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粉尘及其危害概述
粉尘的危害及防护
![粉尘的危害及防护](https://img.taocdn.com/s3/m/462fdd281fb91a37f111f18583d049649b660ee3.png)
粉尘的危害及防护粉尘是指空气中悬浮的细小固体颗粒物,它们可以来自于工业生产过程中的研磨、切割、破碎等活动,也可以来自于农业作业中的耕作、播种、收获等活动,此外还包括家庭环境中的灰尘。
虽然粉尘看起来微小无碍,但长期暴露在粉尘环境中会带来严重的危害。
本文将对粉尘的危害进行详细介绍,并提供相应的防护措施。
粉尘对人体健康的危害主要包括:1. 呼吸系统疾病:吸入粉尘会对呼吸系统造成刺激和炎症反应,长期暴露还可能导致慢性支气管炎、气道阻塞、肺气肿和肺纤维化等呼吸系统疾病。
2. 心血管系统疾病:某些有害的粉尘颗粒进入人体后,可以产生炎症反应并进入血液循环系统,引发血液循环障碍或者加速动脉粥样硬化的发展,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3. 食道癌:含有铬、镍等有害金属元素的粉尘被人体摄入后,可能在食道和胃中聚集长时间导致食道癌的发生。
4. 肝脏和肾脏损害:一些金属元素如铅、汞等会蓄积在肝脏和肾脏中,长期累积会导致肝脏和肾脏功能受损。
5. 眼睛和皮肤刺激:粉尘中的颗粒物会对眼睛和皮肤产生刺激,引起眼部不适、发红、干燥、瘙痒等症状,严重者可能导致结膜炎和皮肤炎症等。
6. 肺癌:一些含有致癌物质如石棉纤维的粉尘,可以通过吸入进入肺部并长时间滞留,增加患肺癌的风险。
为了保护自身免受粉尘危害,可以采取以下预防措施:1. 使用个人防护装备:在高风险的工作环境中,应佩戴适当的口罩、防护眼镜、手套等个人防护装备,防止粉尘进入呼吸道、眼睛和皮肤。
2. 做好通风工作:工作场所应保持良好的通风,使用通风设备将空气中的粉尘排出,减少粉尘的积聚。
3. 使用湿式除尘方法:湿式清洁可以将粉尘固定在地面或物体上,减少其在空气中的悬浮浓度。
4. 定期清洁和维护:定期清洁工作区域和工作设备,防止粉尘在环境中积聚。
5. 远离粉尘源:尽量远离粉尘产生的源头,减少暴露时间。
6. 接受职业卫生检查:定期接受职业卫生检查,及时监测身体状况,早期发现和处理相关问题。
粉尘的危害及预防(三篇)
![粉尘的危害及预防(三篇)](https://img.taocdn.com/s3/m/5505eb7ebdd126fff705cc1755270722192e59b7.png)
粉尘的危害及预防粉尘是指在工业、建筑、农业等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细小颗粒物质。
它常常被认为是可见的,但实际上,细微的粉尘颗粒往往会通过空气悬浮并被人体吸入,从而对健康造成危害。
本文将探讨粉尘的危害以及如何预防粉尘危害。
粉尘对人体的危害主要有以下几方面:1. 呼吸系统受损:吸入粉尘颗粒后,颗粒会进入人体的呼吸系统,对呼吸道造成刺激和损害。
长期暴露于高浓度的粉尘环境中,可能导致慢性咳嗽、支气管炎、肺气肿等呼吸系统疾病。
2. 眼部刺激和损伤:粉尘进入到眼睛中后容易产生刺激,并引起眼结膜炎、结膜炎、角膜炎等眼部疾病。
3. 皮肤表面损害:在工作中暴露于粉尘环境中,粉尘会沉积在皮肤表面,引起皮肤瘙痒、干燥、湿疹等症状。
4. 消化系统疾病:某些工业粉尘中含有有害化学物质,如重金属、有机溶剂等,长期接触可能对消化系统造成损害,引发肝脏病变、胃肠道疾病等。
针对粉尘危害,以下是一些常见的预防措施:1. 良好的通风条件:在粉尘易积聚的工作场所,要保持良好的通风条件,使用排风设备或安装空气净化器,及时清理和更换空气中的粉尘颗粒。
2. 戴防护设备:在操作粉尘环境中工作时,应戴防护口罩、护目镜、手套等防护设备,减少粉尘直接接触人体的机会。
3. 装置粉尘收集器:对于产生大量粉尘的设备,可以安装粉尘收集器或吸尘装置,将粉尘直接收集和处理,减少粉尘扩散到空气中。
4. 健康教育和培训:提高员工对粉尘危害的认识和意识,培训员工正确使用个人防护设备,以及正确清理、处理粉尘。
同时,定期进行职业健康体检,及早发现健康问题。
5. 定期清洁和维护:定期清洁工作场所,及时清理粉尘积聚,防止粉尘堆积。
6. 使用环保材料:尽量选择低粉尘产生的材料或者使用环保工艺,减少粉尘的产生。
总结起来,粉尘对人体的危害不容小觑,需要采取一系列的预防措施来保护工作者的身体健康。
这些预防措施包括保持通风、佩戴防护设备、安装收集装置、进行健康教育和培训等等。
只有重视粉尘危害的防范工作,才能更好地保护工作者的身体健康。
粉尘的危害及预防措施
![粉尘的危害及预防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a6424839f56527d3240c844769eae009581ba2aa.png)
粉尘的危害及预防措施粉尘是指由固体颗粒悬浮在空气中形成的细小颗粒。
它们可以来自许多不同的源头,如建筑工地、工业厂房、农场、矿山等。
虽然粉尘看似微小,但危害却不可小觑。
长期暴露于高浓度的粉尘环境会导致一系列健康问题,包括呼吸系统疾病、皮肤炎症、眼睛疾病等。
因此,了解粉尘的危害及采取预防措施是非常重要的。
首先,粉尘对呼吸系统的危害是最常见且最明显的。
吸入粉尘的颗粒会进入呼吸道,沉积在肺部并引发炎症反应。
长期吸入高浓度的粉尘会导致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尘肺等疾病。
尘肺是一种由矽尘、钨尘、煤尘等纤维物质引起的非特异性肺炎,其症状包括咳嗽、呼吸困难和胸痛。
其次,粉尘还对皮肤产生刺激和炎症反应。
暴露于粉尘环境中,尤其是含有化学物质的粉尘,会引起皮肤干燥、瘙痒、炎症和红斑等问题。
这些问题可能会导致皮肤疾病如湿疹和过敏性皮炎。
此外,眼睛也容易受到粉尘的伤害。
尘埃进入眼睛后会引起眼睛疼痛、灼烧感、红血丝、视力模糊等症状。
长时间暴露于粉尘中,还可能导致结膜炎和角膜炎等眼部疾病。
为了预防粉尘的危害,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1.接触控制措施:减少接触粉尘的机会是最有效的预防措施之一、使用密封设备和操作台,将粉尘限制在操作区域内。
减少制造粉尘的工艺和设备,可以降低粉尘污染的产生。
2.空气净化措施:使用空气过滤器和通风系统,可以帮助减少空气中的粉尘含量。
同时,保持室内通风良好,确保空气流通,以防止粉尘积聚在空气中。
3.个体防护措施:在操作过程中,佩戴个人防护装备是必不可少的。
这包括戴口罩、手套、护目镜等,以保护皮肤、呼吸系统和眼睛免受粉尘的侵害。
4.定期清洁:保持工作环境的清洁是预防粉尘危害的关键。
进行定期的清洁工作,包括清除地面上的堆积物和清洁设备表面的积尘等。
同时,清洗和更换过滤器等设备也很重要。
5.培训和教育:提供良好的培训和教育,让员工了解粉尘的危害以及如何正确使用个人防护装备。
