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课导学案(闫海燕)
《海燕》优秀教案及反思(精选
《海燕》优秀教案及反思(精选教案:《海燕》一、教学内容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第22课《海燕》,本文是高尔基创作的一篇散文诗。
文章通过描绘海燕在暴风雨来临前勇敢地迎接挑战的形象,表现了无产阶级革命先驱者的大无畏精神。
二、教学目标1.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海燕勇敢、乐观的精神品质。
2. 学习作者运用象征、拟人等手法表现主题的技巧。
3. 提高学生朗诵、理解和表达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分析海燕的形象,理解课文象征意义。
难点:体会作者通过描绘海燕形象所表达的无产阶级革命精神。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多媒体课件、课文文本、相关图片、音响设备。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播放海浪声和海鸟鸣叫声,引导学生想象大海的景象。
教师简要介绍课文作者高尔基及其作品《海燕》。
2. 朗读课文学生自读课文,注意语气、节奏。
教师示范朗读,引导学生感受海燕的形象。
3. 解析课文分析海燕的形象,讨论海燕勇敢、乐观的精神品质。
引导学生理解课文中的象征意义,体会作者表达的无产阶级革命精神。
4. 拓展延伸学生分组讨论,思考现实生活中如何培养勇敢、乐观的精神品质。
每组选代表进行分享。
5. 课堂小结六、板书设计板书海燕板书内容:形象:勇敢、乐观象征意义:无产阶级革命先驱者精神品质:面对困难,勇敢迎接挑战七、作业设计1. 熟读课文,体会海燕的形象及象征意义。
2. 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谈谈如何培养勇敢、乐观的精神品质。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拓展延伸:1. 深入了解高尔基的作品,阅读其他有关无产阶级革命的作品。
2. 结合本国历史,探讨无产阶级革命在我国的发展历程。
3. 组织一次以“勇敢、乐观”为主题的作文比赛,鼓励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创作。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教学内容重点关注在《海燕》优秀教案中,教学内容部分重点关注了教材的章节和详细内容。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第22课《海燕》,本文是高尔基创作的一篇散文诗。
文章通过描绘海燕在暴风雨来临前勇敢地迎接挑战的形象,表现了无产阶级革命先驱者的大无畏精神。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第22课导学案
学习目标:1、会认本课10个生字,会写本课13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二、三、四自然段。
3、能用查字典和联系上下文的方法理解本课词语。
学习重点1、学会本课15个生字,能用查字典和联系上下文的方法理解本课词语。
结合词句训练,体会作者用词准确,生动形象。
预习任务:1借助拼音会读会认本课生字。
1、能从课文的描述初步感受西沙群岛的美丽与富饶。
自主、合作、探究:1在课文中画出本课的生字词,读一读。
2自读课文,画出不理解的词语,小组间交流,借助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等方法理解。
3找出自己觉得美的句子读一读,抄一抄。
音节生字饶屿崖威武卵渔栖粪辈三、我会填表。
生字拼音音序部首组词组词形近字蓝懒披划威武拣颜形状渔料辈四、词语我理解。
(可联系上下文、查词典解决)栖息:千奇百怪:威武:五、课文内容我知道。
1、你从课文哪些句子可以看出西沙群岛的美丽和富饶?2、课文中有许多好词每句,我会积累和运用。
风景优美物产丰富五光十色瑰丽无比高低不平各种各样千奇百怪四脚朝天祖祖辈辈成群结队鱼成群结队地在珊瑚丛中穿来穿去,好看极了。
有的全身布满彩色的条纹;有的头上长着一簇红缨;有的周身像插着好些扇子,游动的时候飘飘摇摇;有的眼睛圆溜溜的,身上长满了刺,鼓起气来像皮球一样圆。
用“有的”……“有的”……“有的”……“有的”写个句子。
六、我有几个不明白的问题。
我来闯关:看拼音写词语。
fù ráo duī jīfēng jǐng yōu měi()()()féi liào shì yè hǎi fáng qián shào()()()dǎngzhù gòngxiàn guāfēng jìnpào( ) ( ) ( ) ( )B、在括号内填上恰当的词。
五()十()有()有()成()结()千()百()各()各()四()朝()A、辨字组词。
八下第22课导学案
第22课五柳先生传【学习目标】1.识记文中“许、详、会意、吝情、穿结、晏如、俦”等文言词语的用法;2.细读课文,理解五柳先生的“好读书,不求甚解”的读书方法、态度,品鉴五柳先生安贫乐道、不慕荣利、旷达自任的品格和情趣。
