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兴趣和动机
小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与动机
![小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与动机](https://img.taocdn.com/s3/m/0fcb148632d4b14e852458fb770bf78a65293ac9.png)
小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与动机一、研究背景小学生正处于身体发育的关键时期,参与体育活动不仅能够增强身体素质,还能促进心理健康发展。
然而,在当前教育背景下,小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积极性并不高,甚至有些学生缺乏对体育活动的兴趣。
因此,探究小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与动机具有重要意义。
二、兴趣激发1.体育游戏的设计:体育游戏是激发小学生参与体育活动兴趣的有效手段之一。
通过设计有趣、富有挑战性的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感受到运动的乐趣,从而培养他们对体育活动的兴趣。
2.榜样激励:在体育活动中,教师可以利用优秀运动员的榜样作用来激发学生的兴趣。
通过讲述优秀运动员的故事,让学生感受到体育运动的魅力,从而激发他们对体育活动的兴趣。
3.增强互动:在体育活动中,增强师生、生生之间的互动,能够让学生感受到体育活动的乐趣,从而培养他们对体育活动的兴趣。
教师可以通过鼓励、表扬等方式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参与度。
三、动机分析1.身体健康动机:小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动机之一是为了身体健康。
通过参与体育活动,学生能够增强身体素质,提高免疫力,预防疾病。
因此,学校和教师可以利用这一点,加强体育课程的设置,让学生充分参与到体育活动中来。
2.心理动机:除了身体健康动机外,小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动机还包括心理动机。
通过参与体育活动,学生能够释放学习压力,缓解焦虑情绪,增强自信心和自尊心。
此外,学生还能在体育活动中结交新朋友,培养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3.家庭影响:家庭对小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动机也有一定的影响。
家长应该鼓励和支持孩子参与体育活动,培养他们的运动习惯和兴趣爱好。
此外,家长还可以与孩子一起参加体育活动,增强亲子关系,促进家庭和谐。
4.社会氛围:社会氛围对小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动机也有一定的影响。
学校和社区可以加强宣传力度,营造良好的运动氛围,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体育活动。
此外,学校还可以组织各种形式的体育比赛和活动,激发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热情和积极性。
参加体育运动的目的与动机
![参加体育运动的目的与动机](https://img.taocdn.com/s3/m/26915774ce84b9d528ea81c758f5f61fb7362898.png)
参加体育运动的目的与动机
提高身体健康
参加体育运动的一个主要目的是提高身体健康。
通过参与运动,人们可以增强肌肉力量、提高心肺功能和增加灵活性。
定期进行体
育运动可以减少患慢性疾病(如心脏病、糖尿病等)的风险,并改
善整体健康状况。
管理体重
体育运动是管理体重的有效方式。
运动可以帮助燃烧卡路里,
减少体脂肪,并提高新陈代谢速度。
定期参加体育运动可以帮助维
持健康的体重,并减少肥胖相关的健康问题。
减少压力和焦虑
参与体育运动可以帮助减少压力和焦虑。
运动释放身体内的压力,促进身心舒缓。
运动还可以刺激内啡肽的产生,这是一种自然
