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者的主体性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西传统译论较少关注译者,缺乏主 体意识,忽略了译者的主体性。
“长期以来,翻译研究几乎把重点局 限于语言层面的探讨,而忽视了翻译活动 中最积极的活动因素,即翻译主体的主观 能动作用”。
-------许钧
直至20世纪70年代,西方翻译研究走出了纯语
言研究的重围,开始文化转向,使译者的文化身份和
主体地位得以彰显,译者真正从幕后走向前台。随
• 3.傅雷:两国文字词类、句法构造、文法与习惯、
修辞格律、俗语、感觉深浅、观点角度、风俗传 统信仰、社会背景、表现方式都有所不同。
• 语言和文化上的差距、不同或差异,客观上导致 了翻译的“不忠实”的现实,进一步可以推论出 译者的主体性是翻译中不可避免的一个因素。
那疯跛道人听了,拍掌笑道:“解得切,解得切!” 士隐便笑一声“走罢!”将道人肩上褡裢抢过来背 着,竟不回家,同了疯道人飘飘而去。 He transferred the sack from the taoist’s shoulder to his own,……(Yang 17) But Shi-yin merely snatched the satchel that hung from the other’s shoulder and slung it from own,……(Hawkes 65) 像中国古代物品“褡裢”,在中国现代文化中也 已消失。杨译为sack,使其通俗化;“褡裢”在英美 文化中不存在, Hawkes便将其译为“小背 包”(satchel)。这种远古文化造成的(文化和词汇) 空缺无法弥补。译者被迫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
例:俗话说得好:“杀人不过头点地。”
1.杀个人不过是头在地上碰一下,死没什么大不了,告诫对方不 要怕死 2.既然杀人不过是头碰碰地,对方已经磕头赔罪,又何苦苦苦相 逼,不如原谅对方 Remember the proverb “A murderer can only lose his head·” (Yang ) You know what the proverb says :“He who checks a moments' rage shall calm and carefree end his days” (Hawkes ) 杨采用了与原文相似的词语进行意译,而霍克斯则选择了与汉语 谚语意思完全不一样的英语谚语。
5.3.2 “翻译者即反逆者”的理论价

• 第一,这一谚语道出了一个朴素的真理,那就是 翻译活动在本质上存在着不可避免的局限。 • 第二,这一谚语以其揭示的朴素真理,给人们提 供了理论的思考空间。承认翻译局限的客观存在, 提供给译者活动空间,“创造性叛逆”,绝对忠 实导致背叛,而创造性的背叛反而会打开通向忠 实的大门。 • 第三,这一谚语的重新认识为译者主体性的觉醒 提供了可能。译者在翻译活动中才可能由被动走 向主动,由消极的服从走向积极的参与。
5.4.2化解冲突,走向和谐的探索
• 曾虚白在强调主观存在之必要的同时,给 自身提出了两重标准:“一在我自己,一 在读者。” • 傅雷:“把损害艺术品看作像歪曲真理一 样严重。”要求自己持慎重态度,慎重选 择以免冲突。 • 金圣华提出“翻译如做人,必须慎言慎行, 掌握分寸,方能立于不败之地。”
5.4.3寻求译者与作者和读者的视界融合
• 钱钟书,中国现代著名作家、文学研究家。 曾为《毛泽东选集》英文版翻译小组成员。 • 《围城》是钱先生唯一的长篇小说,也是 一部家喻户晓的现代文学经典。“围城” 是对一种人生情境的形象概括,也是对一 种心理意态的巧妙把握。“围城”所描绘 的,是人类理想主义和幻想破灭的永恒循 环。