3.理解五柳先生的形象就是陶渊明的白画像,学习五柳先生的性格志趣和精神风貌。
【预习体验案】体验一:词海拾贝1.读准下列字的音。
好.()读书嗜.()酒辄.()吝.()情短褐.()箪.()瓢屡.()空晏.()如颇.()黔.()娄汲汲..()欤.()..()俦.()衔觞2.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1)先生不知何许.人也(2)不详.其姓字(3)每有会意.. (4)亲旧.知其如此(5)造.饮辄.尽 (6)期.在必醉(7)曾不吝情....去留(8)环堵萧然(9)短褐穿结..也..(10)晏如(11)不戚戚..于富贵..于贫贱,不汲汲(12)衔觞.赋诗(13)以乐.其志体验二:文苑采菊1.作者及背景:陶渊明,东晋著名诗人。
一名潜,字元亮,世称靖节先生,又自号五柳先生,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人。
著名的隐士。
东晋末年,社会黑暗,风气污浊,很多人不择手段追名逐利,社会上充满着虚伪与欺诈。
陶渊明做过几任小官,因对官场不满,辞去官职,归隐田园,过着俭朴的生活。
其诗多歌颂优美的自然景色和淳朴的农村生活。
代表作有《桃花源记》、《归去来兮辞》、《归园田居》等。
2.不为五斗米折腰陶渊明担任彭泽县令时,上级派一官员到彭泽视察,有人深知此事马虎不得,劝陶渊明好生准备,不料陶渊明却说“我不能为五斗米俸禄,卑躬屈膝,向乡里小儿弯腰行礼!”当即脱去官服,辞官回老家去了。
从此不再做官。
后世用“不为五斗米折腰”表示为人清高,有骨气,不为名利奔走逢迎。
3.关于“传”:即传记,是对人物生平和主要事件的记叙。
根据记叙对象的不同,分自传和他转两类。
自传,是叙述作者自己生平经历的文章。
一般来说,自传要介绍自己的姓名、籍贯、年龄、性格爱好及思想发展等等。
22课第1课时 导学案
变化多端:变化多样。
生气勃勃:充满生机与活力。
大展示五:我能提醒同学易写错的字
重点指导书写字“凭”“贪”“痒”“辟”
大展示六:我能正确、美观的书写生字:
师生点评
大展示七:我能正确朗读课文,能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师生点评
七、及时测评,促进发展
1、看拼音写词语。
huàn bìng diāo líng huā bāo gŭsuĭzhàn fàng
3、还有什么不懂的问题,打上“?”。
六、主动展示,张扬个性(大展示)
大展示一:我会正确认读这些生字词:跨越、海峡、桂树、苍白、红润、移植、谈何容易、幸运、台湾、袭击、平安无事、期待、突如其来、空旷、暂停、骨肉同胞、血脉亲情
注意正音“暂”读zàn,不读zhàn;“胞”读bāo,不读pāo.
大展示二:我知道生字部首、结构
板书课题:22、跨越海峡的生命桥(齐读课题一遍)
出示学习目标,学生明确。
二、独立探究,潜心会文
组长检查独学情况,并作出评价
四、同伴互助,交流分享
要求:
1、把你学懂的跟同伴说说。
2、把你不懂的和同伴探讨。
3、把你们还没学懂的记录下来。
五、组内合作探究。
要求:
1、小组长主持汇报并做好记录。
2、学员汇报学懂了什么,打上“√”。
彼岸:①比喻追求、向往的境界 ②(江、河、湖、海)的那一边,对岸
(1)只要我们努力,就一定能达到胜利的彼岸。( )
(2)在同一时刻,海峡彼岸的台湾花莲慈济医院,骨髓移植专家李博士正步履匆匆地走进手术室。( )
八、用双色笔整理导学案
课后
反思
重点讲“袭”“暂”等的生字
大展示三:我会一字组多词。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第22课《富饶的西沙群岛》导学案教学案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第22课《富饶的西沙群岛》导学案教学案人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第22课《富饶的西沙群岛》导学案教学案22 富饶的西沙群岛一、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17个生字及新词,掌握一个多音字“参(sh ēn)”。
2、小组合作学习,通过查字典、联系上下文和利用资料等方法理解本课词语。
3、初步理解课文内容,学习第1、2自然段。
二、预习学案预习关于西沙群岛的图片三、导学案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
1、播放歌曲《西沙,我可爱的家乡》,说说歌中唱的是什么地方?(配录像,教师解说“看,多么迷人的画面,美丽的小岛,迷人的风光,海水在阳光的照射下,波光粼粼,这到底是什么地方?”教师试图通过一幅幅海岛风光图,给学生带来视觉的冲击。
学生在老师创设的情境下,仿佛来到了海边,这时在学生头脑中可能会产生种种遐想,正当学生想通过画面的信息找到答案时,屏幕中出现了最后一幅带有文字资料的画面,学生可以从中找到答案。
尤其是黄色字体的文字资料,实际就是课文中第一自然段的内容。
这时,有的同学可能就会脱口说出“这里是西沙群岛”,教师应及时给予表扬,追问“你怎么知道的?读一读。
?”那么,第一自然段的分析在导入中就自然地展开了。
)2、学生借助地图找到西沙群岛的地理位置,教师揭示课题并板书。
二、初读课文,解决字词。
