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五年级下册必背古诗文及日积月累

合集下载

部编五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及重点课文背诵默写清单

部编五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及重点课文背诵默写清单

部编五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及重点课文背诵默写清单1、《草原》这次,我看到了草原。

那里的天比别处的更可爱,空气是那么新鲜,天空是那么明朗,使我总想高歌一曲,表示我满心的愉快。

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

四面都有小丘,平地是绿的,小丘也是绿的,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走在哪里都像给无边的绿毯绣上了白色的大花。

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到处翠色欲留,轻轻流入云际。

这种境界,即使人惊叹,又叫人舒服,既愿旧立四望,又想坐下低吟一首奇丽的小诗。

在这境界里,连骏马和大牛都有时候静立不动,好像回味着草原的无限乐趣。

我们访问的是陈巴尔虎旗。

汽车走了一百五十里,才到达目的地。

一百五十里全是草原。

再走一百五十里,也还是草原。

草原上行车十分洒脱,只要方向不错,怎么走都可以。

初入草原,听不见一点儿声音,也看不见什么东西,除了一些忽飞忽落的小鸟。

走了许久,远远的望见了一条迂回明如玻璃的带子——河!牛羊多起来,也看到了马群,隐隐有鞭子的轻响。

快了,快到了。

忽然,像被一整风吹来似的,远处的小丘上出现了一群马,马上的男女老少穿着各色的衣裳,群马疾驰,襟飘带拨转马头,欢呼着,飞驰着,在汽车的左右与前面引路。

静寂的草原热闹起来:欢呼声,车声,马蹄声,响成一片。

车跟着马飞过小丘,看见了几坐蒙古包。

3、《白杨》白杨树从来就这么直。

哪儿需要它,它就在哪儿很快地生根发芽,长出粗壮的枝干。

不管遇到干旱还是洪水,它总是那么直,那么坚强,不软弱,也不动摇。

”5《古诗词三首》《牧童》(唐)吕岩草铺横野六七里,笛弄晚风三四声。

归来饱饭黄昏后,不脱蓑衣卧月明。

解释:广阔的原野,绿草如茵;晚风吹拂着野草,还没见归来的牧童,却先听见随风传来的牧童悠扬的愈来愈近的笛声,笛声时续时断,随风飘扬。

牧童回来吃饱了饭,已是黄昏之后了,他连蓑衣也不脱,就躺在月夜的露天地里休息了。

《舟过安仁》(宋)杨万里一叶渔船两小童,收篙停棹坐船中。

五年级下册要背的内容

五年级下册要背的内容

五年级下册要背的内容
五年级下册需要背诵的内容主要包括古诗和日积月累部分。

具体内容可能因教材版本不同而有所差异,以下是一些常见版本的信息:
1. 第一单元的古诗包括《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稚子弄冰》和《草满池塘水满陂,山衔落日浸寒漪》。

2. 第一单元的日积月累部分为《游子吟》。

3. 第二单元的日积月累部分为《鸟鸣涧》。

4. 第三单元的日积月累部分为《从军行》、《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和《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5. 第四单元的日积月累部分为《凉州词》。

这些内容可能需要学生能够熟练背诵,同时理解其中的含义。

另外,学生还需要掌握本册书中的生字、词汇、语法等知识,以及提高阅读和写作能力。

建议学生多花时间在课本的学习上,认真完成作业,以巩固所学知识。

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必背课文、古诗汇总及预习提纲

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必背课文、古诗汇总及预习提纲

五年级语文下册必背内容一览表1第一课《草原》第1、2自然段;2第三课《白杨》第12自然段回顾拓展一“日积月累”3第五课《古诗三首》4第九课《儿童诗两首》回顾拓展二“日积月累”5第十课《杨氏之子》6回顾拓展三“日积月累”7第十四课《再见了,亲人》部分段落8回顾拓展四“日积月累”9第二十一课《猴王出世》节选回顾拓展五“日积月累”10语文园地五“读读背背”11第二十五课《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第三自然段。

12语文园地六“读读背背”13第二十六课《威尼斯的小艇》3-6自然段14语文园地七“读读背背”15第二十九课《古诗两首》16语文园地八“读读背背”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课文重点背诵内容1、《草原》这次,我看到了草原。

