享有参加社会管理的广泛的民主权利,真正成为国家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的主人,这正是社会管理和法回归社会的本质涵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结课论文-实现共同富裕的途径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结课论文-实现共同富裕的途径第一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结课论文-实现共同富裕的途径天津理工大学硕士研究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结课论文论文名称:实现共同富裕的途径姓名:学号:所在学院:专业:联系电话:年月实现共同富裕的途径摘要:目前我国城乡、不同行业、不同人群收入差距较大,这种状况已经制约了经济的发展,影响了社会稳定和共同富裕目标的实现。
究其本质主要是分配不公造成的,政府应当深化推进收入分配改革,认识到实现共同富裕的必要性。
本文就实现共同富裕提出八条措施关键词:收入差距原因共同富裕分配改革必要性途径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的持续快速发展,我国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二位,同时收入分配问题日益突出,进一步调整收入分配关系、逐步实现共同富裕的必要性和可能性大大增强。
中共十八大报告提出,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着力解决收入分配差距较大问题,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
一、我国居民收入差距的现状及原因分析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经济快速增长,2011年中国GDP总量为471564亿元,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与此同时,百姓的腰包越来越鼓,从发展中得到更多实惠。
然而,居民收入增长的步伐仍赶不上经济发展的速度。
根据《中国统计年鉴2011》,2001年至2010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0.5%,国家财政收入年均增长20%,而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速为9.7%。
另一个不容回避的现实是,城乡之间、行业之间乃至不同人群之间,仍然横亘着一道道“鸿沟”。
十八大代表、北京环卫集团一清分公司垃圾粪便清运中心驾驶员任晓云在北京打工已经16年,但和妻子、女儿常年分居。
对他来说,在北京买房安家仍是梦想。
“农民工融入城市的门槛太高了”。
“企业职工退休金比公务员每月平均低1500元。
”十八大代表、北京二商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孙杰说,“企事业单位退休金双轨制下,人们都争着往公务员队伍挤,而作为自主创新主体的企业缺乏吸引力。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论文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论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论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旗帜论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引领中国前进方向的伟大旗帜,是拓展中国发展道路的伟大旗帜,是凝聚中国智慧力量的伟大旗帜,是彰显中国制度优势的伟大旗帜。
党的十八大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方向”的重要论断,强调要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这是总结历史、立足现实,着眼未来得出的正确结论,是对“举什么旗、走什么路”这个根本问题最深刻最坚决的回答,也是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的关键。
旗帜是中国的伟大创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仅是近代以来中国和世界历史发展的必然产物,而且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顽强拼搏、艰苦奋斗所创造的伟大成果。
众所周知,过去中国是半封建半殖民地的国家,要改变旧中国积贫积弱、四分五裂、内忧外患的悲惨命运,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和民族复兴,不能走西方大国的发展道路,只能另辟新路。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正是在波澜壮阔的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历史进程中,经过反复比较、艰辛探索才开辟出来的国家富强之路、人民幸福之路、民族复兴之路。
30年前,邓小平同志在党的十二大开幕词中第一次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思想时,就指出这是总结长期历史经验得出的基本结论。
当时总结的是建党以来61年的历史,后来的30年,是我们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取得辉煌成就的30年,这次党的十八大报告总结的是91年的历史,使我们对邓小平同志论述的基本结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历史的必然选择,是中国共产党的伟大创造,认识得更加充分。
十八大报告,从头到尾贯穿着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这条红线。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小论文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小论文第一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小论文当前我国的社会建设为什么必须以改善民生为重点?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是一大亮点,民生既是发展的目的,也是发展的重点,一切的改革和发展都是为了民生,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是各级政府的责任所系和职责所在,也是党的先进性的具体体现。
