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化的过程和机制
社会化过程中的分化与整合
社会化过程中的分化与整合社会化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过程,它涉及到人们在社会中的个体行为和互动,以及个体与社会之间的相互影响和调整。
在社会化过程中,既存在着分化的力量,也包含着整合的机制。
本文将探讨社会化过程中的分化和整合,并分析它们对社会稳定和发展的影响。
社会化是通过教育、家庭、媒体、文化等多种途径和机制,将个体引入到社会中,使其逐渐接受社会的价值观、规范和行为模式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分化与整合是不可避免的现象。
首先,社会化产生了分化力量。
不同的家庭、地区、文化和价值观念等因素造就了人们的差异。
个体在成长过程中,逐步形成了不同的人格特点、兴趣、需求和价值观。
这些差异使得个体在社会中扮演不同的角色,形成了社会的分工和不同层次的社会阶层。
例如,社会中存在着农民、工人、商人、医生、教师等不同职业群体,他们在经济上、职业地位上和交往圈子中都存在差异。
然而,社会化也追求整合的目标。
整合是将分化的个体通过共享价值观、行为规范和互动机制,协同合作,形成一个相对统一的社会整体。
整合是社会稳定和发展的重要保障。
社会化过程中的整合机制包括教育制度、法律制度、道德约束等。
这些机制通过规范和约束个体的行为,促使他们以共同的价值观和准则来行动,在社会中保持稳定和秩序。
例如,教育制度培养了人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法律制度规范了人们的行为,道德约束约束了人们的社会活动。
然而,社会化过程中的分化与整合不总是平衡和完美的。
分化可能引发社会的不和谐和冲突。
例如,不同职业群体之间的利益冲突、阶级矛盾等都可能导致社会不稳定。
另一方面,整合机制也可能出现问题,导致个体的异化和压力。
例如,如果整合机制过于强调一致性和统一性,忽视了个体的价值差异和多样性,就容易导致个体认同的缺失和社会的僵化。
在当今社会,社会化过程中的分化与整合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社交网络和虚拟社群的兴起,个体间联系和互动的方式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
社会学社会化名词解释
社会学社会化名词解释社会学是研究社会现象、社会行为和社会关系的学科。
在社会学中,社会化是一个重要的概念,它指的是个体在社会中学习和内化社会规范、价值观和行为模式的过程。
社会化是一个持续的过程,从个体出生开始,通过与他人的互动和社会环境的影响,个体逐渐适应社会的要求,并形成自己的社会身份和角色。
社会化可以分为初级社会化和次级社会化。
初级社会化发生在个体儿童时期,主要通过家庭和亲密的社会关系进行。
在这个阶段,孩子通过模仿、观察和亲身经历来学习社会规范和价值观。
次级社会化发生在个体成年后,主要通过学校、工作场所、媒体和其他社会机构进行。
在这个阶段,个体通过社会交往和社会经验来进一步塑造自己的身份和角色。
社会化的过程涉及到多个因素。
首先,家庭是最早和最重要的社会化机构,父母和家庭成员对个体的社会化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其次,同伴关系也对个体的社会化有着重要影响,通过与同龄人的互动,个体学会了合作、竞争和社交技巧。
此外,教育系统、媒体、宗教机构和其他社会组织也在社会化过程中发挥着作用。
社会化的结果是个体逐渐融入社会,并接受并内化社会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
然而,社会化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过程,它受到文化、历史和社会变迁的影响。
不同的社会化背景和环境会导致个体形成不同的社会身份和角色,也会对个体的行为和态度产生影响。
总而言之,社会化是个体在社会中学习和适应社会规范、价值观和行为模式的过程。
通过与他人的互动和社会环境的影响,个体逐渐形成自己的社会身份和角色。
家庭、同伴关系、教育系统和其他社会机构都在社会化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社会化是一个持续的过程,受到文化和社会变迁的影响。
动物行为的社会化与进化机制
动物行为的社会化与进化机制动物行为是动物个体在特定环境下对外界刺激作出的反应和表现。
在动物社会中,个体之间的互动和关系对于整个群体的生存和繁衍起着重要的作用。
动物的社会化行为具有一定的进化机制,这些机制可以帮助个体更好地适应和应对环境的变化。
一、动物社会化的定义与特征动物社会化是指个体在动物群体中,通过与同类的交互和合作来获取资源、建立群体结构、协调行为等的过程。
动物社会化的发展需要一定的进化机制为其提供基础。
动物的社会化行为具有以下特征:1. 合作与互助:动物会通过合作和互助来实现共同利益,如狮子群、蜜蜂群等。
2. 分工与专业化:在群体中,个体会根据其自身特长和适应能力分工,形成各种专业化角色和功能。
3. 通信与信号传递:动物会通过语言、姿势、声音等方式进行信息传递,使得群体中的个体能够相互理解和协调行动。
4. 策略与博弈: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个体之间会采取某些策略和博弈行为来争夺资源和建立优势地位。
二、动物社会化行为的进化机制1. 亲属选择:亲属选择是指动物在社会行为中更倾向于与亲属进行合作和互助,通过这种方式将自己的基因传递给下一代,增加自己的基因在群体中的比重。