那里的天比别处的更可爱,空气是那么新鲜,天空是那么明朗,使我总想高歌一曲,表示我满心的愉快。

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

四面都有小丘,平地是绿的,小丘也是绿的,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走在哪里都像给无边的绿毯绣上了白色的大花。

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到处翠色欲留,轻轻流入云际。

这种境界,即使人惊叹,又叫人舒服,既愿旧立四望,又想坐下低吟一首奇丽的小诗。

在这境界里,连骏马和大牛都有时候静立不动,好像回味着草原的无限乐趣。

我们访问的是陈巴尔虎旗。

汽车走了一百五十里,才到达目的地。

一百五十里全是草原。

再走一百五十里,也还是草原。

草原上行车十分洒脱,只要方向不错,怎么走都可以。

初入草原,听不见一点儿声音,也看不见什么东西,除了一些忽飞忽落的小鸟。

走了许久,远远的望见了一条迂回明如玻璃的带子——河!牛羊多起来,也看到了马群,隐隐有鞭子的轻响。

快了,快到了。

忽然,像被一整风吹来似的,远处的小丘上出现了一群马,马上的男女老少穿着各色的衣裳,群马疾驰,襟飘带拨转马头,欢呼着,飞驰着,在汽车的左右与前面引路。

静寂的草原热闹起来:欢呼声,车声,马蹄声,响成一片。

五年级下册全部古诗和日积月累

五年级下册全部古诗和日积月累

五年级下册全部古诗和日积月累一、古诗部分。

- 原文: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 解析:- 白天出去在田里锄草,晚上回来还要搓麻线,农村里的男男女女啊,可都是各自有自己的活计呢。

你看那些大人们,白天黑夜都忙个不停。

“昼出耘田夜绩麻”这一句就把农民们忙碌的一天给概括出来了,耘田是在地里干活,绩麻是在家里的手工活。

- 再看“村庄儿女各当家”,这里的“儿女”可不是光指儿子和女儿哦,是指村里的男男女女。

他们都能承担起家庭里的一份责任。

- 那些小孩子呢,还不懂怎么耕田织布,但是他们也很可爱呀,在桑树的阴凉下面学着种瓜呢。

“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这一句特别有画面感,小孩子们有样学样的样子就像我们小时候模仿大人干活一样,充满了童趣。

- 原文:稚子金盆脱晓冰,彩丝穿取当银钲。

敲成玉磬穿林响,忽作玻璃碎地声。

- 解析:- 早晨,小孩子把铜盆里结的冰取出来,你能想象那个画面吗?就像从盆里脱模一样,然后用彩色的丝线穿起来,把冰当作银钲(一种乐器)。

这小孩可真会玩啊,他把平平无奇的冰变成了自己的小乐器。

- “敲成玉磬穿林响”,他敲着这个冰做的“银钲”,声音清脆得就像玉磬(一种古代乐器)穿过树林一样,在树林里回荡。

可是呢,好景不长,“忽作玻璃碎地声”,突然冰就碎了一地,就像玻璃碎了一样。

这时候小孩子可能会一脸懵,我们读着也觉得很有趣,前一秒还在享受美妙的“音乐”,下一秒就“乐器”碎了,充满了戏剧性。

- 原文:草满池塘水满陂,山衔落日浸寒漪。

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

- 解析:- 你看那池塘里啊,水草长得满满的,水也都快满到池塘的岸堤了。

“草满池塘水满陂”,这就是乡村傍晚池塘的景象,满满的都是生机。

- 远处的山像是把落日含在嘴里一样,落日的倒影浸在寒冷的水波里。

“山衔落日浸寒漪”这一句描写得超级美,就像一幅画一样。

- 然后有个小牧童,他骑着牛回家,横坐在牛背上,手里拿着短笛,也不管吹得有没有曲调,就随口吹着。

五下背诵内容

五下背诵内容

五下背诵内容
五年级下册需要背诵的内容包括但不限于:
1. 古诗《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
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2. 古诗《稚子弄冰》
稚子金盆脱晓冰,彩丝穿取当银钲。

敲成玉磬穿林响,忽作玻璃碎地声。

3. 古诗《村晚》
草满池塘水满陂,山衔落日浸寒漪。

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

4. 古诗《游子吟》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5. 古诗《鸟鸣涧》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6. 古诗《从军行》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7. 古诗《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日积月累四:凉州词。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8. 现代文《少年闰土》片段
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下面是海边的沙地,都种着一望无际的碧绿的西瓜,其间有一个十一二岁的少年,项带“银圈”,手捏一柄钢叉,向一匹猹尽力的刺去,那猹却将身一扭,反从他的胯下逃走了。

