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曹操形象
浅析曹操形象
浅析曹操形象曹操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
一部《三国演义》使众人认为曹操的形象具有奸诈、残忍、任性、多疑等诸多特点,但在学者眼中与文献中记载,曹操的形象与《三国演义》中所具有的形象却不相同.西晋时期著名的历史学家陈寿认为:曹操在三国历史上明略最优,在其作品《三国志》中对曹操做出了非常高的评价:“太祖运筹演谋,鞭挞宇内,揽申、商之法术,该韩、白之奇策,官方授材,各因其器,矫情任算,不念旧恶,终能总御皇机,克成洪业者,惟其明略最优也.抑可谓非常之人,超世之杰矣。
”西晋时期的史学家王沈在《魏书》中这样写到:“太祖御军三十余年,手不舍书。
书则讲武策,夜则思经传。
登高必赋,及造新诗,被之管弦,皆成乐章。
”罗贯中极大贬低了曹操,而《三国演义》作为一部著名的小说被众人所知晓,从而致使曹操的形象被世人固定为奸诈、残忍、任性、多疑。
我们如何认识曹操这个人呢?我认为可以从曹操的诗歌及历史文献综合分析入手了解曹操的人物形象,以使我们能够了解到曹操的真实形象。
曹操的外在形象可以从历史文献得知,并且国内众多历史研究者已对曹操面貌做了复原,使众人了解到曹操的外在形象.但曹操的内在形象我们又要怎么去了解呢?我认为曹操作为一个文学家,那他也具有文学家的特点,在其文学世界中,有其灵魂的融入。
如诗人李白的诗中,我们可以知道到作者豪放不羁,喜爱饮酒作诗,真挚结交友人的真性情。
诗是表达心灵的文学,诗人依照一定的音节、声调和韵律,用高度概括的语言、丰富的情感以及意象来集中表达生活和人类的精神。
诗是诗人情感的高度集中表现,从一首诗中可以了解诗人写诗时的情感,而在诗人的众多诗歌综合分析中便能知晓诗人的性格特点,从而得知诗人的人物形象。
所以,我们也可以从曹操诗中读懂曹操!一、曹操人物经历了解人物生平可以知晓人物的外在形象和大致性格。
《三国志》中记载曹操是汉朝丞相曹参的后人,曹操的爷爷是宦官曹腾,而他的父亲则是曹腾的养子,所以后代嘲笑曹操为宦官之后,但其实曹操父子与曹腾并无血缘关系,而曹操是名门之后却是事实,曹操年轻的时候放荡不羁、性情洒脱,其才能不被世人所看好,心中抱负也不被外人所知。
试析三国志演义中曹操的形象
试析三国志演义中曹操的形象
《三国演义》中曹操的形象是一个极具权谋智勇的历史人物。
以下是对他形象的一些分析:
1.雄才大略:曹操被描绘为一个杰出的军事统帅和政治家。
他具有卓越的战略眼光和领导才能,善于制定计谋和应对复杂的局势。
他在战场上的胜利以及在政治斗争中的智慧表明了他的雄才大略。
2.谋略多变:曹操以其出色的谋略而闻名,他善于运用各种策略和手段来达到自己的目的。
他经常使用诈降、离间、分化等手段来瓦解敌对势力,同时也能够灵活地调整自己的政治立场以谋求最大利益。
3.勇武果决:曹操是一个勇猛果断的将领,他在战场上展现出了无与伦比的勇气和决断力。
无论是在官渡之战、赤壁之战还是汉中之战等重要战役中,曹操都表现出了冷静果断的指挥风格。
4.文治武功:尽管曹操以其军事才能而闻名,但他也是一个重视文化和教育的统治者。
他支持文化事业的发展,提倡儒家思想,重视人才选拔和培养,力图通过文治来巩固自己的统治。
5.多面性格:曹操的形象也展示了他复杂的个性特点。
他既有统治者的威严和权威,又有人情味和幽默感。
他在与刘备、孙权等其他角色的互动中展现了他的智慧、机智和幽默感,使他的形象更加丰满和立体。
总的来说,曹操在《三国演义》中被塑造成了一个矛盾而多面的历史人物,他的形象深受读者喜爱,并成为中国文化中的重要人物之一。
《三国演义》中曹操人物形象浅析
《三国演义》中曹操人物形象浅析说起曹操,几乎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在历史上,曹操同时兼顾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书法家以及诗人等多重身份,而他“挟天子以令诸侯”的事迹更是广为人知。
同时,在很多文学艺术作品中,曹操也经常作为一个经典人物形象出现,其中最有名的当属罗贯中的《三国演义》。
《三国演义》与《西游记》《水浒传》《红楼梦》并列中国古典四大名著,是我国首部长篇章回体历史演义小说。
在《三国演义》中,曹操无疑是一个典型的“奸贼”形象,罗贯中对他的描述多带有贬义;但于读者眼中,对曹操的形象则有着更多不同的见解。
笔者认为,曹操身上既有着一些令人诟病的缺点,也有着一些值得钦佩的优点,他的性格特征是极为复杂的。
以下笔者就来谈谈自己对于《三国演义》中曹操人物形象的看法。
一、生性多疑、奸诈多变、残酷好杀——汉室逆贼曹操《三国演义》不同于真实的历史传记如《三国志》等,出于作者本身的立场和艺术需要,其对各方人物形象的描述都十分鲜明,忠的则义薄云天,奸的则奸诈无比。
而曹操,即属于奸的一类。
在“颍川之战”一役中,曹操对待义军是“大杀一阵,斩首万余级”,杀人毫不手软,不分青红皂白,可谓是一个穷凶极恶的“刽子手”。
后面,他又接连做出“斩张梁于曲阳”“发张角之棺,戮尸枭首”等种种残酷之事,这更加深化了其残酷好杀的形象特征。
更可怕的是,曹操在每次战役后还热衷于屠城,甚至连别人的坟墓也不放过,亦要挖掘。
如“大军所到之处,杀戮人民,发掘坟墓”“但得城池,将城中百姓,尽行杀戮”等,都是罗贯中在《三国演义》中对曹操行为的描述。
还有一段,在曹操错杀了吕伯奢全家后,他明知自己是错杀,却毫无反悔和歉疚之心,反而将错就错,利用阴谋手段将吕伯奢本人也杀死了。
而曹操之所以如此残酷好杀,主要是由于其生性多疑,所以宁可错杀一百,不肯放过一个。
在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之后,他对于朝臣的意见几乎不听,而是一意孤行、刚愎自用,为人亦是奸诈多变,善于玩弄权术。
浅析《三国演义》中曹操的奸雄形象
读·闻·观63浅析《三国演义》中曹操的奸雄形象蔡彬畦前言:三国演义是一部在文学史上流传已久的英雄演义,具有难以复制的文化魅力和文学色彩,之所以能吸引众多读者,原因之一就是其塑造了众多丰满的、具有人格魅力的人物形象。
不仅如此,这些人物还深入人心,人人都知道刘备的仁义、关羽的忠义勇猛、诸葛亮的睿智,但是小说中还有一个极其复杂的人物形象,他的性格虽然多疑残忍、自私狡诈,但是以他的谋略、才华又能称盖世英豪。