的抗焦虑物质。
通过参加体育运动,人们可以在放松和愉悦的环境中减轻压力和焦虑。
增强社交联系
体育运动也是增强社交联系的机会。
通过参与团队运动或加入运动俱乐部,人们可以结识新朋友,扩大社交圈子。
运动培养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提供了一个与他人互动的平台。
提高自信心
通过体育运动的持续训练和进步,人们可以提高自信心。
体育运动鼓励人们设定目标,并努力实现这些目标。
每次取得进步和成就都会增加自信心,培养积极的心态和自我肯定。
综上所述,参加体育运动的目的与动机多种多样,包括提高身体健康、管理体重、减少压力和焦虑、增强社交联系以及提高自信心等。
通过体育运动,人们可以享受到身心健康的益处,同时也能够获得社交和心理层面的满足。
(优选)体育心理学第三章运动兴趣与动机
![(优选)体育心理学第三章运动兴趣与动机](https://img.taocdn.com/s3/m/2dc63c7aaf45b307e971970c.png)
二 运动兴趣和动机 ■运动兴趣
二、运动兴趣的品质
倾向性
广泛性
稳定性
兴趣效能
二 运动兴趣和动机 ■运动兴趣
三、运动兴趣的分类
兴趣内容 倾向性 广泛性
稳定性
物质兴趣 精神兴趣 直接兴趣 间接兴趣 广泛兴趣 中心兴趣
有趣 乐趣 志趣
二 运动兴趣和动机 ■运动兴趣
四、影响运动兴趣水平的主要因素
➢ 运动需要的满足 ➢ 运动内容的新奇性和适合性 ➢ 成功体验的获得 ➢ 融洽的师生关系
6.3 唤醒理论 赫布(Hebb,1949)和柏林(Berlyne,1960)等
提出唤醒理论(Arousal theory),该理论指出:人 们总是被唤醒,并维持着生理激活的一种最佳水平, 不是太高,也不是太低。(人类的活动常常不是为了 减少驱力,而是增加驱力。)
刺激水平与偏好的关系
一 心理学基础知识
自我效能理论 班杜拉(Bandura,1977)提出自我效能理论
,是一种动机的认知理论。他认为:人对行为的 决策是主动的,人的认知变量如期待、注意和评 价等在行为决策中起着重要作用。 ★ 期待是决定行为的先行因素。
结果期待
效果期待
二 运动兴趣和动机 ■运动兴趣
一、运动兴趣的定义
运动兴趣是人们积极地认识、探究或参与体育 运动的一种心理倾向,是获得体育与健康知识和 技能,促进身心健康的重要动力。P53
一 心理学基础知识
■动机
五、动机与兴趣
5.1 兴趣 兴趣(interest)是人对事物的一种认识倾向,是价
值观的初级形式,伴随着积极的情绪体验,对个体活 动,特别是对个体的认知活动有巨大的推动力。 ★ 兴趣会逐渐发展成为个体活动的内在动机。
体育心理学第三章运动兴趣与动机
![体育心理学第三章运动兴趣与动机](https://img.taocdn.com/s3/m/2d73fc5ca66e58fafab069dc5022aaea998f419c.png)
影响因素
运动兴趣受到个人体验、挑战 性、社交因素等多种因素的影 响。了解这些因素可以帮助个 体更好地培养和维持运动兴趣。
动机理论和运动动机的分类
动机理论 自我决定论 成就动机理论 期望理论
运动动机分类 内在动机、外在动机、挑战性动机 任务导向型、大我导向型 期望成功动机、期望回报动机
运动兴趣和动机对运动表现的影响
培养运动兴趣和动机的 方法
设定目标、提供支持和创造 有趣的环境是培养运动兴趣 和动机的关键手段。
实例分析:运动兴趣和 动机的关系
篮球、足球和游泳等不同运 动项目展示了兴趣和动机对 运动表现的影响。
体育心理学第三章运动兴 趣与动机
在体育心理学的第三章中,我们将探讨运动兴趣和动机对个体运动表现的重 要性,并提供培养运动兴趣和动机的方法。
运动兴趣的定义和特点
定义
运动兴趣指个体对参与某项运 动活动的喜爱程度。它可以受 到个人兴趣、父母影响、社会 环境等因素的影响。
特点
运动兴趣具有个体差异性,可 以受到年龄、性别、文化背景 等因素的影响。它可以是稳定 的,也可以随时间和经验的积 累而发生变化。
对于一位热爱足球并以成就为导 向的运动员来说,他会设定高目 标,努力训练并追求比赛中的胜 利,从而不断提高自己的表现。
游泳运动
对于一位对游泳兴趣浓厚并以期 望成功为动机的运动员来说,她 会通过不断挑战自己,追求游泳 技巧的进步,从而取得出色的运 动成绩。
结论和要点
运动兴趣和动机对表现 的重要性
运动兴趣和动机可以显著影 响个体在运动中的表现和持 久性。
1 提高动力
运动兴趣和动机可以激发个体的热情和努力,提高他们在运动中的动力。
2 增强专注力
对运动感兴趣和有明确动机的个体更易于集中注意力,提高运动表现。
