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版上海浦东机场综合保税区进出口贸易分析报告
调查报告:关于完善综合保税区管理体制和机制的报告
![调查报告:关于完善综合保税区管理体制和机制的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d74a5ecd26fff705cc170a81.png)
调查报告:关于完善综合保税区管理体制和机制的报告按照市长办公会议提出的“加快研究并提出完善综保区管理体制和机制的意见”要求,由市政府研究室、市财政局、市编办、市国资委和综保区管委会组成联合调研组,赴上海、成都和大连综保区学习考察,结合我市实际,提出进一步完善综保区管理体制和机制的相关建议。
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综合保税区发展现状综合保税区汇集了保税港区、保税区、保税物流园区和出口加工区等区域的优惠政策,是目前国内(除上海自贸区外)开放程度最高、功能最齐全、通关最便捷的海关特殊监管区域。
目前,国家共批准设立了38家综合保税区,已通过正式封关验收的16家,健全和发挥综合保税区的功能,对于扩大对外开放、带动区域经济发展、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综合保税区于2012年10月30日通过国家十部委的联合验收,规划面积7.2平方公里,包括A区(位于近海经济区,面积4.2平方公里,一期围网1.168平方公里)和B区(位于浑南新区,面积3平方公里,一期围网0.686平方公里),综合保税区管委会为市政府派出机构,享有部分市级经济管理权限,核定机关事业编制30名。
目前,设主任1名,常务副主任1名(正局级),副主任4名,内设10个职能部门。
目前,综保区A区由国际物流发展有限公司(管委会持股65%)和综合保税区开发建设有限公司负责运作,区内共有97家企业,其中包括零占地、利用综保区功能开展保税物流业务的企业87家。
综保区B区由出口加工区开发建设有限责任公司负责运作,区内现有23家企业,其中有出口业务的14家。
据海关总署统计,2013年A、B两区共实现进出口总额1.3亿美元。
2013年7月,综保区管委会领导班子调整后,发展目标日益明晰,招商引资取得新突破。
到去年末,新开工项目10个,项目总投资额近15亿元;签约项目17个,签约额26亿元;在谈项目67个,涉及加工、物流、商贸、检测、研发、维修服务等,预计投资总额66亿元。
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保税区域综合统计报表制度
![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保税区域综合统计报表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122a3f30f12d2af90342e616.png)
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保税区域综合统计报表制度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管理委员会保税区管理局制定2019年本报表制度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条例》等有关规定制订。
《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第七条规定:国家机关、企业事业和其他组织以及个体工商户和个人等统计调查对象, 必须依照本法和国家有关规定,真实、准确、完整、及时地提供统计调查所需的资料,不得提供不真实或者不完整的统计资料,不得迟报,拒报统计资料。
《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第九条规定:统计机构和统计人员对在统计工作中知悉的国家秘密、商业秘密和个人信息,应当予以保密。
《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条例》第八条规定:管委会负责自贸试验区内投资、贸易、金融服务、规划国土、建设、交通、绿化市容、环境保护、人力资源、知识产权、统计、房屋、民防、水务、市政等有关行政管理工作。
本制度由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管理委员会保税区管理局负责解释目录一、总说明 (1)二、报表目录 (3)三、调查表式(一)综合定报表式1、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保税区域内资企业统计报表 (4)2、外商投资企业投资、经营情况统计报表 (8)3、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保税区域外商投资企业补充统计报表 (11)4、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保税区域融资租赁业统计报表 (13)(二)综合年报表式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保税区域融资租赁业统计报表 (15)四、主要指标解释和填报说明 (19)一、总说明(一)总则1、为科学、有效地组织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保税区域(以下简称“保税区域”)统计工作,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条例》等法律、法规,制定本制度。
2、保税区域统计工作的基本任务是对保税区域投资企业的投资情况、生产经营情况、外汇收支情况、从业人员和劳动报酬情况进行系统的统计调查和统计分析,开展统计监督,及时、准确、全面地反映保税区域经济发展状况,为保税区域宏观管理和制定政策提供依据。
最新上海进出口贸易形势分析资料
![最新上海进出口贸易形势分析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5dda81c6dd3383c4ba4cd224.png)
上海进出口贸易形势分析学院:系部:专业:姓名:班级:学号:指导老师:联系电话:目录第一章中国国际经济贸易发展概述 (3)一.2002年—2011年中国进出口贸易情况 (3)二.2012年中国对外贸易发展形势分析 (4)第二章上海对外贸易概述 (5)一.2002年—2011年上海对外贸易情况 (5)二.2011年上海对外贸易回顾 (6)第三章贸易依存度 (7)一.贸易依存度的概述 (7)第四章上海外贸依存度快速增长的原因及建议 (8)一.上海外贸依存度快速增长的原因 (8)二、控制上海外贸依存度的政策建议 (9)参考文献: (10)第一章中国国际经济贸易发展概述一.2002年—2011年中国进出口贸易情况自改革开放我国对外贸易不断扩大,加入WTO更为国内企业提供了更多公平竞争的机会。
中国对外贸易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对外贸易的发展不仅使中国经济融入全球经济体系,也对世界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中国对外贸易已发生了从量变到质变的飞跃。
2002-2011年,中国贸易规模持续扩大,进出口贸易总额由6207.7亿美元扩大至36417.83亿美元,共计增长5.9%倍,年均增长21.7%,占国际贸易的比重由4%升至9.7%。
2009年,中国已跃升为世界第一大出口国和第二大贸易国,在国际贸易中的份额及地位已经不容忽视。
