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道菌群与微生态制剂的临床应用(黄志华)
《中国消化道微生态调节剂临床应用共识(2016 版)》摘要
《中国消化道微生态调节剂临床应用共识(2016 版)》摘要人体肠道体肠道内栖息着约1000种以上的细菌,总数为10万亿~100万亿。
肠道的微生态系统是机体最庞大和最重要的微生态系统,其对宿主的健康与营养起着重要作用,是激活和维持肠道生理功能的关键因素。
当机体受到年龄、环境、饮食、用药等因素影响时,就会引起肠道微生态失衡,又称为肠道菌群失衡,可以分为三度:(1)一度失衡,也称潜伏型微生态失衡,临床上无或仅有轻微表现,去除病因后可自然恢复。
(2)二度失衡,又称为局限微生态失衡,不可逆,在临床上可有多种慢性疾病的表现,如慢性肠炎、慢性痢疾等。
(3)三度失衡,也称为菌群交替症或二重感染,临床表现病情急且重,多发生在长期大量应用抗生素、免疫抑制剂、细胞毒性药物、激素、射线后,或患者本身患有糖尿病、恶性肿瘤、肝硬化等疾病。
近年来,微生态调节剂在调节肠道微生态,改善各种疾病等方面取得了可喜的进展。
目前国内外较为一致的意见是把微生态调节剂分成益生菌、益生元和合生元三部分。
1 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炎有研究指出:某些微生态调节剂可以减轻或消除根除H .pylori治疗导致的的副作用。
2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和代谢性疾病非酒精性肝病(NAFLD)包括单纯性脂肪性肝病及由其演变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脂肪性肝纤维化及脂肪性肝硬化。
国内研究也发现,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患者服用益生菌Lepicol 6个月,血清AST水平和肝内甘油三酯含量较对照组显著下降。
3 肝硬化肝硬化是我国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常见的病因有乙型肝炎病毒、丙型肝炎病毒、酗酒等,药物性肝炎及自身免疫性肝病也可以进展到肝硬化。
根据目前的研究,微生态制剂可在肝硬化肠源性内毒素血症、肝硬化自发性腹膜炎、肝硬化肝性脑病等方面均有一定的应用。
4 肝衰竭肝移植肝衰竭是最严重的肝病类型。
调节肠道微生态,改善肠道微生态失衡,改善内毒素血症,有望在预防及延缓慢加急性肝衰竭的疾病进展中起辅助治疗作用,以期降低慢加急性肝衰竭的病死率。
微生态制剂及其临床应用研究进展_黄灿
广泛。 2. 1 预防抗生素相关性腹泻
抗生素的使用会破坏人体胃肠道内正常的菌群及其分布, 导致菌群失调,当肠道内的球 / 杆菌比例失调时,就会引起以腹 泻为主的临床症状,尤其是现今抗生素滥用的时代,预防抗生 素相关性腹泻就显得尤其重要。使用微生态制剂是目前预防 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的方法之一,马春英、姚晶晶[4]对酪酸梭菌 活菌预防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的临床疗效进行了研究,将 101 例 肺炎患者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 53 例患者给予抗菌药以及对 症治疗,预防组 48 例患者在此基础上加服酪酸梭菌活菌,观察 两组患者出现腹泻情况、大便性状恢复正常时间及伴随症状发 生情况。结果预防组患儿腹泻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分别 为 12. 5% 、39. 6% ,P < 0. 05) ,且腹泻发生时间明显晚于对照 组,伴随症状发生率也明显低于对照组,表明微生态制剂在预 防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的效果显著。从现有的临床证据来看,微 生态制剂可降低 抗 生 素 相 关 性 腹 泻 的 发 生 率[4],但 仍 需 大 样 本的随机双盲对照试验来进一步验证和支持[5]。 2. 2 肠易激综合征( 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
微生态制剂在肠道疾病治疗中的应用
微生态制剂在肠道疾病治疗中的应用随着人们对健康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微生态制剂逐渐成为治疗肠道疾病的热门选择。
那么,什么是微生态制剂?它如何在肠道疾病治疗中发挥作用?本文将详细探讨微生态制剂在肠道疾病治疗中的应用。
一、微生态制剂的概念微生态制剂,俗称“益生菌”,是指人体内存在的或外源性接种的微生物,作用于肠道分解食物、抑制病原菌、调节肠道菌群平衡、增强免疫功能等。
目前,微生态制剂广泛应用于治疗肠道炎症、肠道感染、过敏性疾病等,被认为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手段。
二、微生态制剂的分类微生态制剂主要分为益生菌、益生元及化学合成制品。
益生菌是指可以在人体内维持生长、增殖且能带来明显健康益处的活细菌,如乳酸菌、双歧杆菌等。
益生元是指不能被人体胃肠道吸收而在结肠内发酵的可溶性纤维素,如低聚果糖、菊粉等。
化学合成制品是指利用化学合成方法得到的微生态制剂,如摩西芬等。
三、微生态制剂在肠道疾病治疗中的应用1. 治疗炎症性肠病炎症性肠病是一类较为常见的肠道疾病,包括溃疡性结肠炎和克罗恩病。
微生态制剂被认为是治疗炎症性肠病的有效手段。
其中,双歧杆菌和乳酸菌可以减轻肠道炎症反应、增强肠道屏障功能;益生元可以通过调节肠道微生态平衡、减轻肠道炎症而发挥作用。
2. 改善肠道菌群失衡肠道菌群失衡是许多肠道疾病的一个主要原因,如乳糖不耐受、细菌性感染等。
微生态制剂的应用可以帮助恢复肠道菌群平衡,减少有害菌的生长,改善对食物的消化吸收。
3. 预防和治疗腹泻腹泻是一种常见的肠道疾病,通常由肠道感染、食物中毒等原因所致。
微生态制剂被广泛应用于腹泻的治疗中,其中乳酸菌是最为常见的微生态制剂之一。
研究表明,乳酸菌可以在肠道内形成酸性环境,抑制有害细菌的生长,从而减轻腹泻症状。
4. 预防和治疗过敏性疾病过敏性疾病是指因过度免疫反应导致的疾病,如食物过敏、过敏性鼻炎等。
微生态制剂可以通过增强肠道免疫力、调节免疫反应、缓解炎症等方式来预防和治疗过敏性疾病。
微生态制剂在几种不同类型腹泻中的临床应用
微生态制剂在几种不同类型腹泻中的临床应用对于腹泻患者,临床上经常经验性地使用抗生素来进行治疗,而《中国腹泻病诊断治疗方案》中指出,70%的腹泻患者属于中度感染性腹泻或非感染性腹泻,不需使用抗生素。
腹泻抗生素使用指征仅包括:痢疾、霍乱、老人和婴儿的沙门菌肠炎、其他的重症细菌性腹泻以及一些例如艾滋病、肝硬化等原有严重慢性消耗性疾病的特殊人群。
目前逐渐兴起的微生态制剂可以通过与致病菌竞争肠道内膜定植点;代谢产物有机酸酸化肠道;刺激免疫系统,包括免疫细胞增生、增强巨噬细胞活性、增加IgA等途径来抑制致病菌的生长而改善患者腹泻症状。
本文就微生态制剂在几种不同类型腹泻中的临床应用作一综述。
1抗生素相关性腹泻随着目前广谱抗生素的广泛使用,导致肠道正常菌群的平衡被破坏,球菌和杆菌的比例失调(大于1),通过口服微生态制剂补充肠道有益菌进行干预是防治抗生素相关腹泻的有效手段之一。
一项随机、多中心空白对照的临床研究,研究培菲康(长双歧杆菌、嗜酸乳杆菌、粪肠球菌三联活菌)预防和治疗小儿肺炎继发腹泻的疗效,随机选择小儿无腹泻肺炎患者296例(试验组150例、对照组146例),试验组使用静脉途径抗生素和口服培菲康1g tid,对照组仅使用静脉抗生素。
记录第1、3、5、7 d时腹泻的发生率及严重程度。
结果应用培菲康对小儿肺炎进行预防性干预的试验组在第3、5、7 d腹泻的发生率以及重症腹泻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应用培菲康治疗肺炎继发腹泻患儿的总有效率为92.8%(显效率41.0%+有效率51.8%),明显高于对照组。
此项研究表明,微生态制剂可作为维持肠道菌群平衡、预防和治疗小儿肺炎继发腹泻的有效手段。
另一项观察老年人抗生素相关性肠道菌群失调的研究,应用培菲康进行幽门螺杆菌根除治疗的预防性干预。
试验组64例采用抑酸剂、黏膜保护剂、联合两种抗生素以及培菲康,对照组64例仅采用四联疗法进行幽门螺杆菌根除治疗。