他就是被称为“乱世之奸雄”的曹操。
一、曹操奸雄形象中“奸”的体现1.生性多疑残忍--视人命如草芥曹操只身刺杀董卓失败后,被迫逃亡。
在逃亡的过程中被陈宫的手下抓到,但是却被陈宫救下,陈宫不惜抛家舍业要跟曹操一起闯出一番事业。
在逃亡的过程中路过了其父的故交吕伯奢的家,被吕伯奢收留。
吕伯奢要杀猪宰羊以礼相待,并且自己去沽酒。
但是曹操生性多疑,听见了磨刀的声音误以为他们要抓自己去邀功,便将吕家一众人都杀了,错杀以后看到四肢被绑着待宰的猪,才知道自己杀错了人,只能继续逃亡,却遇见了买酒回来的吕伯奢,并且一剑刺死了他。
在杀死了吕氏家人以后不仅毫无愧疚之意,还将错就错杀害吕伯奢,这也是曹操最为后人所诟病的一件事。
曹操在晚年一直有头疼的病症,一次华佗去给他诊治,提出了要讲将头颅剖开治疗的方法,但曹操生性多疑,认为华佗治病是假,想谋害他是真,所以下令将华佗赐死了。
这也与曹操的名言所契合:宁愿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
2.挟天子以令诸侯在奸臣董卓死后,曹操实行了“奉天子以令不臣”的政策,但在世人看来,曹操的行为与董卓毫无二致,曹操也因此背上了奸臣的骂名。
事实上曹操也确实利用了汉献帝,以君命为借口发布了很多对自己有利的政策,虽然曹操没有将刘协取而代之,但也确实有不臣之心。
二、曹操奸雄形象中“雄”的体现1.珍惜人才曹操不仅自己有勇有谋,更具有识人之明,能够任人唯才,在他的麾下有诸多谋士及武将,更重要的是他不仅识才,更加惜才。
《三国演义》中曹操的形象分析
《三国演义》中曹操的形象分析《三国演义》中曹操的形象分析在平平淡淡的学习中,大家都背过各种知识点吧?知识点有时候特指教科书上或考试的知识。
为了帮助大家更高效的学习,以下是店铺精心整理的《三国演义》中曹操的形象分析,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一、人物简介:曹操(公元155——220)字孟德。
沛国谯县(今安徽亳州)人。
即魏武帝,东汉末年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
在政治军事方面,曹操消灭了北方的众多割据势力,统一了中国北方大部分区域,是三国时期势力最大的霸主。
二、性格特点之一广纳贤才,礼贤下士。
具体事例:1、曹操是个颇负盛名的爱才之君。
在官渡一战中,曹操与袁绍对峙的局面一直僵持不下。
袁绍手下,有几位谋臣,其中就有才高八斗的许攸。
在袁绍的.旗下,许攸是最受宠的谋士。
一次偶然的机遇,郭图趁许攸探查曹军虚实。
在袁绍帐前大肆指控许攸私通曹操,一脸茫然的许攸被伦为囚犯。
他明白,如果自己仍旧辅佐袁绍的话免不了杀身之祸,还是赶紧弃袁绍而去为妙。
眼下只有曹操离自己最近,何不投奔曹操为快。
消息传到了曹营,曹操早已耳闻许攸的才华,兴奋不已。
鞋子还没穿好就跑来迎接许攸。
最终,许攸帮助曹操找到了袁绍的粮库,放火将其烧毁,袁绍大军不战而忘,袁绍不久后也因被曹操数次打败吐血而死。
2、刘备本是一个微乎其微的百姓,可后因与祖辈与皇室有关,天子口喻将其提拔为皇叔,这也让心疑的曹操对他有了一丝警惕。
刘备是个正人君子,他为人忠义,心胸宽广,平凡却素有大志。
从而桃李满天下,变为妇孺皆知的好口碑。
所以,投靠刘备的英雄豪杰特别多,无论是谋士还是武将,都是千古英才,出力拔萃。
徐庶就是其中的一位。
徐庶是个才华横溢的谋士,后被刘备所用。
因为刘备势力单薄,一直吃败仗,惨烈的局面僵持不下。
来因为偶然的机遇,经部下介绍而得了徐庶,徐庶刚进蜀营,刘备便打了一个打胜仗。
曹操听见了,便从徐庶的老家把徐庶的老母架过来,同时命令手下写好文书,说徐庶的母亲饱受苦难,被囚于牢狱之中。
三国演义曹操的人物形象
三国演义曹操的人物形象
《三国演义》中,曹操是一位备受争议的历史人物,也是小说中的主要角色之一。
以下是曹操在小说中的一些人物形象特点:
政治家和军事统帅:曹操被描绘为卓越的政治家和军事统帅。
他有着出色的谋略和军事才能,能够灵活运用兵法,制定明智的决策。
他的军队在战场上表现出色,使他在混战的三国时期崭露头角。
权谋高手:曹操以其权谋和智谋而闻名,常常通过计谋和策略达到他的目的。
他在政治斗争中善于运用手段,以实现自身的权力和统治目标。
仁爱一面:尽管曹操在历史上有一些残酷的行为,但在小说中,他也展现了一些仁爱的一面。
例如,他对待手下的将领有时是宽容的,对待俘虏也有时显示出仁慈之心。
文学才华:曹操被描绘成一个具有文学修养和才华的人物。
他善于诗歌、音乐,对文学艺术有一定的鉴赏力,这使得他在形象上更为丰满。
家庭观念:尽管曹操是位军事政治家,但他在小说中也有着强烈的家庭观念。
他对待家人的态度相对温和,有时甚至显示出为人父母的责任心。
总体而言,曹操在《三国演义》中是一个极具复杂性的角色,他的形象融合了政
治家、军事家、文学家等多重特质。
小说中的曹操形象也受到了后来文化作品的多次演绎和解读,形成了多种不同的表现形式。
浅析曹操的多面形象
浅析曹操的多面形象摘要《三国演义》以错落有致的曲调笔锋,塑造了曹操这一有血有肉而又个性鲜明的多面人物形象。
首先,他被塑造为作品中最典型的反面形象:是一个集奸诈多疑、凶暴残忍、假仁假义于一身的封建统治者,许邵曾称其为“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
”其次,还表现在他能从风云际会的政治局势中崭露头角,能在敌众我寡的军事斗争中大获全胜,能把三国鼎立的军阀割据合而为一;再者,他雍容大度,积极乐观,重视对人才的选用并能充分发掘其积极主动性;最后,拥有卓越的政治远见力,且非常懂得收买人心的重要性。