2. 直接和间接互惠:动物会通过直接或间接的互惠关系来促进社会化行为的产生,即合作和互助的行为可以获得其他个体的回报,增加自己的生存机会。
3. 群体选择:群体选择认为某些行为特征可以提高整个群体的适应性和生存能力,从而推动这一特征在群体中的传播和发展。
4. 社会学习:动物可以通过模仿、观察学习等方式来获取社会化行为的技能和知识,提高自己在群体中的适应性和竞争力。
三、动物社会化行为的实例1. 狮子群行为:狮子是典型的社会化动物,以狮子为核心的群体结构可以提供有效的协作和捕食能力。
雄性狮子通常会组成一个小团队,一起合作捕猎食物,保护领地和后代。
2. 蜜蜂群行为:蜜蜂是高度社会化的昆虫,蜜蜂群有明确的分工和组织结构,包括雄性蜜蜂、工蜂和蜂后等。
《社会学概论》第五章人的社会化
家庭在未成年个体社会化 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父 母 有意的 有 意 的 子 女 无 意 的 无意的
教
养
模
仿
感
化
熏
陶
• 2.学校
学龄期个体的社会化可 分三个阶段: 一是前期阶段 (6、7岁-11、12岁) 二是中期阶段 (11、12岁-14、15岁) 三是后期阶段 (14、15岁-20左右)
• 学校作为社会化的社会 环境条件之一,特点有: 首先,学校是专门为 社会化目的而设立的学 习机构。 其次,学校是一个组织 机构。
行为(技能、天赋和能力 水平)
情感(感觉与感情)
(一)人格发展理论
自我(self)
就是指个体对他们的个人特征 和社会认同的意识与感觉 。
1.库利的“镜中我”理论
“镜中我” (lookingglass self) 这一概念是 由美国著名社会学家、 社会心理学家查尔斯· 霍 顿· 库利(1864—1929)提 出的。
人
本我(id)
格
超我 自我(ego) (superego)
“本我”是人格结构中最原始的部分, 是与生俱来的,“自我”与“超我”都是 由它逐渐分化而来的。“本我”是同肉体 联系着的,它完全是无意识的,不问时机、 不看条件、不顾后果,只按“快乐原则” 行事,一味地追求自我满足。在正常人的 心理活动中,“本我”自然地要被压制, 任其泛滥就将不可收拾。
二、社会化的生命周期
生命周期:一个人从生到死的整 个过程。 儿童期 青年期 成年期 老年期
三、社会化过程中的问题
早期社会化的困境 儿童和青少年在生理和心理上都还不成 熟,缺乏独立思考能力,主要是以模仿形式 接受外界环境的影响,对新奇的东西感受强 烈,但个社会化主体之间往往由于矛盾和冲 突,难以为其提供统一的社会规范和价值标 准以及令人敬佩和信服的社会权威形象,从 而给儿童和青少年的社会化造成不良影响。
第六章人的社会化
社会化的问题
4
• 每一个人、每一个个体的成长 都是同社会化紧密联系在一起 的。一般来说,生命个体都会 成长为正常的人,但也存在例 外。古今中外都有不少这方面 的个案:
5
人 猿 泰 山
6
一、什么是社会化 (一)社会化的定义
• 怎样理解“后勤社会化” 或“养老社会化”中的 “社会化”?
7
一、社会化的定义 (一)社会化的基本涵义
• 公开发表《论无限性、宇 宙和诸世界》一文,否定 了“上帝”的存在,1600 年2月,他被天主教会活 活烧死。
20
(二)社会化的特点
社会化是社会强制性和个体能动性的
1
有机统一 。
个体社会化是一个终身不间断地进
2
行的过程
不同时代、不同阶级、不同民族、
3
不同国家和不同地区个体的社会化
往往具有不同的特点
9
• 北京大学社会学系编写的《社会学 教程》:
“社会学所谓的社会化,就是 指一个个体,通过学习群体文化, 学习承担社会角色,把自己一体化 到群体中去的基本过程。”
10
• 王步征主编的《人与社会》: 社会化是指 “不知不识的生物
人,通过接受社会文化,学习承担 社会角色,逐渐转化成为一个社会 人的过程。……社会化的对象,是 社会中未成年的个人。”
11
• 杨心恒主编的《社会学概论》: “社会化就是社会将一个自然人转化
成为一个能够适应一定的社会文化,参与 社会生活,履行一定角色行为的社会人的 过程;也是一个自然人在一定的社会环境 中通过与他人的接触与互动,逐渐地认识 自我,并成为一个合格的社会成员的过 程。”
12
• 全国13所高校联合编写的《社 会心理学》:
社会心理学2-3社会化过程共20页文档
尊严、优越感的满足中自然而然实现的); (4)同辈群体在某种程度上是对成人控制的反动,常会成为反
主流文化的背景,并在社会化方面具有不可低估的消极影响, 应加以引导.
5.大众传媒
大众传媒指的是人们用来进行沟通信息的各种通讯与交往手 段. 电视的作用尤其突出,既有积极影响,又有消极影响.
5.反向社会化(文化反晡) 年青一代将知识和技能传递给年长一代
6.反社会化 接受与主流文化相对立的亚文化的过程.(无理性型和有理性型)
谢谢你的阅读
知识就是财富 丰富你的人生
2.个体内化(内在因素) 个体内化是指社会化的主体---人经过一定方式的社会学习,接受社会教化, 将社会目标、价值观、规范和行为方式等转化为其自身稳定的人格特质和行为 反应模式的过程.
个体内化的社会心理机制:
(1)观察学习(班图拉) (2)认知加工(个体通过感知、记忆、想象、表象、思维等
认知活动,将外部世界的信息内部化) (3)角色扮演(综合性的学习过程) (4)主观认同(自居作用) (5)自我强化(达标后的自我满足)
美国学者布郎芬布伦那研究证实:学龄青年与同辈群体交往的时间是 与父母交往时间的两倍以上.
美国心理学学家米德更认为,在现代社会同辈群体的影响甚至达到改 变了传统的文化传递方式的地步.
2)基本特征:
(1)同辈群体是一种非正式群体,有较强的心理认同感; (2)同辈群体有自己的价值标准(榜样、语言、交往方式、消
家庭是一个极为重要的社会文化因素,它是社会的基本细胞,个体 社会化的第一课堂.
