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BAR沟通模式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括病史、诊断、入院时间等
A
4
SBAR沟通模式
主要内容 ③ 评估(assessment):即准确评估患者目前的
状态,包括患者最近的生命体征、最近的检查 结果及所存在问题的相关因素和潜在因素 ④建议(recommendation):即医护人员根据现 况分析,对后续的处理措施和方向所做的建议、 处理、授权等
A
7
病情与设备因素
• Papson等认为绝大多数严重不良事件是由于患者 病情不稳定和病情的严重程度造成的。
• Voigt等对948例危重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发现 入住ICU的第1个24h内,外出检查的转运频率最 高,而此时患者的病情相对更重,因病情的复杂 性对输液泵、呼吸机等设备需求大,明显增加了 不良事件发生的风险性。
• 【参考文献】
• [1] WHO Collaborating Center for Patient Safety Solutions.Patient Safety Solutions Preamble May 2007 [R ].Geneva: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2007:1.
SBAR沟通模式在急诊转运的应用进展
盐城市中医院 刘明
主要内容
A
2
SBAR沟通模式
• 定义:SBAR 模式是以解决病人安全问题为中 心的医务人员交接沟通的一种标准化沟通方式[1], 该模式帮助医务人员梳理病人信息,理清思路,避 免条理不清、重点不突出或者遗漏,规范沟通方 式,以达到有效沟通的目的[2]。
• 吴国庆等提出,规范安全的转运流程是提高危重患者转运 安全的第一步,使转运有章可循、有据可依,促进各环节 协调有序地进行,从而减少转运中的护理缺陷。
A
12
SBAR沟通模式的临床应用
A
13
评价指标
1.不良事件发生率 2.护士交班问题发生率 3.转运交接耗时 4.交接满意度
A
14
研究结果
• Singh,R等研究者将SBAR交接模型应用于不同 科室之间或不同医院或医院与社区之间的转运交 接单中,不仅提高转接的质量、保障患者的安全, 而且为接收者提供及时、可靠及有效的信息。
• Fanara等在指南中将静脉通道的数量、通气设置 的改变等作为与设备相关的常见风险因素。
A
9
人员因素
• Gillman等和Kue等报道危重患者由专业团队陪送 会降低不良事件的发生率。
• 然而Lahner等提出转运人员为初级或高级医师对 不良事件并无影响,关键在于有无足够的培训和 经验储备。有经验的转运人员能有效防范与设备 相关的不良事件发生,因为他们更熟悉设备的使 用、更好地预测设备中潜在的问题并能及时有效 处理。
• Freitag和Carroll 基于SBAR沟通模型制成电子版 的医疗记录单在护士或护理技术人员进行病区内 或病区间交接班中具有显著的作用。
A
15
研究结果
研究结果显示,运用SBAR 沟通模式不仅可减少患 者转出交接耗时,提高医护人员的工作效率,还有 助于降低患者转出交接问题的发生率及因交接不良 而导致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率,进而提高了患者与 医护人员的满意度,最终有效推动了医护患和谐关 系与安全文化的发展。
A
16
研究结果
有研究指出,SBAR沟通模式有助于护士找到患者 的主要问题,收集、整理、分析相关资料,将信息快 速、准确地传递给医生,保障患者得到及时安全的 医疗服务。
赵辉等将SBAR沟通模式应用于急诊ICU 患者转出 交接中,有助于缩短交接时间,降低转出交接药品、 物品错误及住院病史遗漏等的概率。
A
10
人员因素
• 王斌等提出危重患者的转运需配置有资质的转运 人员,具备良好的应急处理和团队合作能力,能 够及时有效地执行医嘱并进行紧急处理。
• Day提出与转运人员相关的风险因素包括不适当 的培训、监护和沟通,转运前对患者的信息了解 越多。准备越齐全,会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意 外拔管、静脉管道脱落或堵塞等与转运人员监测 不当、经验不足等密切相关。尤其是躁动患者的 转运。
A
17
研究结果
此外,另有研究[1] 将降阶梯思维导入SBAR 沟通模 式中, 转变为B-A-R-S 顺序, 将其应用于急诊科 、ICU 患者转运交接中,将B(背景)模块前置, 优先介绍现存或潜在危及患者生命的病情、治疗等 ,随后评估气道、呼吸、循环、意识与风险,再针 对风险提出交接建议,最后交接未危及生命的一般 资料。
• [2] 张曦,夏莉娟,鲍春燕.SBAR 床头交接班工作模式在低年资护士临床应用中 的质性研究[J].齐鲁护理杂志,2015(13):7 11.
A
3
SBAR沟通模式
主要内容 ①现状(situation):即患者的目前状况,包括
当前病情、症状与体征及监测数据等 ②背景(background):即患者的以往情况,包
A
5
SBAR的发展史
A
6
转运的风险因素
• Fanara等在指南中将危重患者院内转运中存在的 风险因素分为与设备、人员、组织及病情4个方面, 其中转运人员和设备作为影响不良事件发生的风 险因素已被学者们普遍认可,而病情对不良事件 发生的影响还存在较大争议。
【参考文献】 Fanara B,Manzon C,Barbot O,et a1.Recommendations for the intra—hospital transport of critically ill patients[J].Crit Care,2010, 14(3):87-.97.
A
8
病情与设备因素
• Damm等报道转运中22%的不良事件与便携式呼 吸机不适宜的警报及通电、通气故障有关,使用 这些设备时,如果转运人员没有足够的专业知识 储备、不能准确的设置,会明显增加不良事件的 发生。
• Papson等认为设备问题是轻微不良事件发生的主 要原因。其中一半以上与通气设备及气道管理有 关。
A
11
wenku.baidu.com
组织因素
• Gillman等对290例由急诊转入ICU的危重患者进行调 查.38%的转运延迟时间超过20min。其中14%超过1h。 主要原因有不能有序地转运、ICU床位和转运人员配置等 没有组织协调好。
• 国内对危重患者转运中组织相关问题的报道较多.存在转 运人员配置不合理、科室间协调不畅、工作流程不合理、 转运各环节衔接不畅、人员分工不明确、各班工作协调不 够、交接无规范标准等问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