关键词:《三国演义》曹操多面形象奸雄政治远见大度乐观AbstractThe romance of The Three Kingdoms with strewn at random have send to the tune of pen shaped the Cao Cao is the flesh and blood and many facets of the personality is distinct characters. First of all, he was cast as the opposite of the typical image of: is a collection of treacherous paranoid, cruel, and hypocrisy of the feudal rulers, Xu Shao had called it a “can of Zhen Guan, gone with the biography.” Second, but also in the race he can learn from the political situation in, can heavily out numbered in a military victory in the struggle, can put the three tripartite confrontation of warlordism one; Furthermore, he magnanimous, positive and optimistic, pay attention to the selection of talents and fully tap its positive initiative; Finally, with outstanding political vision, and very understand the importance of outfits.Key Words: romance of The Three Kingdoms;CaoCao;political vision;multifaceted image;maverick;generous and optimistic绪论三国是一个风起云涌、雄才辈出的年代;《三国演义》是罗贯中结合西晋陈寿著的《三国志》与民间传说而完成的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章回体历史小说,是中国四大名著之一的重要代表。
《三国演义》人物曹操之形象分析报告
《三国演义》人物曹操之形象分析报告
一、曹操之形象
《三国演义》中的曹操是一位具有崇高理想和宏伟野心,拥有高超智
慧和军事才能的“英雄”。
他具有出色的忠贞精神和丰富的人文素养,具
有勤勉、慎言、宽容的美德,具有坚韧不拔的作风。
他本着为帝国恢复昔
日荣光的奋斗精神,号令天下,收复失地,称霸中原,并统一天下的热血
梦想,把中国演变成一个强有力的中央集权政权,使统一的中原再次繁荣
昌盛。
曹操一生中因耿介、勤俭、坚定不移的态度而受到尊重,他有着不屈
的硬汉抗争精神,让他与世无争,主导大局。
曹操具有高超的军事能力,
出色的政治手段,精明的策略,穷追猛打的防御态度,对战略的高度洞察,博大的胸怀,无微不至的注意力。
在先天上他有着极为强大的自信,他凭
借天赋的智慧和无私的奉献,成就了一代伟大的英雄,一代独具匠心的长
久传奇。
二、曹操的伟大
曹操在文学上的伟大指的是他拥有伟大的理想主义,信仰完美的梦想。
曹操深信,他能够重整中国,使中国强大,实现梦想。
他拒绝被称降服,
他把一切都当做实现梦想的工作。
曹操的思想源自古代的思潮,他追求完
美的梦想,具有很强的意志力,决心实现它。
曹操的军事伟大在于他善于使用army,善于指挥,善于运用战术。
三国演义中曹操人物形象分析
三国演义中曹操人物形象分析曹操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也是《三国演义》中的主要人物之一、他以其聪明才智、政治手腕和强大的军事实力在三国的乱世中崭露头角,成为了一个极具争议性和复杂性的人物形象。
本文将从曹操的政治手腕、军事才能、人性弱点以及艺术形象四个方面对曹操的形象进行分析。
首先,曹操表现出了卓越的政治手腕。
曹操出身豪门,他具备出众的智慧和头脑,善于用计谋和策略来达成自己的政治目标。
他通过利用朝廷的权力,在各方势力之间巧妙地协调,一步步扩大自己的势力范围,最终成功地建立了自己的政权。
曹操还善于用英才,并以所用人才非常有眼光而著名,如荀彧、郭嘉等都是他的重要谋士。
在处理政治问题上,曹操往往能够准确把握时机,善于权衡利弊,尤其擅长对敌人用计,令敌人无从应对。
其次,曹操展现了过人的军事才能。
作为一个军事家,曹操善于统帅和调度军队,通过灵活多变的战术取得了众多胜利。
他精通兵法,擅长诱敌深入、分化瓦解敌军的战术。
曹操在合肥之战中以少战多,成功阻挡了孙权的进攻;在官渡之战中精心设计,击败了袁绍的强大军队;最终又在赤壁之战中,破坏了孙刘联军的合作,使得自己的势力更加稳固。
他还创新性地组织和训练军队,提高了士兵的战斗力,建立了许多军事制度,为他的军队提供了强大的支持。
然而,曹操也有他的人性弱点。
曹操在政治上以权谋著称,不择手段地追求个人利益和权力,并以铲除异己为手段。
他对待手下亦善变,既能以德报德,也能出尔反尔,因此他在部下之间留下了不信任的阴影。
曹操一生中也犯过错误,其中最为人诟病的就是他对于董卓之乱的态度。
他先后担任过董卓的部下和将领,却未能抵制董卓之暴政,使得汉献帝被迫迁徙,引发了更大的混乱。
最后,曹操在艺术形象方面也具有深远的影响。
他被塑造成一个具有冷酷威严形象的人物。
在小说《三国演义》中,曹操以黑色为主色调的服饰以及浓密的胡须的形象成为了他的标志。
他坚毅而不轻易显示情感,骨子里的野心和冷酷感使得他的形象更加立体和深入人心。
《三国演义》中曹操形象之辨析
《三国演义》中曹操形象之辨析
《三国演义》中曹操的形象是多样的,大致可以分为三个方面。
首先,曹操是一位勇猛而英勇的统治者。
《三国演义》里描写曹操如
雷贯耳,用一己之力打退了袁绍,并破坏了袁绍的进攻计划,他拥有出色
的军事才能,在抗击外敌和内政治之间发挥着重要作用。
其次,曹操是一位机智而慧眼的领袖。
他擅长识人分析,在屈膝请顺,操纵识人与老千以及把握军队发展的策略上都得心应手,他把一切变故都
转化为自己的机会,以其机智智慧进行策略部署,他是三国时代的重要人物。
再次,曹操也有一种善良、厚道的一面。
曹操重视内政,为民众谋福利,劝谏贤良,又招贤纳士,造福广大。
他总是心系百姓,护佑穷苦,曹
操不仅展现出极其坚强的精神武装,也有人文关怀,胸怀宽广,深得百姓
喜爱。
综上,曹操在《三国演义》中是一个复杂的人物形象,既有着勇猛、
机智的一面,也有着善良、厚道的一面,让读者体会到他的胸怀,赞叹他
的智慧。
三国演义曹操人物形象研究分析论文
三国演义曹操人物形象研究分析论文《三国演义》中的曹操形象研究与分析引言《三国演义》是中国历史上一部脍炙人口的长篇史书,讲述的是三国时期各个势力之间的权力争夺与战斗。
其中,曹操是一个备受争议的人物。
