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职业防护及职业安全

合集下载

护理职业安全和防护

护理职业安全和防护

有多少医务人员被经血液传播的病菌感染?
1982乙肝疫苗问世,1985~1996 感染的医务人员个倒下降90%,每年 800左右的医务人员在工作中感染乙肝。
丙肝(HCV):研究表明1%在医 院工作的医务人员曾有过丙肝感染。
艾滋病毒〔HIV):1985~2000 年,57名医务人员通过医源性途径被感 染上 HIV,其中25例发展成艾滋病。
估计操作有血溅可能时采用适当的保 护工具:手套、护目镜、面罩、围裙等。 (抡救受伤者、气管插管、接产)
2.紧急处理方法;
(1)立即用健侧手由近心端向远心端挤压。 (2)先肥皂水后流动水,约5MIN (3)用碘伏,碘酊,乙醇消毒伤口 (4)向主管部门汇报 (5)请有关专家评估
接触到病人的血液该做什么?
1、即时处理: 工作服或各种私有物品染上病人血液
或体液时,应及时用3%过氧化氢溶液消 毒并除去血渍。
没有科学证据显示使用消毒剂和挤压 伤口排血可以减少被感染的机会。不主 张用腐蚀的液体(漂白水)洗伤口。
什么时候开始补救治疗?
1、乙肝:越早越、艾滋病:越早越好,最好在几小 时内,动物实验显示:接触感染24—36 小时后才进行补救治疗效果不佳。但这 个时间限度是否在人类产生相同效果并 不清楚。
护士自我防护
1、配置化疗药物的环境要求: 专门的配药间 空气净化装置 生物安全柜内配药 一次性吸水纸和护垫
护士自我防护
(2)配置化疗药物的准备要求:
配药前洗手、戴一次性帽子、口罩(内 加垫数块无菌纱布),穿防护衣,戴聚氯乙 烯手套,防护眼镜。操作台面覆以一次性 防护垫(可用一次性治疗巾代替),以减少药 液污染。准备好注射器,棉签等配药用品 。
护士自我防护
(4)执行化疗药物的操作要求:

护理人员职业防护制度(5篇)

护理人员职业防护制度(5篇)

护理人员职业防护制度护士是一个神圣的职业,和医生一样都在救死扶伤。

但是护士在执行医疗护理活动过程中存在诸多的不安全因素,是发生职业损伤的高位群体。

危害护士执业安全的因素有机械,物理性,化学性,心理性,工作环境,这些相关损伤因素严重威胁护士的身心健康。

护理管理者要建立适当的职业安全与防护措施,以减少护士职业病的发生,增强护士职业安全性。

生物因素:经血液传播疾病种类有____多种,最常见的包括HBV、HCV、HIV等。

据研究,含病毒浓度最高的血液和体液依次为:血液、伤口分泌物、精液、阴道分泌物、羊水等。

化学因素:护士每天在工作中接触大量的化学消毒剂,用于各种物品的消毒,这些消毒剂对人体造成的伤害是缓慢的,不会迅速表露出一些自觉症状,往往容易被护士所忽略,但这些药物可以释放、挥发到空气中,有些药物可以通过皮肤、黏膜被人体直接吸收,对呼吸道及神经系统均有一定的影响。

还有化疗药物,护士在配制和接触这些药物的过程中经呼吸道、皮肤直接吸收,剂量虽小,但因蓄积的作用,便会造成白细胞减少、流产率高,甚至致癌、致畸等危害。

放射也是护士职业损伤危害因素之一,一些治疗释放出来的射线,是一种波长很短的电磁波,其穿透力很强,如果放疗护士在没有任何防护的情况下接触放射线,会造成有机损伤,如白细胞减少、不孕不育、放射病、致癌等。

环境因素:三班倒扰乱了护士的生物钟,可引起失眠、饮食代谢紊乱、慢性疲劳。

同时,长期的睡眠不足,对人的认知能力和神经性行为的影响也是严重的。

主要表现:一为注意力下降,警觉性降低;二为认知能力下降,必将导致工作效率低;三为记忆力下降;四为经常感疲乏,即使睡眠充足,亦感觉疲劳、无力;患者的痛苦表情、患者及家属的无理刁难均可使护士产生不良心境。

