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国填鸭式教育”对孩子的影响

合集下载

对于教育的观点和看法

对于教育的观点和看法

对于教育的观点和看法1. 教育啊,不就像种树一样吗?你得精心呵护,给它合适的土壤、阳光和水分,它才能茁壮成长啊!你看那些从小被放任不管的孩子,能长成参天大树吗?就像我邻居家的小孩,家长整天忙自己的,对孩子不管不顾,结果孩子成绩一塌糊涂。

教育可不就是得用心啊!2. 教育不是填鸭式的灌输,那简直就是在扼杀孩子的天性!为啥这么说呢,你想想,孩子就像那自由的小鸟,你非要把它关在笼子里,它能快乐吗?我表妹小时候就是被各种辅导班填满了时间,根本没有玩耍的机会,现在提起小时候就一脸不开心。

教育应该是引导,让孩子自己去探索发现啊!3. 教育难道只是学校的事吗?那家长干啥呢?这就好比划船,学校和家长就是那两只桨,只有共同发力,船才能稳稳地前进啊!我朋友的孩子在学校表现挺好,可回到家家长啥也不管,结果孩子慢慢就懈怠了。

教育需要家校共同努力啊!4. 教育可不能只看成绩呀,那太片面了!就像评价一个人不能只看外表一样。

我记得我上学时有个同学,成绩一般,但特别善良热心,大家都很喜欢他。

不能因为成绩不好就否定一个孩子的其他优点啊,教育要全面呀!5. 教育不是制造机器人,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呀!不能用一个模子去套。

你说要是都千篇一律,那多无趣啊!我亲戚家的孩子喜欢画画,可家长非要让他学奥数,孩子痛苦得不行。

要尊重孩子的个性啊,这才是教育该有的样子!6. 教育不是一蹴而就的,那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急不得呀!就像盖房子,得一砖一瓦慢慢来。

我见过有些家长,今天让孩子学这个,明天学那个,最后啥也没学好。

教育要有耐心,一步一个脚印啊!7. 教育不是让孩子变成书呆子,得让他们学会生活的技能呀!不然长大了连自己都照顾不好。

我知道有个大学生,学习很好,可生活自理能力极差,离开父母都不知道怎么过日子。

教育要注重实践呀!8. 教育是为了让孩子成为更好的人,不是为了满足家长的虚荣心!有的家长就爱跟别人比孩子,这对孩子公平吗?我同学的家长总是说别人家孩子怎样怎样,搞得我同学压力特别大。

中国的孩子第一章的读后感

中国的孩子第一章的读后感

中国的孩子第一章的读后感摘要:一、引言二、读后感内容概述1.对中国孩子成长环境的反思2.教育观念的探讨3.对中国孩子竞争力的思考三、个人感悟与应用四、总结正文:作为一名中国家长,我有幸阅读了《中国的孩子》第一章,这本书深刻地反映了中国孩子在成长过程中所面临的种种挑战。

在阅读过程中,我对中国孩子的教育环境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并对如何培养孩子的竞争力进行了深入思考。

第一章让我反思了中国孩子的成长环境。

在我国,家长们对孩子的期望普遍较高,而这种期望往往给孩子带来了沉重的压力。

与此同时,中国教育体制也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孩子们的“填鸭式”学习。

这种环境下,孩子们很难真正享受到成长的快乐。

因此,我们需要在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中注重培养孩子的兴趣爱好,让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成长。

在阅读过程中,我对教育观念有了新的认识。

在中国,传统的教育观念往往强调分数和排名,而忽视了孩子的个性发展。

而在书中,作者提倡让孩子在自由、宽松的环境中探索和学习,鼓励他们发挥自己的潜能。

这种教育观念使我深刻反思了自己的教育方法,让我更加重视培养孩子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精神。

此外,第一章还让我思考了中国孩子的竞争力问题。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中国孩子面临着激烈的竞争。

为了让孩子在竞争中脱颖而出,我们需要关注他们的全面发展,培养他们具备国际视野和跨文化沟通能力。

同时,教育孩子学会与人合作、善于沟通,以提高他们的团队协作能力。

在个人感悟方面,我认为家长在教育孩子时要把握好“关爱”与“溺爱”的界限。

关爱可以让孩子感受到家庭的温暖,增强他们的自信心;而溺爱则容易让孩子变得依赖、自私。

此外,家长还需注重自身的教育方法,以身作则,做孩子的良师益友。

总结起来,阅读《中国的孩子》第一章让我认识到,培养具有竞争力的中国孩子需要家长、学校和社会共同努力。

通过反思自己的教育观念和方法,我相信我们可以为孩子创造一个更加美好的成长环境。

奥苏伯尔的有意义接受学习理论对填鸭式教学的启示-最新教育文档

奥苏伯尔的有意义接受学习理论对填鸭式教学的启示-最新教育文档

奥苏伯尔的有意义接受学习理论对填鸭式教学的启一、引言现如今,中国的教育制度被填鸭式教学所覆盖。

这种传统教学以填鸭式为主要授课方法,极大地扼杀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阻碍了学生们德智体全面发展。

本文从奥苏伯尔的有意义接受学习理论出发,详细论述其内容,包括学习的分类、有意义接受学习理论的本质、内部心理机制、讲授式教学模式及原则,论述了其对填鸭式教学的启示,并对该理论在教学过程中的实际意义做出深刻思考。

