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流式沉淀池计算例题
平流沉淀池
3.4.1 平流式沉淀池尺寸平流式沉淀池分设2座,每组设计流量:s m h m Q 33429.0=8.1545=74200= ; 沉淀时间T=2.0h ,沉淀池容积:W=QT=1545.8×2=3091.6m 3;考虑絮凝池尺寸,沉淀池池宽B=3.4×3+0.2×2=10.6m ;取沉淀池的有效水深:H=3.5m ,超高0.5m ,则池子总高度为4.0m ;沉淀池长:L=W/Bh=3091.6/(10.6×3.5)=83.3m ,取L=85m ;此时,沉淀池水平流速:v=L/3600T=85/(3600×2)=0.0118m/s=11.8mm/s在10~25mm/s 范围内。
沉淀池长宽比:L/B=85/10.6=8.02>4,长深比:L/h=85/3.5=24.28>10满足设计要求。
沉淀池放空时间以2小时计算,则放空管直径为:m T B L Hd 40.0=3600×25.3×85×6.10×7.0=7.0=5.05.0; 采用钢制DN500mm ,排泥管也采用同样的管径。
3.4.2 沉淀池水力条件复核每池中间设两道200mm 的隔墙将沉淀池分成三格,每格宽3.4m 。
水力半径:R=ω/χ=3.5×3.4/(3.5×2+3.4)=1.14m弗劳德数:F r =v 2/2g=0.01182/(2×9.81)=1.24×10-5 (在1×10-5~1×10-4之间)雷诺数:Re=vR/γ=0.0118×1.14/(1.007×10-6)=1.33×104 (在4000~15000之间) 沉淀池示意见下图:图3-3 平流沉淀池示意图3.4.3 沉淀池的进水设计进水采用穿孔墙布置,尽量做到在进水断面上水流的均匀分布,避免已形成的絮体破碎。
计算题
计算题1、混凝:G 值及判断、絮凝动力学常数。
速度梯度、程度、时间,一级反应2、沉淀:平流式沉淀池设计、核算、假设、示意图、描述工作过程、截留沉速、表面负荷3、过滤:滤速、面积,强制滤速4、消毒:反应器理论、求时间,加氯量5、生物滤池设计计算:负荷、容积、表面积、水量、浓度、出水浓度,稀释比6、劳麦方程设计曝气池:水量的设计,要考虑工业污水混合时总水量和平均浓度的计算,主要相关参数为曝气池容积、需氧量、产率系数、负荷、剩余污泥量、衰减系数,混合液浓度1、混凝算G 值,判断是否在范围内G =G G —速度梯度S -1P —单位体积流体所消耗的功率 W/m 3 g —重力加速度 9.8m/s 2 h —絮凝过程中的水头损失 m v —水的运动粘度 m 2/s T —停留时间 s U —水的动力粘度 pa •s 因为uv P=v QT =所以gh pgh =vT u G T= 平均速度梯度:1234=P P P P G uv +++总例题1、隔板絮凝池设计流量75000m 3/d ,絮凝池有效容积1100m 3,絮凝池总水头损失为0.26m ,v=10-6,求絮凝池总的平均速度梯度G 值,和GT 之各为多少?(水厂自用水量按5%计算)解:由题意的:Q=75000m 3/d v=1100m3 h=0.26mghG vT=g=9.8m/s 2 Q 总=75000m 3/d ==0.91m 3/s答:絮凝池总的平均速度梯度为45.9s -1,及54405例题2、若机械搅拌絮凝池设计流量400m 3/h (不考虑自用水),停留时间为20min ,池体分为四格,每格容积均一致,四格中各格搅拌功率分别为195,120,60,30w 。
水温按照15°c 计(u=1.14×10-3pa •S )。
试计算该絮凝池的速度梯度,并校核。
解:由题意的:Q=400m 3/h P 1=195w P 2=120w P 3=60w P 4=30w T=20min U=1.14×10-3pa•s v=Q•T=400÷60×20=133.4m 3校核:1G s-=52因为前者在20—70s-1之间,后者在1×104—1×105之间,故符合要求。
水质工程计算题
水质工程学(上) 考试试卷一1、平流沉淀池设计流量为720m 3/h 。
要求沉速等于和大于0.4mm/s 的颗粒全部去除。
试按理想沉淀条件,求:(1)所需沉淀池平面积为多少m 2?(2)沉速为0.1mm/s 的颗粒,可去除百分之几?(10’) 解:已知 Q=720m 3/h=0.2m 3/s u 0=0.4mm/s u i =0.1mm/s1) 所需沉淀池平面积为23050104.02.0m u Q A =⨯==- 2) 沉速为0.1mm/s 的颗粒的去除率为25.04.01.00===u u E i 2、原水泥砂沉降试验数据见下表。
取样口在水面180cm 处。
平流沉淀池设计流量为900m 3/h ,表面积为500m 2,试按理想沉淀池条件,求该池可去除泥砂颗粒约百分之几?(0C 表示泥砂初始浓度,C 表示取样浓度)。
(20’)解:已知 h=180cm Q=900m 3/h A=500m 2 沉速计算沉速分布见下图。
沉降速度(cm/min )小于该沉速的颗粒组成分数截留沉速u 0=A Q =60500100900⨯⨯=3cm/min 从图上查得u 0=3cm/min 时,小于该沉速的颗粒组成部分等于p 0=0.30。