2002-2011年中国进出口总体情况金额单位:亿美元年份进出口出口进口差额总额增速(%) 总额增速(%) 总额增速(%) 2002 6207.7 39.2 3256 36.1 2951.7 41.3 304.3 2003 8509.88 37.1 4382.28 34.6 4127.6 39.8 254.68 2004 11545.54 35.7 5933.26 35.4 5612.29 36 320.97 2005 14219.06 23.2 7619.53 28.4 6599.53 17.6 1020.01 2006 17604.39 23.8 9689.78 27.2 7914.61 19.9 1775.08 2007 21765.72 23.6 12204.56 26 9561.16 20.8 2643.4 2008 25632.6 17.8 14306.93 17.3 11325.67 18.5 2981.26 2009 22075.35 -13.9 12016.12 -16 10059.23 -11.2 1956.89 2010 29740.01 34.7 15777.54 31.3 13962.47 38.8 1815.07 2011 36417.83 22.5 18983.88 20.3 17433.95 24.9 1549.942002-2011年中国出口分贸易方式 单位:亿美元资料来源:中国海关统计。
上海浦东机场综保区园区简介
![上海浦东机场综保区园区简介](https://img.taocdn.com/s3/m/a89e8b1ac5da50e2524d7fc8.png)
上海浦东现代产业开发有限公司2010年9月公司简介公司简况上海浦东现代产业开发有限公司是浦东新区政府直属国有控股开发企业,注册资本5.81亿元人民币。
公司致力于浦东空港周边区域的开发建设,是上海浦东机场综合保税区的规划、投资、建设及营运主体。
主要承担功能土地储备及一级开发、政府投资项目融资及建设承包、招商引资等。
业务重心1、上海浦东机场综合保税区开发及运营。
2、临空商业地产开发及运营。
上海浦东机场综合保税区概况概况2006年4月12日,市政府正式向国务院上报《关于申请设立浦东空港保税物流园区的请示》2008年5月12日,市政府再次上报国务院《关于设立浦东空港综合保税区的请示》2009年7月3日,国务院正式批复同意设立上海浦东机场综合保税区2010年4月2日,上海浦东机场综合保税区顺利通过国务院联合验收组的封关验收“三港三区”重要组成部分打造上海国际航运中心主战场外高桥保税区洋山保税港区区域总体规划上海空港物流园区核心区域第三跑道第一跑道第二跑道北大飞机总装基地第四跑道第五跑道浦东机场综合保税区范围一期封关范围A2A1A3A5A4A6B1B4B2B3B8B9B5C1C2C3C4B6B7B10B11规划面积:3.59KM 2。
其中,机场内:1.81KM 2,机场外:1.78KM 2。
一期封关面积:1.60KM 2园区及一期封关范围一期工程相关配套设施口岸服务中心◆公共服务中心(一期)建筑面积约9.34万平方米◆2009年上海市四个口岸一门式通关服务中心之一◆设置快件、进口、出口、转关和保税等受理大厅7个,面积约22315平方米◆满足机场海关和机场检验检疫局报关、报检业务和人员的整体入驻保税仓储设施◆保税仓储一期建设两栋三层仓库建筑面积为300,000平方米。
◆仓库每层层高7米;提供2100-4800平方米不等的单元,可根据客户的不同需要灵活分隔及组合,设计满足TAPA认证硬件要求。
◆保税仓储可以满足多产业的需求,包括物流、货运、加工。
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海关监管制度创新介绍
![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海关监管制度创新介绍](https://img.taocdn.com/s3/m/194ceffa650e52ea551898f5.png)
改革后
30项申报要素
14项“可复制、可推广”的监管服务制度
内销选择性征税制度
对设在自贸试验区内的企业生产、加 工并经“二线”销往国内市场的货物,企 业可根据其对应进口料件或实际报验状态 ,选择缴纳进口关税。
14项“可复制、可推广”的监管服务制度
下一阶段推进自贸区改革的重点工作
功能拓展方面
3.支持文化等领域服务业扩大开放
金融服务领域
6大领域 18类
23项措施
航运服务领域 专业服务领域 商贸服务领域
文化服务领域
社会服务领域
截至2013年底,基 地内已聚集包括上海文化 产权交易所、星空卫视等 文化行业企业173家,全 年文化贸易总额达41亿 元。
制度创新方面
1、自动审放、重点复核
人工、实时、逐票审核
自动审核放行、人工重点审单
电子审核为主,纸质单证审核为辅的差别化通关模式
下一阶段推进自贸区改革的重点工作
制度创新方面
2.前推后移、优化查验
舱单、企业、物流仓储
通关环节
稽(核)查、事后 批量复核、盘库等
加强风险分析
强化后续监管
前推
后移
下一阶段推进自贸区改革的重点工作
总体改革方案简介
自贸区海关改革创新必须实现
法制化 信息化 智能化 便利化 安全化
重点推进
简政放权 模式创新 流程再造 智能管控 资源整合
“五化”
法治化 与国际投资、贸易通行规则相衔接的法律制度体系 信息化 自贸区海关监管信息化系统建设 智能化 数据采集,风险判别,信息比对,执行处置,动态反馈 便利化 全流程的高效运行和成本最低化 安全化 基础建设 风险防控 权力规制 企业自律 社会共管
上海进出口贸易问题浅析
![上海进出口贸易问题浅析](https://img.taocdn.com/s3/m/8560dac7541810a6f524ccbff121dd36a32dc4cd.png)
■g丁域-上海进出口贸易问题浅析:XIANDAIYINGXIAO王鑫雨梁秋实(吉林外国语大学吉林长春130000)摘要: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对外贸易行业呈现出雨后春笋般蓬勃的发展趋势。
尤其是在我国的东南沿海区域, 凭借其天然的地理优势、国家政策的扶持和强大的人才储备力量,将我国的对外贸易行业发展的尤为壮大。
在进出口贸易中,上海也凭借其自身的优势,逐渐在全国对外贸易出口中展现出重要的位置。
通过近几年发展情况来看,我国上海的进出口贸易 表现出很强的韧性,但也存在着许多不足。
本文基于上海进出口贸易现状,现进行综合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上海;进出口贸易;问题中图分类号:F文献识别码:A DOI:10.19932/ki.22-1256/F.2021.01.106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快速发展,国际贸易已经成为各国进 行政治和经济沟通的重要方式之一。
截至2019年,我国的对 外直接投资输人和输出额稳居世界第三。
经济全球化的发展 大大促进了我国对外贸易,但是同时也使我国的对外贸易依 存度不断地加强,受全球化影响愈加严重。
在上海等我国对 外贸易发展较为发达的城市,更能深切地体会到经济全球化 所带来的冲击。
上海凭借天然的地理优势和政策支持,进出 口贸易已经发展得愈加完善,并紧跟国际潮流,积极进行供给 侧改革,使自己在国际贸易中有更大的优势。
由于今年疫情 的爆发,使我国绝大部分的外贸企业都受到很大冲击,部分中 小企业难以生存,纷纷倒闭。
这不仅是因为疫情和世界经济 衰退的影响,其中也体现了一些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不 足,致使企业难以度过此次危机。
本文将以上海的贸易发展 为例,浅析上海贸易发展中存在的不足,并提出解决措施。
