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者的主体性
译者的主体性
例:俗话说得好:“杀人不过头点地。”
1.杀个人不过是头在地上碰一下,死没什么大不了,告诫对方不 要怕死 2.既然杀人不过是头碰碰地,对方已经磕头赔罪,又何苦苦苦相 逼,不如原谅对方 Remember the proverb “A murderer can only lose his head·” (Yang ) You know what the proverb says :“He who checks a moments' rage shall calm and carefree end his days” (Hawkes ) 杨采用了与原文相似的词语进行意译,而霍克斯则选择了与汉语 谚语意思完全不一样的英语谚语。
• 傅雷(1908.4.7—1966.9.3),翻译家,文 艺评论家。在翻译巴尔扎克作品方面的卓 越贡献。 • 《傅雷家书》摘编了(1954~1966)傅雷 及其夫人写给儿子傅聪、傅敏的家信186封。 它是傅雷思想的折光,甚至可以说是傅雷 毕生最重要的著作,因为《傅雷家书》是 给他与儿子之间的书信,体现了作为父亲 的他对儿子苦心孤诣 。
5.3.3 翻译主体性理论的定位及其应用误区 • 译者“仆人说” 是对翻译“应然” 的理论探索,属规定性的翻译伦理研究。 • 翻译主体性研究 “实然”的描写性研 究,大多属翻译文化研究。
• 翻译“改写”理论 • 是翻译主体性研究的一个重要理论流派, 由勒菲弗尔创立,他认为,“翻译无疑是 对原文本的改写。所有的改写,无论其意 图是什么,都反映一定的意识形态和诗 学。……改写就是操纵,为权利服务。”
如何达到视界的融合?
• 就翻译而言,视界的融合在某种意义上是 为了保证作者的意图,文本的意义能在目 的语中得到再生,获得目的语读者的共鸣, 这就要求我们处理好客观与主观的东西。
译者主体性在翻译实践中的体现
译者主体性在翻译实践中的体现摘要译者主体性客观存在并在翻译实践中得以彰显。
译者主体性贯穿翻译过程中的各环节:选择翻译文本,理解源语文本,并且用目的语来传达原文本的神韵。
同时,本文也从译者的译入语文化意识和读者意识、译作与原作的关系方面,分析了译者主体性的表现。
随着翻译研究的深入,译者主体性也应得到充分的关注。
关键词译者主体性翻译过程文化意识读者意识1.译者主体性研究现状及特征传统翻译理论认为,译者必须“隐身”于翻译作品当中,翻译中任何带有译者个人色彩的痕迹都是不可接受的。
事实上,译者是翻译过程中一个重要的因素,其主体性在翻译过程中显露无疑。
随着20世纪八十年代以来翻译研究的“文化转向”,译者的主体地位日渐提升,译者作为翻译的中心和主体,就是架起源语言文化和译语语言文化的桥梁,从此译者和作者是平等的创作者。
译者的主体性就是译者在翻译中所表现出的一种主观能动性。
译者首先是原作的忠实的、最积极、最主动、最富有创造意识和钻研精神的读者。
作为读者和阐释者,译者的翻译策略、人生经验、专业修养和个人审美观念等对译作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可见,译者的翻译无疑会或多或少偏离原著,打上自己时代、历史、民族乃至译者个人风格的烙印。
我国著名翻译家傅雷先生曾说过,“一切伟大的艺术家,必然兼有独特的个性和人间性”。
(傅雷,2009:191)这里的“个性”即主体性。
他在翻译实践中强调注重译者的主体意识,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随着翻译研究的深入,译者主体性也得到了充分的关注。
译者主体性的彰显为同一文本有多种译本作出了合理的解释并提供了科学的理论依据。
2.译者主体性在翻译实践中的彰显下面从翻译的过程、译者的文化意识和读者意识,译作与原作的关系三方面具体探讨译者主体性的表现。
2.1 译者主体性在翻译过程中的体现。
译者主体性的发挥决定了译本的质量。
译者主体性贯穿翻译过程中的以下环节:原文选择,原文理解和译文表达。
在翻译过程中,译者首先要选择原作。
浅析文学作品中译者的主体性
浅析文学作品中译者的主体性译者是整个翻译过程中最为活跃的因素,作为文学翻译的主体,译者主体性的发挥越来越显现出来,尤其是近些年来,一些经典作品经常复译。
冯唐翻译的《飞鸟集》备受争议,再次将译者的主体性推向了风口浪尖。
本文以美国著名作家海明威的代表作《老人与海》的张爱玲及余光中的两个不同译本为切入口,论述译者在从事文学作品翻译时的主体性,进而得出结论:在翻译文学作品时,译者主体性的发挥并不是肆意的,无节制的,译者主体性的发挥要受到原文文本及原作风格的制约,不能天马行空,肆意妄为。
凸显译者主体性的前提是吃透原作的风格,对源语文本特色进行准确把握,进而结合自身的优势,在译文中努力再现原作风格,不能一味地突出译者的主体性,枉顾原作作者真实的表达意图。
标签:译者的主体性;对比研究;老人与海自古以来,文学就是人类灿烂文明的集中体现,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独特的文化滋养着文学作品的创作,使世界文学百花齐放,异彩纷呈。
随着世界各国间交流的日益频繁与深入,文学成为了联系世界各国人民的重要纽带,搭建起了促进各民族友好交往的桥梁。
人们对异国文学作品兴趣日渐浓厚,需求日益旺盛,文学翻译逐渐走向繁荣。
面对两种语言的极大差异和两种文化的强烈撞击,文学翻译的难度大大增加。
译者是整个翻译过程中最为活跃的因素,作为文学翻译的主体,译者主体性的发挥越来越显现出来,尤其是近些年来,一些经典作品经常复译。
冯唐翻译的《飞鸟集》备受争议,再次将译者的主体性推向了风口浪尖。
人们开始质疑,随着时代的发展,译者所处的文化氛围不断演变,译者是否应该轻视原作作者的创作初衷,忽略原作的风格,更多地加入自己的主观思想,从而使自己的译本看似“别具一格”、“独具匠心”?答案不言而喻。
翻译一部文学作品,能否忠实而传神地再现原文所创造的艺术形象和作家的艺术特色,是判别与评价译作成功与否的重要因素。
一、对译者主体性的认知众所周知,译者是翻译实践的主体,但他不是孤立的、抽象的主体,他永远处于与原作者、原作、译文读者,甚至包括译文、译文环境等复杂互动关系之中。