二、填鸭式教学2.1填鸭式教学的定义填鸭的原意是指,在饲养鸭子的过程中,养鸭人为了使鸭子能迅速增肥,把一种含糖量很高的柱状饲料塞进鸭子嘴里。

填鸭式教育,顾名思义,就是老师把知识一味灌输给学生,学生为了应付考试不考虑所学知识的内容,一味地死记硬背,不加理解。

2.2填鸭式教学的利弊分析2.2.1填鸭式教学的积极影响填鸭式教学之所以仍然能在中国当今教育中安如磐石,这种教学方法当然还是有其存在价值的。

第一,让学生拥有全面的知识体系。

由于填鸭式教学讲究的是一味地往学生脑海里灌输知识,因此知识的系统性和容量度是可以确保的。

通过大量反复的输入教学知识,学生能够在短时间内获得大量信息,丰富头脑中的信息储备。

第二,创造了公平公正的教育模式。

许多贫困地区缺少丰富的教学资源和齐全的教学设备,这里的孩子们无法受到和城市孩子一样良好的教育。

他们只能通过应试考试才有机会接受高等教育的培养。

2.2.2填鸭式教学的消极影响与填鸭式教学的积极影响相比,其消极影响是极其广泛的。

事实上,填鸭式教学本身存在很多问题。

第一,不利于青少年身心发展。

由于各种诸如升学率,就业率等等压力的影响,学校承受不住教学的压力,只好通过强化填鸭式教学法的教育模式给学生施压,造成学生学习负担过重,课余时间减少,效率降低,情绪无法调动起来,不仅会产生厌学心理,对身心发展也产生了不利的影响。

第二,改变了学习的真谛。

由于从小在应试教育的环境中长大,学生们只顾学习知识提高成绩,却忽视了如何在现实生活中运用知识。

家长教育孩子的弊端有哪些

家长教育孩子的弊端有哪些

家长教育孩子的弊端有哪些很多家长们在教育孩子时会出现一些错误的教育方法与技教育弊端,一起来看看,你有哪些弊端吧。

以下是店铺分享给大家的家长教育孩子的弊端,希望可以帮到你!家长教育孩子的弊端第一、过分溺爱,忽视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孩子是父母的爱情结晶,爱孩子是天性使然,但溺爱孩子却是人类独创的一种另类之爱。

在世界各国的家庭教育中,中国父母对孩子的溺爱程度当仁不让地名列前茅这种溺爱,是人性之中爱的光辉的一种畸形心理,在这种非常态的爱被放大以后,温柔变成一副枷锁,疼爱化做一个圈套。

人性被扭曲后的结果,甚至不如非洲一种到了年龄便把小狮子扔进茫茫草原之母狮释放出来的兽性。

对此,教育家马卡连柯说过一段经典的话:“一切都给孩子,牺牲一切,甚至牺牲自己的幸福,这是父母给孩子的最可怕的礼物。

”除了溺爱,严格的中国父母们对孩子非智力因素的忽视也相当可怕。

在这方面,很多父母按照他们的思维方式,严重扼杀幼小孩子的心理、情感、意志和兴趣等非智力因素,从三四岁甚至更早,父母们便开始命令孩子们学汉字、念唐诗、背宋词、练算术,而不去顾及孩子爱玩的天性,一味地学死知识,一味地命令式教育,将孩子的自尊心、自信心、坚持性和创新能力等非智力因素抛之脑后。

可孩子毕竟是孩子,纵然他们幼小的心灵里有无数个理由,又岂找出一个借口,去挑战和反对瞪着大眼、攥着拳头、携带着中国传统文化因子的家长的种种威严?第二、心灵施暴,扼杀独立人格的树立有一个关于教育的小故事很有意思,说的就是中国家庭教育和国外的区别:一个中国儿童拿着自己画的图画让父母鉴赏,他会说,你看,我画得象不象?同样,国外的孩子会向父母说,你看,我画得好不好?这一“象”一“好”,仅一字之差,却有天壤之别。

相同的环境下,异样的提问方式,得到截然不同的回答是肯定的。

道理自不必多解释什么,两种不同的教育方式和理念跃然纸上。

自古至今,中国人从来不缺乏智慧,但我们对于创新能力、应变能力和竞争能力的缺乏,却是毫无疑问的。

应试教育利弊坏范文

应试教育利弊坏范文

应试教育利弊坏范文应试教育是我们每个人都经历过的一段生命历程。

从小学到高中,每个阶段都伴随着各种考试。

随着我们逐渐长大,很多人开始怀疑应试教育的本质,开始关注应试教育的弊端。

应试教育究竟有哪些弊端,它对我们的生活造成了哪些负面影响?下面我们一起来探讨一下。

应试教育的弊端之一是影响孩子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由于应试教育注重的是分数,而分数只能代表知识的掌握程度,而不能代表思考的能力。