在个体社会化中,家庭的重要性在于:
(1)童年期是个体社会化的关键时期,而此时家庭是其生活的主要场 所;
社会学概论第五章 社会化
第四章社会化第一节社会化概述一、社会化的含义社会化是指人学习社会生活的技能、规范,获得个性,从生物人成长为社会人的过程。
二、社会化的类型1、初始社会化——主要发生在生命早期。
这种社会化的任务主要是向儿童传授语言和其他认知本领。
2、预期社会化——任务是为将来所要扮演的角色做准备。
3、发展社会化——又称继续社会化,在基本社会化的成果基础上所进行的社会化,对象是进入社会生活的社会成员,即现实社会中的成年人。
4、逆向社会化——晚辈向长辈传授文化规范、知识等。
5、再社会化——指个人改变以前是价值标准和行为规范,重新确立新的、符合社会要求的价值标准和行为规范,确立新的人生目标的过程。
三、社会化的意义1、从个人角度分析:首先,社会化是个人得以适应社会参与社会生活,在社会环境中独立生存的必要前提。
其次,(继续)社会化是个人适应社会变迁所必经的途径。
2、从社会角度分析:首先,没有经过社会化的人也就没有社会;其次,如果没有社会化,社会及其文化就不能保持一致性,共同的目标就无法实现。
最后,没有社会化,社会文化就不能世代延续和发展下去。
第二节社会化的条件和主体一、个人生物基础▪人有语言的能力▪人有思维的能力▪人有学习的能力▪人有较长的依赖生活期二、外界社会环境1、家庭2、学校3、同龄群体4、工作单位5、大众传播媒介第三节社会化的过程和机制一、关于社会化的若干理论1、人格发展理论人格可分为几个主要部分:认知(思想、知识水平、知觉和记忆);行为(技能、天赋和能力水平)以及情感(感觉与感情)。
(1)库利的“镜中我”理论首先,我们察觉到在他人面前的行为方式;其次,我们领悟了别人对我们行为的判断;第三,基于对他人反应的理解,我们评价自己的行为。
(2)米德的角色扮演理论米德将自我分为主我和客我两个部分。
主我包括每个人自发的、独一无二的、“自然”特征。
客我是自我的社会部分——对社会要求的内化和对那些要求的个人意识。
从米德的观点看,客我在社会化过程中经历了三个极不相同的阶段,有三种形式:模仿、嬉戏(角色借用)与群体游戏。
第三章 社会化的发展
第三章社会化的发展第一节社会化概述一、社会化的定义及其分析(一)社会化的定义社会化(socialization)通常指个体在社会影响下,通过社会知识的学习和社会经验的获得,形成一定社会所认可的心理—行为模式,成为合格社会成员的过程。
个体的社会化是一个过程,是经过个体与社会环境的相互作用而实现的,它是一个逐步内化的过程。
人的社会化是一个极为复杂的过程。
每个人从来到社会的第一天起,就比人生活在一个具有某种关系(如阶级关系、亲属关系)的社会环境里,而在不同的社会历史条件下,社会化的内容是不同的,因为不同的社会有不同的社会规范与行为标准,对人们的要求也不同。
例如,剥削行为在资本主义社会被视为合法的行为,而在我们社会主义社会则是不允许的。
所以说,个体的社会化体现了社会的特点与时代的风貌。
社会环境对于人的影响,是通过各种直接与间接的渠道进行的。
所以,个人对社会要求的认识与掌握可能是自觉的、积极的与主动的,也可能是不自觉的、消极的与被动的。
也就是说,个人的社会化有时是有意识、有目的进行的,有时是无意识、潜移默化进行的。
总而言之,社会化是在一定的社会环境的影响下,不管个人喜欢还是不喜欢,总是会在他身上实现的。
(二)社会化是一个学习社会角色与道德规范的过程人,作为一个生物体的个人,刚从母胎里分娩出来,就被置身于一个复杂的社会环境之中。
任何时代的社会都会使用种种方法对个人施加影响,使其成为一个符合该社会要求的成员,使他懂得什么是正确的,是被社会所提倡与鼓励的;什么是错误的,是被社会所禁止与反对的。
与此同时,个人也随时随地对当前的社会环境以其自身的独特方式做出种种反应,反作用于环境,从而表现出了人的主观能动性。
由此可见,个人的成长与发展是一系列的社会化的过程,是一个学习社会角色与道德规范的过程。
(三)只有经过社会化才能使自然人变为一个社会人许多事实证明,儿童要能健康地成长,成为一个符合社会要求的成员,不仅需要在身体上受到照顾,还需要与社会成员进行交往,发生感情上的联系,否则社会化就会受到损害。
社会学概论—05社会化
2.2 习惯层次(conventional level):
2.3 后习惯层次(postconventional level)
二、道德社会化(2)
关于道德社会化的理论-- 1、皮亚杰:
他律阶段(5~8岁) 自律阶段(8岁以后)
二、道德社会化(3)
2、科尔伯格的理论:三个层次六个阶段 2.1 前习惯层次(preconventional level):
第一阶段:避罚服从取向 第二阶段:工具相对主义取向 第三阶段:乖娃娃取向 第四阶段:法律与法令取向 第五阶段:社会契约条文取向 第六阶段:普遍伦理原则取向
生命发生的时间和空间 生命的相关性 生命的时间安排 人的能动性
二、社会化的生命周期
儿童期 青年期 成年期 老年期
三、社会化过程中的问题(1)
1、早期社会化的困境
早期社会化需要到一致性的、权威性的社会 环境 困境:不同社会化主体之间的分化、脱节甚 至冲突
三、社会化过程中的问题(2)
一、社会化的含义(1)
所谓社会化,是指个体在与社会的互动 过程中,逐渐养成独特的个性和人格, 从生物人转变成社会人,并通过社会文 化的内化和角色知识的学习,逐渐适应 社会生活的过程。在此过程中,社会文 化得以积累和延续,社会结构得以维持 和发展,人的个性得以健全和完善。社 会化是一个贯穿人生始终的长期过程。
自我意识和人格是社会互动的产物,是在不 断观察和反省他人对自己的反应的过程中形 成的 三个阶段
1、自我和人格发展理论(2)
1.2 米德的“角色扮演”理论 自我意识的发展取决于人把自身作为一 个符号来思考的能力 主我(I)与客我(me)及其相互建构 社会化的实质是“角色扮演”:
社会学概论第三章人的社会化
第三章人的社会化第一节什么是社会化一、社会化的含义1.狭义社会化:是指一个人从出生到取得社会成员资格的过程,这一过程大致包括婴儿期、幼儿期、学龄初期、学龄中期和青年期五个阶段。
2.广义社会化:是指个人学习社会文化、扮演社会角色并形成独立人格的整个一生。