从图上,相当于积分式⎰p u dp 的面积为 0.506。
因此得到总去除百分数为:P=(1-0.30)+31(0.506)=86.9% 水质工程学(上)考试试卷二1、河水总碱度0.1mmol/L (按CaO 计)。
硫酸铝(含Al 2O 3为16℅)投加量为25mg/L ,问是否需要投加石灰以保证硫酸铝顺利水解?设水厂日生产水量50000m 3,试问水厂每天约需要多少千克石灰(石灰纯度按50℅计)。
(处理水剩余碱度要求不得低于0.47 mmol/L (按CaO 计))解:投入药剂量折合Al 2O 3 为25mg/l ×16%=4mg , Al 2O 3 的分子量为102 。
故投入药剂量相当于4/102=0.039mmol/l ,剩余碱度取0.37mmol/l ,则得[CaO]=3×0.039+1×0.37=0.487(mmol/l), CaO 的分子量为56,则石灰投量为0.487×56×50000/0.5=2.3×106(g)=2.3×103(kg)2、(2)设初沉池为平流式,澄清部分高为H ,长为L ,进水量为Q ,试按理想沉淀理论对比:①出水渠设在池末端 ②如图所示,设三条出水渠时,两种情况下可完全分离掉的最小颗粒沉速u o 。
水质工程学计算题题型及相关计算公式
《水质工程学》计算题题型、相关计算公式及习题一、化学反应动力学 1、反应器水力停留时间计算完全混合间歇式反应器CMB)ln(10iC C k t =完全混合连续式反应器 CSTRnt T kt C C t Q V C C k t nn i⨯=+=⨯=-=)11()1(100活塞流式反应器(推流式反应器) PF)ln(10iC C k t =【题型举例】1、已知化学反应符合一级反应动力学,要求经过反应后某污染物质浓度下降90%,反应速率k =0.45min -1,若采用理想CSTR 型反应器,需要多少反应时间?若采用PF 反应器需要多少反应时间?2、已知化学反应符合一级反应动力学,要求经过反应后某污染物质浓度下降99%,反应速率k =0.45min -1,若采用恒流搅拌串联型反应器,已知串联级数是3级,求污水在该串联型反应器系统中的水力停留时间。
3、已知进入反应器的废水量为Q=4000m 3/d ,进水浓度为C 0=100mg/L ,要求经处理后的出水浓度C e ≤20mg/L 。
假定反应器中的反应为一级反应,反应速率常数K=0.8d-1。
试比较下列四种系统所需的反应器总容积。
(1)单级完全混合反应器(CSTR )(2)两级串联完全混合反应器(CSTR )(3)四级串联完全混合反应器(CSTR ) (4)推流式反应器(PF ) 4、(1)设物料i 分别通过CSTR 型和PF 型反应器进行反应,进水和出水中I 浓度之比为C 0/C e =10,且属于一级反应,k=2h -1。
水流在CSTR 型和PF 型反应器内各需多少停留时间?(注:C 0—进水中i 初始浓度;C e —出水中i 浓度) (2)若采用4只CSTR 型反应器串联,其余条件同上。
求串联后水流总停留时间为多少?5、液体中物料i 浓度为200mg/L ,经过2个串联的CSTR 型反应器后,i 的浓度降至20mg/L 。
液体流量为5000m 3/h ;反应级数为1;速率常数为0.8h -1。
标准答案
一、填空题(每空0.5分,共15分)1、按作用原理不同,废水处理方法可分成生物法、化学法、物理法、物化法四大类。
2、调节池的主要作用是调节水量和均和水质。
3、胶体的稳定性包括:动力学稳定性和聚集稳定性。
混凝处理关键是要破坏胶体的聚集稳定性。
4、根据废水中可沉物的浓度和特性不同,沉淀可分为__自由沉淀___、_絮凝沉淀_、_拥挤沉淀(成层沉淀、区域沉淀)__、_压缩沉淀_四种基本类型。
5、今有一理想平流式沉淀池,体积为V,深度为H,若颗粒沉速为u0,则Q= Vu0/H。
若将其分隔为n层浅池,整个沉淀池进水量保持不变,则每个浅池的表面负荷q0′= u0 /n 。
6、一般规律,对于疏水性颗粒易与气泡粘附,而亲水性颗粒难以与气泡粘附。
7、穿孔管配水系统属于大阻力配水系统,穿孔板配水系统属于小阻力配水系统。
8、根据作用机理不同,吸附可分为物理吸附、化学吸附、离子交换吸附三种形式。
9、在常温、稀溶液中,离子交换树脂对Ca2+、Cr3+、Ba2+、Na+的离子交换势高低顺序依次为Cr3+ > 、Ba2+ > Ca2+ > Na+。
在离子交换过程中,上述离子最先泄露的是Na+。
10、电渗析膜是_离子交换_膜,电渗析的推动力是___电位差___,电渗析去除的污染物是阴、阳离子。
反渗透膜是_分子扩散(半透)_膜,反渗透的推动力是_压力差__,反渗透膜透过的物质是水或溶剂。
11、油在废水中存在的三种状态①悬浮状态②溶解状态③乳化状态。
12、混凝的四大机理:双电层压缩机理、吸附电中和机理、吸附架桥机理、沉淀物网捕机理二、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15分)1、K80:滤料的不均匀系数,K80=d80/d10,K80越大,滤料越不均匀。