要明确我国的社会建设为什么必须以改善民生为重点就必须先明确两个概念:其一为社会建设,所谓社会建设,就是按照社会的发展规律和运行机制,通过发展社会事业,完善社会治理,改进社会管理,维护社会秩序等工作来推动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其二为改善民生,所谓改善民生,简单地说,就是要改善最广大人民群众的社会生存与社会生活状况。
它不仅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而目影响着国家的政治稳定、经济发展和社会转型等重大问题。
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从一度濒于崩溃的边缘发展到总量跃至世界第四、进出口总额位居世界第三,人民生活从温饱不足发展到总体小康,农村贫困人口从两亿五千多万减少到两千多万”。
但是,“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同时收入分配差距拉大趋势还未根本扭转,城乡贫困人口和低收人人口还有相当数量”。
与建设和谐社会的时代主旋律极不合拍。
要促进社会和谐,就必须从根本上改善“五难”等民生问题。
社会建设以改善民生为重点体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迫切愿望和要求。
进入新世纪新阶段,我国发展呈现出一系列新的阶段性特征,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
在社会建设方面,贫富差距拉大、公共服务不到位、就业难、住房贵、上学难、看病贵、社保水平低、农民失地等问题交织在一起,构成当前中国社会的突出矛盾,也是广大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
中国共产党必须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论文
试论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摘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当代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必由之路。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真正坚持社会主义。
在改革开放和历史新时期,创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和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找到了一条振兴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唯一正确的理论和道路。
实践表明,在当代中国,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而没有别的理论,也不可能有别的理论能够解决中华民族的前途和命运问题,同时也表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引导中国走向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正确道路,必须始终毫不动摇地坚持下去,同时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中,中华民族复兴伟业也将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走向新的更大辉煌。
关键词:社会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提出1978年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共领导集体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紧紧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主题,根据中国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和当今世界的巨大变化,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初步回答了社会主义的一系列基本问题。
把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了新的科学水平,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提供了前提。
1982年9月中国共产党召开第十二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邓小平在开幕词中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命题。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涵盖很多内容,党的十五大把这一理论体系称之为邓小平理论,并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不仅开拓了马克思主义的新境界,而且还把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新的科学水平。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涵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涵,目前还没有一个明确并具体的表述。
但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涵至少包含下列内容:1.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把发展社会生产力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
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任务是多重的,比如: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这些都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基本和基本目标,但中心任务是社会主义经济建设。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结课论文
浅谈当代中国文化强国的重要性摘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这是我党在十七届六中全会以来,从时代要求与战略全局出发,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奋斗目标。
这一目标,完美的迎合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新要求、阐述了当今时代文化发展新趋势,表达了各族人民对于精神文化生活新期待。
本文从“什么是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为什么要提出文化强国”、“怎么去实现文化强国”等方面谈谈对当代中国文化强国的认识和理解。