季浏《体育心理学》(第2版)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第3章 运动兴趣和动机)【圣才出品】
![季浏《体育心理学》(第2版)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第3章 运动兴趣和动机)【圣才出品】](https://img.taocdn.com/s3/m/e0c53d8b0066f5335a8121c7.png)
4 / 25
圣才电子书
②启示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可分为积极的和消极的两种。运动兴趣效能高低主要表现在对实际行动的推动力大小及起作
用时间的长短上。
③意义
培养学生高效能的运动兴趣,有助于促进学生有效参与体育运动,掌握运动知识和技能、
以及发展其个性。
3.运动兴趣的分类 (1)根据运动兴趣的内容划分
2 / 25
圣才电子书
②中心兴趣
中心兴趣是在广泛兴趣的基础上,对某一类(项)体育运动或体育运动的某一方面有特
别浓厚而稳定的兴趣。
③广泛兴趣和中心兴趣的关系
3 / 25
圣才电子书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a.学生首先要对体育活动有广泛兴趣,通过从事多种体育活动来锻炼自己,为以后的 发展打下扎实的体能和技能基础。
一般来说,随着年龄的增长,少年儿童的运动兴趣将逐渐得以稳定。
②意义
稳定的运动兴趣可以让学生持续地坚持体育锻炼,形成强有力的推动力,促使学生获得
好的成绩。稳定的运动兴趣对于完成复杂而又艰巨的体育活动任务来说十分必要,往往使人
能够获得别人难以掌握的运动知识和技能。
(4)运动兴趣的效能
①概念
运动兴趣的效能指运动兴趣对体育活动的推动所产生的效果。根据运动兴趣的效能水平
①运动兴趣是体育学习获得成功的动力,而体育学习的成功又是激发和提高运动兴趣的
主要因素之一。
第三章 运动兴趣
![第三章 运动兴趣](https://img.taocdn.com/s3/m/3b467dd189eb172ded63b786.png)
直接兴趣与间接兴趣所需的意志努力程度 不同
由于使人产生直接兴趣的体育活动本身可以满足 人的需要,而需要的满足又会反过来增强人的直接 兴趣。由此,直接兴趣会越来越浓。一般来说,在 产生直接兴趣的体育活动中,不需要或较少需要意 志努力。间接兴趣则不然,由于个体对体育活动本 身不一定有强烈的兴趣,一般都需要一定的意志努 力才在传统的体育教学中,会出现学生 “喜欢体育而不喜欢体育课”的现象? 2.兴趣与动机的关系? 3.兴趣与爱好? 4.如何培养兴趣?—读书为例
第一节 运动兴趣 第二节 运动动机
第一节 运动兴趣
一、运动兴趣的定义 兴趣:是人们积极地认识和探究某种事物或从事 某种活动的一种心理倾向,是获得知识、开阔 眼界、丰富心理活动的重要动力。
“志趣”这种有意识的运动兴趣已有明确范 围,不仅表现在体育课堂上,也表现在课 外活动中,不断推动着学生自觉而努力地 进行体育学习。因此,体育教师应该运用 新颖有趣的教学内容,丰富多样、生动活 泼的教学方法,不断地引导学生进行新的 探究活动。而且,如果体育教师能在教学 中让学生意识到体育学习的重要性,将会 激发起学生更高水平的求知欲。
(二)运动兴趣的广泛性
运动兴趣的广泛性:是指运动兴趣指向对象范围的
大小。在运动兴趣的广泛性上,人与人之间的差 别是很大的。运动兴趣广泛的人,除了会经常注 意所感兴趣的运动项目本身以外,还会去了解与 该项运动相关的其他运动及其各类信息,并加以 钻研,从而大大增进自己对该项运动的了解,为 大幅度提高该项运动技能水平提供可能。例如, 喜欢射击项目的人平时除了要勤学苦练射击技术 以外,还会主动去掌握相关的心理学知识。
(五)融洽的师生关系
四、影响运动兴趣水平的主要因素
(一)运动需要的满足
体育心理学名词解释,简答论述复习资料
![体育心理学名词解释,简答论述复习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3dc637bdfd0a79563c1e7209.png)
体育心理学复习资料(名词解释、简答论述)一、名词解释:1.运动兴趣?指人们积极的认识探究体育运动的一种心理倾向,是活的体育与健康知识技能促进身心发展的动力2.什么是运动动机和运动行为?运动动机:指由运动目标引起的,推动学生参与体育学习与身体锻炼活动的内部动因运动行为:人类有意识有目的的利用各种手段和方法,为满足某种体育需要而进行的活动3.简述内部动机和外部动机内部动机:由自身内在需要转化而来的动机外部动机:由外界条件诱发而来的动机4.什么是直接动机与间接动机直接动机:指向于运动学习和身体锻炼的内容、方法或组织形式等当前、直接特征的动机间接动机:指向于体育活动可能带来的生理、心理和社会的延迟、间接结果的动机。