因此,应试教育更注重学生的记忆力和运算能力。

这样一来,孩子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就很难得到锻炼和提高。

而这两者恰恰是孩子们未来拥有成功职业的关键。

另一个应试教育的弊端是容易导致焦虑和抑郁。

随着孩子们学习的深入和学习压力的不断增加,很多孩子会感到压力很大,甚至会有焦虑和抑郁的情况。

这是因为学生在应试教育的系统内,必须达到要求,才能获得一定的成绩,进而被更好的中小学或高校选中。

这种竞争会让很多孩子的自尊心受到打击,从而影响孩子的健康成长。

应试教育的又一个弊端是缺乏创新性,导致学生缺乏独立思考能力。

在应试教育中,老师们往往把教材分解为了不同的知识点,因此课堂教学往往编程了一个填鸭式的教育方式。

这样,学生们很难学到独立思考和创新精神,因为他们更多的是被灌输一些基础的知识和技能,而缺乏对于知识本质的掌握和理解。

应试教育在缺陷之外,还有它的好处。

第一个好处是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

在应试教育的系统中,学生通常需要系统地学习各种科目,把基础知识掌握好才能更好地完成进一步学习,这种紧密的关系也帮助了学生们更好的理解和记忆知识。

另外一个优点是在目前的教育体制下,应试教育给了学生们竞争优势,使他们在招生录取中更容易被选拔。

应试教育的高考制度或其他类似的评测系统,已经给予了学生们明确的目标和竞争对象,从而让学生们更加集中精力和积极进取。

在应试教育中,我们既要看到它的优点,又要看到它的缺点。

应试教育虽然有一些弊端,但是我们不能放弃它。

我们需要通过改革,找到更好的教育方式,从而帮助我们未来的孩子们更好的成长和发展。

填鸭式教育弊端的词语

填鸭式教育弊端的词语

填鸭式教育弊端的词语
填鸭式教育是一种机械的、单一的教学模式,其弊端可以用以下词语来形容:
1. 僵化:填鸭式教学强调死记硬背,缺乏灵活性,导致学生思维僵化,难以灵活运用所学知识。

2. 被动:在这种模式下,学生往往是被动接受知识,缺乏主动思考和探索的精神,容易形成依赖心理。

3. 忽视个性:填鸭式教学采用统一的教学内容和方式,忽视了学生的个性差异和兴趣爱好,难以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

4. 缺乏创新:填鸭式教学注重知识的灌输,但忽略了对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导致学生缺乏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5. 效率低下:填鸭式教学往往注重知识的数量而非质量,导致学生的学习效率低下,难以在有限的时间内掌握有用的知识。

6. 负面影响:填鸭式教学可能对学生的心理健康和学习动力产生负面影响,导致学生对学习产生厌倦和恐惧心理。

以上只是一些描述填鸭式教育弊端的词语,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

中国式家长操作方法

中国式家长操作方法

中国式家长操作方法
中国式家长操作方法是一种教育孩子的方法,它强调严格纪律和高期望,注重孩子的学术成就和职业发展。

下面是一些常见的中国式家长操作方法:
1. 严格监督:中国式家长通常会对孩子的学习和生活进行严格监督,包括每天查看孩子的作业和学习进度,要求孩子按时完成任务。

2. 填鸭式教育:中国式家长更倾向于传统的填鸭式教育方法,强调记忆和应试能力的培养,喜欢给孩子灌输大量的知识和技能。

3. 高期望:中国式家长对孩子的期望非常高,希望他们能在学术上取得优异成绩和在职业上有出色表现。

他们通常鼓励孩子参加各种额外的培训班和比赛,希望他们能够胜出。

4. 约束和惩罚:中国式家长通常采取比较严厉的惩罚方式,如罚写作业、禁止看电视或者限制休息时间,以此来约束孩子的行为。

5. 社会比较和竞争意识:中国社会对于学习和竞争的重视程度很高,中国式家长会经常将孩子与他人进行比较,并强调胜过他人的重要性。

尽管这些方法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培养孩子的学术能力和职业竞争力,但也有一些人认为这种方法可能会对孩子的心理健康产生负面影响,增加孩子的焦虑和压力。

因此,如何平衡家庭教育和孩子的发展需要,是一个需要思考和探索的问题。

中国填鸭式教育的现象

中国填鸭式教育的现象

中国填鸭式教育的现象中国填鸭式教育是指在教育过程中,教师将知识一味地灌输给学生,而不顾及学生的理解能力和接受程度。

这种现象在中国教育体系中普遍存在,下面将详细分析填鸭式教育的现象。

一、填鸭式教育的现象填鸭式教育现象在中国教育中表现得非常明显。

许多教师为了追求高分和升学率,将大量知识灌输给学生,不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和兴趣爱好。

这种教育方式让学生在学习中处于被动地位,缺乏主动思考和创造力的培养。

1. 注重知识灌输,忽视能力培养填鸭式教育的主要问题在于只注重知识的灌输,而忽视了学生能力的培养。

教师往往把知识点讲得非常详细,让学生机械地记忆和重复练习,而不重视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这种方式培养出来的学生往往缺乏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无法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2. 学生缺乏主动性和创造性填鸭式教育的方式让学生在学习中处于被动地位,缺乏主动性和创造性。

学生往往没有自己的想法和观点,只是机械地接受知识。

这种方式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力,也不利于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3. 忽视学生个体差异和兴趣爱好每个学生都有不同的学习能力和兴趣爱好,填鸭式教育忽视了这些差异。

教师没有根据学生的特点和兴趣爱好进行教学,导致一些学生对学习失去兴趣,产生厌学情绪。

4. 应试教育倾向严重填鸭式教育往往与应试教育紧密相连。

教师为了追求高分和升学率,只注重考试科目的教学,而忽视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兴趣爱好。