译者主体性阐释学的阐释
译者主体性阐释学的阐释阐释学是哲学和文学研究中的一个重要领域,它探讨了理解和解释文本的过程。
在阐释学的框架下,译者主体性是一个备受的话题,因为它揭示了翻译过程中译者的能动性和创造性。
在阐释学的框架下,翻译过程不仅仅是语言的转换,而是理解和解释文本的过程。
译者在这个过程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阐释学认为,翻译是一种创造性的活动,译者的主体性在这个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那么,什么是译者主体性呢?简单来说,译者主体性是指译者在翻译过程中所表现出的主观性和创造性。
在翻译过程中,译者的文化背景、语言水平、审美观念、翻译目的等因素都会对翻译结果产生影响。
因此,同一个文本在不同的译者笔下可能会产生完全不同的译本。
阐释学认为,翻译不仅仅是语言的转换,更是一种理解和解释文本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译者的主体性得以体现。
译者需要根据自己的文化背景、语言水平、审美观念等因素来理解和解释原文的意义和意图。
然后,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发挥自己的创造性,尽可能地将原文的意义和意图传达给目标读者。
译者的主体性在文学翻译中表现得尤为突出。
文学作品是一种高度主观的艺术形式,它不仅包括了文字符号,还包括了作者的情感、思想、文化背景等因素。
译者在翻译文学作品时需要深入理解原作者的思想和情感,并在自己的理解和审美观念的基础上发挥创造性,尽可能地再现原著的艺术价值。
在阐释学的框架下,译者的主体性是一个备受的话题。
它揭示了翻译过程中译者的能动性和创造性,强调了译者在理解和解释文本过程中的重要地位。
本文将探讨译者的极限与底线,以及如何发挥译者的主体性,完成文章的翻译工作。
翻译作为文化交流的重要桥梁,译者的水平和态度直接影响了文化传播的效果。
为了更好地促进文化交流,译者需要正确认识自己的极限与底线,并在翻译过程中充分发挥主体性。
关于译者的极限与底线的探讨,前人已有许多成果。
有学者认为,译者的极限主要表现在语言、文化和能力三个方面。
语言是翻译的基础,对于母语非目标语言的译者来说,语言差异可能成为翻译的一大障碍。
从目的论角度浅谈外宣翻译中的译者主体性
从目的论角度浅谈外宣翻译中的译者主体性随着全球化的加速,外宣翻译作为中国企业和政府重要的国际传播方式之一,其翻译质量的高低对于中国的形象和国际声誉有着不可低估的影响。
如何提高外宣翻译的质量,更好地传递中国信息,成为当前外宣工作的重要课题。
而译者主体性则是提高外宣翻译质量的一个关键因素。
本文将从目的论角度浅谈外宣翻译中的译者主体性,阐述译者主体性的作用及其影响。
一、译者主体性的概念及作用译者主体性是指译者在翻译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个人风格、解释和判断能力。
它是译者在信息处理过程中产生的不同于原始信息的加工过程。
其作用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保持信息的原始性翻译从原始信息到目标信息的转化过程中,因为涉及到不同语言之间的转化,难免会出现一些信息姿态的转化。
而译者主体性的作用就在于尽可能保持原始信息的原汁原味,让目标文本更好地传达原始信息的意思和信息。
2.增强目标文本的可读性和可理解性目标读者在接受外宣信息时,除语言以外的文化背景和习惯有所不同,这就需要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增加其个人解释和习惯,使目标读者更容易理解和接受信息,从而取得更好的传播效果。
3.提高翻译质量译者主体性是译者在翻译过程中体现的个性和思考方式,也是综合语言运用技能和文化素养的表现。
只有译者主体性合理地融入到翻译过程中,才能达到更好的翻译效果和更高的翻译质量。
二、译者主体性的影响及管理译者主体性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经验和文化差异由于不同译者的背景和水平差异,其译文可能出现较大的差异。
部分译者在处理某些特定主题或语言难度较高的文本时,可能会谨慎处理,甚至偏离原文;而部分译者则可能从个人喜好、经验、以及语言风格上对译文进行加工。
2.对精度和风格的权衡在翻译过程中,译者常常会面临对精度和风格的权衡。
有些译者偏重于精度,而将原文的意思一一传递下来;而有些译者则可能会对原文进行诠释或缩减,从而达到美观的效果。
3.个人主张与任务需求的不一致性部分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容易受到个人主张的影响,将自己的逻辑思维、人生观或思考方式加入到译文当中,但这可能会与原始信息有所偏差。
浅析译者主体性在文学翻译中的应用
浅析译者主体性在文学翻译中的应用随着人们对文学翻译领域的不断研究,译者主体性的作用也越来越受到关注。
译者主体性是指译者在翻译过程中,针对译文所要表达的内容和目的,根据自己的经验和理解,主动选择适当的翻译方法和策略,对原文进行创造性的再创作。
本文将从译者主体性的概念、作用、方法以及应用四个方面进行深入浅析。
一、译者主体性的概念译者主体性是指译者在翻译过程中所表现出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换句话说,译者在进行文学翻译时,不仅仅是单纯地转换语言,而是通过自己对原著的理解和对目标语文化的了解,重新创造出一个符合翻译目的和读者需求的译文。
译者主体性彰显了翻译的艺术性和创造性,是译者与原著之间的一种互动。
在文学翻译中,译者主体性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首先,译者主体性有利于译者准确理解原著的内涵,把握其中的文化和语言细节,从而更好地进行翻译。
其次,译者主体性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弥补原著中的一些不足,使译文更符合读者的需求和文化背景。