5.什么是归因?指个体对自我或对他人行为结果的原因进行分析、解释、推测的认知过程。
6.什么是协变性原则?一个人对成功与失败的归因常常根据别人完成同一项任务是的成绩来解释,即当别人的成绩与他们一致时归于外部原因,不一致时归于内部原因。
7.什么是归因训练?指通过一定的训练程序使个体掌握某种归因技能,形成比较积极的归因风格8.什么是习得性无助感?指个人经历了失败与挫折后面临问题时产生无能为力,丧失信心的心理状态。
9.什么是心境状态?指由环境刺激而引起的情绪或情感的唤醒状态,是具有感染力的微弱而持久的情绪状态。
10.什么是冰山剖面图?成功运动员“紧张“、”“抑郁”、“疲劳”和“慌乱”等消极情绪较低,而“精力”较高,人们将优秀运动员的心境状态剖面图称为“冰山剖面图”11什么是交互作用?在运动心理学相关的研究中,通常用交互作用模式来预测运动行为,即运动行为=人格+情境+人格×情境+误差12.什么是唤醒?指机体总的生理性激活的不同状态,是由感觉兴奋性水平、腺体和激素水平以及肌肉的准备性所决定的一种生理和心理的准备状态13.什么是焦虑、状态焦虑和特质焦虑焦虑:指个体在担忧自己不能达到目标或不能克服障碍而感到自尊心受到持续性威胁下所形成的紧张状态。
《运动兴趣和动机》课件
![《运动兴趣和动机》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db71515e5e0e7cd184254b35eefdc8d376ee14f8.png)
促使个体参与体育活动的内部动力,包括对运动的喜好、目标追求、 价值观等方面。
重要性
03
提高身体健康水平
促进心理健康
提高社会适应能力
运动兴趣和动机是促进身体活动和锻炼的 重要驱动力,有助于提高心肺功能、增强 肌肉力量和改善身体形态。
运动兴趣和动机能够带来积极的心理体验 ,缓解压力、焦虑和抑郁等负面情绪,增 强自信心和自尊心。
青少年
培养兴趣
提高身体素质
青少年时期是培养运动兴趣的关键时 期。家长和社会应该鼓励青少年尝试 多种运动项目,发现他们的兴趣所在 ,并培养他们的运动技能。
青少年正处于身体发育的关键阶段, 运动可以帮助他们提高身体素质,促 进骨骼、肌肉和心肺功能的发育。
社交需求
青少年往往希望通过参与运动来融入 群体,与同龄人建立友谊。他们可能 更倾向于参加团队运动,如足球、篮 球等。
运动表现。
03
运动兴趣和动机的关系
兴趣对动机的影响
兴趣是激发动机的源泉
当人们对某项运动产生兴趣时,会自 发地产生参与和探索的意愿,这种内 在的动力驱使人们积极行动。
兴趣促进持续参与
对运动的浓厚兴趣可以让人在面对困 难和挑战时保持耐心和毅力,从而持 续参与并取得进步。
动机对兴趣的影响
动机是激发兴趣的催化剂
运动动机对运动表现的影响
01
动力和持续性
强大的运动动机能够激励人们 更频繁、更持久地参与运动,
从而提高运动表现。
02
目标设定和规划
有明确目标和规划的运动动机 能够使人们更有针对性地训练
和提升。
03
心理准备和调整
良好的运动动机能够帮助人们 更好地应对挑战和压力,保持
良好的心态。
3第三章 运动兴趣和动机
![3第三章 运动兴趣和动机](https://img.taocdn.com/s3/m/348ce3f4da38376bae1fae21.png)
需要--成就理论
美国心理学家莫里最早提出了 “成就需要”一词,并 由阿特金森发展为“需要--成就理论”。
成就需要=(争胜动机-避输动机)(成功可能性*成功的刺激价值)+ 外部动机
当成功动机>逃避失败动机时,可能50%成功,成就需要水平最高。 当成功动机<逃避失败动机时,可能10%或90%成功,成就需要水平最高。 成就动机高的个体:往往选择中等难度的任务,50%成功率。 成就动机低的个体:愿意选择把握性大(90%)或(10%)的成功率,以避
28
四、运动动机的培养与激发
(五)端正体育态度
1.态度:是个体对外界对象较为稳固的,由认知、情 感、行为意向三种成分构成的内在的心理倾向。
2.态度的认知基础 3.体育态度端正
体育价值观
形成:模仿学习 转变:积极
29
思考题:
1.影响运动兴趣水平的主要因素有哪些?如何促进运 动兴趣的形成?
2.不同动机对学生的运动行为有何影响? 3.如何培养和激发学生的运动动机?