1、小声读课文,画出生字和不懂的词。
2、小组合作学习,提自学要求。
读准字音,记住字形。
画出不懂的词,小组内解决。
(用查字典、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或课外资料等方法理解词的意思。
)(这里给足时间,让每个学生在组内都有发言的机会,争取让学生在组内把自己的字词问题解决。
)3、教师检查,小组汇报。
(1)以字带词,理解字义。
检查时采取有针对性的方法,如“富饶”一词通过联系上下文理解。
教师先出示“饶”,让学生读读,再出示“富饶”,问:“在课文里是什么意思?”学生可以通过联系上下文理解。
“绽开”、“蠕动”、“懒洋洋”等词可以让学生通过肢体语言表演;“珊瑚”、“海参”、等词可以通过展示资料图片,观察图片后理解等多种形式掌握。
第22课 富饶的西沙群岛 导学案
第22课富饶的西沙群岛导学案
【学习目标】
1、会认5个生字,会写6个生字,能够正确读写“岛屿”等词语。
2、初读课文,初步理解课文内容。
感受西沙群岛的富饶。
学习重难点:有感情地朗读,学习第1—4自然段,感受西沙群岛景色优美,物产丰富。
【复习导学】
西沙群岛:位于中国海南岛南约330千米的海域,与东沙、南沙、中沙群岛共同称为南海四大群岛。
西沙群岛上栖息着鸟类四十多种。
西沙群岛是我国主要的热带鱼场,那里有鱼的种类四百余种。
1、本文的中心句:。
2、给生字注拼音并写出课本中的词。
蓝()()懒()()披()()
划()()威()()武()()
2、读准下面词语,在横线上抄写一遍。
岛屿富饶五光十色瑰丽无比懒洋洋蠕动威武海参
【合作学习】
1、学习第2自然段。
(1)我要把第二自然段读2遍,用一两个词概括第二自然段:
(2)为什么会有如此美丽的海水呢?(从课文中划出)
2、学习第
3、4自然段
(1)小声快速读第3、4自然段,找一找,作者一共描写了几种海洋生物呢?把它们的名字在课本中圈出来。
(2)在这些海洋生物中你最喜欢哪种呢?
(3)课文的第4自然段都是在写鱼,那么一共写了几种鱼?
(4)西沙群岛里的鱼只有这四种吗?从哪些词可以看出来呢?
(5)西沙群岛的海里真的一半是水,一半是鱼吗?
1、学习第5、6自然段
(1)在课文中找出海滩的特点:
(2)海滩上有哪些有趣的生物?
(3)岛上也是的天下。
【小结、积累】
1、我要积累的好词佳句是(最少写三句):。
21、22、23课导学案(2)
四年级上册语文导学案() 拨开3. 朗读课文,这篇课文细致的描述了5 .练习正确流利地读课文,小组对子互读。
6.自由默读课文。
二、合作探究思考:这篇课文可以分为几部分?怎么分?把段意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7 .文中直接描写珍珠鸟的样子的句子有哪些?在课文中划出来。
8.给课文分段,试编写段落提纲。
三、展示交流:不由自主4.课文中有一个多音字“蔓”在文中它读 ,还有一个读音是收获反思小组内推荐组员上来展示上面的问题之一。
其他小组成员根据需要修改自己的答案。
知识延伸.第1自然段开头用“真好! ”反映作者 _____________________ 的心情?• “舒适而温暖的巢”是()给珍珠鸟安排的?这反映"我"对珍珠鸟(.想想:这两个自然段用( 五、 达标检测1 .课后第2题(描红) 六、 总结提升在本节课的学习中,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还有哪些问题或者困惑?2四2的感情。
)的语气来读。
四年级上册语文导学案内容:21珍珠鸟 第二课时主备人: 学习目标 审核人:授课时间:月 日1. 我会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 我能借助课文具体的语言材料,感受人与动物之间的那种和睦、 信赖的境界,能有爱鸟护鸟的意识。
学习重点 借助课文具体的语言材料,感受人与动物之间的那种和睦、信赖 的境界,能有爱鸟护鸟的意识。
学习难点 借助课文具体的语言材料,感受人与动物之间的那种和睦、信赖 的境界,能有爱鸟护鸟的意识。
一、课前检测文中哪些地方表现出“我”对珍珠鸟的喜爱? 二、学习板块一 (一)合作探究 ------ 品读课文第 1 .仔细读课文3自然段,思考: 写了雏鸟的外形特点?画出这些语句, 受。
可抓住以下语句重点品读: 3自然段 哪些语句描写了雏鸟鸣叫声的特点?哪些语句描 仔细品读,在这些文字旁边写下自己的读书感 ♦三个月后,那愈发繁茂的绿蔓里边,发出一种尖细又娇嫩的鸣叫。
我猜到,是 它们有了雏儿。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十二课导学案
22*牧场之国导学案学习目标:1、我要认识8个生字.2、我要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荷兰牧场的独特风光之美.3、这篇课文语言生动、形象传神,作者运用了许多比喻和拟人的写法,我要细细体味作者的语言,摘抄自己喜欢的词句.学习重点:通过读课文,了解荷兰牧场的特点,进一步感受乡村生活的可爱;体会作者拟人手法地巧妙运用,感悟文章语言的生动,丰富自己的语言积累.学法提示:想完成以上学习目标,我要多读课文,一边读,一边感悟,感受荷兰牧场的田园风光,体会动物与人,与环境和谐统一的美好意境.学习准备:我想了解更多的有关荷兰的知识,要去搜集这方面的图片和相关资料,我能做到.学习过程:1、大声朗读一遍课文,读准下列词语的字音并会写:牧场专注端庄丝绒镶嵌骏马遮掩飞驰沉默闪烁微弱掠过公爵牲畜模样吆喝圈里广阔无垠膘肥体壮悠然自得2、通过联系上下文和查字典解释下列词语:镶嵌:把一物体嵌入另一物体内,这里指运河和低地交错排列着。