3.社会化就是将一个生物人逐步转变为社会人的过程,是人的生物本能被消减,社会性增强的过程。
二、社会化的必要性和可能性1.必要性①个体角度:从未成年到成年,个人离不开社会化的过程。
②社会角度:社会有自我维持和发展的倾向,社会的延续和传承需要对成员的社会教化。
2.可能性1)人有较长的生活依赖期①所谓生活依赖期,是指人类个体在出生后由于生理、心理、意识、智力等尚未发育健全,不能自力更生、独立生活,从而在生活上、心理上依赖他人,受他人照顾、监护的时期。
②恰恰是这种长期依赖生活的特点、可塑性特点,既为个体提供了学习、掌握、接受和适应知识、技能、社会规范的充足时间,又为父母和家庭管教个体提供了可能——个体既然在生理和心理上依赖父母和家庭,就不能不听父母和家庭的话。
2)人有较强的学习能力人类学习和积累知识的能力之所以大大优于其他动物,一个重要原因是人能通过思维、通过实践使学来的知识内化,变成自己的观念、思想、动机和行为。
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说,人的学习过程既是一个模仿过程,也是一个创造过程。
3)人有语言能力语言是人类进行社会化的强有力的工具和扛杆,它进一步丰富了人们社会化的内容,扩大了社会化的范围,加速了人们社会化的进程。
三、社会化的基本内容1.哈威格斯特:人生六阶段都有社会化任务•幼儿期:学习吃饭、穿衣、走路、说话等,形成社会与事物的简单概念;•儿童期:通过游戏学习动作、与伙伴建立关系、学习文化知识和发展道德情感;•青年期:同龄男女交往、学习和理解社会行动的价值和社会伦理体系、准备择业、为组建家庭做准备;•壮年期:结婚、生养孩子、就业;•中年期:养家糊口、独立承担事业、教育下一代、奉养年迈的父母;•老年期:适应退休后生活、适应老年孤独和配偶离去、适应被人照顾等。
社会化理论的原理
社会化理论的原理社会化理论是社会学中的一个重要理论框架,用来解释个体在社会化过程中是如何从无知到具备社会规范和价值观的。
社会化理论认为,个体在社会化过程中通过接触和参与社会的各种机构和群体,从中学习和吸收社会规范、文化价值观和行为模式。
社会化过程大致可以分为初级社会化和次级社会化两个阶段。
初级社会化是指个体在婴幼儿期和童年时期接触和体验基本的社会规范和价值观的过程。
这一阶段主要依赖于家庭和其他密切关系的人际交往,如父母、祖父母、兄弟姐妹等。
家庭是个体最早接触和体验社会化的主要场所,家庭的文化传承、教育方式和行为模式在初级社会化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此外,学校、宗教组织、邻居等社会机构和群体也对初级社会化有一定的影响。
个体通过与这些社会化机构和群体的交往,学习和吸收社会规范和价值观。
次级社会化是指个体在成长和成熟过程中通过更广泛的社会经历和社会关系,进一步学习和吸收社会规范和价值观。
在次级社会化中,个体接触和参与的社会机构和群体更加多样化和复杂化,如学校、职场、社交团体等。
个体通过与同伴、师长、同事等的交往,从中接触到不同的价值观、文化观念和行为规范,逐渐形成自己的社会身份和认同。
社会化理论的核心原理是社会交往、社会学习和社会身份认同。
社会交往是个体与社会化机构和群体之间的互动过程,是个体接触和参与社会的关键路径。
个体通过与不同社会化机构和群体的互动交往,积累和吸收社会化的经验和知识。
社会学习是社会化过程中的重要机制,个体通过观察、模仿、试错等方式,逐步学习和吸收社会规范和价值观。
社会身份认同是个体在社会化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对自我的认同和感知,个体通过与社会化机构和群体的互动和交往,逐渐建立和塑造自己的社会身份。
社会化理论对于分析和理解个体在社会化过程中是如何从无知到具备社会规范和价值观的非常重要。
通过研究社会化理论,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个体在不同的社会化环境中是如何被塑造和影响的。
在实践中,社会化理论也为教育、家庭和组织等领域提供了有益的参考和指导,帮助我们更好地促进个体的社会化和发展。
社会学第三章 人的社会化
人的社会化的影响因 素
家庭环境:家庭氛围、家庭结构、 家庭文化等
家庭因素
家庭关系:亲子关系、夫妻关系、 兄弟姐妹关系等
添加标题
添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家庭教育:父母的教育方式、教育 理念、教育内容等
家庭经济状况:家庭收入、家庭消 费、家庭财富等
添加副标题
人的社会化
汇报人:
目录
CONTENTS
01 添加目录标题
02 人的社会化的概念
03 人的社会化的影响 因素
04 人的社会化的主要 内容
05 人的社会化的结果 和意义
添加章节标题
人的社会化的概念
社会化的定义
社会化是指个体从自然人转变为 社会人的过程
社会化包括学习社会规范、价值 观、行为模式等
识
老年期:与同 龄人的互动学 习社交技巧和 规则形成自我
意识
社会化的重要性
促进个体成长:社会化是个体从自然人转变为社会人的过程有助于个体的成 长和发展。
建立社会关系:社会化是个体与他人建立关系的过程有助于建立良好的社会 关系。
适应社会环境:社会化是个体适应社会环境的过程有助于个体更好地适应社 会环境。
社会角色的定位和扮演
社会角色:个 体在社会中的
地位和身份
定位:根据社 会规范和期望 确定自己的角
色
扮演:按照角 色要求进行相 应的行为和表
现
角色冲突:当 角色要求与个 人意愿或价值 观相冲突时如 何解决和调整
人际关系的建立和维护
建立人际关系:通过交流、合作等方式与他人建立联系 维护人际关系:保持良好的沟通和互动增进彼此的了解和信任 处理人际关系冲突:学会处理人际关系中的矛盾和冲突保持和谐稳定的人际关系 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网络:通过建立广泛的人际关系网络提高自己在社会中的地位和影响力
社会学概论社会化与社会控制的机制
社会学概论社会化与社会控制的机制社会化与社会控制是社会学中重要的概念和研究领域,它们是解释和理解人类在社会中行为、态度和价值观形成以及受制约的过程的关键。
