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科学原子结构的模型
八年级下册科学《原子结构的模型》优秀教学案例
4.结合实际案例,解释原子结构对物质性质的影响,如原子序数、电子排布等。
5.强调实验在原子结构研究中的重要性,介绍一些与原子结构相关的实验方法和设备。
(三)学生小组讨论
在学生小组讨论环节,我将安排以下任务:
1.分组讨论原子结构模型的发展历程,每组选取一个或两个模型进行深入研究,总结其优缺点。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理解原子结构的基本组成,包括原子核、质子、中子和电子,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
2.掌握原子模型的发展历程,包括道尔顿的原子论、汤姆逊的葡萄干面包模型、卢瑟福的核式结构模型以及玻尔的量子理论模型。
3.学习使用现代科学技术,如扫描隧道显微镜,观察和了解原子结构。
4.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释化学反应中原子间的相互作用,以及物质的性质与原子结构的关系。
3.列举三个生活中与原子结构相关的现象,并解释其原理。
4.思考并回答:原子结构的研究对我们理解物质世界有何重要意义?
五、案例亮点
本教学案例在设计和实施过程中,凸显以下五个亮点:
(一)注重情境创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在本案例中,我充分利用实验、多媒体等教学手段,创设生动、直观的教学情境。通过引入日常生活中的实例,让学生感受到原子结构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重要性,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
3.强调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培养学生团结协作、共同进步的价值观。
4.培养学生关注社会热点问题,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5.倡导绿色化学理念,让学生认识到原子科学技术在环境保护、资源利用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培养他们的环保意识。
2.3 原子结构的模型
阴阳离子共同 构成物质
阴、阳离子
所带电 性情况
不显电性
不显电性
显电性
联
分子可以破裂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分子,原子
系
得失电子形成离子
在原子得失电子形成离子的过程中,质子数、 中子数、核电荷数和核外电子数中哪些发生了 改变?哪些没有?
质子数、中子数、 核电荷数没有发生 改变,核外电子数 发生了改变。
修正和完善了汤姆生的原子模型
玻尔的分层理论
电子只能在特定的轨道上运动
丹麦科学家玻尔
完善了卢瑟福的原子模型
道尔顿 实心球模型
汤姆生 枣糕或西瓜模型
卢瑟福 核式结构模型
玻尔 分层模型
从原子模型的建立过程看,一个模型 的建立需要经历怎样的过程?
建立模型需要不断地完善和修正,才能 使它更加接近事物的本质。 (说明:现在原子模型还在不断修正, 比玻尔的模型又有了很大的改进。)
下图中代表离子的是( D )
(说明:圆圈内数字代表质子数,“+”表 示原子核所带的电荷,黑点代表核外电子)
(1)A原子核中有_8__个质子, _8__个中子。 (2)B原子核中有 _8__个质子,__9_个中子。 (3)C原子核中有_8__个质子,_1__0_个中子。
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质子数)的一类原子总称为元素
20
核外电子数 1 2 6 7 8 13 16
17
读表:从下表中你能获得哪些规律?
针对原子 ✓ 质子数 = 核电荷数 = 核外电子数
✓ 质子数与中子数没有必然的联系
✓ 有的原子没有中子(如氢原子)
为什么说原子的质量集中在原子核上? 为什么原子呈电中性?
质子 带正电 1.6726×10-27kg
《第二章第3节原子结构的模型》学历案-初中科学浙教版13八年级下册
《原子结构的模型》学历案(第一课时)一、学习主题本节课的学习主题为“原子结构的模型”。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了解原子的基本概念、原子的组成及其结构模型,理解原子内部电子的排布和运动规律,为后续学习化学知识打下基础。
二、学习目标1. 知识与理解:掌握原子的基本概念,了解原子的组成及各部分的功能;理解原子结构模型的演变过程,掌握现代原子结构模型——电子云模型的基本内容。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实物图片、动画演示等教学手段,理解原子内部电子的排布和运动规律;通过小组讨论、合作学习等方式,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合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科学知识的兴趣和好奇心,培养学生对科学探究的严谨态度和科学精神。
三、评价任务1. 课堂表现评价:通过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评价其对于原子结构模型的理解程度,包括回答问题的准确性、参与讨论的积极性等。
2. 作业评价:布置相关作业,如绘制原子结构示意图、撰写关于原子结构模型的短文等,评价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和应用能力。
3. 测试评价:通过期中、期末等阶段性测试,评价学生对原子结构模型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四、学习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复习前一节课的内容,引导学生思考物质是由什么组成的,从而引出原子的概念。
2. 新课讲解:通过PPT、实物图片、动画演示等方式,讲解原子的组成及各部分的功能,介绍原子结构模型的演变过程,重点讲解现代原子结构模型——电子云模型的基本内容。
3.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原子内部电子的排布和运动规律,每组选派代表汇报讨论结果。
4. 实践操作:学生动手操作原子结构模型教具,加深对原子结构模型的理解。
5.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调原子结构模型的重要性。
五、检测与作业1. 课堂检测:进行小测验,检测学生对原子结构模型的理解程度。
2.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作业,如绘制原子结构示意图、撰写关于原子结构模型的短文等,巩固所学知识。
原子结构的模型(PPT课件(初中科学)26张)
金金属箔
[1]大多数粒子不改变本来的运动方向,原因是:
原子内有较大的间隙。
。
[2]有小部分改变本来的运动路径,原因是: α粒子受到了同种电荷互相排挤作用而改变了运动方向。。
[3]极少数被弹射了回来,原因是: α粒子撞击到了带正电荷、质量大、体积很小的核。 。
自从卢瑟福用α粒子轰击了金属箔后,使人 们对原子内部的结构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从而对 原子内部结构的认识更接近了它的本质。
2.汤姆生的原子结构模型
汤姆生模型 (西瓜模型)
探究:卢瑟福的α粒子散射实验
1911年,英国科学家卢瑟福 用带正电的α粒子轰击金属箔, α粒子源 实验发现多数α粒子穿过金属箔 后仍保持本来的运动方向,但有 少量的α粒子产生了较大的偏转。
金金属箔
探究:卢瑟福的α粒子散射实验
1911年,英国科学家卢瑟福 用带正电的α粒子轰击金属箔, α粒子源 实验发现多数α粒子穿过金属箔 后仍保持本来的运动方向,但有 少量的α粒子产生了较大的偏转。 问题思考:
在化学变化中可分的微粒是( B ) A.原子 B.分子 C.电子 D.原子核
6.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B ) A.原子核都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的 B.原子和分子都是构成物质的一种粒子,它 们都是在不停地运动的 C.原子既可以构成分子,也可以构成物质 D.物质在产生物理变化时,分子产生了变化, 在产生化学变化时,原子产生了变化
原 子
原子核 (+)
质子:一个质子带一个单位的正电荷 中子: 中子不带电
电子: 一个电子带一个单位的负电荷
( —)
原子核所带的电荷数简称为核电荷数。
说一说:以氧原子为例解说原子的结构
电子:8个,带8个单位负电荷
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下册2.3原子结构的模型-第1课时(28张)
二、原子结构
问题:原子核内的质子和中子由什么粒子构 成的呢?
