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中国人口的现状及解决办法
浅析我国面临的人口危机及应对策略

浅析我国面临的人口危机及应对策略我国面临的人口危机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老龄化问题和人口结构失衡问题。
老龄化问题是指老年人口比例不断增加,而工作人口比例相对减少的情况。
人口结构失衡问题则是指性别比例失衡、男女比例失衡以及农村人口流失等情况。
针对这些问题,我国可以采取一系列的应对策略。
首先,要加强老龄人口的养老保障。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老年人口的养老问题愈发重要。
政府可以加大对养老院建设的投入,提供养老服务和护理服务。
同时,要加强对养老金的保障,提高养老金的发放金额,确保老年人的基本生活需求。
其次,要促进人口结构的平衡。
政府可以通过控制生育政策,鼓励年轻夫妇生育二孩,以增加生育率。
此外,要加强对女性权益的保护,提倡男女平等,并且减少性别歧视。
同时,要加大对农村地区的支持力度,提供更好的教育和就业机会,吸引农村人口回流。
另外,要提升人口素质。
人口素质的提升对国家未来的发展至关重要。
政府可以加大对教育资源的投入,提高教育质量。
此外,要加强职业培训,提高劳动力的技能水平,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此外,要鼓励人们积极参加各种形式的学习和培训,提升自己的素质和能力。
同时,要加强对农村地区的支持。
农村地区的人口流失问题严重,政府可以通过促进农村地区的产业发展,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并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
同时,要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村地区的生活环境和服务水平,吸引农村人口留在本地。
此外,要加强对少子化问题的关注。
少子化问题是人口结构失衡的一个重要方面,政府可以通过出台相关的政策,鼓励夫妇生育子女,提高生育率。
最后,要积极推进社会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制度的。
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是人口老龄化问题中的关键方面。
政府可以加大对社会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的建设力度,提高保险覆盖率,为老年人提供更好的养老和医疗保障。
综上所述,我国面临的人口危机可以通过加强老年人口的养老保障、促进人口结构平衡、提升人口素质、加强对农村地区的支持、关注少子化问题以及社会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制度等一系列策略来应对。
中国的人口问题

中国的人口问题近年来,中国的人口问题备受关注。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变革的加速,人口结构的变化给中国带来了一系列的挑战和机遇。
本文将分析中国人口问题,并探讨可能的解决方案。
一、人口增长的挑战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之一,人口数量巨大给经济、社会和环境带来很大压力。
首先,人口过多导致就业压力加大。
每年都有大量毕业生涌入劳动市场,但就业机会有限,就业问题成为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
此外,人口多样化也给社会治理和公共服务带来一定的困难,如医疗保健、教育、住房等方面供给不足,不同地区之间的差距日益突出。
二、人口老龄化的影响随着人均寿命的延长和生育率的下降,中国的人口老龄化问题日益突出。
这给社会经济带来很大挑战,因为老年人口的增加意味着养老金和医疗保健费用的增加。
此外,老年人口的增多还意味着劳动力的减少和生产力的下降,对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造成了压力。
三、人口流动的影响中国面临大规模的人口流动现象,城市化进程加速了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
这种流动带来了机会和挑战。
城市就业机会较多,但城市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方面的压力也在不断增加。
同时,农村人口的流失也导致农业发展面临困难,农田撂荒和食品安全问题日益突出。
四、解决人口问题的方案为了应对人口问题,中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首先,实施了计划生育政策。
通过控制人口出生率,缓解了人口过快增长的压力。
然而,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计划生育政策也出现了一些问题,需要调整和完善。
其次,中国政府积极推进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特别是养老金和医疗保健方面的改革。
加大对老年人口的关爱力度,增加养老金和医疗保险的覆盖范围和金额,提高老年人口的生活质量。
此外,中国政府还加大了对农村地区的支持力度,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和农业现代化。
通过改善农村基础设施,提供就业机会,吸引农民留在农村,缓解了农村人口流失问题。
最后,中国政府鼓励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以提高劳动生产率和经济效益。
在推动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更多就业机会,为人口问题的解决提供了支持。
中国人口增长的问题与解决方案

中国人口增长的问题与解决方案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国的人口问题一直是引人注目的话题。
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之一,人口增长的速度也是全球最快的之一。
虽然人口增长对中国经济的发展有积极影响,但也带来了许多问题和挑战。
本文将探讨中国人口增长的问题以及解决方案。
一、人口增长的问题1.自然资源紧张人口增长导致中国的自然资源压力越来越大。
人口的增加意味着更多的需求和消耗,例如能源、水资源、食品等自然资源。
中国的水资源不足,沙漠化逐年加剧,导致水源枯竭和荒漠化进一步扩大。
随之而来的还有大气污染和环境污染等问题。
2.食品供应不足人口的增加也会带来食品供应短缺的问题。
尽管中国是世界上一大农业国家,但随着农村人口流失和经济结构的改变,农业生产的效率下降。
加之城市化进程加速,好的土地资源进一步被城市占用,导致了食品供应压力越来越大。
3.就业压力人口的增加也带来了就业压力的问题。
中国的人口增长主要集中在农村地区,而就业机会主要集中在城市。
这导致了大量农民外出打工,从而造成不稳定的就业情况。
此外,随着技术革新和自动化的发展,一些传统的行业和职业正在消失,尤其是非技术含量的工作。
4.社会问题人口增长也会对社会带来很多问题,例如教育、卫生和社会保障等问题。
由于人口的增加,教育和医疗需求也在逐年增加。
同时,社会保障体系也随之扩大,带来了巨大的财政压力。
二、解决方案1.完善计划生育政策近年来,中国已经放宽了计划生育政策,鼓励夫妻生育两个孩子。
这将在一定程度上缓解老龄化问题,但随之而来的就是更多的人口增长压力。
因此,需要完善计划生育政策,鼓励人们生育适量的孩子,保持人口增长的合理水平。
2.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城乡一体化是解决人口增长问题的重要途径之一。
相关政策措施可以鼓励农民进入城市,促进经济的快速发展,并推动城市和农村之间的平衡发展。
同时,这样的政策也可带来更多的就业机会,加快生态文明建设。
3.优化产业结构人口增长也与中国产业结构的发展密切相关。
我国人口问题的现状和对策