4
第一节 运动兴趣
二、运动兴趣的品质
1 运动兴趣的倾向性 2 运动兴趣的广泛性 3 运动兴趣的稳定性 4 运动兴趣的效能
指向一定的体育项目 兴趣指向范围的大小
持续时间的长短 推广所产生的效果
5
三、运动兴趣的分类
(一)根据运动兴趣的内容
物质兴趣
表现为对运动用品的兴趣
精神兴趣
表现为对运动的偏好和渴望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体育学院 杨华薇
1
本章知识点:
重点:影响运动兴趣的因素;运动动机的培养与激发 难点:运动兴趣的培养;运动动机对运动成绩的影响
2
课程导入
青少年参与体育运动的动机是什么
![青少年参与体育运动的动机是什么](https://img.taocdn.com/s3/m/f3f60e6eeffdc8d376eeaeaad1f34693dbef107f.png)
青少年参与体育运动的动机是什么在当今社会,青少年参与体育运动的现象越来越普遍。
那么,究竟是什么驱使着他们投身于各种体育活动呢?这背后的动机是多种多样的。
首先,对于很多青少年来说,追求身体健康是参与体育运动的一个重要动机。
在成长的过程中,他们逐渐意识到拥有一个强健的体魄对于学习、生活和未来发展的重要性。
通过参与体育锻炼,如跑步、游泳、篮球等,可以增强心肺功能,提高肌肉力量和耐力,改善柔韧性和平衡能力。
良好的身体素质不仅能让他们在日常活动中精力充沛,还有助于预防疾病,为未来的健康打下坚实的基础。
其次,释放压力和放松心情也是青少年参与体育运动的常见原因。
在学业的重压之下,他们需要一个途径来宣泄内心的紧张和焦虑。
体育运动为他们提供了这样一个出口。
在运动场上尽情奔跑、挥洒汗水,能够让他们暂时忘却学习的烦恼和生活中的压力,沉浸在当下的活动中。
这种身心的放松有助于恢复精力,以更好的状态重新投入到学习和生活中。
再者,社交需求也是不可忽视的一个动机。
在体育运动中,青少年有机会结识志同道合的朋友,扩大自己的社交圈子。
他们可以与队友一起训练、比赛,共同为了一个目标而努力,在这个过程中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和友谊。
这种社交互动不仅丰富了他们的课余生活,还能让他们学会与人沟通、协作和相互支持,提升自己的人际交往能力。
另外,追求成就感和自信心的提升也是青少年参与体育运动的重要动力。
当他们通过努力训练,在比赛中取得好成绩,或者在某项运动技能上有所突破时,会获得一种巨大的成就感。
这种成就感能够增强他们的自信心,让他们相信自己有能力克服困难,实现目标。
而这种自信心会延伸到生活的其他方面,对他们的学习、职业规划等产生积极的影响。
对于一些有天赋和兴趣的青少年来说,追求个人兴趣和发展特长是参与体育运动的重要原因。
他们对某种特定的运动项目有着浓厚的热爱,愿意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钻研和提高。
通过参与相关的体育活动,他们能够不断挖掘自己的潜力,提升自己在该领域的技能水平,为未来成为专业运动员或者在相关领域发展奠定基础。
第三章运动兴趣和动机
![第三章运动兴趣和动机](https://img.taocdn.com/s3/m/a13b0bdf941ea76e58fa04ec.png)
第三章运动兴趣和动机第一节运动兴趣调查报告:近几年来,两次大规模的群众体育调查反映出这样一个严峻的事实:在1996年的调查中,16岁以上居民中有66.74%的人不参加任何体育活动;而在2001年的调查中,这种现象不但依然存在,而且出现了逐渐加剧的趋势,即在中断体育活动的人口中,20岁以下者占68.7%,30岁以下者占90.5%,与1996年相比,分别增加了18.0%和11.7%这就是说:经过十多年的努力,仍然有三分之二的中学生离开中学校园以后在2年内(即20岁前)就中断了体育活动;在离开中学10年之后中断体育活动的中国人更是达到了90%。
这样的现实与传统体育教学中,大部分学生“喜欢体育而不喜欢体育课”的现象一样,揭示了一个问题:中小学体育教学没有有效地激发和培养学生的运动兴趣。
一、运动兴趣的定义兴趣:是人们积极地认识和探究某种事物或从事某种活动的一种心理倾向,是获得知识、开阔眼界、丰富心理活动的重要动力。
运动兴趣:是人们积极地认识、探究或参与体育运动的一种心理倾向,是获得体育与健康知识和技能,促进身心健康的重要动力。
运动兴趣区别与运动爱好的区别:运动兴趣是人们积极认识、探究或参与体育运动的心理倾向;运动爱好则是从事某项体育活动的倾向。
而它们二者的联系在于: 当运动兴趣发展成为从事某种体育活动的倾向时,就变成了运动爱好.运动兴趣与运动爱好在大多数情况下是一致的。