一、上海进出口贸易发展现状自我国加人WTO以来,我国东南沿海区域的地理优势在 国际贸易中体现的愈发明显< 尤其是在我国的上海,其进出 口贸易总额从2010-2019年,足足增长5倍,在全球遥遥领先。
上海:浦东机场综合保税区通过验收
![上海:浦东机场综合保税区通过验收](https://img.taocdn.com/s3/m/29a7742bc281e53a5902ff28.png)
上海:浦东机场综合保税区通过验收上海浦东机场综合保税区(一期)通过了由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海关总署等10部委组成的国务院联合验收组的验收,验收组对综保区筹建情况及建设质量给予了全面肯定。
海关总署党组成员、副署长孙毅彪、上海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杨雄出席上海浦东机场综合保税区颁证揭牌仪式。
据了解,浦东机场综合保税区是我国目前政策最优惠、功能最齐全的海关特殊监管区域之一,封关运作后,上海海关将在区内按照与国际标准接轨的监管服务理念,实施集约化、分类化管理,实现手续简化、通关便捷、物流畅通、运作高效的目标,帮助机场综合保税区与外高桥保税区、洋山保税港区优势互补,实现1+1+1大于3的联动发展。
进入新世纪以来,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依托长三角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推动力,航空运输在上海口岸建设和外贸发展中的地位日益重要。
特别是随着《国务院关于推进上海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建设国际金融中心和国际航运中心的意见》的出台,建设具有全球航运资源配置能力、快捷高效的国际航空枢纽港成为了上海市政府加快实施两个中心建设的重要战略任务之一。
在此背景下,建立一个紧邻浦东机场的综合保税区的设想应运而生。
2006年4月,上海市向国务院提出申请,在浦东机场建设空港保税物流园区,2009年7月3日,国务院批复同意。
上海浦东机场综合保税区位于浦东国际机场西侧,即规划中的横0路以南、横10路以北、A30公路东辅道以东、机场第三跑道停机坪以西,总面积3.59平方公里。
综合保税区一经设立就在一个高起点上:它所依托的浦东国际机场,直接服务于我国目前经济发展速度最快、经济总量规模最大、最具有发展潜力的长三角地区,货物吞吐量居全国第一、世界第三;保税区距洋山深水港约65公里,距外高桥港区约25公里,西靠郊区环线A30高速公路和规划建设中的浦东铁路,南有规划中的机场高速公路,将形成海陆空多式联运网络,满足空运物流的需求。
综合保税区是国务院为推进区域整合试点而批准的、在保税物流业务集中的内陆地区设立的一种新型的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其具有的功能和享受的政策与保税港区相同。
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介绍及机遇分析
![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介绍及机遇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17fb52bc69dc5022aaea0008.png)
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介绍及机遇分析➢一、中国(上海)自贸区介绍1、基本概念自由贸易园区是指一国或地区对外经济活动中在货物监管、外汇管理、税收政策、企业设立等领域实行特殊经济管理体制和特殊政策的特定区域,包括:自由港、自由经济区、对外贸易区等多种类型。
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Free Trade Zone,FTZ):是根据本国(地区)法律法规在本国(地区)境内设立的区域性经济特区。
传统的自由贸易区(Free Trade Agreement,FTA):是根据多个国家之间协议设立的包括协议国(地区)在内的经济体。
中国此前已经建立了与自贸区类似的六类特殊经济园区,包括保税区、保税物流区、保税港区等,但上海自贸区才是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自由贸易区。
2、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总体目标经过3-5年努力,把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成为:具有国际水平的功能创新领先、服务贸易发展充分、贸易投资便利、货币兑换自由、离岸业务发达、监管高效便捷、营运总部集聚、法制环境规范、行政效率和透明度良好的自由贸易试验区。
成为我国深耕亚太,融入经济全球化发展的重要载体,为中国经济升级起示范作用。
3、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域构成情况上海自贸区的规划面积为28平方公里,相当于上海市面积的1/226。
包括洋山保税港区、外高桥保税区(含外高桥保税物流园区)及浦东机场综合保税区。
图1 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表1 自贸区内各区域定位➢二、中国(上海)自贸区方案背景上海自贸区也是中国在全球贸易格局下突围的重要一棋。
面对中国加入WTO后成为仅次于美国的全球第二大贸易国,美国要捍卫全球贸易霸主地位,采取三大步骤欲捍卫霸主地位,并逐步架空WTO:第一是在东半球,与太平洋沿岸国家建立TPP贸易同盟,第二是在西半球团结欧盟建立TTIP贸易同盟,第三是在全球建立PSA服务贸易同盟,而这三个同盟都把全球第一大出口国和全球第二大进口国中国排除在外,因此中国将面临着严峻的“二次入世”的危险。
上海综合保税区全面介绍
![上海综合保税区全面介绍](https://img.taocdn.com/s3/m/08f4a7b50029bd64783e2c38.png)
上海综合保税区一、简介上海综合保税区,2009年11月正式挂牌,由洋山港保税区、外高桥保税区(含外高桥保税物流园区)和浦东机场综合保税区构成,标志着三区联动实质性启动。
三区联动,实现了政策、资源、产业和功能的联动互补,集聚效应大大增强,凸显了三区作为海关特殊监管区域的整体优势。
上海综合保税区将积极探索,锐意创新,建设具有自由贸易区功能的海关特殊监管区,使区域功能更丰富、成本更低廉、运作更顺畅、企业更便利,实现1+1+1>3的放大效应,形成资源优化整合、区域联动发展的新格局,成为上海建设国际航运中心的核心区域、国际贸易中心的重要载体、国际金融中心的重要突破点。
二、封关运作时间和地理位置1、洋山保税港区2005年12月正式封关运作,封关面积8.14平方公里,是我国第一个保税港区。
洋山保税港区由位于上海芦朝港的陆域部分、东海大桥和位于浙江嵊泗的小洋山港口区域组成,规划面积14.16平方公里,已封关面积8.14平方公里,是上海市和浙江省跨区域合作建设、实行海关特殊监管的经济功能区。
2009年,国务院赋予洋山保税港区探索建设国际航运发展综合试验区的重要使命,洋山保税港区正式成为航运物流服务进一步与国际惯例接轨、航运金融服务进一步对外开放、区域运作监管进一步创新的先行先试综合试验区。
2、上海外高桥保税区(含外高桥保税物流园区)1990年6月,上海外高桥保税区应运而生,是重点建设国际贸易的示范区。
上海外高桥保税区濒临长江入海口,地处黄金水道和黄金岸线交会点,紧靠外高桥港区,规划面积10平方公里,已封关运作面积8.9平方公里,是全国第一个,也是目前全国所有海关特殊监管区域中经济总量最大、经济效益最好的保税区。