我国人口问题的现状和对策人口增长过快会导致例如人均资源占用率低、粮食紧张资源紧张、环境承担压力大、就业压力大、人均占地面积少、教育医疗住房资源极度紧张,社会治安状况难以改善,不利于我国人民生活质量的提升,不利于实现小康社会,不利于我国居民整体素质的提升,不利于我国经济发展。
人口增长过慢会导致例如劳动力短缺、国防兵源不足、人口老龄化、老年抚养系数上升,家庭和社会抚养老人的负担加重、家庭养老功能减弱、社会经济活力下降。
人口老龄化将影响到经济活动过程中的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等环节,不利于社会再生产的不断延续,从而影响到我国经济发展,不利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而中国因为人口基数大的原因,面临着人口过多和人口老龄化共同带来的问题。
因此解决好人口问题是实现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
实现中国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所面临的重大问题,无不与人口数量、素质、结构、分布密切相关,在人口问题上的任何失误,都将对经济社会发展产生难以逆转的长期影响。
计划生育主要内容及目的是:提倡晚婚、晚育,少生、优生,从而有计划地控制人口。
计划生育这一基本国策自制订以来,对中国的人口问题和发展问题的积极作用不可忽视。
自我国实行计划生育以来,全国少生4亿多人,提前实现了人口再生产类型的历史性转变,有效地缓解了人口对资源、环境的压力,有力地促进了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实践证明,我国坚持不懈地实行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国家富强和民族振兴产生了巨大影响,为促进世界人口与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与此同时,我国的人口老龄化也日益加重。
截止至2014年中国65岁以上人口数量达到万人,占全国比重10.1%。
在经历了迅速从高生育率到低生育率的转变之后,我国人口的主要矛盾已经不再是增长过快,而是人口红利消失、临近超低生育率水平、人口老龄化、出生性别比失调等问题。
国内20多位顶尖人口学者历经两年的研究指出,我国的人口政策亟待转向,尤其是生育政策应该调整。
如何看待中国人口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分析

如何看待中国人口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分析中国人口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分析近年来,中国的人口发展问题备受关注。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面临着日益加剧的人口老龄化和人口数量稳定的压力。
本文将探讨中国人口发展的现状以及未来的趋势。
中国人口总量在过去几十年里一直保持着增长的趋势,然而,自上世纪末以来,该趋势已逐渐改变。
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中国的总人口在2017年达到了13.97亿,这是全球最多的国家人口。
然而,预计到2030年,中国的人口将逐渐达到峰值并开始减少。
这种转变主要归因于长期实施的计划生育政策以及社会经济变化。
中国政府在上世纪70年代实施了计划生育政策,旨在控制人口增长并改善人口素质。
这一政策在一定程度上取得了成功,但也导致了一些问题,例如性别比例失衡和老龄化问题。
长期以来,男性在社会地位和继承权方面往往受到优待,这导致了女婴流失现象,从而造成了性别比例失衡。
此外,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意识形态的演变,越来越多的人选择晚婚晚育,这也加剧了人口老龄化问题。
人口老龄化是中国面临的重要挑战之一。
随着人均寿命的延长和人口数量的减少,中国老年人口比例不断上升。
老年人口的增加对社会养老保障、医疗资源等方面提出了巨大的压力。
此外,老年人口的增加还将对劳动力市场和经济发展产生影响。
现有政策和措施不足以应对这个问题,因此,中国政府需要加大力度开发养老服务、改善医疗资源分配和提供更多的养老金等方面的工作。
在未来,中国人口发展面临着几个关键的趋势。
首先,人口老龄化将继续加剧。
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到2050年,中国60岁及以上的人口将超过4亿,占总人口的比例将达到30%以上。
这将对中国社会、经济和政府政策提出更高的要求和挑战。
其次,劳动力供应将逐渐减少。
人口减少将导致劳动力市场不断收缩。
随着年轻人口的减少,中国将面临更大的就业压力。
因此,促进就业和提高就业质量成为重要的政策目标。
同时,还需要加强教育体系以提高劳动力素质和技能水平。
现代中国人口问题及其解决方法

现代中国人口问题及其解决方法如今,中国的人口总数已经超过了14亿,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
然而,人口过度增长所带来的问题也日益严重,特别是在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中。
这篇文章将探讨中国现代人口问题,并提出一些解决方法,旨在促进中国社会的发展与稳定。
中国人口问题的来源中国人口问题是由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所引起的,主要表现为人口规模的快速增长和年龄结构的变化。
20世纪70年代后期推出的“计划生育”政策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人口增长的压力,但由于年轻人的高生育率,导致儿童数量众多,人口依然在快速增长。
另外一个问题是中国的老龄化加速,这也是由于人口增长和生育率急剧下降所引起的。
人口问题的影响人口问题对中国的影响是全面的。
首先,人口密度过大导致土地资源的严重消耗和环境恶化。
其次,快速增长的儿童数量造成了教育和医疗服务的压力。
再次,高老龄化率增加了社会保障的负担和经济活力的下降。
最后,与其他国家的竞争中,人口多也意味着就业岗位需要更多,而大部分的劳动力经济分配并不合理,不利于中国社会整体发展。
解决人口问题的方法面对日益严重的人口问题,中国政府需要采取一些措施来缓解这一问题的影响。
首先,中国应继续实施“计划生育”政策,有效降低生育率,控制人口增长。
其次,建立完整的社会保障体系,为老年人提供更多的福利,减轻他们的经济和生活压力。
此外,还应该鼓励农民到城市定居、优先发展非农产业、适度调整人口分布,以改善城市和农村地区的人口负担和环境污染在教育领域,政府应该加大招生计划,提高教育经费,优化教育资源配置。
以此缓解人口过多带来的教育压力。
此外,应该对教育领域及医疗领域等服务性岗位的薪酬进行调整,按技能等级等进行差异性报酬,以达到更加合理的收入体制分配。
总结中国的人口问题是一个与生俱来的社会问题。
人口过度增长已经对中国整体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要缓解这一问题,政府应该采取有力措施来控制生育率和推进人口结构调整。
同时,加强教育、医疗、社保、城乡环境等领域的发展,为了满足现代中国人民的各种需求和期望,这也是一个强大而统一的中国社会的需要。
中国人口问题及其解决对策

中国人口问题及其解决对策中国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之一,一直面临着严峻的人口问题。
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中国的人口形势变得越来越复杂。
本文将探讨中国人口问题的现状,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一、人口现状中国的人口总量一直居高不下,现已超过13亿。
高人口密度给国家的资源供给和环境保护带来了极大的压力。
同时,由于长期实施的计划生育政策,中国的人口结构也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
老龄化现象日益严重,劳动力缺乏成为不可忽视的问题。
二、人口问题的影响1. 资源压力:人口过多给资源供给带来了严重的挑战。
水资源、粮食安全和能源供应等方面都面临着巨大的压力。
2. 环境压力:人口过多使得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加快,这导致了环境污染的快速增加。
尤其是空气和水污染,对人民的健康造成了严重影响。
3. 劳动力稀缺:老龄化的进一步加重,导致劳动力的减少。
这对国家的经济发展产生了不利影响。
三、解决对策中国政府已经意识到人口问题的严峻性,并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来解决。
以下是一些可行的对策:1. 促进人口控制:继续推行计划生育政策,鼓励夫妻合理生育,控制人口增长速度。
2. 改善教育水平:提高教育水平有助于改善人口结构,减少人口负担。
加大对教育的投入,提高教育质量。
3. 优化社会福利:建立健全的社会保障体系,提供养老、医疗和子女教育等方面的保障,降低人口老龄化带来的负担。
4. 加强就业培训:优化就业创业环境,提供更多的职业培训机会,提高劳动力素质,增加劳动力供给。
5. 推动可持续发展:加大环境保护力度,鼓励绿色能源和循环经济,减少资源消耗和污染排放。
6. 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加强城乡一体化发展,改善农村地区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减少农民外出打工,实现城乡人口的均衡发展。
四、结论中国的人口问题是一个复杂而严峻的挑战,但通过政府的努力和全社会的参与,我们有信心应对并解决这一问题。
通过控制人口增长、改善教育水平、优化社会福利、加强就业培训、推动可持续发展和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等措施的综合施行,我们有望实现人口问题的有效解决,为构建人口合理的社会结构和可持续发展的国家奠定坚实基础。
中国的人口问题