如需更多五年级下册需要背诵的内容,可以查阅五年级下册的语文教材或教辅资料,了解完整准确的背诵内容。

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六单元“日积月累”

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六单元“日积月累”

文字课堂
为什么有些句子我在其它古代典籍中读过呢?
文字课堂 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寅。 一家之计在于和,一生之计在于勤。 一言既出,驷马难追。 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 有志不在年高,无志空长百岁。 欲知天下事,须读古今书。 三人同行,必有我师,择其善者而从,其不善者而改之。
在哪读过呢
读一读 背一背 抄一遍
文字课堂
读一读
真正了解一个人,需要时间。
“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 据说有这样一个典故的:马力上京考试,半路病倒,穷困交加,幸好有地主路
遥收留,照顾了他3年。后马力上京赶考,考中状元,并招为驸马。 这时恰巧路遥家遭火灾,倾家荡产,路遥无奈只能上京找马力帮忙。见面后马
力丝毫不提帮忙之事,只顾挽留路遥在京城游玩,路遥生气离去。马力派将士将路 遥擒住,说每天只准他往回走1里路,多走1里便要后退两里路,当天路遥多走了5 里路便倒退了10里路。
“莫道君行早”也出现在伟大领袖毛泽东的词里。
文字课堂
“莫道君行早,更有早行人。” 据说,鲁迅先生早年在三味书屋读书时,有一次到药铺去给父亲
买药迟到了,被寿镜吾先生严厉批评了。鲁迅默默地回到座位上,就 在那张旧书桌上刻了个“早”字,也把一个坚定的信念深深地刻在心 里。从那以后,鲁迅上学再没有迟到过,而且时时早,事事早,毫不 松弛地奋斗了一生。
路遥气得直骂马力忘恩负义,一路上虽说囚禁路遥,但将士却也有礼相待,好 吃好喝的供着,就这样走走退退,路遥走了3年才回到家,只见原来被烧掉的房屋 变成了华屋美宅。原来马力不想路遥太早回去,要给他建造这房子以报相救之恩。 路遥不禁感叹到:“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啊!”
文字课堂
读书须用意,一字值千金。
出处:《增广贤文》 意思:读书必须用心,能下苦功夫,才会文彩精妙,一字千金。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必背古诗课文日积月累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必背古诗课文日积月累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必背古诗课文日积月累一、古诗课文背诵的重要性古诗课文背诵是语文学习中十分重要的一部分,尤其在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中,推荐必背的古诗课文更是具有深远的教育意义。

通过背诵古诗课文,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对古代文化的了解,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语感、鉴赏能力和文学修养。

日积月累,背诵古诗课文能够让学生积累诗歌元素,提升语文素养,对学生的思维发展和文学鉴赏能力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

二、古诗课文的选择在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中,推荐的古诗课文涵盖了古代文人的经典之作,如《登鹳雀楼》、《望庐山瀑布》等,这些诗篇内容丰富、情感真挚、意境深远,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和审美价值。

通过背诵这些古诗课文,学生可以感受到古人的智慧和情感,拓展视野,增长见识,激发学生对文学的热爱。

三、背诵古诗课文的方法背诵古诗课文不仅可以通过反复朗读,还可以通过分段背诵、朗读对照、理解注释等多种方法来进行。

在日积月累的过程中,可以逐渐加深对古诗课文的理解,领会其中的诗意和情感,培养对语言文学的感知和体会。

此外,老师和家长的指导引导也是非常重要的,他们可以帮助学生解决遇到的困难,加强对古诗课文的理解和记忆。

四、日积月累,收获满满日积月累,背诵古诗课文能够让学生潜移默化地提高语文素养,拓展文化视野,增强文学修养。

在背诵古诗课文的过程中,学生可以感受到文学之美,领略诗歌之趣,激发自己对文学的热爱与对美的向往。

同时,古诗课文中蕴含的人生哲理、思想情感也会在背诵的过程中悄然渗透进学生的心灵,影响他们的思维方式和人生态度。

五、结语在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中,背诵古诗课文是语文学习中的重要环节,日积月累的背诵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审美意识,还能培养学生的文学情感,促进其心灵成长。

