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茶文化发展史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春秋》载:“婴相齐景公时,食脱粟之饭。炙三戈五卵,茗(茶的 别称)菜而已”。东汉时壶居士在《食忌》上则说:“苦菜久食为 化,与韭同食,令人体重。”这种茶“与韭同食”,也是以茶作菜。
• 饮用
翼而飞,毛而走,呿(qu)而言,此三者俱生于天地间,饮啄 以活,饮之时义远矣哉!至若救渴,饮之以浆;蠲(juan)忧忿, 饮之以酒;荡昏寐,饮之以茶。
中 国 茶 文 化
一、茶树的原产地及故乡
• 茶叶原产于中国,西南云 贵高原地区(云贵川)是茶树 的起源中心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发现、 利用、人工栽培茶树,最早 加工茶叶,茶类最为丰富。 • 中国被誉为茶的祖国和茶 文化的发源地
• 起源地学说论:
• 一说:云贵高原起源中 心论
• 二说:印度学说阿萨姆 起源中心论
二、人类利用茶的三个阶段 食用——药用——饮用
• 药用:在人类进入农耕生产之后,便开始寻求防病和治病的方法。
“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荼而解之”是这一事实的记载。 茶的作用从充饥发展到药用。 • 东汉华佗《食经》中:“苦茶久食,益意思”记录了茶的医学价值
• 食用:茶菜,茶叶当菜吃,少则不下3000年以上的历史。据《晏子
蔎(shè) ,四曰茗,五曰荈(chuǎn)。
神农氏
• 20世纪80年代中期证据论证是中国六大理由:
① 中国新南部山茶科植物最多,是山茶属植物的分布中心(
世界山茶科植物有23属,380余种,中国15属,260余种,多分布在
西南地区。)
① 中国西南野生茶树最多(据不完全统计,全国有10个省区近200处
乃至数十尺;其巴山峡州,有两人合抱者,伐而掇之”
云南《大理府志》:“点苍山……树之大者高一丈”。
《广西通志》:“白毛茶,……树之大者高二丈,小者 七、八尺。嫩叶如银针,老叶尖长”。
野生的大茶树
① 西双版纳野生古茶树王勐海县巴达大黑山原始森林.(1962 年发现) 巴达大茶树。当时被誉为世界茶树之王。2012年 自然死亡(1700岁)
• 茶的发现者传说 • 中国论:神农 医药农业的发明者 • 印度论:达摩面壁
• “茶之为饮,发乎神农”;“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荼
而解”——唐代.陆羽《茶经》。 • 达摩面壁沉思九年, 偶睡,醒而怒极, 割脸掷于地,脸生
根成茶树,其中热水浸泡,可饮,且消睡 • 陆羽在《茶经》中记载:其名,一曰茶,二曰槚(jiǎ),三曰
——《茶经·六之饮》
三、茶作为饮品发展的三个阶段
唐煎 宋点 明泡
唐煎茶法
隋唐时期, 泡(淹)茶法 新起,煎茶法 一出现便受到 了文人雅士士 大夫们的喜爱, 中唐以后,煎 茶法成熟并盛 行
•唐朝皮日休在《茶中杂咏》序中说道:“自周以降及于 国朝茶事,竟陵子陆季疵言之详矣。然季疵以前称茗饮 者,必浑以烹之,与夫瀹蔬而啜者无异也
发现有野生大茶树.70%集中在云贵高原上。云南特大型连片类型之
多数量之大面积之广世界罕见。)
② 中国西南部种内变异最多(现在茶树类型最多,有灌木型、乔木
型、小乔木型,叶型大小全部都有)
③ 记载茶文化最早
④ 茶树命名发音与那边相关
⑤ 茶叶生化成分特征提供的线索
中国西南野生茶树最多
古文献中有许多茶的记载。 唐.陆羽《茶经》:“茶者,南方之嘉木也。一尺、二尺
② 镇沅千家寨野生古茶树 。(2700岁)
③ 临沧茶王村茶王树3200-3500年
④ 1997年4月8日中国发行以茶为题材的4枚邮票,第一枚是云 南邦威大茶树,树龄超过1000年。是经人工栽培后经修建后 又放弃形成自然生长的大茶树,高11.8米
世界1700年野生古茶树王保护研讨会在勐海工业园区举行。
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闻于鲁周公,齐有晏婴,汉有杨雄、 司马相如,吴有韦曜,晋有刘琨、张载、远祖纳、谢安、左思之 徒,皆饮焉。滂时浸俗,盛于国朝,两都并荆俞间,以为比屋之 饮。
饮有粗茶、散茶、末茶、饼茶者。乃斫、乃熬、乃炀、乃舂, 贮于瓶缶之中,以汤沃焉,谓之痷(an)茶。或用葱、姜、枣、 桔皮、茱萸、薄荷之等,煮之百沸,或扬令滑,或煮去沫,斯沟 渠间弃水耳,而习俗不已。
•《广雅》云:”荆巴间采叶作饼,叶老者,饼成以米膏出 这。欲煮茗饮,先炙令赤色,捣末,置瓷器中,以汤浇 覆之,用葱、姜、桔子之,其饮醒酒,令人不眠.”