这种方式培养出来的学生往往缺乏全面发展的能力,无法适应未来社会的需要。

二、填鸭式教育产生的原因填鸭式教育现象的产生有其深刻的原因。

一方面是社会对于教育的功利性追求,另一方面是教育体制和评价机制的不完善。

1. 社会对于教育的功利性追求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于教育的期望越来越高。

许多家长希望孩子能够通过考试获得好的成绩,进入好的大学,将来找到一份好工作。

这种功利性的追求导致了填鸭式教育的出现,人们只注重教育的结果而忽视了教育的过程和学生的个体差异。

当前家庭教育存在哪些误区

当前家庭教育存在哪些误区

当前家庭教育存在哪些误区一、过度的早期教育早期教育是指由成人对婴幼儿实施的教育,这是人生的启蒙教育,具有奠基的重要意义。

但是目前很多家长采取的早期教育方式并不科学,盲目对孩子进行“填鸭式”教育,无异于拔苗助长,会对孩子的成长产生消极影响。

孩子一方面在强压下接受过量的教育,另一方面又缺乏家长的关心,可能会发展成自闭症、多动症或者抑郁症。

此外,很多家长选择的教育内容也比较片面,大多是单纯的智力开发,孩子被灌输了大量难以消化的知识,这也是一个误区,单调的内容往往引起孩子的厌倦。

有的孩子很小就熟练地背诵四书五经,可是却推迟了练习走路的时间。

虽然不同的孩子会有其各自的特点,然而对于孩子的早期教育还是有一些方法可循的。

我们应该推动大动作、精细动作、认知能力、语言、社会生活交往等五个领域能力的同步发展。

1.家长过高的期望导致幼儿对学习产生厌倦情绪家长过高期望。

家长几乎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上条件好的幼儿园,能够进入重点小学、中学直至考入重点名牌大学,将来有好的前途。

许多家长省吃俭用、不惜花费大量的钱物为幼儿进行“教育投资”,除购买大量的某某某书玩具外,还为幼儿选择报名钢琴、绘画、舞蹈、英语等兴趣班,不顾幼儿的兴趣和自身情况,这样盲目花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效果并不尽人意。

实际上,在这些过高期望的背后隐含的是父母“从众”“攀比”的心理,过高的期望容易扭曲孩子的个性,甚至扼杀孩子的学习兴趣。

孩子是迫于家长的要求,而不是自身的兴趣,是被动的学习,这样往往会产生逆反的心理,对学习产生厌倦情绪。

2.小学化趋势严重国外一项跟踪调查显示:过早接受知识的孩子在小学一、二年级时通常表现出色,升入高年级后,优势就会逐渐消失,有些孩子甚至出现了学习障碍。

成年以后,他们通常比较平庸,而且幸福感低于其他人群。

举一个例子:贝贝这两天说什么也不肯去上学。

9月份刚上小学一年级的贝贝正在学拼音,她发现班里很多同学已经在幼儿园里学过了,老师教的速度特别快。

中国最失败的五大教育

中国最失败的五大教育

特点
重视知识灌输和应试技巧训练,忽视学生综合素质和个性发展。
应试教育的危害和负面影响
危害学生身心健康
01
应试教育导致学生过度焦虑、压力过大,甚至引发心理问题。
抑制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02
应试教育强调标准答案和思维模式,限制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
力。
导致教育不公平
03
应试教育加剧了教育资源的不平等分配,使得优质教育资源更
提醒人们关注教育问 题,促进教育改革
定义和范围
失败教育
指在教育过程中,由于教育理念、 方法、管理等方面的问题,导致学 生未能获得应有的知识、技能和素 质提升。
范围
包括基础教育、高等教育、职业教 育等各个领域。
02 失败教育一:应 试教育
应试教育的定义和特点
定义
应试教育是一种以考试成绩为主要评价标准,以升学为目标的 教育方式。
未来教育的展望与改进方向
个性化教育
尊重学生个性差异, 提供多元化的教育 方式和内容。
教育国际化
加强国际交流与合 作,培养具有国际 视野的人才。
素质教育
注重学生的全面发 展,培养创新精神 和实践能力。
教育公平
推进教育资源均衡 配置,缩小城乡和 区域教育差距。
教育信息化
利用现代信息技术 手段,提高教育效 率和质量。
社会环境问题
当前社会竞争激烈,就业压力大, 导致家长和学生过于注重考试成 绩和升学率,从而忽视了教育的
本质和目的。
04 失败教育三:功 利性教育
功利性教育的定义和特点
以追求短期利益为目标
功利性教育强调教育的直接、短期效 益,忽视学生的长远发展和全面素质 培养。
教育过程机械化

填鸭式教育和启蒙教育

填鸭式教育和启蒙教育

填鸭式教育和启蒙教育
填鸭式教育和启蒙教育是两种截然不同的教育方式,它们对于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有着不同的影响。

填鸭式教育强调的是灌输式的教学,而启蒙教育则更注重的是引导和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潜能。

本文将从不同的角度对这两种教育方式进行比较和分析。

首先,填鸭式教育是一种被动的学习方式,学生在这种教育下往往只是被动地接受老师灌输的知识,缺乏主动性和创造性。

而启蒙教育则更注重的是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老师会以引导的方式去启发学生的思维,让他们自己去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

其次,填鸭式教育往往会导致学生的学习压力过大,因为他们需要死记硬背大量的知识,而且这些知识往往与他们的实际生活和兴趣无关。

相比之下,启蒙教育更注重的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创新能力,让他们在学习中感到快乐和满足。