本文将深入探讨社会化与社会控制的机制,以及它们在个体和社会层面的重要性。
一、社会化的机制社会化是指个体通过社会交往、社会经验和社会环境的作用,逐渐形成和接受社会规范、价值观和文化内容的过程。
社会化是人类成为社会人的途径,它不仅影响个体的行为和思维,也塑造和维持社会的稳定。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社会化机制:1. 内化:内化是指个体根据外界给予的信息和经验,逐渐接受并认同社会规范和价值观。
这个过程通常从儿童时期开始,通过学习和接触社会化的代理人,如家庭、学校、媒体等,个体逐渐将社会规范内化为自己的一部分。
2. 规范引导:规范引导是社会化过程中的重要一环,它通过明确和隐含的规范要求,引导个体的行为和决策。
社会化代理人、社会组织和社会制度通过正式和非正式的方式向个体传递社会规范,使之遵循和接受社会价值标准。
3. 观察学习:观察学习是指个体观察他人的行为和反馈,从中获取信息并学习如何适应社会环境。
通过观察模仿和反馈,个体能够了解正确的行为方式和社会互动方式,从而形成自己的行为准则。
4. 激励与惩罚:个体的社会化过程中,激励与惩罚起着重要的作用。
社会化代理人和社会组织通过奖励和惩罚机制,对个体的行为进行引导和调节。
奖励可以是物质上的激励,也可以是口头和心理层面的认可,而惩罚则是对不符合社会规范的行为进行惩罚,以达到纠正和约束的目的。
二、社会控制的机制社会控制是指社会对个体行为的约束和规范,以维持社会秩序和稳定。
社会控制机制的存在和发挥,使得个体在社会互动中遵循社会规范和行为准则。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社会控制机制:1. 外部控制:外部控制是指社会组织和社会机构对个体行为的规范和限制。
例如,法律和法规的制定和实施,通过对违法行为的惩罚和处罚来维护社会秩序;教育机构通过学校纪律和评价制度来引导学生的行为。
结合社会心理学谈个人社会化的过程
结合社会心理学谈个人社会化的过程个人社会化是指个体在社会化过程中通过与他人的互动和环境的影响,逐渐形成自己的社会角色、社会身份和社会价值观的过程。
社会化过程涉及的内容十分广泛,包括人际关系的建立、价值观念的形成、社会角色的识别等等。
社会化过程的背后隐藏着许多社会心理学的原理和机制。
首先,家庭是个体最早接触到的社会化场所。
家庭是社会化的起点,在这个环境中,个体接受到最初的社会化教育。
家庭成员对个体的言传身教对其社会化具有重要影响。
个体通过观察父母和兄弟姐妹之间的相处方式、学习语言、价值观念的传递等方式,逐渐形成个体社会行为的基础。
除了家庭外,学校也是个体重要的社会化场所。
学校是个体接受集体化教育的地方,其中教师和同学成为个体进行社会化的主要对象。
在学校中,个体逐渐从家庭中获得的习惯和态度与学校内部的规范进行交流和整合。
个体通过学校中的集体活动、竞争、合作等实践活动,形成自己的价值观和社会角色。
社会化过程中的社会认同也是个体重要的组成部分。
社会认同是指个体对其所处社会群体的认同感受,通过与社会群体的互动和交流,个体逐渐形成对社会群体的认同。
社会认同可以分为个体对自己所属社会群体的认同和对其所处的社会地位的认同。
个体在与社会群体的交往中会根据不同情境中的需求实现自我认同的维持。
另外,个体在社会化过程中也会面临一些社会心理问题。
例如,个体在与他人的互动中可能会出现社会焦虑情绪。
社会焦虑是指个体在社会交往中产生的一种担心与紧张情绪,害怕受到他人的评价和批评。
社会焦虑会影响个体在社会化过程中的表现和投入程度。
另外,个体在社会化过程中也可能面临对自我认同的困惑和挑战。
个体在与他人的互动中可能收到不同的期待和评价,这可能导致个体对自己的认同感受出现不稳定和混乱。
总结起来,个人社会化是个体在社会化过程中逐渐形成自己的社会角色、社会身份和社会价值观的过程。
社会化过程涉及的内容十分广泛,包括家庭、学校、社会认同等多个方面。
社会学概论社会化与社会控制的作用与机制解析
社会学概论社会化与社会控制的作用与机制解析社会学概论:社会化与社会控制的作用与机制解析社会化与社会控制是社会学中的两个核心概念,它们在社会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并影响着个体在社会中的行为和发展。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分析社会化与社会控制的概念、作用及其机制。
一、社会化的概念及其作用社会化指的是个体在成长与发展过程中逐渐适应社会规范、价值观和角色要求的过程。
通过社会化,个体学会了如何与他人相处、如何遵守社会规则,并形成了自己的身份认同和价值观念。
社会化起到以下几方面的作用:1. 帮助个体适应社会社会化让个体从出生起就接触到社会的各种元素,从而快速适应社会环境。
通过接触和参与社会活动,个体学会了与他人相处的技巧,养成了适应社会的习惯和行为模式。
2. 塑造个体身份认同社会化过程中,个体从家庭、学校、工作等各个方面接受到不同的社会化影响,形成了自己的身份认同。
这种身份认同使个体能够在社会中找到自己的定位,并与其他成员建立起联系和互动。
3. 传承社会文化社会化不仅仅是个体适应社会环境的过程,也是社会文化的传承过程。
通过社会化,社会能够传递自己的价值观念、道德标准和行为规范给后代,并延续和发展社会文化的内涵。
二、社会化的机制社会化过程中的机制主要包括家庭社会化、学校社会化和同侪社会化。
这些机制通过不同的方式对个体进行社会化:1. 家庭社会化家庭是个体最早接触到的社会化机制,也是社会化的基础。
在家庭中,个体通过模仿父母和家庭成员的行为,学习语言和价值观念,并形成初步的社会角色认同。
家庭的社会化机制对个体在后续的社会化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2. 学校社会化学校是个体接受正规教育的重要场所,也是社会化的重要机制之一。
在学校中,个体不仅学习学科知识,还学习如何与他人合作、如何尊重他人、如何适应规则等等。