疗程结束后,两组的幽门螺杆菌根除率分别为96.88%和92.19%,两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试验组和对照组肠道菌群失调的发生率分别为4.69%和18.75%,两组有明显差异(P <0.05)。
微生态制剂的临床应用
李世荣
人体微生态系统
人体正常菌群种类达500余种 数量达100万亿个(人体体细胞只
有10万亿个) 重量约1271克,相当于肝脏的重量
10
(78
肠道菌群分布
104~106/ml 乳酸杆菌 lactobacillus G+球菌 G+enterococc us
103/ml 幽门螺杆菌
1012/g 乳酸杆菌, 歧杆菌,消 性链球菌, 菌属等
肠道菌群
从出生之后不久,就有各式各样的细菌栖息在我们的 肠中。 如果将一个人的肠内细菌排成一列,其长度约可绕行 地球2周多。
微生态学的重大发现
Döderlein(Albert Döderlein 1890) 发现 健康阴道主要为一种大的革兰阳性杆菌所 寄居。这种菌的减少,代之以革兰阴性杆 菌及其他菌的增加,则是患阴道病的征兆。 奠定了阴道微生态学的基础。
统计单位:中国国家人口计生委科研所
n =79
美常安治疗IBS总有效率
总有效率
100.00% 80.00% 60.00% 40.00% 20.00% 0.00%
大便性状 大便次数 大便急迫程度
77.20%
治疗第1周
腹痛程度 腹痛频度 腹胀程度 腹胀频度
84.80%
治疗第2周
总有效率
有效率
美常安IBS患者疗效自我评价
微生态制剂生产要求
科研阶段: •菌株筛选——通过胃肠道耐酸耐胆盐的能力
定植能力,繁殖能力 对温度的耐受性 生产阶段: • 质量保证—— 菌株稳定 • 数量保证—— 活菌数量(避免生产流通中温 度/湿度/氧气对活菌的破坏)
活菌微生态制剂应具备条件:
体外
体内
不同微生态制剂对鲤鱼促生长和肠道菌群的影响
不同微生态制剂对鲤鱼促生长和肠道菌群的影响张锦华1倪学勤2何后军1潘康成2邬向东1朱芝秀1 (1江西农业大学动科院,江西南昌,330045;2四川农业大学动科院,四川雅安,625014)本试验应用四种不同的微生态制剂饲养鲤鱼,测定其日增重、饵料系数和肠内容物中大肠杆菌和乳酸杆菌的数量,结果表明:添加微生态制剂组日增重和饵料系数明显优于对照组,鲤鱼肠道内容物中乳酸菌的数量高于对照组,而大肠杆菌的数量明显低于对照组;各试验组之间,混合菌组作用效果优于其它单菌组,但差异不显著。
关键词:鲤鱼微生态制剂日增重大肠杆菌乳酸杆菌鱼类养殖发展相当快,随之而来的鱼病问题也日益突出。
鱼药(抗生素)虽然能够控制一些疾病,但是由于抗生素的长期使用或滥用,鱼类抗药性和耐药性越来越明显,导致用药量越来越大,效果越来越差,甚至于无效果。
虽然对某些特定的鱼病已开发研制出疫苗,并取得了一些效果,但由于在幼苗时期,鱼虾并不具备特异性免疫应答能力,因此特别对此阶段的鱼病防治仍没有很好的对策。
微生态制剂有效控制病害在国内外日益受到重视,有关鱼用微生态制剂的报导日益增多[1,2,3]。
本试验采用不同的微生态制剂饲喂鲤鱼后对其日增重、饵料系数和肠道内容物中的乳酸杆菌和大肠杆菌的数量进行定量分析,研究不同微生态制剂对促进鲤鱼生长、抑制肠道大肠杆菌生长和促进乳酸杆菌的定植方面的作用。
1材料和方法1.1鲤鱼苗:购自雅安市鱼种场(6~7g/尾)。
1.2试验分组随机分成五组(每组分三个缸),Ⅰ组为空白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Ⅱ组为基础日粮+液态光合细菌(液态光合菌每周加一次,量为5mL);Ⅲ组为基础日粮+0.1%固态光合细菌;Ⅳ组为基础日粮+0.1%芽孢杆菌;Ⅴ组为基础日粮+0.1%芽孢杆菌和0.1%光合细菌的混合剂。
将鱼饲养于40cm×50cm×70cm 玻璃缸中,每缸13尾1.3试验结束后称重,计算日增重和饵料系数1.4 肠道菌数的测定试验结束后,从每缸中随机取3尾鱼(每组共9个样品),将鱼体表面用75%的酒精棉球消毒,从肛门处剪开,然后向上朝前剪成弧形,掀开游离腹壁展现肠道,无菌采取后肠内容物0.1-0.5g放入预先称重并装有玻璃球的无菌三角瓶内,再准确称出内容物的重量,按1:10加入无菌生理盐水(加有0.1%琼脂),充分混匀10min(250r/min),制得10倍稀释液。
微生态制剂在消化系统疾病中的应用进展
1
例丘症状Hp感染者随机应用克拉霉索潜硝唑、雷贝拉唑治疗
1周及乳酸杆菌或安慰荆治疗2周,并随访3I吉j,结果乳酸杆葡 可明显减轻疆揭、恶心、味觉障碍等外良反应9。
2.1.4肠易澈综含症(I匿)【Bs可“便秘为主或以腹泻为主
或两者症状兼而有之.有推j苴.“3种类型的比例分别为28%、 29%和33“,其中58蹦的女性的主要症状为腹泻,50%~60%存 在菌群失调。国内余颍聪等“一对[BS患者肠道微生态进行对照 研究发现双蛙杆菌数量明显减少,肠杆菌数量显著增多.肠遭定 植抗力明显下降。用随机双盲方法观察m1倒IBS患者.分成2 组.治疗组2n例服用乳杆菌制剂,对照组20例口服安慰剂,连 续4周,结果治疗组20例腹痛消失,6倒便秘正常化,95蹦的患 者症状改善.而安慰剂组仅有l【例腹痛消失”o。
2.1
¨~S
geneticjAⅢM“kMrthc
salivanus Guandalh_li
Van Nnderen
1)Thornlo丁_GM.et
a【Ck㈣za r…f
8
the
producti∞dABPll
anoveltmctefi-
Ⅲ。1”prod,,ced by 1he pmbiotic bactedⅢn
1()r18_6358(2【l【)5)0争1 184 02
Recent Development of
Microecologiao Modulator
Used in the Digestive Disease
近20多年来微生态制剂的研制取得了较大的进展,并已广 泛应用干临床借以调整人体特别是肠道微生态失调,保持菌群 平衡,促进内环境的稳定,提高宿主的健康状态,对消化系统许 多疾病的防治起到定的作用。 1肠道微生物与微生态制剂 1.1肠道微生态胃肠道是人体最大的细菌库.包容80蹦以上 寄生于人体的微生物.这些微牛物可分为有害茁群和有益菌群 两类。正常时肠道芮群傣持生态平衡并发挥其有益于阢体序奇作 用。在患病、年老体弱等情况下.正常的菌群结构、种类和数量 发生变化而出现微生态失调导致疾病发生。长期应用广谱抗生 索或久j}}j类固醇激素等免疫抑制药物亦可引起医源性肠道菌群
胃肠道微生态及微生态制剂在治疗胃肠道疾病中的临床应用
胃肠道微生态及微生态制剂在治疗胃肠道疾病中的临床应用摘要:目的:在胃肠道疾病患者中应用微生态制剂治疗,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
方法:随机选取我院近年来收治入院的76例胃肠道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数字法平均分为两组。
观察组患者给予培菲康联合曲美布汀治疗,用单纯应用曲美布汀治疗形成对照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临床疗效。
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2.11%)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73.68%),P=0.033,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培菲康等微生态制剂对于相关胃肠道疾病的治疗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胃肠道微生态;微生态制剂;胃肠道疾病;临床疗效[abstract] objective:application of probiotics in patients with gastrointestinal tract disease treatment,to explore the clinical application value. Methods:randomly selected from our hospital in recent years admitted 76 patients with gastrointestinal tract disease as the research object,the digital method is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at random. Observation group