中国的人口问题在过去几十年里,中国一直面临着严峻的人口问题。
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人口的增长速度以及人口结构的变化对于中国的可持续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本文将探讨中国人口问题的原因、影响以及可能的解决方案。
一、人口问题的原因中国的人口问题主要源于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1. 高出生率:在历史上的一段时间内,中国的出生率非常高,这导致了人口数量的急剧增长。
尽管近年来中国政府实行了严格的计划生育政策,但在部分地区和社会群体中,生育率仍然较高。
2. 长寿率提高: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以及生活水平的提高,中国的寿命也在不断延长。
长寿率的增加导致人口老龄化问题的加剧,给社会养老保障、医疗卫生服务等方面带来了巨大压力。
3. 农村城市流动人口:中国经济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加快,大量农村人口涌向城市。
这种流动人口给城市的基础设施、就业和社会保障等带来了挑战,人口过于集中也容易导致资源不均衡分布的问题。
二、人口问题的影响中国人口问题的影响广泛而深远,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资源压力增加:庞大的人口数量对于资源的需求量巨大,包括食物、水资源、能源等。
这种压力加剧了资源的供应紧张,对于环境和可持续发展造成了威胁。
2. 就业困境:人口过剩导致就业市场竞争激烈,尤其是对于年轻人和低技能劳动者来说。
就业困境可能导致社会不稳定,增加了社会治安问题的发生。
3. 社会保障压力:人口老龄化问题使得养老金、医疗保险等社会保障体系面临着严重的负担。
社会保障的不完善可能会影响到老年人的生活质量,也对整个社会的稳定产生了负面影响。
三、人口问题的解决方案为了应对中国人口问题,政府和社会应采取多种措施,包括:1. 推行全面二孩政策:随着中国人口老龄化问题的日益凸显,政府决定2016年起实施全面二孩政策,放宽计划生育政策限制,鼓励更多家庭生育二个子女。
这有助于缓解人口老龄化问题,提高劳动力人口比例。
2. 促进教育发展:教育是提高人口素质和减少出生率的关键。
对中国人口现状的看法

对中国人口现状的看法
中国人口现状目前仍处于“过剩”状态,从宏观上看,政府应该采取有效措施来解决人口过剩的问题,减缓其影响,并超前思考如何有效应对它,有效地指导和管理中国人口。
一方面,应充分发挥完善的计划生育政策的作用,保持和加强计划生育政策的执行力度,切实维护我国人口质量的提高;另一方面,应实施完善的落实政策,特别是在农村地区,要加强知识宣传,让农民充分理解计划生育的重要性,从而减少人口过剩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同时,要加强法律的尊重,强化惩戒机制,要求各地维护计划生育政策的落实,切实保护我国的人口质量正常发展。
总之,目前中国人口处于“过剩”状态,政府应该采取有效措施解决问题,减缓其影响,强化计划生育政策和法律的尊重,从而保持我国人口稳定健康地发展。
- 1 -。
人口问题及措施

人口问题及措施引言人口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发展中的重要因素。
随着全球人口不断增长,人口问题日益显现。
人口过多或过少都会对社会、经济和环境产生重大影响。
为了应对人口问题,政府和国际社会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本文将探讨人口问题的现状,并分析应对人口问题的措施。
人口问题的现状人口过多人口过多是目前世界面临的一个主要问题。
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口增长速度急剧加快。
这导致了大量社会压力和资源短缺。
在人口过多的情况下,城市化进程加速,城市贫困、环境恶化和资源耗竭等问题日益严重。
人口过少与人口过多相反,人口过少也是一个令人担忧的问题。
许多国家的生育率下降,导致了老龄化问题的出现。
人口过少会导致劳动力不足、经济增长放缓和社会福利负担加重。
此外,人口过少还会影响到家庭结构和社会支持网络。
应对人口问题的措施人口过多的措施1.实施计划生育政策:通过实施计划生育政策控制人口增长速度,降低生育率。
2.提高教育水平:加强教育,特别是女性教育,有助于提高人口素质和减少生育率。
3.发展经济和创造就业机会:通过促进经济发展和创造就业机会,改善人民生活水平,减少家庭压力,从而降低生育率。
人口过少的措施1.鼓励生育和家庭政策:制定激励措施,如提供育儿津贴、托儿服务和灵活的工作时间,以鼓励家庭生育。
2.吸引外国劳动力:为减缓劳动力不足问题,吸引外国劳动力来填补劳动力缺口。
3.提高老年人照顾和社会保障:加强老年人照顾和社会保障体系,以支持老年人的生活和福利。
结论人口问题是一个全球性的挑战,需要政府和国际社会共同努力来解决。
针对人口过多问题,实施计划生育政策、提高教育水平和促进经济发展是重要的措施。
对于人口过少问题,鼓励生育和家庭政策、吸引外国劳动力以及提高老年人照顾和社会保障是应对的关键措施。
只有通过综合措施的实施,才能有效应对人口问题,实现社会、经济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以上就是关于人口问题及措施的文档,旨在探讨和分析人口问题现状及应对措施。
中国人口老龄化问题与应对策略