•饮有粗茶、散茶、末茶、饼茶、乃斫、乃熬、乃炀、乃 春、贮于瓶缶之中,以汤活焉,谓之阉茶
•僧皎然《对陆迅饮天目山茶因寄元居士晟》:“文火香偏 胜,寒泉味转嘉。投铛涌作沫,著碗聚生花”
镇沅千家寨野生Baidu Nhomakorabea茶树
新闻: 中国人工种植茶树的历史向前推进了至少3000年 余姚田螺山遗址茶树根遗存近日被认定为迄今为止我国 境内考古发现的最早的人工种植茶树遗存距今约6000年 1973在距今7000年历史的余姚河姆渡遗址中考古专家发 现一些堆积在村落房屋附近的叶片被认定为原始茶遗物。这 一认识当时震撼了考古界、茶学界、史学界 2004年在田螺山遗址(与河姆渡遗址很近)考古工作中, 房屋附近发现根块,并伴随一些碎陶片。经专家检测采用多 种技术手段、色谱检测(提取活体茶树、山茶、油茶树根) 以数据断定是茶树的遗存,碳14技术测定这批树根生长于距 今6000年左右。
其火用炭,次用劲薪。其炭经燔炙,为膻腻所及,及膏 木败器,不用之。古人有劳薪之味,信哉!
其水,用山水上,江水中,井水下。其山水,拣乳 泉石池漫流者上;其瀑涌湍濑勿食之,久食令人有颈疾。 又多别流于山谷者,澄浸不泄,自火天至霜郊(降)以 前,或潜龙蓄毒于其间。饮者可决之,以流其恶,使新 泉涓涓然,酌之。其江水取去人远者,井水取汲多者。
其沸如鱼目,微有声,为一沸。边缘如涌泉连珠,为 二沸。腾波鼓浪,为三沸。已上,水老,不可食也。
五之煮
凡炙茶,慎勿于风烬间炙。焰如钻,使炎凉不均,持以 逼火,屡其翻正,候炮出培[土娄]状虾蟆背,然后去火五寸。 卷而舒,则本其始又炙之。若火干者,以气熟止;日干者, 以柔止。
其始,若茶之至嫩者,蒸罢热捣,叶烂而芽笋存焉。假 以力者,持千钧杵亦不之烂。如漆科珠,壮士接之,不能 驻其指。及就则似无穰骨也。炙之,则其节若倪倪如婴儿 之臂耳。既而承热用纸囊贮之,精华之气无所散越。候寒 末之。
• 饮用
翼而飞,毛而走,呿(qu)而言,此三者俱生于天地间,饮啄 以活,饮之时义远矣哉!至若救渴,饮之以浆;蠲(juan)忧忿, 饮之以酒;荡昏寐,饮之以茶。
中 国 茶 文 化
一、茶树的原产地及故乡
• 茶叶原产于中国,西南云 贵高原地区(云贵川)是茶树 的起源中心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发现、 利用、人工栽培茶树,最早 加工茶叶,茶类最为丰富。 • 中国被誉为茶的祖国和茶 文化的发源地
• 起源地学说论:
• 一说:云贵高原起源中 心论
• 二说:印度学说阿萨姆 起源中心论
二、人类利用茶的三个阶段 食用——药用——饮用
• 药用:在人类进入农耕生产之后,便开始寻求防病和治病的方法。
“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荼而解之”是这一事实的记载。 茶的作用从充饥发展到药用。 • 东汉华佗《食经》中:“苦茶久食,益意思”记录了茶的医学价值
• 食用:茶菜,茶叶当菜吃,少则不下3000年以上的历史。据《晏子
蔎(shè) ,四曰茗,五曰荈(chuǎn)。
神农氏
• 20世纪80年代中期证据论证是中国六大理由:
① 中国新南部山茶科植物最多,是山茶属植物的分布中心(
世界山茶科植物有23属,380余种,中国15属,260余种,多分布在
西南地区。)
① 中国西南野生茶树最多(据不完全统计,全国有10个省区近200处
乃至数十尺;其巴山峡州,有两人合抱者,伐而掇之”
云南《大理府志》:“点苍山……树之大者高一丈”。
《广西通志》:“白毛茶,……树之大者高二丈,小者 七、八尺。嫩叶如银针,老叶尖长”。
野生的大茶树
① 西双版纳野生古茶树王勐海县巴达大黑山原始森林.(1962 年发现) 巴达大茶树。当时被誉为世界茶树之王。2012年 自然死亡(1700岁)
• 茶的发现者传说 • 中国论:神农 医药农业的发明者 • 印度论:达摩面壁
• “茶之为饮,发乎神农”;“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荼