关键词: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紧迫性重要性当今社会,一个国家的强大与否,经济实力不是唯一的评判标准。
经济实力只能证明国家的物质层面发展的强大与否,但是精神层面也需要随之有所发展。
当代中国在建设社会主义的历程中,强调了文化建设的重要性。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以文化上的高度自觉、自信和政治上的远见卓识审议通过了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经济增速长期高于世界经济增速,经济规模不断增大,经济实力显著增强,国际影响力明显提高。
但是,。
目前,我国部分地区的文化产业产值发展很快,规模也相当可观。
但从整体看,我国文化实力与经济实力和国际影响力不相适应。
中国作为发展中的经济大国,如果要想成为经济强国,必须要有繁荣的文化,必须能够使文化方面的提高进步来带动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党中央结合国内和国际的形势,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奋斗目标。
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战略目标,对于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改革开放30多年来,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战略方针的指引下,我国实现了经济的快速发展,创造了令世界瞩目的经济奇迹,如今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但是,一个真正的世界强国应当同时是经济强国、文化强国、军事强国的统一体。
尤其是在当今世界,人们常常把“文化强国”视为强国的一个主要标志;国家间的竞争很大程度上已是文化的比拼。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结课论文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结课论文高铁:“中国制造”新名片摘要长久以来中国制造都只停留在大量低端的劳动密集型的粗加工或组装领域,如今高速列车这一类中国制造的产品正在从质上改变中国制造的内涵。
中国高速铁路的建设始于2004年的中国铁路长远规划,短短的十多年间,不仅使中国高铁实现从无到有的突破,更是打造出一个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符合中国国情、具有中国特色和使用中国标准的中国高铁品牌。
与国际同行相比,中国高铁不仅运营规模大,而且还具有系统技术全面、造价低、建设速度快等优势,成为“中国速度”“中国制造”的新名片,一再让世界惊叹。
中国发展高铁,走的是“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之路,这表明我国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并不是闭门造车,而是坚持自主发展、开放合作的原则。
高铁产业的发展为实现制造强国的战略目标,构建“中国制造2025”宏伟蓝图提供了一个范本。
本文所述中国高铁包含了两个概念,即中国高速铁路(CHSR)和中国高速列车(CRH)。
通常提到中国高铁,大家的眼球只着眼于既美观有富有科技感的动车组上,然而事实上构建中国高铁这一庞大体系需要高速列车和高速铁路这两个元素相辅相成,在二者的建设和制造上都提出了极高的要求。
高速铁路建设和高速列车制造都是“中国制造”在高端领域的代表之作,其迅速发展彰显中国的工业实力,也体现了中国在追赶世界制造强国上的不懈努力。
多方引进1978年邓小平访日期间,曾经乘坐日本新干线的高速列车。
在车上,一名日本记者采访他乘坐此车的感受,邓小平回答说:“感觉到快。
有催人跑的意思。
我们现在更适合坐这个车了。
”随后中国的改革开放事业如火如荼的进行,不得不说在我们身后正是有新干线这样的国外领先科技催着中国人往前跑,投身于祖国的“四化”事业。
但是中国并不急于求成,而是经过多年的技术储备,在意识到自身有足够的技术储备时,方才开始自己的高铁计划。
很多人认为中国高速铁路起源于2004年以来的技术引进,却不知道中国第一条高铁是1999年开工、2003年建成的秦沈客专;动车组的研制则更早,“蓝箭”、“中原之星”、“中华之星”都是鼎鼎大名。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论文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论文引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改革开放为动力,以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通过顺应和把握时代发展潮流,经过长期实践积累和理论创新,逐渐形成的一种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制度。
发展历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历程经历了多个阶段。
首先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在革命和建设初期,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首次确立。
然后,在毛泽东的领导下,中国进行了伟大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实现了农业合作化、国有化和对外援助等一系列重大改革。
然而,文化大革命期间,中国陷入了动荡和混乱,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1978年,邓小平提出了改革开放的思想,开启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时代。
在改革开放的道路上,中国坚持基本经济制度的不变,积极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
特别是在市场经济的改革中,中国探索出一系列符合国情的政策和制度安排,取得了显著的经济发展成就。
主要特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以下重要特点:1.坚持党的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强调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将党的领导确立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
2.坚持人民主体地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将人民放在至高无上的地位,坚持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社会的主人的观念。