最后,译者主体性也能为译文增添一些个性化的特色,使译文更加生动有趣,更好地传达原著中的情感和意义。
译者主体性的实现需要具备一定的方法和技巧。
首先,译者要注重理解原著的内涵和语言特点,进行深入的阅读和分析。
其次,译者要考虑目标语言的文化差异和读者的阅读习惯,灵活运用翻译技巧和策略。
最后,译者还需要发扬创造精神,积极尝试不同的翻译方案和表达方式,不断完善译文的质量。
译者主体性在文学翻译中的应用非常广泛。
在翻译文学作品时,译者需要根据自己的理解和经验,选择合适的翻译策略和方法,尽可能地保持原著的意译和美感。
例如,在翻译诗歌时,译者可以通过调整语言结构、押韵和节奏等方式,使译文更符合原诗的韵律和意味;在翻译小说时,译者可以注重人物形象的刻画和情节的表达,以便更好地传达原著的情感和主题。
综上所述,译者主体性是文学翻译中不可或缺的因素之一。
译者必须善于发挥自己的创造精神,灵活运用翻译技巧和策略,创造出一篇符合翻译目的和读者需求的译文。
第八章 译者的主体性
对译者主体性,很多学者都提出了 自己的定义。
许钧:狭义上的翻译主体是译者,而广义上 的翻译主体则包括译者、原文作者和译文读 者。 查明建:翻译主体包括译者、原文作者、译 文读者,译者是中心主体。 仲伟合:翻译主体性都等同于主观能动性。
译者传统身份的定位
“仆人” “媒婆” “画家” “翻译机器” “隐形人” “传声筒”
原著中信奉道教的人在霍克斯的笔下变成了信奉上帝的人,这似乎有点 滑稽,但仔细想想译者自身的文化背景以及他所面向的读者,这样译似乎更 加合理,更易让读者所认可,霍克斯在译《红楼梦》更强调的是它的趣味性, 与霍克斯不同的是,杨译的目的则重在宣传中国的传统文化,让以英语为母 语的读者对中国了解多一点,所以在翻译过程中尽量忠实于原作的形象,既 不夸张也不过分强调创造性。因此,译者翻译的文化目的的不同,他们所坚 持的翻译原则也就不同,呈现在读者面前的译品风格也就不同。了解到这一 点,我们对一个信奉“道教”的人突然变成一个信奉“上一个“听你那 兄弟鸟嘴,也不怕别人笑耻”有下面两种翻译:
1)You listened to what your brother had said, but you are not afraid of people laughing at us. (Jackson) 2)You just listen to your brother ’s dirty mouth, you don’t care that others may laugh. (Shapiro)
2) Even the cleverest housewife can’t make bread without flour.
这两种译文的不同之处就在于对“米”的不同理解, 其实也是不同的食文化所导致的结果。在我国南方是 以稻米为主食,因此翻译中自然而然地引用“rice”这 一词,而英美人的主食是“flour”,因此他们在他们 的概念中“米”即“flour”。
文学翻译中译者主体性的体现
文学翻译中译者主体性的体现摘要:自文化转向之后,译者作为翻译主体的文化地位得以确认。
文学翻译中译者的主体性是一种客观的存在,它贯穿着整个翻译过程,主要体现在译者对原文的充分理解、译者对相应翻译策略的选择和译者再现原文时发挥的创造性等方面。
关键词:文学翻译译者主体性;理解翻译策略创造性翻译是一个受多种因素影响的动态的、复杂的过程。
由于受到环境、文学作品、译者的个人因素、翻译目的、文化意识等方面的影响译者在翻译中有发挥主体性的自由。
在翻译过程中,译者是原文文本的读者,翻译策略的决策者也是目标语言的写,因此,译者将在翻译中不可避免地渗入主体性的西。
尤其是在文学翻译中,译者的主体性是不可避免甚至是不可或缺的。
一译者对原文的理解翻译的第一步就是对原文的理解,此时译者就是读者译者对原文不同的理解是翻译的开端。
在这种情况下,译者翻译的不是原文的意图而是译者所理解的原文的意图。
对原文理解的复杂性导致了译者不同的译文。
在我看来这并不是坏事,因为不同的读者会对原文有不同的解读,译者有权力在充分地考虑之后将他们自己的解读翻译出来。
翻译历史上很有趣的一个现象是通过译者自己解读的翻译往往是最成功的译作翻译理论家斯坦纳(G。
teiner)将阐释用于翻译研究,他提出了阐释学分析的四个翻译步骤信赖、侵入、吸收和补偿。
信赖就是译者相信原文有意义,而在理解和表达这种意义时,译者的主观因素不免侵入原文,侵入的目的便是吸收,但吸收过程中难免丧失译入语本色,因而补偿就很必要。
不难看出,斯坦纳的翻译步骤无一不强调译者的能动性。
首先通过审美选择翻译文本,然后表现出译者兼具读者和阐释者两种文学身份的主观能动性:作为读者,译者需要调动自己的审美、情感、想像等文学能力解读源语文本中的空白期待视野和解读方式的不同导致了阐释多元化的产生;作为阐释者,译者需要发挥文学鉴赏和文学批评的能力,发掘作品的思想内涵和美学意蕴,分析作品的文学价值和意义简而言之文学作品的内在特点和译者个人能力的差异使得译者对相同作品会有不同的理解显示了译者主体性留下的印迹。
谈译者主体性对译入语的影响
谈译者主体性对译入语的影响译者主体性在翻译过程中主要体现在译者对翻译策略的选择上。
译者主体性对译入语的文学体裁和语言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汉语的欧化现象就是译者主体性对译入语产生影响的一个实例。
标签:译者主体性译入语欧化一、译者主体性及其相关研究译者的主体性是指译者在受到边缘主体或外部环境及自身视域的影响制约下,为满足译入语文化需要在翻译活动中表现出的一种主观能动性,它具有自主性、能动性、目的性、创造性等特点,并从中体现出一种艺术人格自觉和文化、审美创造力[1]。
著名翻译理论家吉里·列维(Jeri Levy)在《翻译是个做决定的过程》一文中指出,翻译活动包括一系列的步骤,每个步骤都会涉及到一次选择,翻译的过程就是译者不断进行选择的过程。
法国的安托瓦钠·贝尔曼(Antoine Berman)在《翻译批评论:约翰·唐》一书中指出译论批评必须以译者为主体和基本出发点,并提出了“走向译者”的口号。
女权主义译论则重视译者的存在,强调译者对原文的占有和摆布的主导地位。