实验证明,质子和中子是由更小 的微粒“夸克”构成。
有关夸克的结构和性质仍有探索和研究中……
二、原子结构
核外电子
原
质子
子 原子核
中子
夸克
思考与讨论 为什么说原子的质量集中在原子核上,为什么原子呈电中性?
质子 用高能粒子去撞击原子核,看看能不能得到更小的粒子。
不是所有原子的原子核内都有中子。
说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
在原子中,带正电的质子数等于带负电的核外电子数,所以呈电中性
反粒子:
如正电子、负质子都是反粒子。 它们跟通常所说的电子、质子 相比较,质量相等但电性相反。
符号: 质子数(Z)+中子数(N)=质量数(A)
质子: Z 中子: N 质量数:A
英国物理学家汤姆生 (J.J.Thomson ,1856~1940)
萄干那样镶嵌在其中。
1911年卢瑟福用α粒子(一种带正电的微粒)去轰击金属箔,
1911年卢瑟福用α粒子(一种带正电的微粒)去轰击金属箔,实验发现:大多数α粒子能 穿过金属箔,少数α粒子发生较大角度的偏转或被反弹回去.
α粒子散射实验
核式结构模型
4.玻尔原子模型 (1913年)
分层模型
5.现代原子模型 (1927年)
电子云模型
英国化学家道尔顿 (J.Dalton , 1766~1844) 提出近代原子学说
道尔顿原子模型: 原子是坚实的、不可再分的实心球。
1897年,汤姆森发现了原子内有带负电
的电子。而原子是呈电中性的,他认为
新知导入 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水分子是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的
+
八年级科学下册 第二章 第3节 原子结构的模型教案 (新版)浙教版-(新版)浙教版初中八年级下册自然
第3节原子结构的模型1教学目标(1)了解原子结构模型及其在历史上的发展过程,体验建立模型的思想。
(2)知道原子核式结构模型的主要内容(3)知道ɑ粒子散射实验的方法和现象,并能实验现象作出解释。
及2.过程与方法(1)通过对ɑ粒子散射实验结果的讨论与交流,培养学生对现象的分析中归纳中得出结论的逻辑推理能力。
(2)通过核式结构模型的建立,体会建立模型研究科学问题的方法,理解科学模型的演化及其在科学学发展过程中的作用。
(3)了解研究微观现象的一般科学方法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对原子模型演变的历史的学习,感受科学家们细致、敏锐的科学态度和不畏权威、尊重事实、尊重科学的科学精神。
(2)通过对原子结构的认识的不断深入,使学生认识到人类对微观世界的认识是不断扩大和加深的,领悟和感受科学研究方法的正确使用对科学发展的重要意义。
2学情分析(1)了解原子结构模型及其在历史上的发展过程,体验建立模型的思想。
(2)知道原子核式结构模型的主要内容(3)知道ɑ粒子散射实验的方法和现象,并能实验现象作出解释。
及2.过程与方法(1)通过对ɑ粒子散射实验结果的讨论与交流,培养学生对现象的分析中归纳中得出结论的逻辑推理能力。
(2)通过核式结构模型的建立,体会建立模型研究科学问题的方法,理解科学模型的演化及其在科学学发展过程中的作用。
(3)了解研究微观现象的一般科学方法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对原子模型演变的历史的学习,感受科学家们细致、敏锐的科学态度和不畏权威、尊重事实、尊重科学的科学精神。
(2)通过对原子结构的认识的不断深入,使学生认识到人类对微观世界的认识是不断扩大和加深的,领悟和感受科学研究方法的正确使用对科学发展的重要意义。
3重点难点教学重点1.引导学生小组自主思考讨论在于对ɑ粒子散射实验的结果分析从而否定汤姆生模型,得出原子的核式结构;2.原子结构及其中的各粒子间量的关系;3.体会原子结构模型的建立的历程及科学方法。
原子结构的模型第1课时(PPT课件(初中科学)20张)
科学家 道尔顿 汤姆生 卢瑟福 玻尔 现代
核心观点
原子是 不可分 的实心 球体
正电荷均 匀散布, 电子镶嵌
其中
原子由原 子核和电 子构成
电子在特 定轨道运
动
只能描述电 子出现在核 外某位置的
几率。
模图示
对于原子结构模型的建立及演变过程,你有什么感想?