学校社会化培养了个体的学习能力和社交能力,为其在社会中的发展奠定基础。
3. 同侪社会化同侪关系在个体社会化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在同龄群体中,个体学会了如何与其他人建立良好的互动关系,培养了合作和分享的意识。
北大 社会学第三章人的社会化
四、社会化的作用
社会化对社会良性运行具有重要意义,表现在: 1、塑造维持社会良性运行所需要的社会成员 (人格完善、能够扮演角色) 2、传递文化 文化具有完善个体人格、维系社会共同体、推 动个人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作用,文化的统一和 延续是社会良性运行的重要条件。社会化则能 传递文化。
第二节 社会化的主体与条件
人格结构理论 本我:人格结构的最基本的层次,相当于他早期提出的潜意识。它处于心灵最底层;是一种与生 俱来的动物性的本能冲动,特别是性冲动;它是混乱的、毫无理性的,只知按照快乐原则行 事,盲目地追求满足。 自我:人格结构的中间一层,是从本我中分化出来,是受现实陶冶而渐识时务的部分;作用—— 充当本我与外部世界的联络者与仲裁者,并且在超我的指导下监管本我的活动;它是一种能 根据周围环境的实际条件来调节本我和超我的矛盾、决定自己行为方式的意识,代表的就是 通常所说的理性或正确的判断;它按照“现实原则”行动,既要获得满足,又要避免痛苦。 超我:人格结构的最上面一层,即能进行自我批判和道德控制的理想化了的自我;是儿童在生长 发育过程中社会尤其是父母给他的赏罚活动中形成的;它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平常 人们所说的良心,代表着社会道德对个人的惩罚和规范作用,另一方面是理想自我,确定道 德行为的标准;主要职责是指导自我以道德良心自居,去限制、压抑本我的本能冲动,而按 至善原则活动。 人格发展理论(性心理期发展论) 弗洛伊德以身体不同部位获得性冲动的满足为标准,将人格发展划分为口唇期(出生-1.5)、肛 门期(1-3) 、性器期(3-7)、 潜伏期 (7-青春期)、生殖期 (青春期性器官成熟开始) 5个阶段。
(2)人格发展的角度 A、人格(个性、自我):就是个体的心理(生物对客观物质世界的主观反应,心理过程。 按其性质可分为三个方面,即认识过程、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简称知、情、意)和行为 特征的总和。其核心是“自我意识”,即“我是谁”。刚出生的婴儿没 有自我意识,自我意识是在社会化过程中逐渐形成的。 从人格发展的角度看,社会化就是人的个性形成和发展的过程,其结果 就是经由社会化过程而形成的有独特人格(个性)的人。 B、人格(自我意识)形成的著名理论: 库利(美)的“镜中自我”:第一,自我意识(人格)是在与他人的社 会互动中产生的;第二,自我意识形成分为三个步骤:首先是自己设想 自己在他人面前的行为方式;其次是自己设想别人对自己行为(方式) 的评价;最后是自己根据对别人评价的想象来评价自己。这三个步骤经 过不断循环往复形成自己对自己的评价,即自我意识。因为每个人的 “自我”意识是通过别人这面“镜子”的反射,所以叫“镜中自我”。
社会学第五章 个人社会化
第二节 个人社会化的必要条件
(四)工作单位 (1)通过工作,建立以职业为纽带的基本社会
关系,补充学校教育的不足,实现理论与 实践的结合。 (2)职业影响人们的社会威望和价值观念,因 而影响人生目标和社会化目标。 (3)工作单位代表国家或社会对职工进行 价值教育,但职工对此教育有一定的选择 性。
第三节 社会化的过程和机制
二、社会化的生命周期 (一)儿童期 (二)青年期 (三)成年期 (四)老年期
三、个人社会化的结果 1、获得人格和自我 2、培养社会角色 3、实现文化转移 4、完成世代交中的问题 (一)早期社会化的困境 (二)社会化的偏差和失败 一是无效的文化传递; 二是使人处于不利地位的社会化。 (三)代差(双向教育问题) 所谓代差,是指社会的不同世代之间在价值观念和
成人世界做准备。 (3)培养组织纪律性,学习与人交往以及如何
克制自己,接受社会控制。 (4)学校在使学生社会化的过程中,不仅具有
培养教育作用,而且还起筛选作用。
第二节 个人社会化的必要条件
(三)同辈群体 (1)在宽松的条件下进行充分的社会化。 (2)在无意中社会化。 (3)多按自己的兴趣社会化。 (4)注意满足成员的心理需求。
3、埃里克森的“八阶段”理论 (1)信任与不信任(婴儿时期,0岁-1岁) (2)自主与羞怯、怀疑(幼儿时期,2岁-3岁) (3)主动与内疚(学前时期,4岁-5岁 ) (4)勤奋与自卑感(学龄时期,6岁-11岁) (5)认同与角色混淆(青少年期) (6)亲密与孤独感(青年期或成年早期) (7)关注后代与关注自我(中年期或成年期) (8)完善与绝望(成熟期或老年期)
生存能力要靠学习才能获得。与动物相比,人的生 存本能要差得多,而人的需要又复杂得多,因此, 人类要生存和发展, 就必须通过后天的学习,借助 语言的运用和较长的生活依赖期掌握必要的生活 知识和劳动技能, 学会与他人合作。
心理咨询师《三级社会心理学》考点:社会化
心理咨询师《三级社会心理学》考点:社会化心理咨询师《三级社会心理学》考点:社会化社会化是一个贯穿于人的始终的过程,是指个体在与社会互动的过程中,逐渐养成独特的个性和人格,从生物人转变为社会人,并通过社会文化的内化和角色知识的学习,逐渐适应社会生活的过程。
下面店铺带来的心理咨询师《三级社会心理学》考点:社会化。
一、社会化(一)概述社会化是个体由自然人成长、发展为社会人的过程,是个体与他人交往,接受社会影响,学习掌握社会角色和行为规范,形成适应社会环境的人格、社会心理、行为方式和生活技能的过程。
社会化涉及社会和个体两个方面。
从社会视角看,社会化是社会对个体进行教化的过程;从个体视角看,社会化是个体与其他社会成员互动,成为合格的社会成员的过程。
儿童及青少年时期的社会化是早期社会化,成人时期的社会化是继续社会化。
由于社会急剧变化,对个体重新进行社会化的过程叫再社会化。
