佝偻病(新)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预防(2008)
1.户外活动:1-2h/d. 2.VitD补充:生后2周VitD400U/d至2岁,补 充量包括食物、日照、强化食物中的含量, VitD制剂。如婴儿一天摄入500ml配方奶, 可用200UVitD/天,夏天户外活动较多时, 可不必另外补充VitD制剂。 3。高危儿(早产、低体重、双胎)8001000U/d,3个月后改400U/d. 注意:维生素D中毒?
母乳喂养儿应在生后数天即补充400IU/d的 维生素D,并应持续给予,直到婴儿转奶后 每天能摄入1L以上的维生素D强化奶或全奶 为止。(全奶应在12月龄后才能给予) 所有非母乳喂养或每天奶量不足1L者应补充 400IU/d的维生素D。 青春期儿童每天应补充400IU/d的维生素D。 基于已有的证据,应维持婴儿和儿童血清 25-OH-D浓度≥50mmol/L
骨骺X线影像在治疗2~3周后有所改善。
后遗症期
多见于>3岁的儿童。无任何临床症状, 血生化正常,仅留有不同程度的骨骼畸 形。
肌肉改变及其他
低血磷致肌肉中糖代谢障碍,使肌肉松 驰、乏力、肌张力下降,运动功能发育 落后,腹肌张力低下而腹胀隆。 神经系统发育落后,表情淡漠,语言落 后。 免疫力低下而易出现感染。 血液系统改变—贫血。
临床特点:该患儿既有头部多汗,面色 不华,发稀枕秃,纳呆,坐立行走无力, 夜啼不宁,易惊多惕,易怒等脾虚、心 肝肺失调症状,又有方颅、鸡胸,出牙 迟等肾虚骨弱见证。
分证论治3
3、肾精亏损—激期、恢复期、后遗症期 症状:明显骨骼改变,舌淡,苔少,脉细无力。 辨证:病入激期之后,以骨骼改变为主,还有神经精 神症状。 治法:补肾填精,佐以健脾 方药:补肾地黄丸(熟地、泽泻、丹皮、山萸肉、牛 膝、山药、茯苓、鹿茸) 加减:汗多加黄芪、煅龙牡;烦躁夜惊加枣仁、茯神 养心安神。白术、麦芽、砂仁、陈皮等健脾运脾。
上述VD治疗量,可维持作用2-3个月,不必再给维 持量,多晒太阳即可。
2008年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 防治建议
治疗目的:控制病情及防止骨骼畸形。 治疗原则:口服为主,强调个体化治疗。 剂量为2000-4000U/d时,1个月后改为 400U/d。 口服困难或腹泻影响吸收时,可用大剂量突击 疗法,VitD15-30万U/次肌注,1-3个月后 400U/d维持,用药1个月后应随防,症状无 改善应考虑其他病,注意以避免VitD过量。 一般佝偻病可不补钙,乳类是钙营养的可靠来 源。
病例2
患儿男,1岁4个月,方颅,鸡胸,头部 多汗,面色不华,发稀枕秃,纳呆,坐 立行走无力,夜啼不宁,易惊多惕,易 怒,甚至抽搐,囟门2.5×2.5cm,乳牙 4颗,舌淡,苔薄,脉弦细。 人工喂养,以米糊为主. 钙磷乘积<30,血清碱性磷酸酶增高。 2.诊断?如何辨证治疗?
病例2
其他疗法
中成药: 龙牡壮骨冲剂 玉屏风颗粒 六味地黄丸
预防(1999)
维生素D应用 婴儿期 每日法:每日口服VD400-800IU,至1岁。 每月法:每月1次或分次口服VD5-10万IU, 至1岁。 每季法:每季1次口服VD20-30万IU,至1 岁。 幼儿期:“夏秋晒太阳,冬春服VD”。
病例1
刘某,男,7月。汗多、睡眠不安2个月余。 患儿近2个月来烦躁,夜间啼哭、睡 眠不安,易惊醒,汗多,纳差,大便稀, 每日2~3次。 生后牛乳喂养,近来偶尔添加米糊, 未添加蛋黄及鱼肝油等。 望闻切诊:形体虚胖,神疲乏力,面色苍 白,后枕脱发,肌肉松软,前囟未闭,约 2.5×2.5cm,舌淡,苔薄白,指纹色淡。
3、预后
儿童期 成人期
4、中医源流: 中医散见于汗证、鸡胸、龟背、夜 啼、五迟五软等病证范畴。 预防:“数见风日”