本文旨在对《三国演义》中的曹操形象进行研究与分析,探讨他的性格、行为以及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一、曹操形象的塑造《三国演义》中的曹操形象鲜明而复杂。
在小说中,曹操被描绘成一个既能武功出众,又能政治谋略高超的统治者。
他勇猛善战,在多次战役中展现出强大的军事实力。
同时,他还秉持“专权统治”的理念,建立了聚敛大量财富的政权。
这种形象塑造使曹操成为《三国演义》中最受争议的人物之一二、曹操的性格及行为曹操是一个有着复杂性格的人物。
他具有果断、自信和坚毅的特质,善于判断形势,采取有利的措施。
然而,他也有独断专行的一面,以至于经常忽视他人的建议。
此外,曹操还被描绘为一个极富政治智慧的人物。
他建立了一套完善的官僚体制,推行了一系列政策以增加自身权力和财富。
但是这也导致他被视为一个强权统治者,甚至被视为一个暴君。
三、曹操对中国历史的影响曹操是中国历史上一位非常重要的人物,他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首先,他是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政治家之一,他的治国理念和战略思维对后来的统治者产生了重要影响。
其次,他的政权被西晋继承,奠定了中国政权演变的基础。
最后,曹操在文化领域的影响也非常深远,他培养了许多文人学者,为中国文化的繁荣做出了重要贡献。
结论通过对《三国演义》中的曹操形象进行研究与分析,我们可以看到曹操是一个复杂而多面的人物。
他的勇武和政治智慧成就了他的成就,但他的专权和冷酷也使他备受争议。
在中国历史上,曹操对政治、文化和军事领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因此,我们应该对他进行全面的评价,既肯定他的贡献,也对他的一些行为进行批评和反思。
《三国志通俗演义》中曹操人物形象
《三国志通俗演义》中曹操人物形象一、引言《三国志通俗演义》是我国古典文学的经典之作,其中塑造了许多鲜活的历史人物形象。
其中,曹操作为三国时期的重要人物之一,其形象在小说中得到了充分的展现,并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从曹操的性格特点、才华智慧、政治手腕等方面展开分析,深入探讨《三国志通俗演义》中曹操人物的形象。
二、人物形象分析1. 贪财冷酷的形象曹操在《三国志通俗演义》中被塑造成一个贪财且冷酷无情的形象。
他在小说中经常以剥削、压榨手段谋取金钱,对待敌人更是毫不留情。
这种形象给人留下了一个铁血军阀的印象,同时也表现出曹操的政治手腕和决断力。
2. 才华横溢的形象除了冷酷的形象外,曹操在小说中也展现了自己的才华和智慧。
他善于用兵,善于用人,对待部下宽厚大度,因此在战斗中也得到了部下们的忠诚。
这种形象展现了曹操的领袖魅力和战略眼光。
3. 政治手腕高超的形象曹操在政治上展现出高超的手腕和智慧。
他善于运用权谋、排除异己,稳固了自己的统治地位。
他也善于与各方势力周旋,虽然表面上对各方求和,但实际上却暗中谋划着将其他势力一一吞并。
这种形象展现了曹操政治手腕的高超和权谋的精湛。
4. 人性化的形象尽管曹操在小说中被塑造成了一个冷酷的形象,但也有许多人性化的一面。
他对待部下宽容大度,对待敌人公平公正,这也使得他在小说中不乏忠臣良将。
他对待自己的亲人也十分仁慈,对待儿子曹丕更是寄予厚望,这展现了曹操的家国情怀之一面。
三、曹操形象对后世的影响《三国志通俗演义》中塑造的曹操形象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这种铁血军阀的形象深深烙在了人们的心中,成为人们对于曹操的一个普遍印象。
曹操的才华和智慧也给后世政治家留下了深刻的启示,勉励后人勤奋好学,谋定而后动。
再次,曹操政治手腕的高超也成为后世政治家学习的对象,他的谋略、权谋被引为典范。
曹操在小说中展现的人性化形象也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成为后人学习的典范。
四、结语《三国志通俗演义》中塑造的曹操人物形象栩栩如生,展现了一个复杂多面的历史人物形象。
浅论《三国演义》中曹操的形象塑造
浅论《三国演义》中曹操的形象塑造《三国演义》是中国文学经典名著之一,全书以三国时期为历史背景,叙述了曹操、孙权、刘备等各方势力的斗争过程。
其中,曹操作为三国时期的一个重要角色,在全书中频繁出现。
曹操形象的塑造,既是对历史人物的再创造,也是对中国文化中梁上君子形象的再塑造。
本文从曹操的形象特点、形象表现和影响方面,探讨了《三国演义》中曹操的形象塑造。
曹操的形象特点在《三国演义》中,曹操被塑造为一个非常典型的权力至上主义者。
他不仅聪明绝顶,智谋超群,而且冷酷无情,手段毒辣。
曹操的性格既具有冷静如镜的智慧,又有一往无前、奋勇向前的勇气。
他始终追求着强大的权力和无上的荣耀,不肯停止征战,这也使得他在《三国演义》中成为一个典型的权力主义者。
此外,曹操还被塑造为一个极其高傲自大的人。
他以天下为己任,自视甚高,对其他人的看法常常是傲慢的。
即使是他的亲信官员,也不敢直接同他交谈,只能以恭敬的态度向他请示。
曹操的自信和自大,使得他在政治斗争中胜过极多的对手,也在暴露他的弱点。
在《三国演义》中,曹操的形象表现主要集中在他的言行举止和战略谋划上。
首先,曹操在言行举止上常常表现出一种高傲和自信。
他骄傲地站在众人之上,从他的眼中我们可以看到他自认为的卓越和权力。
他常常给别人一种威严的感觉,这种威严来自他的话语、面部表情、动作和姿态等多方面的表现。
其次,曹操在战略谋划上表现出的聪明才智和冷酷无情,在《三国演义》中也被毫不保留地呈现出来。
例如,曹操兵困乌巢,曹操诈降玄德,草船借箭等经典战例,都展现出曹操的高超谋略和冷酷无情。
曹操在政治、军事和外交方面的才智,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曹操的影响《三国演义》中,曹操的形象在很大程度上是对历史人物的再塑造,也是对梁上君子形象的重新定义。
在曹操的形象塑造中,作者直接把曹操刻画成了一个具有强大权力的人物,成功地传递了权力的高傲、暴戾和冷酷等负面特征。
同时,作者也赋予了曹操极富聪明才智的一面,表达了其高超智慧和战略谋略等积极特征。
曹操的性格特点 曹操的优缺点