吆喝:大声喊叫。
这里指人与动物全都低声细语,可见环境的寂静。
仪态端庄:指神情举止、姿态风度端正庄重。
悠然自得:指悠闲的样子,内心感到非常满足。
指绵羊生活在绿色草原上,快乐无忧舒适满足。
3、读读,连连牛犊无比尊严金色的夜晚骏马成群结队寂静的晚霞山羊仪态端庄微弱的牲畜老牛膘肥体壮沉睡的光线4、通过读课文,我知道荷兰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而闻名天下。
它是是_____________也是__________课文正是从的角度来展现荷兰的独特风情的.5、我想和同学们共同交流的问题:(1)为什么荷兰是“牧场之国”?从哪里可以看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课文先后四次出现“这就是真正的荷兰”,这样写的用意是__________ (3)牛群吃草时非常专注,有时站立不动,仿佛正在思考着什么?开动脑筋想一想,它们在想什么?_____________ 学法提示:首先明确这句话作者采用了什么写法,而后明确这样写的好处?课文中这样写的句子有很多.如: _____ ___________6、拓展延伸:荷兰“四件宝”:告别布鲁塞尔,我来到荷兰王国,用一天时间游览了首都阿姆斯特丹。
22课导学案
展示交流
二、检查预习,处理字词
1、导语:同学们课前都预习了这篇课文的生字词。看看这些词语你都认识吗?课件出示:请你读一读:。
2、师:“无动于衷”这个词语出现在哪句话中?谁读一读?
课件出示:街上过往的行人很多,那些穿着华丽的绅士、贵妇人,那些打扮漂亮的少男少女们,看了木牌上的字都无动于衷,有的还淡淡一笑,便姗姗而去了。
1、读词正音。
2、学“衷”字。
3、理解无动于衷。
4、自由快速读文,小组合作概括文章内容。
5、小组代表回答。
6、默读1—5自然段,小组合作填表。
7、学生汇报,师生、生生交流。
8、练习朗读。
9、齐读1-5段。
巩固总结
七、布置作业
1、抄写生字,把学会的新词放入“词语花篮”。
2、继续练习有感情朗读课文。
学生完成作业。
(1)请一名学生展示自己填的表,其他同学评价、补充。
(2)学生课下修改表格中不恰当之处。
(3)指导朗读。
5、师:诗人让•彼浩勒对这一变化深感满意,“摸着胡子满意地笑了”。(出示课本插图)从对诗人这一动作神态的描写中,你能感受到什么?
小结:诗人为自己用“语言”帮助了盲老人感到十分高兴、满意和欣慰。也向我们揭示了诗人关心、同情、帮助残疾人的善良品质。
导学重点
学字词,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导学难点
概括内容,感受语言的魅力。
导学准备
课件。
导学步骤
导学设计
学生活动
自主预习
一、质疑引入,解读魅力
1、引题。
2、分析课题。师:“魅力”是什么意思?(魅:传说中的鬼怪。魅力:很能吸引人的力量。)带着自己的理解再读课题。书空写魅字。
河北省辛集市第三中学七年级语文上册第22课《羚羊木雕》导学案1
河北省辛集市第三中学七年级语文上册第22课《羚羊木雕》导学案1篇一:河北省辛集市第三中学七年级语文上册第22课《羚羊木雕》导学案1第22课《羚羊木雕》导学案1张之路学习目的(实现一个小目的,确实是向理想进了一大步!)1、分角色朗读,把握人物个性化语言。
2、联络生活,学会与父母、别人沟通,获得有益启示。
预读(看谁迅速进入学习状态,静心自学。
)1、查阅材料,理解作者和作品的有关知识。
比比谁明白的多。
张之路:2、初读课文,借助工具书处理生字新词:怦怦树杈攥逮着玩仗义:怦怦:形影不离:3、文中写了一只什么样的木雕?围绕它发生了什么事?4、从文中找出人物个性化语言,并品味揣摩之。
A. “你拿着,咱俩仍然好朋友??”B. “是的,这是给你的,可并没有同意你拿去送人啊!”C. “你如今就去把它要回来!”D. “罢了吧,如此多不好。
”E、①“没有??”我渐渐从口袋里掏出小刀,“你能不能把羚羊还我??”②“不!”③“爸爸不是说给我了么?” ④“没有卖??我送人了。
”思悟(相信本人,我能行!)1、写月亮冷冷的有什么作用?2、写万芳的出现有什么作用?3、“我”为什么“止不住流下了眼泪”?4、文中描写“我”的心理活动的句子是哪些?5、“但是,这能全怪我吗”的含义是什么?拓展延伸(深信本人,我真行!)1、假设你想把一件贵重的东西送给朋友,你应该如何办?2、你从本文汲取到了什么教训?获得什么启示?检测题(我努力我进步,我成功我欢乐!)1.对以下各句所运用的描写方法分析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1)“你如今就去把它要回来!”妈妈坚决地说。
(2)我想到他们立即会逼我去向万芳要回羚羊,内心难过极了。
(3)月亮出来了,冷冷的,我不禁打了个寒颤。
(4)万芳愣了一下,没有接小刀,只是咬着嘴唇看着我。
A.语言描写心理描写环境描写神态描写B.语言描写神态描写心理描写行动描写C.神态描写行动描写环境描写心理描写D.语言描写心理描写行动描写神态描写2.指出下面分析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A、《羚羊木雕》一文表现复杂丰富的思想内容和人物的个性特征,因而,各抒己见,是本文的一大特色,个人的说法都在情理之中。