此外,填鸭式教育容易导致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受到限制,因为他们很少有机会去思考和探索未知的领域。

而启蒙教育则更注重的是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让他们有更多的机会去发现和创造新的知识。

总的来说,填鸭式教育和启蒙教育都有各自的优缺点,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启蒙教育的理念和方式更符合当今社会对于学生的需求。

因此,我们应该更多地采用启蒙教育的方式,让学生在学习中感到快乐和满足,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为他们的未来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论述当前中国小学教育发展趋势

论述当前中国小学教育发展趋势

论述当前中国小学教育发展趋势一.目前我国小学教育的现状(一)教育模式机械僵化,观念更新停滞不前。

我国目前的小学生在校教育都差不多是一种教学模式:即填鸭式教育,偏重于对教材的学习,考试成绩决定考生的一切,当然,我们不否认这种教育方法在特定的历史时期,即计划经济时代的存在的合理性和对当时社会发展的贡献,但在当前的市场经济条件下,一切强调竞争,而这种填鸭式的教学模式的弊端也显露出来:一是强调结论的唯一性和权威性,而对过程的合理性,合法性置若渺茫,不利于对学生发散性思维和逆向思维的培养;二是该模式过分强调共性和纪律性,不利于对学生个性爱好的培养;三是由于偏重知识型教学,而轻视了对学生其它各方面,比如心理、美学、价值观念的培养,这不利于培养一个合格的学生,因为它即使成绩优异,用客观的眼光来看,也是一个畸形的次品。

(二)家庭教育跟不上学校教育,存在缺陷和隐患。

自上世纪八十年代实行计划生育政策以来,我国的家庭成员结构跟上世纪占七十年代相比,独生子女家庭占据了很大的比例,由于经济的发展和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许多家庭的独生子女在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环境中,娇生惯养,不知劳动的艰辛,致使其生活的自理能力欠缺,造成这种现状的原因,不在于孩子,而在于父母,父母对孩子的爱是天经地义的,但爱的表达方式的正确性和科学性就不得不考虑。

同时,还有些问题也不可轻视,如父母双亲高节奏的工作习惯,与孩子缺少交流引起的自闭症,还有少数父母许诺的“可怕的礼物”:以物质、金钱利益来刺激孩子的上进心和学习欲。

这些都为日后孩子的健康成长埋下了极大的生存安全陷患。

(三)国家体制转轨冲击着教育的发展理念。

自改革开放以来,国家的体制改革逐步发展到各行各业,从经济领域到政治领域,无所不包,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转轨的过程中,各种价值观念也在发生着变化,市场经济的竞争冲击着小学教育这一领域,小学教育的发展方向一时成为人们议论的焦点,是认学生还是认学费,曾经一时让基层的小学教育领导者们一筹莫展,诚然,理性看的话,这些问题都是体制的必然产物,但在发展的同时来解决这个问题,的确让人们费尽心血,毕竟这些问题关系着国计民生,解决这些问题时为了不引发矛盾的聚结和秩序的稳定,必然需要瞻前顾后,否则的话,事与愿违的后果是令人不能接受的。

陈鹤琴儿童音乐教育思想论文

陈鹤琴儿童音乐教育思想论文

陈鹤琴⼉童⾳乐教育思想论⽂陈鹤琴⼉童⾳乐教育思想论⽂ 从⼩学、初中、⾼中到⼤学乃⾄⼯作,⼤家总免不了要接触或使⽤论⽂吧,论⽂是我们对某个问题进⾏深⼊研究的⽂章。

还是对论⽂⼀筹莫展吗?下⾯是⼩编精⼼整理的陈鹤琴⼉童⾳乐教育思想论⽂,希望能够帮助到⼤家。

陈鹤琴⼉童⾳乐教育思想论⽂篇1 陈鹤琴先⽣是我国著名的⼉童教育家,⼉童⼼理学家,也是我国⼉童⾳乐教育的开创者。

他的⾳乐教育思想是他的整个教育思想韵重要组成部分。

在⼉童⾳乐教育⽅⾯,陈鹤琴先⽣也曾作过⼤量理论与实践的探索,做出过许多重要的贡献,并形成了他⼀套较为系统的⼉童⾳乐教育思想体系。

⼀、陈鹤琴⾳乐教育思想 (⼀)寓⾳乐与⼉童⽣活中 陈鹤琴主张寓⾳乐与⼉童⽣活当中,让⼉童⽣活中充满⾳乐,使⼉童⾳乐⽣活化。

他在《⾳乐在⼉童⽣活中的重要性》⼀⽂中提出: “学校实施⾳乐教育与⽣活脱节了。

学校⾳乐仅仅是⾳乐教室⾥⾯的‘歌唱’和舞台上的‘演奏’,他提倡我们要将⾳乐的⽣⽓渗透到⼉童的⽣活中去,使⼉童⽆论在学习、劳动、游戏时,都能有意志统⼀、⾏动合拍、精神愉快的表现,使⼉童⽣活⾳乐化。

”喜欢⾳乐是⼉童的天性,是⼉童的本能。

⼉童的⽣活离不开⾳乐。

我们应让⼉童的⽣活充满⾳乐。

(⼆)⼉童⾳乐教育的价值 陈鹤琴先⽣认为:“⾳乐的真正价值,在于我们和⾳乐接触,可由节奏的美,使⾝体各器官和精神起共鸣共感,⽽表现出美好的⾏动;由和声的美,使⼈感到和谐,从⽽培养团结友爱的精神;再由旋律的美,使⼈感到永久的统⼀,从⽽养成统⼀性。