二、运动兴趣的品质(一)运动兴趣的倾向性(二)运动兴趣的广泛性(三)运动兴趣的稳定性(四)运动兴趣的效能三、运动兴趣的分类(一)根据运动兴趣的内容,可以分为物质兴趣和精神兴趣(二)根据运动兴趣的倾向性,可以分为直接兴趣和间接兴趣(三)根据运动兴趣的广泛性,可分为广泛兴趣和中心兴趣(四)根据运动兴趣的深度、范围和稳定性,可分为有趣、乐趣和志趣四、影响运动兴趣水平的主要因素(一)运动需要的满足(二)现有的运动技能水平(三)运动内容的新奇性和适合性(四)成功体验的获得(五)融洽的师生关系(六)教学方法的适合性(七)良好的运动教学环境课堂小结:思考题:1.什么是运动兴趣?它与运动爱好有什么区别与联系?2.试述运动兴趣的品质。
浅谈运动动机、兴趣、习惯与体育教学
![浅谈运动动机、兴趣、习惯与体育教学](https://img.taocdn.com/s3/m/bc3b62d84028915f804dc219.png)
浅谈运动动机、兴趣、习惯与体育教学体育教学是实现学校体育目的任务的基本途径,也是当前实施向素质教育转轨的重要方面。
教学实践证明,在体育课中激发学生运动动机、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和养成学生的运动习惯,是提高体育教学质量的有效方法,也是开发学生身心潜质,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养成健全个性的教育实践活动。
那么,怎样激发学生的体育动机,培养兴趣和养成习惯呢?一、激发运动动机运动动机是选择、激发、维持并强化一定的体育活动从而导向一定目标的内在动力,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可采用奖励或者适当教育手段,从外部去激发学生参与体育活动,让他们去发现体育运动自身具有的价值,同时确信自己具有参加体育活动的能力,体验到超越成功与失败以外的“挑战”情趣。
促进学生长期自觉地参加体育活动,也就是激发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动机,体育课中可以通过目标设置,创设情景,积极反馈及归因教育、价值寻求等方法来激发学生的运动动机。
1、目标设置。
学生参加体育活动属于有目的行为,因此教师可以在教学中通过目标设置来激发学生运动动机。
2、创设情景。
学生上体育课,都是在教师主导下的情境中进行的。
教学中,在教材内容和大纲要求不变的情况下变换教学方法,使活动具有新鲜感,就能满足学生求新好奇的心理。
3、积极反馈及归因教育。
要使学生取得成功,就应该不断给予他们信息的反馈,才能使他们努力坚持下去,不断取得成功。
教师要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对每个学生进行分析归因,对其提出不同的要求,因材施教,使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能如愿以偿,以增强学生的信心。
归因教育重点有二:一是多从自己或他人的行为结果做全面归因,即从基源性、稳定性和可控性方面综合分析活动的结果;二是要引导学生多从内在可控因素——努力方向归因,这是因为努力因素是自己能够认知和控制的,即使失败也不会降低期望水平或怨天尤人,从而有益于维持动机的强度。
4、价值寻求。
人们的体育价值观是决定体育参与活动动机行为的心理基础。
因而,教师必须在体育动机指导中强调体育价值观的教育,通过阐述体育多方位的社会价值来提高学生对体育的认识水平,从而提高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积极性。
体育心理学(第三版)第03篇章运动兴趣和动机
![体育心理学(第三版)第03篇章运动兴趣和动机](https://img.taocdn.com/s3/m/949ad061492fb4daa58da0116c175f0e7dd11953.png)
明确自己想要达到的目标,并制定实际可行的步骤。
2
创建积极环境
与支持你的人一起参与运动,营造积极和有趣的氛围。
3
提供适当的反馈
及时给予肯定和建设性的反馈,激励个体进一步发展。
实际案例分享
甲运动员
运动兴趣和动机对他的训练投入和比赛成绩起到关 键作用。
乙业余运动员
由于外部压力和动机不足,他的运动兴趣逐渐减退。
体育心理学中的兴趣和动机理论
自我决定理论
认为个体在运动中的动机是源于内在需求的满足, 如自主性、能力感和归属感。
成就动机理论
认为个体在运动中的动机是源于追求成就和竞争优 越感的内驱力。
目标设定理论