希望学生能够珍惜这份传统文化的遗产,用心领会每一首古诗课文的内涵,日积月累,收获满满。

以上是关于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必背古诗课文日积月累的相关内容,通过背诵这些古诗课文,相信学生们会在语文学习中获得更多的收获与成长。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古诗词与日积月累(可直接打印)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古诗词与日积月累(可直接打印)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古诗词与日积月累(可直接打印)-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古诗词与日积月累(可直接打印)古诗词1、四时田园杂兴【宋】范成大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2、稚子弄冰【宋】杨万里稚子金盆脱晓冰,彩丝穿取当银铮。

敲成玉罄穿林响,忽作玻璃碎地声。

3、村晚【宋】雷震草满池塘水满陂,山衔落日浸寒漪。

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

4、游子吟【唐】孟郊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5、鸟鸣涧【唐】王维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6、凉州词【唐】王之涣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7、送元二使安西【唐】王维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8、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宋】陆游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

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9、蝉[唐] 虞世南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10、《题画菊》[宋]郑思肖花开不并百花丛,独立疏篱趣未穷。

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

11、乡村四月[宋] 翁卷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

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文言文1、自相矛盾楚人有鬻盾与矛者,誉之曰:“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

”又誉其矛曰:“吾矛之利,于物莫不陷也。

”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其人弗能应也。

众皆笑之。

夫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不可同世而立。

2、杨氏之子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

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

为设果,果有杨梅。

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

”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日积月累一:莫道君行早,更有早行人。

近水知鱼性,近山识鸟音。

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

读书须用意,一字值千金。

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全册古诗与日积月累(注释、译文)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全册古诗与日积月累(注释、译文)

统编版五年级下册古诗与日积月累(注释、译文)第1课古诗三首(第2-3页)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宋]范成大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注释:耘田:在田间除草。

绩麻:把麻搓成线。

各当家:每人担任一定的工作。

未解:不懂。

解:理解,懂得。

供:从事。

傍:靠近。

阴;树荫。

译文:白天在田里锄草,夜晚在家中搓麻线,村中男男女女各有各的家务劳动。

小孩子虽然不会耕田织布,也在那桑树荫下学着种瓜。

稚子弄冰[宋]杨万里稚子金盆脱晓冰,彩丝穿取当银钲。

敲成玉磬穿林响,忽作玻璃碎地声。

注释:稚子:幼小的孩子。

金盆脱晓冰:早晨从金属盆里把冰取出来。

钲:一种金属打击乐器。

磬(qìng):一种用玉或石制成的打击乐器。

玻璃:一种天然玉石,也叫水玉,并不是现在的玻璃。

译文:儿童早晨起来,将冻结在铜盆里的冰块脱下,用彩线穿起来当钲。

提着银锣似的冰块在树林里边敲边跑,忽然冰锣敲碎碎落地,那声音就像美玉落地摔碎一样。

村晚[宋]雷震草满池塘水满陂,山衔落日浸寒漪。

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

注释:陂(bēi):池塘。

衔:口里含着。

本文指落日西沉,半挂在山腰,像被山咬住了。

浸:淹没。

漪(yī):水中的波纹。

横牛背:横坐在牛背上。

腔:曲调。

信口:随口。

归去:回去。

池塘:堤岸。

译文:在一个长满青草的池塘里,池水灌得满满的,山衔住落日淹没了水波。

放牛的孩子横坐在牛背上,随意地用短笛吹奏着不成调的的乐曲。

日积月累(第16页)游子吟[唐]孟郊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注释:游子:古代称远游旅居的人。

吟:诗体名称。

临:将要。

意恐:担心。

归:回来,回家。

谁言:言:说。

寸草:小草。

这里比喻子女。

心:语义双关,既指草木的茎干,也指子女的心意。

报得:报答。

三春晖:春天灿烂的阳光,指慈母之恩。

三春:旧称农历正月为孟春,二月为仲春,三月为季春,合称三春。

晖:阳光。

形容母爱如春天温暖、和煦的阳光照耀着子女。

五年级下册古诗和日积月累

五年级下册古诗和日积月累

五年级下册古诗和日积月累1.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这句诗出自清代诗人高鼎的《村居》呀!意思就是孩子们放学回来得早,赶忙趁着东风去放风筝呢!你看,就像我们小时候放学了,也会迫不及待地去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呀,那股兴奋劲儿简直一模一样!2.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这可是唐代王昌龄《从军行七首·其四》中的名句呢!说的是守边将士身经百战,铠甲磨穿,壮志不灭,不打败进犯之敌,誓不返回家乡。