曹操的性格特点曹操的优缺点曹操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极具争议的人物,他既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和文化人,也是一个阴险狡诈的权欲狂人。
作为一个历史人物,曹操的性格特点和优缺点是值得我们深入探究和分析的。
曹操的性格特点曹操的性格特点非常复杂,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能力卓越曹操是个能力卓越的人,他不仅精通政治、军事和文化,而且具有出色的组织能力和领导能力。
他掌握了天下人的命运,能够调兵遣将、运筹帷幄,取得了许多战争的胜利。
2. 极具野心曹操的野心极为庞大,他有着强烈的权力欲望和征服欲望,任何事情都要掌握在自己的手中。
他通过手段取得了很多领地和财富,成为了当时最有权力的人之一。
3. 投机取巧曹操的投机取巧是其成功的重要原因,他有着非常精湛的交际技巧,能够与不同的人相处融洽,同时他也有着非常高超的谋略和对局势的敏感,能够洞察未来的趋势和变化。
4. 冷静理智曹操的冷静理智是他及其称职的政治家和军事家的重要性格特点,他能够保持冷静的头脑,不被情绪所左右,能够做出高效的决策。
5. 威权统治曹操倡导威权统治,他喜欢通过恐吓和暴力手段来维护自己的权威和地位,使得自己成为了一个比较孤立的人物。
曹操的优缺点曹操是一个成功的人物,同时也是一个具有很多缺点的人。
以下是曹操的主要优缺点。
1. 优点a. 能力卓越。
曹操是一个能力卓越的人,他不仅在政治、军事和文化方面都有重大成就,而且具有领导能力。
b. 极具野心。
曹操有着远大的野心和宏大的愿景,这使得他能够有所作为。
c. 投机取巧,这是曹操成功的关键之一,他有着非常高超的交际技巧和谋略。
2. 缺点a. 残忍暴虐。
曹操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会采取非常残忍和暴虐的手段,不择手段。
b. 有极大的嫉妒心。
曹操有着强烈的嫉妒心,总是担心别人会超越他,这使得他经常采取恶毒手段来排挤和打击别人。
c. 不注重人情和道义。
曹操在很多场合下不注重人情和道义,不惜牺牲自己的亲人和朋友来达到自己的目的。
浅析三国演义中曹操的人物形象
浅析三国演义中曹操的人物形象将相的风云故事,刻画出了各种鲜明的人物形象,体现着多向的意义。
而小说中最能引起人们讨论的人物应该就是曹操了。
学术界对曹操形象的评价众说纷纭;有用“奸雄”概之的;有用“英雄”概之的;有用“奸贼”概之的;有用“治世之能臣, 乱世之奸雄”概之的……评价很多, 争论十分激烈,说明了曹操这个形象是罗贯中刻画得非常成功的形象。
作者认为不能单用一个词或一句话就能把曹操的形象概括完整,因为曹操是一个性格多样化的人物,他亦奸亦雄、智慧卓越、品质优秀,是封建政治文化的代表人物。
一、曹操人物形象中的性格特征1、奸诈。
提到曹操,首先让我们想到的就是曹操的奸诈形象。
为什么一提到曹操,人们就觉得他是一个奸诈的人呢?当然原因也是多方面的。
(1)最大的原因应该就是曹操本人的性格就比较奸诈吧。
在三国演义的很多回合中都能看出曹操的奸诈。
①在第一回中就有写曹操小时候不务正业,又不满叔父管束,于是就用欺诈的手段挑拨父亲和叔叔的关系,只为了达到自己放荡的意图,这充分说明他天生狡猾,善于阴谋,从小就具有政治家的资质。
曹操一出场,就给人一个狡诈的形象,尽显了他奸诈的本色。
②在第二十回中中描写到:“话说曹操举剑欲杀张辽,玄德攀住臂膊,云长跪于面前。
玄德曰,“此等赤心之人,正当留用。
”云长曰:“关某素知文远忠义之士,愿以性命保之。
”操掷剑笑曰“我亦知文远忠义,故戏之耳。
”“乃亲释其缚,解衣衣之,延之上坐,辽感其意,遂降。
”这回说的是当曹操擒住张辽之后,张辽不肯投降,曹操大怒要杀了张辽,经刘备、关羽等苦苦求情,他听了之后又马上掷剑换上一副笑脸说:“我亦知文远忠义,故戏之耳……”,并亲自给张辽松了绑,还解衣衣之,延之上坐。
这就是曹操,用他的“巧诈”成就了自己的功名。
③在“借头压军心”中也尽显曹操狡猾与奸诈。
话说曹操的十七万大军在外而粮草将绝,曹操面临着一个军事家最大的忌讳他是如何解决的呢?他首先用了第一个欺诈手段就是用小斛来发粮,如果不用小斛发粮的话,根本就闯不过当前的难关。
浅论《三国演义》中曹操的形象塑造
浅论《三国演义》中曹操的形象塑造曹操在《三国演义》中的形象特点主要表现为其雄心勃勃、冷静机敏、善战精谋、英明果断等。
曹操从一名政治小人物逐渐崛起为北方的霸主,这一过程展现了其强大的野心和政治野心。
他在战场上的冷静和机敏也为他赢得了不少赞誉,每每都有着令人叹为观止的军事布局和战略决断。
其善于用兵、善于用人也使他成为了一个备受仰慕的军事天才。
而在政治上,曹操的雄才大略和政治手腕也令人叹为观止。
他斗智斗勇,以不择手段的方式坚持自己的权势,使得他在政治上取得了令人艳羡的成就。
曹操在《三国演义》中也有着仁义之心和难得的宽容,不少时候他大度地放过了敌人,甚至还对朝廷的公共利益抱有一份责任感。
曹操在小说中的形象塑造主要采取了多种手法。
作者通过直接叙述和其他人物的描述来揭示曹操的性格特点和生活经历。
小说中多次通过叙述曹操的事迹和其他人物的话语来揭示其慷慨大度、严格冷峻等性格特点。
作者还通过曹操的言行以及和其他人物的互动来展现其形象。
曹操的雄才大略、豪气干云等特点都是通过他的言语和行为来展示的。
作者还通过曹操自己的内心独白来揭示其内心的矛盾和复杂性。
曹操内心的挣扎和矛盾在小说中多次通过他的内心独白来表现出来,使得其形象更加丰满。
作者还通过其他人物对曹操的评价和描写来展现其形象。
在小说中不乏有诸葛亮、刘备等人对曹操进行的评价和描述,这些也为读者塑造了一个更加丰富的曹操形象。
曹操在《三国演义》中的形象塑造具有重要的文学意义。
一方面,通过对曹操的形象塑造,小说表现了历史人物的人性和复杂性。
曹操的形象虽然有着宏伟的气魄和成功的政治成就,但同时也有着内心的矛盾和挣扎,这使得其形象更加接近于现实生活中的人物。
曹操的形象也展现了中国古代社会和历史的特点。
曹操在小说中的形象既展现了中国古代武将的豪气干云和政治家的智慧机敏,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道德和伦理观念的特点,为读者展现了一个真实的历史人物。
曹操在《三国演义》中的形象塑造是复杂而丰富的,有着雄才大略和复杂内在矛盾,展现了中国古代历史人物的多面性。