2、自由沉淀:指水中悬浮物浓度不高,颗粒在沉淀过程中呈离散状态,而且不具有凝聚性能。
固体颗粒在下沉过程中不改变形状、尺寸、密度、互不干扰,各自完成沉淀过程。
(指水中的悬浮物浓度不高时的一种沉淀类型,在沉淀过程中,悬浮颗粒之间互不干扰,各自独立完成沉淀过程。
平流式沉淀池计算例题
平流沉淀池的设计:已知设计水量Q=300000m 3/d 。
设计平流式沉淀池。
2.设计计算(1)池容积W(2)单池容积W(3)单池池面积 F(4)池深H(5)池长L(6)池宽B1.Q=300000m 3/d=12500m 3/h=3.472 m 3/s,沉淀时间t=2h ,面积负荷u 0‘=40m 3/(m 2.d ),沉淀池个数 n=6个。
2.设计计算(1)池容积WW=Qt=125002=25000m 3(2)单池容积WW 1=7.4166625000n W m 3(3)单池池面积 FF=12504050000'0u Q m 2(4)池深H33.312507.41661F W H m(5)池长L水平流速取v=10mm/s ,则池长L=3.6vt=3.6102=72m(6)池宽BB 1=4.17721250L F m (7)校核长宽比(8)校核长深比(9)进水穿孔花墙设计(10)出水渠(11)排泥设施(12)水力条件复核采用17.8m 。
沉淀池的池壁厚采用300mm ,则沉淀池宽度为18.4m,与絮凝池吻合。
(7)校核长宽比4045.48.1772B L(8)校核长深比106.2133.372H L(9)进水穿孔花墙设计①沉淀池进口处用砖砌穿孔墙布水,墙长17.8m ,超高取0.3m ,积泥高度取0.1m ,则墙高3.73m.②穿孔花墙孔洞总面积 A孔洞处流速采用v 0=0.24m/s ,则A=41.224.036003.208336000v Qm 2③孔洞个数N孔洞采用矩形,尺寸为15cm 18cm ,则N=903.8918.015.041.218.015.0A个。
则孔洞实际流速为:238.018.015.09036003.208318.015.0'0N Qv m/s④孔洞布置1.孔孔布置成6排,每排孔洞数为906=15个2.水平方向孔洞间净距取1m,即4块砖的长度,则所占的宽度为:0.1815+115=17.7m ,剩余宽度17.8-17.6=0.2m ,均分在各灰缝中。
(完整版)平流沉淀池设计计算
(完整版)平流沉淀池设计计算-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平流式沉淀池设计说明1构筑物设计说明1.1工程概况废水排放量为0.2m3/s,人数为80000人,悬浮物为350mg/l1.2设计依据及原则《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1.3平流式沉淀池简述平流式沉淀池的池型呈长方形,由进水装置、出水装置、沉淀区、缓冲层、污泥区及排泥装置等组成。
污水在池内按水平方向流动,从池一端流入,从另一端流出。
污水中悬浮物在重力作用下沉淀,在进水处的底部设贮泥斗。
平流式沉淀池的主要优点是:有效沉淀区大,沉淀效果好,造价较低,对污水流量的适应性强。
缺点是:占地面积大,排泥较困难[1]。
2平流式初沉池的设计计算[2]2.1设计参数(1)沉淀池的个数或分格数应至少设置2个,按同时运行计算。
(2)初沉池沉淀时间取1-2h,表面负荷取1.5-2.5 m3/(m2·h),沉淀效率为40%-60% 。
(3)设计有效水深不大于3.0m,多介于2.5-3.0之间。
(4)池(或分格)的长宽比不小于4,长深比采用8-12。
(5)池的超高不宜小于0.3m 。
(6)池底坡度一般为0.01-0.02。
(7)泥斗坡度约为45°-60°。
(8)进口需设挡板,一般高出水面0.1-0.15m ,浸没深度≥0.25m ,一般取0.5-1.0m ,距离进水口0.5-1.0m ;出口也需设挡板,距离出水口0.25-0.5m ,浸没深度0.3-0.4m ,高出水面0.1-0.15m 。
2.2设计计算设计采用2座沉淀池,计算尺寸如下:(1)悬浮物的去除率 η=94%%10035020350=⨯- (2)沉淀区总面积设计处理污水量 Q max =0.2 (m 3/s)=0.2⨯3600=720 (m 3/h)设表面负荷q=1.5m 3/(m 2·h ),沉淀时间t=2h A=5.1720q 3600Qmax ==480(m 2) (3)沉淀池有效水深h 2=qt=2⨯1.5=3(m)(4)沉淀区有效容积v 。
环境工程学题(计算)详解
计算题1、平流沉淀池设计流量为720m 3/h 。
要求沉速等于和大于0.4mm/s 的颗粒全部去除。
试按理想沉淀条件,求:(1)所需沉淀池平面积为多少m 2?(2)沉速为0.1mm/s 的颗粒,可去除百分之几?解:已知 Q=720m 3/h=0.2m 3/s u 0=0.4mm/s u i =0.1mm/s1) 所需沉淀池平面积为23050104.02.0m u Q A =⨯==- 2) 沉速为0.1mm/s 的颗粒的去除率为25.04.01.00===u u E i2、斜板沉淀池尺寸计算(p97)2、有三种不同类型的工业废水,在200C 下的BOD 5均为250mg/L ,其k 值分别为0.12 d -1、0.16 d -1、0.20d -1(均以10为底),若将这三种废水体积混合,求混合样的BOD u 。