22课导学案样稿(2)
22月球之谜学科:语文年级:三年级课时:第一课时主备人:康秋鸽修改人:时间:学习目标知识与能力1、会认8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
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月球的基本情况以及课文提到的与月球有关的未解之谜。
过程与方法朗读课文,提出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学生也可以就掌握的材料提出问题。
情感与价值通过学习课文,激发学生探索月球、探索科学的兴趣。
重难点重点教学重点:了解月球是一个什么样的世界,文中写了月球的哪些未解之谜。
突破方法:以读为主,读中想象,读中探索。
难点教学难点:通过学习激发学生探索月球、探索科学的兴趣。
、突破方法:利用交流资料和想象等手段,引导学生真正感受月球的神奇,同时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学前准备教师准备教学挂图,把其他与月球相关的图片资料制作成多媒体课件。
学生搜集月球的有关资料;搜集古诗词中描写月亮的名句。
导导案学案学流程新课引入1.课前欣赏音乐:《春江花月夜》2、课件出示月亮的图片和句子。
(3分钟)1、让学生背背和月亮有关的诗句。
”2、夜幕降临,一轮明月悬挂在高高的月空,那皎洁的月光曾引起人们多少美好的遐想!月球是从哪儿来的?上面有些什么东西?它跟地球一样吗?预习探究(10分钟)1、自学课文,掌握生字词悬xuan;与xian区别努nu;n、l要区分。
藻zao;翘舌音。
2、注意生字的书写。
“幕”与“慕”区别。
“临”的左边不是竖心旁。
3、组词。
幕( ) 努()撒( )慕()怒()洒()检查预习师检查学生预习情况。
(7分钟)1、汇报生字学习情况。
2、结合课文内容交流对词语的理解。
品读重点1、指导学生自主学习,适时指导。
2、质疑:对于高高悬挂在空中的月亮,大家有什么疑问?3.学习一.二自然段(15分钟)1、月球是从哪儿来的?2、月球上面有什么东西?3、月球与我们人类有什么关系?4.月球是一个什么样的世界?达标学生独立完成小组互改及时反馈一、比一比,组词语。
测评(5分钟)暮()散()澡()项()幕()撒()藻()顶()二、想一想,填一填。
第二十二课导学案
第二十二课《看云识天气》导学案学习目标1.快速阅读,提高搜索信息、概括信息的能力。
2.能识别云,预测天气的阴晴雨雪;3. 关注自然、热爱科学。
4.体会语言准确生动的特点,学习积累。
5. 了解说明文的相关知识。
使用说明重点、难点1、练习快速阅读,概括课文内容要点,理清文章思路。
2、丰富科学知识,提高搜集筛选资料的能力。
3、品味文章生动优美的语言。
自主预习(一)给下列重点字注音峰峦()谚()语预兆()凸()起轻盈()匀称()顷()刻崩塌()弥()漫圆弧()冰雹()一霎()间朦()胧()(二)重点词语解释预兆:轻盈:匀称:崩塌:弥漫:一霎间:姿态万千:变化无常:(三)作者简介朱泳燚,当代科普作家,1940年生于上海。
(四)文体知识说明文是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来解说事物、阐明事理而给人知识的文章体裁。
它通过揭示概念来说明事物特征、本质及其规律性。
一般分为事理说明文和事物说明文。
为了说清楚事物的特征,说明文须采用恰当的说明方法。
常见的说明方法有举例子、作比较、分类别,下定义、作诠释等。
还要注意运用合理的说明顺序,常见的说明顺序有:时间顺序,空间顺,逻辑顺序。
第一课时一、新授二、导入唐代诗人刘禹锡在《竹枝词》中写道,“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生动地描绘了一种有趣的天气现象,说明作者对这种自然现象观察得非常细致。
因为天气与人类的生活息息相关,所以,千百年来,人们也在一直留心观察自然界,以图掌握规律,为人类服务。
事实上,天气的变化也自有它的规律,自有它的征兆。
三、合作探究(一)整体感知1、根据课文内容完成下列表格表一:晴天云简表表三:云的光彩简表课后小结:《看云识天气》是一篇介绍云彩知识的科技小品。
课文以云的变化为线索,以怎样看云识天气为重点说明了云和天气的关系、云的变化与天气变化的关系,告诉人们可以看云识天气。
课后练习:1、多音字:给下列多音字组词奔bēn()薄báo()bân()bó()bò()2、形似字:根据拼音写汉字高sǒng juǎn 云鱼lín sǒng 恿证quàn 波光lín lín3、判断题(1)虹是好天气的标志。
一年级语文22课导学案.doc
一年级语文《吃水不忘挖井人》导学案课题吃水不忘挖井人课时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认识“忘、挖”等12个生字。
会写“井、乡”等6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在朗读中表达出对毛主席的崇敬之情。
3、初步懂得饮水思源的道理。
4、初步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意识。