3.坚持经济建设为中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将经济建设作为核心任务,通过经济发展来推动社会进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4.坚持改革开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强调改革开放是推动发展的强大动力,通过改革和开放来不断适应和引领时代发展潮流。
5.坚持科学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强调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作用,推动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
取得成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过多年的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首先,中国成功实现了从封闭半封闭到全面开放的转变,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其次,中国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减贫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果。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概论 论文
(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论断包括两层含义:第一,我国已经进入社会主义社会;第二,我国的社会主义社会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初级阶段.(2)这两层含义,即社会主义和初级阶段,必须统一起来认识和把握.首先,我国已经进入社会主义社会.在我国,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政治制度和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已经确立.我们必须珍惜这些已取得的成果,坚持社会主义,决不能走回头路.其次,我国的社会主义还处在初级阶段.社会主义发展还很不成熟,在各个领域还没有从根本上摆脱贫穷落后的不发达状态.我们必须从这个实际出发,而不能超越阶段,搞急于求成.(3)只有全面把握社会主义和初级阶段这两方面的含义,才能同右的和“左”的两种错误倾向划清界限.社会主义制度的发展和完善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一个相当长的历史发展阶段,在发展进程中必然还要经历若干具体的发展阶段,不同时期会显现出不同的阶段性特征.十七大从八个方面分析和概括了新世纪新阶段我国发展呈现出的新的阶段性特征,进行了深入分析和概括.强调指出,经过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不懈努力,我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从生产力到生产关系、从经济基础到上层建筑都发生了意义深远的重大变化,但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一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变.当前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在新世纪新阶段的具体表现.只有既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大的历史阶段,又认真分析不同时期具体的阶段性特征,才能准确判断我国社会发展的主流和方向,并据以制定正确的发展战略和政策.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一是逐步摆脱不发达状态,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历史阶段;二是由农业人口占很大比重从材料2中统计中国要使非农业人口占到总人口比例的大多数,譬如将农业人口降到总人口的1/4,就要将5亿至6亿农业人口转移到非农业领域。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论文600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论文600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包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等方面,一条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道路,本篇文章就为大家介绍一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论文的范文,供给大家参考一下。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论文经典专业范文10篇之第一篇:深刻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势。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全面回答了在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上,应该“坚持和巩固什么、完善和发展什么”这个重大政治问题。
全面总结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建设的历史性成就,集中概括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的显着优势,深刻阐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明确了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总体要求、总体目标和重点任务,是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政治宣言和行动纲领。
我们国家处在实现两个“一百年”目标以及新中国成立70年的关键历史时刻,党中央高瞻远瞩,体现了强烈的历史担当。
因此,贯彻落实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领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显着优势,应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深入理解。