因此我们应当重视⼉童⾳乐教育,⽤⾳乐来丰富⼉童⽣活,培养⼉童的情感,使⼉童能够真实地表现⾃⼰,导向于创造性的发展。

”⾳乐能够使⼈产⽣良好的情感,使⼈表现出良好的⾏动。

⾳乐能够陶冶⼈的情操,净化⼈的⼼灵。

我们应该利⽤⾳乐教育,陶冶⼉童的情感,使其养成良好的品性。

⽆论在幼⼉园、社会或是家庭场所只要有⾳乐的地⽅到处可以看到孩⼦们⼿舞⾜蹈的样⼦,愉快的表情。

浅论影响学生体育兴趣的因素

浅论影响学生体育兴趣的因素

浅论影响学生体育兴趣的因素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学生们的体育兴趣已经成为了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

学生体育兴趣的好坏直接影响着他们的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同时也关系着国家体育发展的未来。

那么,影响学生体育兴趣的因素是哪些呢?本文将从学校、家庭、社会三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学校因素1、教育内容:学校的体育教育内容直接关系着学生对体育的兴趣。

如果学校只是把体育课看做填鸭式训练的手段,就会让学生觉得这门课程很枯燥,难以激发他们对体育兴趣的追求。

而如果学校注重丰富的体育教育内容,包括无论是裁判员、球员或是教练,都有一系列的技能和知识渗透到教育中,这样就能够增加学生喜爱学习体育知识和技能的兴趣,让体育课变得充实和有趣。

2、体育设施:好的体育设施能够提供更好的学习环境和更丰富的体育体验,同时,也可以保证学生进行体育运动的安全。

在一些经济落后的地区,由于条件的限制,可能会导致学校建设体育场馆或体育设施的困难,这样会直接影响学生体育兴趣的培养。

那些拥有较好的体育设施的学校,往往能够给学生带来更好的体育体验,从而更加喜欢运动。

二、家庭因素1、家庭支持:家庭的支持是学生养成体育兴趣的重要因素。

父母可以对孩子进行积极引导,让他们充分认识到体育运动的好处,也可以陪伴他们一同运动,带给他们更多的快乐和成就感。

有些家庭对学生的体育兴趣欠缺支持,甚至不认可体育运动的价值,这样会让学生觉得自己的爱好受到了制约和压抑,很难产生积极的体育兴趣。

2、家庭环境:家庭环境也是影响学生体育兴趣的因素之一。

在一个沉闷、寂静和没有活动的家庭中,容易形成不良的生活习惯,甚至导致孩子产生“宅男”、“宅女”的心态,从而对体育运动感到没有兴趣。

而在一个充满活力、快乐、活动的家庭里,孩子能够找到最好的发展空间,从家庭中获取到积极对体育的态度、兴趣和价值观。

三、社会因素1、社会文化:社会文化是影响学生体育兴趣的关键因素之一。

社会文化影响力巨大,会对学生产生重大的思想影响。

中西方对孩子的教育方式

中西方对孩子的教育方式

中西方对孩子的教育方式中西方对孩子的教育方式存在一些差异,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教育目的:中西方在教育孩子的目的上有所不同。

中国式教育往往带有强烈的目的性,例如改变孩子的命运。

而西方式教育更注重鼓励孩子发展各自的兴趣爱好,让孩子有更多的可能性,能更快更自信的融入社会。

2.教育方式:中国式教育大多采取打压式或批评式的教育,容易让孩子在批评中开始讨厌学习。

而西方式教育大多采取扬长式或鼓励式的教育,善于发现孩子的优点,让孩子在鼓励中开始迅速成长。

3.教学方式:中国式教育大多是灌满一桶水,一贯的填鸭式教学,可能导致孩子失去独立思考能力。

而西方式教育大多会点燃一把火,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慢慢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

4.实践与理论结合:西方教育注重实践与理论结合,鼓励孩子通过亲身体验去学习知识。

例如,孩子跌倒时,他们会鼓励孩子自己爬起来,让孩子觉得成长道路不会一帆风顺。

此外,西方式教育还注重带孩子去动物园、公园等地方,以获得知识和培养兴趣。

5.尊重与自主:西方教育强调尊重孩子的个性和自主性。

例如,他们会鼓励孩子在16岁以后找一个钟点工的工作,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此外,他们也注重培养孩子成为最热情、具有积极向上精神的人,并鼓励孩子尊敬老人、军人、警察、消防员、环卫工人、教师和医生等。

6.社交能力培养:西方教育注重培养孩子的社交能力。

例如,他们会鼓励孩子上台演说、演唱、跳舞、朗诵等活动。

这些活动有助于培养孩子的自信心和表达能力,同时也有助于提高他们的社交技巧。

需要注意的是,这些差异并不是绝对的,每个家庭和每个孩子的情况都不同。

因此,在选择教育方式时,需要根据孩子的具体情况和家庭背景来综合考虑。

中国“填鸭式教学法”教育孩子更成功

中国“填鸭式教学法”教育孩子更成功

澳专家:中国“填鸭式教学法”教育孩子更成功2014年11月27日07:12 参考消息参考消息网11月27日报道外媒称,来自英国的70名教师被送往上海学习教学方法,以便弄清楚为什么中国学生成绩这么好。