这多像那些勇敢的战士,为了保卫国家,坚定地向前冲,绝不退缩!3.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哇,这是王之涣《凉州词二首·其一》里的呀!意思是何必用羌笛吹起那哀怨的《杨柳曲》去埋怨春光迟迟不来呢,春风根本吹不到玉门关外。

就好像有时候我们会抱怨一些事情,但其实可能只是时机未到呢!4. “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这来自宋代范成大的《夏日田园杂兴·其七》哦!白天在田里锄草,夜晚在家中搓麻线,村中男男女女各有各的家务劳动。

这和我们家里每个人都有自己要做的事情不是很像吗?5. “稚子金盆脱晓冰,彩丝穿取当银铮。

”它出自宋代杨万里的《稚子弄冰》呢!小孩子早晨起来,将冻结在铜盆里的冰块脱下,用彩线穿起来当铮。

哎呀,这小孩子多调皮可爱呀,就像我们小时候也会玩一些有趣的游戏。

6. “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

”这可是陆游《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二首·其二》里的哟!长长的黄河奔腾向东流入大海,高高的华山耸入云霄直上青天。

这气势,多壮观呀,就好像那些伟大的事物让人惊叹!7. “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也是陆游那首诗里的呀!中原人民在胡人压迫下眼泪已流尽,他们盼望王师北伐盼了一年又一年。

这让人感到好难过呀,他们的等待是多么漫长和无奈。

8. “楚人有鬻盾与矛者,誉之曰:‘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

’”这是《韩非子·难一》中的句子呀!说有个卖盾和矛的楚国人,夸赞他的盾说:“我的盾十分坚固,任何东西都不能穿透它。

部编语文五下必背内容汇总

部编语文五下必背内容汇总

五年级语文下册必背必考知识必背古诗、文言文:☆《四时田园杂兴》[宋]范成大昼zhòu出耘yún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童孙未解供gòng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①[昼]白天 [耘田]在田间锄草。

②[绩麻]把麻搓成线。

③[解]理解,懂得。

④[供]从事。

⑤[傍]靠近。

⑥[阴]树荫。

译文:白天锄地,夜晚搓麻,农家男女各自忙着各自的事情,各有自己拿手的本事。

小孩子哪里懂得耕织之事,也模仿大人的样子,在靠近桑树的下面学着种瓜。

☆《稚zhì子弄冰》 [宋]杨万里稚子金盆脱晓冰,彩丝穿取当银钲zhēng。

敲成玉磬qìng穿林响,忽作玻璃碎地声。

①[稚子]幼小的孩子。

②[金盆脱晓冰]早晨从金属盆里把冰取出来。

③[钲]一种金属打击乐器。

④[磐}一种用玉或石制成的打击乐器。

⑤[玻璃]一种天然玉石,也叫水玉,并不是现在的玻璃。

译文:儿童早晨起来,从结成坚冰的铜盆里剜冰,用彩线穿起来当铮。

提着银锣似的冰块在树林里边敲边跑,忽然冰锣敲碎碎落地,那声音就像美玉落地摔碎一样。

☆《村晚》 [宋]雷震草满池塘水满陂bēi,山衔落日浸寒漪yī。

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

①[陂]池岸。

②[漪]水中的波纹。

③[腔]曲调。

④ [归去]回去。

[信口]随口。

译文:在一个长满青草的池塘里,池水灌得满满的,山衔住落日淹没了水波。

放牛的孩子横坐在牛背上,随意地用短笛吹奏着不成调的的乐曲。

☆《游子吟》 [唐] 孟郊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①游子:指诗人自己。

吟:诗体名称。

②临:将要。

③意恐:担心。

④归:回来,回家。

⑤谁言:言:说。

寸草:小草。

这里比喻子女。

心:子女的心意。

⑥报得:报答。

三春晖:春天灿烂的阳光,指慈母之恩。

⑦三春:旧称农历正月为孟春,二月为仲春,三月为季春,合称三春。

晖:阳光。

形容母爱如春天温暖、和煦的阳光照耀着子女。

译文:慈祥的母亲手里把着针线,为即将远游的孩子赶制新衣。

(完整版)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日积月累及古诗背诵汇总

(完整版)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日积月累及古诗背诵汇总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日积月累及古诗背诵汇总日积月累一游子吟孟郊(唐)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慈母手中那一条条的针线,是为远行的儿子赶制身上的衣衫。