中国人口老龄化问题与应对策略近年来,中国的人口老龄化问题越来越严重,已成为一个全社会共同面对的挑战。
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报告,到2030年,中国老年人口将达到3.4亿,占总人口的比例将达到24.6%。
这个数据预示着我们要着手解决和应对老龄化问题。
本文将分析中国人口老龄化问题的现状以及应对策略。
一、中国老龄化的现状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医疗技术的进步,我国人口的长寿率不断提高,同时又由于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导致生育率低下。
这些因素致使我国人口年龄结构不断变化,呈现出一定的老龄化趋势。
目前,我国老年人口数量已经占到了总人口的18.1%,而且这个数字还在不断上升。
这意味着越来越多的老年人将需要社会的支持和帮助,并对未来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构成新的挑战。
二、应对策略1.构建全民养老体系针对老龄化问题,我国应当构建全民养老体系,着力加强养老机构的建设以及各类养老服务体系的完善。
在这一过程中,应当注重差异化的服务,满足不同层次、不同需求的老年人。
同时,重视德才兼备的养老服务员培训,并通过财政、税收等多种方式给予支持。
2.加强老人健康管理老年人享受良好的生活和健康是我们的目标,因此需要加强老年人健康管理,开展常规体检和疾病筛查,组织日常健康讲座等活动,提供老年教育和心理疏导等服务,增强老年人群体的自我控制能力和生活质量。
3.积极开展老年人就业随着老年人口的逐步增多,打造适合老年人的就业环境是相当必要的。
因此,需要进一步调整和优化老年人就业政策,引导社会力量支持老年人就业,开发出不同的工作形式和职业培训项目,让老年人实现人生价值和贡献社会的机会。
4.提高养老水平提高养老水平是一个系统性工程,必须要考虑到老年人全方位的需求。
政府在制定相关养老政策时,应严格控制养老费用,保证充足的财政支持,在服务人口多样化的基础上,积极引入社会力量对养老服务进行各个方面的提升。
总之,老龄化问题是当前中国必须要面对的一个长期性、严峻的挑战,如何应对与解决老龄化问题,事关国家未来发展,需要政府、社会组织和个人积极采取各种策略,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和社会参与度,为坚持和谐社会、促进经济发展做出贡献。
浅谈我国人口问题及其对策

浅谈我国人口问题及其对策陕西省镇安县永乐镇结子初级中学王武银人口问题是当今世界人们最关注的三大问题之一,我国是一个拥有全世界1/4人口的发展中国家,人口问题十分严峻,严重的制约着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我国人口问题的基本特点是:人口基数大,新增人口多,人口素质偏低.此外,还有人口分布不均匀,老龄化速度加快等特点.第一,人口基数大.据国家统计局1982年公布的人口总数为:10.32亿,包括台湾省和港澳等地区人口,约占实际界人口数的22.93%.1993年末,我国大陆人口已达11.85亿,比1992年净增1346万人.第二,新增人口多.据统计,我国目前每天出生人口相当于2.08万人,也就是每小时出生866人,每分钟出生14.5人,既4秒钟出生1人.据此推测,2005年1月6日被国家有关方面确定的”13亿人口日”.由于中国人口基数大,育龄人口比重大,所以,我国人口的绝对增长量仍然是相当大的.第三,人口素质偏低.我国是世界上文盲最多的国家.根据第四次人口普查结果,全国15岁以上的人口中,有1.8亿文盲,半文盲,占总人口的15.88%:全国具有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只有1612万人,占总人口的 1.4%:大学以上(相当于大学)文化程度的人口数仅占全国人口总数的0.060%.造成人口素质低的主要原因是我国文化教育水平低.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水平不仅远远低于发展中国家的平均水平,在我国大陆20~24岁适龄人口中,高等教育入学率仅为2%,而印度为10%,泰国为16%,埃及超过20%,韩国为38%.掌握科学技术知识信息的高等专业人才,是一个国家在经济竞争中最有效的资源.高等教育落后,人口素质低,将成年为我国经济发展的桎梏.问题还在于现在的青少年和今后出生的儿童,他们是21世纪前中期的劳动力,教育投入不足,现在初中普及绿仅为68%,有500万学龄儿童贫困不能入学,在校学生中每年产生200万新的文盲.因此,我国人口素质偏低.第四,人口分布不均匀.据统计,到80年代,我国东半部面积占全国的42.9%:西半部面积占全国的57.1%,而人口仅占全国的5.6%.尽管解放以来国家曾一度重视西部经济发展,人口增长较快,由于东部人口较多,人口也在同步增长,它们之间的比率虽然经过了半个世纪,但仍然没有多大的改变.此外,农村人口多,城镇人口少.我国长期以来,经济以农业为主,工业不够发达,城镇人口比例较少,农村人口比重较大,农民占绝大多数.1993年,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28.14%乡村人口占71.86%,这表明我国经济发展水平依然很低.第五,老龄化速度加快.1997年,我国60岁以上老人达1亿多,占总人口的10%,到2040年,预计将达2.5亿以上,占总人口的23.79%,60岁以上的人口是20岁人口的2~3倍.半个世纪以来,我国人口发展经历了,高生育高死亡,高生育低死亡和低生育低死亡3个发展阶段,尤其是近十年来,随着计划生育的进一步贯彻实施,生育率又迅速大幅度下降,这是我国人口老龄化加快的饿基本原因. 根据联合国预测,今后近半个世纪的时间内,中国老年人口的负担是不断上升的趋势.世纪之交之时,大概每100个劳动适龄人口要负担月10左右的65个以上的老年人口:到2050年,这一比例将上升到100;30.由此可见,现在,中国人口问题的主要方面,已以人口数量问题转变为人口质量问题和老龄化问题.由人口问题引起的一系列问题使我们不容忽视.第一,资源紧缺问题.“再大的数字,除以13亿,就边的非常小”.我国资源总量大,种类多.由于人口众多,人均占有资源量较少.我国土地的人均占有量只及世界人均水品的1?4,水资源短缺.我国江河年径流总量居世界第5位,但按人均水资源拥有量来计算,我国是一个缺水的国家,人均占有水资源量仅为全球人均的1/4.工农业的发展和人口过快的增长使水资源短缺问题日益严重.第二,环境污染问题.“再小的问题如果乘以13亿,就变成了大问题”.由于我国人口众多,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消耗大量的资源,因此带来了严重的环境问题.如垃圾包围城市,河水和大气污染严重,水土流失等.第三,制约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我国国民生产总值逐年持续上升,但由于人口众多,人均收入极低,社会人既是生产者有时消费者.人作为生产者是有条件的,而作为消费者是无条件的.社会上有好多人完全是消费者.我国新增人口多,老龄化速度加快,成倍的降低了人均生活水平,严重的制约着我国经济的发展.面对严峻的人口问题,我国必须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实现人口与资源,环境,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在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中,人口问题处于十分重要的地位.人口基数庞大成了现阶段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中首要的,根本性的制约因素.因而,控制人口过快增长,保持适度的人口规模,是我国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关键举措.具体应作到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加强思想道德教育.由于受封建残余思想”男尊女卑”的影响,使我国人口比例失衡,广大农村地区为了”养儿防老”违反计划生育政策超生.因此必须消除这种传统的落后思想,仅有法规是远远不够的.重要的还在于人们思想的转变,社会经济和文化的进步.我们应该在经济发达的农村地区,推进城乡一体化的养老保障建议,从根本上扭转农民强烈的性别偏见,实实在在感受到”生男生女都一样”.其次,控制机人口数量与”优化人口年龄结构”两手抓.目前,我国生育率转变在农村地区还是不充分,不彻底.生育率水平普遍比较高;而在一些经济发达的城市,生育率水平却比较低.因此,我们必须采取措施,在生育率高的地区仍然要严格控制人口数量,而在生育率低的区域可适当放松,刺激生育率回升,以达到优化人口年龄的目的.再次,努力提高人口素质.老龄化人口比重上升的结果回带来劳动年龄另人口比重下降.劳动年龄人口是劳动力来源的基地,在总体人口中处于核心地位.因此,我们必须以提高人口素质为主来缓解未来劳动年龄人口短缺的形势.一方面,加大教育投资力度,改善教师与知识分子的待遇,努力提高高等教育水平.只有提高了全民族的文化素质,社会,经济得到较大的发展,人们才能自觉的降低生育率.这是解决我国人口问题,促进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根本途径.另一方面,必须高度重视出生人口素质,重视出生缺陷和残疾人口问题,降低新生婴儿的死亡率.这对未来保证未来劳动年龄人口的数量和质量都具有重要的意义.最后,必须始终坚持计划生育这一基本国策,并将这一国策置于经济发展同等重要的地位,促使人口与资源,环境,经济建设协调发展.。
人口发展:现状、影响与应对策略