这些教师回国后表示,中国的成功教学主要是因为中国采取了西方在过去40年里逐渐放弃的教学方法。

美国《华盛顿邮报》网站11月25日以《在教育孩子问题上,我们可以从中国人身上学到一些重要的东西》为题发表文章,作者是澳大利亚天主教大学教育学院高级研究员凯文·唐纳利。

文章称,中国人喜欢以板书为主的填鸭式教学法,而英国、美国、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已经逐渐放弃这种直接的教学方式,转而采用更具协作性的教学方式,让学生掌握更多的控制权。

文章认为,鉴于中国在“国际学生评估计划”“国际数学和科学趋势研究项目”和“国际阅读能力发展研究项目”等国际测试中所取得的成功,西方放弃以教师为主的传统教学方式似乎是不明智的。

围绕直接讲授法和探究式学习法的孰优孰劣,人们进行了许多年的辩论。

在传统的课堂上,孩子们按排坐好,教师站在教室前面,直接讲授教学内容并维护教室纪律。

这就是直接讲授法。

英国最近发布了一份题为《如何成就一流教学法》的研究报告,该报告得出结论认为,澳大利亚教育界采取的许多新教学方法适得其反。

研究证据基本上支持直接讲授法,认为探究式学习法能够激发学习热情的观点没有得到证据的支持。

特别是在小学低年级的英语和数学等科目的课堂上,教师需要直接阐明他们所教授的内容,并更好地利用全班教学法。

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的认知心理学家约翰·斯韦勒在最近发布的澳大利亚全国课程最终评估报告中指出,在涉及新知识时,最初的教学应该明确直接。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资料图片:上海市普陀区陆家宅小学的学生课堂上举手回答提问(摄于2010年11月27日)。

新华社记者刘颖摄【延伸阅读】英媒:中国教育体系也有值得借鉴之处参考消息网10月14日报道英国《金融时报》网站10月14日发表题为《向中国式教育取经》的文章称,中英两国计划将中国数学教师派遣至英国,并将英国教师派遣至上海了解中国人的数字头脑为何灵光。

中国式教育

中国式教育

中国式教育从舜、虞时期的萌芽开始,到孔子周游列国的讲学,在到现在义务教育的普及,中国的教育条件和内容都有很大的扩展。

从古代的“女子无才便是德”到现在的考研、出国深造等,在人们心中,教育的地位逐渐抵达一种无法取代的高度。

尽管人们对教育越来越重视,但很多接受过高等教育的孩子并没有做出太多成就。

我认为,这跟中国式教育的形式和内容有关。

很多时候,中国式教育是填鸭式的,或是塑型式的,本是拥有无限可能未来的黏土,学校或是家长大都会选择把它强制性地塞入模子,按照自己的意愿去除那些黏土的棱角,以致很多黏土在潜移默化中被塑成普通的模型,遗失了自己。

一般而言,中国父母宁愿要一个乖小孩,一个会接受命令的孩子,也不会要一个整天想着冒险,到处捣乱的淘小孩。

这跟西方教育有很大的不同,若面对同样一面被孩子涂画过后的墙壁,传统的中国父母可能就会开始冒火,对着孩子数落不停;而西方的父母可能会去欣赏,了解孩子的想法,之后告诉孩子涂画的方法及正确地点。

父母是孩子人生中的首任老师,也是最重要最好的老师,孩子的世界是独特的,也是脆弱的,所以最好的教育应该是站在孩子的角度并且加以引导。

就我看来,不管是父母还是其他老师,他们在学生的人生中应该是一个引导者的身份,而不是管理者,即使在面临选择的时候,虽然父母及老师走过的路远多于学生,但这并不代表他们就可以代替学生做任何选择,他们应该做的是帮助学生去辨析优劣,每个人都有选择的权利。

许多人在有机会的情况下会选择出国留学,这通常会给国外学生一个崇拜中国学生的机会,抑或是一个鄙视的机会。

有为数不少的中国学生到国外之后,成绩名列前茅,各种理论知识讲的头头是道,但是一进入实践阶段就会茫然失措,更有甚者,虽已成人,但仍是无法独立生活,一离开家庭的庇护自己的生活就彻底瘫痪了。

这不能不说是中国式教育的悲哀,没有独立能力的人甚至都无法称为完整的人。

罗素说:“应该把学生当作目的,而不是工具。

”不少的家长或老师把学生当作自己的面子,一种用来炫耀的工具,他们的目光时刻聚焦在成绩排名表上,以此同时,减少了对学生人格成长的关注,如果非要等到让他们自己后悔的地步,恐怕已是来不及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中国填鸭式教育”对孩子的影响很多人都说,中国教育,是“填鸭式教育”。

从这句话可以看出,对“中国填鸭式教育”是批判的!
然而我认为,“中国填鸭式教育”是中国孩子学习新事物的必备学习过程;也是中国孩子价值观确立的必要条件!
一、中国填鸭式教育的由来
“填鸭”——是指在鸭子生长的一定时期,通过按时把做成长条的饲料从鸭嘴填进去,使鸭子快速增加重量。