员工应该知道如何正确清洁粉尘以及应该采取哪些措施来预防粉尘危害。
粉尘的危害及防护措施
![粉尘的危害及防护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3e6aa8f1970590c69ec3d5bbfd0a79563c1ed4c2.png)
粉尘的危害及防护措施粉尘是指固体颗粒在空气中浮动和沉积形成的可见或不可见的微细颗粒。
粉尘的危害主要包括对呼吸系统、眼睛、皮肤和消化系统的刺激和损伤。
首先,长期暴露在粉尘环境中的人很容易患上各种呼吸系统疾病,如尘肺病、支气管炎、哮喘等。
粉尘进入呼吸道后,会在气道上形成一层黏膜,阻碍气道的通畅,导致呼吸困难。
另外,粉尘还可能含有各种有害气体、细菌和病毒,进一步加重呼吸系统的损害。
其次,粉尘对眼睛也有一定的伤害。
当粉尘进入眼睛时,会引起眼部不适,产生痛痒、烧灼感和红肿等症状。
严重的情况下,可能导致角膜炎、结膜炎等眼部疾病。
此外,一些有害物质还可能导致眼睛的化学性损伤。
其次,一些粉尘具有刺激性,会对皮肤产生刺激和损伤。
长期暴露在粉尘环境中,皮肤容易出现红斑、瘙痒、脱皮和湿疹等症状。
另外,一些化学性粉尘还可能导致皮肤过敏和湿疹等疾病。
最后,粉尘还可能通过食物或水进入人体的消化系统,引起胃肠道不适、腹痛、恶心、呕吐等症状。
一些有害物质还可能对消化系统的黏膜产生刺激和损伤,导致消化系统疾病。
针对粉尘的危害,有以下几点防护措施:1.佩戴口罩:在各类粉尘场所工作时,应佩戴符合标准的防尘口罩。
选择防尘口罩时要根据具体工作环境和粉尘类型进行选择,确保有效过滤粉尘。
2.进行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通过通风设备将粉尘排出。
在需要清理粉尘的场所,要确保通风设备的正常运转,保持室内的空气清新。
3.戴护目镜:在粉尘较大的场所工作时,应佩戴密封性良好的护目镜,避免粉尘进入眼睛。
4.着防护服:对于需要接触大量粉尘的工作环境,应选择适合的防护服,避免粉尘直接接触皮肤。
5.维持清洁环境:保持工作环境的清洁,定期清扫和清理粉尘,防止粉尘沉积。
6.个人卫生:工作结束后及时洗手、洗脸,避免将粉尘带入室内或摄入体内。
综上所述,粉尘的危害包括对呼吸系统、眼睛、皮肤和消化系统的刺激和损伤。
为了保护自身的健康,我们应该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如佩戴口罩、戴护目镜、着防护服等,同时也要保持室内清洁和个人卫生,减少粉尘对身体的危害。
粉尘类职业危害常识范文(二篇)
![粉尘类职业危害常识范文(二篇)](https://img.taocdn.com/s3/m/a91e98c485868762caaedd3383c4bb4cf7ecb7e5.png)
粉尘类职业危害常识范文粉尘类职业是指那些在生产过程中产生大量粉尘的行业,如矿山、建筑、木材加工等。
虽然这些行业对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建设起到了重要作用,但是同时也带来了许多健康危害。
粉尘是指在运动过程中形成的固态颗粒物,它可能是来自原材料加工、工艺过程以及废弃物的产物。
这些粉尘带有许多有害物质,如重金属、毒物、病原体等,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威胁。
以下将就粉尘类职业危害的常识进行阐述。
首先,粉尘类职业危害对呼吸系统的威胁是非常大的。
由于粉尘颗粒体积小,悬浮时间长,易进入人体呼吸道,引起阻塞和感染。
长期吸入粉尘可能导致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如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等。
同时,粉尘中的有毒物质还可能诱发肺癌、矽肺等严重疾病。
其次,粉尘类职业危害对皮肤的威胁也不可忽视。
在一些行业中,频繁接触粉尘会使皮肤干燥、粗糙,并可能引发炎症和过敏反应。
某些粉尘中的化学物质还可能造成皮肤化学灼伤。
此外,如果长时间接触含有有毒物质的粉尘,还可能引发慢性皮肤病,如湿疹、皮炎等。
另外,粉尘类职业危害对眼睛的威胁也需要引起重视。
在一些行业中,粉尘可通过空气中的颗粒物进入眼睛,并在眼睛表面形成异物感和炎症反应。
长期暴露于高浓度粉尘环境中,可能导致角膜炎、结膜炎等眼部疾病。
一些特殊的粉尘还可能引起眼部化学灼伤和视力下降。
总之,粉尘类职业危害是一种严重的职业病,对工作者的身体健康造成了巨大威胁。
为了预防和控制粉尘类职业危害,以下是一些建议和措施。
首先,工作者应该戴上防护设备,如防尘口罩、防护手套、护目镜等,以阻挡粉尘进入身体。
不同类型的粉尘需要采用对应的防护设备,工作者应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适合的防护措施。
其次,建立良好的通风系统,保持工作场所空气流通,减少粉尘的积聚。
在必要的环境中,可以使用局部排风设备,将粉尘排出室外,降低对工作者的危害。
另外,定期对工作场所进行清洁,在关键区域增加防尘设施,如防尘帘、防尘罩等,以阻挡粉尘的扩散和飞散。
同时,对于废弃物的处理也要格外注意,避免二次污染和粉尘的再次扬尘。
粉尘对人体的危害及预防范文(二篇)
![粉尘对人体的危害及预防范文(二篇)](https://img.taocdn.com/s3/m/9a1aa5b2900ef12d2af90242a8956bec0975a5b4.png)
粉尘对人体的危害及预防范文粉尘是指空气中悬浮的固体颗粒物,它们可以来自各种不同的源头,包括工业作业、建筑施工、农业活动等等。
然而,虽然细小,但粉尘对人体健康却有着严重的危害。
为了保护我们的身体健康,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的预防措施来降低粉尘对我们的危害。
首先,长期暴露在粉尘环境下会导致呼吸系统疾病的发生。
当粉尘进入呼吸道后,它们会刺激呼吸道黏膜,并导致炎症的发生。
一旦炎症变得慢性,它们就会引发气道阻塞、肺纤维化等疾病。
此外,粉尘中的一些有害物质,如重金属、有机化合物等,还会对呼吸系统产生更严重的损害。
其次,粉尘对眼睛的危害也不容忽视。
如果粉尘进入眼睛,它们会携带不同的细菌或病毒,导致眼部感染和疾病的发生。
此外,粉尘还可能导致眼睛干涩、眼疲劳等视觉问题。
粉尘还对皮肤造成了危害。
长期接触粉尘会使皮肤变得干燥和粗糙,容易产生皮疹和湿疹等皮肤问题。
某些化学成分的粉尘还可能引起过敏反应,出现皮肤瘙痒、红肿等症状。
为了预防粉尘对人体的危害,我们可以采取以下一些措施:1.使用防护措施:当从事容易产生粉尘的工作时,应穿戴适合的工作服,并配备合适的呼吸器具、护目镜和耳塞等防护用品。
这些防护措施能帮助我们有效隔绝粉尘,减少对身体的影响。
2.保持良好的通风:在空气中存在大量粉尘的环境中,保持良好的通风很关键。