上海外高桥保税区现已发展成为集国际贸易、先进制造、现代物流及保税商品展示交易等多种经济功能于一体的综合型保税区,同时还是上海市重要的现代物流产业基地之一、上海市重要的进出口贸易基地之一和上海市微电子产业带的重要组成部分。
2019年中国进出口服务贸易状况
![2019年中国进出口服务贸易状况](https://img.taocdn.com/s3/m/4c1eed8367ec102de2bd89fc.png)
2019年中国进出口服务贸易状况2019年,我国服务贸易总体保持平稳增长,逆差持续下降,结构显著优化,高质量发展成效初步显现。
2020年以来,全球新冠肺炎疫情对我国服务贸易造成较大影响,服务进出口规模下降。
面对新形势新挑战,需要加快实现服务贸易提质增效。
一、2019年中国服务贸易总体情况2019年,我国服务进出口总额54152.9亿元,同比(下同)增长2.8%。
其中,服务出口总额19564.0亿元,增长8.9%;服务进口总额34588.9亿元,微降0.4%;逆差15024.9亿元,下降10.5%。
知识密集型服务进出口额18777.7亿元,增长10.8%,高于服务进出口整体增速8个百分点,占服务贸易总额比重上升2.5个百分点至34.7%。
1、传统服务贸易规模收缩2019年我国传统领域服务贸易总额32685.3亿元,下降1.6%;占服务贸易总额比重下降3个百分点至60.4%。
其中,出口7487.7亿元,增长4.4%,占服务贸易出口总额的38.3%;进口总额25197.6亿元,下降3.3%,占服务贸易进口总额的72.8%。
旅行服务进出口总额下降 5.9%,占服务贸易总额比重下降 3.5个百分点至36.4%。
2、新兴服务贸易增长较快2019年我国新兴服务贸易总额为18777.7亿元,增长10.8%,占服务贸易总额比重上升2.5个百分点至34.7%。
其中,出口9916.8亿元,增长13.4%,占服务出口总额的50.7%;进口8860.9亿元,增长8%,占服务进口总额的25.6%。
电信、计算机和信息服务领域向价值链高端环节迈进,知识产权使用费出口大幅增长,金融保险服务出口稳定增长。
3、制造业相关服务贸易增长迅猛2019年我国与制造业密切相关的服务贸易(包括维护和维修服务、加工服务等)总额2325.5亿元,增长28.2%,其中出口、进口同比分别增长26%、47.9%。
得益于全国综合保税区全球维修业务试点发展,企业“快进快出”入境维修业务大幅扩张,全年维护和维修服务进出口总额954.7亿元,增长48.5%,增速显著高于其他领域。
上海综合保税区
![上海综合保税区](https://img.taocdn.com/s3/m/545f722aed630b1c59eeb5b9.png)
上海综合保税区,2009年11月正式挂牌,由洋山港保税区、外高桥保税区(含外高桥保税物流园区)和浦东机场综合保税区构成。
洋山保税港区,由上海市和浙江省跨区城合作建设,2005年12月25日正式封关运作,封关面积8.14平方公里,是我国第一个保税港区。
在功能定位上,按照打造国际航运发展综合试验区的定位,依托世界一流的集装箱深水港口设施和完善的配套条件,主要发展国际中转、现代物流、商品展示、保税仓储、期货保税交割等多层次业务,其中集装箱中转业务占保税港区业务量的40%以上。
上海外高桥保税区,1990年9月正式启动,规划面积10平方公里,已封关运作8.9平方公里,是我国第一个,也是目前我国所有海关特殊监管区中经济总量最大、效益最好的保税区,进出口额、商品销售额、税收等规模指标总量都占全国保税区规模总量的一半左右。
在功能定位上,按照打造国际贸易示范区的定位,依托浦东开发开放的优势,大力发展进出口贸易、转口贸易、保税展示、仓储分拨、商品分拨等服务贸易功能,形成了汽车、钟表、医药分销、酒类、机电、文化服务、化妆品、进口水果交易等十大专业贸易平台,其中进口酒类、医药品、化妆品贸易分别占上海同类商品进口额的93.3%、65.2%、42.2%。
上海浦东机场综合保税区,紧邻货邮吞吐量世界第三的浦东国际机场,规划面积3.59平方公里,一期封关1.6平方公里,2010年9月启动运营,是我国封关建设周期最短、实际运作最快的空港型综合保税区。
在功能定位上,按照打造临空功能服务先导区的定位,依托浦东机场丰富的航线资源与独特的区位优势,主要发展航空口岸物流、国际中转、飞机租赁、贸易和金融服务等功能。
上海综合保税区融三区政策、资源、产业和功能于一体,联动互补,成为我国功能最齐全、通关最便捷和开放程度最高的保税区。
2010年,完成商品销售额7939.4亿元,物流业务营业收入597.7亿元;进出口贸易额806亿美元,工业产值708亿元。
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经济转型升级与国际竞争力重塑
![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经济转型升级与国际竞争力重塑](https://img.taocdn.com/s3/m/696ef2f8f61fb7360b4c65b2.png)
一
、
自由贸易 园区( F TZ ) 和 自由贸易 区( F T A)
自由贸易 园区 ( F r e e Tr a d e Z o n e ,F T Z ) 和 自由贸易 区 ( F r e e Tr a d e Ar e a ,F TA) 是 两个 不 同 的概念 。
自由贸易 园 区是 一个 国家 或地 区 内部 的一 个特 定 区域 ,“ 境 内关 外” 是其 最 为突 出的特 点 。 自由 贸 易 园 区
的要素市场和金融市场全面对外开放 ,所受到的政府干预 和政策限制很少。《 京都公约 》 根据其“ 境 内关 外” 的突出特点详 细界定了 自由贸易园区的概念 :“ 指设 区国境内的一部分区域 ,进入这一区域的任何货 物 ,就进 口税费而言,通常视为在关境之外 ,并免于实施通常的海关监管措施 。 ” ①中国( 上海) 自由贸易
2 0 1 3 年8 月2 2日,国务 院正式批准设立涵盖上海外 高桥保税 区等 4 个海关特殊监管 区域的中国( 上海) 自由贸 易试 验 区 。2 0 1 3年 9月 2 9日,中国 ( 上 海) 自由贸易试 验 区正 式 挂牌成 立 。
上海 自贸 区的成 立是 中国 下 一 轮对 外 开 放 的新 起 点 ,必将 对 下 一 步全 面深 化 改 革 发 挥 重要 的 推 动
成为人 民币国际化的一个突破 口;将促进上海港 口贸易的发展,促进上海地 区产业结构 的 调整和升级,并对将上海建设成为 国际金 融 中心发挥 巨大推 动作用;将产生 巨大的辐射效
应 ,推动 中国经济 转型升 级 ,加快政 府 职能 的转 变和行 政体 制 的改革 。
上海浦东机场综保区园区简介
![上海浦东机场综保区园区简介](https://img.taocdn.com/s3/m/a89e8b1ac5da50e2524d7fc8.png)
上海浦东现代产业开发有限公司2010年9月公司简介公司简况上海浦东现代产业开发有限公司是浦东新区政府直属国有控股开发企业,注册资本5.81亿元人民币。
公司致力于浦东空港周边区域的开发建设,是上海浦东机场综合保税区的规划、投资、建设及营运主体。
主要承担功能土地储备及一级开发、政府投资项目融资及建设承包、招商引资等。
业务重心1、上海浦东机场综合保税区开发及运营。
2、临空商业地产开发及运营。
上海浦东机场综合保税区概况概况2006年4月12日,市政府正式向国务院上报《关于申请设立浦东空港保税物流园区的请示》2008年5月12日,市政府再次上报国务院《关于设立浦东空港综合保税区的请示》2009年7月3日,国务院正式批复同意设立上海浦东机场综合保税区2010年4月2日,上海浦东机场综合保税区顺利通过国务院联合验收组的封关验收“三港三区”重要组成部分打造上海国际航运中心主战场外高桥保税区洋山保税港区区域总体规划上海空港物流园区核心区域第三跑道第一跑道第二跑道北大飞机总装基地第四跑道第五跑道浦东机场综合保税区范围一期封关范围A2A1A3A5A4A6B1B4B2B3B8B9B5C1C2C3C4B6B7B10B11规划面积:3.59KM 2。