“填鸭式教育”——顾名思义,就是把知识一味灌输给学生,给了文章,就死背,全都不明白意思,只图完成学习老师布置的任务。

这种教育方法是苏联一位教育家凯洛夫发明的,他发明这种教育后被苏联人民唾弃,但当时中国没有完善的教育体系,所以捡了人家失败的发明。

“中国教育”——课前预习、课中听课、课下复习、课后练习,这是大家都知道的中国教育中学习新知四步骤。

如果孩子们在学习中都是按照这样的过程,那就不是老师把知识一味的灌输给学生,而是学生先通过预习产生对知识初步理解和认知;接着在课堂上老师的帮助下思考和确认知识的真正含义;最后通过复习和练习去巩固。

这才是中国教育真正的打开方式。

“中国填鸭式教育”——是指大部分的中国学生,没有预习的过程,总是等着老师把知识整理好给他灌进来,缺少了自我思考的过程,老师被使用“填鸭式教育”了。

不是中国使用“填鸭式教育”方法,而是中国学生选择了“填鸭式学习”!
二、“中国填鸭式教育”是中国孩子学习新事物的必备学习过程
如上文所说,中国学生总是“填鸭式学习”,那为什么迄今为止,中国仍然没有改变教育方式呢?
我们说了,学习新知的四步骤是“预习、听课、复习、练习”,这其实就是对一个新事物“知道它——理解它(是什么)——对它产生认知(有什么用,怎么用)——使用它”的一个过程。

那第一步就是要“知道它”!
如何“知道它”呢?每一样都要亲眼所见亲身经历,那知道的肯定非常有限;通过书本,那需要太高的自我要求能力,现在的大人都做不到!
所以,就算最后成了填鸭式学习,中国教育也能给孩子们提供一定的知识储备。

这是理解使用新知的前提!
或许这些知识最后只剩下一句话、一个词、一个字,甚至仅仅一点模糊的感觉,但在某一天,你相关经历的时候,也能隔着时空产生共鸣!
况且,总会有那么些知识会在生活中不断的去使用,让你终身受用!
三“中国填鸭式教育”是中国孩子价值观确立的必要条件
价值观是什么呢?
价值观是基于人的一定的思维感官之上而作出的认知、理解、判断或抉择,也就是人认定事物、辩定是非的一种思维或取向,从而体现出人、事、物一定的价值或作用。

简单说,价值观是在一段时间里,通过对外界事物的自我主观认知进行总结后,得到一套区分好与坏的标准,这些标准,就是个人长期稳定的价值观。

价值观是在哪个时期形成呢?
如果你在网上去搜索一下你就知道,孩子的价值观的建立普遍都在初中时期12至17岁之间。

但是大家可以发现,现在很多小学三四年级的孩子都很有自己的行为标准,也就是大家说的“早熟”。

孩子价值观建立的根源来源于哪里呢?
来源于身边的所见所闻所体!
前段时间我10岁的妹妹刷抖音,看到一段视频后拿给我看,内容让我心惊!
视频里面是一个白富美隐藏身份在公司打工,受到同事的欺负,男朋友也劈腿了;然后白富美身份曝光,反击抱负,同事又伏低做小的讨好,男朋友求复合。

看完之后我赶紧说了一句:让他嫌贫爱富,就该打!然后借口自己要用手机,让她去看书,和我妈商量着把抖音卸载了。

我不知道是什么吸引了她!是打击嫌贫爱富?还是金钱至上?……
不得不说,电子产品的普及给中国的教育带来了极大的挑战,不仅是注意力的分散,重要的是各种极端信息的泛滥对孩子建立正确的价值观造成了极大的干扰!那通过传统的书本教育,传递真善美的价值理念就更加重要了!
书本从小就教育我们“人之初,性本善”;用“粒粒皆辛苦”让我们学会珍惜;用“孟母三迁”让我们知道母爱的伟大;用“愚公移山”让我们懂得坚持……这些老师在课堂上灌输给孩子们的价值理念,都可以在生活中去体会和应证,这才是孩子们建立积极正面价值观的真正根源!
四、为什么大家对“中国填鸭式教育”带着批判呢?
因为教育的目标错位了!
老师压力大,目标是高升学率;家长压力大,目标是子女成龙成凤;孩子压力大,目标是高分高排名。

为了应付考试任务,孩子们都被老师压着家长逼着不停的练题练题练题,最后书本上的题都答得很好了,但在生活中遇到同样的问题反而手足无措了!这就是为什么有的孩子学了地理之后那儿都能说两句,而有的孩子还是分不清东南西北。

学习和生活分得如此清晰,也难怪很多人出社会后说,“学校学的都没什么用”!
五、成年的你,学习仍然在靠“填鸭式教育”
最近听了很多网课,但是我发现对于不是很熟悉的领域的课程,我听起来特别吃力,如果我看过课件后再听效果好很多,但是我没有看过课件,直接听两遍,收获也很有限。

后来参加一个系列课程的时候,老师介绍说,我们采用“线上理论+线下实践”的模式进行。

我们忽然对学习有了两点新的体悟:
1、就像学医必须先背200多个专业名词一样,任何一个领域的学习,都需要先“填鸭式”的把相关的专业名词和术语背下来,才能正常的交流和学习!
2、对知识点没有经过思考,在课堂上就只能接收老师对知识的认知,就不能和老师进行认知的交流,碰撞出自己的观点,就算听第二遍,也仅仅是对他人认知的巩固,强行加深了记忆!
知识点是老师的,对知识点的认知也是老师的,我们仍然在习惯着接受“填鸭式教育”,所以,学习效果成了所有老师面临的难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