patients give Mr Fei kang joint trimebutine treatment,treatment with simple application of trimebutine formed the control group,compared two groups of patients with clinical efficacy. Results:the total effectiverate of observation group patients(92.11%)i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total effective rate treatment(73.68%),P = 0.033,with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Conclusion:Mr Mr Kang and other probiotics for the treatment of gastrointestinal diseases related curative effect is distinct,worthy of clinical popularization and application.Key words:gastrointestinal tract microecological;Probiotics;Gastrointestinal diseases;Clinical curative effect近年来,人们饮食习惯以及生活规律逐渐发生改变,工作压力也日益增加,胃肠功能受到严重影响,功能性消化不良以及肠易激综合症等胃肠道疾病的发病率显著上升[1]。
微生态制剂对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探讨
微生态制剂对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探讨目的探讨不同微生态制剂对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
方法将66例患者按治疗方法不同分为三组,金双歧组、美常安组与奥沙拉嗪组,分别应用金双歧联合奥沙拉嗪、美常安联合奥沙拉嗪、奥沙拉嗪治疗。
结果治疗前三组患者各肠道菌群数量比较无差异。
治疗后三组的乳酸杆菌、双歧杆菌均比治疗前增多,大肠杆菌、肠球菌比治疗前减少。
金双歧组治疗后菌群分析、临床症状评分、结肠镜下分级评分及结肠炎症评分均明显优于美常安组及奥沙拉嗪组,而美常安组疗效优于奥沙拉嗪组。
结论利用微生态制剂联合奥沙拉嗪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疗效明显,优于单用奥沙拉嗪,临床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时,可多种微生态制剂联用,疗效较好。
标签:微生态制剂;溃疡性结肠炎;奥沙拉嗪溃疡性结肠炎属炎症性肠病,其特征为肠道溃疡反复发作,临床表现为腹泻、黏液血便、腹痛等。
目前其病因尚不十分清楚,但研究表明,菌群失调在此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1]。
目前,对于溃疡性结肠炎的治疗常采用微生态制剂,适当地给患者补充微生态制剂能改变肠道微环境、能有效增强肠道的免疫功能。
为探讨不同微生态制剂对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我们采用几种不同的微生态药物联合奥沙拉嗪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分析治疗后的各项指标,力求寻找到有效的治疗方法,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择2010年1月~2012年6月于我科就诊的溃疡性结肠炎患者66例。
溃疡性结肠炎的诊断按照《全国炎症性肠病诊疗规范共识意见》[2]中的诊断标准进行诊断。
所有患者均为慢性复发型溃疡性结肠炎,治疗时处于活动期,且均为轻中度溃疡性结肠炎患者。
其中男36例,女30例,平均年龄(41.23±3.65)岁,按治疗方法不同将患者分为三组,金双歧组、美常安组与奥沙拉嗪组,三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情程度、菌群数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
1.2 方法[3]美常安组:患者应用的药物为美常安(國药准字S2*******,北京韩美药品有限公司)畅美(国药准字H200 00247,天津力生制药股份有限公司)。
胃肠道微生态及微生态制剂在治疗胃肠道疾病中的应用
胃肠道微生态及微生态制剂在治疗胃肠道疾病中的应用李小颖,赵东玲(西安交通大学医院,陕西西安710061)摘要:目的 对胃肠道微生态及微生态制剂在治疗胃肠道疾病中的应用进行综述,提示临床医师注意微生态制剂的临床应用。
方法 采用文献查阅法,对有关胃肠道微生态及有关微生态制剂在治疗胃肠道疾病中的应用的文献进行综合、整理。
结果 胃肠道内环境微生态正常情况处于动态平衡状态,微生态制剂可以纠正胃肠道微生态失调,治疗胃肠道疾病。
结论 微生态制剂在治疗胃肠道疾病中具有一定作用。
关键词:微生态制剂;胃肠道微生态;临床应用中图分类号:R975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 2407(2009)02 0157 03微生态学是一门新的生命科学分支,在保健医学、疾病预防和治疗方面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近20多年来微生态制剂的研制取得了较大的进展,并已广泛应用于临床,调整人体特别是胃肠道微生态失调,保持菌群平衡,促进内环境的稳定,提高宿主的健康状态,对消化系统许多疾病的预防有一定的作用。
1 胃肠道微生态1.1 胃肠道微生态平衡 正常菌群在人体表构成一个生物层,形成生物屏障。
在黏膜层的细菌称固定菌或原居菌,为优势菌群,表层的细菌主要在肠腔中,称为腔菌或外籍菌。
正常情况下由正常菌群、宿主和外环境构成的生态系统是相互平衡的。
成年人胃肠道的正常菌群主要有:双歧杆菌、拟杆菌、消化球菌、真杆菌、乳酸杆菌、梭菌、韦荣球菌、芽生球菌等。
小肠内主要生理菌是乳酸菌,大肠内主要生理菌是双歧杆菌。
婴幼儿的肠道菌群以双歧杆菌最多,拟杆菌和梭菌较少,而成年人双歧杆菌略减少,拟杆菌和梭菌增多,特别是老年人,这2种细菌的增多常提示衰老的出现[1 4]。
正常菌群对宿主有有益作用:(1)营养:肠道内正常微生物能合成多种维生素,参与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质的代谢,降解胆固醇形成胆汁酸。
(2)免疫:促进免疫器官的发育成熟,无菌动物缺乏微生物的免疫刺激,免疫器官发育不良。
肠道菌群和微生态制剂的临床应用
:
4 ) 产 生 抑菌 物质 (
:
《s ) 增 加肠 道粘 蛋 白的 合成 6 ) 抗 感 染免疫 作用 (
:
:
肠 道 的 微 生 物 群 对 胃 肠 道屏 障 的 作 用 机 制
·
共 生 菌通 过 促 进 纤 维 素 和 营 养物 质 的消 消 化 从而 提 供 能量 和物 质
,
。
·
调 节 上皮 细 胞 功 能
(一 )
( 一)
、
、
肠岌 苗祥 失侧 及其相 关 疾 病
定义
范围
.
。
肠 道菌群 失 调 症
d
Vs
n t e s tl n a (一
!
t b c
a
e r io s is
)
,
琳 失润 症 肠遨 ! 群失翻 每 胶 润 漪 上手 气 肠月. 共 性胶妈 病 生侧 肠遨 ! 群大润 出 肠滋 t 琳大训 与 肠 易滋 稼 合 征 ( I B S ) (二 ) 肠滩 苗群移 位 及 其相 关疾病 病
肠道屏 防功 能 不 成 熟
.
病原 菌倪 袭 肠 道缺血和 再灌注 降 碍
喂养
免 疫系 统可 能是 在 与肠 道菌 群及 某些 感 染病原 的 相互 作 用中 中 得 到 ’, 调 整 币 n a t u n 扩 和 ,’ 塑造 s h a i P n g ,’ 使宿 主 的 免 疫应
, ·
,
。
·
近 年研 究证 实 新生 儿 特别 是早 产 儿肠 道 正 常菌群定 定 植 延 迟或 缺 乏 潜在 致 病菌过 度生 长 , 殖可 能是 其发病 的
相关 肥 胖 与 徽尿 病 密 切相关
:
。 ,
(完整word版)微生态制剂的研究进展及应用