一、制度是治国理政的基础中国共产党是一个拥有坚定制度自信的马克思主义政党。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我们党在90多年长期革命、建设和改革的进程中,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立足于中国具体国情,在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深刻把握的基础上经过长期实践探索逐步建立和发展起来的。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根本保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注入了强大生机和活力。
因此,把制度优势转化为国家治理效能显得尤为关键,各届国家领导人都对此做出了重要论述。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论文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论文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民族特色表现在其理论风格上。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注重实践性和可操作性,强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注重从中国实际出发解决问题。
同时,理论体系也充分考虑中国的历史、文化和国情等方面的特点,更好地适应中国的国情和发展需要。
二、从制度安排上看,整体推进与重点突破相协调,正式制度安排与非正式制度安排有机统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安排既体现了整体推进的特点,也注重了重点突破。
在整体推进方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安排包括了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各个领域,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制度体系。
同时,在重点突破方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安排注重解决当前最紧迫的问题,如扶贫、环境保护、反腐败等。
此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安排还注重正式制度和非正式制度的有机统一,既要发挥正式制度的作用,也要充分发挥非正式制度的作用。
三、从实践上看,目标的坚定性与手段的灵活性、过程的
渐进性相适应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注重目标的坚定性与手段的灵活性、过程的渐进性相适应。
目标的坚定性表现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始终坚持社会主义方向,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
的发展。
手段的灵活性表现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注重因地制宜,采取不同的措施解决不同的问题。
过程的渐进性表现在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注重稳步前进,不搞急功近利,脚踏实地,
一步一个脚印地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期末论文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期末论文第一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期末论文简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中的民生问题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赋予“民生”新的历史内涵。
民生是指广大城乡居民的生命、生存、生活和生产。
改善民生是指党和政府改善城乡居民。
特别是中低收入者的生命、生存、生活和生产状况。
发展经济,改善民生,减少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和谐,已经成为党和政府必须解决的重要问题。
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
只有城乡居民的利益关系和谐了,各阶层之间、区域之间的社会关系才能和谐。
贫困地区和贫困阶层,与富裕地区和富裕阶层才不至于形成对立的局面,贫困地区和贫困阶层才能融入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之中,共享改革开放和科学发展的成果。
形成广泛而坚实的群众基础。
改善民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和谐社会以“社会和谐”为基本内容,同时包括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人的和谐和人与社会的和谐三个层面。
“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重要保证。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不断化解社会矛盾的持续过程。
”只有妥善处理社会矛盾,统筹协调各方面利益关系。
坚持把改善人民生活作为正确处理社会各阶层利益矛盾的起点,才能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稳固的群众基础。
改善民生,是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的生动写照,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本要求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在“6.25”讲话中指出:“我们党的根本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党的一切奋斗和工作都是为了造福人民,要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使经济发展成果更多体现到改善民生上”。
党要“真诚倾听群众呼声。
真实反映群众愿望,真情关心群众疾苦,多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