通过打开窗户、使用通风设备来保持空气流通,能够有效降低粉尘的浓度,减少对呼吸系统的危害。
3.定期清洁工作环境:粉尘会积聚在室内的角落和表面上,定期清洁环境能够有效去除粉尘,减少污染源。
4.注意个人卫生: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也是预防粉尘危害的重要措施。
及时清洗手部、洗脸和用水冲洗眼睛可以有效减少粉尘对身体的危害。
5.教育和培训:提高人们对粉尘危害的认知和理解,并进行相关的培训,能够促使人们更好地了解如何预防粉尘危害的发生,提高防护意识和技能。
综上所述,粉尘对人体的危害不可小觑。
为了保护我们的身体健康,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的预防措施来降低粉尘对我们的危害。
粉尘及其危害概述(1)
![粉尘及其危害概述(1)](https://img.taocdn.com/s3/m/1da2336acc175527072208c9.png)
粉尘及其危害概述1. 什么是粉尘?答:粉尘是指能较长时间悬浮在空气中的微小固体颗粒。
人类各种生产活动和生活活动中可产生大量的粉尘,自然界的分化腐蚀随着气体的流动也会产生粉尘。
2. 什么是生产性粉尘?生产性粉尘有哪几种?答:生产性粉尘是指在生产中形成的并能长时间悬浮在空气中的固体微粒。
它是污染作业环境、损害劳动者健康的重要职业性有害因素,可引起多种职业性疾患。
按照生产性粉尘的性质,可概括为两大类:(1)无机粉尘包括:矿物性粉尘,如石英、石棉、滑石、煤等;金属性粉尘,如铅、锰、铁、铍、锡、锌等及其化合物;人工无机粉尘,如金刚砂、水泥、玻璃纤维等。
(2)有机粉尘包括:动物性粉尘,如皮毛、丝、骨质等;植物性粉尘,如棉、麻、谷物、亚麻、甘蔗、木、茶等粉尘;人工有机粉尘,如有机染料、农药、合成树脂、橡胶、纤维等粉尘。
在生产环境中,以单纯一种粉尘存在的较少见,大部分情况下为两种以上粉尘混合存在,一般称之为混合性粉尘。
3. 生产性粉尘的来源?答:工业生产中用外力和机械对固体物质进行加工是生产性粉尘的主要来源,如矿石、石料的开采、钻孔、粉碎、研磨、打光、切削,粉碎的固体物质的筛分、搅拌、运输等,都可产生大量粉尘。
其次是固体粉末物质的包装、搬运、混合、搅拌,如水泥制造和运输;金属冶炼和加热过程中产生的蒸汽在空气中遇冷后凝集形成固体微粒状的烟雾,如电焊、铸造及金属加工产生的金属烟雾粉尘。
飘落的粉尘在空气流动或由机械振动再次漂浮于空气中,则可形成二次扬尘。
4. 粉尘是如何进入人体导致疾病的?答:粉尘通过呼吸道进入体内,大部分又可通过呼吸被排出体外,只有少量粉尘能滞留在下呼吸道和肺泡内。
由于生产性粉尘的理化性质不同,可使机体产生不同的病理改变。
长期吸入某些生产性粉尘,可引起以肺组织纤维性病变为主的全身性慢性疾病—尘肺。
5. 影响粉尘致病作用的主要因素有哪些?答:粉尘的物理化学性质以及粉尘在肺内的蓄积量决定了粉尘对人体危害的性质和程度。
粉尘的危害及预防措施
![粉尘的危害及预防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915d659fb04e852458fb770bf78a6529647d358b.png)
粉尘的危害及预防措施标题:粉尘的危害及预防措施引言概述:粉尘是一种常见的空气污染物,长期暴露在粉尘环境中会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
因此,了解粉尘的危害并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至关重要。
一、粉尘的危害1.1 呼吸系统危害:吸入粉尘会导致呼吸道感染、支气管炎等呼吸系统疾病。
1.2 皮肤危害:接触粉尘会引起皮肤瘙痒、干燥等皮肤问题。
1.3 眼睛危害:粉尘进入眼睛会导致眼部不适、结膜炎等眼部疾病。
二、粉尘的来源2.1 工业生产:工业生产中的粉尘来自于原材料加工、磨削等过程。
2.2 建筑施工:建筑施工中的粉尘主要来自于水泥、石膏等建筑材料的加工。
2.3 农业作业:农业作业中的粉尘主要来自于农药、化肥等化学物质的使用。
三、预防粉尘危害的措施3.1 佩戴防护装备:在接触粉尘环境时,应佩戴口罩、手套等防护装备。
3.2 保持通风良好:保持室内通风良好可以减少粉尘浓度,降低危害。
3.3 定期清洁环境:定期清洁工作场所和住宅环境,减少粉尘积累。
四、粉尘危害的应急处理4.1 紧急情况下迅速脱离粉尘环境。
4.2 立即用清水冲洗受污染的皮肤和眼睛。
4.3 就医治疗:如出现呼吸困难、皮肤瘙痒等症状,应及时就医治疗。
五、粉尘危害的监测与评估5.1 定期检测:定期对工作场所的粉尘浓度进行监测,确保在安全范围内。
5.2 风险评估:对粉尘危害进行风险评估,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5.3 健康监测:对长期暴露在粉尘环境中的人员进行健康监测,及时发现并处理潜在健康问题。
结语:粉尘的危害不容忽视,只有充分了解粉尘的危害并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才能有效保护人体健康。
希望通过本文的介绍,读者能够更加重视粉尘危害并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保障自身健康。
粉尘及其危害概述
![粉尘及其危害概述](https://img.taocdn.com/s3/m/b1967170aaea998fcc220e99.png)
粉尘及其危害概述1、什么就是粉尘?答:粉尘就是指能较长时间悬浮在空气中得微小固体颗粒。
人类各种生产活动与生活活动中可产生大量得粉尘,自然界得分化腐蚀随着气体得流动也会产生粉尘。
2、什么就是生产性粉尘?生产性粉尘有哪几种?答:生产性粉尘就是指在生产中形成得并能长时间悬浮在空气中得固体微粒。
它就是污染作业环境、损害劳动者健康得重要职业性有害因素,可引起多种职业性疾患。
按照生产性粉尘得性质,可概括为两大类:(1)无机粉尘包括:矿物性粉尘,如石英、石棉、滑石、煤等;金属性粉尘,如铅、锰、铁、铍、锡、锌等及其化合物;人工无机粉尘,如金刚砂、水泥、玻璃纤维等。
(2)有机粉尘包括:动物性粉尘,如皮毛、丝、骨质等;植物性粉尘,如棉、麻、谷物、亚麻、甘蔗、木、茶等粉尘;人工有机粉尘,如有机染料、农药、合成树脂、橡胶、纤维等粉尘。
在生产环境中,以单纯一种粉尘存在得较少见,大部分情况下为两种以上粉尘混合存在,一般称之为混合性粉尘。
3、生产性粉尘得来源?答:工业生产中用外力与机械对固体物质进行加工就是生产性粉尘得主要来源,如矿石、石料得开采、钻孔、粉碎、研磨、打光、切削,粉碎得固体物质得筛分、搅拌、运输等,都可产生大量粉尘。
其次就是固体粉末物质得包装、搬运、混合、搅拌,如水泥制造与运输;金属冶炼与加热过程中产生得蒸汽在空气中遇冷后凝集形成固体微粒状得烟雾,如电焊、铸造及金属加工产生得金属烟雾粉尘。
飘落得粉尘在空气流动或由机械振动再次漂浮于空气中,则可形成二次扬尘。