另外,护理专业在社会中的各种评论及自我价值得不到体现,也给护士造成一定的心理压力及消极情绪。

防护对策防止和减少针刺伤的发生提高自我防范意识,护理部及科室应组织学习,制定合理的防护措施。

护理职业防护及职业安全

护理职业防护及职业安全

护理职业防护及职业安全首先,护理职业防护措施主要包括个人防护装备的使用和消毒清洁工作环境。

在工作过程中,护士需要佩戴适当的个人防护装备,如口罩、护目镜、防护服等,以防止感染病原体。

并且,需要定期更换这些装备,确保其有效性。

此外,护士还应注意手卫生,经常洗手,并使用合适的洗手液或消毒剂。

另外,护理工作环境的清洁也非常重要,每天都应进行彻底的消毒清洁工作,以杜绝病原体的传播。

其次,在护理职业中,护士们经常面临各种职业危险和压力,如长时间的劳动、体力负荷大、工作环境复杂等。

因此,护士们应注意自身的职业安全。

首先,护士需要保持良好的工作姿势,正确使用肢体力学原理,避免过度劳累,防止意外伤害。

其次,护士们需要注意个人保护,避免接触危险物质,如化学药剂、尖锐物品等。

此外,护士需要学会应对压力和焦虑,保持良好的心态,定期进行自我调节和放松。

此外,护理职业防护和职业安全还需要有相关的制度和政策来保障。

医疗机构应制定和实施相应的防护和安全规章制度,包括明确的操作规程和应急措施。

护士们需要接受相关的培训,并时刻关注新的防护技术和工作流程。

此外,医疗机构应及时提供必要的防护装备和设备,并保持其良好状态。

同时,护士们需要参与相关评估和改进活动,提出改进建议,促进职业防护和安全工作的改善。

最后,社会大众对护理职业的关注和支持也至关重要。

护理是一项光荣而伟大的职业,护士们为了他人的健康和生命默默奉献。

社会应加大对护士的宣传和教育,提高对护士职业的尊重和认识。

同时,也要加强对护士权益的保护,营造良好的护理工作环境,为护士们提供更好的职业发展机会和福利待遇。

总之,护理职业的防护和职业安全是保障医疗质量和护士健康的重要举措。

护士们应正确使用个人防护装备,保持良好的手卫生和工作环境清洁。

同时,护士们也应注意个人职业安全,避免劳累和危险物质的接触。

医疗机构和社会也应加强相关规章制度和政策的制定和宣传,提供相应的防护装备和设备。

只有保障护士的职业安全和防护,才能更好地为患者提供高质量的护理服务。

护理职业防护及职业安全

护理职业防护及职业安全

现有防护措施的不足
培训和教育不足
部分医疗机构对护理人员的职业安全及防护培训和教育不足,导致护理人员缺乏必要的防 护知识和技能。
设备及设施不足
部分医疗机构在职业安全及防护方面缺乏必要的设备及设施,如防护服、手套、口罩等, 增加了职业暴露的风险。
缺乏有效的监测和管理
部分医疗机构在职业安全及防护方面缺乏有效的监测和管理,难以评估和改进防护措施的 效果。
护理职业防护及职业安全
xx年xx月xx日
目录
• 引言 • 职业安全及防护的基本概念 • 护理职业安全及防护的必要性 • 护理职业安全及防护的现状 • 安全及防护的改进措施 • 结论
01
引言
目的和背景
护理职业特点
护理职业涉及众多高风险操作,如处理锐器、接触血液和体 液等,因此需要关注职业防护及职业安全问题。
研发新的防护技术和产品
针对新的职业危害因素和挑战,研发新的防护技术和产 品,提高职业安全的水平。
THANKS
护理人员需直接接触患者,了解患者的病情和需要,以及进行各种护理操作。
紧急情况
护理人员需在紧急情况下进行抢救和治疗,以及处理各种突发性事件。
护理职业中的安全风险
感染风险
01
护理人员接触患者的血液、体液和其他污染物质,容易被感染
和传播疾病。
物理伤害
02
护理人员在进行护理操作时,可能受到锐器、高温、低温、辐
1
职业安全和职业防护是密不可分的,二者相辅 相成,共同保障职工的安全和健康。
2
职业安全侧重于宏观的、全面的安全管理,而 职业防护则侧重于具体的、个体的防护措施。
3
只有实现二者的有机结合,才能更好地预防和 控制职业危害因素,保护职工的安全和健康。

护士职业防护制度

护士职业防护制度

护士职业防护制度护士职业防护制度「篇一」一、职业防护原则1、基本防护防护对象:在医疗机构中从事诊疗工作的所有医、护、技人员。

着装要求:工作服、工作帽、医用口罩、工作鞋。

凡接触传染病人时要加穿隔离衣。

2、加强防护:防护对象:进行体液或可疑污染物操作的医务人员;传染病流行期的发热门诊,隔离病区等区域的工作人员;转运确诊或疑似为传染病患者的医务人员和司机。

着装要求:在基本防护的基础上,可按危险程度加用以下防护用品:隔离衣、外科口罩/N95口罩、鞋套、手套、防护眼罩、面罩等。

3、严密防护:防护对象:进行有创操作,如给特殊病人进行气管插管、切开吸痰等操作和作传染病人尸解的医务人员。

防护要求:在加强防护的基础上全方位防护,应使用面罩、呼吸防护器。

二、基本预防控制措施1、医务人员要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增强自我保护意识,掌握常见感染病的传播途径、隔离防护技术,减少职业危害。

2、遵照标准预防的原则,在接触病原物质时,应当采取以下防护措施:(1)在接触病人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等时戴手套,操作完毕,脱去手套后立即洗手,必要时进行手消毒。

(2)有可能发生血液、体液喷溅时,应戴防护眼镜或防护面罩,穿隔离衣或防水围裙等。

(3)进行侵袭性诊疗、护理操作过程中,要保证充足的光线,尽量减少创口出血,并特别注意防止被针头、缝合针、刀片等锐器刺伤或者划伤。

(4)处理针头时不要太匆忙,手持针头和利器时,不要让锐器面对着他人,在为不合作的病人注射时,应取得他人的协作,使用的针头不可再套回原针帽内,如果一定要套回,则采用单手复帽技术,不要将锐利器具直接传递给他人,使用后的锐器直接放入利器盒,不要折毁锐利器具等。