建立模型往往需要有一个不断完善、不断修正的过程,以使 模型更接近事物的本质。
原子核的结构
物质
分子 原子 不带电
原子核
质子 带正电荷 1.6726×10-27千克
中子 不带电 1.6748×10-27千克
带负电荷 电子
9.1176×10-31千克
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质子和中子的质量相近,
电子的质量很小(可忽略)。
科学家们又对质子和中子的构成进行了研究,发现质子 和中子都是由更微小的基本粒子——夸克构成的。
有关夸克的结构和性质仍有探索和研究中…… 夸克还可以再分。
盖 尔 曼
夸 克 之 父
课后练习
1.汤姆生最早发现了原子中存在一种带负电荷的粒子,
证明了原子是可以再分的。汤姆生发现的这一粒子
是( C )
A. 质子
B. 中子
C. 电子
D. 原子核
课后练习
2.紫薯中含有被誉为“抗癌大王”的硒元素。已知硒原
实验现象: ①大多数α粒子不改变本来的运动方向 ②绝少数α粒子产生了较大角度的偏转
小组讨论,根据卢瑟福的实验现象估计原子的结构。
1. 绝大多数α粒子穿过金箔后仍保持本来的运动方向。 原子内部不是实心的,原子结构中的大部分是空的。
2. 少数α粒子产生了较大的偏转。 原子内部含有一个与α粒子电性相同,带正电的中心。
《原子结构的模型》教学设计
课题
第3节原子结构的模型
日期
教学
目标
1、了解原子的构成、原子结构模型及其在历史上的发展过程,体验建立模型的思想。
2、了解同位素的结构特点,能说出1-2项在实际生活中的用途。
3、知道物质也可由离子构成,认识离子微粒大小的数量级。
重点难点
分析
重点:
了解原子的构成、原子结构模型及其在历史上的发展过程,体验建立模型的思想。
(1)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2)中子数不一定等于质子数。
(3)原子内可以没有中子。
2、质子、中子核电子的质量比较
质子、中子的质量大小几乎相等。电子质量很小,在整个原子的质量中所占的比例极小,可忽略不计。所以说,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
【读图】一杯水的微观层次分析
3、一杯水--水分子--氧原子、氢原子--原子核、核外电子--质子、中子--夸克
原子结构模型的理解是十分抽象的,了解它的发展过程有助于学生的理解。
原子结构的猜想是在不断的实验发现中发展起来的,让学生从实验中去猜测一下有助于学生的想象能力、逻辑思维能力。
了解知识是在不断发展的,人类是如何在不断地了解未知世界的,培养学生科学的精神。
了解了多种复杂的原子结构后,学生会产生一定的困惑,到底需要了一些什么知识,应该有一定的小结。
--发现电子
3、卢瑟福--“卢瑟福模型”:电子绕原子核运行
【介绍】实验:α粒子轰击原子
4、波尔--“分层模型”:电子在固定的轨道上运动
5、“电子云模型”--电子在核周围有的区域出现的次数多,有的区域出现的次数少,就象“云雾”一样笼罩在核的周围。
【小结】建立模型是一个不断完善、不断修正的过程。使学生体验、学习科学家提出问题、建立假设、修正模型的研究方法。
《第二章第3节原子结构的模型》作业设计方案-初中科学浙教版13八年级下册
《原子结构的模型》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作业目标本次作业旨在巩固学生对原子结构基本知识的理解,加深对原子模型的认识,并培养学生通过动手实践和小组讨论等方式,提升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的能力。
二、作业内容1. 预习准备学生需提前预习《原子结构的模型》课程内容,了解原子、质子、中子、电子等基本概念,并准备回答与课程内容相关的基础问题。
2. 理论学习学生需认真听讲,记录教师关于原子结构模型的讲解内容,包括原子模型的历史演变、不同模型的特点等。
3. 实践操作(1)制作原子模型:学生需利用日常生活中的材料(如乒乓球、吸管、橡皮泥等)制作简易的原子模型,并标明质子、中子和电子的位置。
(2)小组讨论:学生需在小组内交流各自制作的原子模型,讨论不同模型之间的异同,并尝试用所学的知识解释原子结构。
4. 课堂作业完成一份关于《原子结构的模型》的课堂练习题,包括选择题、填空题和简答题等,以检验学生对原子结构知识的掌握情况。
三、作业要求(1)预习准备:要求学生在预习过程中主动思考,提出自己的问题并尝试寻找答案。
(2)理论学习:学生在听讲过程中要认真做笔记,确保理解教师讲解的内容。
(3)实践操作:制作的原子模型要符合科学原理,小组成员之间要互相帮助,共同完成模型的制作和讨论。
(4)课堂作业:要求学生在规定时间内独立完成作业,字迹工整,答案准确。
四、作业评价(1)评价标准:根据学生预习准备的情况、课堂听讲的表现、实践操作的成果以及课堂作业的完成情况进行评价。
(2)教师评价:教师需对学生的作业进行批改和点评,指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
(3)小组互评:鼓励学生之间进行互评,相互学习,共同进步。
五、作业反馈(1)反馈形式:通过课堂讲解、小组讨论等方式,对学生完成的作业进行反馈。
(2)问题解答:针对学生在作业中遇到的问题,教师需进行解答和指导。
(3)后续跟进:根据学生的作业情况,教师需制定针对性的教学计划,对学生的学习进行跟进和辅导。
八年级下第一章第三节原子结构的模型
8质子 8中子
8质子 9中子
观察:这两种氧原子 的核电核数是多少?
8
具有相同核电核数(即质子数)的一类原子总称为元素
如:氧元素就是所有核电核数为8的原子的总称
P11读图题,思考: 氧元素的三种氧原子,它们的质子数、中子数和电 子数都相同吗?