4、粉尘就是如何进入人体导致疾病得?答:粉尘通过呼吸道进入体内,大部分又可通过呼吸被排出体外,只有少量粉尘能滞留在下呼吸道与肺泡内。
由于生产性粉尘得理化性质不同,可使机体产生不同得病理改变。
长期吸入某些生产性粉尘,可引起以肺组织纤维性病变为主得全身性慢性疾病—尘肺。
5、影响粉尘致病作用得主要因素有哪些?答:粉尘得物理化学性质以及粉尘在肺内得蓄积量决定了粉尘对人体危害得性质与程度。
粉尘类职业危害常识(三篇)
![粉尘类职业危害常识(三篇)](https://img.taocdn.com/s3/m/2ed1645bdf80d4d8d15abe23482fb4daa58d1d8a.png)
粉尘类职业危害常识1. 引言粉尘是指在各种工业生产、加工和施工过程中产生的细小颗粒物质。
它们可以来自于矿石、金属、煤炭、木材、水泥、化工、建筑材料等行业。
当粉尘悬浮在空中时,人们很容易吸入它们,并对人体健康产生危害。
本文将讨论粉尘职业危害的种类、影响以及预防措施。
2. 粉尘类职业危害的种类粉尘类职业危害主要分为两类:化学性粉尘和非化学性粉尘。
2.1 化学性粉尘化学性粉尘是由具有刺激性、腐蚀性或毒性的化学物质形成的细小颗粒。
这些粉尘可能来自于化学工业、冶金工业、制药工业等行业。
化学性粉尘对人体主要通过皮肤接触、呼吸道吸入和消化道吞咽三种方式进行危害。
2.2 非化学性粉尘非化学性粉尘主要来源于工业生产过程中的固体材料如煤炭、水泥、木材、金属等。
这些粉尘主要通过呼吸道吸入对人体健康产生危害。
非化学性粉尘的危害性较低,但长时间暴露于高浓度的非化学性粉尘中也会对身体造成损害。
3. 粉尘类职业危害对人体的影响粉尘对人体的危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3.1 呼吸系统粉尘进入呼吸道后,会引起咳嗽、气喘、支气管炎、肺部纤维化等疾病。
长期暴露于有害粉尘中的人,还可能患上肺癌等严重疾病。
3.2 皮肤某些化学性粉尘接触到皮肤后,可能引起过敏反应、皮疹、湿疹等疾病。
长时间暴露于化学性粉尘中的人,还可能患上皮肤癌。
3.3 消化系统粉尘进入到消化道后,可能通过食物、水或空气中的微小粉尘颗粒被吞咽。
长期吞咽大量粉尘颗粒可能引起胃溃疡、肠道炎症和肠癌等疾病。
3.4 眼睛粉尘进入到眼睛后,会引起眼部不适、结膜炎、角膜炎等疾病。
长期暴露于高浓度粉尘环境中的人,还可能患上眼癌。
4. 预防粉尘类职业危害的措施为了预防粉尘类职业危害,应采取以下措施:4.1 确定危害源首先,应对工作场所进行评估,并确定危害源的种类和浓度。
根据危害源的不同,针对性地制定预防措施。
4.2 控制危害源控制危害源包括工程控制和行政控制两方面。
4.2.1 工程控制工程控制是通过设计和改进工作场所,使粉尘的产生和扩散降到最低限度。
粉尘的危害及防护范文(二篇)
![粉尘的危害及防护范文(二篇)](https://img.taocdn.com/s3/m/042c1c9f77eeaeaad1f34693daef5ef7bb0d124f.png)
粉尘的危害及防护范文粉尘是指悬浮在空气中的细小颗粒物质,包括灰尘、煤尘、化学粉尘等。
它们常常存在于工业生产、建筑工地、采矿等环境中,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
本文将详细介绍粉尘的危害及相应的防护措施。
首先,粉尘危害人体的呼吸系统。
当人体吸入过多的粉尘时,会造成鼻腔、喉咙和气管的刺激,引起咳嗽、呼吸困难等症状。
长期暴露于高浓度的粉尘环境下,还会引发支气管炎、肺炎等呼吸系统疾病,严重的甚至导致慢性阻塞性肺病。
其次,粉尘也会对皮肤和眼睛造成伤害。
某些粉尘颗粒具有刺激性,接触到皮肤时会引起瘙痒、红肿等不适反应。
在工作环境中,粉尘也可能进入眼睛,导致眼部炎症,甚至损伤视力。
为了减少粉尘对人体的危害,我们有必要采取一系列防护措施。
首先,工作场所应进行定期的清洁和卫生维护,保持地面、设备和工具的清洁,减少粉尘的积累。
必要时,可以使用吸尘器等设备进行清理。
其次,员工应配备合适的个人防护装备。
工作环境中存在粉尘的场所,员工应佩戴防尘口罩,有效过滤粉尘颗粒,保护呼吸系统。
对于从事高浓度粉尘作业的人员,应选取带有过滤器的专业防护口罩,提供更好的防护效果。
同时,也要注意眼部的防护。
特别是在暴露于高浓度粉尘环境中,员工应戴上防护眼镜或护目镜,防止粉尘进入眼睛。
防护眼镜应选用密封性好、透明度高的产品,确保视野清晰。
除了个人防护装备,还应加强现场环境的控制措施。
可以通过增设局部排风装置或通风系统,加强空气流通,减少粉尘浓度。
有条件的情况下,可以使用抑尘剂进行作业前的处理,降低粉尘的产生。
此外,定期检查和维护防护设备也是必要的。
员工应对个人防护装备进行定期清洗和更换,保持其正常的使用效果;同时也要定期检查工作环境中的通风设备、排风装置等,确保其正常运行。
综上所述,粉尘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的危害,特别是对呼吸系统和眼部的损害较为明显。
为了保护员工的身体健康,我们应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包括保持工作环境清洁卫生、员工佩戴个人防护装备、加强现场环境控制等。
(完整版)粉尘的危害和预防措施
![(完整版)粉尘的危害和预防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85d74690a6c30c2258019e59.png)
粉尘的危害和预防措施一、粉尘的危害粉尘的危害是多方面的,它可以对人体,生产过程,产品质量,经济效益,环境,自然风景,生态平衡产生影响,其严重程度取决于粉尘的物化性质,粉尘量及尘源周围的情况。
(1)对人体的危害:如果作业场所中有大量粉尘,在此环境下的工作人员呼吸时会吸入大量粉尘,当达到一定数量时,会引起呼吸道疾病,肺组织发生纤维性病变,发生尘肺。
(2)对生产的危害:空气的粉尘可使高级,精密仪器精确度下降;使油漆,胶片,微型仪器,电容器等的产品质量下降;使机器,设备的磨损增快,工作寿命减少;使人的操作视线受影响,造成工作效率降低。
(3)对大气的危害:大量粉尘悬浮于空气中可使其它有害物质附着于其上,人呼吸时吸入可引起各种相应疾病;有关文物,古迹会被腐蚀,污染;降低大气的可见度,促使烟雾的形成,使太阳辐射和传递受到不同影响。
二、预防措施(1)个人防护依据粉尘对人体的危害方式和伤害途径,进行针对性的个人防护。
粉尘(或毒物)对人体伤害途径有三种:一是吸入,通过呼吸道进人体内:二是通过人体表面皮汗腺、皮脂腺、毛囊进入体内;三是食入,通过消化道进入体内。
那么针对伤害途径,个人防护对策:一是切断粉尘进入呼吸系统的途径。
依据不同性质的粉尘,配载不同类型的防尘口罩、呼吸器、(对某些有毒粉尘还应配戴防毒面具);二是阻隔粉尘对皮肤的接触。
正确穿戴工作服(有的还需要穿连裤、连帽的工作服)、头盔(人体头部是汗腺、皮脂肪和毛囊较集中的部位)眼镜等:三是禁止在粉尘作业现场进食、抽烟、饮水等。