(5)医务人员手部皮肤发生破损,在进行有可能接触病人血液、体液的诊疗和护理操作时须戴双层手套。

3、在标准预防的基础上,根据疾病的主要传播途径,采取相应的隔离措施,包括接触隔离、空气隔离和飞沫隔离。

4、严格执行手卫生规范。

5、对手术前及输血前患者必须严格进行“感染筛查”。

护理安全与职业防护

护理安全与职业防护

护理安全与职业防护护理安全和职业防护是保障护士和医护人员在工作中受到足够保护的重要问题。

以下是关于护理安全和职业防护的详细讨论,包括相关问题、实例和附加说明。

护理安全和职业防护是保证护士和医护人员在工作中免受伤害或职业疾病的重要方面。

护理工作环境中存在一些潜在的危险,包括疾病传播、受伤和突发事件等。

因此,采取适当的预防措施以确保护士的安全至关重要。

一种常见的职业防护措施是佩戴个人防护装备,例如手套和面罩。

这些装备可以帮助防止感染性疾病的传播。

例如,面罩可以防止呼吸道传染病的飞沫传播。

手套可以防止感染性液体或物质接触皮肤。

此外,还有其他一些个人防护装备,如防护服、护目镜和鞋套,它们也可以提供额外的保护。

护士和医护人员还应定期接受职业健康检查,以确保自身健康状况良好。

这些检查包括对传染病的筛查和接种疫苗,以预防职业疾病。

此外,建立一个安全的工作环境也是非常重要的。

例如,医疗机构应提供清洁、卫生和无污染的工作环境,以减少护士和医护人员受到感染的风险。

此外,医护人员应该接受有关职业防护和护理安全的培训,以提高他们对潜在风险和危险的认识,并学习正确的反应方法。

另一个重要的方面是采取预防措施来保护护士和医护人员免受身体和心理伤害。

例如,护士和医护人员可能面临工作压力、长时间的工作和体力劳动等问题。

为了减轻这些问题,医疗机构应提供合理的工作时间安排和充分的休息时间。

此外,心理健康的支持和援助也是必要的,以应对患者疾病和痛苦带来的情绪压力。

在实际工作中,护士和医护人员可能会面临一些特殊的情况和风险。

以下是一些具体的例子:1.感染控制:在抗击传染病(如新型冠状病毒)的过程中,护士和医护人员需要采取各种防护措施,如穿戴防护服、正确佩戴口罩以及严格遵守卫生和消毒要求。

2.暴力事件:有时,护士和医护人员可能会受到患者或患者家属的攻击或侮辱。

为了保护护士和医护人员的安全,医疗机构应提供安全培训,并建立相应的安全措施,如安保人员和紧急呼叫按钮。

护理职业防护及职业安全

护理职业防护及职业安全
提供必要的培训
为护理人员提供职业防护和安全培 训,提高防护意识和技能。
空气净化防护措施
使用空气净化设备
在适宜的场所使用空气净化设 备,如空气净化器、紫外线消 毒灯等,以杀灭空气中的病原
微生物。
保持室内通风
确保适当的室内通风,以降低 空气中有害物质浓度和传播风
险。
佩戴呼吸防护用品
在必要时佩戴呼吸防护用品, 如口罩、防毒面具等,以减少
正确使用与保养
按照操作规程正确使用医疗器械和 设备,使用后及时清洗和消毒。
04
安全文化建设与培训
安全文化建设的意义
促进护理职业安全
通过建设安全文化,可提高员 工对职业安全的重视程度,降
低职业伤害的发生率。
提升护理质量
安全文化建设可促使员工更加 注重病人的安全,从而提升护
理质量。
增强组织凝聚力
安全文化建设有助于增强员工 的归属感和凝聚力,形成良好
遵循清洁和卫生原则
保持手部清洁,遵守正确的洗手和卫生程序,以降低感染的风险。
定期接受体检和疫苗接种
定期接受健康检查,及时接种相关疫苗,以预防职业相关疾病。
基础防护措施
建立防护制度
制定并执行完善的防护制度, 包括安全操作规程、应急预案
等。
合理安排工作时间
避免超时工作,合理安排工作时 间,以减轻工作压力和职业伤害 的风险。
定义和分类
护理职业防护及职业安全指采取一系列有效措施,以减少 医护人员在工作中面临的职业危害和感染风险。
分类:主要包括生物性危害、化学性危害、物理性危害、 心理性危害等方面的防护措施。
02
护理职业防护措施
个人防护措施
选用防护用品
使用适当的防护用品,如手套、口罩、护目镜等,以减少职业暴露的风险。

护理人员职业防护制度范文(3篇)

护理人员职业防护制度范文(3篇)

护理人员职业防护制度范文一、目的和依据1. 目的本制度的目的是为了保护护理人员的工作安全和身体健康,提高职业防护意识,规范护理工作行为,确保护患者的安全和护理质量。

2. 依据本制度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及行业标准,在保护护理人员合法权益的基础上,制定了一系列的职业防护措施和要求。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所有从事医疗护理工作的护理人员,包括全职、兼职、临时工作人员等。

三、职业防护措施1. 劳动安全防护(1) 护理人员在进行工作时应佩戴符合国家标准的个人防护装备,如口罩、手套、护目镜、防护服等。

(2) 护理人员应定期进行职业健康体检,并做好健康档案记录。

(3) 工作场所应保持清洁卫生,定期消毒,确保护理人员的安全。

(4) 在进行病人护理过程中,应遵守操作规程,防止受伤和事故的发生。

2. 个人卫生防护(1) 护理人员应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勤洗手、勤换洗工作服和个人衣物。

(2) 员工在工作前必须进行洗手,并使用洗手液或洗手剂进行有效的手卫生。

(3) 护理人员患有传染性疾病或有症状时,应立即停止工作并积极治疗。

(4) 护理人员应注意饮食卫生,不食用过期食品和不明来源的食物。

3. 知识培训和技能提升(1) 护理人员应接受职业防护知识和技能培训,提高自身的防护意识和应急处理能力。

(2) 护理人员应遵守职业道德规范,不得滥用权力和侵犯病人的合法权益。

(3) 护理人员应遵守保密制度,不得泄露病人的隐私和病情信息。

(4) 护理人员应经常参加学术交流和职业培训,不断提高护理水平和专业素养。

四、职责和义务1. 护理人员的职责(1) 遵守本制度和相关规章制度,严格执行职业防护措施。

(2) 保护病人的安全和权益,提供优质的护理服务。

(3) 坚守职业道德,不得触犯法律法规和护理伦理。

(4) 及时报告和处理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和突发事件。

2. 护理人员的权利(1) 享受法律规定的劳动保护和福利待遇。

(2) 参与职业培训和提升,提高专业水平和职业竞争力。

护理人员职业安全防护制度(20篇范文)

护理人员职业安全防护制度(20篇范文)

护理人员职业安全防护制度(20篇范文)第1篇护理人员职业安全防护制度1.护理人员职业安全防护措施应当遵照标准预防原则,对所有病人的血液、体液及被血液、体液污染的物品均视为具有传染性的病源物质,接触这些物质时,必须采取防护措施。