”把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关键在党,重心在基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论文终极版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论文终极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浅谈新形势下中国农民的机遇与挑战班级:中特9班学号:SX1603122姓名:李轶锟签名:关键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农业,中国农民,机遇与挑战引言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为目标,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
[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反映先进生产力发展规律及其成果的文化,是源于人民大众实践又为人民大众服务的文化,是继承人类优秀精神成果的文化,具有科学性、时代性和民族性。
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吸引力和感召力,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必然要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成功崛起,避免了苏东剧变的多米诺骨牌效应祸及中国,并以自己的经验和做法,深化了人们对什么是社会主义和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认识。
[2]而中国农业的大力发展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具有重大的贡献。
[3] 摘取一段我认为很有意义的话:一个国家选择什么样的农业发展道路,不仅决定着农业自身的现代化进程,而且也决定着整个社会的现代化进程。
在世界现代化的历史潮流中,每个国家都无法回避地要对自己的农业发展道路做出选择。
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人民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探索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农业发展道路。
考察中国共产党探索中国农业发展道路的历史,无论对中国共产党的建设,还是对中国农业现代化建设,以及整个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都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4]。
1 百业农为本,农兴百业兴自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农业以及中国农民,为国家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可谓百业农为本,农兴百业兴。
新中国成立初期,国家要实现工业化,建立完整的工业体系,农业几乎成为了工业化起步所需资本积累的唯一来源。
工农产品价格剪刀差形成的资本积累,推动着工业化稳步前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浅谈新形势下中国农民的机遇与挑战
班级:中特9班
学号:SX*******
姓名:***
签名:
浅谈新形势下中国农民的机遇与挑战
李轶锟
摘要:作为一个农业大国,中国的农业生产在世界占有重要地位,建国以来,我国农业生产的物质条件得到了极大改善,生产水平持续提高。
新中国农业经济60年的变革与发展,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农业经济模式。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农业经济模式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基本组成部分,中国农民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复杂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环境下,中国农民也将面临一系列机遇与挑战。
关键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农业,中国农民,机遇与挑战
引言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为目标,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
[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反映先进生产力发展规律及其成果的文化,是源于人民大众实践又为人民大众服务的文化,是继承人类优秀精神成果的文化,具有科学性、时代性和民族性。
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吸引力和感召力,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必然要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成功崛起,避免了苏东剧变的多米诺骨牌效应祸及中国,并以自己的经验和做法,深化了人们对什么是社会主义和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认识。
[2]
而中国农业的大力发展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具有重大的贡献。
[3] 摘取一段我认为很有意义的话:一个国家选择什么样的农业发展道路,不仅决定着农业自身的现代化进程,而且也决定着整个社会的现代化进程。
在世界现代化的历史潮流中,每个国家都无法回避地要对自己的农业发展道路做出选择。
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人民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探索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农业发展道路。
考察中国共产党探索中国农业发展道路的历史,无论对中国共产党的建设,还是对中国农业现代化建设,以及整个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都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4]。
1 百业农为本,农兴百业兴
自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农业以及中国农民,为国家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可谓百业农为本,农兴百业兴。
新中国成立初期,国家要实现工业化,建立完整的工业体系,农业几乎成为了工业化起步所需资本积累的唯一来源。
工农产品价格剪刀差形成的资本积累,推动着工业化稳步前进。
1952-1997年,农民以工农产品价格剪刀差为国家工业化提供资金累积12641亿元,平均每年274.8亿元(孔祥智,何安华,2009)。
农民的劳动力贡献也是工业发展资本积累的重要