操纵学派则认为文学翻译实际上是译者做出抉择和摆布文本的过程。
目的论认为翻译是一种行为,同其他行为一样都有一定的目的[1]。
国内许多学者也对译者的主体性展开了广泛研究:许钧提出,“当我们定义翻译主体性的时候,我们显然要考虑到作者、读者的主体作用,但居于中心地位的,则是译者这个主体”[2]。
袁莉认为“译者是这个阐释循环的中心,也是唯一的主体要素”[3]。
查明建、田雨认为译者是翻译的主体,也是民族文化建构的重要参与者[4]。
屠国元、朱献珑在“译者主体性:阐释学的阐释”,提出在文学翻译过程中,作为第一读者的译者不可避免地对原作产生误读[1];孙艺风[5]分析了翻译规范与译者主体意识之间的关系,认为译者的主体意识体现在两个不同的方面:(一)面对语言文化的差异性,需要调动必要的手段进行变通,使译文顺利地进入到译入语系统,达到交际的目的。
译者主体性的重要性及其在基础翻译课堂教学中的构建
译者主体性的重要性及其在基础翻译课堂教学中的构建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引言一、译者主体性的重要性译者主体性是指翻译过程中翻译者个体的主观能动性和主观选择性。
在翻译中,无论是意译还是直译,都会受到译者主体性的影响。
译者主体性包括译者的语言能力、文化背景、认知习惯、情感态度等多个方面。
正是这些主体性的因素共同影响和塑造了翻译过程和结果。
译者的语言能力对翻译质量有着重要的影响。
一个翻译者只有对源语言和目标语言都有深刻的理解和掌握,才能够做到准确、自然地传达信息。
在实际的翻译活动中,翻译者经常会面临着语言的文化差异和歧义,这时就需要凭借自己的语言能力和语感来进行抉择和调整。
翻译者的文化背景也是决定翻译成败的重要因素。
不同的文化背景会导致对同一概念或事物的认知和理解产生差异,这就需要翻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充分考虑并准确传达源语言的文化内涵。
只有了解源语言所处的文化环境,翻译者才能够更好地选择合适的词语和表达方式。
翻译者还需要根据个人的认知习惯和情感态度来进行翻译。
当面对一些抽象或者模糊的表达时,翻译者往往需要凭借自己的理解和情感来进行理解和译文。
这就需要翻译者具备较强的主观选择能力和判断能力。
译者主体性是决定翻译成果的重要因素,没有一个合格的译者主体性,翻译就无法精准地传达信息,甚至可能产生误导和偏差。
二、译者主体性在基础翻译课堂教学中的构建在基础翻译课堂教学中,如何构建和培养学生的译者主体性至关重要。
学生需要在课堂中就翻译的主体性进行认识和培养,从而在日后的实践中能够运用自己的主体性进行翻译。
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加强对源语言和目标语言的语言学习和积累。
只有学生在语言能力上有所提升,才能够在翻译过程中更加灵活运用语言知识和技巧。
通过大量的语言实践和训练,学生可以逐渐形成自己的语感和语言表达习惯。
教师还需要借助于多媒体和跨文化交流的案例,帮助学生建立对不同文化和背景的认知。
通过了解他者的文化和传统,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源语言表达的文化内涵,并在翻译中有针对性地选择合适的译文。
翻译概论 第八章 译者的主体性
《红楼梦》不同英译本对“世人都晓神仙好”这句话的翻译: All men long to be immortal. (杨宪益译) Men all know that salvation should be won. (David Hawks译) 杨宪益把“神仙”译成“immortal”,显然受道教“长生不老”的 文化概念影响。而Hawks将之以为“salvation”,与深植于其思想中 的基督教文化有着直接的关系。
第八章 译者的主体性
第一节 译者主体性的内涵 第二节 译者主体性的彰显 第三节 影响译者主体性发挥 的制约因素
第一节 译者主体性的内涵
译者主体性的定义:所谓主体性,是指主体的 本质特性,这种本质特性在主体的对象性活动 中表现出来。具体地说,主体性是主体在对象 性活动中本质力量的外化,能动地改造客体、 影响客体、控制客体、使客体为主体服务的特 性。
原著中信奉道教的人在霍克斯的笔下变成了信奉上帝的人,这似乎有点 滑稽,但仔细想想译者自身的文化背景以及他所面向的读者,这样译似乎更 加合理,更易让读者所认可,霍克斯在译《红楼梦》更强调的是它的趣味性, 与霍克斯不同的是,杨译的目的则重在宣传中国的传统文化,让以英语为母 语的读者对中国了解多一点,所以在翻译过程中尽量忠实于原作的形象,既 不夸张也不过分强调创造性。因此,译者翻译的文化目的的不同,他们所坚 持的翻译原则也就不同,呈现在读者面前的译品风格也就不同。了解到这一 点,我们对一个信奉“道教”的人突然变成一个信奉“上帝”的人就不会感 到奇怪了。
这两种翻译都译出了原文的意思,但第二种翻译更 好、更贴切,因为这是建立在一种对中国文化透彻了 解基础上的翻译,将“鸟嘴”译成“dirty mouth”, 如实地再现了中国的俗文化,从侧面进一步认识潘金 莲其人的修养如何。
浅析译者主体性在文学翻译中的应用
浅析译者主体性在文学翻译中的应用从古至今,文学翻译一直扮演着文化交流和文学传播的重要角色。
在翻译的过程中,译者的主体性对结果产生着重要影响,而译者主体性在文学翻译中的应用也成为了研究的焦点之一。
本文将从译者主体性的概念、在文学翻译中的应用以及对翻译品质的影响等方面进行浅析。
一、译者主体性的概念译者主体性是指译者在翻译过程中所表现出的主观意识和主观能动性。
在翻译的过程中,译者通过对原文的理解、分析和再创作,将原文重新呈现出来。
在这个过程中,译者的主体性会对翻译结果产生重要影响。
译者主体性主要包括译者的文化背景、语言能力、认识水平、审美情趣等因素,这些因素会在翻译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影响到翻译的准确性、流畅性和传达效果。
在文学翻译中,译者主体性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文学作品的翻译不仅要传达作品的语言信息,还要传达作品所蕴含的思想、情感和文化内涵。