3、取500ml 曝气池混合液于1000ml 量筒中,沉淀半小时后,其污泥体积为200ml ,求污泥的沉降比和污泥体积指数SVI 。
解:污泥沉降比SV=500200100⨯%=40% SVI=4、某普通曝气池混合液的污泥浓度MLSS 为4000mg/L ,曝气池有效容积V=3000m 3,若污泥龄θc =10天,求每日的干污泥增长量。
解:因为每日的干污泥增长量=每日排出的剩余干污泥量,即:Q w X r 又θc =QwXrVX 且X=MLSS=4000mg/l=4kg/m 3 V=3000m 3 θc =10d 即:Q w X r =c θVX =1043000⨯=1.2⨯103kg 所以每日的干污泥增长量为1.2⨯103kg5、曝气池有效容积为4000m 3,混合液浓度2000mg/L (其中挥发性污泥浓度为1500mg/L ),半小时沉降比为30%,当进水BOD 5为220mg/L ,每日处理1000m 3/d 生活污水时,处理后水的溶解性BOD 5为20mg/L ,试验测得污泥产率系数为0.65g/g ,自身氧化率为0.05d -1。
平流沉淀池
第7章 沉淀和澄清处理7.1 平流式沉淀池计算平流沉淀池对水质、水量的变化有较强的适应性,构造简单,处理效果稳定,是一种常用的沉淀池形式,一般用于大、中型水厂,单池处理水量一般在2×104m 3/d 以上。
在小型水厂因池子较长布置困难,单位造价相对较高而采用较少。
平流式沉淀池占地面积相对较大,只有在水厂用地足够大时才可采用。
7.1.1 设计流量nk Q Q 24)1(+⨯=设式中 Q ——单池设计水量(m 3/h );Q 设——设计日产水量(m 3/d );k ——水厂用水量占设计日用水量的百分比,一般采用5%~10%; n ——沉淀池个数,一般采用不少于2个。
设计中取Q 设=13.5万m 3/d , k =5%,n=2s m h m Q /82.0/1.2953224)05.01(13500033==⨯+⨯=7.1.2 平面尺寸计算 1.沉淀池有效容积QT V =式中 V ——沉淀池的有效容积(m 3); T ——停留时间(h ),一般采用1.5~3.0h 。
设计中取T =2hV=2953.1×2=5906.2m 32.沉淀池长度vT L 3600=式中 L ——沉淀池长度(m );v ——水平流速(m/s ),一般采用0.01~0.025m/s 。
设计中取v =0.02m/s4m 14=2×02.0×3600=L3.沉淀池宽度Lh V B =式中 B ——沉淀池宽度(m ); h ——沉淀池有效池深(m ),一般采用3.0~3.5m 。
设计中取h =3.0mm B 67.1331442.5906=⨯=,设计中取14m 。
沉淀池中间设置隔墙,每隔7m 。
沉淀池长度L 与宽度B 之比为:L /B =144/14=10.29>4,满足要求;长度与深度之比L /h =144/3=48>10,满足要求。
复核沉淀池中水流的稳定性,计算弗劳德数Rg v F r 2=式中 F r ——弗劳德数;R ——水力半径(m ),其值为:ρω=R ;ω——水流断面积(m 2); ρ——湿周(m );g ——重力加速度(m/s 2)。
水污染控制工程计算题
有一工业废水,废水排放量为 废水中悬浮物浓度较高,拟设计一座平流式沉淀池对其进行处理。
沉淀池的设计参数为:停留时间深为请计算沉淀池的表面负荷和长度。
分)解: (1)由 H=2.0m,t=60min=1h=3600s有:沉速 U 0=H/t=2.0(m/h)或者=5.55X10-4 (m/s) 则:表面负荷 q 0=u 0=2.0(m 3/m 2 ?h)或者=5.55X104 (m 3/m 2s)(2 分)(2)沉淀池容积 V=Q?t=180X1.5=270m 3由: V=BLH有: L=V/(BH)=270/(34.5)=20m即:沉淀池的长度为 20m 。
(2 分)6.活性污泥曝气池的 MLSS=3g/L,混合液在 1000mL 量筒中经 30min沉淀的污泥容积为 200mL ,计算污泥沉降比,污泥指数、所需的回流比及回流污 泥浓度。
解: ( 1)SV=200/1000X100%=20%(2) SVI=(SV%<10)/MLSS=(20X10)/3=66.7mL/g 干泥(3) Xr=106/SVI=106/66.7=15000(mg/L)(4)因 X(1+r)=XrM即 3(1+r)=15Xrr=0.25=25%5.要某活性污泥曝气池混和液浓度 MLSS=2500mg/L 。
取该混和液100mL 于量筒中,静置30min 时测得污泥容积为30mL。
求该活性污泥的SVI 及含水率。