《三国演义》中曹操人物形象浅析
《三国演义》中曹操人物形象浅析曹操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大家很熟悉的人物,大家对他的评价褒贬不一、毁誉掺半。
在我看来,曹操有“雄”的一面,他是一位优秀的政治家、军事家;同时曹操也有“奸”的一面,他是一位奸邪诡诈、善于玩弄权术的奸诈之徒。
本文从曹操的正反两个方面入手,对其人物形在我国众多历史小说中,《三国演义》绝对称得上是一部出类拔萃的长篇巨著。
小说中,曹操是一位有胆有谋的政治家和才能卓越的军事家,他统帅千军万马南征北战,结束了北方诸侯割据的局面。
同时另一方面,曹操身上有着无穷无尽的贪欲和权势欲,是一个权谋机诈、无比凶残的人物,常常用假仁假义、小恩小惠去笼络人心、收罗人才,为自己所用。
一、曹操生平简介曹操,字孟德,沛国谯县(今安徽亳州)人,生于公元155年,死于公元220年。
年幼时,曹操“好游猎,喜歌舞,有权谋,多机变”,当时即流露出非凡的才能。
公元174年,曹操被举为孝廉,入洛阳为郎,开始了仕途,当年他才刚满二十岁。
后来,曹操当上了洛阳北部尉,暗地收编农民起义军,不断壮大自己的队伍,而后加入了反董大军,然后“挟天子以令诸侯”,以汉天子的名义征讨四方,对内消灭二袁、吕布、刘表、韩遂等割据势力,对外降服南匈奴、乌桓、鲜卑等,将北方牢牢控制,力图统一天下。
公元210年,曹操大宴铜雀台,一大批贤才志士皆投奔于他,随后实施恰当的农业政策,安定了民生,恢复经济生产和社会秩序,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公元219年,曹操与孙权联合打败了关羽。
公元220年,曹操回到洛阳,病死于此,终年六十六岁。
曹操在世时,担任东汉丞相,后为魏王,去世后谥号为武王。
其子曹丕称帝后,追尊为武皇帝,庙号太祖。
二、曹操正面形象——伟大的政治家和军事家(一)深谋远虑的政治家1.抱负远大,胆识过人生于“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
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的战乱时期,曹操揭竿而起,力争实现“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的伟大理想。
董卓作乱,大家都束手无策,全都抱头痛哭,只有曹操勇敢地站出来,决定刺杀董卓,并且亲自前往。
浅析曹操的多面形象
浅析曹操的多面形象摘要《三国演义》以错落有致的曲调笔锋,塑造了曹操这一有血有肉而又个性鲜明的多面人物形象.首先,他被塑造为作品中最典型的反面形象:是一个集奸诈多疑、凶暴残忍、假仁假义于一身的封建统治者,许邵曾称其为“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其次,还表现在他能从风云际会的政治局势中崭露头角,能在敌众我寡的军事斗争中大获全胜,能把三国鼎立的军阀割据合而为一;再者,他雍容大度,积极乐观,重视对人才的选用并能充分发掘其积极主动性;最后,拥有卓越的政治远见力,且非常懂得收买人心的重要性.关键词:《三国演义》曹操多面形象奸雄政治远见大度乐观AbstractThe romance of The Three Kingdoms with strewn at random have send to the tune of pen shaped the Cao Cao is the flesh and blood and many facets of the personality is distinct characters。
First of all,he was cast as the opposite of the typical image of: is a collection of treacherous paranoid, cruel,and hypocrisy of the feudal rulers, Xu Shao had called it a “can of Zhen Guan, gone with the biography。
" Second,but also in the race he can learn from the political situation in,can heavily out numbered in a military victory in the struggle,can put the three tripartite confrontation of warlordism one;Furthermore,he magnanimous, positive and optimistic, pay attention to the selection of talents and fully tap its positive initiative; Finally, with outstanding political vision, and very understand the importance of outfits.Key Words:romance of The Three Kingdoms;CaoCao;political vision;multifaceted image;maverick;generous and optimistic绪论三国是一个风起云涌、雄才辈出的年代;《三国演义》是罗贯中结合西晋陈寿著的《三国志》与民间传说而完成的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章回体历史小说,是中国四大名著之一的重要代表。
试析《三国演义》中曹操的性格特点
试析《三国演义》中曹操的性格特点《三国演义》中描写了众多的人物,不同人物有着不同的特点,在众多个性鲜明的人物当中,曹操的性格最为复杂。
作者罗贯中通过对曹操性格的描写,充分给读者还原了当时的历史背景。
在《三国演义》中,曹操的性格主要以性格多疑为主要特点,但是,有很多时候也表现出了以诚待人以及仁慈的一面。
在《三国演义》当中,曹操有时候表现出才智过人,有的时候却又滑稽可笑,有的时候心胸宽广,有的时候又嫉贤妒能,充分地展示了一个性格多样的矛盾人物形象。