在这个过程中,译者的主体性会直接影响到翻译的效果和品质。
在文学翻译中,译者的文化背景对翻译起着重要作用。
不同的文化背景会对文学作品的理解产生影响,因此在翻译过程中,译者需要充分考虑作品所处的文化环境,将原著中所反映的文化内涵在译文中得以体现,使译文更具有可读性和可接受性。
在文学翻译中,译者的语言能力直接影响到翻译的质量。
译者需要具有优秀的语言能力,准确理解原文的语言信息,并且能够巧妙地运用译文语言,使译文通顺流畅、表达得当,符合目标读者的语言习惯和审美情趣。
在文学翻译中,译者的审美情趣也会直接影响到翻译的效果。
译者需要通过对作品的理解和把握,用自己独特的审美情趣去再创作译文,使译文既能忠实地传达原著的风格和韵味,又能迎合目标读者的审美需求。
三、译者主体性对翻译品质的影响译者主体性对翻译品质的影响主要体现在翻译的准确性、流畅性和情感传达等方面。
在翻译的准确性方面,译者的主体性直接影响到翻译的准确性。
译者需要准确把握原文的语言信息和含义,理解原文所表达的意思,并能够准确地再现在译文中。
浅析译者主体性在文学翻译中的应用
浅析译者主体性在文学翻译中的应用1. 引言1.1 译者主体性的概念译者主体性是指译者在翻译过程中所展现出来的个人主观意识和独特风格。
译者主体性并非完全客观客观客观客观客观客观客观客观客观客观客观客观客观客观客观客观客观客观客观客观客观客观客观客观。
译者主体性在翻译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它不仅体现了译者的个人才华和文化素养,更为译文增添了独特的魅力和品味。
通过译者主体性的运用,译文能够更好地传达原文的意境和情感,让读者更加贴近原著的精神内涵。
译者主体性的发挥需要译者具备丰富的文学修养和专业知识,同时也需要译者对原文有深刻的理解和把握。
译者主体性的确立是翻译过程中的一种创造性活动,是译者与原著之间的一次精神碰撞和融合。
在文学翻译中,译者主体性更显得尤为重要,因为文学作品具有独特的风格和情感表达,需要译者有才华和感悟力来恰如其分地传译。
译者主体性在文学翻译中的应用成为了提高译文质量和传播原著精神的关键因素之一。
1.2 翻译中的重要性翻译中的重要性在文学翻译领域中是至关重要的。
译者通过对原文的理解和再创作,将不同语言和文化之间的沟通桥梁。
翻译不仅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原著作品,还能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和理解。
翻译的重要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翻译帮助文化的传播和交流。
通过翻译,读者能够接触到来自世界各地的文学作品,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思想和情感。
翻译作为文化的传播工具,承载着跨越语言和文化障碍的使命。
翻译促进了文学作品的传承和发展。
许多经典文学作品因为被翻译成多种语言而得以广泛传播,留存至今。
翻译是文学作品跨越时空的桥梁,使得不同时代的读者能够共享这些优秀作品。
翻译也对文学创作产生着积极的影响。
通过翻译作品,译者可以借鉴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文学风格和表达技巧,拓宽自己的创作思路,促进文学创新。
翻译在文学领域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它既是文学作品与读者之间的桥梁,也是文学创作的灵感源泉。
译者在进行文学翻译时需对自己的主体性有清醒的认识,秉持专业精神和责任感,为原作品和读者之间搭起一座稳固的桥梁。
译者主体性
译者主体性译者主体性是指译者在翻译过程中的个人风格和特点。
每个译者都有自己的独特视角和表达方式,因此在翻译同一段文字时,不同译者可能会有不同的译文呈现。
译者主体性可以通过选择合适的词语、翻译句式和表达方式来展现。
在翻译过程中,译者需要根据原文的语境和目标语言的文化背景,灵活地运用自己的翻译技巧和判断力。
译者应具备丰富的背景知识,对原文所涉及的领域有一定的了解,以便准确地传达作者的意图。
同时,译者还需要有较强的语言驾驭能力,能够准确理解原文中的词汇、句法和语法结构,并将其转化为目标语言的恰当表达方式。
译者主体性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译者的翻译功底和个人风格。
不同的译者可能会偏好不同的表达方式,或者在翻译时会注入自己的思考和理解,因此每个译者的译文都可能略有不同。
然而,译者主体性并不意味着译者可以随意加入个人观点或对原文进行改编。
准确地传达原文的意义和风格是译者的首要任务,译者主体性应确保在传达原意的基础上进行,并尽量避免过度干涉原文的语义和风格。
作为一名译者,在展现自己的主体性的同时,还应注意保持译文的专业性和客观性。
译文应符合目标语言的文化和习惯,以便读者能够准确地理解原文的含义。
在翻译过程中,译者可以运用各种翻译技巧,如意译、词组转换、换句话、比喻等,来准确地传达原文的信息和情感。
同时,译者还应注意语言的简洁性和流畅性,使译文更易于阅读和理解。
总之,译者主体性是翻译过程中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
每个译者都应该在符合原文意图的基础上,保持自己的独特风格,以提供高质量的译文。
译者主体性的展现需要译者具备专业知识和语言驾驭能力,并注重译文的客观性和准确性。
译者应努力提升自己的翻译水平,为读者呈现更优秀的译作。
综上所述,译者主体性是翻译过程中一个重要的方面,它反映了译者的个人风格和翻译能力。
译者应根据原文的语境和目标语言的文化背景恰当运用自己的翻译技巧和判断力,以准确地传达作者的意图。
然而,译者主体性的展现应保持在传达原意的基础上,并注意语言的简洁性和流畅性。
译者主体性的发挥与制约
译者主体性的发挥与制约
译者在翻译过程中既能够发挥自己的主体性,也会受到一些制约因素的影响。