(活性污泥的密度为1g/mL)解:(1)100mL 混和液对应的污泥容积为30mL则1L 混和液对应的污泥容积为300mL又1L 混合液中含泥2500mg=2.5g故SVI=300/2.5=120mL/g 干泥(2)1mL 该活性污泥含干泥1/SVI=1/120=0.008g因活性污泥密度为1g/mL,故1mL 活性污泥质量为1g则含水率为[(1—0.008)/1]100%=99.2%7.某城市生活污水采用活性污泥法处理,废水量25000m3/d,曝气池容积V=8000m3,进水BOD5 为300mg/L,BOD5 去除率为90%,曝气池混合液固体浓度3000mg/L,其中挥发性悬浮固体占75%。
水厂平流沉淀池工艺计算样例
1 设计参数水厂设两座网格絮凝平流沉淀池,每座池设计处理能力8万吨/天; 单座絮凝沉淀池设计流量:s m d m Q /9815.0/1048.8806.1334=⨯=⨯=;网格絮凝池反应时间:min 20=T ;网格絮凝池容积V=883.4m 3; 长20.0m ,平均水深3.95m, 宽11.2m 。
沉淀池液面负荷:23./2.7m h m q s =。
流速=1.5mm/s网格絮凝池采用斗底结构,由液动二位四通阀驱动池底阀排泥。
平流沉淀池采用泵吸式排泥机排泥。
2 絮凝池 2.1 池型布置236.2436.26.236m F =⨯⨯=; 絮凝池容积:3957605.1322685.1m QT V =⨯⨯==;絮凝池水深:m F V H 08.436.243/75.993/2===;设计H 2取4.10m 。
2.2 排泥絮凝池排泥采用小斗排泥,小斗下底平面尺寸m 40.040.0⨯;m tg H 3.15024.06.201=⨯-=;(见图2-2)排泥选用DN200液动底阀,排泥管直径DN200。
2.3 机械混合第一格池作为混合池;设计水深4.2m ,容积3392.2820.460.260.2W m =⨯⨯=混合时间s T 2322685.1392.28==混合池壁设4块固定挡板,每块宽度300mm ,约为池宽度的1/10。
挡板高度700mm ,为池深的1/6。
池上部为DN1300进水口,淹没深度500mm ,池下部为高度700mm 的出口。
采用的推进式搅拌器为2叶,叶轮直径为池宽的1/3~2/3,本设计取D o =1200mm 。
叶轮外缘线速度1.5~3m/s ,设计为V=3m/s 。
搅拌器转速秒转/482.11416.336060=⨯⨯==o o D V n π 旋转角速度秒弧度/52.1322=⨯==o D V ω 计算轴功率秒弧度/52.132408432=⨯==gZeBR CN oγω Kw 4.081.94086.01.012510005.043=⨯⨯⨯⨯⨯⨯⨯=式中 C ─阻力系数,0.2~0.5γ─水的容重,1000Kg/m 3 Z ─搅拌器叶数 e ─搅拌器层数 B ─搅拌器宽度(m) R o ─搅拌器半径(m)G ─设计速度梯度,500~1000(秒-1)需要轴功率Kw WG N 8102500392.28102.1161022621=⨯⨯⨯==-μ需要轴功率与计算轴功率相差甚大,因此采用产品样本中的适合该容积的定型产品,功率为3Kw ,并采用变频调速装置。
平流式沉淀池计算
平流式沉淀池计算1、设计进水水质参数设计流量(Q)5000 m3/d 设计水温(T)25 ℃COD(C0)500 mg/L SS(S0)400 mg/L BOD(B0)NH3-N(N0)25 mg/L TN(TN0)40 mg/L TP(TP0)2、设计去除率%COD 20 % SS(S0)40 % BOD(B0)NH3-N 0 % TN(TN0) 5 % TP(TP0)3、设计出水水质参数COD(Ce)400 mg/L SS(Se)240 mg/L BOD(Be)NH3-N(Ne)25 mg/L TN(TNe)38 mg/L TP(TPe)4、沉淀池相关参数及一些基本要求对于城市污水,初沉池表面负荷一般取值1.2-2.0之间,堰口负荷≤ 2.9l/(s.m)表面负荷(q) 1.2 m3/(m2.h)二次沉淀池,活性污泥法后,表面负荷一般取值0.6-1.0之间,堰口负荷≤1.7l/(s.m)沉淀时间(t) 1.5 h 生物膜法后,表面负荷一般取值1.0-1.5之间,堰口负荷≤1.7l/(s.m)水平流速(v) 5 mm/s4.1、静压排泥管的直径不应小于200mm4.2、初次沉淀池的静压排泥水头不应小于1.5m;二次沉淀池的静压水头:生物膜法不应小于1.2m,活性污泥法不应小于0.9m。
4.3、平流沉淀池的长宽比不小于4,一般取值4-54.4、平流沉淀池的长深比不小于8,一般取值8-124.5、池底纵坡:采用机械刮泥时,不小于0.005,一般取值0.01-0.024.6、最大水平流速:初次沉淀池7mm/s,二次沉淀池5mm/s4.7、进出口处应设置挡板,高出池内水面0.1-0.15m。
挡板淹没深度:进口处不应小于0.25m,一般为0.5-1.0m;出口处一般为0.3-0.4m。
挡板位置:距进水口0.5-1.0m,距出水口0.25-0.5m。