5.德里达 (Derrida,1930—2004)全名雅克· 德 里达,当代法国哲学家、符号学家、文艺理论家 和美学家,解构主义思潮创始人。 主要著作有:《人文科学话语中的结构、符号 和游戏》、《论文字学》、《言语和现象》、 《文字与差异》、《论散播》、《有限的内涵: ABC》、《署名活动的语境》、 类型的法则》等。 德里达以其“去中心”观念,反对西方哲学史 上自柏拉图以来的“逻各斯中心主义”传统,认 为文本(作品)是分延的,永远在撒播。德里达 的批判矛头直指结构主义语言学理论。
5.4.1翻译主体间性的理论依据
• 人类的活动可大致分为:认识活动,生产 活动,交往活动。 • 过去翻译被认为是一种认识活动。 • 翻译不仅仅是认识活动,还是一种具有创 造性的生产活动。 • 其实,翻译还是一种交往活动,具有一定 的主体间性,体现出一种伦理关系。
5.4.1翻译主体间性的理论依据
• 真正的解决办法“诚于译事”,把翻译与 立信,立德联系起来,把分裂的客观世界, 主观世界与社会世界重新统一到和谐的 “生活世界”中来。 • 因此,译者在翻译活动中不仅要去面对原 文,更要处理好与作者,读者等多个主题 之间的关系,用积极,互动的主题间性为 作者,译者和读者三者之间的和谐共存提 供可能。
• 但此理论不适合用于指导翻译实践,因为 其属于描述性的翻译研究,若用于指导实 践,可能会犯下致命的错误,即存在的就 是合理的。 • 受意识形态、诗学形态等文化因素及受权 力关系摆布式操控的“改写”,用于翻译 实践,容易产生偏误。
5.4 从主体性到主体间性
• 主体间性的研究范围:如何协调好作者, 译作与读者间的关系,使共在的自我在翻 译中充分发挥和谐的创造作用。
如何达到视界的融合?
• 就翻译而言,视界的融合在某种意义上是 为了保证作者的意图,文本的意义能在目 的语中得到再生,获得目的语读者的共鸣, 这就要求我们处理好客观与主观的东西。
着译界对翻译活动中文化因素的重视,译者的作用 和地位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译者主体性也逐渐成 为学者们的研究对象,“译学研究悄悄经历了‘语 言———文化———人’的转变,完成了一次由本
体到主体的跨越。
译者主体性的内涵
译者主体性是指作为翻译主体的译者在尊重 翻译对象的前提下,为实现翻译目的而在翻译活 动中表现出的主观能动性,其基本特征是翻译主 体自觉的文化意识、人文品格和文化、审美创造 性。 译者是翻译实践的主体,不是孤立的、抽象 的主体,他永远处于与原作者、原作、译文读者、 甚至包括译文、译文环境等的复杂互动关系之中。
• 4.钱钟书:译文总有“失真”和“走样”的地方,
在意义或口吻上违背或不尽贴合原文。那就是 “讹”,西洋谚语所谓“翻译者即反逆者”。
• “讹”是出发语与目的语之间的有关差异给翻译 造成的不可避免的“走样”和“失真”。
“讹”表明:翻译既是“发现之杖”又是“发 现之障”。译文是引领读者进入另一语言文 化的助手,然而,也可成为认识另一种语言 文化的障碍。在翻译不同国家和语言的作品 时,道理是一样的。其次,还在于有些译者 在翻译时把对另一语言中的一、两个“词语” 的把握当着是对该语言文化的整体把握。
5.3.3 翻译主体性理论的定位及其应用误区 • 译者“仆人说” 是对翻译“应然” 的理论探索,属规定性的翻译伦理研究。 • 翻译主体性研究 “实然”的描写性研 究,大多属翻译文化研究。
• 翻译“改写”理论 • 是翻译主体性研究的一个重要理论流派, 由勒菲弗尔创立,他认为,“翻译无疑是 对原文本的改写。所有的改写,无论其意 图是什么,都反映一定的意识形态和诗 学。……改写就是操纵,为权利服务。”
• 2.范存忠:严格的说,译品最好能和原作品相
等——内容相等,形式相等,格调相等,只是所 用语言不同,但这是一个不可能完全实现的理想。
• 两种语言(任何两种语言)之间,总是存在着差 距。差距,即差异,亦即我们常说的“不同”。
世人都晓神仙好,唯有功名忘不了
杨:All men long to be immortals, yet no riches and rank each aspires.