重点难点1、识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是重点。
2、领悟毛主席为人民着想,为人民服务的好思想、好品质,懂得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以及乡亲们饮水思源的品质。
导学过程纠错(反思)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出示毛主席在开国大典上的讲话的图片。
2、同学们,你们认识中讲话的人吗?对,他是我们伟大的领袖毛主席。
毛主席一生做过许多感人的事,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其中的一个。
二、出示预习学案,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借助拼音自读课文,边读边用喜欢的符号为自然段做标记。
2、说一说,读了课文你知道了什么?3、小组讨论预习学案。
三、识记生字。
1、出示生字,小组内齐读。
2、交流识字的方法。
3、开火车认读生字。
四、朗读课文。
1、学生自由朗读,同桌之间互相检查指正。
2、指名朗读。
3、小组之间比赛读。
五、仔细观察,指导书写。
1、出示要写的字,读准音,认清形。
2、仔细观察并说说怎样写好这些字。
3、教师范写,书写观察。
4、练写、评议、展示。
课题吃水不忘挖井人课时第二课时学习目标1、认识“忘、挖”等1 2个生字,会写“井、乡”等6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在朗读中表达出对毛主席的崇敬之情。
3、初步懂得饮水思源的道理。
重点难点1、通过多种方式,力求当堂掌握几个生字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导学过程纠错(反思)一、复习导入。
1、看字卡读生字。
2、给生字找朋友,用词说话。
二、小组合作,朗读感悟1、带着问题通读全文,了解课文大意。
(1)课题质疑:“挖井人是谁”?“不忘挖井人”的又是谁?(2)毛主席初到沙洲坝时,看到乡亲们吃水难,心里会怎样想?(3)乡亲们得到毛主席的关怀和帮助后,又会怎么想?(4)他们在挖井的过程中遇到一些什么事呢?2、小组内逐句细读课文,读正确每句话。
第22课第一课时导学案
走进学生,了解学情
(时间:1.谈话导入
2.揭示课题,通读课文
3.默读课文,畅谈感受
3.深入研读,感受人物)
合
作
探
究
1、默读课文,寻找印象深刻的段落,多读几遍。
2、说说读了课文后的感受.
深入小组,点拨指导
(时间:10)
展示交流
解疑
学生充分发表意见。
(1)可以说说对课文中的人物的评价,比如:小嘎子很机灵;凤辣子很泼辣;严监生很吝啬……
总结
这节课我们重点学习了本课的生字新词,初步了解了文章结构,较为顺利地对文章的大概内容作了初步了解。
总结归纳,导学反思
(时间:)
板书设计
小嘎子 活泼调皮
动作细致 特点突出
胖墩儿 沉稳憨厚
教学反思或
后记
本篇课文描写生动,故事性强,情节跌宕起伏,人物形象性格鲜明,学生学习本文时积极性高,在快乐中学习了知识.
(2)可以说说对课文中的人物的言行的感受,比如:严监生临时前“伸着两个指头”这个动作,课文中反复出现,充分说明严监生的吝啬……
(3)可以说说课文的语言在表现人物性格特点上的作用,比如:“凤辣子”这个名字很能反映她的性格……
全班交流,互动评价
(时间:10)
巩固练习
拓展延伸
1、选择自己最感兴趣的人物,深入阅读短文,在阅读中尝试完成下面的学习任务。
学习重点
熟读课文,能从课文的词句中感受小嘎子、严监生、凤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子等鲜明的人物性格。
学习难点
。熟读课文,能从课文的词句中感受小嘎子、严监生、凤辣子等鲜明的人物性格
学习准备
教师:制作课件,思考题等内容的课件。学生:搜集有关抗美援朝的资料
三年级下册语文22课导学案
22.月球之谜1.会认8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
2.正确读写“夜幕、降临、悬挂、奥秘、努力、任何、估计、年龄、探索”等词语。
3.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月亮的有关知识,以及课文提到的和月球相关的未解之谜。
4.培养学生就掌握的材料提出问题的能力。
5.积累一些与月亮有关的诗句。
教学重点1.学习生字词语2.了解月球是一个什么样的世界,文中写了月球的哪些不解之谜。
教学难点1.引导学生对自然科学的兴趣。
2.利用资料交流、古诗句积累和想象等手段引导学生感受月亮的神秘课时安排两课时知识链接:月亮,也称月球,古称太阴,是指环绕地球运行的一颗卫星。
年龄大约有46亿年。
它是地球唯一的一颗卫星和离地球最近的天体,与地球之间的平均距离是384,400千米。
我国古籍中有许多有关月亮的神话故事,如“嫦娥奔月”、“常羲生月”、“天狗食月”、“吴刚伐桂”等等。
与月亮相关的诗词文学作品浩若烟海,最著名的有,李白的《静夜思》、《月下小酌》,张九龄的《望月怀远》、张继的《枫桥夜泊》、苏轼的《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等。
另外,我国制订了周密而切实可行的探月、登月计划。