2.进行有可能接触病人血液、体液的诊疗和护理操作时必须穿相应工作服,戴手套,操作完毕,脱去手套后立即洗手,必要时进行手消毒。

3.在诊疗、护理操作过程中,有可能发生血液、体液飞溅到面部时,应当戴手套、具有防渗透性能的口罩、防护眼镜;有可能发生血液、体液大面积飞溅或者有可能污染身体时,还应当穿戴具有防渗透性能的隔离衣或者围裙。

4.手部皮肤发生破损,在进行有可能接触病人血液、体液的诊疗和护理操作时必须戴双层手套。

5.在进行侵袭性护理操作过程中,要保证充足的光线,并特别注意防止被针头、缝合针、刀片等锐器刺伤或者划伤。

6.使用后的锐器应当直接放人耐刺、防渗漏的利器盒,也可使用具有安全性能的注射器、输液器以防刺伤。

禁止将使用后的一次性针头重新套上针头套,禁止用手直接接触使用后的针头、刀片等锐器。

7.使用紫外线消毒时,不得使紫外线光源照射到人,以免引起损伤。

8.干热灭菌时勿与烤箱底部及四壁接触,灭菌后要待温度降到40cc 以下再开箱,以防炸裂。

9.压力蒸汽灭菌设备的具体操作步骤、常规保养和检查措施应按厂方说明书的要求严格执行。

10.接触戊二醛等消毒溶液时应戴橡胶手套、防止溅人眼内、吸人体内或皮肤黏膜上,一旦溅上应及时用清水清洗。

11.调配化疗药物时防护要求:配备一次性口罩、帽子、一次性防透性防护服、护目镜,聚氧乙烯手套、乳胶手套、防护垫、污物专用袋及封闭式污物桶。

12.处理锐器时的防护要求:锐器使用后的针头直接放人耐刺、防渗漏的利器盒中;禁止手持锐器随意走动;禁止将使用后的一次性针头重新套上针头帽:如果必须套回一定要单手操作;禁止用手直接接触使用后的针头、刀片等锐器;禁止将针等锐器随手传递;进行侵袭性诊疗,护理操作中,要保证充足的光线,防止被针头、缝合针、刀片等锐器刺伤或者划伤;丢弃的损伤性废物无论是否使用均按损伤性废物处理。

护理安全与职业防护

护理安全与职业防护

常见的职业病防护
职业病种类
01 了解主要病症
预防措施
02 采取有效预防措施
定期体检
03 保持健康状态
护理工作的特殊性
责任与使命
对患者负责 保障患者安全
心理压力
面对生死 承担巨大压力
专业技能
需要不断学习 掌握各种医疗技术
团队合作
与医生、护士合作 共同为患者服务
职业防护概述
职业防护是护士工作中重要的一环,通过正确 的防护措施,可以有效预防职业病的发生,保 障护士的健康和安全。护士在工作中要注意戴 口罩、手套等防护用具,避免交叉感染,并定 期进行体检,以确保身体状况良好。
心理辅导
03 关注护士心理健康
第3章 护理安全培训和教
●03

护理安全培训的重要性
为什么护理安全培训至关重要
01 重要性的原因
如何开展有效的护理安全培训
02 有效性的方法
护理安全培训的目标和内容
03 培训内容和目的
护理安全培训方法
传统培训和在线培训的比 较
传统培训的优势和劣势 在线培训的特点和应用
第2章 护理安全的现状和
●02
挑战
护理安全现状分析
护理安全事故的发生原因包括医疗环境、人为 因素等,当前护理安全主要问题有医疗事故频 发、医疗环境缺陷等。为改进护理安全水平, 需要提高医护人员的专业技能、完善医疗制度、 加强交流合作等。
护理安全管理措施
建立安全文化 培养医护人员的安全意识
应急预案制定 建立完善的应急响应机制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06
护理安全与职业防护的重要性
提高护士职业防护意识和水平
01 重点培训和教育
加强护理安全培训和教育