译者的主体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语言选择:译者在面对待翻译的原文时,会根据自己对目标语言的理解和掌握,选择最合适的译文。
不同译者在同一段原文的翻译上可能会有不同的选择,这取决于他们对语义、语气和目标受众的理解。
2. 文化转换:翻译涉及到不同文化和社会背景之间的转换。
译者需要理解原文中的文化内涵,并将其转换为目标语言的对应文化内涵,以便读者能够更好地理解。
3. 语体与风格:不同的作者和文本有着不同的语体和风格。
译者需要通过选择合适的词汇和语法结构,以及运用恰当的翻译技巧,来保持文本的风格和语气。
1. 原文的准确性和完整性:译者需要尽可能准确地理解原文,并在翻译中保持其准确性和完整性。
译者不能随意对原文进行删减或添加,以免偏离原文的意义。
2. 目标受众的需求:译者需要根据目标受众的需求,选择合适的翻译策略和风格。
有时候,译者可能需要放弃一些词句或文化内涵,以使译文更易于理解和接受。
3. 翻译任务的要求:有些翻译任务可能有特定的要求,例如法律文件或科技文章的翻译需要遵循特定的规范和术语。
在这种情况下,译者的主体性可能被限制在一定的范围内。
译者在翻译过程中既能够发挥自己的主体性,又会受到一些制约因素的影响。
他们需要在保持准确性和完整性的前提下,根据目标受众的需求和翻译任务的要求,灵活应用翻译技巧,以获得最佳的译文。
译者主体性的发挥与制约
译者主体性的发挥与制约译者的主体性是指译者在翻译过程中主观的思考、判断和选择所表现出来的个人特点。
每个译者都有自己的翻译风格、偏好和观点,因此在翻译同一段文字时,不同译者可能会有不同的译文。
译者的主体性在翻译中发挥的作用有两个方面。
译者的主体性可以帮助译者理解源语言文本,并根据自己的理解和判断来进行翻译。
译者可能会根据自己对源语言文本的理解和语言习惯,选择合适的词语和句子结构来表达出相同的意思,从而使译文更加符合目标语言的习惯和习惯。
译者的主体性还可以体现在译文中。
译者可以根据自己的风格和审美观点,在翻译过程中自由发挥,用相应的词汇和句子结构来达到更好的翻译效果。
这就是为什么同一段文字可以有不同的译文的原因之一。
译者的主体性也会受到一定的制约因素。
译者必须遵循一定的翻译原则和规则。
无论译者的主观意愿如何,他们必须尊重原文的意思和风格,尽量保持译文的准确性和一致性。
译者不能随意改变原文的内容和结构,否则可能会导致译文失真或不通顺。
译者还受到目标语言的限制。
不同的语言有不同的句法结构、词汇和习惯用法,译者必须根据目标语言的特点来选择合适的表达方式。
在翻译中,译者必须充分了解目标语言的特点,并结合源语言的意思和语言风格,用最恰当的方式来翻译。
译者的主体性还受到时间和文化背景的制约。
译者必须考虑到翻译的实际需求和读者的理解能力,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翻译任务。
译者还必须考虑到不同文化背景之间的差异,避免翻译出现文化冲突或误解。
译者的主体性在翻译中既可以发挥创造力和个人特色,又受到翻译原则、目标语言特点和文化背景的制约。
译者必须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同时要尊重原文的意思和风格,以及目标语言的特点和要求,力求达到最佳的翻译效果。
译者主体性的重要性及其在基础翻译课堂教学中的构建
译者主体性的重要性及其在基础翻译课堂教学中的构建译者的主体性是指译者在进行翻译活动时所持有的主观态度、价值观和思维方式等个体特征。
这些个体特征会对翻译的结果产生影响,并且是翻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译者的主体性是一种个体差异,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方式去理解和表达。
译者主体性的重要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译者主体性是翻译过程中思维和判断的先决条件。
翻译是一种高度复杂的语言活动,需要译者根据文本的语言和文化背景进行理解和转化。
译者的主体性会影响他们对原文的理解和选择,从而对翻译结果产生重要影响。
译者主体性体现了翻译的创造性和灵活性。
翻译是一种创造性的活动,译者需要在原文的基础上进行转化和再创作,使得翻译文本与目标读者的语言和文化背景更加契合。
译者的主体性可以帮助他们在翻译过程中发现并运用新的翻译策略和方法,以提高翻译质量。
译者主体性反映了翻译过程中的个体参与和主权意识。
每个译者都有自己独特的经验和知识,这些经验和知识会影响他们对原文的理解和翻译策略的选择。
译者主体性的存在使得翻译不再是一种机械的转换过程,而是一种个体参与和主动创造的活动。
为了培养和构建学习者在基础翻译课堂中的主体性,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教学:教师应该为学习者提供多样化的素材和案例,引导他们积极参与翻译实践。
通过让学习者面对不同领域和类型的文本,让他们在实际的翻译中感受到自己的主体性和创造性。
教师可以通过启发式教学的方式引导学习者自主思考和解决问题。
翻译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学习者充分运用自己的知识和经验进行分析和判断。
教师可以引导学习者在翻译实践中思考翻译问题的多样性和可能性,培养他们的主体性和创造性。
教师还可以组织学习者进行翻译实践和交流,鼓励他们在课堂中分享自己的翻译经验和观点。
通过与他人的交流和讨论,学习者可以借鉴他人的经验和观点,从而拓宽自己的思路和方法,提高自己的翻译水平。
教师还可以通过反思和评估的方式帮助学习者认识到自己的主体性和翻译质量。
翻译概论-译者的主体性
在翻译过程中译者作为翻译的主体,他所承载 的具体翻译行为就是即将作品从源语转换为目 标语的活动。我们较笼统地把翻译过程分为理 解阶段、表达阶段和校对阶段。在这三个阶段 中译者的主体性功能得到淋漓尽致的发挥。 译者一方面扮演读者的身份,在阅读理解原著 文本时对原著进行分解、填充和具体化;另一 方面译者又扮演创造者的身份,并考虑译文读 者的接受视野和程度,最终在新的文化环境里 赋予了文本新的形式。使之与译文读者进行文 化交流,在另一个文化氛围里延续了原作的生 命。