(二)社会化的内容(1)教导社会成员掌握生活与生产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2)教导社会成员遵守社会规范。
(3)教导社会成员明确生活目标,树立人生理想。
(4)培养社会角色。
(三)社会化的基本条件1.人类有较长的生活依附期人从出生一直到独立生活,有一个比较长的对父母或监护人的生活依附期。
这个依附期受文化传统、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的影响,每个人有所不同,大致持续13至25年。
生活依附期的社会化是个体未来适应社会生活的基础。
2.人类的遗传素质提供了社会化的可能性人脑的神经网络构成了自然界最神奇、最完备的信息加工系统,不仅能使人掌握语言,进行学习,积累知识和经验,而且使人具有抽象思维的能力,表现出巨大的能动性。
没有脑的智能作为基础,个体的社会化是很难顺利完成的。
(四)个体社会化的.主要载体1.家庭家庭在个体社会化过程中位置独特、作用突出。
童年期是社会化的关键期。
2.学校学校是有组织、有计划、有目的地向个体系统传授社会规范、价值观念、知识与技能的机构,其特点是地位的正式性和管理的严格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节社会化的过程和机制一、关于社会化的若干理论(一)自我意识和人格发展理论社会化的结果是形成每个人不同的个性。
个性的核心是自我,即个人对于自己有别于其它所有的人和物的独特的个人身份的自觉体验。
人和其它动物是不同的,人是充分自觉的。
在考虑自己的时候,既能把自己作为主体,也能把自己作为客体。
但我们在刚出生时并没有自我观念,也不知道自己有着一种独立的身份,婴儿在出生后的大约前6个月里并没表现出能认出别人,至早要到两岁才开始使用“我”、“我的”这样的词汇。
直到两岁以后,幼儿才逐渐意识到别人也有其各自的自我,也有着与自己不同的需要和见解。
那么,自我在童年期内是怎么样出现的?在整个生命周期中又是怎么样被改变的?我们将引入5种理论来阐释人的社会化。
尽管理论的详细内容有所不同,但都强调自我的概念是通过社会相互作用而来的。
1.弗洛伊德的理论弗洛伊德(1856—1939)是现代心理学的创始人之一。
她被视作上个世纪内学识最渊博、最有独创性的思想家之一,他的理论中的某些说法至今仍然很有影响。
弗洛伊德对个性的主要看法是:人类的行为动机中有许多(如果不是大多数的话)是无意识的——我们常常并不知道自己行为的真正原因。
弗洛伊德认为,虽然儿童长大以后常常不再能清晰地记起他在童年早期的经验,这些经验对其后来的个性发展却十分重要。
他论证说,有时,可以通过分析梦、失言和长时间地与一位训练有素的专家进行探寻性的会晤来查明指导着大量人类行为的无意识的动机,这就是他所谓的精神分析法。
弗洛伊德将人格划分为三个部分:本我(id)、自我(ego)和超我(superego)。
本我是人格结构中最原始、最隐秘的部分,其基本成分是人类的基本需求和冲动,特别是性冲动。
本我受本能的驱动,遵循快乐原则。
自我是从本我中分化出来的。
由于本我的各种需要在现实中不可能立即和全部满足,个体必须接受现实的限制,学会在现实中获得需要的满足。
于是,这服从现实的一部分即从本我中分离出来,成为自我。
自我遵循的是现实原则。
它在本我、超我和现实环境之间起着调节作用。
超我是从自我中分离出来的,是人格结构中的最高部分。
它是个体接受社会道德规范的教养而后逐渐形成的,服从社会的道德要求,在整个人格结构中居于管制地位,对人格的其他部分进行审查和监控,它遵循的是完美原则。
在三者中,自我和超我属于意识层次,本我属于潜意识层次。
后者长期处于前者的压抑和控制之下,处于无意识状态。
在人格发展过程中,本我、自我和超我三者如能和谐一致,那么人格发展过程将会是正常的;如果三者失衡甚至长期冲突,人格发育将会非常困难,甚至出现某些心理疾病。
弗洛伊德的理论由于过分强调性欲的作用而被称为“泛性论”观点,他也因此而受到广泛批评,但他对无意识的发现和早期社会化的强调也深受重视。
2.米德的“角色扮演”理论美国社会学家乔治·米德(G.H.Mead,1863—1931)是社会学中符号互动论的代表人物之一。
米德认为,要在主动和被动这种两重性中把握自我,并以“主我”与“宾我”之名进行对比。
“主我”(I)是自发的、能动的,为自我和人格的发展提供动力。
“宾我”是内化了的社会要求和期待,是在社会互动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主我”与“宾我”是相互建构的。
自我的发展过程就是“主我”和“宾我”之间一个连续不断的互动过程。
米德作为符号互动论的代表人物之一,他强调自我意识的观点。
自我意识的含义是,意识自己时,被意识是自己,意识的也是自己。
作为行动主体的人同时又把自身作为对象来意识。
比如,军训时大学生遵令而行的行为,便不是思考过程的反应,不含有自我意识。
在明显具有自我意识的情况下,人并不只是把他人的指示同行为直接联系起来,而是在接受其指示内容以后,自己对这些指示进行思考、判断,再根据自己的判断去行动,这时的行动主体是在自己有意识地控制着自己的,这种自我意识的控制,也就是自我形成。
米德认为,社会化的实质是“角色扮演”,即学会理解他人对于角色的期待,并按照这种期待从事角色行为的能力。
米德认为,社会化过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模仿阶段(imitation stage)、嬉戏阶段(plays stage)和博弈阶段(game stage)。
每个阶段的“角色扮演”能力是不同的。
相应地,“客我”涵盖的内容和范围也是不同的。
在模仿阶段,孩子只能简单地理解和模仿父母的动作,“角色扮演”是非常有限的,因此,自我意识也是非常弱的。
到了嬉戏阶段,孩子开始扮演一些特定的、重要的角色。
这些角色往往就处在孩子的周围,在孩子的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
比如父母、兄弟、家里的朋友,等等。
“客我”的内涵和外延已经有了较大的扩展。
