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与诗歌” 教学案例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音乐与诗歌”教学案例

课题:“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苏轼词作音乐作品对比鉴赏

课型:1、新授课。

2、以教师讲授为主导,结合学生视觉、听觉感受的综合课。

3、学生主体参与、自主讨论的形式。

课时:一课时

教学目的:

1、通过三首苏轼词作改编的音乐作品的对比鉴赏,使学生进一步掌握音乐与诗歌的结合方式及其表现特点。

2、通过三首苏轼词作改编的音乐作品的对比鉴赏,使学生了解古代词调音乐、现代通俗音乐、现代音乐的一些基本特征。

3、结合多种教学手段,细致体会现代作曲手法的音乐表现和情感表达的关系。

教学重点:三种不同作曲手法表现同一音乐题材的对比。

教学难点:对现代作曲手法与音乐表现关系的情感体验。

教材分析:教材中的这首现代音乐作品“抒情诗《水调歌头》——为苏轼同名词而作”是运用二十世纪现代音乐作曲手法创作的,在传统的音乐教学中,这种风格的作品介绍较少,学生不易掌握。因此在教学设计中,教师采用和传统音乐、通俗音乐进行对比鉴赏的方法,用学生易于理解的方式帮助学生掌握作品的基本内容。

学生分析:对于学生来说,熟悉的音乐形式可以作为课堂教学一个很

好的切入点,作为通向未知知识的桥梁。同时,不熟悉的音乐形式也可以激起学生的好奇,只要教师引导得当,会起到较好的教学效果。教学方法:1、讲授法2、视听感受法

3、课堂讨论法

4、学生参与教学

教具使用:视听器材、CD、VCD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导入:

音乐和其它艺术门类一样,都闪耀着人类精神的火花。而音乐和其它艺术种类的结合,不仅丰富了音乐艺术的表现形式,而且可以满足人们多方面的审美需求。

请同学们先看几段艺术表演的片段,看看音乐是和哪些艺术形式相结合的?

1、古代乐舞《霓裳羽衣舞》片段

这是音乐与舞蹈的结合,古朴的音乐与典雅的舞姿融为一体,给人美的感受。

2、古曲《阳春白雪》片段

这是音乐与建筑的结合,生动活泼的琵琶曲与精致的雕梁画栋、亭台楼阁相映成趣,令人想起这样一句话:“音乐是流动的建筑,建筑是凝固的音乐”。

3、今天这堂课,我们将欣赏以北宋著名词人苏轼的词作《水调歌头》为题材的音乐作品,这是音乐与诗歌的结合。

三、教学主体:

(一)、背景材料:

1、中国音乐与诗歌结合的历史简介:(配乐)

中国的歌曲艺术早在原始社会时期就已经形成和发展了,在漫长的古代社会中,音乐与诗歌结合的歌曲艺术经历了诗经、楚辞、乐府、绝律诗、词曲等不同体制的发展和演变阶段。(比如配乐所用的就是唐代诗人王维的诗作音乐《阳关三叠》)

宋代音乐中最具时代特色的音乐体裁,就是词调音乐,它是当时的音乐与诗歌最高艺术成就的集中体现。历史上,由于文字的载体千年不绝而音响的载体转瞬即逝,再加上唐宋乐谱因其符号后人难以识别,造成宋代的词调音乐长期失去了音响。二十世纪五十年代,经过音乐学家的潜心研究,使宋代词调歌曲得以再现。

2、请学生简介宋代杰出的文学家苏轼。

关键词:宋代杰出文学家豪放派

3、请全体同学朗诵这首词作。(配乐)

(二)、歌曲原作的教学:

1、音乐与诗歌的结合,当然并不仅仅限于为诗词朗诵配乐,教师首先范唱根据古代曲谱编写的词调歌曲原作。

2、简短讨论古代原作的音乐特点。

关键词:古朴典雅、速度抑扬顿挫,语言节奏变化而来、感情含蓄。(三)、通俗歌曲的教学:

1、这首词作大家并不陌生,喜欢通俗音乐的同学都知道有这样一首

歌曲,请大家欣赏。

2、简短讨论通俗改编歌曲的音乐特点。

关键词:格调优雅、速度舒缓、偏重抒情色彩,显得比较婉约、能够超越一般通俗歌曲狭窄的题材范围,风格清新

3、通俗音乐是大家喜闻乐见的形式,它的特点是平易近人,易于学唱。不过,通俗音乐也是良莠不齐的,有的作品情趣低俗,格调不高,片面强调感情成分,甚至带有几分病态,这些都是同学们要注意鉴别的。

(四)、教材内容的教学:

苏轼说得好:“月有阴晴圆缺”,千变万化的月色当然不会让作曲家写出一种月光来,课本中选取的作品,又是“别有一番滋味”的。这是一首音乐与诗歌结合得比较好的现代音乐作品。

作品分析:

诗句诗意音乐手段乐意

明月几时有

把酒问青天

“把酒”的醉意;

“问”是醉态下的人物活动。

松散的语言节奏,音调的抑扬起伏。

刻画人物的动作形态。

不知天上宫阙

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

……

酒已沉醉,不知身处何境,这是第一问,人物的思绪开始纵横驰骋。随着“归”字,音乐充分展开一个自由发展的空间。象征着人物自由、豪放、无拘无束的性格。

不应有恨

何事长向别时圆?

这是第二问,人物的思绪转入现实,月虽圆而人不得志,对现实的感慨。音乐突然间毫无准备地激昂起来,达到全曲的高潮。词作的主题也是曲作者音乐的主题。对现实的感受成为跨越古今的共同情怀。人有悲欢离合

月有阴晴圆缺

……

一种宿命的情绪和自我安慰。

音乐又突然平静,宣泄过后的安宁。以静衬动,深化主题。

这首作品,作曲家采用人声的念唱吟颂与室内乐队相结合的形式,把诗歌、音乐、戏剧等表现手法结合起来,把中国传统昆曲、京剧“依字行腔”、“字正腔圆”的表现方法和西洋现代音乐作曲手段结合起来,将苏轼词作中的字、句、语态、声调,特别是意境生动地表现出来。(五)、学生讨论:

1、这三首音乐作品作一个比较:

作品创作手法音乐风格

古曲

依词度曲

古朴典雅、历史原貌

音乐是一种格律化的风格

通俗歌曲

依词谱曲

旋律朗朗上口,与词作的结合贴切自然,以抒情为主

陈其钢作品多种艺术手段的综合音乐刻画人物的性格比较鲜明,词作意境的表达深刻

2、你更喜欢哪一首作品?哪首作品最象苏轼?

(六)、课堂小结:

音乐与诗歌的结合,不仅要形似,更重要的是神似,只有这样,艺术才具有永久的生命力。

课后,请同学们阅读材料(二)、(三),作为今天这节课很好的补充,也是下次课讨论的内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