5、沉淀池设计计算5.1、池子的表面积(A)173.6111111 m25.2、沉淀部分有效水深(h2)1.8 m5.3、沉淀部分有效容积(V´)312.5 m35.4、沉淀池的池长(L´)27 m 计算堰长L5.5、沉淀池的总宽度(B)6.430041152 m 复核长宽比:四舍五入得 6 m 复核长深比:5.6、设池子个(格)数(n)2 个(格)则每个(格)的宽度(b)3 m5.7、污泥部分所需的总容积(V)两次清除污泥间隔时间(T)0.5 d污泥密度(γ)1 t/m3污泥含水率(ρ0)98 %V=Q*(S0-Se)*10^(-6)*100*T/(γ(100-ρ0) ) =20 m35.8、池体总高度(H)2.72 m沉淀池超高(h1)0.3 m缓冲层高度(h3)0.5 m 一般取值0.3-0.5污泥区高0.12 m度(h4)5.9、污泥斗容积(V1)设污泥斗0.75 m高度(h4")7.875 四舍五入得8 m3。
平流式沉淀池例题
某城市污水处理厂的最大设计流量Q max=0.2m3/s,设计人口数N=100000人,沉淀时间t=1.5小时,采用链带式刮泥机刮泥,求平流式沉淀池各部分尺寸。
[解]1 池子总表面积设表面负荷qˊ=2m3/m2·h,A=Q max×3600/ qˊ=0.2×3600/2=360 m22 沉淀部分有效水深h2=qˊt=2×1.5=3.0 m3 沉淀部分有效容积V=Q max t×3600=0.2×1.5×3600=1080 m34 池长设水平流速υ=3.7mm/s L=υt×3.6=20 m5 池子总宽度 B=A/L=360/20=18(m)6 池子个数设每格池宽b=4.5m,n=B/b=18/4.5=4 个7 校核长宽比、长深比长宽比:L/B=20/4.5=4.4>4 (符合要求)长深比:L/h2=20/2.4=8.3 (符合要求)8 污泥部分所需的总容积设T=2 d,污泥量为25g/人·d,污泥含水率为95%,S=25×100/{(100-95)×1000}=0.5 L/人·d。
V=SNT/1000=0.5×100000×2/1000=100 m39 每格池污泥部分所需的容积V〞=V/n=100/4=25 m3图3-15 沉淀池污泥斗10污泥斗容积污泥斗采用尺寸如图3-15。
V1=h4(f1+f2+f f)/3 h4〞=(4.5-0.5)tg60°/2=3.46 m12V1=3.46(4.52+0.52+ 4.50.5 )/3=26 m311 污泥斗以上梯形部分污泥容积h4′=(20+0.3-4.5)×0.01=0.158 ml1=20+0.3+0.5=20.8 m l2=4.5 mV2=(l1+ l2)h4〞b/2={(20.8+4.5)×0.158×3.46}/2=9.0 m3 12 污泥斗和梯形部分污泥容积V1+V2=26+9=35 m3>25 m313 池子总高度设缓冲层高度h3=0.5 mH=h1+h2+h3+h4h4=h4′+h4〞=0.158+3.46=3.62(m)H=0.3+2.4+0.5+3.62=6.82 m。
水污染控制工程课程设计指导 —平流式沉淀池
《水污染控制工程》课程设计教学大纲一、课程设计的目的通过污水厂课程设计,巩固学习成果,加深对《水污染控制工程》课程内容的学习与理解,使学生应用规范、手册与文献资料,进一步掌握设计原则、方法等步骤,达到巩固、消化课程的主要内容,锻炼独立工作能力,对污水厂的主体构筑物、辅助设施、计量设备及水厂总体规划、管道系统做到一般的技术设计深度,绘制规范的施工及大样图掌握污水厂设计的方法,培养和提高计算能力、设计和绘图水平。
在教师指导下,基本能独立完成一个中、小型污水处理厂工艺设计,锻炼和提高学生分析及解决工程问题的能力。
授课专业:环境工程二、课程设计的要求及设计形式根据任务书所给定的资料,综合运用所学的基础、专业基础和专业知识,设计一个中小型污水处理厂。
A基本要求:完成设计计算说明书一份,工艺扩初设计图纸2张(1#),其中:污水厂平面布置图及工艺流程程图1张。
三、课程设计的基本理论污水处理的基本理论,物理处理、沉淀机理、过滤机理、生物处理及各单体构筑物的类型、构造、基本工作原理、工艺流程的确定等。
四、课程设计的内容A根据水质、水量、地区条件、施工条件和一些污水厂运转情况选定处理方案和确定处理工艺流程。
B 拟定各种构筑物的设计流量及工艺参数。
C选择各构筑物的形式和数目,初步进行污水厂的平面布置和高程布置。
在此基础上确定构筑物的形式、有关尺寸安装位置等。
D进行各构筑物的设计和计算,定出各构筑物和主要构件的尺寸,设计时要考虑到构筑物及其构造、施工上的可能性,并符合建筑模数的要求。
E根据各构筑物的确切尺寸,确定各构筑物在平面布置上的确切位置,并最后完成平面布置。
确定各构筑物间连接管道、检查井的位置F污水厂厂区主体构筑物(生产工艺)和附属构筑物布置,厂区道路、绿化等总体布置。
G绘制本设计任务书中指定的污水厂平面、工艺流程技术图纸2张(1#图)。
H写出设计说明书及计算说明书。
说明书的内容应有:工程概况、管道布置方案、管材及设备的选用、构筑物的设计计算。
平流式沉淀池计算例题
平流沉淀池的设计:已知设计水量Q=300000m 3/d 。
设计平流式沉淀池。
2.设计计算(1)池容积W(2)单池容积W(3)单池池面积F(4)池深H(5)池长L(6)池宽B 1.Q=300000m 3/d=12500m 3/h=3.472 m 3/s ,沉淀时间t=2h ,面积负荷u 0‘=40m 3/(m 2.d ),沉淀池个数 n=6个。