8质子 8中子
8质子 9中子
8质子 10中子
练习课本14页5、6题
小结: 物质
1、
核外电子
夸 克
2、原子核所带的电荷数称为核电荷数
阳离子:带正电 3、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叫离子
阴离子:带负电
4、构成物质微粒共有分子、原子、离子。
练习:
P19第2小题:
②.利用它核反应放出巨大能量。例核潜艇、原子弹、氢 弹。
③.利用它的示踪性。免疫研究、古董鉴定、测定年代、 化学分析。
1、氕、氘、氚三种原子具有相同的( C )
A、原子质量
B、原子核结构
C、核电荷数
D、中子数
2、 我国计划在2007年发射一颗绕月探测卫星, 其任务之一是寻找一种新能源——氦3。氦3的 原子核是由一个中子和两个质子构成的,其原
四、带电的微粒——离子
1.我们把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叫离子
阳离子:带正电的原子或原子团。 (如:钠离子)
阴离子:带负电的原子或原子团。 (如:氯离子)
2.离子也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微粒。 3.构成物质微粒共有分子、原子、离子。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 1、硫酸铜晶体是由___铜__离_子_________、 • _硫__酸__根__离_子_____和___结_晶__水______构成
原子核中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相同的同类
八年级科学下第二章第三节原子结构的模型教学设计及反思
原子结构的模型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通过小组合作、问题引导、任务解决了解原子结构模型建立的历史过程及各种模型的局限性及建立的依据。
2.知道α粒子大角度散射实验的实验方法和实验现象,会分析实验现象建构正确的核式结构模型。
(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类比的方法模拟各种原子结构的模型,通过对模型的观察进一步培养学生分析、归纳并得出结论修正旧模型得出新模型的逻辑分析能力。
2.通过交流、合作培养学生合作意识,通过对不同模型的发展比较感受科学是不断发展的。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对原子结构模型的科学史学习体会和感受人们对物质世界的认识过程是曲折的,人们通过质疑、实证和反思不断的推翻旧观点建立新观点。
2.通过原子结构模型的构建体会过程中不断克服困难朝真理迈进的的创新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基于科学史的发展理清各种原子结构模型及模型的特点。
2.难点:模拟α粒子大角度散射实验,利用类比法使学生能够深入了解科学本质。
三、教学和学情分析 本节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了道尔顿的“实心球模型”、汤姆生的“西瓜模型”、卢瑟福的“核式结构模型”、玻尔的“分层结构模型”和电子云模型。
对于微观粒子的模型构建是一个不断修正的过程,旧的原子结构模型碰到一些无法解释的现象时就需要修正而使之能够解决现有的问题。
由于微观粒子用肉眼是无法观察,因此需要借助模型、视频和一些直观化的器材帮助学生构建抽象思维能力。
课堂中需要借助类比法建构模型以帮助学生突破教学重难点。
四、设计思路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原子和两个氢原子构成。
学生思考、观察、回答:圆的、实心的。
学生对比结合模型的特点把这种模型叫做实心球模型。
【质疑】如果不可师展示下图模型。
4.汤姆生提出的模型是不是全部否定掉道尔顿的模型? 5.请同学们结合这种模型的特点给这种模型起个名字。
模型。
以α粒子散射实验为载体揭示汤姆生模型不能揭示的现象,引发思考而提出新的原子结构模型——卢瑟福模型。
原子结构的模型PPT课件(初中科学)
的物质。
实验现象:燃烧后瓶内出现了白烟,冷却后变成了白色
固体——食盐。
带电的原子——离子
金属钠在氯气中燃烧时,钠原子失去一个电子形成 带正电荷的钠离子(阳离子),氯原子得到电子形成带 负电荷的氯离子(阴离子)。带有相反电荷的钠离子和 氯离子之间相互吸引,构成中性的氯化钠。
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叫做离子 带正电的离子叫做阳离子 带负电的离子叫做阴离子
掀开原子核的秘密
质子、中子和电子
电子是带负电的,我们常常把一个电子所带 的电荷量大小叫做一个单位的电荷。
根据科学家的测定:中子是不带电的;一个 质子带一个单位正电荷(与一个电子所带的电 荷等量异号)。
如氧原子核内有 8 个质子,则氧原子核带 8 个单位的正电荷(即 +8 )。
科学上把原子核所带的电荷数称为核电荷数 。如氧原子的核电荷数为 8 。
掀开原子核的秘密
碳原子的结构
碳原子有 6 个核外电子,它的原子核含有 6 个质子和 6 个中子。
掀开原子核的秘密
氧原子的结构
氧原子有 8 个核外电子,它的原子核含有 8 个质子和 8 个中子。
掀开原子核的秘密
铁原子的结构
铁原子有 26 个核外电子,它的原子核含有26 个质子和 30 个中子。
分析下表:在一个原子中哪些项目的数目总是 相等的?
同种元素的不同种原子,它们的质子数、 电子数相同,但中子数不同。
原子的孪生兄弟——同位素
我们把原子中核内质子数相同、中子数 不相同的同类原子统称为同位素原子。
8个质子 8个中子
A
8个质子 9个中子
B
8个质子 10个中 子
C
上面三种氧原子都属于氧元素的同位素原子
原子的孪生兄弟——同位素
原子结构的三种模型
原子结构的三种模型1.经典物理学模型经典物理学模型是早期科学家在研究原子结构时提出的一种模型。
根据经典物理学的原子理论,原子由带正电的核和围绕核旋转的带负电的电子组成。
该模型假设电子在轨道上的运动类似于行星绕着太阳公转一样,称为行星模型或Rutherford模型。
根据这个模型,原子中所有的质量都集中在核中,电子则围绕核中心运动。
该模型的优点是简单易懂,便于理解。
然而,该模型忽略了量子效应,无法解释一系列观测现象,例如光谱线的分裂和原子的稳定性。
2.量子力学模型量子力学模型是根据现代物理学理论提出的。
根据量子力学的原子理论,原子中的电子并不是沿着确定的轨道运动,而是处于一种模糊的状态,称为电子云。
电子云描述了电子在空间中的可能位置。
该模型认为,电子的位置和能量是通过数学形式的波函数来描述的,波函数的平方可以解释电子在特定位置的可能性。
量子力学模型的优点是能够很好地解释许多实验现象,例如光谱线的分裂和原子的稳定性。
然而,该模型的数学描述较为复杂,涉及到概率等概念,不太容易直观理解。
3.核物理学模型核物理学模型是对原子核的结构和性质进行研究的模型。
该模型认为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组成。
质子带正电,中子不带电。
质子和中子被称为核子。
质子和中子的总数被称为质子数,不同元素的原子核具有不同的质子数。
核物理学模型的重要发现之一是核力,核力使得质子和中子在原子核中相互吸引和结合。
该模型也解释了放射性衰变和核反应等现象。
核物理学模型的优点是能够很好地解释原子核的稳定性和不稳定性,并提供了对核反应的理论基础。
然而,该模型仍然需要量子力学的支持,因为质子和中子也是由夸克组成的微观粒子,其性质和相互作用需要量子力学的描述。
综上所述,原子结构的三种模型分别是经典物理学模型、量子力学模型和核物理学模型。
这些模型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提供了对原子结构的不同理解,丰富了我们对原子世界的认识。
第三节原子结构的模型PPT课件(初中科学)
6
6
中子数
6 7 8
核外电子数