认为个体在完成具体、可衡量和具有挑战性的型
内在动机 外在动机 成就动机 社交动机
体育心理学(第三版)第03 篇章运动兴趣和动机
运动兴趣和动机对于运动员的发展和竞争成绩至关重要。了解运动兴趣和动 机的定义和理论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运动的心理方面。
运动兴趣和动机的定义及重要性
1 定义
运动兴趣是指个体参与运动的好奇心和愿望,动机是推动个体参与运动的内部或外部因 素。
2 重要性
兴趣和动机可以影响运动员的投入程度、表现和持久性。了解兴趣和动机可以有助于激 发运动员的潜力。
对运动本身的兴趣和享受而参与运动 为了外部奖励或避免惩罚而参与运动 为了追求成就和竞争而参与运动 为了与他人建立关系而参与运动
运动中影响兴趣和动机的因素
个人因素
如年龄、性别、性格和体能状况。
环境因素
如训练场地、教练风格和比赛压力。
社会因素
如家庭支持、同伴关系和社会认可。
如何提高运动兴趣和动机
1
设定具体目标
【体育心理学】第二章 学生的体育动机、兴
![【体育心理学】第二章 学生的体育动机、兴](https://img.taocdn.com/s3/m/4a149334cc7931b765ce1597.png)
《体育心理学》
(三) 习得性无助感
习得性无助感:指个人经历了失败与挫折后面 临问题时产生的无能为力,丧失信心的心理状态
与行为。
《体育心理学》
1.习得性无助个体的心理特征
(1)成就动机水平低 (2)自我意识消极 (3)自我效能感低 (4)消极思维 (5)情绪失调
一般地说,态度的三种成分是相互协调一 致的 ,但有时这三种成分之间也会有矛盾。
《体育心理学》
(二)体育态度的概念
体育态度:是指个体对体育活动所持有的认 知评价、情感体验和行为意向的综合表现。体 育态度形成之后会对个体的体育参与行为及其 效果产生重要的影响。它是体育活动动力调节 系统的重要心理成分。
2.使学生在体育学习和锻炼中获得成功。 3.使学生在体育活动中获得愉快的情绪体验。 4.加强体育活动的理想和目标教育,培养学生
的间接兴趣。
《体育心理学》
第四节
体育态度
一、态度和体育态度的概念 二、体育态度的认知基础 三、体育态度的转变
《体育心理学》
一、态度和体育态度的概念
(一)态度的概念
态度:指个体对待外界对象(包括人和事 物)较为稳固的,由认知、情感、行为意向三 种成分构成的内在的心理倾向。其中,态度的 情感成分是态度的核心成分。
《体育心理学》
二、体育态度的认知基础
(一)社会交往的价值 (二)健康和健身的价值 (三)感官刺激的价值 (四)美感的价值 (五)宣泄的价值 (六)磨练意志的价值
《体育心理学》
三、体育态度的转变
(一)体育态度转变的含义
-3
-2
-1
0
运动兴趣和动机
![运动兴趣和动机](https://img.taocdn.com/s3/m/5a8cdbc476eeaeaad1f3308d.png)
• 现有的运动技能水平 • 运动内容的新奇性与适合性
• 成功体验的获得
• 融洽的师生关系
运动动机
由运动目标引发的,推动学生参与体育学习与身体锻炼活动的内部心里动因
运动动机的功能
• 发动功能
运动动机的种类
• 生物性动机和社会性动机
• 选择功能
• 强化功能 • 维持功能
• 内部动机和外部动机
运动兴趣和动机
本章重点
• 运动兴趣的品质和分类
• 影响运动兴趣形成的因素
• 运动动机的功能和种类 • 青少年学生运动动机的培养和激发 • 体育成就动机的提高 • 体育教动兴趣
运动兴趣是人们积极地认识、探究或参与体育运动的一种心理倾向,是获得体育与 健康知识和技能,促进身心健康的重要动力。
• 直接动机和间接动机
运动动机的培养与激发
• 充分重视和利用学生的各种需要
(提高学生的内、外部动机) • 提高学生的体育成就动机
• 适当展开竞争,积极组织合作
• 及时反馈,肯定评价 (运用多种反馈形式;恰当使用表扬和批评)
• 端正体育态度
课后思考
前段时间,国内网络热议“战网魔”的杨永信教授,他以他的“电击厌恶疗法”支撑着一所网瘾戒治中心引发了社 会的极大关注和讨论。随着现代科技和社会的进步,“网瘾”一词似乎也成为了过去,人们的生活已经离不开网络, 今天我们可以在网络上交易、点餐、看新闻、学单词、交作业。 智能手机的一代代更新也为我们的生活提供了更多的选择,苹果手机自带的健康板块基本可以较为全面的检测我们 的身体壮况,包括每天的运动情况、心率、膳食情况等。在各大社交平台上也是相继推出了“计步”功能,可以看 到在自己的人脉关系之间,谁一天的行走步数比较多。 