(2)加强个人卫生一是要注意个人防护用品使用中的卫生,如使用防毒口罩,在使用前应了解其性能、用法和如何判断失效等知识,经常更换滤料,以免误用或使用无效口罩。
保持清洁卫生,做到专人专用、防止交叉感染。
二是要注意个人卫生,不要在车间抽烟、进食和饮水及存放食品、水杯,更不能在生产炉热饭、烤食品,以免毒物污染食品进入消化道。
要勤洗手,凡是脱离操作后,做其他事前要洗手,如抽烟、吃饭、喝水、去卫生间等。
粉尘危害
![粉尘危害](https://img.taocdn.com/s3/m/ccced4507fd5360cba1adb94.png)
粉尘危害1.粉尘的理化特性及其对人体的危害(1)化学组成和浓度粉尘的化学成分、粒径大小及其在空气中的浓度,决定了粉尘对人体危害的程度。
如长期吸入含有二氧化硅的粉尘能引起矽肺病;吸入煤尘能引起煤尘肺。
同一种粉尘,吸入高浓度者发病早,患病率也高。
(2)粉尘的分散度分散度是指物质被粉碎的程度,用来表示粉尘粒子大小的百分构成。
含有小直径微粒的百分比大,则分散度高,反之则分散度低。
10μm左右的尘粒主要在上呼吸道阻留,5μm以下的尘粒可进入呼吸道深部及肺泡内。
(3)粉尘的溶解度溶解度的大小与对人体危害程度有关。
如铅、砷等粉尘,随其溶解度增加,对人体的损害作用增强。
但是石英溶解度虽低,对人体危害性反而大。
溶解度只是一个方面,其化学性质决定其危害程度。
(4)硬度硬度大的粒子可引起上呼吸道黏膜损伤。
2.粉尘对健康的影响(1)全身作用长期吸入较高浓度粉尘可引起肺组织以弥漫性、逆行性纤维化为主的全身性疾病。
吸入铅、砷、锰等毒性粉尘,可在支气管壁上溶解而被吸收,引起中毒。
(2)局部作用粉尘对皮肤、角膜、黏膜等产生局部的刺激作用,引起肥大性鼻炎或萎缩性鼻炎、咽炎、喉炎、气管及支气管炎。
作用于皮肤可引起毛囊炎及脓皮病。
(3)变态反应如大麻、棉花、黄麻、面粉、羽毛等粉尘可引起支气管哮喘、喘息性支气管炎、湿疹及偏头痛等变态反应。
(4)光感作用如沥青粉尘,在日光照射下产生光化学作用,引起光感性皮炎、结膜炎及全身症状。
(5)致癌作用接触某些金属粉尘,如镍、铬、铬酸盐等粉尘,可引起肺癌;接触放射性矿物粉尘,也容易发生肺癌;石棉粉尘可引起间皮瘤。
(6)感染作用由于粉尘上附有致病菌,随粉尘吸入呼吸道及肺泡内,可引起肺的细菌病。
粉尘类职业危害常识(二篇)
![粉尘类职业危害常识(二篇)](https://img.taocdn.com/s3/m/ad112fdebdeb19e8b8f67c1cfad6195f302be84e.png)
粉尘类职业危害常识粉尘对人体健康影响(1)破坏人体正常的防御功能。
长期大量吸入生产性粉尘,可使呼吸道粘膜、气管、支气管的纤毛上皮细胞受到损伤,破坏了呼吸道的防御功能,肺内尘源积累会随之增加,因此,接尘工人脱离粉尘作业后还可能会患尘肺病,而且会随着时间的推移病程加深。
(2)可引起肺部疾病。
长期大量吸入粉尘,使肺组织发生弥漫性、进行性纤维组织增生,引起尘肺病,导致呼吸功能严重受损而使劳动能力下降或丧失。
矽肺是纤维化病变最严重、进展最快、危害最大的尘肺。
(3)致癌。
有些粉尘具有致癌性,如石棉是世界公认的人类致癌物质,石棉尘可引起间皮细胞瘤,可使肺癌的发病率明显增高。
(4)毒性作用。
铅、砷、锰等有毒粉尘,能在支气管和肺泡壁上被溶解吸收,引起铅、砷、锰等中毒。
(5)局部作用。
粉尘堵塞皮脂腺是皮肤干燥,可引起痤疮、毛囊炎、脓皮病等;粉尘对角膜的刺激及损伤可导致角膜的感觉丧失,角膜浑浊等改变;粉尘刺激呼吸道粘膜,可引起鼻咽、咽炎、喉炎。
尘肺病尘肺病是由于在生产活动中长期吸入生产性粉尘引起的以肺组织弥漫性纤维化为主的全身性疾病。
肺纤维化就是肺间质的纤维组织过度增长,进而破坏正常肺组织,使肺的弹性降低,影响肺的正常呼吸功能。
引起尘肺病的生产性粉尘主要有两类,一类是无机矿物性粉尘,包括石英粉尘、煤尘、石棉、水泥、电焊烟尘、滑石、云母、铸造粉尘等,还有一类是有机粉尘。
尘肺病的临床表现尘肺病无特异的临床表现,其临床表现多与合并症有关。
尘肺病早期矽肺没有明显自觉症状,或者只有很轻微的自觉症状,往往是通过职业健康检查时才会发现。
但随着疾病的进展,特别是晚期的矽肺病人,就会出现或轻或重以呼吸系统为主的自觉症状。
病人常见的首发症状是气短。
病情较轻的,往往在从事重体力劳动或爬山时感到气短,稍微休息一会儿,就能好转。
再严重一点的,做一些轻体力劳动,走上坡路或上楼梯时有明显气短。
病情严重或有并发症时,由于呼吸和循环功能受到明显损害,会出现胸闷、气短,咳嗽、咳痰,胸痛、呼吸困难,还可以有咯血、无力、消瘦、失眠、食欲减退等。
粉尘危害及预防措施
![粉尘危害及预防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49abcb127dd184254b35eefdc8d376eeaeaa1789.png)
粉尘危害及预防措施导语:通风系统的组成及其布置应合理,满足防尘要求。
以下店铺为大家介绍粉尘危害及预防措施文章,仅供参考!粉尘危害及预防措施一、粉尘的种类粉尘可分为无机粉尘、有机粉尘和混合性粉尘。
也可按照可能产生的危害分为矽尘(游离二氧化硅含量超过10%的无机性粉尘)、炭黑尘、铝尘(铝、铝合金、氧化铝粉尘)、电焊烟尘等。
二、矽尘的危害其中矽尘常见于煤炭有色金属等采选业,建筑行业等,可能导致矽肺。
炭黑尘常见于纸及纸制品业、文教体育用品制造业、日用化学产品制造业等,可能导致炭黑尘肺。
三、铝尘的危害铝尘(铝、铝合金、氧化铝粉尘)常见于有色金属矿采选业、轻有色金属冶炼业、磨具磨料制造业,可能导致铝尘肺。
电焊烟尘常见于机械工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加工、制动梁加工等,可能导致电焊工尘肺。
目前我国铝硅合金汽车轮毂抛光一般都是用工人通过电动、气动抛磨工具手工进行抛光,轮毂的'生产企业必须雇佣大量的工人专门从事轮毂的抛光加工,占用了相当大面积的厂房进行加工,另一方面,在抛光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粉尘,因此轮毂生产企业存在很大的生产安全问题。
四、近些年粉尘爆炸事件业内统计数据显示,近年来我国化工企业、面粉厂、煤矿等企业多次发生粉尘爆炸事件:2002年广州食品原料粉尘爆炸事事件,2005年黑龙江煤粉爆炸事件,2008年昆明硫磺粉尘爆炸事件,2009年浙江硅粉粉尘爆炸事件,2010年河北淀粉爆炸事件,2011年成都富士康的抛光车间收尘风管可燃粉尘意外爆炸事件。
2014以来,据不完全统计,公开报道过的粉尘爆炸事件就有7起(包括昆山爆炸事件)。
其中包括金属粉尘爆炸4起,食品类粉尘爆炸2起,化工类粉尘爆炸1起。
五、生产性粉尘防治生产性粉尘危害防治所采取的相关技术措施包含有:1、优先采用先进的生产工艺、技术和原材料,消除产生或减少粉尘,对于工艺技术原材料达不到要求的,根据生产工艺和粉尘特性,设计相应防尘通风控制措施。
2、产生粉尘的生产过程和设备,应优先采用机械化和自动化,避免直接人工操作,结合生产工艺采取通风和净化措施。