译者主体性及其翻译策略
不管采用何种翻译策略, 译者都积极地参与到了翻译的过程中, 译者 的角色都得到了彰显, 都是其发挥主观能动性的结果。我们就从主 客观两个方面讨论影响译者主体性发挥的因素。 一 主观因素 1 翻译目的 由于翻译目的不同, 译者在选择翻译策略时会有所不同。中国古典 名著 《红楼梦》两个比较有代表性的英译本分别是杨宪益夫妇合 译的 A Dream of Red Mansions和戴维 霍克斯 (David Hawkes)译的 The Story of the Stone。前者是以向外国读者介绍中国古典文化为 目的。因此, 在翻译过程中译者尽量采用以源语文化为归宿的异化 翻译策略。而英国学者 Hawkes的文本 ( 1973)因为他们的主要目的 是为了取悦本国读者, 提高他们的阅读兴趣, 降低阅读难度, 所以, 采 用了以本国文化为归宿的归化翻译方法。
4、能动地表达 常常可以看到这样的现象: 同一原作的几个译 本, 在很多地方基本意思相同的情况下,表达却 各具特色。这就是译者有没有发挥在表达方面 的主体性, 以及多大程度上发挥了主体性的问 题。
译者主体性的其他表现方式
译者的主体性, 首先体现在接受原著过程中, 同时也体现在审美再创作过程中。上文已提 到翻译过程中的译者主体性, 下面再从其他 三个方面探讨译者主体性的表现方式和特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3.傅雷:两国文字词类、句法构造、文法与习惯、
修辞格律、俗语、感觉深浅、观点角度、风俗传 统信仰、社会背景、表现方式都有所不同。
• 语言和文化上的差距、不同或差异,客观上导致 了翻译的“不忠实”的现实,进一步可以推论出 译者的主体性是翻译中不可避免的一个因素。
那疯跛道人听了,拍掌笑道:“解得切,解得切!” 士隐便笑一声“走罢!”将道人肩上褡裢抢过来背 着,竟不回家,同了疯道人飘飘而去。 He transferred the sack from the taoist’s shoulder to his own,……(Yang 17) But Shi-yin merely snatched the satchel that hung from the other’s shoulder and slung it from own,……(Hawkes 65) 像中国古代物品“褡裢”,在中国现代文化中也 已消失。杨译为sack,使其通俗化;“褡裢”在英美 文化中不存在, Hawkes便将其译为“小背 包”(satchel)。这种远古文化造成的(文化和词汇) 空缺无法弥补。译者被迫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
例:俗话说得好:“杀人不过头点地。”
1.杀个人不过是头在地上碰一下,死没什么大不了,告诫对方不 要怕死 2.既然杀人不过是头碰碰地,对方已经磕头赔罪,又何苦苦苦相 逼,不如原谅对方 Remember the proverb “A murderer can only lose his head·” (Yang ) You know what the proverb says :“He who checks a moments' rage shall calm and carefree end his days” (Hawkes ) 杨采用了与原文相似的词语进行意译,而霍克斯则选择了与汉语 谚语意思完全不一样的英语谚语。
5.3 译者主体性的彰显
二千多年来,中外出现了诸多关于译者的比喻说 法,诸如“舌人”、“媒婆”、“译匠”、“一仆二 主”之“仆人”、“叛逆者”、“戴着镣铐的舞者”、 “文化搬用工”、“翻译机器”等等,构成了丰富的 译者形象谱系。 翻译只是语际之间的转换,翻译研究就是探讨怎 样译、怎样译得好,这种将翻译只是看成是语言层面 转换的观点致使译者成了语言转换的“技术工人”、 “译匠”,是“翻译机器”和“文化工具”。
5.4.2化解冲突,走向和谐的探索
• 曾虚白在强调主观存在之必要的同时,给 自身提出了两重标准:“一在我自己,一 在读者。” • 傅雷:“把损害艺术品看作像歪曲真理一 样严重。”要求自己持慎重态度,慎重选 择以免冲突。 • 金圣华提出“翻译如做人,必须慎言慎行, 掌握分寸,方能立于不败之地。”
5.4.3寻求译者与作者和读者的视界融合
5.3.1 从“忠实”和“客观”的理想到“客观”的
“不忠实”的现实
• 1. 叶君健:翻译文学作品,目的是使读者
的感受与作者当初写作时的感受一样或差 不多。但文学和艺术作品毕竟不是科学, 这里面有“朦胧”和“似与不似之间”的 成份,要用像数学那样精确的形式表达出 来是不可能的。
• 理想的要求与现实的不可能之间的矛盾。
霍:Men all know that salvation should be won, but with ambition won’t have done, have done.
娴静时如姣花照水,行动处似弱柳扶风。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
杨 In response she was like a lovely flower mirrored on the water, in motion a pliant willow swaying in the wind. She looked more sensitive than Pikan*, more delicate than His Shih*. 霍 In stillness she made one think of a graceful flower reflected in the water. In motion she called to mind tender willow shoots caressed by the wind. She has more chambers in her heart than the martyred Bi Gan; and suffered a tithe more pain in it than the beautiful Xi Shi.