2.设计计算(1)池容积WW=Qt=12500⨯2=25000m 3(2)单池容积WW 1=7.4166625000==n W m 3 (3)单池池面积FF=12504050000'0==u Q m 2 (4)池深H33.312507.41661===F W H m (5)池长L水平流速取v=10mm/s ,则池长L=3.6vt=3.6⨯10⨯2=72m(6)池宽BB 1=4.17721250==L F m (7)校核长宽比 (8)校核长深比 (9)进水穿孔花墙设计 (10)出水渠 (11)排泥设施 (12)水力条件复核采用17.8m 。
沉淀池的池壁厚采用300mm ,则沉淀池宽度为18.4m 。
(7)校核长宽比4045.48.1772>==B L (8)校核长深比106.2133.372>==H L (9)进水穿孔花墙设计①沉淀池进口处用砖砌穿孔墙布水,墙长17.8m ,超高取0.3m ,积泥高度取0.1m ,则墙高3.73m.②穿孔花墙孔洞总面积A孔洞处流速采用v 0=0.24m/s ,则 A=41.224.036003.208336000=⨯=v Q m 2 ③孔洞个数N孔洞采用矩形,尺寸为15cm ⨯18cm ,则 N=903.8918.015.041.218.015.0≈=⨯=⨯A 个。
则孔洞实际流速为: 238.018.015.09036003.208318.015.0'0=⨯⨯⨯=⨯⨯=N Q v m/s ④孔洞布置1.孔孔布置成6排,每排孔洞数为90÷6=15个2.水平方向孔洞间净距取1m,即4块砖的长度,则所占的宽度为:0.18⨯15+1⨯15=17.7m ,剩余宽度17.8-17.6=0.2m ,均分在各灰缝中。
沉淀池设计计算
主要的设计计算有:(1)沉淀区有效水深2h2h q t =⋅ (2-15)式中 q — 表面负荷,m 3/(m 2·h);(单位时间内通过沉淀池单位表面积的流量)t — 停留时间,h 。
(2)沉淀区总面积Amax 3600Q A q⨯= (2-16) 式中 m ax Q — 最大设计流量,m 3/s 。
(3)沉淀区有效容积V 112V A h =⋅ A 指的是沉淀区总面积,h 2指的是沉淀区有效水深或 1max V Q t =⋅ (2-18)(4)沉淀区长度Lt L υ6.3= (2-19)式中 υ— 最大设计流量时的水平流速,mm/s 。
按表面负荷设计平流池时,可按水平流速进行校核。
最大水平流速:初沉池7mm/s ,二沉池5 mm/s 。
(5)沉淀区总宽BLA B = (A 指的是沉淀区总面积,L 是沉淀区长度 ) (6)沉淀池座数或分格数nbB n = (B 沉淀区总宽度) 式中 b — 每座或每格沉淀池的宽度,m 。
沉淀池每格宽度(或导流墙间距)宜为3~8M ,(7)污泥区容积W污泥区容积应根据每日沉下的污泥量和污泥储存周期决定,计算公式为:T P C C Q W ⋅--=)100(100)(10γ (2-22)或 1000SNT W = (2-23) 式中 Q —设计流量, m 3/d ;C 0、C 1—进、出水中的悬浮物浓度, kg/m 3;γ—污泥密度,污泥主要为有机物且含水量水率大于95% 时,取1000 kg/m 3;P —污泥含水率,一般取95%~97%;T —两次排泥的时间间隔;S —每人每天产生的污泥量,L/(人·d);N —设计人口数。
根据污泥区容积进一步确定、核算污泥斗的尺寸。
(8)沉淀池总高度H4321h h h h H +++= (2-24)式中 h 1 —超高,采用0.3m ;h 2—沉淀区高度,m ;h 3—缓冲高度,m ;一般取0.5m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平流沉淀池的设计:
已知设计水量Q=300000m 3/d 。
设计平流式沉淀池。
2.设计计算
(1)池容积W
(2)单池容积W
(3)单池池面积F
(4)池深H
(5)池长L
(6)池宽B
1.Q=300000m 3/d=12500m 3/h=3.472 m 3/s ,沉淀时间t=2h ,面积负荷u 0‘=40m 3/
(m 2.d ),沉淀池个数 n=6个。
2.设计计算
(1)池容积W
W=Qt=12500⨯2=25000m 3
(2)单池容积W
W 1=7.41666
25000==n W m 3 (3)单池池面积F F=12504050000'0
==u Q m 2 (4)池深H
33.31250
7.41661===F W H m (5)池长L
水平流速取v=10mm/s ,则池长
L=3.6vt=3.6⨯10⨯2=72m
(6)池宽B
(7)校核长宽比 (8)校核长深比 (9)进水穿孔花墙设计 (10)出水渠 (11)排泥设施
B 1=4.1772
1250==L F m 采用17.8m 。
沉淀池的池壁厚采用300mm ,则沉淀池宽度为18.4m,与絮凝池吻合。
(7)校核长宽比
4045.48
.1772>==B L (8)校核长深比
106.2133
.372>==H L (9)进水穿孔花墙设计
①沉淀池进口处用砖砌穿孔墙布水,墙长17.8m ,超高取0.3m ,积泥高度取0.1m ,则墙高3.73m.