到了博弈阶段,孩子需要和能够扮演的角色的范围更加扩大,开始观察、理解和模仿“一般化他人”的角色。
“客我”的范围已经覆盖了整个社会。
社会化过程就是一个从只能扮演有限的、特定的角色到能够扮演普通的“一般化他人”的角色的演进过程。
3.R.哈维格斯特六阶段理论美国心理学家埃里克森对弗洛伊德的理论做出修正,提出了“八阶段”理论,后来R.哈维格斯特又在1955年提出了六阶段划分理论,他将人一生的社会化过程划分为6个阶段,并具体描述了人生各个阶段的发展任务:(1)幼儿期:学习说话、走路、大小便的方法、吃固体食物等,获得生理上的安定,形成有关社会与事物的简单概念。
与父母、兄弟姐妹及他人建立感情学习区分善恶。
(2)儿童期:学习男孩或女孩角色,学习一般动作技能,发展人格的独立性。
要发展读、写、算得基础能力,发展道德性及价值判断的健康态度。
(3)青年期:学习与同龄男女新的交往,要学习男性与女性的社会角色,认识自己的生理结构,有效地保护自己的机体,有准备的选择职业,做结婚和组织家庭的准备,追求并实现有社会性质的行为。
学习作为行为指南的价值与伦理体系。
(4)壮年初期:选择配偶。
学会与配偶一起生活,教养孩子,管理家庭,就职,担负起市民的责任,寻找合适的社会团体。
(5)中年期:建立一定的经济生活水平,并维护这种水平帮助十几岁的孩子成为一个能被人信赖的幸福的成人,充实其业余生活,接受并适应中年期生理方面的变化,照顾年老双亲。
(6)老年期:适应体力与健康的衰退,适应退休和收入的减少,适应配偶的死亡。
与自己年龄相近的人建立快活而亲密的关系,承担市民社会义务。
4.库利的“镜中我”理论库利(1864—1929)原是一位美国经济学家,后来成为社会心理学家。
和弗洛伊德一样,库利坚持认为自我主要是社会的产物,但他对于自我出现的过程的看法与弗洛伊德的看法大不相同。
他的理论在很大程度上是以社会学的观点为依据的。
库利认为,自我或人格是社会的产物,是通过社会互动而产生的。
他将自我意识的形成分成三个阶段:(1)我们设想自己在他人面前的行为方式;(2)在做出行为之后,我们设想或理解他人对自己行为的评价;(3)我们根据自己对他人的评价的想象来评价自己的行为,并据此做出下一步反应。
在这样一个循环往复的过程中,就逐渐形成了每个人的自我意识和人格。
库利非常形象地将通过观察别人对自己行为的反应形成的自我概念称为“镜中我”,即每个人的“自我”观念其实是他人这面“镜子”的反射。
库利还注意到“初级群体”在个性发展和个性社会化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5.柯尔伯格的道德发展说柯尔伯格(L.KohLberg)在实际调查各国儿童的道德发展情况的基础上,建立道德发展学说。
他认为,人类对于道德问题的思考,不仅是文化影响的结果,并且和情绪成长,认知技术一样,是随儿童对其外界环境的经验逐渐发展而来的,柯尔伯格将儿童道德发展分为三个阶段:(1)前规则阶段。
前规则阶段指儿童尚未发展对错观念,它分为两个时期。
第一时期,的儿童服从权威,畏惧惩罚。
第二时期的儿童喜欢接受被赞赏的行动。
(2)规则阶段。
儿童逐渐成长,日渐关心别人的想法,其结果是他们的行为成为他人导向。
规则阶段也分为两个时期,即第三时期和第四时期。
第三时期的儿童希望博得父母的欢心与称赞,也逐渐形成对错观念。
第四时期的儿童逐渐开始思考规则问题,例如,他开始知道偷窃是不好的。
(3)后规则阶段。
在这一阶段,儿童开始走出家庭,与他人接触,各种观念的差异随之而生。
这一阶段的两个时期为第五时期和第六时期。
第五时期的儿童开始认识道德冲突问题并以不同的观点来评鉴一般规则和合理规则。
第六时期的儿童开始具有强烈的好恶感情,成为自我导向,具有争议、互助、人权、平等、自尊、尊人等普遍原则。
(二)生命历程理论生命历程理论是兴起于20世纪初的一种研究方法,在20世纪60年代之后得到迅速发展。
该理论的基本思想是将个体的生命历程看作是更大的社会力量和社会结构的产物。
更重要的是,该理论创造了一系列概念工具和分析方法,使这样一种理念能有效地落到实处,不至于停留在假设阶段。
在社会学中,必须将个体的社会化过程与宏观的社会结构有机地结合起来,生命历程理论的分析方法就将该理论与其它微观社会学视角区分开来。
生命历程理论起源于美国芝加哥学派关于移民的问题研究。
20世纪60年代,经济危机越南战争、学生运动、民权运动等重大社会事件引起西方社会的动荡,个体的生命模式因此而受到严重影响。
这促使人们去思考社会变迁与个人生命历程之间的关系,生命历程理论因此而迅速得发展起来。
生命历程理论的基本分析范式,是将个体的生命历程理解为一个由多个生命事件构成的序列。
比如,一个人一生中会经历入学、就业、生育、退休等生命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和内容深受社会结构的影响,而前者反过来又会影响到个体的角色扮演。
这样,以“生命事件”概念为中介就打通了社会结构与个体社会化过程之间的关系。
生命事件发生的轨迹,亦即先后次序,以及生命事件之间的过渡关系,是生命历程理论研究的基本主题。
生命历程理论之所以确定这么一个研究主题,是因为:第一,同样一组生命事件,如果排列顺序不同,对人生的影响也会大不相同。
比如,有这样一组生命事件:1)上学;2)丧父;3)就业。
如果按1)、3)、2)的顺序排列,就意味着一个人毕业参加工作之后才遭遇了丧父之痛,丧父这一事件对此人人生的影响是比较有限的,因为他已经有了自己的收入能够自立了。
相反,如果是按2)、1)、3)、的顺序排列,就意味着一个人还没有开始学业之前就丧失了父亲。
早年丧父,显然会影响到他一生的成长。
第二,生命事件之间是相互有影响的,这使得研究事件之间的过渡关系显得非常重要。
在上面这个例子中,中学、丧父、就业这三个事件显然是相互影响的,我们只有在明白了这三个时间之间的过渡关系之后,才能真正理解它们对个体社会化过程的影响。
生命历程理论在考察宏观的社会结构与个体的生命历程之间的关系时,有以下四个要点:1.生命发生的时间和空间。
时间和空间对人的生命历程有重大影响。
生活在不同时间和空间的生命会面临不同的社会景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