5.3.2 “翻译者即反逆者”的理论价
值
• 第一,这一谚语道出了一个朴素的真理,那就是 翻译活动在本质上存在着不可避免的局限。 • 第二,这一谚语以其揭示的朴素真理,给人们提 供了理论的思考空间。承认翻译局限的客观存在, 提供给译者活动空间,“创造性叛逆”,绝对忠 实导致背叛,而创造性的背叛反而会打开通向忠 实的大门。 • 第三,这一谚语的重新认识为译者主体性的觉醒 提供了可能。译者在翻译活动中才可能由被动走 向主动,由消极的服从走向积极的参与。
5.3.3 翻译主体性理论的定位及其应用误区 • 译者“仆人说” 是对翻译“应然” 的理论探索,属规定性的翻译伦理研究。 • 翻译主体性研究 “实然”的描写性研 究,大多属翻译文化研究。
• 翻译“改写”理论 • 是翻译主体性研究的一个重要理论流派, 由勒菲弗尔创立,他认为,“翻译无疑是 对原文本的改写。所有的改写,无论其意 图是什么,都反映一定的意识形态和诗 学。……改写就是操纵,为权利服务。”
5.4.2 化解冲突,走向和谐的探索
• 翻译是一个旅行的过程,它从一个语言世 界来到另一个语言世界。 • 凡翻译必有冲突,且冲突会出现在翻译活 动的方方面面。 • 翻译家们以实实在在的努力去面对“左右 为巫”的困难,造译与不译的尴尬处境中, 在异同与的是之间,去进行“选择”与 “变通”,在“规化”与“异化”的两级 中去寻找一个平衡的度。
• 4.钱钟书:译文总有“失真”和“走样”的地方,
在意义或口吻上违背或不尽贴合原文。那就是 “讹”,西洋谚语所谓“翻译者即反逆者”。
• “讹”是出发语与目的语之间的有关差异给翻译 造成的不可避免的“走样”和“失真”。
“讹”表明:翻译既是“发现之杖”又是“发 现之障”。译文是引领读者进入另一语言文 化的助手,然而,也可成为认识另一种语言 文化的障碍。在翻译不同国家和语言的作品 时,道理是一样的。其次,还在于有些译者 在翻译时把对另一语言中的一、两个“词语” 的把握当着是对该语言文化的整体把握。
• 钱钟书,中国现代著名作家、文学研究家。 曾为《毛泽东选集》英文版翻译小组成员。 • 《围城》是钱先生唯一的长篇小说,也是 一部家喻户晓的现代文学经典。“围城” 是对一种人生情境的形象概括,也是对一 种心理意态的巧妙把握。“围城”所描绘 的,是人类理想主义和幻想破灭的永恒循 环。
5.德里达 (Derrida,1930—2004)全名雅克· 德 里达,当代法国哲学家、符号学家、文艺理论家 和美学家,解构主义思潮创始人。 主要著作有:《人文科学话语中的结构、符号 和游戏》、《论文字学》、《言语和现象》、 《文字与差异》、《论散播》、《有限的内涵: ABC》、《署名活动的语境》、 类型的法则》等。 德里达以其“去中心”观念,反对西方哲学史 上自柏拉图以来的“逻各斯中心主义”传统,认 为文本(作品)是分延的,永远在撒播。德里达 的批判矛头直指结构主义语言学理论。
中西传统译论较少关注译者,缺乏主 体意识,忽略了译者的主体性。
“长期以来,翻译研究几乎把重点局 限于语言层面的探讨,而忽视了翻译活动 中最积极的活动因素,即翻译主体的主观 能动作用”。
-------许钧
直至20世纪70年代,西方翻译研究走出了纯语
言研究的重围,开始文化转向,使译者的文化身份和
主体地位得以彰显,译者真正从幕后走向前台。随
• “视界融合”理论对处理好译者与其他主体 之间的关系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作用。 • 伽达默尔的观点,翻译需以“完全理解陌 生的语言,而且还以对被表达东西本来的 理解”为前提。 • 伽达默尔《真理与方法》:“理解甚至根 本不能被认为是一种主体性的行为,而要 被认为是一种置自身于传统过程中的行动, 在这过程中过去与现在经常地得以中介。”
着译界对翻译活动中文化因素的重视,译者的作用 和地位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译者主体性也逐渐成 为学者们的研究对象,“译学研究悄悄经历了‘语 言———文化———人’的转变,完成了一次由本
体到主体的跨越。
译者主体性的内涵
译者主体性是指作为翻译主体的译者在尊重 翻译对象的前提下,为实现翻译目的而在翻译活 动中表现出的主观能动性,其基本特征是翻译主 体自觉的文化意识、人文品格和文化、审美创造 性。 译者是翻译实践的主体,不是孤立的、抽象 的主体,他永远处于与原作者、原作、译文读者、 甚至包括译文、译文环境等的复杂互动关系之中。
如何达到视界的融合?
• 就翻译而言,视界的融合在某种意义上是 为了保证作者的意图,文本的意义能在目 的语中得到再生,获得目的语读者的共鸣, 这就要求我们处理好客观与主观的东西。
• 但此理论不适合用于指导翻译实践,因为 其属于描述性的翻译研究,若用于指导实 践,可能会犯下致命的错误,即存在的就 是合理的。 • 受意识形态、诗学形态等文化因素及受权 力关系摆布式操控的“改写”,用于翻译 实践,容易产生偏误。
5.4 从主体性到主体间性
• 主体间性的研究范围:如何协调好作者, 译作与读者间的关系,使共在的自我在翻 译中充分发挥和谐的创造作用。
宝玉看到黛玉后说道:“你又做什么跑来!”
杨氏 译为:“You shouldn’t have come.”
霍克斯 则成:“Now what have you come for?”
• 贾宝玉挨打后黛玉的反应: 宝玉半梦半醒,都不在意.忽又觉有人推他, 恍恍忽忽听得有人悲戚之声.宝玉从梦中惊 醒,睁眼一看,不是别人,却是林黛玉.宝玉 犹恐是梦,忙又将身子欠起来, 向脸上细细 一认,只见两个眼睛肿的桃儿一般,满面泪 光,不是黛玉,却是那个?宝玉还欲看时,怎 奈下半截疼痛难忍,支持不住,便"嗳哟"一 声,仍就倒下,叹了一声,说道:"你又做什么 跑来!虽说太阳落下去,那地上的余气未散, 走两趟又要受了暑. 我虽然捱了打,并不觉 疼痛.我这个样儿,只装出来哄他们,好在外 头布散与老爷听,其实是假的.你不可认 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