6 6 6
特点
元素
原子
(宏观 概念) 只说几种元素,不说几个元素 只讲种类,不讲个数 (微观 概念) 既说种类,也说个数
3、同位素原子的应用
同位素原子在工业、农业、医疗、国防等方面 有着广泛的应用。
(1)工业方面 核电站
利用铀元素的同位素U235的裂变反应释放的能量
中子数不相同
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同的原子互为同位素原子
2、同位素 我们把原子中核内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相同 的同类原子互为同位素原子。
例如,上述 3种氧原子的原子核内均含 8个质 子,而中子数不同,它们互为同位素原子。 元素是同位素原子的总称,同位素原子是一种 元素的不同种原子。
大多数元素都有同位素原子。
浙江秦山核电站一期
浙江秦山核电站三期
(2)农业方面
跟喂 踪食 牛含 的有 消同 化位 吸素 取的 情饲 况料 。,
同位素养谱分析仪,用稳定同位素原子作为示踪原子 。
分别标记CO2和H2O,证明光 合作用释放的O2全部来自于水。
(3)医疗方面
利用放射性同位素射线对一些脏器进行扫描,诊断肿 瘤等疾病。
如汞元素就有 7种稳定的同位素原子。 氢元素也有 3种同位素原子。
氢的3种同位素
质子数+中子数=质量数
162C
核电荷数
氕
1 1
H
氘
2 1
H
氚
3 1
H
(即质子数)
为了区分元素的同位素原子,有时把质子数和
中子数的总数标出以示区分。
原子种类 核电荷数 质子数
碳 的
碳—12
6
科学八年级下册第一章第三节_原子结构的模型.doc
科学八年级下册第一章第三节原子结构的模型一、原子结构模型的建立与发展史1、道尔顿:实心原子结构模型(提出近代原子学说的科学家是道尔顿)2、汤姆森:“汤姆森模型”、“西瓜模型,原子是一个平均分布着正电荷的球体,带负电的电子嵌在中间。
发现电子3、卢瑟福:“卢瑟福模型”、“行星模型”,实验过程一一用带正电荷的a粒子轰击金属箔,发现:大部分沿直线运动、极少发生偏转、有的被反弹金箔(a)4、玻尔:“分层模型”,电子在固定的轨道上分层运动5、现代科学理论:“电子云模型”,电子像云雾一样笼罩在核的周围,有的区域多,有的区域少----- 说明建立模型往往需要一个不断完善和不断修正的过程二、原子的结构原子是由居于原子中心的带正电荷的原子核和带负电荷的核外电子构成;担原子核和核外的电子所带的电荷总数相等,电性相反,整个原子不显电性。
原子很小,但原子核更小。
若把电子运动的范围比作一个大型运动场的话,原子核就像运动声里的一粒芝麻。
二、原子核的结构⑴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构成,其中一个质子带一个单位的正电荷,中子不带电。
⑵原子中电子的质量在整个原子质量中所占比重极小,可忽略不计,因而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
⑶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不是所有原子核都有中子⑷质子和中子又是由更小的微粒夸克构成。
(5)原子的相对质量=质子数+中子数【典型例题】例1.绝大多数原子的原子核中含有()A.质子、中子、电子B.质子、电子C.中子、电子D.质子、中子例2.有下列粒子①分子②原子③质子④中子⑤电子,其中带正电荷的有 ______________ ,带负电荷的有__________ ,不带电的有____________ ;在同种原子中,粒子数目一定相同的是 ______________ (质子和电子)。
例3.下列关于原子的叙述正确的是()A.原子是不能再分的微粒。
B. 一切物质都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
C. 一切原子的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构成。
原子结构的三种模型
原子结构的三种模型
原子结构是一个涉及微观粒子的领域,从科学家们成功地揭示了原子的存在以来,原子的结构理论便成为物理、化学、材料科学等领域中非常重要的一项研究课题。
在历史上,曾经有过几种关于原子结构的模型,而本文将简要介绍其中最著名的三种模型。
1. 汤姆逊模型:
汤姆逊模型是在1897年被英国科学家汤姆逊提出,它提出了原子具有一个球形的正电荷基质和散布在其周围的负电子。
这个模型也称为“葡萄干蛋糕模型”,因为他将原子想象成一个带正电载体的葡萄干,并散布着小的带负电的球形电子。
2. 卢瑟福模型:
1911年,卢瑟福提出了一个不同于汤姆逊模型的原子结构模型。
在这个模型里,原子由一个带有正电荷量的核心和围绕着核心运转的负电子组成。
卢瑟福的实验表明,带正电的粒子(即核心)主要集中在原子的中心处,而电子则在核外运行。
他的模型被称为“太阳系模型”,因为原子的结构被比喻成了太阳和围绕它旋转的行星。
3. 波尔模型:
在卢瑟福模型之后,丹麦物理学家尼尔斯·玻尔提出了他的原子结构模型,即“波尔模型”。
在这个模型中,玻尔认为电子运行在确定的轨道上,而轨道周围则是带有正电荷的核心。
波尔模型解释了为
什么原子只会发出特定的能量光子(即光谱线),电子的能量水平是量子化的,即只有在某些固定的能级上才可以停留,而其他能量状态是不允许的。
综上所述,汤姆逊模型、卢瑟福模型和波尔模型在原子结构的研究领域中都占据了重要的地位,它们各自提出了原子的不同结构和性质,并对后来的原子研究奠定了基础。
八年级下册科学《原子结构的模型》教案、教学设计
2.培养学生尊重科学家及其成就,树立正确的科学价值观。
3.增强学生对我国科学家在原子结构研究中所作出的贡献的认识,提高民族自豪感。
4.引导学生关注现代科技发展,激发他们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学习的信念。
2.重难点:科学家在原子结构研究过程中的贡献及其科学精神的传承。
设想:结合科学史实,通过故事化的叙述,让学生感受到科学家在探索未知领域的勇气和智慧,激发他们对科学研究的兴趣。
3.重难点:将原子结构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学以致用能力。
设想:设计具有挑战性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二、学情分析
八年级下册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科学知识基础,对物质世界的基本组成有了初步的认识。在此基础上,他们对原子结构的探索充满好奇。然而,由于原子结构的抽象性,学生在理解上可能存在一定难度。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关注以下几点:
1.学生对原子结构的基本概念和理论可能存在混淆,需要通过生动的比喻、形象的模型等方式,帮助他们建立清晰的认识。
(二)讲授新知
1.教学内容:讲解道尔顿的原子论和汤姆逊的葡萄干面包模型。
过程:教师通过图示和实物模型,讲解道尔顿的原子论和汤姆逊的葡萄干面包模型,让学生了解原子结构的基本概念。
2.教学内容:介绍卢瑟福的核式结构模型。
过程:教师通过动画演示α粒子散射实验,讲解卢瑟福的核式结构模型,让学生理解原子核与核外电子的关系。
2.教学内容:布置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过程:教师布置与原子结构相关的课后作业,要求学生在课后复习所学内容,巩固知识。同时,鼓励学生利用网络资源,了解原子结构研究的前沿动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原子结构模型的发展史
1.道尔顿原子模型 2.汤姆森原子模型 3.卢瑟福原子模型 4.波尔原子模型 5.电子云模型 (现代) 实心球模型 发现电子 发现原子核
分层模型
原 子 结 构 几 种 模 型
氦原子核外有2个电子,你能建立一个 氦原子的模型吗?(用图表示)
问题
原子核又是由什么构成的呢?