粉尘的危害及预防措施
![粉尘的危害及预防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16c69953960590c69fc376dc.png)
粉尘的危害及预防措施一、粉尘的危害全身作用:长期吸入较高浓度粉尘可引起肺部弥漫性、进行性纤维化为主的全身疾病(尘肺);如吸入铅、铜、锌锰等毒性粉尘,可在支气管壁上溶解而被吸收,由血液带到全身各部位,引起全身性中毒。
铅中毒是慢性的,但中毒者如果发烧,或者吃了某些药物和喝了过量的酒,也会引起中毒的急性发作;过量吸入铜的烟尘可能导致溶血性贫血;锌在燃烧时产生氧化锌烟尘,人吸入后产生一种类似疟疾的“金属烟雾热”疾病;长期吸入锰及其氧化物粉尘或烟雾,对中枢神经系统、呼吸系统及消化系统发生不良作用。
二、粉尘爆炸的条件:可燃粉尘爆炸应具备三个条件,即粉尘本身具有爆炸性;粉尘必须悬浮在空气混合到爆炸浓度;有足以引起粉尘爆炸的热能源(点火源).和气体爆炸相比,粉尘爆炸所要求的最小引燃能较大,10毫焦耳以上,为气体爆炸的近百倍.因此,一个足够强度的热能源也是形成粉尘爆炸的必要条件之一。
三、粉尘爆炸危害1.具有极强的破坏性。
2。
容易产生二次爆炸。
四、粉尘的预防1.通风除尘:采用机械式通风除尘,安装相对独立的通风除尘装置和设置收尘设施(严禁直排,推荐采用布袋收尘或湿式收尘装置),收尘设施宜设置在建筑物外露天场所,离明火产生处不少于6米,回收的粉尘应储存在独立的堆放场所。
2.清洁制度:每天对生产车间进行清理,视尘量及时对收尘装置进行清理,使作业场所积累的粉尘量降至最低,禁止使用压缩空气进行吹扫.清洁时必须停止抛光等产生粉尘的作业。
3.禁火措施:粉尘爆炸危险场所严禁各类明火,在粉尘爆炸危险场所进行明火作业时,必须办理动火审批,停止抛光作业,采取相应防护措施。
检修时应使用防爆工具,不应敲击各金属部件。
4.器材配备:根据不同的作业条件与环境配备消防器材和个人劳动防护用品。
配备1立方米的消防沙,可燃爆粉尘燃烧时必须使用消防沙灭火,灭火时应防止粉尘扬起形成粉尘云。
严禁使用普通灭火器灭火。
5.电气电路:存在可燃爆粉尘的车间的电器线路采用镀锌钢管套管保护,在车间外安装空气开关和漏电保护器,设备、电源开关应采用防爆防静电措施,严禁乱拉私接临时电线。
粉尘的危害及防治(三篇)
![粉尘的危害及防治(三篇)](https://img.taocdn.com/s3/m/8997e37bae45b307e87101f69e3143323868f50b.png)
粉尘的危害及防治粉尘是现代工业生产和人类生活中常见的一种污染物质。
根据多年的研究和经验,我们已经了解到粉尘不仅对环境和生态系统有害,还对人类的健康产生严重影响。
因此,了解粉尘的危害并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至关重要。
首先,粉尘对人体健康的危害主要体现在呼吸系统。
当人们吸入大量粉尘时,粉尘会进入呼吸道,刺激气道黏膜,引起咳嗽、喉咙痛和气喘等症状。
同时,粉尘中的微小颗粒物还会进一步进入肺部,造成肺部炎症和纤维化,严重时甚至引发肺癌和呼吸系统疾病。
其次,粉尘还对皮肤产生危害。
长期暴露在含有粉尘的环境中,会导致皮肤干燥、瘙痒和过敏反应。
粉尘中的有害物质还可能通过皮肤的毛孔进入人体内部,导致全身中毒。
此外,粉尘还会影响眼睛健康。
当粉尘进入眼睛时,会引起眼结膜炎、角膜炎和结膜痒症等眼部疾病。
长期暴露于粉尘环境中,还可能导致慢性眼疾和视力下降。
对于粉尘的防治,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 源头防治:通过改进生产工艺、使用封闭式设备和高效过滤器等手段,减少粉尘的产生和排放。
这是最有效的减少粉尘污染的方法。
2. 改善通风条件:对于存在粉尘污染的室内空间,应采取有效的通风措施,增加新鲜空气的供应,减少粉尘的积聚和滞留。
3. 个人防护:在暴露于粉尘环境的工作岗位上,应配备合适的个人防护装备,如口罩、护目镜、防护服等,有效阻挡粉尘的侵入,保护呼吸道、眼睛和皮肤。
4. 定期清洁和维护:对于存在粉尘积聚的工作区域和设备,应定期清洁和维护,减少粉尘的积累,并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避免粉尘排放。
5. 增强健康意识和培训:加强员工的健康教育和培训,提高他们对粉尘危害的认识和预防意识,倡导正确的工作姿势和卫生习惯。
总之,粉尘对人类健康和环境产生着重要的危害,需要我们引起足够的重视并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
通过源头防治、改善通风条件、个人防护、定期清洁和维护以及加强健康教育和培训等方法,我们可以有效地减少粉尘的危害,保护人类健康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2024年粉尘的危害及防治(2篇)
![2024年粉尘的危害及防治(2篇)](https://img.taocdn.com/s3/m/8a60a4251611cc7931b765ce0508763231127483.png)
2024年粉尘的危害及防治粉尘是指能悬浮于空气中的固体微粒。
在工业生产中产生的粉尘叫做工业粉尘。
对工业粉尘如果不加以控制,它将破坏作业环境,危害工人身体健康和损坏机器设备,还会污染大气环境。
在我国,能够产生粉尘的行业与工种很多,如金属矿与非金属矿的采掘和采石业,基础建设方面的筑路、开掘隧道和地质勘探作业,玻璃制造业,耐火及建筑材料加工业。
铸造业的破碎、磨粉、包装、运输等环节。
粉尘对人体的危害程度取决于人体吸入的粉尘量、粉尘侵入途径、粉尘沉着部位和粉尘的物理、化学性质等因素。
在众多粉尘中,以石棉尘和含游离二氧化硅的粉尘对人体危害最为严重。
石棉尘不仅引起石棉肺,且具有致癌性;含游离二氧化硅的粉尘可引起矽肺病,含游离二氧化硅70%以上的粉尘对人体危害更大。
粉尘的粒径不同,对人体的危害也不同,2微米至10微米的粉尘对人体的危害最大。
此外,荷电粉尘、溶解度小的粉尘、硬度大的粉尘、不规则形状的粉尘,对人体危害较大。
粉尘侵入人体的途径主要有呼吸系统、眼睛、皮肤等,其中以呼吸系统为主要途径。
粉尘对人体各系统的危害表现如下:粉尘侵入呼吸系统后,会引发尘肺、肺粉尘沉着症、有机粉尘所致的肺部病变、呼吸系统肿瘤和局部剌激作用等病症;如果粉尘侵入眼睛,便可引起结膜炎、角膜混浊、眼睑水肿和急性角膜炎等症状;粉尘侵入皮肤后,可堵塞皮脂腺、汗腺,造成皮肤干燥,易受感染,引起毛囊炎、粉刺、皮炎等。
根据粉尘的种类、浓度、接尘时间,国家标准《生产性粉尘作业危害程度分级》(GB5817-86)规定,接触生产性粉尘作业危害程度共分为五级:0级(符合卫生条件),I级(轻度危害),Ⅱ级(中度危害),Ⅲ级(高度危害),Ⅳ级(极度危害)。
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企业事业单位应将Ⅲ级、Ⅳ级粉尘危害列为粉尘治理重点,各级卫生部门应将Ⅲ级、Ⅳ级粉尘危害列为职业卫生监察工作的重点。