微生态制剂的研究进展及应用摘要:微生态制剂是指利用动物体内正常微生物成员或促进物质经特殊加工工艺支撑的活菌制剂。
微生态制剂以其独特的作用机制和无毒副作用、无残留及无抗药性等优点越来越受到世人的关注。
由于微生态制剂的特点是效果好、成本低且不污染环境,得到众多学者的关注。
1947年,外国学者首次用乳酸杆菌饲喂仔猪后发现,乳酸菌可有效改善猪营养状况,增加其体质量。
但微生态制剂一直没有得到深人研究,直到20世纪60年代才开始逐渐被实际应用于畜禽养殖业。
Lioyd(1997)试验证明,乳酸菌对肠道致病菌有颉颃作用。
Schillinger(1989)发现,乳酸菌可预防消化道疾病并有促进宿主生长的作用。
Sorokulova(1998)研究发现,饲喂益生菌可提高巨噬细胞活性。
美国食品与药品管理局(FDA)和美国饲料管理协会(AAF— CO)(1989)规定了43种允许饲喂的微生物。
我国微生态制剂也得到进一步发展,农业部(1999)第105号文件公布允许使用的微生物种类是12种。
目前,我国的年使用量已超过l 000 t。
1微生态制剂的定义与分类1.1定义微生态制剂是指利用动物体内正常微生物成员或促进物质经特殊加工工艺制成的活菌制剂。
较早被称作益生素和促生素,国内亦称为微生态制剂。
在美国被命名为DFMs(直接饲用微生物)。
欧盟委员会将其命名为微生物制剂。
根据《动物微生态学》(何明清,1998)理论,机体通过补充外源有益菌群,使消化道内有益菌群迅速生长繁殖,并建立种群优势。
微生物制剂的抗病促生长机制尚处于假说阶段,即菌体自身的蛋白质、维生素及代谢产生的多种抑菌物质和酶类共同实现其促生长作用。
1.2微生态制剂的分类1.2.1 按成分分为益生菌、益生元和合生元3大类益生菌是有利于宿主肠道微生物平衡的活菌食品或饲料添加剂。
目前,用作微生态饲料添加剂的微生物主要有乳酸菌、芽孢杆菌、酵母菌、放线菌和光合细菌等几大类。
益生元是能有选择性地刺激宿主动物消化道内有益菌的生长,从而对动物产生有利作用的食品或饲料中的不可消化成分,包括低聚糖、微藻(如螺旋藻和节旋藻)及天然植物(如中草药和野生植物)等。
微生态制剂在胃肠道疾病中的临床应用
基金项目:甘肃省科技支撑计划(1604FKCA110)ꎻ兰州市科技局项目(2018 ̄4 ̄59)资助ꎮ作者简介:赵文斌(1991 ̄)ꎬ男ꎬ硕士研究生ꎬ主要从事微生物与生化药学工作ꎮ通信作者:陈朋ꎬ博士ꎬ副教授ꎬ硕士研究生导师ꎬE ̄mail:chenpeng@lzu.edu.cn. 综㊀述微生态制剂在胃肠道疾病中的临床应用赵文斌综述ꎻ陈朋审校兰州大学药学院微生物与生化药学研究所ꎬ甘肃兰州730020摘要:微生态制剂(microbialecologicalagentsꎬMEA)是利用益生菌及其代谢产物而制成的一种药物制剂ꎮMEA主要是通过补充有益的微生物来重建人体肠道内的菌群平衡ꎬ以治疗多种胃肠道疾病ꎮ现就近年来MEA在胃肠道中的作用机制ꎬ以及在防治炎症性肠病㊁与抗生素相关的腹泻㊁幽门螺杆菌感染和慢性肝病等疾病中的临床应用作一概述ꎬ为更好地开发和利用MEA治疗疾病奠定基础ꎮ关键词:微生态制剂ꎻ胃肠道疾病ꎻ临床应用中图分类号:R975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5 ̄5673(2019)02 ̄0069 ̄06DOI:10.13309/j.cnki.pmi.2019.02.012Clinicalapplicationofmicroecologicalpreparationintreatmentgastro ̄intestinaldiseasesZHAOWen ̄binꎬCHENPengMicrobiologyandBiochemicalPharmacyꎬSchoolofPharmacyꎬLanzhouUniversityꎬLanzhou730020ꎬGansuProvinceꎬChinaCorrespondingauthor:CHENPengꎬE ̄mail:chenpeng@lzu.edu.cnAbstract:Microbialecologicalagents(MEA)arepharmaceuticalpreparationsmadeupofprobioticsandtheirmetabolites.MEAmainlyreconstitutesthebalanceoftheflorainthehumanintestinebysupplementingbeneficialmicroorganismstotreatvariousgastro ̄intestinaldiseases.InrecentyearsꎬMEAhasbeenoutlinedinthedigestivesystemanditsclinicalapplicationinthepreventionandtreatmentofinflammatoryboweldiseaseꎬantibiotic ̄associateddiarrheaꎬHelicobacterpyloriinfectionandchronicliverdiseaseꎬinordertobetterdevelopandutilizeMEA.Itislayingthefoundationintreatmenttherelateddiseases.Keywords:Microbialecologicalagents(MEA)ꎻGastro ̄intestinaltractdiseasesꎻClinicalapplication㊀㊀在临床上ꎬ微生态制剂(microbialecologicala ̄gentsꎬMEA)是利用能够抑制致病菌生长繁殖ꎬ并能促进正常生理菌群生长的物质制成的制剂[1]ꎮMEA在胃肠道疾病中的临床应用主要包括炎症性肠病(inflammationboweldireasesꎬIBD)㊁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pyloriꎬHp)感染㊁与抗生素相关的腹泻㊁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bowelsyndromeꎬIBS)㊁中枢神经系统疾病(centralnervoussystemdiseases)㊁慢性肝病及便秘等疾病ꎮ目前ꎬ临床上常用的MEA包括有培菲康(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㊁整肠生(Entrocoordinatibiogen)和金双歧(双歧杆菌乳杆菌三联活菌片)等ꎮ近年来ꎬ研究发现MEA对IBD㊁Hp感染㊁IBS等有明显的疗效[2]ꎮMEA通过有益菌群在肠道中定植ꎬ加强免疫力及形成生物屏障等作用ꎬ从而使肠道微生态恢复平衡[2]ꎮ现就MEA及其在胃肠道疾病中的临床应用作一概述ꎮ1㊀临床用微生态制剂目前MEA按其所包含成分的属性分为益生菌㊁益生元㊁合生元ꎮ按微生物的种类可将其分为芽胞杆菌制剂㊁乳酸杆菌制剂㊁酵母类制剂及复合MEAꎮ根据所含细菌是否存活可分为活菌制剂和死菌制剂ꎮ目前使用的MEA有两种ꎬ一种为单一菌属组成的单一型制剂ꎬ如整肠生(地衣芽胞杆菌活菌胶囊)㊁乳酶生(Lactasin)等ꎻ另一种为多种不同菌属组成的复合菌制剂ꎬ如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㊁枯草杆菌二联活菌肠溶胶囊(美常安)等ꎬ临床常用的MEAꎬ见表1ꎮ表1㊀临床常用的MEATab.1㊀CommonlyusedclinicalMEA商品名剂型主要菌种作用机理含菌量或有效成分贮存条件及有效期乳酶生(表飞鸣)散剂酸乳杆菌㊁肠球菌抑制腐败菌的生长繁殖ꎻ并防止肠内发酵ꎬ减少产气活肠链球菌300万cfu/g阴凉干燥处保存ꎬ24个月丽珠肠乐胶囊剂婴儿双歧杆菌增强机体免疫力ꎻ增加肠道益生菌数量0.5亿cfu/粒冷处密封保存ꎬ24个月培菲康㊁贝飞达胶囊剂㊁散剂长双歧杆菌㊁乳酸杆菌和肠球菌补充肠道益生菌ꎻ调节肠道菌群平衡ꎬ增强免疫力各活菌数分别ȡ0.1亿cfu/粒2~8ħ避光保存ꎬ24个月金双歧片剂长双歧杆菌ꎬ嗜热链球菌和保加利亚乳杆菌补充肠道益生菌ꎻ调节肠道菌群平衡ꎬ增强免疫力0.5亿cfu/片(长双歧杆菌)2~8ħ避光保存ꎬ24个月整肠生胶囊剂㊁颗粒剂地衣芽胞杆菌BL20386菌株消耗肠道内氧气ꎻ对葡萄球菌㊁酵母菌有拮抗作用ꎻ对双歧杆菌㊁拟杆菌㊁乳酸杆菌㊁消化球菌生长有促进作用5亿cfu/粒避光干燥保存ꎬ24个月米雅BM颗粒剂㊁散剂㊁片剂丁酸羧状芽胞杆菌(酪酸菌)强耐酸抗腐性厌氧性芽胞杆菌ꎬ促进益生菌增殖ꎻ具有耐药性1亿cfu/粒室温干燥保存ꎬ24个月妈咪爱颗粒剂㊁散剂屎肠球菌㊁枯草杆菌补充肠道益生菌ꎬ抑制致病菌ꎬ肠源性毒素的产生和吸收ꎻ促进营养物质的消化㊁吸收屎肠球菌