来源:截至2007年,农民工以工资差额方式为城镇经济发展节约成本共计85495亿元,农民工在基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等社会福利上与城镇居民的差距,为城镇经济节约社保成本至少30576亿元。
除工业化资本积累以外,农业在实物产品支持、农村消费市场、对外贸易、土地、劳动力生产要素等方面也为国民经济作出了重要贡献。
随着工业的飞速发展,农业生产占社会总产值由1949年的58.5%降至目前的10%左右,农业推动工业发展的时代一去不复返,工业反哺农业的时代已然来临。
新形势下,粮食安全被时代赋予了新的时代内涵:粮食安全已不仅仅是粮食安全,而是广泛包括食品安全;粮食安全也不仅局限于粮食作物本身,而是广泛包括耕地、水资源、劳动力等农业生产资料。
近年来,随着国际贸易的不断发展以及对人身安全、环境保护意识的加强,各国TBT
通报增长迅速,尤其是以保障动植物健康为目的的SPS通报数量增长最为明显。
WTO成员国SPS通报数量在10年内增长了52%,由2006年的1101件增长至2015年的1682件,可见世界各国对农产品及食物安全的关注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世界各国要素禀赋不一,在世界贸易快速发展的背景下,维护国家的粮食安全已成为一项集农业生产、国际贸易、政治形势等为一体的复杂系统工程。
农民作为与粮食安全直接相关的微观个体,在新形势中既面对机遇,也应对挑战。
2 中国农民所拥有的机遇
2.1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与目标价格制度㈠
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与目标价格制度作为国内粮食市场的“定海神针”,在稳定粮食价格、稳定粮食市场、保证农民种粮积极性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国家每年在作物播种前,综合考虑粮食成本收益、供求情况、市场价格、宏观调控等因素向社会发布各品种粮食作物的最低收购价格水平,以此依据引导农民种植,当粮价低于最低收购价格时,国家委托符合资质的企业以最低收购价收购农民的粮食,起到“托底”的作用,保证了农民的基本收益。
同时国家也在不断尝试多种调控政策相结合,例如各种补贴、农业保险等。
农产品价格是百价之基,关系整个经济的价格水平,维持农产品价格势必要保证农民基本收益,保护农民种粮的积极性,所以财政政策继续向农业倾斜是未来的政策趋势。
2.2新型合作社与国际贸易
近年来,国家大力发展新型合作社,培养新型农民,推进土地确权、流转,其目的之一是提升土地集约化利用水平、引导资本流向农业、农村、农民。
新型合作社的发展与推进,为种粮小户提供了发展契机。
合作社的专业性有助于延长产业链,降低种植成本,增加农产品价值,为农产品更好更快走向市场创造条件。
此外,合作社有助于增强农户抗风险能力,农业是弱质产业,面临自然、市场双风险,合作社有助于推进“订单种植、养殖”常态化,大大降低了农户的市场风险,从根本上保证了农民的基本收益。
国际贸易的飞速发展,为农业开辟了第二市场,要充分利用“两种资源、两个市场”,积极探索海外租地种植,在土地、劳动力相对丰富的地区开展粮食作物种植,以减轻国内粮食作物种植压力,配合实现“藏粮于地”。
我国特色农产品,如蜂蜜、茶叶、调料等越发受到国际市场欢迎,国内农产品加工企业要努力提升自身生产水平,积极了解进口国认证体系,推动优势产业走出国门,不仅要产品走出去,更要企业走出去,中华农耕文化走出去。
2.3城镇化与膳食结构升级
中国人均耕地面积为1.4亩左右,人多地少是我国的基本国情,随着城镇化步伐的加快,每年大约有1000万人从农村转移到城市。
一方面,种地的人少了,专业从事农产品种植的农户可以承包更多土地种植作物;但另一方面,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膳食结构的不同使得农产品市场发生变化。
最明显的是肉蛋奶的消费连年增加,大米、小麦的需求降低。
此外,城镇居民生活水平的上升使得其对农产品的品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近年来,有机、无公害、非转基因成为了热门词汇,粗粮成为了人们餐桌上的“新宠”,在此背景下,发展有机农业,提供农产品个性定制服务,成为了农民增收的新途径、新机遇。
3 中国农民需面对的挑战
3.1国际粮价的冲击
由于我国耕地资源紧张,与美国、加拿大、俄罗斯等国相比,在规模种植上处于巨大劣势。
国内小麦、玉米、水稻的价格普遍高于国际价格10%-15%左右,这对种植粮食作物的农民来说,是始终存在的隐患,是影响其收入的重要因素。
我国农民所面临的挑战在于如何扬长避短,充分发挥劳动力优势,随时准备应对国际粮食市场的冲击。
难点在于我国有2亿多小农户,户均耕地面积不足10亩,如何适度引导农民改变农作物种植结构、发挥劳动力优势、提升农民主体的素质成为了世纪难题。
3.2金融体系“脱农化”现象严重
农业资金主要来源于政策性农业资金、商业性农业资金、合作性农业资金、民间农业资金以及资本市场融资。
除政策性农业资金以外,其余领域的农业资金均存在一定程度的“脱农化”现象。
农村经济具有脆弱性、波动性和低收益性,且农村资产审核困难带来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等问题,使得农业领域的资金“只出不进”,例如中国邮政储蓄充分利用其遍布全国的营业网点,在农村开展存款服务,扮演了农业资金“抽水机”的作用。
我国生产者补贴等值PSE为-38.4%,意味着如果没有政府资源调动政策的影响,农业收入将减少38.4%。
长此以往,农业发展必将停滞不前,如何引导资金流向农业、农村、农民成为摆在农业部门面前的首要问题,另一方面,农民如何获取资金以投资农业生产,是新形势下农民所面临的巨大挑战。
3.3劳动力比较优势逐渐消失
随着城镇化不断推进,越来越多的劳动力向城镇转移,我国面临着资金、劳动力均背离农业的现象,在此背景下,劳动力成本上升,我国劳动力优势开始减弱,过去我们以大量廉价劳动力以弥补资本上的缺陷,目前这样的优势正在逐渐消失,农业陷入步履维艰的发展境地。
破除该困境,只有将农业产品结构由粮食作物向经济作物适当调整、将初级产品生产向产品深加工调整,一方面继续发掘劳动力优势,另一方面增加农产品价值。
新形势下,一个巨大的挑战是如何将正在减少的职业农民群体培养成为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在不影响农业生产,不影响农业产值的情况下,顺利保证城镇化稳步推进。
4 总结
在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形势下,中国农业和农村的发展是保持中国未来较长时期经济中高速增长的最深厚的底蕴。
中国有世界最多的农民、世界最大的农民消费群体,在中国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形势下,政府采取挖掘农村居民消费潜力、扩大公共财政支出、加大对小城市和小城镇的公共投资、促进农民工就地就近城镇化、提高支农资金的使用效率等有利于农村发展的政策举措既能促进消费,也能促进投资。
因此,中国农民需把握住机遇,同时应对好挑战,为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农业体系而奋斗。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