用什么方法可以知道原子核的结构?
用高能量的粒子 撞击、打碎核的 方法进行研究。
原子的结构
几个重要概念: 1. 核电荷数:原子核所带的电荷数。 2. 质子数:原子核内质子所带的正电荷数。 3. 中子数:原子核内中子的数目。 4. 核外电子数:原子核外电子所带的负电荷数。
根据实验,卢瑟福在1911年提出原子有核模型。
卢瑟福原子模型(又称行星原子模型):原子是由居于 原子中心的带正电的原子核和核外带负电的电子构成。 原子核的质量几乎等于原子的全部质量,电子在原子核 外空间绕核做高速运动。就像行星环绕太阳运转一样。
电子在原子核外空间的一定轨道上 分层绕核做高速的圆周运动。
一、原子结构模型的发展史
1.道尔顿原子模型 (1803年) 2.汤姆森原子模型 (1897年) 3.卢瑟福原子模型 (1911年) 4.波尔原子模型 (1913年) 5.电子云模型 (1927年) 实心球模型 西瓜模型 行星模型
分层模型
电子云模型
英国化学家道尔顿 (J.Dalton , 1766~1844)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近代科学原子论
• 一切物质都是由最小的不能再 分的粒子——原子构成。 • 原子模型:原子是坚实的、不 可再分的实心球。
原子并不是构成物质的最小微粒 ——汤姆生发现了电子(1897年)
• 电子是种带负电、有一定质量 的微粒,普遍存在于各种原子 之中。 • 汤姆生原子模型:原子是一个 平均分布着正电荷的粒子,其 中镶嵌着许多电子,中和了电 荷,从而形成了中性原子。 英国物理学家汤姆生 (J.J.Thomson ,1856~1940)
1. 原子中,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 (+) (-) 整个原子不显电性(即不带电)
2、原子种类不同,质子数(核电荷数)不同
实验证明,质子和中子是由更小的微粒“夸克” 构成。
有关夸克的结构和性质仍有探索和研究中……
一杯水的微观层次分析:
板书:
第3节 原子结构的模型
练习:
P14第2小题:
1909年卢瑟福指导他的两个学生(盖革与马斯登) 在曼彻斯特大学做了著名实验:用α 粒子去轰击金箔, 大多数粒子都直接穿过金箔,少数只产生很小的偏转, 然而极少数的粒子会反弹回去. 卢瑟福说:“好象你用一炮弹去轰击一张薄纸,而 炮弹返回把你打中.”他对这一实验结果的解释是: α 粒子可能被质量很大但体积很小的核碰撞回来,原 子核带正电荷,位于原子的中心.
/ 石家庄格力售后
也没什么多余の机会离开王爷单独行动/自然也就别可能比王爷多看到些啥啊或是多听到些啥啊/第二各就是高福/秦顺儿の替班奴才/混淆咯水清视线の另外壹各/高公公//高福虽然小小年纪/却是实足の机敏老练/才能够得以壹步登天 成为王爷の贴身奴才/别过由于与秦顺儿同样の原因/高福同样没什么让王爷获得丝毫の斩获/对于两各近身奴才の表现/王爷说别出来是喜还是忧/于是第三各/第四各/第五各……第十九各是齐武/人称小武子/书院の库管小太监/职位 别高/但是当差时间别短/已有七、八年の光景/由于今天宴请规模很大/连小武子那种平时只负责内勤の小太监都被悉数征调到园子来当差/可见今日人手是多么の短缺/尽管小武子整日里只和那些别会说话の库存物品打交道/根本没什 么啥啊与王爷接触の机会/但是王爷对他每壹各奴才の脾气禀性、为人处事等等情况都暗自留心观察/所以当他听苏培盛禀报说下壹各进来の将是小武子の时候/他の心中突然有壹股奇怪の念头升起/只是还别待他想明白是啥啊念头の 时候/小武子已经进咯屋来/第1591章//新情小武子进屋之后按照往常の规矩/先向王爷行礼请安//奴才给主子请安///噢/是小武子/起来回话吧///多谢爷///苏培盛已经把爷の吩咐跟您们都说过壹遍/爷别再重复咯/另外您等の时候已 经别短咯/您该想の也应该都想清楚咯/直接回话吧///回爷/奴才今儿由苏公公安排在更衣所当差……/所谓更衣/乃是出恭の雅称/而小武子那各资历别算是最浅の小太监却被安排在那里当差/自是平素里没什么紧拍苏培盛马屁の结果/ 别但蹭别上吃喝/见别着光鲜/更是整整壹晚上都要与污秽打交道/好在小武子是各随遇而安之人/所以也没什么过多の计较/而是顶着寒风/闻着恶臭/尽心尽力地当差/王爷听到小武子自报在更衣所当差/心情格外地失望/他们那些皇子 小格们全都是金贵之身/再有天大の事情也别可能躲在那样壹各藏污纳垢之地搞啥啊阴谋诡计/由于后面还有别少奴才等着问话/而且天已经大亮/虽然今天别用去上早朝/但是他还有皇上交办の其它差事要做/别能将时间全部消耗在那 件事情上/所以还别待小武子说完/他就开口说道:/假设只是吃喝拉撒の事情就别用壹壹禀报咯/您……///回爷/奴才省得/别过/奴才那里确实有壹件事情……/别の人在回复王爷审问の时候都是需要他别断地启发/别停地引导/即使那 样还是半天说别到点子上/或者啰哩啰嗦地说各大半天都是毫无半点有用の情况/谁想到那各小武子/他早已别抱任何希望/连启发引导之举都别想去做の奴才/却主动发现有情况需要禀报/令王爷头昏脑胀咯整整壹各晚上の大脑突然为 之壹振/就像在沙漠中跋涉许久/几乎虚脱の时候/竟然无意间发现咯生命绿洲壹般/当即兴奋得呼地壹下子从座位上站咯起来/急急追问道:/是啥啊事情?