其中,机场内:1.81KM 2,机场外:1.78KM 2。
一期封关面积:1.60KM 2园区及一期封关范围一期工程相关配套设施口岸服务中心◆公共服务中心(一期)建筑面积约9.34万平方米◆2009年上海市四个口岸一门式通关服务中心之一◆设置快件、进口、出口、转关和保税等受理大厅7个,面积约22315平方米◆满足机场海关和机场检验检疫局报关、报检业务和人员的整体入驻保税仓储设施◆保税仓储一期建设两栋三层仓库建筑面积为300,000平方米。
◆仓库每层层高7米;提供2100-4800平方米不等的单元,可根据客户的不同需要灵活分隔及组合,设计满足TAPA认证硬件要求。
◆保税仓储可以满足多产业的需求,包括物流、货运、加工。
上海自贸区
![上海自贸区](https://img.taocdn.com/s3/m/34b46ec9aa00b52acfc7ca8f.png)
国务院决定设立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是因为上海产业基础优厚、经济腹地广阔,而原有的上海综合保税区也进行了多项改革探索。
作为中国第一个自贸区,上海自贸区将用制度创新代替政策优惠,探索“负面清单”管理模式,其创新实践也着眼于为中国提供可复制的经验。
背景设立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以下简称“上海自贸区”),是本届政府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的重要举措。
国务院常务会议强调,在上海外高桥保税区等4个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内,建设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是顺应全球经贸发展新趋势,更加积极主动对外开放的重大举措。
这有利于培育我国面向全球的竞争新优势,构建与各国合作发展的新平台,拓展经济增长的新空间,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
在设立的上海自贸区,要进一步深化改革,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坚持先行先试,既要积极探索政府经贸和投资管理模式创新,促进贸易和投资便利化,扩大服务业开放;又要防范各类风险,推动建设具有国际水准的投资贸易便利、监管高效便捷、法制环境规范的自由贸易试验区,使之成为推进改革和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的“试验田”,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发挥示范带动、服务全国的积极作用,促进各地区共同发展。
事实上,以自由贸易区作为经济推动力是很多国家和地区的选择,如中国香港地区。
香港自开埠以来,一直是著名的自由港。
自由港一般指外国船队可以自由进出、全部或大部分外国商品豁免关税的港口,实行贸易自由、金融自由、投资自由和运输自由的政策。
二战结束后,随着国际贸易环境的变化,香港经济经历了几次转型,但转口贸易的作用不但没有削弱,反而愈加重要。
对外贸易一直是香港经济的支柱,1959年香港在世界贸易中的排名居第26位,1979年居第23位,1993年升至第8位,到1996年香港对外贸易超过了加拿大居世界第7位①。
再如新加坡。
新加坡自1819年建埠以来就一直是个自由港。
四面环海、地处两大洋的交通要塞、自然资源贫乏、小国寡民等因素,促使新加坡以自由贸易政策作为生存和发展的最佳选择。
综合保税区与自由贸易区之比较_以_省略_州新郑综合保税区与上海自贸区为例_周理远
![综合保税区与自由贸易区之比较_以_省略_州新郑综合保税区与上海自贸区为例_周理远](https://img.taocdn.com/s3/m/59f5410ffc4ffe473368abaa.png)
作者简介:周理远(1980-),女,汉,河南许昌,助教,学历:研究生,研究方向:公共管理、人力资源管理。
基金项目:论文属2014年河南省政府决策研究招标课题《内陆空港型综合保税区转型升级问题研究》(20140302)阶段性成果。
综合保税区与自由贸易区之比较———以郑州新郑综合保税区与上海自贸区为例周理远(许昌电气职业学院,河南许昌461000)摘要:上海自由贸易区是中国大陆政府批准设立的首个自由贸易园区。
郑州新郑综合保税区是我国中部地区唯一的一个综合保税区。
自由贸易园区是从保税港区或保税区等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发展演变而来的,它除了具有自由港的功能之外,最主要的特点是在贸易、投资、金融、行政管理等领域的改革试点。
本文就两者的概况、功能定位以及经济影响进行比较,并进一步分析上海自贸区的优势所在。
关键词:综合保税区;自由贸易区;郑州新郑综合保税区;上海自贸区;比较一、概念比较综合保税区是设立在内陆地区的具有保税港区功能的海关特殊监管区域,由海关参照有关规定对综合保税区进行管理,执行特殊的税收和外汇政策,集保税区、出口加工区、保税物流区、港口等功能于一身,可以发展国际中转、配送、采购、转口贸易和出口加工等业务。
自由贸易区通常指两个以上的国家或地区,通过签订自由贸易协定,相互取消绝大部分货物的关税和非关税壁垒,取消绝大多数服务部门的市场准入限制,开放投资,从而促进商品、服务和资本、技术、人员等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实现优势互补,促进共同发展。
独立的监管、自由地进出、发达的离岸金融和高效的物流是自贸区的主要特征。
二、郑州新郑综合保税区(郑州航空港区)与上海自贸区主要差异比较(一)概况比较。
上海自贸区,全称中国(上海)自由贸易实验区(Shanghai Pilot FreeTrade Zone ),于2013年9月29日正式在上海浦东新区挂牌成立,是中国大陆境内第一个集进出口贸易,保税仓储,转口,离岸贸易,混合加工为一体的复合多功能型的自由贸易区。
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的溢出效应和虹吸效应
![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的溢出效应和虹吸效应](https://img.taocdn.com/s3/m/b0e61c4a76c66137ee06195f.png)
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的溢出效应和虹吸效应前言上海自贸试验区总面积仅28.78平方公里,但发生在这里的创新变革是史无前例的,除了贸易开放度提升、贸易模式更为多元、与国际更为接轨外,体制机制的开放与创新是更加突出的亮点。
作为上海自贸区以外的其他地区最先接受自贸区辐射的同时,也不得不面对其可能产生的“虹吸效应”。
如何扩大“溢出效应”,力避“虹吸效应”,成为其周边地区必须面对的一道考题。
一.上海自贸区的简介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简称上海自由贸易区或上海自贸区,是设于上海市的一个自由贸易区,也是中国大陆境内第一个自由贸易区。
2013年8月,国务院正式批准设立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