经分级检测,粉尘危害达到Ⅳ级的企业,必须在一年内消除,否则卫生部门有权责令其停产;新建、扩建、改建和技术改造的工程项目,在试生产时,必须进行粉尘危害程度分级,凡有Ⅲ级、Ⅳ级粉尘危害的,不允许正式投产;有Ⅱ级危害的,不应升入国家二级以上企业。
本文阐述了粉尘及其危害
![本文阐述了粉尘及其危害](https://img.taocdn.com/s3/m/7a09666adaef5ef7bb0d3cf6.png)
¥摘要本文阐述了粉尘及其危害、煤矿防尘措施和粉尘检测方面的几个重点问题。
1、粉尘性质及其危害 粉尘是指能够较长时间悬浮在空气中的固体颗粒,悬浮粉尘是一种气溶胶,其分散媒是空气,分散相是固体粒子.,飘尘是能够较长时间飘浮在空气中的固体微粒(浮游粉尘),浮游粉尘在空气中飘浮时间的长短与粉尘的粒径大小有直接关系,粒径10um的粉尘沉降到地面,一般需要4~9h,粒径1um的粉尘需要数十天,粒径0.5um以下的粉尘,可长时间漂浮在空气中而不沉降。
可见粉尘粒径多在10um以上。
大家比较一致的看法,认为环境空气中直径5um以下的尘粒是引起尘肺的主要有害粉尘,一些游离二氧化硅含量较高的矿物性粉尘,对人体的致纤维化作用很强,我国煤矿岩巷掘进工作面粉尘中的游离二氧化硅含量一般都在10%以上,最高可达到80%,多数在30~40%之间。
煤尘有爆炸性,无烟煤矿采煤工作面的的煤尘除个别情况外大多数属于无爆炸性煤尘,而烟煤、褐煤煤矿采煤工作面产生的煤尘均属爆炸性粉尘。
煤的炭化程度越低、挥发分越高,煤尘的爆炸性就越强。
不同种类的煤炭和不同的试验条件下所得到的爆炸上下限浓度是不相同的,但一般说来,煤尘爆炸的下限浓度为30~50g/m3,上限浓度为1000~2000g/m3,其中爆炸力最强的浓度为300~500g/m3。
煤尘爆炸的引爆温度一般为650~990℃,发生煤尘爆炸时,粒度小于1mm的煤尘都能参与爆炸,但爆炸的主体是粒度小于0.75mm的煤尘,当含有沼气、且浓度达到3.5%时,空气中煤尘浓度达到6.1g/m3就可能发生爆炸。
氧气浓度对煤尘爆炸的影响是,当氧含量低于17%时,煤尘就不会发生爆炸。
煤尘爆炸可放出大量热能,爆炸火焰温度可高达2000℃,爆炸压力可高达1.9Mpa。
煤尘爆炸时,冲击波传播的速度大于火焰传播速度。
国内外实测的火焰传播速度为610~1800m/s,而爆炸冲击波最高可达2000m/s以上。
煤尘爆炸气体中含有大量的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爆炸区空气中一氧化碳含量可高达8%。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粉尘及其危害概述1. 什么是粉尘?答:粉尘是指能较长时间悬浮在空气中的微小固体颗粒。
人类各种生产活动和生活活动中可产生大量的粉尘,自然界的分化腐蚀随着气体的流动也会产生粉尘。
2. 什么是生产性粉尘?生产性粉尘有哪几种?答:生产性粉尘是指在生产中形成的并能长时间悬浮在空气中的固体微粒。
它是污染作业环境、损害劳动者健康的重要职业性有害因素,可引起多种职业性疾患。
按照生产性粉尘的性质,可概括为两大类:(1)无机粉尘包括:矿物性粉尘,如石英、石棉、滑石、煤等;金属性粉尘,如铅、锰、铁、铍、锡、锌等及其化合物;人工无机粉尘,如金刚砂、水泥、玻璃纤维等。
(2)有机粉尘包括:动物性粉尘,如皮毛、丝、骨质等;植物性粉尘,如棉、麻、谷物、亚麻、甘蔗、木、茶等粉尘;人工有机粉尘,如有机染料、农药、合成树脂、橡胶、纤维等粉尘。
在生产环境中,以单纯一种粉尘存在的较少见,大部分情况下为两种以上粉尘混合存在,一般称之为混合性粉尘。
3. 生产性粉尘的来源?答:工业生产中用外力和机械对固体物质进行加工是生产性粉尘的主要来源,如矿石、石料的开采、钻孔、粉碎、研磨、打光、切削,粉碎的固体物质的筛分、搅拌、运输等,都可产生大量粉尘。
其次是固体粉末物质的包装、搬运、混合、搅拌,如水泥制造和运输;金属冶炼和加热过程中产生的蒸汽在空气中遇冷后凝集形成固体微粒状的烟雾,如电焊、铸造及金属加工产生的金属烟雾粉尘。
飘落的粉尘在空气流动或由机械振动再次漂浮于空气中,则可形成二次扬尘。
4. 粉尘是如何进入人体导致疾病的?答:粉尘通过呼吸道进入体内,大部分又可通过呼吸被排出体外,只有少量粉尘能滞留在下呼吸道和肺泡内。
由于生产性粉尘的理化性质不同,可使机体产生不同的病理改变。
长期吸入某些生产性粉尘,可引起以肺组织纤维性病变为主的全身性慢性疾病—尘肺。
5. 影响粉尘致病作用的主要因素有哪些?答:粉尘的物理化学性质以及粉尘在肺内的蓄积量决定了粉尘对人体危害的性质和程度。
(1)粉尘的化学性质粉尘的化学组成是决定粉尘生物学作用的主要因素。
矿物粉尘致肺纤维化能力的强弱,主要决定于粉尘中致纤维化粉尘的性质及含量。
致纤维化粉尘的含量越高,其致纤维化作用越强,病变发生越快、进展也越快,其中致纤维化能力最强的粉尘是游离二氧化硅粉尘。
(2)粉尘的分散度分散度是指生产过程中物质被粉碎的程度,粉尘中小的颗粒越多,分散度就越高,大的颗粒越多,其分散度就越低。
不同的生产过程和生产工艺所产生的粉尘颗粒的大小组成比例是不同的。
粉尘颗粒的分散度越高,在空气中飘浮的时间就越长,被吸入的可能性就越大。
而较大的粉尘颗粒会很快在空气中沉降,吸入的可能性较低,即使被吸入,也会被阻留在上呼吸道,难以到达下呼吸道和肺泡。
真正能够进入肺泡而沉积于肺内引起生物学作用的是粒径小于5微米的粉尘。
小于5微米的粉尘称呼吸性粉尘。
(3)粉尘的浓度同样生产过程产生的粉尘,其化学性质和分散度相同时,其致病作用的强弱主要和浓度有关。
粉尘的浓度,特别是呼吸性粉尘的浓度越高,吸入的量就越大,可能沉积在肺内的粉尘也就越多,越容易发病。
(4)粉尘的荷电性粉碎过程中产生的固体颗粒往往具有荷电性,即带有电荷的粉尘。
另外,粉尘颗粒在流动过程中也可能因为互相摩擦或吸附空气中的其它离子而带电荷。
带相同电荷的粉尘,颗粒间就相互排斥,粉尘就不易聚集,便能更长时间的飘浮于空气中,因而其吸入的可能性就大;带不同电荷的粉尘,互相就能聚集成较大的颗粒,因而能加速其沉降,结果吸入的可能性就减小。
(5)粉尘的形态和表面活性球形颗粒在空气中的阻力小,易于沉降,而形状不规则的颗粒相对来说沉降较慢,悬浮时间则较长。
致纤维化粉尘表面的生物活性也会影响致纤维化作用。
新产生的粉尘颗粒表面有较多的自由基,对人体的损伤作用更强。
(6)个体因素常常在同一工种粉尘接触量相同的工人中,有一部分人发病,也有一部分人不发病或发病较轻,这是因为每个人的个体因素不相同。
一些患有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的工人,如慢性支气管炎、哮喘、肺气肿以及吸烟者容易受粉尘的危害,免疫状况差的人更易受粉尘的危害。
此外,尘肺和个体遗传易感性的关系也受到研究者的关注。
(7)个体防护劳动者个体防护意识的强弱以及防护用品的选择和使用方法是否得当,也是影响粉尘致病作用的因素。