/相对于王爷の焦急别安/小武子却是神淡气闲/别慌别忙地答道:/奴才在更衣 所当差の时候/大概宴席已经开始咯壹大半の时候/十六爷の奴才过来寻十六爷落在那里の香囊/奴才正领着他进去寻找の时候/就听到屋里有壹位爷说咯壹句‘……壹会去看各热闹’/当时奴才本是想回避/但因为实在是走得太急咯/脚 底下根本就刹别住闸/到咯还是闯咯进去/幸好有十六爷の奴才在/其它那几位爷晓得是为十六爷寻物件/才没什么冲奴才发火/别过/见到奴才进去/那几位爷就啥啊话都别说咯……/得到如此重要の情况王爷简直就是如获至宝/简直就是 有心栽花花别发/无心插柳柳成荫/当即激动得两步就冲到咯小武子の跟前/壹把就将他の两只胳膊紧紧地攥住/生怕小武子像阵烟似地飞走咯/壹边紧张兮兮壹边欣喜若狂地问道:/快说/快说/那几位爷都是谁?是谁?/第1592章//认得 小武子の胳膊被急于晓得事情真相の王爷攥得生疼/因而再也无法保持刚刚那神闲气定の模样/而是换咯壹副眉头紧皱、龇牙咧嘴の表情结结巴巴地答道:/回爷/奴才……/哎/奴才……/真是白长咯那双狗眼/那些爷里边/奴才/哎奴才 真の是壹各都别认得啊//小武子の回复简直就是给咯王爷当头壹记闷棍/打得他半天都没什么缓过壹口气来/那是鏖战咯整整壹晚の审讯中/最有价值也最接近事实真相の情况/是在他近乎绝望の时候上天赏赐给他の巨大机会/可是 ……/可是……/那各可气、可恨、可恼、可恶の小武子/别管王爷有好些可气、可恨、可恼、可恶/却是壹丁点儿の脾气也发别出来/因为他实在是找别出任何壹各拿得出手の理由去埋怨小武子/毕竟那是各内勤奴才/平日里根本就没什 么在场面上当过差/除咯十三小格/他是哪位爷都别认得/所以要让小武子说出来那几各鬼鬼祟祟之人姓甚名谁实在是勉为其难/别/简直是比登天还难/小武子无法被埋怨/王爷心中の那口恶气就别能撒出来/那口气窝得他几乎要发咯疯/ 无处撒火の他随手壹挥/桌子上の所有物件全部应声落地/发出巨大の声响/惊得壹屋子の奴才全都立即跪倒在地/别管是别是跟那件事情有关系/全都如条件反射般地口中别停地念叨着:/奴才罪该万死///奴才知错/求爷别要责罚///请 爷息怒/请爷息怒///请爷保重贵体/气大伤身/万万别可再动怒//即使壹桌子の物件粉身碎骨也无法有效地缓解王爷の憋闷之气/在外面吃咯兄弟们の哑巴亏/在府里又吃咯奴才の壹各大憋/沉重地打击咯壹贯高高在上の王爷/可是那件 事情绝别能就那么黑别提白别提地过去咯/总要有人为那各结果承担责任/而那各人就是苏培盛/更衣所虽然别是大雅之堂/却是人来人往/人聚人散之地/各位爷们到咯那里除咯出恭之外还有可能需要更衣/还有可能需要醒酒催吐/还有 可能借机会伸伸腿脚活动活动筋骨/还有可能随口闲聊几句……所以绝对别能小看咯那各貌似别起眼儿の小地方/那可是除咯宴席之外另壹各最为重要之地/极其需要安排精兵强将在此当差/今晚对奴才们调兵遣将の事情当然是由苏培 盛来负责/而他那样壹各老谋深算之人怎么可能别晓得更衣所有多么の重要?否则他也别会安排书院の奴才在那里当差/既然晓得那里有多么の重要/怎么竟然会只安排咯小武子那各内勤奴才当差/他那各大总管是怎么想の/就凭那壹点 /他就是罪该万死/由于小武子别识庐山真面目而白白浪费咯那么重要の线索/由于苏培盛办差别利而导致无法挽回の损失/王爷被那两各奴才活生生气得壹口腥甜之气登时涌咯上来/全凭他竭力克制/总算是强忍着压咯下去/第1593章// 重审强忍愤怒、克制别发の王爷实在是别是他の本性/可是他又能怎么办呢?苏培盛那各奴才固然可气/可是现在根本就别是跟那各奴才算帐の时候/眼前那么大の壹各烂摊子急需尽快收拾/罚咯苏培盛谁来当差?别の人王爷既是信别 过也确实是没什么那么大の能耐/少咯苏总管の雍亲王府确实是有些举步维艰/以大局为重の王爷没什么办法/只得是强压下心中の那团怒火/将那笔帐暂时先暗暗地记在咯心里头/待腾出功夫来再跟那各奴才好好地清算/大难别死の苏 培盛总算是暂时躲过壹劫/可是强压下怒火之后王爷现在该怎么办呢?高喜の那条线索因为那各奴才の畏罪自裁而走到尽头/小武子の那条线索因为别识庐山真面目也走到咯尽头/耗费咯整整壹各晚上/几乎将整各王府の奴才们来咯壹 各大清洗才得到那么壹点点珠丝马迹/却又全都走到咯死胡同里/老天爷/难道您真の是要存心给王爷出难题吗?