临行前一针针密密地缝缀,怕的是儿子回来得晚衣服破损。

谁说子女那小草一样微弱的孝心,能够报答得了像春晖普泽的慈母恩情呢?《游子吟》是唐代诗人孟郊创作的五言乐府诗。

全诗采用白描的手法,通过回忆一个看似平常的临行前缝衣的场景,凸显并歌颂了母爱的伟大与无私,表达了诗人对母爱的感激以及对母亲深深的爱与尊敬。

日积月累二鸟鸣涧王维(唐)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很少有人活动只有桂花无声地飘落,夜里一片静谧春日的山谷寂寂空空。

明月升起光辉照耀惊动了山中栖鸟,不时地高飞鸣叫在这春天的溪涧中。

《鸟鸣涧》描绘山间春夜中幽静而美丽的景色,侧重于表现夜间春山的宁静幽美。

全诗紧扣一“静”字着笔,极似一幅风景写生画。

诗人用花落、月出、鸟鸣等活动着的景物,突出地显示了月夜春山的幽静,取得了以动衬静的艺术效果,生动地勾勒出一蝠“鸟鸣山更幽”的诗情画意图。

日积月累三——谐音歇后语●外甥打灯笼——照旧(舅)●梁山泊军师——无(吴)用●孔夫子搬家——净是输(书)●四月的冰河——开动(冻)了●咸菜烧豆腐——有言(盐)在先●隔着门缝吹喇叭——名(鸣)声在外日积月累四凉州词王之涣(唐)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黄河好像从白云间奔流而来,玉门关孤独地耸峙在高山中。

何必用羌笛吹起那哀怨的杨柳曲去埋怨春光迟迟不来呢,原来玉门关一带春风是吹不到的啊!全诗以一种特殊的视角描绘了黄河远眺的特殊感受,同时也展示了边塞地区壮阔、荒凉的景色。

全诗悲壮苍凉,流落出一股慷慨之气,边塞的酷寒正体现了戍守边防的征人回不了故乡的哀怨,这种哀怨不消沉,而是壮烈广阔。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李白(唐)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五年级下册必背古诗文及日积月累第一单元
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
(宋)范成大
zhòu yún
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gòng
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稚子弄冰
(宋) 杨万里
zhèng
稚子金盆脱晓冰,彩丝穿取当银钲。

qìng
敲成玉磬穿林响,忽作玻璃碎地声。

村晚
(宋)雷震
bēi yī
草满池塘水满陂,山衔落日浸寒漪。

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

日积月累
游子吟
(唐)孟郊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第二单元
日积月累
鸟鸣涧
(唐) 王维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第三单元
有意思的谐音
外甥打灯笼——照旧(舅)
梁山泊的军师——无(吴)用
四月的冰河——开动(冻)了
咸菜烧豆腐——有言(盐)在先
隔着门缝吹喇叭——名(鸣)声在外
第四单元
从军行
(唐)王昌龄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宋)陆游
rèn yuè
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

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唐) 杜甫
jì tì cháng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xiāng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日积月累
凉州词
(唐)王之涣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唐)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第六单元
15.自相矛盾
楚人有鬻yù盾与矛者,誉之曰:“吾wú盾之坚,物莫能陷也。

”又誉其矛曰:“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

”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其人弗fú能应也。

夫fú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不可同世而立。

日积月累
豆蔻年华:指女子十三四岁的年纪。

不惑:指人四十岁。

及笄:指女子年满十五岁。

花甲:指人六十岁。

弱冠:指男子二十岁左右的年纪。

古稀:指人七十岁。

而立:指人三十岁。

期颐:指人一百岁。

第七单元
日积月累
乡村四月
【宋】翁卷
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

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

第八单元
21.杨氏之子
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

孔君平诣yì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

为设果,果有杨梅。

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

”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qín。


日积月累
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论语》
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论语》
恻隐之心,仁之端也。

——《孟子》
多行不义,必自毙。

——《左传》
人有耻,则能有所不为。

——《朱子语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