②穿孔花墙孔洞总面积A
孔洞处流速采用v 0=0.24m/s ,则 A=41.224
.036003.208336000=⨯=v Q m 2
③孔洞个数N
孔洞采用矩形,尺寸为15cm ⨯18cm ,则 N=903.8918
.015.041.218.015.0≈=⨯=⨯A 个。
则孔洞实际流速为: 238.018.015.09036003.208318.015.0'0=⨯⨯⨯=⨯⨯=
N Q v m/s ④孔洞布置
1.孔孔布置成6排,每排孔洞数为90÷6=15个
2.水平方向孔洞间净距取1m,即4块砖的长度,则所占的宽度为:
0.18⨯15+1⨯15=17.7m ,剩余宽度17.8-17.6=0.2m ,均分在各灰缝中。
3.垂直方向孔洞净距取0.378m ,即6块砖厚。
最上一排孔洞的淹没水深为162mm ,则孔洞的分布高度为:
H=6⨯0.15+6⨯0.378+162=3.33mm
(10)出水渠
①采用矩形薄壁堰出水
②堰上溢流负荷q 0=4003m /d.m
则溢流长度 l=02.1q Q =400
500002.1⨯=150m 出水支渠采用20条,则Q 1=035.020
579.02.12.1=⨯=n Q m/s 则渠宽为B 1=0.94.01Q =0.235m
每条出水渠长度l 0=
3.32028.171502=⨯-=⨯-n B l m 每条出水渠间距B 0=1B n 1B 17.8210.2350.64n 20
-+-⨯==()m 出水总渠宽为B 2 =0.94.0Q =1.48m
出水渠起端水深为:
2.0235
.0235.08.91)2036003.2083(73.11)3600(73.132322=⨯⨯⨯==gb n Q h m 保护高取0.3m ,渠道高度为0.5m 。
(11)排泥设施
根据排泥方式计算,选取。
采用机械排泥。
排泥设施采用SXH 型多口虹吸式吸泥机。
排泥水位差3.3m.轨距l=18400mm.
管间距采用1.5m ,虹吸管管径取d=75mm 。
扁口吸泥口采用200⨯20。
则吸泥管根数n=9.115
.18.17=,取12根,每边各分布6根。
吸泥口之间采用八字形刮泥板。
积泥高度为0.1m ,池底坡度为1.5‰,坡向末端集泥坑,坑的尺寸采用50 cm ⨯50 cm ⨯50cm 。
排泥管直径为:
391.03600
34.3728.177.0360037.05
.05.00=⨯⨯⨯⨯=⨯=BLH d m ,采用DN400mm 。
H 0—池内平均水深,为3.3+0.1=3.4m
t —放空时间,取3h 。
(12)水力条件复核
①水力半径R
m B H BH R 89.12
.10632.102=+⨯=+==ρω=189cm ②弗洛德常数F r
52
2109.1980
1896.0-⨯=⨯==Rg v F r 在规定范围内.
曝气沉砂池设计计算:
已知某城市污水处理厂的最大设计流量Qmax=1.0m3/s ,日设计流量Qp=70000m3/d 。
要求:(1)画出曝气沉砂池的草图;
(2)求曝气沉砂池的各部分尺寸。
(主要参数:最大设计流量时的流动时间t=2min ,水平流速v=0.1m/s ;有效水深h2=2m ;每立方米污水所需空气量D=0.2m3空气/m3污水;沉砂槽底宽b1=0.5m ,沉砂槽侧壁的倾角为60°,沉砂槽高度h3=0.4m ;池底坡度为0.3;池子分为2格)(已知:除砂间隔T=2d 、含沙量X=30m3/106m3污水、超高h1=0.3m )
解:
1、画出草图
2、设计计算:
首先,参数选取:
其次:设计计算:
(1)池容积W
W=Qt=1.0⨯2⨯60=120m 3
(2)单池容积W 1
W 1=602
120==n W m 3 (3)过水断面面积A A=101
.00.1'1max ==v Q m 2 (4)池宽B
52
102===h A B m (5)池长L
L=W/A=120/10=12m
(6)每小时所需空气量
t=0.2*1.0*3600=720 m3/h q=DQ
max
(7)沉沙槽的总容积:V
V=Xt=30*70000*2/1000000=4.2m3
=2.1m3
每个沉沙槽的容积V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