正是如此,我们可以亲身体验到这种参与的感觉,甚至每天都会想着去刻意刷一段步数来与朋友们一较高低,甚至 是为了登顶步数排行榜而刻意去带上手机运动,这是一种社会性运动动机,在此类运动中是否不存在运动兴趣。 而专门的健身类APP也出现在了各大应用商城里,制定健身计划、提醒达成每日目标、目标完成每日打卡,也帮助 了很多真正有健身需求的人可以较为系统的制定锻炼计划。 除了健身类APP,还有一类APP将很多年轻人包括学生群体带离了房间,而这一类手机APP却恰恰是游戏。两个月 前,国外发售了一款名为《PokemonGo》的游戏,这是一款对现实世界中出现的宝可梦进行探索捕捉、战斗以及 交换的游戏 。玩家可以通过智能手机在现实世界里发现精灵,进行抓捕和战斗。为了让自己的训练师变得更加强大, 玩家们必须走上街头对游戏中的召唤兽“宝可梦”(国内最早翻译“宠物小精灵”)进行捕捉。该游戏引爆全球, 街上四处可见拿着手机四处寻找的玩家,即便是在深夜的街道上也是如此,而他们为了捕捉自己心仪的召唤兽每天 也需要走上万步甚至更多。在这一过程中,我们可以认为这些玩家是参与了运动,但他们的运动兴趣并非运动项目 本身,而是手机游戏;在这类事件中我们如何确定运动动机是什么? 在以上两个事件中,运动动机和运动兴趣又存在怎样的关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现有的运动技能水平 • 运动内容的新奇性与适合性
• 成功体验的获得
• 融洽的师生关系
运动动机
由运动目标引发的,推动学生参与体育学习与身体锻炼活动的内部心里动因
运动动机的功能
• 发动功能
运动动机的种类
• 生物性动机和社会性动机
• 选择功能
• 强化功能 • 维持功能
• 内部动机和外部动机
运动兴趣的品质
• 运动兴趣的倾向性
运动兴趣的分类
• 根据内容,分为物质兴趣和精神 兴趣 • 根据倾向性,分为直接兴趣和间 接兴趣 • 根据广泛性,分为广泛兴趣和中 心兴趣 • 根据深度、范围和稳定性,可分 为有趣、乐趣和志趣
• 运动兴趣的广泛性
• 运动兴趣水平的主要因素
• 直接动机和间接动机
运动动机的培养与激发
• 充分重视和利用学生的各种需要
(提高学生的内、外部动机) • 提高学生的体育成就动机
• 适当展开竞争,积极组织合作
• 及时反馈,肯定评价 (运用多种反馈形式;恰当使用表扬和批评)
• 端正体育态度
课后思考
前段时间,国内网络热议“战网魔”的杨永信教授,他以他的“电击厌恶疗法”支撑着一所网瘾戒治中心引发了社 会的极大关注和讨论。随着现代科技和社会的进步,“网瘾”一词似乎也成为了过去,人们的生活已经离不开网络, 今天我们可以在网络上交易、点餐、看新闻、学单词、交作业。 智能手机的一代代更新也为我们的生活提供了更多的选择,苹果手机自带的健康板块基本可以较为全面的检测我们 的身体壮况,包括每天的运动情况、心率、膳食情况等。在各大社交平台上也是相继推出了“计步”功能,可以看 到在自己的人脉关系之间,谁一天的行走步数比较多。 正是如此,我们可以亲身体验到这种参与的感觉,甚至每天都会想着去刻意刷一段步数来与朋友们一较高低,甚至 是为了登顶步数排行榜而刻意去带上手机运动,这是一种社会性运动动机,在此类运动中是否不存在运动兴趣。 而专门的健身类APP也出现在了各大应用商城里,制定健身计划、提醒达成每日目标、目标完成每日打卡,也帮助 了很多真正有健身需求的人可以较为系统的制定锻炼计划。 除了健身类APP,还有一类APP将很多年轻人包括学生群体带离了房间,而这一类手机APP却恰恰是游戏。两个月 前,国外发售了一款名为《PokemonGo》的游戏,这是一款对现实世界中出现的宝可梦进行探索捕捉、战斗以及 交换的游戏 。玩家可以通过智能手机在现实世界里发现精灵,进行抓捕和战斗。为了让自己的训练师变得更加强大, 玩家们必须走上街头对游戏中的召唤兽“宝可梦”(国内最早翻译“宠物小精灵”)进行捕捉。该游戏引爆全球, 街上四处可见拿着手机四处寻找的玩家,即便是在深夜的街道上也是如此,而他们为了捕捉自己心仪的召唤兽每天 也需要走上万步甚至更多。在这一过程中,我们可以认为这些玩家是参与了运动,但他们的运动兴趣并非运动项目 本身,而是手机游戏;在这类事件中我们如何确定运动动机是什么? 在以上两个事件中,运动动机和运动兴趣又存在怎样的关系?
运动兴趣和动机
本章重点
• 运动兴趣的品质和分类
• 影响运动兴趣形成的因素
• 运动动机的功能和种类 • 青少年学生运动动机的培养和激发 • 体育成就动机的提高 • 体育教学中的竞争与合作
• 学生体育态度的转变
运动兴趣
运动兴趣是人们积极地认识、探究或参与体育运动的一种心理倾向,是获得体育与 健康知识和技能,促进身心健康的重要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