6. 粉尘作业可能导致哪些职业病?答:根据我国《职业病目录》,粉尘作业可导致的职业病主要有尘肺、职业性急性变应性肺泡炎、棉尘病。
另外,石棉还可导致肺癌、胸膜间皮瘤等。
一些粉尘则可引起职业中毒和职业性皮肤病。
7. 什么是尘肺病?答:尘肺病是在职业活动中长期吸入生产性粉尘并在肺内潴留而引起的以肺组织弥漫性纤维化为主的全身性疾病。
8. 我国法定的尘肺病有哪些?答:我国《职业病目录》规定的职业病名单中列出的法定职业病有13种:矽肺、煤工尘肺、石墨尘肺、碳黑尘肺、石棉尘肺、滑石尘肺、水泥尘肺、云母尘肺、陶工尘肺、铝尘肺、电焊工尘肺、铸工尘肺、根据“尘肺病诊断标准”和“尘肺病理诊断标准”可以诊断的其他尘肺,除最后一种外,大多数尘肺是以致病粉尘命名的,余下的少数几种是以工种或行业命名的。
矽肺和煤工尘肺是我国目前发病人数最多的尘肺病。
9. 目前我国尘肺病的发病情况如何?答:根据2006年全国2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报告(缺陕西,不含西藏),共诊断出尘肺病8783例,占确诊为职业病病例总数的76.25%,新诊断出的尘肺病的病例比例较2005年提高了1.44个百分点。
2006年新诊断尘肺病例接触粉尘时间不足10年的占诊断尘肺病例总数的22.62%,其中不足5年的占11.04%,不足2年的占1.57%。
截至2006年全国尘肺病累计发病616,442例,死亡146,195例,现患470,247例;近15年平均每年新发尘肺病人近1万例。
10. 除了肺脏,其他器官可能受到粉尘的损害吗?答:除了肺脏,其他器官如淋巴系统、神经系统、心血管等也可能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害。
11. 什么叫做可吸入颗粒物(PM10)?答:可吸入颗粒物是指悬浮在空气中,能进入人体的呼吸系统、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10μm的颗粒物,记作PM10。
可吸入颗粒物的浓度以每立方米空气中可吸入颗粒物的毫克数表示。
颗粒物的直径越小,进入呼吸道的部位越深。
12. 可吸入颗粒物有哪些危害?答:可吸入颗粒物在环境空气中持续的时间很长,对人体健康和大气能见度影响都很大。
一些颗粒物来自污染源的直接排放,比如烟囱与车辆。
另一些则是由环境空气中硫的氧化物、氮氧化物、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及其它化合物互相作用形成的细小颗粒物,它们的化学和物理组成依地点、气候、一年中的季节不同而变化很大。
可吸入颗粒物通常来自在未铺沥青、水泥的路面上行使的机动车、材料的破碎碾磨处理过程以及被风扬起的尘土。
可吸入颗粒物被人体吸入后,会累积在呼吸系统中,引发许多疾病。
对粗颗粒物的暴露可侵害呼吸系统,诱发哮喘病。
细颗粒物可能引发心脏病、肺病、呼吸道疾病,降低肺功能等。
因此,对于老人、儿童和已患心肺病者等敏感人群,风险是较大的。
另外,环境空气中的颗粒物还是降低能见度的主要原因,并会损坏建筑物表面。
13. 沙尘暴及其危害是什么?答:沙尘暴是一种风与沙相互作用的灾害性天气现象,造成大气能见度低,极易导致交通延误或恶性事故,对人体还可能诱发过敏性疾病、增大流行病及传染病传播的危险度。
除此之外,还对照相机、计算机等精密仪器有较大影响。
它的形成与地球温室效应、厄尔尼诺现象、森林锐减、植被破坏、物种灭绝、气候异常等因素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
其中,人口膨胀导致的过度开发自然资源、过量砍伐森林、过度开垦土地是沙尘暴频发的主要原因。
通常情况下,人的鼻腔、肺等器官对尘埃有一定的过滤作用,但沙尘暴这种剧烈天气现象带来的细微粉尘过多过密,极有可能使患有呼吸道过敏性疾病的人群旧病复发。
即使是身体健康的人,如果长时间吸入粉尘,也会出现咳嗽、气喘等多种不适症状。
此外,大风跨越几千公里,将沿途的病菌吹到下风向地区,其中可能包括一些传染病菌。
沙尘对人体的呼吸系统危害最大,人们不可轻视。
特别是抵抗力较差的老年人、婴幼儿以及患有呼吸道过敏性疾病的人群,更应该呆在门窗紧闭的室内,尽可能远离粉尘源。
必须在室外活动时,最好用湿毛巾、纱巾保护眼睛和口,但需要提醒的是,这种简单防护对病毒不起作用。
在沙尘暴退去前,建筑工人、清洁工人都应该暂时停止户外作业,建议人们多喝水,多吃清淡食物,不要购买街头露天食品。
14. 除了尘肺病,粉尘还会导致其他疾病吗?答:长期接触生产性粉尘还可能引起其它疾病。
例如:大麻、棉花等粉尘可引起支气管哮喘、哮喘性支气管炎、湿疹及偏头痛等变态反应性疾病。
破烂布屑及某些农作物粉尘可能成为病源微生物的携带者,如带有丝菌属、放射菌属的粉尘进入肺内,可引起肺霉菌病。
石棉粉尘除引起石棉肺外,还可引起胸膜间皮瘤、肺癌。
经常接触生产性粉尘,还会引起皮肤、耳及眼的疾患。
例如,粉尘堵塞皮脂腺可使皮肤干燥,易受机械性刺激和继发感染而发生粉刺、毛囊炎、脓皮病等。
混于耳道内皮脂及耳垢中的粉尘,可促使形成耳垢栓塞。
金属和磨料粉尘的长期反复作用可引起角膜损伤,导致角膜感觉丧失和角膜混浊。
在采煤工人中还可见到粉尘引起的角膜炎等。
一些化学性粉尘可引起中毒性疾病,如铅尘可引起铅中毒,农药粉尘可引起农药中毒等等。
15. 接触粉尘的职业及工种主要有哪些?答:目前粉尘是我国最主要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因此尘肺病也是我国最主要的职业病。
可以说工业生产过程中粉尘是随时随处都存在的,主要的职业及工种是:(1)矿山开采:各种金属矿山及非金属矿山的开采是产生粉尘最主要的行业,故也是尘肺病危害最严重的行业。
在金属或非金属矿山接触粉尘最多的工种是凿岩工、放炮工、支柱工、运输工等,在煤矿主要是掘进工、采煤工、搬运工等。
矿山开采业使用风动工具凿眼、爆破,特别是干式作业(干打眼)可产生大量的粉尘。
50年代的干式作业,导致了60年代尘肺病的高发,以后随着湿式(湿式凿岩机)作业的推广,粉尘浓度明显降低,尘肺病的发生亦随之下降。
值得注意的是,在煤矿采用综合采煤机械后,由于作业面大,机械粉碎力大,煤矿粉尘浓度仍然很高,很多情况下超过国家规定的卫生标准,煤矿粉尘危害是我国尘肺病发生最严重的问题。
目前大量涌现的小煤窑、小金矿及其它矿山开采,由于技术条件限制,大量的农民工和流动工人从事此类工作,可能接触大量的粉尘;因此,必需引起各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采取有力措施,保护农民工和流动工人的健康。
(2)机械制造:机械制造业首先是制造金属铸件,即铸造业,铸造模具所使用的原料主要是天然砂,其次是黏土。
由于对铸件的要求不同,铸造模具所用的原料的成分也不同,有些二氧化硅可达70%-90%之间;黏土主要是高岭土和膨润土,为硅酸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