人口发展:现状、影响与应对策略摘要:本文全面剖析了人口发展的现状,深入探讨了人口数量、结构变化等方面对经济、社会、环境等多个领域产生的影响,并提出了相应的应对策略。
旨在为深入理解人口问题及其在全球发展中的重要性提供全面视角,助力制定科学合理的人口政策与发展规划。
一、引言人口作为社会构成的基本要素,其发展状况对一个国家乃至全球的发展进程具有深远意义。
人口数量的增减、结构的变化以及分布的不均衡等方面,都与经济增长、社会稳定、资源分配、环境保护等诸多领域紧密相连。
在当今全球化加速、社会变革深刻的时代背景下,深入研究人口发展的动态趋势及其带来的广泛影响,对于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至关重要。
二、人口发展现状(一)全球人口增长趋势近年来,全球人口持续增长,但增长速度呈现出逐渐放缓的态势。
部分发达国家人口增长趋近于零甚至出现负增长,而一些发展中国家人口增长依然较快。
据联合国相关数据显示,截至 [具体年份],全球总人口已突破 [X] 亿。
这种增长差异主要源于不同国家和地区在经济发展水平、医疗卫生条件、文化观念等方面的差异。
(二)人口年龄结构变化人口老龄化已成为全球性的人口发展趋势。
随着医疗技术进步和生活水平提高,人类预期寿命延长,老年人口占比不断上升。
与此同时,许多国家面临着少子化问题,即生育率持续下降,导致劳动年龄人口相对减少,老年抚养比上升,给社会养老保障体系带来巨大压力。
例如,在欧洲一些国家,老年人口比例已超过20%,劳动力市场供需矛盾加剧。
(三)人口迁移与分布人口迁移在全球范围内广泛存在,主要表现为从农村向城市、从经济欠发达地区向发达地区的流动。
城市化进程加速,大城市和城市群不断吸纳大量人口,带来了资源集中、经济发展机遇增多的同时,也引发了诸如城市拥堵、住房紧张、环境污染等一系列问题。
此外,跨国人口迁移也日益频繁,难民问题、非法移民等现象给国际社会带来诸多挑战。
三、人口发展的影响(一)对经济领域的影响1.劳动力市场2.人口年龄结构变化对劳动力市场产生显著影响。
论我国人口现状以及未来态势

论我国人口现状以及未来态势摘要:人口问题历来是世界各国的举足轻重的社会、经济、政治发展问题之一,人口发展关系着经济的发展,关系着制度的改革实施。
举目全球我国的人口发展问题最为突出严峻,作为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大国,在特色社会主义经济下怎样有效面对与解决:人口密集、人均资源少、人口质量低、人口结构复杂、人口分布不合理等由于特殊历史背景,特色经济环境造成的问题值得我们深思与考虑。
就中国人口问题的现状以及目前中国人口发展的诸多弊端影响来谈中国未来人口的发展趋势以及措施是学者专家们不朽话题。
关键词:人口现状影响发展措施发展方向发展趋势一、我国的人口现状(一)人口基数大2000年我国人口达到12.95亿,占世界人口的22%以上,也就是说世界上每5个人中就有1个中国人,而世界上的国家好几百个。
目前,我国人口比世界上发达国家人口之和还要多1亿。
世界上超过1亿人口的国家,除我国还有印度、苏联、印尼、巴西、日本,我国人口比这6国之和还多,这些数字说明,我国人口数量之多,不仅居世界之冠,而且大大超过其它人口大国。
(二)增长速度快由于社会主义生产力的日益发展,人民生活改善了,医疗卫生事业进步了,人口死亡率大幅度下降,到七十年代由解放前的28‰降到了36~38‰,死亡率的下降,造成了人口寿命的延长,我国平均预期寿命达到68岁到70岁。
但是人口出生率却持续在高水平上,这就是造成了人口的增长速度加快。
据统计,从1949年到1982年的33年里,人口由5亿4千万增加到10亿800多万,比解放前人口增长率高了7倍多,1982年—2002年增加了3亿。
(三)年龄结构轻我国人口中30岁以下的青少年占50%左右,这样的年龄结构,潜在着强的生育后备军。
五十年代同一年龄的妈妈只有四、五百万,而现在,同一年龄的妈妈将有1千2百万以上,未来人口增长的势头仍然很猛。
(四)农村人口比例大我国13亿多人口中,大约有10亿人口在农村,而农村人口的出生率大大高于城市,所以农村人口的自然增长率比城市高。
人口高质量发展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及对策建议

人口高质量发展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及对策建议人口高质量发展是中国当前的重要任务之一。
随着人口结构的变化和经济的发展,中国面临着一系列新的情况、问题和挑战,具体如下:1. 人口结构变化:中国人口结构呈现出老龄化和少子化的趋势。
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老年人口比重不断增加,而生育率则持续下降。
这种情况会对社会、经济、医疗等多个领域产生不利影响。
2. 经济发展不平衡:中国经济发展呈现出区域不平衡的特点,一些地区经济快速发展,一些地区则相对落后。
这种不平衡会导致人口流动不合理,不利于资源的合理分配和人口素质的提高。
3. 就业和就业方式变化:随着科技的发展和新兴行业的兴起,传统的就业方式也在不断变化。
一些新兴的就业方式如电子竞技、在线教育等发展迅速,而一些传统行业如制造业等则相对低迷。
4. 教育和文化需求提高: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教育方式的不断创新,对教育和文化的需求也在不断提高。
这要求中国在教育和文化领域加大投入和改革力度,以满足人民的需求。
针对以上问题,中国政府提出了一系列对策建议,包括:1. 加强对人口发展的宏观调控:通过政策引导和调控,合理调节人口流动,加强区域协调发展,促进人口资源的合理配置。
2. 加大教育投入:增加对教育的投入,提高教育的质量,吸引更多优秀的人才流入新兴行业和欠发达地区,推动经济的发展和人口素质的提高。
3. 推动科技创新:加强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升级和转型,提高传统行业的智能化和自动化水平,以应对就业方式的变化。
4. 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加强社会保障制度建设,提高老年人口的生活保障水平,促进人口老年化的健康发展。
综上所述,人口高质量发展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需要政府和社会各方共同努力来解决。
通过加强宏观调控、加大教育投入、推动科技创新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等措施,可以推动中国人口高质量发展,促进社会和经济的健康发展。
浅谈我国人口问题及其对策