1.35亿cfu/g㊁枯草杆菌0.15亿cfu/g遮光密封干燥保存ꎬ24个月乳酸菌素片片剂乳酸菌素补充肠道益生菌ꎬ抑制致病菌ꎻ提高肠道免疫力ꎻ调节肠黏膜水㊁电解质平衡ꎻ形成生物屏障按乳酸菌素计(1.2g/片)遮光密闭㊁凉暗保存ꎬ24个月乐托尔散剂嗜酸乳杆菌的代谢产物及灭活杆菌制剂可抑制细菌生长ꎻ对肠黏膜有非特异性免疫刺激作用ꎻ抑制病原体黏附肠上皮细胞活冻干嗜酸乳杆菌100亿cfu/g阴凉(不超过20ħ)㊁干燥处保存ꎬ36个月亿活胶囊剂布拉酵母菌治疗成人或儿童感染性或非特异性腹泻ꎬ预防和治疗由抗菌素诱发的结肠炎和腹泻ꎮ冻干活布拉酵母菌282.5mg/粒存放于阴凉干燥处ꎬ36个月爽舒宝片剂凝结芽胞杆菌治疗因肠道菌群失调引起的急㊁慢性腹泻㊁慢性便秘㊁腹胀和消化不良0.5亿cfu/g在室温干燥处保存ꎬ24个月康岛片剂蜡样芽胞杆菌活菌适于急慢性痢疾㊁肠炎㊁腹泻㊁婴幼儿腹泻引起的肠功能紊乱等4亿cfu/片低温储存ꎬ24个月续表1㊀商品名剂型主要菌种作用机理含菌量或有效成分贮存条件及有效期聚克胶囊剂乳酸乳杆菌㊁嗜酸乳杆菌㊁乳酸链球菌用于肠道菌群失调引起的肠功能紊乱ꎬ如急㊁慢性腹泻活乳酸菌总数不少于2万cfu/粒遮光ꎬ密封ꎬ在凉暗处(避光ꎬ不超过20ħ)保存ꎬ18个月思连康片剂婴儿双歧杆菌㊁嗜酸乳杆菌㊁粪肠球菌㊁蜡样芽胞杆菌治疗与肠道菌群失调相关的腹泻㊁便秘㊁功能性消化不良婴儿双歧杆菌㊁嗜酸乳杆菌和粪肠球菌不低于50万cfu/片ꎻ蜡样芽胞杆菌应不低于5万cfu/片2~8ħ避光保存和运输ꎬ18个月普乐拜尔片剂婴儿双歧杆菌㊁嗜酸乳杆菌㊁粪链球菌和蜡样芽胞杆菌适于结肠炎㊁慢性肠炎㊁呕吐㊁多种胃病㊁肠鸣㊁便秘㊁厌食㊁免疫力低下㊁肝脏疾病㊁糖尿病等不低于500万cfu/片2~8ħ避光干燥处保存ꎬ12个月常乐康胶囊剂酪酸梭状芽胞杆菌㊁婴儿型双歧杆菌适用于急性非特异性感染引起的急腹泻ꎬ抗生素㊁慢性肝病等0.1亿cfu/粒2~8ħ避光保存和运输ꎬ18个月宝乐安散剂酪酸梭菌急慢性腹泻和消化不良等0.1亿cfu/g在室温(28ħ以下)干燥处保存ꎬ24个月适怡片剂乳酸菌㊁酪酸梭菌㊁糖化菌适于腹泻㊁便秘㊁腹泻便秘交替症及胃肠炎等10亿cfu/g密封储存ꎬ36个月美常安胶囊剂屎肠球菌㊁枯草杆菌适于腹泻㊁便秘㊁肠炎㊁腹胀ꎬ消化不良ꎬ食欲不振等1.5亿cfu/g保存于常温(10~30ħ)干燥避光处ꎬ24个月2㊀微生态制剂在胃肠道中的作用机理2.1㊀生物屏障作用㊀益生菌与厌氧菌形成的生物学屏障ꎬ提高了肠黏膜上皮细胞的防御能力ꎬ使黏膜屏障变得更加稳定ꎮ此外ꎬ有研究表明ꎬMEA亦可增加黏膜免疫相关细胞数量ꎬ从而提高肠道屏障功能[3]ꎮ2.2㊀营养作用㊀在肠道微生物作用下ꎬ益生菌产生的短链脂肪酸可促进结肠上皮细胞的生长和分化ꎬ对结肠具有营养作用ꎮ在体内不同类型的短链脂肪酸均能刺激大㊁小肠上皮细胞的增殖和分化[4]ꎮMEA可为动物机体提供多种营养物质ꎬ如维生素㊁氨基酸和促生长因子等[5]ꎬ以此达到改善机体营养不良的目的ꎮ2.3㊀酶作用㊀通过增加乳糖消化酶和黏膜乳糖酶活性ꎬ可达到有效治疗渗透性腹泻的效果ꎬ也可以通过产生的某些特定酶如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 ̄idedismutaseꎬSOD)㊁硝基还原酶(nitroreductase)来修饰毒素受体ꎬ减少毒素与肠黏膜受体的结合ꎬ从而减少由内毒素引起的相关病理反应[6]ꎮ2.4㊀免疫调节作用㊀MEA中大量的益生菌可影响有害菌的生存ꎬ从而增强机体免疫功能ꎮ研究表明ꎬMEA作为非特异性免疫调节因子来刺激宿主免疫细胞ꎬ有助于增加巨噬细胞的活性及提高抗体免疫活力[7]ꎮ2.5㊀抗肿瘤作用㊀RUSSO等[8]研究证实ꎬ益生菌有多种机制防止肿瘤性转移的发生ꎮ益生菌可通过保护胃肠道黏膜㊁增强胃肠道屏障稳定性㊁与致病菌竞争生存空间㊁降解潜在的致癌物质(如双歧杆菌在肠内降解亚硝基等)来防止肿瘤性转移的发生ꎮ一般胃癌患者肠道中均处于低pH值㊁高胆汁浓度㊁菌群数量较少等的环境条件ꎬ因此可通过MEA进行预防性治疗ꎮ此外ꎬFERNÁNDEZ等[9]研究表明ꎬ一些植物多糖到达结肠后被一系列厌氧益生菌发酵ꎬ产生各种短链脂肪酸ꎬ如乙酸盐㊁丙酸盐和丁酸盐等ꎮ其中乙酸盐及丙酸盐参与多数真核细胞中能量的合成ꎬ而丁酸盐是正常结肠上皮细胞的能量来源ꎬ且其在体外对结肠上皮细胞具有很强的抑制肿瘤作用ꎮ3㊀微生态制剂在胃肠道中的临床应用MEA普遍在临床应用中对各类疾病具有较为显著的疗效ꎬ如腹泻㊁肠炎㊁便秘等ꎮSAMPSONT等[10]研究证实ꎬ初次从生物学范畴发现帕金森病的根源不仅在于大脑中ꎬ而且部分存在于肠道中ꎮ该研究为帕金森病的治疗揭示了全新的方向ꎮ如何全面认识肠道益生菌群与各类疾病的关系ꎬ对MEA的研发及临床运用至关重要ꎮ3.1㊀炎症性肠病㊀IBD主要有克罗恩病(Crohndis ̄easeꎬCD)和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colitisꎬUC)ꎬ临床上认为炎症性肠炎是由肠道微生物菌群失衡㊁免疫因素及遗传因素协同造成的ꎮ肠道微生物菌群失衡与异常免疫反应有关ꎬ常伴同炎症细胞因子的异常产生[11]ꎮ通常肠道中的致病菌可诱导IBDꎬ因此在IBD发病进程中其肠道内益生菌ꎬ如乳酸杆菌和双歧杆菌及消化性链球菌的数目显著减少ꎮCHU等[12]研究表明ꎬ肠道微生物菌群是能够经过细胞外囊泡(extracellularvesiclesꎬECV)在炎症性肠炎过程中激活非经典的自噬途径并产生保护作用ꎬ但某些易感基因的变异会阻断这方面的保护作用ꎬ因此促进了肠炎的发生ꎮ而进入肠道的益生菌可定植于肠道中ꎬ通过调节肠道微生物菌群的平衡ꎬ发挥其保护作用[13]ꎮ益生菌群能够显著影响微生物与免疫系统之间的交互作用ꎬ有利于预防IBD和结直肠癌(colorectalcancer)[14]ꎮLIU等[15]研究表明ꎬ结直肠癌病人术后使用MEAꎬ其肠道黏膜的物理及生理屏障在益生菌作用下可以得到有效的保护ꎮ在中国ꎬ临床上对UC的治疗药物主要有氨基水杨酸类和免疫抑制剂等ꎬ但其疗效不显著ꎬ且伴有许多不良反应ꎮ然而ꎬKANAI等[16]研究表明ꎬ由酪酸梭状芽胞杆菌分泌的白细胞介素 ̄10则可有效防止肠道炎症发生ꎬ且无不良反应ꎮ随着益生菌研究的不断发展ꎬ极大地扩展了MEA的应用范围ꎬ其中ꎬMEA对保护婴幼儿肠道健康有较好的效果ꎬ随着其临床疗效不断得到证实ꎬ应用范围也正在不断扩大[17]ꎮSHADNOUSH等[18]研究表明ꎬ给IBD患者服用的MEA中添加乳酸杆菌ꎬ增加其肠道益生菌数目ꎬ可增强患者的肠道功能ꎮ此外ꎬ益生菌中的双歧杆菌可增加抗炎因子的产生ꎬ抑制促炎因子的分泌和表达ꎬ从而有效预防和缓解肠道炎症反应[19]ꎮPEUKER等[20]研究发现ꎬ肠道中存在的微生物可通过Toll样受体(Toll ̄likereceptorꎬTLR)信号引发上皮细胞钙调神经磷酸酶活化ꎬ进而激活T细胞核因子(nuclearfactoroftheactivatedTcellꎬNFAT)调节肿瘤干细胞功能ꎬ促进结直肠癌发生的分子机制ꎬ为结直肠癌的防治提供了新思路ꎮ3.2㊀幽门螺杆菌感染㊀HP可以引起胃溃疡㊁慢性胃炎的发生ꎬ严重感染时ꎬ会导致胃癌的发生ꎮ通过口服益生菌后的研究ꎬ发现部分益生菌定植肠道内ꎬ能调节宿主微生态平衡ꎬ在肠道内产生的乳酸对HP生长有抑制作用ꎬ并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21]ꎮMEA能够有效提高HP的根治率ꎬ临床推广具有较好的前景[22]ꎮ3.3㊀腹泻㊀功能性腹泻(functionaldiarrheaꎬFD)是常见胃肠道疾病之一ꎬFD的主要病因是肠道菌群失衡[23]ꎮ国内外大量临床试验表明ꎬ肠道菌群紊乱是大多数腹泻患者存在的现象之一ꎬ而MEA可有效防治各种腹泻ꎮ此外ꎬMEA对急性腹泻有确切的疗效ꎬ能够减轻腹泻程度㊁缩短发病历程ꎬ且其疗效已得到证实[24]ꎮ3.4㊀肠易激综合征㊀IBS是一种综合性的胃肠道病症ꎬ不同地区IBS患者的肠道微生物菌群的物种特异性改变是不同的ꎮ其主要病因包括肠道动力和生理变化㊁心理以及发酵不良等因素ꎮ常伴有腹痛和结肠功能紊乱ꎬ其特征是无炎症存在ꎬIBS患者的粪便中双歧杆菌及乳酸杆菌等益生菌数目显著减少ꎬ而致病菌数目增多ꎬ所以患者可能出现对食物不耐受的现象ꎮ使用MEA可增加IBS患者肠道中益生菌数目ꎬ肠道内容物酸度增高ꎬ症状得到明显改善[25]ꎮ3.5㊀中枢神经系统疾病㊀WANG等[26]通过15项人体和25项动物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研究发现ꎬ益生菌对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可显著地产生影响ꎮ研究人员使用剂量为109~1010cfu的双歧杆菌及乳酸杆菌ꎬ对患有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人体和动物分别干预4周和2周ꎮ其22项动物研究结果中ꎬMEA对改善抑郁㊁焦虑㊁记忆㊁强迫症㊁自闭等有效ꎻ在7项人体研究结果中ꎬMEA对焦虑㊁抑郁也同样有效[26]ꎮ通过粪菌移植研究发现ꎬ抑郁症患者肠道内的微生物菌群移植到正常大鼠肠道中ꎬ可使大鼠变得抑郁ꎬ表明肠道菌群和中枢神经系统疾病有密不可分的关系ꎮ肠道菌群通过神经㊁内分泌及免疫系统与宿主相互作用ꎬ可以调节脑发育㊁功能及行为ꎮ抑郁症的病理生理学与内分泌 ̄免疫失调关联ꎬ通过对比34名重抑郁症患者与33名健康人的细胞因子㊁血浆脂多糖蛋白㊁唾液皮质醇㊁C ̄反应蛋白(C ̄reactiveproteinꎬCRP)㊁犬尿素及血浆色氨酸水平以及粪便菌群ꎬ抑郁症与肠道菌群的多样性及丰度下降关联ꎬ把抑郁症患者肠道粪菌移植到大鼠体内ꎬ大鼠表现出抑郁症的生理学特点及行为[27]ꎮIBS患者在校正了一系列因素如年龄㊁高血压㊁糖尿病等后ꎬ其发生癫痫的风险显著增高[28]ꎮCONNOR等[29]研究表明ꎬ刺激迷走神经亦可作为抑制癫痫发作的一种有效方式ꎮKSHIRSAGAR等[30]研究发现ꎬ迷走神经与肠道微生物菌群息息相通ꎬ癫痫发作时常伴随着腹部不适ꎮ且生命早期的应激元可能导致癫痫发生的易感性增加ꎮNIKIFOROVA等[31]研究表明ꎬ外周的电生理活动可能参与癫痫的发生ꎬ临床出现相应的肠道症状ꎮ上述研究均表明肠道微生物与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具有密不可分的关系ꎬ但目前的该方面的研究较少ꎬ需要进一步研究ꎮ3.6㊀肝硬化㊀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alcoholicfattyliverdiseaseꎬNAFLD)是最常见的儿童慢性肝病ꎬ迄今无有效药物阻止或反转肝纤维化进程中的损伤[32]ꎮ有临床研究认为ꎬ益生菌能改善肝代谢环境ꎬ或许能发挥抗纤维化活性ꎮ目前ꎬ通过研究菌群变化肠道生态系统的动力学ꎬ了解益生菌的新功能ꎬ更利于选择较佳益生菌ꎬ但现在支持益生菌功能的临床证据仍较少ꎮ因此ꎬ与益生菌菌群相关的微生物学和微生态学ꎬ将会在益生菌治疗NAFLD的研究中发挥积极和核心的作用[33]ꎮ此外ꎬSAAB等[34]研究表明ꎬMEA有利于肝硬化并发症肝性脑病的治疗ꎮ3.7㊀治疗便秘㊀便秘与肠道菌群失调有密切关系ꎮYU等[35]研究发现ꎬ通过随机对照试验分析了MEA中益生元及合生元对功能型便秘的影响ꎬ结果显示益生元增加了患者每周排便频率并提高了粪便硬度ꎮ合生元也显著提高了患者的排便频率㊁粪便硬度ꎬ减少了胃肠通过时间ꎬ其中与益生菌的组合对排便频率㊁粪便硬度㊁排便用力㊁腹胀有显著疗效ꎮ此外ꎬBARICHELLA等[36]关于MEA可改善帕金森病人的便秘研究发现ꎬ80%以上的帕金森(parkinsondiseaseꎬPD)病人伴随有便秘的症状ꎬ这种症状与肠道渗透性和完整性的破坏有关ꎬ表明便秘是由PD造成肠道神经系统紊乱所导致的ꎮ随机对照试验中给120位PD患者分别服用含MEA的发酵奶和安慰剂一个月ꎬ然后对PD病人的排便进行了研究ꎬ并以完整排便作为指标ꎬ研究发现含MEA组的排便效果显著高于对照组ꎬ表明MEA对便秘的治疗具有显著的效果ꎮ4㊀展㊀望MEA在调节人体微生态平衡㊁提高机体免疫力㊁防止感染㊁保持肠道菌群平衡等发挥重要作用ꎬ且不良反应小㊁安全性高ꎬ其在临床上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ꎮ随着对MEA的作用机理㊁临床应用㊁产品开发等的深入研究ꎬ其应用也会日益广泛ꎮ肠道菌群是人体内一个庞大㊁复杂的生态系统ꎬ包括100万亿个微生物ꎬ涉及1000多个菌种ꎬ其数量是人体细胞数的10倍ꎬ其基因组的基因容量是人的100倍以上ꎮ如此一个在体内 生生不息 的 庞然大物 ꎬ必然会对人体各种脏器的结构与功能㊁疾病过程发生重大影响ꎮ近年来ꎬMEA已经有效地用于常见胃肠道疾病ꎬ如各种原因的急慢性腹泻㊁便秘㊁抗生素的不良反应等ꎬ且逐渐进入其他系统疾病的治疗ꎬ而特定益生菌对不同人群和疾病的作用具有差异ꎬ故需个体化治疗ꎬ并对现有和新开发的MEA进行实时追踪㊁安全评价和临床评价ꎬ为今后研发及应用奠定可靠的理论基础ꎮ参考文献[1]㊀FEIZIZADEHSꎬSALEHIABARGOUEIAꎬAKBARIVꎬetal.Ef ̄ficacyandsafetyofSaccharomycesboulardiiforacutediarrhea[J].Pediatricsꎬ2014ꎬ134(1):e176 ̄191.[2]㊀王威ꎬ杨强.微生态制剂及其临床应用和研究进展[J].临床消化病杂志ꎬ2010ꎬ22(1):56 ̄59.[3]㊀李春慧ꎬ万霞ꎬ吴润.微生态态制剂应用研究概况[J].动物医学进展ꎬ2013ꎬ34(11):114 ̄118.[4]㊀张素莹.微生态制剂在治疗胃肠道疾病中的应用研究[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ꎬ2016ꎬ1(1):35.[5]㊀张连水ꎬ张慧霞ꎬ孟会贤ꎬ等.微生态制剂的研究现状及前景[J].河北渔业ꎬ2016(2):56 ̄59.[6]㊀李小颖ꎬ东玲.肠道微生态及微生态制剂在治疗胃肠道疾病中的应用[J].西北药学杂志ꎬ2009ꎬ24(2):157 ̄159.[7]㊀曹乐民ꎬ周云帆ꎬ韩二芳.微生态制剂的应用研究进展[J].河南农业ꎬ2013(4):47 ̄48.[8]㊀RUSSOFꎬINSALATAMꎬORLANDOA.Probioticsagainstneo ̄plastictransformationofgastricmucosa:Effectsoncellprolifera ̄tionandpolyaminemetabolism[J].WorldJGastroenterolꎬ2014ꎬ20(37):13258 ̄13272.[9]㊀FERNANDEZJꎬEDONDO ̄BLANCOSꎬGUTIERREZ ̄DEL ̄RIOIꎬetal.Colonmicrobiotafermentationofdietaryprebioticstowardsshort ̄chainfattyacidsandtheirrolesasanti ̄inflammatoryandan ̄titumouragents:Areview[J].JFunctFoodsꎬ2016ꎬ25:511 ̄522.[10]㊀SAMPSONTRꎬEBELIUSJWꎬTHRONTꎬetal.Gutmicrobiotaregulatemotordeficitsandneuroinflammationinamodelofpar ̄kinson sdisease[J].Cellꎬ2016ꎬ167(6):1469 ̄1480. [11]㊀SCHIRMERMꎬSMEEKENSSPꎬVLAMAKISHꎬetal.Linkingthehumangutmicrobiometoinflammatorycytokineproductioncapacity[J].Cellꎬ2016ꎬ167(4):1125 ̄1136.[12]㊀CHUHꎬKHOSRAVIAꎬKUSUMAWARDHANIIPꎬetal.Gene ̄microbiotainteractionscontributetothepathogenesisofin ̄flammatoryboweldisease[J].Scienceꎬ2016ꎬ352(6289):1116 ̄1120.[13]㊀MCKENNEYPTꎬPAMEREG.Fromhypetohope:thegutmi ̄crobiotainentericinfectiousdisease[J].Cellꎬ2015ꎬ163(6):1326 ̄1332.[14]㊀AMBALAMPꎬRAMANMꎬPURAMARKꎬetal.Probioticsꎬprebioticsandcolorectalcancerprevention[J].BestPractResClinGastroenterolꎬ2016ꎬ30(1):119 ̄131.[15]㊀LIUDꎬJIANGXYꎬZHOULSꎬetal.EffectsofProbioticsonIntestinalMucosaBarrierinPatientsWithColorectalCancerafterOperation:Meta ̄AnalysisofRandomizedControlledTrials[J].Medicineꎬ2016ꎬ95(15):e3342 ̄3346.