而解”——唐代.陆羽《茶经》。 • 达摩面壁沉思九年, 偶睡,醒而怒极, 割脸掷于地,脸生
根成茶树,其中热水浸泡,可饮,且消睡 • 陆羽在《茶经》中记载:其名,一曰茶,二曰槚(jiǎ),三曰
——《茶经·六之饮》
三、茶作为饮品发展的三个阶段
唐煎 宋点 明泡
唐煎茶法
隋唐时期, 泡(淹)茶法 新起,煎茶法 一出现便受到 了文人雅士士 大夫们的喜爱, 中唐以后,煎 茶法成熟并盛 行
•唐朝皮日休在《茶中杂咏》序中说道:“自周以降及于 国朝茶事,竟陵子陆季疵言之详矣。然季疵以前称茗饮 者,必浑以烹之,与夫瀹蔬而啜者无异也
发现有野生大茶树.70%集中在云贵高原上。云南特大型连片类型之
多数量之大面积之广世界罕见。)
② 中国西南部种内变异最多(现在茶树类型最多,有灌木型、乔木
型、小乔木型,叶型大小全部都有)
③ 记载茶文化最早
④ 茶树命名发音与那边相关
⑤ 茶叶生化成分特征提供的线索
中国西南野生茶树最多
古文献中有许多茶的记载。 唐.陆羽《茶经》:“茶者,南方之嘉木也。一尺、二尺
② 镇沅千家寨野生古茶树 。(2700岁)
③ 临沧茶王村茶王树3200-3500年
④ 1997年4月8日中国发行以茶为题材的4枚邮票,第一枚是云 南邦威大茶树,树龄超过1000年。是经人工栽培后经修建后 又放弃形成自然生长的大茶树,高11.8米
世界1700年野生古茶树王保护研讨会在勐海工业园区举行。
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闻于鲁周公,齐有晏婴,汉有杨雄、 司马相如,吴有韦曜,晋有刘琨、张载、远祖纳、谢安、左思之 徒,皆饮焉。滂时浸俗,盛于国朝,两都并荆俞间,以为比屋之 饮。
饮有粗茶、散茶、末茶、饼茶者。乃斫、乃熬、乃炀、乃舂, 贮于瓶缶之中,以汤沃焉,谓之痷(an)茶。或用葱、姜、枣、 桔皮、茱萸、薄荷之等,煮之百沸,或扬令滑,或煮去沫,斯沟 渠间弃水耳,而习俗不已。
•《广雅》云:”荆巴间采叶作饼,叶老者,饼成以米膏出 这。欲煮茗饮,先炙令赤色,捣末,置瓷器中,以汤浇 覆之,用葱、姜、桔子之,其饮醒酒,令人不眠.”
•饮有粗茶、散茶、末茶、饼茶、乃斫、乃熬、乃炀、乃 春、贮于瓶缶之中,以汤活焉,谓之阉茶
•僧皎然《对陆迅饮天目山茶因寄元居士晟》:“文火香偏 胜,寒泉味转嘉。投铛涌作沫,著碗聚生花”
镇沅千家寨野生Baidu Nhomakorabea茶树
新闻: 中国人工种植茶树的历史向前推进了至少3000年 余姚田螺山遗址茶树根遗存近日被认定为迄今为止我国 境内考古发现的最早的人工种植茶树遗存距今约6000年 1973在距今7000年历史的余姚河姆渡遗址中考古专家发 现一些堆积在村落房屋附近的叶片被认定为原始茶遗物。这 一认识当时震撼了考古界、茶学界、史学界 2004年在田螺山遗址(与河姆渡遗址很近)考古工作中, 房屋附近发现根块,并伴随一些碎陶片。经专家检测采用多 种技术手段、色谱检测(提取活体茶树、山茶、油茶树根) 以数据断定是茶树的遗存,碳14技术测定这批树根生长于距 今6000年左右。
其火用炭,次用劲薪。其炭经燔炙,为膻腻所及,及膏 木败器,不用之。古人有劳薪之味,信哉!
其水,用山水上,江水中,井水下。其山水,拣乳 泉石池漫流者上;其瀑涌湍濑勿食之,久食令人有颈疾。 又多别流于山谷者,澄浸不泄,自火天至霜郊(降)以 前,或潜龙蓄毒于其间。饮者可决之,以流其恶,使新 泉涓涓然,酌之。其江水取去人远者,井水取汲多者。
其沸如鱼目,微有声,为一沸。边缘如涌泉连珠,为 二沸。腾波鼓浪,为三沸。已上,水老,不可食也。
五之煮
凡炙茶,慎勿于风烬间炙。焰如钻,使炎凉不均,持以 逼火,屡其翻正,候炮出培[土娄]状虾蟆背,然后去火五寸。 卷而舒,则本其始又炙之。若火干者,以气熟止;日干者, 以柔止。
其始,若茶之至嫩者,蒸罢热捣,叶烂而芽笋存焉。假 以力者,持千钧杵亦不之烂。如漆科珠,壮士接之,不能 驻其指。及就则似无穰骨也。炙之,则其节若倪倪如婴儿 之臂耳。既而承热用纸囊贮之,精华之气无所散越。候寒 末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