• “视界融合”理论对处理好译者与其他主体 之间的关系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作用。 • 伽达默尔的观点,翻译需以“完全理解陌 生的语言,而且还以对被表达东西本来的 理解”为前提。 • 伽达默尔《真理与方法》:“理解甚至根 本不能被认为是一种主体性的行为,而要 被认为是一种置自身于传统过程中的行动, 在这过程中过去与现在经常地得以中介。”
霍:Men all know that salvation should be won, but with ambition won’t have done, have done.
娴静时如姣花照水,行动处似弱柳扶风。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
杨 In response she was like a lovely flower mirrored on the water, in motion a pliant willow swaying in the wind. She looked more sensitive than Pikan*, more delicate than His Shih*. 霍 In stillness she made one think of a graceful flower reflected in the water. In motion she called to mind tender willow shoots caressed by the wind. She has more chambers in her heart than the martyred Bi Gan; and suffered a tithe more pain in it than the beautiful Xi Shi.
• 傅雷(1908.4.7—1966.9.3),翻译家,文 艺评论家。在翻译巴尔扎克作品方面的卓 越贡献。 • 《傅雷家书》摘编了(1954~1966)傅雷 及其夫人写给儿子傅聪、傅敏的家信186封。 它是傅雷思想的折光,甚至可以说是傅雷 毕生最重要的著作,因为《傅雷家书》是 给他与儿子之间的书信,体现了作为父亲 的他对儿子苦心孤诣 。
5.3.1 从“忠实”和“客观”的理想到“客观”的
“不忠实”的现实
• 1. 叶君健:翻译文学作品,目的是使读者
的感受与作者当初写作时的感受一样或差 不多。但文学和艺术作品毕竟不是科学, 这里面有“朦胧”和“似与不似之间”的 成份,要用像数学那样精确的形式表达出 来是不可能的。
• 理想的要求与现实的不可源自文库之间的矛盾。
5.4.2 化解冲突,走向和谐的探索
• 翻译是一个旅行的过程,它从一个语言世 界来到另一个语言世界。 • 凡翻译必有冲突,且冲突会出现在翻译活 动的方方面面。 • 翻译家们以实实在在的努力去面对“左右 为巫”的困难,造译与不译的尴尬处境中, 在异同与的是之间,去进行“选择”与 “变通”,在“规化”与“异化”的两级 中去寻找一个平衡的度。
5.3 译者主体性的彰显
二千多年来,中外出现了诸多关于译者的比喻说 法,诸如“舌人”、“媒婆”、“译匠”、“一仆二 主”之“仆人”、“叛逆者”、“戴着镣铐的舞者”、 “文化搬用工”、“翻译机器”等等,构成了丰富的 译者形象谱系。 翻译只是语际之间的转换,翻译研究就是探讨怎 样译、怎样译得好,这种将翻译只是看成是语言层面 转换的观点致使译者成了语言转换的“技术工人”、 “译匠”,是“翻译机器”和“文化工具”。
宝玉看到黛玉后说道:“你又做什么跑来!”
杨氏 译为:“You shouldn’t have come.”
霍克斯 则成:“Now what have you come for?”
• 贾宝玉挨打后黛玉的反应: 宝玉半梦半醒,都不在意.忽又觉有人推他, 恍恍忽忽听得有人悲戚之声.宝玉从梦中惊 醒,睁眼一看,不是别人,却是林黛玉.宝玉 犹恐是梦,忙又将身子欠起来, 向脸上细细 一认,只见两个眼睛肿的桃儿一般,满面泪 光,不是黛玉,却是那个?宝玉还欲看时,怎 奈下半截疼痛难忍,支持不住,便"嗳哟"一 声,仍就倒下,叹了一声,说道:"你又做什么 跑来!虽说太阳落下去,那地上的余气未散, 走两趟又要受了暑. 我虽然捱了打,并不觉 疼痛.我这个样儿,只装出来哄他们,好在外 头布散与老爷听,其实是假的.你不可认 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