[16]㊀KANAITꎬMIKAMIYꎬHAYASHIAꎬetal.Abreakthroughinprobiotics:Clostridiumbutyricumregulatesguthomeostasisandanti ̄inflammatoryresponseininflammatoryboweldisease[J].JGastroenterolꎬ2015ꎬ10(9):928 ̄939.[17]㊀SRINIVASJOISRꎬRAOS.Prebioticsupplementationinpretermneonates:updatedsystematicreviewandmeta ̄analysisofran ̄domisedcontrolledtrials[J].ClinNutrꎬ2013ꎬ32(6):958 ̄965. [18]㊀SHADNOUSHMꎬHOSSEINIRSꎬKHALILNEZHADAꎬetal.EffectsofProbioticsonGutMicrobiotainPatientswithInflamma ̄toryBowelDisease:ADouble ̄blindꎬPlacebo ̄controlledClinicalTrial[J].KoreanJGastroenterolꎬ2015ꎬ65(4):215 ̄221. [19]㊀KONIECZNAPꎬAKDISCAꎬQUIGLEYEMMꎬetal.PortraitofanimmunoregulatoryBifidobacterium[J].GutMicrobesꎬ2012ꎬ3(3):261 ̄266.[20]㊀PEUKERKꎬMUFFSꎬWANGJꎬetal.Epithelialcalcineurincontrolsmicrobiota ̄dependentintestinaltumordevelopment[J].NatMedꎬ2016ꎬ22(5):506 ̄515.[21]㊀贺鸿杰.联合益生菌的三联疗法与序贯疗法对幽门螺旋杆菌根治疗效比较[J].中国医药导刊ꎬ2015ꎬ17(4):358 ̄360. [22]㊀杜三军ꎬ温杰ꎬ沈金库.微生态制剂在幽门螺杆菌感染性胃病的治疗效果观察[J].中国预防医学杂志ꎬ2016ꎬ17(6):461 ̄463.[23]㊀ZHAOYꎬFGUOXJꎬZHANGZS.Epidemiologyoffunctionaldiarrheaandcomparisonwithdiarrhea ̄predominantirritablebow ̄elsyndrome:apopulation ̄basedsurveyinChina[J].PLoSOneꎬ2012ꎬ7(8):e43749 ̄43753.[24]㊀郑跃杰ꎬ黄志华ꎬ刘作义.微生态制剂儿科应用专家共识[J].中国实用儿科杂志ꎬ2011ꎬ26(1):20 ̄24.[25]㊀黄灿ꎬ程晟ꎬ沈素.微生态制剂及其临床应用研究进展[J].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ꎬ2015ꎬ15(4):440 ̄442. [26]㊀WANGHꎬLEEISꎬBRAUNCꎬetal.Effectofprobioticsoncentralnervoussystemfunctionsinanimalsandhumans ̄asys ̄tematicreview[J].JNeurogastroenterolMotilꎬ2016ꎬ22(4):589 ̄605.[27]㊀KELLYJRꎬBORREYꎬO'BrienCꎬetal.Transferringtheblues:Depression ̄associatedgutmicrobiotainducesneurobehav ̄iouralchangesintherat[J].JPsychiatrResꎬ2016ꎬ82:109 ̄118.[28]㊀CHENCHꎬLINCLꎬKAOCHꎬetal.Irritablebowelsyndromeincreasestheriskofepilepsy:apopulation ̄basedstudy[J].Medicineꎬ2015ꎬ94(36):e1497 ̄1501.[29]㊀CONNORrDEꎬNIXONMꎬNANDAAꎬetal.Vagalnervestim ̄ulationforthetreatmentofmedicallyrefractoryepilepsy:areviewofthecurrentliterature[J].NeurosurgicalFocusꎬ2012ꎬ32(3):e12 ̄16.[30]㊀KSHIRSAGARVYꎬNAGARSENKARSꎬAHMEDMꎬetal.Abdominalepilepsyinchronicrecurrentabdominalpain[J].JPediatrNeurosciꎬ2012ꎬ7(3):163 ̄166.[31]㊀NIKIFOROVAAS.Stress ̄inducedgastrointestinalmotilityisre ̄sponsibleforepilepticsusceptibility[J].MedHypothesesꎬ2014ꎬ82(4):442 ̄451.[32]㊀XUELꎬHEJꎬGAONꎬetalꎬProbioticsmaydelaythepro ̄gressionofnonalcoholicfattyliverdiseasebyrestoringthegutmi ̄crobiotastructureandimprovingintestinalendotoxemia[J].SciRepꎬ2017ꎬ7:45176 ̄45190.[33]㊀PUTTGNANILꎬALISIAꎬNOBILIVꎬetal.PediatricNAFLD:theFutureroleofPatient ̄TailoredProbioticsTherapy[J].JPedi ̄atricGastroenterolNutrꎬ2016ꎬ63(Suppl1):S6 ̄8. [34]㊀SAABSꎬSURAWEERADꎬAUJꎬetal.Probioticsarehelpfulinhepaticencephalopathy:ameta‐analysisofrandomizedtri ̄als[J].LiverIntꎬ2016ꎬ36(7):986 ̄993.[35]㊀YUTꎬZHENGYPꎬTANJCꎬetal.EffectsofPrebioticsandSynbioticsonFunctionalConstipation[J].AmJMedSciꎬ2016ꎬ353(3):282 ̄292.[36]㊀BARICHELLAMꎬPACCHETTICꎬBOLLIRICꎬetal.Probiot ̄icsandprebioticfiberforconstipationassociatedwithParkinsondisease:AnRCT[J].Neurologyꎬ2016ꎬ87(12):1274 ̄1280.收稿日期:2018 ̄11 ̄13㊀修回日期:2019 ̄01 ̄03编辑:王春晖。
中国消化道微生态调节剂临床应用共识
1)胃肠道黏膜屏障功能障碍的诊断要点:①进行 性腹部胀气,肠鸣音减弱,不能耐受饮料和食物 的体征超过5 d ;②胃肠蠕动消失;③出现中毒性 肠麻痹,有高度腹胀;④应激性溃疡,无结石性 胆囊炎等。
第三十二页,共41页。
第十七页,共41页。
枯草杆菌肠球菌二联活菌胶囊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 炎4周,治疗前后患者血清内毒素、DAO、D- 乳酸及 ALT 水平显著降低。
杨林辉枯草杆菌肠球菌二联活菌胶囊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患者血清内毒 素水平的影响 实用肝病杂志 2012.15(2):101-103
第十八页,共41页。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患者口服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3个月
肝衰竭患者常有纳差、腹胀、腹泻、内毒素血症 等,病情凶险,进展迅速,感染发生率达80%, 其中30% 为真菌感染,病死率高达70%以上。研 究发现,慢性重型肝炎患者肠道微生态严重失衡, 肠道双歧杆菌、类杆菌等有益菌显著减少,肠杆 菌科细菌、肠球菌、酵母菌等有害菌显著增加, 且肠道微生态失衡程度与肝炎病情严重程度有关。
三度失衡 射后,或患者本身患有糖尿病、恶性肿瘤、肝硬化等疾病。
第四页,共41页。
肠道菌群失调
YOUR TOPIC GOES HERE
第五页,共41页。
肠道微生态失衡的诊断依据
1.病史中具有能引起肠道微生态失衡的原发性疾病。 2.有肠道微生态失衡的临床表现:腹泻、腹胀、腹
痛、腹部不适等症状。
3.