浅谈我国人口问题及其对策国家统计局统计的最新数据:2021年末,我国人口14.13亿。
由于出生率低于死亡率,预计2022年上半年,我国人口将进入负增长。
近十年印度人口年平均净增长1500万左右,预计在未来很长的时间内,印度将占据世界人口的第一的位置有媒体报道,截至2022年3月4日,印度人口达到14.15亿人,已经超过中国,成为第一人口大国。
这也将是历史性的一刻。
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人口仅增加48万人,而一年前还增长了204万人,九年前的2012年增长超过1000万这真是山不转水转,中国的人口问题出现了戏剧性的一幕!从严格控制人口增长,到如今的放开2胎,3胎,乃至全面放开,以后鼓励生育的配套措施如果不到位,没有吸引力,生育率估计还会一路走低!这背后固然有人们传统观念的改变等社会历史原因,高房价、学区房,资本的无序扩张导致社会贫富分化加剧,养育生育教育成本的急剧增长,必然会严重挫伤民众的生育意愿!当年轻人在大城市里掏空“六个钱包”都很难买得上一套刚需房,当许多家庭为了孩子的学习而不得不为校外辅导班送上高昂的补课费,当高昂的彩礼导致男青年都恐婚,当国人有病都不敢进病房,这一系列的现实问题个个都是致命的硬伤,自己无奈只能平躺,生育的意愿自然就不强!无论什么原因,从国际经验来看,生育形势一旦逆转,要想扭转过来绝非易事,有专家预测2072年,韩国将会因人口负增长问题第一个从地— 1 —球上消亡。
人口惯性是跨代际的巨大力量,其反作用力将导致人口反方向变化;教育和科技进步都难以弥补人口的下降对社会发展带来的负面影响!这意味着,鼓励生育,扭转人口负增长,绝不只是人口政策松绑那么简单,这背后还涉及高房价、教育,医疗,民生保障,社会公平等一系列深层次问题。
出生人口负增长,对社会影响到底有多大?人口是资产的长期之锚。
人口多了固然不好,人口少了更加致命,严重的将导致亡国灭种,这绝非是在危言耸听!我们面临的是少子化与老龄化并存的双重压力,未富先老,导致养老金问题成为一个棘手的社会难题,我们可以通过延迟退休,完善养老基础配套设施等一系列组合拳来解决!至于高房价,生育教育成本高,其实都是资本无序扩张惹的祸,一边是资本的富可敌国,一边是8亿人,月平均收入不足千元,贫富悬殊问题已不容忽视,并且这一因素将是其它因素的社会性总根源!好在我们的制度优势,使共同富裕成为一种可能。
我国人口老龄化现状分析及应对措施

我国人口老龄化现状分析及应对措施我国人口老龄化是指65岁及以上的人口在总人口中所占比例逐渐增加的现象。
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日益突出。
本文将从人口老龄化的现状分析入手,阐述我国应采取的应对措施。
首先,我国人口老龄化的现状是呈逐渐加剧的趋势。
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我国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口已经超过2.6亿,占总人口的比例超过18%,居全球第一、根据预测,到2035年,我国老年人口将超过4亿,老龄化程度将进一步加剧。
造成人口老龄化的主要原因是我国的生育率下降和人口寿命延长。
一方面,二孩政策的推行使得生育率有所回升,但仍然低于预期,无法满足人口增长的需求。
另一方面,医疗条件的改善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使得人们的寿命延长,老年人口增加。
应对人口老龄化的措施应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要加强对老年人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
不仅要完善养老金制度,确保老年人的基本生活保障,还要提供全面的医疗保障,保障老年人的健康权益。
此外,还应加强对老年人的教育和培训,提高老年人的综合素质,使他们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变化。
其次,要加强对老年人的医疗服务体系建设。
随着老年人口的增加,老年疾病的发病率也大幅上升,而我国的医疗资源相对不足。
因此,应加大对老年医疗资源的建设和投入,提高老年医疗服务的质量和水平,确保老年人能够享受到优质的医疗服务。
再次,要加强对老年人的精神需求的关注。
老年人在精神需求方面往往容易被忽视,他们经常面临孤独、无助、失落等问题。
因此,要加强对老年人的心理援助和社会支持,建立起老年人心理健康服务体系,给予老年人关爱和关注。
最后,要加强对老年人的家庭照料和社区养老服务的建设。
鼓励家庭在照料老年人方面发挥积极作用,提供相应的支持政策,形成家庭、社区、社会三位一体的养老服务体系,解决老年人的养老问题。
综上所述,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已经成为一个不可忽视的社会问题,必须采取综合措施来应对。
浅论中国人口的现状及解决办法

浅谈中国人口的现状及解决办法记得我上小学时,学校开了一门课《社会》,就是让我们了解我们国家的人口,民族,语言,省份等常识。
当初对数字还没什么印象,当老师提及中国有数十亿人口时,我们在老师的惊呼中在脑海中留下了中国是一个人口大国的浅浅的印象。
至于这个“大”所折射的含义,当初根本没有概念,随着中国人口的发展,现在也只能对这个“大”做浅浅的分析和理解。
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发展中国家。
人口众多、资源相对不足、环境承载能力较弱是中国现阶段的基本国情,短时间内难以改变。
人口问题是中国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长期面临的问题,是关系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性因素。
人口问题的重要性毋庸赘言,既然如此我们必须理性的认清中国到底存在哪些人口问题,也即中国人口的现状是怎样的。
现就从数量、素质、结构、分布来一窥中国人口的现状。
一、人口数量。
庞大的人口数量一直是中国国情最显著的特点之一。
虽然中国已经进入了低生育率国家行列,但由于我国热口基数大和人口增长的惯性作用,当前和今后十几年,中国人口净增数仍很大。
按照目前总和生育率1.8预测,2020年,中国人口总量将达到14.6亿;人口总量高峰将出现在2033年前后,达15亿左右。
受20世纪80年代-90年代第三次出生人口高峰的影响,在2005年-2020年期间,20岁-29岁生育旺盛期妇女数量将形成一个高峰。
同时,由于独生子女陆续进入生育年龄,按照现行生育政策,政策内生育水平将有所提高。
上述两个因素共同作用,导致中国将迎来第四次出生人口高峰。
庞大的人口数量对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产生多方面影响,在给经济社会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劳动力资源的同时,也给经济发展、社会进步、资源利用、环境保护等诸多方面带来沉重的压力。
二、人口素质。
中国政府加大公共卫生事业建设力度,不断提高人口健康素质。
平均预期寿命已经得到很大提高,孕产妇死亡率,婴儿死亡率,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均明显下降。
传染病、寄生虫病和地方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大幅度减少。
中国人口问题及其解决对策