护理人员防护制度及防护措施

护理人员防护制度及防护措施

护理人员职业防护制度与保健措施一、护理人员职业防护制度一护理人员在进行护理操作或进行清洁、消毒工作时,应严格执行护理操作规程和护理工作制度,避免发生职业暴露;二护理人员在日常工作中应采取最基本的防护措施,穿工作服和工作鞋,戴口罩、帽子,洗手;三以下情况应戴手套,脱去手套后应认真洗手1、接触患者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及其污染物品时;2、接触患者粘膜和非完整皮肤时;3、清理传染性患者用过的物品及进行清洁消毒时;四当患者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等可能发生喷溅或为隔离患者治疗护理时,应当穿隔离衣,戴眼罩、面罩穿鞋套等以防感染;五及时清理被污染的被服及各种污染物,防止造成二次污染及微生物传播;六及时处理被污染的医疗用品及设备,重复使用的医疗仪器设备应进行清洁消毒;七正确处理医用垃圾,避免造成交叉感染;八若发生职业暴露,应立即采取紧急处理措施,并及时上报,按照医院规定进行相应的身体检查和预防治疗;二、医疗锐器伤的防护措施一加强对临床护理人员教育,对医疗锐器伤的认识及重视,掌握预防医疗锐器伤的措施;二正确处理医疗锐器,避免发生锐器伤1、锐器及用后的针头直接放入耐刺、防渗漏的利器盒中;2、禁止手持锐器随意走动;3、禁止将使用后的一次性针头重新套上针头帽:如果必须套回一定要单手操作;4、禁止用手直接接触使用后的针头、刀片等锐器;5、禁止将针等锐器随手传递;6、进行侵袭性诊疗,护理操作中,要保证充足的光线,防止被针头、缝合针、刀片等锐器刺伤或者划伤;7、丢弃的损伤性废物无论是否使用均按损伤性废物处理;三发生锐器伤后,上报院感办、填写锐器伤登记表;三、发生医疗锐器伤的应急处理一护理人员如不慎被乙肝病毒HBV、丙肝病毒HCV、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等传染病污染的尖锐物体划伤或刺破皮肤时,按照以下步骤立即进行处理:1、立即由近心端向远心端挤压伤口,切忌只挤压伤口局部,尽可能挤出损伤处的血液;2、立即用肥皂水和流动水清洗;3、污染眼部黏膜时,应用大量生理盐水反复冲洗黏膜;4、用0.5%碘伏或75%酒精对伤口局部进行消毒,必要时到外科进行伤口处理;二发生锐器伤后,上报院感办、填写锐器伤登记表;三当暴露源为乙肝病毒HBV、丙肝病毒HCV、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时,参考以下建议进行访视:1、乙肝病毒HBV暴露后,于暴露后即刻、2周、8周、12周、24周检测谷氨酸氨基转移酶ALT;2、丙肝病毒HCV暴露后,于暴露后即刻、2周、8周、12周、24周检测丙肝病毒HCV抗体,丙肝病毒HCV阳性者需要检测丙肝病毒HCV-RNA证实;3、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暴露后,于暴露后即刻;2周、8周、12周、24周检测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抗体,如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丙肝病毒HCV混合暴露者,延长访视至暴露后12个月;四以上暴露也可根据感染科专家建议,制定个体访视计划和暴露后免疫防护方案;四、艾滋病AIDS防护管理1、加强护理人员有关预防知识的学习,掌握有效防护措施;2、进行可能接触患者血液、体液的护理和治疗工作时必须戴手套;接触被患者血液、体液污染的器具或物体表面时也必须戴手套;接触每一个患者后要更换手套;3、脱手套后必须立即洗手,严格按照六步洗手法洗手;4、医务人员的手部皮肤存在破损时,应先采取措施保护破损伤口,再戴双层手套;5、在进行可能出现血液或体液飞溅的操作时要带口罩、眼罩或面罩,避免口、鼻、眼粘膜接触污染的血液体液;当可能有大面积飞溅时,还应穿具有防渗功能的隔离衣;6、建议使用真空采血;禁止对使用后的一次性针头复帽;7、使用后的空针、针头、输液器等单独存放在密闭、不易刺破的容器内,外套黄色垃圾袋;8、处理污物时,严禁用手直接抓取污物,禁止用手接触使用过的针头等锐器;9、对于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血渍,须用1000Mg/L含氯消毒液或0.5%过氧乙酸溶液将血渍全部覆盖,浸泡消毒30分钟,然后进行清洁处理,不能直接用抹布或拖把擦拭;10、对于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的化验标本应放在带盖试管内,再放入密闭容器内送化验室,防止标本在运送过程中溅洒;标本运送遵循有关生物安全管理规定;11、在运送阳性标本途中应携带消毒剂,以备意外;12、如果不慎被污染的针头刺破皮肤,应按照医疗锐器伤处理措施进行紧急处理;13、请感染科专家对伤口进行评估、处理及预防用药;五、化疗防护工作规范一总体要求1、护理人员到岗前进行岗前教育,并定期接受防护知识培训,增强化疗科室护理人员的防护意识和防护知识;2、接触化疗药品及做好相关处理时,必须做好个人防护,如穿防护衣,戴好口罩、帽子、眼罩、手套等,摘掉手套后应认真洗手; 二化疗药液的配置及临床应用1、配置化疗药须穿隔离衣,戴双层手套、口罩;2、掰安瓿时用纱布包裹防止药液外溅,融粉剂时,溶酶沿安瓿壁缓慢注入瓶底,待药粉浸透后再搅动,注入药瓶中的负压不宜过高,以免拔针时药液外溅;3、使用较大注射器抽取药液,药液不宜超过注射器容量的3/4,防止药液外溅;4、操作时应确保空针及输液管接头处衔接紧密,以免药液外漏;5、不要将抽吸化疗药空针内的空气直接排到空气中;6、在配制化疗药、输入化疗药物时,如药液接触皮肤或溅到眼内应立即用大量清水冲洗为患者更换输液时戴手套;7、化疗药物应专人、专柜保管;药瓶有损坏时应及时处理,防止污染环境;三废弃物处理1、废弃化疗安瓿、小瓶;用完后立即放入带盖密闭的桶内,并及时处理;2、安瓿中如有剩余药液不可直接丢弃,应放入密闭容器后丢弃;3、配制化疗药物后的垃圾应按有毒垃圾处理装入黄色垃圾袋,盛垃圾容器要加盖并及时处理,防止化疗药物蒸发到空气中污染环境;四环境保护1、加强病房通风换气次数;2、对洒在桌面或地面的药液,应及时用纱布吸附并用清水冲洗;工作台面、治疗车,盘等用后及时用清水擦拭,防止残留药物挥发到空气中;3、加强宣教患者呕吐物、排泄物要置于带盖容器中,如有遗洒应及时清理,并用清水反复擦洗;4、处理化疗患者的尿液、粪便、呕吐物或分泌物时必须戴口罩、手套;六、护士医疗保健服务相关规定1、护士享有与其所从事的护理工作相适应的卫生防护、医疗保健服务,医院无条件为护士提供卫生防护用品,并采取有效卫生防护措施;2、医院在防范护士职业健康危害的同时,还为护士提供医疗保健措施,以减少职业健康危害的程度;如:在易感染传染病的工作岗位或者传染病高发期,给予必要的免疫接种或者采取提高免疫力的其他措施;3、医院对从事直接接触有毒有害物质、有感染传染病危险工作的护士,按照法律、法规接受职业健康监护并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给予津贴补助;4、医院对从事放射工作的人员建立个人健康档案;每季度进行一次个人剂量监测,每年体检一次;5、护士工作中患职业病的,有依照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获得赔偿的权利;6、职业病患者享有的权利1职业病患者依法享受国家规定的职业病待遇;2职业病患者的诊疗、康复费用,伤残以及丧失劳动能力的职业病患者的社会保障,按照国家有关工伤社会保险的规定执行;3职业病患者依照有关民事法律、有权向医院提出赔偿要求;4职业病的确立应按照卫生部和劳动保障部颁布的职业病目录执行;7、建立、健全各类职业暴露的处理流程,确保一旦发生职业危害,立即采取相应的应急措施,用以减少职业健康危害程度;。