上海自贸区范围涵盖上海市外高桥保税区、外高桥保税物流园区、洋山保税港区和上海浦东机场综合保税区等4个海关特殊监管区域,总面积为28.78平方公里,是“四区三港”的自贸区格局。
实行政府职能转变、金融制度、贸易服务、外商投资和税收政策等多项改革措施,并将大力推动上海市转口、离岸业务的发展。
该项目立项的过程中曾遭遇阻力,但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力排众议”努力促成该项目通过。
2013年9月29日,上海自由贸易区正式挂牌成立。
二、上海自贸区的一系列政策(一)人民币在资本项目下实现可兑换;。
人民币国际地位的进一步提升有赖于中国金融改革提速。
美国战略预测公司近期的分析报告认为,随着中国经济朝着具有更高附加值的产业迈进,中国将不得不进一步融入全球金融领域。
(二)金融自由开放。
包括利率市场化、汇率市场化、金融市场产品创新、离岸业务允许部分中资银行从事离岸业务、金融业对外开放以及内资外投和外资内投等,吸引资金进驻,形成世界级别的金融业务中心。
(三)行业准入放开。
包括:准入前国民待遇、负面清单、备案管理等投资管理,航运机构及产业链拓展,文化产业放权审批,以及高端装备制造设备进口免税等。
(四)鼓励融资租赁业务。
自贸区开展融资租赁业务,可以拓宽中间业务收入,对亟须降低信贷收入占比的国内银行有利。
保税区保税港区综合保税区的概念和功能及运作模式
![保税区保税港区综合保税区的概念和功能及运作模式](https://img.taocdn.com/s3/m/4b47407ace84b9d528ea81c758f5f61fb73628c0.png)
保税区、保税港区和综合保税区的概念及功能一、保税区的概念及功能保税区又称保税仓库区,是经国务院批准设立的,具备保税加工、保税仓储、进出口贸易和进出口商品展示等功能的海关特殊监管区域,是我国目前开放度和自由度最大的经济区域之一.二、保税港区的概念及功能保税港区是指经国务院批准,设立在国家对外开放的口岸港区和与之相连的特定区域内,具有口岸、物流、加工等功能的海关特殊监管区域.与保税区一字之差的保税港区功能更为齐全,它整合原来保税区、保税物流园区、出口加工区等多种外向型功能区后,成为更为开放的一种形态.保税港区的功能具体包括仓储物流,对外贸易,国际采购、分销和配送,国际中转,检测和售后服务维修,商品展示,研发、加工和制造,港口作业等9项功能.三、综合保税区的概念及功能综合保税区是经国务院批准设立在内陆地区的具有保税港区功能的海关特殊监管区域,由海关参照有关规定对综合保税区进行管理,执行保税港区的税收和外汇政策,是国家开放金融、贸易、投资、服务、运输等领域的试验区和先行区.综合保税区集保税区、出口加工区、保税物流园区、港口功能于一身,可以发展国际中转、配送、采购、转口贸易和出口加工等业务.它整合了海关特殊监管区域的所有功能政策,主要表现为:国外货物入区实行保税,国内货物入区视同出口、实行退税;企业在区内不仅可以进行货物的保税仓储和加工、制造业务,还可以开展对外贸易等业务,国外货物入区保税;货物出区进入国内销售按货物进口的有关规定办理报关手续,并按货物实际状态征税;国内货物入区视同出口,实行退税;区内可设厂进行出口加工,区内企业之间的货物可自由流动,交易不征增值税和消费税等.我国综合保税区名录及运作模式一、我国综合保税区名录目前,我国有苏州工业园综合保税区、天津滨海新区综合保税区、北京天竺综合保税区、海南海口综合保税区、广西凭祥综合保税区、黑龙江绥芬河综合保税区、上海浦东机场综合保税区、江苏昆山综合保税区、重庆西永综合保税区、广州白云机场综合保税区、潍坊综合保税区、成都综合保税区、苏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综合保税区、陕西西安综合保税区、河南新郑综合保税区、新疆阿拉山口综合保税区、武汉东湖综合保税区、江苏盐城综合保税区等18家.其中,苏州工业园综合保税区、天津滨海新区综合保税区、北京天竺综合保税区、重庆西永综合保税区、河南新郑综合保税区已封关运行.二、我国综合保税区的运作模式目前,我国综合保税成功运作的发展模式主要有以下三种:一是苏州模式——依托“虚拟空港”和“海港”,实现“区港联动、海陆联运”,主要功能为口岸作业、保税物流、保税加工、国际贸易、采购分销、金融服务、检测维修、展示展览;二是重庆西永模式——以保税加工和保税物流为核心,主要功能为出口加工、保税物流、港口,在价值曲线上,不仅有低端的加工,还有高端的研发和结算;三是海口模式——综合保税区与保税港区互为补充,错位布局,主要功能为仓储物流、对外贸易、国际采购、分销和配送、国际中转、售后服务、商品展示,研发、加工、制造作业.综合保税区享受的主要优惠政策一、税收政策从境外进入综合保税区的货物予以保税;从保税港区运往境外的货物免征出口关税;对国内运入综合保税区的货物视同出口,由海关办理出口报关手续,并依照国家有关出口退税规定实行退税;保税港区与其他海关特殊监管区域或者保税监管场所之间的流转货物,不征收进出口环节的有关税收;综合保税区内企业之间的货物交易不征收增值税和消费税.二、海关监管政策海关对综合保税区与境外之间进出口货物实行备案制管理,货物的备案、报关、查验、放行、核销手续一律在区内办理;综合保税区内企业可向海关集中申报手续;保税港区内获取可以自由流转;海关对于保税港区与其他海关特殊监管区或者保税区监管场所之间往来的货物,实行保税监管;保税港区货物不设存储期限.但存储期限超过2年的,区内企业应当每年向海关备案.三、加工贸易政策综合保税区内企业不实行加工贸易银行保证金台帐和合同核销制度,不实行单耗标准管理;综合保税区与境外进出口的货物,不实行进出口配额、许可证管理;综合保税区内企业在加工生产过程中产生的边角料、废品,以及加工生产、储存、运输等过程中产生的包装材料,经海关批准,可以运往区外;综合保税区内企业在加工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残次品、副产品出区内销售的,海关按内销时的实际状态征税;经海关批准,综合保税区内企业可以将其进口料件和生产的半成品委托区外企业加工,经加工后返回综合保税区.四、检验检疫政策税区内企业从境外进入保税区的仓储物流货物以及自用的办公用品、出口加工所需原材料、零部件免予强制性产品认证;从非保税区进入保税区的货物,又输往非保税区的,不实施检验;经保税区转口的应检物,在保税区短暂仓储,原包装转口出境并且包装密封状况良好,无破损、撒漏的,入境时仅实施外包装检疫;对入区后又复出区进入国内市场的货物,在检验检疫有效期内免予实施检疫;转口应检物出境时,除法律法规另有规定和输入国家或地区政府要求入境时出具我国检验检疫机构签发的检疫证书或检疫处理证书的以外,一般不在实施检疫和检疫处理;保税区内企业之间销售、转移进出口应检物,免予实施检验检疫.五、外汇管理政策区内与境外之间的经济往来,除另有规定外,应当以外币计价结算;区内与境内保税监管区域外以下简称境内区外之间货物贸易项下交易,可以以人民币计价结算,也可以以外币计价结算;区内机构之间的交易,可以以人民币计价结算,也可以以外币计价结算;区内企业对境外支付货款,除本法另有规定外,无须办理进口付汇核销;区内企业向境外出口货物,在海关办理保税货物出境备案的,收汇后无需办理出口收汇核销;在海关办理非保税货物出口报关的,区内企业应当按照境内区外相关规定到外汇局办理出口收汇核销;境内区外企业购买区内货物,凭有效凭证和商业单据可以向区内企业支付,可以直接向境外支付,也可以向其他境内区外货权企业支付.境内区外货权企业收到前述境内区外企业的外汇后,按规定凭入账通知活着结汇水单等凭证办理核销手续.武汉东湖综合保税区园区简介一、武汉东湖综合保税区的功能定位武汉东湖综合保税区的功能定位为:以保税加工为主,保税物流为辅,并积极拓展口岸物流和保税服务功能.二、武汉东湖综合保税区的产业方向武汉东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内聚集注册企业18000多家,每年平均新增企业2000余家,形成了以光电子信息为主导,生物医药、装备制造、能源环保、高新技术等产业为支柱的高新技术产业集群.