病例1
刘某,男,7月。汗多、睡眠不安2个月余。 患儿近2个月来烦躁,夜间啼哭、睡眠不安, 易惊醒,汗多,纳差,大便稀,每日2~3次。 生后牛乳喂养,近来偶尔添加米糊,未添加 蛋黄及鱼肝油等。 望闻切诊:形体虚胖,神疲乏力,面色苍白,后 枕脱发,肌肉松软,前囟未闭,约2.5×2.5cm, 舌淡,苔薄白,指纹色淡。
肝性佝偻病
肾性佝偻病
治疗
中医治疗
西医治疗
辨证论治
(一)、辨证要点 1、辨轻重: 2、辨脏腑: (二)、治疗原则:调补脾肾 初期:健脾益气 激期:脾肾并补 恢复期、后遗症期:补肾填精,佐以补脾。 注意补肺益气固表,平肝清心安神等配合应用。
病例1
刘某,男,7月。汗多、睡眠不安2个月余。 患儿近2个月来烦躁,夜间啼哭、睡眠不 安,易惊醒,汗多,纳差,大便稀,每日2~3 次。 生后牛乳喂养,近来偶尔添加米糊,未添 加蛋黄及鱼肝油等。 望闻切诊:形体虚胖,神疲乏力,面色苍白, 后枕脱发,肌肉松软,前囟未闭,约 2.5×2.5cm,舌淡,苔薄白,指纹色淡。
头大且增速 快,面部和身体 显得很小, 骨缝分离; 眼球向下转。 其他症状:与 是否适应颅压 增高有关
鉴别诊断: 2、脑积水
维生素D依赖性佝偻病
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Ⅰ型为肾脏1-羟化酶缺陷。 Ⅱ型为靶器官1,25-(OH)2D受体缺 陷。 临床表现为严重佝偻病,血清钙、磷显 著降低,并继发甲状旁腺功能亢进。
病例2
患儿男,1岁4个月,方颅,鸡胸,头部 多汗,面色不华,发稀枕秃,纳呆,坐 立行走无力,夜啼不宁,易惊多惕,易 怒,甚至抽搐,囟门2.5×2.5cm,乳牙 4颗,舌淡,苔薄,脉弦细。 人工喂养,以米糊为主. 钙磷乘积<30,血清碱性磷酸酶增高。 1.本病的临床特点是什么?
病例2讨论1
诊断与鉴别诊断
(一)诊断要点 1、有维生素D缺乏的高危因素:胎儿期 储存不足;日照不足;摄入不足。 2、临床表现:早期、激期、恢复期、后 遗症期。 早期的多汗、夜惊、烦躁不安等神 经兴奋性增高的症状无特异性,因此仅 根据临床表现诊断的准确率较低。
正确的诊断必须对病史资料、临床表现、 血生化检测结果和骨骼X线检查进行综合 判断。
由什么原因造成的?
西医病因及发病机理
(一)、病因
1、日照不足--内源性维生素D缺乏 维生素D的来源有两种 内源性由皮肤内7-脱氢胆固醇经日光中紫 外线照 射转化为维生素D3。 外源性由食物提供。天然食物中含维生素 D较少,钙磷含量不足或比例不适宜 。
2)生长过速 3)慢性疾病影响维生素D和钙磷的代谢 4)药物影响 :抗惊厥药物、糖皮质激 素等 5)过早过多的谷类食物(植酸)
(二)、发病机理 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是机体为维持 血钙水平而对骨骼造成的损害.
中医病 因 病 机
胎元失养 先天肾气不 足 后天脾气虚 弱 日照、疾病 等
乳食失调
其他因素
脾 肾 两 虚
肾虚-齿迟、骨骼畸形 脾虚-神疲乏力、肌肉松软 心气不足-夜惊啼哭 脾虚肝旺-夜惊烦躁、抽搐
累及心肝肺
脾虚及肺-汗多、易外感
《婴幼儿及少年儿童维生素D缺乏 和佝偻病的预防》建议
具有维生素D缺乏危险因素的儿童,如慢 性脂类代谢异常以及长期服用抗癫痫药 物者,应摄入更高剂量的维生素D。 补充维生素D时,应每3个月测一次25OH-D,每6个月测一次甲状旁腺素 (PTH)浓度或骨密度测定,直到测定 指标值达到正常。
病例2
西医诊断、治疗:该患儿有骨骼改变和 生化改变,虽无长骨X线资料,也可诊断 为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激期,应给予维 生素D治疗。
问题:如何使用维生素D?