护士的职业风险与安全防范

护士的职业风险与安全防范

护士的职业风险与安全防范护士是医疗团队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他们承担着重要的病患护理工作,但同时也面临着一系列的职业风险。

本文将就护士在工作过程中可能遇到的职业风险进行探讨,并提出相应的安全防范措施。

一、体力劳动引发的职业风险护士的工作需要长时间站立,经常搬运病患或设备。

长期进行重复动作容易导致肌肉骨骼系统的损伤,如腰椎间盘突出、颈椎病等。

此外,护士还面临着疲劳和体力透支引发的疾病风险。

为了防范这些风险,护士可以采取以下措施:合理安排工作时间,尽量避免过度疲劳;注意维持良好的工作姿势,减少身体的不适;进行适当的体育锻炼,增强肌肉力量和耐力;定期进行身体检查,早发现并治疗相关疾病。

二、职业暴露引发的职业风险在医疗环境中,护士可能会接触到各种患者体液、血液、药物和化学制剂等,这些都可能带来职业暴露风险。

且某些病患可能携带传染性疾病,如结核、乙肝、艾滋病等,护士需要面对疾病传播的风险。

为了降低职业暴露风险,护士应该做好个人防护措施。

包括正确佩戴口罩、手套、防护服等,严格执行洗手和消毒频次,避免手部污染传播疾病。

另外,护士应该接受相关的疾病防治知识培训,加强自我防护意识,合理运用各种防护设备。

三、创伤和暴力引发的职业风险护士在工作过程中,可能遇到各种创伤和暴力事件,如病人的袭击、家属的不满情绪宣泄等。

这些都给护士带来身体和心理上的伤害。

为了保护护士的安全,医疗机构应该加强针对护士的安全管理。

建立安全警报系统,确保护士在遇到危险时能得到及时的支援;增加警卫力量,加强对医疗机构的安全防范;定期进行暴力事件的培训和演练,提高护士的自我保护能力。

四、心理压力引发的职业风险护士在工作中经常面临着高强度的工作压力,由于工作负荷大、责任重,长期的心理压力可能引发焦虑、抑郁等心理疾病。

为了缓解护士的心理压力,护士可以采取积极的心理护理措施。

包括寻求适当的支持,与同事和家人交流,倾诉内心的困惑;培养自身的兴趣爱好,通过运动、读书等方式放松身心;适时寻求心理咨询和专业帮助等。

护理职业防护及职业安全

护理职业防护及职业安全

防范措施 危害处理 资料汇总
细胞毒性药物
立即去除化学源, 用流动水彻底冲洗
接触前戴帽子、口罩、手套等,减少接触 配药时应在空气流通、人流少室内进行 开安瓿时避免划破手套,溶剂沿壁缓缓注入 抽吸液体药液时不应超过注射器3/4 加药前后应抽尽瓶内空气,防外溢 污染物集中封闭处理,以免药液蒸发污染空气 加强化疗患者污物处理(马桶应反复冲洗) 提高抵抗力、定期体检,减少不必要接触 护士孕期、哺乳期应避免接触细胞毒性药物
社会心理因素及心理健康防护
评估危害风险
职业特点
常面对垂死、死亡和痛苦不堪患者 身处职业暴露危险环境恐怖心里 护理工作繁重,范围界定不清 价值不能体现,内心期望及现实冲突 服务对象不理解 自身学历提升和新知识、技能学习 医护、护患、上下级之间矛盾
自身调节
防范措施
发生处理
管理者调护
心理咨询;严 重时调换岗位
医疗卫生机构
评估、确定(卫生机构)
暴露级别 一级、二级、三级 暴露源病毒载量 轻度、重度、暴露源不明
实施用药方案 (预防性)
一级且轻度 一级重度或二级轻度 二级重度或三级轻、重度
暴露源不明
不使用预防性用药 使用基本用药程序 使用强化用药程序 使用基本用药程序
随访、咨询 登记、报告
在第4、8、12周和6个月时对艾滋病病毒抗体进行检测 对服用药物毒性进行监控和处理 观察、记录艾滋病病毒感染早期症状
使用眼或面罩
可重复使用 设备
隔离室
使用防护鞋
使用隔离衣 或防护围

使用替代口对 口复苏设备
使用工作帽
环境控制 被服
预防针刺伤
标准预防技术
之二 传播途径隔离技术
接触传播 隔离技术

护理人员职业安全防护制度(三篇)

护理人员职业安全防护制度(三篇)

护理人员职业安全防护制度护理人员作为医疗机构中至关重要的一员,其职业安全防护制度显得尤为重要。

作为护理人员职业安全的重要保障,职业安全防护制度需要从多个方面来考虑和实施,以确保护理人员能够安全地从事工作,保护其自身的健康和安全。

一、职业安全培训护理人员应接受相关的职业安全培训,包括工作场所安全、感染控制、紧急救护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培训。