一、鲜明独特、反差巨大(一)嫉贤妒能在《三国演义》当中,作者罗贯中在描写曹操嫉贤妒能的最典型的事件就是杀杨修。
我们在学习高中语文教材中有一篇课文《杨修之死》中能够知道,有人送给曹操一合酥,曹操十分高兴,就是盒子上面写了“一合酥”三个字,就走了。
当曹操回来的时候,发现“一合酥”被杨修以“一人一口酥”的理由吃掉了,曹操虽然表面十分高兴,但是在心里却是因为杨修完全猜透了他的心思而感到十分地不高兴。
另外,曹操说自己有梦中杀人的情况,并且也真实地发生了“梦中杀近侍”的情况,曹操以为骗过了所有人,但是,却被杨修给识破了,曹操知道之后就十分地不高兴。
最后,曹操在于刘备争夺汉中的过程中,因为战事十分困难,而且对曹操一方十分不利,于是就写下了“鸡肋”两字,被杨修看到之后告诉身边的人准备撤军,当曹操得知后,十分愤怒,以“扰论军心”为由,将杨修杀掉,曹操杀杨修并不是因为杨修真正地“扰论军心”,而是因为曹操所有的心思都被杨修猜到。
作为一个领导者,在杨修面前毫无秘密可言,就像一个透明人一样,所以,曹操找了一个冠冕堂皇的理解将杨修杀掉,充分地显示出了曹操嫉贤妒能的性格特点。
(二)求贤若渴曹操虽然表现出嫉贤妒能的性格特点,但是,对人才储备方面却十分注重,曹操一旦认定是有用的人才,就会想尽一切办法,并且会委以重任。
在《三国演义》中,曹操对人才的爱惜可谓是让人十分佩服。
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曹操深刻地认识到人才是决定发展的核心动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曹操形象曹操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
一部《三国演义》使众人认为曹操的形象具有奸诈、残忍、任性、多疑等诸多特点,但在学者眼中与文献中记载,曹操的形象与《三国演义》中所具有的形象却不相同。
西晋时期著名的历史学家陈寿认为:曹操在三国历史上明略最优,在其作品《三国志》中对曹操做出了非常高的评价:“太祖运筹演谋,鞭挞宇内,揽申、商之法术,该韩、白之奇策,官方授材,各因其器,矫情任算,不念旧恶,终能总御皇机,克成洪业者,惟其明略最优也。
抑可谓非常之人,超世之杰矣。
”西晋时期的史学家王沈在《魏书》中这样写到:“太祖御军三十余年,手不舍书。
书则讲武策,夜则思经传。
登高必赋,及造新诗,被之管弦,皆成乐章。
”罗贯中极大贬低了曹操,而《三国演义》作为一部著名的小说被众人所知晓,从而致使曹操的形象被世人固定为奸诈、残忍、任性、多疑。
我们如何认识曹操这个人呢?我认为可以从曹操的诗歌及历史文献综合分析入手了解曹操的人物形象,以使我们能够了解到曹操的真实形象。
曹操的外在形象可以从历史文献得知,并且国内众多历史研究者已对曹操面貌做了复原,使众人了解到曹操的外在形象。
但曹操的内在形象我们又要怎么去了解呢?我认为曹操作为一个文学家,那他也具有文学家的特点,在其文学世界中,有其灵魂的融入。
如诗人李白的诗中,我们可以知道到作者豪放不羁,喜爱饮酒作诗,真挚结交友人的真性情。
诗是表达心灵的文学,诗人依照一定的音节、声调和韵律,用高度概括的语言、丰富的情感以及意象来集中表达生活和人类的精神。
诗是诗人情感的高度集中表现,从一首诗中可以了解诗人写诗时的情感,而在诗人的众多诗歌综合分析中便能知晓诗人的性格特点,从而得知诗人的人物形象。
所以,我们也可以从曹操诗中读懂曹操!一、曹操人物经历了解人物生平可以知晓人物的外在形象和大致性格。
《三国志》中记载曹操是汉朝丞相曹参的后人,曹操的爷爷是宦官曹腾,而他的父亲则是曹腾的养子,所以后代嘲笑曹操为宦官之后,但其实曹操父子与曹腾并无血缘关系,而曹操是名门之后却是事实,曹操年轻的时候放荡不羁、性情洒脱,其才能不被世人所看好,心中抱负也不被外人所知。
《后汉书许劭传》中记载南阳的许劭以知晓他人的才能著称,见到曹操后曾对他说过:“君清平之奸贼,乱世之英雄”,后来在刘盛的《异同杂语》和罗贯中的《三国演义》中的记载却变成了“子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也。
”两者语序不同所导致语义相隔万里,两者都不否定曹操的才能,并对曹操才能做出了极大的坑定,但许劭认为曹操处在和平年代是奸贼,而处在乱世便能评定天下,刘盛与罗贯中却认为曹操是和平年间的治世能臣,在乱世却是祸害世间的奸雄。
结合曹操所处的环境,不免看出此三者对曹操看法的褒贬不一。
可不论如何去评价曹操,都不可否定曹操有治世之大才。
东汉末,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以武力平灭诸侯,希望统一纷乱的局面,恢复稳定的局面,使天下百姓安居乐业。
曹操率领大军东征西战,直至三国分立。
曹操后期,孙权夺取荆州后,曹操收孙权为臣,世间大势可得,在孙权劝谏之下,曹操未如孙权所想称帝,至死仍为汉朝臣子。
在这里可以看出曹操受儒家思想尚礼重法的影响极重。
唐朝的史学家朱敬则这样评价过曹操:“昔魏太祖兵锋无敌,神机独行,大战五十六,九州静七八,百姓与能,天下慕德,犹且翼戴弱主,尊奖汉室。
”曹操在政治作为上大放光彩,曾经大力惩治过地方豪强、用人上唯才是举、道德上尊崇儒家的尚礼重法、并平定混乱的局面是北方百姓恢复稳定的生产。
曹操在军事上打击北方诸侯平定局面,且指挥作战上精通兵法战术、对待军队治军严整、军令严明,爱惜将士贤才。
曾经在经济发展上大力昌行屯田,百姓管理中他改革户籍管理,并且大力兴修水利。
在北方统治期间,征讨匈奴不让外族在局势混乱时侵占汉族江山,在社会上倡导过薄葬。
从文献中得知曹操聪明透顶,又愚不可及,在天下大势已成的局面下依然拱卫汉室,只令自己权倾朝野;在曹操一生所经历的大小事中,他还具有:他胸怀天下、体贴百姓劳苦;虽然聪明透顶,但又愚不可及;他奸诈狡猾,有时候却也带人真诚;对待人才更多是豁达大度,但有时也会疑神疑鬼;曹操宽宏大量,却对一些事耿耿于怀。
有人说他复杂,而我不然,我认为这一切的表现源于他的真性情,包括他的奸诈、狡猾、残忍、暴虐,都表现得从容不迫,真诚坦然。
所以我认可曹操为真小人而非伪君子的说法。
二、诗中解读曹操文献中的曹操形象是多变的、复杂的,那曹操的本性又是如何的呢?我们可以从曹操的诗歌入手,解析曹操的内在形象,了解他的真性情。
前文说到:诗是表达心灵的文学,诗人依照一定的音节、声调和韵律,用高度概括的语言、丰富的情感以及意象来集中表达生活和人类的精神。