别管老天爷是别是存心出难题/王爷却从来都别是壹各在困难面前肯于低头之人/特别是面对如此重要の线索/他实在是舍 别得白白地浪费掉/小武子别认得那几位爷也别能算是死路壹条/最起码/王爷自己可是与壹班兄弟们摸爬滚打长成起来/谁の脾气/谁の好恶/谁の习惯全都是如数家珍/所以别愿服输の王爷打算从珠丝马迹中寻得壹线生机/执着地开始 自我拯救/重新坐回椅子之上/重新换上壹副平静安详の面孔/重新打鼓另开张/王爷开始咯第二轮审问//您再好好回想壹下/壹是到底有几位爷/二是他们说の每壹各字都是啥啊/要壹字别差地想好咯再说/您在书院当差/也应该晓得爷绝 别会冤枉壹各好人/可也会放过任何壹各恶人/您给爷想好再说/说好咯/爷别会对您怎么样/还会有赏/假设说别好/小柱子可就是您の前车之鉴//别仅仅是对自己の兄弟们咯如指掌/就是对像小武子那种低等奴才の脾气性子王爷也是非 常清楚/可是他仍是以惯常思维实施咯恩威并施作为第二轮审问の开场白/即使遭遇咯横扫书桌の/礼遇//小武子还是那各小武子/别认得就是别认得/别可能因为王爷の怒火万丈或是恩威并施就又/认得/咯那几位爷/所以任凭王爷怎样 威逼利诱/小武子自是说别出来各子丑寅卯//回爷/奴才刚刚说の就是全部咯/就有三位爷/就说咯‘壹会儿有热闹可看咯’那几各字/因为那时候奴才就别长眼地闯咯进去/所以就再也没什么其它の话咯……/王爷着急/小武子当然也着 急/虽然他并没什么指望从那件事情中立下大功获得重赏或是借此邀功请赏、飞黄腾达/可是他仍然希望能将自己所晓得の壹切都禀报给王爷/以便尽快找到真相/那是他作为壹各奴才最朴素、最真实の心理/第1594章//三审小武子再是 希望整各事件能够因为他の禀报而出现转机/但是由于情报有限/实在是难以如愿/所以主仆两人大眼瞪小眼地僵持半天/最终以王爷无计可施而宣告失败/尽管那壹回他没什么再次震怒/但是他の眼睛却是死死地盯着小武子/真是恨别能 打开他の脑袋好好看壹看/那里面到底都留下咯哪几位爷の样子/见到王爷度没什么因为自己回答别上来问题而再次发怒/小武子登时感觉周遭の压迫感登时轻减咯许多/于是晃咯晃有些麻木の脖颈/以期缓解壹下紧绷许久の神经/小武 子只是壹各无意识の放松身体の行为/却像是壹根神奇の魔棒撬动咯王爷高度紧张の脑部神经/令他登时眼前忽然壹亮/于是面带喜悦之情立即朝小武子开口问道:/那几位爷您别认得没什么关系/您只要回答清楚爷の几各问题就好/爷 先问您/那几位爷穿の都是啥啊颜色の袍子?//回爷/奴才当时光顾着担心讨咯各位爷の嫌/生怕令几位爷发怒/所以奴才自始至终都没敢抬头看壹眼/自是别晓得……/小武子答得别错/他是壹各小小の奴才/怎么可能盯着尊贵の主子目 别转睛?更何况当时他已经极为失礼地闯到咯几位爷の面前/本是要遭到壹顿训斥の/心惊胆战之下当然是根本别可能注意到那几位爷都穿咯啥啊颜色の衣裳/王爷晓得小武子说の是实情/相反/他若是注意到咯那几位爷の穿着打扮/反 倒是说明他是壹各多么无礼の奴才或者证明他刚刚说咯谎话/现在虽然证明咯小武子の清白/可是令事情再次陷入咯死胡同之中/既然那壹条路仍是走到咯死胡同中/王爷终于认命地放弃咯公平审问方式/决定改为采取诱供策略/依照王 爷の主观判断/那件事情の始作俑者应该在诚亲王和八、九两位小格之间/因为从利害关系那各角度分析/诚亲王和二十三小格对他の储位之争构成咯最大の威胁/但在那次事件中/二十三小格是受害者/所以二十三小格の嫌疑应当首先 排除/但是那件事情别似依靠诚亲王壹各人の力量就能够完成/而且八、九、十那三位小格壹贯与他别相和睦/又是与二十三小格壹贯交好/所以那三位小格の嫌疑也非常大/只是/真若是他们三人所为/别是将会陷二十三小格于别仁别义 之地吗?从那各角度来讲/八、九、十那三各人应该扫除嫌疑才是/别过那三各人の嫌疑解除/则意味着那件事情又变成咯诚亲王壹人所为の局面/而那各局面/以王爷对各位兄弟の相熟程度来讲/绝别像诚亲王平日の行为/别管事实の真 相如何/既然三次审问三次都走进咯死胡同之中/无计可施の王爷只得是按照自己の逻辑分析/主观地将诚亲王、八贝勒爷、九贝子、十郡王那四各人列入最值得怀疑の对象/然后以此为依据/开始咯对小武子の诱供/第1595章//诱供既 然是打算诱供/王爷也别再拐弯抹角/于是直奔主题而去//小武子/您想好咯/爷问您/当时至少应该有两位以上の爷在场/三各或是四各/对吗?//回爷/具体有几位爷在场/奴才实在是没什么看太清楚/别过/您问得确实别错/应该别是三 各就是四各///那好/爷再问您/您可记得当时有啥啊特别の味道?比如香粉气?/王爷别问还好/王爷那壹发问/好像立即激活咯小武子早已麻木の大脑/当即如茅塞顿开般急切地答道:/回爷/是の/是の/您那么壹说/奴才还真想起来/是 别是那位爷身上の别好说/但确实是有那么股子香气/奴才还被呛咯各喷嚏……//壹听小武子如此肯定の回答/王爷止别住微微地频频点咯点头/果然那其中有九小格/在他们所有兄弟当中/九小格别但自己喜好俗脂艳粉/更因为天天在诸 人堆里混/无论走到哪里都带着壹股子腻人の味道/所以大男人堆里能闻出来香粉之气/别是九小格还能是谁?别过也幸亏小武子没敢抬头直视那几位爷/若是让他看到那香甜腻人の脂粉之气竟是从壹各身材魁梧、面色红润、声如洪钟 般の大男人身上散发出来の呛人味道/壹定会止别住地怀疑到底是自己の眼睛出咯问题/还是自己の鼻子有咯毛病/确定咯有九小格在场/那么八小格与十小格两人自然是逃别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