中国人口问题及其解决对策关键词:人口质量;解决策略;完善制度一、当今中国人口现状分析(一)人口基数大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发展中国家。
在960万平方公里的辽阔疆域上,居住着56个民族的中华儿女。
中国人口问题,首先是人口数量太大,人口增长过快。
2001年底,中国总人口(不含香港、澳门和台湾)为12.76亿,占世界总人口的22%。
由于人口基数大,尽管实行计划生育,近几年每年净增人口仍在1300万左右。
同时,人口分布极不平衡,94%的人口聚居在占全国总面积43%的东南部,乡村人口约为63%(2001年),城市化水平较低。
一个国家的人口超过全世界发达国家的总人口(1990 年发达国家总人口为8.16 亿人)。
现在虽然实行严格的计划生育政策,但是每年仍净增1400 ―1500 万人,即每年增加一个世界大国的人口。
(二)人口质量方面的问题我国人口质量从总体讲,比第四次人口普查时,有了较大的提高,无论是身体素质、科学文化素质或思想道德素质都是如此。
但是,同发达国家及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要求比,则有很大的差距。
我国人口质量的差距在于人口群体质量在很大程度上不适应社会化大生产的商品经济。
1、身体素质方面的问题全国现在约有各类残疾人口5164万人,残疾人口中,各类遗传病患者约有2200多万人,而主要问题是人口的耐力、精力不足,不能坚持较长时间的连续工作,劳动中的紧张度不够,散漫松弛,精力集中度不够。
2、思想素质方面的问题我国大多数人口的思想素质基本上是适应自然、半自然经济旧体制的观念,对新的市场经济体制总是适应不好,商品观念、市场经济观念、必要劳动时间观念、市场观念、竞争观念、劳动生产率观念也很薄弱。
3、科学文化素质方面随着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越来越多的职位需要越来越多的智慧型、熟练型人才。
而现今我国的大多数人口只能适应半机械的劳动,能够适应大机器生产的劳动人口数量很少,而且技术层次很低,能够进行现代化管理的的人才更是十分缺乏。
人口发展:现状、影响与应对策略