西医治疗---维生素D应用(1999 年婴幼儿佝偻病防治方案)
轻证:VD20-30万IU,1次口服或肌注,间隔1个月, 可再给1-2次,同时给钙剂每次0.5-1.0g,每日23次,连服1-2个月。 中、重证:VD20-30万IU,1次口服或肌注,间隔1 个月,可再给2-3次,同时给钙剂每次0.5-1.0g, 每日2-3次,连服2-3个月。
方颅
肋串珠
肋骨骨骺端因骨样组 织堆积而膨大,于肋 骨与肋软骨交界处可 扪及圆形隆起,以第 7~10肋骨最明显,从 上至下如串珠样突起 称之
肋外翻
肋骨软化后, 因受膈肌附 着点长期牵 引收缩,造 成肋缘外翻。
鸡胸
胸骨向前突起,形 成鸡胸样畸形。
漏斗胸
手镯
Leabharlann Baidu
脊柱侧弯
X型腿
3cm以下为轻度,3~6cm 为中度,大于6cm为重度
病例1
诊断:维生素缺乏性佝偻病(肺脾气虚) 治疗:健脾益气,补肺固表 方药:人参五味子汤加减 汗多加浮小麦、糯稻根;夜惊烦躁易怒 加煅牡蛎、煅龙骨、灯芯草、夜交藤。 纳呆、便溏加山药、扁豆、陈皮、苍术 健脾助运。
分证论治2
2、脾虚肝旺 症状:神经精神症状、脾虚、肝旺症状(夜啼不宁, 易惊多惕,甚至抽搐)、肾气不足。 辨证:脾气虚弱,肝失濡养,脾虚及肾,多见于初 期。 治法:健脾助运,平肝熄风 方药:益脾镇惊散加减(四君+朱砂、灯心草、 钩藤) 加减:汗多加五味子、浮小麦;抽搐加全蝎、川 足熄风止痉。
预防与调护
母孕期保健(户外活动、饮食富于营养) 提倡母乳喂养,及时添加辅食。 充足日光照射 每日补充生理剂量维生素D 新生儿出生后及时每日给予生理剂量维生素 D 生长发育高峰期应给予钙剂、预防量维生素 D和一定时间的户外活动 患儿避免久坐久站。
《婴幼儿及少年儿童维生素D缺乏 和佝偻病的预防》建议(2008)
佝偻病
临床表现
初期 多见于6个月以内的婴儿。表现 神经兴奋性增高,如易激惹、烦闹、 夜间啼哭、睡眠不安、汗多刺激头皮 而出现枕秃、发稀等。 常无骨骼改变,血生化轻度改变 (25-(OH)D3)。
激 期
神经精神症状+骨骼改变。 <6月:以颅骨改变为主,乒乓球头 >6月:颅骨软化逐渐消失 7-8月:方颅 >1岁:骨骼改变 肋骨串珠、鸡胸、漏斗胸、手、足镯、O、 X型腿
O型腿
3cm以下为轻度,3~6cm 为中度,大于6cm为重度
激期
X线长骨片:骨骺端钙化带消失,呈杯 口状、毛刷样改变,骨骺软骨带增宽 (>2mm),骨皮质变薄。 血生化改变明显:血清钙、磷均降低, 碱性磷酸酶增高。
恢复期
经治疗,症状体征逐渐减轻或基本恢复; 血清钙、磷浓度逐渐恢复正常,AKP约 需1~2个月降至正常水平。
血清25-(0H)D3在早期即明显降低,是 可靠的诊断标准。 骨碱性磷酸酶增高。
(二)鉴别诊断: 1、呆小病
特殊体征:头大,颈 短,毛发稀少,眼距 宽,鼻梁宽平,舌大 而宽厚、常伸出口外 等。 神经系统:发育迟缓, 智力低下,呆板、淡 漠。 检查:血清T4降低, TSH增高。
2、脑积水
2、诊断: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肾精 亏损) 治法:补肾填精,佐以健脾 代表方药:补肾地黄丸 熟地、山茱萸、枸杞子、山药、茯苓、 菟丝子、牛膝、煅龙骨、党参、白术、 炙甘草、灯心草、浮小麦、珍珠母、钩 藤等
病例2
患儿男,1岁4个月,方颅,鸡胸,头部 多汗,面色不华,发稀枕秃,纳呆,坐 立行走无力,夜啼不宁,易惊多惕,易 怒,甚至抽搐,囟门2.5×2.5cm,乳牙 4颗,舌淡,苔薄,脉弦细。 人工喂养,以米糊为主. 钙磷乘积<30,血清碱性磷酸酶增高。 3.西医诊断及治疗?
4、如何辨证治疗?
分证论治1
1、肺脾气虚 证候:非特异性神经精神症状为主,脾虚证、肺 气虚证,舌淡、苔白、脉弱。 辨证:以脾虚为本,脾虚及肺,脾虚肝旺。 治法:健脾益气,补肺固表 方药:人参五味子汤(四君子汤+麦冬、五味子) 加减:黄芪益气固表,酸枣仁、煅牡蛎敛汗安神, 汗多?夜惊?陈皮、苍术、神曲调脾助运,消食导 滞。
本病例临床特点?诊断?
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 病 儿科 陈治珍
概述
1、定义: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是由 于儿童体内维生素D不足,致使钙磷代 谢失常的一种慢性营养性疾病,以正在 生长的骨骺端软骨板不能正常钙化、最 终造成骨骼畸形为其特征。
2、发病情况 : 儿科四大病之一。 年龄 (3-18m) 发病季节 地区 发病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