三、武汉东湖综合保税区的主营业务保税物流——包括仓储物流、分拨和配送等项业务.是指在综合保税区内划分保税物流区域,进行货物的分拣、分配、分销、分送等分拨配送业务.保税加工——主要包括加工制造.加工制造企业进口的原材料进区可予保税,国内采购的商品进入区内视同出口,享受出口退税.保税货物和采购进区的国内货物可以进行加工、装配后出口;需销往国内市场的,按货物的实际状态进行征税,办理进口手续.另外,区内的加工产品可以自由流通,不征收增值税和消费税.区内加工的产品出口免征出口税.口岸物流——与武汉现有阳逻港、天河国际机场等口岸对接,并服务通过公路转关的货物.主要完成进/出区货物的拼装、拆箱、存放、待检、查验等功能.保税服务——包括研发、检测和售后服务维修、商品展示、金融、贸易等业务.青岛保税区管理服务的部分措施青岛保税区推行“小政府,大服务”,实行集中办公,并行式服务,企业一切事务均可在区内迅捷、高效地办结.实行投资全程免费代理服务.来区投资的企业签订投资协议后,可以在项目审批、注册登记、开工建设、劳动用工等各个环节享受全程的“一条龙”服务,极大地减少办事手续,降低前期费用.海关对进出境通关采用国际通行做法,实行申报、代理申报、信誉放行、特殊紧急情况先放行后补办手续等灵活简便做法,提高通关速度;实现进口货物、快件直通关.出入境检验检疫接受24小时报检,接受电话、传真及计算机联网后的网上报检.是山东省第一个“投资无费区”,除交纳工商注册费、税务登记工本费、海关、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备案工本费等8项收费以外,其他收费一律免收或由保税区财政垫付.在进出境贸易方面,区内企业可以从事进出境贸易、转口贸易、过境贸易;区内与境外间进出口的货物,海关实行免税或保税政策,并实行备案制,不实行进出口配额、许可证管理;贸易企业从区外购进货物出口离境的,可办理出口退税.在出口加工方面,区内加工贸易企业不实行分类管理、不设银行保证金台帐;产品区内销售或出口,免征生产环节增值税;加工出口产品入区的料、件免征关税、增值税、消费税,免领进出口许可证;境外入区的料、件加工周期不受时间限制;经批准,区内企业可在区外进行部分工序性加工;利用国内原料、零部件加工产品离境后,国内原材料部分可享受出口退税.在保税仓储、商品展示及其它服务贸易方面,在区内储存货物的品种和仓储时间不受限制;允许区内仓储的货物进行商业性简单加工;允许区内企业从事面向国内市场的大宗进口物资分拨业务;鼓励企业在区内建立保税商品展示交易市场.在外汇政策方面,区内企业可开立外汇现汇帐户,并可在境外开户;保税区内企业允许保留现汇,周转使用;区内企业不需办理出口收汇和进口付汇核销手续;区内与境内区外的所有经济交易,区内区外机构均不需办理国际收支统计申报手续;贸易项下外汇可根据项目运作需要自由汇往境外;企业年度税后利润外方所得部分经核准可自由汇往境外,其中人民币可换成外汇汇往境外;区内企业资本项目外汇专用帐户可以在注册地开立,也可以在注册地以外地区开立;区内企业之间以及保税区之间的交易,可以以外币计价结算,也可以以人民币计价结算.在财税政策方面,经营期在十年以上的企业,按15%缴纳企业所得税,非生产性企业享受“免一减二”的优惠,生产性企业享受“免二减三”的优惠;外商投资兴办的产品出口企业,在依照税法规定免征、减征企业所得税期满后,凡当年出口产品产值达当年企业产品产值70%以上的,按10%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外商投资兴办的先进技术企业,在依照税法规定免征、减征企业所得税期满后仍为先进技术企业的,可延长三年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在奖励政策方面,保税区实施特殊投资优惠,采取“以项目给土地,以效益给优惠”的灵活政策,对于投资规模大,市场前景好的工业项目,视情况给予公告地价20%—50%的优惠;引荐各界客商在保税区开展投资及其它经济合作业务,参照青岛保税区招商引资奖励办法给予实际到位资金额的%—1%奖励.。
外贸近三年数据分析报告(3篇)
![外贸近三年数据分析报告(3篇)](https://img.taocdn.com/s3/m/7b26da71a31614791711cc7931b765ce05087a2a.png)
第1篇一、前言随着全球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外贸行业在近年来取得了显著的成果。
本报告以近三年的外贸数据为基础,对我国的进出口贸易状况进行分析,旨在为我国外贸行业的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
二、数据来源本报告所涉及的数据来源于我国海关总署、国家统计局等官方机构发布的相关统计数据。
三、报告内容(一)外贸总体状况1. 进出口总额近三年,我国外贸进出口总额呈现持续增长的趋势。
2019年,我国外贸进出口总额为31.54万亿元,同比增长3.4%;2020年,受新冠疫情影响,我国外贸进出口总额为31.55万亿元,同比增长1.9%;2021年,我国外贸进出口总额为32.16万亿元,同比增长21.4%。
2. 进出口结构(1)出口结构近三年,我国出口结构不断优化,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比重持续提高。
2019年,我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额为5.91万亿元,同比增长8.2%,占出口总额的比重为18.6%;2020年,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额为6.12万亿元,同比增长3.5%,占出口总额的比重为19.3%;2021年,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额为6.46万亿元,同比增长5.6%,占出口总额的比重为20.1%。
(2)进口结构近三年,我国进口结构也在不断优化。
初级产品进口比重逐年下降,工业制成品进口比重逐年上升。
2019年,初级产品进口额为5.23万亿元,同比下降3.2%,占进口总额的比重为16.6%;工业制成品进口额为14.89万亿元,同比增长3.1%,占进口总额的比重为47.6%。
2020年,初级产品进口额为5.14万亿元,同比下降1.6%,占进口总额的比重为16.3%;工业制成品进口额为14.87万亿元,同比增长2.3%,占进口总额的比重为47.5%。
2021年,初级产品进口额为5.23万亿元,同比增长2.2%,占进口总额的比重为16.3%;工业制成品进口额为14.95万亿元,同比增长2.4%,占进口总额的比重为47.1%。
(二)外贸增长动力分析1. 国内市场近三年,我国国内市场需求持续增长,为外贸出口提供了有力支撑。
关于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保税区域
![关于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保税区域](https://img.taocdn.com/s3/m/2a6927aef12d2af90342e63d.png)