人口发展:现状、影响与应对策略摘要:本文全面探讨人口发展相关议题,详细分析当前人口现状,包括数量、结构、分布等方面的特点,深入研究人口发展对经济、社会、环境等多个领域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应对策略。
旨在为理解人口发展趋势、制定合理政策以及促进人口与各领域协调发展提供全面且深入的视角。
一、引言人口作为社会构成的基本要素,是推动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关键力量,同时也是资源分配、环境承载等方面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
在全球范围内,人口发展呈现出复杂多样的态势,其变化深刻影响着人类社会的各个层面。
深入研究人口发展的各个方面,对于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具有根本性的重要意义。
二、人口发展现状(一)人口数量增长趋势全球人口总量持续增长,但增长速度在不同地区呈现明显差异。
部分发展中国家人口增长迅速,面临着较大的人口压力,而一些发达国家人口增长缓慢,甚至出现人口负增长现象。
例如,非洲地区人口增长率较高,而欧洲的一些国家人口老龄化严重,新生儿数量减少,人口自然增长率趋近于零或为负值。
(二)人口结构变化1.老龄化加剧2.随着医疗水平提高和生活条件改善,人类平均寿命延长,人口老龄化成为全球性趋势。
老年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不断上升,这对社会养老保障体系、医疗服务体系等提出了更高要求。
在日本等老龄化程度较高的国家,劳动力短缺、养老金负担过重等问题已经十分突出。
3.性别结构失衡4.在一些地区,由于历史文化、经济发展等因素影响,人口性别结构出现失衡。
例如,部分亚洲国家存在男性人口偏多的现象,这可能引发一系列社会问题,如婚姻挤压、人口贩卖等。
(三)人口分布不均1.城乡分布差异2.城市化进程加速,大量人口向城市聚集,导致城市人口密度过高,而农村地区人口相对减少,出现空心化现象。
城市面临着住房紧张、交通拥堵、环境污染等问题,农村则面临土地闲置、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公共服务不足等困境。
3.区域分布不平衡4.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人口分布也极不均衡。
沿海地区、经济发达地区往往吸引了大量人口流入,人口密度较大;而内陆地区、偏远地区人口相对较少,经济发展相对滞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中国人口的现状及解决办法记得我上小学时,学校开了一门课《社会》,就是让我们了解我们国家的人口,民族,语言,省份等常识。
当初对数字还没什么印象,当老师提及中国有数十亿人口时,我们在老师的惊呼中在脑海中留下了中国是一个人口大国的浅浅的印象。
至于这个“大”所折射的含义,当初根本没有概念,随着中国人口的发展,现在也只能对这个“大”做浅浅的分析和理解。
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发展中国家。
人口众多、资源相对不足、环境承载能力较弱是中国现阶段的基本国情,短时间内难以改变。
人口问题是中国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长期面临的问题,是关系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性因素。
人口问题的重要性毋庸赘言,既然如此我们必须理性的认清中国到底存在哪些人口问题,也即中国人口的现状是怎样的。
现就从数量、素质、结构、分布来一窥中国人口的现状。
一、人口数量。
庞大的人口数量一直是中国国情最显著的特点之一。
虽然中国已经进入了低生育率国家行列,但由于我国热口基数大和人口增长的惯性作用,当前和今后十几年,中国人口净增数仍很大。
按照目前总和生育率1.8预测,2020年,中国人口总量将达到14.6亿;人口总量高峰将出现在2033年前后,达15亿左右。
受20世纪80年代-90年代第三次出生人口高峰的影响,在2005年-2020年期间,20岁-29岁生育旺盛期妇女数量将形成一个高峰。
同时,由于独生子女陆续进入生育年龄,按照现行生育政策,政策内生育水平将有所提高。
上述两个因素共同作用,导致中国将迎来第四次出生人口高峰。
庞大的人口数量对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产生多方面影响,在给经济社会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劳动力资源的同时,也给经济发展、社会进步、资源利用、环境保护等诸多方面带来沉重的压力。
二、人口素质。
中国政府加大公共卫生事业建设力度,不断提高人口健康素质。
平均预期寿命已经得到很大提高,孕产妇死亡率,婴儿死亡率,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均明显下降。
传染病、寄生虫病和地方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大幅度减少。
非典型肺炎、禽流感等新发传染病得到有效的监测和控制,艾滋病防治工作取得明显进展。
从总体上讲,中国人口健康素质仍然不高。
数以千万计的地方病患者和残疾人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
防治艾滋病形势依然十分严峻。
中国政府加快发展教育事业,人口科学文化素质显著提高。
中国普及九年义务制义务教育的人口覆盖率,6岁及以上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人口粗文盲率等数据均显示人口文化素质的提高。
受高层次教育的人数大幅度增加,受小学教育人口比重逐步下降。
但是中国人口科学文化素质的总体水平还不高,主要表现在:一是人口粗文盲率大大高于发达国家2%以下的水平;二是大学粗入学率大大低于发达国家;三是平均受教育年限不仅低于发达国家的人均受教育水平,而且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并且,城乡人口受教育程度存在明显差异。
三、人口结构。
从人口年龄结构看,第一,当前中国人口社会抚养比较低,劳动年龄人口比重大,劳动力资源丰富,为经济快速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动力。
未来一、二十年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人口红利期。
但庞大的劳动年龄人口也给就业带来了巨大的压力,目前,中国城镇每年新增劳动力近千万,农村剩余劳动力2亿多。
并且,劳动年龄人口将保持增长态势。
这对就业、产业结构调整和社会发展事业提出了更高要求。
第二,根据国际标准,中国已经进入老龄社会。
中国老龄化呈现速度快、规模大、“未富先老”等特点,对未来社会抚养比、储蓄率、消费结构及社会保障等产生重大影响。
第三,从人口性别结构看,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出生人口性别比持续升高。
四、人口分布。
从城乡分布来看,全国城镇人口低于下面缓存人口比重。
近年来,由于积极推进人口城镇化和产业结构升级,实施城市带动农村、工业反哺农业的发展战略,人口城镇化率以每年超过1个百分点的速度增长。
采取多种措施和合理规划,引导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努力改善农民进城务工环境,促进农村劳动力有序流动。
大量农村劳动力进城务工,为城市发展提供了充裕的劳动力,同时也改善了农村的经济状况。
与此同时,流动人口管理与服务体系却严重滞后,亟待完善。
庞大的流动迁移人口对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构成巨大压力。
流动人口就业、子女受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以及计划生育等方面的权利得不到有效保障,严重制约着人口的有序流动和合理分布,统筹城乡、区域协调发展面临困难。
列述了一下中国的人口现状,我们似乎在脑海中有这样的印象,中国是人口大国,在过去的几十年里,中国的人口发展给中国的经济政治社会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而且我们越来越感叹这种影响的负面正在逐渐显化。
比如从人口数量和国民生产总值的关系看,我们国家的人口基数对于我们国家的生产总量来说很大,大到每年都会拖累一定的生产总值,导致每年余存量都无法满足三年内的生产总值不断下滑的可能。
同时我们对社会生产方面的技能平均水平还是低于总体消耗的平均水平,那么注定我们的相对发达国家同周期的进程而言是没有超越的事实。
当然这只是一个方面,事实比这更为复杂,影响也更为深刻。
人口问题是中国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长期面临的问题,是关系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性因素。
所以如何解决这一问题便变得如此重要,如此紧迫。
究竟如何解决人口问题呢?我们不妨以人口数量,人口素质,人口结构和人口分布这四个方面为切入点。
今后一个时期人口发展的总体思路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推进制度创新,优先投资于人的全面发展,稳定低生育水平,提高人口素质,改善人口结构,引导人口合理分布,促进人口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转变,促进人口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其中就如何协调人口与经济、社会、环境、资源的关系应该是考虑解决人口问题的核心。
首先,全面认识人口与资源、环境的关系,积极促进发展方式的转变。
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发展中国家,我国人口与资源、环境关系紧张的状况将长期存在。
因此,既要适度调控人口增长,又要加快转变发展方式,统筹处理好人口与资源、环境的关系。
一方面要稳定低生育水平,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创造良好的人口环境。
另一方面要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促进人口与资源、环境相协调。
在生产方式上,实行双资源优化组合,充分利用人力资源,节约利用物质资源,形成在科技进步基础上的资本密集型和劳动密集型并重的产业结构。
在消费方式上,倡导适度消费,建设节约型社会。
在分配方式上,兼顾公平和效率的统一,使广大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其次,科学把握人口因素变化对经济发展的影响,积极促进人口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转变。
在经济全球化和知识经济时代,国力的强弱,经济发展后劲的大小,越来越取决于劳动者素质的提高和人力资本的积累。
从人口结构特征看,我国劳动年龄人口的规模庞大,劳动力资源充足。
从市场容量规模看,我国人口总量大,人均收入仍处于较快增长阶段,内需潜力巨大,这必将成为较长时期拉动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强大动力。
从劳动力成本来看,当前我国的劳动力成本仅相当于发达国家的1/20到1/10,水平总体较低,依然具有较大的竞争优势。
我国劳动力素质不高,是影响人力资源优势充分发挥的瓶颈。
必须在继续挖掘人口数量红利的同时,进一步增加教育投入,培养适应产业结构变化的劳动力队伍,不断提升劳动者的综合素质。
第三,着力解决影响和制约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积极促进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由单纯控制人口数量向统筹解决人口问题转变。
一是大力提高出生人口素质。
二是综合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问题。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出生人口性别比持续偏高,严重影响社会稳定与和谐。
三是加强流动人口服务管理。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人口特别是农村劳动力出现了以市场为主导、以发展型迁移为主要形式的规模空前的流动。
未来二三十年,将有3亿左右人口从农村进入城镇,成为综合影响我国未来一个时期整体及区域发展、产业布局、生态建设、政府社会管理与公共服务最重要的问题之一。
我们将做好人口发展功能区规划工作,提出人口合理分布的政策、对策建议。
研究探索通过产业结构的提升,带动人口转移的具体路径和模式。
根据城乡一体化格局发展的要求,解决好人口与城镇布局之间的关系。
加强流动人口的服务管理,建立流动人口优质服务体制机制,使流动人口享有均等化基本公共服务,形成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服务管理“一盘棋”格局。
四是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
在农村,可考虑实行以土地保障为基础、以社会保障为依托的田园式养老方式。
加快建立广覆盖、补贴式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并对最需要保障的计划生育家庭老人给予优先优惠。
在城镇,扩大基本养老保险覆盖范围,提高统筹层次,构建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服务为依托、机构照料为补充的养老服务体系。
对赡养和照料老人的独生子女给予适当的税收减免,对老人给予适当的护理补贴。
最后,坚持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积极促进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思路与工作方法的转变。
一是创新工作理念。
尊重群众的主体地位,强化服务意识,更加注重依法行政和人文关怀,更加注重用经济手段调控人口增长。
二是改进工作方法。
建立健全以宣传教育为先导,依法管理、村(居)民自治、优质服务、政策推动、综合治理的长效工作机制。
三是完善工作体系。
全面推进基层人口和计划生育服务体系建设与干部队伍职业化建设,不断提高服务能力和水平,充分发挥人口和计划生育网络在社会管理与公共服务中的重要作用。
以上关于人口解决的措施是我就书本知识总结出来的,其实我总感觉现实情况应该更棘手。
毕竟我没有进行调研,也没有进行过专项的研究,所述未免空洞,过于理论化。
但我明白中国的人口问题绝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所以我们应该脚踏实地,一步步的做好解决人口问题的工作。
杨振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