有肠道微生态失衡的实验室依据
肝硬化患者存在肠道菌群紊乱,细菌异位,引起肠源性内 毒素血症,引发自发性腹膜炎,肝性脑病等并发症。
微生态制剂可减少细菌以及内毒素生成,对肝硬化肠源 性内毒血症患者,推荐使用含双歧杆菌、乳杆菌及肠球菌等 制剂作为辅助治疗。同时预防肝硬化自发性腹膜炎和肝硬化 肝性脑病,改善肝性脑病的临床症状起一定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机体对肠道菌群耐受异常(炎症性肠病) (五)、肠道菌群与黄疸 (六)、肠道菌群与代谢疾病
(一)、肠道菌群失调症(intestinal dysbacteriosis)
• 定义:指定居于肠道的正常菌群在种类及数量上发生改变,超过正常
范围。
原因:
① 使用抗生素: 最常见的原因 ② 腹泻病:病毒、细菌及其毒素引起的腹泻 ③ 其他:胃肠道手术后、 长期患病、使用免疫抑制剂、胆汁淤积 、肝硬 化 、放疗及化疗药物 、长期禁食 、肠易激综合征等
现代生活方式 生命早期微生 物暴露减少(卫 生学说) 肠道菌群建立 异常(菌群学 说) 免疫应答改变
肠道菌群与微生态制剂的临床应用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儿科学系 黄志华
内容
一、肠道菌群基础 二、肠道菌群与疾病 三、微生态制剂在儿科临床应用
(一)人体微生态学(Microecology)
• 人体有胃肠道、口腔、泌尿生殖道、皮肤和呼吸道 五大微生态系统 • 胃肠道微生态对人体最重要,研究最早、最多 • 肠道是体内细菌定植的主要场所,肠道定植的细菌 具有数量巨大、多样化、复杂性和动态性的特点, 构成了人体的肠道菌群(intestinal microflora)
12 10 8 6 4 2 0
胃 肠 肠 腔 指 肠 肠 回 口 空 盲 直 肠
类杆菌 优杆菌 消化球菌 双歧杆菌 链球菌 大肠杆菌 乳杆菌 韦荣球菌 产气夹膜梭菌
十
二
影响肠道菌群建立及其组成的因素
Current Opinion in Biotechnology 2010, 21:149–156
腸内各种細菌随年齢変化
共生菌与益生菌的益处
⒈产生抗菌物质抑制病原菌生长;⒉增强紧密连接和肠屏障功 能;⒊启动树突状细胞和全身免疫系统;⒋参与未消化食物中 的微营养素的分解和消化,促进短链脂肪酸的合成;⒌合成维 生素K和B族维生素。
3、肠道菌群的营养及代谢功能
• 参与VitB1、VitB2、VitB6、VitB12、VitK、烟酸和叶酸等 维生素的合成 • 参与钙、镁和铁的吸收 • 参与蛋白质、肽和氨基酸的代谢,能利用肠道内氨作为 氮源,合成氨基酸 • 参与机体能量代谢,与肥胖和糖尿病有关 • 参与胆汁酸和胆固醇的代谢 • 分解食物中的纤维素、半纤维素、果胶、非消化性低聚 糖等不能被人体消化酶消化的食物成分,其分解后的主 要产物(短链脂肪酸)作为营养物质和能量物质被利用, 对肠黏膜上皮细胞发挥营养作用
内容
一、肠道菌群基础 二、肠道菌群与疾病 三、微生态制剂在儿科临床应用
(一)、肠道菌群失调及其相关疾病
肠道菌群失调症 肠道菌群失调与腹泻病 肠道菌群失调与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病 肠道菌群失调与肠易激综合征(IBS)
(二)、肠道菌群移位及其相关疾病 (三)、肠道菌群建立延迟相关疾病
坏死性小肠结肠炎 过敏性疾病及自身免疫疾病
人体肠道中含有约100万亿个细菌(1014),是人体体细胞的10倍 重量约1271余克,相当于肝脏的体积 可以培养的400余种,分子生物学技术鉴定有1000余种 99%以上是专性厌氧菌,其余是以肠杆菌科细菌为主的兼性厌氧菌
肠道菌群的分布和构成
食管
没有自身微生物群 微生物来自食物和口腔
胃
104 CFU/g
肠道的微生物群对胃肠道屏障的作用机制 • 共生菌通过促进纤维素和营养物质的消 化,从而提供能量和物质。 • 调节上皮细胞功能,促进杯状细胞产生黏 液、潘氏细胞释放防御素和上皮细胞合成 紧密连接蛋白。 • 诱导和维持肠相关性淋巴样组织,阻止病 原在消化道内黏附繁殖。 • 刺激黏膜产生IgA,调节黏膜免疫系统。
但在正常情况下,并不损害机体的健康,完全依赖于机体完 整的肠道屏障功能。
• 肠道屏障功能的组成:
(1) 生物屏障: 肠道和肠蠕动 (3) 化学屏障: 胃酸、胆汁、胰蛋白酶、溶菌酶和肠液 (4) 免疫屏障: 肠道相关淋巴组织(GALT) 和sIgA (5) 肠-肝轴: 肝脏的免疫和清除作用
(三)、肠道菌群建立延迟相关疾病
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
发病机制与以下因素有关: • 肠道屏障功能不成熟 • 病原菌侵袭 • 肠道缺血和再灌注障碍 • 喂养 近年研究证实:新生儿,特别是早产儿肠道正常菌群定 植延迟或缺乏,潜在致病菌过度生长繁殖可能是其发病的 主要因素之一。
(三)、肠道菌群建立延迟相关疾病
Ⅲ度(重度):又称菌群交替症或二重感染,肠道中的优势菌群几乎
消失,只有少数菌种过度繁殖占绝对优势,如葡萄球菌、梭状芽胞杆 菌、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变形杆菌、白色念 珠菌等。临床表现为严重腹泻及肠功能紊乱,严重者可以引起全身侵 袭性感染。
(二)、肠道菌群移位及其相关疾病
• 肠道屏障功能:肠道是人体最大的细菌及内毒素贮存库,
回肠
107-108 CFU/g
拟杆菌 梭状芽孢杆菌 肠杆菌 肠球菌 乳酸杆菌 韦荣球菌
(二)肠道菌群的建立及其影响因素
第一阶段:从出生时肠道无菌到出现细菌
• 出生时:由于胎儿在母体子宫内处于无菌的环境中,肠道没 有细菌定植 • 出生以后:暴露于母亲的产道、皮肤、粪便及其周围有菌的 环境,生后48小时内粪便中出现细菌,主要为大肠杆菌、链 球菌等需氧菌或兼性厌氧菌,肠道定植细菌的时间及种类受 以下因素影响:
第三阶段:从添加辅食开始到断乳
• 随着添加辅食的增多,母乳和配方奶喂养婴儿的肠道菌群 的差别逐渐缩小和消失。随着双歧杆菌、类杆菌和优杆菌 的增加,梭菌和链球菌也增多。
第四阶段:从断乳(大约1岁)到2-3岁
• 断乳以后开始,随着食物的多样化,肠道菌群的多样化也逐 渐增多,也越来越复杂,向成人型过渡 • 大约在2-3岁时形成以厌氧菌占绝对优势、需氧菌占劣势的 稳定菌群,维持至青年及中年
1、防御感染与增强肠道屏障功能
• 在正常情况下,肠道中的专性厌氧菌(原籍菌群 )具有对抗 外源性致病菌或肠道中潜在致病菌定植繁殖的能力,即定植 抗力(colonization resistance,CR),其机制: (1) 占位性保护效应: (2) 营养争夺: (3) 产生有机酸: (4) 产生抑菌物质: (5) 增加肠道粘蛋白的合成: (6) 抗感染免疫作用:
肠道菌群建立的关键期
• 出生至2-3岁是肠道菌群建立并达到平衡的关键时期,如果肠道菌群建 立延迟或长期紊乱,由此带来的肠道黏膜免疫和全身免疫反应异常,以 及代谢等异常,与过敏性疾病、炎症性肠病、自身免疫性疾病、某些感 染性疾病和代谢性疾病等的发生有密切的关系,可能影响到一个人的终 身健康。
(三)胃肠道菌群的分布和构成
十二指肠
103-104 CFU/g
拟杆菌 白色念珠菌 乳酸杆菌 链球菌
白色念珠菌 幽门螺旋杆菌 乳酸杆菌 链球菌
空肠
105-107 CFU/g
结肠
1010-1011 CFU/g
拟杆菌 杆菌 双歧杆菌 梭状芽孢杆菌 肠球菌 真杆菌 梭形杆菌 消化链球菌 瘤胃球菌 链球菌
拟杆菌 白色念珠菌 乳酸杆菌 链球菌
Mechanisms of action of the intestinal microbiome on the gastrointestinal barrier
Stephan C Bischoff. ‘Gut health’: a new objective in medicine? Bischoff BMC Med 2011,9(24). /1741-7015/9/24
检测:粪便定量培养法:
粪便直接涂片法: 分子生物学方法:荧光定量PCR等
肠道菌群失调症表现及分度
Ⅰ度(轻度):为潜伏型,只能从细菌定量上发现变化,临床上常无
不适或有轻微排便异常,在诱因去除后,可自然恢复。
Ⅱ度(中度):肠道菌群中占绝对优势的G+杆菌(绝大部分为厌氧菌)
减少,而G-杆菌增多,G+/G-及杆/球菌比例减少。 临床上表现为慢性 腹泻。在诱因去除后,菌群失调不能自然恢复,仍会持续相当长时 间,需要治疗才能纠正。
バクテロイデス ユウバクテリウム 嫌気性レンサ球菌
1兆個
糞 便 1 克 里 的 菌 数
100億個 1億個
双岐杆菌 大腸菌・腸球菌 乳酸桿菌
100万個
1万個
產氣莢膜梭菌
出生期
離乳期 幼児期
成年期
老年期 摘自光岡知足博士資料
(四)肠道菌群的生理功能
• 肠道菌群与宿主处于共生的状态,是进化的结果 • 宿主为肠道菌群提供其生命活动的场所,并且对肠道菌群不 引起强烈的免疫反应(免疫耐受状态) • 肠道菌群对宿主发挥着必要的生理功能: ① 防御感染与增强肠道屏障功能 ② 促进免疫系统发育成熟,并参与免疫应答调节 ③ 参与营养吸收及代谢 ④ 延缓衰老 ⑤ 抗肿瘤
肠道菌群对肠上皮细胞的作用
肠上皮细胞识别肠 道菌群后,释放淋巴细 胞生成素(TSLP)、 TGF-β和IL-10等, 直接影响 DC分泌前炎 症因子;菌群刺激信号 还可以促进1型调节性T 细胞(TR1)、 TH2 和TH3细胞,限制炎症 反应,维持肠道免疫稳 定。
nature reviews | immunology, 2008, volume 8,411-420
Aliment Pharmacol Ther,2007;25:741–757.
肠道屏障功能障碍与细菌及内毒素移位的 检测方法
(1) 尿乳果糖和甘露醇比值(L/M) (2) 血D-乳酸测定 (3) 血浆内毒素水平检测 (4) 血浆二胺氧化酶(DAO)活性测定 (5) 血肠型脂肪酸结合蛋白(IFABP)检测 (6) 肠黏膜pH测定 (7) 血液细菌学检测
高危因素
肠道梗阻、炎症性肠病、胆道 梗阻、肝硬化、肠道外营养 创伤、烧伤、失血、休克、 严重感染、重症胰腺炎
严重肠道菌群失调
肠黏膜缺血缺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