关于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保税区域综合用地规划和土地管理的实施意见第一条(目的和依据)为加快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保税区域(以下简称自贸试验区保税区域)建设,聚焦培育新产业、新业态、新技术、新模式,推进自贸试验区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完善区域功能和配套设施,进一步提高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节约集约利用土地规定》、《上海市土地使用权出让办法》、《关于进一步提高本市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的若干意见》、《上海市城市更新办法》、《关于本市盘活存量工业用地的实施办法》、《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条例》和有关法律法规规章规定,制定本实施意见。
第二条(适用范围)本实施意见适用于自贸试验区中上海市域范围内的外高桥(外高桥保税区、外高桥保税物流园区)、洋山(洋山保税港区)、浦东机场(浦东机场综合保税区)等三个片区范围内的综合用地规划和土地管理工作。
第三条(定义)综合用地是指包含相互间没有不利影响的两类或两类以上功能用途,且具体用途和比例需经研究协商确定的用地。
第四条(基本原则)按照“业态引领、用途引导、节约集约”的原则,促进工业研发、商务贸易、金融服务等复合业态的土地开发利用,进一步提高土地利用的质量和效益。
(一)坚持业态引领的原则。
根据自贸试验区保税区域产业类型和特点,综合考虑区域环境、产业发展、基础设施等因素,合理规划布局,划分功能分区,引导用途混合、设定比例结构等。
(二)坚持用途引导的原则。
编制用途引导表,在符合规划、安全、环保和卫生等要求的前提下,兼顾相邻用地单位的意见,在区域建设总规模和用地结构控制范围内,鼓励按规划实施不同用途土地的混合利用和建筑的复合使用。
(三)坚持节约集约的原则。
科学统筹区域综合用地的规模、结构、布局和开发强度,促进产业融合、布局优化和转型发展,提升区域品质,提高区域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
第五条(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内容及要求)自贸试验区保税区域的控制性详细规划,涉及综合用地的,其规划控制要求如下:(一)结合现状发展条件及区域发展总体设想,合理划分功能分区。
保税区、保税物流园区、出口加工区、综合保税区、上海自贸区对比
![保税区、保税物流园区、出口加工区、综合保税区、上海自贸区对比](https://img.taocdn.com/s3/m/f2de56e6856a561253d36f0c.png)
国
综
入区视同出口,退税
财政部 海关总署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国内采购材料进入出口加工区等海关特殊监管区域适用退税政策的通知;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境内区外货物进入海关特殊监管区域有关问题的通知;
域外(以下简称境内区外)的外汇管理规定办理。
务贸易项下交易应当以人民币计价结算。
区内机构之间的交易,可以以人民币或外币计价结算;区内行政管理机构的各项规费应当以人民、合法的交易基础。
银行应当按规定对交易单证的真实性及其与外汇收支的一致性进行合理审查。
区内与境内区外,以及区内机构之间的资金收付,区内机构、境内区外机构应当按规定填报境内收付款凭证。
1.一线进出境备案制
2.二线进出口报关
(9)(9)保税区。
开展离岸贸易、离岸金融、离岸外包
的通知;
)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外汇管理实施细则的通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版上海浦东机场综合保税区进出口贸易分析报告
目录
第一节上海浦东机场综合保税区进出口贸易现状概况 (1)
第二节上海浦东机场综合保税区进出口贸易进出口金额指标分析 (2)
一、上海浦东机场综合保税区进出口金额现状统计 (2)
二、上海浦东机场综合保税区进出口金额(2016-2018)统计分析 (2)
三、上海浦东机场综合保税区进出口金额(2017-2018)变动分析 (3)
第三节上海浦东机场综合保税区进出口贸易出口金额指标分析 (4)
一、上海浦东机场综合保税区出口金额现状统计 (4)
二、上海浦东机场综合保税区出口金额(2016-2018)统计分析 (4)
三、上海浦东机场综合保税区出口金额(2017-2018)变动分析 (5)
第四节上海浦东机场综合保税区进出口贸易进口金额指标分析 (6)
一、上海浦东机场综合保税区进口金额现状统计 (6)
二、上海浦东机场综合保税区进口金额(2016-2018)统计分析 (6)
三、上海浦东机场综合保税区进口金额(2017-2018)变动分析 (7)
图表目录
表1:上海浦东机场综合保税区进出口贸易现状统计表 (1)
表2:上海浦东机场综合保税区进出口金额现状统计表 (2)
表3:上海浦东机场综合保税区进出口金额(2016-2018)统计表 (2)
表4:上海浦东机场综合保税区进出口金额(2017-2018)变动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3)
表5:上海浦东机场综合保税区出口金额现状统计表 (4)
表6:上海浦东机场综合保税区出口金额(2016-2018)统计表 (4)
表7:上海浦东机场综合保税区出口金额(2017-2018)变动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5)
表8:上海浦东机场综合保税区进口金额现状统计表 (6)
表9:上海浦东机场综合保税区进口金额(2016-2018)统计表 (6)
表10:上海浦东机场综合保税区进口金额(2017-2018)变动分析表(比上年增长%) (7)
第一节上海浦东机场综合保税区进出口贸易现状概况
上海浦东机场综合保税区进出口贸易现状详细情况见下表(2018年):表1:上海浦东机场综合保税区进出口贸易现状统计表
第二节上海浦东机场综合保税区进出口贸易进出口金额指标分析
一、上海浦东机场综合保税区进出口金额现状统计
表2:上海浦东机场综合保税区进出口金额现状统计表
二、上海浦东机场综合保税区进出口金额(2016-2018)统计分析表3:上海浦东机场综合保税区进出口金额(2016-2018)统计表
三、上海浦东机场综合保税区进出口金额(2017-2018)变动分析
表4:上海浦东机场综合保税区进出口金额(2017-2018)变动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第三节上海浦东机场综合保税区进出口贸易出口金额指标分析
一、上海浦东机场综合保税区出口金额现状统计
表5:上海浦东机场综合保税区出口金额现状统计表
二、上海浦东机场综合保税区出口金额(2016-2018)统计分析
表6:上海浦东机场综合保税区出口金额(2016-2018)统计表
三、上海浦东机场综合保税区出口金额(2017-2018)变动分析
表7:上海浦东机场综合保税区出口金额(2017-2018)变动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第四节上海浦东机场综合保税区进出口贸易进口金额指标分析
一、上海浦东机场综合保税区进口金额现状统计
表8:上海浦东机场综合保税区进口金额现状统计表
二、上海浦东机场综合保税区进口金额(2016-2018)统计分析
表9:上海浦东机场综合保税区进口金额(2016-2018)统计表
三、上海浦东机场综合保税区进口金额(2017-2018)变动分析
表10:上海浦东机场综合保税区进口金额(2017-2018)变动统计表(比上年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