第一课时教学内容1.会认7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
2.正确读写“夜幕、降临、悬挂、奥秘、努力、任何、估计、年龄、探索”等词语3.积累一些与月亮有关的诗句课前【学案自学】一、给字注音悬()遐()想努()力海藻()二、朗读课文1、标序号2、找出不理解的词语并相互交流或利用工具书解决。
三、通过交流,你还有不懂的词语写下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课中【小组合作】一、交换导学案1.测评生字2.相互讨论不理解的词语3.小组合作朗读课文【班级展示】1.默写生字2.共同探讨不理解的词语3.交流积累到的与月亮有关的诗句【测评反馈】一、我会连皎洁的景色巨大的关系奇异的阳光美好的努力灿烂的月光密切的遐想二、换成被字句1、把细菌撒在从月球带回来的尘土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1、爬山主备人:赖欢审核人: 编号:学习目标:1、学习本课生字新词,结合课文内容理解词语的意思。
2、理解课文中重点词语、句子的意思。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
学习重点1、认真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学习难点;读课文,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内容?爬山过程中我学到了什么?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检测预习1、我会给生字注音并组词。
( )()()()()凝____ 煮____蝉____哲____燃____()()()()煌____智________慧斯____2、我会根据意思写词语。
形容隐隐约约。
()形容动作缓慢,不慌不忙。
()认为自己的看法和做法都正确,不接受别人的意见。
()显示自己的能力强。
()形容灯火通明,光辉耀眼。
()自学指导:1、划出结构段,并概括每个结构段写了什么内容?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2、找出爬山过程中父亲第一次说的话,用“——”标出。
(学法提示:默读课文第2、3自然段)①父亲说这番话的目的是什么?谈谈你的理解。
②“征服”还可以换成什么词?“征服山”和“征服自己”各是什么意思?我听得懂父亲的话吗?找出说明的词语。
3、我能找出站在山顶上父亲说的话然后用“——”标出来。
(学法提示:仔细阅读课文4~7自然段)①父亲的话强调更让人愉快,重要的是。
②为什么我的脸就像煮熟的虾一样红?谈谈你的理解。
4、我能找出下山途中父亲说的话,然后用“——”标出来。
(学法提示:朗读课文第8、9自然段)①父亲告诉“我”应该怎样欣赏大自然的美丽呢?②读了父亲的这句话,谈谈你有什么感受?5、读课文第10自然段,说说你是怎样理解课文最后一句话的呢?6、父亲是怎样带着我走出那个黑暗而宁静的山林的?你认为父亲是一个怎样的人呢?拓展延伸走进大自然,欣赏一下大自然的美景,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体会和思考到的记下来,谈谈自己的收获。
课堂检测一:看拼音,写词语。
miàn tiáo sīlǐníng shìzhǔshúhuī huárán shāo zhì huì( ) ( ) ( ) ( ) ()()二:根据句子的意思在括号里填上表示“看”的词语。
1、父亲用那双能洞穿人心的双眼()着我。
2、如果你只是急着下山,又怎么能()沿途的美景呢?3、我发现几十双眼睛都()着那白纸上不多的洋槐树籽第二课时学习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重点句子的含义;2、激发学生无论做什么事,都要有坚持不懈的信念和持之以恒的精神。
课前预习预习检测1、默读课文,找出父亲说的话,标上记号。
说说父亲是在什么地方,什么情况下说这些话的。
2、大家读一读,互相交流,教师检查。
教师引导3、理解父亲第一次说的话。
(1)出现父亲说的话,齐读。
(2)讨论:“我们”爬山与别人有什么不同?①引导想象:爬山会遇到什么困难?(累、渴、饿、害怕、危险等)遇到这些困难,人自然会产生什么不良情绪呢?②“征服”还可以换成什么词?“征服山”和“征服自己”是什么意思?③一起朗读父亲说的话,体会父亲这样说的目的。
4、理解父亲第二次说的话。
(1)出示插图和父亲说的话,指名朗读。
(2)谁来说一说父亲的话强调了什么?(爬山的过程重要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启发:为什么我的脸就像煮熟的虾一样红?结合“我”的话理解“自以为是”。
(3)你能举出一个自己尽力做一件事情的例子吗?(自己发言,老师作必要的引导)(4)分角色朗读对话。
(5)小结提问:父亲说话的目的又是什么呢?(教育我做任何事,最重要的是在过程中去努力)5、理解父亲第二次说的话。
(1)出示父亲说的话,齐读。
(2)议论:父亲为什么要说这些话?启发:父亲是怎样做的?自学指导:(3)学生闭眼倾听自然界的各种声音。
(虫鸣、汽车喇叭声、风、雨声等)(4)交流自己的体验。
(5)教师示范读父亲说的话。
(6)学生展示读。