培训内容应包括如何正确使用个人防护装备,如手套、口罩、护目镜等,并指导护理人员在发生意外事故或暴力事件时的应急处理措施。

二、个人防护装备的使用护理人员在工作过程中应正确佩戴和使用个人防护装备,如手套、口罩、护目镜等。

根据不同的工作环境和工作内容,选择合适的个人防护装备。

护理人员需要定期检查和更换个人防护装备,确保其有效性。

同时,定期进行个人防护装备的培训和演练,提高护理人员的使用技能。

三、工作场所的安全设施医疗机构应建立完善的工作场所安全设施,包括灭火设施、防火门、安全通道等。

同时,定期进行消防演习,提高护理人员的应对火灾等紧急情况的能力。

医疗机构还应定期对工作场所进行安全检查,及时处理发现的安全隐患。

四、感染控制措施的落实护理人员在工作中可能接触到各种病原体,因此感染控制是职业安全的重要一环。

医疗机构应建立并完善感染控制制度,包括手卫生、器械消毒、环境清洁等方面的措施。

护理人员需要严格遵守感染控制制度,确保自身和患者的安全。

五、暴力事件的预防和应对医疗机构应建立预防和应对暴力事件的制度和机制,包括加强安保力量,提高护理人员的应对能力等。

护理人员需要定期参加暴力事件的培训和演习,学会正确的沟通方式和危险情况的判断,从而更好地应对暴力事件。

六、心理健康的关注和支持护理人员长期从事高强度的工作,可能会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和心理负担。

医疗机构应重视护理人员的心理健康,建立心理健康支持机制。

定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询活动,为护理人员提供必要的心理支持和帮助。

七、紧急救护措施的培训和演练护理人员需要具备基本的紧急救护知识和技能,能够在突发状况下迅速作出正确的处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肝炎病毒职业暴露后的处理
肝炎病毒职业暴露后 立即采取措施
报告护士长
护理部
无伤口 有伤口 院感科、护理部
皮肤:肥皂水、流动清水彻底冲洗
黏膜:反复用生理盐水冲洗 在伤口旁端轻轻挤出血液 肥皂水、流动清水彻底冲洗
碘酊、酒精消毒并包扎
记录
发生的时间、地点、过程及采取措施和患者目前状况等
预防措施 随访、提供心理咨询
9、医用废弃物集中处理
生物因素的防护
1、接触患者血液、体液等污物必须戴手套
2、手上有伤口进行护理操作需戴双层手套 血 液
3、预料有血液、体液溅出时需穿防护服等 防 范
4、不能用手直接接触锐器,用后放锐器盒
5、血渍处理:先消毒再擦拭
生物因素的防护 1、戴口罩、洗手 2、加强工作环境通风 呼 吸道防范 消 化道防范 做好床边隔离,勤洗手
评估、确定(卫生机构)
暴露级别
一级、二级、三级
暴露源病毒载量
轻度、重度、暴露源不明
实施用药方案 (预防性)
随访、咨询 登记、报告
一级且轻度 一级重度或二级轻度 二级重度或三级轻、重度
暴露源不明
不使用预防性用药 使用基本用药程序 使用强化用药程序 使用基本用药程序
在第4、8、12周和6个月时对艾滋病病毒抗体进行检测 对服用药物的毒性进行监控和处理 观察、记录艾滋病病毒感染的早期症状
生物因素的防护
•基
1、强化“全面性防护”概念教育
2、健全规章制度,完善监测指标 基
本 3、严格执行消毒灭菌隔离制度

施 4、严格执行护理安全操作流程
5、规范防护穿戴,合理使用防护用具
生物因素的防护
6、接触患者前后均应正确洗手
基 7、体育锻炼、劳逸结合、定期体检



8、加强高危人群保护,采取疫苗接种
物均具有传染性,必须进行隔离,不论是否有明显的血液或是否接触非完整的皮肤与黏膜,
接触上述物质者,必须采取防护措施。同时,还应根据疾病的传播途径采取空气、飞沫、接
触隔离措施。
(二)标准预防的特点
• 1.强调双预防 • 2.强调双向防护 • 3.主要传播途径
(三)标准预防操作原则
• 1、标准预防针对所有为病人实施诊断、治疗、护理等操作的全过程。不论病人是否确诊或 可疑感染传染病都要采取标准预防。
• 5、医务人员手部皮肤发生破损,在进行有可能接触病人血液、体液的诊疗和护理操作时必 须双层手套。戴手套操作过程中,要避免已经污染的手套接触清洁区域或物品。
• 6、医务人员在进行侵袭性诊疗、护理操作过程中,要保证充足的光线,并特别注意防止被 针头、缝合针、刀片等锐器刺伤、划伤。
• 7、使用后的锐器应直接放入具有防渗透、耐刺的锐器盒,或者利用针头处理设备进行安全 处置,也可以使用具有安全性能的注射器、输液器等医用锐器,以防止刺伤。
案例分析、警示
准确定位,适当降低期望值 改变不良的行为模式和生活方式 学会“换位思考”,加强沟通 心理咨询,提高对恶性刺激耐受力 参加体育、娱乐活动,保持积极心态
了解护士心理,设法满足其心理需求 奖励和表彰优秀护士,提供深造机会 体恤下属,积极了解下属困难 制定有益于稳定护士职业心态的制度 掌握护士身心健康信息,适时干预 定期组织娱乐活动营造和谐人际关系 健全后勤系统,减少非护理性工作
化学因素的防护 评估危害风险
化学种类 造成危害
防范措施
化学消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剂
消毒剂(含氯消毒剂等) 细胞毒性药物(顺铂等)
轻:皮肤过敏、结膜炎、哮喘等 重:骨髓抑制、致癌、致畸、致突变
定点放置,标签清楚,瓶盖严密 使用时注意通风,降低空气中浓度 选择性使用防护用具 配制时禁止用热水冲泡,防止灼伤
严格掌握其使用方法、浓度、时间
防范措施
细胞毒性药物
危害处理 资料汇总
立即去除化学源, 用流动水彻底冲洗
分析记录
案例分析、警示
提出整改措施
接触前戴帽子、口罩、手套等,减少接触 配药时应在空气流通、人流少的室内进行 开安瓿时避免划破手套,溶剂沿壁缓缓注入 抽吸液体药液时不应超过注射器的3/4 加药前后应抽尽瓶内空气,防外溢 污染物集中封闭处理,以免药液蒸发污染空气 加强化疗患者污物的处理(马桶应反复冲洗) 提高抵抗力、定期体检,减少不必要的接触 护士孕期、哺乳期应避免接触细胞毒性药物
护理职业防护及职业安全
护理职业防护概念:

护理人员在工作中采取多种有效措施,保护护士免受职业暴露中的危险因素的侵袭或
将其所受伤害降到最低程度。
护理职业防护
职业防护目的
职业防护措施
职业防护基本原则
标准预防
一、护理职业防护目的

提高护理人员职业生命质量

科学规避护理职业风险

营造轻松和谐工作氛围
二、职业防护基本原则
社会心理因素及心理健康的防护
评估危害风险
职业特点
常面对垂死、死亡和痛苦不堪的患者 身处职业暴露危险环境的恐怖心里 护理工作繁重,范围界定不清 价值不能体现,内心期望与现实冲突 服务对象的不理解 自身学历提升和新知识、技能的学习 医护、护患、上下级之间的矛盾
自身调节
防范措施
发生处理 资料汇总
管理者调护 心理咨询;严 重时调换岗位
割伤或刺伤皮肤,但损伤程度较轻为表皮擦伤或针刺伤。 • 三级暴露:暴露类型为暴露源刺伤或割伤皮肤,但损伤程度较重,为深部伤口或割伤物有明
显可见血液。
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后的处理
• 二、暴露源的病毒载量水平分类 • 轻度类型:经检验,暴露源为艾滋病病毒阳性,但滴度低,患者无临床症状,CD4计数正常
者。 • 重度类型:经检验,暴露源为艾滋病病毒阳性,但滴度高,患者无临床症状,CD4计数低者。 • 暴露源不明型:不能确定暴露源是否为艾滋病病毒阳性者。
24h内抽血检查 注射乙肝免疫高价球蛋白
按1个月、3个月、6个月接种乙肝疫苗
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后的处理
• 一、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级别 • 暴露源:体液、血液或者含有血液、体液的医疗器械、物品。 • 一级暴露:暴露类型为暴露源沾染了有损伤的皮肤或黏膜、暴露量小且暴露时间较短。 • 二级暴露:暴露类型为暴露源沾染了有损伤的皮肤或黏膜、暴露量大且暴露时间长或暴露源
其它暴露防护 (普通和/或特殊工作
区中特别防护)
强化职业安全意识
• 1、加强医院感染部门的干预 • 2、加强职业安全教育培训,提高防护意识 • 3、树立防护观念,规范操作行为 • 4、丰富业余生活,增强体质 • 5、职业暴露后及时采取措施 • (1)接种乙肝疫苗,有效率为96%—99% • (2)刺伤的补救措施
发生的时间、地点、经过、部位及损伤程度;暴露源的种 类和含有艾滋病病毒的情况、处理方法及处理经过
心理咨询
物理因素的防护 评估危害风险
防范措施
物理种类(医疗锐器伤、负重伤、电离辐射伤)
造成危害
锐器伤(感染经学传播的疾病) 负重伤(腰背损伤及下肢静脉曲张) 电离辐射伤(致癌、致畸等)
锐器伤
加强“全面性防护”概念教育 严格执行护理安全操作流程 禁止回套针帽和直接传递针头锐器物 锐器使用后放入统一的锐器盒 处理锐器时应戴手套,工作细心
• 8、立即清洁污染的环境。
• 9、禁止将使用后的一次性针头重新套上针头套。禁止用手直接接触使用过的针头、刀片等锐 器。
• 10、保证废弃物的处理。废弃物处理过程中必须注意以下几点:运输废弃物的人必须戴厚质 乳胶清洁手套。处理体液废弃物必须戴防护眼镜。
(四)标准预防的技术 之一
洗手/手消毒 使用眼或面罩 可重复使用
小结

职业防护的目的是提高护士职业生命质量;科学规避护理职业风险;营造轻松和谐工作
氛围。职业防护的基本原则是安全、有效。熟悉标准防护技术,自觉执行预防措施,做好护
理职业安全防护。
丰 都 县 人 民 医院 手术室:许 超
护理职业暴露与防护
护理职业暴露
一、什么是护理职业暴露

护理人员工作在医院特定的环境中,周围存在着生物、物理、化学及社会心理因素。在
的设备
隔离室
使用手套
使用防护鞋
使用隔离衣 或防护围 裙
使用替代口对 口复苏设备
基础措施技术 使用口罩 使用工作帽 环境控制 被服 预防针刺伤
标准预防技术 之二
传播途径隔离技术
接触传播 隔离技术
空气传播 隔离技术
飞沫传播 隔离技术
标准预防技术 之三
呼吸道传 染病区
经学传播疾 病传染病区
不同区域的隔离技术
脊柱损伤防护
防范措施
负重伤
静脉曲张防护
合理用力掌握转运和翻身技巧 做好解释指导工作取得患者主动配合
适当的工间操和身体舒展运动
穿软底鞋、弹力袜,加大静脉回流 避免长时间站立行走、适时活动脚 术中护士两脚交替承重,调节站 保持脚、腿部清洁避免受伤 适当的工间操和抬腿运动
结语
谢谢大家!
24h,即使超过24 h也要实施预防性用药。
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后的处理
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后 立即采取措施
无伤口 有伤口
报告护士长
护理部
院感科、护理部
皮肤:肥皂水、流动清水彻底冲洗
黏膜:反复用生理盐水冲洗 在伤口旁端轻轻挤出血液 肥皂水、流动清水彻底冲洗 碘酒或酒精消毒并包扎,必要时外科处理
医疗卫生机构
为病人的护理活动中,经常暴露(置于、显露)于感染病人的血液、体液及排泄物污染的环
境中,如:接触污染的注射器、针头、各种导管等,还有各种理化损伤因子,如:光、热、
电磁辐射等及工作压力的影响,有感染某种疾病的危险,即职业暴露。
二、护理人员职业暴露环境的危险因素
• 1、生物危险因素 • 2、化学因素 • 3、物理因素 • 4、社会心理因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