诗也是诗人情感的高度凝结,在诗歌创作中,诗人往往会有意无意的自我代入,从一首诗中可以了解诗人写诗时的情感变化以及心理变化,研究诗歌便能知晓诗人的性格特点,从而得知诗人的内在形象。
曹操在文学上有很高的成就,其主要成就主要表现在诗歌上。
曹操的诗歌,流传至今的便有二十多篇,所有诗歌皆是乐府诗体。
从内容上划分可分为三种:时事、理想和抱负、游仙诗。
时事诗可以知晓曹操遇事时的心理变化,理想诗可知曹操的远大抱负和未来期望。
2.1曹操时事诗在曹操的诗中,关于时事的作品有《薤露行》《蒿里行》《苦寒行》《步出夏门行》等,曹操在诗中抒发自己的伟大理想,并反映汉末人民悲苦生活。
《薤露行》惟汉廿二世,所任诚不良。
沐猴而冠带,知小而谋强。
犹豫不敢断,因狩执君王。
白虹为贯日,己亦先受殃。
贼臣持国柄,杀主灭宇京。
荡覆帝基业,宗庙以燔丧。
播越西迁移,号泣而且行。
瞻彼洛城郭,微子为哀伤。
全诗分为两大部分,前四句为第一部分,着重书写了外戚何进与宠宦张让等相互争劝,最终迫使君主被挟持;后四句为第二部分,侧重写董卓叛逆,挟持汉朝君主,让汉朝的宗庙化为废墟,江山社稷崩毁。
在这里曹操用这首诗歌哀叹国家的混乱,自己君王遭难,祸及百姓受苦。
诗中曹操表达了对汉室倾覆,人民遭受乱离之苦的悲痛和感叹之情,并痛斥乱臣贼子的行为,间接表达了平乱和匡扶汉室的决心。
这首诗体现了曹操忠诚良将、心怀苍生的形象。
曹操前期这类诗中,写众将讨伐奸臣董卓,但人心不齐,各有谋算,导致了人民家破人亡、妻离子散的世间现状,体现了曹操对百姓的关怀和对世间混乱的哀叹。
《苦寒行》《步出夏门行》与《薤露行》《蒿里行》不同,《薤露行》《蒿里行》体现了世间混乱和人民离苦,而《苦寒行》《步出夏门行》却是体现了曹操在军旅时期所怀的远大抱负和积极乐观的态度,《苦寒行》《步出夏门行》两首中,最为出名的当是《步出夏门行》这组诗。
《步出夏门行》这组诗共分五部分,开篇是序曲“艳”,接下来便是著名的《观沧海》《冬十月》《土不同》《龟虽寿》四章。
这组诗歌注重描写河朔一带的风景人情,并抒发了曹操的远大抱负和雄心壮志,诗歌反映出曹操踌躇满志、叱咤风云的英雄气概。
《龟虽寿》这首诗中曹操高歌“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而《观沧海》这首诗中曹操又高唱“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这两首诗都表达了曹操踌躇满志、叱咤风云的英雄气概,从《苦寒行》《步出夏门行》中我们可以看到了曹操胸怀远大抱负,积极向上的人物内在形象。
2.2曹操理想诗在曹操的诗中,关于以写理想的诗歌有《度关山》《对酒》《短歌行》几首。
《度关山》《对酒》中体现了曹操所想的盛世是儒法并施、恩威并用的明主良臣政治。
而《短歌行》的主题是求贤,以“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等诗句,抒发曹操求贤若渴,希望广纳人才,以此成其不世功业的抱负。
《度关山》天地间,人为贵。
立君牧民,为之轨则。
车辙马迹,经纬四极。
黜陟幽明,黎庶繁息。
於铄贤圣,总统邦域。
封建五爵,井田刑狱,有燔丹书,无普赦赎。
皋陶甫侯,何有失职。
嗟哉后世,改制易律。
劳民为君,役赋其力。
舜漆食器,畔者十国,不及唐尧,采椽不斫。
世叹伯夷,欲以厉俗。
侈恶之大,俭为共德。
许由推让,岂有讼曲。
兼爱尚同,疏者为戚。
曹操在这首诗中充分表达了以让和兼爱为基础的大同社会思想,一是通过述说历代君主治民的方法,曹操认为只有摒弃小人,任用德才兼备的人才是国家昌盛稳定的基本要求;二是通过尧舜的对比,纠正奢侈、铺张浪费的时代弊病。
通过本诗可以看出曹操希望国家稳定统一的局面和天下安定的愿望。
这里曹操悲古叹今,要求自己引以为戒。
这里塑造了曹操鲜明统治者的形象,关心政治、关系时事的鲜明君主形象。
《短歌行二首》中,第一首诗通过对诗经的引用以及宴会的描写,以沉稳的笔法抒发了曹操求贤如渴的思想以及统一天下的雄心壮志;第二首诗中曹操表明要学习周文王,向臣僚及天下表明坚定心志,使他的政敌都不敢来敌并甘愿臣服。
《短歌行》表达了曹操渴求贤才,想要海纳天下人才,并以此统一天下,让天下归心的雄才壮志,曹操在历史上是出名的喜爱贤才,其政治队伍也是人才济济,世人皆知诸葛亮多智,却忘记了与诸葛亮平分秋色的司马懿。
曹操求贤若渴的事迹为天下人所知,为了统一天下,治理国家,曹操曾提出了明扬仄陋、唯才是举的任人方针。
国失贤则亡是曹操对人才重要性的深刻认识,曹操重视贤才,对待人才能做到唯才是举,所以在他的周围贤才如云。
为此,他在掌握朝政大权后,曾三次下令求贤并多次发布《求贤令》。
《短歌行》两首诗不仅表达了曹操的政治追求,更是对天下贤才发出的邀请帖。
这两首诗虽然拥有很强的政治感,主要记录曹操的政治理想和内心的伟大抱负,这两首诗也塑造了曹操坦率真诚,豁达大度,大家风范,英雄气概等等贤明君主形象三、内在与外在的结合通过曹操的历史事迹所体现的外在形象和诗歌中所体现的内在形象综合分析,历史文献事迹中,曹操在战场挥斥方遒,安定混乱局面,政治上重视贤才,政令严明,民生上关心百姓疾苦,体察民情,民族上驱逐外族,使之不敢来犯。
诗歌中,曹操痛斥乱臣贼子、哀叹国家丧乱,君王不幸遭难,祸及百姓受殃,并表达自己要平定混乱决心。
综合分析,我们知曹操是世间大英雄,他胸怀天下、体贴百姓劳苦;虽然聪明透顶,但又愚不可及;他奸诈狡猾,有时候却也带人真诚;对待人才更多是豁达大度,但有时也会疑神疑鬼;曹操宽宏大量,却对一些事耿耿于怀。
曹操有大家风范,他胸怀英雄气概,内心却常有儿女情怀。
为何曹操形象如此复杂?不难得知,这一切源自于曹操的真性情,曹操随心而动,随意而为,所以我们所看到的曹操是真实的曹操。
人具有复杂性的特点,所以曹操在我们面前所表现的形象也是复杂的,但曹操的复杂性源于当时混乱的环境,时势造英雄,乱世造就曹操。
曹操的形象众口不一,有人认为曹操是狡诈的小人,因为他所看重的便是曹操的不光明,而有人说曹操是“乱世之英雄”,因为他综合看待了曹操的各方面。
总而言之,谁能否定曹操在三国时期所立的功呢?罗贯中贬低曹操,只是受其个人价值观的决定,在儒家思想作为主流思想的时代,曹操不像刘备拥有正统的身份,不像孙权拥有明确的人设,作为一个复杂的封建君主,曹操因为其复杂性而赋予了罗贯中跟多的创造性,而我们便也从《三国演义》这部作品中记住了曹操这个极具代表性的人物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