(7)说一说这位父亲的话给你什么启示?(从自然美景中得到美的享受和陶冶)6、把父亲说的话连起来读一读。
7、自由朗读末段,让学生质疑。
(1)重点引导理解“青山的沉静”指的是什么?(沉着、冷静、不动摇)“父亲的智慧”指什么?(2)齐读最后一自然段。
(3)个别朗读。
当堂训练1、按课文内容填写。
1)大自然的美景,不只(),还要用(),更要用(),最后用()。
2)……回到了灯火辉煌的都市。
从青山那里,();3)从父亲身上,()。
2、按要求完成下列句子。
1)仿写。
我听了以后,脸就像煮熟的虾一样红,赶紧低下头来。
2)换一种说法,不改变句意。
如果你只是急着下山,又怎么能欣赏沿途的美景呢22、《语言的魅力》导学案班级姓名评价主备人:闫海燕审核人:黄建英使用日期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学会本课的生字,读准字音,了解字形。
2、读课文,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
3、理清文章脉络,标画不理解的内容。
课前预习1、读:自读生字,要求读准字音。
2、画:在文中画出由生字组成的词语,然后读词语三遍。
衣衫褴褛乞丐良辰美景无动于衷著名愁容满面询问诗意浓厚莺飞燕舞嬉戏陶醉万紫千红3、给词语注音。
()( ) ()()()衣衫褴褛乞丐满面愁容询问陶醉著名4、查:查字典,理解生字的意思并组词。
衫()乞()著( ) 愁()询()陶()醉杉()吃()者()秋()旬()淘()碎5、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可以写近义词或反义词。
(1)读准下列词的读音姗姗而去衣着华丽良辰美景衣衫褴褛魅力绅士(2)读词语无动于衷莺歌燕舞衣衫褴褛姗姗而去(3)指名分段朗读课文,师生共同评议教师指导1.默读课文,用自己的话说说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2.自读课文,自行研究课文意思,并把不懂得问题做上记号,同桌一起讨论,交流。
自学指导:1、借助工具书,把课文读通、读顺。
2、读一读诗歌,想想课文的主要内容。
3、这是一个()的老人,路人的表现前后有什么变化?为什么?4、比较写在木牌两面的语言,谈谈你对“语言的魅力”的理解。
5、诗人在木排上写的话,为什么能激起人们对老人的同情?说说你的看法。
当堂练习1、积累描写春天的四字词语或成语。
莺飞燕舞()()()()()()2、改写句子。
将下面的句子改成不带问号的句子,意思不变。
(1)是的,春天是多么美好啊,那蓝天白云,绿树红花,那教堂尖顶的莺飞燕舞,那塞纳河畔嬉戏的孩子,怎能不叫人陶醉呢?(2)当人们想到这个盲老人连万紫千红的春天都不曾看到,怎能不对他产生同情之心呢?22、《语言的魅力》导学案班级姓名评价主备人:闫海燕审核人:黄建英使用日期第二课时学习目标:1、有感情读文,理解文章层次2、抓住重点词句,体会添字后的语言魅力3、诗人用富有诗意的语言,让人想象、联想,引起同情之心,感悟诗人善良的品质。
4、练习用有魅力的语言,写警示语或赞美家乡特产的广告用语。
自学指导:一、读写第一自然段,思考并完成填空1、哪句话是对老人的外貌描写?反映了老人的情况。
2、老人用立牌的方式乞讨说明他是一个的人。
3、找出“衣衫褴褛”相反的词语“”。
这形成鲜明的。
更衬托出老人的可怜无助。
4、第一自然段是事情的。
行人无动于衷,老人可怜无助,但情况会有怎样的转变呢?二、分组读第2---5自然段,读思结合。
1、指名读诗人与老人的对话,诗人的话用语气来读,老人的话用语气和神情来读。
2、老师读第四自然段,学生听后找出描写诗人动作的词语:、、、、。
文章用这样的动作细节描写,增强了文章的悬念,引人入胜。
3、全班齐读第五自然段,文中诗人“摸着胡子满意地笑了”你知道是什么原因吗?4、出示两句话,读学、分析、体会两种不同的效果。
老人:我什么也看不见。
诗人:春天到了,可是……心情:哎笑行人态度:无动于衷慷慨相助(给钱人多极了)5、上面两句,哪句话可以告诉我们语言魅力所在呢?我们一起学习文章最后一自然段好吗?教师引导三、学习第六自然段,感悟升华1、学生齐读本段,体会魅力所在。
2、汇报交流:令人产生联想—对比—产生同情①联想:春天到了……(抓住良辰美景一词展示联想)②情感升华A:师导:这样唤起人们的同情之心,怜悯之情,打动人心,具有惊人的震撼力,这就是诗人添字后的语言魅力所在。
B:在现实生活中,遇到类似的情景,你该怎样做呢?请谈谈自己的做法。
课堂检测:1、老人立牌乞讨是事情的,诗人给牌添字后产生的变化为事情的,给老人钱的人多极了。
文章是按2、根据意思填词语①很能吸引人的力量。
②心里一点儿也没受感动。
③美好的时光,美好的景色。
3、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①是的,春天是美好的。
那,那,那,那,怎么不叫人陶醉呢?②我能模仿上段话填空。
是的,秋天是美好的,那,那,那,那,怎么不叫人陶醉呢?4、照样子,仿写句子。
例如:穿雪花凉鞋,凉爽一夏。
喝,凉爽一夏。
延伸拓展1、欣赏①笑声像长了翅膀一样在教室里飞舞。
②教室里充满了笑声,热闹得像炸开了锅。
2、你能从本期学过的课文中找出有魅力的诗句来吗?请抄写下来。
3、学写一则保护环境的警示语或赞美家乡特产的广告用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